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城市相同的守护者范文

2023-09-21

不同的城市相同的守护者范文第1篇

关于“相同商标”的认定, 我国立法对其做出了相关规定, 具体包括以下几种解释:

( 一) 关于何为相的同商标, 99 年发布的《关于商标行政法执法中若干问题的意见》的解释是, 当两个商标中的文字或者主要标志性图形等是一样的, 或者看起来是无差异的, 那么这两个商标就是相同商标。

( 二) 02 年《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相同商标的解释是, 只要两个商标看起来在视觉基本没有差别即为相同商标。

( 三) 在04 年两高颁布的《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 相同商标含义是比较完整的, 也是笔者所推崇的, 即要么两商标完全相同, 要么两个商标看起来基本上没有出入而且足以误导公众使其认为相同。从以上各行政法规以及司法解释对“相同商标”的界定上, 可以看出两层意思: 一是两商标完全相同, 毫无差异; 二是两商标在视觉上与他人的注册商标基本无差别并足以误导公众 ( 基本相同) 。

二、对“相同”的理解

( 一) 狭义说

狭义说顾名思义就是严格限制相同商标的外延, 要求两商标不仅外表一样, 内容也必须一样。在文字商标中, 相同商标指的是两个文字商标所含文字内容必须一样, 同时文字的字体和大小也必须无差异; 在图形商标中, 要求商标中的假冒组合商标中图形形状组成及颜色都毫无差异[1]笔者认为, 狭义说对于“相同”的解释过于狭隘。世界上并不存在两个完全相同的事物, 形同不是绝对的, 而是相对的。对于两个商标而言, 它们也不可能在任何细微末节分毫不差。消费者只是用肉眼去观察商标, 且仅仅是一般观察, 这种观察通常很难辨别假冒商标的真伪, 因此不完全相同的商标有时也是难以分辨的。狭义说中的完全相同是存在不足与缺陷的。

( 二) 广义说

广义说关于相同商标的解释中, 外延显然大于狭义说, 其中不仅包括完全相同的商标还有几本相同的商标, 对于相同商标含义限制较为宽松。结合上述对于狭义说的分析, 笔者认为, 广义说关于“相同”的理解更为贴切, 在对“相同商标”进行判定时, 采用狭义说会导致假冒注册商标的适用范围不当缩小, 不利于刑法对假冒注册商标行为的规制, 不利于打击这种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及广大消费者利益, 客观上还会纵容假冒注册商标行为的发生。我国相关的行的政法规和司法解释对于“相同商标”的解释也是采用的广义说的观点 ( 第一部分中已有表述) 。

( 三) 对“基本相同”的理解

11 年1 月10 日两高及公安部颁布的《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 就相同商标的认定如下, 即作为文字商标, 其中的文字字体、大小及结构排列只存在细微之别或者只是间距之间有所差别而对整体的显著特征并无大碍的; 另外, 只是颜色不同对显著特征也没有影响的; 在视觉效果上基本无差同时能使得公众产生误解的。[2]按照这一规定, 认定难点还是在于对于最后一点兜底规定中两个内容的认定。那么该如何对这两个内容进行理解, 下面就对其进行分析。

( 四) “视觉上无差别”的界定

所谓视觉上无差别是指, 如果单独从视觉部分是看, 假冒的商标在其整体细节上, 看不出其与注册商标的差异。[3]对于“视觉上基本无差别”的界定, 关键在于“基本相同”和“近似”的界定, 以区分民事责任与刑事责任。如何区分, 要结合具体的商标种类进行分析。

1. 文字商标。文字商标是指仅用文字构成的商标, 不仅包括汉字, 也包括少数民族文字及外文文字等。在文字商标中, 毫无疑问, 文字是其中最为显著的部分, 文字部分的相似程度是认定相同商标的关键因素。对于文字商标而言, 只有在文字一致的基础上才会考虑其他问题, 要认定某文字商标是否为刑法中的假冒商标, 首要条件是该商标与注册商标的文字内容是相同的。文字不同的, 即使误导了公众也不能认定, 这种商标只是商标法中的假冒商标, 即与注册商标“近似”的一种商标, 通过普通消费者的稍微细心地观察便能识别, 只能作为一种民事侵权行为处理。

