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唯物辩证法的论文题目范文

2024-02-05

论述唯物辩证法的论文题目范文第1篇

2、《自然辩证法》的“人”:生态伦理学的人学本体论

3、生活垃圾问题,关键在于正确认识

4、现代化进程中的科技创新与生态文明建设

5、马克思主义与生态学的内在相关性

6、基于大学化学课程的科技伦理教育思考

7、浅析生态整体主义视角下的科技发展理念

8、论生态文学对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9、谈自然辩证法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上的应用

10、驳阿尔弗雷德·施密特对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思想的批判

11、《自然辩证法》中人与自然关系思想探析

12、恩格斯哲学思想发展轨迹四个节点

13、Introductory remark

14、评析技术悲观主义与技术乐观主义

15、中国技术伦理研究十五年概况及其可能的走向

16、福建省自然辩证法学科发展报告

17、绿色生态理念的溯源探究

18、用自然辩证法指导自然计算的研究与探讨

19、探究科学技术哲学的伦理诉求与现代生机

20、现代科技中的自然辩证法透视

21、当代工程观与工程方法论探讨

22、马克思主义视野下的现代科学技术价值重建

23、思政教育在《果树学》教学中的探索

24、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实践智慧及其生成

25、作文六字诀:物、人、变、联、活、精

26、景观设计在现代生态中的应用

27、从自然辩证法角度看我国高速公路的发展历程

28、STS教育与自然辩证法教学

29、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创新实践探索

30、践行生态环保,共创绿色中国梦

31、马克思主义理论视域下的生态辩证法的当代价值

32、“生态伦理与生态美学”高层学术论坛在南京林业大学举办

33、论恩格斯“自然辩证法自然哲学”在当前自然科学研究中的启示

34、在工科研究生中推行工程认识论教育的探索

35、对生物思想教育的分析

36、从技术的含义和本质看技术的价值负荷性

37、“全国中青年科学技术哲学论坛”将于我校举行

38、逻辑推论模型在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

39、有机改良剂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研究的自然辩证法评述

40、江苏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纪念恩格斯诞辰200周年暨2020年学术年会综述

41、新时代的生态文明建设与科技创新研究

42、创新是艺术设计的灵魂

43、习近平“生命共同体”理念的内涵、价值及进路

44、工业设计中的自然辩证法

45、研究“野人”对人类有何意义

46、广西少数民族体质人类学研究进展

47、马克思、恩格斯人与自然和谐思想对我国绿色发展的启示

48、和谐观在现代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49、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自然辩证法》的续写

论述唯物辩证法的论文题目范文第2篇

[摘要] 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也是实施“卓越计划”的核心。合肥工业大学作为首批申请“卓越计划”并获得批准的61所试点大学之一,近年来以实施“卓越计划”为契机,以大工程教育观为指导,以行业和企业为依托,积极推进工程教育改革和培养模式创新,构建了由科学化的目标定位与方案优化、工程化的校企联合培养、一体化的本—硕和本—硕—博贯通培养、准工业化的校内工程训练、多样化的创新创业教育、国际化的工程专业认证和中外合作办学、柔性化的教学管理构成的“七化”卓越工程师培养新模式,探索出了一条具有该校特色的工程创新人才培养之路。

[关键词] 合肥工业大学;卓越工程师;卓越计划;“七化”;培养模式;校企联合培养;创新创业教育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于培养造就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型人才。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精神,进一步提高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质量,教育部在经过3年的工程教育改革试点后,于2010年启动了为期10年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卓越计划”的主要目标是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综合知识背景、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强、具有国际化视野和社会责任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以下也称“卓越工程师”)。探索培养卓越工程师的关键在于如何培养人的问题,即采取什么样的培养模式问题。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1]。或者说,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指导下,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在培养过程中采取的能够稳定培养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能力、素质的某种结构方式和运行框架[2]。人才培养模式先进与否,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探索构建有利于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是《规划纲要》中教育体制改革的重点,也是实施“质量工程”和“卓越计划”的核心。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高等工科院校采取多种途径和方法,克服目前人才培养上普遍存在的培养模式趋同、实践环节薄弱、企业参与不够、创新创业教育不足、工科教师“非工化”、学生社会责任感弱化以及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内轻课外、重理工轻人文、重论文轻设计等弊端,提高培养人才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性。

合肥工业大学是首批申请“卓越计划”并获得批准的61所试点大学之一。近年来,我校以实施“卓越计划”为契机,以大工程教育观为指导,以行业和企业为依托,实行校企联合,积极推进工程教育改革特别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等6个“卓越计划”试点专业的教学改革与模式创新工作,构建了由科学化的目标定位与方案优化、工程化的校企联合培养、一体化的本—硕和本—硕—博贯通培养、准工业化的校内工程训练、多样化的创新创业教育、国际化的工程专业认证和中外合作办学、柔性化的教学管理构成的“七化”卓越工程师培养新模式。

一、合肥工业大学卓越工程师“七化”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一)科学化的目标定位与方案优化模式

现代工程具有创新性、实践性、复杂性、集成性和社会性等特征,这对高等工程教育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工科院校必须根据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形式,面向工程实际和行业需要,科学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重点是培养目标的定位,培养目标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出发点。合肥工业大学经过广泛调研和论证,明确提出我校的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是:按照“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重个性、求创新”的原则,培养为国家、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工程基础厚、工作作风实、创业能力强”的应用型、创新型的高级专门人才。根据学校总体人才培养目标,各“卓越计划”试点专业还确定了自身的专业培养目标。例如,土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获得土木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健全人格、创新精神、国际视野和高度社会责任感的,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卓越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目标要解决的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它必然要涉及基本规格和质量标准问题。我校对卓越工程师培养规格的定位包括培养工程应用型、设计开发型、研究型和复合型等不同类型的人才,以满足国家、行业和企业发展的不同需要。① 应用型工程人才主要是指现场型工程人才,可以从事产品的制造、营销、服务以及工程项目的施工、运行和维护等工作[3]。应用型人才主要在本科阶段培养,一般采取“3+1”培养模式。② 设计开发型工程人才将来主要从事产品或工程项目的设计与开发工作,相应地对其学历要求和工程理论与实践水平要比应用型人才高,主要在硕士阶段培养,一般采用“4+2”培养模式。③ 研究型工程人才将来主要从事复杂产品或大型工程项目的研究、开发以及工程科学研究工作,对其专业精深程度和研发创新能力的要求比前两类人才更高,主要在博士阶段培养,一般采用“4+2+N”培养模式。④ 复合型工程人才主要是指具有交叉学科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复合型工程人才,如“外语+专业”型、“工程+管理”型、工程技术交叉型等类人才。这类复合型人才既可在本科阶段培养,也可在研究生阶段培养。学校在确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后,还要求各试点专业按照教育部通用基础标准和行业专业标准,在企业参与下,制定专业培养质量标准。

培养模式最终要通过培养方案来体现,为保证学校人才总体培养目标的落实和预期人才培养质量的达成,推进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我校按照“加强基础、注重交叉、突出能力、精减学时、整合资源、构建平台”的总要求,将大工程教育观和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渗透到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优化中。例如,新修订的2011版本科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围绕培养对象所必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要求,设置了由通识教育课程、技术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践环节和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组成的“五位一体”的 模块化课程结构体系,增加了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和文化素质教育的学分比例,并实行“三学期制”,将实践教学环节集中安排在短学期内进行。各“卓越计划”试点专业还与相关企业专家一起,根据行业发展趋势、企业需求和培养目标要求,重新构建课程体系、实践内容和培养模式,加强工程基础和工程实习环节,形成了动态调整、整体优化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二)工程化的校企联合培养模式

工程是改造客观世界、建构人工集成物的“造物”实践活动,工程师的培养和成长离不开工程训练和实践锻炼,离不开企业和全社会的配合与支持。但传统的工程人才培养基本是在校园内进行,导致工程教育与工程实际的脱节以及工科毕业生实践创新能力的低下。《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加强学校之间、校企之间、学校与科研机构之间合作以及中外合作等多种联合培养方式,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4]工程教育源自工程实际,最终又服务于实际工程。工程教育理所当然地要面向生产第一线,面向广大生产企业,加强校企紧密结合[5]。“卓越计划”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实施“卓越计划”,就是要改变这种工程实践教育不足以及人才培养与企业和社会需求脱节的弊端,通过教育与行业、高校与企业的密切合作,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让企业全方位参与到工程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

合肥工业大学具有明显的行业优势与特色,长期以来,我校与机械电子装备行业、建工化工行业、交通汽车行业等相关行业保持着“血肉相连”的全面合作关系。学校以实施“卓越计划”为契机,成立了由校企双方人员组成的“卓越计划”领导小组,积极探索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人才的新模式和新机制,主要途径有:

