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管理创新论文范文

2023-09-17

组织管理创新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工程;项目管理;组织模式

文献标识码:A

组织机构作为项目管理的组织保证,对项目的成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为组织结构是项目管理的骨架,它担负着沟通信息,下达指令、协调矛盾、统一步调,组织运转和决策的重任。因此,工程项目管理的组织模式是项目管理的能否有效运行的关键,其好坏对于能否充分整合现有资源、发挥各方面积极性有直接的影响。所以,项目组织合理化成为开展后续工作的基础。

1 典型的项目管理组织模式

1.1 职能型组织模式

U型组织,又称为多线性组织结构,它是按职能来组织部门分工,即从企业高层到基层,均把承担相同职能的管理业务及其人员组合在一起,设置相应的管理部门和管理职务。即在不对原有组织设置进行重新安排的情况下,对于直线职能型工程公司来讲,通过在企业里设置纵向的不同职能部分来完成组织的任务,各个部门各司其职,互不干扰,但为了实现项目整体目标,各部门之间也会进行一定程度的沟通和协调,从而互相协作来完成整个项目工程的目标,这种项目组织类型通常使用范围有限,使用与较小型的简单项目,或者那些比较单一的、专业的项目,因为这些项目的完成不需要太多的部门。这种项目组织的优点是

①整个项目团队成员无需考虑除完成本职工作外的其他事情。

②各职能部门有更多自主空间,可以在自己部分工作与整个项目工作的任务中进行适当的调整,比如说因特殊原因某一职能部门的项目成员不能参加项目时,项目负责人可以在该职能部门调动其他的职员;来填补空缺,从而保证该职能部门的工作顺利开展。

③当某一职能部门承担整个项目工作时,这样的项目组织会对简单化管理工作,在任务的分配、人员安排上有了更大的自主空间,更富有弹性。

④由于同在一个只能部门,很多技术性的问题可以由本部门的专业人员解决,这样的技术支持对项目在本部门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⑤有助于将对整个项目进行持续的管理和监督。

其缺点时只能部门之间的沟通较为困难,总经理只有一个,没有替代者,缺乏可持续性,只适合培养专业性管理人员,不适合培养综合性管理人员,总经理一人几圈,不利于权力的分散制衡,往往各部门只以自己的部门为中心,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使得项目的沟通成本大大增加。

1.2 纯项目型组织

该类组织目的很明确,一切为项目服务,所有成员是从组织中的其他部门抽调来的,当这些成员成为项目中的一员时,主要为项目负责,基本上要中断和原先组织部门的领导关系,这相当于重建了一个部门,综合了不同部门的职员。

纯项目组织成员是从其他部门精挑细选专门为项目服务的,每个成员都具有较强的专业素养,具备不同的专业技术,而且能够独当一面,项目经理作为整个项目的负责人,拥有所有的资源,可以有效的调动项目成员的积极性,上下齐心协力,对外界需求和变化做出快速的反映,这种高效的共组效率有力与项目的顺利实施。但这种组织也有其自身的缺点,主要表现在:由于项目成员都是为某一项目服务,因此,所有的资源包括软件和硬件,都是为这一项目服务的,资源的单一使用导致了资源利用效率的地下,相对而言,纯项目组织是一个比较封闭的系统,内部相互依赖性强,这样使得与外界沟通弱化,项目结束,随着成员的解雇,项目成员会感觉到事业的不连续性和无保障性,从而导致心里上的压抑,因此,当相关项目人才比较缺乏时,或者多个项目需要同时进行时,则不易采取这种组织形式。

1.3 矩阵型组织

矩阵型组织是大型项目管理中应用最广泛的新型组织形式。其组织结构如图1所示:

矩阵型项目组织在组织内既按履行职能的不同设立职能部门,又按项目任务的不同设立项目部门(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对项目结果负责,职能部门提供完成项目所需资源,二者共同发挥作用完成项目任务,该结构力求发扬职能型结构和项目型结构的优点,克服二者的不足之处,矩阵型项目组织结构的有点主要体现在项目成员之间可以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项目成员之间进行良好的写作,由于成员是来自布同部门的专才,可以利用他们的技术和管理优势,最大限度的保障核心技能的发掘和开发,信息可以迅速的进行传递,可以及时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但这种组织结构的缺点就在于每个项目成员都受双头领导的指挥,需要向不同的领导汇报工作开展情况,从而导致任务完成发生冲突,最终激发人员分配、任务协调矛盾。

2 目前我国工程公司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矩阵项目管理模式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国外已经逐渐成熟,而我国也通过不断的摸索,结合组织体制创新逐渐发展了适应我国特色的项目管理模式,在总结几十年工程项目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建立了矩阵型项目管理模式,并取得了较好的成就,但是,随着不可控因素的不断提高,在具体操作环节中,也出现了一些偏差,暴漏出很多不足之处:

