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论文范文

2023-03-01

区域经济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株洲作为国家“一五”“二五”时期国家重点发展的八个工业城市之一,是中国典型的老工业基地。近两年来,随着全市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深度调整,宏观经济整体下行压力逐步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层次矛盾逐步显现,金融领域潜在风险面临较大管控压力。本文在分析区域金融风险现状的基础上,就人民银行株洲市中心支行立足区域经济发展特色,创推监测预警新模式举措,维护金融稳定,提出了化解金融风险的路径所在。

【关键词】金融风险 应对

一、区域经济面临的主要金融风险

(一)信贷需求与供给结构性矛盾凸显

从需求端看,受区域经济下行压力影响,株洲市实体经济整体信贷需求意愿明显下降,大型优质企业对流动性资金需求明显减少,而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虽信贷需求旺盛,但获得间接融资较难。从供给端看,在“三去一降一补”政策背景下,全市银行机构逐步退出国家调控、限制行业后,市场优质客户选择面越来越窄,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信用风险又较高,导致银行机构将大量信贷资金投向房地产相关行业、具有政府背景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国有企业。至2017年6月末,政府融资平台及类政府融资平台项目、房地产及个人住房贷款项目这两类贷款新增额占全市贷款新增额的67%,同比提高2.16个百分点。此两类项目仍是当前银行信贷重点营销对象,影响储备项目转化有效信贷投放效能,存在资金运用上的“脱实向虚”现象。

(二)信用风险蓄积态势未能缓解,后续反弹压力大

2017年6月末,不良贷款余额23.81亿元,同比下降4%,较年初下降1.08%;不良贷款率1.59%,同比下降0.56个百分点,较年初下降0.21个百分点。不良余额与不良率呈现“双降”趋势,但账面不良与实际不良“剪刀差”加大。如,某些银行机构通过借新还旧、展期、重组等方式盘活不良;某些银行机构不良打包批量处置存在“待持”、“回表”嫌疑。在煤炭与制造业“去产能”、房地产“去库存”、非金融企业与政府融资平台“去杠杆”持续推进的背景下,相关风险向银行间传导速度还会进一步加快,信用风险还会进一步聚集。

(三)部分上市公司募资能力下降,资金周转能力受到考量

2017年,针对部分上市公司过度融资问题,证监会修订出台了《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实施细则》,对上市公司申请非公开发行股票、时限、申请再融资等方面进行了限制规定。受此影响,辖内10家上市公司上半年累计募集资金12.74亿元,同比下降26.87%。其中,3家上市公司由于募集资金能力下降较快,资金周转出现困难,存在一定财务风险隐患。同时,还应警惕“减持新规”对证券市场带来的新问题与新变化。

(四)保费与退保金支出大幅增长,流动性风险隐患上升

6月末,全市保费支出为11.76亿元,同比增长21.13%;全市退保金额为6.84亿元,同比增长33.76%;退保率为14.20%,同比提高1.70个百分点。部分人身险产品集中到期,退保压力不断上升,加大了保险机构流动性管理难度,特别是在保费费率改革后,各保险机构加大了资金运用力度,资金运用规模增长较快,资金投向穿透性不强,存在较大风险隐患。

(五)体系外风险对体系内稳健运行冲击更为频繁,风险传导更为迅速

一是出险企业持续增加。据监测统计,6月末,全市出险企业104家,同比增加22家;涉及银行贷款余额13.54亿元,同比增加7.77亿元;银行信贷风险敞口12.26亿元,同比增加4.99亿元;采取诉讼等途径处置企业19家,同比增加10家。二是准金融企业风险加大。部分融资性担保公司因代偿不及时或代偿资金不足等因素,导致多家银行贷款逾期,逾期金额同比增长50%。三是网贷平台蕴藏较大风险。部分网贷平台私下与银行信贷员合作,绕过银行对征信记录等诸多贷款条件限制,借道网贷平台将银行资金贷给信用记录不佳、偿还能力不足的客户,形成利益链条。四是民间金融非法活动频繁。由于民间金融活动点多面广线长,监管法律法规不健全,责任主体不明确,排查整治难到位,导致高利借贷活跃,非法集资活动频繁,对金融体系内安全带来较大冲击。

二、应对风险举措

为有效加强系统内外风险监控,预警区域金融风险的引爆点和导火线,人民银行株洲市中心支行立足區域老工业经济转型发展特色,创推“四个三”风险监测预警新模式,实现风险早发现、早提示、早处置,牢牢守住了金融风险底线,金融风险化解举措效果凸显。

(一)纵横联动,构建金融稳定协调“三机制”

针对当前经济下行、各类风险逐步显现的态势,加强联动,有效实现风险预警全覆盖。一是完善系统内外纵向横向联动机制。构建人民银行内设部门之间、上下分支机构之间、人民银行与社会部门、监管部门之间的纵向、横向联动“三机制”。通过建立金融稳定形势定期分析制度,召开银行机构“三去一降一补”背景下信贷资产质量风险、证券期货创新性业务座谈会等形式,研判区域金融风险及变化趋势。二是突破原有民间借贷、小贷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等监测样本个体范围,扩大新型金融个体风险监测口径,延伸至P2P网贷平台、互联网金融等个体,实现风险预警全口径。三是创新编制出台《金融稳定风险监测预警操作指引》。明确将金融、准金融、非金融三大层面纳入监测对象和范围,细化信息收集方式、研判方法及预警手段,规范监测、分析、预警处置流程,为基层央行规范开展风险监测工作提供有效参考。

(二)点面结合,布局风险监测预警“三领域”

