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试后的感想范文

2023-09-20

期中考试后的感想范文第1篇

1 先反思学习态度,事实上每个学生都有学好的愿望,成功与否关键看行动。对于追求的目标,很多人只是想想说说,其实心里都不相信自己能达到。但成功者能做到: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能成为什么样的人,只要你很想很想。在我看来,如果你真的认定你现在的目标就是你唯一的、必须的、一定要完成的目标,就能发挥出你强大的潜在能力。你自己就知道,什么是我应该做的,什么是我不应该做的。任何一个智力正常的高中生,都可以到达考上名牌大学的水平。所以最终考上北大清华的,也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或是多么大的成就,只不过是他自信能够达到并不顾一切地去做了。不成功者对目标的追求只是心理安慰地空想而已,而没当作一定要完成的目标来实现,最终沦落为幻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命运可想而知。

2正确看待成绩。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其中考试是暴露问题的最佳时刻,成绩不理想的背后是出现了不该出现的错误、这就是问题的暴露,立即采取措施加以改正,必然会带来学习的提高,那么这次的不理想就是下一次提高成绩的催化剂。相反,本来自己学得不好,却由于这次考得很好,使得很多问题被掩盖了,自己还以为没问题了,从而放松学习,必然会导致下一次的落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如果通过这一次的失败,找出了问题,从而导致下一次的成功,那这一次的失败就是必要的。这次的成功如果让你失去警惕,导致下一次的失败,那么这一成功就显得毫无意义。

3 如何对待做错的题:对试卷中的问题应仔细归类。不能单纯把错误归为马虎。对丢的每一分按如下原因归类:粗心马虎、审题不严、概念不清、基本技能不过关、时间不够、过程不完整、能力不及。。。 你就会发现你的真正弱项,也就找到了下一步的努力方向。

4 错题归类考试前最有效的复习方法是做过去做过的错题,所以对每次考试中出错的题应重点标注并归类保存

期中考试后的感想范文第2篇

八月九日,本着“找差距,促发展”的主题,我们参观了氨纶总公司的东西两个厂区。参观结束后,对比我们裕祥公司的现状,我有以下几点感想。

与氨纶总公司相比,整齐划一的车间、华丽而又设施齐全的办公大楼、宽敞舒适的餐厅等设施都是裕祥所不具备的,但我认为差距最大的还是裕祥的企业文化。企业硬件设施的短缺,可以通过全体员工短期的努力来获得;但不良的企业文化可能会严重阻碍公司正常健康的发展,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这对一个企业显得尤为重要。企业只有拥有了自己的优良文化,才能使企业具有生命的活力,才能具有获得生存、发展和壮大的基础。

“企业文化”的含义博大精深,我在这里只能浅陋的说一下自己的看法。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并且为企业员工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念、团体意识、工作作风、行为规范和思维方式的总和。当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面临严峻的挑战,国际竞争和国内竞争日趋激烈。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就要求我们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勇于进取的竞争观念;破除平均主义的分配观念,树立按劳取酬、效益优先、多劳多得的分配观念。破除迟疑停滞、无所适从的思想,树立终身学习、主动完善自我的求知观念。

氨纶总公司的企业精神是:“友谊、奋进、高效、奉献”, 经营宗旨是:“追求卓越,缔造名牌”,经营理念是:“精干主业,同心多圆,科学决策,稳健经营,持续发展”,质量方针是:“以优质氨纶丝编织多赢利益共同体,凭卓越品质构建持续发展百年基业”。氨纶总公司发展到今天,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氨纶和芳纶的产质量都位居世界前列。氨纶总公司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好的成绩,我想这是氨纶总公司的先进企业文化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裕祥目前的企业文化现状是什么样子呢?我想,对照公司领导提出的:“主动、务实、执行、配合、沟通、积极反省和勇于承担”的工作规范,就不难找到答案。自然界有一条永恒的生存法则叫做“适者生存”,面对社会和企业这样庞大的群体,我们个人的力量总是显得那么的渺小。我们既然加入氨纶这个大家庭,就应该积极学习这个家庭的企业文化,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融入到这个家庭当中去,把氨纶的企业文化融入到我们的血液中,力争为裕祥的健康、快速发展添砖添瓦。

期中考试后的感想范文第3篇

说实话,军训确实是一种很有效的教育手段,它很枯燥,也很乏味。也许它不能教给你谋生的手艺和技能;也许,它不能给你带来五彩的光环。但它在不知不觉中为你的生命铺上重重的底色,让你养成一种良好的生活态度。军训生活对于一名当代大学生来说,它是短暂的;但它对于鲜活的生命个体而言其影响却是久远的。