2. 图形商标。图形是指仅用图形构成的商标。与文字商标不同的是, 认定两个图形商标是否相同, 关键是看其所具有的整体视觉效果是否相同。这种视觉效果具有直观性, 即公众只需要直接的一般观察就可以感受到, 而不需要把两个商标放在一起进行仔细对比研究才得出是否相同的结论。

3. 组合商标。组合商标顾名思义指的就是其他种类商标组合的商标, 此处指的就是文字商标与图形商标所组成的商标。在组合商标中, 当有一部分是作为显著部分表达突出时, 判断另一商标与其实否相同的关键就在于认定两者的显著部分是否相同, 具体如何认定就是按照上述文字商标和图形商标的判断方法。当两部分都没有明显的显著特征时, 则任何一部分可以被认定相同, 就被认定商标是与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

4. 颜色对于“认定视觉上无差别”的影响。按照上述《意见》的规定, 改变注册商标颜色并不影响“相同商标”的认定。笔者认为, 颜色应该分为两种形式。一是颜色的种类, 二是相同种类下的深浅度。[4]只是改变商标中颜色的深浅度, 比如将商标中的暗红色改成鲜红色, 这种情况下, 应认定为是与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但如果是改变的颜色种类, 就只能认定为“近似”, 不能认定为“相同”, 不同种类的颜色区分性功能强, 不应该认定为“视觉上无差别”。

( 五) 对“足以对公众产生误导”的理解

足以误导公众的判定, 主要在于对公众范围的界定以及对误导标准的确定上, 下面就这两个方面进行分别探讨。

1. 公众范围的界定

作为一个普通的概念, 公众的内涵及外延当然没有一个法律概念明确。我国的《驰名商标认定和保护规定》中有关于公众含义的解释, 即公众指的中是“相关公众”, 有外延限制, 具体而言指的就是, 注册商标所标示商品或服务的消费者、生产者、提供者, 还有在商品的整个销售中所牵扯到的其他相关人。笔者根据此解释得出以下结论, 即假冒注册商标罪中的“公众”指的是与注册商标有相关利益的公众, 即标示注册商标的商品的消费者、经营者等相关人员。

2. 误导标准 ( 影响要素)

( 1) “相关公众”的识别能力。一个人的识别能力如何, 对其被商标误导的程度有很大影响。因每个人的主观经验差异, 其识别能力也会存在差异。

( 2) 交易时间。交易时间的差异对一个消费者来说似乎没什么大碍, 但事实上一个人在不同时间所具有的精神状态并不相同, 不同的精神状态当然能够影响其对同一客体的认识, 产生不同印象。

( 3) 商品状况。不同的商品, 其所具有的特质是不同的, 由此一个消费者对不同特质的商品所注入的心思也会不同。

( 4) 交易环境。在何种环境下交易, 交易主体的谨慎度也会不同。这种环境指的是交易地点的声誉如何, 比如一个交易地点在众人口中多为买赝品的地方, 那交易时主体对商品的注意程度当然会很高。基于上述要素的影响, 关于误导标准的认定观点也是各有不同, 但是笔者认为, 基于法律普遍性及规范性的要求, 我们应当采用客观的观点, 即普通消费者的普通注意为准[5]。

三、“相同商标”认定标准

( 一) 认定标准争论

1. 以普通消费者的一般注意为标准。这种标准立论的缘由是它认为消费者的注意力会因其精神状态而受影响。[6]因此, 为了更加客观, 部分学者认为应当采取这一标准对“相同商标”进行认定。[7]

2. 以普通消费者的知识经验为标准。每个主体所具有的知识经验不同, 这种知识经验会对消费者的认识产生直接的影响, 对商标也会产生不同的直观感受, 为了认定两个商标是否相同, 必须考虑其知识经验对认识的影响, 对于误导与否也会产生直接影响。

3. 以普通消费者的注意对象为标准。一个消费者针对不同的商品会注入不同程度的注意力, 在通常情况下针对商品商标, 价格较高的产品更能引起消费者的注意, 他们会更加注意自己所买这些商品的真伪, 因此会更加注意对商品商标的观察。[8]因此要根据不同对象确定不同程度的认定标准。

4. 以整体观察、商标主要部分观察标准。通常情况下, “相关公众”对于商标的观察只是概括意义上的观察, 而不会对商标进行细枝末节上的对比观察, 他们只会对商标主要部分及整体状况进行一般观察。因此只要两个商标在整体上和显著部分相同时即认定两个商标相同。[9]

