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英语语法思维导图范文

2023-09-16

最全英语语法思维导图范文第1篇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的学习英语,小编整理总结了小学英语最常用的四种时态的思维导图,希望对孩子学习英语能够有帮助。

小学英语主要是如下的四大时态: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

一般现在时

一、标志词

always(总是) usually(通常)

often(经常)

sometimes(有时)

never(从不)

every(每一)

二、基本用法

1.表示事物或人物的特征、状态。 2.表示经常性、习惯性的动作。 3.表示客观现实。

三、构成

1.be动词 :主语+be动词(am isare)+其它. 2.行为动词 :主语+行为动词+其它。

四、句型 肯定句:

A. be 动词:be+主语+其它。

B. 行为动词 :主语+动词(注意人称变化)+其它。 否定句:

A.be动词:主语+be+not+其它。

B.行为动词:主语+助动词(do/does)+not+d动词原形+其它 一般疑问句:A.be动词:be+主语+其它。

B.行为动词:助动词(Do/Does)+主语+动词原形+其他. 特殊疑问词:疑问词+一般疑问句

现在进行时

一、标志词

now(现在), look(看),listen(听)

二、基本用法

表示现阶段正在进行的动作

三、基本结构

1.肯定句:主语+be动词+动词现在分词(ing)+其它。 2.否定句:主语+be动词+not+动词现在分词(ing)+其它。 3.一般疑问句:be动词+主语+现在分词(ing)+其它。 4.特殊疑问句:疑问词+一般疑问句。 一般将来时

一、标志词

tomorrow(明天),soon(不久),will(将要=be going to)

二、基本用法

表示在在将来某个时间要发生的动作或存在的状态。

三、基本结构

1.肯定句:主语 + be going to + 动词原形。 主语+will+动词原形。

2.否定句:主语 + be going to +动词原形。 主语 +won’t + 动词原形

3.一般疑问句:Be + 主语 + going to+动词原形 Will + 主语 + 动词原形

4.特殊疑问句:疑问词+一般疑问句

一般过去时

一、标志词

yesterday(昨天),ago(以前),before(在...之前)

二、用法

1.表示过去某个时间发生的动作或存在的状态,常和表示过去的时间状语连用。

2.表示过去经常或反复发生的动作。

三、基本结构

1.be动词(am/is变为was,are变为were) (1)否定句:在was或者were后加not (2)一般疑问句:把was或者were调到句首。 2.行为动词

(1)否定句:didn’t + 动词原形

(2)一般疑问句: 在句首+Did,句子中的过去式变为原型。 (3)特殊疑问句:

最全英语语法思维导图范文第2篇

思维导图是英国著名脑思维学者东尼·博赞在上世纪70年代所创造,它将图像、线条、颜色、文字有效地结合起来,让思维过程可视化,它顺应了人类大脑思维的自然方式,能够大幅度的提升学习效率,激发人的创造力,是一把开启人类大脑宝库的钥匙。

以下具体介绍思维导图的绘制和在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一语法复习课教学上的应用:

1思维导图的绘制

1.1 选 择主题

用具有强烈视觉效果的、清晰的、与形象相关的、最重要的词作为为主题(主标题),放在中央。

1.2 确定分支 ,选择子标题

以主题(主标题)为中心,像树形一样向周围扩展出各个分支,使其将主题(主标题)与子标题联系起来。以此类推,还可发散出二级子标题, 三级子标题……靠近主标题的分支较粗,较醒目。

1.3 连接主题与子标题

使用不同颜色的线段、箭号或其它可视化的手段将主题与子标题联系起来。在主题、子标题上也加上醒目的图像和其它可视化的内容。子标题和在分枝上也可写下与之相关的词句,以加深记忆。达各分枝的内容。关键词应具有视觉冲击性。

