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智慧物流范文

2024-02-02

马云智慧物流范文第1篇

在2011年8月,打造中国首家智慧物流云计算平台的成都物流公共信息平台 上线。平台采用云计算、物联网为代表的设备终端,为用户提供基于新一代智慧体系的技术应用。成都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致力于推动成都物流业向着信息化、智能化、效益化的方向发展,它将彻底改变传统物流运作模式。

成都将建西部首个“智慧旅游城市”

四川省旅游局正式发布了《四川省“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按照《规划》,成都市率先开展“智慧旅游”创建工程,建设成为西部首个“智慧旅游城市”,加快信息技术在旅游业发展的全面运用,促进旅游消费方式、旅游管理方式、旅游产业形态转变,提升旅游业的现代化水平,推动成都建设成国际化旅游目的地城市,并向其他目的地城市和景区梯次推进。成都智能交通建设成果初步显现

成都市智能交通建设成果已经初步显现。根据成都市“十二五智能交通建设项目实施规划”明确的目标,将建立“一枢纽、三平台、多个应用系统”的智能交通框架体系,即构建标准统

一、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的智能交通综合数据枢纽,建立基础统

一、业务协同的综合管理平台、指挥调度平台和地理信息基础平台,建设运行有效的交通应用系统,实现交通管理智能化、指挥救援一体化、出行服务信息化。

成都公交集团测试智能调度系统

近日,成都公交集团公司对智能调度系统进行实地测试:只需要远程扫描公交IC卡,在成都公交智能调度中心就能了解公交车运行途中,乘客上下车情况。通过智能调度系统,可以解决目前人工采集调查线路客流信息和站点客流信息不及时的问题,为调度车辆和调整线路站点,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成都占道停车有望智能化

明年1月1日,成都市城区机动车临时占道停放差别化收费标准将执行。在新标准实施后,成都市将完成占道停车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这一系统将成为成都智能交通信息系统的子系统,实现车位动态监控,为车主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服务。

智慧应用,在成都无处不在的上演,极富想象空间的未来生活在成都正化为现实。成都,因为这缤纷的智慧应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在此扎根。

马云智慧物流范文第2篇

国内提出建设智慧城市既有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也有南京、武汉这样的省会城市,而论组织体系的完备、规划措施的齐全、技术方案的众多,宁波当仁不让。通过举办首届智博会,宁波将“智慧城市”打造成了自己的名片。

展览展示巨头聚首

9月2日,智博会开幕式吸引了参展商、媒体记者、普通市民的广泛参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宁波市人民政府八大主办方的领导共同为首届智博会剪彩。

宁波市经信委工作人员屠炯介绍,智博会主题馆是智慧城市主题展和大企业形象展,还有另外三个展馆分别是三大通信运营商及合作伙伴展,总面积达2.1万平方米。四大展馆根据展出内容又划分为十大主题展区:智慧城市建设成果展区、软件与智能化成果展区、大企业展区、智慧城市管理区、智慧家居生活展区、智慧通信网络系统展区、物联网产业展区、软件服务展区、智慧工业技术装备展区、智慧健康保障展区。

在IBM展台,IBM中国开发实验室物流行业解决方案中心资深顾问王莉春向记者介绍说,今年5月,IBM中国开发中心(宁波)及IBM中国开发中心物流行业解决方案中心落户在了宁波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IBM名为“智慧物流云”的云计算行业解决方案,将与宁波正在打造的“智慧物流”产业的发展策略进行深度融合,目前项目正在加紧实施,并将在11月4日正式对外发布。

《宁波市加快创建智慧城市行动纲要(2011―2015)》中对2015年智慧物流的表述是:在全国率先进入示范性智慧物流节点城市行列,全市80%的规模以上物流企业实现物流业务网络化,先进物流技术、设备在港口物流领域普遍应用,集装箱智能化应用达到100%。

对于宁波这样的港口城市来说,物流就是命脉。宁波以IBM智慧物流中心为核心的高端智慧物流平台建设,将使5000多家物流企业获益,众多的制造业企业也会因物流成本下降而带来更多的利润。

智博会的展览展示堪称是一场体验高科技和未来发展的智慧“盛宴”,然而参观的时间有限,不过,惠普的云解决方案、新加坡软铸通信科技(宁波)有限公司的远程会诊系统、北京奥尔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物联网教育方案、台湾陇华电子的智慧市民IPTV品平台还是给记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高峰论坛大腕云集

在9月2日举办的智慧城市发展高峰论坛上,演讲嘉宾围绕智慧城市建设内涵、发展思路、体制创新、产业动态等进行深入交流和广泛的研讨。

中国工程院常务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做了主题为“智能城市的内涵分析”的演讲。他介绍,曾经有家企业请一些城市的市长到公司去参观各种智慧系统。市长在仔细参观智慧系统后说,你们这些系统都没有市长的视野。

潘云鹤指出,智能城市处理的是一个多维关系,因为智慧城市的建设往往和城市整体发展的战略密切相关。他认为,智能城市有三种视野:第一,IT行业的视野,就是铺设更宽更快的信息通道,开发联网的各种产品和服务,推广各种应用系统;第二,城市各部门的视野,包括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环境、智慧电网等;第三,市长的视野,他要研究宏观的战略,如何令城市战胜挑战、抓住机遇,又好又快地发展。市长认为IT企业没有市长的视野,是因为IT企业只研究了一维或者两维的系统。

新加坡资讯通信发展管理局(IDA)国际总裁谢劲松在论坛中介绍新加坡智慧国建设经验时说,智慧国2015计划是新加坡的一个十年计划,始于2006年,政府共投资约40亿新元(约人民币215亿元),旨在实现利用无处不在的ICT技术将新加坡打造成一个智能化国家、全球化城市的愿景。预计成果共有三个:

一、以ICT为手段,实现国民生活内容丰富化;

二、凭借ICT增强经济竞争力和创新力;

三、促进ICT产业增长,提高产业竞争力。

IBM大中华区董事长及首席执行总裁钱大群与大家分享了IBM智慧城市经验。他说,IBM对过去一年多将近2000个智慧城市实践做了总结,提出智慧城市的建设可以分三步走:第一,是感知与管理,即将众多感应器收集的信息稍加应用,就达到以前达不到的管理能力;第二,将多个不同的信息源整合起来后,可能产生新的创新机会;第三,将大量的数据,甚至是语音数据整合后,通过分析和借助新功能的优化和预估,可能帮助一个企业或行政服务机构进行大幅度的转型。

签约项目硕果累累

智博会的一大收获,是签约了16个项目,签约项目总投资达65亿元。在签约项目中,涉及到云计算高新技术的项目就有6个。其中,宁波绿色云计算产业基地项目一期规划2万平方米,可以容纳标准机柜2500个,可以放置4万台服务器,将成为目前浙江省内规模较大的数据中心。万国数据“中国国际服务外包云计算产业园”将以云计算产业园为平台,打造华东地区最大的“云谷”。宁波浪潮云计算平台及应用项目拟在5年内在宁波实施三个产业化基地建设,重点投资云计算创新应用中心,参与智慧行业应用系统开发,为宁波的软件信息服务业再聚集、再发展做贡献。曙光云计算项目将在宁波建立宁波云计算公共服务中心,承接电子政务、智慧城市应用及产业发展的云计算应用并提供公共服务。

