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团队的管理策略范文

2023-09-22

创业团队的管理策略范文第1篇

一、高职连锁经营管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近年来,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得以有效发展,对于人才的要求十分的高标准,同时,人才的供需出现了极大的冲突。根据研究调查显示,各行各业对于连锁经营管理人才需求十分的强烈,特别是中基层的管理人才。大部分的高职院校所培养出来的学生是要成为各行业的支柱性人员的,但是这个周期是比较长的,其主要原因是学生缺少实践的经验。高职教学最重要的是要进行人才培养,保证人才和社会的实际需求相结合,所以仅凭学校的理论专业知识是完全不够的,必须要有充足的实践经验,以彰显出实践教学的优势。就目前的发展来看,连锁经营管理主要依靠实践平台组成的,尽管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充分意识到实践的重要性,但是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并没有进行有效的应用,更多的知识停留在理论的阶段,为此,需要相关人员进行实践创新和完善。

二、高职连锁经营管理实践教学的目标

(一)培养实践性新型人才

当前,许多的高职院校没有认识到连锁经营管理教学的基本方向,在这样的形势下,高职院校无法获悉培养什么类型的人才,为了有效地改变这一情况,高职院校需要进行全方位的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来确定培养何种类型的人才。高职院校主要培养的是实践性的新型人才,为此,高职院校应该充分的进行思路扩展,从总体上进行研讨,结合每个学生的自身优势进行培养,不断的进行教学优化和升级。

(二)适应市场的需求和发展

连锁经营管理就当前来看,各行业对其十分的需要,市场需求十分旺盛,但是,连锁经营管理也存在着人口缺少的情况。为此,高职院校不可以随便进行该项课程的教学模式创新,需要相关人员进行市场调研,找寻出最适合的实践教学方式,明确课改的大致方向。实践教学主要是要显现出本身的就业导向服务性以及实践创新性,所以要对当前的市场进行充分的调查。与此同时,还要不断的激发学生们的创新创业思维,鼓励他们进行自主创业,全面提高实践教学的作用。

(三)强化自身专业素质能力

连锁经营管理课程其本身有着明显的实践性能,所以,该项课程必须要和实践和创业导向进行结合,否则该项课程则无法进行运行。另外,目前高职院校十分重视学生们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不仅要具备高超的理论知识,还要有相关的时间经验,以保证他们在未来的就业当中脱颖而出,因此,高职院校会采用一定的措施来提高学生们的实践能力。高职院校需要不断的进行实践教学转型,以适应目前社会的发展。

三、高职连锁经营管理实践教学的措施

(一)项目教学法

采用项目教学法就是把该项工作所具备的职业技能作为主要的训练项目,把工作的技能充分的融入到项目当中,在进行具体的实践当中充分的培养学生们的实践能力,进而不断的强化该方法对于高职连锁教学中的应用。所谓连锁经营管理,最主要的工作就是进行收银、整理货物、信息整合、资源开发、商品检验、原材料采购、货物配送、活动等等,所以在进行实践课堂教学时,需要把课堂项目化、实践化、系统化、以保证教学的合理完整,进而推动连锁经营管理教学。

(二)游戏教学法

创业导向下的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不光要求具备足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还需要有耐力和意志力。为此,在进行创业培养时,需要把教学方式进行结合,再充分的运用游戏教学法进行教学,可以采用团队协作的方式,加强沟通和管理,进行一系列有意义的活动,比如素质扩展等,不断的强化个人意志以及体能素质,在进行游戏的过程中让学生们感受到创业的艰辛,进而培养他们的艰苦奋斗精神,以推动连锁经营管理教学的发展。

(三)理实教学法

所谓理实教学法就是把理论和实践进行结合,打破原有的教学模式,不再受传统方式的束缚,把所学到的理论充分应用到实践当中,强化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和想象能力,加强他们的专业知识技能、也可在进行教学时规定真实的场所,老师和学生进行配合和交流,避免出现任何问题,争取做到理论真正的应用与实践,不断的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们的创新创业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连锁经营管理已经成功被纳入高职目前的理论实践课堂当中,不断的进行改革和创新,还运用了相关的措施进行了完善,有效的彰显出该项课程的实践作用。为此,高职院校必须要结合创业导向的相关方式进行实践教学,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全方位的转型,保证连锁经营管理可以配合创业导向进行合理的应用,全面的推动高职院校的发展和进步。

摘要:高职的所有课程教学当中,连锁经营管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并且连锁经营管理也具有十分显著的实践意义。目前,我国各高职院校都致力于把就业指导作为改革创新的一项主要课程,为此,充分地彰显创业导向和高职课程相结合的重要性,高职院校进行连锁经营管理中更加注重实践教学。本篇文章就创业导向下高职连锁经营管理实践教学的策略进行了相关阐述。

关键词:创业导向,高职连锁经营管理,实践教学

参考文献

[1] 以连锁经营企业为导向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以广西英华国际职业学院为例[J].刘日征.现代营销(经营版),2019,(01).