1.4 要 有创造性 ,建立自己的风格

充分发挥视觉上的想象力, 创作出一幅有自己特色的,能够增强记忆的思维导图,这才是最有意义的。

绘制方式 :(1)手绘 :笔+纸。 (2)计算机软 件 :如Mind V、Mind Manager、i Mind Map等。

2思维导图在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一语法复习课上的应用

以牛津英语模块一语法复习课教学上的应用为例。在语法教学时,可绘制思维导图(如下图)。

在学生进行语法复习过程中,可适时地引导学生进行小组间的互助合作学习,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共同完成思维导图的制作。然后由学生向全班展示,由学生充当小老师,向其他同学讲述定语从句,不足的地方可有其他成员补充说明。最后,老师可就此作一个总结。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教师要积极予以帮助。当然,学生对本课时思维导图的绘制并不一定要和上面的所列的思维导图一样, 他们完全可以根据自己对定语从句的理解去绘制,也可加上图片、图形、多彩的颜色和习题等。根据具体的需要,绘制也可以放在课前或课后。

实践证明,通过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本课时的教学,有如下优点:(1)学生思考更积极,学习兴趣更浓;(2)对所学定语从句的知识有了整体观念,在头脑中建构出了全景图,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在此后的习题讲练时,学生做题的正确率有了大幅度的提升;(3)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策略,提高了学习效率。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成就感。 (4)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五、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在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师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在使用思维导图进行语法课的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2.1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和观点 ,给学生留出自由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俗语说:千人千面。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学习经历,都有自己独特的思维和学习方式。使用思维导图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想法和观点,既要高效的利用好课堂时间,又要给学生的自由思考留出时间, 有时学生的思考也许不完美或不太合理, 也不要轻易否定, 要帮助学生不断地建构起自己的知识体系,不断完善自己的想法。鼓励学生去积极探索。

2.2 要加强学生间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在利用思维导图进行的语法复习的学习中, 教师要利用小组形式或自由组合等形式,多感官、多方式地调动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自主的沟通、交流,相互取长补短,互相激发,共同发展,让学生大脑能够真正“动起来”,不断增强合作探究的能力。

2.3 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

在制作思维导图和学生展示的过程中, 学生根据各自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会有不同的意见,由于学生认识水平的限制,学生的认识也可能会有不足之处,甚至存在不正确的地方。这时,教师要引导、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引导、帮助学生时也要注意好时机,把握好火候。恰到好处的发挥好引导作用。

最全英语语法思维导图范文第3篇

景涛

在英语教学中,充分利用思维导图,构建知识网络,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记忆,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思维导图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主要在以下这些环节运用:

一、运用思维导图进行预习,激发兴趣化解难点

我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前置性作业中,在预习时提出知识要点,引导学生展开探究。例如,在进行the simple present tense (一般现在时)语法教学前,要求学生在预习时收集关于一般现在时的定义、主语是单三谓语动词的特点、时间状语标志等资料,制作成一张思维导图。学生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他们要进行相关材料的收集与整理,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互相隶属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这些工作都促进了孩子们的主动性学习。学生通过先做后学,对新知识有了初步感受和浅层理解,从而更有目的性地进行课堂的学习,降低了对新知识的畏难情绪。

二、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学习,梳理知识把握重点

在课堂上,我再引入学生的预习作品作为教学资源,从各个小组中随机选择一些思维导图,请各小组谈论点评,分析学生所画的思维导图中存在的问题,比如,有的学生将一般现在时的时间状语once a day,on Saturdays这一类的短语遗漏了。还有主语是单三的一般现在时,怎样辨别单三,学生们在课前预习中并没有完全弄明白等等。通过各组的点评,使学生们知道了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运用一般现在时的时候经常犯的错误。此时,我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这样既丰富了教学手段,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化解了教学难点。

在各小组点评以后,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出我所绘制的一般现在时的思维导图,请学生们对比自己绘制的思维导图的知识点、层次性与我的相似度。最相似的同学会为本组赢得5倍积分,师生对比出来的结果会使学生们对自己的课前预习更加自信,更加认真,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最后,请各个小组利用思维导图的知识网络,结合教材内容为其他小组编制课堂考查试题,题型包括:单项选择,用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句型转换等等,

通过随堂测试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运用思维导图进行评价,整合知识发散提高

学生来制作思维导图,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即使是一些学困生也积极投身于导图的设计中,他们的绘画和设计能力甚至高于优等生,他们的长处可以充分发挥出来,促使了学生积极思考,也增强了他们的成就感,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这种评价方式不仅仅局限于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多元化,使每个学生都感到成功的喜悦。

