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范文

2023-09-19

高血压范文第1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文选取2013 年11 月—2015 年11 月期间该院收治的接受原发性高血压治疗的患者243 例为实验研究的对象, 其合并2 型糖尿病的患者有102 例, 作为观察组, 其中男性有54 例, 女性有48 例, 年龄最大的有78 岁, 年龄最小的有46 岁, 平均年龄为 (59.3±3.8) 岁;单纯高血压患者有141 例, 作为对照组, 其中其中男性有76 例, 女性有65 例, 年龄最大的有79 岁, 年龄最小的有48 岁, 平均年龄为 (60.8±4.3) 岁, 排除标准为:继发性高血压患者; 在3 个月内有脑血管事件、 心肌梗死、心功能III级以上、慢性心率衰竭发生的患者;伴有严重肝肾疾病和心律失常的患者;恶性肿瘤患者;精神异常患者以及不愿意接受实验研究的患者, 两组患者在性别、 年龄以及排除标准等基本情况的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仪器和检测方法

该次实验研究中所有患者的检测均有同一个经过严格技术培训和考核的操作者进行和完成, 接受检测的患者需要空腹, 或者是在患者餐后2 h进行检测, 检查前应该禁酒24 h、禁止饮用咖啡、浓茶、禁食吸烟2 h, 患者在接受检查前需要在安静和室温保持在20~24 ℃左右的病房内休息15 min以上, 并调整好心态, 准备检查的开始。

颈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 采用法国Com-Plior SPIV仪参照标准的方法进行测定; 突入管腔的血流异常缺损或局部内膜中层厚度: 采用多普勒仪器进行测定;肱动脉脉压:采用电子血压计进行测定;肱动脉脉压和中心动脉增强压: 采用中心动脉压监测仪进行测定;BMI、FBG、TG、HDL-C、LDL-C、CHOL、 心率等常规指标:采用常规的方式进行测量, 上述所有测量指标均测定多次, 并取多次测定的均值作为最终表示出来的测定值。

1.3 统计方法

该次实验研究中对出现的所有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和检验的工具为SPSS 19.0 统计学软件,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的形式表示, 运用独立样本t对组间构成比进行分析, 采用 χ2检验计数资料。

2 结果

观察组有患者102 例, 其BMI、FBG、TG、HDL-C、LDL-C、CHOL、心率等基本临床特征分别为 (25.6±3.2) kg/m2、 (6.9±2.0) mmol/L、 (2.5±1.4) mmol/L、 (1.2±0.5) mmol/L、 (3.0±0.9) mmol/L、 (4.8±1.0) mmol/L、 (70.2±11.3) 次/min;对照组有患者141 例, 其BMI、FBG、TG、HDL-C、LDLC、CHOL、心率等基本临床特征分别为 (24.2±3.3) kg/m2、 (5.1 ±0.9) mmol/L、 (1.8 ±1.4) mmol/L、 (1.1 ±0.2) mmol/L、 (2.9±0.8) mmol/L、 (4.9±1.0) mmol/L、 (69.8±11.0) 次/min, 观察组患者在BMI、FBG、TG等基本临床特征上与对照组患者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患者在HDL-C、LDL-C、CHOL、心率等基本临床特征的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观察组有患者102 例, 对照组有患者141 例, 观察组患者在CAP、BPP、CPP、IMT、cf PWV等动脉功能和结构检验指标等情况上与对照组患者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3 讨论

高血压是目前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而合并2 型糖尿病的患者约占高血压发生总人数的40%, 而目前的临床治疗中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控制均不理想, 两种疾病共同发病会因为两者的协同作用累及患者的动脉结构, 进而引发一系列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严重地损害了患者的血管功能, 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均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和威胁[5,6]。

高血压合并2 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功能损害重于单纯高血压患者, 从实验研究的基本临床资料以及CAP、BPP、CPP、IMT、cf PWV等动脉功能和结构检验指标的分析可以发现高血压合并2 性糖尿病患者的上述指标明显高于单纯性高血压患者, 而这些指标的上升可能会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患者的血管能力, 提高了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7,8]。 在实验研究的过程中采用不同的理论和测定方法对不同的动脉硬化指标进行测定的结果和临床意义是不一致的, 临床应用的过程中并不能相互取代, 而该次实验研究依然具有着一定的局限性, 属于横断面研究, 实验的结果需要在前瞻性研究中不断地证实, 因此高血压合并2 型糖尿病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还应该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地总结和发现, 完善实验的统计和分析[9,10]。

在该次试验研究中, 观察组患者在BMI、FBG、TG基本临床特征以及CAP、BPP、CPP、IMT、cf PWV等动脉功能和结构检验指标等情况上与对照组患者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患者在HDLC、LDL-C、CHOL、 心率等基本临床特征上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综上所述, 高血压合并2 型糖尿病患者的病情相对于单纯性高血压患者来说更为危急, 前者血管功能损害的程度与后者相比更为严重, 而CAP、BPP、CPP、IMT、cf PWV等动脉功能和结构检验指标可以作为高血压临床靶器官损害的重要诊断依据。

