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阿里巴巴观后感

2022-10-04

第一篇:马云阿里巴巴观后感

专访马云:马云和他的阿里巴巴

马云和他的阿里巴巴经常处于舆论中心。

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公众的马云和公众的阿里巴巴会被贴上各种标签,被各种解读包围。

马云说,很多年前,有人嘲笑阿里巴巴的商业模式就像要把万吨轮船抬到喜马拉雅山上。在马云的记忆中,当年为淘宝在美国找风投时,有投资人听了10分钟不到就起身离去。走也就罢了,这名投资人离去不一会,又特意折返回来对马云说“这次你肯定输惨了”,这才最终走掉。

多年来,质疑声一直未停息过。在阿里巴巴成立十周年的庆典上,马云说,凭着“又傻又天真”的精神,阿里巴巴走过来了,并带动了中国电子商务行业爆发。

三大改变

就在最近一个月,从淘宝网店家售假到支付宝股权变更的“换籍”事件,马云和他的电子商务帝国又一次被推到了舆论风暴眼。

关于马云,关于他的电子商务未来,究竟会发生什么?

《财经国家周刊》:从1999年“互联网生存实验”算起,电子商务这一全新的商业模式进入中国已经有十几年的历史了,你怎么评价电子商务在中国的发展?

马云:中国的电子商务其实已经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的奇迹。

从阿里巴巴集团的电子商务来看,无论是交易量、交易笔数、用户人群,我们都已经超越了Ebay,超越了亚马逊。当然,无论阿里巴巴也好,淘宝也好,能够快速崛起不是因为我们有多厉害,而是这个时代中国的需要。

相比而言,美国的电子商务很难做,因为美国整个的诚信体系、物流体系、包括线下零售的沃尔玛已经把整套商品流通体系做得非常完善,电子商务只是美国经济的重要补充。中国正因为信用体系、物流体系比较糟糕,整体配送和商店体系比较落后,才使得电子商务能在短期内创造奇迹。

在高科技时代,互联网行业诞生奇迹并不容易。因此在今天中国网购发展的过程中,我为淘宝、阿里巴巴、当当、卓越这些企业感到骄傲,他们都是在以一己之力改变社会,我觉得很不容易。

《财经国家周刊》:电子商务奇迹给飞速发展的中国社会带来了哪些改变?

马云:电子商务对中国社会有三个很有意思的影响。

第一,它让信用开始等同于财富。由于有了电子商务,我们在网络上建立起了相应的信用评价机制,信用开始逐渐和财富划上等号。而在电子商务兴起之前,有信用的人未必有财富。

今天在淘宝网上,卖家和买家对每一个好评、每一个差评是何等的关注。假如我们不能在信用越好和财富越多之间划起等号来,商业社会看到的将永远是欺诈。

第二,它让消费者有了更多选择,并在选择中变得越来越聪明。以前你可能到商场去买一件衣服要花三千块钱,但是现在网上同样的衣服只卖三百。一些人习惯思考认为这肯定是假货,否则怎么可能这么便宜。事实上不是网上卖便宜了,而是商场卖贵了,这玩意儿本来就只值三百块。第三,它让国内的制造业懂得不仅仅要会制造,你还需要服务,还需要营销,还需要品牌。

今天中国在转型、在升级。而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的许多企业并不是真正的企业,也不是工厂,他们仅仅是车间,只会制造。至于产品通过什么渠道卖出去,贴上谁的品牌,终端消费者是谁,根本不知道。

因此当金融风暴来临,海外经济出现问题以后,这些制造企业傻了,东西卖不出去了。网络购物在国内的兴起,让这些企业在调头时领会到,除了会制造以外,还必须学会营销,必须贴上自己的品牌,最重要的必须知道谁买了你的东西,他的满意度如何。

《财经国家周刊》:电子商务快速崛起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马云:电子商务行业也在承受着中国的转型之痛。我们每个人都在说中国经济要转型、要升级,其实转型是个痛苦的过程。对企业来说转型是很痛很痛的,以前它没品牌、没设计、没渠道,今天都要往国内来开拓内需市场,这种痛在网络购物平台上我们看到了很多,一部分转向而来的产品成为了“假货”。

整体来说,国内的电子商务正从无序走向有序,从没有规则走向规则。不能有问题就一棍子打死,今天我们正越走越好,越来越受人欢迎,而不是越走越差。

哪里营养越丰富,它边上的细菌也越多,电子商务也一样,正因为有利益,所以边上难免产生“细菌”。这个行业内一定有坏人、有骗子。但这棵苗正在茁壮成长,对我们来说,要做的是怎么把它周边的细菌清理掉,而不是把苗掐死。

《财经国家周刊》:随着网购群体的扩大,社会对于网络售假的关注度也在提高,其中也不乏对淘宝网的指责声。

马云:有人指责我说,马云,淘宝网是靠免费、靠卖假货挣的第一桶金,你们发财致富靠这个。我说,第一我还没发财,我还没致富;第二这不是我的第一桶金。淘宝网这么大的规模,如果想恶狠狠赚一点钱出来还是很容易,绝对不需要靠卖假货。

我跟淘宝网讲得最多的是,阿里巴巴集团有两个命根子动了是要死人的,就是说我们的模式里面有两样东西受到伤害后必死无疑。

第一是消费者买到的是假货,他就不会再来买;第二是制造业的知识产权受到伤害,企业就不会上来卖。我不理解别人为什么说我们故意纵容假货,因为这等于我们自己弄两把刀捅死自己。

《财经国家周刊》:阿里巴巴集团在打击网络假货方面做了些什么?

