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科技企业融资范文

2023-09-17

民营科技企业融资范文第1篇

摘 要: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为各行各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人类社会已经悄然进入了大数据时代。在科技的推动下,我国多数企业已经具备了较强的数据处理能力,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也逐渐摆脱传统的模式,融入更多创新性元素,为企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因此,本文先对大数据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进行简单分析,然后分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最后,对大数据背景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模式进行介绍,旨在为企业人力资源以及企业自身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大数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创新

在大数据背景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方式也与时俱进。企业逐渐将互联网思维、大数据思维等引入到人力资源管理中,对传统的管理观念和方式进行适当调整,加快大数据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融合。在现代社会中,人才的竞争是企业之间竞争的关键,人才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要想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发挥人才的优势。因此,加强对大数据背景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研究非常重要。

一、大数据与人力资源管理的联系

大数据是当前时代的主要特征,随着互联网的逐渐普及,数据信息的数量呈现出暴增的模式。大数据技术的战略意义并不在于数据信息数量的掌握,而是在于对有意义的数据进行专业处理,通过专业处理后的数据来实现数据本身的价值,包括为企业的外部发展环境以及内部发展环境,为企业的整体发展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

现阶段,我国多数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都会更多地收集相关从业人员的数据信息,包括工作岗位信息、员工基本信息、员工流动信息等内容,这些内容共同组成了企业人力资源的大数据管理平台。在企业中,大数据不仅仅代表着数据的量,同时也包括数据本身的价值。在企业经营和管理的过程中,加强对人力资源的管理能够为企业创造出更多有价值的数据,构成企业内部的大数据平台,反过来,平台中所包含的信息也能够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提供有效的数据分析,由此可见,二者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此外,大数据的发展会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创新契机,特别是在管理观念方面、人才补足方面、宏观管理方面等。庞大且全面的数据为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几大模块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支持,让人才招聘和配置更加符合企业发展需求、让企业的绩效考核更加具有针对性、让薪酬激励机制更加科学合理、让员工关系更加融洽,创造一个良好的企业内部工作氛围和环境,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真正价值。

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在现阶段的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也开始借助大数据的高效化、便捷性、高精度等方面的优势来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但是在目前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其发展现状并不乐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管理观念方面

在现阶段的企业中,部分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不够重视,直觉地认为人力资源的工作就是负责招聘人才,进而使得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沦为招聘的“傀儡”,进而无法通过计算机来对大数据进行有效应用,阻碍了企业人才队伍的建设和企业自身的发展。此外,更多的企业老板更倾向于用自己的亲戚、好友等来担任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领导和员工,这样的思想不仅会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同时也无法发挥出大数据的优势。

2.管理方式方面

企业的发展必然离不开员工的支持,而企业的人力资源部则是企业建设和培养高素质员工的摇篮。在实际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部分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相对较为落后,无法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如:一些企业将人力资源管理与人才招聘等同,无法对人力资源规划、人才配置、培训开发、劳动关系管理、绩效管理以及薪酬福利管理等方面有更加深切的了解,进而无法借助大数据技术来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直接影响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整体效果,影响企业的发展。

3.管理团队方面

在企业中,由于很多企业的领导都会将精力更多地放在效益上,反而在人力资源管理团队的建设方面较为疏忽,不仅管理团队不完善,且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如:一些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跟不上时代的发展,特别是对计算机的操作能力、对六大模块的宏观调控能力等。还有一些管理人员的思维观念较为落后,进而导致其在行为上固守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没有对大数據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在展开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也没有办法全面发挥出大数据的优势,使得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滞后于时代,滞后于同行业的其他企业,这样,不好的内部环境会让企业的内部系统“瘫痪”,对企业的长期发展来说非常不利。

4.辅助机制方面

岗位调配以及奖惩机制都是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必要的辅助机制。但是在当前的企业中,部分企业对岗位的调配管理不到位,存在更多的主观因素和情感因素,导致评价不合理、不公正,员工无法在企业中明确并得到适合自身的岗位,长此以往,将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岗位设置和调配、人才的配置等方面的工作,进而对企业产生负面影响。此外,奖惩制度也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辅助机制之一,但是在当前的企业中,员工的奖励和惩罚更多地取决于领导,领导阶层往往会凭借主观印象来对员工进行评价和奖惩,而领导阶层往往无法真正了解员工的实力,进而导致员工的能力与绩效无法真实体现出来,长时间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奖惩制度的制定必然会失去意义,同时也会对企业的发展产生直接影响。

三、大数据背景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基于上述内容可知,在大数据的背景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必须要明确大数据的特点和优势,并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进行创新,从管理观念、方式、团队以及辅助机制等方面进行创新,为企业人力资源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1.管理观念创新

管理观念的创新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在大数据背景下进行创新的关键环节之一。在创新管理观念的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出发:

第一,树立宏观管理观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当要树立宏观管理观念,树立大数据观念。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虽然分为几个模块,但是每个模块之间都有着一定的关联性,相关管理人员应当要站在宏观的角度来重新审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将模块之间有效连接,形成“六位一体”的观念。第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当要转变传统的管理观念,树立大数据观念。大数据具有非常明显的特征,如:大量、混杂、相关性较强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管理人员需要树立正确的大数据观念,能够从海量的人才数据中筛选出对企业发展有利的人才信息,能够更加精准地搜索和定位需要的人才数据,能够借助数据的相关性来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性。因此,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管理人员应当要自觉树立正确的大数据意识,将大数据意识渗透到日常工作中的方方面面,包括人才招聘、人才培训、岗位设置与调配、绩效管理、薪酬福利待遇管理等方面,时刻将大数据观念应用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通过大数据的高效化、便捷化、精准化特点来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与此同时,相关管理人员可以将大数据观念与传统管理观念中的精髓结合到一起,形成新的管理观念,并将其积极应用到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