( 二) 笔者观点

结合上述争论观点, 笔者认为应当对“相同商标”的认定采取客观适当的标准, 具体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 主体标准。根笔者认为应当采用公众标准, 即假冒注册商标罪中的主体应当指“相关公众”, 即与注册商品所标示商品相关的消费者、经营者等主体。

2. 观察标准。在确定主体之后, 这些主体该采用何种标准对商标进行观察, 也存在两种标准观点, 一是整体观察, 二是隔离观察。消费者在购买注册商标标示的商品时, 不可能随身携带该中商品, 将两个商品上的商标进行仔细比对后才进行购买活动, 这种情况是几乎不会发生的。因此就应当在隔离的状况下, 即两个商标并未放在一起时, 凭借相关公众的记忆对二者进行整体上的观察, 即进行整体比对。

3. 种类标准。所谓种类标准, 就是结合上述主体标准和观察标准, 对不同的商标进行比对多应当具有的不同具体标准, 这在分析“视觉上无差别”的认定中已经分析, 此处不再赘述。认定相同商标应当坚持主客观一致的标准, 如上所述, 在保护商标权的同时不阻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正当竞争。

摘要:司法实践中关于假冒注册商标罪中的“相同商标”的认定存在很大争议, 对于“相同商标”的界定存在广义说和狭义说之争, 作狭义解释会导致对假冒注册商标行为的限制过于严苛狭隘;作广义解释, 又会涉及到视觉效果以及公众认知如何确定的的问题, 本文将结合现有立法的规定以及司法实践, 分析“相同商标”的认定难点, 并提出相关的认定意见, 以更明确地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

关键词:假冒,注册商标,相同商标,视觉效果

参考文献

[1] 朱孝清.略论惩治假冒商标犯罪的几个问题[J].法学, 1994 (2) :25.

[2] 李立众.刑法一本通[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14:242-243.

[3] 王立民, 黄武双.知识产权法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94.

[4] 吴海姣.假冒注册商标罪客观方面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 2008.

[5] 赵秉志, 田宏杰.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比较研究[M].北京:北京法律出版, 2004.

[6] 邱扬.假冒注册商标罪中若干理论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 2007.14.

[7] 赵秉志, 田宏杰.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比较研究[M].北京:北京法律出版, 2004.

[8] 涂龙科.论刑法中商标的认定[J].法学研究所, 2006.14.

不同的城市相同的守护者范文第2篇

摘 要: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于各方面都有了更大的需求。这种现象的出现也就使得工程项目得到了发展和进步,因此工程工序的质量也就显得更加重要。它不仅关系到人们能否安全的生活,而且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影响很大。以往我国交通不发达,第一是受到交通工具的限制,还有一方面就是我国当时的道路状况也不尽人意。由于没有先进的施工技术,当时无法建造出更加坚固平坦的公路,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已经能够建造出高质量的公路。要想保障公路的质量,单单有高质量的施工过程是不够的,还需要以先进的城市道路设计思路与技术作为前提才行。

关键词:道路设计;发展;意义;技术

城市道路设计是本着市政工程、道路工程、景观绿化设计等综合性设计,它蕴含了多方面的知识和内容,是较为复杂并且极富有规律性的一项工程。但是,从我国城市道路的设计来看,仅考虑到机动车交通需求,对于人主体需求的并不完善。因此,该文着重针对城市道路建设的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一、城市道路设计的基本思路

交通的本质目的在于实现人或者是物的整体交换,道路是载体,车辆是工具。所以说,城市道路服务对象的根本应该是人,要依据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所以说,在针对道路规划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和完善以人为本的观念,设计安全,畅通的交通环境,从而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就此,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第一,在进行道路设计的过程中,应该符合用地要求。从城市的用地和功能出发,提供不同的交通服务。

第二,符合空间要求。在进行城市道路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城市道路空间,为道路使用人员提供综合性服务为立足点和出发点。除了要求符合传统的交通功能,还应该符合景观功能、生活功能、管线功能,从整体上考虑整个空间范围内道路所需要承载的功能,合理布置相关的设施,有效的改变了传统道路设计内涵的缺陷。同时,根据空间功能,将道路空间划分成步行、自行车、公共交通、机动车道这四部分空间,从整体上实现空间与系统的相结合。