2.1 工程总承包和项目管理的市场发育不健全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大多数业主已认同了项目管理的模式,但是项目管理模式还未受到政府的足够重视,一些国有企业的投资者并不重视这种组织结构。

2.2 企业的组织机构和项目管理体系还不适应工程项目管理的要求

我国现存的项目管理企业中,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还没有建立与工程项目管理相对应的组织机构和相关体系,在人员安排、机构建设、功能定位等方面存在严重的不足,同时,对工程项目管理中每个成员岗位职责的设立、程序性文件的制定、以及作业规范、工作手册、员工手册等的设计都很欠缺,管理思想、方法和水平都比较落后,效率明显不高,成效也不显著,更不能满足工程项目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的要求。

2.3 企业缺乏高素质的工程项目管理人才

企业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缺乏成为制约我国工程项目管理企业走上国际化道路的关键因素,相关人才市场普遍缺乏高素质、高技术、具有大型工程项目管理经验的人才,能够按照国际先进化标准开展项目的软硬件设施还不够成熟,复合型人才更是缺乏。矩阵型项目经理要求要有一套完善的考核制度,要明确项目经理职责和权力,项目经理有权对其成员的表现进行评价和考核,项目经理的意见对其工资、奖金、职称晋升都应该有重大影响,使项目经理的责权统一。只有在这样一套完善的考核制度的支持下,项目经理才有威信,才有领导项目组成员团结协作共同为实现项目的目标而努力工作的基础。

3 改进的建议和意见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公司项目管理普遍存在问题,为了进一步完善和提高我国项目管理建设,健全我国工程项目市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①加强人才培养加强对项目经理的培训,项目经理的培训应是高层次、专业化的项目管理培训,既要进行理论培训,又要进行实践的锻炼,最终做到持证上岗。继续发挥行业协会和高等学校的作用,强化工程管理专业队伍的培训力度,重点传授国际通行模式的设计体制、程序、方法和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传授如何把一批有条件的设计、施工监理企业改造为工程总承包和项目管理公司的相关知识。

②编制一套项目管理手册通过咨询相关专家,编制一套详细的、操作性强的、覆盖所有项目管理细节的项目管理手册,其可以使得项目管理有序规范而又不断提高。而这是一个工程公司最重要的基础工作。

③项目管理体制对企业管理水平要求更高,尤其是对项目团队的管理与建设,因此,已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考核制度对矩阵型项目的成功运行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建立职责明确,管理科学、沟通畅通无阻,的管理体系,是项目成功的保证。

④加强项目型组织协调系统的建设,由于矩阵型组织的双头领导性,最直接的负面影响会导致信心沟通障碍,并最终引起信息失真的增加,因此,协调组织内部的沟通机制、关系机制显得格外重要。

⑤建立MIS系统,提高项目管理信息化、科学化发展的水平,构建整合数据共享系统,为相关主题提供必要的技术和信息支持,有利于项目管理走向科学化和规范化。

组织管理创新论文范文第2篇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模式下的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已转变为企业所在供应链与其他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企业日益注重与供应链上其他企业之间的合作。为了保持和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大多数企业选择通过将非核心业务进行外包,即通过有选择地将一些功能及其日常管理转交给第三方供应商来围绕核心能力进行企业重新设计,以此来降低成本。由此也使得成本管理的范围超越单个组织的边界进而扩展至整个供应链,企业与企业之间有必要加强合作,一起面对成本的管理和控制问题,共同降低供应链的总成本。以往的成本管理只局限于企业内部,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成本管理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开展组织间成本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组织间信任和开放会计在组织间成本管理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二者的探讨研究有助于企业更好地在生产作业中实施组织间成本管理。

