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管理工程造价论文范文

2023-10-01

建设工程管理工程造价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全过程造价管理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关系到建筑企业整体经济效益以及工程建设质量。而由于工程造价控制具有较高复杂性和多变性,这就需要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落实整体控制,并将控制工作贯穿于项目建设全过程中,以此确保建筑单位整体效益。基于此,本文主要围绕全过程造价管理进行探讨,然后提出实现全过程造价管理的策略方案,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应用策略

前言:现阶段,为有效落实全过程管理工作,需要加强对其了解,明确造价管理目标和任务,以及相关内容。并明确管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然后结合各个阶段管理工作需求展开造价控制,从而落实对整个过程造价管理。

一、全过程造价管理

(一)含义

建筑项目全过程管理作为一项重要的成本控制活动。首先,强调对过程的管理。建设项目作为一个过程,造价确定和控制同样作为一个过程,是一个项目决策和实施过程,在整个过程中均需要落实造价管理工作。其次,全过程造价管理的关键内容在于项目分解工作,将一个建设项目工作分解成各个项目活动清单,然后利用工程测量方法,确定各项活动消耗的资源,最终结合相关资源市场价格信息,对项目进行最终造价。再次,全过程造价管理中强调造价控制,从各项活动及活动方法控制方面入手,活动中需要通过控制减少或消除不必要的资源消耗,以此降低资源成本浪费,实现建设项目造价控制目标。最后,必须由相关利益主体参与各项建筑项目,相关利益主体在整个建设过程中,作为一个利益团队共同合作,风险共担,并配合各项工作,这样才能实现造价管理。

(二)目标和任务

工程造价管理本质上是为建设项目投资效益进行服务的一种管理活动。因此,工程造价管理目标是结合当前社会市场经济发展形势,在市场经济规律引导下,借助先进的管理手段和方法确定工程造价,并通过资金合理使用与工程造价管理,以此提高投资项目整体经营效益。

工程造价管理的任务重点,在于落实对整个工程造价的全程动态管理,并对工程造价约束机制进行强化,实现对各方利益维护,并对价格进行规范,以此保证微观和宏观效益,并落实对整个工程造价的预测、优化、控制、分析、评价以及监督工作。

(三)基本内容

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的基本内容,是采用合理的方式确定有效控制工程造价。一方面,合理确定工程造价是实現工程造价管理的前提条件。合理确定项目工程造价,指的是在建设程序阶段,确定具体结算价、施工图预算、承包合同价、设计概算、投资估算、施工预算价和竣工阶段决算等价,在具体进行工程造价确定中,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虑:第一,项目建议书阶段。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对投资估算进行初步编制,经有关部门批准后,将其作为一项建筑项目前期工作控制造价,并列入中长期发展计划;第二,可行性研究阶段。根据相关规定对投资估算进行编制,经职能部门批准后进行工程造价控制;第三,初步设计阶段。依照相关规定和要求进行初步设计概算编制,经建筑企业职能部门批准后,确定建筑项目造价最高限额;第四,施工图纸设计阶段。按照有关计划和规定进行施工图预算编制,对施工阶段预算造价结果进行检查核实,确保其符合初步设计概算结果;第五,工程施工阶段。结合承包商具体完成工程量,以合同价格为基础,并考虑物价变化引起的造价变化,统计预算,而在施工阶段实际产生的工程和费用,以此进行合理确定结算价;第六,竣工验收阶段。对整个建设过程中全部发生的实际费用进行汇集,并对竣工决算阶段实际造价进行编制。

另一方面,有效控制工程项目造价,需要在优化设计方案基础上,在各个项目施工阶段,采用相应方法将项目造价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确保造价符合既定造价限额要求,随时进行偏差纠正。并协调人力、物力、财力,从而保证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而在具体工作中,需要遵循以下原则,第一,对工程造价管理目标进行合理设置;第二,将投资决策和设计阶段作为重点,对整个项目建设过程进行造价控制;第三,改变被动工程造价控制,提升控制主动性;第四,将经济与技术统一起来,以此对工程造价进行有效控制。

二、建设项目工程造价中全过程管理应用的必要性

建筑项目工程管理工作,包含项目审计、施工、和竣工等环节,而全过程管理指的是在项目建设基础上,以全过程为视角进行造价管理和控制工作。具体工作开展期间,需要建立在项目落实和决策基础上,选择出最佳设计方案,并根据有关规定做好项目招投标工作,通过全面落实整个过程监督工作,针对存在的错误进行及时纠正,并科学评估项目设计经济性与合理性,最后验收整个项目建设结果。而由于建设项目投资回收期较长,为保证造价管理效果,在建筑项目中推广应用全过程管理。通过落实全过程管理模式,能够对建设单位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和规范,利于实现动态造价管理,利于发挥造价管理方式作用。同时配合使用人力资源管理等方式,能够起到节省施工建设成本和优化资源的作用。此外,建设项目造价期间,使用全过程管理模式可划分为确定目标、检查规划和纠正错误等环节,在各个环节中落实各项相关工作,能够加强对整个工程项目成本控制,可提升整体经济效益。

