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专业论文范文

2024-02-28

新闻学专业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本文主要从目前高校广播电视新闻学的教育课程改革情况入手作分析,重点论述了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教学改革的方向,高校广播电视新闻学的教育课程应该与时俱进的探讨新问题,培养学生思考分析能力,另外,学校作为责任主体,从管理者到执行者应该两方面分析,一方面要实现改革目标,一方面要调动教师和学生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学院主张全员参与改革,提高参与者的积极性;实行分层管理,责任层层落实;逐步引导指导教师的角色转变。

【关键词】广播电视新闻学;教育;课程;学生

传播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产生和形成于上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的美国,70年代末80年代初引入我国。9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的新闻传播教育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5年的统计数据,与传媒行业相关的本科专业教育点从1998年的148个增长至2005年的661个,短短几年间增长了4.47倍。特别是2000年,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调整国务院部门单位)所属学校管理体制和布局结构的决定》,我国的新闻传播教育从过去的“部门办学”转变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发展模式。可以说,这一学校管理体制的调整在某种程度上有力地促进了传媒相关专业教育新格局的形成。《传播学》作为这些与传媒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相继开设,一些工程技术类专业,同样开设了传播学原理方面的课程,这是与当今传媒技术的发展,传媒业的发达分不开的。现代社会,信息传播的作用越来越大,现代社会成员应该掌握传播学的基本知识,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然而,传播学教育在中国虽然已经有近三十年的历史,但传播学课程理论教学依然存在一些问题,许多专家、学者都作了一些研究,如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段京肃教授发表的《传播学教学的热与难》,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王君超副教授发表的《新闻学:走出传播学还是走出自己》等学术论文探讨了传播学教学存在的一些困境。传播学作为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同样无法绕过这些问题。笔者下面就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传播学课程教学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课程改革:从补充到融合

在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建设之初,学院应该通过调研相关单位的用人需求和收集学生的意见,增开了部分基础课程。理论课应该面对市场多样的需要,及时调整和变动,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学院应该注重实习基地的建设和毕业实习的管理。把社会生产实践作为专业教学和课程学习的补充和延伸。

1.课程类型多元化,行业专家进课堂。学校通过特定考核机制,遴选部分课程,聘请了一部分经验丰富的业界精英进入课堂。学院根据学校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意见,灵活开设短课程、微课程和学术讲座,让学生边学理论知识边昕来自社会生产一线的经验知识。

2.试行顶岗实习,培养双师型教师。增强该专业学生的应用能力,建立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对接的良性机制,学院应在二年级、三年级试行部分学生顶岗实习制。实践基地或者用人单位可以通过项目报批的方式,申请一定数量的学生直接到相关工作岗位去顶岗工作,由学校指导教师和实习单位指导教师共同指导。在工作岗位上,学生基本能尽快熟悉业务。有效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另外,学校和学院各拿出一部分资金,要求该专业教师进入传媒机构或者传媒企业学习或顶岗工作。

3.整合院校两级课程,增强课程的广泛性。给予学生更多的选课自由。学院对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微调,一是在总量上压缩了学时学分,增加部分课程的实践环节;二是在保证该专业学科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程的前提下,将专业选修课分为播音主持、报刊编辑、网络编辑三个模块,让学生根据兴趣与发展需求选择不同的模块;三是增大了选修课的范围,在学科专业之间建立广泛的联系,提供为公共选修课平台。

二、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教学改革的方向

从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可以发现,对广播电视新闻专业进行教学改革,除了从常规的上课模式入手外,重点是进行实践教学改革。使学生在学校上课期间就能作好充分就业准备。笔者根据上课的经验和我们学校实际的授课情况。

1.重组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学结构,实行新型的教学方案。从不同年级的学生特点出发,实行“三步走的教学方略”第一步,一年级,实行专业实验。具体方法就是要求每个班级办一份班报。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新闻敏感能力、感知新闻的能力和基本的文字功底。具体的策划、记者、编辑都由学生来担任,教师用正常上课的时间来指导。第二步,二年级,实行专业实习。在学生已有新闻“从业经验”的基础上把他们推向系报、系DV俱乐部、系网站、院报、院电台、院电视台。每个同学都要有一定的工作量,暂定名为“实践课”,并且期终要和其他课程一样,进行考核,评分,记入学生档案。第三步,升入三年级前的暑假,实行专业实训。根据以往的经验,由学生自己找实习单位的效果往往不是太好,特别是有些学生偷懒开了假的实习证明。所以,我们试图通过各种渠道,(尤其希望院领导的帮忙),给学生安排实训岗位。每个学生必须在学校安排的就业岗位内,按质按量的完成任务。我们将建立一系列的机制去考察学生的实训效果。保证学生在就业前能以一个“千锤百炼过的合格的产品”出现在用人单位面前。

2.加大技能训练的比重。在课堂上和课外学习中增加技能训练,增设有利于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社团,提供给学生全方位的技能培养环境。例如,实行新闻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新闻工作室着意栽培有新闻才智并掌握了一些新闻工作技巧并能为媒体赏识的新闻专业学生。工作室应具备以下功能:①在媒体上负责一个版面,由老师率领学生在周末和双休日组版,不但可使学生尝试各种文体的写作,强化学生书面语言训练力度,练就学生笔下功夫,而且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发表作品的阵地。②参加广播电视节目制作,鼓励新闻专业学生花费一定时间从事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使学生能在广播电视施展其纯正的普通话和擅长辞令的才能。③与电视台协商,允许学生参与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使学生通晓如何制作广播电视节目。④与各媒体建立联系,负责发表本校学生的新闻作品。