2.管理方式创新

在管理方式上,也应当要加强大数据的使用。与传统人工管理占据主导地位的管理方式相比较,在管理的过程中融入“大数据管理方式”能够有效提升大数据的应用效率,切实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率和质量。第一,利用大数据来展开招聘管理。在招聘的过程中,企业可以利用大数据来进行招聘管理,一方面借助大数据针对性地搜寻和筛选需要的人才类型和岗位人才,另一方面也能够借助大数据来对相关人才的综合能力进行全面测评,避免其滥竽充数。同时,通过大数据也能够提高招聘的效率,如:先让相关人才将其详细的求职信息发送到指定邮箱地址,进行初步筛选,这样能够节省很多招聘的时间,提高招聘效率。第二,利用大数据来分析和展开培训管理。在企业运行的过程中,员工各个方面的信息都可以通过相应的计算机数据库来进行存储和记录,而借助大数据技术,可以针对性地分析出员工在工作、生活以及性格方面所表现出的不足之处,进而根据分析结果展开针对性的培训,提高培训的效率。如:根据数据库中所记载的某个员工各方面的记录,发现其存在严重的消极心理,那么就可以对其采用针对性措施来提高其心理积极性。

3.管理团队创新

人力资源管理团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对整个企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除了要负责提升其他员工的综合实力以外,还应当要负责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第一,引入新鲜血液。为了促进人力资源管理团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提升,企业应当要积极引入高素质人才,如:具备计算机操作能力、人力资源管理综合能力、宏观调控能力等方面能力的人才,为企业注入新鲜血液,从根源上提升管理团队的整体素质。第二,加强对管理团队的培训。企业还应当要注重对管理人员的培训,一方面培训其计算机操作能力、大数据意识,另一方面也要培养其人力资源管理能力,使其具备更加先进的操作能力和管理能力,为企业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如:定期举办培训讲座、交流会等。

4.輔助机制创新

第一,合理运用大数据分析和调配岗位。在岗位调配的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当要充分利用大数据来进行分析和模拟,将岗位需求与员工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化对比和匹配,使员工能够在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如:一个员工的口才非常好而动手操作能力相对差一些,那么就可以让其更多地参与到业务洽谈活动中,反之则可以将员工划分到实践性较强的岗位上,更好地实现员工的价值。第二,制定更加规范化、公平化的奖惩制度。企业应当要根据大数据来制定更加规范化和公平化的奖惩制度,可以更多地借鉴网络上、国内外先进且成功的案例,将奖惩制度逐渐公平化、规范化。如:针对不同员工、不同岗位、不同工作环节进行全面的大数据分析,根据难易程度及分析结果来进行综合评定,提高结果的公平性。

综上所述,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企业的发展已经离不开网络的支持。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也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重点管理的对象,因此,为了促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发展以及企业自身的发展,应当要对当前时代下的“大数据”进行深入了解,并将其积极应用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为企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内部环境和人力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昭.大数据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初探[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22(08):70-71.

[2]姜雪.基于大数据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应用与创新[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8(09):83-84.

[3]李娟.大数据背景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路径[J].现代营销(经营版),2018(08):25.

[4]陈文山.大数据背景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32):215.

[5]母海林.大数据背景下的茶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研究[J].福建茶叶,2018,40(06):63.

[6]张雪梅.大数据背景下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发展及创新研究[J].民营科技,2017(10):116.

[7]崔新瑞.大数据背景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变革对策研究[J].商业经济,2017(09):92-93+115.

[8]刘可婧.浅析大数据背景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发展[J].人才资源开发,2017(16):183-184.

民营科技企业融资范文第2篇

一、民营企业科技创新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一) 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相结合

经济新常态下民营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还处于初期阶段, 技术创新环境的不断完善需要政府引导, 加强公共平台和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与科技创新有关的各项法律法规建设, 鼓励发展行业协会和志愿者服务协会等组织, 为科技创新和科技创新成果的顺利转化创造一个良好的经营环境。同时, 民营企业的科技创新必须满足市场的需求, 市场需求与导向是民营企业科技创新的出发点, 是决定科技创新绩效的关键因素。

(二) 强化民营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

民营经济是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营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应得到进一步的强化。民营企业的科技创新应重点发挥龙头企业和规模企业的骨干作用和带动作用, 充分发挥民营企业的科技智力资源优势, 完善民营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创新的体制机制, 促进创新资源的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 推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 提高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

(三) 民营企业科技创新的目标合理化

民营企业科技创新的目标是一个涉及技术、市场、资源的复杂系统, 反映着民营企业通过科技创新实践活动所要达到的经济预期, 其本质上是民营企业为了从市场上获得所期望的经济利益的表现形式与层次。民营企业科技创新中有获取短期利益的短期目标, 也有获取长期利益的中长期目标, 民营企业科技创新要注重兼顾并协调短期目标和中长期目标, 使其更具合理化。

(四) 民营企业科技创新过程要系统化

从自然角度来看, 科技创新过程的系统化是指科技创新系统的基本要素在非线性机制和整合机制的推动下生成创新系统。从社会角度来看, 科技创新系统化则是指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中介机构等多个主体通过开展科技创新行为, 来有目的地推动科技创新系统形成的过程。

二、民营企业科技创新体系构建的宏观对策

(一) 深化体制改革, 提升财政科技投入水平

各级政府要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 建立科技财政投入目标考核机制, 将研发投入占GDP比重增幅纳入各省市县区年度目标考核, 将各省市县区财政科技投入情况作为各级分配财力性转移支付和科技专项资金的重要因素, 积极引导各省市县区政府不断加大科技投入。除此之外, 各级政府还要优化财政科技投入方式, 完善稳定支持和竞争性支持、前资助支持和后补助支持相协调的机制, 充分调动各类民营企业创新主体科技投入的积极性。

