校外实习总结范文

2023-04-17

校外实习总结范文第1篇

摘 要: 高职校外实习基地是完成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因此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十分必要。通过调研,本文阐释了高职校外实习基地长效管理机制建立的必要性,分析了校外实习基地长效管理机制实施的困难,并针对校外实习基地长效管理机制建立提出了建设性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 高职校外实习基地 管理机制 实施困难 建立措施

校外实习是高职高专院校各专业设置的必修课程,是教学计划中最后一个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是学生在企业指导老师的监督指导下,从事本专业一线工作的初步尝试,也是学生对三年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系统化、综合化运用的过程。为了确保校外实习的顺利进行,各专业都积极地与相关行业的企业洽谈联系,以工学结合的思想建设校外实习基地,不断思考和探索课程改革和课程体系建设方案,以完成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

然而校外实习基地建立后却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从管理(在本论文中主要指在校外实习基地建立后,教学运行、顶岗实习管理、协议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的方法、策略与机制。)上来说,第一个问题是,校外实习应该由谁管理?企业还是学校?学生进入实习企业,由于校方没有相应的跟踪管理机制,对于实习的过程掌控有些鞭长莫及;企业只会用员工管理制度管理学生,虽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可以帮助其快速成长,但对其思想精神的关注还是有所欠缺的。

第二个问题是对于校外实习基地的存续与维护缺乏有效的跟进管理。进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之初,往往双方领导热情满满,热烈非凡,仪式一过,合作细节方面未及时深入探讨其可行性,随后实习基地工作亦未取得实质性进展,成了一张协议书。有幸存活下来的校外实习基地建立后运转困难,没有完全达到预期效果。

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能够使校外实习基地稳定运行的运行机制、驱动机制和约束机制,即构成有效的校企合作模式的各要素(包括校企双方的认知要素、情感要素、法律法规要素和社会与政府的协调要素等)在共建运行、管理过程中形成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规律、方式、特征等长效机制。

一、高职校外实习基地长效管理机制建立的必要性

(一)校企实习合作管理机制是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必要保障。

校外实习基地是开展实践教学的场所,学生在这里做的与以后工作中做的基本相似或一致,能切实培养锻炼学生的职业技能、实践操作能力、创新精神和职业道德观念。学生通过实习实现就业和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在合作共建的校外实习基地,企业的生产经营资源保障了實习实训的工作仿真度,存续与维持这一点,我们必须建立长效的校企实习合作管理机制。

(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全面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根本环节。

顶岗实习和毕业实习工作的基础是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其良性运转保障了校外实习实训工作的质量,这是工学结合的根本环节。通过顶岗实习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其组织协调与管理能力,离开学校老师和大部分同学,在实践中发现问题,锻炼自学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模拟的职场实践中更好地锻炼文字表达和口头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及工作中抗压耐挫能力等。在校外实习基地的平台上有些学生实现了就业,有些学生发现了自身优长。我们要建立健全校外实习基地长效管理机制,保持校外实习基地长期稳定和发展,这对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三)深化教学体制改革是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校外实习基地的建立,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对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提出挑战,打破原来的封闭桎梏之网。高职校外实习基地长效管理机制,有利于推动课程改革和教师职业技能的提高。

二、高职校外实习基地长效管理机制实施中的困难

(一)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受制于专业所属行业特殊情况,不利于共同建设共同管理。

高职院校中各个专业所属的相关行业的具体情况不一而足,部分专业由于所属行业的特殊情况难以统一安排校外实习,学生较多而长期合作的单位较少。学生大多数前往国有企事业单位、施工企业进行校外实习,每个单位接纳学生数有限,成建制出去顶岗实习的机会少。

(二)校外实习基地分散,学校监管难度大。

学校对学生的校外实习管理难度大,实习地点分散(尤其是文科类的校外实习基地,比如学生众多的会计专业,单个企业接受实习生人数却十分有限),远离学校,甚至远在省外(比如国际贸易专业的校外实习基地多分布于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等国际贸易业务较多的城市),学校难以对实习过程进行监督和对学生实习情况进行完善考核,在管理上相对较松,实习约束性较差,实习过程难以监控,实习效果不理想,难以达到教学计划要求。