二、组织间成本管理研究概述

(一)组织间成本管理概述 传统的成本管理只注重企业边界以内的成本管理,甚至只注重企业生产转换阶段的成本降低,而忽略了那些与企业经营过程联系日益密切的外部企业群落的成本管理。而组织间成本管理则是在一个以上的组织之间进行的成本管理,它是一种协调供应链企业的结构化活动,目的是降低供应链上的总成本。之前大多数组织间企业的活动只侧重于企业以单独组织的身份与其他企业去合作交易,但这种形式缺乏深入的协作沟通,因此不能完全发挥企业与企业之间成本协同管理优势。为了寻找降低企业成本的突破点,组织间的协调合作必须打破组织边界,建立科学的合作机制,进而才能有效地完成成本的协同管理。企业长久竞争力的保持不能仅仅依靠企业的自身优势,组织间成本管理能帮助企业借助资源和异质的互补优势建立有效的协同,在市场上获得长期竞争优势。在供应链中,企业可以通过组织间成本管理在三个方面来协调降低成本活动:帮助企业及供应商与客户发现设计产品的新模式,从而减少生产成本;帮助企业及其供应商在产品的生产阶段找出降低生产成本的新方法;帮助企业更加高效地与其他企业协调合作。综上所述,组织间成本管理是对供应链中存在合作关系的相关企业实施的一种成本管理方法。其目标是通过供应链上各企业的共同努力来降低成本。为了完成这个目标,所有参与的企业应做到“齐心协力”,同时各个企业也要意识到增强供应链总体效率的重要性。只有提高供应链的整体效率,企业才有获得更多的利润可能性。所以,组织间成本管理属于提高供应链整体利润的一种有效方式。由于组织间成本管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供应链上企业之间的相互协调,所以其更适用于对信息共享程度要求较高的精细型供应链。为了切实有效地开展组织间成本管理,任何对组织间成本管理过程中的改进措施所取得的超额利润都应让所有参与其中的企业共享,而这种共享可以刺激企业与企业之间更好地开展合作。

(二)组织间成本管理的起源与背景 组织间成本管理的系统性实践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日本。为了有效控制企业成本,丰田公司基于价值工程(VE)与全面质量管理(TQM),开创性地提出了目标成本法(TC)。此方法主要是以价格为导向对成本实施控制。通过开展目标成本控制,丰田公司获得了丰厚的利润,奠定了日后成为世界汽车业巨头的基础。随后,制造行业开始大规模地应用成本控制法,并且逐渐开发出一系列应用工具,如质量功能展开(QFD)、改善成本法(Kaizen)等。到了20世纪80年代,整合与集成成为企业管理的研究重点。价值链理论于1981年由Porter正式提出,Porter认为纵向关联存在于企业及其供应商与买方的价值链之间。供应链管理理论在90年代初期开始广泛传播,于是物流管理理论被逐渐替代。Naylor(1999)等人在敏捷制造与精益思想的基础上,提出精敏供应链(ASC)概念,认为在市场不确定性日益突出的情况下,为了增强供应链整体的系统柔性与响应速率,企业应将自身的各项职能与外部供应商进行合理的对接。在众多思想与观念的影响下,人们开始意识到降低成本的关键并非在企业内部,减少企业成本的核心在于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成本管理。

(三)组织间成本管理研究现状 交易成本经济学对组织间成本管理的研究具有较大的影响,主要针对企业及外包之间的制度规定和交易成本进行协调与分配开展研究。组织间成本管理的最初阶段主要建立在两个问题基础之上:组织之间是否存在降低成本的可能性;企业的服务或者产品是属于外包还是自产。组织间成本管理概念来源于Porter(1985)和Shank(1989)两人的合作研究,他们认为组织间成本管理是一种混合体,这种混合体由组织内部价值链分析和组织间成本动因共同构成,必须对组织与其合作伙伴的有关活动成本给予足够的重视。根据Porter和Shank的观点,组织间成本管理隶属于管理会计的研究范畴,通过实施组织间成本管理,能够达到降低组织间联合成本,优化和整合组织间成本管理系统的目的,并最终将组织间成本管理定义为“为了完成降低共同成本的目标,企业与企业之间所做出的协调行为”。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著名会计学专家Cooper和Slagmulder对组织间成本管理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讨论研究,标志着组织间成本管理在管理会计研究领域成为一个独立的分支。其在开展调查研究时发现:有关目标成本法研究的大多数文献都将目标成本法定义为一种企业内部成本的管理方法,其他组织间企业不会主动地被目标成本法融入企业成本管理的具体项目中。然而,在企业成本关键的管理体系中含有设计信息,当产品目标价格满足此系统的要求后,其他组织间企业就能够借助设计信息寻找到降低成本的部分。所以,Cooper和Slagmulder(2004)在组织间成本管理中引入目标成本,对合作企业与自身企业开展成本识别以期待能够共同处理成本问题。目标成本法在各个组织之间的扩展,意味着其进入了组织间成本管理的领域,这种扩展也标志着成本的处理、管理与识别行为由其他组织间企业与核心企业共同完成。

国内有关组织间成本管理的研究文献目前相对较少,只是简单地探讨了组织间成本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桂良军和张玉忠(2004)研究了组织间成本管理的方法与模式,介绍了组织间成本管理的诸多手段与工具。张子刚等(2006)详细考察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组织间成本管理的运用形式和协作成果,对组织间成本管理相互交流与协作的特点进行了总结;同时借助非正式协调、制度化协调、界面协调及自我协调四个关键维度探讨了组织间成本管理整合活动的内容。狄为(2010)整理与归纳了国内有关组织间成本管理的研究文献,对组织成本管理的四种方法进行了解释与分析。总体来看,由于我国引入组织间成本管理相关理论的时间较晚,所以国内对组织间成本管理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研究体系尚不完善,只有少部分学者从实证分析的角度对我国企业组织间成本管理问题开展了研究。