3.从教师入手,提高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发现,很多学生之所以没有获得能力,有以部分原因是老师的动手能力就很差。很多教师是从学校到学校,毕业后直接到了教师岗位,而没有切身的实践经验,在上课时只是交给学生理性的知识(有很多还是过时的),不能教给学生感性的认识,更别谈实践操作能力了。有感于此,必须对教师进行实践动手能力的训练。①定期安排教师到新闻媒体进行顶岗实践。②教师除了向学生传授系统的具有专业水准的新闻理论外,还必须亲自从事某项新闻业务工作,谙熟各媒体的运作规律,以便使新闻教育决不滞后或脱离媒介运行情况,并能为学生毕业后进入报业或广播电视业提供便捷从业的机会。③邀请活跃在新闻媒体一线的优秀记者和资深新闻人士定期作学术报告,并择其优秀者聘来学校担任专业课教师。

三、与时俱进的探讨新问题,培养学生思考分析能力

人类传播的发展过程,是一部人类在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中不断扩展自身的传播能力、不断发展和创造新的传播媒介、不断使社会信息传播系统走向发达和完善的历史。纵观人类传播发展历程,先后经历了口语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大众传播时代和网络传播时代。加拿大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这本书中,提出了著名的论断:“媒介即是讯息”,指出了媒介的决定性作用,特别是在电子化时代,媒介具有前所未有的积极的能动作用。媒介引起了人间事物的尺度变化和模式变化,媒介改变、塑造和控制人的组合方式和形态。20世纪80年代,社会形态、经济结构的巨大变化使得人类社会出现全球化、信息化趋势。网络传播已经成为信息社会传播的基本形态。它突破了大众传播时代大众化、非目标性、单向、区域传播的障碍,使得传播走向个人化、目标化、双向和全球网络传播。

媒介的变化发展,使得我们必须站在时代和学科的前沿,从历史的、发展的角度,带着前瞻性的眼光关注传播环境的变化和发展,努力探求能适应新形势、新环境的传播学规律。网络传播过程的交互性、多媒体化以及媒介资源的丰富化、信息传播的全球化等网络媒体的许多打破传统媒体的新的传播特点,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不仅深刻改变了传统的传播学研究方法,同样改变着传播学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

四、责任主体:从管理者到执行者

在具体的改革过程中,因为压缩教学课时等问题涉及教师的具体利益,曾遇到很大阻力,甚至学生也不理解,觉得额外增加了很多任务。一方面要实现改革目标,一方面要调动教师和学生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学院主张全员参与改革,提高参与者的积极性;实行分层管理,责任层层落实;逐步引导指导教师的角色转变。

1.提高改革参与者积极性。学院在压缩原有课程课时的同时,让教师全面参与改革的各项工作,尤其是参与到学生能力培养指导体系中。讲授课程仍然按照讲授时数来计算工作量,学生能力培养指导和训练则按照项目制,以作品、成果和质量来计算学习成果。在每项新的措施执行之前,学院组织相关师生召开说明会,阐明具体目标和做法,兴趣小组的有效运行和项目制的实施,以及校内外灵活的实践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在具体的管理中,改革方案的目标指标都分解到具体的个人,学院对系、教研室、兴趣小组、项目小组和工作室,对每一层级分别考核。

2.引导指导教师角色转变。该专业的大部分教师都注重理论教学和理论研究,自身的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不够。学院有意识地引导专业教师进行角色转变,成为理论水平高、应用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通过外出培训、组建工作室、参加项目等方式逐步转变教师的教学角色。在课程改革中,学院也鼓励教师大胆探索,在《电视纪录片创作》等课程教学改革中,教师就以PBL教学模式为基础设计教学方法。本课程的教师针对这门课程的具体情况,将基本的创作流程分为确定选题、进行拍摄、后期制作、成果交流、成绩考核五个阶段,将全班进行小组划分,按照电视纪录片创作的一般情况进行分工,分为编导、摄像、后期、场记、撰稿等。教师从讲授者变为学生探究学习的组织者,对每一个阶段和每个小组进行指导,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总之。传播学是专门探讨人类传播现象和传播规律的学科,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传播学理论课程的主要任务就在于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和把握传播学的一般规律,并用传播学的基本理论来分析思考媒介信息传播现象,指导各种媒介信息传播实践。传播学教学效果的保证,需要教师多费心思组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以及与时俱进的进行教学改革创新。

【参考文献】

[1]彭爱萍.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创新人才的基本特征及培养[J].新闻知识, 2011(01).

[2]彭爱萍.中国内地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教育现状调查报告[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1(04).

[3]刘阳.论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培养方案的修订与发布[J].新闻天地(下半月刊),2011(04).

[4]朱涛.新媒体时代之下对新闻学教育的思考[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 2011(10).

[5]孙藜.问题意识、知识生产与关系建构——关于中国大陆新闻传播研究自主性的思考[J].新闻大学,2011(01).

[6]张雅楠,梁桥.我国新闻学研究的现状及问题[J].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1(05).

[7]印兴娣.广播电视人才培养的互联网思维研究[J].江苏理工学院学报,2015(02).