带着愉悦的心情学习,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我又将思维导图用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中,要求学生课后将所学的知识重新整理,绘制新的思维导图,要求用绘制的the simple present tense (一般现在时)思维导图进行口语交际,用五句左右英语介绍一下自己的或朋友的日常生活。并将这个口头作文绘制成思维导图,在每节课的课前一练中为同学们展现个人风采。通过思维导图整合知识,发散思维,提高了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真正体现了语言学习的目的。

最全英语语法思维导图范文第4篇

以探讨新的学习方法和教学技巧。

1.制作教学计划

当我们要进行教学计划时,思维导图可帮助我们将所有的课程内容以及相关的注意事项编写成具有明确目标的教学计划。计划一目了然,使人很容易了解计划具体内容,同时也便于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而做出相应的调整。

2.撰写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完成课堂教学的必备步骤,通过教学设计,教师可以预知教学内容、重点及难点,可以准备教具、预设练习,并且前瞻性地预定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来归纳整理自己的教学设计思路,也可以充分运用思维导图在集体备课中共同讨论,完成教学设计。

3.在各种课型中开发和利用思维导图

(1)新授课

学生可以利用思维导图进行预习,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画出充满个性的思维导图,对教材内容进行整体感知。整个预习过程中学生的意见经过互相碰撞,新的观点不断产生,从而加深对新课的认识和理解。情况往往是学生当堂就可以向大家展示本组的学习成果。然后在预习的基础上,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运用思维导图总结教材内容,更深地理解教材深层结构,如:结构式、主题式、解题式、线索式、关键词式等等。 (2)习题课

目前习题课存在的问题:不同教学阶段习题讲练无序、重复、杂 乱,这是当前习题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忽视了习题教学目的的 全面性。把新课、阶段性复习、高考复习等不同阶段的习题教学,都 定位在“理解知识、熟练各种试题类型”这单一目的上,学生的解题 能力得不到全面提高。

忽视了习题教学目的的层次性。把新课、阶段性复习、高考复习 等不同层次的习题教学,都定位在“高考水平”这个层次上,新课教 学的练习题“一步到位”,各个不同阶段的习题教学任务实际上在循 环重复,依靠多次重复达到“会”的目的。

利用思维导图进行习题课。要实现习题训练帮助学生完善知识建 构的工作,其练习题必须按照知识结构的线索进行设计和编排,而不能东一枪西一炮,以题型为主线。在学生复习过程中,运用思维导图, 从基础知识入手理清思路,明确知识要点,对课程内容进行分类总结 和复习。

例如:一堂复习课:教学设想:以神舟六号宇宙飞船发射升空- 环绕旋转-返回着陆为主题,根据飞船从发射升空到返回着陆整个过 程中涉及到的高中力学知识,设计一系列物理问题供学生讨论。教学过程:课前组织学生了解、查阅、寻找有关飞船的结构化材料,课堂中重点探讨有关飞船的一系列物理力学问题。课后再提供有关飞船的结构化练习,以实现学生对有关飞船的力学知识、方法的整合。教学建模:学生通过思维导图建立知识框架,通过课堂交流、专题讨论和结构性练习弥补、掌握知识细节,完善系统。建立“专题整合”式复习课教学模式。 (3)实验课

恩格斯说:“只要自然科学还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说”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实验课以猜想和假设(假说)为探究的纽带不同层次的猜想和假设:猜一猜:随机猜想。发散性的猜想:搜集一切可能有关的因素。推断型猜想:以一定的经验事实和已有的理论为基础,经过逻辑推理,做出一定判断。创造型的猜想:以表象为基元,通过联想、想象,运用直觉和灵感等非逻辑思维,并与逻辑思维结合,做出一定的猜想和假设。猜想和假设是科学探究的关键要素,它与胡猜乱想是有什么区别的。科学的猜想和假设需要经验和一定的理论依据,经过一定的逻辑思维或想象推理,才能形成一定的假设。实验的技术方案需要综合考虑探究的可行性、误差影响、技能训练等因素,力求选择优化的方案。

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实验课改变了“教学生做实验”的传统写法,给学生较多独立思考的空间,但又不失用灵活的形式给学生必要的提示和指导。

最全英语语法思维导图范文第5篇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思维导图 应用

一、前言

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必须为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奠定基础,新课程改革也要求初中英语教学要竭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从目前来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将思维导图引入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可以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思路。

2.思维导图概述。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思维导图的出现,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有效方法。