马云:我们集中了所有可以用的力量来打假。我们不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但是我们的人很勤奋。

2010年淘宝网处理的维权案件达到了216万起,数字看起来很大,但也只占整个交易的万分之六。工商部门统计的资料告诉我们,淘宝网产生的消费者投诉比率仅为线下的十分之一。

淘宝网去年的员工总数是四千四百人,用在维权上的有两千多人。这应该是全世界最大的公司维权团队。公司还设立了2个亿的先行赔付基金,集团董事会给淘宝授权,如果买家卖家纠纷说不清,淘宝网先赔了再说。每个客服人员自己有三百到五百块钱,可以不请示领导就先行赔掉。

在打击假货方面,我们尽了最大努力。我想告诉大家,无论在网下还是网上,好人一定比坏人多,好商品也一定比坏商品多。

《财经国家周刊》:事实上,假货并不是网上生产的,它也来自线下,互联网和假货之间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关系呢?

马云:互联网最伟大之处在于它开放、透明,没有什么问题不可以被监督、被关注。我个人认为,电子商务、网络经济是打击假货最好的手段。在网络上,找到谁在售假是最容易的,并且可以顺藤摸瓜,查处谁在制假。而在线下店,你要找他们很难。

网络上的假货,生产制造基地都来自现实世界。要打击网络上的假货,如何找出假货的根源,找出假货的制造基地才是最根本的。

支付宝之争

雅虎和阿里巴巴,互联网行业的两大巨头,因为2005年的一次联姻,如今成了各自“背上的猴子”。

2005年8月,雅虎以10亿美元外加雅虎中国的全部资产参股阿里巴巴,并获得了其约39%的股份。

曾经被设想得异常甜蜜的“婚姻”,如今却因两大巨头地位的改变而“瘙痒”无比。没落中的雅虎,因为这场偶然的收购,获得了新势力“阿里帝国”的控制权。与之相应的是,阿里巴巴们突然发现,崛起后的自己却不再属于自己。于是乎,雅虎和阿里巴巴间的控制权之争启幕。

不久之前,当雅虎对外发布消息称,阿里巴巴集团已将支付宝的所有权转让给马云名下的一家独立的中国公司时,“雅巴之争”的烽火再次被点燃。马云对记者说,当年和雅虎结亲目的不是为了钱,一是为了把小的风险投资商退掉,二是为了获得美国的搜索引擎技术。尽管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阿里巴巴成长为如今的电子商务帝国,当年的这桩并购案并未起到预期效果。不过马云认为,对双方的这次合作以及由此带来的各种争端,大家都应该抱着“尊重历史,展望未来”的态度。

“我不会伤害股东的利益,同样我也不会伤害雅虎和软银的利益,他们也是我们的股东。”5月14日,在阿里巴巴于香港举办的股东大会上,马云如是说。

《财经国家周刊》:对支付宝的股权进行变更,全部转移到你控股的一家内资企业名下,目的是什么?

马云:转让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公司能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央行2号令(即央行在2010年颁布的《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规定:外商投资支付机构的业务范围、境外出资人的资格条件和出资比例等,由中国人民银行另行规定,报国务院批准。支付宝股权变更,更有利于获得支付牌照。支付宝如果拿不到牌照,支付宝要瘫痪,淘宝也要死掉。对于管理层来说,必须要做正确的事情。

《财经国家周刊》:我们注意到,雅虎在谈论支付宝股权变更一事时,声称己方不知情,事实是怎样的吗?

马云:阿里巴巴董事会近3年来都在讨论这个事情,雅虎每一次都参与了讨论。事实上早在去年,支付宝就已完成了70%的股权转让,这是经过董事会讨论并同意的。雅虎当时没有提过异议,没有作公开披露,因此它声称不知情是说不过去的。

目前,双方只是利益问题没谈妥。公司和公司之间的利益之争,目前谈判还在进行。谈判中我提了三个要求,一是必须百分百合法;二是必须百分百透明;三是必须保障支付宝安全,持久,健康成长。

生态、心态、姿态

马云这个多次登上《时代》周刊的小个子男人,其鲜明的个性和极富感染力的语言,在年轻一代中有着非同一般的影响力。

记者在多个场合都听马云谈到过,从来没有认为自己这样的人有理由取得成功,因此对于目前取得的成绩充满了感恩之心。

在言语上,马云一直声称“赚钱不是目的”。在行为上,马云也履行着一个“偶像”的职责。

《财经国家周刊》:阿里巴巴说要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除了生意之外,你和阿里巴巴还做了些什么?