新闻学专业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文章对应用型新闻专业的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和加强论文指导过程管理的对策,指出加强新闻专业毕业论文的实证研究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应用型;新闻专业;毕业论文;问题

应用型新闻人才,主要是指以教学为主的本科院校培养的服务地方的新闻人才,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新闻理论知识、较强的新闻实践技能和良好的新闻职业素养,并融知识、能力、素养于一体,在新闻工作中熟练运用。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人才是核心,新闻是专业指向,应用性是基本要求。毕业论文是应用型新闻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一个综合性强的实践环节。通过这个环节,学生要综合运用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科学的研究方法来独立完成这项具有较大难度的课题。这是对四年来所学知识的一次复习和应用,也是检验学生是否是优秀应用型新闻人才的试金石。

一、存在问题

根据笔者近5年来对新闻专业毕业论文的管理情况来看,随着本科教育教学管理的加强,新闻专业本科毕业生撰写的毕业论文质量逐步提高,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毕业论文选题忽略了新闻专业的特性——社会性,没有紧扣社会热点问题,理论分析过多,实证研究较少;在理论分析的论文中引用他人材料和解释过多,自己的观点和评论不足,深度不够,论文模式依然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步骤,尤其在“怎么办”阶段,对策拍脑瓜,方案想当然的问题相对突出。学生的毕业论文以“伪命题”的理论分析为主,科学严谨的实证研究偏少。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大量的理论性课程的设置导致学生掌握的只有理论性知识,实践课程和实践环节的缺失,使学生游离于实证研究之外,也不懂得运用何种方法进行分析研究。二是师资队伍的不健全也是实证研究类毕业论文缺少的原因之一。目前,进行本科毕业论文指导的教师大部分是从高校毕业后直接走上讲坛的教师,没有在媒体工作和一线实践的经历,师资队伍的单一性和实践型教师的缺失直接影响实证研究论文的数量和质量。即使学生选了实证研究类的题目,老师也指导不了。三是毕业论文的时间安排对毕业论文的选题也会产生影响,毕业论文一般安排在第八学期,这段时间学校基本没有集中授课的课程,大部份学生忙于就业、考研,精力难以放在论文写作上。且有的学生在外地,与指导老师基本上见不着面,论文指导仅限于网络指导和电话指导,理论性的论文选题更利于毕文的完成。

二、对策思考

一是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和根本,它规定人才培养的规格,预期了学生的发展方向。应用型新闻人才与传统学术型新闻人才的侧重点不同,它强调了学生的应用和动手能力。作为新闻人才培养的纲领性文件,人才培养方案中应用型这个特性应贯穿于学生四年的学习和生活中。应用型不仅是对新闻专业外在的层次规定,也是新闻专业本身内在的要求。新闻学属于社会科学范畴,其培养的人才大部分工作在社会第一线,接触社会基层的方方面面,相关社会科学的基本素养对于新闻专业来说必不可少。因此,在课程设置中,除了必要的理论课程和专业素养外,还要增加提高学生调查研究能力的课程和综合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这样,学生才能运用专业的知识和科学的方法完成毕业论文写作这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

二是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一般说来,应用型本科院校新闻专业筹建时间不长,师资以年轻的教学型教师为主,他们大都是来自高校的毕业生,不仅在理论教学上有所欠缺,而且缺乏相应的实践教学经验。教师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因素之一,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执行者,其专业素养和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所培养人才质量的优劣。因此,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一方面,青年教师的培养可以采用做访问学者或提升学历、学位的方式,通过进修来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拓展教师的研究领域,这对于毕业论文的指导是很有益处的。同时,由于新闻专业本身的特性和应用型专业的特点,实践教学经验在毕业论文创作,特别是实证研究类的论文创作中起了很大作用。这就要求论文指导老师本身要具有一线的工作经历,因此,学校在培养青年教师时,除了注重理论素养的提高外,更要重视专业技能的获得,要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另一方面,青年教师的培养要实行“引进来”、“走出去”原则。“引进来”,指聘请媒介一线有实践经验的新闻从业者开设专题讲座,为教师讲授现实中媒介的管理模式和运营操作,掌握媒介的最新知识;“走出去”,指将青年教师送到媒介单位进行挂职锻炼,学习各类工作技能和实践经验,使得自己更加符合应用型新闻人才培养的需求。

三是加强论文指导过程的管理。论文撰写是一项复杂性的系统工程,从论文选题到开题报告到中期检查到论文答辩,环节众多,有效的管理是保证论文进度和质量的关键。第一,要加强选题指导。选题是论文写作的第一个环节,学生感兴趣的选题是论文良好的开端。论文的选题要提前规划,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结合自己的课程学习和各类实践进行思考,而不是要做论文时才开始找论文题目。其次,新闻专业是一门社会科学,规划选题时要从新闻专业的实际应用性出发,寻找有研究意义的课题,避开似是而非的“伪命题”。因此在选题时,建议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选取实际问题。最后,选择课题要遵循“小切口,深挖掘”的理念,避免大而空的论题,如果论文的题目“假”、“大”、“空”,那么学生在论文写作中因没有切实研究,只能采用“复制+粘贴”的方法来完成论文。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论文题目选好选准了,后面的写作才能扎实有效的开展。第二,要加强过程管理。毕业论文一般安排在第八学期,大部分学生已经外出实习,在论文的指导过程中,学生与导师面对面地交流的次数不多,毕业论文的进程和质量难以管理和监控,如何有效地对毕业论文进行管理是值得思考的。笔者认为,在众多的流程中,要抓好论文的开题和中期检查这两关。撰写论文开题报告,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调研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开题,学生阅读大量文献资料,对前人的成果进行分析和总结,找出创新点和自己研究的方向。在开题的过程中,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构建论文框构,明确论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对策和解决的主要问题,定下论文的基调;在中期检查过程中,老师对论文写过程中的研究方法、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行指导,明确下一步的写作进程。这两个环节,指导老师要与学生面对面的指导和交流,落实每一个环节,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逐步深入地研究和撰写论文,而且还避免理论研究论文中的抄袭现象,改变以前的“剪、贴、拼”的论文写作模式,最终写出有新意的论文。第三,要重视基地建设。实证研究类论文源于生活,学生只有在大量的社会实践中才能发现问题。因此,指导学生撰写实证研究类的毕业论文时,需要相应的实习场所和实习基地。对应用型新闻专业来说,对口的实习基地就是报社和电台、电视台、各类网站等媒介单位,要建立相适应的媒介实习基地,特别是网络媒体等新兴媒体的实习基地,保证新闻专业的学生有大量的、长期的机会在新闻一线接受锻炼。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并进一步做更加深入的实证研究。

