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数学课堂论文范文

2024-05-06

快乐数学课堂论文范文第1篇

目录

摘 要 .............................................. II Abstract ............................................ II 引 言 .............................................. 1

一、 创建小学数学快乐课堂的原因 ...................... 1 (一) 提升小学生课堂学习的专注度 ................... 1 (二) 数学学科的学习具有一定的难度 ................. 1 (三) 传统教学模式单一,学生兴趣不高 ............... 1

二、 创建小学数学快乐课堂的必要性 .................... 2 (一) 解决课堂教学中突出问题的迫切需要 ............. 2 (二) 解决学生负担过重的迫切需要 ................... 2 (三) 促使学生在浓厚乐趣的课堂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究 . 2

三、 现今小学数学课堂存在的问题 ...................... 2 (一) 教学方式有待进一步改善 ....................... 2 (二) 留给学生的时间和空间明显不足 ................. 3 (三) 忽视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升 ................. 3

四、 创建小学数学快乐课堂的策略 ...................... 3 (一) 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 ........................... 3 (二) 通过游戏活动提升课堂的快乐性 ................. 4 (三) 加强互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 4

I (四) 通过恰当的教学评价增强课堂的快乐性 ........... 4 结语 ................................................. 5 参考文献: ........................................... 5

摘 要

小学生天性贪玩、缺乏自控力,课堂上易受外部环境的干扰,导致其注意力集中时间短。以往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具有单一性、抽象性、枯燥性等缺点,这些缺点均使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降低,尤其是单一形式的教学模式更加突出其学习的难度。因此,小学数学教学需要创新,来提高目前的教学质量,使得学生能够在一个欢乐、愉快、祥和的氛围内学习成长,从中也将体会出学习数学的乐趣。 关键词:小学数学;快乐课堂;兴趣;创建

Abstract The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are naturally playful and have a lack of self-control. They have a short attention span in class and are easily distracted by external influences. Elementary school mathematics content is abstract, boring, the student learns to have certain difficulty, and in the past element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mode is single, the student is more unable to study interest. As a result,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elementary school mathematics classroom teaching, teaching needs to create interesting II mathematics classroom, make students learn in a happy atmosphere cheerful, thinking and exploration, and experience the fun of learning mathematics. Key words: The Elementary School Mathematics;Happy Class ;Build III

引 言

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主要以形象具体的思维为主,而数学知识兼顾了抽象性和逻辑性。因此,数学学科的教学对小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教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数学学习当中,兴趣是学生最好老师,是其学习的内在动力,他们以兴趣作为学习的欲望,才能更加有效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在激发的学习兴趣,有效的方式是打造快乐性的课堂,创造比较好的学习氛围,进而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兴趣点,使他们在充满良好氛围的课堂中积极思考、探究,寻找各自的数学学习乐趣,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

一、 构建小学数学快乐课堂的原因

(一) 提升小学生课堂学习的专注度

教学实践表明:成绩好的学生,大部分课堂上专注力时间长。可见专注对于一个学生的学习效果是何等的重要。根据大量心理学研究数据显示:小学生上课专注力差,容易受外部环境干扰,精力易分散。因此,小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就是培养和提高小学生上课的专注度,有笔者曾做过这样的调查,在课堂上精力不集中容易被外界影响的学生,有83%是对老师的教学感到无味提不起兴趣,有的竟生出厌烦之心。所以,创建小学数学快乐课堂有必要提升小学生课堂学习的专注度。

(二) 数学学科的学习具有一定的难度

小学教学内容由于具有抽象性和逻辑性,导致教学比较枯燥、乏味,同时小学生多以形象思维为主,逻辑性较差的弱点,因此,数学学科的教学对于小学生来说具有一些难度。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教育工作者创建小学数学快乐课堂,将数学知识由抽象化转为具体化。创设与之相联系生活场景,加深小学生的理解,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点具有代入感。

(三) 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使不少教师始终保持单一的教学模式,讲解典型习题、例题—做类似题型练习、模拟—评讲相关题型作业”,使得小学生逐渐失去其所学数学多的兴趣。 这也是我们要创建小学生快乐课堂最主要的原因。

二、 创建小学数学快乐课堂的必要性

(一) 解决课堂教学中突出问题的迫切需要

创建小学数学快乐课堂是解决课堂教学存在很多突出问题的迫切需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较常见的几种课堂原因有:师生关系淡化,纪律问题;学生注意力分散、时而走神;较为严重的甚至故意捣乱课堂秩序,师生便会处于一种对抗的状态,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在这样的课堂环境的下,教学任务以及培养情感的目标就会难以实现。

(二) 解决学生负担过重的迫切需要

当前小学生普遍存在着学业负担过重的问题,老师会把课后的练习题一遍遍的留给学生,最终的结果是学生可以把答案背下来却不会做。然后老师会继续下发各种数学卷子采用题海战术,导致学生产生厌学心里,思想负担超负荷,最终将出现“读书死”、“读死书”、“死读书”等令人惋惜的现象。