签约项目主要集中在远程服务与管理、远程医疗影像诊断、物联网及网络游戏、影视文化、在线视频等方面。其中,由上海嘉际电子和宁波盛光集团共同出资10亿元的物联网磁性传感器项目,可年产1500万只物联网磁性传感器,产品重点应用在智能汽车控制、智能电网、工业自动化控制和消费电子等领域。

宁波市智慧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市经信委副主任谢月娣在接受《中国计算机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宁波市正在加强产业引进合作,推动智慧产业发展。宁波与华为合作共建的智慧健康研究院已经落地,还将加快推进与印度塔塔公司在智慧教育等领域的合作。宁波市政府正在抓紧制定智慧城市建设各项扶持政策,每年投入的财政资金不少于10亿元,其中市本级财政每年安排扶持资金不少于5亿元。同时,宁波还积极探索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成立专业投资公司,争取带动更多的社会投入。

谢月娣认为,宁波在建设智慧城市的过程中,将会更好地提升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大量的中小企业是宁波市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所以产业发展的目标就是通过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宁波有很多家电、模具、玩具企业,通过工业设计以及营销方式的转变,提升产业附加值,这是调整的重点。起码在近一段时间,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的产业升级是工作的重点。政府提出建设六大工程,从公共平台搭建、人才培训、龙头企业培育、政策支持等各方面进行推动。

马云智慧物流范文第3篇

研究显示,在电商物流领域探索研究智慧物流,已经具备了一系列的基础条件。

第一,解决我国电商物流发展的两大难题即拣选(含分拣)和配送,客观上为智慧探索提供了机会。

第二,从我国电商物流的发展现状看,打造高度自动化物流体系是必然趋势。一方面是由于人力资源越发紧缺,人力成本日益走高;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横向的竞争需要和客户对服务水平的要求。

第三,与其他行业技术发展一样,关键物流技术的发展必将经历概念期、研究探索期、攻关研发期、推广应用期、技术完善期、技术成熟期几个阶段。“智慧物流”作为未来物流发展的关键技术和重要发展方向,正经历概念期和研究探索期阶段。事实上,个别基础技术已经有所突破,个别技术已经接近智慧的门槛。

此外,国外技术的发展已经对我国形成紧逼的态势,发展与国外先进物流技术相匹配的技术,是满足未来市场竞争的关键。

准确来说,世界上目前还没有一个企业实施了真正的智慧物流系统,也没有一家供应商研究出了智慧物流技术。有些企业可能应用了RFID技术,实施了自动拣选系统,实施了“货到人”拣选系统,然而这些都仅属于信息化与自动化的范畴,与智慧物流并不是一回事。所以,企业还不存在进行智慧物流布局和升级的问题。对于准备实施智慧物流系统的企业来说,要做的工作很多,可谓千头万绪。智慧物流的研究远不是一个企业就能够完成。

目前,山东物流集团已将智慧物流体系的研究纳入战略发展目标,并成立了专业的子公司--物流智家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来发展现代智慧物流业务。同时,物流集团建立了同各物流协会以及专业院校的全面联系,其各项业务的开展正在顺利的进行中。

马云智慧物流范文第4篇

一、项目背景 产业背景:

2009年,物流产业第一次作为一个重要的战略性行业被写入国务院颁布的《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在规划里明确提出要提高我国物流行业的标准化程度和信息化水平。同时,将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位列振兴物流业的九大重点工程之一。

一时间,物流行业犹如一只生猛之虎,冲出了长久以来的束缚,并得到了的前所未有的关怀护行。但由于缺少建设经验与行业规范,猛虎前行的路在何方,该如何走并不明朗。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运营方在懵懂中,摸索前行。 在中国特有的物流现实环境下,建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这条路子举步维艰。把现实中的物流产业流程和环节搬到网络上,并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和创新,甚至变革和颠覆非常地不容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面临诸多因素的制约和挑战。

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的最核心问题——物流诚信体系建设悬而未决,关键功能——全程在线交易迟迟不能实现,诸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都只是在简单的信息供求交易层面止步不前。技术攻克的挑战,资源利用的局限„„厚厚迷雾阻隔前行之路。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这步棋是该进还是退,该如何调整定位,突破瓶颈,扭转局面,成为一大困惑。

随着国八条、国九条的相继出台,国家交通运输十二五规划、科技十二五规划的陆续颁发,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运营方在改革与探索中又得到了更多宝贵的支持。同时,部分优秀运营方根据物流咨询的实战经验,努力整理出一套先进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理念和运营模式,并整合运管、银行、保险等外部资源,争取把平台功能落地实现。

通过在前两年试水、摸索、反复试验阶段过后, 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在2011年终于有了实质性突破。以货运班车总站,城市配送等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重磅功能在以智慧物流理念为核心指导的成都、佛山两地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上实现。长久以来的局限开始在这里出现明显的进步。 目前,全国以上海、无锡、杭州、福州、广州、深圳、重庆等为代表的各一二线城市已陆续加紧推进本地域的智慧物流信息化平台建设。

按照评判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好坏的标准:一个越好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越是能够覆盖越大范围,整合越多的地方资源,发挥对行业和社会的越大贡献。在此理念下,中国智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已经迈出了与其他平台拉开距离的一大步。

按照中国智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规划,全国将有三百多个地方站点将一一被点亮。这恰似一位高深的弈者,在雄鸡的棋盘上布局。随着“棋子”间持续不断地相互联系和影响,一张遍布全国的物流信息网将不断成型。在此布局下,中国物流经济将出现快速交融、流动的态势,犹如人体贯通的血脉。物流繁荣指日可待!

宁波国际智慧物流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产业园项目:

2010年8月9日,宁波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与IBM公司就“宁波国际智慧物流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产业园项目”举行合作备忘录签约仪式,双方将就物流产业在管理、服务、技术、人才培养等重要领域展开深入合作,同时IBM公司宣布计划在宁波成立IBM中国开发中心(宁波)分中心及IBM中国开发中心物流行业解决方案中心。从此奠定了宁波市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里程碑。

宁波国际智慧物流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产业园选址于高新区中央商务区,面积约220亩,总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总投资约30亿元人民币。项目建成后,将以已经启用的IBM中国开发中心(宁波)及IBM中国开发中心物流行业解决方案中心为核心,集聚各类软件企业100家以上,软件人才5000人以上,平台将串起园区整个智慧物流产业链,到“十二五”末,平台将实现100家企业在线交易,年线上物流业务交易额达500亿元,初步形成物流信息服务交互系统与物流交易指数系统,将使宁波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智慧物流信息服务产业基地。

一、宁波市智慧物流建设的切入模式 :