1. 实施“3+1”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

“卓越计划”创立了高校与企业优势互补、共同培养卓越工程人才的新模式,将学生的大学学习分为校内学习和企业实践两个阶段。2010年以来,合肥工业大学先后与江淮汽车集团公司、中铁四局等17家国有大中型企业签署了“卓越计划”联合培养协议书。从2010级本科生起,对试点专业学生实施“3+1”培养模式,即前3年以在校理论学习为主,最后一年或累计一年的实践环节在企业实习。校外实习实训方案由企业根据生产实际和现场工程师的要求并结合学校人才培养需要制定,学生由学校专业教师和定点企业的工程师合作指导和培养。学生通过参与企业的生产、设计、施工、检验、管理、营销等实践环节,能获得课堂和书本上学不到的实践经验,培养和提升了他们的工程意识、工程精神、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能缩短他们毕业后在现代企业的适应期,尽快完成从学生到工程技术人员的角色转换。

2. 政产学研联合培养人才

政产学研合作是我校培养卓越工程人才的一种重要途径,其形式包括联合办学、企业参加学校董事会、企业在学校建立科研基地等,其中以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的合作最为典型。奇瑞鄂尔多斯班是在奇瑞公司、内蒙古科技大学、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政府和合肥工业大学的共同支持下组建而成的,由内蒙古科技大学车辆工程专业的38名优秀本科生组成。该班学生在大三时与奇瑞公司签订了就业协议,大四时转入合肥工业大学进行为期一年的专业学习,毕业后将全部进入奇瑞公司在鄂尔多斯市的新厂工作。多年来,我校还和奇瑞公司等大型企业联合举办了车辆工程、土木工程、工商管理等硕士专业在职研究生课程班,联合培养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

我校还依托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优势,通过与企业共建研究院(如新能源汽车研究院)、工程(技术)中心、企业博士后流动站等方式,联合打造高水平研发平台,围绕行业企业技术创新需要,开展合作研究开发和技术攻关,并为学生特别是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训练创造条件,形成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协同创新机制。

3. 完善校企人员双向流动与联合培养机制,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

当前,工科教师队伍“非工化”现象比较严重,他们虽然学历层次高、工程理论基础较扎实,却普遍缺乏现代工程意识和实际工程经历,从而影响了工程人才的培养质量。为此,我校注重加强了具有工程背景的“双师型”(教师+工程师)教师队伍的建设。学校注意从工程界和企业聘请在职或退休的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工程专家和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或联合导师,让他们开设课程和讲座,指导学生学位论文、毕业设计和各类实践活动。学校还注意从企业引进高职称工程技术专家和优秀人才,充实教师队伍。为增加中青年教师的实践经验,学校有计划地选送教师到企业和工程单位挂职锻炼,让他们参与工程研究、设计、开发、生产、管理的各个环节,实现工程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学校对教师的业绩考核和职务评聘,也要求其有企业实践经历。

学校以大师资观为指导,注重加强与相关行业和企业的联系,建立双向流动、互动共赢、各负其责的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和机制。在“卓越计划”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专业建设、课程体系设计、教学大纲制定、特色教材编写、教学内容优化、工程实践环节安排、教学评估与工程专业认证等方面,校企双方人员相互合作、交流与沟通,使企业真正参与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也保证了人才培养质量与行业、企业的“适切性”。

4. 校企共建校外实践基地和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校外实践基地是学生进行生产实习和工程实践锻炼的最佳场所。学校本着“校企联合、互利共赢”的原则,先后与国内大中型企业、科研院所合作建立了206个较为稳固的校外实践创新基地,从而拉近了学校与企业的距离,使学生在校企两种环境和文化的综合熏陶下,培养自己踏实的工作作风和勤奋进取的创业精神,增强自身的工程意识、沟通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学校还以基地为依托,在学生就业、高校教师实践锻炼、企业人员培训、协同科技攻关、联合开发新产品等方面进行了广泛合作。2011年,我校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安徽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申报和建设的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获得批准,成为获批中心数最多的高校之一。“中心”是一种更有广度和深度的人才联合培养平台,有助于企业深度介入人才培养过程。

(三)一体化的本—硕和本—硕—博贯通培养模式

随着工程活动的边界条件逐渐扩大、系统集成性不断增强,传统的企业与高校、工程界与教育界相互分割的现状已不利于未来卓越工程师的培养。各级各类工程人才都要接受工程实践锻炼,工程实践已成为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现实环境和重要手段。“卓越计划”根据我国工程教育实际,采用“三段式”人才培养模式,即除本科应用型工程师培养阶段外,硕士阶段的设计型工程师和博士阶段的研究型工程师的培养也都要求有累计1年的企业学习时间。

我校对硕士阶段设计开发型工程师的培养,采用“4+2”即“(3+1)+(1+1)”本—硕贯通培养模式。这种模式的学生来源主要是从“3+1”模式试点班学生中免试推荐,也有部分从年度工程硕士或学历型硕士新生中遴选。学生4年本科毕业后,进入2年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阶段,累计1年在校学习,1年在相关企业研发部门学习工作,或参与校企联合研发项目,并完成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与研究工作,论文选题要源于企业的实际问题或现有课题。企业学习实践阶段实行“双导师”制,即除校内导师外,企业还安排具有丰富产品研发经验和企业管理经验的工程师担任学生的企业指导老师,共同负责学生的管理和指导工作。

对于博士阶段研究型工程师的培养,一般采取“4+2+N”即“(3+1)+(1+1)+(3-5)”本—硕—博一体化贯通培养模式。这种模式的学生来源主要是从上述“3+1”和“4+2”培养模式学生中免试推荐,也有部分学生从年度工科博士考试中遴选。工程硕士毕业后,进入3~5年的工程博士学习阶段,通过在校学习和在企业实际研究,完成博士论文的研究工作。

(四)多样化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增强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拓宽学生就业渠道、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创业成功率的有效形式。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更应提高他们的创新创业能力。多年来,合肥工业大学始终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2010年,学校专门成立了创新学院,配备专职人员,负责创新创业教育的统筹规划和组织实施工作。为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学校研究制定了一系列专门政策和激励措施,设立了专门的创新学分,要求学生必须拿到6个以上的创新学分才能毕业,以鼓励他们参加各类课外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我校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课程体系,贯穿于人才培养特别是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全过程,形成了具有工科院校特色的、多样化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其形式和途径主要如下。

1. 开展课外创新性试验和科研训练活动

学校以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为引导,投入专项资金,按项目管理方式开展创新立项工作,全校每年有近千名大学生参与到学校资助的200多项校级创新计划和近百项国家级创新性实验计划课题中。这些课题从资料搜集、选题论证、申请立项、开题答辩、实验设计与实施,到论文撰写、工程设计、产品样机制造、科技制作或专利申请直至结项答辩,全部由学生自己及其团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从而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知识应用能力、交流沟通能力以及团队意识、科研作风和创新精神。

为了将科研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学校规定,对于少数基础较好、实践创新能力较强的优秀学生,让他们在高年级参与到老师的科研课题、工程项目或研发项目中,在老师的指导下,承担部分科研任务或子课题研发与设计工作,以让学生体验创新的过程和发表成果的成就感。

2. 构建国家—省—校—院四级课外学科竞赛体系

学校着力构建国家—省—校—院四级课外学科竞赛体系,为锻炼和展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提供不同层次的竞争平台,引导和激发学生的科技兴趣和探索精神,培养他们综合应用工程知识和创造性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校内竞赛活动强调学生参与的广泛性,主要形式有机器人制作大赛、网络设计大赛、程序设计竞赛、造型大赛、装机大赛、数控操作、陶艺制作等。

校外竞赛强调成果水平,如学校组织学生参加了“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和课外科技作品竞赛、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大赛、软件设计大赛、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机器人大赛等全国性大学生学科竞赛,并取得骄人成绩。仅2011年,学校就组织各类竞赛项目50余个,参与的学生有近千名。

3. 组织系列创业实践活动

学校通过大量开设创新创业类核心课程和学术讲座,设立大学生创业网站,引导学生自行组织成立各种科技(工程)兴趣小组、爱好者协会,举办创业计划大赛、创新产品设计大赛等校园创新创业主题活动,实施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百千百”计划等方式,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创业实践活动,营造创新创业教育的校园文化氛围,以锻炼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帮助他们积累更多实践经验,为毕业后顺利就业或创业打好基础。

学校还积极搭建一批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锻炼的平台。例如,合肥工业大学大学生科技创业服务中心是安徽省首家大学生科技创业孵化基地。中心成立10年来,先后有一大批学生项目进入中心孵化,并已孵化出一批科技型企业,产生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3. 主办教改实验班