目前,过重的学业负担是由诸多因素产生,但课堂上学生的不和谐仅是其关键因素之一。这种不和谐因素将使教学任务无法在课堂上完成,进而导致课堂教学任务拖延,有时会使学生本该在课堂上完成的问题无法得到解决,只有在业余时间去弄懂那些在课堂上无法弄懂的数学问题。快乐课堂的建立是基于良好的课堂纪律、融洽的师生关系,通过双方的互动,教师在于传授解惑,学生在于积极思考、认真听课。只有这样师生协调配合,自然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三) 促使学生在浓厚乐趣的课堂中认真学习、积极思考

北师大的一位数学教授研究发现:“数学本身不枯燥,是数学老师将其教枯燥了”如果一个学生能够体会到数学独有的内在魅力,并从其享受到学习的快乐以及成就感,而不是为了考试学习数学,他的数学就能学好了,考试当然也就考好了。所以建立小学数学快乐课堂,为了使学生能够在一种愉悦的氛围内认真学习、积极思考,并使学生真正喜欢数学。快乐的数学模式是在一种愉悦的氛围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情思在数学教学方式中得以体现。

三、 现今小学数学课堂存在的问题

(一) 改善教学方式

以往的教学方式多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如乒乓球式教学方式,学生兴趣不高。数学知识看起来比较枯燥、单调,但蕴含着丰富的兴趣因子,老师可以通过故事形式传授给所学的学生们,进而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这对于课堂气氛的活跃至

2 关重要。对于一些学生较难理解的数学问题,老师应采用难的化容易,易化零的原则,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理解。对于明显具有规律性的问题老师可以编成谜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化平淡为神奇。

(二) 提供学生多余的时间和空间

学生参与程度不高,积极思考不足。整堂课下来几乎是师授生听,小组讨论几乎是形式上的,由于课堂任务和时间关系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完全不足,学生没有代入感,注意力分散,而老师常常会把课上没完成的任务让学生带回家中,学生课堂由于听课效果不好,课后作业做起来则十分吃力,学生越是不会老师越是采用题海战术,长期以往恶性循环导致师生关系不够和谐,学生为难情绪大。

(三) 忽视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升

近年来,多数教师更加注重学生的成绩单,而忽视逻辑能力的培养。我国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通过数学的学习能够掌握良好的逻辑和思维模式,使学生终身受益。课堂中学生自主独立思考的机会很少,机械式重复式,低效甚至无效练习多,而有层次多变灵活的综合性练习少。 完全忽视了只有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升了学生成绩自然上升这一事实。

四、 对小学数学快乐课堂的建议

(一) 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

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能够接受教育、获得知识的整个过程,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的知识、掌握相应的技能、发展自身的思维,从而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因此,在小学数学整个教学课堂中,教师首要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运用比较生动、形象的教学模式传授学生所学的知识,改善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提高他们各自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这样,当学生喜欢听教师讲课时,他们便会处于亢奋集中的状态,思维反应更加灵活,学习效率也会有大大提升。同时,教师幽默的语言也是增强与小学生之间友好交流的武器,这样使得抽象化的问题能够更加形象的、具体直观地表现出来,增强学生的理解能,更好的与老师交流从而增强自信心。教师要结合每个学生的自身特点,注重个体发展,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潜能,使他们对数学的学习有个充分的理解,需要注意的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并不是对学生完全放手,而是让他们在既有集体约束,又有个性发展的课堂中学到知识、掌握技能。这样的课堂是学生喜爱的,能调动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也是创建快乐课堂的有效途径。

3 (二) 通过游戏活动提升课堂的快乐性

小学生课上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很容易分散其注意力,尤其是游戏,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善于把游戏巧妙的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动静结合,将数学知识融入到游戏活动中,带动孩子们积极性的同时,使数学比较抽象的知识点转化为具有形象化、直观化。个别教师将一些比较抽象化、难懂的数学知识点转化为具有游戏规则的方式,使学习变成做游戏的过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兴趣将会被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进而达到’寓教于乐”的教育目的。需要强调的是,教师在选择游戏要结合数学的知识点,这种学习方式能够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兴趣。比如,教学二年级学生学习“乘除法”概念时,这对刚上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很难理解,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这部分知识,教师可以创设“同类玩具相加进行相互理解” “同类蔬菜放进几个竹筐里”等游戏,引导和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找不同,并试着将属于同一类物品的事物归纳在一起。这样设计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激起各自爱玩的兴趣,同时能够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在整个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得到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也充分体现了“寓教于乐”的教育原则。

(三) 加强互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有效的教学活动应当是一个具有趣味、智慧、想象力的过程,故将小学数学课堂变得更加有快乐性,教师应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新的教学理念,把以往“教师讲、学生听“单一的教学模式转变为“学生学、教师引导”的新型教学模式,进而使师生间友好,实现积极互动、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在课堂学习中,教师的态度对学生的学习至关重要,教师好的心态使学生学习效率提高,反之,学生学习效率下降,教师应平等公平对待每位学生,这样使学生感受老师的亲切感,双方彼此互相尊重,让每个学生对产生爱学习的兴趣。因此,打造愉悦的小学数学模式,教师与学生应建立良好的交流和沟通过程,达到彼此相互信任,使得教有所学,学有所教。在数学的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应改进数学课堂上遇到的问题,并及时加以纠正,对那些不适合现有教学模式的方法进行调整,如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等。充分挖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各自的优点,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所在。比如,在让学生试着“从1数到10,再从10倒着数到1”这个环节中,教师可以结合我国跨年时候的视频,师生一起倒数前十秒,共同见证除旧迎新的瞬间。在这样充满快乐性的的课堂中,师生间的距离拉近了,而且跨年倒计时使学生感受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它们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倒数数字。