三、改革设想

新闻学是一门社会性很强的学科,它的社会性源于自身的实用性。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媒体的发展也呈现多层次、立体化局面,专业技术的要求更强,其对新闻从业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今后的毕业论文指导中,要引导更多的学生加入实证研究行列,同时考虑以多种方式呈现毕业论文,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为学生的就业和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这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尝试:第一,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和实际问题,鼓励学生撰写深度报道或调研报告;第二,把论文写作与分层级、分模块、分方向教学结合起来,设计多个模块,如各类影视剧本写作、广告策划与文案、网页制作与维护等作品替代毕业论文写作。经过不断地探索,新闻专业的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将会妥善解决,毕业论文的实证研究终会呈现新的局面。

参考文献:

[1]高昱,丁立梅.社科类专业实践作品替代毕业论文之实证研究——以西安欧亚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为例[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8).

[2]文莉,荷锋.学文科类毕业论文质量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3).

[3]朱方侯健.以毕业论文教学改革,探索新闻人才培养新途径[J].中国记者,2014,(9).

[4]陈艳娇.高校本科生毕业论文改革设计方案新构思[J].江苏高教,2011,(5).

新闻学专业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媒体融合;融合新闻;融合新闻学;知识体系;数字新闻学

一、融合新闻学的兴起

2018年,教育部正式发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这份被称为“国标”的指导性文件划定了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知识体系与核心课程。实际上,教育部早在2012年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就已经确立了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课程体系,①但“国标”的特别之处就在于聚焦新闻传播事业的新特点、新发展和新趋势,提出了针对各个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议,其中最显著的“改革”就是在新闻学、广播电视学、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新增了“融合新闻学”核心课程,同时在教学实践环节新增了与融合新闻有关的专业实训课程。②

近年来,为了适应信息社会深刻发展和媒体融合深度发展的趋势,紧跟传媒行业快速发展对融合新闻人才培养的特殊要求,“全媒化”“融合性”等概念频频出现在教育部发布的新闻传播类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相关文件中。《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在新闻传播类专业的原有课程体系中新增“融合新闻学”及相关支撑课程,一方面体现了“国标”中特别强调的新闻传播类专业建设的“实践性”和“融合性”基本定位,③另一方面也与教育部、中共中央宣传部于2018年发布的《关于提高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能力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这一里程碑式的指导精神一脉相承,即“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全媒化复合型专家型新闻传播后备人才”。④

实际上,人才教育培养领域对融合新闻人才的重视,只不过是适应了传媒业正在经历的一场深刻而普遍的“融合”转向,而融合新闻学(convergence journalism)正是诞生于这一总体时代背景下的一个亟待探索的新闻学新兴研究和实践领域。简言之,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总体时代语境下,融合新闻作为一种新兴的新闻形态或新闻实践应运而生,融合新闻学也同样作为一个新兴的学科领域拓展了数字媒介时代新闻学的知识体系。

二、理解“融合”的三个维度

融合新闻学的核心概念是“融合”,而知识体系意义上“学”的内涵取决于我们对“融合”的定义和理解。换言之,当我们关注不同的“融合”命题时,或者说对“融合”问题的侧重点有所区别时,便拥有了不同的“问题意识”。无论何种意义上的“融合”,都离不开媒体融合这一基础性的底层逻辑或底层框架。简言之,由于融合新闻的“出场”语境是媒体融合,只有将融合新闻置于媒体融合所铺设的基础逻辑和底层框架中加以考察,才能真正把握“融合”的真谛所在,进而抵达融合新闻学的核心知识体系。

把握融合新闻的“融合”内涵,需要将其置于不同的“问题域”中加以考察。一般来说,考察新闻发展与实践的内在逻辑,常见的分析维度是生态、业态、形态。⑤立足媒体融合这一总体性的问题语境,我们同样可以从新闻生态、新闻业态、新闻形态三个维度切入,把握融合新闻知识体系中不同的“融合”问题及其话语内涵。(一)新闻生态意义上的“融合”,主要强调媒体系统中不同构成要素之间的结构性联结与生态性对话,“融合”本质上对应的是“全媒体”问题;(二)新闻业态意义上的“融合”,重点聚焦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背景,强调不同类型媒体之间的合作与渗透,“融合”本质上对应的是“跨媒体”问题;(三)新闻形态意义上的“融合”,核心关注新闻内容层面不同媒介表达元素之间的整合,“融合”本质上对应的是“多媒体”问题。基于此,我们可以从全媒体、跨媒体、多媒体三个维度切入,把握融合新闻中“融合”的内涵,进而认识融合新闻学的核心问题及其对应的知识话语。

第一,全媒体意义上的“融合”,主要强调一种系统性、结构性、整体性的生态体系。这里的“融合”,一方面强调媒介系统内部的要素联结和主体对话,另一方面强调媒体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和逻辑。所谓全媒体传播体系,已经超越了媒体转型发展的自身逻辑,而进一步嵌入到社会治理的深层结构,即媒体存在的社会向度被极大地打开了,从而释放出更大的社会功能和战略使命。2019年10月31日,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建立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的全媒体传播体系。”⑥显然,从新闻生态来看,全媒体传播体系话语中的“融合”,主要指内容生态、技术体系、管理机制之间的深度融合,其目标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融合新闻生态。