[2] 王青.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零售数据分析与应用》课程教学探析[J].才智,2018,(34).

[3] 周敏.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院校品类管理课程教学探讨———以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为例[J].科技创业月刊,2018,(10).

创业团队的管理策略范文第2篇

一、“互联网+”战略的主要内涵

“互联网+”战略是我国国家领导人根据我国的实际发展情况而提出来的。“互联网+”是我国经济发展模式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创新;是互联网发展的创新;是互联网发展的新形态。值得注意的是, “互联网+”并不是单一的将互联网技术和一些传统行业相融合, 在新形势下, “互联网+”更注重互联网技术与传统行业进行更深层次的融合, 也就是利用互联网技术促进科技产品的更新换代, 促进传统行业的转型和升级, 推动传统行业的发展跟上新时代的步伐。

二、“互联网+”战略下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策略研究

(一) 高校开设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创业创新能力的课程

在“互联网+”战略下, 旅游管理专业应该紧跟时代潮流, 不断发挥创新能力, 积极推动课程改革, 推动专业创新发展。对于大学来讲, 旅游管理专业的发展离不开基础专业课程的学习, 因此, 学校根据实际情况, 开设一些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创业创新能力的课程。近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发展, 我国对于教育的发展也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促进了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在新形势下, 我国教育部门颁布了不同的政策措施, 以推动创业创新课程的发展。就目前而言, 我国大部分高校均已开设相关的创业创新课程, 能够安排科学而合理的课程, 比如, 大学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等, 通过该类型课程的教育可以让学生对创业创新有一定理解。同时, 针对旅游管理专业, 学校也应该结合其实际发展情况, 增加开设一些选修课程, 比如:餐厅经营、烘焙创业等等, 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相关课程, 实现旅游管理专业实际发展情况与学生爱好兴趣爱好的融合, 为学生创业创新奠定良好而稳固的基础。

(二) “互联网+”战略下, 营造良好的旅游管理专业创业创新环境

1.组织开展关于旅游管理专业创业创新讲座

在“互联网+”战略下, 营造良好的旅游管理专业创业创新环境将有利于让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受到熏陶, 促进学生创业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对于旅游管理专业来说, 组织开展关于旅游管理专业创业创新讲座不失为一种营造良好氛围的选择。学校可以邀请旅游管理专业的一些有丰富创业经验的前辈来开设讲座, 把一些创业经验传授给学生, 让学生在强化创业创新意识的同时, 也能学习到一些先进经验。旅游管理专业应该对国内外相关专业的创业创新的教育进行整合和利用, 选取其适合于本校学生发展的方面, 通过讲座的形式给学生传授, 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旅游管理专业的发展前景,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组织与“互联网+”策略相融合的创业创新比赛

为了让“互联网+”策略与旅游管理专业更好融合, 高校可以组织一些提高学生创业创新能力的比赛。就目前而言, 我国许多地方已经举办了各式各样的创业创新比赛。对于高校来说, 高校根据旅游管理专业的发展现状和本校该专业的实际发展情况来组织“互联网+”创业创新比赛, 可以组织的比赛有很多, 比如:旅游产品研发比赛、旅游线路研发比赛等等。比赛可以设置一定奖项, 以鼓励更多学生积极参加。通过该类比赛的进行, 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业创新热情,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也可以极大提高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

(三) 在“互联网+”策略下, 高校打造旅游管理专业创业创新的实践基地

1.在旅游管理教学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互联网+”战略下, 高校在旅游管理教学中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高校可以积极学习国内外优秀的教学经验, 比如可以向德国学习“双元制”教学, 推动“学习”与“实践”相结合, 充分融合校内外资源, 以推动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在平时教学中, 可以融合就业。比如, 可以开设企业课堂, 可以选择合适的企业, 让学生有序地在企业里学习, 在选择企业的时候, 尽量选一些行业影响力较大、具备一定行业影响力的企业, 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积累相关的经验, 为学生在以后的就业中奠定一定基础。推行企业课堂需要注意的是, 旅游行业具有明显的时间性和季节性特征, 因此可以推行寒暑假或者是节假日实习的模式, 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有条件的学校可成立的旅游实践基地

在“互联网+”策略下, 学校可以根据本校发展的实际情况, 成立旅游实践基地以推动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成立旅游实践基地将有利于给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创业创新机会, 有利于学生创业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 有利于积累一定的经验, 为以后的就业打下良好基础。

结语

“互联网+”战略给旅游管理专业的大学生带来了良好的机遇, 相关高校应该着重提高该专业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和意识, 而相关专业的学生也应该不断积极学习, 提高自身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学习效率的提高, 积极参与实践活动, 以为未来就业打下良好基础。

摘要:随着当今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 互联网越来越多被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 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互联网+”战略的提出让人们在实际生活中更加重视互联网的作用。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大学生来讲, “互联网+”战略的提出给他们的创业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下面本文将浅析“互联网+”战略下的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策略, 以供相关人士参考与交流。

关键词:“互联网+”战略,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创业

参考文献

[1] 周平.“互联网+”在农村经济中的应用探究[J].山西农经, 2019 (04) :86.