摘要:目的 分析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与单纯性高血压患者在血管功能损害方面存在的差异。方法 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11月期间该院收治的接受原发性高血压治疗的患者243例为实验研究对象, 其中合并2型糖尿病的患者有102例, 作为观察组;单纯高血压患者有141例, 作为对照组, 对两组患者在血管功能损害情况上存在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BMI、FBG、TG基本临床特征以及CAP、BPP、CPP、IMT、cfPWV等动脉功能和结构检验指标等情况上与对照组患者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患者在HDL-C、LDL-C、CHOL、心率等基本临床特征的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病情相对于单纯性高血压患者来说更为危急, 前者血管功能损害的程度与后者相比更为严重, 而CAP、BPP、CPP、IMT、cfPWV等动脉功能和结构检验指标可以作为高血压临床靶器官损害的重要诊断依据。

关键词:高血压,2型糖尿病,血管功能损害,单纯高血压患者,动脉功能

参考文献

[1] 左君丽, 常桂丽, 葛茜, 等.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功能损害重于单纯高血压患者[J].中华高血压杂志, 2012, 22 (3) :252-253.

[2] 邓超蓝.单纯高血压患者和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功能损害的差异分析[J].中外医疗, 2015, 10 (3) :26-27.

[3] 佀社花.老年人高血压和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50例的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 14 (28) :59.

[4] 裴丽峰, 韩英, 向东贤, 等.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相关性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12, 41 (2) :166-168.

[5] 俞家贤, 舒艳红, 黄友良.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脉压对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影响的机制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 2012, 8 (16) :435-436.

[6] 徐笑洋, 杨纯玉, 骆瑜.老年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关系[J].中国医药科学.2012, 2 (6) :18-19.

[7] 张添甜, 孙光, 张潇怡, 等.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动态血压监测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14, 43 (4) :308-312.

[8] 浦剑虹, 刘健, 李建中, 等.老年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患者AGT基因多态性和颈动脉超声变化的关系[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 32 (5) :681-683, 752.

[9] 范学明, 胡华青, 陆琨, 等.高血压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动态血压与CAVI及ABI相关性研究[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2, 4 (1) :52-55.

高血压范文第2篇

一. 定义

妊娠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分为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临床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水肿,严重时出现抽搐、昏迷、甚至母婴死亡。

二. 护理措施

1、按产科一般护理常规。

2、休息与卧位,保证睡眠,左侧卧位,避免平卧,目地是解除子宫对下腔静脉的压迫,改善子宫胎盘循环。

3、摄入足够的蛋白质,蔬菜补充维生素,铁和钙,减少盐和脂肪。

4、加强心理护理,保持心情愉快。

5、子痫前期的护理

① 需住院治疗,卧床休息,左侧卧位,保持病室安静,避免各种刺激;如为重度,床旁需备急救用品(吸引器,开口器,舌钳,氧气装置)和药品(硫酸镁等降压药,安定针及常用抢救药品)。 ② 病情观察

⑴每2~4h测血压一次,如舒张压逐渐上升,提示病情加重;如患者出血头痛,头昏,目眩等症状,则进入子痫前期,需立即检测血压并同时报告医生,做好急救准备。

⑵根据病情适当控制食盐摄入(每天少于3G),每天或隔天测体重,每天记录液体出入量。

⑶监测胎心,胎动和宫缩情况。

6子痫的护理 子痫为该病最严重阶段,直接关系到母儿安危。

① 抽搐时要首先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头偏向一侧,用开口器或于上下磨牙放置一缠好纱布的压舌板,用舌钳固定舌头以防舌后坠;必要时用吸引器吸出口腔粘液和呕吐物,以免发生窒息。

② 最好取头低侧卧位,防止误吸,还可避免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症。 ③ 协助医生控制抽搐

硫酸镁为首选药,必要时用强的镇静剂。 ④ 专人守护,防止受伤。

⑤ 减少刺激,避免再次发生抽搐,置于单人暗室,保持绝对安静,避免声光刺激;一切操作尽量轻柔切集中。

⑥ 严密监护,15~30分钟监测血压一次,最好给予持续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监测,准确记录出入量,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早发现心力衰竭,脑出血,肺水肿,肾衰,DIC,HELLP综合症等并发症的发生。 ⑦ 为终止妊娠做准备。

三 用药指导

1为保证休息首先用安定镇静,于午睡或晚睡前口服或肌注。 2解痉首选硫酸镁,滴速以1G/h为宜,不超过2G/h,每日维持量为15~20g,认真观察毒副作用,如发生硫酸镁中毒。立即停药并静推10﹪葡萄糖酸钙10ml,时间大于3分钟,必要时,每小时重复一次,直至呼吸,排尿和神经抑制状态恢复,但24h内不超过8次。

高血压范文第3篇

1 老年高血压的特点

1.1 常见血压昼夜节律异常, 血压波动大, 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的发生率高, 表现为夜间血压下降幅度不足10%或超过20%, 因而使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的危险性大幅增加。较年轻患者, 老年人靶器官损害程度与血压的昼夜节律更为密切。随着年龄增长, 老年患者的压力感受器敏感性降低, 而动脉壁僵硬度增加, 顺应性降低, 随情绪、体位和季节的变化血压易出现较明显的波动。

1.2 常与多种疾病并存, 并发症多

老年高血压患者常合并冠心病、糖尿病、心力衰竭、高尿酸血症、高脂血症、肥胖症等, 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率和复发率明显增加。这些疾病的存在降低了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耐受性, 疾病之间的药物相互作用极大地影响高血压治疗效果。老年高血压患者若血压长期控制不理想, 更容易发生靶器官损害, 心脑血管病死亡率以及总死亡率显著高于同龄的正常人。