(二) 加强产业政策引导, 优化科技创新方向

各级政府要及时把握国家科技发展重点和产业发展战略, 着力推进和引领经济发展关键领域的科技创新。在进行产业政策制定和产业规划引导中, 应对涉及事关地区经济、民生领域成果转化的产业、事关“节能环保”、“节能减排”、“防霾治霾”的产业链实施重点扶持。各级政府应重点支持一批技术先进、能形成自主知识产权、产业化前景良好的高新技术民营企业, 以高新技术引领产业发展, 引领产业向高端持续发展。同时, 各级政府应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政府采购扶持民营企业科技创新发展的相关法规政策, 各级机关、事业单位和社团组织的政府采购活动, 在同等条件下, 鼓励优先采购科技型民营企业的产品和服务, 鼓励科技型民营企业组成联合体共同参加政府采购与首台 (套) 示范项目。

(三) 加大科技创新财税优惠制度支持力度

各级政府要制定有效的财税优惠制度, 不断加大税收优惠政策对民营企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首先, 各级政府需要开展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民营企业研发投入加计扣除、技术转让税收优惠等各方面的税收扶持政策。其次, 各级政府要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加强技术改造与升级, 支持其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调整优化产业和产品结构, 将技术改造项目纳入贷款贴息等优惠政策的支持范围。同时, 各级政府要针对民营企业自主开发产品原材料成本低、研发投入和无形资本比重大的特殊情况, 实施不同于一般生产型企业产品的特殊增殖税优惠政策。

(四) 健全和完善科技创新社会服务体系

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建立信息发布平台, 及时向社会发布行业最新信息。同时, 应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机构, 全方位地为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提供专业的综合服务。另外还需加快技术创新信息网络建设, 实现各类创新主体的信息网联网, 完善产学研网络联合洽谈系统, 加强有效的信息服务, 及时发布招标、人才及政策等信息。此外, 政府应开放并扩大民营企业中介服务机构的服务领域、规范中介服务市场, 加大监督与引导力度, 促进各类专业机构为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提供优质服务。

三、民营企业科技创新体系构建的微观对策

(一) 民营企业树立科技创新理念

在以往传统的市场环境中, 民营企业从成本与收益角度考虑企业发展潜力, 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往往以利润最大化作为衡量企业经营是否成功的关键, 为了规避科研投入带来的风险, 多数民营企业过多的依靠现有技术进行生产, 而较少涉足创新。民营企业要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顽强生存并发展, 必须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 增强科技进步紧迫感,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只有全员树立科技创新、自主创新理念, 开展科技创新、自主创新活动, 才能不断培养开封市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 才能使开封市民营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 在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下立于不败之地。

(二) 民营企业完善人才激励机制

民营企业科技创新的灵魂是科技人才, 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 新时期的科技创新远远不是工程师一个人的智慧结晶, 而是企业科研人员整体智慧的凝聚, 因此, 为激发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效果, 民营企业必须制定完善有效的科技创新人才激励机制。首先, 民营企业要创新用人形式, 落实科技人员技术入股、技术参股调动科技人员进行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增加关键创新人才分享创新成果的股份;其次, 要有效调动科技创新人才的积极性, 把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风险、收益与企业领导者、职工收入挂钩, 充分调动技术创新人员的积极性;第三, 采取多元化的激励考核办法, 如目标激励、过程激励、工作环境与晋升激励、学习培训与生活条件改善激励等。

(三) 民营企业建立科技创新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在长期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并被所有人都认可与遵守的共同价值观、经营准则、企业精神、道德规范等因素的综合。民营企业要建立科技创新企业文化就是要在企业文化中融合科技创新的思想, 将科技创新贯穿到企业管理层、科研人员、普通员工等所有人的思想中, 使民营企业所有员工主动地去运用创新的方式来展开自己的工作, 以此加强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氛围。但是企业文化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需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的努力积累, 所以民营企业必须根据自身的宗旨、任务和发展方向, 将开放、勇于冒险、不怕失败的创新态度融合到所有员工和管理者的思想中, 经过长时间的精心培育形成的开放创新的价值观。

(四) 民营企业主动融入产学研大潮

政府在鼓励民营企业科技创新的过程中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和优惠措施, 为了获取政策扶持和享受优惠, 民营企业必须对这些政策进行及时、系统地学习和了解, 并对之有效利用。民营企业只有熟悉政策内容, 才能够为申请优惠政策提前做好准备, 否则, 在申请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诸如手续材料不全等诸多问题, 这样不仅仅影响民营企业当次政策申请的结果, 也会降低民营企业在以后申请政策的积极性。此外, 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 民营企业必须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研究机构主动接洽, 通过建立联合实验基地、工程技术中心、开放实验室以及派遣员工到高校深造等形式, 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共同调查研究, 共享数据, 共享科技创新思路和方法, 克服民营企业在技术研发方面的劣势, 同时提高学校和科研机构成果转化率。

摘要:民营经济是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营企业的科技创新对新常态下市场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有至关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经济新常态下民营企业科技创新的原则, 政府层面的宏观对策, 企业层面的微观对策, 创新性的提出了经济新常态下民营企业科技创新的“444”体系。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民营企业,科技创新

参考文献

[1] 赵志耘.以科技创新引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J].中国软科学, 2016 (09) :56.

[2] 丁鹏玉.四轮驱动:“十三五”应急产业科技创新路径选择[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5 (04) :10.

[3] 程强, 武笛.科技创新驱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 2015 (08) :52.

[4] 洪银兴.再论产业化创新: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衔接[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6 (09) :99.

[5] 洪银兴.科技创新阶段及其创新价值链分析[J].经济学家, 2017 (04) :105.