1.智慧港口建设模式。宁波作为国际港口城市和全国物流节点中心,其建设目标是要打造国际港口城市。因此宁波智慧物流建设要紧紧围绕智慧港口建设为中心,以智慧港口建设带动宁波港自身的发展,提升其国际竞争力,推动宁波物流业的发展。利用互联网技术解决信息共享、信息传输的标准问题和成本问题。从而实现智慧港口的感知智慧;将系统论和优化技术用于物流的设计和改造,融入新的管理制度之中。固化新的流程或新的管理制度,使其得以规范地贯彻执行,从而实现规整智慧,并使物流在规定的流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实现发现智慧。同时提供优化操作方案,例如仓储存取的优化方案、运输路线的优化方案及提供更人性化的服务方案等,实现创新智慧。让港口与企业之间形成供应链,使供应链管理的作用上升,从而实现整个系统的智慧。

2.第三方物流企业运营模式。第三方智慧物流不同于传统的第三方物流系统,它能利用传感器、RFID和智能设备来自动处理货物信息,实现实时数据收集和透明度,准确掌握货物、天气、车辆和仓库等信息;顾客可以在网上直接下单,然后系统将对订单进行标准化,并通过EDI传给第三方物流企业,从而实现系统的感知智慧和规整智慧。然后利用智能的模拟器模型等手段,评估成本、时间、碳排放和其他标准,将商品安全、及时、准确无误地送达客户,从而实现发现智慧和创新智慧。

3.物流园区模式。智慧园区要有良好的通信基础设施,共用信息平台系统,提供行业管理的信息支撑手段来提高行业管理水平,以实现感知智慧。通过对数据和流程的标准化,实现规整智慧,为建立智慧配送中心奠定基础。并通过发现智慧,发现其中问题,建立预警和协调机制,自动生成优化方案,使用户订货适时、准确, 尽可能不使用户所需的订货断档,保证订货、出货、配送信息畅通无阻。以实现创新智慧。在智慧物流园区的建设中要考虑信息平台的先进性,供应链合理的完整性,电子商务的安全性,以确保物流园区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快速安全运转,从而实现系统智慧。

4.大型制造企业模式 。大型制造企业模式要求制造企业里的每个物件都能够提供关于自身或者与其相关联的对象的数据,并且能够将这些数据进行通信。这样一来每一个物件都具备了数据获取、数据处理以及数据通信能力,从而构建由大量的智慧物件组成的网络,在智慧物件网络基础上,所有的物品信息均可连通,组成物联网,企业就有了感知智慧,能够及时、准确、详细地获取关于库存、生产、市场等的所有相关信息,然后通过规整智慧,发现智慧找出其中的问题、机会和风险,再由创新智慧及时地做出正确的决策,尽快生产出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从而实现企业的最大效益。

二、港口特色孕育智能产业

如何打造区域经济特色,如何进行产业转型升级?宁波市委常委、副市长余红艺说:“宁波市是一座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去年宁波港完成货物吞吐量3.8亿吨,居国内第

二、世界第四,集装箱吞吐量超1000万标箱,居国内第

四、国际第八,所以宁波经济发展要紧紧围绕港口经济这个龙头来做文章,产业转型升级也要紧紧围绕这个主题来做文章”。

在港口经济中最为活跃也是最为有发展空间的产业就是物流。数据显示,中国物流行业的成本高达30%,而国外物流行业的成本只有不到10%,如果物流行业的整体成本能下降10%,中国的产品就能提高10%的利润,所以物流产业的提升对整个经济具有巨大的带动作用。

宁波拥有物流企业近5000家,庞大的物流企业群体和得天独厚的港口基础为发展物流软件和信息服务外包产业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所以宁波一方面强调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型,另一方面以巨大的物流需求市场来孵化物流信息服务业。基于这样的思路,宁波高新区启动了宁波国际智慧物流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产业园的建设。

通过物流业的转型升级并带动物流信息服务业发展,仅仅是宁波转型升级的其中一个抓手。在宁波无论是城市经济还是相关的细分行业都有很大的转型提升的需求,而这些产业的转型与提升其实是伴随着特色新兴产业的孕育的。

三、智慧物流园带动产业升级

相对很多城市,宁波高新区虽然是国家级的高新区,但是园区的面积不大,人才和相关的新兴产业的资源也不如其他地区有优势。但是宁波必须在这样的背景下做出自己的特色来。所以宁波高新区把打造研发园与支撑平台作为园区的特色目标,希望以此为整个宁波的经济起到倍增器的带动作用。 吸引IBM中国开发中心分中心和物流行业解决方案中心落户宁波,并推进与宁波的系列合作,正是宁波高新区打造“智慧软实力”的重要举措。宁波高新区管委会主任王海国说:“宁波高新区正在以基地模式来发展新兴产业,而物流软件产业基地是宁波高新区基地模式发展的第一步。IBM在中国的第四个开发中心以智慧物流为主要发展方向落户在宁波,为高新区建设智慧物流产业园项目提供可靠的资源基础、有效的产业优势和品牌影响力,我们与IBM双方公同规划,项目建成后能够聚集各类软件企业100家以上,软件人才5000人以上,实现年营业额5亿美元以上的规模。”

目前IBM在中国正在不断进行区域和行业市场的投资。据有关人士透露,未来几年IBM在中国的分公司的建设目标是70家,在这样的背景下,将会有越来越多的资源拿到中国来。IBM全球副总裁、中国开发中心总经理王阳博士表示,IBM在宁波的开发中心需要聚集IBM的资源、中国物流行业的资源、全球物流行业的资源才能够开发出满足全球市场需要的一流的物流解决方案。根据王阳的说法,IBM在宁波的物流开发项目,将与大学、物流用户等产学研单位共同推进。这种开发模式将会成为IBM在行业解决方案开发合作中的重要模式。

四、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城市提升的重要性

面对后金融危机和日益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宁波粗放型的民营经济为主题的经济增长方式正面临严峻的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其要注重与国家“两化融合”发展战略相结合,与“三网融合”、物联网、3G通信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结合起来,与发展低碳经济相结合。 智慧城市是打造现代化港口城市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和省委一直对宁波市的发展十分重视,要求宁波充分发挥港口优势,成为中国东南沿海的重要港口城市和长三角南翼的经济中心。今年国务院批复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指出,宁波要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物流基地和国际港口的城市” 一个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必须拥有国际级的现代化港口和临港经济群,在区域乃至国际经济体系中应处于产业链的高端,是城市发展的领跑者和增长极,其临港城市必然是现代化国际新型城市的高级形态。一个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应当能充分挖掘、实时整合、有效配置城市的一切有形和无形资源,实现信息化与经济社会的高度融合,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高度结合,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在城市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各领域全方位高效能配置,倍增运作。

五、 物联网的重要性

首先,物联网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物联网建设极大地提升了信息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存储以及信息处理的能力,为我们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提供了支撑条件。第二,从产业的角度看,物联网产业是一种新兴业态。它的发展是完全符合我们转型升级、转换传统经济方式、寻求绿色发展的需求的。这是我们走智慧的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重要方面。第三,从应用的角度看,物联网将给我们的管理服务、生产生活带来很多积极的变化。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应用体系的建设将带来政府的高效服务及居民的便利生活。智慧交通、智慧电网、智慧城管、智慧医疗等智慧应用体系建设都是在建立在物联网技术及应用逐步成熟发展的基础上。 一是服务于港口经济,在智慧港口物流业发展上形成新的亮点。我们将依托宁波现代化港口区位优势,积极完善港口航运服务体系和保障体系,大力推动以电子口岸信息平台、第四方物流体系建设为重心的智慧港口和智慧物流的发展,推动宁波港口物流业的品牌建设和服务提升,创造新的品牌优势。二是服务于集群经济,在智慧制造业发展上形成新的亮点。宁波传统产业发展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块状制造业经济比较发达,我们将通过新兴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把每一个块状经济变成一个智慧型集群,并精心构筑产业生态链和生态圈,加强产业间的协作,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三是服务于外向型经济,在智慧贸易发展上形成新的亮点。宁波是外贸大市,外贸经济竞争力在全国名列前茅,我们将立足于开放型经济发展的特色,积极推进以行业电子商务服务平台、专业国际贸易服务平台建设为重心的智慧贸易的发展,推进外贸企业经营、管理和服务模式创新,提高宁波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 。