[2] 蔡旭.“互联网+”战略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路径探究[J].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 2019 (01) :28-30+35.

创业团队的管理策略范文第3篇

【摘 要】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方面,大学生团队创业显得尤为重要,但现阶段我国大学生团队创业由于当前的社会环境、学校在课程设置方面、以及大学生自身方面都有待改善,理论和实践应相辅相成,正是基于此,本文展开了对我国大学生创业团队建设的对策研究。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团队;建设对策

一、完善大学生创业团队的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是影响大学生创业的重要因素,良好的社会环境可以给大学生创业团队带来更多的创业机会。

(一)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意识的养成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是在个体的社会化过程中有意识的习成。而意识是行为的先导,要鼓励大学生群体创业,必须先培养大学生群体的创业意识。全社会要给大学生创业团队提供良好的创业平台,给予大学生正能量,引导大学生正确创业,在这样的良好创业环境下成功的大学生团队,为了回报社会,不仅能解决更多的就业人员,还将回报给社会无穷的正能量。

(二)保持和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着高速增长的态势,市场每年都在不断地扩展壮大中,经济的“高速增长”意味着经济模式是不固定和海纳百川的,也意味着市场变化和产品的更新换代快,这种宏观经济的不断好转和市场经济的变化性、宽容性,给大学生创业者带来的创业机会越来越多。加之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总产值比重%)逐年增加,特别是在一些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其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占其生产总值的比重越来越大且已经达到较高的水平,这为高科技类创业和咨询服务类等创业的实施提供了难得的契机。因此,身处于这样一个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环境中,大学生特别是哪些跃跃欲试的大学生创业者来说,是正值创业的好机会。

(三)推进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知识创业的观念逐渐形成,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好的创业途径。在知识经济初现端倪的时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已得到全社会的普遍认同,知识亦变成了最重要的“知本”形态,并且成为生产力诸多要素中最活跃的、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它被看成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实现经济高速增长的驱动器。

二、加强高校大学生创业团队的教育

大学生创业课程是进行大学生创业团队教育的重要媒介和载体,而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目的在于将创业大学生培养成综合性的人才。因此,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的建设必须形成完整的体系,大学生创业团队教育的课程体系的设计应也应围绕着这一目标展开,并使课程价值和功能达到最大化。为此,大学生创业团队建设教育课程必须将学科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以使课程价值和功能充分发挥,从而达到创业教育的目的。

(一)提高高校领导对大学生创业团队的重视。高校领导对大学生创业团队的重视程度,会直接关系到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师资投入及老师与同学上课的热情程度,此外,也会对大学生发挥创业意识的程度产生间接的影响。在高校领导重视的环境下,将有利于大学生创业团队的开展、实施、执行。

(二)加强大学生创业团队的学科建设。大学生团队创业的学科建设包含创新与创业方面的专业课程以及相关的创业实践课程。学习专业课程知识的目的是为了丰富大学生的创业相关理论知识,为创业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作用。而实践又是对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

(三)加强大学生创业团队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国内高校老师大部分都是兼职创业教育,导致大学生创业在高校的发展参差不齐,专业教师队伍缺乏。为了能更好的让大学生创业团队得到发展,高校应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团队创业教育是以理论结合实践的相辅相成的教育模式,其要求教师不仅具有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较强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创业实践能力,能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实际案例进行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能力的培养。

(四)大学生创业团队的教材建设。好的教材是大学生创业成功的不可缺少的工具,而专门针对大学生创业团队的教材几乎没有,涉及的内容不全面,如侧重于创业,或者团队建设。所以在大学生创业团队这方面的书应加强建设。从目前的大学是创业教育的教材发展趋势看,我国目前的大学生创业的相关教材更多的向理论结合案例的方式发展,使创业大学生能够对创业的相关知识有更具体和切实际的把握,以此提高大学生对在创业过程中对已有的理论和知识的应用能力。但是,对创业团队的介绍往往只集中一个章节,且都对团队创建这一方面的论述和介绍不充分。

(五)建设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随着就业压力增加,为规避大学生创业团队的风险,更为大学生创业团队带来优质实践机会,首当建设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的核心为入孵企业提供优质孵化服务。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作用是显著地。2009 年 4 月 25 日,大连成立和建设了我国目前最大的专门面向高校毕业生的创业孵化基地。该孵化基地的运转模式与其他的孵化基地的差异并不大。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传统的孵化基地的在教育模式上存在的一些缺陷。以往的孵化基地多以项目方案和创业大学生的个人素质培育为主。对大学生创业团队的团队教育,如团队精神、团队合作、团队优化等方面的教育较弱。

三、鼓励大学生建设成功和高效的创业团队

团队是由少数具有互补性技能,为达到一定的目标的人而成立的共同承担责任的群体。相较于一般的组织而言,团队更加提高了对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的应变能能力和适应能力,符合当今社会对组织结构扁平化的要求。