2007年,我校举办了机电教改实验班(又称“卓越班”),对5%的成绩优异生实行优才优育机制。实验班实行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并实行导师制和淘汰制,重视学生基础理论的加强和实践创新能力的训练,培养面向机械汽车行业的机电一体化复合型、拔尖型创新人才。学校还在训练高水平运动队、培养国防生以及与中科院联合举办“英才班”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五)准工业化的校内工程训练模式

工程活动作为一种建构人工物的社会实践活动,其最基本的属性就在于实践性,实践教学是工程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我校以大工程观和大实践观为指导,构建了由“三层次”(基础实践层、实践提高层、综合创新层)、“五环节”(实验类、实习类、设计类、创新类、素质类五个环节)构成的全程贯穿、形式多样、分层实施的实践教学体系。学校规定:全校所有专业的实践性教学课时4年内不得少于40周,实践教学学分要达到总学分的25%~30%。

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大学生到企业实习缺乏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加之企业看重一时的经济效益,导致企业缺乏接受学生实习的责任感和积极性,使工程实践训练这一培养工程师的重要环节被严重弱化。针对这种情况,许多高校都重视加强校内实习基地特别是综合性实践创新基地建设。校内工程训练中心是准工业化的校内综合性实践基地,是对大学生进行真实情景模拟训练的实践平台,也是校内产学研结合的最好载体,因此必须加强校内工程训练中心建设。合肥工业大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工业培训中心,是校内最大的综合性实践教学基地和工程训练平台。在工程训练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按照教学认知规律,将其分成四个层次:一是工程认知层,包括工程认知参观、基本实训项目体验等;二是基础实践技能培养层,开设通识基础实训项目,使学生掌握基础实训方法与技能;三是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层,主要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完成给定工程项目的能力;四是自主创新能力培养层,以项目形式进行组织和管理。学生组成若干团队,自拟题目、自行设计方案、自主完成制作过程,中心为其提供自主创新的场地、设备、环境和教师指导。这四个层次内容的学时数各不相同,分别适应机械类、近机械类、非机械类、文科类等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的需求。目前,工业培训中心每学年接纳实习实训学生达6 200多名,训练时数达105万人时,其中机械类学生训练时间长达6周。此外,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啤酒生产线等一批校内准工业化的生产线和实验室的建立,也为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提供了保障。

为了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激发学生的工程兴趣,培养学生的工程素养,学校还投资300多万元,新建了“工程认知博物馆”。该馆分室内和室外两个展区,面积66 000平方米,拥有机械工程、汽车工程、生物工程、材料工程、电气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等多个展厅,将不同学科的工程设备和工艺实物集中展览,以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工程设计制造和工业系统,了解工程常识和行业发展的主要历程。开馆两年多以来,已先后接待100多批次3万多人次的国内外参观考察人员以及一大批教师学生。

(六)国际化的工程专业认证和中外合作办学模式

现代工程具有显著的国际化特征,工程的设计和实施必须考虑全球化背景,许多工程创新也都要依靠国际化的合作。因此,具有国际意识和全球性视野,以及具备在国际化的工程环境中与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人进行工程合作的能力,便成为新世纪工程师的时代特征[6]。这就要求我国的工程教育应扩大对外开放,积极探索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拓宽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渠道,以为工业界开拓国际市场和扩大国际经济技术交流输送源源不断的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工程技术人才。

为促进工程教育与国际接轨,合肥工业大学十分重视工程专业认证工作。对于工科专业特别是“卓越计划”试点专业,依据“卓越计划”通用标准、行业企业标准及美国工程与鉴定委员会(ABET)的人才培养标准,提出卓越工程人才培养应达到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2009年以来,我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食品科学与工程等8个专业分别以优异成绩通过了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建筑学专业、土木工程专业和英语专业也均以理想的成绩通过了有关部委的专业评估。

中外合作培养人才,对于提高学生的国际化素质、全球适应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扩展其国际视野具有重要作用。我校除了定期聘请国外著名专家教授来校为师生举办工程项目和工程管理类专题讲座、引进国外优质教材和先进教育理念、增设国际化课程、吸引留学生来校学习交流、鼓励学生到国内外跨国公司实习等之外,还选派优秀本科生和研究生到国外大学或相应机构进行学习、交流与实习,加强国际间的联合培养。例如,学校于2008年加入了《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每年从大一本科生中选拔优秀学生赴美国高校读大二、大三,大四时返回本校继续本科阶段的学习,毕业时可同时获得中美双方高校的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我校还与德国、台湾的一些高校建立了人才培养合作关系。

(七)柔性化的教学管理模式

富有个性是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特征,鼓励质疑、强调自主学习、实施综合的人才评价和选拔机制、强调教师与学生的科学研究是美国大学培养富有个性特长的创新人才的特点[7]。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潜能和个性特长,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具有弹性,并制订灵活柔性的教学管理制度与政策,赋予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专业、课程、任课教师、修业年限、发展提高等的权利。为此,我校对智力超常、创造力强、创新成果突出的优秀学生,实施因材施教的培养方式 ,通过免修、校内转专业、提前毕业、遴选进入实验班、免试保送研究生、本—硕或本—硕—博连读等方式,为其脱颖而出和创新个性发展提供更为宽松的成才环境和空间。

传统的以监督和控制为主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将教师和学生视为监控的客体,从而抑制了师生的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要想真正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就必须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淡化管理与监控的控制性功能,强化激励性功能。为此,我校在教学质量监控过程中,始终注重把人(教师和学生)的因素作为管理的首要的、本质的因素,强化柔性化管理与考核,并努力推进教学质量管理的“三个转变”:由监督、检查为主向指导、服务为主的转变;由外部监控向自我监控的转变;由刚性的制度约束向柔性的文化激励转变[8]。例如,我校以实施学分制为基础,针对大学生个性差异、兴趣爱好、能力特长和专业志向,在弹性学制、选课制、选教制、学分绩点制、重修制、导师制、“三学期”制等管理制度方面,采取了更为灵活、更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发展的措施;在对工科教师的考评上,也从以论文、纵向课题等理论研究成果评价为主, 转向以评价工程设计、专利、产学合作研发等为主。

二、结语

在上述卓越工程师“七化”培养模式中,科学化的目标定位是导向,工程化的校企联合培养、一体化的本—硕贯通培养、准工业化的校内工程训练、多样化的创新创业教育和国际化的中外合作办学是路径,柔性化的教学管理是保障,彼此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共同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七化”培养模式改革已初见成效,学生的工程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在教育部对首批“卓越计划”试点专业培养方案实施阶段的检查中,我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两个专业均获得优异成绩。2010年,我校申报的“改革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项目被列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等多家媒体还以“合肥工大优化模式培养卓越工程师”等为题,报道了我校卓越工程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我校大学生参加全国各类学科竞赛,也是捷报频传。例如,2011年6月,我校代表队获得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一等奖,我校也成为连续两届获此竞赛一等奖的全国6所高校之一;2011年10月,在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等共同举办的第十二届“挑战杯”中国移动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决赛中,我校报送的参赛作品荣获1个一等奖、1个二等奖和4个三等奖,并获得高校优秀组织奖; 在2012世界高层都市建筑学会第九届全球会议举办的国际大学生高层建筑设计大赛中,我校参赛团队喜获第二名,是获奖的唯一一支中国代表队。

当然,由于我国“卓越计划”的实施才短短3年,还缺乏改革经验,也缺乏企业的积极参与,故我校卓越工程师“七化”培养模式的探索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在改革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以探索出一条具有我校特色的工程创新人才培养之路。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教司.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87.

[2] 吕林,曾诚.研究型大学本科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高等教育发展研究,2007(3):1-3,14.

[3] 叶树江,吴彪,李丹.论“卓越计划”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29(4):110-112.

[4] 中国政府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 http://www.gov.cn/jrzg/ content_1667143.htm,2010-07-29.

[5] 饶华球.新时期工程素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江苏高教,2005(6):104-105.

[6] 王章豹,石芳娟.从工程哲学视角看未来工程师的素质——兼谈工科大学生大工程素质的培养[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8,24(7):63-68.

[7] 李建中.美国大学的创新教育及启示[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2,3(4):103-106.

[8] 王章豹.基于TQM的高校教学质量管理模式[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303.