马云:阿里巴巴集团现在每年拿出千分之三的收入从事环保。我个人现在也出了很多精力在水保护、森林保护上。中国的水、森林不进行保护,后果难以设想。

中国现在有2000多块保护地,这是我们的“绿肺”,但是正在日益缩小。我们现在在做的工作,就是要把他们保护起来。

我们在四川做个了试点,整片有几万平方公里,用来保护大熊猫的生存地。我们几个企业共同买下了70年的保护权,70年内谁也不许砍伐,然后由企业家想办法帮当地农民来解决生存之道。

《财经国家周刊》:除了生态保护之外呢?

马云:中国现在需要三态:生态、心态、姿态。怎么去修复这三态,是我个人目前考虑最多的。

做生态是保护我们的生存之地。做心态是让年轻人不去埋怨、抱怨,而应该积极向上。一个环境、一个心灵,这两态做好了,人们的姿态自然也就好了。

我们要积极跟80后、90后去交流,而不要去抱怨年轻人,因为他们是我们的产品,而且最终肯定一代胜过一代。就像我的爷爷总抱怨我的父亲,我的父亲总抱怨我,结果总是一代比一代强的。

第二篇:马云-阿里巴巴

什么是电子商务,这两年电子商务被说的越来越神奇。说实在的,我不太愿意参加IT的论坛。人家一说马云是IT的业内人士我就慌了,阿里巴巴不是一家IT企业,阿里巴巴是一家服务公司。我们以网络为手段帮助我们的客户,把客户变成电子商务公司。如果明天发现有一样东西比互联网更好,我们就会用那种方法。我们不要成为高科技公司,那是为了拿优惠政策。跟客户将的时候你越低越好,你跟客户说你是高科技,客户会崇拜地看着你,不会买你的产品。高科技太远了。我们将高科技是说给别人听的,你自己都相信了,那就麻烦了。所以我们说我们不是高科技,不是IT企业,我们是商务服务公司,互联网不是什么高深的东西,互联网是一个工具,电子商务就是一个工具。

——马云

What is e-commerce? It has been made increasingly mysterious in the past couple of years. Honestly, I’d rather not going to those IT forums. I am stressed when people call me IT insider. Alibaba is not an e-commerce company, we are a service company. We are trying to help our clients turn into e-commerce players with the use of internet. If some day we find a better tool, we will go for it. Alibaba is not becoming a hi-tech company, which is of course favored by the policies. When talk with your clients, make yourself low, the lower, the better. If you are hi-tech, you might be admired, but your products would hardly be sold. Because it’s too far away. And hi-tech is just for talking, if you believe it even yourself, then you’ll be in big trouble. So, we are not hi-tech, we are not IT company, we just offer business services. Internet is not something academic, it’s the tool, and so is the e-commerce.电子商务只是一个工具,你拿回去之后,拿这个工具,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这才是真正的电子商务。电子商务这个工具,跟传真、电话没有什么区别,它只不过是把传真、电话、网络、电脑、报纸、媒体结合在一起的工具。所以我们不要把电子商务看的太神秘。

——马云

第三篇:马云和阿里巴巴

1988年,马云从杭州师范学院毕业,分配到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做英语老师。(16) 1994年,马云创办海博翻译社。(22)

马云本身就是一个充满激情和躁动不安的人。1994年,国内兴起下海热潮,马云也跃跃欲试。他看到当时精通英语的人非常少,但翻译的市场需求量非常大,于是创办了海博翻译社。

1995年4月,马云和夫人张瑛等人创办了浙江海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公司的实体是中国第一家商业网站——中国黄页。(30)

1995年,马云在美国看到互联网(Internet)在国外的应用。但上面几乎没有中国的信息。马云在友人的建议下,尝试性地做了一个海博翻译的网站,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他由此感受到了互联网的力量和它应用于中国的潜力。

1995年9月,马云辞去了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职务。(23)

马云完成了当年许下的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教书6年的承诺。同时,他认为自己在学校接触的都是书本知识,很想到实践中验明真假:用十年时间创办一家公司。之后,再回学校把知识传授给学生。

1996年,中国黄页与西湖网联成立合资公司。(40)

1996年初,“东方网景”、“亚信”、“西湖网联”等公司成长起来,中国互联网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其中以“西湖网联”实力最为强大。为了中国黄页的生存,也为了长远发展,马云决定让中国黄页与西湖网联合资。

1997年底,马云受邀率队加盟DEI,即外经贸部所属的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并出任该中心信息部经理。(42)