(四) 通过恰当的教学评价增强课堂的快乐性

教学评价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教师准确、恰当的评价能够增强学

4 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在快乐中学习数学,同时也有助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的教学活动中。因此,打造愉悦的小学数学氛围,教师掌握每个学生的特点来运用其教学评价,对教师和学生均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你的好学让老师称赞”“你每天都在进步老师真为你高兴”;对学生所犯的学习上的错误,不能一味批评,要帮助他们找出原因,采用鼓励式的语言让他们改正。如:“你的数学作业有了明显的进步,如果再整齐点看起来会更好!”像这种能够充分利用其教学评价技巧来提高小学数学效率,教师需要给每个学生自我展现的机会、改进各自成功的机会,特别对于差等生来说至关重要,要消除他们在学习数学的厌倦心里,他们更需要教师的肯定所以教师要多通过鼓励的、肯定的评价给予他们表扬。教师激励性的表扬能让学生重拾学习数学的信心,敞开心扉,更加上进。只有这样数学课堂上的教学才能体现出快乐性,想象力、创造性得以全面展现,教师对差等生的进步应给予适当奖励,使其更加有信心学习数学,从而消除那些对数学学习不利的因素,从而进入愉悦的学习氛围,提高自我学习的创造力。

结 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学习、发展和深入研究,改善现有的小学数学模式,探索一种适合本地区小学生数学的教学方法来提升课堂的快乐性,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主积极性,使他们在快乐学习中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作用,从心底最深处爱上数学,并在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得到发展和提高。

参考文献:

快乐数学课堂论文范文第2篇

1 初中数学教学中情景教学的基本特征和意义

1.1 情景性

“情景”是探究教学的出发点和切入点。“情”就是将学生的兴趣、需要、态度、情感的培养纳入课堂教学。现实环境或模拟世界的创设, 拉近知识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距离, 使学生感到知识和客观世界、现实生活密切相关。

1.2 问题性

“问题”是探究的方向与动力, 是学生学习新知的源头所在, 学生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学习, 建构新知, 根据学习内容, 创设学生熟悉或感兴趣, 与学习新知紧密相关的情景, 利于学生提取信息, 提出数学问题。

1.3 启发性

作为数学情景的材料或活动, 必须富有启发性, 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引发小学生广泛的联想和想象。

1.4 针对性

作为情景的材料或活动应针对学生的实际和教学内容的特点, 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

1.5 趣味性

作为情景的材料或活动应尽量新颖有趣。对材料或活动产生直接兴趣, 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情景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意义有:首先, 数学情景教学一开始就提出了对全堂课起关键作用的, 学生自己能够解决的, 富有挑战性的问题, 激发了学生的浓厚兴趣, 并以积极的态度去解决所提出的问题, 这就形成了学生迫切要求学习的情景, 为后面课的展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第二, 创设了问题情景。问题是思维的出发点。有了问题才会去思考, 对学生提出一些他们想解决而未解决的, 富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问题更能激发学生的向心力, 促使他们积极思考。第三, 从实施过程来看, 全体学生真正做到了动手、动脑、动口, 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从不自觉到自觉地发挥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第四, 在教学中使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得到了很好的贯彻。学生的学习是主动的学习, 始终贯穿着学生的自主活动, 充分发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最后, 数学情景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训练, 能让学生越学越聪明。

2 通过数学情景营造快乐氛围并提高课堂效率的策略

创设问题情景, 培养数学实践能力, 就是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中, 要善于为学生提供思考问题的空间,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理深处, 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创设问题情景正是为了满足学生的这一种需要, 教师在教学中有意创设情景会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活动, 学生在自己的参与实践中会掌握知识和提高能力。

2.1 创设真实情景,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好奇心

创设情景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而多媒体技术正好是创设真实情景的最有效的工具, 如果再与仿真技术相结合, 则更能产生身临其境的逼真效果。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以及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创设与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景, 使学习能在与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景中发生。数学课堂应该贴近生活实际, 以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情景呈现出来, 给学生以亲切感,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并体会学习数学价值。例如, 在圆环面积计算的教学中, 请同学先来帮助老师解决这样一个问题:地毯公司接到某航空公司的订单, 请他们为该公司新建的环形走廊铺设地毯, 寄来的图纸已按 (1:a) 比例缩小。同学们, 假设你们就是塔克公司的设计人员, 这份图纸交给你, 要求你计算地毯的面积, 你知道你的任务其实是什么吗?从而设置圆环面积计算的问题情景。