1.3 收缩压增高为主, 脉压增大

老年高血压常见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老年人群中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所占比例达60%以上;老年人动脉顺应性, 特别是大动脉的顺应性降低, 动脉硬度增高导致的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 并且舒张压在60岁之后开始逐渐降低, 然而收缩压却随着年龄逐渐升高, 因而脉压逐渐增大。脉压是反映动脉弹性的指标, 老年人脉压增大是重要心血管事件的预测因子。越来越多的流行病和临床研究证明, 收缩压与脑卒中、左心室肥厚、心力衰竭比舒张压有更强的相关性。

1.4 老年高血压控制率低

60岁以上人群高血压的发病率是40~59岁之间人群发病率的2 倍。虽然近年来老年高血压的知晓率有所改善, 但是血压的控制率仍不理想 (仅仅50%得到治疗) 。

2 老年高血压的治疗

2.1 治疗原则

老年高血压降压目标为收缩压降至150mmHg以下, 如能耐受, 还可以进一步降低。但降压幅度不宜过大, 降速不宜过快, 应平稳降低血压。如果并发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和糖尿病, 应将血压降至<130/80mmHg。老年高血压患者, 在进行降压药物治疗的同时, 应将采取积极有效的改善生活方式视为老年人降压治疗的基础。同时, 还应注意综合控制多重危险因素, 控制好血糖、血脂, 积极治疗并存疾病。

2.2 药物治疗

用药原则是: (1) 降低外周阻力, 增加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血流量, 预防或逆转长期高血压导致的心, 脑, 肾靶器官的损害。 (2) 开始治疗用单药或小剂量的2种药物联合治疗如第一步治疗不达标可再加另一种药, 血压达标, 维持用药, 量使用长效降压药以平稳有效控制血压, 副作用也小。对2级以上高血压一开始就用小剂量的联合治疗, 要实施个体化治疗原则。 (3) 应用新药或增加剂量前后, 均应测量坐位和立位血压, 以防止直立性低血压发生。 (4) 优先选择1次/d给药, 药效可持续24h, 保证全天平稳降压。合理选择降压药物不仅有利于控制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 更重要的是降低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 达到预防脑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和肾功能不全并减少心血管事件的目的。

对于轻中度老年高血压, 不伴有高尿酸血症, 患者可选用小剂量利尿剂, 作用温和且持续时间长, 降低收缩压作用比舒张压更显著, 是治疗老年人高血压的较好选择, 特别适用于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小剂量利尿药能避免低钾血症、糖耐量降低和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利尿药价格低廉, 有利于长期服用。一般可选用氢氯噻嗪。老年高血压可用长效钙离子拮抗剂。如非洛地平、氨氯地平等。钙离子拮抗剂通过阻断血管平滑肌细胞钙通道来降低周围血管阻力, 起到降压作用, 不会引起血糖、血脂代谢明显紊乱, 此外, 还有强大的扩冠作用, 不良反应轻, 耐受性好, 而老年性高血压其血流动力学改变均以低输出量、高外周阻力和低肾素为特征, 因此, 钙离子拮抗剂在老年高血压治疗中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对合并冠心病、心绞痛者尤为适用。

对于伴有糖尿病、糖尿病肾病、心力衰竭、冠心病、心肌梗死、慢性肾病、中风复发的老年高血压,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与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应作为首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能显著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的总病死率, 对改善心肌梗死后心功能、2型糖尿病、糖尿病肾病等的病情具有良好的效果, 用于老年人高血压的治疗更有降低心脏前后负荷、不增加心率、不降低心脑肾血流量、不引起直立性低血压、无停药及反跳等特点。因老年患者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生率显著增高且常以咳嗽为重要临床表现, 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过程中常常不易鉴别咳嗽的原因, 故对于有适应证的患者可首先考虑使用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LIFE研究发现与阿替洛尔比较, 氯沙坦可以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 降低血尿酸水平, 氯沙坦组不良心血管事件获益有30%来自于对血尿酸的降低。因而临床上对于伴有高尿酸血症、痛风的老年高血压宜首选氯沙坦钾;如果效果不佳, 可与钙离子拮抗剂联合治疗。

β-受体阻滞剂在老年患者中降压作用可能较利尿剂、钙离子拮抗剂略差, 但对于合并青光眼、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衰者仍可首选。

老年高血压往往很难用一种降压药物控制而达到理想水平, 因此临床上常需联合用药治疗。联合用药在增强降压疗效的同时, 通过降低用药剂量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 更由于两药互补的作用机制, 使各自的不良反应得到抵消。对于难治性高血压可选用3~6种药物联合治疗, 一般来说都能取得良好疗效, 如仍降压效果较差, 应进一步排除其他继发性高血压可能。

2.3 非药物治疗

非药物疗法有助于减少降压药物的用量, 减轻药物的不良反应。 (1) 生活方式改变, 保持有规律的生活按时作息, 保证充足睡眠, 纠正熬夜等不良习惯。 (2) 参加力所能及的有氧运动, 每天坚持散步1~2h或其他轻中度体育活动如打太极等。 (3) 饮食习惯的改变, 戒烟限酒, 低糖, 低脂, 低盐 (每天少于5g, 多吃蔬菜, 多吃高蛋白饮食, 适量补充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等。 (4) 保持情绪稳定, 心态平和, 避免精神刺激, 什么事都要看的开, 豁达的情绪是长寿的根本。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的特点和治疗。方法 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对近几年老年高血压的研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老年高血压发病率高及控制率低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因而进一步探讨老年高血压的特征及治疗有着重大的意义。结论 老年高血压常见血压昼夜节律异常, 并发症多, 以收缩压升高为主, 降压治疗在降低心脑血管事件中起重要作用。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特点,治疗

参考文献

[1] 王红, 李力, 王汉斌.老年高血压的药物治疗[J].中国医刊, 2009, 44 (1) :67~78.