(三)校外实习基地达不到学生对未来工作的预期,学生实习纪律松散。

学生对部分顶岗实习单位满意度不高,不愿到单位实习。某些学生实习不到1个月就跑了,企业难以打分,学校更难以控制。

三、高职校外实习基地长效管理机制建立的主要措施

(一)政府推动和政策支持,建立完善的保障措施。

以工学结合的思想建设校外实习基地并不只是学校和企业的事,迫切需要政府机构职能部门的宏观引导,加大公共财政的投入力度,采取激励手段,调动动职业院校和企业双方的积极性,推动校企合作健康长远地发展。

政府在推动顶岗实习工作上,主要是做好立法和制度建设工作,从制度层面要求企业承担起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部分职责,同时也要对已经从事培养工作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或其他方面的补偿。在政府的指导下,形成统一协调机制的意识,为合作办学和开展产学研结合提供可靠的制度保障。

(二)坚持校企双赢的原则。

以工学结合的思想建设校外实习基地校企双方各有优势:学校的优势在于师资队伍和他们所具备的科研能力及对前沿信息的获取;企业的优势在于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要实现互利双赢主要依靠两者的优势融合。

互利双赢是维系校企关系的纽带,在校外实习基地长期合作中,企业得到校方提供的廉价劳动力,并得到政府在各方面的扶持,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同时校方以师资和科研优势对企业员工进行培训,为其开发新产品提供技术支持;学校在企业的支持下,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职业教育环境,完成实践教学任务,为社会培养合格的高职人才,有利于学生的培养和就业。双方从内在需求上说,都希望外实习基地的高校长期良好运转,构建校外实习基地长效运行机制是双方的责任和义务,也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立足点。

(三)以共同培养学生为目标的刚性约束和保障。

有些专业难以统一安排校外实习,实习过程难以监控,实习效果难以达到教学计划要求等在校外实习基地长效管理实施中的困难,表面看来无非是校企建立实习基地的目的有别;究其根源则在于制度缺失,政府推动,制度建设是建立校外实习基地长效管理机制的首要措施。制定校外实习基地的相关法律法规,对校企合作教育过程中的政府、企业、高职院校、指导老师和实习学生的权利和义务予以明确,通过立法规范保护各方利益不受侵犯。

这种刚性的约束和保障应由行业、企业和学校三方组成权威领导,能动地协调各方利益,由懂教学与熟悉生产专任教师与企业管理人员负责具体管理工作。办事机构负责基地的日常运转,要做好教学、师资、学生诸方面的管理工作。要建立评估机制,对教学计划的执行、监督、评价,教师的配备、进修、考核,学生的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进行评价与指导。

(四)校企双方保持诚信友好。

学校和企业共同建设校外实习基地源起无疑是共同利益,这一内需推动了合作的开始,而要使基地持续存活并良好运行下去,诚信友好是润滑剂,它在校企双方领导,部门负责人和老师,以及员工和学生之间起到桥梁的作用,互相听取对方的意见与建议,相互学习才能更好地发展友谊,共同进步。

当下高职顶岗实习和毕业实习的考核方式,既缺少对学生实际操作考试及综合能力测试,又没有对学校的老师和企业的员工在校外实习基地实践教学活动中的实际工作坚持定期评估,因此需要建立良性的反馈机制提高实习基地管理水平,校企双方在合作中积累情感,在情感的基础上形成长效稳定的合作。

四、关于高职校外实习基地长效管理机制建立的建议

校外实习作为高职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根本環节,是校企合作的深化,但是合作的基础太过薄弱,而且各个学科的校外实习基地各有不同,深度合作更是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难以在笼统的校外实习基地长效机制的研究中穷尽,试图在众多学科中找寻一些共同规律以指导实践。