紧紧围绕“三去一降一补”政策实施,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将监测预警范围由原有银行、证券、保险监测主线扩充到“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等“三去”监测领域,有效防止了新增行业风险对金融运行的冲击。一是防范“去产能”领域风险。出台企业风险监测制度,编制出险企業名录,对全市上百家涉及化工、煤炭、房地产等行业企业的资产、负债、融资风险等指标进行采集,分析风险隐患,督导金融机构防范企业经营、政策性和项目支持风险。针对“清水塘老工业基地”通过关、停、转、升等措施化解有色化工、冶炼等行业过剩产能情况,进行按季跟踪分析,同时,多次深入产煤大县攸县开展煤炭去产能实地调查,就“去产能”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金融风险问题,提请政府部门重点关注。二是防范“去杠杆”领域风险。分析非金融企业杠杆变化态势,结合政府融资债务结构变化情况,选取房地产行业、冶炼行业、政府融资平台等开展深度分析,监测去杠杆行为对金融营运盈利所产生的不利影响,提出处置对策。三是防范“去库存”领域风险。依据创新开发的“房地产金融指数系统”,协调房产管理部门及房产企业实时采集相关数据,深入研判房地产“去库存”中积聚的行业贷款、舆情和资金链融资风险,测试去库存过程中产生的银行风险防控压力。

(三)先行先试,新推宏观审慎管理“三手段”

根据层面风险变化特点,创新实施差别化行业预警处置,维稳履职充分、高效。一是差别化行业预警处置。针对风险凸现行业予以重点揭示和提请处置,通过开展现场评估、现场评级、现场督查及现场核查“两评两查”工作,实现了现场工作机构数量及覆盖面的突破,基本摸清了辖内银行机构风险底数。如,选取8家银行机构开展近3个月的不良资产现场评估,针对贷款重组、表外承接等6种掩盖不良问题,采取约见反馈和书面反馈相结合形式,督促金融机构采取综合风险防范措施予以整改。每年对10家法人机构开展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对同业业务占比较大的法人银行机构开展同业业务现场督查,就其操作风险、市场违约风险等问题责其整改,促其规范经营。二是差别化金融管理。每年组织开展金融机构综合评价,对市区22家银行类机构采取分类打分、分类评价办法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作为业务准入和提高优惠金融服务等方面的重要参考。严格落实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及时对其影响程度作出评估,积极做好舆情监测与应急处理,全年全市未发生重大金融风险和突发事件。就银行机构综合评价结果、重大事项报送情况及证券期货机构风险监测信息报送情况以文件形式通报的同时,在全市金融稳定工作会上进行宣读通报,督促金融机构加大问责力度,扩大其影响力。三是差别化存款保险政策实施。选取抗风险能力较弱、保费交纳基数较大的两家投保机构,在全省率先探索开展资本充足率、保费交纳基数现场核查,2017年在辖内全面铺开投保机构存款保险现场核查,针对个别机构资本充足率与不良贷款率指标数据偏离较大问题,约谈高管人员,制发风险警示函,责其限期改正。每年组织对10家投保机构开展存款保险评级,根据评级结果实施风险差别费率,按规定对未改制的农村信用联社适用费率予以适当下调。

三、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履职效能更为高效

围绕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通过积极梳理和创新建立监测机制,依托创新监测手段,构建内外联动的良好格局,使履行维护金融稳定的触角延伸开来,进一步丰富了原有风险监测体系,增强了基层央行维护金融稳定的全局性和针对性,确保了全辖风险领域得到有效监测。所形成的农信社改制过程中不良资产集中处置、“过桥贷款”、“分贷统还”扶贫模式、民营上市公司股权质押、民营企业参股法人机构、互联网金融风险等40余篇专项研判与风险监测成果获上级行内外刊采用和省级领导批示,为上级行和省、市政府决策與处置提供了有效参考。连续两年在湖南省金融稳定工作会议上就金融风险监测模式作经验交流,人民银行株洲市中心支行金融稳定科获“中国人民银行专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二)风险揭示更为充分

通过围绕“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政策开展行业监测分析,由行业风险排查索及至运行个体点位风险排查,使系统内外风险监测布局更加全面,末端点位风险预判更加及时,行业主线风险揭示更加充分,为防范供给侧结构性调整可能产生的金融风险提供了决策参考。

(三)金融运行整体更为稳健

创新金融维稳履职方式,由行业风险监测丰富金融、准金融、非金融三大层面风险监测布局,在促进防化风险、维护金融体系安全的同时,确保了全市金融整体运行更加稳健有序,尤其是抗风险能力较弱的中小法人机构呈现结构优化、总量扩大、风险总体可控等良好態势。至6月末,各项存款余额3038.9亿元,较年初增长7.46%,同比增长12.79%;各项贷款余额1497.13亿元,较年初增长12.11%,同比增长13.01%;累计盈利27.15亿元,同比增长26.8%;不良贷款余额23.81亿元,同比下降4%,不良贷款率1.59%,同比下降0.56个百分点。

作者简介:谢丹妮(1970-),女,汉族,湖南醴陵人,任职于中国人民银行株洲市中心支行金融稳定科科长,研究方向:金融学。

区域经济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 循环经济通过资源作为来源,通过环境友好的形式运用资源,保护环境的同时发展经济,将人类生产活动归为自然循环的过程,一切资源在持续经济循环中获得有效运用,以此将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关键词 循环经济;区域发展;影响

引言:循环经济的发展成为改变经济增长形势、创建节约型社会的主要方法,也成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主要保障。特别对于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而言,不仅是国家和社会循环经济发展的根基,也是所有循环经济发展中的主要影响力。

