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论文范文

2023-09-23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民营经济;发展历程;经济贡献;制约因素

一、武汉民营经济发展历程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个体、私营等各种形式的非公有制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潮流中,武汉的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低到高,从个体到企业,从企业到集团,从个别现象到社会群体,迅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民营经济在全市国民经济活动中已是“三分天下有其一”,成为支撑武汉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快速健康发展的基本动力之一。武汉民营经济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萌芽状态(1988~1991年)。1988年以后,私营企业、民营经济恢复发展,并开始进入起步阶段。

第二,初步发展阶段(1992~1996年)。在邓小平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精神鼓舞下,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经济环境和经济政策都比较宽松,市场经济刚刚提出,大量的市场规范尚未建立,改革的各项环节和政策措施还没有配套,这在某种意义上为私营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机遇。这一阶段,武汉民营经济有了初步的发展。

第三,快速发展阶段(1997年至今)。1997年召开的党的十五大,在所有制观念方面实现了一个新的突破:指出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仅仅是以往所说的社会主义的一种“有益补充”了,并把继续扶持和鼓励私营经济发展作为一项重要的经济政策。这就为私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和历史性机遇。在十五大的推动下,武汉的民营经济步入提高发展阶段,经营范围有所拓展,部分企业已逐步向技术型、专业型、外向型、集团型发展。从1997年到2003年,武汉的私营企业户数,注册资本金额七年增长分别超过了2倍和5倍。武汉民营经济的发展不仅表现在量的跨越上,而且表现在质的飞跃上。目前全市注册资本在1000万元以上的私营企业有上100家。2004年私营个体经济总量达到800亿元,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9.3%,比上一年增加0.7个百分点,有力地显示出其他经济形式不可比拟的潜力和活力。

二、武汉民间投资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民间投资对武汉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据统计,1991~2003年,全市民间投资(见表1)累计1443.67亿元,占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31.59%.而在2003年则达41.69%,已成为经济建设和改革发展中最活跃的积极因素。但是,与沿海城市特别是一些民间投资发展较好的地区相比,武汉民间投资无论是在总数规模,还是在发展速度上,仍有明显差距。面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态势和“中部崛起”战略即将启动,武汉加快民间投资发展步伐,更具迫切性与长远的战略意义。

2003年武汉民间投资的四项构成情况是:集体投资20.78亿元,私营、个体经济52.27亿元,联营经济6.30亿元,股份、有限公司189.55亿元。由于个人投资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私人建房,因此,武汉民间投资用于企业扩大再生产的比例有待提高。

武汉民营经济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也在不断提高。从反映民营经济贡献率高低的几个指标(见表2)表来看武汉民营企业占全市比重和地位,从中可看出民营经济对武汉工商业发展和市民就业的突出贡献;民营企业已成为市民就业的最主要渠道,民营商业2003年占全社会消费零售总额的89.94%,民营工业比重到2003年占到全市的63.7%。

个体、私营企业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1997~2003年,全市个体、私营企业第三产业所占的比例稳步提高,第一产业趋于下降,第二产业有所发展。基本上保持了第一产业呈下降、第三产业稳步发展的态势,2004年民营经济实现工业增加值767.32亿元;在从业人员上,第三产业平均增长率为5%以上,成为个体工商业的主导产业。私营企业情况更为突出,第三产业企业户数以年均23.87%的速度快速发展。同样,投资人数、雇工人数和注册资金的比重第三产业均居各产业之首,第三产业也成为个体、私营企业中的主导产业。

目前,武汉民间投资主要集中在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制造业、房地产业和社会服务业,四个行业占比分别达到30_2_%、25.6%、22.6%和15.70%,总占比达到94.1%;而带有城市基础设施性质的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民间投资仍属空白;金融保险业的民间投资仅占0.1%。这说明武汉民间投资的结构不尽合理,还需要在大力促进的同时积极加以引导和不断拓展领域。

因此,武汉民间投资的全貌可概括为:已呈现出总量扩张、民资投入逐渐旺盛、规模优势开始形成、对社会贡献较为显著。但是,由于传统计划经济的惯性和内陆意识的影响,加上国家的政策重点在东部沿海地区,武汉的民间投资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有待挖掘,相关政策也存在较大的调整空间。

三、武汉民间投资的制约因素分析

1.资金瓶颈约束。当前,中央正采取适度紧缩银根的方式进行宏观调控,这一政策对于武汉市的众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银行信贷规模没有增加,而经济增长对资金的需求又进一步扩大,最少的时候,银行贷款占企业总资产份额还不足10%,“融资难”已经成为当前困扰民营企业发展的一大难题。据了解,由于武汉市企业资金来源渠道较为单一,多元化的投资模式尚未形成。企业贷款难的主要原因一是“资信等级不够”;二是“贷款手续烦琐,效率太低”;三是难以获得第三方担保等。武汉市虽然已有10多家担保公司,但担保基金本身资金规模很小,总量不足3亿元,难以满足众多中小企业的需要。随着中小企业的不断增加和成长,银行贷款日益呈现“僧多粥少”之势。

2.单体规模仍然偏小,民营投资投向比较单一。民营投资项目多,大项目少。2004年上半年,规模以上民营投资项目有上百个,占规模以上项目的54.4%,但只占规模以上项目在建规模的30.61%。民营投资项目平均规模只有规模以上项目平均规模的33.48%。目前,武汉市民营投资投向仍主要集中在投资量较小、技术含量较低,竞争较激烈的一些传统产业,如纺织服装业、设备制造业、房地产业等,而较少涉及电子、通信等高新科技产业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服务业投

资领域。2004年上半年武汉市规模以上民营投资中有39.16%为传统工业投资、17.27%为房地产开发投资。

3.企业文化的制约。武汉的民营企业大部分仍处在管理发展的第一阶段,存在着需要着力解决的四大问题。一是漠视企业文化的作用。由于武汉的民营企业大多数处于创业阶段,对企业的赢利能力更为关注,而对精神价值的追求则边缘化了。调查显示,只有27.4%的企业经营者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企业文化上,70%以上的企业经营者都将此归之于市场营销能力、经营组织能力、战略决策能力、生产制造能力和研发能力等。二是企业文化定位模糊。武汉的民营企业大多是从小规模生产向规模生产、专业生产或多元生产逐步演进的,缺乏一以贯之的战略规划,更没有长远的文化定位。他们功利地把企业文化建设等同于产品推销,希望马上产生经济效益。殊不知,企业文化定位需要稳定的内核,如果为了赶时髦而不断改变文化理念,企业最终只会像“流星”那样陨落。三是对武汉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继承不够。武汉的民营企业往往直接搬用缺乏个性的“现代理念”,无非是“团结”、“求实”、“开拓”、“进取”之类。其实,富有武汉特色的文化定位更能提高企业的融合性和凝聚力,更有利于培育员工的忠诚度。四是文化培育程度肤浅。培育企业文化不像生产经营那样有有形的产品和具体的标准,于是最常见的培育方式就是宣讲和培训,虽然形式上挺热闹,但没有什么实际效果。