军训如一杯浓茶,入口时是苦涩的,喝过之后才知道回味无穷。享受军训,就像享受茶的清香与悠远。

我喜欢军训时深深的人情味。因为一个共同的目标,几十颗心开始紧紧地连在一起,我们仿佛把自己也看成了真正的军人,有了军人的尊严与骄傲。因背井离乡而孤寂的心开始找到了一处可停泊的港湾。当我们许多人围在一起时,那整齐的口号,嘹亮的歌声,悠长的乡思,便成了夜空中最美丽的一道风景。

军训的日子里,一张张充满朝气的脸一起哭着、笑着也闹着。只因为经历过几天的风雨与考验,坚强开始挤去脆弱的空间,团结成为一切的主角。在这浅浅的秋光里,该开的花在开着,什么也没改变,但谁也不曾想到就这十天的时光会给我们这一群年轻人留下如此深的烙印,这挥之不去的烙印将在每一个生命的旅程中绽放出光华

期中考试后的感想范文第4篇

或许是我在学习上不太认真,综合科考得一塌糊涂。我是个很乐观的人,知道从哪里跌倒就从哪儿爬起来,不会因此而气馁。我虽然不知道下次考试又将是什么样子,但我相信无论成或败,对我都是最好的结局,人总在锻炼中成长,考得不好,证明了我在学习上的不足,便于改正。我想;一个人在挫折中磨练久了,也会变得坚强起来,只要勇敢面对困难,问题自然迎刃而解。虽然我不知道下一个挫折将会对我的心灵造成多大打击,但我知道,只要我还在学习的道路上,我就不会退缩。上天给了我许多机会学会完美,我又何乐而不为呢??

岁月夹着物质轰轰烈烈向后跑,时间带着生命冰清玉洁地向前奔。它在我的生命里总会留下这样那样的痕迹,但我知道,生命不会因为岁月的挫折而褪色!

拿到日语能力考试级成绩,打开一看分数词汇100,听力70,语法和阅读180,总分350。这次考的还真不错,比我想的要好很多。而且还能够拿到奖学金,我并不在意金额的多少,因为这是一种荣誉,对自己学习的一种肯定。能取得这样的成绩,首先当然要感谢新世界的胡建芬和张晓玲二位老师对我在学习上给予的帮助,另外也要感谢稻本丽香老师在新世界网站上每次对我提出的问题给予及时详细的解答。

我学日语,可以说是兴趣,是为了更好的看日剧和去日本游玩。学了之后,我才明白学习日语并不如想象中的轻松和容易,贵在坚持。我就稍微谈一下本人对这次考试的一点心得和体会。

词汇部分:

就是背单词,记读音,写法和意思。这是非常枯燥和乏味的事情。我建议大家不要拿字典或词汇手册按顺序背诵,这样很容易背来背去是前面几段的单词。最好是按课本上每篇课文的词汇表背诵,另外再结合词汇手册和字典上该单词的例句来记比较容易理解。我推荐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的《日本语能力测试

3、4级词汇手册》,尤其对于该手册上重点标注的单词,更要认真背诵。另外,建议把1991年到现在的历年考题词汇部分都做一边,会发现有些单词重复再考。

听力

讲到听力也是我最薄弱的部分,也是大部分学日语者认为最难的部分。总之还是要多听,日剧,动画,新闻,广播,只要可以听的就听,不管是否能够听懂,只有耳朵听得多,才会有语感,在考试的时候才能迅速反应过来。在考试时,如果遇到听不明白时,就跳过,听后面的句子,或许听到后面会明白前面讲的。我建议多听历年考题,比较有针对性,容易适应考试速度。

语法

我复习时候用的是张晓玲老师发给我们她整理的三级语法资料,觉得那个资料归纳的很全,语法的讲很详细。记熟的话,基本是没有什么大的问题。另外,请多做习题,会有帮助。建议把1991年到现在的历年考题语法都做一边,有不懂的就问,至到弄明白。然后,在考前一定要把做错的题目多看几边,以便纠正先前错误的记忆。这点很重要。

阅读

没有可以多讲的,多看一点文章,多看多读,自然就能提高阅读速度和正确率。

以上这些是我的一些考试心得,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我也希望今年12月份也能顺利通过二级的考试,大家一起努力吧。

此次考试总体来说可以用个词来形容“闻者伤心!”当我看到成绩的那一刹那间,我屏住了呼吸。上帝啊,我的数学成绩有了历史性的“突破”!73.65分。这个成绩是空前的,可不知道是不是绝后的。

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哎,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啊?古人云:“风萧萧兮,易水寒。”今我叹:“考试结束兮,我玩完!”亡羊补牢,无济于事啊。想不到自认优秀的我如今也会落到这般田地。说到原因嘛,是多方面的。其一也是参加了教师学习一周,新课没完就要考试了没时间复习;当然也是自己不知道努力,没有持之以恒的刻苦精神。这种种情况是酿成失败的主要原料。当然,古往今来,凡成大事,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三者融汇.幸运女神这次从我身旁俏然而逝,没有得到她的青睐,又怎能不落到失败的深渊呢?能爬多高,就能跌多深,我算体会到了。

拿起试卷一看,触目惊心!那一个个错叉好似一把把尖锐无比的刺刀,扎的我快要窒息了。该对的没对,该会的不会。啊,吾命休矣!