[编辑:汪晓]

论述唯物辩证法的论文题目范文第3篇

教学过程 导入设计 导入一

战国时,燕国太子丹为了让荆轲去刺杀秦王,百般讨好荆轲,特意宴请他。宴会上,太子丹叫来一个能琴善乐的美女为荆轲弹琴助兴。荆轲听着这悦耳的琴声,看着美人那纤细、白嫩、灵巧的双手,不禁魂飞天外,连连称赞:“好手!好手!好手!”并一再表示:“但爱其手。”听到荆轲的称赞,太子丹立即命人将美人的双手斩断,放到一个盘子里,送给荆轲。

教师引导:黑格尔说:“割下来的手就失去了它的独立的存在……只有作为有机体的一部分,手才获得它的地位。”太子丹割裂了作为部分的手与整个身体的有机联系,只见部分,不见整体。而美人灵巧的双手离开了身体就永远弹奏不出悦耳动听的乐曲了,就失去了它应有的作用。这启发我们一定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导入二

(多媒体课件展示) 有个故事叫“嘴疼医脚”:有个人嘴上长了一些小疙瘩,后来逐渐严重,满口溃烂。他到医院打针吃药无济于事。后来经朋友引荐,去找一位颇有名望的老中医治疗。不料,这位老中医开了几味药,并让他研制成粉,用醋调敷在脚心上。这样敷了几次,病就全好了。这人感到很奇怪,去问老中医:听说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为什么嘴疼医脚,药到病除呢?

老中医向他讲了这么一个道理: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各部分之间都密切相连,在病变上也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有时病本在上,病状表现在下;有时病本在下,病状表现在上。你这口糜与心脾积热有关,根据“治病必求其本”的原则,采取上病下治,用药敷脚心,通过经络引心脾火下行,因而取得药到病除的疗效。

教师引导:嘴与脚,一个在人体之上,一个在人体之下,表面看都是独立存在、互不影响的,似乎没有内在的联系,实际上它们和人体其他部分共同构成人体的有机整体,它们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因此,我们不能用片面、孤立的观点看问题,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推进新课

一、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板书:1.整体与部分是相互区别的

(1)从含义上看:整体是事物发展的全局和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 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 (2)从整体和部分的地位、功能和作用来看: 整体居于主导地位,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所以,整体和部分是相互区别的。

教师总结:人是一个整体,手是人体的一个部分,手一旦离开了人体,就会失去它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也不可能发挥它本来具有的功能;钟表是一个整体,各个零件是部分,一个钟表如果被拆开,零散的部件就不能发挥它在钟表里的功能。所以整体处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

板书:2.整体和部分是相互联系的 问题情境

木桶理论(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

专心

爱心

用心 1

所谓“木桶理论”即“木桶定律”,其核心内容为: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块,而恰恰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根据这一核心内容,“木桶理论”还有两个推论:其一,只有桶壁上的所有木板都足够高,那木桶才能盛满水。其二,只要这个木桶里有一块不够高度,木桶里的水就不可能是满的。

问题探究:理解了木桶理论,对我们学习、生活有什么启示呢? 学生:我们要学会分配学习的时间,尽量不要有短腿学科。

教师总结:作为学生,我们高考看的是总分,所以如果存在短腿学科的话,就会影响到总分,所以在学习上,我们要做到统筹兼顾,使各个学科都得到长足的发展,以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结论:(1)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 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问题情境

手是人体的一部分,不能脱离人体而单独存在,一旦被割了下来,一只鲜活的手就会慢慢失去光泽,就不会再弹出优美的乐曲,就不会写出漂亮的汉字,就不能做日常的琐碎事情。

问题探究: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样的哲学道理?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手是人体的一个部分,离开了人体,手就失去了它原有的功能和存在的价值,这说明部分是离不开整体的。

结论:(2)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能成其为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问题情境

(多媒体课件展示)

三只老鼠一同去偷油喝,可是油缸里只有一点点油,谁也喝不到。于是它们想出一个办法,一只老鼠咬着另一只老鼠的尾巴,三只老鼠连成一串,换班下去喝,第一只老鼠最先吊下去喝,它想油只有一点点,我先喝个饱,上面两只老鼠见第一只老鼠喝起来没完,都急得很,最上面的老鼠急得说:“给我们留一点。”可一张嘴,下面的两只老鼠就掉到缸里去了,它一慌也跟着掉了下去。结果三只老鼠都再也未能爬出来。

问题探究:这则故事给我们什么哲学启示呢? 学生思考、回答略。

教师总结:这则故事告诉我们,整体居于主导地位,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能成其为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都会影响到部分。所以部分只有在整体中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功能和作用。这里的三只老鼠之所以能够偷到油,是因为它们组成了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具备了任何单只老鼠都不可能具备的功能,三只老鼠配合好了,才能喝到油。后来它们只看到了局部的利益,而忽视了整体和全局,所以都掉进了油缸里爬不出来了。

专心

爱心

用心

2 板书:3.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的方法论意义

(1)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

问题情境

“中部崛起”战略的提出 (多媒体课件展示)

2005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抓紧研究制定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规划和措施,充分发挥中部地区的区位优势和综合经济优势,加强现代农业特别是粮食主产区建设;加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能源、重要原材料基地建设;加快发展有竞争力的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开拓中部地区大市场,发展大流通。

问题探究:温家宝总理为什么要提出“中部崛起”战略?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样的哲学道理?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中部是中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部的发展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发展。事实上,“中部崛起”的意义远远超乎中部地区本身。在中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中,中部省份起着“承东启西”的作用。中部地区粮食产量约占中国粮食总产量的40%,这个地区的山西、江西等省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该地区的发展无疑有利于提高中国粮食和能源保障能力,缓解资源约束。“中部崛起”战略是根据中国实际提出的,不仅有利于中部的发展,也有利于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

(2)必须重视局部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存在着东西部发展差距过大的问题。如果西部的问题得不到解决,不仅影响到全国的经济发展,甚至会引起民族纠纷,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稳定。这个问题已经引起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早在1999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就已经把西部大开发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提了出来。目的是要缩小东西部差距,在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可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才能真正实现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

二、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板书:1.系统的含义和基本特征 (学生自主学习,找出结论)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 系统是由互相联系和互相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 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板书:2.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板书:(1)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 问题情境

成语故事:田忌赛马 (多媒体课件展示)

齐国的大将田忌,很喜欢赛马,有一回,他和齐威王约定,要进行一场比赛。 他们商量好,把各自的马分成上、中、下三等。比赛的时候,要上马对上马,中马对中马,下马对下马。由于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马强得多,所以比赛了几次,田忌都失败了。

田忌觉得很扫兴,比赛还没有结束,就垂头丧气地离开赛马场。这时,田忌抬头一看,人群中有个人,原来是自己的好朋友孙膑。孙膑招呼田忌过来,拍着他的肩膀说:“我刚才看了赛马,齐威王的马比你的马快不了多少呀。” 孙膑还没有说完,田忌瞪了他一眼:“想不到你也来挖苦我!” 孙膑说:“我不是挖苦你,我是说你再同他赛一次,我有办法准能让你赢了他。” 田忌疑惑地看着孙膑:“你是说另换一匹马来?” 孙膑摇摇头说:“连一匹马也不需要更换。” 田忌毫无信心地说:“那还不是照样得输!”孙膑胸有成竹地说:“你就按照我的安排办事吧。” 齐威王屡战屡胜,正在得意洋洋地夸耀自己马匹的时候,看见田忌陪

专心

爱心

用心

3 着孙膑迎面走来,便站起来讥讽地说:“怎么,莫非你还不服气?” 田忌说:“当然不服气,咱们再赛一次!”说着,“哗啦”一声,把一大堆银钱倒在桌子上,作为他下的赌钱。 齐威王一看,心里暗暗好笑,于是吩咐手下,把前几次赢得的银钱全部抬来,另外又加了一千两黄金,也放在桌子上。齐威王轻蔑地说:“那就开始吧!”