第二,跨媒体意义上的“融合”,主要是指不同类型媒体之间的融合发展体系。实际上,媒体融合最初的问题语境是:面对新兴媒体的挑战和冲击,传统媒体如何转型、发展与创新?显然,这一问题的立足点是传统媒体,而“发问”方式也是基于传统媒体的主体立场。当信息自由流动于不同媒体介质之间,渠道之间的壁垒逐渐消解,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边界愈加模糊,新闻媒体逐渐呈现出一种“合二为一、融为一体”的新业态和新趋势。简言之,媒体融合的最初内涵就是一个跨媒体问题,这也是为什么当前融合新闻学的核心议题主要聚焦于新闻生产的跨媒体实践问题,如珍妮特·柯罗茨(Janet Kolodzy)的《融合新闻学实践:跨媒体叙事概论》(Practicing Convergence Journalism: An Introduction to Cross-Media Storytelling)⑦、文森特·菲拉克(Vincent F. Filak)的《融合新闻学:跨媒体写作与制作概论》(Convergent Journalism: An Introduction: Writing and Producing Across Media)⑧等著作的标题直接强调融合新闻的“跨媒体”(cross-media)属性和内涵。

第三,多媒体意义上的“融合”,主要指新闻文本形态层面的文字、声音、图像、动画、超链接等媒介元素的融合。从新闻形态来看,融合新闻不同于传统新闻的单一媒介元素叙事,亦不同于传统媒体时代的多媒体文本,而是强调媒体融合语境下的多媒体新聞。因此,从新闻形态来看,融合新闻主要指媒体融合背景下基于新兴媒介平台或技术制作而成,并融合了多种媒介元素的新闻形态。换言之,融合新闻是媒体融合语境下诞生的一种新兴的新闻形态,“多媒融合”是其基本的形态特征。必须承认,“多媒融合”仅仅是融合新闻的形态特征,而非融合新闻的根本属性。例如,电视新闻也可以视作“融合”了视频、声音等元素的多媒体新闻,但其依然属于传统新闻的形态、生产和传播范畴,“融合”的内涵和外延并未得到真正的体现。因此,相对于传统的报刊新闻、广播新闻、电视新闻,融合新闻属于新媒体新闻范畴,其生产、发布、运营都呈现出不同于传统新闻的新特点、新理念、新机制和新趋势。

概括来说,在媒体融合这一基础性的传媒变革逻辑之上,融合新闻的理念应运而生,并成为新媒体时代一种标志性的新闻形式和实践。一般来说,融合新闻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融合新闻强调其“全媒体”和“跨媒体”意义上的“融合”内涵,主要是指媒体融合语境下的新闻生产、发布、运营、社会服务实践和活动,其特点表现为整体性策划、全局性整合、一体化生产、跨平台传播、多渠道分发、智能化推送、全媒体运营等。而狭义的融合新闻则强调“多媒体”意义上的“融合”内涵,主要是指媒体融合语境下区别于广播、报刊、电视等传统新闻形态的一种新兴的多媒体新闻形态,如网络图文新闻、H5新闻、VR新闻、短视频新闻、数据新闻、动画新闻、新闻游戏、移动直播新闻等,其特点表现为坚持用户中心原则、整合多种介质元素、强调产消共创融合、突出双向互动设计、注重新闻故事驱动、倾向情感话语生产、强化用户消费体验等。

由于新闻学是研究新闻事业和新闻工作规律的科学,顾名思义,我们可以对融合新闻学给出一个类似的概念界定:融合新闻学就是研究媒体融合事业和融合新闻工作规律的科学。既然融合新闻存在广义和狭义定义,那么融合新闻学同样存在两种理解:广义的融合新闻学是相对于传统新闻学的一个概念,其内涵主要是指媒体融合语境下的新闻学理论与实践知识体系;狭义的融合新闻学主要是指聚焦新闻产品/对象/品种意义上的融合新闻形态,探讨其生产传播与运作规律的理论与实践知识体系。尽管“融合新闻学”这一概念长期存在convergence journalism 和convergent journalism两种英文表述,且二者之间存在明显的混用问题,但我们依然可以对其内涵进行必要的区分——广义的融合新闻学更接近convergence journalism的内涵,而狭义的融合新闻学更契合convergent journalism的内涵。

三、融合新闻学的知识模块

把握融合新闻学的知识体系,首先需要厘清其核心“问题域”。由于融合新闻学的学科“领域”和基础“问题”来自新闻学,而传统的新闻学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知识框架,因此,只有将融合新闻学置于与传统新闻学的比较结构中,才能真正把握其相对独特的知识体系。概括而言,融合新闻学的知识体系总体上包括理论和实务两部分,前者主要包括融合新闻基础知识和融合新闻本体知识,后者主要包括融合新闻实务知识和融合新闻前沿知识,相应地也就构成了融合新闻的基本“问题域”,即四大知识模块。

第一,由于融合新闻的总体“出场”语境是媒体融合,只有将融合新闻置于更大的媒体融合系统中加以考察,才能真正厘清融合新闻的前生今世和坐标系统,特别是厘清融合新闻在新闻事业中的位置和功能,以及在社会发展和治理体系中的战略定位和角色担当。未来的全媒体生态,主体上体现为融合新闻生态。因此,把握融合新闻的属性、构成、社会背景等新闻生态问题,成为融合新闻学的基础知识模块。