(一)团队的最初形成。团队这样的群体形式或者组织形式是在30多年前由美国通用食品公司、沃尔沃和戈尔公司在他们的生产过程之中产生的。他所带来的在生产工作绩效方面极大提高,曾经在一时间造成在了很大的轰动,一度成为各大新闻媒体的热点话题。而在2013年上映的一部以新东方英语培训学校为背景、由香港导演陈可辛导演执导电影《中国合伙人》中,更进一步地为世人展现了团队在创业方面的独特魅力。在影片中化身为新梦想的新东方,由三个性格、能力各异,背景悬殊的年轻人为了生活、更为了梦想打拼创立并不断地发展壮大,最终在危机中迎风波浪,成为当时在美国华尔街上市的第一家教育机构,也是中国的第一支教育企业股。那么团队的魅力和优势究竟在哪里?怎么样的团队才算是高绩效的团队?大学生创业团队又能从中学到什么,又怎么来组建自己的创业团队?

(二)高效的团队形成。在组织行为中列举了一个成功的高绩效团队的影响因素,包括规模、能力和角色的互补水平、對共同目标的认可程度、绩效的公平度以及团队成员之间的信任度等。对于大学生的创业团队的建设来说,这些因素也是至关重要的。首先,创业大学生要明确认识到自己所创业的行业类型和自己的水平,并以此来确定自己团队的规模;其次,团队的领导者要注意平衡团队内部人员的能力和角色,尽量广的吸纳不同学科、不同背景的毕业生来加入自己的创业团队;在注意平衡团队内成员的能力和背景的同时,还要全体团队成员行为的自己团队目标的高度统一的认同,才能做到“劲往一处使”,保证航道的正确性及航行的速度;而公平合理的绩效评估机制是任何组织和团体得意存在和发展的必要保障,也是增强团队凝聚力的必要手段;最后,团队的信任度直接影响到团队成员间的配合度,团队信任若发生危机即意味着团队存在的危机。

【参考文献】

[1]李家华,郑旭红,张志宏.创业有道:大学生创业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郝登峰.大学生就业创业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3]邱小林,刘雪梅,陆瑞新.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创业团队的管理策略范文第4篇

在这种社会背景下, 对企业创业的相关问题进行理论调研和分析, 探索创业团队成功的条件, 对于提高创业企业存活率和绩效, 推动和引导创业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创业管理理论

(一) 创业理论

人类较早就开始进行创业这一社会实践活动, 并且对其进行观察、思考。Stvenson等 (1990) 认为, 关于创业的研究可上溯到奈特、萨伊等学者的经典文献。虽然早在1775年, 法国经济学家坎狄龙就初步探讨了创业者的经济学理论, 但直到现在还没有形成一个系统而完整的创业研究理论体系。由于古典经济学长期居经济学主流地位, 它一直将经济中的行为主体抽象为非人格化的“工厂”, 以市场来囊括资源配置中的所有活动, 以价格来囊括资源配置中的所有信息, 忽略了创业和创业者对经济发展的作用。直到上世纪40年代, 以熊彼特为代表的部分古典经济学家推动了创业研究的发展, 使其成为一个新兴研究领域。

1948年, Arthur Cole在哈佛商学院开展创业史研究, 并创建了创业历史研究中心。随着学者们研究的转移和该中心的关闭, 创业研究再度消沉。直到20世纪80年代, 企业受到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影响, 市场环境变化纷呈, 传统大型企业集团逐渐被创业及新创企业取代, 社会经济发展主要依靠新创企业推动。因此, 创业研究重新引起了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及心理学等多学科学者的关注, 成为跨学科的热点研究领域, 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

20世纪80年代之前, 创业者一直是创业研究的焦点, 学者们致力于归纳创业者不同于其他人群的特质, 借此来帮助人们确定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企业家。Collins、Sehwartz、Moore、Roberts和Cooper等心理学者分析了企业家在年龄、性别、民族、教育和个性特征、创业动机、自我实现等心理方面的特质, 也有研究者从教育水平、家庭背景和个人经验等方面, 分析社会因素对个人成为企业家的影响。心理学者们运用了社会心理学和个性心理学的多种研究方法, 分析企业家的社会特质和个性特征, 但并没有发现企业家在这些心理方面与普通人群有显著差异。事实证明, 学者想达成对创业者和创业现象、规律的研究, 仅仅通过心理学角度研究企业家特质是行不通的。

21世纪以后, 全球各界充分认可了创业及新创企业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和解决就业问题等方面的巨大作用, 因此, 创业研究得到极大的重视, 而得以迅速发展。在这一时期, 创业研究达到空前的共识水平, 学术群体内的沟通大大增强, 研究课题也有着较好的关联性和延续性。这些理论从资源基础理论视角, 分析了企业家的决策、机会发现、机会认知、组织能力、资源转换与市场竞争优势等主要课题, 但它无法针对创新构建动态均衡的模型化框架。由于资源基础理论的这些不足, 创业研究转向了机会研究、组织生成、社会资本等一些新兴的视角, 这些学科的参与带来了多样化的分析方法, 研究范式再次呈现出多元化趋势。