第三,路权分配要求。城市道路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从机动车交通中心考虑,从公共交通、行人、机动车等交通方式着手,根据道路等级和优先权的不同,合理分配交通设施的鹿泉资源。从整体上保障交通参与主体的安全,体现出路权资源的合理分配。

第四,从交通设计要求角度进行分析。在进行交通设计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到交通功能,将其作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予以重視。在传统道路设计中,应该着重对各个设施功能进行细致分析,突出重点。与此同时,交通设计应该通过量化分析策略针对交通系统的设施的供应能力,提出合理的组织设计方案,保障后续道路工程方案设计的合理性。

第五,风貌控制要求。在针对城市道路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强化景观设计和城市设计的衔接,充分结合城市的情况,根据规划提出远期目标和近期实施指导性要求,从而针对空间组合、景观风貌、建筑特色等进行综合性的设施。并且,要求强化城市的绿化设计,从整体上使道路和建筑物形成一个合理的空间布局。

第六,完善精细化和人性化的要求。在城市道路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人的需求,从对人的关怀,障碍设施等。要求必须将城市功能和环境景观融合为一体,从而提升人在整个城市道路建设中的心理和生理需求,从总体上让人获得舒服、方便、和谐的感受。并且要重视细节化处理,针对台阶、树木、土墙等进行精心设置,从而体现出城市道路精细化设计的要求。

二、城市道路设计的技术要点

概念设计技术,在国外工程建设中概念设计非常常见,是沟通规划和土木工程设计的桥梁。它不同简单的工程方案设计,它在一定程度上运用了系统原理,采用一体化的设计思想,将土木工程设计和规划联系在一起,从整体上实现了规划意图。因此,在进行概念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结合道路的发展并且融入概念设计思想,提出了城市道路设计的理念。交通设计,在进行城市道路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充分把握交通设计。这一设计理念是指导整个道路系统设计的核心。从路网规划条件的设计内容来看,必须要保障道路空间资源合理配置,并且要求交通设计从交通功能出发,通过交通需求分析和明确系统中各个组成元素的功能和相互之间的功能衔接。依据交通设计的要求逐步落实交通系统的元素,合理进行空间资源的配置,做好相关专业的配合,从总体上实施可行性的方案。

道路设计,技术在进行城市道路设计过程中,道路设计作为概念设计内容的一部分,应该针对道路交通系统包含的具体设施进行设计,通过微观层次的内容,从总体上针对道路空间综合布局以及道路附属设施设计的两大部分内容进行合理的布局和设计。并且要求,要充分的将地面、地下、高架空间等作为考虑对象,从立体角度将其作为道路设计的根本,从整体上完善道路设计。

三、结语

随着我国城市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城市道路设计是城市整体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之间的沟通关系日益密切,城市道路规划就显得十分重要,城市道路是供人们出行的,其设计规划的合理与否关系着城市居民出行是否便利,因此,做好城市道路的总体设计就关系着一个城市的整体民生。

参考文献

[1] 王艳彩.人性化理念运用于城市道路设计的方式[J].低碳世界,2016(01).

[2] 郭彩香.浅谈人性化设计理念在城市道路设计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6(04).

[3] 王喆,杨爽,胡继超.城市道路设计思路与技术要点[J].科学中国人,2016(06).

[4] 杨勇.试论城市道路设计中的问题及改善对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20).

作者简介:徐晓兵,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不同的城市相同的守护者范文第3篇

(一) 国标探戈

国际探戈属于国际标准舞十项的其中一项。它同其他的国标舞种一样, 来源于一些国家的民间舞蹈。它对舞姿, 舞步的要求异常严格。国标探戈一般是一男一女两个人一起跳, 所有舞步均有标准化分类。国际上有统一术语, 英语口令。国标探戈舞曲的节拍为2/4拍, 速度为每分钟33小节。但是顿挫感非常强烈的断奏式演奏, 因此在实际演奏时, 将每个四分音符化为两个八分音符, 使每一小节有四个八分音符。跳国标探戈舞时, 双方靠得较紧, 男士搂抱的右臂和女士的左臂都要更向里一些, 身体要相互接触, 重心偏移, 男士主要在右脚, 女士在左脚。男女双方不对视, 定位时男女双方都向自己的左侧看。探戈音乐节奏明快, 独特的切分音为它鲜明的特征。舞步华丽高雅、热烈狂放且变化无穷, 交叉步、踢腿、跳跃、旋转令人眼花缭乱。演唱者时而激越奔放, 时而如泣如诉, 或嫉世愤俗, 或感时伤怀。歌词大量采用街乡俚语。跳舞时, 男士打领结穿深色晚礼服, 女士着一侧高开叉的长裙。男女双方组合姿势靠得更紧, 身体互相接触, 重心偏移, 男士主要在右脚, 女士在左脚。它时动时静的舞步, 铿锵有力。