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基地的基础是学生劳动力的低廉成本和潜在优质劳动力的或然性选择,企业运作必须以营利为目的,人才培养必经顶岗实操环节。校企双方应该共同为实习基地落实保障制度,公平地对待实习生的劳动付出,保护实习生的合法权益。

校外实习基地应该有不同的类型,有适合长时间实习的也有适合短期观摩的,在教学管理中应对长短期实习实训做出具体项目训练要求,让不同的实习基地满足不同的实习需要,而不必拘泥于一时一地。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对于实习的诉求清晰是对人才质量的保障,从一定程度上说,校外实习基地的长效性并不在于一个具体企业能长时间充当某专业的实习基地,而是服务于专业的人才培养需求的某类型的实习基地不断档。

参考文献:

[1]宋秀英.论高职院校装饰专业校外实习基地管理机制[J].现代经济信息,2014(12):435.

[2]刘海燕.高校文科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培育机制探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4(12).

[3]刘璇,毕大伟,景文艳.高职经管类专业学生顶岗实习长效管理机制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4(11).

校外实习总结范文第2篇

学生暑期住宿安全承诺书

本人系学院班级学生,学号为:。 因原因申请校外住宿,并作出以下承诺:

一、暑期在校住宿期间,自觉遵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和《中国地质大学学生手册》中的有关规定,自觉遵守社会公德。

二、在校住宿期间,本人严格按照相关部门要求实行集中住宿,如实、准确地填写本承诺书。

三、在校集中住宿期间,本人承诺严禁在校外留宿、晚归或留宿他人,严禁在宿舍使用违章电器(私拉乱扯电线)、不得私自调换宿舍。

四、在校期间,不得外出(武汉)或游泳。如需外出,本人必须履行请假手续,注意遵守交通规则,避免出现意外事故。如:由于学生原因发生的一切安全事故责任,后果由本人和家长承担。

五、严禁参加非法组织(包括传销组织),严禁从事非法宗教活动。未经批准,不得组织集体活动。

六、在校住宿期间,本人遵守作息时间,搞好团结,严禁酗酒,并保持宿舍卫生整洁,避免出现因生活不良习惯,影响身体健康。

本人诚信承诺:遵守以上管理规定。如有违反法律法规,校规校纪,按有关规定接受处理。

以上内容经本人签字后即生效,本人若有违反本承诺内容的行为,愿意承担相应的责任。本承诺书未尽事宜,遵照相关规定执行。

学生本人(签名):监管单位(签字盖章):

年月日年月日

校外实习总结范文第3篇

协 议

校 外 实 习 基 地

协 议 书

甲方:新疆工程学院

乙方:神华集团新疆能源公司

经友好协商,双方就共同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和实习基地事宜,签订如下协议:

一、合作总则

双方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甲方所属系(部)根据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在不影响乙方正常生产的前提下,派遣学生到乙方实习,乙方根据学生实习期的内容和项目、课题给予适当安排,并派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教学指导,以保证学生能顺利完成实习教学内容,为毕业后服务于企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甲乙双方组成实习领导小组,对实习学生进行教学和管理。

二、甲方的责任和义务

1、在乙方有用工需求的时候,甲方为乙方优先输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供甲方选拔和录用。

2、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聘请乙方技术人员参加学校的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计划制定、校内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的工作。

3、根据教学计划,提前与乙方联系确定实习时间、内容、人数和要求。并委派专人负责联系实习学生、协助乙方处理实习期间突发性事件等。

4、教育实习学生严格遵守乙方的各项管理制度和劳动纪律。

5、结合乙方生产实际需要开展技术服务,承接企业相关的技术培

训、后备人员定向培养工作;并协助解决生产中的有关技术问题,联合技术攻关、技术研究、产品开发等。

三、乙方的责任和义务

1、根据学生实习期间的内容、项目和课题给予适当安排,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指派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给予指导和学生安全管理。对实习学生的实习成绩进行全面的评价和考核,以保证学生能顺利完成实习内容。

2、加强学生安全、保密、知识产权保护等的教育,做好相关的管理工作。提供充分的安全保护设备,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安全。

