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畜牧业范文

2024-03-28

现代畜牧业范文第1篇

关键词:四川省;现代畜牧业;试点;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在畜牧业中的应用不仅是治理污染,关键是“变废为宝”,实现资源的再利用。畜牧业循环经济是一个动物生态系统、植物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等组成的复合系统[1]。其核心是通过对以养殖业和生产全过程的控制,最终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使畜牧业的生产过程污染最小化、效益最佳化。当前,全国各地把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作为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的重要措施,作为提高畜产品竞争力和维护生态安全的主要手段。四川是全国畜牧业大省。近年,四川省把畜牧业现代化作为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的突破口,在部分市县推动现代畜牧业发展试点,收到了明显成效,尤其对全省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启示很大,需要借机发力,进一步推动四川由畜牧业大省向畜牧业强省跨越。

一、四川现代畜牧业发展试点成效

2007年,省政府在遂宁、资阳、眉山三市启动现代畜牧业试点,积极探索现代畜牧业发展路子,特别是省发改委与资阳市共同构建的“委—市合作”发展现代畜牧业循环经济新模式,对推动全省畜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启示作用和借鉴意义。2009—2011年,省政府决定继续深化试点,大力推动提质扩面,促进现代畜牧业由局部试点转向重点推进,并成为全省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突破口。2012年起,省政府决定继续在遂宁、资阳、眉山三市开展为期三年的现代畜牧业深化试点,并将内江纳入试点范围,新确定了36个现代畜牧业建设重点县和4个深化提升县,推动了现代畜牧业由局部试点向面上扩展,构建试点、总结、推广协同推进,点线面结合的梯次发展格局,加速了全省畜牧业现代化进程。

通过几年的试点发展,全省现代畜牧业发展成效明显,各试点市县畜牧业呈现出生产总量大幅增长、生产方式明显转变、产业化水平显著提高、应对市场波动能力不断增强等特点。一是畜牧生产持续增产增收。2012年全省肉、蛋、奶产量分别为670.23万吨、146.40万吨、71.69万吨,比试点前(2006年)增长7.89%、3.73%、14.67%,畜牧业产值达2 269.86亿元,比2006年增长72.30%。① 据有关统计,2011年全省农民人均牧业纯收入、牧业现金收入达到667元、1 624元,分别占农民家庭经营收入的24%、44%。畜牧业成为农业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2]。二是生产方式快速转型升级。2012年,全省已建成40个现代畜牧业重点县,畜禽标准化适度规模养殖小区数增加到18 028个,部、省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小区(场)增加到323个,获证无公害畜产品和产地分别达到615个、642个,各类优质种畜禽场达到1 074个。以标准化为基础、适度规模为主导、种养结合的畜牧循环经济已成为全省畜牧生产的主要形式。三是产业化经营水平大幅提升。2012年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畜牧龙头企业达到132家,全国知名的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均在川布局发展,形成了主要畜禽养殖都有大型龙头企业带动、都有专业合作社组织、都有生产性服务体系配套的现代产业格局[3]。

二、对四川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的启示

1.坚持标准化养殖,是提升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基础。试点城市的实践证明,要实现畜牧业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完善的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标准体系。要把引导不同区域养殖农户发展畜禽标准化适度规模养殖作为转变生产方式,坚持用技术标准规范农户养殖行为,推行生产管理标准化,科学布局标准化养殖基地,合理安排区域载畜量,构建种养平衡、农牧互动、生态循环、环境友好的产业发展体系,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

2.坚持生态化运作,是推动畜牧业循环经济健康发展的根本途径。试点市县坚持发展现代畜牧业与建设文明新村相结合,产业发展与节能减排相结合,生态养殖与绿色种植相结合的原则,走出了一条“农户标准化养殖为基础、适度规模为主导、种养结合”的生态循环畜牧业发展路子。四川地理气候条件得天独厚,生物资源种类繁多,生态优势明显,是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的典型区域。要坚持好“种养循环”“绿色种植”生态化发展模式,积极推进生产方式转变和养殖环境改善,实现畜牧业全产业链的“零排放”,努力提高全省畜牧业发展水平,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3.坚持资源化利用,是实现畜牧业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可靠保证。试点经验告诉我们,注重畜牧业各发展环节的资源利用,实现内外部良性循环,既可节约资源,又可实现低污染排放。要结合四川新村建设和农村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加快畜牧业上游资源整合,搞好技术在中游生产中的充分运用,做好下游废物的循环利用,积极推广畜—沼—果(粮、 茶、 菜等)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推广“生态养殖业—沼气—有机肥料—高效种植业”内循环模式,推进部分重点试点市县种养殖循环(清洁)生产(发展)项目,实现资源的再利用和效益的再提升[4]。

4.坚持制度化引领,是加快推进畜牧业循环经济科学发展的重要前提。市县试点经验证明,及时拟制结合实际的规划计划,建立组织协调机制,完善系列扶持政策等,将会为现代畜牧业稳步发展奠定重要基础。要依据全省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条件、产业基础和循环经济发展潜力,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加快形成重点突出、特色鲜明的循环经济区域发展格局。同时,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涉及资源、人才、技术、财政等多部门、多领域,必须建立统一协调的领导组织,制定明确区域、分类指导、模式可行的实施方案,并配以一系列扶持政策,特别是加大地方财政、人才技术、金融保险、疫病防控等机制建设,为推进现代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三、四川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的主要对策