民营科技企业融资范文第3篇

关键词:民营科技型企业 科技管理 主要问题 有效措施

科技兴国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大力发展科技才能切实提高社会生产力,市场经济的发展为民营科技型企业带来了发展机遇,许多中小型民营科技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企业生存无法规避行业之间的竞争,想要在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加强科技管理工作是重中之重,如何高效地提高科技管理工作水平,是民营科技企业当下必须面临的问题。

一、科技管理的概念及主要意义

(一)科技管理的概念

科技管理就是通过科学的方法对企业进行管理,主要是借助科技项目的形式对科研活动进行全过程管理,科技管理工作具有鲜明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运用科学数据或者先进的设备来实现预定的目标。科技管理具有严谨的计划性和协调性,一旦出现问题也会有相应的弥补措施,确保企业的损失降到最低。简单来说,科技管理工作本身就是一项很系统的程序,只是将它与企业管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二)科技管理的主要意义

科技管理人员会根据各企业的生产资料形式,量身定做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其中包括行政管理制度、人事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物料管理制度等等,企业按照这套成熟规范的制度去贯彻执行,会极大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进而大幅提高生产力,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在企业的发展进程中,也要结合天时地利,根据经济形势和国家政策做出适应性调整,这才叫做科学的管理,一成不变的死板管理制度终将会被淘汰,灵活的管理机制更适应现在社会的快速发展。通过科学的管理工作可以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益,提高企业的行业知名度,最终能够提升企业的经济生产总值。

二、当前民营科技型企业科技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科技管理制度不健全

经过对江浙等沿海城市的近百家民营中小型企业调研发现,超过半数以上的企业明确科技管理的重要性,根据自身需求制定了科技管理制度,但是绝大部分企业的科技管理制度不健全,或者根本没有制定科技管理制度,当企业发展真正需求的时候,才会去根据需求制定管理计划,往往都是亡羊补牢的做法,给企业造成一定的资产损失。缺乏系统化的科学管理制度千疮百孔,缺少科学支撑的管理制度也无法满足企业发展需求,这是当前民营科技型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二)科技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

调查结果显示,有近80%的企业没有将制定的科技管理制度落实到位,很多管理制度成为了摆设,企业在实际运营中还是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甚至不乏有的企业存在跟风的现象,将其他企业的管理制度照搬过来。以上这些现象的最终结果往往差强人意,违背了引入科学管理工作的目的,不但不会提高企业生产效益,混乱的管理制度反而对企业发展起到相反作用,对企业造成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

(三)科技管理投资力度匮乏

许多民营企业为了自身的生存引入科技管理工作,初衷是想提高行业竞争力,让企业能够创造更多的剩余价值,但是在现实的经营生产中,企业管理者会发现,看似无形的科技管理工作实际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对于一些有远见的大企业来说,不会在意眼前的一时得失,但是对于民营的中小企业来说,前期的投入将会是一项很大负担,并且科技管理工作不会在短时间内达到明显的效果,很多企业管理者就对科技管理工作缺乏必要的耐心和信心,削减必要的资金投入,这必将影响科技管理工作的后期开展。

(四)科技管理缺乏创新意识

研究结果表明,很多企业在创建初期就制定了科技管理制度,并且按照预定的制度在贯彻落实,企业的运营模式趋于稳定,科技管理工作为企业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让企业管理者尝到了甜头。信息时代在不断的进步,很多未知的知识领域逐渐被应用,技术是实现进步的捷径,科技管理模式也在不断地创新,但是受到固有思想的束缚,很多企业管理者对新鲜事物望而却步,缺乏科技管理的创新意识,逐渐被时代的洪流所淹没。

三、加强民营科技型企业科技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健全和完善科学管理制度

民营科技型企业本身就是以科学技术为主的经营模式,主要资产就是以科技人员研发的新型科学技术产物,本身工作人员的知识水平都比较高,应用科技设备的能力又比较强,在这种科技企业开发科技管理工作应该比较顺利。广东的某民营微电子厂,主要为某品牌智能手机制作电子主板,企业管理者采用了科技管理,厂区的一切都采用无人智能管理模式,工作人员随身佩戴带有传感器的电子遥感设备,严格按照制定的科技管理制度完成工作,只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预定的工作量即可,管理者随时查看工作人员的工作状态,并根据最近的工作质量制定工作奖惩方案。

(二)塑造科技管理氛围,提高管理意识

广东某民营企业的管理者发现,只有部分人对科技管理工作感兴趣,很多工作人员觉得只要服从管理即可,参与科技管理工作的兴趣点很低,厂区缺乏科技管理的氛围,于是该管理者独出心裁的召开了一次全体大会,决定定期举行科技管理工作评比比赛,以不同部门为小组,考核大家对科技管理工作的执行力,小组为单位创造的直接经济效益、提出的改进建议、为企业贡献值作为加分项,在经过一个季度的考核后,根据小组最终分数作为评判依据,对获胜小组成员进行褒奖,激励大家参与到科技管理的氛围中。

(三)突出科技管理重点,加大投资力度

民營企业不要故步自封,在科技管理工作中要勇于实践,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加大投资力度,采购符合企业的科技管理设备,引进先进科技管理人才,不要拘于眼前的投资,要为企业的发展考虑。深圳某企业管理者是一位海归人士,他回国创办了自己的科技公司,主要经营通信卫星器材的加工制造,手下员工近200余人,大部分都是来自全国的各大航天院校,学历本科及以上的员工超过85%,是一个年轻化的科技团队。该企业一直秉承科技管理,企业管理者一直学习西方管理模式,每年都会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规范建设科技管理工作,使企业在每提升一个台阶后,都会很快的进入平稳期,业内不少人都夸赞这位管理者的远见着实。