(四)组织间成本管理的基本思想 Cooper认为,以往都是在企业内部执行与探究管理会计,致使管理会计的发展步伐受到了阻碍,同时也与经济发展背道而驰。因此,企业有必要突破企业的边界,基于供应链进行成本管理的协调与合作。如果企业所生产的产品能达到“物美价廉”的标准,那么企业就能满足激烈的市场竞争及多类型客户的需求。同时由于产品制作和生产工序变得日益复杂,导致进行产品制作与生产的企业日益增多,从而在空间与时间上导致了产品质量与成本的分割,因此就要求企业在作业链上进行整合,对设计与生产的产品的质量和成本实施系统监控,此即为组织间成本管理的基本思想。组织间成本管理的重点是在控制或达到一定质量目标的前提下,有效地控制与减少成本。这就要求企业在产品或服务的设计阶段就应将成本因素考虑进去,并在制造过程中持续贯彻这一理念,直到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结束,也就是说成本管理计划必须贯穿整个供应链。

三、组织间信任对组织间成本管理的作用

(一)组织间信任的概念 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社会学家Simmel作为开拓者最早对信任问题进行了研究,认为信任是社会生活中一个非常关键的综合性力量。随着时代的发展,学术界直到20世纪中期才开始普遍重视信任问题,同时社会心理学家借助相关的实证研究方法,从行为、性格、感知、情感等几个心理方面对信任发生的原理和机制进行了阐述。组织间信任主要涉及合作伙伴关系、企业组织管理与组织信任。目前学术界对组织间信任的定义尚无明确说明,组织间信任理论仍处于蓬勃发展之中。由于信任是一种复杂的社会与心理现象,涉及很多层面和维度,学者们也对信任展开了多方面的研究,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自己对信任的理解与界定。Anderson等人(1990)认为,信任是一种预期,这种预期是其他公司将采取对本公司有利的行为,且不做损害本公司利益的事情。Ganesans(1994)对信任进行了定义,认为信任体现了对交易伙伴的认同和对该交易伙伴依赖意愿的表达。Barney和Hansen(1994)认为,相互信任是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核心,也是提升企业绩效的关键要素。Mayer(1995)对信任的理解是:基于另一方将采取对施信方有益行为的预期,一方所持有向对方暴露脆弱点的意愿,取代了对另一方行为的管理和控制。Chow等人(1997)认为,信任体现了对某人或某物的可依赖性与忠诚度水平。Sako(1998)认为,组织间信任是一个多维概念,信任的产生基于组织间的可靠性,机会主义行为在组织间得到了避免,而且企业与企业之间愿意互相合作帮助。Blomqvist(2002)认为,信任能够加深组织间企业的沟通和理解,便于冲突管理、风险管理,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信息共享,同时建议将一定程度上的信任作为发展企业间合作的一个条件。Pavlou(2004)对组织间信任的理解是,组织内成员集体共同认同的一种主观存在的理念,组织的人员将依据自身所确定期望实现可能达到的绩效,有能力却放弃控制其他组织。国内学者刘永胜(2004)认为,信任是企业之间在面对未来不确定时所表现出来的彼此之间的信赖,而正是由于这些未来的不确定性使得组织间的信任显得更为关键和重要。

一般认为,仅依靠单方面组织的意愿难以建立起组织间牢固的信任关系,信任关系的建立必须依靠多方组织的共同参与。信任是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的基础,是进行组织间成本管理的前提,没有组织间的信任,就难以真正开发供应链潜力,从而无法提升企业自身核心竞争力。可以说,信任是组织间企业开展合作的条件。组织间信任基于组织间合作来考虑信任问题,组织间良好的信任关系,有助于组织间成员的相互沟通和信息共享,能够降低风险和突发事件的发生概率。组织间各方的信任程度越高,则信息共享的范围就越广,关于产品成本和核心技术等信息得到共享的可能性就越大。组织间信任不但彰显了对战略合作伙伴的认可和依赖,也表达了对其核心竞争力及运营理念的认同。