六、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

1、服务贸易的加速发展趋势

2、服务贸易发展的高科技化趋势(科技革命推动及知识经济的到来,国际贸易也在全球呈现出知识化和高科技化的特征、高新技术的发展)

3、我国的现存问题:服务业发展滞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较低,我国的贸易出口主要依赖于旅游出口,而运输、保险、金融等出口较低。

4、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偏弱,缺乏比较优势竞争力不强。

七、物流的特点

1.集约化。目前人们对集约化经营虽然有不同的理解,但是高效率则是其中应有之意。集约化经营之所以效率高,有两方面的主要原因:一是实现了社会化服务的大物流,二是物流技术水平高。在社会化服务的条件下,商业、仓储、港口、码头、(包括公路、铁路、航空等)、会展等基础设施建设比较发达,委托代理机构健全,大部分企业都实现了物资采购的配送,第三方物流服务也较为普遍。同时,现代物流的技术高度发达,在上述各方面的基础设施基本上都实现了机械化、自动化和信息化。所以,生产效率很高,每个物流行业职工所完成的以市场价值表示的工作量大大高出社会平均数。而且作为第三产业的物流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位置。

2.市场化。市场也称社会化。现代物流是市场化的产物,也是市场化高度发达的标志。也许有人认为市场化不能作为现代物流的基本特征。实际上,现代物流作业的各个方面都是在市场化的前提下实现的,没有市场化就更不会有完善的现代化的大物流。在市场不发达的简单商品生产条件下,所有应由现代物流完成的工作全部由企业自己承担。将我国物流发展现状和国际上发达国家作一比较,更可以清楚地看出现代物流的市场化基本特征。在发达国家,几乎所有企业都实现了采购配送物流和产品销售物流的第三方服务,相比之下我国则少得可怜(不足10%)。这是为什么?答案就是市场化程度的差距。也许有人认为,以国家宏观计划调拨的方式不是也可以解决吗?殊不知现代物流是十分复杂的体系,各方面的配合十分严密,只有以市场竞争的方式调动各种因素,才能发展起来,任何超越市场机制的人工方式都是难以实现的。而恰恰相反,我国目前这种小生产的物流作业方式,本身就是计划经济遗留的产物。笔者相信,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具有现代特征的物流业也会逐步发展完善。

3.系统性。由于物流社会化服务本身就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其生产过程涉及到很多部门,很多环节,所以现代物流的生产过程体现了十分明显的系统性特征。而且物流涉及到的每一方面都是不可或缺的,它们起着各自的作用,共同构成了一个物流产业。例如商业,有人认为物流不包括商业,其实不然,商业在物流中起着掘渠的作用。假定简单地说物流就是商品的位移是正确的,那么顺着什么方向位移呢?这里就离不开商业的先导位置。一个商人将北京的产品贩卖到广州,另一个商人将中国的产品贩卖到欧洲,这就决定了商品的流向,所以商业是物流中重要环节。再如运输,有人认为物流就是运输,这也不全面。运输可以说是物流的动力,是机械性的载体,它以各种方式将商品由一个地方运送到另一个地方,使商品的位移得以实现。再如仓储,尤如物流系统中的水库,仓储在物中起着蓄水池的作用,没有仓储就没有社会化的大物流。还有车站、码头、港口、机场、商检等,就是物流的闸门,开启闸门,商品就顺着事先开掘好的渠道,在运输工具的承载下流向目的地。以上各个方面(其实还有其他一些方面),都有各自的工作内容和程序,而且环环紧,相互连接,形成一个完整的社会化物流体系。

二、名词解释——智慧物流 ——概念

IBM于2009年提出了,建立一个面向未来的具有先进、互联和智能三大特征的供应链,通过感应器、RFID标签、制动器、GPS和其它设备及系统生成实时信息的“智慧供应链”概念,紧接着“智慧物流”的概念由此延伸而出。与智能物流,强调构建一个虚拟的物流动态信息化的互联网管理体系不同,“智慧物流”更重视将物联网、传感网与现有的互联网整合起来,通过以精细、动态、科学的管理,实现物流的自动化、可视化、可控化、智能化、网络化,从而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创造更丰富社会价值的综合内涵。

“智慧物流”是2009年12月中国物流技术协会信息中心、华夏物联网、《物流技术与应用》编辑部联合提出的概念。 在2009年,奥巴马提出将“智慧的地球”作为美国国家战略,认为IT产业下一阶段的任务是把新一代IT技术充分运用在各行各业之中,具体地说,就是把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统、大坝、油气管道等各种物体中,并且被普遍连接,形成所谓"物联网",然后将"物联网"与现有的互联网整合起来,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整合,在这个整合的网络当中,存在能力超级强大的中心计算机群,能够对整合网络内的人员、机器、设备和基础设施实施实时的管理和控制,在此基础上,人类可以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达到"智慧"状态,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改善人与自然间的关系。

中国物联网校企联盟认为,智慧物流是利用集成智能化技术,使物流系统能模仿人的智能,具有思维、感知、学习、推理判断和自行解决物流中某些问题的能力。即在流通过程中获取信息从而分析信息做出决策,使商品从源头开始被实施跟踪与管理,实现信息流快于实物流。即可通过RFID、传感器、移动通讯技术等让配送货物自动化、信息化和网络化。 ——背景

物流是在空间、时间变化中的商品等物质资料的动态状态。因此,很大程度上物流管理是对商品、资料的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的管理。在以物联网为基础的智能物流技术流程中,智能终端利用射频识别RFID技术、红外感应、激光扫描等传感技术获取商品的各种属性信息,再通过通信手段传递到智能数据中心对数据进行集中统计、分析、管理、共享、利用,从而为物流管理甚至是整体商业经营提供决策支持。

据相关资料,2011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将达158万亿元,物流总成本占GDP约18.4%,与1991年的24%相比,社会物流总费的下降明显,我国物流行业的进步突出。但是与欧美发达国家8.9%相比,高出一倍多社会物流总额,也意味着我国的整体物流成本仍处于高位,物流行业发展空间巨大,物流标准化程度低、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系统、提供基础信息和公共服务的平台发展缓慢等成为现阶段物流发展的制约。