1.积极推广差异化生态发展模式。要结合平原丘区、盆周山区、高原牧区等不同地域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特点及市场需求,因地制宜地探索实施适合本地畜牧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避免现代畜牧业发展中的同质化现象[5]。大力实施“上山进沟、种养结合、适度规模、循环发展”战略,充分利用荒山荒坡资源,合理布局标准化规模养殖基地。通过沼液和有机肥还田,降低种植业生产成本,促进绿色种植业发展。把发展草食牲畜作为全省调整优化畜牧产业结构的重点,加快推进“以草换肉”、“以秸秆换肉奶”工程。变被动粪污处理成本性投入为主动利用粪污生产性投入,鼓励在畜产品优势产区配套发展沼气发电、有机肥加工等新兴产业[6]。

2.深入推进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畜牧业产业化是畜牧业发展的根本方向,也是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的重要途径。畜牧业处于人类食物链的中间,是最宜发展循环经济并带动产业链的形成的产业。要重点引导、培育、发展一批规模效益好、市场覆盖面广、带动能力强的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的龙头企业群,强化产品深加工,延长畜牧产业链,并注重产业间的联动和带动,切实解决好农户发展生产中产销脱节等问题,从而提高畜牧产业化水平,促进畜牧业循环经济的稳步发展。

3.加快完善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保障体系。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相结合,在抓好国家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落实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政策保障、法律保障、组织保障、环境管理保障和绿色技术支撑等体系,配套出台有关土地、保险、信贷、补偿等扶持激励政策,完善产业链中养殖户利益分享与风险分摊机制,把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与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生态建设等项目统筹起来,形成推进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强大合力。要充分利用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企业技术优势,大力实施关键技术攻关,积极推广资源节约、延长产业链等先进适用的新技术、新工艺,加大循环技术成果转化,从而促进牧业增产农民增收。

4.加强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的舆论宣传。“十二五”时期是四川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现代畜牧经济强省的攻坚时期和战略机遇期。发展现代畜牧业循环经济是四川实现多点多极支撑战略的重要经济增长点,同时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要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等各种媒体大力宣传畜牧业循环经济的知识,迅速增强民众的绿色消费和生态环保意识,激发民众发展循环畜牧业的巨大热情,为全省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参考文献:

[1] 李观题,李娟.用循环经济理念引领现代畜牧业发展[J].中国牧业通讯,2010,(5):14.

[2]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全省现代畜牧业发展情况的报告[EB/OL]. 四川人大网,http://www.scspc.gov.cn/html/cwhgb_44/201205/2013/

0325/69377.html,2011-03-25.

[3] 四川省畜牧食品局.2012年四川省畜牧业经济形势分析及2013年预测[J].四川畜牧兽医,2013,(2):9.

[4]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十二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EB /OL]. http://www.sc.gov.cn/sczb/2009byk/lmfl/szfbgt/

201201/t20120116_1169709.shtml,2012-01-16.

[5] 陈杰.四川畜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SWOT分析[J].生态经济,2013,(10):90.

[6] 张藕香,李玮.安徽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模式研究[J].生态经济,2010,(3):58.[责任编辑 王晓燕]

现代畜牧业范文第2篇

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是整个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全而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措施,是加快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和增强农村基层组织凝聚力的物质基础。不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加大农村经济发展的指导和扶持力度,农村级集体经济的总体实力将得到不断壮大。

1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特点

近几年来,乡村各级党组织从各自的实际出发,积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新要求,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依托地缘、资源、产业等优势,走出各具特色的发展路了、从乡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来看,呈现出以下特点:

1.1 依托土地资源优势,开发农业增收,仍然是农村集体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

1.2 依托集体资产优势,实行多种经营,仍然是乡、村级集体经济最普遍的经营方式,大部分乡、村的集体经济规模较小,经济总量不大,区位优势不明显。积极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搞活集体资产经营,促进资源转化增值,增加集体收入。主要是利用集体统管的荒地、草场、养殖场等资源,通过招标承包、招商引资,使用权出让,租赁经营等途径,搞综合经营性开发,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1.3 依托地缘区位优势,发展二、三产业,成为乡、村集体经济增长最具活力的增长点。按照“围绕旅游办基地,办好基地促旅游,搞好旅游促发展”的思路,充分发挥靠城、靠路、靠景点的优势,修建饭店、市场、出租门店等设施,围绕第三产业求发展,成为乡村集体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1.4 依托资源优势,组建农村股份合作社,拓宽集体经济增收新渠道。在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许多村集体创造性的开展工作,想出了很多好办法、新点子壮大集体经济。积极兴办农村股份合作社,按照“参股不控股,监督不经营”的原则,采取村集体出资,村民出力的方式,成立了“股份合作社”,增加集体收入,达到了村集体与村民共同获利的“双赢”效果。例如在不影响正常办公的前提下,把村办公室的临街处全部建成门面房,对外出租增强了集体经济活力。

1.5 依托帮扶共建,确保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上下联动,工作形成合力。建立滚动帮扶重点村发展集休经济工作制度,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与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作结合起来。针对部分村资源匮乏、集体经济发展缓慢的问题,采取强村帮弱村、强村带弱村的方式扶持“后进”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收到较好的效果。

2 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存在的问题和主要原因

从整体来看,乡村集体经济整体的实力还比较薄弱,特别是从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素质和经济大环境等主客观条件分析来看,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制约因素。因而,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所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2.1 存在的问题:

2.1.1 增收渠道不宽,收入乏力的问题。2008年某地农村(社区)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为总数收入324万元,其中直接经营收入仅为11.6万元,发包上交收入312.4万元。

2.1.2 发展水平不平衡的问题。就整体情况来看,村集体土地较多的村,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水平整体比较高,年收入大多都在5万元以上。据不完全统计,年收入超过20万元的村有1个,超过10万元的只有7个。而一些地处偏远,而又无资源优势的村,年经营性收入只有1万元。可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还非常薄弱,无钱办事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