(四)加强科技培训交流,培养创新意识

虽然近年来国内信息技术的发展很迅速,但是相比于西方的技术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走出国门成为了提升自身管理水平的捷径。青岛某民营企业的管理者,非常重视人才投资力度,每年都会外派一批先进工作者去美国或者英法等国培训交流,主要学习国外先进的科技管理模式,回国后将这种管理模式应用到自身的企业发展中来。培养员工创新意识,支持年轻人大刀阔斧的改革,结合自身的企业发展进行创新,大胆采纳具有见解性的意见,同时不畏惧失败,鼓励年轻人树立自信心。从长远的发展角度来看,加强科技培训交流可以极大增强民营企业的行业竞争力,助推企业经济的高速发展。

四、结论

民营科技型企业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主要支柱,国家一直大力倡导发展民营科技企业,号召相关部门进行政策服务和贷款支持,科技型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管理工作,我国民营科技型企业在科技管理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企业管理者借助完善政策、营造氛围、加大投资、加强培训等方式,加强企业的科技管理水平,增加民营企业的行业竞争力,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态势。

参考文献:

[1]宋存胜.加快发展民营科技型企业[J].《华东科技管理》,1994年第03期.

[2]韩庆林.危机管理是民营科技型企业的致胜法宝[J].《企业研究》,2006年第10期.

[3]安兆峰;张蕊.加强国有科技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之思考[J].《交通企业管理》,2018年02期.

[4]徐勤;屠永伟.陈方正.努力完善科技型中小民营企业的管理机制[J].《领导科学》,2006年08期.

[5]刘琰.促进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政策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6]黄祥.我国民营科技企业技术创新政策的协同性研究[J].《武汉科技大学》,2011年.

作者单位:天津科润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黄瓜研究所

民营科技企业融资范文第4篇

【关键词】融资租赁 外债 资产证券化

自2014年最高人民法院颁布《关于审理融资租赁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同年银监会修订《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2015年商务部修订《外商投资租赁业管理办法》以来,融资租赁业进入了蓬勃发展时期。与此同时,天津、上海等自由贸易区,也针对融资租赁业的发展进行了相应改革。然而,融资租赁企业的融资问题仍然制约着本行业发展,学界对本问题的基本认识大体相同,即认为融资渠道单一,以短期资金为主,数额有限,方式上除传统的自我增资、银行贷款外,信托、同行拆借、股票发行、债券极有限,故应支持企业通过上市、发行股票、债券、保理、信托、基金、资产证券化和借取外债等方式拓宽融资渠道。笔者选取2013年~2016年期间的文献进行归类分析,在内容排序上,以同类问题的观点比较为主,兼之文献发表的先后,且着重介绍各位学者独有的创新点。

一、融资渠道之一:外债融资

宏观上,在符合外汇管理须维护国际收支平衡这一目标的前提下,外债融资可以合理扩大招商引资的规模,更好服务于实体经济。微观上,外债融资在利于融资租赁公司拓宽融资渠道的同时,也利于开展国际融资租赁业务等,而外资恰好有进入我国融资租赁业这一需求,故对本问题的研究十分重要。

在问题分析上,胡军伟(2013)和张光明(2015)、胥良(2014)持不同看法。胡军伟认为:境外融资受政府对外债和对外担保的限制,政策存在差异。其中对外资公司仅明确了租赁业务,且其风险资产有限定,故金融租赁公司有融资优势。因此,拓展融资渠道需政府支持,鼓励进行中长期债务融资,可放宽航空租赁业发行债券、中期票据等证券的条件。[1]张光明则认为:从相关数据可看出,2001年至2012年,因政策之故,中资和外资企业通过融资租赁的境外融资情况区别极大,后者更简便和容易。[2]胥良和张光明结论一致,目前普通外资企业借用外债的最高规模常为其资本金的2倍,而外资融资租赁公司的风险资产不超过净资产10倍,借用外债的条件比普通外资企业和非银行金融机构更宽松。[3]可明显看出,虽然胡军伟文章有其合理性,但仅就此处而论,其论证不够周全。我国不仅对外资公司有风险资产10倍的限定,对金融租赁公司也有8倍的限定[4],两者区别并不大,故不能仅看到我国对外资公司的限定。相比而言,加以数据明显更具说服力。

在具体建议上,王力等(2014)认为:应逐步解除对境外融资的限制,鼓励企业境外投资、兼并重组、通过债权、股权等方式引入境外资金,鼓励在境外设立项目公司。[5]黄圣(2014)对外债融资的程序有更深入研究,他肯定了上海自贸区深化外债管理方式的改革,因其促进了跨境融资自由化、便利化,降低了外汇债务成本。且区内设立的项目子公司可作为资产证券化(ABS)中的SPV,令其交易结构设计更具灵活性,应推进ABS发展。[6]笔者认为,谈及外债的引入量,还须结合我国外汇管理需求等众多情况进行研究,这是任重道远的任务,法学界或经济学界均难以独立地且仅针对融资租赁进行研究。

二、融资渠道之二:租赁资产证券化

融资租赁出租人购置租赁物的成本,需要通过长期收取租金来收回,这是制约融资租赁发展的一大瓶颈,若以收益权为基础资产进行租赁资产证券化(ABS),加强了资产的流动性,出租人可提前收回成本并再次投资,自然利于本行业发展。然而,不能空谈ABS的优点,还应细化至特殊目的主体的选择、交易结构的合理构建等问题上,因此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十分重要。