[2] 居克举.中国老年高血压治疗专家共识[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8.

[3] 郑荣华.高血压病综述[J].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 2007, 13 (1) :112~113.

高血压范文第4篇

【摘要】目的关注高血压患者的日常饮食习惯,提高高血压病人对饮食管理的认识。方法借支医工作的机会,对我县一镇医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以来的659位建档高血压病人进行了遵医饮食行为的问卷调查。结果70%的高血压病人有不良的饮食习惯,如抽烟、饮酒、饮食偏咸、有进食油腻食物、动物内脏的喜好等。结论宣传全民健康保健知识,改变不良饮食习惯,控制或减少高血压患者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高血压;饮食行为;饮食管理;分析;对策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5.566

1资料和方法

1.1调查对象对支医所在医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以来的659位建档高血压病人。

1.2调查方法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在患者的配合、家属、医护人员的协助下,对659位高血压患者进行询问后发放了问卷调查表,一共发放问卷659份,收回659份,收回率达到100%。内容包括患者的学历、病程、对高血压病的认识、对饮食疗法的认识、自身生活饮食习惯以及家属对其治疗的配合等。统计调查结果后发现学历低的患者普遍缺乏对高血病的医疗保健知识,患者自身饮食习惯和家属对饮食疗法的配合程度以及医护人员和患者之间的沟通程度成为影响患者是否按照医嘱坚持饮食治疗的主要因素。

2结果

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

3讨论

3.1原因分析

3.1.1患者方面①相关医疗知识缺乏:一般老年患者普遍缺乏相关的医疗保健常识,并不看重个人的健康,对疾病的重视也不够,保健意识不强。另外一些没有接受过中、高等教育的中年人士也不够重视医疗保健,不知道饮食行为对防治和改善高血压并发症的重要性。大多数老百姓缺乏对健康饮食和均衡营养膳食的认识,也缺乏高血压的相关保健知识,这些问题是需要健康管理者在这方面加大宣传力度,做大量的宣传普及及指导工作。②不良生活习惯的影响:许多老年患者都有抽烟喝酒的习惯、饮食偏咸,有进食油腻食物、动物内脏的喜好等,很难在短期内改变这些几十年一直保持的生活习惯;而中年人士又因为生活和工作的需要,需要较多地参与外界的工作和应酬,很难做到定时服药,也很难做到禁烟、禁酒,在外也避免不了肥厚油腻的饮食;对于一些患有肥胖症的患者也一般存在血压过高的现象,这类人群往往不注意控制饮食,摄入大量的糖分和脂肪,运动量少,脂肪过多造成血管压力增大,从而导致血液粘稠度升高,管腔变窄,血流阻力增大,形成高血压。③患者家属不能很好地配合饮食治疗:很多家属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关心不够,没有时间督促照顾其饮食,或者家属本身缺乏对高血压病的保健知识,在饮食方面也没有刻意注意去控制,这样对患者也没有起到监督作用。④医患沟通不到位:由于基层医院人力资源缺乏,医生忙于应对日常的诊疗任务,对病人的宣教不到位,造成许多患者对医护人员不够信任,对医院的安排不遵从,对医护人员的叮嘱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另外,有的医护人员也缺乏沟通技巧,不能及时或者很好地与病人沟通相关饮食治疗知识和方式的重要性,导致患者对医生在高血压饮食管理方面的叮嘱和饮食治疗的方法不重视。

3.1.2医院方面①客观条件限制:医院由于病人数量过多,医疗资源和护理人员较少,不能完全满足病人的需求,同时对病人缺乏针对性,很难做到对每一个病人制定并实施适合个人的个性化食谱。②主观知识限制:政府对医院的投入不足,医院为了效益往往把重点放在药物治疗上,反而忽视了饮食治疗对高血压的作用和重要性。没有对病人做详细和全面的健康指导,没有引起病人和其家属对饮食治疗的足够重视。③缺乏灵活有效的沟通手段:针对目前的医患关系而言,医生和病人的关系不是十分融洽,很多病人并不十分相信医护人员提供的建议,这需要医护人员加强自身素质的建设和对自身业务能力的培训,加强业务学习,主动关心、帮助病人,给病人精神上的安慰,取得病人的理解和信任,有利于病人配合医护人员很好的落实治疗计划。