在智慧物流概念出世的同一年,国务院《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积极推进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促进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积极开发和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NSS)、地理信息系统(GIS)、道路交通信息通信系统(VICS)、不停车自动交费系统(ETC)、智能交通系统(ITS)等运输领域新技术,加强物流信息系统安全体系研究。两年后,2011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意见》持续强调,加强物流新技术的自主研发,重点支持货物跟踪定位、无线射频识别、物流信息平台、智能交通、物流管理软件、移动物流信息服务等关键技术攻关。适时启动物联网在物流领域的应用示范。两项政策都从国家宏观层面,强调了发挥地理信息系统等关键信息技术,在物流信息化中的作用。

在中国2009年8月7日,温家宝总理在无锡提出了“感知中国”的理念,表示中国要抓住机遇,大力发展物联网技术。11月3日,温家宝总理再次指示要着力突破传感网、物联网关键技术。进入2010年,物联网成为当年“两会”的热门话题,“积极推进‘三网’融合,加快物联网的研发应用”也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据了解,2010年一系列物联网发展相关的产业政策将陆续出台。

基于以上背景,结合物流行业信息化发展现状,考虑到物流业是最早接触物联网的行业,也是最早应用物联网技术,实现物流作业智能化、网络化、和自动化的行业。在2009年中国物流技术协会信息中心、华夏物联网、《物流技术与应用》编辑部率先在行业提出“智慧物流”概念。

很多先进的现代物流系统已经具备了信息化、数字化 网络化、集成化、智能化、柔性化、敏捷化、可视化、自动化等先进技术特征。很多物流系统和网络也采用了最新的红外、激光、无线、编码、认址、自动识别、定位、无接触供电、光纤、数据库、传感器、RFID、卫星定位等高新技术,这种集光、机、电、信息等技术于一体的新技术在物流系统的集成应用就是物联网技术在物流业应用的体现。

智慧物流理念的提出,顺应历史潮流,也符合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自动化、网络化、可视化、实时话、跟踪与智能控制的发展新趋势,符合物联网发展的趋势。

华夏物联网总经理王继祥发表了“物联网推动智慧物流变革”的文章,在业界引起广泛反响。 ——信息平台

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是指基于计算机通信网络技术,提供物流信息、技术、设备等资源共享服务的信息平台。具有整合供应链各环节物流信息、物流监管、物流技术和设备等资源,面向社会用户提供信息服务、管理服务、技术服务和交易服务的基本特征。

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包括三方面的内涵:物流电子政务平台,用于政府监管和服务的职能,电子口岸即属于此类;除此之外,还有物流电子商务平台,用于供应链一体化网上商业活动;电子物流平台,用于物流运输全过程实时监控管理。 ——六大作用

一、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企业利润

智慧物流能大大降低制造业、物流业等各行业的成本,实打实地提高企业的利润,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三方通过智慧物流相互协作,信息共享,物流企业便能更节省成本。其关键技术诸如物体标识及标识追踪、无线定位等新型信息技术应用,能够有效实现物流的智能调度管理、整合物流核心业务流程,加强物流管理的合理化,降低物流消耗,从而降低物流成本,减少流通费用、增加利润。

二、加速物流产业的发展,成为物流业的信息技术支撑

智慧物流的建设,将加速当地物流产业的发展,集仓储、运输、配送、信息服务等多功能干一体,打破行业限制,协调部门利益,实现集约化高效经营,优化社会物流资源配置。同时,将物流企业整合在一起,将过去分散于多处的物流资源进行集中处理,发挥整体优势和规模优势,实现传统物流企业的现代化、专业化和互补性。此外,这些企业还可以共享基础设施、配套服务和信息,降低运营成本和费用支出,获得规模效益。

三、为企业生产、采购和销售系统的智能融合打基础

随着RFID技术与传感器网络的普及,物与物的互联互通,将给企业的物流系统、生产系统、采购系统与销售系统的智能融合打下基础,而网络的融合必将产生智慧生产与智慧供应链的融合,企业物流完全智慧地融入企业经营之中,打破工序、流程界限,打造智慧企业。

四、使消费者节约成本,轻松、放心购物

智慧物流通过提供货物源头自助查询和跟踪等多种服务,尤其是对食品类货物的源头查询,能够让消费者买得放心,吃得放心,再增加消费者的购买信心同促进消费,最终对整体市场产生良性影响。

五、提高政府部门工作效率,助于政治体制改革 智慧物流可全方位、全程监管食品的生产、运输、销售,大大节省了相关政府部门的工作压力的同时,是监管更彻底更透明。通过计算机和网络的应用,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将大大提高,有助于我国政治体制的改革,精简政府机构,裁汰冗员,从而削减政府开支。

六、促进当地经济进一步发展,提升综合竞争力

智慧物流集多种服务功能于一体,体现了现代经济运作特点的需求,即强调信息流与物质流快速、高效、通畅地运转,从而降低社会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整合社会资源。 ——代表

随着物流业不断发展,智慧物流的也从理念走向了实际应用。基于智慧物流理念而建的成都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前最流行的“云计算”技术融入到成都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搭建之中,将大量用网络连接的计算资源统一管理和调度,构成一个计算资源池向用户按需服务。具有超大规模、虚拟化、可靠安全等独特功能。

可以说成都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建立是结合成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融合云计算、物联网和三网融合等最新一代技术,并具备多项独立知识产权,总投资超亿的现代物流公共信息示范平台。该平台于2011年7月正式投入运营。

作为现代智慧物流公共信息示范平台,成都市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本着立足成都、辐射全国、连接世界的战略目标,将彻底改变传统物流的经营理念和运作模式,主要体现在:

一、 信息平台功能更新换代

二、 集在线交易、支付、监管、信息发布、产品展示、推广、营销终端应用为一体的复合功能的物流平台。

二、全新的市场价值定位

融合各条物流具体工作流,同时在第三方服务机构等主体的参与下,建立的一站式集成化服务的物流平台。

三、诚信体系的建立和导入 成都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立了一套完备的物流诚信体系,引进第三方担保组织,解决平台承担和抗风险能力。

四、有力的控制技术和安全保障

在技术定位上,采用云计算、物联网、三网融合等新一代技术,打造的智慧物流体系的物流平台。

五、全新的信息平台服务体验,业内权威平台

成都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将带给物流业内从未有过的服务体验,发布的信息在业界具有权威性。 行业现状(2011年)

初具规模的产业链发展

物联网的概念从产至今有十余年历史,伴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产业链的逐步成熟,并且国家府对物联网产业的关注和支持力度的不断提升,物联网已经逐渐走向成熟应用阶段。

物联网的产业结构主要包括芯片与技术提供商、传感器与供应商、应用与软件提供商、系统集成商、网络提供商、运营及服务商、终端产品供应商、其他各感知产品提供商与用户等环节。

一、传感器/芯片厂商

其中芯片制造商包括RFID识别芯片、智能芯片等产品的生产厂家,如德州仪器、高通、联发科、展讯等。

传感器制造商包括RFID设备、传感器两大类产品的生产厂家,可细分为RFID识读设备生产厂家、摄像头、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等一系列传感器设备生产厂家,传感器通信网络模块生产商等。

二、通信模块提供商

国内通信模块厂商发展较为成熟,其中华为、中兴国际知名,盈利能力较为稳定,拥有一定的自主研发能力。国内通信模块厂商不仅生产通信模块,还生产配套的通信传输设备,从收入规模及盈利能力上看,该环节的盈利能力较为稳定。其中很多企业都专注于通信传输设备,比如光纤光缆的生产。