2.2 利用游戏资源, 增强学生体验提高课堂效率

爱玩是人的天性, 特别是孩子, 对玩更是情有独钟, 因此应让游戏教学适当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利用学生爱玩、乐玩的天性创设情景, 有助于捕获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体验知识的发生、发展的过程, 让学生在参与中去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从而达到在玩中学的目的。如在讲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时, 拿出一些扑克, 从中任意两张, 红色为正数, 黑色为负数, 让学生进行口答:又如在讲授概率时, 让学生自己动手抛硬币、摸彩球, 根据自己的实践感知理解等可能性的含义, 去感知概率的作用以及与现实之间存在的差距。通过创设游戏情景, 可以降低教学难度, 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调动学生的求知欲, 往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3 创设探究型情景

即教师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景, 在设计教学方案时, 不是直接以感知教材为出发点, 而是把教材上的知识点改编成需要学生探究的问题, 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让学生在尝试中体验和创新, 使传统意义上的教学过程变为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探究、解决的过程。在“截一个几何体”的课堂教学拓展训练中, 教师可创设这样一个探索情景:如果用平面截掉长方体的一个角, 剩下的几何体有几个顶点、几条棱、几个面?学生纷纷切起了自己的萝卜 (正方体、长方体) , 说出了多种答案, 有的同学还争了起来。通过动手操作、讨论交流, 最后归纳出完整的答案:当截面不过顶点时, 有10个顶点, 15条棱, 7个面:当截面过一个顶点时, 有9个顶点, 14条棱, 7个面:截面过两个顶点时, 剩下的几何体有8个顶点, 13条棱, 7个面:截面过三个顶点时, 有7个顶点, 12条棱, 7个面。在这样的情景下, 学生自主探索的热情浓厚, 合作交流的气氛活跃。并经历了从多角度认识问题, 尝试解决不同答案合理性的活动, 既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了所学知识, 又培养了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总之, 情景创设要让情景创设服从教学内容, 既要有“数学味”, 又要有“应用味”, 服务于教学目标, 服务于教学重点, 情景创设只是一种手段。要优化教学过程, 提高教学质量, 就必须保持学生高效率的心理投入, 当每节课学生都能以轻松愉快、而又紧张兴奋的心情进行学习时, 将有助于激发、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兴趣, 培养学生积极思维的习惯, 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理解与表达能力。长期这样坚持下去, 就一定能提高课堂效率。

摘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设置数学情景, 对营造学习的快乐氛围, 提高课堂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情景教学的基本特征和意义的基础上, 提出了通过数学情景营造快乐氛围并提高课堂效率的若干策略。

关键词:数学情景,情景教学,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 任孟霞.小议新课标背景下数学情景的创设[J].数学学习与研究 (教研版) , 2009 (8) .

[2] 袁樱月.快乐数学源于创设情景[J].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1) .

快乐数学课堂论文范文第3篇

新课改指出,加强教学中师生的双边关系,即重视教师的教,也重视学生的学。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师生是课堂教学的唯一主角的现象,应提倡师生间情感主流的平等关系。

那么,怎样的课堂是学生所喜欢的课堂,怎样的课堂是属于学生自己的课堂,怎样的课堂能真正促进教与学双边的活动,怎样的课堂教与学双边的活动真正落到实处,怎样的课堂是有效的……我国着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必须会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这句话中,可以理解为,身为担当教育教学工作的我们,必须走进孩子,把自己与孩子们融为一体,做孩子的朋友;反之,一切教育只会变成空中楼阁,那么,怎样才能使教育的过程成为师生情理互动的愉快过程,进而收到良好的育人效果呢?走进学生的生活,做学生的贴心人,“用情感搭建充满快乐的美术课堂--有效的美术课堂互动空间”,才能还原美术课堂本色,给孩子一片属于自己的畅想天空,那才是一条成功之路。为了使所有学生能充分领悟美术的无穷魅力,在美术教学中,我从以下几方面引导全体学生积极的、自信的、快乐的参与各项美术活动:

一、将教材与生活进行整合

艺术来源于生活,因为一切的所谓“艺术”都是人眼中的艺术,而人是生活的产物,人的全部鉴别标准当然也是生活的产物,生活是海,艺术是水!水融于海,也源于海,所以说完全脱离生活的所谓艺术不可能与人的鉴别标准接轨,逆而论之,人类艺术必来源于人类生活。在教学中,我们只有将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引导学生在观察生活的基础上进行绘画、设计,才能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创作成为有源之水,从而创作出异彩纷呈的作品。

二、将教材与其它学科进行整合

任何一门学科,它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彼此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就美术来说,在感受美术意境时,可以用音乐来调动学生的情绪。如痴如醉的乐曲不仅无声地牵引学生的思想进入画境,使学生感染画中的精神和韵律,激发更强烈的情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还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把美术与戏曲有效地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表现能力、创造能力和艺术审美能力。我们在教学中,辅以与美术教学内容相贴切的文学意境,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画面内涵的理解,而且在潜移默化中还提高了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三、运用媒体,创设情境吸引学生主动参与

学生认识美术主要是依赖视觉的直觉感知来完成,要感受美术的美,就必须投入到美术中去。随着鲜艳的色彩、流畅的线条,展开丰富的想象,只有这样才能动之以情、积极参与、快乐的学。比如说我在《鱼儿游游》这一课时,运用FLAS动画制作了精美的课件,创设了蔚蓝的大海、各种各样美丽的热带鱼以及会说话的小鸭子,还有美妙的旋律等一系列有趣的情境,然后课件中的热带鱼通过媒体展现在学生跟前,并且邀请学生参与游戏,并到大海里来一起游泳等等,这样以来,学生全都争先恐后地要求参与到美术活动之中来。