3.2解决对策

3.2.1改善饮食习惯,坚持低盐少脂的饮食原则①控制脂肪的摄入,动物性脂肪含有很高的饱和脂肪酸,会使胆固醇上升,应用植物油代替猪油烹饪,摄取低脂牛奶,不吃煎炸油腻食品和糖果巧克力等高热量食品。②限制盐分摄取,由于食盐摄入量和高血压发病率呈正相关,吃钠盐过多是高血压的致病因素,而控制钠盐摄入量有利于降低和稳定血压。所以对高血压患者来说,应该减少盐分摄入,尽量吃低盐食品,远离腌制食品,对轻度高血压患者每日盐分摄取量应控制在5g以内,对严重高血压患者应控制在1-2g左右。③保证蛋白质和钙的摄入,蛋白质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组成部分之一,高血压病人也需摄取一定的蛋白质以保证机体的正常运转,但是要同时注意脂肪和热量的摄取。④增加维生素特别是要增加维生素C的摄入,维生素C能够保护血管,提倡高血压患者素食,多吃新鲜蔬菜例如番茄菠菜等,选用低糖水果。⑤适当增加海产品摄入:如海带,紫菜,海产鱼等。⑥饮食宜清淡:提倡素食为主,素食方式可使高血压患者血压降低。因此高血压患者饮食宜清淡,宜高维生素、高纤维素、高钙、低脂肪、低胆固醇饮食。提倡多吃粗粮、杂粮、新鲜蔬菜、水果、豆制品、瘦肉、鱼、鸡等食物,提倡植物油,少吃猪油、油腻食品及白糖、辛辣、浓茶、咖啡等。⑦饮食有节:做到一日三餐饮食定时定量,不可过饥过饱,不暴饮暴食。⑧科学饮水:硬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它們是参与血管平滑肌细胞舒缩功能的重要调节物质,如果缺乏,易使血管发生痉挛,最终导致血压升高,因此对高血压患者,要尽量饮用硬水,如泉水、深井水、天然矿泉水等。⑨戒烟、戒酒:烟、酒是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嗜烟、酒有增加高血压并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可能,酒还能降低病人对抗高血压药物的反应性。因此对高血压病人要求戒烟戒酒,戒酒有困难的人也应限制饮酒。

3.2.2改变不良生活方式,保持愉悦的精神状态①患者要熟悉高血压的相关医学常识,保证规律的生活状态,按时吃药,每天测量血压。②保证充足的睡眠:失眠会使血压升高,所以高血压患者必须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不熬夜,不过度透支体力和心力,保证充足的睡眠。③精神压力也对血压升高有很大的影响,患者要多做自我调节,努力提高自我适应能力,及时宣泄不良情绪,保证良好的心态。④注意贴身衣物要清洁卫生,不紧绷不刺激,保证舒适干净。⑤适当参与有氧运动,不做剧烈运动,最好是做散步、瑜伽、太极拳等舒展性运动。⑥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戒烟戒酒,不暴饮暴食,不大悲大喜,劳逸结合,保持轻松舒缓的生活节奏。⑦多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培养高尚的人格趣味和追求,有利于找到新的目標,培养新的生活方式。

3.2.3改善医患关系和医护环境,增加医护人员对病人及其家属的关心指导①医护人员要耐心对病人和家属进行高血压知识的宣传和指导工作,使其了解饮食治疗对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病的重要性。②医护人员要充分了解各个患者的病情和状况,督促其家属配合其治疗工作,鼓励家属参与到治疗中。高血压患者容易情绪不稳定,这需要护理人员及时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尤其是对老年患者要有足够的爱心和耐心,做一个亲切可敬的医护人员。③医护人员也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知识业务水平,丰富高血压的理论知识,并积极实施到临床治疗中。④医院也要努力改善医疗环境,引进先进的医疗资源和技术,给病人营造一个良好环境有利于增加病人对医院的信赖。例如病房要注意通风舒适,尽量分开轻重症患者,避免患者互相干扰。

4结果

将调查结果反馈后,引起了医院领导的高度重视,迅速改善了相关状况,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新增了仪器、设备,改变了病区环境,加大了培训力度,组织了医护人员轮流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加大了慢性病的管理力度,对659名高血压患者进行了高血压病相关知识的普及教育,经过临床观察和随访发现,90%的病人都改变了饮食行为,能遵照医护人员的指导合理安排饮食,对原来的不良饮食习惯有了纠正;医护人员通过加强和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后,使其患者及家属提高了对饮食疗法的认识,能自觉性遵照医嘱合理安排饮食,再次随访高血压病人的遵医饮食达到85%,说明上述对策在高血压病人的饮食管理上达到了良好的实施效果。

5作者体会

综上所述,对高血压患者及其家属普及相关医疗知识,帮助其改善不良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正确引导其合理膳食治疗,对控制和改善高血压病症有较好的疗效。

高血压范文第5篇

[摘要]目的:分析社区高血压患者护理中实施心理干预与健康教育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研究高血压患者基本资料共122例,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实施此基础上的心理干预与健康教育,对比相关数据。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数据无明显差异,经过干预,研究组患者血压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更为理想(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各项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08%,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1.97%,数据存在明显差异(χ2=5.164,P=0.23)。结论:在高血压患者实施心理干预与健康教育能够提升患者对于高血压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在有效控制血压的同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高血压;心理干预;健康教育

[

[文献标识码]A.