三、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中问题

现阶段,由于建筑项目涉及内容较多,施工周期相对较长,导致造价管理期间已存在一系列问题,而常见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项目市场调查造价管理不规范。在项目市场调查中需要全面调查项目建设成本,在此基础上决定成本范围和预期经济效益,并对各种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逐一调查分析。但很多项目在该阶段未能严格落实相关管理工作,导致在成本控制方面缺乏严谨性,使得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流于表面形式,针对性和具体性不足,使得后期成本超过预期价格投资成本,出现明显下滑趋势。

其次,监管力度低下。建筑项目通常由造价咨询企业展开相关工作,而咨询单位需要先对项目各项运行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并对各个施工节点,设计造价控制方案。在此期间,部分咨询单位能够确保相关工作符合建筑企业要求,并使企业快速实现招标融资。若在管理中盲目进行造价工作,不合理的降低工程造价项目价格,且监管力度不足,会导致造价咨询单位难以发挥自身作用。

再次,工程设计阶段造价控制严密性不足。建筑项目工程造价的设计阶段作为至关重要环节,近年来,在进行设计期间更加倾向于招投标制度。但受市场竞争力等不可控因素影响,使得造價控制中存在诸多方面问题。同时由于地方保护主义,使得部分设计单位存在明显的认知偏差,进而引发项目技术、经济统一性等方面问题。此外,设计过程中过度关注技术层面,忽视整体经济效益,会影响相关人员计量责任实施,进而难以获得有效设计方案[1]。

最后,采用的投资决策方式较为落后。当下在进行建筑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方面依旧存在明显不足,而由于缺乏相对完善的管理制度,投资决策阶段整个过程的作用已被忽视,使得实际工作本末倒置。而工作中部分设计单位快速通过审核,但在投资估算阶段盲目降价,直至达到审批要求。这种方法导致对投资决策产生了严重影响。在施工阶段,企业为保证各项工程施工建设顺利性,虚假增大建设面积,甚至对原有设计方案进行更换,做出违法乱纪行为,使得预算超额,会影响了最终投资决策实施。

四、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的应用

(一)工程决策阶段实施造价控制

在建筑工程项目开展期间进行工程决策,主要用于评价项目科学性与可行性,而工程决策实施表明工程项目开始启动,并开始进行造价控制,而涉及到的造价控制内容为项目总投资预估。在进行造价控制中,要求保证整个决策过程规范性,并确保评估结果准确性、合理性,避免出现预估错误而引发的项目经济问题。同时需要保证决策资料准确性,避免因资料信息误差而引发决策失误,降低经济效益。然后对各个部门进行协调,确保不同部门做好本职工作,实现整个项目顺利推进。并在招标控制中,做好对建筑资料收集、整理、分析、登记和保存等工作。此外,招标期间应对招标单位投标单位进行全面审核,确保招标文件规范性,避免出现因投标价格过低而中标现象,从而保障工程造价合理性,提高经济效益。

(二)建筑项目设计

落实系统化组织设计工作,对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效率至关重要,在对建筑项目进行设计时,需要从基础性全局性技术经济体系角度进行考虑,对施工管理流程进行控制,并提高业主对项目设计关注程度,具体设计企业既要关注项目的投标文件,又要确保建设项目施工流程能够实现实时监督和控制,从而确保整个施工流程质量,为开展设计工作打下良好基础。而在具体进行项目设计中,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虑:

一是,对施工组织设计要素进行考虑,业主需要对施工组织设计工作流程进行监督,并在相关人员配合下,建立完整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各项生产要素能够充分发挥其优势和价值,从而为各项管理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保证,促使技术手段和施工措施得到进一步优化,加强对计算项目管理工作控制和保护力度。同时,在工程项目施工资源体系中,加强工程建设进度监管力度,控制分析维修概率,减少后期资源消耗,为经济发展打下基础。

二是,整合施工工艺,需要选择适合的施工工艺,并充分对相关因素进行考虑,发挥业主在管理方面职能,建立现场管理体系,对新技术和材料进行合理应用,并确定管理范围和管理模式,而相关部门需要积极整合设计工作流程,加强对现场监督和管控,对制定的施工方案进行完善,并落实管理工作,业主配合施工单位确定最佳施工方案。

(三)施工阶段造价管理

在施工阶段,对建筑项目进行造价管理,需要考虑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首先,事前控制工作中,需要加强对市场行情了解,对材料价格进行合理估算,并对施工方案进行充分分析,确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然后通过招标方式选择出具有相应能力的分包单位,避免分包单位出现问题,对施工效率和成本产生影响。其次,事中控制中,要求严格按照相应施工计划展开各项工作落实,对施工技术跟踪监理,找出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避免问题加重,尽可能避免出现工程变更。若变更较大,需要进行成本控制方案选择,选择成本较小变更方案。同时需要对施工人员、机械、材料等进行合理配置,避免出现严重浪费现象。然后合理利用项目检查分析法,对计划成本和实际成本进行比较,并对两者之间存在的差距进行适当调整,然后进行隐蔽工程验收和记录,将其作为后期结算审计工作开展的依据。最后,进行事后控制工作中,需要在施工结束后及时进行试运行,在质量合格后投入生产经营,并根据相关规定开展质量维护等工作。