4.在民营经济发展中,政策执行环节存在障碍,造成政策执行不到位,存在执行难问题。政策执行障碍的主要表现有:(1)政策执行人的思想障碍。政策落实与否,落实的好坏取决于落实政策的部门和落实政策的人,通过与政府职能部门包括乡镇办事处工作人员座谈,我们了解到基层干部的思想障碍主要表现为急于求成、明哲保身、不满现状、一刀切、捞取好处、实干孤独等。急于求成:大多数人想把民营经济政策落实好,但由于急于求成出政绩,落实中往往陷入盲目性,各乡镇互相攀比,民营企业户数不断增加,效益不见增长。明哲保身:有些人为了铁饭碗,上级让于嘛就干嘛,发现问题(如民营项目违规操作等)不敢抵制,干一天算一天。不满现状:由于民营企业管理部门职能交叉,职责不明,干多了挨批评,不干也挨批评。一刀切:民营企业融资难是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各商业银行在贷款时,各取所需地执行《贷款通则》,中央宏观调控,银行贷款不管是否合理一律紧缩,贷不到款的民营企业由于资金短缺被迫停产。捞取好处:有些人(尤其快退下来的)千方百计想捞好处,故意给民营企业设卡制造障碍。实干孤独:有些人却想认真落实民营经济政策,给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但这样做工作阻力极大,往往受孤立,事倍功半,有苦难言。(2)政策执行人的作风障碍。调查表明,官僚主义作风仍然存在,民营企业普遍反映与政府平等交流的机会太少,平常被动服从管理,有事“烧香拜佛”,逢年过节方方面面都要打点;有些乡镇干部分头包抓企业,被抓企业就成了他的政绩工程,大包大揽,全力以赴,但被包的和没人包的企业形成不平等竞争,干扰了市场秩序。(3)政策执行中传统体制障碍。调查显示,基层工作仍受传统体制左右,层层指标级级下压,重硬任务轻软效益的基层干部占90%以上。他们感触最深的是难以做到说真话、办实事,只能搞形式、抓上访、求稳定。(4)政策执行中执法环境障碍。调查显示,90%以上的民营企业管理者认为,执法人员不能一视同仁。民营企业投资收益权屡受侵犯。正常履行合同难。

5.政府服务部门多,条块分割服务效率不高。目前,全市对个体、私营企业管理涉及到工商、税务、物价、公安、城建、卫生、技术监督、环保、市容、街道等行政和经济监督机构有20多个单位或部门,可以说政府与民营经济相联系的部门比较多,同时各自都有一些职能,这种体制所产生的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协调性在制度上存在缺陷,政策的合力作用也就十分有限。另外,民营企业需要及时了解的全市经济发展重点、行业、政策以及相应的民营企业应具备条件(包括规模、资金、人力和技术等)等信息,还没有专门综合管理部门及时发布并提供。

6.发展速度不快、经济贡献率不高。2003年武汉市私营企业户数、从业人员、注册资金比上年增长都超过20%。尽管增长速度不低,但是应当看到,武汉市私营企业户数不足杭州市的1/5,私营企业注册资金不到杭州市的1/6,就是与南京市、沈阳市等城市相比,差距也相当显著。况且武汉市私营企业中的大企业或企业集团非常有限,名牌产品、驰名商标与杭州市等发达城市比差距就更大。可以说,与全国民营经济发展的横向比、与武汉市做大经济总量的发展要求比,武汉市民营经济发展的速度不快,若以此速度发展下去,必将进一步加大与这些市和地区的差距,影响到武汉市经济发展。发展速度不具有优势,经济贡献率就难以高起来,在反映民营经济贡献率高低的几个指标中,恰恰是最重要的工商税收指标,其增长率全国高达121.4%,武汉市仅为56.16%,全国增长率是武汉市的2倍,还有其他几个贡献率指标,武汉市也低于全国一般指标水平,这足以说明武汉市民营经济贡献率不高的现实。

7.市场准入受到限制,企业发展空间有限。民营经济市场准入受限,主要表现在:一是在电力、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以及城市的煤气、自来水、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民营经济投资较少、比重低,由于这些行业为国有部门长期经营,非到无利可图或到经营不下去时,才考虑引入民营资本。二是在金融、保险、通讯、旅游、教育、医疗、文化卫生等新兴的服务行业,民营经济投入还不充分。全市民营资本长期流入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的传统制造业领域,致力于技术密集型的国有企业因失去应有的竞争对手而缺乏市场活力。三是民营经济税收、收费实际差异明显,民营企业投资、经营成本高。四是民营经济获得土地使用权要比国有、外资企业难得多、少得多,而且土地使用费也较高。

四、促进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的途径

1.确立民营经济发展战略,改变把民营经济视为一般经济增长点或仅满足就业需要的片面看法,进一步启动民间投资,大力发展民营经济,重塑武汉经济发展的基础支撑,培育经济自主增长的基础力量。要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大力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提高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比重,使股份制成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使国有企业和国有经济充满生机和活力。

2.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市场经济条件下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民营企业必须进行不断技术创新,否则就有被淘汰的危险。有关资料表明,在法国6%左右的技术产品创新由民营企业贡献,德国的科研成果中有70%的发明创造和最高工艺来自民营企业,意味着创新选择是民营企业发展国际趋势和长远选择。因此,必须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促进企业技术进步。要用现代技术改造传统行业,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积极推进节能降耗工作,淘汰一批严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产品和设备,大力推广技术成熟,应用面广.效益明显的技术积极引导企业重视产品创新、工艺创新,要通过加大技改的投入实现对传统技术、传统工艺的改造与提高。

3.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提高市场配置资源的能力。尽快完善推出投资体制改革方案,进一步发挥民间投资主体的作用。严格将政府投资限定在公共产品领域,引入公正、公开的竞争机制,加强审计、舆论等方面的公共监督。减少投资审批程序,放宽产业准入限制,扩大民间投资的准入范围。积极发展适应中小企业需要的金融机构、资本市场、信贷担保体系和投资服务机构。尽快完善保护私有财产的法律制度和鼓励民间投资的财税金融政策,充分调动社会蕴藏的创业积极性。

4.提升民营企业发展素质,注重可持续协调发展。企业的竞争,最终是人才的竞争。民营企业要转换用工机制,大胆实施股份制改造,挖掘人才,知人善用,使优秀人才更好把自身利益与企业利益挂起钩来。要注重人才的后续教育,为企业人员提供各种培训与深造的机会,加快人才自身知识的更新换代。同时,民营企业经营主也要提高各方面的素质,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不断丰富信息来源,树立市场第一的意识和良好的诚信形象。此外,还要增强民营企业可持续性发展意识,要努力提高环保意识,严格按照环保的有关要求进行生产经营活动。要顺应企业专业化分工协作的客观潮流,建立起企业间比较稳定的协作关系。加速民营企业技术、人才、资金的合理集聚,提升民营企业发展素质,保证民营企业持续协调发展。

5.建立健全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各级政府要将建立、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作为向民营企业提供帮助的最佳切入点,建立向全社会开放的包括政策信息、技术信息、市场信息在内的民营企业信息网络和信息发布渠道,提高民营企业的信息获得能力和信息开发能力。同时提供技术培训服务,如提供专利技术、技术咨询,进行技术交流、技术合作攻关,开展技术人才培训等。

责任编辑 刘凤刚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探寻面向区域经济文化发展的地方高校图书馆推广特色馆藏资源的途径,是完善地方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资源建设的重要工作。文章在充分阐述地方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资源推广重要意义的基础上,提出通过丰富多彩的特色馆藏资源宣传活动、个性化的特色馆藏服务、针对读者利用特色馆藏的激励措施、与其他地方高校合作开展特色馆藏服务等途径提升特色馆藏资源推广工作的内涵。

关键词:地方高校图书馆 特色馆藏 资源推广

文献标识码:A

我国新建本科院校大部分由合并重组的地方高校构成,地方高校图书馆为了满足本科专业人才培养需求和区域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都在有目的、有意识地打造区别于其它图书馆的特色化、个性化资源收藏体系,特色馆藏由此而生。理论界将特色馆藏(Special Collections)定义为图书馆根据当地的经济状况、文化资源的拥有量、人才资源的分布情况等因素所确定的某种服务重点或某种服务目的,是在收藏文献资料中所形成的一种具有特点的馆藏体系。地方高校图书馆在建设特色馆藏资源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学科性、专题性、地域性、民族性的特点,这些特点在高校教学、科研领域的作用不断凸显,成为地方高校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推广面向区域经济文化发展的地方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资源,不但能够提升地方高校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还能增强其内涵建设。本文以佳木斯大学图书馆为例,分析推广特色馆藏资源的重要意义,探寻面向区域经济文化发展的地方高校图书馆推广特色馆藏资源的途径及其保障措施。