三、通信网络运营商

对于物联网数据传输提供支持和服务,包括互联网、电信网、广电网、电力通讯网、专网以及其它网络等。

四、中间件及应用开发商

中间件是指衔接相关硬件设备和业务应用的桥梁,是目前物联网领域竞争的焦点。主要分为两类:传感数据采集中间件,完成传感数据从相关硬件设备的采集、过滤和合作。另一种为传感数据管理中间件,完成数据的存储、维护、访问、聚合。

五、系统集成商

系统集成商是指根据客户需求,将实现物联网的硬件,软件和网络集成为一个完整解决方案,提供给客户的厂商。部分系统集成商也提供软件产品和行业解决方案。

六、服务提供商

行业领域的物联网应用系统的专业运营服务商,为客户提供统一的终端设备鉴权、计费等服务,实现终端接入控制、终端管理、行业应用管理、业务运营管理、平台管理等服务。

目前国内产业链各环节合作模式主要集中于产业联盟。除运营商外,厂商整体综合实力均较弱。目前产业联盟是产业链主要的合作形式。运营商是产业链的主导,扮演集成商和服务商角色,通过产品和服务购买的形式向产业链下游渗透。

将整体产业链按价值分类,硬件厂商的价值较小,传感器/芯片厂商加上通信模块提供商约占整体产业价值的15%左右,电信运营商提供的管道约占整体产业价值15%,剩下70%的市场价值均由系统集成商/服务提供商/中间件及应用商分享,而这类占产业价值大头的公司通常都集多种角色为一体,以系统集成商的角色出现。

形似神不似的传感网与物联网

在很多人的认知和表述中,总是将传感网和物联网“混”为一谈。虽然说,在一些语境中,两者强调的均是对现实世界物体的感知。但严格说来,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虽然有其内在的联系和相同点,但也有着明确的区别。

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是指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物联网的概念主要包括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

传感网与物联网两者均是网络,均强调对现实世界的物体感知,可以用到相同的技术,也均要经过信息的传输。如:RFID技术是物联网的核心技术,而在传感网的一些外延应用中,也可以把RFID协议作为无线通信协议之一;在探测已知物体属性方面,物联网中也可以在RFID模块中集成传感器技术,从而获取物品在物流过程中所经历的温度、湿度等环境参数。

根据网舟咨询智慧城市与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发布的《2011中国传感网市场发展研究报告》显示,两者的区别如下:

1.传感网仅仅感知到信号,并不强调对物体的标识。

传感器仅仅感知到信号,并不强调对物体的标识。例如可以让温度传感器感知到森林的温度,但并不一定需要标识哪根树木。

物联网的概念相对比传感器网大一些。这主要是人感知物、标识物的手段,除了有传感器网,还可以有二维码/一维码/RFID等。如用二维码/RFID标识桌椅之后,就可以形成物联网,但二维码并不在传感网的范畴。

2.从目标特征上看,物联网探测的一定是已知物品,而传感网探测和判断的更多是未知的人或物。

传感网探测包括温度、湿度、噪声、光强度、压力、土壤成分、移动物体的大小、速度和方向等物质现象,并不针对标识的事物。

物联网通过对物体的标识,从而实现对物体的控制,达到物和物信息互联的目的。

3.从网络架构和协议上看,物联网与传感网也存在诸多不同。

比如:传感网节点自组织成网,没有固定的网络基础设施,也没有中心节点。而物联网需要有固定的网络基础设施和中心节点,强调的是多个事物通过中心结点实现互联。

4.真正意义上的物联网的出现还远需要假以时日。

当前,传感网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比如说有多个温度传感器组成、通过巡检方式工作的温控网,再比如具有多种声、光、电、机械甚至图像探测能力的安防网等,因此,传统意义上的传感网发展得已经很成熟。而目前物联网仅仅是个概念,真正的物联网应用还需要一段时间。

2009年8月,温家宝总理在无锡提出“感知中国”理念后,传感网概念随之在神州大地升温。其实,传感网并不是新生事物,当前已经处于第四代传感网发展阶段,整个行业也由前两年的热炒逐步趋于理性。

目前,国内传感网产业正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政策、经济、技术环境都有诸多利好因素,在环境监测、医疗健康、工业控制、设施管理、智能城市、智能交通、智能楼宇、智能家居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

但是,传感网的规模应用尚需时日,当前存在着政策环境有待完善和优化、业界标准有待统

一、核心技术有待突破、产业链有待整合、商业模式有待创新等方面的问题和发展障碍,面临着来自技术和市场的双重挑战,这也将是产业一次重新 “洗牌”的过程,那些拥有核心技术、不断创新商业模式的企业将会掌握产业链话语权。

传感网行业的竞争将是全方位的竞争:产业链上下游间的竞争、国企与外企的竞争、国企之间的竞争、不同标准间的竞争、不同技术制式间的竞争等。

国内传感网市场潜力巨大。网舟咨询预测:到2015年,国内传感网/物联网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7500亿元,国内传感器市场年平均销售增长率将达30%,有望达3000亿元以上的规模。

物流行业物联网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阻力

依据网舟咨询发布的《物联网分行业系列:2011中国物流行业物联网发展研究报告》显示,物联网在物流行业的应用具有巨大的潜力已经成为共识。事实上,物联网在物流行业也多有应用,但应看到,这种应用还是局部的,也是小范围的应用,离大面积的规模应用还有很远一段距离,且可以预见这一过程可能是困难和漫长的。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很好地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政策环境有待完善

一是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的相关扶持政策更多地还仅仅停留在纸面上,显得“雷声大、雨点小”,特别是在资金的支持力度上需要进一步加大和落实;二是需要进一步加大物联网相关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以引导社会形成尊重知识成果、鼓励创新的氛围。

二、业界标准有待统一

物联网是一个多设备、多网络、多应用、互联互通、互相融合的一个大网,相关的接口、通信协议都需要有统一标准来指引。整体上来看,由于各行业应用特点及用户需求不同,国内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物联网技术标准规范,这成为了物联网发展的最大障碍。

三、核心技术有待突破

国内物联网产业亟待掌握核心技术。比如,传感器芯片作为传感网技术的核心,从技术到制造工艺,我国均落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国内RFID仍以低端为主,高端产品多为国外厂商垄断,80%以上的高灵敏度、高可靠性传感器仍需要进口;又如,目前市场上超高频电子标签芯片大都以国外T I 、NXP、HITACHI、INTEL公司为主。高端的、核心的技术缺乏无疑对我国在国际标准制定竞争中产生影响,并严重削弱我国在该产业上的话语权。

四、应用成本有待降低

当前可以实现远距离扫描的标签每个成本要1美元或更多,一个解读器成本大约为1000美元甚至更多,而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成本还包括接收设备、系统集成、计算机通讯、数据处理平台等综合系统的建设等。这对低利润率的物流产业可谓是难堪重负。业界预计,只有当标签成本将降低到5美分左右才可能得到大范围的应用。