(四)竣工阶段造价管理

在工程项目造价工作中,竣工结算作为最后环节,在竣工期间需要对整个过程中涉及到的全部项目成本消耗进行总结和细致分析,拒绝支付其中不合理款项,并纠正施工期间存在的问题,向施工单位索赔。同时,建设单位需要建立并完善工程结算管理制度,加强工程结算管理,严格把控工程竣工结算。此外,竣工结算审核中,建筑单位需要聘请专业人员对国家税收政策等进行研究,从多个方面进行考虑,选择最佳方案,以此降低工程施工成本。

结论:为实现对成本有效控制,保证建筑项目整体经济效益,需要将工程造价工作融入到整个过程管理中,在了解全过程造价管理工作基础上,明确其重要性以及实施阶段存在的问题,然后从工程决策项目设计等方面进行考虑,对各个阶段进行造价控制,从而落实对整个建设项目成本控制,为建筑单位经济效益提供保证。

参考文献

[1]曹仲炜.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全过程工程造价控制策略[J].智能城市,2021,7(15):81-82.

建设工程管理工程造价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本文介绍了道路工程与普通房屋建设工程在工程特点上的区别,并分决策、设计、施工三个阶段讨论了对道路工程进行造价控制和造价管理的问题与措施,希望对相关工作的优化有所帮助。

关键词:建设工程;道路工程;造价控制;造价管理

近些年来,随着公路网的进一步完善,我国的道路建设工程发展很快,但相对的,这些工程的造价控制和造价管理工作却一直不甚理想,具体体现为估算、预算、概算、决算等多层次的造价超标现象。因此,这里将针对道路工程的特点,分析其不同阶段的造价控制和造价管理要点。

一、道路工程的造价控制和造价管理概述

道路工程是一种相对较为特殊的建设工程,不同于集中在某地域的房屋建设工程,道路工程的施工地域往往非常长,而且从工程目的上来看,道路工程也没有房屋建设工程那么强的民营化、市场化、经济化特征,相反,道路工程具有较强的官方色彩,而且其工程目的中的市场特征和经济特征相对淡薄,具有更浓厚的社会需求特征。这些独特性令其造价控制和造价管理工作产生了一定的独特性,不仅受到的限制增加了,而且需要将道路工程的社会需求特征纳入造价控制考虑,提高了造价控制和造价管理的复杂性。

二、针对道路工程的决策阶段进行造价控制和造价管理

决策阶段也是道路工程的投资规划阶段,因此与造价控制直接相关,更会对整个工程的造价管理产生影响。在该阶段,不仅要考察工程的施工地点、建设标准、必需设备、所选工艺,而且还要详细考察施工区域的周围环境,尤其是市政道路工程,要把工程本身对城市交通的影响、对水电网络产生的影响也考虑在内,因为为了抑制这些影响,往往要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这些措施的必要花费也要纳入投资预算。

需要注意的是,道路工程在决策阶段的造价控制和造价管理与普通的建筑工程有一定区别,具体来说,道路工程的建设决策具有一定的行政强制力,而且因为其决策权与建设施工方本身是分离的,所以道路工程的决策更应谨慎,否则会降低整个工程的后续造价管控能效。因此,在进行道路工程的投资决策前务必要严格审议,保证道路工程建设的必要性,避免无意义的投资浪费。

本阶段的造价控制和造价管理工作具体可以分为三点:第一点是完善收集基础资料,这些资料除了要用于投资决策方案本身外,还要在后续阶段完全提供给工程的设计施工方;第二点是对投资决策方案进行反复审议,尽可能优化方案,以此达到对工程造价加以管控的目的;第三点是注意基准参数、评价价格等因素的合理化,以保证决策方与设计施工方共同的经济利益。

三、针对道路工程的设计阶段进行造价控制和造价管理

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和造价管理包括两部分,分别是项目勘察和项目设计,其中前者的作用是为造价控制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后者的作用是实际对工程造价进行管控。道路工程往往具有很长的施工地域,所以即使是同一工程,不同施工段的施工条件和施工特征也往往有很大差异,而且投资决策与施工设计的分离令道路工程的施工设计受到较大的限制,这些因素加大了该阶段造价控制的难度。

基于上述原因,我们通常采用价值分析法对道路工程的设计阶段进行造价控制和造价管理,但传统的价值分析往往是以寿命周期最低为基础进行的,相对的,道路工程往往要求尽可能长的使用寿命,因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价值分析加以调整。具体来说,首先要通过项目勘察对造价控制的主观条件与客观条件加以掌握。造价控制的主观条件来自于三方的共同作用,分别是业主、造价师与设计师,要保证三方对造价控制和造价管理的积极态度,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才能实现。造价控制的客观条件来自于两方面,一方面是人为客观条件,包括国家针对道路工程订立的诸多政策法规、决策方对道路工程提出的具体要求、业主方对道路工程的效益需求等;另一方面是自然客观条件,包括施工区域自然地理条件等,例如,如果公路需要在软基地域施工,工程造价自然要相应提升。

其次要订立合理的造价控制目标。因为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毕竟属于一种预估式的造价控制,所以想要实现完全精确的造价控制是不可能的,通常情况下,我们会采用投资估算的方法确定造价控制目标,结合技术设计等手段对控制目标进行修正,最终得到的造价控制目标往往是一个动态的造价区间。