合资公司成立后,西湖网联是主要出资方,于是西湖网联的“赚钱”目标变成了中国黄页的企业目标,马云打造中国的雅虎的目标无法实现。

1998年底到1999年初,马云率队南归,在杭州创立了B2B(企业间的电子商务)模式的阿里巴巴。

马云感觉到在政府编制里做事是很难放开手脚的,他不甘受制于人。另一方面,源于两件事对他的启发。一是,马云在长城石砖上看到许多“xxx到此一游”,他从中看到了BBS的影子。二是,在亚洲电子商务大会上他发现,所谓“亚洲”电子商务大会绝大多数是欧美人参加的,亚洲市场上并无适合自身特点的电子商务模式。马云要创造一种独特的亚洲模式。凭借对中国中小企业和企业主的了解,创立B2B模式。

2003年,马云创建淘宝网,进入C2C(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电子商务)模式。

马云认为B2C模式即是做到最好利润率也不高。中国的B2C市场已经很熟了,但卓越和当当依然盈利很有限,说明B2C模式有问题,所以只能进入C2C模式。

2005年,马云和全球最大门户网站雅虎进行战略合作,兼并其在华所有资产,阿里巴巴因此成为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公司。

雅虎在中国的运营并不理想,市场占有率很低。公司的低迷导致了核心人员大量跳槽。雅虎创始人杨致远决定将雅虎中国彻底本土化,交给阿里巴巴管理。马云则顺应了这一变化。 2007年8月,马云推出以网络广告赢收项目的营销平台“阿里妈妈”。

第四篇:马云-阿里巴巴内部邮件

新浪科技讯 2月21日下午消息,阿里巴巴B2B上市公司今日发布公告称,董事会已经批准B2B公司CEO卫哲、COO李旭晖引咎辞职的请求。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发内部邮件称,“过去的一个多月,我很痛苦,很纠结,很愤怒;对于这样触犯商业诚信原则和公司价值观底线的行为,任何的容忍姑息都是对更多诚信客户、更多诚信阿里人的犯罪!”以下为邮件全文:

各位阿里人:

大家已经看到了公司的公告,董事会已经批准B2B公司CEO卫哲、COO李旭晖引咎辞职的请求,原B2B公司人事资深副总裁邓康明引咎辞去集团CPO,降级另用。

几个月前,我们发现B2B公司的中国供应商签约客户中,部分客户有欺诈嫌疑!而更令人震惊的是,有迹象表明直销团队的一些员工默许甚至参与协助这些骗子公司加入阿里巴巴平台!

为此,集团迅速成立了专门小组,经过近一个月的调查取证,查实200

9、2010年两年间分别有1219家(占比1.1%)和1107家(占比0.8%)的“中国供应商”客户涉嫌欺诈!骗子公司加入阿里巴巴平台的唯一原因是利用我们十二年来用心血建造的网络平台向国外买家行骗!同时查实确有近百名为了追求高业绩高收入明知是骗子客户而签约的直销员工!

对于这样触犯商业诚信原则和公司价值观底线的行为,任何的容忍姑息都是对更多诚信客户、更多诚信阿里人的犯罪!我们必须采取措施捍卫阿里巴巴价值观!所有直接或间接参与的同事都将为此承担责任,B2B管理层更将承担主要责任!目前,全部2326家涉嫌欺诈的“中国供应商”客户已经全部做关闭处理,并已经提交司法机关参与调查。

阿里巴巴从成立第一天起就从没以追逐利润为第一目标,我们决不想把公司变成一家仅仅是赚钱的机器,我们一直坚守“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的使命!客户第一的价值观意味着我们宁愿没有增长,也决不能做损害客户利益的事,更不用提公然的欺骗。

过去的一个多月,我很痛苦,很纠结,很愤怒……

但这是我们成长中的痛苦,是我们发展中必须付出的代价,很痛!但是,我们别无选择!我们不是一家不会犯错误的公司,我们可能经常在未来判断上犯错误,但绝对不能犯原则妥协上的错误。

如果今天我们没有面对现实、勇于担当和刮骨疗伤的勇气,阿里将不再是阿里,坚持102年的梦想和使命就成了一句空话和笑话!

这个世界不需要再多一家互联网公司,也不需要再多一家会挣钱的公司;

这个世界需要的是一家更加开放、更加透明、更加分享、更加责任,也更为全球化的公司;

这个世界需要的是一家来自于社会,服务于社会,对未来社会敢于承担责任的公司;

这个世界需要的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种信念,一种担当。因为只有这些才能让我们在艰苦的创业中走得更远,走得更好,走得更舒坦。

令人欣慰的是,这次调查中我们发现绝大多数直销同事面对诱惑坚守住了原则,我很欣慰,在这里向他们致敬!我们更要感谢在面对这类事件中勇于站出来抗争的同事们,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坚持诚信的勇气和原则的力量。我们看到了阿里的未来和希望!我们需要更多这样的阿里人!成非凡之事者,必须有非凡之担当!