[

高血压为高发慢性疾病之一,是脑血栓、脑出血等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不仅会影响心脑功能,长时间治疗还会给患者带来较大心理负担,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在人们生活方式、饮食方式改变以及生活压力增大的影响下,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的发病率逐年提升,且相较于以往以中老年群体为主要发病群体,现今高血压患者有向年轻化发展的趋势,已发展成为社会范围内的公共卫生问题。因此,除必要的治疗干预外,对患者实施高质量护理也极为关键[1]。传统护理以患者疾病为中心,对于患者心理状态重视度不高,且传统护理针对的是在院患者,疾病相关知识了解度不高以及自护能力不足会造成患者出院后因科学指导的缺乏出现擅自停药、换药等现象,不利于患者血压的控制,影响治疗效果[2]。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辅以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有重要意义。本文以122例患者为例,分析高血压患者不同护理方法的应用效果,作如下报道。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研究时间为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分析研究高血压患者基本资料共122例,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61例研究组患者中,男36例、女25例,患者年龄52~84(70.37±3.75)岁,病程1~10(5.11±1.36)年,患者中小学学历20例,中学学历31例,高中及以上学历10例;61例对照组患者中,男38例、女23例,患者年龄51~82(69.62±4.02)岁,病程1~12(5.26±1.42)年,患者中小学学历18例,中学学历30例,高中及以上学历13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被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2)患者意识清晰,可自行完成问卷;(3)患者年龄在50岁以上。

排除标准:(1)无读写能力者;(2)存在精神疾病或交流障碍患者;(3)继发性高血压患者;(4)存在感染性疾病患者;(5)配合度不佳者。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即对患者各项指标予以检测和记录,密切关注病情,按医嘱给药,告知用药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研究组实施对照组基础上的心理干预与健康教育具体如下。(1)心理护理。1心理分析,多数患者对于高血压相关知识了解度不高,因此存在自我管理能力差、自护能力不足等问题,造成血压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加上高血压患者需长期用药,可能会出现较大心理负担,负面情绪加重,不利于改善预后。长期情志不舒会造成血压不稳定,易对心脑等器官造成不良影响[3]。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出现不良情绪的原因进行分析,探究针对性干预方法,制定出高效心理护理方案。2心理干预,护理人员可以通过公众号、宣传册、小视频等多种途径对患者进行疾病相关知识的讲解,同时讲解血压控制成功案例,帮助患者通过了解疾病知识、干预原理等,提升患者治疗信心。此外,护理人员需要主动了解患者心理状态以及心理动向,若患者发生较大情绪变动,如突然沉默寡言、呆滞沉闷、自闭等则需要重点关注,了解患者不良情绪出现的原因并予以针对性引导,及时疏导不良情绪[4]。若患者是至社区医院初就诊,则可能对于医院环境较为陌生,护理人员就需要积极主动与患者交流,在口语化交流中帮助患者了解医院环境以及布局,通过日常聊天了解患者病情、缓解患者紧张情绪,进而提升患者依从性。另外,医院可通过问卷调查、口头询问等多种方式了解患者用药习惯、生活状态、生活习惯,过程中保证语言温和、耐心,为患者提供方向引导,告知患者自我护理的正确方法,纠正不良习惯。3社会及家庭支持,护理人员需要给予患者充分心理支撑,提升患者治疗信心,另外还可鼓励患者家属加入护理过程中,在长期用药过程中不仅起到监督作用,减少不遵医嘱情况的发生,还能够为患者提供家庭支持,营造良好家庭氛围,帮助患者以更加积极乐观的心态应对治疗。(2)健康教育:1健康知识教育,患者对于疾病了解度不高是造成患者依从性不佳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护理人员需要重视高效健康宣教的实施,在了解患者文化背景和理解能力的基础上深入浅出地讲解高血压相关知识,提升患者自护能力[5]。此外,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用药行为、生活习惯等进行详细了解,可通过问卷或者口头询问等方式展开,对于存在问题和隐患的行为及时予以纠正,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用药和生活的習惯。2运动干预,告知患者适量运动对于提升身体素质、控制血压的重要作用,以患者爱好为参考为患者制定有氧运动方案,如行走、慢跑、太极等,加快一氧化氮释放,降低动脉僵硬度。需要注意的是,运动量和运动时间需要适量,避免过量运动给患者身体造成的损伤。3饮食干预,护理工作者要提前了解患者基本情况,包括病情严重程度、进食方式、饮食偏好、忌口等,进而制定出最佳饮食方案,告知患者钾、钙等元素补充的重要性,对钠盐、脂肪等摄入量予以严格控制,多食用新鲜蔬果、豆制品等,适量食用鱼类、蛋类等食物,补充蛋白质。此外,粗纤维的摄入也极为关键,能够帮助患者控制体重、减少便秘。4生活护理,嘱咐患者早睡早起,保证睡眠充足,为提升睡眠质量,患者睡前可通过深呼吸、泡脚、聆听轻音乐等方式放松。音乐疗法以及意象疗法的有效实施可极大提升患者情绪调节能力,进而缓解压力。另外,告知患者戒烟戒酒,减少搬运重物,此过程可发挥家庭支持和监督作用。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水平;对比两组患者高血压相关知识了解程度,其中主要包括诊断标准、症状表现、治疗知识、危害性、危险因素等方面;从心理健康、精神状态、社会能力以及整体恢复情况四个维度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进行对比;使用本院自制满意度量表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按照问卷结果将其分为十分满意(问卷评分85分及以上)、一般满意(问卷评分60~84分)以及不满意(问卷评分60分以下)三个等级,计算总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分析软件为SPSS20.0。其中(x±s)表计量资料,用t检验;[n(%)]表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若P<0.05则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水平对比