四、设计美术教学活动时,必须增强其趣味性

美术教学活动要富有趣味性,学生参加起来才有主动性和积极性。经多次实践,我发现融音乐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的游戏,更能激发学生的激情,以及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让他们在愉悦中不知不觉地掌握所学的知识,使美术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从而使学生对美术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学习《彩线连彩点》这一课时,由于这一课是学习认识色彩与线条,并运用色彩和线条画一张画,为了让学生能认识不同的色彩和各种各样的线条,我利用FLASH动画制作了一个有趣的课件,根据《找朋友》的歌曲作为课件的主题曲,创设了一个小朋友、各种卡通模样的小油画棒人和各种各样的卡通线条人,它们在音乐声中一起做“找朋友”的游戏,学生们看了以后就开始蠢蠢欲动了,这时候我就让他们戴上小油画棒和线条的头饰来玩“找朋友”的游戏,学生们在做游戏的时候不知不觉中认识了多种色彩和各种各样的线条,而这节课的学生作品也达到了非常好的效果。经过这样的教学设计,美术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大大的增加了,学生也非常感兴趣的参与其中,并在快乐中学习。

“兴趣是学习的情感因素,参与是学习的行动因素”。总之,在新课改不断深入的今天,我们要理解并落实新观念、新思想、新方法,在美术学科教学过程中,我们一定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一节美术课都充满欢声笑语。

快乐数学课堂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幼儿数学;集体教学;游戏化;实践研究

在上幼儿园阶段的幼儿,游戏是孩子们之间进行互动交流的主要形式,同时在数学集体教学中运用游戏化教学能够更好的促进幼儿综合性发展,而且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当中也有明确的指出幼儿园教育应该主要以游戏作为基础,能把数学知识的抽象化、严谨性融入到游戏中,促进幼儿更好的了解数学知识。

一、数学集体教学游戏化的主要概念和基本内容

(一)游戏化教学的主要概念

作为游戏化教学,主要就是指教师能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游戏活动中学习到数学知识,游戏作为幼儿们最喜欢的最正当的活动形式,让幼儿能在自由自在的游戏活动中了解数学并运用数学知识,有效的激发了幼儿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幼儿园工作规程》在到《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指南》中,都是把“游戏作为基础活动和教学思想”引导幼儿课程改革的关键。

(二)幼儿数学集体教学目标的主要内容

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当中有明确的规定科学领域总目标:

(1)是对周围环境、事物以及现象都有着较强的兴趣和好奇心;

(2)能够运用各种感官,进行动手动脑,深入探究问题;

(3)运用合适的方法进行表达和交流主要的探索过程、结果;

(4)在日常生活中把所学数学知识进行相联系;

(5)多多爱护动植物,关心自己身边的一切,亲近大自然环境;

以上五点都将作为总目标进行发展,而且还需要教师能给幼儿构建出愉悦、有益的活动氛围,培养学生敢于想象、乐于创造的精神品质。

二、现阶段幼儿数学教学现状

根据当前我国幼儿园的数学教学现状来看,有很多的幼儿园教师还在运用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从而导致幼儿在面对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时不能完全的理解,数学作为抽象、严密的学科,其中舞蹈逻辑性、系统性都是属于客观的存在,虽然现阶段有的幼儿园教师在运用游戏化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但是并没有完全的了解游戏化的意义与作用,缺乏目的性,而且在游戏化教学中幼儿的安全问题没有得到保证。

三、幼儿数学集体开展游戏化的实践研究

(一)在日常生活中开展数学游戏教学模式

教师可以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开展数学游戏化教学模式,而且相对于幼儿们的家长也是更加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多学习一些在生活当面的护理而不是提升学习成绩,所以把数学知识融入到幼儿生活中是有助于幼儿加深了解数学知识,那么这就需要教师能够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游戏,例如,当幼儿在吃面包或者是其他食物的时候,就可以先让幼儿关注自己或者是别人“吃”的动作,在给幼儿设计一个关于“变魔术”的游戏化教学模式,让幼儿开动自己的脑筋边吃边变,让面包能变换成为三角形、圆形以及正方形等不同形状,那么当幼儿在變换的时候不仅满足了自身身体的需求量,还培养了幼儿对图形的认识,像是在幼儿的平常生活中,有很多的物品或者是形状都是具有着一定的大小、数量以及方位的存在,例如,黑板是长方形、玻璃是正方形、气球是圆形以及我们自己的手指都是属于不同长度和形状的。

(二)创设良好的数学教学环境,增加幼儿的主动性

当教师给幼儿创设数学教学环境的时候需要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创设,更好的激发幼儿主动参与活动,那么教师可以让幼儿通过游戏了解到数学知识的两种形式:第一,幼儿在游戏化教学模式中能够更好的积累数学知识,进而发展出自己的思维能力;第二,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渗透游戏环节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问题:1. 活动目标的制定不能够过高,促使幼儿不能完成;2.目标制定也不能过底,没有实践的意义。只有教师充分认识到游戏化教学模式对幼儿数学教学的重要性,才能更好的提升教学效果。