2.1.3 干部素质不适应的问题。尽管目前乡村干部的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但与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村干部文化层次普遍较低,思想解放不够,发展意识不强,对市场经济知识知之甚少,也没有经营管理的经验,不能顺应市场的要求,从市场发展需求出发寻找路子。因而,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方面显得力不从心。

2.1.4 基层工作不到位的问题。一是部分乡村地理位置偏僻,交通闭塞,人多地少,自然资源匮乏,发展的空间很小。加之县、乡两级对集体经济特别是薄弱乡村的集体经济扶持不够。不仅总体上数额小,而且扶温饱的多,扶根源的少,极易返贫。二是一些乡部分村的发展思路不清,缺乏长远规划,增收路子窄,发展点子少,短期行为多,滚动发展慢。

2.2 主要原因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状况,与近年来农村私营经济的快速发展相比,显得相形见绌。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2.2.1 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意识不浓。不少人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认识不足:一是“过时”论。认为现在大气候是鼓励发展私营经济,再讲发展集体经济不合时宜。二是“畏难”论。认为在当前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集体资产管理难度大。三是“无用”论。认为现在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无关乎农村经济发展大局,不须再强调集体经济作用。此外,在一些贫困村还存在“等靠要”的心理,自我发展意识不强。

2.2.2 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基础条件薄弱。不少集体经济薄弱村所处地理位置偏僻,可开发利用资源较少,而且交通不便,信息不灵,技术落后,经济的发展空间很小。只能靠机动地获取有限的收入,缺乏新的有效的增收渠道。

2.2.3 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干部能力不强。村干部在素质上差距还比较大,特别是在发展农村经济,致富农民群众上思路不清、办法不多。少数村干部对发展村集体经济不是千方百计想办法、找思路;不少村党支部书记整日忙于乡镇的中心工作,很少有时间谋划村里发展大计,对发展村集体经济存在“小富即安”思想。

3 进一步发展壮大乡村集体经济的对策

进一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保持农村集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县、乡、村三级联动。各级领导及各乡(镇)和有关单位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意识,立足现实,放眼长远,积极培育和扩大集体财源,拓宽增收渠道,不断增强集体经济实力。

3.1 统一认识,加强领导。大力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是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创造力、凝聚力的物质基础。各级党委、政府要提高对发展村集体经济的认识,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重要性,增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紧迫感和自觉性,为村集体经济提供宽松的发展环境,选优配强村领导班子。要加大村干部教育培训力度,提高村干部发展集体经济的能力,将有经济头脑,有实干精神的能人选进村级领导班子,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带动全村经济发展。

3.2 因地制宜,多轮驱动,扩大乡村集体经济规模。各乡村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宜农则农,宜牧则牧。也可以发展第三产业,购置农业机械,入股搞合作社等多种形式。

第一、抓住农区畜牧业和现代畜牧业加快发展的机遇,充分挖掘农牧区的载畜潜力,不断扩大集体畜、禽养殖规模。一方面,采取有力措施挖掘乡(镇)村的内在潜力,在帮扶单位的支持下,多方筹措资金,根据自身的发展能力,不断扩大集体畜群的数量。另一方面,把扶贫项目购进的牲畜作为乡集体扶贫基础畜,无偿转借分配到各重点贫困村,由村集体负责承包经营。

第二、结合退耕还林工作,用足、用活、用好国家政策,在保证效益、有利增收的前提下,稳步增加集体林面积。种植业扶贫项目主要以低产田改造、发展保护地蔬菜生产和饲、草料基地为主。

第三、积极利用旅游资源优势,为农村发展集体经济谋求一席之地。引导乡镇立足本地优势,在旅游开发的大框架、大规划下,积极参与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在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娱乐等旅游服务方面创收,增加集体收入。

3.3 明确奖惩,加强激励,督促乡(镇)村、帮扶单位形成发展集体经济工作合力。(镇)、村、对口帮扶单位和下派干部的工作职责,按照百分制量化集体经济发展目标任务,层层签订责任状,逐级落实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责任主体。每年把各乡(镇)、帮扶单位、下派干部落实责任状情况与乡村综合评比、帮扶单位评优定等和干部考核结合起来。

3.4 加强监管,科学经营,引导乡村集体经济步入长期稳定增长的良性发展轨道。一是加大对乡村集体资产的监管力度,强化村账乡管制度,建立乡、村集体资产专门台帐,定期进行登记更新。二是完善乡村集体资产承包经营制度,向科学经营要效益。对现有集体耕地和集体牲畜,坚持扶优扶强的承包方向,结合养殖示范区、种养示范户建设工作,改变以往撒“胡椒面”的方式,集中发包,确保规模经营。三是逐步建立健全集体资产经营管理责任追究制度,对因工作失职、失察、失误导致集体资产流失的,将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要求其追回流失的资产或按一定比例进行赔偿,并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党纪、政纪处分。

3.5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做好“五个”结合。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放在整个农村工作中通盘谋划,实行“五个”结合:一是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与整个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结合。二是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与体制创新相结合。三是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与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相结合。四是发展与管理相结合。五是“输血”与“造血”相结合,加大对经济落后村的帮扶,使其尽快摆脱贫困局面。

现代畜牧业范文第3篇

随着科技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我国畜牧业的发展速度增快, 但同时也产生一些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畜牧业的发展受到专业养殖技术的制约, 发展质量并不乐观。在传统的畜牧养殖中, 生产方式主要是家庭养殖或散养, 畜牧业占农民收入很小的一部分, 这主要是由于养殖技术没有广泛应用。散养和家庭养殖的特点是没有形成体系化, 一旦发生疾病, 动物得不到良好的治疗, 会造成巨大损失, 会阻碍畜牧业的发展。通过对兽医专业研究我们发现, 目前我国还是非常缺少兽医专业人才的。