3、乙方可以对甲方人才培养方案提出改进意见,甲方在收到乙方书面建议后,结合学校教学工作实际情况,及时改进人才培养模式,适应市场需求。

4、乙方选派优秀的工程技术人员到甲方兼职任教,同时接受甲方选派的专业教师到基地进行生产实践挂职锻炼。

上述双方责任义务未尽事宜,双方根据实际情况协商解决。

甲方(盖章) :乙方(盖章):

代表(签字):代表(签字):

校外实习总结范文第4篇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是指企业、事业、社会团体等各级各类单位与学院共同建立的学生实习实训、教师挂职煅炼及从事科研活动的场所,是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重要载体,双方在人才培养、实践教学、科研、技术服务与合作、培训等环节或领域开展全面合作。

第二条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教学必须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努力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及教学水平。

第三条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要按照统筹规划、互惠互利、合理设置、全面开放和资源共享的原则,尽可能争取和专业有关的企事业单位合作,使学生在实际的职业环境中顶岗实习,培养学生岗位能力,努力提高办学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第二章 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基本条件和要求

第四条 校企合作关系紧密,能满足我院完成实习实训教学任务的要求,具备先进的生产手段、技术装备和科学的经营管理方式,拥有一支素质较高的技术人员和职工队伍。

1 第五条 能承担我院高等职业教育、非学历职业技术技能培训等部分实践教学任务,能接受我院有关专业一定数量的教师与学生开展实习实训,按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提供场地和实习实训指导人员,并能满足实习学生食宿、学习、劳动保护和酬金等方面的条件。

第三章 学院与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合作形式

第六条 学院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开设各种类型的非学历教育,在人才培训、委托培养、课程进修、技术咨询服务、信息交流、成果转化等方面对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优先给予支持。

第七条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可向学院投资或捐资(捐物)参与办学,参与相关专业建设与指导,选派技术专家来校承担课程教学,单位领导或技术管理人员来校举办学术讲座。

第八条 学院根据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制定实习实训指导书和实习实训计划,提前送交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并委派责任心强、有实践经验的教师担任实习实训指导教师。参加实习实训的指导教师和学生在实习实训期间必须严格遵守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有关规章制度。

第九条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批量接受相关专业学生教学实习实训、顶岗实习或毕业实习,接受相关专业教师挂职参与技术与生产管理,成为双师型教师培养场所,使实习实训教学与“产、学、研”一体化相结合,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

第十条 开展订单培养,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参与学校人才培养过程,根据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用人需求量,学院在国家就业政策许可范围内,征求毕业生本人意见后,优先推荐有关毕业生就业。

2 第十一条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与学院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实验实训室资源共享,联合开展科研合作,形成优势互补的科研优势,完成横向课题或共同申报省级纵向课题,并取得实质性成果。

第四章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主要任务

第十二条 为学生提供包括基本技能和综合能力两方面的实践环境,使学生在真实环境下进行岗位实践,培养学生解决技术操作中的实际问题,取得实际工作经验。培养团队协作精神、群体沟通技巧、组织管理能力和领导艺术才能等个人综合素质,为学生今后从事各项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十三条 通过校外实训基地的各项规章制度及员工日常行为规范等方面进行职业道德培训,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爱岗敬业的精神。

第十四条 由于校外实训基地是处于正常运转的单位,学生所处的工作环境都是真实环境,实训的项目均应按相关专业学生今后所从事的职业及工作岗位进行设计,使学生地进行职业规范化训练。

第十五条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与学校制定共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习实训计划。按照科学技术的发展、岗位需求的变化及学生工作岗位的定向,开发新的职业技术技能培训项目与培训内容。

第十六条 承担对“双师型”队伍的培训和开展科研合作等。

第五章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组织与管理

第十七条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组织与管理实行院系两级管理。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原则上由教务处、校企合作办公室协助教学系部建设与管理。

3 第十八条 教务处落实和组织实施学院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规划,对全院各专业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工作进行统筹协调,督促与协助各教学系部建立能满足教学需要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组织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协议的签订、挂牌等。