总而言之, 创业管理理论是综合采用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 以创业者和新创事业为研究对象, 以创业企业如何成功为研究内容, 发现并形成创业活动内在规律的理论体系。

(二) 创业团队

自从Gartner研究创业团队以来, 学者们开始越来越多的研究创业团队。Gartner等人 (1994) 认为, 创业企业家通常是复数, 而不是单数。建立和发展新企业的创业活动目前被学术界公认更多的是由创业团队而不是独立创业者所完成 (Reich, 1987;Kamm et al., 1990;Gartner et al., 1994;Ensley et al., 1998;Lechler, 2001) 。绝大多数创业公司都是由创业团队创立并发展起来的。与独立创始人相比, 大比例的团队创业的存在强调了创业团队的重要性 (Beckman etal., 2007) 。例如, Hunsdiek (1987) 的研究表明, 德国的创业高科技公司平均每个企业有2.2名创业者。在另一项研究中, Cooper等人 (1990) 发现, 美国高科技企业中70%的公司创建者是创业团队而不是个人。此外, 由团队创立的公司比个人创立的公司更为成功 (Cooper and Bruno, 1977;Mayer et al., 1989) , 因为创业团队似乎更适合灵活处理那些带有波动性、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的决策过程 (Wright and Vanaelst, 2009) 。创业团队比例可能还会随着创业者寻求合作的能力的提高而增加, 有许多营利机构专为创始人寻找合伙人或者提供配对服务 (Tichy, 2001) 。

自组织理论创立开始, 高级管理者就是其研究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Barnard, 1938;Chandler, 1962) 。很多学者把高管视为构建组织的核心角色 (Learned等, 1961;Andrews, 1971) 。组织当权者这个概念由Cyert和March (1963) 提出。Child (1972) 的研究发现, 组织战略取决于组织当权者在特定时期的选择。一直到1980年前, 组织行为学学者专注于研究技术和经济因素, 而不重视人力因素, 例如, 在研究战略过程时, 学者们只关心信息和决策在组织中的传递, 没有将人力因素考虑在内 (Allen, 1979;Mintzberg, 1976) 。自Child (1972) 之后, 学术界没有针对当权者进行创造性、系统性的研究, 从而导致组织当权者的研究发展迟缓 (Finkelstein and Hambrick, 1996) 。

(三) 高阶理论

Kotter (1982) 的书《是什么在影响高层管理者的行为》, 加之Hambrick和Mason在1984年的开拓性研究, 在学术界开辟了对高管研究的新领域。Kotter认为, 管理者之间行为的差异可以归因于他们各自的个人背景特征上, 而Hambrick和Mason提出了一个完整的学术研究框架, 称之为高阶理论。他们认为, 组织的战略选择是建立在高管的价值观、认知等内化的心理特征为上的, 高管过滤和筛选接受到的环境信息, 加以分析和处理, 并作出有着鲜明个人特点的战略决策, 进而影响组织绩效。正是在这两部著作的引领下, 针对高管个人特征影响企业战略决策和绩效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以几何级数飞速增长。

高阶理论建立了一个完整的而系统的理论框架来分析高层管理者, 是其最重大的学术贡献。该理论框架有三个基本观点:

第一, 高管或者组织当权者, 是宏观组织研究的一个重点。作为组织的战略决策者, 高管面临的环境非常复杂, 往往不在其理解能力的范畴。因此, 他们在进行决策时, 更多的凭借其自身的价值观和认知方法。从这种意义来说, 高管的特征决定了他们的战略选择, 进而决定了组织绩效。因此, 分析高管的特征, 有利于更好的理解组织的运作。

第二, 相比高管个人, 高管团队的特征往往能更准确的预测组织的绩效。相比个人而言, 公司倾向于分配给高管团队责任和权力, 而那些影响高管个人决策的因素会形成团队的异质性, 进一步对组织的行为和绩效产生影响。

第三, 人口统计学特征更容易在实证研究中测量, 能取代价值观、认知等不易测量的心理学变量。个人特征包括人口统计学特征和心理特征两个类型, 均在高阶理论中有所研究。前者容易测量, 但往往受到心理特征影响, 后者结构清晰但却难以测量。在此基础上, 学者们深入研究了客观环境、高管团队特征、战略选择以及组织绩效间的相互关系 (Hambrick and Mason, 1984;Finkelstein and Hambrick, 1997) 。

高阶理论初现锋芒, 引起了学术界的大量关注, 许多学者陆续投身其中加以研究, 将这一理论推向了2.0时代。一开始, 许多学者在实证研究中用人口统计学数据代替对高管团队的心理特征测量, 企图推演心理因素对企业战略决策和组织绩效的影响, 但并没有得到一致性的结论。于是, 以Hambrick (1994) 为代表的学者开始探讨高管团队运作过程, 将高阶理论进行深化, 提出了“行为整合”这一说法。行为整合是指对高管团队集体行为的研究更能预测高管团队、企业战略决策与企业绩效之间的直接或间接的关系。Hambrick发现, 许多CEO都会跟高管们有着密切互动, 却不会与其他员工有什么互动, 据此他认为, 这是一种“行为整合”。