一、将“特”字进行到底,推广特色馆藏资源的重要意义——以佳木斯大学图书馆为例

佳木斯大学图书馆特色馆藏最早始于1995年,经过20多年的发展建设,现在已具有一定的规模,目前拥有古籍文献馆,地方文献文库和两个特色馆藏库。其中,地方文献库包含了以佳木斯地区为重点辐射整个三江流域的地方文献资源,据佳木斯大学“十二五”规划统计:“东北书店”出版物已达500余年品种,近600册,成为全国此类收藏的佼佼者;“赫哲族文献”现已收藏相关图书70余个品种,占到了该类图书的90%以上,在省内首屈一指;东北抗联、东北小延安、北大荒文献等几个专题的收藏在省内也是独树一帜。在2009年,我馆自建了“三江流域历史文化数据库”,“佳木斯地区鳞翅目标本数据库”以及“佳木斯大学专家学者数据库”等16个专题数据库。可见,我馆立足三江、扎根边疆在“特”字上狠下功夫,挖掘凝练特色理念,扎实开展特色馆藏资源建设工作。同时,学校和我馆广大职工积极开展特色馆藏资源推广方面工作,收获成果丰厚。教师、学生围绕我馆收集、整理的文献资源开展科研、教研立项近百项,多数取得全国、黑龙江省成果奖。在我校科技处“科研促教学”工作方针的引导下,教师在文献资源教学改革方面热情高涨,学生对我馆特色馆藏资源产生浓厚兴趣,学习主动性得到明显提升,极大地提升了我馆馆藏资源的利用率。2015年我校組织召开赫哲族高峰论坛,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学者走进佳木斯大学、了解特色馆藏资源,为我校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带动了区域经济文化的发展。综上所述,推广特色馆藏资源的重要意义,不仅仅是保护特色文献资源,而是促进其利用和传播。使特色馆藏资源由静态的收集、整理演变成动态的创造和传承。文化只有传递出去被广大的读者借鉴和参考,形成发明和创造才有意义,才能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这也是推广特色馆藏资源的意义所在。

二、地方高校图书馆推广特色馆藏资源的途径

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的特色馆藏资源包括古籍、本校研究生论文、捐赠文献、书附光盘、地方文献、图片、专家讲座视频、学校重点学科相关的期刊论文及机构介绍等,除了本馆藏有的特色资源,通常也包含一些本馆搜集、整理的网络资源。我国高校图书馆的特色馆藏资源推广工作还不够完善,比如,通常是以通过图书馆主页介绍特色资源概况的方式对特色资源进行宣传,绝大多数高校图书馆以提供特色馆藏的室内阅览、电子型特色资源的下载服务为主,鲜见有高校图书馆基于特色馆藏资源开展教学、科研服务,仅有为数不多的高校图书馆面向企业开展了一些特色资源服务工作。根据佳木斯大学图书馆特色馆藏实际工作,推荐如下推广途径。

(一)开展丰富多彩的特色馆藏资源宣传活动

高校图书馆建设特色馆藏资源,对于提升学校总体声誉、传承校园文化、提升图书馆自身核心竞争力都有积极作用,而任何作用的体现都有赖于读者的利用,宣传推广特色馆藏资源是提高利用率的重要途径。

1.利用图书馆公众号宣传特色馆藏资源。随着科技的进步,仅在图书馆网站宣传特色馆藏资源是不充分的,自媒体时代已经到来,手机已成为重要的宣传窗口,是读者了解图书馆的重要渠道。图书馆应建立自己的公众号,定期推出特色资源宣传片,包括特色馆藏的介绍、馆藏地及开馆时间的介绍、资源使用制度、特色馆藏服务方式及内容的详细说明等,促使更多的人利用馆藏资源。

2.组织开展特色馆藏资源展览。通过各种特色馆藏资源展览活动,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激发读者利用资源的热情;可以修建专门的空间用于展览特色文献,并在图书馆网站及公众号上对展览活动进行宣传介绍。

3.组织研讨。按照学科类别,将学者专家组织到一起,开展特色馆藏资源的研讨工作。通过讲座促使特色馆藏资源的文化底蕴被充分地挖掘出来,达成共识,形成成果。

(二)个性化的特色馆藏服务

地方高校图书馆主要职能是服务教学工作,应针对需要利用特色馆藏资源的读者,建立读者信息卡,与学科馆员建立一对一的联系,由学科馆员提供专业化的服务,从而促进科研、教研工作。同时,对于社会读者,也要积极与其建立联系,增强地方高校图书馆服务地方的能力。

(三)制定读者利用特色馆藏的激励措施

图书馆用户激励是指图书馆采用各种方法和措施,对用户的心理和行为系统施加影响,促使用户利用图书馆,提高用户的忠诚度。对于经常参加图书馆宣传活动,利用特色馆藏资源高的读者应建立奖励措施,以便更好地开展图书馆工作,树立图书馆良好的形象。

(四)合作开展特色馆藏服务

地方高校图书馆应加强特色馆藏服务与校内外单位的合作。校内主要包括教务处、学生处、科研处等单位,通过教务处了解教师与特色馆藏相关的课程信息,以便与相关教师联系,协助提高其课程建设水平;还可以与学生处联合设立特色馆藏专项研究奖学金,在奖学金评定过程中,综合考虑学生在其他方面的表现,确保奖学金能够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与科技处建立服务合作,旨在提高特色馆藏资源建设方面的科学研究,不断增加学校的科研成果。与校外单位合作,首先,高校图书馆应和拥有类似本馆种类特色馆藏的其他高校图书馆合作,开展特色馆藏文献的文献传递服务,也可以互相开放特色数据库的访问权限,实现同类型特色文献的共享。其次,高校图书馆应结合本馆的特色馆藏文献的特征,和本区域内的企业合作,了解相关企业的文献需求,基于本馆的特色馆藏开展面向企业的服务,为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发挥文献保障功能,提高服务区域经济文化建设的能力。我馆目前与东北师范大学建立了文献传递服务合作,得到了广大师生的肯定,希望拥有特色馆藏资源的同行或专家能够积极联络我们,以便将工作做得更加完善。

三、地方高校图书馆推广特色馆藏资源的保障措施

(一)制度保障

没有制度保障,工作就难以继续,更谈不上创新。为了促使地方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资源推广工作的有序进行,建立明确的工作制度,保障其顺利开展。

(二)经费保障

推广特色馆藏资源工作需要收集国内外珍贵文献、视频等,经费支持是必不可少的,虽然部分地方高校增加这部分投入,但是远远不能满足工作需要。所以应建立与社会的联系,建立基金,供开展工作使用。

(三)安全保障

地方高校的特色馆藏资源都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有很多文献资料都是孤本,如不妥善保障其安全,推广工作将受到严重的影响,应增加人力物力支持保障安全。

(四)人员保障

提升图书馆馆员的业务能力,组建专业化的团队维护特色馆藏资源,有效保障特色馆藏资源的推广工作。

[本文系佳木斯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校级面上项目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3sh201544。]

参考文献:

[1] 韩娟芳.图书馆特色文献与特色服务之间的关系浅议[J].图书与情报,2010(3)

[2] 高仕健,段晓玲,袁爱平.论高校图书馆科技信息服务社会化——武汉大学图书馆的实践[J].图书馆建设,2010(5)

[3] 杨莉萍.论高校图书馆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方略——以南阳师范学院图书馆为例[J].图書馆工作与研究,2012(7)

[4] 陆莉.美国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资源推广现状及启示[J].图书馆学研究,2013(12)

[5] 陈萍.公共图书馆用户激励初探[J].图书馆杂志,2012(3)

(作者单位:佳木斯大学高教研究与评估中心 黑龙江佳木斯 154007)

(责编:贾伟)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论文范文第3篇

DOI:10.19699/j.cnki.issn2096-0298.2021.10.