一、创建并完善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

通过对发达国家经验的参考,运用法律法规的方式将不同层面的循环经济得以固定,强行束缚政府、企业乃至个人的行为,令其依法行事,也令我国环保法日趋完善。法律、法规是其他措施的重要介质,透过创建加快循环经济的法律体系,构建经济激励制度,研发关于技术方面的措施加快循环经济的发展。经过法律对循环经济进行规范并引导,坚决抵制短期行为及急于求成的现象产生。透过政策对循环经济的发展给予引导,产业政策需注重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与环境保障,提升区域经济的竞争力,加快区域经济构造的战略性调整,通过对循环经济有利的方式进行发展。

二、区域经济发展循环经济的方式

扩大循环经济支撑体系的运用及研发工作,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循环经济的发展尤为需要通过科技进行。循环经济的技术载体对环境而言是无害化的技术。环境无害化技术大致包含了预防污染的少废或无废的工艺技术乃至产品技术,可也是包含了对污染治理的末端技术。加快推动科技进步,努力加强技术支撑,科技进步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优秀适宜的生态循环技术及设备成为发展循环经济的根本因素。适宜的循环经济发展要求,可以节能降耗、清洁生产、回收利用再生资源等将成为进行技术革新与技术改造的重心,帮助引导企业扩大科技投入程度,极力实施多种方式的产学研结合,不断引进培养科技与管理人才,并强化国际合作及交流,快速引进、研发并推广先进适宜的生态循环式新技术、新工艺乃至新设施,不断转变传统生产工艺,研发生产再循环式产品,推动企业生产经营的生态转型[1]。

三、区域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中推动循环经济

对于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需以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为目的,减少单位产值污染物排放力度,改良产业结构,持续剔除并撤销耗费资源、影响环境的落后企业、设施及工艺。通过清洁生产技术改变能耗高、污染重的传统企业。极力发展生态农业及有机农业,创建绿色食品与有机食品基地,大面积降低农药与化肥的投入量。绿色消费指的是循环经济发展作为内在力量,通过绿色消费加快循环经济的发展。透过大量宣传教育方式,提升公众环境意识以及绿色消费意识。需积极引导绿色消费,首先选购通过生态设计或经由环境标志认证的产品,乃至通过清洁生产审批或经由ISO14000认证的企业产品,不断制定引导绿色消费的经济制度。

四、创建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自然资源令国民收入或国民经济产值不断攀升,经济社会通过持续发展作为物质基础,其所耗费的必定引发未来国民收入或国民生产总值的折损,人们可消费的物品也会无法免除减少的局面。所以,需将自然资源核算归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对自然经济流量、存量乃至自然资源的财富值采取科学核算,通过准确的核算国民经济产量、总财富以及增长状况,有效评判自然资源的耗费与增长为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创建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成为推动循环经济的必然所需,创建循环经济主要在于需改革当前经济核算体系,创建一个绿色经济核算制度,主要在于转变传统国民生产总值统筹的方式,运用绿色国内生产总值理念。国家需转变国民生产总值,依照GDP统筹的方式执行,由于此类统筹方式并未将资源耗费及环境污染损耗摒除,令这一统计并不够全面和真实。EDP较为完善的展现出环境与经济综合核算的体系,其等同于国内生产总值减去产品资本折旧、环境资源耗费、自然资源耗费的价值。这样的统计方式,会令我们了解较高的国民生产总值由于摒除自然资源与环境污染引发破坏的损失大大降低。这会加快人们剔除传统经济发展形式,从而迈向社会、经济、环境相融合的可持续发展道路[2]。

五、强化价格改革并加快资源价格合理化

激进妥当的推动资源产品价格的转变,不断提升原材料及初级产品的价格,令其体现出真正的价值,展现资源稀缺性。以此加快资源有效运用,将资源耗费速度不断降低。有效的资源价格能够转变资源运用高投入、低产出的形式。有效的资源价格可以加快资源循环高效的运用。有效运用价格杠杆,可以通过较低的资源研发运用支持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所以,需运用价格杠杆开发循环经济,在研发运用资源中协调发展战略,加快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高区域经济的竞争能力。

六、推动生态工业园区建设

生态工业园区作为循环经济处于区域层面中的典型实现方式,通过循环经济理念及工业生态学的原理,模仿自然生态体系内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相互间的循环方式,规划创建物质闭路循环以及能量不同级别运用的全新工业组织形态,透过企业相互间的物质集成、信息集成以及能量集成,构成企业相互间的代谢共生关系。对于原辅材料、产品乃至废弃物相互间互换中创建的生态产业链,以实现资源节约运用,财富效能较高产出,废弃物循环利用,污染物低排放的目标。加快推动生态工业园区的建立,尤其对于新建经济技术开发区或工业园区,通过设计、规划、再到总体实施过程而言,均需依照循环经济的标准执行,以便加快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只有发展循环经济,提升资源利用率、确保环境、提高区域竞争力,强化法律体系,加强政策引导,提高技术,强化科学管理,才能够创建并完善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符的循环经济体系,加快区域经济与环境、资源相互间的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振忠,徐梅,刘爱兰.黑龙江垦区企业综合评价模型及结果[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11,(03):95-100.

[2]高兴远.浅谈发展林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科技信息,2011,(18):470.

[3]毛海峰.关于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思考[J].北京农业,2011,(12):59.