一声锣响,比赛开始了。 孙膑先以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第一局输了。齐威王站起来说:“想不到赫赫有名的孙膑先生,竟然想出这样拙劣的对策。” 孙膑不去理他,接着进行第二场比赛。孙膑拿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获胜了一局。 齐威王有点心慌意乱了。 第三局比赛,孙膑拿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又战胜了一局。这下,齐威王目瞪口呆了。 比赛的结果是三局两胜,当然是田忌赢了齐威王。 还是同样的马匹,由于调换一下比赛的出场顺序,就得到转败为胜的结果。

问题情境

田忌为什么在三匹马都处于劣势的条件下还能赢得比赛呢?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当事物以有序合理的结构排列组合时,整体功能会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板书:(2)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系统内部都具有层次等级式的结构,系统是各要素总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向发生作用。

问题探究:(多媒体课件展示)

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 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

问题探究:上述成语、俗语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呢?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三个和尚没水吃,导致这一结果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人数虽然多了,但没有形成合理的结构,不是相互支持、相互促进,而是相互消磨,结果各要素的力量或作用被内耗了,出现1+1<2的效应。

板书:(3)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系统内部各要素的结合使整体的功能有了趋向强化的特征,整体的功能不是部分的简单相加,整体大于部分功能之和,即1+1>2。这一方法对于安排我们的学习和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板书:3.运用综合的思维方法

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既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从整体出发认识事物和系统,又要把事物和系统的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进行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最终形成关于这一事物的完整准确的认识。

课堂小结

本课是前一课时的方法论,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是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的方法论要求。这一课时主要讲了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以及掌握系统优化的工作方法和综合的思维方法。其中,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和运用综合的思维方法都是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的方法论要求。

板书设计

专心

爱心

用心 4

课后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1.假如一只水桶的桶边由长短不一的多块木板拼合而成,其容量只能取决于最低的那块木板。这说明(

)

A.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

B.部分功能决定着整体的功能,整体服从部分 C.事物是由各个部分有机联结而成的整体 D.部分具有整体所不可能有的功能

2.如果要增加上题中水桶的容量,首先要加高最低的那块木板。这说明(

) A.想问题、办事情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 B.想问题、办事情要重视局部

C.部分的问题解决了,整体的问题就解决了 D.局部的性质功能受到整体功能的影响 3.北京开关厂门口有块巨幅宣传牌“99+1=0”,其意思是说虽然生产了99件合格的产品,但只要有一件是不合格的,就意味着不合格。因为一件不合格产品在生产者手中的概率虽然只有1%,可是在用户手中的概率却是100%。从哲学上看,对“99+1=0”的宣传口号认识正确的是(

)

A.商品必须有用,否则就不能用于交换

B.厂家关注用户的合法权益体现了良好的职业素质 C.用“1”来否定“99”,违背了客观实际

D.重视“99”也重视“1”符合系统优化的方法

4.2005年1月1日,新中国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拉开了序幕, 搞好经济普查工作,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和支持、有关部门的协调与配合。这体现的哲理是(

)

A.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 B.各个部分功能之和就是整体 C.整体离不开部分

D.整体功能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专心

爱心

用心

5 5.实现我国中部崛起战略,重要的是充分利用中部地区在区位、资源和发展时机方面的

)

A.中部崛起不会一蹴而就,更不能丢掉愚公精神,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B.重视外部力量的作用,中部崛起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 C.中部地区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积极促成中部飞跃,力求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

6.下列选项中有关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有(

) A.整体是事物的全局,从数量上看它是多 B.部分是事物的局部,从数量看它是多 C.部分对整体起决定作用 D.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二、非选择题

7.从中国国情出发,在东部发展起来之后,党中央提出了西部大开发计划,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为了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的进一步全面发展,2004年12月29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实施“中部崛起”战略。2005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进一步抓紧落实中央提出的“中部崛起”战略。

结合材料,运用哲学道理分析中央提出“中部崛起”战略的正确性。 参考答案:1.C 2.B 3.D 4.C 5.D 6.D 7.(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中央提出“中部崛起”战略符合中国国情。

(2)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联系是客观的、有条件的。当前中央提出“中部崛起”战略是根据我们综合国力有了较大提高,“中部崛起”的条件已经具备。

(3)整体和部分是相互联系的,它要求人们着眼于最优目标,同时要搞好局部。“中部崛起”有利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专心

爱心

论述唯物辩证法的论文题目范文第4篇

关键词:对立统一规律的认知,运用对立统一规律观察社会现象,具体案例分析

一:对对立统一规律的认知

矛盾(对立统一)是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所谓矛盾,在辩证法中是指“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矛盾的双方总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恩格斯认为:“运动本身就是矛盾。”毛泽东更强调: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的始终。换言之,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是事物存在的深刻基础,也是事物发展的内在根据。从一定意义上说,事物就是矛盾,世界就是矛盾的集合体;没有矛盾就没有事物或世界,没有矛盾就没有事物或世界的发展。

列宁在《谈谈辩证法问题》一文中概括指出:“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的及对它的矛盾着的部分的认识„ „辩证法的实质(是辩证法的本质之一,是它的主要的特点或特征之一,甚至是它的最主要的特点或特征)。”在这里列宁把这句话看成是对立统一规律的同义语。这就是说,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同时又分裂为既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又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两个部分,也就是说,一切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一切事物内部都包含着矛盾,都是对立的统一。人们认识事物,就是认识事物的矛盾,辩证法就是教导人们正确地认识矛盾、分析矛盾和解决矛盾。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它在辩证法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核心地位。列宁的这句话就已经包含有辩证法和认识论相一致的思想,说明对立统一规律不仅是客观世界的规律,也是人类认识的规律,不仅是客观辩证法的实质,也是主观辩证法的实质。 二:运用对立统一规律观察社会现象

1: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最根本的规律

《矛盾论》是专门阐述对立统一规律的哲学论文,它开篇就指出了对立统一规律在唯物辩证法中的重要地位:“ 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这一论断是对列宁哲学思想的继承。列宁在《哲学笔记》中写道: “就本来的意义讲,辩证法是研究对象的本质自身中的矛盾。”他在《谈谈辩证法问题》中说,对立统一“是辩证法的实质”。所以列宁认为,“可以把辩证法简要地规定为关于对立面的统一的学说,这样就会抓住辩证法的核心,可是这需要说明和发挥。”列宁没有来得及做出“说明和发挥”。《矛盾论》正是抓住对立统一法则这一“实质”和“核心”,作了系统的发挥,对唯物辩证法做出了重要贡献。

对立统一规律之所以是唯物辩证法最根本的规律,是因为它是客观世界本身的根本规律。毛泽东指出: “事物矛盾的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自然和社会的根本法则,因而也是思维的根本法则。”辩证唯物主义是物质世界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在人的头脑中的正确反映。对立统一规律在客观世界中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它在唯物辩证法理论中的核心地位。所以,我们要紧紧围绕这个核心来学习和运用唯物辩证法。

2: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内因,一个事物与他事物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是事物发展的外因对内因和外因关系的不同看法,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相互对立的重要表现。形而上学主张外因论。它认为事物变化的原因不在其内部而在外部,是由于外力的推动。对于社会的变化,它不是从社会内部矛盾去找原因,而是用社会外部的地理、气候等条件去说明。比如 05 世纪法国启蒙学者孟德斯鸠认为,气候是决定社会政治制度最强有力的因素,土地的肥瘠和面积的大小也决定社会政治制度。这种“地理环境决定论”就是一种外因论。外因论不能解释一个事物变成他事物的现象,不能说明为什么存在多种不同质的事物。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其内部的矛盾性,而不在事物外部。发展之所以是“事物内部的必然的自己的运动”,就是因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自身而不在他物。强调内部矛盾是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排除外部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排除外因的作用,就否认了事物之间的联系,陷入了孤立的观点。内因和外因不是互不相干而是彼此关联的,外因对事物发展的影响是通过影响事物内部矛盾的变化而发生的。所以,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这就是事物发展中内因和外因之间的关系。地理、气候等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社会发展必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建设生态文明。但是,社会的变化,主要是由于社会内部矛盾的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阶级之间、新旧之间等等矛盾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前进和新旧社会的代谢。同社会的变化相比,地理、气候等自然条件自身的变化是非常缓慢的,不能引起社会的迅速变化。帝国主义的俄国变为社会主义的苏联,封建的闭关锁国的日本变为帝国主义的日本,中国的封建社会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及中国革命的发生、发展,都不能用并无显著变化的地理和气候条件来解释。当代随着大工业的发展,气候、环境、资源的变化加剧,给社会发展带来了一系列全球性问题,这是人类活动的结果,其原因和解决的办法主要应从社会内部去寻找。

三:具体案例分析

1958年以后,随着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展,农村经济中的指令性计划管理不断加强,管理形式趋于单一,农民的自主决策和农产品的自由交换微乎其微。当经济发展受挫之后,在1961-1964年的调整阶段市场与自由贸易的作用一度得以发挥,适应市场松动和改进计划工作的要求,国家计委一度重新提出计划管理的多元性,包括:指令性的、指导性的和参考性的。但是经济刚刚恢复,上述改进的方式尚未实施,就进入了“文革”。“割资本主义尾巴”的运动使农民少量的家庭经营被取缔,在“农业学大寨”、“以粮为纲”的口号下,生产队在农业经营中,连农作物的品种、种植面积、产量均受计划制约。不仅农民没有自主权,“三级所有、队为基础”中的生产队也失去了自主权。因此,计划实施形式单一化了:直接计划与间接计划、指导性计划与指令性计划已没有什么区别了。这种情况直到1978年以后才得到明显改变。