(三)操作中开展数学游戏

操作性数学教学活动是指能够让幼儿通过自己的玩具或者是实物材料,进行了解数学知识的过程,主要就是让幼儿能学习到数学知识和技能。例如,先让幼儿在地上事先准 备一些方格图,方格图上某些格内打上“×”,每个图的打“×”地方可有不同,并以占位游戏:四方城 作为游戏起点,出示事先在地上准备好的方格图,在请幼儿观察地上方格有什么特点?(有的方格内打上“×”有的方格没有打“×”)或者也可以假设打“×”的地方有不能站人,请幼儿猜想那个地方安全可以站人(没有打“×”的地方),最后开始站位游戏,可根据幼儿兴趣重复玩几次。以此方式不仅有效的促进幼儿和幼儿之间的交流,更是把抽象化的数学理念以直观形式展现出来。

(四)家长需要改变对游戏化教学的观念,积极参与到幼儿的教育中

根据当前我国的幼儿现状来看,幼儿的成长是离不开家长的陪伴,而且家长作为幼儿在上幼儿园之前第一位教学者,所以说良好的家庭氛围是直接影响孩子成长一生的关键,但是现阶段有很多家长的思想观念都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当中,并没有跟随时代的发展而进步,也不支持在数学教学中运用游戏化的教学模式对幼儿开始传播数学知识,这对幼儿数学集体教学游戏化的实践产生了严重的阻碍,那么针对这一类问题,就需要教师能够和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进一步的提升家长的传统教学思维模式,让家长能够及时的关注并了解自家幼儿的成长方向以及动态,促使家长能正确的认识到数学游戏教学的好处和优势,从而协助幼儿园教师顺利的开展游戏化教学模式。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幼儿数学集体教学游戏化是有助于提升幼儿学习数学知识的,有效的激发了幼儿对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能够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实践操作中了解到数学知识,进一步提升了幼儿园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康健. 幼儿数学教学游戏化的实践与研究[J]. 才智, 2016(36).

[2] 李孟梅. 快乐学习——小班幼儿数学游戏化学习的实践与探索[J]. 中华少年, 2016(22):237-238.

[3] 范蕾蕾. 浅谈幼儿园大班数学集体教育活动游戏化[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7(2).

(作者单位:贵州省惠水县羡塘镇羡塘幼儿园)

快乐数学课堂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渗透德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从“教师、教材、教法”“三教维度”进行德育渗透,不断提高德育渗透的能力,深入挖掘数学教材中蕴含的德育元素,把握数学课堂德育渗透的技巧,以提高德育渗透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彰显数学教育的思想性。

关键词:教师教材教法;德育渗透;小学数学

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部《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要求: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将中小学德育内容细化落实到各学科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中,融入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数学等学科要加强对学生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探究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树立勇于创新、求真求实的思想品质。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渗透德育是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有利于使学生树立高尚品德、培养良好品质。这就要求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挖掘数学教材中蕴含的德育元素,在课堂上采取适当的渗透方式,让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也能获得思想、情感的熏陶,真正彰显数学教学的教育性。

一、教师维度:提高教师的德育渗透能力

(一)提高教师的德育渗透意识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通常存在几个误区,一是有些教师认为数学课堂只是数学知识传授的媒介,功利地认为德育渗透占用了教学时间,会影响教学效率,不需要德育渗透;二是有些教师认为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与德育相距甚远,缺乏可渗透德育的要素;三是有些教师在课堂中只是生硬地渗透德育。以上误区归根到底是教师不愿意渗透的问题,是态度问题。这种消极的态度割裂了数学的知识性和思想性,将德育和智育当成相互独立的两个部分。这种数学课堂,只能完成教书要求,无法完成育人的重要任务。

当前,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还应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道德基础。新时代合格的数学教师,要学会利用课堂中的每一个细节,在知识传授中智慧地渗透德育,有效结合二者,既教书又育人,培养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二)提高教师的德育渗透素养

当前,各级教育部门都高度重视中小学德育工作,大部分学校也都对德育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在数学乃至所有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已成为大部分教师的共识,这也对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在现实教学中,很多教师还存在困惑和问题:渗透什么,具体涵盖哪些内容;怎么渗透,以怎样的方式渗透才能被学生接受和理解;何时渗透、渗透多少,教育的时机和度怎么把握等。究其根源,主要在于教师的渗透素养不高,没有掌握德育渗透的技巧和方法。

小学数学教师的德育渗透能力取决于教师自身的知识储备、组织教学能力、教学经验等,课堂上的专业教学技能和驾驭课堂的能力是在数学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的必要前提。因此,教师必须不断提升渗透素养,改进渗透的方式,才能真正达到育人效果。

(三)提高教师的师德师风

三百六十行,行行都要求职业道德,但只有师德、医德被冠以职业特征,其他则笼统称为职业道德。这是因为医德关系个人的生命健康,与生命相关;师德关系个人的成长,与思想相关。