第二,融合新闻具有不同于其他新闻形态或实践的特殊性,相应地也就形成了其相对独特的运作机制和规律。例如,就新闻策划而言,如果说传统新闻更多地聚焦于“文本”维度,即强调对新闻内容的策划,融合新闻则立足于用户思维、产品思维、互动思维和整合思维,关注的对象超越了纯粹的“文本”层面,而是延伸到一个更大的融合生态中,其强调一种整体性、全局性、系统性、生态性的策划。因此,探讨融合新闻相对独特的思维观念、表现形态、文本语言、叙事方式等新闻原理命题,成为融合新闻学的本体知识模块。

第三,融合新闻不同于传统新闻的最大特点,体现为新闻实务层面的制作与生产问题。传统新闻的类型和形态相对有限,主要体现为报刊新闻、广播新闻、电视新闻等,而媒体融合时代的融合新闻形态则在政治引导、技术变革、市场助推的多重逻辑下不断推陈出新,以网络图文新闻、短视频新闻、数据新闻、动画新闻、H5新闻、VR新闻、算法新闻、新闻游戏为代表的新兴融合新闻形态,逐渐成为新闻表达的主流形态。因此,探讨每一种新兴新闻形态的基本内涵、制作方式、实践路径等新闻制作问题,成为融合新闻学的实务知识模块。

第四,技术变革时代的融合新闻事业发展可谓日新月异,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新机制正在重构融合新闻发展的生态格局和未来蓝图,也不断挑战融合新闻已有的知识体系,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猝不及防的伦理问题。如何把握传媒变局中的“变”与“不变”,如何把握融合新闻发展的前沿和趋势,如何建设中国特色融合新闻生态格局,如何把握融合新闻推动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和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升级,成为融合新闻学的前沿知识模块。

概括而言,融合新闻学的知识体系共包含四大模块,分别为基础知识模块、本体知识模块,实务知识模块和前沿知识模块。那么,当“融合新闻学”课程进入新闻传播类专业的课程体系,该如何搭建“融合新闻学”的知识体系,特别是更加具体地搭建课程的章节框架呢?接下来,本文立足前文提及的融合新闻学的四大知识模块,同时结合笔者负责编写的教材《融合新闻学》,⑨呈现该课程的知识模块和章节体系,以期提供一个可供交流和批判的知识方案。

具体来说,《融合新闻学》总体上应该包含前文提及的四大知识模块——基础知识模块、本体知识模块、实务知识模块、前沿知识模块。必须承认,每一个知识模块都意味着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知识体系,而作为一门课程而言,《融合新闻学》无法涵盖相关知识模块的全部知识点。有选择,才能突出重点,才能厘清方向和思路。基于此,笔者负责编写的教材《融合新闻学》立足融合新闻学的四大知识模块——基础知识模块、本体知识模块、实务知识模块、前沿知识模块,同时结合新媒体时代融合新闻人才培养的基本素养和实践需要,对每一个知识模块内容进行必要的选择和取舍,最终形成了四大核心知识体系,分别为融合新闻生态知识模块、融合新闻原理知识模块、融合新闻制作知识模块、融合新闻发展知识模块(见左栏表)。概括而言,第一,融合新闻生态知识模块重点介绍融合新闻基本概念、媒体融合基本知识、融合新闻生态格局、全媒体采编流程等知识;第二,融合新聞原理知识模块重点关注融合新闻思维、融合新闻策划、融合新闻叙事等知识;第三,融合新闻制作知识模块重点聚焦九种有代表性的融合新闻形态——网络图文新闻、短视频新闻、新媒体音频新闻、数据新闻、动画新闻、H5新闻、VR新闻、移动直播、新闻游戏,分章介绍每一种新闻形态的概念内涵、制作方法和运营实践;第四,融合新闻发展知识模块重点聚焦全球新闻业发展的总体趋势和前沿问题,关注融合新闻发展的新技术、新变化、新业态、新图景、新伦理,系统介绍智能新闻生产、融合新闻伦理、融合新闻未来发展趋势,其中特别探讨中国特色融合新闻生态建设的理念和实践。

注释:

①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第119-122页。

②在专业实训课程设置方面,新闻学专业增加了“融合新闻创作”课程,广播电视学专业增加了“融合新闻作品创作”课程,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增加了“数字多媒体作品创作”“融合新闻作品创作”等课程。

③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上)》,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第96页。

④《教育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提高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能力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1810/t20181017_351893.html,2018年10月8日。

⑤范以锦、刘芳儒:《传媒生态、媒体业态、媒介形态:中国传媒业改革四十年》,《新闻记者》2018年第10期。

⑥《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19年11月6日。

⑦Kolodzy, J. (2013). Practicing Convergence Journalism: An Introduction to Cross-Media Storytelling. New York: Routledge.

⑧Filak, V. F. (Ed.). (2019). Convergent Journalism: An Introduction: Writing and Producing Across Media(3rd edition). New York: Routledge.