二、创业团队与企业绩效的研究综述

(一) 创业团队

关于“创业团队”这个词的含义存在争议。有学者认为创业团队即是企业高管团队, 有学者不同意这一观点。据Kamm等 (1990) 的定义, 创业团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共同建立一个他们有经济利益的公司。Gartner (1994) 等人扩大了这一定义, 他们把对企业战略选择有直接影响的个人都包含进创业团队。Ensley等 (1998) 将这两种定义结合, 提出创业团队的三个标准: (1) 他们共同建立一个公司; (2) 他们有经济利益关系; (3) 他们直接影响公司战略的选择。根据这一定义, 创业团队与高层管理团队 (TMT) 有所不同。TMT由拥有高管职位的人组成, 他们可以是那些不是参与创建公司的人, 而是后来加入的管理层。当创业团队成员也在高管职位时, 会和TMT成员存在重叠, 但这两类团队在概念上是截然不同的 (Wright and Vanaelst, 2009) 。

尽管学术界近些年来对创业团队的研究进展喜人, 但对创业团队的概念界定始终没有达成共识。最受广泛支持的创业团队定义, 就是将企业中具有重大财务利益捆绑关系并积极投身企业管理与战略发展的成员组合统称为创业团队。 (Kamm et al., 1990;Waston et al., 1995;Conney, 2005) 。在这个被普遍认可的概念里, 对创业团队的成员提出了三大要求:一是必须与企业存在重大利益关联;二是必须积极投身企业管理活动;三是必须积极投身企业管理活动。Beckman和Burton (2008) 用高管团队来概括创业企业的早期团队。Tihula, Huovinen, Fink (2009) 则强调了创业风险需要创业企业中的所有者和经营者共同承担。还有学者认为, 创业团队是由两个以上具有共同目标的成员组成的一个团队, 他们致力于企业的成长, 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团结合作, 并在企业成长早期对其肩负行政责任 (Schjoedt, Kraus, 2009) 。我国学者将创业团队解释为共同创办企业、具有共同愿景、拥有一定股权、参与行政管理、参与战略决策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成员组建而成的特别团队, 他们共享资源、分工合作、共担风险并共享创业收益 (朱仁宏等, 2012) 。在Klotz, Hmieleski, Bradley (2014) 看来, 负责新创企业的日常运营和战略决策的一组个体即为创新团队, 其特征主要有四点: (1) 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成员, 是新创业企业的所有者和经营者; (2) 负责新创企业的战略决策; (3) 肩负新创企业的行政管理责任, 投身其日常管理之中; (4) 共担风险也共享利益。

资料来源:Hambrick和Mason (1984)

(二) 创业企业绩效

1. 绩效评价的层级

绩效被广泛作为创业研究中的因变量, 但不同研究对绩效的衡量有所不同。起初, 研究人员使用公司级绩效指标和团队级绩效指标。

公司级的衡量指标包括关键事件 (如获得风险投资和IPO) 、组织生存、增长、盈利能力和产品创新。Beckman等 (2007) 并没有直接衡量财务业绩, 而是选择了获得风险投资和上市 (IPO) 作为风险投资业绩衡量的标准, 因为它们代表了年轻人创业生涯中最重要的里程碑。Aspelund等 (2005) 把组织死亡或企业生存也选为创业文献中的因变量。增长经常被认为是新企业最重要的目标 (Brush and Vanderwerf, 1992) , 增长可以是销售增长 (Chandler and Lyon, 2001;Ensley et al., 1998) 、收入增长 (Ensley and Hmieleski, 2005;Hmieleski and Ensley, 2007) 和就业增长 (Hmieleski and Ensley, 2007;Ensley et al., 1998) 。另一个公司级的业绩衡量标准是财务或会计衡量标准, 以现金流 (Ensley and Hmieleski, 2005) 、收入 (Ensleyet et al., 1998) 或24个月持有期回报 (HPRs) (Kroll, Walters, and Le, 2007) 。一些研究也使用生产力和产品创新 (Henneke and Lüthje, 2007;Davis, Aldrich, and Longest, 2009) 。

团队级绩效评估包括团队有效性、团队生产力和团队稳定性。团队成员如何评估自己的团队对创业团队来说很重要。如果团队成员对自己的团队进行负面评估, 团队可能会解散 (Foo, 2011) 。因此在一些研究中, 自评团队效能 (Chowdhury, 2005;Foo, Sin, and Yiong, 2006;Foo, 2011) 和团队生产力 (Davis et al., 2009) 被用作团队绩效的测量。另一种团队绩效衡量标准是团队稳定性, 通常以团队成员的进入和退出来衡量 (Ucbasaran, Lockett, Wright, and Westhead, 2003;Hellerstedt, Aldrich, and Wiklund, 2007) 。Ucbasaran等 (2003) 认为, 创业成员进入或退出与创业团队内的人力资本总量相关。