其次,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与宏观多变并行的,是企业被管得很死,没有自我更新改造的能力。20世纪50年代,我国经济的所有制成分逐渐形成单一公有制,计划成为资源配置的唯一因素。为了集中财力、物力完成重点项目建设,企业的投资权限受到严格的限制。特别是国营企业的自主权微乎其微。国家出台的一些规定,如“1955年lO月6日,财政部在《关于1956年国营企业财务收支计划中若干费用划分问题的暂行规定》中作出关于零星基本建设支出的规定:凡进行新建的建设单位和进行改建、扩建的企业单位所有零星基本建设(包括零星固定资产购置)一律列入基本建设计划。企业为生产需要而进行的零星基本建设(包括零星固定资产购置),应尽量编入基本建设计划。为照顾企业小额基本建设用款,主管部可以在每一企业单位不超过10.000元范围内,在各部经济拨款内单列项目表示。”将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更新改造、新产品试制的主动权几乎全部控制在主管部手中,使国有企业不仅没有竞争的压力,追求利润的动力,而且也失去了创新的可能。正如当时的财政部副部长吴波在反

省工作时所说:对于低值易耗和固定资产的界限为,对重工业部门规定为500无,对轻工业、交通运输和商业部门规定为200元。超过这个界限的就要按程序输申请拨款手续,使得企业单位的某些急于解决的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解决,在生产和经营管理上产生了不利的影响。而计划工作则要管理投资,要管理经营,对于企业的各项活动都要审批且程序严格,并在一定程度上承担风险。企业透不过气,计划工作也万分忙禄。

我想国家的计划工作应该向当时国家计委李富春说的那样,要根据“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结合党的各种政策,由国家机关按照适当分工,分别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和形式进行。”苏联的计划经济虽好,但是它是依据苏联的国情而定制的,并不一定完全适用于我国。因此,在我国全面实施计划经济,其经济体制与我国本国国情本身就是矛盾的。更何况,我国实施计划经济时期出现了右倾错误,国家的发展情形与人民对丰富生活追求的需要的矛盾,以及计划控制发展与国家经济发展需求的矛盾都要求国家在经济发展中做出调整,以便改善国内的经济情况,顺应经济发展的规律。因此,邓小平于1978年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思想,在未来五年内,继续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和逐步完善,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充满活力,日益开放。

正是实施计划经济体制中出现了一系列发展的矛盾,促使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从而才有了现在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因此,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是唯物辩证法最根本的规律。

论述唯物辩证法的论文题目范文第5篇

摘要:自然辩证法课程的教育功能是使研究生树立马克思主义在自然、科学和技术领域的观念体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目前的自然辩证法教学存在着许多问题,不能真正实现其教育功能。新的课改方案给原本就面临诸多困难的自然辩证法教学带来了严峻挑战。现有的教学模式各有利弊,不能完全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主张“互动式”教学,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可以解决课改之后学时短缺的问题。

关键词:自然辩证法;教学改革;互动式教学

为了使研究生的思想政治课更能取得实效性,教育部出台了新的课改方案,并于2012年在全国实行。该方案将为硕士研究生开设的必修课程“自然辩证法概论”,由必修课改为选修课,开课的对象也由原来只针对理工类学生调整为不分专业,同时大大压缩课时,由原来的54学时缩减为18学时。这给原本就面临诸多困难的自然辩证法教学带来了严峻挑战。当然,挑战同时也就是机遇,借助这次课程改革的机遇,探索提高自然辩证法效果的方法和途径,也可以走出一条突破长期以来存在的教学困局的新路来。自然辩证法教学改革成为摆在相关教师面前一项必须完成的任务。

一、自然辩证法课程的教育功能

关于自然辩证法课程的教育功能,根据教育部颁布的《<自然辩证法概论>教学大纲》的规定,“主要进行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方法论教育,帮助学生了解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理解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认识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意义,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进行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教育,就是要使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意义。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核心内容,就是摈弃了西方哲学史上将自然与人类社会分离的传统,将自然与社会联系起来,强调自然与社会的一体化、自然科学与人的科学的一体化。马克思指出:“自然界的社会现实和人的自然科学或关于人的自然科学是同一个说法。”[1]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为什么是发展变化的,能够不断根据时代的特征,科学进步和人类社会的发展扩展自然观的形态,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坚持自然史和人类史的统一,自然科学和人的科学的统一,强调自然科学是人的科学。这是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从整体自然观到系统自然观再到生态自然观发展脉络的关键。进行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教育,就是要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精髓。一直以来我们总在强调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革命力量等思想,忽视了马克思关于科学对人的解放意义的思想。马克思主张“人的自然科学或关于人的自然科学”,科学不是与人无关的,而是要以人为目的,为人服务。通过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教育,使学生树立学习科学技术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贡献的信念。

能力是人的综合素质体现,自然辩证法课程教育功能所谓的能力培养,主要是指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学会科学思维方式、形成问题思维的习惯、提升哲学思维的水平、具备创新思维的能力。这里的科学思维不是指研究具体科学领域的思维,而是带有共性的、普适性的思维形式和思维方法。科学思维是和非科学特别是伪科学思维相对而言的,树立科学思维也就是排除伪科学思维的过程,即用关联性思维方式取代相似性思维方式,用追求经验确证与否证取代空谈理论,用追求简单经济的形式取代追求复杂的形式,等等。

问题就是矛盾、差异,表现在人们的心理上就是疑难、困惑。问题思维,就是要形成一种思维习惯,对程序性的、日常性的现象尽量忽略,而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上。人们常说,在科研活动中发现问题最重要,提出一个好的有价值的问题科研工作就成功了一半。但发现好的问题很难,需要研究者有敏锐的“嗅觉”,有深厚的专业基础,不迷信权威、不人云亦云的独立精神。研究生不同于本科生,研究生大多已积累了一些科研经验,几乎所有的研究生都在导师的指导下从事项目研究,他们迫切希望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取得研究成绩。我们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深有体会,研究生对于能够帮助他们提高科研能力的课程内容是非常欢迎的。而问题思维恰恰是许多研究生所缺乏的思维能力,所以,形成问题思维习惯,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研究生教育至关重要的一环。科学问题是科学理论形成的起点,自然辩证法课程有专门的内容涉及对科学问题的认识,在培养学生问题思维方面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

哲学思维即抽象思维、理论思维。黑格尔指出:“概括讲来,哲学可以定义为对于事物的思维者的考察……不过哲学乃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在这种方式中,思维成为认识,成为把握对象的概念式的认识。”[2]哲学不是直接地考察经验事实,而是将经验事实上升为概念,既以概念为工具,又以概念为对象的认识活动。抽象的概念式把握对象是理论思维的基本特征。恩格斯认为,理论思维是一个民族攀登科学高峰不可缺少的基础。理工科的学生需要不需要理论思维呢?他们离哲学是不是远一点好呢?显然不是的。有位老教授曾经说过,看看我国大学里为理工科学生开设的课程,学生毕业走向社会,充其量也就是工程师。为什么呢?因为都是操作性的,很少有思考性的课程。当今时代,我国缺乏的是高端的具有理论思考能力、前瞻意识、战略眼光的复合型人才。我们培养了太多的高级工匠,太缺乏有理论思考能力的科学家和有专业知识的高级管理人才。所以,培养学生哲学思维能力,造就符合时代需要的高端人才,这是我国研究生教育必须承担的使命。

创新就是人们抛开旧的思想、程序、事物,开创新的局面。创新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思想、观念方面的创新,即思维的创新、理念的创新;二个是操作方面的创新,即程序、方法创新。而思维、观念方面的创新是程序、方法创新的前提。大脑指挥双手,怎么想才会怎么做,而最难改变的也正是人们的观念。自然辩证法课程就是要通过对旧观念的批判,帮助学生树立新的观念;通过对僵化思想的批判,帮助学生掌握新的思想;通过对陈旧的形而上学方法论的批判,帮助学生掌握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研究生走向社会后将成为国家高层次人才的骨干力量,肩负着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任,他们是否具有创新思维将直接关系到创新型国家建设能否实现的问题。

二、目前的自然辩证法教学未能真正实现其功能

自然辩证法的教育功能对其教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它不应是一般意义上的知识传授,而是一种建构式的教学。建构式教学的“突出特征是反思与创新”[3],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教师的引导,实现自然辩证法课程引导学生认知世界和培养思维能力的教学目标。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目前的自然辩证法教学还存在许多问题,离真正实现自然辩证法课程教育功能还有一定的距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表现在学生、教师和教学管理等诸多方面。