五、信息安全有待加强

物联网同互联网一样,同样面临时一系列信息安全的问题,甚至会涉及越来越多的国家安全、企业机密和个人隐私的信息,因此一方面亟待出台配套保障信息安全、保护个人隐私的法令、法规,加强信息应用的监管;另一方面也有赖于加强信息安全技术的进步。但很显然目前,在以上两方面有待加强。

六、商业模式有待成熟

物联网的产业链牵涉面很广,涉及终端制造商、模块厂商、通信设备商、行业信息化运营商、应用开发商、网络运营商、系统集成商、最终用户等诸多环节。物联网在物流行业虽然前景广阔、相关产业参与意愿强烈、发展很快,但其技术研发和应用都尚处于初级阶段,且成本还较高,虽然已出现了一些小范围的应用实践,但是还没有形成成熟的商业模式和推广应用体系,商业模式不清晰,就一时难以形成共赢的、规模化的产业链。

七、行业互通有待破壁

由于标准、商业机密、安全等原因,以RFID为例,目前不论是交通、出入控制、电子支付还是公路、铁路等物流领域,都还只是在行业系统内部和企业内部的闭环应用,开环的应用还涉及到不同行业之间的利益纠葛,以及人们关注的隐私问题。而只有实现了行业内部、不同行业间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才能真正发挥出物联网的价值,实现物联网的规模应用和发展。

——发展方向

当前,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正推动着中国智慧物流的变革。可以说,智慧物流将是信息化物流的下一站。董宝青表示,“我们要把数字物流、智慧物流作为物流信息化的标志语。”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中国物流技术协会董事长戴定一表示,智能物流标志着信息化在整合网络和管控流程中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即进入到一个动态的,实时进行选择和控制的管理水平。“这个方向肯定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我国先进的信息技术在物流行业的应用和推广水平仍然较低,自主创新和产业支撑能力不强,物流设施设备的自动化、智能化程度和物品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

物流信息化的标准问题一直是物流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我们要加快研究和制定物流信息技术、服务、编码、安全和管理标准,促进数据层、应用层和交换层等物流信息化标准的衔接,推动物流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

我国物流标准化体系的建设还很不完善,系统内条块分割现象比较严重,难以实现信息的交换和共享,难以形成完整通畅的供应链,这最终将导致无效环节增加,物流速度降低,成本和事故上升。 《推进物流信息化工作指导意见》提出,“十二五”时期末,要致力于物流信息化标准体系的基本形成,关键的基础性标准、重点行业应用标准和服务规范的制定和宣贯成效显著。

在具体措施上,要急用先行,推进关键的基础性标准和重点专业、行业标准的制定与宣贯。根据《推进物流信息化工作指导意见》,推进汽车及零部件、食品、药品、纺织品、农资和农产品等重点行业物流信息化应用标准体系的逐步完善,促进数据层、应用层和交换层等物流信息化标准的衔接。

马云智慧物流范文第5篇

随着经济社会的深入发展, 人们的生活习惯和购物习惯都发生了深刻变化, 在这种背景下, 传统的物流运输模式已经难以满足人们的需要, 尤其是不能满足市场飞速发展的需要。当前物流行业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在有效控制成本的基础上提高运输效率, 提高物流的工作效率, 满足人们对货物运输的速度和质量的要求。此外, 我国发展电子商务的历史并不长, 与之相匹配的物流行业也属于新生经济形态, 在发展过程中依然面临着诸多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包括物流基础设施不足、物流标准化体系建设还不完善、物流运输的监督管理体系有待强化等。在充分认识物流共享带来的便利的基础上, 需要进一步认识物流共享带来的负面作用, 共享物流容易带来信息泄露, 同时共享物流需要特定的设施和条件, 信息资源存在浪费, 信息资源的安全性得不到保证等等。在新的经济环境下, 物流行业需要积极适应市场环境, 改变物流运行模式, 提高物流效率, 这些要求促使物流行业综合各方面资源和力量发展新的物流模式, 这就是智慧物流和共享物流的耦合。

二、智慧物流和共享物流的耦合作用机制

(一) 智慧物流和共享物流的耦合机理

耦合这个概念来自物理学, 指的是通过相关方法促使各个体系或者系统基于某种联系发生相互作用的现象, 智慧物流与共享物流的耦合指的是两种产业可以起到互相促进、互相补充的作用, 从而将单一的产业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在智慧物流和共享物流进行耦合的过程中, 需要充分考虑到每个物流体系自身的特点和运行规律, 找准每个体系自身的优势和不足, 在此基础上结合耦合的理论将两者进行科学结合。在这个过程中, 要科学分配智慧物流和共享物流具体模块的对应任务和内容, 同时通过两种体系组合来达到提高产业协调性和有效性的目的。在智慧物流和共享物流耦合作用过程中, 具体的构成要素包括具体的物流企业、运输设备、基础设施、物联网和物流信息沟通渠道等。如果整体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某个环节发生问题, 将影响到整体运行效果。为了充分发挥智慧物流和共享物流的耦合作用效果, 需要通过科学方法促使每一个元素在系统整体运行中发挥其基础作用, 促使智慧物流和共享物流这两个子系统形成良好的耦合效果。

(二) 智慧物流和共享物流的耦合作用机制

智慧物流和共享物流在耦合作用中作为单一个体其作用是不一样的, 在整体系统的运行过程中, 为了保证各个环节发挥其具体作用, 避免因为某个部位或者环节的失灵影响到系统整体, 就需要针对智慧物流和共享物流的系统整体进行设计和管理。运输、仓储和增值是物流运输过程中最关键的三个环节, 每个环节又可以细分为具体的步骤和操作内容, 具体包括信息录入、货品包装、仓储运输、货物分类、流通中的进一步加工以及最后环节的配送。在这一个系统的运行过程中, 每个环节都关系到物流的整体性和有效性, 任何一个环节或者部位的问题将最终影响到物流的最终效果和运输效率。

三、智慧物流和共享物流的耦合效果影响因素

结合智慧物流和共享物流进行耦合作用的基础作用和系统原理, 可以得出影响智慧物流和共享物流两者耦合效果的相关因素: (1) 物流大数据。物流服务直接面向客户, 其服务质量也由客户进行评定。在这个过程中, 关于用户、货物、运输过程、送达时间等方面的数据将是影响到系统运行的关键因素, 也是保证物流企业正确决策的关键。物流大数据对于提高运输效率和质量、提高用户体验具有关键性作用。 (2) 物联网技术。现代物流的运行离不开先进的物联网, 在智慧物流和共享物流耦合过程中对于物联网的应用更是广泛, 尤其是需要充分关注物联网在提高物流运行效率方面的积极作用, 避免将会严重影响到后期送达质量。 (3) 物流信息共享服务。物流信息只有通过共享才能将货物运输情况迅速反馈到物流企业, 企业将根据用户需求为其提供相关的物流信息, 这是共享物流的一大优势。同时在这个过程中物流企业可以根据用户需要来制定自己的管理策略和运输管理方法, 有效降低运输成本, 提高运输效率。 (4) 物流专业人才。智慧物流和共享物流的耦合需要专业的管理人才, 尤其是对高级人才的需求更加广泛。在智慧物流和共享物流耦合管理过程中需要具有丰富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复合型人才。