3.思维导图概述。思维导图又称概念地图,是由英国心理学家托尼?博赞( TonV Buzan)于20世纪60年代发明的一种新型笔记方法,创造性地用文字将人脑的想法展现出来,并把一串枯燥的信息变成彩色的、容易记忆的、有高度组织性的图片。初中英语教师应该正视思维导图的作用,合理利用这种教学工具,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和理解力。

4.思维导图的理论基础。思维导图建立在扎实的理论之上,体现在以下几点:

(1)建构主义理论。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不管是儿童还是成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主要取决于自身已有的认知结构,即个体已有的关于自然和社会的认知框架。换言之,人们的认识是建立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的。人们还通过同化与顺应过程,推动认知结构的不断解构、重构与发展。借助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2)最近发展区理论。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认为每个人都有“最近发展区”,即现有的发展水平和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之间的区间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师要想帮助学生达到更高的发展水平,需要为学生提供一些支持,而思维导图就是这种有力的教学支持。

二、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1.课前制作思维导图。在课前,教师要结合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制作思维导图,概括教学内容涉及的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并在学生阅读英语材料之前将其呈现在大家眼前,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对语言材料有一个整体性感知。比如针?Α?Visit my school》,教师可以制作以下思维导图:

2.课中应用思维导图。在课堂教学中,当学生通过教师的思维导图对文章有一个整体认知后,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己制作思维导图,这样可以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语言材料,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比如我在教学完《Food》这一篇课文后,鼓励学生自己制作思维导图,将本节课中学到的新食物单词,和以前学过的表示事物的单词,一起综合起来制作一张表示“food”的思维导图。学生通过互相讨论,集思广益,制作出了以下思维导图:

3.课后使用思维导图。思维导图的应用还可以引申至课外,一是学生要通过思维导图再次复习课文,针对课堂知识点进行查缺补漏;二是学生要借助思维导图自行阅读一些课外辅导材料,以此锻炼自己的阅读能力。比如在课外作业中,我为学生布置了一篇《Singapore》的英语阅读文章,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也是为了帮助学生加强对国外文化的了解,初步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在我的鼓励下,学生针对这篇阅读材料制作出了以下思维导图:

通过以上思维导图,学生很快对新加坡国家形成整体认识,学习效果大幅度提升。

三、结束语

目前,初中生对阅读教学存在畏难情绪,教师要合理使用思维导图这个教学工具,体现教学和学法的统一性,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而为学生的日后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博赞.周作宇,张学文,译.思维导图唤醒创造天才的10种方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2]博赞.超级记忆[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

最全英语语法思维导图范文第6篇

导语

本章从一个想象中的火星人角度来观察人类智力的演变发展。这种高出地球 之外的视觉,可使你带着非常客观的态度来探讨放射性思维的指导原则,这样的 客观视角,恐怕是别的任何办法都无以企及的。

思维导图规则和建议,加上辅助的实际练习,是要帮助你打破精神障碍,把思 维导图中写下来的东西记住,并为各种各样的实际应用作好准备。最后,你还会 看到如何避免最为常见的一些等待着思维导图初学者的误区。

火星人对人类智力的看法

想象一下,你是一位来自数十亿年文明的火星人,火星人要求你研究、帮助 并最后与地球人交朋友,因为这些地球人虽然是一个非常年轻的物种,可他们是 非常聪明的。

你广泛仔细地研究地球人,发现他们的皮层极为复杂.有非常广泛的高级大 脑技巧,有无限联想的能力,一个几乎无止境的存储容量,他们生成新思想和新 联想的能力也同样是无边无际的。另外,他们的身体也十分神奇,结构复杂,极 富弹性和变化,能支持和传递高级智力;还有强化自身技能的心理学能力,加上 天生的好奇心,驱策他们探索宇宙的各个层面。

接着你发现,为了获取庞大无边的大脑能量,这个物种的成员们都挤在语言 这个非常崎岖狭窄的通路上跌跌撞撞。结果,他们一想到学习就头晕,致使分布 在地球各处成百上千万的学习机构里,满是睡大觉和想着早早出去的学生! 看着人间的这幕悲喜剧,你决定给人类一套思维导图规则,帮他们释放自己 无与伦比的潜力。这些规则必须是从各个学术角度看起来都是有效的——语义学 、神经生理学、信息处理理论、皮层半脑理论、物理学、心理学、哲学、记忆力 研究或者学习理论,这样的话,人类就可以加以选择和应用。下面 就是你提出的一些规则、理论和建议。 思维导图中的三个“A”