从学生方面来说,研究生与本科生不同,研究生的专业方向明确,学习目的明确,所以他们对公共课(除了工具性的计算机、外语之外)普遍不够重视。在学校规章要求和任课教师的考勤压力之下,学生的到课率很高,但专心听讲的人不多。许多学生一心二用,甚至一心多用,人在自然辩证法的课堂上,心思却在自己的专业上,能够随着教师的课程进度并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的学生不是很多。

从教师方面来说,目前自然辩证法教师队伍的学科背景、学术水平、教学能力还不能满足高水平教学的需要。自然辩证法内容丰富,涵盖了自然科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与社会互动等诸多内容,这对自然辩证法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他们既要懂自然科学,又要懂哲学,还需要有社会学的相关知识。而目前除了综合大学,一般大学的自然辩证法都是由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师任教,这些教师最大的问题是自然科学知识十分缺乏,学科背景是自然辩证法教师的致命缺陷,这使得他们很难深入研究自然辩证法的基础理论问题。在谈到自然辩证法教学所存在的问题时,北京化工大学的张明国教授指出:“且不说大批中青年自然辩证法工作者在这方面表现得很突出,就连曾经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起到过奠基性作用的学术前辈,也过多地关注社会现实问题,而对自然辩证法的基础理论研究无暇或无意顾及,从而使得自然辩证法基础理论研究匮乏。这样下去,怎能加速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建设?”[4]许多教师为了满足学生轻松听课的需要,过多关注社会的热点问题,诙谐幽默,课堂气氛轻松活波,教师的表演程度过强,冲淡了自然辩证法应有的理论魅力。

从教学管理方面来说,目前各高校普遍面临的问题是课堂规模过大。由于逐年扩招,研究生的数量已由上世纪80年代每年不足万人增加到2013年的53.9万人左右,教师的数量虽然有所增加,但比例远远小于学生增加的数量。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现在每年研究生招生的数量已达1400多人,只有两位教师上课,每个教师面对700多学生,而且集中在一个学期排课,每个教学班都在150人以上,有的达200多人。据了解,这在全国各高校是普遍现象。课堂规模过大,造成课堂管理困难,师生沟通困难,自然辩证法课堂越来越像临时讲座,教师与学生的陌生感、疏离感很难克服。

三、关于自然辩证法教学模式的探讨

为了解决上述种种问题,广大一线自然辩证法教师进行了多方探索,根据各自学校的特点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教学模式可以定义为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目前各高校自然辩证法教学采用的教学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传统讲授的模式。按照教学大纲,分章节按顺序讲授。自然辩证法的学科特点是内容丰富,具有系统性,思辨性、理论性强。因此,传统的教学模式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它的缺点是对教师的个人魅力依赖很强,需要教师有很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幽默风趣,甚至有一定的表演能力。否则的话就会使课堂沉闷,学生昏昏欲睡。特别是在200人以上的大课堂,对教师和学生都是巨大的考验。

第二,传统讲授+课内实践的教学模式。这是目前各高校最普遍采用的教学模式。分两种情况:一种是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发现了有意义的问题或感觉学生对某一话题很感兴趣,便临时布置一个题目让学生讨论;另一种是事先安排,教师把要讨论的主题告知学生,让学生预先准备,然后按照计划开展课堂讨论,最后教师对所讨论的问题做综述,给出对相关问题的见解。这种教学模式既保证了课程内容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又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但是,在课改以后,自然辩证法只有18学时(象笔者所在的学校只有16学时),给课内实践留下的空间极其有限。并且,在200多人的大课堂,让学生发言,既不好组织,实际效果也受影响。

第三,专题教学。需要处理好所选专题与教学大纲的矛盾,既要突出问题意识又要避免把教学内容搞的支离破碎。只考虑教师的专长和学生的兴趣,就会使教学体系碎片化,不能有效实现自然辩证法的教育功能。好的专题式教学的特点是既不脱离大纲,又突出了问题意识。专题式教学的本质是专家教学,也就是对某一问题有深入研究的专家给学生授课。这就需要有更多的有学术专长的教师授课。但大部分高校搞专题教学苦于师资不足,仍是一个教师讲几乎所有的专题,与传统的讲授区别不大,不能体现专题教学的精髓。

第四,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是一种情景式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再现真实的社会事件和生活场景,学生在讨论、分析和相互协作中完成知识的生成和内化。案例教学的优势是把抽象的理论具体化,而且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等现代技术手段增强教学效果。案例教学最早是在管理学中运用的,最适合实践性强的学科。自然辩证法的学科特点是注重系统性、理论性和思辨性,案例教学能否达到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思维能力的要求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上述几种教学模式各有利弊,虽然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还不能令人满意,自然辩证法的教育功能还没有真正实现。它们的共同问题是,着眼于“教”的方面多,着力与“学”的方面相对不足。造成目前自然辩证法教学困境的不光是“教”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学”的问题,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才是提高自然辩证法教学效果的关键。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的学习不能是抽象的,而是在具体的情景中,将主观体验与信息的接受结合起来,用亲身经验解读信息,构建知识。这就要求自然辩证法教师采取一定的措施,模拟真实的情景,使学生参与到知识的生成和使用实践中来。教师不能成为上课来下课走的“讲话者”、“陌生人”,而要成为与学生深入交流的“会话者”。我们把这种教学方式称为“互动”式教学,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师生“会话”,既包括课堂的讨论、交流,也包括课下的作业,教师对作业的批改和指导;另一个是学生“协作”。有研究指出,学生间的相互学习是取得学业成就的重要途径。教师指导学生在课下分组讨论,然后上交文字材料,教师再对学生的材料内容进行点评。“互动式”教学最大的特点是将师生“会话”由课堂上转移到课堂外,以克服自然辩证法课程学时不足的问题。

“互动式”教学需要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而现代技术手段也给“互动式”教学提供了相应的物质条件保障。利用现代电子媒体,构建互联网上或微信教学平台,师生借助现代交流工具进行课外交流,是当前课时压缩、课堂规模过大的教学条件下实现“互动”式教学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90.

[2]黑格尔.小逻辑[M].商务印书馆,1981:38.

[3]高建平.建构主义与自然辩证法教学[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5).

[4]张明国.大调整时代的自然辩证法——“重振自然辩证法雄风”刍议[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1):61-64.

论述唯物辩证法的论文题目范文第6篇

关键词:自然辩证法;教学改革;问卷调研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1]。作为一门课程,“自然辩证法概论”在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中具有特殊的地位。1981年3月28日,国家教委发布《关于开设自然辩证法方面课程的意见》,首次明确规定“自然辩证法”作为我国理工科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修课;6年后,《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高等学校研究生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公共课)教学的若干规定》指出,“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仍然作为必修课开设,学习时间要求为54课时。2010年,中共中央宣传部和教育部联合下发了《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调整的意见》(教社科[2010]2号,以下简称《意见》),对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作出较大调整,其中“自然辩证法概论”从原来的必修课改为选修课,学时从54课时调整到18课时。这次调整过,使“自然辩证法概论”教学面临很多亟待解决的新问题。本文根据以工科见长的中国矿业大学“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为例,分析如可通过改革解决这些新出现的问题。

一、“自然辩证法”课程调整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010年中宣部和教育部的《意见》下发之后,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根据《意见》的主要精神,着手调整本校的“自然辩证法概论”的教学计划,于2011年起,我们开始为全校理工科硕士研究生开设“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但是,由于教材依然使用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的《自然辩证法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教师要将原本54学时的教学内容压缩为18学时,讲课方式、考核方式基本沿袭原有模式,经过一段时间教学,一系列问题逐渐突显出来。为了全面把握本课程教学现状,2013年4月,笔者在中国矿业大学部分已完成“自然辩证法概论”教学工作的班级中,随机选取一些理工科硕士研究生就本课程所存在的问题展开问卷调研,发出调查问卷290份,收回有效问卷282份。

(一)学生对本课程重视程度低

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学生上课出勤率低、上课精神状态差、注意力不集中,甚至有一些同学一直关注自己的智能手机屏幕等情况。为此,在问卷中专门就学生对本课程不感兴趣的原因展开调查。结果显示:67%的学生认为课程内容不是自己当前所需要的;38.3%的学生选择的理由是科研任务重,政治课有时候和专业课时间冲突,不得已只能舍弃政治课;39.4%的学生不满意政治课的教学方式,整堂课都是老师一个人在讲,无视学生的存在;33.2%的学生认为本课程考核方式和内容机械,考前突击一下即可应付,所以上课来不来、听或者不听,关系都不大。