(二) 阿根廷探戈

阿根廷探戈发源于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港口地区。大批源于非洲、北美甚至欧洲的移民滞留在港口, 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外来社会群体。他们大多社会地位低下, 生活不稳定, 在酒吧里靠唱歌、跳舞来消磨时光。阿根廷探戈实际上是这种特殊环境下产生的一种特殊艺术形式, 其舞蹈是在米隆加、哈巴涅拉、坎东贝等拉美、非洲等多种民间舞蹈基础上演绎而成的。阿根廷探戈舞也不像国标舞中的探戈, 阿根廷探戈是两个舞伴的身体并行直立, 阿根廷探戈几乎贴在一起 (就是因为这个贴身动作, 在探戈被引进巴黎时曾引起轩然大波) , 并且快速旋转、踢腿, 非专业人士很难将这些动作连贯起来。或许正因为太过难学和曲高和寡, 阿根廷人对于探戈的态度, 有些类似中国人对京剧的看法--年纪大的人喜之不尽, 而年轻人却敬而远之。2009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阿联酋阿布扎比宣布将阿根廷和乌拉圭的探戈舞正式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阿根廷探戈作为阿根廷名列首位的文化象征得到了国粹应有的保护和发扬。早在19世纪初, 它起源于布宜诺斯艾利斯博卡港口区的移民水手中, 融入了西班牙, 阿根廷, 非洲民间舞元素。阿根廷探戈, 流行于现今时日各类探戈的祖源。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 探戈代表了阿根廷的草根性, 但它不是休闲的一种, 己是文化的一种。早期它不称探戈, 而称为Milonga, 它是众多阿根廷民族舞蹈之一演变而来。此舞蹈的初出备受当时民众的排斥, 一称中下阶级之媒介舞蹈, 一称此舞蹈为男同志间的舞蹈。或许也因其隐藏在舞蹈中的热情, 化解了冷漠社会中, 民众冰冷封闭的心, 不但阿根廷接受了, 全世界也拥抱了探戈。今阿根廷探戈是备受尊宠, 研究与开办之组织与社团, 是各类舞蹈中的翘楚, 下至社区阿根廷探戈舞蹈教室, 上至美国百老汇剧院, 舞迹可说无所不在。

二、国标探戈与阿根廷探戈的三大类相似点

(一) 探戈音乐

国标探戈比赛的音乐采用的是2/4拍节奏, 每分钟30~34小节。2/4拍节奏的强弱交叉, 行进感十足, 配合着男士们铿锵的舞姿, 向观众展示着不羁的灵魂。古典探戈音乐里的这种节奏一般是揉合了伤感的阿根廷乡村旋律和热情奔放的传统探戈米龙嘎的舞曲。

阿根廷探戈歌王卡洛斯·加德尔在1917年录制了他的第一首探戈名曲《我悲伤的夜晚》 (Mi Noche Triste) , 略带沙哑的嗓音开启了阿根廷探戈歌声的时代。这首曲子的节奏就是传统的2/4探戈节奏。用它来跳两种探戈都具有有高度契合的观赏性。他的古典探戈音乐在当时风靡全球, 唱片流行于世界各地, 派拉蒙电影公司也为他定制了一系列电影。

除了节奏, 两种探戈舞曲的旋律也一致。

(二) 两种探戈中共有的三类相似舞步

国标探戈传承阿根廷探戈的精神外体现在相似的舞步。内体现在舞者高雅的精神。舞步的流畅率性, 快速平稳。在基本步中, 最具典型代表的相似点是国标探戈中的常步 (Walks) , 和阿根廷探戈的行进既走路 (Caminada) 他们都是舞伴保持固定方位, 朝着共同方向前进的步子。使一对儿舞者保持紧密联系又能改变位置的移动方式。它铿锵顿挫, 神秘感十足。注重讲究切分音。在两种探戈中都是炫目夺人。国标探戈直行串步, 西班牙托步等舞步中的甩头和切客, 都与阿根廷探戈随机应变的甩头, 任性添加的停顿如出一辙。