马广奇等(2015)对ABS存在的问题有较深入分析,认为我国在产品信用增级问题上,外部信用增级虽操作简单,但成本较高,且使产品信用严重依赖于担保人,故主要靠内部增级。国内外评级均有以下缺陷:发起人付费模式可能导致评级机构为盈利讨好客户;依赖于模型且不详尽;依赖于财务报表等历史数据,有滞后性和顺应经济周期性。他建议提高证券化产品流动性,做到推进利率、汇率的市场化;由于发起人以将不良资产进行证券化为主,故须培育中间级和劣后级投资者;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开拓ABS境外市场。[7]徐翀等(2015)则在具体建议上更有独到之处,认为应扩大资产证券化规模;拓宽资产种类,丰富完善多层次产品体系,鼓励开展飞机、船舶、海工设备、“三农”等租赁资产证券化;充分利用两个市场,目前业务主要在银行间市场进行,而交易所市场的风险隔离作用尚未有法律认可,应在各个发行市场上充分利用信托模式的优势,促进交易结构清晰、风险隔离,推动发起人自主选择市场;解决税收问题。[8]张刚(2016)详细论证了ABS程序中特殊目的主体的选择,他认为:首先,部分国家通过单独立法,确定特殊目的公司(SPC)不同于一般公司,保证风险隔离的实现,但我国未就SPC单独立法,且立法难度较大,故SPC模式在我国不具可行性。其次,采用有限合伙制亦不可行,该制度是为获税收优惠而生,但现已不可行,且该制度有承担连带责任的风险,不能有效实现风险隔离。最后,由于我国信托具有较好社会和法律基础、具权利重构和风险隔离功能,受益权具可分割性和流通性,且特殊目的信托模式的试点时间较长、能合理避税、有资产管理有效性,故此模式可行。应发挥信托的通道作用和风险隔离功能,在操作和产品设计上保障ABS运作;逐步改变我国金融业现有的分业经营与监管格局,放开信托经营牌照发放。[9]

细至租赁资产证券化,吕振艳等(2013)表示了肯定,欧美经验表明,其利于资产负债组合的管理,能推动交易。[10]王冠凤等(2014)认为:应建立资产交易统一市场;设计合适产品,以投资者愿意支付的价格为导向来确定融资租赁资产价格;以结构性融资方式开展高端设备租赁。[11]高雅洁(2015)认为:应允许部分优质且有证券化经验的公司先行先试。[12]冯曰欣等(2016)认为:以银行短期贷款为主的融资,融资成本高而使租金高,行业发展受制于银行供给和国家货币政策;市场退出机制不健全,主因系资产证券化不足,虽已开展保理、资产转让业务,但因交易条件高,受监管和市场影响大,数量有限。应允许所有企业发行债券筹集资本、开展租赁资产证券化。[13]许屹(2016)认为:以融资租赁收益权为基础资产,现金流很稳定,即使发起人遇财务困境,融资资产也能控制损失,产品信用风险水平较易控制。然大型设备等租赁资产较集中,且融资设备的变现能力受宏观经济影响大。因此构建资产池时须考虑资产多元化,且从较长经济周期评估相关信用风险。[14]

杨健等(2014)和章连标等(2015)就本问题进行了更详实的论证,其中杨健等认为:特殊目的信托(SPT)相比特殊目的公司(SPC),更适合船舶融资租赁的出租人进行同种类的资产证券化,出租人所持资产标的额大,无需过于多元化资产组合和证券发行。同时,SPT不存在被强制申请破产之风险,且受托人对信托资产享有所有权,内在法律结构设计完全符合风险隔离要求。[15]而章连标等认为:投资者目的是在风险可控前提下进行最大化的资本增值,租赁资产证券化符合投资人需要,出租人进行租赁资产证券化的三大动因是融资需求、转移风险和租赁资产出表,因此证券化交易设计可根据企业主要目的的不同而有别,如A公司有各种期限的租赁资产,且市场利率高使较长期限产品成本高,故需考虑证券存续期限,采用滚动发行控制好成本和证券化期限,并将基金子公司和证券公司作为SPV双层结构;而B公司主要目的是融资,更注重资金成本和尽量避免折价发行,且其资产的规模、期限均较标准,可将SPV双层结构换成信托计划,简化过程、降低成本;若C公司自身融资渠道多、可行,其主要目的是转移风险,则需保证资产真实出售。[16]相比而言,杨健等的文章以船舶融资租赁为主体,而章连标等的文章则用例子进一步说明证券化交易设计的可选择性。

三、融资渠道之三:其他渠道

除外债融资和租赁资产证券化外,学者们还有其它拓宽融资渠道的建议,如齐芬霞(2013)认为:对于重点项目,可采用项目融资租赁融资,还可通过中期票据或短期融资券等方式融资,政府应支持保险公司以债权、股权或债转股等方式投资,直接向企业提供专项贷款或成立专项基金,支持其进入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17]张志坚(2015)认为:政府应出台优惠信贷政策,提供较长期低息贷款。[18]李宁等(2015)认为:应引导企业和保理的合作,支持企业积极向境外国家贷款;引导各种所有制资本、保险资金、社保基金等中长期资金进入本行业。[19]鲁振宇等(2014)认为:可由国家设立高新产业基金或指定国家政策性银行承担资金供给,采取统一授信或对逐个融资租赁项目直接融资,并对资金进行政策贴息,降低其资金成本。[20]

黄颖(2014)肯定了天津东疆港的改革,她认为:金融租赁公司的同业拆借仅系权宜之计,建议以东疆企业为主,和其它企业共建该行业的同业拆借市场。此外,东疆港的SPV模式有别于传统,要求出租人先在东疆港注册SPV公司,除税收优惠外,该模式系由公司直接向境外订购飞机,外管局将放宽外汇额度的审批条件,便于公司进行低成本的外币融资。[21]

纵观近年来的研究,大部分学者仅单纯肯定了外债融资和租赁资产证券化等融资渠道,概括性地提出建议,论述未能全面,且缺乏可行性分析,如“应允许所有企业开展资产证券化”的结论绝不可一言概之,否则不具备说服力。笔者希望今后的学者能通过本文大概获知近年研究成果,并在融资租赁企业融资渠道拓展这一问题中,寻找细处并进行更全面、说服力更足的论证,最终为本问题的解决提出更具备可行性的建议。

参考文献

[1]胡军伟.《飞机融资租赁与融资渠道》[J].浙江金融,2013年8月,第37-40、48页.