2 畜牧兽医现状

在畜牧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 我们发现畜牧兽医的问题凸显出来。特别是在一些偏远的农村, 畜牧兽医工作缺少统一的管理模式, 基本是家庭经营的方式。他们兽医专业知识匮乏、年龄偏大, 没有进行定期培训, 又没有接受及时的新技术信息, 使得一些新发病症不能得到很好的预防。而且地方防疫机构的工作条件比较艰苦, 工资待遇等不如其他工作好, 使得一些学历高、技术强的专业人才不愿意到基层防疫部门工作, 导致基层的畜牧兽医工作人员的学历结构和年龄结构都不合理。还有, 在农村的一些地方, 由于基础设施差, 仪器使用不规范, 常常会导致动物治病过程中感染其他疾病。城市医疗机构如果不及时对乡村兽医管理机构进行调查, 忽视其公益性, 那么会导致基础的兽医工作没法正常开展, 会使畜牧生产和产品安全都受到威胁。

3 畜牧兽医现状改革策略

首先, 要优化教师资源。随着畜牧养殖对兽医要求的提高, 需要在兽医培养上下功夫。学校的兽医专业要整合教师资源, 增加教师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以促进其在教学中培养技术性强、专业素质佳的兽医人才。其次, 要加强实习。任何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应用都与实践分不开。在教师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讲授后, 需要学生进入到畜牧养殖的实际场所进行实习, 对于患病的原因和诊治的效果一一进行学习, 这样才能使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再次, 在科技的育种过程中, 许多品种所感染的疾病是多样的, 所以对于兽医来说不能只按照教材和老师的讲解来进行疾病的治疗, 要学会学以致用, 运用知识灵活应对突发的疾病。我国目前的畜牧养殖业对于疾病只是在治疗, 没有进行很好的预防。所以要结合理论知识与实际畜牧类生长情况进行疾病预防, 以防止动物之间相互交叉感染。最后, 要对兽医有正确定位。目前广大群众对兽医并不十分了解甚至有误解, 使兽医工作无法正常开展。相关部门要进行宣传, 让广大群众对兽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兽医专业的前景是非常好的, 就业前景也非常广阔, 兽医专业的学生只要专业基础知识扎实、专业技能强, 就可以发展的很好。

4 畜牧兽医发展方向

有相关报道预测, 畜牧兽医这一专业将成为我国最有发展前景的专业之一。曾经的冷门华丽转身, 是有社会原因的。首先, 国家开始重视畜牧养殖业, 因为畜牧养殖业不仅可以满足人们对肉、蛋和奶类产品的需求, 也可以带动农业和其他产业的发展, 同时能促进剩余劳动力就业。其次,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的日常生活不再只是温饱要求, 而是开始要求质量的提高。质量好是需要兽医专业人才在畜牧养殖中的付出的。因为随着环境变化和畜牧养殖业的大幅度发展, 动物的疾病也千变万化, 当遇到突发疾病时, 需要兽医工作人员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平时工作经验来处理。只有在学校将理论知识学习扎实, 在实践中能充分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动物疾病问题, 才能有好的就业前景。畜牧兽医发展方向比较多, 可以去饲料企业、可以去兽药企业, 可以到规模性养殖厂做技术顾问、可以到兽医医疗部门工作、可以自办兽医门诊等等。

结束语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 目前畜牧兽医已经从之前的冷门变成热门, 特别是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生活要求的转变, 对肉蛋奶的需求增加, 都在推动畜牧业发展和畜牧兽医的发展。畜牧兽医的前景非常广阔, 在不久的将来专业化的畜牧兽医人才将成为我国农业发展急需人才。

摘要:农业和畜牧业是我国两大支柱产业, 也是联系紧密的两大产业。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畜牧业也呈现蓬勃的发展生机。为了使畜牧业的发展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把畜牧业发展的生机趋势继续下去, 需要加强技术和人才的培养。本文主要探讨现代化畜牧业的发展方向, 旨在打破人们对传统畜牧的偏见, 促进畜牧兽医业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畜牧兽医,现代化,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 牛壮君.浅谈地区畜牧兽医制度的完善与发展[J].农民致富之友, 2014, (2) :265.

现代畜牧业范文第4篇

摘要

国家对草原生态特别是西部牧区的生态保护高度重视,相应出台草原生态奖补等措施,打破了西部牧区传统畜牧业生产中人、草、畜的要素安排模式。如何在草原生态环境保护“新常态”下,实现西部牧区经济功能、社会功能、生态功能的协调统一,已引起各级政府和社会高度重视。为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青海省从2008年开始在牧区六州试点开展了生态畜牧业建设,实现了牧区外部性的内部化从而形成牧区经济、社会、生态三大功能协调发展。本研究运用层次分析法,就青海省2008-2010年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的政策效益构建AHP评价模型。建模过程中,将青海省生态畜牧业发展的政策效应评价分成三个层次;将政策效应评价指标分为经济指标、社会指标和生态指标等三个方面,具体包括畜牧业产值、种羊场能繁母畜数、种牛场能繁母畜数、生态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数量、农村居民家庭经营牧业收入、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中农村牧区存款、牧区县定居牧户数、草原建设人工种草当年新种面积、草原建设围栏草场面积等9个细化指标。通过模型分析显示,2008-2010年生态畜牧业政策效应评价排序结果为:①2010年0.643 0,②2009年0.220 1,③2008年0.136 9; 2010年和2009年政策效应均优于2008年政策效应,2010年政策效应最佳。模型分析得出的政策含义主要有:生产发展、生态好转、牧民持续增收的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已成为当前草原生态环境保护“新常态”下畜牧业发展的重要选择。