(二)组织间信任对组织间成本管理的作用 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任何企业都无法做到“独善其身”。供应链上既有竞争又有合作,企业需要在相互合作和各自独立之间寻求平衡。彼此间的相互合作就要求企业之间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彼此忠诚、信守承诺,由此就产生了组织间信任。交易成本对企业的经济效益有重大影响,降低交易成本有助于组织间成本管理。依据Coase(1937)的定义,交易成本即市场上发生的每一笔交易费用,主要包括谈判、签约以及利用价格机制存在的其他方面的成本。Williamson(1975)认为,对交易各方而言,信任的重要作用是能够降低由于不对称信息所增加的交易成本。所以,组织间的信任程度越高,组织间成本管理的效率就越高,组织间企业所在供应链的整体竞争力便会越强。企业一旦与合作伙伴之间建立了忠实可靠的信任,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仅能够降低供应链总成本,而且有助于降低企业自身的交易成本。首先,在信任条件可靠的情况下,组织间合作各方可以在事前准备事项方面降低时间和成本的投入。组织间企业无需为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制定所有环节的方案以应对风险。当风险或突发事件出现时,由于已经建立了良好的信任关系,各个企业会积极合作,及时应对,以最有效的方式应对风险或突发事件。组织间信任提升了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效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未来成本。其次,组织间合作各方进行的谈判协商的有效程度依赖于组织间信任。当出现不可预见的突发事件或干扰事件(如各类契约中无明确指定的事项)时,高程度的信任关系能够促使各方及时达成有效统一的意见,在最大程度上减少谈判协商的时间。高程度的信任关系,也促使组织间企业能够提供包括成本、库存等敏感数据在内的相关信息,使得合作各方能在许多核心问题上达成一致,同时也能够防范故意歪曲信息的做法带来的机会主义行为倾向,达到降低谈判成本的目的。第三,组织间信任降低了组织间合作各方的激励成本、监督成本。现实环境中,由于信息不对称,环境的不确定性与复杂性等原因,组织间合作各方之间存在着逆向选择、道德败坏等问题。对合作伙伴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激励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组织间信任能够有效地保证企业相信合作伙伴在合作过程中不会违反既定的合约,组织间企业可以在相互监督和激励的基础上投入相对较少的资源,实现成本优势。第四,高程度的信任关系能够建立稳固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降低更换合作伙伴的可能性。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对原有合作关系能否继续的调查分析和对原有合作关系的调整要求企业投入相当的时间和精力来解决。高程度的信任关系能够大大降低合作关系破裂的可能性,保证供应链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稳固,从而降低寻求替代伙伴所要投入的信息搜寻成本和转换成本。

四、开放会计对组织间成本管理作用及与组织间关系

(一)开放会计的概念 1979年史塔克(Jhon P.Stack)提出开卷管理方式,这种管理方式主张公开企业的财务账簿,与企业员工共同分享财务信息,由此引申出开放会计(Open book accounting)的概念。开放会计是一种法律意义上彼此独立的商业伙伴,突破组织界限,借助某种正式的机制对成本信息进行合理披露的方法。时至今日,开放会计在日本和西方的部分企业中得到了运用,国内外很多学者都对开放会计进行了研究。Seal(1999)认为:一方面,开放会计可以被看做是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另一方面,也可以将其看做是组织间成本会计或组织间成本管理的一个要素。开放会计目的是使买方能够更好的帮助供应商通过确定关键领域尤其是改善研发方面的内容而降低成本。开放会计不仅用于成本信息的披露,同时也涉及了与成本相关信息的交换(Mouritsen等,2001)。Dekker(2003)指出:由于企业担心涉及敏感性的数据被用作他用,开放会计的做法协调了企业之间的成本管理。Ellram(2006)指出,开放会计适用于高度合作的长期的或至关重要的关系,或者用于两种关系并存的情况。国内学者霍亚楼(2008)提出,开放会计的核心思想是供应商与其客户以某种正式机制互相公开自己的成本信息,包括单件成本、工资水平甚至边际利润等;双方致力于从这些公开的成本信息中发掘削减成本的机会,并分享成本节约的收益。开放会计是对会计信息共享制度安排的一种概括性表达,目的是对成本信息进行披露,参与交易的双方或多方之间通过协商等方式把各自的成本信息与其他组织成员共享,期待通过这种方式来发掘出削减成本的机会,分享成本节约的收益,最终使得企业的整体竞争力获得提升。

(二)开放会计对组织间成本管理的作用 目前国内对开放会计的理论研究并不多,企业间的开放会计实践也处在探索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现有的研究主要通过对已有的经验性成果进行探讨分析,来加深对开放会计与组织间成本管理之间关系的认识。总的来说,开放会计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组织间成本管理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第一,开放会计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观念意义上的财务管理模式。以往的财务数据由财务部门收集并进行公开下发,相关信息流单独由顶层向底层传达,底层部门只能被动接受财务信息和指令。当实施开放会计以后,产生了一个全新的会计环境,买方和供应商主动地由下向上传递会计信息,信息的交流方向由单向转变为双向。财务管理模式也由被动变成主动,供应链成员之间的信息交流变得更加快速、有效。