[2]张光明.《贸易与金融的结合——我国国际融资租赁浅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5年15期,第69-71页.

[3]胥良.《外资融资租赁公司外债管理政策亟待调整》[J].上海金融,2014年第6期,第107-109页.

[4]根据《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规定,金融租赁公司资本充足率的要求是公司资本净额不得低于风险加权资产的8%,而根据《外商投资租赁公司审批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公司包括担保余额在内的风险资产不得超过资本总额的10倍.

[5]王力,祝玉坤,胡春梅.《中国租赁业的融资问题——基于全产业链视角》[J].银行家,2014年10月,第83-85页.

[6]黄圣.《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对我国融资租赁行业的影响及启示》[J].经济研究参考,2014年第34期,第72-76页.

[7]马广奇,李洁.《我国资产证券化的推进与创新》[J].对外经贸实务,2015年第8期,第59-62页.

[8]徐翀,李明星.《金融租赁资产的证券化》[J].中国金融,2015年第4期,第59-60页.

[9]张刚.《我国资产证券化的模式选择:特殊目的信托》[J].南方金融,2016年02期,第75-79页.

[10]吕振艳,杜国臣.《国际融资租赁市场的新发展与启示》[J].经济纵横,2013年第8期,第116-120页.

[11]王冠凤,郭羽诞.《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融资租赁研究》[J].管理现代化,2014年第1期,第15-17页.

[12]高雅洁.《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统计,2015年5月,第47-49页.

[13]冯曰欣,刘砚平.《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现状及策略研究》[J].东岳论丛,2016年3 月(第37 卷/第3期),第125-132页.

[14]许屹.《中国资产证券化不同路径及其成效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6年04期,第189-191页.

[15]杨健,洪捷超.《融资租赁的资产证券化模式与法律风险控制》[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6卷第2期,第184- 188页.

[16]章连标,朱志鹏,陈梦蕾.《租赁资产证券化动因及其交易结构设计》[J].当代经济,2015年第30期,第139-141页.

[17]齐芬霞.《山西发展融资租赁业的主要思路》[J].理论探索,2013年第3期,第105-108页.

[18]张志坚.《我国融资租赁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山东社会科学,2015年第3期,第123-126、166页.

[19]李宁,孙丹丹.《融资租赁发展机遇与挑战——以天津东疆为案例》[J].银行家,2015年7月,第116-118页.

[20]鲁振宇,孙超平.《基于融资租赁视角下高新技术企业融资困境化解路径研究》,中国科技论坛,2014年11月,第115-119页.

[21]黄颖.《天津东疆港融资租赁业SPV贸易模式探讨》[J].对外经贸实务,2014年10月,第80-83页.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州南沙自贸区融资租赁企业融资模式创新及其风险控制研究》课题阶段性成果,受2016年度广东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育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编号pdjh2016b0203。

作者简介:胡亘周(1990-),男,广东江门人,硕士,广东财经大学法律硕士(法学)专业,研究方向:金融法;官招阳(1991-),男,广东韶关人,硕士,广东财经大学民商法专业,研究方向:金融法。

民营科技企业融资范文第5篇

乡镇企业融资难的原因来自三个方面:从乡镇企业自身来看,规模小、发展层次低

,经营业绩、信用状况不佳及财务管理不规范,是其融资难的根本原因,具体表现在乡镇企业生产结构不合理,导致金融机构不敢盲目投放资金;缺乏健全的财务制度、管理制度,大多乡镇企业财务数据失真以及不少乡镇企业信用观念淡薄,地方保护主义严重,逃废银行债务现象严重。从金融部门来看,金融机构认识上的偏差、贷款审批权限上收、授信准入条件以及信贷激励和约束的不对称问题,也是乡镇企业贷款难的重要原因。而从社会环境来看,缺乏有效的社会担保体系和对乡镇企业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成为造成乡镇企业融资难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

解决乡镇企业融资难,需要从五个方面入手:

金融机构应强化信贷资源配置。一是实行弹性信贷授权授信制度,适度增加县域信贷投放总量。各金融机构应改变观念,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目标,在贷款额度权限配置上灵活掌握,放宽基层行的贷款审批权限,扩大授权、授信额度和范围,使县级支行有能力扶持一批有市场、有效益、有潜力、有信用的乡镇企业客户群,逐步缓解县域信贷萎缩现状。二是完善金融机构信贷管理和风险责任追究制度。制订切实可行的地方信贷管理制度,允许信贷风险的存在,切实废止信贷管理零风险,为基层信贷人员松绑。三是改革和完善服务手段。根据乡镇企业资金需求少、要求急、周转快的特点,探索建立适合乡镇企业的贷款操作程序,在贷款企业评级、担保、授信等方面制定合理的简便的操作程序,要统一评估标准,保证评估质量的科学性、公正性、通用性。四是增强信贷资金营销观念,强化市场意识,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营销机制。

乡镇企业应自我完善,自我发展。首先,乡镇企业应当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逐步健全法人治理结构,规范内部管理,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特别是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增强财务透明度。其次,应通过提升产品和经营层次,避免低水平重复投资和无序竞争,真正增强企业实力和发展后劲。第三,切实提高企业信用观念,提高信用程度,遵纪守法。第四,建立健全乡镇企业管理服务体系,规范市场准入,加强日常管理。