⑨《融合新闻学》教材是在笔者负责的中国大学MOOC《融合新闻:通往未来新闻之路》基础上完成的,共包含16章,即将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其中MOOC《融合新闻:通往未来新闻之路》网址为: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JNU-1207130819。

新闻学专业论文范文第4篇

内容摘要:网络作为第四媒体,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值得注意的是,在“以人为本”成为党治理国家的一项基本方针的大背景下,网络传播过程中人文关怀的缺失问题日益凸显。网络传播中的人文关怀不仅包括网络媒体在报道中的人文关怀,而且包括信息在网络传播过程中对报道客体的人文关怀。网络媒体报道中要把“人文性”放在首位,尊重他人权利,而在传播过程中,传播者也要体现对他人权利的尊重。网络这一新型媒体的发展速度十分迅猛,侵犯公民基本权利的现象在网络中屡见不鲜,主要为侵犯他人的隐私权、肖像权等基本权利。也就是说网络传播中必须从媒体和传播者即网民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媒体遵从客观真实的报道规律,遵守自己的职业道德。另一方面,提高大众媒介素养,主要是提高大众传播者即网民的媒介素养。

关键词:网络传播;人文关怀;网民;媒介素养

“人文”是一个内涵极其丰富而又很难确切指陈的概念,“人文”与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独立人格、人的个性、人的生存和生活及其意义、人的理想和人的命运等等密切相关。

“人文关怀就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怀、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对人类的解放与自由的追求。”一句话,人文关怀就是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就是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人类自觉意识提高的反映。人文主义是以人为本位的世界观,集中体现为对人本身的关注、尊重和重视,它着眼于生命关怀,着眼于人性,注重人的存在、人的价值、人的意义尤其是人的心灵、精神和情感。

应对网络传播中人文关怀缺失的对策

(一)注重社会责任和职业道德

网络信息传播者应时刻牢记自己的社会责任,作为社会非常重要的文化载体,网络媒体的影响力毋庸置疑,通过丰富迅速的信息传播,极大的影响、改变着人们关于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信仰与怀疑、从高与卑下、生活的价值与意义、道德的准则和界限等基本信念。网络媒体有义务对社会大众负责,对社会不正确的风气进行舆论引导。媒体从业人员的职业修养会引导他们什么该为、什么不该为,而道德修养能帮助网络媒体从业人员更好地站在人文关怀的角度来报道新闻。其次,网络媒体工作者还要有平民的情怀,这一点有助于媒体了解受众的需要,以平民化的角度报道事实,真正做到“三个贴近”,及时与读者进行交流。

(二)新闻不能泛娱乐化

美国批评家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一书中惊呼:“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目前,网络新闻中的泛娱乐化现象已颇为严重,甚至一些政治新闻、社会新闻也冠上了娱乐的头衔。就像媒体把“杨丽娟事件”这一严重的社会新闻娱乐化,娱乐了部分人,却悲剧了社会。

(三)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

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制定法律法规将不可避免。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网络传播也是如此。

“美国在大力发展互联网事业的同时,也在逐步推出规范管理网上虚拟社区的各种举措。除以立法手段规制各种新型社会关系外(如以联邦政府于1998年出台《千禧年数字著作权法》为典型代表),还大力倡行由互联网运营企业自行制定自律性的监管规定的行业管理模式。换言之,在联邦与州立法的总体框架范围内,推行自律管理,已成为美国对如BBS等网络虚拟社区中“居民”言行进行约制管理的主要特点。”而目前我国只有《电信条例》与《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这一条一法,我国的网络信息管理在由管制向管理和规范过度。

对于互联网的监管,我们可以适当借鉴如美国等一些信息发达国家的合理经验,即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方式。既要强调政府主动介入,建立一套快速反应的行政执法与司法处置的监管体系,更要着力培植网络业的行业监管与虚拟社区的自律督管的民间管理模式。目前大多网络纠纷和侵权现象是处于无意识或不自觉状态,在信息传播中违了法还浑然不知,因此,加强网络法制教育,从源头上网络违法行为,让众多网民了解到网络的法律规则,知道哪些“可为”、哪些“不可为”是很有必要的。因此,如能协调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则互联网的监管将真正做到有张有弛、宽严结合,政府自主、网民自觉的有机结合。

法治化社会要求网络必须有相应的规范,去制约网民的行为,制裁侵犯公民权利的事件。开展法律法规的学习,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维护自己的权利。制定网络法律法规的目的是要给网络信息传播修筑一道“矮围墙”或“木栅栏”,阻止他们越过法律和道德的底线,而不是罩上一个严密的“铁丝网”或“紧箍咒”。

(四)明确定位,冷静报道,慎防越权

网络传播在一些社会热点问题的报道上,往往带有很强的个人主观色

彩,有时甚至越过法律来制裁社会问题。在这里,网民要理性的审视事件的发展,有自己的原则和立场,筛选对自己有用的信息。“‘要帮杨丽娟圆梦的行为,是非常典型的媒体越权。’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力丹说,传媒的职责就是客观报道,有意识、有预谋地推动事情发展,是违背新闻职业道德的行为。在陈力丹看来,是否报道、如何报道,媒体有自己的新闻价值标准,凡是偶然、极端的事件都可能被重点报道,但必须有分寸把握,如果大张旗鼓、大肆渲染地有意强化事实的某部分,就脱不了‘炒作’的干系。”网络这以大众化的媒体更要时刻把握好自己的职责,维护媒体的职业底线,网络媒体的越权行为不止体现在媒体如何炒作事件,而且体现在网民的跟踪、声讨甚至越位,因此,网民需要明确事件的始末,对事件进行理性的推断而非感性的认知。很多网络平台包括博客、微博及一些交友网站体现的是人情色彩,而非法律色彩。既然如此,作为传播主体的网民,尤其是网络管理者,更需要用理性和公正的眼光去看待事实。

(五)提高大众媒介素养

美国媒介素养学者W·James Potter在他的《媒介素养》一书中打了个比方:要想网络这一大众化媒体提高人文关怀,最根本的就是提高大众媒介素养,普及媒介知识,倡导理性传播,开展相应的媒介知识讲座,引导大众了解媒介的有关知识,对媒介的内容和运作方式进行评介,培养大众对媒介的鉴别力,提高网民的媒介素养意识。网民在强调自己的自由权利的同时,也应负起相应的责任和义务,网络这个公共领域的生态环境需要所有网民的共同参与,人文关怀的营造更需要人人参与。