小小的考试透露出我内心的那一份自满,那一份狂傲。让我知道自己在众人之中是多么渺小,多么不堪一击!这也算是对我一个小小的惩戒吧,为我敲响了警钟,也提前给我打上了预防针。一次失败算不了什么,失败也许是成功的前兆。一次成功也证明不了什么,它终究要成为历史。我们不可能未卜先知,只能凭着自己的那一份付出,去期待丰硕的收获!

期中考试后的感想范文第5篇

5月1日是上海世博会正式开幕的第一天,20万观众入园参观,我个人很荣幸成为其中的一名游客入园观摩世博会,提前体验世博会的精彩。

当我乘上拥挤的地铁八号线到耀华路站旁的世博6号入口,那里已是人头攒动,众多游客自觉地排着队等待着安检入园,在经过了近半小时的等待,通过安检进入世博会园区后,感觉世博园区气势宏伟,平时耳闻的如一轴四馆、形状各异的外国展馆等世博园内着名建筑现在都能一一目睹,心中不禁发出由衷的感叹:中国真是太伟大了,上海世博园区的景色真是太美了。

首先,我们来到欧洲展馆区,英国“创意之馆”、瑞士的“城市空间与自然的和谐”、卢森堡的“小也是美”、西班牙馆宛如“万千柳条”、法国的“感性城市”馆、意大利的“人之城”、捷克馆“布拉格幸运浮雕”等展馆汇集了欧洲各地的风情建筑和着名景观,造型完美,主题鲜明,令人难忘。

浏览了欧洲馆,中国国家馆不得不看,来到中国馆外,你立刻会被中国馆宏伟的外观所吸引,醒目的中国红,别具一格的建筑构思,都给游客留下了深刻的影响。进入馆内,彬彬有礼的志愿者微笑着引导游客参观,展馆内:有流动的“清明上和图”国宝级名画,画内的人和景如一部纪实的影片动态地展示出来,栩栩如生,令我大开眼界,太奇了;有乘坐轨道游览车,让游客领略中国城市发展的历程和在城市发展中中国建设者的智慧结晶;有聚焦“低碳未来”专题馆,向每一个游人展示中国城市未来的发展以低碳为核心元素,同时也对参观者也进行了一次环保知识的学习和保护地球环境的教育;有童心畅想展区,98幅儿童画展示了孩子们童真烂漫的想象为城市的未来插上了梦想的翅膀。

走出中国国家馆,周围就是中国省区市联合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参与展示,每个馆也各具特色。北京馆以人文、科技、绿色演绎城市魅力,天津馆让游客在高铁车厢中的动感电影见证天津的高速发展历程,陕西馆前的兵马俑与世博会吉祥物海宝牵手很有创意,山西馆的文物,甘肃馆的莫高窟,上海馆的石库门……,都从不同角度对“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上海世博会主题进行了精彩的演绎,展现了各自的文化特色、城市风貌和对未来美好城市的憧憬。

期中考试后的感想范文第6篇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撼动中国也也震动世界的特大地震。一时间,无数房屋倒塌,公路被毁坏,无数条鲜活的生命被掩埋在废墟之下,挣扎在生与死的边缘。无数个家庭为搜寻亲人、失去亲人而揪痛着,与此同时,全国13亿人民的心也被地震灾区人民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深深的牵动着。作为中华大家庭的家长,党中央、国务院更是为灾情忧心如焚,在第一时间里国家领导人就到达了灾区,了解灾情,慰问群众,指导救灾。展现在人民面前的,曾经是美丽的城镇,祥和的村落,安居乐业的民众,如今,在地震的洪波侵袭之后,转眼就变成了破碎的山河,无家可归的灾民。如同所有美丽的故事在告一段落之后,主人公都将要经历一小段苦难而波折的行程一样,我们这个国家,在经历了将近30年改革开放的宏伟历程后,也必须要决然毅然的迎接这一场史无前例的重大挑战和考验。