第二,开放会计增强了合作企业之间成本信息的透明度。一般认为,企业外界很难通过常规手段获取有关企业成本的信息。开放会计解决了这一问题,成本信息透明程度的增强,使得买方和供应商能够共同降低成本。开放会计服务于组织间成本管理,通过创造条件来推动会计管理变革,促进组织间成本管理。组织间成本管理在实施过程中涉及到各类技术方法,如目标成本法、成本调查、并行工程、功能价格质量权衡等,这些方法的成功应用,离不开组织会计信息的透明化。通过信息在一定程度上的交换来实现合作企业之间成本信息的开放性和透明性,已经被看做一个有竞争的供应链所必须的组成部分。

第三,开放会计对企业的管理控制范围进行了拓宽,为组织间成本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开放会计使得成本会计管理透明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供应商在诸多核心领域如改善研发内容和产品制造方面来降低成本,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组织间成本管理主要通过提高买方与供应商之间的交流效率、协调供应链产品设计流程和整个生产制造过程等方式来有效控制供应链的总成本,提高组织间成本管理效率。

(三)开放会计与组织间信任的关系 组织间信任是开放会计的前提,没有相互间的信任,开放会计就无法很好地实施。供应链各企业之间的信任水平随着关系生命周期发生变化,信任伴随着时间逐渐增长,在此期间,合作双方的信息共享程度也会逐步提高。成本信息的公开是建立在买方与供应商之间相互信任的基础之上的,当供应商愿意将成本信息(尤其是敏感的成本信息)与买方共享时,这本身就是对买方意图的一种信任,如果买方滥用所获取的成本信息或者利用其进行价格谈判,由于供应商此时处于从属地位,此时开放会计的做法将会不利于组织间信任的建立。相反,买方如果不滥用信息,此时的互惠行为则会加强彼此双方的信任程度,从而促进开放会计的顺利实施。买方与供应商之间通过开放会计实现了会计信息的交流,降低了各自的成本,而这种信息交流反过来又会增强买方与供应商之间的信任程度,从而一个“信任→开放会计→更高程度的信任”的良性循环得以形成。因此,组织间信任与开放会计互为因果,互相促进。信任是提升开放会计的机制之一,开放会计有助于增强供应链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

五、结论

外包行为使成本管理的范围超越单个组织的边界,由此出现了组织间成本管理。伴随着组织间成本管理的发展,开放会计应运而生。开放会计实现了供应链合作企业之间的成本信息透明化,优化了整个供应链的成本管理。合作双方只有在相互信任对方的基础上才能切实有效地进行信息共享,因此在生产管理过程中对组织间信任的培养与维护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处于供应商地位的企业也要对组织间信任把握好“度”,防范买方利用组织间信任所带来的信息不对称优势损害自身利益,杜绝买方产生机会主义行为,保证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健康良好的发展。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编号: 10YJ

A630027)、江苏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基金资助项目(编号:33041005)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桂良军、张玉忠:《组织间成本管理方式和方法研究》,《中国农业会计》2004年第9期。

[2]霍亚楼:《联合研发中的跨组织成本管理及协调》,《企业经济》2008年第10期。

[3]刘永胜:《供应链企业之间信任问题研究》,《中国流通经济》2004年第11期。

[4]Shank,J.K. Strategic cost management:New wine, or just new bottles.Journal of Management accounting research,1989.

[5]Cooper,R .,& Slagmulder,R .Interorganizational cost management and relational context.Accounting,organization and society,2004,29:1-26.

[6]Cooper R,Slagmulder R.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for lean enterprises:interorganizational cost management. Strategic Finance,1999,80(10):15-16.

[7]Anderson J C,Narus J A. A model of distributor firm and manufacturer firm working partnerships.Journal of Marketing,1990,4(1):42-58.

[8]Ganesans.Determinants of long-term orientation in buyer-seller relationship.The Journal of Marketing,1994,58(2):1-19.

[9]Mayer R C,Davis J H,Schoorman F D. An integrative model of organizational trust.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5,20(3):709-734.

[10]Chow S,Holden R.Toward an understanding of loyalty:the oderating role of trust.Journal of Managerial Issues,1997,9(3):275-299.

[11]Sako M,Helper S. Determinants of trust in supplier relations:evidence from the automotive in Japan and the United States.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and Organization,1998,34(3):387-417.

[12]Pavlou P,Gefen D.Building effective online marketplaces with institution-based trust.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2004,15(1):37-59.

[13]Seal W,Cullen J,Dunlop A,Berry T,Ahmed M. Enacting a European supply chain:a case study on the role of management accounting.Management Accounting Research,1999,10(3):303-322.