区域经济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在现代科技不断进步的背景之下,经济也获得了可持续发展。然而,由于受到地理、环境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均衡,为了缩小不同地区存在的经济发展差距,应当采用各种方式解决配置不均衡这一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够加快不同地区的文化经济交流,并且制定相应的政策,大力开发中西部地区,最终推动我国经济的均衡发展。文章就我国区域经济金融非均衡与金融深化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区域经济金融;非均衡;金融深化

[DOI]10.13939/j.cnki.zgsc.2021.25.015

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背景之下,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迅速,而西北地区的经济由于受到自然因素以及地理环境的影响发展缓慢且差异十分明显,这也严重制约了不同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济不均衡是发展中国家常见的问题,想要解决这一问题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应当在探索和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推动改革开放的步伐,推动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并且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建议。

1 区域经济金融非均衡现状

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地理环境、自然条件等各方面因素的限制,导致我国的经济社会以及科技发展状况十分不均衡,因此不同区域由于发展情况的差异,交通运输以及科教文卫等各方面的发展状况也有所不同。我国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经济基础以及对外开放的程度将区域分为三大类,分别是东部、中部以及西部三个经济区。我国这三个经济区域无论是人口规模还是自然条件上都存在巨大的差异。从地域这一角度来看,西北地区面积较大,东部地区面积较小。从人口上来看,西南地区的人口较少,而西北地区的人口是最少的,沿岸地区的人口比较密集,因此西北地区往往地大物博、人烟稀少,而东南地区的人口十分密集,东部地区的交通运输情况较好,可以依靠航运进行运输,西北地区的铁路密集度较小,交通设施较差。西南沿海地区对外开放情况较好,进出口贸易十分频繁,而东部地区的经济活力较强,西部地区较弱。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在一些不发达的地区需要加大经济的投资,才能够走出低水平的区域。在改革开放进一步推进的背景之下,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均衡的原因在于资源分配不合理,而导致资源配置不平衡的原因是金融的不均衡发展[1]。由于中西部地区的金融体系不健全、市场不发达等各种原因投资的渠道十分狭窄,这也导致回报利率较低,因此中西部的金融发展状况存在一定差距。

2 区域经济金融非均衡与金融深化策略

2.1 调整组织体系

通过缩小不同区域之间经济金融出现的差距,调整相对应的组织体系,能够提高金融机构的融资效率,从而避免不同金融机构之间为了竞争而出现的秩序紊乱的情况,对于一些中西部地区具有发展能力的县城可以保留商业银行分支机构,从而适应金融对外开放的需求。通过鼓励银行到中西部地区设立机构,在保证资金不断引进的前提之下,创新金融模式累积经验,通过大力扶持中西部地区的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加强农村信用社之间的竞争,避免一些贷款业务的盲目投资导致资产质量下降,以及相应的金融风险,因此应当对农村信用社等机构进行合理的布局,从而有效解决农村存在的金融问题,通过对信用社的相关业务开展创新并且增加相应的管理程度,使得信用社成为金融健康发展的重要平台保证,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能够培养中西部的金融市场。通过引进投资资金,并且加强投资者对于地区发展的信心,提高资金的流转力度,从而确保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能够适应金融发展多元化的实际需求。

2.2 找准自身定位

在对金融机构业务进行发展的过程中,应当找准业务的定位,同时结合金融机构的经营定位以及相对应的流动性管理策略进行探讨,通过弱化以利益为中心的原始定位,提高资金调配以及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并且开展流动性的管理。在当前形势下,在金融机构开展业务发展的过程中应当避免全面发力,通过结合金融机构自身的发展优势以及所具备的资源逐渐转变经营方式,优化产品结构,从不同领域出发进行着力突破,最终使得企业发展走向特色化经营这一道路[2]。首先,通过强化对于客户的综合营销以及管理能力,从而对业务开展集约化经营及专业化操作,提高金融机构业务发展过程中不同部门的业务协调能力以及工作效率,从而为获得收益打好坚实的基础,同时应当积极应对市场的变化,通过不断调整产品原有的结构,提高资产业务的占比,加快资金的运转速度以及流动性,提高资产收入贡献。其次,应当加快对于相关管理部门之间的沟通,通过运用货币、市场、资金等一系列产品,不断优化企业的金融工具使用,提高资产投资的收益率。

2.3 完善法律体系

首先,作为政府应当构建企业的金融平台并且完善与之相对应的法律法规,通过搭建金融平台,更多的依靠互联网吸收社会成本,不断拓宽互联网背景之下企业的金融渠道,使得企业能够依靠自身的力量开展金融,通过搭建企业互联网金融平台也能够构建以互联网为基础的金融担保体系以及综合化的服务体系。除此之外,想要针对互联网背景之下企业金融活动,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能够有效约束不同利益主体的行为,并且明确责任和权利,使得金融机构在运用互联网开展金融模式创新的过程中能够有法可依[3]。

2.4 拓展金融渠道

作为金融机构,在发展的过程中资本生产要素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金融机构应当选择相对应的金融方式,不仅可以选择科學合理的金融模式,同时也可以选用多种金融模式,使其相互补充,最终推动金融机构的发展。作为金融机构想要获得可持续发展,不能够仅仅依赖政策的扶持以及银行信贷,而应当打破传统的借款模式,通过了解互联网背景之下金融领域的动态以及发展模式,并且根据自身的阶段性特点,探索当下阶段符合金融机构发展的金融方式以及渠道,克服在发展过程中盲目被动的方式[4]。与此同时,需要金融机构注意的是在金融机构发展的过程中也应当注重创意的重要性,一个缺乏创意的产业是没有发展前途的,即使具备充足的资金保障也很难获得可持续发展。