除了常步 (Walks) 对应阿根廷探戈的行进 (Caminada) 或蟹型步 (Cangrejo) 这样两种舞相像的步子, 还有并式滑行步 (Closed Promenade) 等等。也有一对儿舞者共同旋转的步子如国标探戈中的分式左转 (Open Reverse Turn) 右扭转步 (Natural Twist Turn) 和阿根廷探戈中的锁链步 (Cadena) 等。另外, (Colgada) 共轴转、 (Contrapaso) 交叉锁步、 (Corte) 切、扫腿、跟转也是两种探戈共有的。带有踌躇意味的国标探戈摇转步 (Rock Turn) , 与之相似的阿根廷探戈舞步有Balanceo这种停止并返回的动作。停住并返回, 通常出现在男士左脚向前的时候, 用于在狭小的舞池当中避免冲撞和改变方向。摇转步又名摇摆步, 始于反身位。但是从腿部以下的外观上, 他和阿根廷探戈的停止并返回是相同的。

国标探戈作为经历百年的技术项目, 在有限的步伐变换内力求精道。而阿根廷探戈舞步则大有怎么有趣怎么跳的风范, 自由意志可见一斑。

(三) 男性舞者在探戈中的展示

萌芽时期的探戈舞者们多是港口边的水手, 摔跤呐喊, 以表达思乡之情。探戈舞者们为了忘却生活的痛苦, 而将情绪转向享受爱情的浪漫。因而探戈舞者们对待女士温柔, 给予力量上的支持, 共同完成一段充满了乐趣的舞步行走。这种绅士的态度, 在两种探戈中是一样的。国标探戈中, 预备时女士缓缓向男士走来, 展开胸药。

阿根廷探戈中, 只允许女士对男士做而不允许男士对女士做的“Lustrade擦鞋”等体现了男性舞者们的绅士魅力。

而在舞蹈风格上, 两种舞蹈也都是男性主导。国标探戈通过快速穿梭的步伐和点切的顿挫节奏体现了男性的阳刚之美。阿根廷探戈也以男性为行进舞步中的“引带者”, 强调女士应当跟随男士的力量运行和脚步方向。

舞会上, 舞池中, 男士绝对尊重女士。从舞者职业精神上, 这必定是两种探戈绝无二致的共同点。同时也是所有交际舞共同秉承的最高原则。我们无法忽略的是, 在世界的不同角落各个阶层, 人类文明的美好种子都在顽强生长。阿根廷探戈的舞会守则, 是指寻找舞伴时要求举止端庄, 尊重他人, 为他人着想。这与国标探戈的皇家精神一样, 是真正的舞者品质。这不仅仅是漂洋过海的传播, 也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传承。

摘要:查阅了大量相关文献;以及参与了实际的课堂练习, 舞会活动等;加之观看了各类探戈艺术作品的视频。而得出结论, 国标探戈与阿根廷探戈采用的一部分探戈音乐是相同的;国标探戈与阿根廷探戈的三种类型舞步是相同的;国标探戈与阿根廷探戈经历了共同的历史时期, 所以共有大部分的人文内涵。

关键词:探戈,阿根廷探戈,相同点

参考文献

[1] 钟华龙.探戈舞蹈的源流与演变[J].北京舞蹈学院, 2014 (04) .

[2] 【加】让·路易斯·鲁瓦, 袁粮钢译《全球文化大变革》[M].重庆:海天出版社.2016:05.

[3] 范倍.《银幕歌舞的艺术》[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6:7.

[4] 阿斯托尔·皮亚佐拉赋格中的“新探戈”风格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 2016.

[5] 杨鸥.《舞蹈力量训练原理与方法》[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3:09.