关键词生态保护;畜牧业;政策评价;层次分析法

我国西部牧区畜牧业具有多重功能:一是经济功能,畜产品生产是畜牧产业和牧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二是社会功能,西部牧区大多为少数民族聚集区,畜牧业是牧民增收主渠道,其发展关系到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三是生态功能,畜牧业发展通过影响牧区生态涵养进而影响到国家生态安全。在实际功能发挥中,这三种功能具有以下关系:首先,社会功能和生态功能是在经济功能发挥基础上产生的,因此,具有强烈的正外部性;其次在市场机制下,经济功能可以直接通过牛、羊肉等产品价格体现出来,但社会和生态功能并不能进入市场交易体系;再次,过度强调经济功能,将导致生态功能的弱化。由此引出重要的研究课题:怎样的制度安排能更好实现西部牧区外部性的内部化从而形成牧区经济、社会、生态三大功能协调生效,如何更合理评价这一制度安排的效应?

1文献综述

理论界关于外部性内部化的政府干预已形成共识,诺斯认为,“国家提供的基本服务是博弈的基本规则,这些规则都有两个目的:一是,界定形成产权结构的竞争与合作的基本规则(即在要素和产品市场上界定所有权结构),这能使统治者的租金最大化。二是,在第一个目的框架中降低交易费用以使社会产出最大,从而使国家税收增加。这第二个目的将导致一系列公共(或半公共)产品或服务的供给,以便降低界定、谈判和实施作为经济交换基础的契约所引起的费用”[1]。

当前,国内学者分别从制度安排、路径选择、效益评价等多个角度就外部性内部化的具体问题特别是生态环境领域展开了大量研究。如关于环境管理外部性的内部化问题,宋国君等人认为,外部性既然存在于市场之外,其内部化必然需要政府的恰当干预[2];关于畜牧业外部性问题的研究,李双元等认为,“生态畜牧业建设是青海高原地区解决‘三牧’问题,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的有效途径,对青海乃至全国生态环境的改善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3-6];关于畜牧业发展政策评价的问题,张智贝等用因子分析模型对青海藏区55家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开展了绩效评价[7-8],陈海燕用OECD的方法测算了中国畜牧业的生产者支持水平并对政策的结构进行了分析[9],李双元用案例分析法以梅陇个案为例,对青海省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进行了深入分析[10]。本研究主要运用层次分析法就青海省2008-2010年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的政策效应构建AHP评价模型,并对生态畜牧业政策实施前后的效应进行评估和对比分析。

2青海省生态畜牧业政策内涵和效应

2.1政策内涵

生态畜牧业是运用生态系统的生态位原理、食物链原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和物质共生原理, 采用系统工程方法, 吸收现代科学技术, 以发展畜牧业为主, 农、林、草、牧、副、渔因地制宜, 合理搭配, 以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统一的牧业产业体系, 是技术畜牧业的高级阶段[11]。

为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青海省从2008年开始在牧区六州试点开展了生态畜牧业建设。青海省生态畜牧业建设更加注重草原生态保护和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生态畜牧业建设的政策目标落脚于生产发展、生态好转、牧民持续增收,生态畜牧业建设主体以生态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为重要载体,生态畜牧业建设主要做法包括实行以草定畜、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畜牧业服务体系建设、饲草料种植、牧民培训等方面。

2.2政策效应

在生态畜牧业政策指引下,青海省畜牧业发展实现了经济功能、社会功能和生态功能的平衡发展。

2.2.1经济功能

一是畜牧业组织化程度得到提高。青海省农牧厅《青海省生态畜牧业建设情况汇报》显示,截止2013年7月,全省牧区883个纯牧业的生态畜牧业建设村全部组建了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入社牧户11.5万户,占建设村牧户总数63%;883个村累计整合草场1.95亿亩,占建设村草场总面积51%,整合牲畜838万头只,占建设村牲畜总数56%。

二是畜牧业增长方式实现转变。生态畜牧业建设借助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等手段实现了能繁母畜数量稳中有增,有效提升了种畜生产能力和畜牧业生产力,转变了畜牧业畜牧增长方式,畜牧业产值稳健增长。《中国畜牧业年鉴》显示, 2011年青海省种羊场能繁母畜数达88 034只,较2008年45 200只增长94.77%;种牛场能繁母畜数达28 005头,较2008年6 300头增长344.52%;畜牧业产值达119.3亿元,较2008年89.2亿元增长33.74%。

2.2.2社会功能

一是牧民人均收入显著增加。青海省农牧厅《划时代的伟大变革——发展中的青海生态畜牧业》数据显示,2011年底,青海省生态畜牧业建设的30个示范村和25个运行较好的建设村,人均纯收入达5 282元,较全省牧民人均纯收入4 279元高出23.44%元,人均纯收入中牧业收入4 396元,占83.2%;其中5个牧区州25个生态畜牧业合作社有19个合作社牧民人均收入高于全省水平,有11个合作社牧民人均收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50%。

二是农村居民家庭牧业收入稳中有增。生态畜牧业政策的实施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村居民家庭的牧业收入,《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显示,2010年青海省农村居民家庭经营牧业收入达到1 026.2元/人,较2008年975元/人增长5.26%。