发挥农村信用社主力军作用。目前广大农村信用社都将精力集中到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上,相对忽视了对乡镇企业资金投入。农村信用社应立足自身实际,在支持农业产业调整的同时,用足用好富余资金,适当投放到发展前景好,经营实力雄厚,信誉度高的地方乡镇企业。

发挥人民银行的窗口指导作用。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窗口指导,督促和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乡镇企业的信贷投入。加大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支持力度,除利用窗口指导等政策导向外,中央银行对积极支持乡镇企业发展的金融机构在再贷款、再贴现方面予以倾斜。

民营科技企业融资范文第6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原因;对策

一、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壮大,中小企业也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中小企业总全部企业总数的99%以上,对GDP的貢献超过60%,对税收的贡献超过50%,提供了近70%的进出口贸易额,为社会创造了80%左右的城镇就业岗位。但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因全球经济气候问题,融资难的问题成为制约我国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我国现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阶段,如何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为中小企业发展保驾护航,对我国经济稳步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二、中小企业融资难原因分析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已成为制约企业持续发展,抑制其活力的瓶颈,概括起来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主要原因集中在企业自身、融资机构、政府三个方面:

(一)企业自身原因。我国中小企业是从个体工商户、乡镇企业等逐步发展而来的,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当中因自身内部管理模式、财务制度不完善等问题较为突出,对于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积极性不足。更为重要的是,我国一些中小企业管理层缺乏现代企业意识,特别是信用意识薄弱,法律意识淡薄,经营目光短浅,决策随意更改,对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及方式认识不足,缺少主动和积极适应银行信贷条件的观念,主观意识或多或少存在恶意逃避银行债务的思想等问题。

(二)融资机构方面的原因。一是国有银行的融资条件比较苛刻,对于贷款条件相同的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并没有因两者的差别而有所区分,而且因担心中小企业的还款能力还针对中小企业的贷款设定诸多条件。二是金融机构内部缺乏竞争机制,国有银行作为主要的金融机构,享受国家制订的各项金融政策,垄断了国内的贷款业务,使得金融机构与企业之间地位不平等,企业不能主动的选择金融机构。

(三)政府方面的原因。虽然中小企业已逐渐成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解决地方就业问题的支柱力量,但政府对它们的支持和服务却相对不足,缺乏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政府机构。而且因中小企业利税少等原因,某些政府部门对于中小企业的服务意识淡薄,在工作中存在不规范、不透明的情况,甚至于还存在找借口来搪塞企业,从而影响企业办理贷款的事宜,对企业申请贷款带来不必要的影响。

三、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

(一)健全中小企业融资政策支持体系

1、为加强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制度安排,法律法规的建设至关重要。一是进一步完善金融方面的法律法规;二是中小金融机构作为中小企业融资的主渠道,应以政策文件的形式予以确认,并在金融体制改革时,加快转变信用合作社的体制,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三是结合中小企业实际情况,制定适当的贷款条件以及审批流程。

2、中小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货币政策工具的支持。通过再融资、再贴现增加贷款,贷款利率可以适当给予优惠,并增强利率弹性。对于法律规定中小企业贷款利率可以上浮30%的规定,必须严格予以落实,并扩大利率浮动空间;与此同时,商业银行应将贷款权限下放提上议事日程,制定完善的信贷奖惩机制,提高从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及能力,加快市场的开发力度。

(二)创新融资手段,增加企业融资渠道

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形势下,中小企业应充分考虑国家财政、信用、金融等情况,并结合自身实际,充分利用各种路径,发挥各方优势,创新融资手段。

1、票据贴现融资。票据所有者将商业票据转给银行,获得扣除贴息后的资金。在我国,有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两种。票据贴现融资的优点是银行会根据市场情况(销售合同)来贷款,而不仅依据企业规模来放款。

2、发展融资租赁。融资租赁是企业资金短缺又需要增添设备时,由出租人代其购买或租赁所需设备,再将设备出租出承租人使用的租赁方式。作为融资渠道,中小企业融资租赁的成本高于银行贷款。

3、吸收创业投资。国外的经验表明,作为中小企业重要的直接投资方式,创业投资答合中小企业管理和分阶段投资的特点,这种融资方式不仅适合中小企业,而且在管理和技术上也可以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4、保险公司融资。中小企业通过银行融资时,一般都会提供经济实力强的大企业作为担保方,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担保市场的逐步成长,风险控制已成为大企业必须面对的问题,大企业为中小企业作担保的情况逐步减少。贷款方不能依时还款时,担保企业赔偿金额较少,而且担保企业自身也承受风险,这在一定程度上对银行资金加收存在影响,而保险公司开展融资业务可以分担银行风险,加强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信心。

(三)不断提高中小企业的自身素质

1、加强现代企业制度建设

中小企业应主动借鉴和吸收国内外先进的经验,逐步建立适合自身情况、适应市场的组织架构;促进企业管理制度建设,使企业决策科学化、民主化逐步形成;推动中小企业公司化,建立适应市场竞争的公司管理结构;遵守我国有关会计方面的法律法规,建立适合中小企业的财务会计制度,强化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推进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适合中小企业的信用管理系统。

2、培育和提升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

中小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产品结构,充分利用自段优势,如本地资源、技术、市场等,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注重人才的培养,引时先进技术并加以吸收消化,进一步提升企业产品的技术含量,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参考文献:

[1]张水英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及对策研究[D]湖南:长沙理工大学金融系,2004.

[2]徐中丽 中小企业贷款难的主要原因及对策[J]经济师,2005,(1).

[3]杜长义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症结及解决对策[J]中国中小企业,2002,(8).

[4]张萍,喻晓飞 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及对策[J]财会月刊,2004,(11B).

[5]张朝元、梁雨 中小企业融资渠道[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版

[6]胡娟、程树武 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及对策[J]人民论坛,2010年第23期.

上一篇:儿保院感工作计划范文下一篇:会计学专业实习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