在许多东方古国里,教书先生传统上都是先让新学生学习三项规定:“听话 ”、“合作”和“变化”。这三项规定都对应于某个特定的学习阶段。

“听话”的意思是,学生要摹仿老师,只有在必需的时候才要求澄清疑问。 别的任何问题只能记下来,到下个阶段时再问。

“合作”指的是第二个阶段,这时,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知识,开始通 过提出合适问题的办法来吸收并组织信息。在这个阶段,学生会帮助先生分析, 并亲自动手。 “变化”意味着,彻底学习完先生教的一切东西以后,学生应该继续大脑进 化的过程,这样才能表达对先生的敬意。按这个方法,学生可以把先生的知识当 作自己的起步平台,并生发出新的洞察力和范式,因而也成为下一代的老师。

这三项指令在思维导图中的对应物就是“接受” (Accept)、“应用” (Apply)和“适应”(Adapt)。

“接受”的意思是,在第一阶段,你应该把对自己大脑的种种成见撇在一边 ,严格按照思维导图规则,尽量维妙维肖地模仿给定的范式。

“应用”是第二个阶段,这时候,你已经完成了本书对你进行的基本训练。

我们建议,此时,你可以画最少100幅思维导图,把本章节中的全部规则和建议都 用进去,建立自己的思维导图风格,并用下面几章里勾勒出的不同的思维导图进 行实验。应该在草拟,笔记等的各个方面都用思维导图,直到它成为你组织思想 极为自然的方式。

“适应”是指不断地发展自己的思维导图技巧。练习过好几百张“纯粹的”

思维导图之后,就到了试一下适应思维导图的各种形式的时候了。让我们来看看 结果……

思维导图规则及建议

规则

思维导图规则是用来增加而不是阻挡大脑自由的。在这种情况下,不要把生 硬的秩序与乱七八糟的自由混同起来,这一点很重要。秩序经常被人看作生硬和 羁绊的负面词。同样的,自由也经常被误解为混乱和没有结构。事实上,真正的 精神自由是从混乱之中创造秩序。思维导图规则正好帮你实现这个目标。这些规 则分为技法和布局两大类。 技法

1突出重点

2使用联想

3清晰明白

4形成个人风格布局 布局

l层次突出

2使用数字顺序

建议

这些建议可以补充规则,分成如下几类

1打破精神障碍

2 反复强调

3 作好准备

思维导图规则总结 技法

1 突出重点

.一定要用中央图

·整个思维导图中都要用图形

·中央图形上要用三种或者更多的颜色

·图形要有层次感

·要用通感(多种生理感觉共生) ·字体、线条和图形尽量多一些变化 ·间隔要有安排

·间隔要合理 2使用联想

,在分枝模式的内外要进行连接时,可以使用箭头

·使用各种色彩

·使用代码 3 清晰明白

·每条线上只写一个关键词 ·所有的字都用印刷体写 ·印刷体都要写在线条上 ·线条的长度与词本身的长度 ·线条与线条之间要连上 ·中央的线条要粗些 ·边界要能“接受”分枝概要 ·图形画得尽量清楚些 ·让纸横放在桌前 ·印刷字体尽量竖写 4形成个人风格 布局

l 突出层次

2 使用数字顺序

思维导图规则的基本理论 l突出重点

强调重点,如我们一向所见,是改善记忆和提高创造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强 调重点所使用到的一切技法都可以用在联想上,反过来亦然。下列规则使你能够 取得思维导图中的最大成绩和最为合适地强调重点。 一定要用中央图

图形可以自动地吸引跟睛和大脑的注意力。它可以触发无数的联想,并且是 帮助记忆的一个有惊人效果的方法。另外.图形还很有吸引力——在许多层面上 都是如此。它吸引你,它使你感到愉悦,它使你高兴,促使你注意它。