[14]Mouritsen,J.,Hansen,A.,Hansen,C.O.Inter- organizational controls and organizational competencies:episodes around target cost management/functional analysis and open book accounting.Management Accounting Research,2001,12(2):221-224.

[15]Dekker,H.C.2004. Control of inter-organizational relation-

ships:evidence on appropriation concerns and coordination require-

ments. Accounting,Organization and society,2003,29:27 -49.

[16]Ellram L M. The implementation of target costing in the United States:theory versus practice. Supply Chain Management,2006,42(1):13-25.(编辑 熊年春)

组织管理创新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在新时期,为了全面杜绝钢轨病害问题,路局根据实际情况,定期制定更换长轨条的任务,有规划地改善铁路运行条件。在更换长轨条过程中,良好的施工组织与安全管理措施,可确保工程顺利开展,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已成为当前工程中全面关注的话题。本文以笔者多年工作经验为出发点,结合实际工程,对更换长轨条的施工组织及安全卡控措施进行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铁路 长轨条 施工 安全 管理

1 工程项目概述

在武九下行线武昌东(K23+250-K24+500),武东二场(K28+100-K28+850),武东二场-何刘区间(K30+400-K32+700)总计4.3km,进行更换P60新轨区间的无缝线路施工。为了确保施工安全性和优质性,结合“精细化”管理理念,在车间制定了相应的管理措施,全面保障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

2 长轨条铺设的施工组织

2.1 铺设轨向的控制

为确保铺设钢轨轨向良好,完成扣件安装之后,利用撞轨将轨向带顺后,然后再紧固扣件。

2.2 慢行点内的扣件松卸

在慢行时段,列车限速为Vmax≤45km/h,半径≤800m曲线地段,混凝土轨枕可每隔1根拧紧3根;在半径>800m曲线地段,混凝土轨枕可每隔2根拧紧1根;接头螺栓每个接头至少拧紧4个(每端2个);对锈蚀扣件进行处理,必须处理一处恢复一处,严禁在慢行点前散料。

2.3 既有线的应力放散

在施工作业过程中,如果轨温超过既有锁定轨温的10℃以上,则必须严格控制点内松卸扣件;当线路封锁之后,起点和终点之间的10个班扣件松卸完毕方可开口,中间地段扣件采取“隔一卸一”的形式,将开口长度控制在150mm以内;当起终点开口完毕后,在开口地段正式通过作业车之前,必须安装4根枕木扣件,并保障齐全有效,回流线加装到位,中间扣件全部松卸;如果开口长度超过100mm,则需要利用拉轨器进行拉伸,一方面可以释放既有线钢轨的内部应力;另一方面可确保作业车通过龙口地段时的安全性。

2.4 合拢连接

在区间单元的连接位置,采取临时合拢口模式,以P60平直夹板进行连接,与道岔引轨连接的合拢口位置,如果当天点内来不及焊接,则可以钻4个眼并上好夹板,然后采用上海理工大研制的钢轨接头无孔夹紧装置连接,第二天再进行焊接。

2.5 道床整理

保留短轨地段,换轨施工当日不可切割成短轨,必须以长轨形式保留,在回收短轨当日计划回收多少切割多少,确保回收过短轨地段点内整理到位。

2.6 长轨防胀

由于施工期处于5月份,昼夜温差相对较大,因此每天8~17h安排专人巡守钢轨,在待换长轨的地段,至少安排10名防胀人员,待换长轨条已焊接段必须安排专班进行撞轨防胀,巡守防涨必须安排一名干部负责。卸下新长轨条轨头处拨开后距轨头2m处用防胀杆支撑轨腰,一头支撑轨底,保证两根长轨条轨头相错,对重点地段(如桥头、信号机处、道口、曲线起终点等)重点监控,每日在交班会上汇报防胀情况。

3 安全管理措施

3.1 施工前的安全管理

(1)在正式卸车之前,应由现场负责人员组织施工人员做好安全教育工作,向施工人员传授专业的施工方法,确保他们了解施工的技术标准、掌握注意事项,明确安全管理的技术要点,形成全员安全意识。

(2)施工现场的联络员及防护员等,应严格遵照规定做好车站登记工作,根据施工封锁的实际情况做好后方防护工作,随时了解列车运行状况,及时将车次、通过时间等告知工地。

(3)在进行拆卸长轨过程中,为了保障运输车辆的安全,需要指挥人员准确告知车辆停放位置,停车的车尾至少距离卸轨起点位置或者落地轨端位置1m以上。

(4)在既有线钢轨中使用的卡具,应确保和长轨车的尾端保持4~5m的距离,保证待卸轨道的轨端卡具不能进入到车体中,以免影响作业安全。

3.2 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

(1)在每天开工之前、施工过程中以及收工之前,现场负责人应组织相关人员做好检查与验收工作,根据作业的区段,对事前准备工作、施工设备、机具、施工方法等进行全面检查,如果发现危及施工安全的行为,需严令制止。