摘 要: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很多,基于不同的变量选择方法可以构建不同的指标体系,本文通过Lasso变量选择法和逐步回归法的比较,说明Lasso变量选择法选取的指标在广西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中更具代表性,预测精度也更高。

关键词:区域经济;Lasso;影响因素;广西;变量选择法

广西是我国西南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中央对广西经济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加大,相继出台了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方案、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总体方案等多项政策文件,为促进广西经济的增长增添了动力。

凭借特殊的地理位置,广西成为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支点,为广西构建“南向、北联、东融、西合”新格局提供了重大发展机遇。

由于不同区域之间自然环境、社会资源、人文因素等方面的差异,广西的区域经济发展仍存在较大差异。探讨广西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影响因素,经济指标的选择是关键环节,本文运用Lasso变量选择方法选取影响广西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1 Lasso变量选择方法简介

Lasso方法因能从高维变量中高效提取出关键变量,并能有效解决变量间的多重共线性问题、提高模型的解释精度而获得高度评价和广泛应用。

假设有自变量矩阵X=(x1,x2,...,xn),其中,因变量,且假定数据已进行标准化处理即,则建立Y与X之间的线性模型:

其中,为常数项,为各变量系数,为随机扰动项。

记,则的Lasso估计如下:

其中惩罚参数。若为最小二乘估计的值,则,那么当时,模型(1.1)中回归系数的Lasso估计,其绝对值将小于的绝对值。而当s逐步减小时,某些的Lasso估计值也会随之变小甚至为0,此时,与等于0相应的变量代表它和因变量Y的关系不大,将被剔除,进而实现变量选择的作用。关于惩罚参数s常用的估计和检验方法有交叉验证法、广义交叉验证法及常用的Akaike信息准则(Akaike info criterion,:AIC)。

关于Lasso问题的求解,最小角回归算法(least angle regression,LARS),极大提高了Lasso的计算效率。LARS算法解析

2 广西区域经济发展影响因素的选取

2.1 指标选取原则

根据经济增长理论,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有很多,在构建指标体系的过程中,以指标的科学性、代表性、可得性为原则,运用相关系数来反映各指标对广西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进而从广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中筛选出与广西各地市GDP有显著线性关系的因素,建立指标体系。在三次产业当中,第二产业对广西经济发展的贡献较大,因此三次产业中考虑选用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作为备选影响因素,其他备选影响因素及相关系数见表1。

2.2 基于Lasso方法的变量选择

以2017年广西各地市GDP作为被解释变量,记为Y,表1列举的13个自变量中,除了X1、X2,其他变量及Y需做取自然对数处理,分别记…,随后运用Lasso方法建立模型:

其中,为常数项,βi(i=1,2,3,...,13)为各变量系数,为随机扰动项。

图1是利用R语言程序运行得到的变量选择路径图,AIC值作为模型拟合优良性的衡量标准,当其值变小,表明模型的拟合度得以提高,因此根据AIC准则,基于Lasso方法最终选取出X1、X2、X3、X4、X6、X106个主要变量,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基于Lasso变量选择法,影响广西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即为第二产业比重、投资力度、财政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就业人员和出口总额。

2.3 基于逐步回归法的变量选择

利用逐步回歸法可以筛选和剔除不显著及引起多重共线性的解释变量,从而达到保留最优解释变量的效果。以下将采用逐步回归法选取变量,以便与Lasso变量选择法的结果进行比较。

由表3可知,基于逐步回归法,对广西区域经济发展产生影响的显著因素有第二产业比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和私人汽车拥有量。

3 实证分析

基于Lasso变量选择法和逐步回归法的结果表明,作为经济结构指标的第二产业比重和生活质量指标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对广西区域经济发展均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但Lasso变量选择法中投资力度、财政收入、就业人员和出口总额在逐步回归法中并不显著,为了进一步比较两种方法的拟合效果,接下来分别采用两种方法的指标体系对2018年广西14地市的GDP进行回归预测。结果整理如表4所示。

基于Lasso法得到的指标体系在进行回归分析时,R2= 0.998009,而基于逐步回归法建立的回归模型R2=0.995781,故基于Lasso方法所选指标回归模型的拟合优度值更高。从图2的预测结果对比图来看,基于Lasso方法所选的指标体系经过回归预测得到的结果与2018年广西14地市的实际GDP总量在整体上的偏差小于逐步回归预测所得的结果。由此可见,基于Lasso变量选择法选出的指标更为合理,为下一步应用于空间计量模型来深入研究广西区域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钟金花.基于Lasso方法的上海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3(01):154-156.

张静.基于Lasso方法和BP神经网络的居民消费支出预测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4.

喻胜华,龚尚花.基于Lasso和支持向量机的粮食价格预测[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0(01):71-75.

刘沛榕,肖敏慧.基于LARS-Lasso算法的宏观经济相关性支付指标的挑选[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7(07):206-210.

刘睿智,杜溦.基于Lasso变量选择方法的投资组合及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2012(09):103-107.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论文范文第4篇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已经取得了极大的成效,经济体制的改革也取得了巨大突破。然而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极为不均衡,东部与西部、城市及乡村间的经济差距越来越大,加剧了我国的贫富差距,这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造成了极大的阻碍,在一定程度上也耽误了我国的现代化建设。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在我国“一带一路”的战略政策下,需牢牢把握机遇积极发展我国西部区域的经济。基于此,本文对陕西区域的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首先罗列了陕西区域的经济发展优势,随后对陕西区域的经济发展提出了一定的建议。

一、引言

“一带一路”政策的提出不仅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十分有利,对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也有着十分积极的影响。“一带一路”战略可全面推动我国建成小康社会,帮助我国与中亚、西亚等国建立贸易合作关系。由于陕西是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对于陕西区域的经济发展将是一大有利政策,我国陕西省需主动抓住这一机遇大力发展区域经济。

二、“一带一路”背景下陕西区域经济发展所具有的优势

(一)陕西区域拥有丰富的科教资源

陕西省是我国的教育大省,自古以来便十分重视教育,据不完全统计我国陕西省的普通高校数量共有95所,其中本科院校占比60%,为我国培育了大量的优秀人才。在“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下,合理运用科教资源对于我国陕西区域的经济发展将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目前陕西区域内共有124所高校已经加入“新丝绸之路大学联盟”,致力于打造国际化的教育合作平台。陕西省政府必须积极提高陕西区域的科教文化水平,进一步优化高校的办学理念及办学水准,提高社会各界对陕西省高校的认可度。陕西省政府需合理利用陕西丰富的科教资源,使陕西教育能够与国际接轨,将更多高质量的优质人才输送出去学习其他各个国家的优秀文化,同时吸引更多外国留学生前来陕西学习中国文化,致力于培育一批国际化的新型复合人才,进一步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

(二)陕西区域具有充足的能源资源

陕西区域是我国古代文明的重要起源地,文化底蕴十分浓郁。除此以外,陕西区域拥有着十分丰富的能源资源,作为我国的矿产大省,陕西省的矿产资源种类众多,已知的矿产便有92种,为陕西区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入。在“一带一路”的战略政策下,为进一步推动我国陕西区域的经济发展,陕西政府可以与其他中亚国家在能源产业上进行合作,使陕西省的能源能够走向全世界,形成能源产业链。