2.5 完善互联网金融体系

在互联网发展的背景之下,发展的同时也应当逐渐改变自身的金融生态,从而推动企业金融模式的创新,给金融机构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这有利于破解金融机构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融资难这一困境。然而在互联网发展背景之下给金融机构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通过运用互联网开展金融模式创新需要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相对应的政策保障机制,同时金融机构应当做出相应的调整,只有这样才能够推动互联网金融模式创新的规范化以及法治化,使得企业在金融模式之下能够有效甄别信息,并且加强相对应的风险管理,健全信用体系建设,最终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5]。在互联网的背景之下,金融机构在拓宽金融渠道的过程中,也应当完善互联网金融体系,实现金融体系的规范化以及法制化。在企业金融的运用过程中如何进行风险管理以及信息识别,并且加强与金融渠道的深度融合是产业发展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在互联网的背景之下,金融行业的发展仍然处于野蛮生长这一状态,只有积极探索适合企业金融的机制以及模式,并且培养良性发展的生态系统,才能够推动互联网背景之下企业金融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6 加强风险管控

在金融机构业务发展的过程中,应当回归流动性管理的根本作用,充分发挥资源优化配置以及资金调剂的作用,同时通过加强金融机构质量管理以及风险关口也能够避免出现资金风险。首先,作为工作人员应当健全与之相对应的管理机制,从制度、业务流程以及管理架构等各个方面出发,构建科学有效的业务管理体系,并且深化业务治理,避免出现交叉性的金融业务,最终推动金融机构业务的可持续发展。其次,应当强化业务治理管控风险。在业务推进的过程中,应当始终执行穿透原则,根据资产以及债务人的实际情况对风险进行分门别类,并且准确考虑可能存在的风险,通过规范金融机构业务的投资,严格禁止资金绕通道不符合产业政策的情况,从而把控实质性的风险。最后,应当全面掌控金融机构业务发展过程中的风险,最终推动业务发展,通过抓住关键性的风险领域并且做好风险管控作用,严格交易对手的名单准入机制,监管投资范围,对于项目的选择以及合作机构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分析管控,從而提高项目质量。做好投资后的管理工作,提高投资的准入门槛,最终把控投资风险在流动性风险管理这一方面,应当运用理财产品以及同业存单等工具,提高金融机构的负债能力,确保资金流动性的安全,在市场风险管控这一层面加大对于项目流程以及行业机构的管控,避免出现金融风险。同时,应当加强对于企业的信用管理,通过建立与之相对应的管理机制,提高企业的信用程度,为企业的发展树立良好的形象,信用作为市场经济的灵魂,在进行交易的过程中,如果出现违背信用的情况会严重扰乱市场秩序。

3 结论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之下,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不同地区的经济出现了不均衡的状况。随着西部大开发等政策的扶持,经济差异也在不断地缩小。然而想要从根本上解决资源配置不平衡的状况,需要工作人员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不断创新,从而减少不同地区之间经济存在的差异。

参考文献:

[1]聂雷,任建辉,刘秀丽,等.金融深化、政府干预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来自中国10个城市群的经验证据[J].软科学,2018(6):1-11.

[2]武力超,林澜,何春辉,等.劳工汇款与劳动生产率提升——基于金融发展调节效应的研究[J].南京审计大学学报,2020,17(5):72-82.

[3]韩珣,李建军.金融错配、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与经济“脱实向虚”[J].金融研究,2020(8):93-111.

[4]庄婷婷.金融深化、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基于海洋经济的PVAR分析[J].海洋经济,2020,10(4):1-12.

[5]孙志红,周婷,琚望静.金融自由化、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J].武汉金融,2019(11):3-11.

区域经济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区域公共管理;区域经济合作;问题及原因;管理措施

随着现代经济的不断发展,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快我国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受利益的驱使,使得区域内地方政府各自为政、公共管理工作效率低下等,阻碍了我国区域经济的深入融合发展。因此,如何从公共管理的角度,通过在政策和制度方面进行调整,以此促进区域经济合作成为本文探讨的重点。

一、区域公共管理与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内涵

所谓的区域经济合作,是指为了实现经济发展,多个区域通过合作来组成一个共同体。从当前来看,我国区域经济在发展上不平衡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以至于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国家经济的发展速度,因此,对区域经济加强合作意义重大。而区域经济合作作为一种必然趋势,对于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起到了助推作用。另外,区域公共管理指的是为了更好解决经济、政治以及其他领域中多面或一面的公共问题并获得共同利益,区域内的多元主体使用调节、协商等方式来对纵向层级与横向部分之间重叠交叉关系实施的管理。如今,在经济一体化日益突出的大形势下,区域经济合作必然要得到加强,不过区域不同,其文化、经济与政治都存在各自的特点,因此在发展区域经济合作活动时,把区域公共管理纳入进来作用重大,可以说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保障。所以,只有把区域公共管理工作实施好、执行好,各区域之间的利益才能有效获得,进而确保各区域经济实现共同的发展。

二、区域经济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地方保护主义盛行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央政府对地方实施了一系列让利放权的举措。在此情况下,地方政府具备了较强的自主性。在自主地位日益提高的基础上,经济发展上的积极性也被充分调动起来。不过我们也要看到另外一面,那就是为了最大程度发展本地区经济以及增加地方收入,对于跨地域流动的生产要素,地方政府通过设置障碍来分割市场,于是地方保护主义逐渐盛行。从实际工作中也可以看到,一些地方政府出于保护地方经济发展、获得短期利益的目的,任意借助行政权力来设置不正当的质检标准、销售标准,还通過立法发文的形式抬高当地市场门槛,对外地商品实施歧视和封锁政策。由此可见,我国地方保护主义内容越来越多样化,程度越来越严重化。特别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随着经济发展速度日益加快,原材料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态势,于是引发了全国范围的原材料大战,包括烟叶、棉花、粮食、羊毛等在内。此后,在党召开十四大以后,开始逐步确立了市场经济改革目标模式,各地方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导下争相建成了经济开发区,并借助优惠政策的实行来吸引外资目光,甚至是一再降低成本、市场门槛和利润空间,因此政策大战又被打响。大多数地方政府为了最大程度地招商引资,以远远低于成本价格的土地对其进行优惠,并且税收也打破了国家规定的最低标准。现如今,在一些地区,甚至对地方保护已经上升到制度层面,借助明文条款来加大行政收费并提高质量技术标准和市场准入标准,通过双重税收标准的设置来限制异地商品,从而实现对当地经济利益进行保护的目的。这样一来,市场被分割,地区与全国市场之间的交流不能顺利开展,区域范围内的资源得不到有效配置,就使得整个区域甚至是国家经济、竞争秩序规范性被破坏掉,市场经济的发展走向恶化,区域间的合作受到限制,长期如此,必然会给地方经济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二)产业趋同现象严重