现代社会,人和大众媒介的关系就像鱼和水的关系,人们每天都被来自各种媒介的大量信息所包容这是最重要和最漫长的过程,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

人文关怀是网络传播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张扬和体现。网络传播通过信息向公众敞开被遮掩、被忽视的社会底层的生活状态,从而完成了反映社会各个集团的典型画面的职责。网络通过普通人对普通人的对话,应澄清很提出社会的目标和价值,引导正确的舆论方向和价值态度是网络传播的重大责任。

我们不反对和否认网络的崇尚自由和低门槛准入的特征,但我们也要知道自由的表达和低门槛约束也是有不可逾越的底线的,并不是任网络用户为所欲为的。我们倡导网络人文关怀是为了更好的营造网络信息传播环境,让更多的网络用户在合理合法的网络生态环境中任意驰骋。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邵培仁.媒介生态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3]陈力丹.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0.

[4]赵雅文.博客 生性·生存·生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5]李良荣.新闻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新闻学专业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全媒体时代的到来让新闻学的人才需求悄然发生变化,传统的新闻学人才培养模式已然无法适应新的岗位要求。本文从新闻人才需求开始分析,探索出适应全媒体环境的新闻学人才培养模式,从调整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和改善教学方法三个方面实现新闻学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

关键词:全媒体;新闻学;人才需求;教学改革

一、新闻人才需求:类型转变与素质要求

(一)多能的内容提供者

在内容为王和渠道为王两种理念中,不能仅仅看到渠道的价值而忽视内容的制作。只有优秀的传播平台,却没有好的内容,媒体是无法吸引和留住用户,实现长远的目标的。全媒体环境下视觉、听觉、触觉等全方位的感官刺激成为受众的接受习惯,新闻界需要能够运用多种传播符号来制作优秀内容的人才。这就要求新闻人要从“一专”向“多能”转变,不仅要具有较好的文字功底,还需要熟练掌握运用音视频与图像处理等各种软件。

(二)新颖的思维能力

新闻人才应具有新颖的思维来适应全媒体平台的发展,全媒体平台的依托是互联网,所以究其根本就是互联网思维的培养。在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集团转型成为信息服务商,这就要求全媒体人才具备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思维在新闻领域主要体现在增强受众深度交互意识,了解受众的需求,在信息采集和发布形态中注重受众体验,以此吸引受众的注意力,提高受众忠诚度。

二、新闻学专业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

(一)调整教学目标——培养全媒体业务型人才

多能的内容提供者与新颖的思维能力者的培养,要求新闻学专业培养出全媒体业务型人才。全媒体业务型人才主要指具有系统的新闻理论知识、精湛的实务技能、深厚的文化修养、科学的思维方法、专业主义理念和社会责任感,熟悉我国新闻法规和宣传政策、适应全媒体工作环境,能在各级党政军群宣传部门、文化出版等企事业单位、新闻通讯社、报业集团(党报都市报)广播电视局(电台电视台)及期刊杂志社、网络台等部门从事采访、写作、编辑、经营、管理工作的专业人员,具体体现在懂理论、能实践、重内容、会技术。

(二)优化教学内容——循序渐进、提升能力

1.健全课程体系

新闻系课程体系为适应全媒体环境,应当在全媒体的学习上沿用阶梯学习的方法。基础课程教学不断夯实学生的理论史学基础,同时不断加强学生业务技能,在《新闻采访与写作》等专业课程中进行实训教学,提升学生的全媒体信息生产能力;为了建立媒介意识与媒体思维,在一、二年级的学生课程中设置《新媒体导论》等基础通识类课程,三年级学生将学习《互联网营销与创意》等方向类课程,课程体系进一步深化与细化。

2.革新课程内容

《多媒体软件基础》课程将Photoshop、Premiere软件知识进行压缩,增加可视化数据分析软件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们数据处理、分析与运用能力,适应大数据新闻的发展趋势;课程《新闻学原理》应侧重于把科学的传播观念、媒介素养、传播者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理念贯穿到教学过程中,建构全媒体时代的新型记者。

3.建设实训项目

全媒体环境对新闻学专业学生的实务能力要求较高,因此课内外实训项目应当受到重视,目前新闻学实训项目有图像处理、新闻采访实训、新闻摄影实训、声音处理、新闻写作实训、新闻编辑实训等19门课程的425课时的课内实训内容,各门课程的实训内容侧重于全媒体的实训进行了细化。

(三)改善教学方法——微博、微信平台作为考核方式

学生新闻作品作为课程考核对象,保证实践教学目标的完成。比如,课程《新媒体导论》理论联系实践,期末考核方式为每位同学推护自己的微信公众平台,以平台的粉丝数与阅读量来衡量本课程的教学效果。根据我校2014级新闻学专业86名同学的期末考核情况统计,历经3个月的微信平台运营,有近50%的微信平台粉丝数突破300人,个别微信平台粉丝突破1000人。学生们的新媒体操作能力显著提升,媒体意识显著增强。

三、结语

全媒体环境下的新闻学专业学生面临着机遇与挑战。新聞学专业学生如何成功适应全媒体环境下的人才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校新闻学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践行者应在教学实践中积极观察与反思,教学内容得以不断改进,课程体系得以不断优化。对于高校教研者来说,新闻学教学研究仍然任重而道远。

上一篇:民族文化传播论文下一篇:问题式教学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