三、“一带一路”背景下有效推动陕西区域经济高速发展的相关措施

(一)进一步强化对外开放,优化陕西區域的产业经济结构

陕西省政府可以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相关产业进行优势互补,以此来提高相关产业的市场核心竞争力及研发能力,进一步推动陕西区域产业经济结构的优化与转型,有利于提高陕西区域的对外开放水平。陕西省政府需积极提高省内的人才储备,推动产业经济结构的优化,将陕西制造转化为陕西智造,使陕西区域的企业在全国范围内的影响力得到有效提高。在“三线”建设期间内,陕西区域已经具有了建设航天、电子、汽车制造、机床及航天等制造业的基础条件,在“一带一路”战略政策的实施下,陕西省政府需依托新技术及新科技来进一步创新陕西区域的制造业。除此以外,在现阶段陕西省政府还需积极加强对外开放,可将西安作为重点发展城市,以此来带动周边区域的产业发展建设,形成良好的互利共赢局面,有效提高陕西区域的对外开放水平。

(二)有效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使交通网络更为完善

陕西区域为了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积极发展经济,陕西省必须重视基础设施的建设,强化城市的功能性,构建绿色美丽的新型城市,形成以技术、市场、资源及产业为基础的结构体系,进一步带动陕西区域内的产业发展,构建新型经济发展格局。除此以外,陕西省政府还需简政放权,对政府与市场间的关系形成正确认知,以市场的实际需求为准则来发展区域经济,加强工业化及城镇化的发展。为使陕西区域的经济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能够得到更为良好的发展,陕西省政府必须构建成熟完善的交通网络,将西安、宝鸡、咸阳等城市作为重点依托,建立一个可以联结全国各个区域的庞大交通网络。现阶段,西安正在大力建设与东西部、沿海城市及内陆地区相连的铁路,各地交通网络的建设将进一步拉近西安与其他省市间的距离,为陕西区域与其他区域间的经济合作创造了有利的交通条件。除此以外,陕西省政府还可与民航企业达成合作,积极构建空运运输网络。通过构建铁路、空运及货运的交通网络,可极大推动陕西区域的经济发展,使陕西区域成为一带一路中不可或缺的经济带,以此来带动陕西周边区域的经济发展。将西安打造为交通枢纽城市,可进一步拉近陕西区域与其他区域乃至全世界的交流。

(三)需对产业投资的内涵进行深入挖掘

虽然一带一路的提出是以我国古代的丝绸之路为主要背景,但在内涵上现阶段的一带一路具有更为深远的含义,除了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之外,还有着传播我国文化思想及政治思想的重要意图。因此陕西区域若想牢牢抓住这一机遇来发展区域经济,其必须在产业建设上作出一定的调整,这样才可以使国家对于陕西区域的产业建设加以重视,从政策上扶持陕西经济的发展。因此,我国陕西省政府需对一带一路政策进行深入研究,弄清楚一带一路的重点发展产业,随后根据重点产业的内容来扶持区域内的相关企业,不断促进陕西区域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

(四)构建基地,培育一批文化服务贸易企业

在“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下,陕西省需将发展重点放在文化服务贸易上。可借此机会大力建设文化服务贸易基地,构建新型文化服务贸易新格局,重点培养一批文化服务贸易类企业。由于陕西区域的文化历史资源极为丰富,若构建文化服务贸易基地,在“一带一路”的巨大优势下,可培养出一批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竞争力的文化服务类企业,制造出一批竞争力极强的文化服务产品,可以有效提高陕西区域的对外文化贸易额,陕西区域的文化服务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也将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不仅可以有效推动陕西区域的经济发展,陕西省在国际上的整体文化实力及核心竞争力也将得到显著提高。

(五)加快发展陕西区域的特色旅游经济

陕西省的旅游资源十分富足,陕西可牢牢抓住“一带一路”的发展机遇大力推动特色旅游经济的发展。为了有效发展陕西区域的特色旅游经济,陕西省首先需做好相应的宣传工作,通过良好的宣传工作使外界更新对陕西旅游形象的认知。除此以外,在发展特色旅游的过程中还需吸收更多的历史文化资源,以此来赋予陕西特色旅游更多的文化艺术价值,这样一来便可以对陕西特色旅游进行精准定位,为陕西特色旅游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随后,需对当前的旅游市场进行规范,为广大游客创造出一个更为良好有序的旅游环境,有利于提高游客的满意度,进一步推动陕西区域特色旅游的发展。

另外陕西省还可与丝绸之路途经的国家开展旅游合作,进一步强化与外界的合作。由于丝绸之路的沿线国家均有着十分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若陕西省能与这些沿线国家达成旅游合作,不仅可以推动陕西区域的经济发展,还可以进一步提高我国丝绸之路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最后,为了吸引更多游客前来陕西旅游,陕西省还需度现有的旅游模式进行有效创新。现代社会人们面临的压力十分之大,人们旅游的主要目的便是为了舒缓身心,因此游客对于真实的旅游体验将更为关注。基于此,陕西省的旅游企业需对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发掘背后的历史文化价值,发展更为新颖的特色旅游,这样才能吸引到更多的游客。

(六)对陕西省的农业产业结构进行优化

对农业结构进行优化可以有效提高农业经济的增长质量,在一带一路背景下,陕西省可根据一带一路的实际需求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优化,积极发展现代化的绿色农业,对于促进陕西区域的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人类处于一个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与创新将受到世界格局变化的影响,因此我国必须加强与世界各地的往来与合作,才能真正意义上与世界接轨,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陕西区域必须对“一带一路”的内涵进行深入挖掘,大力加强区域内的交通建设,重点发展文化服务产业、旅游业及农业,才能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不被边缘化,抓住机遇发展区域内的经济,进一步促进陕西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作者单位: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城市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城市名牌企业的实力及其龙头作用的发挥。城市经济发展要确立和实施城市区域经济品牌发展战略,打造城市品牌经济。

关键词:品牌战略;城市经济

经济全球化是跨越民族国家政治疆界的经济活动的扩展。更重要的是,它意味着世界经济中各国的经济开放度增加,相互依存、依赖关系加深和更深层次的经济一体化。事实表明,各国经济都在不同程度地走向开放,走向市场化。在市场经济中,城市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城市名牌企业的实力及其龙头作用的发挥。对此,城市经济发展要进一步树立区域品牌发展战略。

品牌经济是城市经济、区域经济发展的源动力。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应该以创建名牌为契机,集中发展名牌产品、名牌企业的群体,从而形成城市经济的比较优势和发展特色,进而发展成为一个城市的经济主体,最后带动整个城市的经济发展。以青岛为例,青岛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有了自己的品牌,而且在进一步提升,城市经济发展更是突飞猛进。

一、青岛品牌经济的成功经验

青岛已经具有了品牌化的价值观,这是青岛在品牌发展中一个重要的契机,是青岛在品牌建设中形成的宝贵的无形财富。青岛人言谈以城市品牌为荣,干事以品牌化为追求,思想跟着品牌企业游走,不管是什么行业、哪个区域、何种业态,处处都有品牌的烙印,已经形成了品牌化价值观。青岛港出了个许振超,“振超效率”家喻户晓,这就是个信号。从物质上的产品品牌、管理上的企业品牌,向机关服务品牌、个人服务、技术品牌延伸,全方位品牌化的浪潮席卷岛城。

青岛的品牌从自然状态(经营活动与品牌活动不谋而合)、自发状态(企业有意识培育)、发展到今天的自觉状态(政府推动企业创牌),目前是拥有中国名牌(23件)和中国驰名商标(6件)最多的城市。在这个城市,企业家的视野和企业趋向,都以品牌为核心资源,呈现急剧放大的趋势。品牌已经长入了青岛的“肌体”。