卫哲和李旭晖的辞职是公司巨大的损失,我非常难过和痛心。但我认为作为阿里人,他们敢于担当,愿意承担责任的行为非常值得钦佩。我代表公司,衷心感谢他们对公司付出的不懈努力和贡献。

各位阿里人,B2B董事会任命陆兆禧兼任阿里巴巴B2B公司CEO;集团任命彭蕾兼任集团CPO。希望大家全力配合工作,相信我们可以让自己的公司更与众不同!

这是一个好时代,这是一个谁都不愿错过的时代!坚持理想,坚持原则能让我们成为这个时代中的时代!

If not now? when?!If not me?who?!此时此刻 非我莫属马云

2011.2.21.

第五篇:马云和阿里巴巴的故事

马云和阿里巴巴的故事:中国梦的追梦人

王慧敏 袁亚平 余建斌 江 南 顾 春

论知名度,马云堪称世界名人。

尤其是阿里巴巴创造美国股市首次公开募股“史上最大”纪录之后,他的名字更是成为新闻收视率、阅读量和点击率的保证。

不过,和马云面对面聊天,你会发现他的平实与随和。他会直视你的眼睛,让你感觉被尊重。如果是一圈人围坐,他能够照顾到每一个人的情绪。

瘦瘦的马云,反应极快,他的伙伴们形容:“这个人的脑子和嘴巴是通着的。”一开口,那些没有打过草稿的妙语会汩汩滔滔喷涌而出。这些话,充满哲理,令人回味,却绝无嚣张的味道。

从艰难困苦中打拼出来的他,深知一个道理:希望被人尊重,先要尊重别人;希望获得成功,先要帮助别人成功。

“阿里巴巴的中国梦,就是为全球服务”

阿里巴巴梦的构筑,是在一次次挫败中渐渐清晰的。

马云说,自己很平凡:大学考了3回;当年找工作被拒绝过30多次。去肯德基应聘,24个人收下了23个,他是唯一被刷下来的那一个。

1995年,阿里巴巴成立4年前,杭州师范大学的英语教师马云去了一趟美国西雅图,第一次接触互联网。而在国内,大众对互联网的了解还几乎是空白。这个善抓机遇的年轻人,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将来就做这个!

回国后马云请了24个朋友到家里,说自己准备从大学里辞职,投身互联网。他花了两个小时来说服大家。随后投票表决,23个人反对。可他并没有放弃,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穿街过巷兜售自己的观点,四处筹措起步资金。

然而,他面对的是,四处贷款无果,赴国外20多次融资被拒。

收获还是有的,挫折把17位和他有着同样创业激情的年轻人紧紧团结在了一起。1999年秋天,18个同道者聚在杭州城西马云的家中。“每个人有多少钱出多少钱,但要留10个月吃饭的钱。不许问父母借钱,问父母借钱的话,明天把老爸老妈的退休工资搞掉了,那也吃不消。”

18个人凑了50万元,平均每人2万多元,当时35岁的马云算是积蓄多的,多掏了几万元。

说起当时的捉襟见肘,马云讲了这样一件事。他们平时不打车,一次有东西要带,于是马云和两个同伴下决心打个的士。来了一辆车,以为是夏利,3个人招手,结果停下来是辆桑塔纳,于是3个人齐刷刷地把头转了过去。“桑塔纳的起步价要比夏利贵,当时我们没钱,一分钱都得省。”

尽管如此,阿里巴巴一开始就是家“放眼世界”的公司,开业时马云曾带着团队在猎猎秋风中宣誓:“我们一定要打造一家让世界瞩目、让中国人骄傲的公司!”

创业伊始,也曾有过分歧:为大企业服务,跑跑关系,来钱快;为小企业服务,到处吃闭门羹,似乎摸不到什么商业模式。电子商务到底往哪个方向走,企业要怎样活下去,创业几年之后,马云站在了抉择的十字路口。最后定位是:做小微企业的服务商。“现在回想起来,我们是幸运的。”马云说。

从一开始,阿里巴巴几乎所有重要会议,都留下录像和录音,以备将来查考。就好像当初创业者知道这家公司将会多么成功,甚至会作为一个现象留给后来者研究。“全世界没有一家公司这么做的,很多人羡慕不已。”马云说。

阿里巴巴取名的故事如今已是耳熟能详。创业伊始,他就想给未来的公司取一个全球化

1 的名字。在美国旧金山,马云在吃饭时问服务员,“你知不知道阿里巴巴?”女服务员说:当然知道,阿里巴巴芝麻开门。马云到新加坡,又跑到街上问人,看阿里巴巴是不是一个世界通行的名字。最后,有了今日的阿里巴巴。