两组患者干预前数据无明显差异(P>0.05),经过干预,研究组患者血压控制状况与对照组相比均更为理想(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高血压相关知识了解程度对比

经过干预,研究组患者各项健康知识掌握度与对照组相比均更高,组间差异明显(P<0.05),見表2。

2.3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经过干预,研究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均更高,组间差异明显(P<0.05),见表3。

2.4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08%,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1.97%,数据存在明显差异(P<0.05),见表4。

3讨论

高血压为中老年常见病症,最主要临床表现为血压升高,其发病率高,且发病人数逐年提升,已经成为威胁民众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该病长期发展还会造成患者脏器负荷加大,心脑供血量降低,对患者心脑功能造成较大损伤,引发脑血栓、脑出血等严重并发症,致残率、致死率均较高,不仅给患者带来巨大经济和心理压力,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还将威胁患者生命健康[7]。除有效治疗手段以控制患者血压水平外,实施高质量护理干预也极为关键。原发性高血压多为终身疾病,患者需长期用药,部分患者存在心理压力大、依从性不佳等问题,在血压得到控制后也会出现擅自停药的问题,埋下极大安全隐患。因治疗周期长,因此多数患者在大医院得到初步有效治疗后会选择社区医院进行后续治疗,这为社区医院的治疗和护理水平提出了新的挑战。目前社区医院多通过常规方式对患者予以护理干预,对于患者心理、健康知识等未予以充分重视,造成护理内容不全面、预见性和系统性缺乏,患者离开医院后也难以遵医嘱进行高效自我管理,最终导致护理效果不理想[8]。人们生活质量及健康意识均显著提升,对于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也更为严格,传统护理模式已经逐渐无法满足需求,必须探究更为有效的针对性护理干预模式,为患者提供更高质量护理服务。有研究认为[9],社区护理中心理护理以及健康宣教均极为关键,通过心理护理缓解患者心理压力,降低不良情绪的负面影响,通过健康宣教提升民众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提高患者依从性,二者相结合更够更好发挥护理的辅助性作用,改善预后,促进患者快速康复。因此,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以提升患者治疗信心和遵医行为极为关键。本次调查研究对两组患者分别实施不同干预手段,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干预前数据无明显差异,经过干预,研究组患者血压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更为理想;研究组患者各项健康知识掌握评分相较于对照组明显更高,且生活质量评分也存在组间统计学意义。数据说明,心理干预以及健康宣教的实施可更好控制患者血压水平,提升患者生活质量。这是因为,心理干预的实施能够帮助患者及时宣泄不良情绪,提升患者治疗积极性,同时还有利于构建良好护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10];健康教育的实施则能够显著提升患者对于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使其了解治疗及护理的原理和重要性,进而提升患者配合度,纠正不良习惯,更有效地控制血压[11]。另外,对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发现,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0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97%(χ2=5.164,P=0.23)。分析原因为心理护理以及健康宣教重视以患者为中心,想患者所想,以满足患者生理及心理需求为重要目标之一,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撑,且健康宣教的实施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因未知而产生的恐惧情绪,故而患者满意度更高[12]。在研究组中,护理人员重视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的实施,过程中一改传统护理中以患者疾病为中心的原则,将患者置于整个护理过程的中心地位,首先通过交流、咨询充分了解和评价患者认知能力和心理状态,后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出个体化干预方案,不仅针对性更强,且保证了护理措施的可实施性,有效提升了干预有效性。另外,健康宣教重视多种措施的采取,同时也充分利用了短视频、公众号等现代化多媒体工具,拉近了患者与专家的距离,可以有效纠正患者既往对于疾病的错误认知,同时缓解患者因认知不明产生的恐惧情绪,不仅心理负担更小,且治疗依从性更高[13]。音乐疗法以及意象疗法的实施帮助患者在轻松氛围下调节不良情绪,转移注意力,继而以健康积极心态应对医疗干预[14]。此外,本次互利重视患者家属的参与,为患者提供充足的家庭支持,让患者在愉悦家庭氛围中接受后续长期药物治疗,同时还可发挥家属监督作用,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防止擅自停药、换药等的发生[15]。需要注意的是,护理人员还应该在恰当时机对患者进行考核,充分了解患者对于疾病的了解程度,为后续健康宣教方案重点的确立提供参考。

综上所述,在高血压患者实施心理干预与健康教育能够提升患者对于高血压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在有效控制血压的同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秦利华,徐聪慧.多维度健康宣教联合有氧健康操对原发性高血压病病人疾病认知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全科护理,2021,19(10):1432-1434.

[2]杨秋碧,张桂玉,黄娇女.基于微信平台的健康宣教对社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遵医行为的影响[J].现代医院,2021,21(3):453-455.

[3]侯聪玲,刘小楠,段小凯.基于循证的自我管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心理弹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21,24(5):436-441.

[4]叶福贤,梁晓峰.早期多功能康复联合心理干预对高血压病患者的恢复效果及神经功能的影响[J].中医临床研究,2021,13(3):62-64.

[5]由淑萍,張雪莲,陶宁,等.基于行为改变轮理论的综合干预对新疆牧区哈萨克族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J].医学信息,2021,34(18):183-186.