如果某个特别的词(而不是图形)对于思维导图是绝对要处于中央地位时,这 个词也可以通过增加层次感、多重色彩和吸引人的外形来变成一个图形。 整个思维导图中都要用图形

只要有可能的时候,都要用到图形,这会得到上述的种种好处,还可以在你 的视觉和语言皮层技巧之间建立很有刺激性的平衡,改善你的视觉感触力。

如果你把害怕画得很差的担心放到一边去,再画比如一只蝴蝶,你对第一幅 画可能不太满意。有时候,你可能画得不像个样子!可是,重要的在于,你已经试 过了,下次你看到蝴蝶的时候,会想到更仔细地观察它,以便于记住它的样子并 重新画出来。

这样一来,在思维导图中使用了图形后,你会更加注意现实生活,进而努力 提高描述真实物体的能力。你会真的对周围的世界“睁开眼睛”。

中央图形上要用三种或者更多的颜色

色彩会增强记忆力和创造力,使你避开单色引起的单调危险。它们会给图形带 来活力,使其更为动人。 图形要有层次感

层次使事物“凸现”出来,而任何突出的事物都会使人很容易地记住,也便于 交流。这样.思维导图中最为重要的一些因素就可以通过三维的图形得以强调。 要用通感(多种生理感觉共生) 只要有可能,你就应该在思维导图中使用一些诉诸视觉、听觉、嗅觉、昧觉 、触觉和肌觉(生理感觉)的词或者图形。许多著名的记忆大师和伟大的作家和诗 人们都曾用到过这种方法。

例如,在荷马的著名史诗《奥德赛》这本惊人的记忆大作中,他使用了全部 的人体感觉,来传达尤里西斯在长年围攻特洛伊之后返回家园时的激动和旅途的 险恶。在下列这个情景中,尤里西斯不慎触怒了海神内普土恩,惹得海神掀起涛 天海浪来报复:

“正说着,大海在他眼前掀起了一阵狂风恶浪,小船又摇晃起来,将他抛出 船外,一把摔得老远。他松开了头盔,可巨风的蛮力如此之大,桅杆被拦腰折断 ,船帆和帆桁都刮到了海里。尤里西斯沉在水里很长时间,他只能竭尽全力挣扎 到水面上来,因为克利普索女神赠给他的表服实在太重。他的头终于露出了水面 ,吐出流了一脸的苦涩海水。哪怕是这样.他还是盯着自己的船.奋力朝它快速 地游去.抓住它.翻身又爬上了船,以逃避淹死的厄运。大海紧攫住小船不放, 猛烈地摇晃着它,如同秋风把蓟花在路面上刮来刮去。一切就好像东南西北风一 起玩着毽球游戏。”

请注意这里的节奏、重复、序列、意象、提及的各种感官、运动、夸张、色 彩和感觉,这一切都包容在令人难以忘怀的、精湛的一个段落里。

观察一下小孩子们以各种感官来体验自然是很有趣的一件事。他们用双手触 摸、用舌头品尝、用身体四肢移动来探索外在环境;然后他们歌颂、歌唱、编歌 谣并彼此讲故事,编造非常动人的思维导图幻想和白日梦。

跟这些臻子们一样,被称为“s”先生的切里雪夫斯基就是用通感帮助自己记 住一生的几乎每一个时刻的。亚历山大.鲁里亚在他有关“s”先生的《记忆专家 的思维》一书中报告说:

对于“S‟‟来说也是这样的,只有词汇的意义才是最为重要的。每个词在他

的脑海里都有激起一个图象的效果。他异乎常人的地方是,他的图象无与伦比的 生动,比别人的牢固得多。另外,他的图象无一例外地与通感成份联系在一起… …

运动也是一个主要的助记手段,可用来促进思维导图。你的词汇、图片、整个 的思维导图都可以移动——就象迪斯尼乐园制作的一些令人难忘的、精彩的动画 片。为了让你的图形移动起来,你可以加一些合适的视觉动感符号,如下列所示 。

字体、线条和图形尽量多一些变化

变化大小是表明层次当中相对的重要性最好的一个办法。扩大一些的尺寸可以 增加重点,因而也就增大了想起它来的可能性。 间隔要有安排

安排有序的间隔会增大图形的条理性,有助于层次和分类的使用,让思维导图 “敞开”供人添加,看起来也美得多。

间隔要合理

每个项目之间空出一定的地方,会使思维导图秩序井然,结构分明。从逻辑 结论来看,各项目之间的空间可以与项目本身的重要性相比。例如,在日本插花 艺术中,整个布置都是基于鲜花之间的间隔的。同样的,在音乐中,声音经常是 围绕着无声而安排的。例如,贝多芬的第五交响乐实际上是从休止符或者静止符 开始的。 2使用联想