区域合作下要求各个地区结合自身的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状况,通过合理的分工与合作,不断整合区域资源,实现该区域内资源的有效配置,以此形成区域优势。但是,从我国整体来看,在区域经济合作中表现比较突出的有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渝经济区等,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区域之间的分工与合作还不是很到位,产业结构趋同的问题还很严重。如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追求局部利益和短期利益,往往会引入以下科技含量低、投资见效快和规模小的项目,以此造成区域产业水平不高,不能合理地实现规模经济发展,造成社会资源浪费。

(三)行政区经济

我国区域经济的运行具有非常浓厚的地方政府行为色彩,即地方经济发展趋势与政府的工作重点有很大的关系。而造成这个问题的最为根本原因是我国行政区经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逐步形成了以“条条”为主的区域经济管理模式。在各地方,“小而全”的地方工业体系逐步兴起,并呈现出独立和分散化的布局。此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推进,地方政府开始成为利益主体。地方政府为提高财政收入和凸显政绩,开始积极发展经济,但其地区本位意识也逐步增强。由此,使得很多地方政府往往只关注局部利益,而忽视了区域利益。权力对微观市场过分干预、金融本地化等问题,更是为行政区经济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三、区域经济合作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区域公共管理制度缺失

制度是工作的依据和标准,没有制度就没有工作的思路和方向。对于目前区域经济合作存在的地方主义、行政区经济等问题,其关键还是在于政治公共管理制度的缺失。首先,由于不同区域在管理理念和方式上不同,导致区域公共管理很容易产生冲突,进而对不同区域的利益造成冲击,很难达成平衡。其次,我国典型的行政区经济使得地方政府为了短期利益和政绩产生短视行为,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是对该区域内的各种资源禀赋进行调整,从不同的区域进行分工合作,这种分工和合作在短期内会给地方经济带来一定的冲击,同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效应通常周期比较长,而对于一些在短期内为了捞取政绩的官员存在很大的不利。由此,进一步完善区域经济合作公共管理机制建设,成为当前破解问题的重要方式。

(二)缺乏完善的法保障

行政区经济严重制约着我国区域经济合作的深入发展,一方面,过多的地方政府法规干预给区域经济合作带来严重的阻碍;另一方面,宏观层面的法律体系缺失,特别是制约地方保护主义和打破区域市场分割问题方面的法律还几乎是空白。而正是这种缺失,导致在区域发展中重复建设、资源配置率低等问题严重。

四、加强区域公共管理的措施

针对上述的问题,笔者认为还是要从优化区域公共管理入手,通过完善区域经济合作制度,同时加强区域合作法律体系建设,这样才能更好地消除地方保护主义,避免产业趋同等问题。

(一)完善区域经济合作与协调制度

制度是根本,也是依据。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好坏关键还是在于是否有好的制度对区域利益进行协调。因此,一方面,各地方政府要转变区域合作意识,树立合作共赢和可持续发展的思维理念,这样才能为区域经济合作打下基础;另一方面,加强区域合作协调机制建设。首先,确立区域合作共同目标机制。所谓的区域合作目标机制,就是让区域经济参加者根据共同的动因,制定共同的发展目标。而实现区域合作目标,其关键在于制度安排。因此,各地方政府要为区域合作市场制度提供制度基础和框架,以此弥补市场缺失和失灵带来的问题。同时,地方政府还应该针对区域合作的共同目标为市场提供公共服务和物品,以此促进区域内各个要素之间的流动,促进产业集聚和升级。其次,构建区域市场合作机制。构建区域市场合作机制,就是为了打破传统的地方行政性垄断和地区封锁,并冲突传统的区域内外分割,实现区域內的合理分工,促进市场的协调发展,并最终形成统一的区域市场。因此,区域内的各个地方政府要结合区域市场化的具体情况,制定共同有效的市场交易规则。同时,针对市场外部性出现的问题,要制定辅助的规范性法律促使,从而保障区域内的正常交易秩序。

(二)完善区域经济合作法律体系

区域公共管理工作的开展,必须要通过法律作为其基本的保障,从而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通过法律可对传统的地方保护主义进行约束,继而更好地规范区域内的市场行为和秩序。同时,通过制定完善的法律体系,对区域内各方利益进行保护,防止出现区域内“合作博弈”失败的问题。对此,法律体系的构建需要包含以下几点内容:第一,界定清楚利益主体和法律协调的范围;第二,制定协调的总规划和进度;第三,明确区域协调机构的责任和义务;第四,协调的公正和执行效率。

五、结语

总之,随着区域经济合作这个必然趋势的加快,使得不同区域之间的经济往来日益频繁。要促进区域之间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针对区域经济合作中出现的地方保护主义、产业趋同等问题制定相应的制度和法律措施,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地方保护主义给区域经济合作带来的制约。

参考文献:

[1] 罗若愚,邹玲.区域经济发展中区域合作治理的形成及影响因素分析——以长株潭和成渝经济区为例[J].经济问题探索,2012,

(1):126-131.