三是农村牧区持续经营能力大幅提升。随着农村牧区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牧区存款存量大幅增长,为牧区抵御自然和经营风险提供了重要的资金保障,同时为牧区畜牧业生产持续经营提供了重要的资本积累。《青海统计年鉴》显示,2010年青海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中农村牧区存款达755 606万元,较2008年299 121万元增长152.61%。

四是牧区县定居牧户有所增加。生态畜牧业建设推动了牧民增收,为牧民改善居所提供了必要条件,牧区县定居牧户数稳中有增,巩固了牧区社会稳定。《中国畜牧业年鉴》显示,2010年青海省牧区县定居牧户数达149 939户,较2008年136 807户增长9.6%。

2.2.3生态功能

一是草畜平衡制度基本建立。在生态畜牧业政策指引下,通过以草定畜、淘汰非生产畜等做法,畜群结构得到调整,草原生态保护“新常态”下草畜平衡得以实现。青海省农牧厅《青海省生态畜牧业建设情况汇报》显示,2013年,青海省天然草场载畜为114万羊单位,较2007年的570万羊单位下降80%。

二是草原建设成果不断扩大。《青海统计年鉴》显示,2010年青海省人工种草当年新增种草面积17.7万hm2,较2008年7.6万hm2增长132.89%; 2011年,青海省草原建设围栏草场面积875.1万hm2,较2008年8 211 hm2增长6.58%。人工种草面积稳步增加和草原建设围栏草场覆盖面的提升,有效发挥了生态环境改善功能,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资源条件。

3生态畜牧业政策效应层次分析(AHP)模型评价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是美国运筹学家、匹兹堡大学教授萨蒂(A.L.Saaty)于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的一种层次权重决策分析方法。该方法将与决策总是有关的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进而在此基础之上开展定性和定量分析。

3.1建立层次模型

应用层次分析法将青海省生态畜牧业政策效应评价分成目标层、准则层、方案层3个层次;将政策效应评价指标设计为经济指标、社会指标和生态指标等3个方面、9个细化指标。其中,经济指标包括畜牧业产值、种羊场能繁母畜数、种牛场能繁母畜数、生态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数量,社会指标包括农村居民家庭经营牧业收入、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中农村牧区存款、牧区县定居牧户数,生态指标包括草原建设人工种草当年新种面积、草原建设围栏草场面积(见图1)。

3.2构造判断矩阵并计算检验

青海省从2008年开始试点并推进生态畜牧业发展政策,考虑到上述9项指标相关数据的可获得性和连续性,从《中国畜牧业年鉴》、《青海统计年鉴》、《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中选取2008-2010年相关数据作为参考,以体现生态畜牧业政策从无到有的政策效应。

邀请农业政策评估专家、当地农牧局官员、畜牧业合作社(养殖场)负责人等8人作为生态畜牧业政策效应评价专家。由专家利用“1-9”标度法(见表1),对各指标通过两两比较重要性程度而逐层进行判断评分,经多轮投票后确定评价因子权系数及意见趋同的评价方案,构造AHP评价模型两两比较判断矩阵。

3.3实证结果及分析

计算结果显示各判断矩阵和各层的一致性比例CR都小于0.1。说明:各判断矩阵一致性可以接受;递阶层次总排序结果具有满意的一致性。2008-2010年生态畜牧业政策效应评价排序结果表明, 2010年和2009年政策效应均优于2008年政策效应,2010年政策效应最佳(见表2)。

4启示与建议

从青海省生态畜牧业发展与成效的实证分析来看,实施相关的生态畜牧业扶持政策取得了显著成效。已经通过探索形成了以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为基础,以生态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为载体,通过实施以草定畜,优化畜牧业区域布局,加强畜牧业科技推广服务与劳动力培训,实现“人、草、畜”平衡的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

生态畜牧业模式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畜牧业发展过程中经济功能、社会功能和生态功能难以兼顾的问题,关系到青藏高原地区乃至全国的畜牧业可持续发展、边疆稳定和生态保护大局。生态畜牧业模式的推广不能仅依靠某个省或某个地区的财力、物力、人力的投入,需要中央政府在畜牧业政策的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上通盘全局谋划,通过奖励、补贴、税收优惠等多项措施,吸引社会各类资本,充分调动各类主体不断推进。

未来推进生态畜牧业建设,仍需重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充分考虑东部与西部、牧区与农区的区域性差异,因地制宜实施政府扶持政策;二是完善合作社运行机制,发挥生态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对资源的整合优势和产业的带动作用;三是继续巩固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成效;四是着力加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五是不断提升牧民劳动力技能。

(编辑:李琪)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道格拉斯·C·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North D C. Structure and Change in Economic History[M]. Shanghai: Shanghai Sanlian Bookstore, Shanghai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1994.]

[2]宋国君,金书秦,傅毅明.基于外部性理论的中国环境管理体制设计[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2):154-159. [Song Guojun Jin Shuqin Fu Yiming. China’s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 Design Based on Externality Theory [J].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08,(2):154-159.]

[3]李双元,刘成玉.高原生态畜牧业建设的新制度经济学解释:青海个案 [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1):110-113. [ Li Shuangyuan, Liu Chengyu.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Explanation of Ecostocking Construction of Grassland in Plateau:the Qinghai Case [J]. 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3, (11): 110-113.]

[4]曾贤刚,唐宽昊,卢熠蕾.“围栏效应”:产权分割与草原生态系统的完整性[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24(2):88-93,[Zeng Xiangang,Tang Kuanhao,Lu Yilei,Fence Effect:Property Division and Integrity of Grassland Ecosystem[J]. China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14,24(2):88-93.]

[5]颜景辰.中国生态畜牧业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8:149-174.[Yan Jingchen.China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Ecological Animal Husbandry [M]. Beijing:China Agriculture Press,2008:149-174.]