小学阶段,是学生三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他们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在这个阶段,学生会无意识地将教师当作学习模仿的榜样,小学教师对学生具有重要的启蒙作用,教师的治学态度、思维方法、言谈举止、为人处事都会对学生成长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为人师表,要对学生起到表率作用,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锤炼师德师风,对待学问要严谨求实、一丝不苟,对待教学要精益求精、深入探索,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宽厚仁爱。

课堂是师生联系的重要纽带,课堂上教师亲切的眼神、饱满的状态、认真的态度等都是教师优良品格的重要体现,能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让学生感受师德之美,从而激发学习兴趣,达到“言传身教”的目的。

二、教材維度:充分挖掘数学教材的德育元素

小学数学教材中蕴含的德育元素虽然没有思想品德教材中的专业,也没有语文教材中的那样具有浓厚的人文素养,但其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理性精神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其中数学思想、数学文化、数学精神、数学家的故事等是数学学科德育区别于其他学科德育的显著标志。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在深入解读、把握数学教材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具体教学内容的内在德育元素,采用适当的方式,在课堂上适时渗透,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

就小学数学教材的教学内容而言,一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设置或发掘德育的渗透点:概念、法则、定律、公式的成因;例题、数据、统计图表、插图;数学史和数学家的故事。以2013年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为例,其中的德育资源可从两个方面进行挖掘:

一是理解教材中的知识内容。课本是教师教学的主要媒介,也是师生共同可直接利用的重要资源。小学数学教材中很多知识内容本身就蕴含德育元素,如“认识人民币”中蕴含着爱国主义教育元素;“认识时间”“烙饼问题”“打电话”中蕴含着统筹安排时间、珍惜时间教育元素;“平均数”中蕴含着集体主义、团队协作教育元素;“搭配的学问”中蕴含着资源利用最大化教育元素等。这些都是直接可利用的宝贵教育资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这些资源很自然地将数学思想方法和德育整合起来。

二是用好教材中的特色板块。教材中有多个特色板块:“你知道吗?”“生活中的数学”“综合与实践”“七巧板”等,将这些板块与教学内容结合在一起编排一些有关的数学史料,介绍数学家的故事、数学在我国古代的发展和应用及现实生活中数学知识的应用,能丰富学生对数学发展的整体认识,激发学生探索数学、学习数学的兴趣与欲望,增进其民族自豪感。例如,在学习了最大公因数和约分之后,“你知道吗?”介绍了《九章算术》中的“约分术”;在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后,“你知道吗?”介绍了《九章算术》中立体图形的体积计算公式“方自乘,以高乘之即积尺”;在学习了小数后,“你知道吗?”介绍了小数是我国最早提出和使用的,及它在我国的发展史;在学习了“对称”后,“生活中的数学”介绍了我国著名的建筑,如赵州桥等;在学习了折线统计图后,“生活中的数学”展示了2000—2003年我国耕地、林地面积的复式折线统计图,使学生感知我国耕地面积不断减少,我国又是人口大国,粮食问题很重要,我们必须树立保护耕地的意识。还有,教材中结合中国传统智力玩具——“七巧板”设计了学生自主探索的活动。例如,认识各种平面图形之后的拼摆活动,加深了学生对各种平面图形特征的认识;学习了分数之后,课本的思考题是让学生用分数表示出每个图形的面积占正方形面积的几分之几,感受中国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

当然,德育渗透与教师的知识储备密切相关,教师应该利用信息化辅助手段,掌握更多的德育资源,使德育内容与知识传授、生活实际以及社会时事密切联系,以此丰富教学内容,使数学课堂更具教育意义和价值。

三、教法维度:把握数学课堂中渗透德育的技巧

(一)精心设计,让德育渗透适时发生

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与课堂教学设计息息相关,在教学设计中,要充分考虑教学内容与德育内容的结合,做到自然而然,不生搬硬套,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接受,产生共鸣,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德育渗透应贯穿数学课堂教学的始终,所以教师要把握好课前交流、新课导入、合作探索、巩固应用、总结反思等环节,每个环节都应创设具体的情境。

以“植树问题”一课为例,结合地方创建文明城市这一重大活动,以在布置城市、美化环境中遇到的植树问题为主线,贯穿整节课,德育渗透非常自然,强化了学生的城市主人翁的思想以及环境保护的意识。又教学六年级上册“位置与方向”中利用方向、角度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知识,正值举国上下欢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利用在网络上广为流传的一段2100架无人机庆祝70周年的视频,提问:无人机如何精准确定自己的位置并摆出唯美的图案?它利用了什么知识?以此导入本节课的内容。这既让学生感受了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又让其爱国之情油然而发。六年级上册“比的认识”一课,利用“神州五号”杨利伟出仓太空所举的五星红旗与教室墙上的五星红旗及在联合会上的国旗比较,发现:大小不同,但形状相同,导出“比”的概念。

(二)活用评价,提升德育渗透的有效价值

课堂是“唤醒”和“激励”的地方,恰当的课堂评价是课堂的催化剂和润滑液,对学生的学习发挥着正面的导向和积极的激励作用。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每一次评价,都是一次良好的教育机会。因此,教师要掌握課堂评价的技巧,提高德育渗透的效果。

一要注意评价的具体性。评价切忌格式化,尽量避免“你真棒”“很好”之类的简单化评价,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有针对性地进行评价,做到具体到位,向学生发出明确、具体的指导意见。二要注意评价的正面性。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要挖掘学生的优点,多表扬、多鼓励,发挥激励作用。三要注意评价的多样性。要综合运用教师点评、同学互评、个人自评等多种方式,以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徐云鸿,谢 毅.小学数学学科德育实施纲要的研制与思考[J].小学数学教育,2016(10):3-6.