如此看重品牌,青岛意在品牌经济。经济学家认为,品牌经济是市场经济的成熟阶段,在某个品牌化程度较高的城市,品牌经济可以以区域品牌体系的形式出现。城市经济品牌化,带来的效应将是巨大的。品牌经济再上面是品牌城市。青岛提出打造品牌城市,这是在国内最早提出的。他们认为,品牌城市不仅是大量品牌的简单集合,而是在特色经济、特色产业、特色文化、特色城建等诸多元素上,让城市综合显现出来的内在及外在的鲜明标识。在行动上,青岛市除了继续放大现有品牌、挖掘新品牌、激活老品牌、延伸品牌领域外,还提炼出了“诚信、博大、和谐、卓越”的城市精神,推动全体市民的精神共识,加快培育共同理想,并且组织专门班子对青岛市的城市形象进行整体设计,这也开了全国先河。

多年来,青岛上下还形成了这样一种共识:名牌战略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名牌产品、名牌企业是不够的,还要培育知名企业家,这三方面是不可分割的“三位一体”。为此,青岛十分看重企业家的成长和成名,十几年来一直致力培养职业企业家,不断加大培养经营管理人才的投入,让他们到国内外知名院校进行完全的脱产培训和深造。在组织宣传名牌产品和企业时,青岛把宣传企业家放到突出位置,并鼓励他们在国际论坛、新闻媒体上勇于表现自己,充当企业的形象代言人和叱咤市场风云的公众人物。

品牌就是资产,品牌就是效益。从1984年到2002年,十九年如一日坚持发展品牌经济,使青岛的经济建设发生了巨大变化,不仅培育出一批在国内外市场叫得响的名牌产品,形成了一个名牌产品群,广大企业及社会各界的名牌意识也进一步增强,形成了一个创立和发展名牌的良好社会环境。

二、城市经济发展要树立区域经济品牌发展战略

1围绕品牌经济,营造良好的实施城市区域经济品牌发展战略共识环境。

地方名牌是立足于本地资源优势,形成特色经济的主导力量。特色经济要提高竞争力,就必须集中人力、财力、资源优势,把特色做大、做强、做活、做深,通过形成品牌优势,做成支柱产业,?最终实现用若干特色产业带动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以具有一定品牌效应的名牌企业为龙头,作为沟通生产者与市场的桥梁和纽带,可以较好地解决产、供、销三个环节存在的问题,减少市场风险。不仅有利于把分散的生产者联结成有机整体,提高他们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而且有利于改变生产特色产品的散户和小企业在交易中所处的不利地位。处于龙头组织的名牌企业既可以根据国内外市场的容量来确定特色产品加工企业的规模,又可以根据特色产品加工企业的规模,来确定初级产品生产的规模。这种依据市场导向的生产安排有利于化解市场风险,解决在特色产业发展中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因此,培育龙头名牌是促进特色经济发展壮大的关键。

名牌产品的创立和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一是强化舆论宣传力度。二是为名牌产品的市场开拓创造条件。三是对名牌产品实施动态管理。四是打击生产、经销假冒名牌产品的行为。同时,加大在打假制劣、保护注册商标专用权、查处虚假广告方面的执法力度,严厉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为名牌产品和企业的发展创造一个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

2、转变政府职能,提供品牌公共服务,凝聚品牌经济发展的社会合力。

要发展品牌经济,政府应提供相应的服务,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品牌的成长离不开政府的扶持。政府应通过加快企业改革、完善配套措施(如尽快培育和完善资本市场等)及提供必要的产业政策,为企业以品牌为主导的资产重组提供条件;对于出口的品牌及企业的国际化经营,给予合乎国际惯例的扶持。制定发展品牌经济的政策体系,发挥政府导向和宏观调控作用,制订中长期品牌经济发展规划,实施品牌经济发展意见,提供品牌公共服务,凝聚品牌经济发展的社会合力。

依据城市资源条件和经济基础,首先,要扎实搞好名牌的发展规划。其次,要加大名牌的培育力度。再次,还要营造利于名牌发展的外部环境。最后,要提高促进名牌战略实施的工作水平。动员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齐抓共管。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综合运用各种有效手段,推动各地发展支柱产业,抓好拳头产品,实施名牌战略,促进城市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作者简介:何仕光,1962-,男,湖南双牌人,中共双牌县委党校讲师。主要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首先构建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对安徽省16个地级市统计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依据实证结果将其划分为:发达城市、次发达城市、一般城市、欠发达城市四个梯队,然后分析各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产生的原因,最后提出安徽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区域经济;经济增长;因子分析;聚类分析

文献标识码:A

16721101(2015)06004208

Research on the disparity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Anhui province and possible solutions

- an empirical analysis based on factor analysis and cluster analysis

CHEN Chang-yun, XUN Shou-kui, MOU Yong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uainan, Anhui 232001,China)

Key words:regional economy; economical growth; factor analysis; cluster analysis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曾一度扩大,严重挑战着我国区域经济的健康、协调发展,也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早期学者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变化态势及影响因素的研究上。许月卿、贾秀丽(2005)通过变异系数、威廉森系数研究发现,1990年以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差距明显且呈两极化发展[1]。魏后凯(2007)分析得出自1978年以来中国四大区域间经济差距一直在扩大,而省际差距则以1990年为拐点呈U形变化[2]。刘天宝、韩增林(2009)通过对人均GDP等变量的动态分析,指出我国区域经济差距正逐步缩小,且长远来看呈区域收敛态势[3]。洪名勇(2003)提出科技进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区域经济差距[4]。任建军、阳国梁(2010)则认为是投资差异导致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5]。

随着安徽省区域经济的布局和发展,安徽省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也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顾宗武借助绝对和相对指标分别对安徽省区域经济差异及其演变进行了测度,得出差异正呈逐年扩大趋势[6]。盛楠通过对标准差、变异系数、比率、相对发展速度等参数的计算,分析了安徽省内区域经济差异的总体和空间特征[7]。笔者认为只有明确安徽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差距现状,弄清造成差距的成因,才能为缩小安徽省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出正确的对策和建议。

一、安徽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距

近年来,随着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的推进,安徽省经济一直保持着相对较快的持续增长势头。2014年全年实现GDP20 848.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13年增长9.2%。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2 392.4亿元、11 204亿元、7 252.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6%、10.3%和8.8%。人均GDP达34 427元,接近规划提出的中部地区2015年人均GDP达到36 000元的目标。

然而,在经济总量快速增长的背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现状也日益凸显。

表1为笔者根据2014年统计年鉴整理所得的各地级市GDP、GDP占比、GDP增长率、人均GDP、人均GDP与全省人均GDP离差数据,数据显示,安徽省内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依然存在着明显差距。

表1安徽省2013年各地级市经济发展数据比较

GDP(亿元)GDP占全省GDP

百分比(%)GDP较2012年

增长率(%)人均GDP(元/人)人均GDP与全省人均GDP离差

合肥4 672.9124.54 11.561 55529 973.07

淮北703.73.709.132 9961 312

亳州791.14.159.716 071-15 613

宿州1 014.335.3210.518 784-12 900

蚌埠1 007.855.28 11.131 482-202

阜阳1 062.55.58 9.713 839-17 845

淮南819.44.30 9.734 8978 163

滁州1 086.175.7011.127 474-4 210

六安1 010.35.308.017 778-13 906

马鞍山1 2936.78 11.058 55926 875

芜湖2 099.5311.0312.054 67622 992

宣城842.84.4310.732 928

1 244

铜陵680.63.5711.392 59960 915

池州462.22.4310.232 541857

安庆1 418.27.4410.526 534-5 150

黄山470.32.459.334 7253 041

安徽省19 038.9100.00

10.431 6840

数据来源:根据《安徽省统计年鉴2014》直接或经过统计加工所得

从GDP总量及其比重看,仅合肥和芜湖两市就贡献了全省GDP的35.57%,占三分之一以上,其余14市贡献了64.43%,池州市、黄山市贡献最低,只有2.43%和2.45%。从GDP增长速度上看,芜湖较上年增长12.0%,位居第一;依次是合肥、铜陵、蚌埠和滁州、马鞍山,皆保持11.0%及以上的增长率;六安增长缓慢,仅有8.0%,与上述城市相差较大。从人均GDP水平看,铜陵市遥遥领先,人均GDP为92 599元,高出全省平均水平达60 915元;依次是合肥、马鞍山、芜湖,分别高出平均水平29 973.07元、26 875元、22 992元;而阜阳、亳州、六安、宿州则远位于平均水平之下。