第十九条 校企合作办公室、招生就业处协助各教学系部联系和落实校外实习实训单位,积极推动校企合作,配合各教学系部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为毕业生提供顶岗实习岗位,拓宽学生顶岗实习与就业渠道的信息。

第二十条 各教学系部具体负责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工作。应将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列入系部的发展规划。根据专业设置情况,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为依据,考虑经费承受能力及学生实习实训质量,尽可能就地就近选定专业对口、工艺和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管理水平高、生产任务比较充足的企事业单位作为学院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第二十一条 各教学系部必须配有分管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负责人,并设立专门的秘书岗位(可兼职)。与合作单位联系落实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工作。

第六章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签约与挂牌

第二十二条 经双方协商达成合作意向,就合作单位的基本情况、合作形式与项目、合作时间等事项协商后,由教学系部向学院提出书面申请,经学校教务处审核同意后,与该单位签定合作协议挂牌,确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4 第二十三条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可由院长、分管院长或系主任代表学院与合作单位签订合作协议。合作协议(一式两份),由学院、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各执一份。协议原件由学院档案室存档,教务处、校企合作办公室、相关教学系部留存合作协议复印件。

第二十四条 协议书内容应包括:1.双方合作目的;2.基地建设目标与受益范围;3.双方权利和义务;4.实习实训师生食宿、学习、交通、酬金等安排;5.协议合作年限;6.实习实训期间意外事故处理;7.实习专业项目及内容;8.其他。

第二十五条 学院与合作单位签订合作协议确定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张挂“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实习实训教学基地”牌匾,制作规格由学院与基地双方协商确定。

第七章 实习实训基地指导教师选聘

第二十六条 选聘原则:本着有利于强化学校与实习实训基地的合作关系,有利于利用社会人力资源,有利于调动实习实训基地指导教师教学积极性,有利于保证实习实训计划和实习实训大纲的落实,提高实习实训教学质量的原则。

第二十七条 选聘条件:选聘热心教育工作,有一定的实习实训指导经历,教学态度认真,教学效果好的技术骨干或能工巧匠为指导教师,签订聘任协议纳入教学管理与考核,建立学院校外实习实训指导教师库。

第八章 检查与评估

5 第二十八条 为促进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和规范管理,教务处将不定期地组织对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进行检查。从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基地条件、实习实训效果、特色与创新等方面对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进行不定期的评估、考核,组织开展校外实习实训示范基地、优秀指导教师的评选,并给予表彰。

第二十九条 各教学系部要建立具体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评估考核制度。按照实习实训环境、管理体制、培养目标、教学质量等方面制定评估、考核的指标体系和实施细则,并对其开展评估工作。

第三十条 各教学系部要与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加强对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指导与管理,建立定期检查指导工作制度,协助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解决建设、发展、实习实训教学和管理等方面的实际问题。深化教学改革,不断开发新的实训项目,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以保证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第三十一条 对协议到期的实习实训基地,根据双方合作意向与成效,可办理协议续签手续。

第八章 附则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由学院授权教务处负责解释。 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教务处

校外实习总结范文第5篇

【摘要】我国高等教育改革逐渐推进,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也被各个高校所重视。因为,校外实习基地在高校教育中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是培养实践型人才的重要基地。本文从实习基地建设中凸显的问题出发,分析了建设的基本原则,研究了新的建设模式,重点对运行机制进行了分析,意在为以后的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提供参考资料。

【关键词】校外实习基地  新模式  运行机制

新时期的高校建设,应当重视实践环节的教学与训练,培养学生的社会实际工作能力。因此,一定要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方面的工作,强化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实践证明,综合性发展的人才,才能满足时代要求,而这种人才的培养需要在校内教学和校外实习充分融合在一起才能实现。单纯依靠高等院校的校内教学,很难培养出综合性人才。校内实践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一般是以模拟类活动为主,缺少了企业的规划性、体制性,不具备实践氛围。因此,需要高等院校建设校外实习基地去填充这一部分空白。学生到社会中实习是不能忽视的重要教育部分,因此,探究新型的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模式,并制定合适的运行机制,对于高校综合性人才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