显然, 创业团队绩效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采用单一的绩效衡量方法无法捕捉到创业团队的整体面貌。关于创业研究的绩效衡量, 存在三个问题。首先, 使用公司级绩效衡量标准的研究通常采用一个跨层次的设计, 在这种设计中, 个人或团队的水平特征被用来解释企业层面的绩效 (Davidsson, 2007) 。但团队级的变量应该更强地与团队级的业绩联系在一起, 因为公司级的业绩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其中许多因素不受个人或团队特征的影响, 比如利率或法规。其次, 虽然一些研究人员更倾向于采取客观的措施, 如财务和会计衡量指标, 但当研究的重点是研究创业团队的运作情况时, 主观措施可能更合适。采用客观的绩效衡量方法的研究始终围绕寻求盈利的个人模式而建立 (Feeser, 1996;Gruenfeld, 1996) 。然而, 在许多创业研究中, 利润的驱动往往是次要问题 (Ruef, 2010) 。对于企业家来说, 更典型的动机是他们不喜欢为别人工作 (Shane, 2008) 。因此, 主观的措施, 如企业家的感知表现, 和客观的措施一样重要。第三, 独立变量的影响可能因不同的绩效指标而有所不同。例如, 创业团队成员之间的个性或价值差异可能与团队水平表现的关系更强, 而不是公司级别的绩效。因此, 团队的有效性, 这种主观的团队水平更适合作为绩效衡量。

2. 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

Venkatraman和Ramanujam (1986) 认为, 企业绩效可以用财务和运营 (非财务) 指标来衡量。其中, 财务指标包括盈利能力、销售增长、投资回报率、销售回报率和股本回报率等;运营 (非财务) 指标包括质量、市场份额、满意度、新产品开发和市场有效性等。

西方研究者和企业管理者一直非常重视财务指标, 作为重要的组织绩效评价指标, 它通常分为会计和市场两种财务指标 (Becker and Olson, 1987) 。它们之间的区别是, 由于会计方法、非现金交易和折旧等因素, 会计财务指标失去一定的真实度, 但市场财务指标却能够突破这些的因素限制, 把企业的当前效益和未来潜力真实展现出来 (Michael, 1990;Pelled, 1999) 。学者普遍认为, 市场财务指标更适合去充当组织绩效评价指标。 (Venkataraman et al., 1986;Lubatkin, 2006) 。

在Robinson (1998) 看来, 测量新创企业的绩效可以用净利润、销售收入、销售增长率、息前税前收益、资产收益率、销售利润率、股票收益率、投资回报率等8个指标。在创业研究中, 使用最普遍的指标就是销售增长 (Feeser and WIllard, 1990;Maegee, 1995;Ensley, 2002) , 此外, 收益状况在相关实证研究中也很重要 (Peters and Waterman, 1982) 。

仅仅依靠财务指标, 难以确切评估出企业的无形资产以及这部分资产带来的价值 (Huselid, 1995;Kaplan and Norton, 2001) , 也不能看出一家企业总体的绩效水平和未来的发展潜力 (Quinnetal., 1983;Chakravarthy, 1956) 。企业的成功不仅是通过财务上的数据来体现, 也包括了很多非财务上的体现方式。通过财务指标仅限于获知企业过去特定时间段的经营状况, 却不能表现出企业未来的发展潜力。企业运营的过程绩效需要通过非财务绩效来体现, 企业的发展潜力受到诸多非财务因素影响, 因此绩效评价中也应纳入非财务指标。非财务指标通常与企业的运营绩效有关, 包括:顾客满意、产品质量、市场份额、顾客增加量、雇员数量等, 这些指标最终会给财务绩效带来更广泛的影响。

本文综述创业理论、创业团队、社会资本、企业绩效等文献的研究成果, 以为创业寻找理论支持。通过对已有研究结论的系统分析与总结, 为创业实践指引未来的方向。

摘要:创业是近几年广受社会关注的话题, 虽然万众创业大众创新是趋势, 但创业成功率较低是不争的事实。本文从创业, 创业团队和创业绩效三个方面来探讨创业理论, 希望能从已有的研究中得出有益的结论, 为创业理论和实践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创业,再创业团队,创业绩效

参考文献

[1] Abraham R. Thinking styles as moderators of role stressor‐job satisfaction relationships[J].Leadership&Organization Development Journal, 1997, 18 (5) :236-243.

[2] Adizes I. Promises! promises!:five myths about management in the 90s.[J]. Manage, 1997 (August) .

[3] Adler P S, Kwon S W. Social capital:Prospects for a new concept[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02, 27 (1) :17-40.

[4] Adler P S. Social Capital:Prospects for a New Concept[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02, 27 (1) :17-40.

[5] Davidsson P, Honig B. The role of social and human capital among nascent entrepreneurs[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03, 18 (3) :301-331.

[6] Davidsson P. Method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in the Psychological Study of Entrepreneurship.[J].Psychology of Entrepreneurship, 2007:287-323.