由此可见,省内各地级市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相差较大,反映了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情况依然严重,是安徽省在统筹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二、基于差距视角对安徽省区域经济的实证分析

(一)研究方法选择及数据来源

对差异的测度通常使用变异指标,包括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但两类指标都只能通过单一指标从一个方面进行测度,无法综合多种因素进行测度和评价,鉴于区域经济发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笔者选用综合差异测度方法中的因子

分析和聚类分析法[8]。

笔者以安徽省16个各地级市为研究样本,根据《安徽省统计年鉴2014》及《安徽省2013年科技统计公报》进行统计数据的加工和整理。

(二)指标体系的构建

影响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因素涉及经济、政治、环境、资源等多方面,所选指标既要能反映经济总量,又要能全面反映经济发展速度、产业结构的合理性、人民生活水平、区域创新能力等,考虑到指标体系的科学性、系统性、典型性、可比性、可取得性,在咨询专家意见基础上,笔者最终构建了表2的指标体系[9-12]。

资料来源:根据《

安徽省统计年鉴2014》及各地级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安徽省2013年科技统计公报》直接或间接计算所得

(三)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法是一种通过降维处理将原本多个指标变量降为少数几个指标的统计分析方法,提取出来的少数几个指标成为公因子,每一公因子综合反映了原来多个变量的共同特征,彼此互不相关。

笔者首先对初始变量进行了标准化处理,并进行KMO 和 Bartlett 检验,结果表明:KMO检验为0.730,Sig值为0.000。0.730在0.7和0.8之间表明较适合做因子分析,Sig值为0.000<0.001,否定原假设,说明变量间具有显著相关性,较适合做因子分析,见表3。

表3KMO检验 和 Bartlett 检验结果

KMO 和 Bartlett 的检验

取样足够度的 Kaiser-Meyer-Olkin 度量.730

Bartlett 的球形度检验近似卡方dfSig.456.836105.000

笔者运用spass20.0对安徽省16个地级市的变量X1-X15标准化后的Z值进行了因子分析,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

数据表明,前两个因子特征值λ>1,旋转后的方差贡献率分别为55.598%和31.076%,两者累计贡献率达到86.674%>85%,说明这两个因子可以综合反映原15个指标的主要特征,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因此可作为公因子。

为进一步直观反映每个变量在公因子上的荷载,采用最大方差(Varimax)正交旋转法,得到旋转后的因子荷载矩阵,如表5所示。

表中数据表明,公因子1在X1、X6、X7、X9、X11、X12、X13、X14上荷载较大,是综合反映安徽省各地级市经济发展总量、政府管理与投资、创新能力的因子,笔者将其命名为综合竞争力因子,用FAC1表示;公因子2在X2 、X3、X4、X5 、X10、X15上荷载较大,主要反映人均水平高低,笔者将其命名为社会发展水平因子,用FAC2表示。

为进一步分析,笔者用spass20.0计算出各公因子的得分,再以方差贡献率为权数,计算出安徽省16个地级市的综合得分,F代表综合得分,即:,并进行了排序,详细计算结果见表6。

综合得分数据表明:只有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四

市得分为正,居于平均发展水平之上,合肥得分2.335 604,遥遥领先,其他12市都居于平均发展水平之下,亳州得分最低为-0.504 92。由此可见,安徽省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

(四)聚类分析

鉴于安徽省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异,而安徽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内容丰富,战略发展区域之间有很多交叉,为进一步认清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距,为政府更好地进行区域经济规划提供参考意见,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安徽省各区域根据发展水平进行聚类划分。为实现以上目的,笔者采用系统聚类法用spass20.0进行了聚类分析,聚类结果见图1。

可以看出,安徽省16个地级市可采用三种不同分类。结合安徽省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笔者将其划分为四类:合肥为第一类,芜湖、马鞍山、铜陵为第二类,亳州、宿州、阜阳、六安、安庆为第三类,其余7市为第四类,分别归属为发达城市、次发达城市、欠发达城市和一般城市四个梯队。

表616个地级市的因子得分及综合排名

地区FAC1FAC2F综合排名

合肥3.360 24.502 432.335 6041

淮北-.541 95-.149 99-0.401 4211

亳州-.191 00-1.066 56-0.504 9216

宿州-.211 71-.967 71-0.482 7714

蚌埠-.080 41-.060 46-0.073 265

阜阳.160 26-1.441 33-0.413 9712

淮南-.449 66-.037 97-0.302 059

滁州-.097 93-.096 23-0.097 326

六安.044 94-1.113 28-0.370 3310

马鞍山-.115 981.562 060.485 6633

芜湖.857 79.953 060.891 9482

宣城-.434 72.297 80-0.172 087

铜陵-.868 942.194 270.229 344

池州-.758 93-.041 53-0.501 7115

安庆.208 40-.946 77-0.205 778

黄山-.880 41.412 21-0.416 9613

图1 安徽省16个地级市聚类分析树状图

三、安徽省区域经济差异原因分析

(一)自然资源差异分析

在现代经济发展模式下,自然条件虽不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却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具有不可改变性。

第一、二梯队中四市地处沿江平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农业生产条件便利。境内矿产资源丰富,马鞍山拥有铁矿资源,铜陵是著名的铜都,冶炼产业发达。与长三角临近,水路、铁路、公路交通便利,可以很好地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区位优势明显。

第三梯队中的淮南、淮北虽拥有丰富优质的矿产资源,且已形成其支柱产业,但近年来受到煤炭行业不景气的严重影响,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宣城、池州、黄山位于安徽南部山区,农业基础薄弱,但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区位上紧邻浙江、江苏发达地区,受其辐射,经济发展较好。滁州地处安徽东部,地势平坦,农业生产发达,是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之一。区位上是苏皖交汇之地,独特的区位优势使其成为“南京都市圈”、“长三角城市圈”、“皖江示范区”的成员城市,经济发展势头迅猛,2013年GDP达1 090亿元,名义增速位居全省第一,实际增速位居全省第二。

第四梯队中阜阳、宿州、亳州地处安徽北部,虽属平原但土地质量较差,易受到干旱、洪涝灾害影响,自然资源匮乏且人口众多。区位上,与河南、山东和江苏的不发达地区接壤,远离长三角、环渤海等发达地区,且远离省内第一、二梯队。六安、安庆地处安徽西南部,境内地貌复杂,不利于开展农业规模化发展。近年来,两市借助大别山、天柱山开发了一系列旅游资源,但因交通不便,旅游竞争力不强。

(二)产业结构差异分析

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是区域生产要素在产业之间的优化配置过程,也是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的过程,当前经济发展水平高低和未来经济发展趋势都与产业结构息息相关。根据西蒙.库兹涅茨等人研究,产业结构演进的大致趋势应该是:第一产业不断下降,第二产业先不断上升后速度放缓至趋于稳定,第三产业应一直上升,产业结构最终由一、二、三产业的正三角形形态转变为倒三角形形态[13]。

表7表明:第一、二梯队第一产业比重较低;第二产业占比排名靠前;第三产业排名参差不齐,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优势。第四梯队第一产业比重最大;第二产业占比较低;第三产业占比相对较高。整体上,一方面呈现出受自然条件影响的产业结构特点,另一方面也暴露出安徽省第三产业整体薄弱的现状。

2013年安徽省三次产业结构为12.3:54.6:33.1,安徽省“十二五”规划明确要求将其调整到9:53:38。纵观各市,离规划目标甚远,未来仍需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努力降低第一产业占比,提升第二、三产业占比,尤其是第三产业比重。