党曾经带领人民创造了历史的巨大成绩,使新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自改革开放的近30年以来,中国的经济发生了飞跃式的发展,人民的生活迈向一个又一个新台阶。和全国所有的地方一样,四川汶川也是中国经济发生巨大变迁的一个缩影。那些整齐漂亮的城镇,那些现代化的设施,舒适和有保障的生活,都是改革开放的具体成果。这次突如其来的地震将这些成果毁掉了大部分,曾经安居乐业的人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房屋和必要的财产。看着这些自己亲手创造的果实被毁坏,党当然为此感到心痛。而更令党心痛的,是数以百万计的人民的生命受到威胁,无数人在地震中受伤,需要医疗照顾,还有无数人虽在地震中幸免,但被困在与外界隔绝的村庄,陷入缺食少水的绝境,更有无数人被掩埋在墙垣瓦石之下,等待着生命的火速营救。

于是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号召和指挥下,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生命大营救展开了。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迅速发出指令,指示抗震救灾。国家领导人亲赴灾区,指挥抗灾。解放军各总部按照中央军委的指示,迅速行动起来,成立了应急的指挥小组。各兵种在统一指挥下,迅速向震区集结。在地面交通中断,空中条件极端不利于空降的情况下,为了迅速摸清地震中心地区的情况,15名空降兵冒死在5000米的高空向地形复杂的震区空降。武警部队、消防官兵也迅速开赴震区,开展生命搜救行动。各地的卫生部门组织了医疗小分队,迅速开往震区救死扶伤。各地的救灾物资源源不断的运往震区,为震区人民送去紧缺急需的食品、医药、衣被、帐篷和水。无数的志愿者也自发组织起来,通往灾区的道路上志愿者络绎不绝。全国各地、各界踊跃捐款捐物,向灾区表达心意,支援重建。全国上下紧密团结,以整个国家的力量抗震救灾,这一点连西方国家都感到惊叹,外国政要、国际组织、外国媒介都纷纷表达了赞叹。中国的救援行动反映之快,人员和物资集结之迅速,充分显示了共产党执政的优越性,显示了党在全国人民心目中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在这次地震中,涌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在如死神一般压迫生命的废墟之下,在满目创痍的瓦砾场上,一曲曲关于生命的赞歌正在谱写着。有18岁的花季少女、人民教师张开双臂主动承受墙壁跨塌的重压,而将三个刚上小学的孩子保护在单薄的身躯之下。她走了,把生命留给了别人。有怀抱婴儿的母亲在临死之前发出的手机短信,希望他能活着看到自己的写有爱他和祝福他内容的留言。更有营救生命的赞歌在地震发生后谱写着。人民解放军某部队强行军60多公里,每人只携带一点方便面和矿泉水,成为第一个到达震中灾区的队伍。还有那个在被救后抬上担架情不自禁的向救他的解放军叔叔敬礼的小男孩,他的那个手势成为这场大地震为数众多的标志性画面之一,定格在人们的脑海里。所有这些行动和故事无疑强化了我们对汶川大地震这场悲剧的强度的体认,同时也强化了我们对生命、对人间大爱的体认,强化了我们对党的领导、对党领导的人民子弟兵的奉献精神的体认。

在普通的故事之外,还有那样的一些人甘于吃苦,甘于奉献的形象让我们铭刻于心,无法忘怀。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共产党员。无数次了,只要是在中国,每一次发生灾情、险情,都是共产党员冲锋在前,冒死在前。无论是洪水,火灾或是煤矿、道路塌方等,都是他们以模范带头的姿态,带领和吸引着人们,克服困难,排除灾情、险情。这次地震中,当然不会例外。我们无法忘记,地震前还在开会的某县办公楼里,当地震发生时,当地的县长只喊了一句:“共产党员,先留下!”混乱的人员立刻变的有秩序起来。他们能够在危险的时候冲在最前面,同样也能在最危险的时候,选择留下。我们无法忘记,美联社报道的灾区的那位乡干部,他的亲人在地震中全部失去了,当他正在红着眼圈接受美联社采访时,忽然接到了任务,就掉头匆匆的离开了。他的行为,为外国记者认识共产党员这一特殊的群体作了很好的注解。我们无法忘记,很多的党员干部在救灾时,靠前指挥,奋力救人,有一些是在强忍着失去亲人的悲痛,还有很多却是连自己的亲人还埋在废墟里都顾不上。我们无法忘记,有一位年轻的人民子弟兵,因为过度劳累而牺牲了,而他不久前还刚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他的行为使得他有资格称为一名共产党员,于是,他被党组织追认为共产党员。我们同样无法忘记,有很多的年轻人,他们很多是80后,包括战士,医护工作者和志愿者,通过在地震灾区的经历和见闻,提高了觉悟,净化了思想,积极的向党组织递交申请书,有些还火线入党。通过在灾区的事件,可以充分说明,党是一个具有强大吸引力的磁场,震区是一个锻炼人的大熔炉,在熔炉里锻造的钢铁,去除了杂质,变得纯正了,自然就受到了磁力的吸引。

上一篇:银行三农工作思路范文下一篇:建设工程招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