(二)师生之间交流少

在“自然辩证法概论”改革之前,在54个学时的课堂上,老师讲解细致,学生听课过程中有疑问可以随时探讨,学生参与讨论的范围也比较广泛。学生在课后的学习和科研过程中遇到的疑问,希望能从“自然辩证法概论”课堂中寻求答案的话,他们也可以在下次上课的时候提出来,与老师、同学共同讨论。但是,改革之后的“自然辩证法概论”学时数降到18,学校的课程安排一般是4节课连上,这样师生课堂见面的机会至多5次,并且每次上课的时间连讲课都满足不了,更别说留出时间给学生讨论。有的学生描述当前“自然辩证法概论”课是“匆匆太匆匆”。

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显示:36.6%的学生对课堂同学演讲,大家参与讨论表示很感兴趣,并且自己愿意参与;49.5%的学生表示感兴趣,对于自己是否参与感到犹豫;只有13.9%的学生对这一活动表现冷漠。总之,由于受教学时数和教学内容的限制,改革后的“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教学中师生互动不足,课堂讨论少,无法满足学生想要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中去的愿望。

(三)学生的实际收获与期望值有一定差距

学生对“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的重视不足并非毫无缘由,除了上课时间冲突、教学方式等因素的影响之外,还有很大一部分学生由于对于课程收获与期望值之间有差距而产生了对本课程的失望情绪。在“是什么因素影响了学生的课堂收获”这一问题上,问卷调查结果显示:63.2%的学生反映,课堂讲授内容有限,老师讲的不是他们所需要的,而学生想知道的内容,老师却没有涉及,课后想要积极补充学习的学生得不到相关的学习资料。32%的学生认为,虽然上课时老师推荐了课外阅读资料,但是不愿意自己去购买,而图书馆借阅又比较麻烦,并且同一本参考书图书馆馆藏数量有限,很难满足学生们的阅读需要。

总体来讲,在“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学生和老师都需要一段调整与适应的时间。为了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更为重要的是调整教学内容,探索一套新的教学模式,更好地发挥本课程在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以实现本门课程教学目的。

二、“自然辩证法”教学改革的内容

根据前面总结出的问题,中国矿业大学“自然辩证法概论”的主讲教师与学校研究生院主管部门密切配合,经过分析和论证,总结出一套较为合理的操作方式。

(一)改革教学内容:根据学生需要选择教学知识点,网络平台拓展教学空间

2013年,“自然辩证法概论”的主讲教师拿到了以郭贵春教授为首席专家,陈凡、吴彤等教授组成的“自然辩证法概论”编写组编写的《自然辩证法概论》教学大纲和教材,教学内容涉及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研究方法、科学技术社会论、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与创新型国家等五大板块[2]。显然,要在18个学时内完整地讲解这五个部分是不现实的,因此,如何合理地选择教学内容便成为了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基于教学是一个“教”与“学”双向互动的过程,我们在调查问卷中专门设计了相关的问题,试图了解学生“学”的愿望与兴趣,以期在教学大纲的框架内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

让学生参与选择课堂内容,需要统筹考虑,既要在教学大纲范围内,又要将核心的内容讲授给学生。所以,在问卷设计中,我们将教材中五大板块的内容细分成60个知识点,让学生在每一个板块中将自己最感兴趣的5个知识点圈出来。学生网上选课之后,老师根据学生的选择,根据学生对知识点关注度的高低排序,选择出课堂主讲知识点,然后经过授课教师的统筹加工,做一些必要的补充,使整个教学知识点尽可能地系统化。

对于课堂没有时间涉及到的知识点以及推荐给学有余力的学生使用的参考资料,放在一个“自主学习网络平台”上供大家学习或使用。网络平台包括课堂主要知识点、课后自主学习参考资料、主要研讨议题、师生交流共享平台等板块。自主学习网络平台作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不仅弥补了课堂时间不足,也进一步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

(二)改革教学形式:课前提问、课堂研讨与课后无缝对接

在“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改革之后的一两年里,教师非常熟悉的教学体系一下子被压缩到原有课时的三分之一,大家都感觉课堂时间不足,谁也不愿在课堂上浪费一分钟时间,教师“满堂灌”的情况更突出了,这显然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导致课堂缺乏活力。根据这种情况,我们尝试进一步改革教学形式。

教学形式改革主要体现在新的教学模块设计上,即把课前提问、课堂研讨和课后实践三个环节紧密接合。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网络平台了解下次课程的主要内容,以及针对教学内容设计的主要研讨议题,使学生带着问题上课;在教师课堂讲解后,学生结合问题以多种形式展开自由研讨。由于“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是学生自由选课,所以每一个授课班级都包含多个“专业”,一个研讨话题在不同“专业”学生那里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思想的碰撞有利于产生创新的火花,这样的研讨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也训练了学生从学科交叉的视角分析问题的能力。比如,讲到科学研究方法论这一部分,课堂上同学们交流如何运用中国知网到谷歌学术、谷歌图书、Library Geneis、Search WorldCat等搜索引擎检索文件,很多学生课后尝试检索希望得到的文件,获得了成功。虽然在课堂上只有十几分钟甚至是几分钟的交流,但是对他们来说却非常有用。

(三)调整教学时间:提前选修与增加上课时间自由度

在“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改革之前,也就是本课程是54学时的时候,每学期每位教师承担的班级有限,否则工作量太大,由此造成单个班级人数基本上都在150以上,教师很难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情况。课程学时数减少之后,每位教师可以承担的班级数量增加。为了搞好小班教学,增强教学效果,中国矿业大学规定本课程选课班级单位人数上限是80。小班授课带来了诸多便利,教师和研究生院相关部门密切协作,对“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设置的时间、地点等进行调整。首先,对于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简称推免生)选修“自然辩证法概论”的时间做出重大调整。原本学生选修硕士期间的课程都要在正式入学之后,但是硕士研究生第一学年恰恰是选修课程最多的一年,同时几乎所有理工科的学生都要参与到老师的科研中去,推免生甚至从本科期间就在导师的科研团队从事科学研究。正是由于硕士生第一学年学习和科研任务都比较繁重,在科研与政治理论课学习相冲突时,学生往往牺牲政治理论课程的学习。但是,推免生在大学四年级的第一学期初,基本上就确定了自己可以直接攻读硕士学位,在其他同学忙着考研和找工作的时候,推免生最为轻松。所以,中国矿业大学从2013级推免生开始试行提前开选修公共课,也就是对2013年秋季入学的推免生,在2013年的春季,在自己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进入选课系统进行提前选修“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这种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分摊了学生的压力,也提高了本门课的教学效果。

其次,增加学生上课时间的自由度。由于教师承担的课程在周次上较为一致,每周在所有的班级上主讲内容相同,授课固定在一个教室。这为学生提供了诸多便利,比如学生偶尔出差或有其它学术活动,与“自然辩证法概论”课有冲突,他们可以选择本周的另一个时间到同一教室中听课。假如一位教师同时承担5个班级,那么一周内学生几乎每一天都有听课。

(四)改革考试内容:注重考察学生分析能力

一直以来,“自然辩证法概论”课考试基本上都是以课堂开卷考试为主,考试内容基本来自教材,考试题型采用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和论述等,这种考试题型符合教学时间充足(54学时)、教师讲解细致的情况。但是,改为18学时后,再以这样的方式考查学生显然不合时宜,因为改革之后的教学是“授之以渔”,把教学重点转向教授学生运用本课知识分析和解决当前的实际问题。所以,我们对本课程考试的题型和内容进行重大调整,考核的重点转向考察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

改革后的题型主要采取分析论述的形式,考试内容主要选取近半年以来国内外发生的重要事件,让学生做出独立分析。比如,2013年6月份《自然辩证法概论》考试题目中,我们选取了发生在2013年3月份的黄浦江死猪事件[3],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此次事件中表现出的环境生态问题、技术专家的社会责任问题等;在2014年春季学期的考试中,我们选取了政协委员谈长江水污染问题[4],让学生论述自己的看法,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考试内容的改革让学生摆脱了对知识点的死记硬背方法,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意见》规定,“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主要对研究生进行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理论的教育,帮助硕士生掌握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科学观、技术观,了解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认识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培养硕士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了适应《意见》中“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的调整,达到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必须对本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以及考核方式等做出相应的改革。实践证明,通过改革教学内容和考试内容,让学生自主选择课堂教学知识点,增加学生上课自由度等,这一系列措施不仅激发学生了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而且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更贴近学生,让学生有了更多实质性的收获。

参考文献:

〔1〕黄顺基.自然辩证法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

〔2〕郭贵春.自然辩证法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3〕http://www.chinanews.com/sh/2013/03-19/465 8039.shtml.

〔4〕王尔德.长江必须要有一个强力的机构来管理[N].21世纪经济报道,2014-03-18(023).

(责任编辑 姜黎梅)

上一篇:有关湿地的论文题目范文下一篇:弘扬劳动精神论文题目范文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