(三)创新能力差异分析

如今,创新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创新能力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未来发展潜力,区域经济格局也与创新能力密切相关。许吉黎、韩玉刚根据2011年安徽省统计数据,采用因子和聚类分析法对安徽省16个地级市科研创新能力进行了测度和划分,结果表明:从综合创新能力看,合肥得分最高,处于核心地位;芜湖第二;铜陵、马鞍山、蚌埠属于第三层次;淮南、淮北、宣城、黄山属于第四层次;阜阳、安庆、滁州、六安、池州、亳州、宿州科研创新能力处于最末层次[14]。时隔两年,指标数值虽有所变化,但对笔者的研究依然很有支撑作用,鉴于本文研究主题和篇幅原因,笔者在此不再根据2013年数据进行科研能力差异实证分析,直接借鉴两位学者研究成果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第一、二梯队创新能力居于全省前列,第四梯队居于末列,第三梯队基本居于中间,区域创新能力格局与经济发展水平格局一致。

(四)支持机制差异分析

经济格局并非一朝一夕所致,支持机制长久以来的累积影响不容小觑。从区域发展政策上看,无论是80年代提出的“两核一中心”还是90年代提出的“两点一线”,以及之后陆续提出的“合芜蚌实验区”、“合淮同城化”、“皖江城市带”、“泛长三角”等发展战略中,合肥都作为中心城市,芜湖、马鞍山皆居于重要的战略发展地位[15]。战略上的支持无形中引导了金融和资本的倾斜,促进了战略地区对外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人才引入的比较优势,城市创新能力随之增强,最终实现了战略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也造成了区域经济差距的事实。

四、促进安徽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依靠各地资源,挖掘潜力,发展特色经济

“打铁还需自身硬”,经济建设需要因地制宜,各地应在现有资源基础上,进一步挖掘潜力,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特色经济。第三梯队的黄山、池州、宣城可借助“皖南旅游示范区”建设的契机加强基础设施投入,提高旅游竞争力,一方面加强与苏、杭、庐地区合作,进行旅游资源整合,打造富有竞争力的旅游集群;一方面开发更多旅游关联产品,进一步挖掘旅游产业附加值。第三梯队的淮南、淮北是重要的能源城市,一方面应依靠煤炭资源发展煤炭、煤电、煤化工等产业,另一方面要积极利用现有产业孵化新兴产业促进产业转型和创新,防止对煤炭产业的过度依赖。第四梯队的亳州、宿州、阜阳等地劳动力资源富足、农业基础好,可在现有农业生产基础上进行农副产品深加工,增加农业附加值。其中,亳州地区可发展中药材产业,打造中药材文化名片。

(二)不断推进产业升级,优化产业结构

根据安徽省产业结构数据及配第克拉克定理,安徽省处于工业化尚未完成阶段,未来首当其冲要实现第二产业转型升级,其次是拓展第三产业。淮南、淮北、铜陵、马鞍山等资源型和重工业城市,需要在现有工业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加工深度和广度,延伸产业链,提高技术、知识要素投入,增加工业附加值,促进工业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芜湖、合肥、宣城等轻工业城市要提升家电、汽车、装备制造、电子产业等行业竞争力,不断创新,积极研发和引入高新技术,在3D打印、人工智能、低碳环保、人性化等前沿主题上下功夫,不断突破,在保持原有产业竞争力基础上开发出更多战略性新兴产业[16-17]。

滁州、亳州、阜阳、宿州、六安等农业大市,必须走农业规模化道路,减少劳动力投入,提高生产效率,为开发其他产业提供基础。在传统农业基础上,开发经济附加值高的农业产品,打造特色农产品和延伸产业,如有机农产品、地方特产、乡村旅游等。

第三产业是安徽省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需要进一步开发服务品种,提升服务深度。第三产业的发展既要根据其他产业发展需要突出重点,对交通、物流、金融、信息、旅游、商务等优先发展,注意和其他产业相融合,又要多样化全面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大众。

另外,在产业布局上,要统筹兼顾,合理布局,突出地方特色,优势互补,尽量避免同质化竞争。

(三)注重创新人才培养和引入,鼓励创新,提高创新能力

创新人才引入有两条路径:一是自己培养,二是积极引入。安徽省内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中科院等高校和科研结构林立,每年都为社会培养了大量高科技人才,但留在安徽服务于安徽的却很少,究其原因主要是安徽省整体经济水平不高和用人机制缺乏吸引力所致。鉴于此,安徽省及各地应创造良好的用人环境,完善用人机制,以优惠的条件留住人才,以人性化的服务满足人才所需。企业也要主动根据发展需要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第一、二梯队可利用经济发展优势,以高科技园区、高新产业开发、知名企业、课题招标等为载体,积极引入高科技创新人才。人才引进要多样化,既可通过咨询服务、挂职锻炼、人才租赁、项目招标解决短时间内人才需求,也可以通过签订劳动合同建立长期稳定的人才队伍。由于省内各地发展水平存在差异,人才吸引力也存在很大差异,政府应积极给予第三、四梯队更多优惠政策,适当倾斜,减少差异。

与此同时也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创新,积极实现科研成果转化,加强交流和合作,实现创新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开发,提高创新效率。

(四)加强政府引导和统筹,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按照增长极理论,区域经济发展总是先让一部分城市和产业先发展起来,形成增长极,然后借助其带动和辐射促进其他区域发展,通过“点—线—面”演变,最终实现共同发展[18]。目前第一、二梯队已成长为安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增长极,对周边城市有一定的辐射能力。而第四梯队离这些增长极城市甚远,邻近的河南、山东等城市经济发展也较落后,政府可以考虑培育相对条件较好的蚌埠市作为一个新的增长极,辅以城市带建设,从而推动第四梯队经济发展。

总的来说,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差距是必然的,但是必须缩小,过大的发展差距会影响安徽省整体发展,这就需要政府认清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分布现状,从大局出发,利用政策手段,统筹布局,协调发展。参考文献:

[1]许月卿,贾秀丽.近20年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测定与评价[J].经济地理,2005(5):600-603.

[2]魏后凯.中国市场转型中的区域经济差距:社会影响与政策调整[J].开发研究,2007(4):1-8.

[3]刘天宝,韩增林.基于八大经济区的区域经济差异及趋势分析[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9(3):12-13.

[4]洪名勇.科技创新能力与区域经济实力差异的实证研究[J].经济地理,2003(5):606-610

[5]任建军,阳国梁.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其成因分析[J].经济地理,2010(5):784-789

[6]顾宗武.安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7]盛楠.安徽省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研究[J].科技与产业,2013(7):18-20.

[8]陈小勇.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其成因分析[D].南京:南京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9]孙警.关于构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考——以粤东四市2011年数据为例[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19-31.

[10]王金英.基于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的辽宁省区域经济综合评价[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2011(6):187-190.

[11]王晓鸿,朱丹丹,慕一君.甘肃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性分析[J].中国发展,2013(3):24-28.

[12]徐永兵.河北省经济发展质量评价——基于经济发展质量指标体系的分析[J].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3(1):58-65.

[13]吉利斯.发展经济学[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14]许吉黎,韩玉刚,杨显明. 安徽省城市科技创新能力评价及格局分析——兼论省域科技创新体系的发展模式[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3(5):51-56.

[15]吴亚伟.安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0):1-5.

[16]丰志培,刘志迎.经济升级版背景下的产业升级路径与对策——以安徽为例[J].江淮论坛,2014(4):99-106.

[17]王可侠,彭玉婷.安徽“十二五”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J].学术界,2010(3):135-141.

[18]安虎森,朱妍.产业集群理论及其发展[J].南开经济研究,2003(3):31-36.

[责任编辑:范君李丽]

上一篇:世界经济中心转移论文范文下一篇:金砖五国中国贸易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