联想是改善记忆力和创造力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它是人脑使用的另一个整合 工具,目的是要让我们的生理体验产生意义,这是人脑记忆和理解的关键。

建立了中央图形和基本顺序思想后,联想的力量就可以让大脑进入任何话题 的深层次。

如已经提刘的一样,任何用于联想的方法都可以同样用作重点,反过来亦然 。

在分枝模式的内外要进行连接肘,可以使用箭头

箭头可自动地引导你的眼腈,把思维导图中的一个部分与另一个部分连接起 来。它们可以是单向的,也可以是多头的,大小形式和维度都可以变化。它们给 你的思想一种空间指导。

使用各种色彩

色彩是加强记忆和提高创造力的最为有用的工具之一。为了编码或者在思维导 图的特别区域里加上特别的颜色.可以专门选择一种颜色,这会使你勇快地进入 信息,会改善你对这个信息的记忆效果,并提高创造力的数目和范围。这样的颜 色代码和符号可以一个人做,也可以在一个小组里进行。

使用代码

代码会使你在思维导图的各个部分之间建立快速的联系,不管这几个部分在 纸上看起来有多么远。代码可以是对号和错号,圆圈,三角形或者下画线,也许 ,它们还可以更精致一些,如思维导图(彩图4)。

代码亦可以节省很多时间。例如,你可以在自己的笔记中使用很简单的一组 代码来代表人、项目、经常反复发生的一些事情或者经过。

代码可以通过简单地使用颜色、符号、形状和图形来巩固和强化层次和分类 。它们还可以用来把一些资料来源与思维导图联系起来(如书目,参考资料等)。 1代码2连线3连接4记忆5联想 3清晰明白

模糊不清会妨碍感知力。如果你在笔记上乱画一通,那只会阻碍而不会帮助 你记忆。

每条线上只写一个关键词

每个单独的词都有上千个可能的联想。每条线上只写一个词会给你带来联想 的自由,如同给一个肢体装上了额外的关节。重要的词组并没有丢失。(本规则更 为详尽的讨论见本章的“认为词组比单个词更有意义一些”一节) 所有的字都用印刷体写

印刷体都有一个较为固定的字型,因此也更易于让大脑“拍照”。所额外花 费的时间,由于快速的创造性联想和回忆而会得到更大的补偿。写印刷体还会促 进简洁,大写和小写字母可以用来显示词汇在思维导图上的相对重要程度。 印刷体都要写在线条上

线条为词汇的„肉体”提供“骨架”。因此,它会有助于图形的组织和整洁, 因而也就使得整个图条理清楚,有助于记忆。线条还会鼓励进一步的连接和修饰 。(见第124页图) 线条的长度与词本身的长度一样 这个规则容易让词和词尽量靠近,因而也就有助于产生联想。另外,所节约 的空间也让人能够包括更多的信息在一张思维导图上。 线条与线条之间要连上

把思维导图中的线条彼此连上容易使思维也接上趟。线条可以变成箭头、曲 线、圆圈、闭路环、椭圆、三角形、多面形,或者从大脑这个无限的仓库里随便 想出个什么形状来。 中央的线条要粗些

加以突出以后,粗些的线条立即向你的大脑发出一个信号,让你注意中心思 想的重要性。如果你的思维导图是处在探索阶段,也许你会发现,在思维导图的 过程中,一些周边思想实际上比中心思想更为重要。在这些情况下,只要合适, 你就可以简单地把外围的线条加粗一些。有机和弯曲的线条会更大地增强视觉兴 趣。

1线条2粗线3向外4拥抱5连接 边界要能。接受”分枝概要

边界线“拥抱”一个完成的思维导图的分枝时,它会定下这个分枝的独特外 形。这个独特的外形可以激发包含在这个分枝里的信息的记忆。对于更为高级一 些的助记思想家,这些外形可以成为“活的图片”,极为成功地强化回忆起来的 可能。