几年后,走在美国纽约的街头,很多人能够认出这张标志性的中国面孔。马云去餐厅吃饭,有人在他不知情时买了单;去酒吧,有人送他免费的雪茄。这些慷慨的人当中,有的会给他留下一张纸条说:“马先生,谢谢你,我通过阿里巴巴这个平台赚了很多钱,所以我请你。”

有梦想,还要靠“专注”去实现。马云说,地上有9只兔子,他只会死盯1只兔子抓。“你盯牢9只兔子都想抓,1只也抓不住,死盯1只就赢了。阿里巴巴一开始就是锁住了电子商务、锁住了小企业。”

光阴荏苒,16年过去,超过900万的创业者和超过3亿的买家在阿里巴巴连接,每天有150万快递人员带着3000万个包裹送往世界各地,整个商业生态系统创造了1200万个工作岗位。蚂蚁金服服务了超过5亿实名支付用户,旗下的余额宝服务用户超过1.3亿,累计为用户带来收益超过384亿元。去年轰动全世界的上市,阿里巴巴融到250亿美元,市值排在全球前列。

今年的6月和7月,马云“马不停蹄”地几乎绕了地球半圈,一边是给阿里巴巴3亿多的买家全球扫货,一边推介更宏大的中国梦。

6月9日,马云应邀在纽约经济俱乐部做主题演讲。之前只有两个中国人获邀来此演讲,一位是朱镕基,一位是董建华。

对着近千位商界领袖、投资界精英,马云说:“每天,阿里巴巴平台都有上亿‘饥渴’的消费者来购物,这就是我们来到这里的原因。阿里巴巴的中国梦,就是为全球服务。”阿里巴巴的愿景是“全球买、全球卖”——未来10年到20年,无论你身在何处都可以买到任何地方的产品,也可以把自己的产品卖到世界各地。

马云的演讲获得了掌声。“人类的梦想没太多区别。巴菲特、比尔·盖茨、孙正义,这些人我都很熟。我没看出来他们和一般人有多大的区别。或许是我们都有一颗大心脏,希望完善这个社会。”马云说,今天阿里的全球化,不是代表中国企业去征战世界,而是给世界带去更多的惊喜。

“科技背后的梦想改变了世界”

大浪淘沙,和马云同期创业并且当初活得很好的企业,许多已如泡沫崩散。“不懂技术”的马云,是怎么带领阿里巴巴几乎每一步都踩在了中国乃至世界互联网发展的鼓点上?

他半调侃半当真地说:“正因为不懂技术,我们公司技术最好。如果我很懂技术,我们公司的技术人员就会很悲摧,我三天两头会告诉他们应该这样、应该那样„„”

也正因为不太执拗于技术的细节,马云对技术的理解超出了技术本身。他提出,互联网技术必须变成一种普惠的技术从而来改变世界,云计算应该变成水和电一样的资源。他甚至大胆地说出,IT(信息技术)时代将被DT(数据技术)时代取代。

2009年9月,阿里巴巴的第二个十年开始,马云拍板做“阿里云”,想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的建设从一家电子商务公司转型为数据公司。那时候云计算还停留在实验室,大数据在世界上几乎没什么人提过。由于马云的固执——“我一定要这个,不管怎么样,你就给我坚持”,阿里云做得“最傻”也最坚决——每年投入几十亿元,1000多名顶尖的工程师日夜研发自主可控的基础性系统。当时国内别的大公司也想做,但技术出身的首席执行官一玩,就感觉这个东西玩不出来,难度太高,投入太大。而被马云逼着做的阿里云,没想到坚持了5年真给做出来了。

5年后的11月11日,天猫的1.88亿笔“天量”交易,依靠阿里云的支撑,实现了零漏单、零故障。

2

在今年3月的德国汉诺威消费电子、信息及通信博览会上,演示完支付宝“刷脸支付”的马云说了一段话:“我们还没搞懂PC互联网的时候,移动互联网来了,我们还没搞懂移动互联网的时候,大数据来了。我相信,是科技背后的梦想改变了世界。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永立发展潮头。”

“阿里巴巴创于中国,为世界而生。现在正是我们进一步努力的大好时机,把西方的中小企业和东方最大、增长最快的市场连接起来。”马云频频说起“一带一路”,这是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对时代和世界的担当,将为沿线国家和全球中小企业带去机会。他觉得,“一带一路”离不开“一网”,通过互联网,让许多国家的中小企业和消费者富裕起来。

阿里巴巴的“海外淘宝”——速卖通,短短几年已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而互联网的神奇之处在于,在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当地连一个阿里巴巴的人都没有。

北京雅宝路、义乌小商品、福建母婴鞋服等借阿里巴巴平台集体出海,让国外消费者获得跨境购物的别样体验。去年“双11”,俄罗斯莫斯科一位妇女买了一件来自北京雅宝路商家的羽绒服,借助莫斯科本地仓,速卖通配送到家只用了2小时24分钟。