最后,在实际的设计阶段造价控制工作中,要先以价值分析法评估设计方案,基于道路工程的设计特点,往往引入限额设计,以提高设计的标准化程度。需要注意的是,道路工程的限额设计有必要同时规定上限与下限,以避免出现造价被过度压制,降低工程质量与工程寿命的现象。

四、针对道路工程的施工阶段进行造价控制和造价管理

对道路工程来说,针对施工阶段所进行的造价控制和造价管理属于过程控制的一部分,也是前述各个阶段的造价控制和造价管理得以具体执行和体现的主要阶段。由于道路工程自身的长期性、复杂性,该阶段完全的造价控制和造价管理在实行上相当困难。目前来看,业主方往往通过责任人制度来间接实现工程造价管控,但这种管控手段有一定的弊端:其一是当责任制度不明确时,整个控制系统会完全失效,诸多责任模糊的工程细节会被相互推诿,最终引发严重的工程造价超标;其二是当设计与实际情况不符,必须进行工程变更时,由于具体的责任人难以界定,对造价的控制往往不够严格,变更费用激增的现象很严重,而且相关的索赔制度也没有具体规定,往往造成变更损失难以弥补的现象;其三是没有把工程款的支付进度与工程本身进度挂钩,兼之在结算工程款时缺乏具体的审核认证程序,工程款的超付、漏付现象时有发生,不仅造成了造价管理混乱,而且也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因此,道路工程在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和造价管理不能完全依靠责任人制度,将责任人制度与动态审核制度、信息回馈制度相结合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责任人制度明确各个工程区块的造价管控对象和具体执行人;通过动态审核制度把握具體的工程进度,以此控制具体的工程款支付;通过信息回馈制度及时掌握工程的执行情况和实际的现场状况,对必要的工程变更及时了解、及时控制,抑制变更费用过高的现象。

结语:

造价控制和造价管理不仅是提高道路工程建设效益的有效手段,而且对工程的工期、质量等因素也有直接或间接的优化作用,因此做好这项工作对道路工程整体建设水平的提升是极大的。由于道路工程自身具有复杂性、庞大性、长期性的特征,所以其造价的控制和管理工作更要注意把握要点,争取事半功倍地达到控制目的,避免出现为实现造价控制反而投入过多非必要人力、物力的现象。

参考文献:

[1]陆宁,苏川川,徐菲等.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内工程造价的投资控制[J].价值工程,2010(10).

[2]董士波.工程造价管理理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工程造价管理,2003(5).

[3]薛依东.工程建设项目投资中的造价控制[J].中国建设信息,2006(13).

[4]任国强,尹贻林.基于范式转换角度的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3(5).

[5]尹海文.浅谈建设项目投资决策阶段工程造价的管理[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3).

建设工程管理工程造价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在明确政府性投资项目的内涵的基础上,对项目招投标文件、施工合同、施工过程变更签证等重要环节进行监督把关,通过公平竞争、提高经济效益,保证工程项目质量,进而提高政府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水平。

关键词:政府性投资建设项目 工程造价 经济效益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节奏步伐加快,政府性投资的市政基础设计建设项目也如火荼地的展开,对建设单位项目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规范政府性投资建设项目造价控制,提高政府投资效益迫在眉睫,现对政府性投资项目建设过程中各关键环节的管理提出几点看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 重视项目前期工作,为项目造价控制打好基础

建设项目前期工作是指从建设项目酝酿,决定到开工建设以前进行的各项工作,包括提出项目建议书、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编制工程概预算,施工图设计及预算审批等一系列工作。建设单位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履行各项报批程序,使项目程序合法合规。

(一) 注重项目可行性研究,以便科学决策

在政府投资项目前期工作中,可行性研究是决策投资是否正确、是否科学的重要保证,对避免重复建设、降低损失、发挥投资效益起着重要的作用。报告编制单位应保持科学严谨的态度,充分进行现场查勘,对与项目有关的环境、技术、经济及社会等问题全面分析论证,形成针对性强、操作性强、决策参考价值强的研究报告,供决策者进行科学决策。

(二) 推行限额设计,加强设计审查

建设单位应从地勘入手,力求地勘报告准确性,为设计单位提供具参考价值的设计依据。设计单位应按照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的规模、标准及投资估算金额进行方案设计和初步设计,并按照初步设计概算造价进行施工图限额设计,通过优化设计确保限额目标的实现。建设单位应督促设计单位认真完成设计任务,保证设计成果的质量和深度,并报送行业主管部门进行初步设计图和施工图审查,尽量避免因图纸错漏,图纸不完善等原因造成设计变更,从而引起投资失控。

(三) 提高概预算编制质量,合理确定投标控制价

设计概算是项目投资的最高限额,也是控制政府投资的重要指标,建设单位应按可研报告批复内容严格把关,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完整、准确反映经批复的建设各项费用。预算书则是对项目工程造价的进一步细化,对于招投标工程,预算评审价不仅是确定招标限价的依据,也是合同签订的基础。

二、规范招投标程序,维护建筑市场公平竞争

建设单位应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规范操作从前期招标准备、招标公告到开标、评标、定标整个过程,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项目(包括项目的勘察、设计、监理、施工、重要设备和材料采购)的招标方式应按照《重庆市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渝办发[2010]12号)确定。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全部使用国有资金或国有资金投资占主导地位的,应当公开招标。招投标过程中尤其应加强对项目招标范围的确定、标段的划分、工程量清单编制、投标报价原则、结算原则、评标原则的把关,提高开标、评标过程的透明度。此外,建设单位还应加强对招标代理机构的监督,防止招标代理人向他人透露已获得招标文件的潜在投标人的名字、人数以及与招投标活动有关的其他情况,为投标人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确保公平、公开、公正确定中标候选人。