[2] 李沛桐.试论区域公共管理与区域经济合作发展[J].中国集体经济,2016,(9):15-16.

[3] 张辉.加强和完善区域合作中的公共管理职能[J].环渤海经济望,2014,(11):3-8.

[4] 褚添有.论泛北部湾区域公共管理的构建[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26-32.

[责任编辑 刘娇娇]

区域经济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通过梳理国内外区域物流一体化研究情况,发现国内学者集中研究区域物流一体化的必要性、影响因素、实施措施三个方面的内容,并取得了比较丰富的研究成果。然而,该领域的理论研究和量化研究略显不足,缺乏科学理论引导势必影响区域物流一体化发展进程。因此,继续完善区域物流一体化理论体系,并将量化思维引入区域物流一体化研究体系是今后的研究重点。

[关键词]区域物流;一体化;量化研究;理论体系

1引言

物流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内区域物流一体化研究始于2000年左右,2008年发布的《国务院进一步推进长三角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以及《珠江三角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掀起了第一次区域物流一体化研究热潮。2015年通过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再次引发了理论界对区域物流一体化研究的热潮。科学把握区域物流一体化发展进程可以有效地引导区域物流活动协同发展,实现物流产业对接。然而笔者对现有文献梳理发现,我国区域物流一体化的研究以定性分析为主,从量化角度评价一体化发展进程与水平的文献十分少见,区域物流一体化研究理论体系并不完善,这将制约政府部门准确、及时掌握物流一体化发展的基本情况。本文在评述区域物流一体化研究内容、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未来研究的发展趋势,为今后区域物流一体化研究提供参考。

2区域物流一体化研究内容

国内学者大多从政府管理者的角度研究区域物流一体化问题,主要围绕物流一体化的必要性、影响因素、实施措施三个方面开展研究。

2.1区域物流一体化是城市集群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区域物流一体化是促进区域城市化、信息化、市场化和国际化,提升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举措。研究者通常从城市集群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两个方面论述区域物流一体化的必要性。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提出了“大都市经济圈”概念,将区域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当进入第四阶段即空间一体化后,形成了城市集群,物流一体化是城市集群背景下的必然产物。齐德印n、舒慧琴等学者研究了纽约都市圈、京滨都市圈、伦敦都市圈的发展历程、基础设施、管理制度,三大都市圈发展历程证明了区域物流一体化是城市集群发展的必然要求。

区域物流一体化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密切关系。焦文旗认为区域物流一体化有利于宏观经济发展、区域产业资源整合以及区域经济发展整体竞争能力提升。尹叶青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物流一体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关系,物流一体化的发展会带动国内生产总值的提高,国内生产总值的提高也相应的会提高物流一体化的程度。吴娜等利用耦合进化理论发现物流一体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物流一体化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率,同时经济发展会影响物流一体化程度。

上述研究成果充分论证了区域物流一体化是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今后研究的可持续性奠定了坚实的基石。

2.2三大因素制约区域物流一体化进程

我国学者普遍认为制度不统一、利益冲突以及设施落后是制约区域物流一体化发展的障碍。钱廷仙认为行政壁垒、利益冲突、交通信息阻隔是物流一体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康贻用认为条块分割的物流体制、落后的物流基础设施与技术、不充分的快速交通体系是物流一体化进程中的主要障碍;丁俊发认为制度约束是物流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利益合理分配是物流一体化的关键。

制度不统一造成了物流行业管理中存在的条块分割、多头管理、重复建设等种种问题,阻碍了物流一体化进程。物流没有地域的特性和行政区域划分是一对天然的矛盾。制定物流规划与制度时,只能各自规划本区域的经济和物流,区域间的利益协调难度较大。

政府、物流企业、物流园区、行业协会、公众等主体间的利益冲突是导致我国区域物流一体化实际进展缓慢的原因。众多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难以协调、行政壁垒问题突出、治理与监管机制缺位等,从而导致“消极一体化”,区域物流规划与实施的“政府主导”模式具有明显的一厢情愿的特征。

交通一体化是物流一体化的重要标志,区域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是发展区域物流一体化的核心和关键,但是落后的交通和信息化设施制约了区域物流一体化发展。城市群之间的铁路和高速公路联系通道还不能满足一体化联动发展的需要。由于缺乏统一的数据标准、接口标准和应用标准,物流信息不能实现互联互通,物流资源无法实现有效配置。

上述研究成果全面分析了我国物流一体化的制约因素,为有针对性制定消除障碍的措施、提出实现物流一体化的发展模式提供了充分的依据。

2.3三大措施助力实现区域物流一体化发展目标

区域物流一体化发展措施是重点研究领域,众多学者认为实现物流一体化发展目标的三个重要措施为:物流基础设施一体化、物流制度一体化、物流信息一体化。踪程等提出从基础设施、政策机制、物流市场准入和物流信息平台建设等方面構建区域物流一体化基本框架。钱廷仙认为建立协调机制、做好物流规划对接、推进物流通关一体化、物流信息一体化是推进物流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举措。陶进等提出物流基础设施平台、物流信息平台、物流发展政策平台构成区域物流活动运转的支持体系。李国旗等认为物流一体化实现的关键在于科学的协调机制和完备的物流业政策体系。

物流基础设施是现代物流业正常运作的根本保障,确保城乡间、城市间物流设施对接才能实现区域物流一体化。目前,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物流基础设施重复配置,而农村地区物流基础设施却十分匮乏,无法为农村物流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因此,加强物流城市节点之间、城乡间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交通基础设施以及物流园区、配送中心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实现物流设施一体化的重要措施。