[2]杨玉梅.略论德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2019(31):118-119.

[3]傅道春.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蔡小慧.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J].教育,2020(17):86.

[5]王迎春.论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才智,2020(15):90.

快乐数学课堂论文范文第6篇

一、创设生活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陶行知先生曾说:生活即教育。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课堂,使学生在直观形象的情境中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进而为高效课堂的实现奠定基础。

例如,在教学《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时,函数是初中阶段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也是初中数学学习的一个难点,初中阶段的函数学习也为学生进入高中阶段的数学打好了基础。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授课的时候,我首先让学生思考了这样一个问题:某商店销售一种商品,每件的进价为2.5元,根据市场调查,销售量与销售单价满足如下关系:在一段时间内,单价是13.5元时,销售量为500件,而单价每降低1元,就可以多售出200件,请分析,销售单价多少时,获得的利润最大。

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也非常清楚,作为一个商人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再正常不过的了,但是如何实现利润最大就需要依靠数学知识进行计算获得,所以,在学生熟悉的情境中引入课堂,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更好地进入课堂活动当中,从而为实现高效的数学课堂做好前提工作。

二、开展自主学习,激发探究意识

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所以,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可以开展自主学习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在自主思考、自主分析的过程中找到探究数学的乐趣。因为我们都非常清楚,作为主体的学生如果缺少乐趣,缺少兴趣的话,即便是教师教学方法再丰富多彩,要想实现课堂的高效都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在授课的时候,我们要创设自主学习的平台,使学生在这个平台上自由地发挥和展示自己的个性。

例如,在教学《圆和圆的位置关系》时,我采取的是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自主感受数学概念、定理、定律的形成,逐步拉近学生与数学教材之间的距离。因此,在正式授课的时候,我首先让学生明白本节课的主要学习目标:①掌握圆和圆的五种位置关系。②观察两圆位置关系的变化过程,感受在两圆的各种关系中两圆的半径与圆心距之间的数量关系,从而得到图形的“位置关系”与“数量关系”之间的联系。接着对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点拨,以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应让学生经历一个“学习——思考——实践”循环反复的过程

学生们在课本上学到的知识都是前人总结出来的间接经验,我们必须把间接经验变成属于自己的直接经验才有用,而直接经验是要获取的,如何把间接经验转化为直接经验,就要经历一个“学习——思考——实践”循环反复的过程,思考的过程是将他人的知识吸收内化的过程。对学生来说,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就是做题,通过做题来检测知识与能力的掌握程度和理解程度,做题后,将已会的知识和能力储存起来,不会的或还没有完全掌握的知识再通过教材重新学习和思考。那么,思考后就要实践,为什么有的同学“一看就会,一做就错”呢?其主要原因是懒得做题,缺乏实践这一环节。学习是“知不知”的问题,实践是“做不做”的问题。

四、应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作为师生间双向信息交流的教学活动,这种交流是以信任为基础,以情感为载体的。师生间关系融洽,就会让学生感觉到课堂气氛轻松,不但教师乐意“教”,学生也乐意“学”,从而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大大提高。教师要放下架子,既做关心学生的朋友,又做学生心灵、智慧的双重引路人。为此,教师应花更多的时间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走进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让学生既敬你、又怕你,“敬”能达到爱屋及乌,“怕”能达到按要求完成你布置的学习任务。

五、应因势利导,抓住青少年特点

中学生精力充沛、接受新事物快、好奇心强,有强烈的“趋新”心理,有些学生对图形观察不到位,语言概括不全面。因此,教学中教师要予以适当的点拨,同时初中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好奇心重,表现欲强,在教学中要抓住学生这一生理特点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充分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充分利用一些好时机,恰当运用青少年对时尚追求、“追新”等特点,大力宣传和弘扬勇敢拼搏精神、为国争光精神,帮助他们摒弃狭隘自闭的思想。通过抓住这些青少年的特点,因势利导,学生对数学知识更乐于学习,也更容易接受和掌握。

除上述之外,教师要及时进行反思,因为它是促使教师的教学参与更为主动、专业发展更为积极的一种手段和工具,是改进教学、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有效途径。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教师要创建多样化的教学活动,逐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活跃课堂氛围,为实现高效的数学课堂提供保障。

总之,数学教学改革是逐步累积的,打造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有效性工作也不能一蹴而就,但只要每个数学教师都积极投身于课堂教学改革,用自己的眼光发现问题,用自己的思考分析问题,用自己的智慧解决问题,多管齐下,共同努力,相信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打造不再那么难。数学课堂必将充满朝气与活力,数学课堂教学效果也一定能大大提高!

上一篇:烟草纪检监察论文范文下一篇:深基坑支护施工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