1.高等院校實习基地建设的突出问题

近些年,我国很多高等院校都在积极地建设校外实习基地,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可整个建设过程非常艰难,采取何种模式需要思考,运行机制难易落到实处,所以,实习基地的质量和建设效果不能让人满意。针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度探究,发现有这些原因:

1)各个高等院校不断在扩招,在校生人数增加,因此实习的人数则逐渐在增加,但是实习基地规模不能容纳这些数量的实习生,学生缺少实习的机会,实习效果也就不理想。

2)高等院校建设校外实习基地的理念比较落后,并且在此方面的经费比较少,即使有涨幅,也满足不了实际需求,对于扩建校外实习基地,起不到很大的作用。

3)针对实习基地所关联的企业或者部门而言,因为缺少高质量的管理机制,使得企业或者部门的原本工作被打乱,不利于其正常工作。

2.校外实习基地建设遵循的原则

2.1长远规划结合短期效应

高等院校的教育必须保持着长期可持续发展状态,应用相对稳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不同专业所开展的实践教学,要有一定周期性,并借助校外实习基地进行专业岗位能力的培养。因此,针对教学环节而言,校外的实习基地建设工作中,一定要保持着长远的目光,选择相对能够固定下来的企业或者部门作为高校实践教育基地。对于现实存在的实习基地不足的问题,学校也要根据自己招生规模而扩大实习基地建设规模,找到新的实习基地作为补充,以此来适应不断扩大的办学规模。

2.2结合企业规模与发展方向

现代化的教学改革中,专业方向逐渐拓宽。所以,校外的实习基地建设也要不断拓宽范围,满足各个专业的需求。作为校外实习基地的单位或者企业,要具备一定规模,这样才可以确保学校与企业在未来很长时间内开展有效的合作,为学校学生提供更多适合的实习岗位,才能保证实习的效果。

2.3保证学校、企业和社会的三方效益

实践经验证明,市场经济环境下,效益是企业追求的目标之一,并且也是企业生命延续的条件之一。因此,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不能影响企业的效益,并给企业带来效益。充分发挥实习基地的积极作用,将企业和高校连接起来,让企业明确知道,实习基地的建设能够给企业带来新的活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能够提升企业的技术水平,另一方面能提升企业管理水平。这样才能实现企业、学校、社会,三方效益的共同提升。

3.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新模式

为实现更好地建设校外实习基地的目标,部分学校提出了建设的新模式,可以称之为“1+N+N”的模式,以此种模式建设高等院校的校外实习基地。但是不同高校要依据自身情况,选择是否运用这种模式建立实习基地。此种模式的优势在于,促使学院或者学校能够主动地进行规划与投资,长时间稳定地建设实习基地,并充分发挥出本校的资源优势,包括技术优势、师资优势、设备优势等等,结合合理的运行机制,承担其本校学生的实习任务,还能将其共享给其他学校的学生,形成共享式实习资源。

3.1构建服务团体

“1+N+N”模式中的1则是一个服务团体,其主体则是本校的教师,吸收更多教辅人员,或者其他优秀教育工作者,带领他们参与到实习基地的建设工作中。设定服务团的办公室,主要任务是安排具体活动;划分职责;安排工作人员等。

3.2建设校外实习基地

高等院校要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建设相应数量的实习基地也就是N个。实习中心场地和分散基地并存,这里所说的中心和发散,则是说要选择出具备代表意义的企业,将其作为校外实习基地中心,同时选取一些不同类型的企业,作为基地的拓展选项。现代化发展的企业中,它们的规模、结构、类型都在变化,所以说集中让多个学生在单一一个企业进行实习,可能性不是很大,同时也不能满足各种专业学生的需求。因此,应当从企业特点和规模出发,选择适合本学校的企业或者单位,确定出中心企业,寻找一些适合学校实习的其他企业,将其作为分散点。分散点围绕中心点的形式,可以让学生更恰当地选择实习岗位,学校安排实习活动也有更多选择,从而提升实习效果。实习基地建立之后,通过服务团体,组织一系列的实习活动,安排实习生进入实习基地进行实习。以学校具体要求为标准,合理地对实习科目和内容进行安排。