[6]宋洪远.中国草原改良与牧区发展问题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l-35.[Song Hongyuan.China Research Report on Grassland Improvement and Pasture Development〔M〕.Beijing:China Financial and Economic Publishing House,2006:1-35.]

[7]张智贝,李双元.生态畜牧业合作社绩效评价:基于青海藏区55家生态畜牧业合作社的实证分析[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108-113. [Zhang Zhibei, Li Shuangyuan.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Grassland animal Husbandry Cooperatives: Empirical Analysis Based on 55 Grassland Animal Husbandry Cooperatives in Tibetan Area of Qinghai Province [J]. Qingha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4, (1): 108-113.]

[8]杨理.草原治理:如何进一步完善草原家庭承包制[J].中国农村经济,2007, (12): 62-67.[Yang Li.Grassland Management:How to Further lmprove the Grassland Household Contract Responsibility System[J].Chinese Rural Economy, 2007,(12):62-67.]

[9]陈海燕.中国畜牧业政策支持水平研究 [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14. [Chen Haiyan. Research of Support Policy to China Livestock [D].Beijing: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2014.]

[10]李双元.青海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现状、评价与政策思路:以梅陇个案为例 [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1,32(2):38-43. [Li Shuangyuan. Qinghai Grassland Present Situation, Evaluation and Policy Development Models of Grassland Animal Husbandry:Case Study of Meilong [J]. China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Regional Planning,2011,32 (2): 38-43.]

[11]刘学剑. 关于发展生态畜牧业的思考 [J]. 农业环境与发展,2001, 18 ( 1 ): 15-16. [ Liu Xuejian. Thoughts on Development of Grassland Animal Husbandry [J]. Agricultural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2001, 18 (1):15-16.]

Key wordsecological protection; grassland ecological animal husbandry; policy evaluation;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现代畜牧业范文第5篇

摘要 分析三江源地区发展有机畜牧业的生态环境、政策支持、生产经营、草地资源、畜种资源、品牌资源优势,针对三江源地区发展有机畜牧业存在的缺少有机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草场退化制约有机畜牧业发展、畜产品质量控制体系不完善、牧民缺乏有机畜牧业生产知识的问题,提出符合三江源地区发展有机畜牧业的对策建议,以期有效发展有机畜牧业,提升牧民收入,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

关键词 三江源地区;有机畜牧业;优势;对策;青海省

Key words Sanjiangyuan Region; Organic animal husbandry; Advantage; Countermeasure; Qinghai Province

现代畜牧业的内涵就是生态安全的有机畜牧业,有机畜牧业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机畜牧业要求在畜禽生产过程中,在饲料中禁用化学添加剂、抗生素[1]和激素,在预防和治疗畜禽疾病时尽可能不使用具有残留性的药物,从而保障人体安全,但这仅是有机畜牧业发展的外在要求和目的。有机畜牧业的真正内涵是在提供有机畜产品的同时,按照系统工程的原理,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努力促进畜牧业在农业生产内部的物质良性循环,延长能量流动的生态链,生产合格的畜禽产品,实现畜牧业的持续发展[2]。有机畜牧业生产的首要条件就是无公害、无污染的生态环境[3]。

青藏高原基本上保持着无公害、无污染的原始半原始的生态环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四大无公害超净区”之一。作为青藏高原腹地的三江源地区,素有“江河源”“中华水塔”之称,是我国生态最为敏感的地区之一,也是青海省最大的畜牧业生产基地,拥有天然草地2 133.3万hm2[4]。因此,笔者结合三江源地区发展有机畜牧业的优势,针对三江源地区发展有机畜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符合三江源地区发展有机畜牧业的对策建议,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1 三江源地区发展有机畜牧业的优势

1.1 生态环境优势

三江源地区地处黄河、长江和澜沧江的源头汇水区,具有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生态环境基本接近自然状态,工业化程度极低,在草原建设中基本不使用化肥、农药;大气、水源、土壤、草地、畜种等没有工业污染和化学污染。从三江源地区已通过认证的河南县、兴海县河卡镇环境监测和产品质量检测情况看,该地区完全符合有机畜产品生产要求。因此,从生态环境方面来看,三江源地区发展有机畜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在三江源地区发展有机畜牧业,不仅有利于三江源地区的生态保护,防止生态环境恶化,遏制草场退化,同时还能大幅度提高牧民收入,对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1.2 政策支持优势

三江源地区作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机畜牧业的生产经营模式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政策导向;西部大开发战略与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项目的实施为有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机遇;同时,青海省委、省政府有关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牧民收益的政策为有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发展有机畜牧业有利于争取青海藏区建设、三江源生态保护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支持。

1.3 生产经营优势

长期以来,三江源地区草原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一直是传统的天然草场放养,牲畜放养方式符合有机畜牧业生产的基本要求和标准。牲畜的饲草是天然的有机饲草,畜产品经过认证程序就可以转化为标准有机畜产品,转化成本低。因此,在三江源地区发展有机畜牧业生产投资少,见效快。

1.4 草地资源优势

三江源地区包括青海4州16县1市70个乡镇,总面积36.31万km2,占全省国土面积的50%,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1 952.70万hm2[4],大部分是山地草甸类和高寒草甸类,属于优良的天然草场,特别适宜有机畜牧业生产的需要。发展有机畜牧业可大力促进真正意义上的以草定畜,有效遏制三江源地区草场牲畜严重超载、草地生态日益恶化的现象,使三江源地区畜牧业向着草畜平衡的方向发展。