从政府和行业两个层面梳理制约区域物流业一体化的政策法规和体制方面的问题,打破行政区划的界限,按照经济区划和物流业发展的客观规律,促进物流区域发展。积极推进和加深不同地区之间物流领域的合作,引导物流资源的跨区域整合,逐步形成区域一体化的物流格局。

搭建物流信息平台是实现区域物流信息一体化的重要举措。康贻建建议由区域级的协会牵头,城市之间建立高效的物流信息平台,实现全线各城市物流的信息化管理,合理调配物流资源,使信息网络和实物配送网络两网合一。陶进等认为应在区域内建设统一的物流信息网络平台,实现物流信息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系统集成以及各类信息通道之间的互通互联。

上述研究成果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实现区域物流一体化的可能性和实现要点,为推进区域物流一体化提供了解决路径。

3区域物流一体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学者对区域物流一体化的影响因素、实现路径等实践问题开展了较为全面的研究并取得丰富的成果,但是理论研究和量化研究略显不足。

3.1理论体系不完善

区域物流一体化属于经济一体化研究的分支,荷兰经济学家丁伯根在《论经济政策》中首次提出“经济一体化”,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经济一体化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理论体系,代表性理论有:自由贸易區理论、共同市场理论、协议分工理论等,这些成熟理论为区域物流一体化研究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然而,纵观国内区域物流一体化研究不难发现,大多数成果集中在影响因素、实施措施等经验层面,没有把在实践中获得的认识和经验加以概括和总结形成区域物流一体化理论体系。在近百篇文章中只有寥寥几篇从理论层面探讨区域物流一体化问题。李国旗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基础上,从内部动力、外部动力及中间融合力三个层面分析区域物流一体化的动力作用机制。邢虎松等利用聚集规模经济、协同学等理论分析区域物流一体化形成和发展的动因。这些研究成果距离形成区域物流一体化理论体系还存在很长的距离。由于缺乏完备的理论体系,导致现有的研究只能停留在经验的总结与归纳,无法用系统性、逻辑性的理论有效地指导区域物流一体化进程。

3.2区域物流一体化概念亟待统一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开始了一场对各种物流功能、要素进行整合的物流革命研究,率先提出了物流一体化的概念,并将其划分为三个层次:企业内部物流一体化、企业间物流一体化、区域间物流一体化。国外学者提出了区域物流一体化,但是对区域物流一体化的研究甚少。国外学者主要研究企业间物流一体化问题。Roland Y.G.Lim等、Cristina Gi-menez、Shang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企业数据,利用聚类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分析了企业物流一体化的模式、发展阶段以及影响因素等问题。

国内学者对于区域物流一体化的内涵与外延尚未开展系统、全面的研究,对概念的诠释并不统一。基于现有文献发现国内区域物流一体化的概念有三个要点:物流一体化要依托区域一体化发展大环境、必须优化整合物流资源、实现物流业与其他产业协同发展的目标。邢虎松将区域物流一体化的内涵定义为:充分利用区域内部现有的物流资源,对区域内的物流通道、物流节点、物流信息、物流市场、物流人才、物流政策措施等物流资源进行统一的协调规划与配置,并共同实施,实现共赢。来亚红认为区域物流一体化是指在一定经济区域内,为了适应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达到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的目的,区域物流体系各组成部分通过合理分工和协作互补,对区域物流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和一体化运作而形成的设施完备、功能齐全、服务优化、高效低耗的有机整体。虽然国内学者以不同的表述方式对区域物流一体化做出解释,但是基本概念在内容与形式方面尚未达到一致,制约了区域物流一体化理论体系的构建。

3.3量化研究成果比较匮乏

我国学者在区域物流一体化研究领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这些研究成果多为定性研究,量化研究成果十分匮乏,采用定量分析方法的文章不足1/10。这些量化成果主要围绕着两个主题:第一,区域物流一体化与经济发展关联研究;第二,区域物流一体化评价研究。

在公开发表的文章中,仅有尹叶青和吴娜、李国旗利用量化方法研究了物流一体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从定量角度阐明了区域物流一体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尹叶青利用灰色关联法分析了物流一体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吴娜等利用协整分析研究了东中西三个区域物流一体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李国旗以八个城市为研究对象,测算了物流业发展指标与地区经济指标的相关系数,论证了区域物流一体化对区域经济的推动作用。区域物流一体化评价研究成果相对较少,相关的论文不足十篇。程永伟等采用整体发展高度、发展均衡性、协调性三要素构造京津冀物流一体化水平测算模型。卢美丽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物流一体化程度进行评价。段海卞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山西省城乡物流一体化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缺少量化研究成果不但制约了完善区域物流一体化理论体系的进度,而且影响了政府部门及时准确地监测物流一体化发展情况。

4结论

综上所述,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物流一体化研究起源于欧美发达国家,西方学者比较注重纵向物流一体化研究,但是对区域物流一体化研究较少,国内外经济一体化研究为区域物流一体化奠定了理论基础。我国区域物流一体化存在理论研究和量化研究略显不足的问题,未来应该朝着以下两个方面开展研究:

(1)继续完善区域物流一体化理论体系。基于现有学者对区域物流一体化的多种解释,凝练共同要点,尽快统一基本概念,为构建区域物流一体化理论体系奠定基础。融汇经济学、管理学理论形成区域物流一体化理论体系。运用经济学规律,研究物流资源最优化配置,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根据管理学理论,研究为实现区域物流一体化目标,如何有效协调人、财、物等因素,设计合理的实施路径。

(2)将量化思维引入区域物流一体化研究体系。运用统计技术与手段,从定量分析入手,研究物流一体化评价方法,精准测度区域物流一体化发展进程与水平,不仅有助于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流通效率,还有利于加速区域物流一体化进程。

上一篇:作风建设论文下一篇:财务制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