在塞拉利昂生活的英国人斯坦芬妮,在网上找到了速卖通,发现这些来自中国的货物非常便宜。她先是自己买,很快又成为卖家。塞拉利昂埃博拉疫情蔓延开后,更多居民不出门,在网上从中国订购全家的日用品„„

从美国和欧洲买到生鲜食品、母婴用品和化妆品,对我国消费者来说,早已不是梦想。通过阿里巴巴的“天猫国际”,他们从美国俄勒冈和巴尔的摩购买运动装备,从法国购买红酒和鹅肝,从加拿大买来龙虾„„2010年以来,我国消费者的跨境购物增长10倍,2014年达到200亿美元。

有一次,美国驻华大使找到马云,“马先生,你能不能帮我们卖点樱桃?”马云回答:“行啊,为啥不行?”但阿里巴巴平台开始推销美国樱桃的时候,樱桃还都在树上呢。所以就开始推广网上预订,有8万名中国消费者参与。樱桃一成熟,48小时内美国樱桃就运到了中国。2014年,美国樱桃在阿里巴巴上的销量达到600吨。

“我们从来没有想过进入一个国家当老大。改变和帮助了别人,这才是真正的全球化。”马云说。

“首富是首先要负起责任的那个人”

在马云看来,“全世界把那么多的钱给你,是要让你做更好、更有效率的事情。有人称我‘首富’。我说首富是负责任的负,首富是首先要负起责任的那个人。”

马云有个梦想,就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去年,有个马云的视频在网上火了。杭州某家电视台一盘尘封10多年的录像带被发掘出来,里面有段视频:大雨天晚上,有小偷在偷马路上的窨井盖,一位年轻路人停下自行车,淋着大雨怒斥小偷。虽然光线昏暗,但依旧可以看清,那个长相特征明显的青年,正是马云。

大眼睛、高颧骨、下巴突出,马云的长相十分具有标志性。熟悉马云的人知道,小时候他虽然瘦小,却以打架出名。不过,马云打架,一般都是打抱不平。有一次打完架,正好要评“三好学生”。坐在马云前排的一个女同学勇敢地举手说:“我选马云。他打架是为了帮助弱小!”这么多年过去了,谈起这段往事,马云仍然感动得稀里哗啦。

“每次我看到小企业主,看到他们眼中的激情,他们的失败,他们无时无刻都在呼唤‘我们要生存下去’时,我都看到我自己,因为我有同样的经历。”爱读武侠小说,仰慕侠肝义胆,愿意扶弱济贫,马云把“为小人物打拼”作为终生的理想。

阿里巴巴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敲钟这件事,更能说明马云的这种“平民情怀”:要选8名敲钟人,马云对集团高管们说,我们这些人上去露脸,多一次少一次都没有太大意义。应该选8位客户上去。他们是我们的服务对象,也是我们的衣食父母。

所有人都同意,后面就是人们熟悉的故事:两个网店店主、快递员、淘宝用户、电商创

3 业者、网络模特和阿里巴巴云客服员工,加上来自美国的农场主皮特·维尔布鲁格,8个人一起站到了全世界面前。

如今,阿里巴巴正在大力推进农村淘宝项目——“千县万村计划”。计划在3至5年内投资100亿元,建立1000个县级服务中心和10万个村级服务站。不仅要把农村有特色的东西卖出去,还要让农村也能享受和城市一样的消费选择。

马云曾经留心过某个村子小卖部的商品,康师傅是“康帅傅”,伊利是“伊莉”,几乎看不到真东西。

阿里巴巴打算从细节做起。在许多农村,青壮年大都去城里打工,留守的人基本上不懂电脑。这次的计划,将招募一批懂淘宝的人,长驻村里。

马云的想法是,宁愿10年不挣钱,也要让农民先赚足钱。“只有农民兜里有了钱,我们最终才可能有钱赚。企业依托社会而存在。解决社会问题,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源。也就是说,你的责任多大,你的担当多大,你的事业就能做多大。”

“让信用等于财富”

每天,在阿里巴巴平台上会达成数千万笔交易,这意味着,数千万次陌生人之间的信任由此产生。

“社会最珍贵的是什么?是信用!”在马云眼里,阿里巴巴最了不起的地方,是建立了一套信用体系,使人与人之间建立起信任关系。过去的10多年,阿里巴巴所有的技术和模式创新,都是围绕着“信用”二字。

马云太明白信用有多么重要。阿里巴巴刚刚注册,要从加拿大买“alibaba.com”这个域名。当时国内汇款手续复杂,马云就给一个只见过两面的美国朋友打电话,请她帮忙给卖家汇几千美元,而这相当于她当时一个月的薪水。

“我在美国只跟她聊过两次天,但她信任我。我后来当然把钱还给她了。”马云说,信任让事情变得简单。

支付宝的使命是“让诚信的人先富起来,让信用等于财富”,这是让马云和阿里巴巴最为骄傲的。做支付宝马云犹豫了很久,因为这一理念过于超前。如果不做,解决不了信用支付问题,电子商务就没有前途。