3.3开展主题活动

建设校外实习基地的基础上,应当配合开展教育专家的公开课,以提升实习教师的培训能力。可以邀请我国著名的教育家进行授课,组织文艺进课堂活动,开展相应的心理辅导,并重视家庭教育,以优化实习教育模式,丰富实习活动的内容,从而强化实习锻炼的效果,这就是N个活动。

3.4重视轮岗培训与考核

对于参与实习的学生,要强化实习管理,保证实习生能够定期参与考核,并将实习信息反馈给培训教师,确保实习更加专业,而不是盲从地实习。实习到时要针对学生的實习情况进行管理,进行相应的总结和点评。另外,实习生到实习基地中实习,应当进行轮岗实习,保证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4.校外实习基地的运行管理机制

4.1运用无界化的管理方法

当前高校所建立的校外实习基地所承担的事物包含了毕业实习、顶岗实习、课程开发、专业建设等,有一些会渗透到项目合作,比如产品开发、技术服务,还有学校和企业双方的员工培训、订单式培养这些深层次的合作。为了让这些事务有序地开展,必须协调多个部门,促使各个部门有效合作,才能更顺利地开展相应工作,这就需要无界化的管理,组建融合模式的组织机构。例如,教学管理方面,该工作所涉及到部门包含了高校的教务处、校企合作部门、专业教研室、教学院系部门;而企业一方则会涉及到人资部门、生产实习部门、生产经营部门,因此需要组建三个团队,以校企融合为原则,实现双向的互动。三个团队包含了实习指导小组、考核小组、督导小组,开展无界化的管理,监控实习活动的开展。

4.2构建完善的基地运行保证体系

高校想要让校外的实习基地能够更有质量地运行,就必须构建与实习基地建设相适应的管理运行保证制度,同时提出基地建设质量的评估办法以及检查标准等。从而形成全面的、完善的基地运行保证体系,以此来保证基地高质量运行。因此,提出了“四重”的保证模式,分别针对建设初期、应用和管理、事物活动、检查和评价,这四个环节进行保障,并在未来的探索中不断完善运行保证体系。

4.3制定基地运行的星级评价标准

为更有效地促进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水平和运行水平提升,可以制定基地运行星级评价标准,用该标准评价基地建设,也可以评价基地活动的质量。同时这种标准的运用,还能促进现代化管理理念和先进方法与先进技术的应用,进而提高实习基地的管理质量,促进基地建设水平提升,提高管理水平,更有效地实现校企合作,全面贯彻实用性人才培养理念。

4.4建立健全基地建设的导向机制

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就是为了更好地将教育与实践结合在一起。这就不能缺少政策和法规的支持,以及舆论宣传的影响。其中政策和法规的支持,可以规定出教育与实践结合双方的义务与权利,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指出明确的方向。因此,实习基地的建设和运行需要必要的导向机制,促使实习基地的建设与运行朝着正确健康的方向发展。例如,实习基地是为了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要重视学生的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另外,为更好地让企业参与到实习基地的建设中,政府也要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并下达一些任务,避免企业为了短期利益而参与到实习基地的建设,从而稳定实习基地的长期稳定建设。

5.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培养实践型人才,高校必须建设校外实习基地,以建设新模式推进基地的建设,同时完善基地运行管理机制,包括无界管理体制、基地运行保证体系、星级评价标准、导向机制,以高质量地进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参考文献:

[1]刘程琳,范先国,曾小林,邓伯松,李平,于建国.校企政合作共建大学生校外工程实习基地研究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9(07):228-231+236.

作者简介:

刘玉祥(1978-),男,新疆人,研究生,讲师, 研究方向:环境污染物的生物降解去除研究。

上一篇:实习中期总结下一篇:实习学生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