三、 加强项目现场管理,严把关键环节控制关

(一)加强合同管理,减少合同风险

根据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5-2008)的有关强制性规定,全部使用国有资金或国家资金投资为主的工程建设项目,必须采取工程量清单计价。项目建设单位首先应严格按照招标文件和中标人的投标书签订合同,特别是对合同主要计价、变更计价、进度款支付等条款的约定应严谨,便于造价控制和实际操作,并认真研究合同中关于各方权利义务及风险承担方面的条款,减少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变更与索赔。

(二) 加强现场管理,强化安全生产意识

建设单位应建立健全的制度,配备能胜任现场管理工作的专业人员,以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实施。项目现场管理大致分为对监理单位的管理和施工单位的管理。对监理单位的管理主要是择优选择监理单位,需进行监理招标的要实行招标制度,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应督促监理单位按照合同约定履行职责,正确发出现场指令;对施工单位的管理应着重审查施工单位是否存在挂靠、转包、肢解主体工作分包等违规行为,是否随意更换项目经理、是否建立健全的质量安全保证体系和监督检查制度。

(三) 规范工程变更程序和现场签证

施工中,工程变更应严格控制,除因设计时考虑不周发生的错、漏、缺以及设计与现场情况不符等原因导致的情形外,其他变更应谨慎对待。变更必须应以提高工程质量、利于施工开展、节约投资为基本原则,在技术可行的前提下权衡因变更产生的效益和各种损失,经设计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共同确认,并及时根据合同变更计价条款报送估算报告至建设单位,作为结算依据。 监理及现场代表应熟悉合同价款中已包含的内容和明确规定不得另行计算的范围,清楚划分甲乙双方的责任,合理控制现场签证,且签证内容、范围不得与招标文件、合同及造价文件相关规定相抵触,随发随签,以书面形式准确清楚地描述变更原因、工程位置、数量等。对隐蔽工程或拆除工程的签证还应在事前、事中的确认工程中保留项目的影像资料,以便审计核查其原貌的真实性。

四、 做好项目结算审核,把好工程造价初审关

建设单位作为熟悉立项、设计、招投标、施工整个建设流程的管理部门,能取得项目情况的第一手资料。为把好工程竣工结算初审关,客观真实反映工程造价。建设单位应建立内部审核制度或择优选择造价咨询单位,对竣工资料的完整性,真实性、规范性进行初审把关,严格按照合同原则审核施工单位报送的结算书,并按照合同进度支付条款及时拨付工程款。

总之,政府性投资项目管理涉及众多部门,应明确各部门责、权、利,促进政府性投资规范运作,避免决策的随意性。本文所提出的前期决策、限额设计、规范招投标、合同、施工、监理等方面的管理与造价控制密切结合的理念,有助于促进各阶段的造价控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政府投资得以合理的控制,促进城市化建设更快更好的发展。

建设工程管理工程造价论文范文第4篇

简单的说, 工程造价就是项目工程的建造价格。当然它也有两种意义, 第一个指的是在某个工程项目在建设的时候消耗的所有费用, 就是一个工程项目在经过建设最后变成对应的固定资产还有无形资产所需要的所有的花费成本。这个意义是对于投资者的立场来说的。投资者准备对一个项目进行投资, 一定是想获得经济上的效益, 就会对项目进行评估, 设计以及工程的招标, 直至项目完工一系列的管理投资活动。在这些过程中所有花费的成本都转化成了固定的资产或者无形的资产, 这所有的开支花费即是工程造价。从这层意义上来说, 工程造价就是指对一项工程所投资的费用。第二种是指工程价格

就是为了建造一个工程, 在土地、设备、人工等交易活动中所产生的建设总价。这种意义的基础是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 将工程看做特定的商品来进行交换, 通过招投标、承包以及其它方式, 经过数次预算、估算, 并在此基础上让市场反应出其工程价格。

二、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现状

中国现在所使用的造价管理制度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所定制的, 市场经济在飞速的发展, 原来的造价管理体系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 这样就导致原来的造价管理体系面临着重大改革。另外还有很多因素导致我国的施工企业还存在计划经济的影子, 尤其是原有的老旧的建筑施工市场环境以及受员工思想的影响。最后造成了施工企业在造价管理方面出现很多问题, 直接影响到了施工企业的市场经济效益还有生存与发展, 对于这类问题, 现代化建筑工程施工企业需要从企业本身的管理理念上重视工程的造价管理, 而且要引进相关的技术型人才, 培养企业员工为造价管理营造一个更好的基础。

三、工程造价管理措施

1. 科学规范的工程造价编制

在工程造价管理活动中, 工程造价编制有着重要的的意义, 一份工程造价编制是不是科学规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施工企业中标与否, 同时造价编制对于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有很大的引导作用。施工企业对工程技术数据资料一定要加强分析与计算, 尤其是在投标之前, 准确的了解项目的真实状况, 结合现实状况进行造价编制, 这样可以更好的引导企业做好成本管理控制。