当时在瑞士达沃斯,马云在一场讨论中听到“领导力也意味着责任”时,激动得浑身如遭电击,他立刻给在杭州的同事打电话,“现在就开始做,如果将来有任何问题,我马云愿一力承担。”

“当时许多人并不看好,有人说支付宝是我有史以来‘最愚蠢的想法’,当时我说,我并不在乎笨不笨,只要有人用就好,现在支付宝有超过5亿活跃用户。”马云坦言,阿里要建立的是一个信用的基础架构。

有人指责阿里巴巴上有假货出售。马云很坦诚,网上售假问题是电子商务公司必须面临的挑战,阿里巴巴规模大,受关注程度更高,必须更加认真对待。但他也强调:创业至今,阿里巴巴一直在同假货宣战,须臾没有放松。互联网实际上是打假的最好手段。

4月15日上午,“中国质造”首站在福建省莆田市举行。阿里巴巴集团宣布,莆田当地17个自主鞋业品牌在集团旗下淘宝、聚划算平台正式开卖。一旦消费者对产品质量有任何不满意,阿里旗下各零售平台将联动卖家对买家实行先行赔付。莆田市政府与阿里巴巴的结缘来自于一场“与假货你死我活的战争”。早在上世纪80年代,莆田就开始为耐克、阿迪达斯等世界知名运动鞋品牌做代加工。一些不法分子也趁机铤而走险,国内的知名运动品牌鞋仿冒品90%在这里生产,当地政府也十分尴尬,一直在寻找有效打击假货的途径。

其实,当地这些企业制造、设计能力也不差,只是觉得不贴一个名牌商标就不好卖。于是,阿里巴巴和莆田市政府一拍即合,依托阿里大数据开展了系列打击线上线下假货的行动,同时对商家开展帮扶,促使17个莆田鞋业自主品牌以“中国质造”之名在淘宝、聚划算等

4 平台销售。17万双莆田鞋,4天时间通过阿里巴巴集团平台售罄,相当于这些品牌过去4年在线上的所有销量。

今年,阿里巴巴将挑选全国有代表性的产业带,与各地政府和产业协会联动,为当地的好品牌、好卖家“背书”,推动一批高质量的自主品牌快速成长,让消费者以高性价比享受到媲美世界一流工艺的国货。

现在,阿里巴巴有2000多名员工全职打假,5000多名志愿者参与打假。“我们今天拥有的打假手段,利用数据技术的手段,追踪技术的手段,可能是当今世界最强大的。”马云说。

“我是百分之百纯‘中国制造’”

经常有海外媒体问马云:“能有今天,你靠的是什么?”“是高速发展的中国造就了我和阿里巴巴!”马云的回答斩钉截铁。

中国出生,没有海外留学经历,至今拿着杭州户口,马云说:“我是百分之百纯‘中国制造’。”

马云说:“没有中国文化,阿里巴巴真不知道在干什么;没有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积累,我们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没有中国对互联网开放,我们还是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

他进一步解释,是浙江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和创业的风气造就了自己。“2003年,‘八八战略’成为浙江发展的总纲领。第一条就是‘进一步发挥浙江的体制机制优势,大力推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在市场竞争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看来,这个战略的核心,就是彻底松绑了浙江的民营经济。有了这个纲,历届政府都把‘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投资环境最优省份’作为施政目标,我们受到的掣肘最少,得到的帮助最多,所以这片土壤上才会长出我们这样的‘奇葩’。”

6月在纽约经济俱乐部的演讲,马云提出了两个问题,一是“大家都讲中国是互联网管得最厉害的国家,但是全世界市值前十大互联网公司中,4个是中国的,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二是“你们都认为中国是这个不行、那个不行,那么这30多年中国经济到底怎么发展起来的,有没有去想过这个问题?”

马云在演讲中说,51岁的他一直生活在中国,还不敢说是中国问题专家。他觉得,没有哪个人、哪家企业、哪个国家会没有问题。遇到问题是抱怨还是去完善,透露出一家企业乃至一个国家的眼光。

阿里巴巴在美国上市,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的经济增长、巨大市场和创新能力,也说明解决问题就是最大的机遇。

马云说,20年前见到比尔·盖茨头都大了,“第一我崇拜他,第二有了他以后,软件没有办法做了,他把好东西都做光了。”

但马云后来发现,哪里有抱怨,哪里就有机会。“我们参与社会的完善,我们不抱怨,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加入到改革过程中,加入到完善社会过程中,加入到中国对世界的贡献之中,也加入到世界对中国社会的了解过程中。”

创业初始,马云说过一句话:如果我们这些人能够成功,中国80%的年轻人都能够成功。

他说,现在,他更相信这句话!

(原载2015年8月11日《人民日报》)

5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描写夏天的优美语句下一篇:描写夏天的句子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