[7] Davidsson P, Honig B. The role of social and human capital among nascent entrepreneurs[J].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03, 18 (3) :301-331.

[8] Davila A, Foster G, Gupta M. Venturecapitalfinancingandthegrowthof startup firms[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03, 18 (6) :689-708.

[9] Davis A E, Aldrich H E, Longest K C.Resource drain or process gains? Team status characteristics and group functioning among startup teams[J]. Frontiers of 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 2009, 29.

[10] Sorensen E. Enema use prohibited in the neutropenic and thrombocytopenic patient:what is the evidence?[C]//2007:544-545.

[11] StamW, ArzlanianS, Elfring T.Socialcapitalofentrepreneursand small firm performance:A meta-analysis of contextual and methodological moderators[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14, 29 (1) :152-173.

[12] Stam W, Elfring T. Entrepreneurial orientation and new venture performance:the mediating effect of network strategies[J].Academy of Management Annual Meeting Proceedings, 2006, 2006 (1) :K 1-K 6.

创业团队的管理策略范文第5篇

电子商务模式这个名词在中国已经火了10多年了,面对互联网带给传统企业的巨大威胁,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开始转型电商,进行创业。互联网时代,对传统企业来说,不转型就是等死,然而,如果找不到正确的方向转型,会死的更快。今天小编要讲的是电商创业该从哪方面入手。

供应链

供应链环节要注意自己是否具备这些优势:价格优势,货款结算优势,产品的可开发性、产品的质量保障。成本价格低的产品,毛利可以相对高些。就目前网店的推广费用而言,低毛利的产品很难支撑整个团队或个人运营;货款结算的周期长短对于一个公司或个人非常重要,决定着公司或个人的资金流转,所以货款结算的周期尽可能长一点;产品最好具有可开发性,老客户不可能买一成不变的产品,必须有新品更新,不断的改善产品,尽可能开发出符合老客户风格口味的一些产品;产品是核心,质量是王道,在价格优势基础上,一定要保障产品的质量。

资金

创业型团队可能不需要有环境很好的办公场地,但是也需要一个办公场所。但凡是一个办公场所,也是需要一定租金的。此外,公司的运营费用,包括各平台的保证金服务费、推广费、员工成本、日常的基本费用都要计入花费。试问下,没有足够的资金你怎么玩?

团队

一个团队一定要具备狼性和超强的执行力;第二,团队一定要专业。因为专注,所以专业,每个人对产品都非常熟悉,包括产品的属性、功能、性能、等等都了如指掌;此外,团队一定要有学习能力。目前整个市场日新月异,变化莫测,优胜劣汰,适者生存,不学习只会被淘汰。

领导者的人格魅力

这一点很容易忽略,中国有句老话说:“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瞻也;以德服人者,心悦诚服也。”这实际上就是对领导者人格魅力的要求。

创业团队的管理策略范文第6篇

性别: 合伙人(乙方):姓名: 性别: 合伙人本着公平、平等、互利的原则订立合伙协议如下: 第一条 甲乙双方自愿合伙经营傲云网络科技(包含微e互动第三方平台),初始总价值为8.2万元。 甲方负责微e互动平台的运营和开发,乙方负责业务团队的组建和管理。运营当中产生的运营费用(如:平台二次开发、员工工资、其他公共费用等)为平台运营总盈利的20%。甲乙双方均有知情权。 甲方拥有本平台的所有权,并占盈利部分70%所得。 乙方拥有本平台盈利部分的30%所得。

(本条协议截止为2015年2月18号。2月18号以后盈利部分比例自助更改为甲乙双方各占50%所得) 第二条 本合伙依法组成合伙团队,由甲日后负责办理工商登记。 第三条 本合伙经营协议期限为三年。如果需要延长期限的,在期满前六个月办理和签订有关协议。 第四条 合伙双方共同经营、共同劳动,共担风险,共负盈亏。 合作盈余按照协议商定比例分配。

合作债务按照各自所占盈利比例负担。任何一方对外偿还债务后,另一方应当按比例在十日内向对方清偿自己负担的部分。 第五条 他人可以入伙,但须经甲乙双方同意,并办理增加出资额的手续和订立补充协议。补充协议与本协议具有同等效力。 第六条 出现下列事项,合伙终止:

(一)合伙期满;

(二)合伙双方协商同意;

(三)经协商同意更新合伙协议或者无法继续完成;

(四)其他法律规定的情况。 第七条 本协议未尽事宜,双方可以补充规定,补充协议与本协议有同等效力。 第八条 本协议一式多份,增加合伙人需更新协议相应内容,合伙人各一份。本协议自合伙人签字(或盖章)之日起生效。 第九条 协议生效后,甲方主要负责技术运营,辅助活动策划与市场运营。乙方主要负责市场运营,辅助活动策划和技术运营。

合伙人: (签字) 合伙人: (签字)

签订日期:×注:日后若有其他分歧,可协商更改本协议内容。

上一篇:古诗赠刘景文范文下一篇:消防纪检调研工作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