2. 科学的规划施工过程

建筑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在施工的时候, 科学的规划可以更好的推动项目的施工进程。之前的建筑工程施工, 很多施工企业对工程造价缺乏应有的重视, 然而由于现场规划工作不能很好的开展,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程施工的整体成本, 最终导致工程不能得到工程造价的有力引导而致使施工工作开展不顺利。很多时候施工现场的材料是需要二次运输的, 那么在进行工程造价编制时就必须要考虑这一项, 准确的将所有成本消耗计算进去才能保证造价编制的科学性。针对这类问题, 作为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务必要重视工程项目中所有的规划工作, 对每一个可能会影响到工程造价编制的问题进行仔细的分析和计算, 进而更好的推进工程造价工作的顺利开展。

3. 健全管理体系

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系统是直接影响工程造价管理的决定性因素。现代建筑企业的项目成本目标为依据, 根据工程施工的组织结构、改革和完善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体系, 各部门和负责项目成本管理, 明确职责, 建立完善的。在现代建设中, 为了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 企业必须改进和完善成本管理体系, 以规范工程建设中的工作, 使工程造价的控制和管理更加有效。

4. 严格控制预算以外所产生的费用

严格控制预算以外所产生的费用是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 在现在建筑工程施工的时候, 经常出现预算以外的费用造成了造价失控, 追根究底还是因为企业在进行施工管理的时候没有严格管理预算外的花费, 最后造成了工程造价的失控。在了解预算外费用构成的基础上, 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单位对于材料的使用一定要严格的控制, 选用适当价格的材料价格做基础, 对材料的使用和价格进行控制管理。另外还要严格管理施工过程中的变更审批和管理, 我们可以用层级审批的办法、科学规范的设计来减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变更所产生的花费, 更加科学有效的对工程造价进行管理控制。遇到工程项目必须要进行变动的时候, 施工企业要严格依照相关要求, 变更后的内容也要重新让设计、建设还有监理单位代表进行审核和签字, 之后才可执行变更后的内容。

5. 提高员工对工程造价的重视度

想要保证工程造价的科学性需要施工企业内部所有员工的积极参与, 并且所有的参与人要有较强的成本管理意识和较强的工程造价管理的理念, 只有这样, 才能更有效的开展建筑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工作。针对这种状况, 作为施工企业要加强培训, 努力提高所有员工的成本意识, 通过施工过程全员成本意识和工程造价理念的提高促进工程造价管理控制的有效实施, 促使企业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提升企业在建筑行业市场的竞争力, 让企业能够更好的发展下去。

摘要:伴着中国的市场经济飞速的发展, 推动了建筑工程行业的改革创新, 也越来越好。不过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方面的发展还不是很好, 建筑企业还不是特别关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问题。所以中国的建筑工程一直有着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的问题, 非常严重的影响着企业的投资效益。本篇文章主要探讨了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与其问题, 并且给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 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造价,管理

参考文献

[1] 武秀丽.浅析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及控制方法[J].价值工程.2011 (21)

[2] 吴申.有效控制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方法之探析[J].价值工程.2011, 02.

建设工程管理工程造价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优化管理

1.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优化管理的重要性

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是在限定的工期、质量、费用目标内对工程项目进行综合管理以实现项目预定目标,它对提高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均具有重大意义。工程项目管理的目的不仅是实现具体的目标,是对质量、工期、费用的控制,还要与资金筹措、风险分析、使用维护以及与所在地经济、环境等联系起来,做到项目建设与环境、社会的协调,否则可能重蹈以前投资失误、失策、失控的覆辙。同时加强工程项目管理是市场竞争的需要,是加速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是实现现代化的需要,是提高企业综合素质和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因此加强建设项目管理优化管理应该成为工程管理者日常工作的重心之一。

2.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

2.1进度控制

2.1.1制定科学合理的进度计划

施工项目实施阶段进度控制的“标准”是施工进度计划。它表示了项目各单位、工种在施工中的衔接与配合、劳动力安排和各种施工物资的供应时间,确定各分部、分项工程的目标要求等一系列安排;一般是根据总进度计划制定月、周计划,以周保月、以月保总;并要依据进度动态管理的变化情况,在不影响总进度计划的前提下,对进度计划及时进行修正、调整。

2.1.2加强阶段控制和工序管理

策划、确定各阶段的控制目标,做好分段和分部、分项工程的统筹管理。采用先进的科学管理方法,精心编制施工进度网络计划,以工期总体管理为前提,运用关键路径控制施工进度。合理安排工序顺序,周到布置并落实到班组和主要岗位上;在施工过程中坚持进行现场巡视检查,及时记录和发现影响进度的细节问题,掌握施工进度的实际情况,做好各项协调工作,排除施工中出现的矛盾。要做到每道工序施工完,不给下道工序留有尾巴,实现工序动态平衡,保证工程项目的施工作业严格按照进度计划进行。

2.2安全控制

2.2.1建立安全责任制度

项目管理人员和各班组,都要逐级订立安全责任书或“安全生产誓约”,用“责任”和“誓约”来强化各级领导和全体员工的安全职责与安全关联意识;发生安全事故,各级责任人和班组都要承担一定经济和民事责任。