[6]赵丽,田姗,辛红娟,等.Snyder希望理论的护理干预对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心理状态、生命质量及神经功能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21,37(2):81-86.

[7]谭荣欢,石红梅,钟伟丽,等.家庭参与型远程护理模式对老年高血压病病人疾病管理能力及家庭功能的影响[J].全科护理,2020,18(30):4185-4188.

[8]白媛媛,刘西娟.个性化护理干预联合健康宣教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5(30):164-166.

[9]常琼,何秋黎.重庆市社区中老年居民高血压发生情况、流行病学特征及健康管理需求调查[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21,29(11):21-28.

[10]郝晓云,程晓婷,马登峰,等.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出现心源性休克患者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的护理观察[J].山西医药杂志,2021,50(21):3088-3090.

[11]霍晓丽.个性化延续护理干预措施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疾病认知程度的影响研究[J].黑龙江医学,2021,45(20):2165-2166,2169.

[12]牛艳蕊,李喜朦,于晓.家庭访视联合IMB模型的健康教育对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健康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黑龙江医药科学,2021,44(5):109-110.

[13]焦文波,盖凤春,盖国忠.基于子午流注理论对社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37(5):1108-1110.

[14]李婷婷,边亚男.基于KABP模式的护理干预对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及血压控制水平的影响[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21,38(S1):96.

[15]赵甜甜,张瑛,杨永,等.欠发达城市社区抑郁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病人服药依从性不良影响因素及护理研究现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9):47-49.

(收稿日期:2021-06-11)

高血压范文第6篇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优质护理服务;临床效果

本文要研究老年高血压患者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价值,现将具体流程和结果进行以下总结。

1 临床数据和方法

1.1基础数据

参与本次研究的老年高血压患者90例,纳入时间为2016年7月至2017年8月。将所有患者依据护理模式差异性均分研究和参照两组,n=45。

研究组(n=45)中,患者最大年龄为80岁,最小年龄为60岁,中位年龄统计后为(76.61士2.39)岁。其中男性患者有32例,女性患者有13例,经核实后病程均在2年至8年之间。参照组(n=45)中,患者最大年龄为81岁,最小年龄为62岁,中位年龄统计后为(77.81士2.53)岁。其中男性患者有30例,女性患者有15例,經核实后病程均在2年至9年之间。

2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基线资料(年龄、例数和病程)经对比,未产生统计学意义,组间对比判定为p>0.05,予以比较。

1.2 具体流程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日常护理,加强病情监测,环境护理和出院指导。研究组在上述护理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详情流程为:①心理指导。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年龄较大,与此同时会伴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心理,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配合度。因此,护理人员需将高血压的引发因素、治疗方法和转归进行告知,加深患者对疾病进一步认知的同时提升依从性。与此同时可通过以下方法将其情绪得以改善,如:听音乐和看书等。另外,护理人员需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对其心理状况进行观察,还可以通过案例成功法让其恢复治疗疾病的自信心[1]。②生活护理。告知患者确保睡眠充足,养成良好生活习惯,这样可以有效控制血压。③运动护理。告知患者适当运动可以使疾病得以改善,结合患者的具体状况对运动种类和频率合理选择,如:慢跑和打太极等,每次训练时间为30分钟,避免运动过度。④健康教育。为患者普及高血压疾病的有关知识,同时发放资料手册,其内容为:正确用药、监测方法和预防措施等。⑤饮食指导。日常饮食需对钠盐的摄入严加控制,同时加强蔬菜的摄入,告知患者戒烟戒酒。⑥用药护理。不得私自酌减药物剂量和擅自停药,防止发生停药综合征。另外,告知患者服药后需适当休息,这样可以避免发生低血压。

1.3 指标的判定[2]

对两组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后的收缩压、舒张压进行统计,之后发放满意度问卷,结果为非常满意、一般满意和不满意。

1.4 数据处理

本次参与研究的老年高血压患者90例,临床数据通过SPSS17.0软件采集验证,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对比予以(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行t检验,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计算采用率(%)形式表达,予以卡方检验,组间对比判定为p<0.05,产生了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优质护理服务和日常护理的收缩压和舒张压

研究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改善优于参照组,两组数据比对判定p值小于0.05,产生了统计学意义,如表1:

2.2 优质护理服务和日常护理的满意度

比对护理满意度,研究组97.8%高于参照组的84.4%,两组数据比对判定p值小于0.05,产生了统计学意义,如表2:

3 讨论

在心血管慢性疾病中高血压较为常见,且在老年人群中有较高的发生率。有学者研究后指出,高血压患者除了得到有效的治疗之外,规范化护理工作也不容忽视[3]。此次数据结果可以看出,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的研究组,收缩压和舒张压改善优于日常护理的参照组,其护理满意度97.8%较比参照组84.4%更高,两组数据比对判定p值小于0.05,产生了统计学意义,这一研究结果更加证实了优质护理服务的优势和可行性。

经上研究可知,老年高血压护理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的,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血压,同时可以使其满意度提升,可在临床工作上推广和普及。

参考文献:

[1] 周淼淼.老年高血压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1):12,14.

[2] 田园,李琳,袁思维等.老年高血压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56):10981.

[3] 杜晓云.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服务应用在老年高血压护理中 临床价值比较[J].中外医疗,2017,36(25):148-150.

上一篇:期末作文范文下一篇:信息化教学设计教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