四、智慧物流和共享物流耦合的实现路径

(一) 创新物流专业教学模式培养物流人才

由于智慧物流和共享物流的耦合需要专业人才, 而当前的物流专业教学又不能满足实际需求, 导致物流专业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人才定位不准、培训内容与实际需求存在错位等问题, 导致物流专业人才难以满足实际需求。基于此, 需要结合市场环境变化和智慧物流以及共享物流耦合的需要, 结合物流企业当前的实际运行情况, 针对物流专业教学进行创新和改进, 从而满足物流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要。具体来讲,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情景化教学, 为学生提供智慧的学习环境, 引导学生对智慧物流的运行模式和规律进行学习掌握。此外还可以将智慧学习环境融入到各个教学、学习和评价环节, 帮助学生实现对智慧环境的感知和领悟。还需要根据学生个体特点, 组织学生对智慧物流和共享物流的特点内涵进行学习掌握, 探讨在两者耦合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问题和内容。

(二) 将物流大数据可视化系统运用于各个物流环节

要实现智慧物流和共享物流的有效耦合, 需要将客户、物流企业、运输信息等纳入一个整体系统内。在这个过程中, 为了收集货物运输信息和转运情况, 可以利用互联网收集各种信息, 然后将信息及时上传到物流企业内部。为了进一步处理这些数据信息, 可以采用先进的处理系统对其进行分析整合, 最终得到货物运输的整体运行数据, 在此基础上就可以建立一个智能化和信息化的运输系统。此外还需要将物流信息向客户公开, 通过对应平台帮助客户及时准确掌握货物运输情况和送达日期, 方便客户收件。在这个过程中, 需要针对货物运输过程、位置变化、转运情况、送达时间等进行科学计算, 为了保证数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需要将货物运输的各个环节纳入考虑范围, 最终得到一个系统全面的运输路线和货物送达时间表, 保证货物在规定时间内送达客户手中。这有助于提高物流运输的效率和质量, 还可以有效提高客户的物流体验。

(三) 构建以各种物联网技术为基础的感知端

在智慧物流和共享物流耦合过程中, 需要科学应用各种物联网, 这是保证物流企业准确掌握货物运输情况和时间线路的基础。在具体使用过程中, 结合具体情况科学应用传感技术、通信技术实现相关信息的技术沟通交流, 才能帮助物流企业根据环境变化来调整货物运输到达时间等信息, 才能保证物流信息的准确性。此外还要通过物联网为企业经营管理带来海量信息和资源, 提高经营效率和质量。

(四) 建立以云计算技术为核心支撑的云端

云计算技术建立在强大的物联网基础上, 它能够及时收集储藏大量货物运输信息, 同时还可以根据管理需要对这些信息进行科学处理, 最终得到物流企业以及客户所需的相关信息, 这是提高客户物流体验的基础和出发点, 在保证用户体验方面具有关键性作用。云计算的优势在于对各种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应用, 可以有效降低物流管理成本, 提高物流运行效率, 同时云计算还可以帮助用户简化交付流程, 提高用户对物流运输的体验。

(五) 构建物流信息共享平台

基于物联网技术, 设计具有连接、应用服务和数据共享能力的物流信息共享平台。从系统结构角度, 将该平台分为业务平台和支撑平台。从平台层面角度, 将该平台分为基本层、服务层和应用层, 主要包括物流门户、应用服务、物流应用、物流数据交换和物流数据服务。通过将平台的网络架构设计和大数据分析技术进行结合, 构建具有安全性和可靠性的网络架构, 为物流企业提供智慧化信息服务

五、小结

智慧物流和共享物流的耦合是适应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物流行业的健康发展, 促进物流行业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进一步达到良好效率, 最终有效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和用户体验, 从而形成一个健康的物流体系。

摘要: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 同时也带动了物流行业的迅猛发展。基于人们对网络购物的各种新的要求, 智慧物流和共享物流得到产生和发展, 并对传统经济模式带来较大冲击。为了进一步提高物流效率和质量, 有必要将智慧物流和共享物流进行有机结合, 这有助于节约资源, 提高物流效率, 满足广大消费者的各种需求, 最终促进电子商务以及物流行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智慧物流,共享物流,耦合

参考文献

[1] 蒋冉冉.“互联网+”背景下济南市物流业发展转型路径研究[J].时代金融, 2018 (7) :7.

[2] 李静宇.智慧物流的基础与发展空间——专访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何黎明[J].中国储运, 2017 (11) :24-27.

马云智慧物流范文第6篇

12月1日,我们来到了临沂市国家中印软件创新园,参加了为期两天的临沂市智慧教育云平台的培训学习,亲身感受到了教育科技的发展给教育教学注入的新的活力,它给教育教学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使我开阔了视野,受益匪浅。

本次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智慧教育云平台资源使用、与21学科资源、题库资源的应用,拓普学堂、畅言教学通的应用,cs8视频相关处理、、交互式课件的设计与制作、电子课本资源优化设计、教学设计及分享、网络备课和网络教研等。

培训中,华中师范大学大学李兵教授所作的《信息化教学创新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给我留下来深刻的印象。他的报告深入浅出,使我明白了小学数学教学的误区,教学设计、教学环境驾驭、玩转数字化资源、云平台对教学的促进作用,令人耳目一新。

在临沂市智慧教育云平台,我学习了云平台的相关使用方法。了解了云平台的资源中心,学习了如何获取优质的教学资源,如何获取教学微课等内容。其中教学资源包含导学案、教案、课件、习题、微课等,使资源完全符合本地课堂授课标准,可以直接获取“21世纪教育资源网”的教学资源。通过这些内容,老师可以取百家之长,为我所用,大大方便了教学资源获取的时间,感觉这一点对老师们来说非常实用,值得称赞。

云平台中的教学通软件,是为配套触摸一体机和电子白板所研发的教育信息化软件,可以将触摸一体机和电子白板的功能进行特色发挥,其中的电子课本更是一种新颖而实用的教学软件。可在电子课本中添加各种资源,比如图片、课件、视频、习题等,进行课本、课件交互使用,同时可以进行部分聚焦,进行重点强调讲解,全面满足课堂教学需要,感觉是教师课堂教学的利器。

本次还对CamtasiaStudio8 进行了学习,CS8 是一款可以录制微课,并对微课视频加以编辑的软件,其中视频编辑功能强大而实用,视频可以剪切、删除、合并,也可以在视频中加入图片、背景音乐以及添加标注、水印、放大缩小等功能,大大方便了教师对视频进行个性化的编辑处理。

第二天进行了教学设计及分享,通过45分钟的教学设计,我重新认识了教学设计的流程,通过对几位教师的分享,我理解了教学设计的基本流程,教师学生的教学活动、教学资源和教学工具的使用,为课堂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随后进行了网络备课和网络教研的学习,明确了平台当中如何备课和集备,提高了备课和教研的工作效率,是一个好的举措。

同时这个平台还可以快速搭建学校圈,教师圈,班级圈,学生家长也可以注册使用,为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机构轻松建设实名制网络空间人人通。

网络时代的到来,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工作都发生了变化。教师已不再是传递信息的工具,教师更需要更高层次的教育教学能力,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教学的各个环节,适应未来教育的需要。

上一篇:民俗风情解释范文下一篇:民族团结教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