2.2.2加强安全教育

对职工进行安全知识教育绝不能走过场,要让安全法规、安全知识融入到人心中、落实到行动上。要把“临电”、“三宝”、“四口”、“五臨边”等事故易发环节作为重点进行教育和预防。

2.3成本控制

2.3.1强化成本意识

树立“项目管理以成本管理为中心”的理念;强化节约、挖潜、增效的观念;营造效益责任意识和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成本的良好氛围。

2.3.2努力控制人工、材料和机械费用

企业要制定、完善内部劳动定额,计算、控制好人工总量,加强材料管理,控制材料用量;严格材料的限额领用制度,分部、分项、分段应对材料的使用情况进行考核,及时根据盈亏情况制定相应措施。机械设备和周转材料可实行租赁制,以提高机械设备和周转材料的利用率,减少成本消耗。

2.4质量控制

2.4.1明确工程质量目标

在项目管理规划或项目施工组织设计中,明确工程质量目标和相应的质量验收标准,并使企业质量验收标准高于国家或行业的验收标准。

2.4.2做好技术交底控制

单位工程、分部和分项工程开工前,项目负责人应向承担施工的各工序(班组)负责人进行书面技术交底;在施工过程中,项目技术负责人对发包人或监理工程师提出的有关施工方案、技术措施及设计变更的要求,应在执行前向实施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3.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观念淡薄

目前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在工程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和显著效益还没有完全被社会所认识,许多业主认为只要能够解决建设工程技术方面的问题,就没有必要聘请专门的项目管理公司来进行管理。建筑企业只重视建设工程的建造过程,而忽视了真正的项目管理,创造项目产品的过程只能保证建设工程的功能、特性和质量,却不能保证项目整体的效率和效益。

3.2建设项目决策者缺乏决策的科学性

决策者在建设项目施工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决定作用,科学的决策是建设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而当前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现状说明,这方面做得还是不够,在现实项目管理中花钱买教训的情况不在少数。还有的项目决策者在决策时并没有倾听别人的意见,同时决策时也没有从建设项目总体的大局出发,因此在决策时经常会出现决策缺乏科学性。

3.3项目管理模式比较单一

我国的建设管理高层采用的还是传统的方式进行生产管理,项目管理人员依然是固定的建制组织,主要的管理模式多数还是传统的设计一招标~建设模式(DBB模式),管理模式比较单一,并且在实际的项目管理工作中也没有结合公司自身的发展状况,生产和管理不配套,导致项目的承建单位不能及时拥有一定数量,一定功能的机械设备和其相关的生产设施,最终,不能发挥最大的效能进行生产创造。

4.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优化措施

4.1增强项目管理观念,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

首先必须要转变建设工程的管理者项目管理的观念,深刻地认识到项目管理在建设工程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使建设管理者都积极采用和推广项目管理。同时建筑市场上的相关部门还必须要逐步建立与健全有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利用法律法规的约束力强制推行专业的项目管理规范,规定项目管理的范围,并确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逐步规范工程项目管理的市场。

4.2建立和完善新的管理模式

首先要对对项目管理体系进行相应调整,让其具有生产力可调控,适应建筑市场总体发展趋势的特点;接着要对各职能部门也应该进行整顿,需要让各部门相互独立,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这样才能真正的便于各层面的管理,分工合作,条理清晰,不会出现混乱的局面,用责任制进行人员事物的管理,这样不仅对整体管理强度加大,而且效率也有了提升。

4.3招纳项目管理人才,提高项目管理水平

建筑企业必须要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项目管理人才队伍,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加强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强化人才的教育与培训,提升项目管理人才的知识水平与能力水平。同时建筑施工企业应该向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大力开展多角度、宽层次的形势与任务方面的教育,帮助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人员树立市场理念、科学管理理念与人本理念,能够使项目管理人员使用科学的原理与方法,大力研究与处理好系统内部的各元素、系统间的相互关系,还有系统内部和系统外部之间的关系,提高项目管理水平。最后建筑施工企业还必须要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尽量使管理人员既懂管理又懂技术,技术与管理相结合,提高项目管理效果。

5.结语

建筑工程是一项多专业、多工种的复杂的系统工程,要使工程施工全过程顺利进行。以达到预期的质量目标,就必须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管理。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基建投资项目的不断增加,建筑施工队伍和建材生产企业也随之大量发展。但由于对施工质量未能进行有效地控制.重大工程质量事故时有发生.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的损失和危害,也给社会带来消极影响。

参考文献:

[1]王炳义.浅议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现状及其对策[J].大观周刊,2012(32):12-13

[2]李荣权.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优化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7) :156-157

建设工程管理工程造价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在计算机时代,在工程造价管理的软件应用方面已经非常成熟,有很多已经通过运行的工程造价软件能够用于当前的工作中,这种软件能够使工程造价无纸化,并且具备有方便快捷,易查询和统计的功能。本文主要分析计算机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应用中的问题与发展。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工程造价;管理