1.5 畜种资源优势

由于地理环境的特殊性,三江源地区人口相对稀少,草原面积较大,主要拥有白藏羊、欧拉羊、黑牦牛、河曲马等10余种适应于高寒牧区的优良畜种,年存栏牲畜820万头只[5],而且这些畜种都是青藏高原独特的种质资源。所以,三江源地区发展有机畜牧业具备相对的空间和优势。

1.6 品牌资源优势

国家划定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实施生态保护建设工程以来,“三江源”已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它本身就是一个很响亮的品牌。三江源地区的白藏羊、欧拉羊、黑牦牛等畜种品牌已初具知名度,两者相互结合,将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实力。

2 三江源地区发展有机畜牧业存在的问题

2.1 缺少有机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

有机畜产品属较高端消费市场,强势“龙头”企业是发展有机畜牧业的依托和载体。从青海省已通过有机畜产品生产基地认证的兴海县河卡镇和河南县的运行情况来看,由于缺乏国内新品牌加工企业的参与和带动,产品仍以活牛、活羊等初级产品为主,不能体现有机食品的价值和实现农牧民增收。

2.2 草场退化制约有机畜牧业发展

三江源地区草场面积虽然很大,但有90%的草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目前中度以上退化面积达1 246.7万hm2,占全区可利用草场面积的58%,黑土滩面积已达282.9万hm2,占可利用草场面积的15%,占全省黑土滩面积的80%,全区17%的草场鼠害较为严重,草场退化、沙化、碱化的面积占全区可利用草场总面积的20%[5],这与发展有机畜牧业要有良好生态环境的要求是不相适应的。

2.3 畜产品质量控制体系不完善

三江源牧区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够健全,畜产品质量标准检验检测体系建设严重滞后,畜产品市场体系和信息体系不完善,特别是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十分薄弱。加之专业技术人员缺乏,致使推广先进适用技术的难度很大,制约了畜牧业快速健康发展。

2.4 牧民缺乏有机畜牧业生产的相关知识

有机畜牧业的实质是利用已取得的畜牧科技成果,对传统畜牧业进行改造,通过科学的管理方式、标准化生产和规范性操作所形成的高技术含量的产业。由于目前对青海省牧民缺乏从事有机畜牧业生产所必须的相关技术、技能培训和配套服务,从而为实现有机畜牧业生产带来一定困难。

3 三江源地区发展有机畜牧业的对策建议

3.1 制定三江源地区有机畜牧业的发展规划,并建立相应的政策和技术支撑体系

有机畜牧业在三江源地区乃至青藏高原是一项新生事物,没有现成的生产模式和工作经验可循。因此,三江源地区在发展有机畜牧业的过程中,应从实际出发,进行全面规划,确定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和措施;同时还要建立包括有机畜产品认证、市场规范和技术要求等内容的政策体系和综合技术服务体系,促使三江源区的传统畜牧业尽快向有机畜牧业方向转变。

3.2 引进或扶持有机食品加工和销售龙头企业

龙头企业是发展有机畜牧业的关键因素。通过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在投融资、补贴、税收、用地等方面实行优惠和鼓励政策,引进国内外有实力、有影响的著名企业,或扶持壮大省内相关企业,并建立有机食品生产、加工和销售相结合的产业化运作模式,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促进行业发展。

3.3 依托生态和资源优势发展三江源地区的有机畜牧业

三江源地区具有广阔的草地、特殊的气候条件和相对低污染或无污染的生态环境和资源优势,如能将资源优势合理区划并加以保护和利用,使之进入良好的生态循环,增加畜产品附加值,则能够产生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3.4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对有机畜牧业的认知度

通过积极组织广大畜牧科技工作者到基层宣传,发放藏、汉双语《有机畜牧业基本常识》宣传册,以及举办科技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有机畜牧业知识,使畜牧业生产者自觉转向有机畜牧业生产。

3.5 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发展有机畜牧业需协调处理好三大关系

3.5.1 必须处理好与传统草原畜牧业之间的关系。

有机畜牧业是现代畜牧业的发展目标,与传统草原畜牧业有很大差距。发展有机畜牧业,不是丢弃传统畜牧业,而是传统畜牧业在草原基础设施、牲畜饲养管理、畜产品安全措施等方面要向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方向发展。

3.5.2 必须处理好与转换期内牧民增收之间的关系。

结合三江源地区畜牧业实际,传统畜牧业向现代有机畜牧业过渡至少需要3年以上的转换期。在此期间,全部裁减现有草场中的牲畜超载部分,实行以草定畜,在短期内可能会导致发展有机畜牧业与牧民群众增收之间的矛盾。

3.5.3 必须处理好与生态保护工程建设之间的关系。

国家实施“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旨在保护和恢复源区的生态,这必将为有机畜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发展有机畜牧业可以适当降低牲畜头数,减少过度放牧,防治草地退化,也有助于解决现代畜牧业使用化肥、农药带来的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有利于草原生态的改善,二者是相互促进、相互依存发展的关系。

参考文献

[1]楚维斌,史彬林,红雷,等.抗生素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危害及科学使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5(19):128-130.

[2]施晨璐,孙永明,孟凡乔,等.论有机畜牧业之发展[J].家畜生态,2004,25(4):1-4.

[3]郭映义.加快青海省有机畜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J].青海草业,2005,14(2):32-34.

[4]青海省统计局.2008年青海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

[5]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监督机制和相关立法问题研究”课题组.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监督机制和相关立法问题研究报告[EB/OL].(2008-07-14)[2016-01-05].http://www.qhei.gov.cn/xbkf/kflt/t20080714_277140.shtml.

上一篇:农户投资论文下一篇:防渗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