我们当中许多人在还是小孩的时候经常无意识地干这样的事情。例如,你是 否记得,在阳光灿烂的日子外出躺在地上.仰望着蓝天白云?如果记得,你多半会 对着飘动的白云说:“啊,那是一只羊!…„有只恐龙!…有条船!”“有只鸟…… ”

你的思维在根据随意的外形构造图象.因而也就让外形更易于记住。同样的 ,在思维导圈中创造外形,会帮你在一个更为容易回忆的形式里组织许多的数据 。这样子收集信息,叫作“零打碎敲”,是非常有名的助记法。

根据心理学家的看法,我们的短期记忆平均只能够记住七个信息项目。零打 碎敲可以帮我们更为有效地使用存储空间。

例如,一位未经训练的大脑使用者可能会把全部的短期记忆力用在存储一个 七位数字的电话号码上面。而有经验的记忆者,他会把这七位数字以一种有意义 的方式收集起来,因此就可以腾出空间来用于记忆别的东西。

+1982年,蔡斯和艾立克森做的一项试验就是关于这种记忆力的,1986年由格 拉斯和荷里由克描述出来。一位受试者特别有趣。一开始,他平均只能记住七位 数字。但是,经过两年的零打碎敲练习后,他可以记忆82位数字。他的特殊技巧 就是把数字与大脑里面已经有的长期记忆联系起来。例如.351这几位数字,就与 以前的一项世界一英里短跑纪录联系起来了(3分51秒)。

因此,在思维导图上划边界线有明显的助记长处。如果你希望在已经划了边 界线之后再加上什么东西,那么,可以再加上几条新的分枝,加以新的边界线, 就像一棵被锯掉的树干上露出的年轮。 图形画得尽量清楚些

外部的条理性会有助于内部的思维条理。清楚明白的思维导图看起来也顺眼一 些,好看一些,也更美。

让纸横放在桌前

横向的格式(“风景画”)比纵向的格式(“人物肖像”)会给你更多的自由和 空间来制作思维导图。横向的思维导图读起来也容易些。 没有经验的思维导图制作者经常是转动纸张,而人和笔在原地不动。这在制 作思维导图时可能不会引起任何麻烦,可是,想再要阅读思维导图的时候,会造 成很大的不方便,你会发现你得发挥瑜珈大师的高级技巧来看懂你的作品! 印刷字体尽量竖写

竖写的印刷体让大脑更容易进入已经表达出来的思想,这个规则对线条角度 的要求与对印刷体本身的要求是一样的。如果尽量让线条保持横向,思维导图读 起来会容易多了。

4形成个人风格

如前所述,我们都是非常不同于一般人的。思维导图应该反映出我们这些独 特大脑里面非同一般的思想网络和思维模式。思维导图越是能这样,我们的大脑 就越是能够与它们认同。

为了真正形成个人的思维导图风格,你应该遵循“l+”原则。这个意思是, 你所画的每一幅思维导图,比上一次画的图都应该更具色彩一点,更有三维特征 ,更有想象力,更有联想意义上的逻辑,更加好看一些。

这样的话.你就会不断地发展和完善精神技巧。你会画出一些自己想反复地 看一下,并为了创造和交流而使用一下的思维导图来。另外,你的思维导图越具 有个性,你越是容易记忆住它们所包含的信息。(详情见第11章)

布局

l突出层次

如第9章所述,按照基本顺序思想的形式使用层次和分类,可以很大地加强大 脑的能力。

2使用数字顺序

如果你的思维导图是某件特殊任务的基础,比如一个演讲.一篇文章或者一 次考试的答案,你可以以一种特别的顺序来交流自己的思想,不管是按时间顺序 还是按重要性的顺序。

为了实现这一点,你可以简单地给所需要的顺序编一些分枝号,如果需要的 话,甚至还可以给每个分枝分配一些合适的时闻或者重点。如果你喜欢字母,也 可以使用字母表里的字母。不管哪种方式,使用顺序的方式总会自动地得出更为 逻辑的思想。

┏━━━━━━━━━━━━┓ ┃思维导图建议总结 ┃ ┃打破精神障碍 ┃ ┃l增加空白线条 ┃ ┃2提出问题 ┃ ┃3增加影象

上一篇:中秋节国庆节安全生产范文下一篇:作文素材名人事例简短范文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