对于一个工程造价项目,计算机软件必须经过充分合理的测试和调试,切实可用之后,方可发布。几乎没有那个工程造价项目能够偏离这个原则。有时情况更糟,大量的报告错误无法修复,原因是缺乏可靠的程序错误跟踪机制。时过境迁,如今的大部分项目都使用高级计算机应用技术。错误跟踪器出现之前,人们常将错误记录到稿纸上,这当然需要花很多时间来记录提交的错误,而且也容易丢失。相对于稿纸而言,错误跟踪的应用程序版本更加健壮,您尽可将提交的错误剪切和复制到集中式数据库中,甚至可以附上图像,并跟踪错误历史。每次发布之前,都通过跟踪器,尽可能多地修改错误。

一、计算机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应用的层次

21世纪信息时代的来临,计算机辅助技术的应用在社会各个领域中改变着人们工作和生活方式。在建筑业,我国应用计算机是从人力无法完成的复杂结构计算分析开始的,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逐步扩展到区域规划、建筑CAD设计、工程造价计算、钢筋计算、物资台账管理、工程计划网络制定等经营管理方面,20世纪90年代又扩展到工程量计算、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深基坑支护、建筑物垂直度测量、现场的CAD等施工技术方面的应用。从计算机信息技术服务的范围来分,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为整个建筑行业信息服务的应用系统,例如:基于互联网的工程建设管理信息综合共享平台——工程项目信息门户(PIP—Project Information Portal)应用,为提高政府机构服务效率和质量的电子政务协作平台等。第二个层次是为企业服务的管理平台应用系统,例如为大型建筑施工企业服务的建筑企业级计算机管理系统。建筑施工企业计算机管理中涉及范围广、信息总量大,获取这两个数据集的原因是寻找机会来改进我们的过程。在错误引入的同一阶段中就发现和修复错误,从进度和预算方面来看对项目的危险性要小些。因此,去除缺陷模式使得我们可以分析从一个阶段遗漏到下个阶段的错误的数量。把这个度量保持到很小,可以降低进度推迟和预算超支的可能性。类似地,在一个阶段中,错误被公开的时间越短,延迟满足那个阶段的退出标准的风险就越小。第三个层次是为企业内部门或单项工作而开发的管理系统或计算工具软件。这个层次的计算机技术应用主要是局限于解决一些部门内部具体问题的小型管理工具软件,或提高单方面工作效率的计算工具软件。其运行的模式可以是独立工具软件,也可以是嵌入大型计算机管理系统中的模块或子系统等。

二、计算机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应用的问题

目前,对于国内市场中普遍应用的工具软件,按服务的专业内容不同又有不同的分类。例如:施工管理类软件有工程监理管理软件、工程合同管理软件、工程材料管理软件、资料管理软件、施工企业报表软件等,工程项目管理类软件有智能项目管理软件、工程标书编制软件、施工平面图布置软件等。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不断更新与进步,工程造价相关的软件和信息服务的机构已经日益增多,因为为了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已经开发出不同的相关软件,但作为一项非常专业的工程应用软件,如果不是相关专业的计算机软件人员,没有具备一定的实践运用工程造价管理经验的工作人员而言,很难设计出一款真正能够满足用户需求的软件,或多或少会存在不匹配的地方,例如工程造价管理软件方面,有某些功能是非常专业的,不能在上面进行操作,这就需要软件设计人员进行调试,让用户具体说明软件的需求分析,需要达到哪些功能,这些功能之间有没有相关性等一系列与工程造价相关的问题。

信息化应用水平比较高的国家(如美国、英国),它们具有较为明显的特点:一是面向应用者的实际情况实现了不同工具软件之间的关联应用,行业用户对工程造价管理的信息技术应用已经上升到解决方案的级别。二是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的便利条件,实现了行业相关信息的发布、获取、收集、分析的网络化,可以为行业用户提供深入的核心应用,以及频繁的电子商务活动。可见,虽然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信息技术应用已经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国外先进同行还有差距,这正是需要我们快速提升的地方。

三、计算机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前景

(一)工程造价管理的工作特点

(1)信息量大。概、预算编制涉及国家政策、各类定额、各类费用、各种设备、材料价格及不同的施工单位,并要求与其同步变化。(2)数据处理量大。(3)具有一定的规律性。(4)动态性与相对静止性。随着国家相关政策、文件、定额、设备与材料价格、编制原则、地区类别的不同,概预算编制呈动态的变化,即动态性。然而每次政策、定额从开始推行到废止都有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较为稳定,呈现相对静止,即相对静止性。

(二)工程造价管理方面的应用软件

工程造价管理的范围从以前单一的造价计算,已拓展到工程造价管理的全过程,从项目的投资估算、概算、预算、审核、结算,一直到竣工决算,实现全过程的有效控制,并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材料价格信息系统,使得工程造价的计算基本符合市场的实际需求。同时开始建立已完工程的造价指标数据库,用来指导新建工程的投资估算、概算和预算,为项目前期投资决策提供有效控制数据。在造价控制的不同阶段,通过不同类型的专业工具软件辅助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在实际工作中工程造价管理方面的应用软件大致有以下几类:工程量计算类软件;工程计价软件(清单计价软件或工程预决算软件);企业定额编制软件;工程指标分析软件;投资审计、计量支付和结算类软件。

参考文献:

[1]李浩.软件技术在工程造价行业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09,10:80-82.

[2]范忠庆,潘春湖.信息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展望[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11:78-80.

[3]沈卫军.工程造价管理中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运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7,8:120-122.

上一篇:物理能力素质培养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土木工程房建工程质量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