不同的城市相同的守护者范文第4篇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的名字叫杨xx,是xx小学三(3)班的一名小学生。我是一个自信,开朗,友好,积极向上的小女孩,我有着广泛的兴趣爱好,我喜欢看书、跳舞,唱歌.听故事,对主持和表演也有着浓厚的兴趣。

今天我讲的题目是——爱在父亲节。

生活中,我们更多的在赞美妈妈,赞扬妈妈,很少谈及父爱。高尔基说过:父爱就像一本震撼心灵的书,读懂了这本书,就读懂了整个人生。

世界上的第一个父亲节,是由美国人约翰·布鲁斯·多德夫人倡议设立的。多德夫人的母亲在她13岁那年去世,她的父亲独自一人抚养6个子女长大,自己却过度劳累而病倒。多德夫人明白,她的父亲在养育儿女过程中所付出的爱心与努力,并不亚于任何一个母亲。她想:“为什么这个世界没有一个纪念父亲的节日呢?”在多德夫人的奔走努力下,

19XX年6月19日在华盛顿州举行了全世界第一次父亲节聚会。1972年,美国总统签署正式文件,将每年的六月第三个星期日,订为全美国的父亲节,并成为美国永久性的国定纪念日。

同学们,这个节日虽然是由外国人率先设立的,但它表达了全世界人民对父亲的尊敬和对长辈的爱戴,因此,我们也应当记住这个美丽的节日。

母爱有声, 父爱无言,爸爸的爱可能就藏在愤怒的呵斥中,也可能藏在打你的巴掌里,但是无论它藏在哪里,我们一定要理解爸爸对我们的爱。感受着爸爸的爱,我们也应该想一想,我们能为爸爸做点什么呢?当爸爸下班回家的时候,我们为爸爸倒一杯水,说一句贴心的话;当爸爸累了的时候,我们为他捶捶背,给他说个笑话;当我们犯了错误,父亲批评我们时,我们虚心倾听并不再犯同类的错误;平时学习中,上课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多读课外书……还有很多很多,这些我们都能做到,也应该做到,这些都是对爸爸最好的回报。

同学们,请记住;每年六月的第三个星期天,就是国际父亲节。我建议大家一定要送上我们 第 1 页 共 1 页 最真挚、最衷心的感谢与祝福!祝愿全天下所有的父亲永远健康、快乐。

谢谢大家! 第 2 页 共 2 页 国旗下的讲话:用知识守护生命

老师们,同学们,早上好!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用知识守护生命》。我们生活在自然世界中,难免会受到自然灾害的威胁,生命是宝贵的,同时也是脆弱的。但是,知识能够守护生命,你懂得一个小小的逃生常识,就可能成功地挽救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XX年11月10日晚上,广东深圳7岁的女孩儿袁媛看到父母煤气中毒双双昏倒在浴室里。紧急关头,她用力关上煤气闸门,打开浴室门窗,然后跑到屋外拨打

110、120电话,准确报出位置,使救援人员迅速赶到现场。由于小姑娘袁媛处变不惊、沉着冷静、机智勇敢、处理得当、报警及时,成功挽救了父母性命,因此当选为XX年“中国骄傲”。

XX年12月26日,印度洋海啸发生之际,一个年仅10岁的英国女孩蒂莉史密斯正在海滩上玩,她突然发现一个奇怪现象:“海水开始冒泡,泡沫发出咝咝声,就像煎锅一样”,潮水也突然退了下去,大海远处突然涌现的一排白色巨浪,将蓝天和大海明显的隔成了两半。她突然想起自己学过的知识:一旦遇上这种迹象,说明要有海啸发生。她急忙告诉父母,父母和相关人员立即疏散了在海滩上的所有游客。由于她及时发出预警,成功地挽救了100多人的生命。知识,创造出生命的奇迹。

XX年5月12日,大地震灾难发生的瞬间,距离震中只有几十公里的四川绵阳安县桑枣中学2200名学生仅用了1分36秒的时间就成功地逃离教学楼,蹲到操场的开阔地带,没有一个人受伤。人在遭遇危险时的第一反应是受潜能支配的,训练和培养能够激发出潜能。潜能,创造出生命的奇迹。

重庆市一个14岁的女孩儿李中俊失足跌入四十多米深的天坑,在陡峭、光滑的坑壁上,她历经无数次的攀爬和无数次的跌落,虽然寒冷、饥饿、疼痛折磨着她,但是李中俊始终坚持着不放弃,终于在经过7天6夜坚强的攀爬后,她活着爬出天坑……坚持,创造出生命的奇迹。

上一篇:股票指数增强策略范文下一篇:西餐厅促销策划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