(2)如果需要多车辆同时进入作业区段施工,必须事先明确各自的作业范围,避免超出固定区段的作业行为。如果其他单位的车辆连挂进入作业区段开展同步作业,需要互派联控人员,所有的车辆编组及跟进运行计划,必须在车站协调会和车间交班会上用书面图进行说明,由各个作业车辆的负责人进行互相签认。

(3)在线路开通之前,需加强质量检查工作,由各分段的干部及工班长对管段进行检查确认,达到开通条件后向车间主任汇报,车间主任确认线路达到放行列车条件亲自确认并签字,方可发布线路开通命令。

(4)在施工期间,所有人员上下班一律乘坐轨道车,零星作业及慢行防护可乘坐汽车,汽车运行严禁超载,所有作业人员乘坐車辆时,必须待车辆停稳后方可上下。

3.3 作业人员的安全管理

(1)在正式施工之前,根据《铁路工务安全规则》,在施工现场设置驻站联络员及防护员;要求防护员做好施工防护工作,施工负责人确认各自的施工范围,并与驻站联络员取得联系,进行封闭线路作业;线路的封闭和开通,都必须经过车站联络员的确认,方可实施。

(2)防护员和驻站联络员通过对讲机进行沟通,至少3~5min进行一次通话确认,保障作业安全。

(3)在现场作业过程中,所有施工人员必须做好安全防护措施,穿戴必要的安全装备,了解安全作业工具的基本使用方法;如果涉及到两人以上的配合作业,则需要由专人负责指挥,统一执行。

总之,在更换长轨条工程中,只有不断完善施工组织形式与安全管理手段,才能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提高作业效率与质量水平,实现良好的社会效益,保障铁路通车安全。

参考文献

[1] 王勇.无缝铁路小半径曲线改造施工初探[J].铁道设计标准,2006(6).

[2] 樊文优.长钢轨整体铺换车的研制和应用[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0(17).

[3] 曾红安.换轨小车在无缝线路施工中的应用[A].第十五届粤、京、港、沪铁道学会学术年会暨第八届世界轨道交通发展研究会年会,2011.

[4] 刘立锋.新换轨区段横向抖车问题的调查、分析与整治[J].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2012(2).

[5] 纪占玲,高勇伟,上官林建.长轨条铺轨机组及其施工工艺研究[J].铁道标准设计,2011(11).

[6] 祥涛,张连凯,康敬欣.500m长轨条多支点平移装置单元架型选择[J].起重运输机械,2010(6).

组织管理创新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供电企业的劳动用工劳动组织管理不当将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甚至产生劳动纠纷,影响企业的发展。因此在现代经济发展中应在企业内规范劳动用工关系,运用统一化的组织管理形式,合理解决劳动纠纷,形成和谐的劳动关系。本文将对供电企业劳动用工劳动组织管理进行分析,针对供电企业内劳动用工劳动组织管理中的问题进行探讨,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以促进供电企业劳动用工劳动组织管理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供电企业;劳动用工;劳动组织;管理

近年来,国家已相继出台了诸多法律法规,来规范企业内的劳动关系,企业内的劳动关系基本处于平衡状态。但随着供电企业的改革发展,企业内的劳动用工劳动组织管理也更加复杂。为了使应新形势的变化,供电企业应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劳动关系的调整,以使得企业的劳动用工劳动组织管理能够更加的科学合理。并在生产方式及生产管理的改革中,积极应对和处理劳动关系中的问题,以便促进供电企业的持续发展。

1供电企业劳动用工劳动组织管理中的问题

1.1形式化的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是规范劳动用工关系的重要手段,但在供电企业中,劳动合同却形同虚设并未起到规范用工关系的效果。供电企业属于国有企业,因此企业员工的潜意识中常常认为进入了国有企业,即使工作做的不理想也可以拿着国有企业的铁饭碗,不用担心辞退等问题。但随着国有企业的改革,国有企业的发展形势已向企业制发展,劳动合同的签订意味着合同中各项责任与义务的履行。但供电企业在劳动用工劳动组织管理中仍用传统的方法,而这些方法已不适用改革发展的需要,使得劳动合同形同虚设,并不能在劳资双方起到约束的作用。让劳动合同沦为上级检查应付的工具,而这种形式化的劳动合同,在长期的发展中必然会影响企业中的劳动用工关系,阻碍供电企业劳动组织管理的发展,制约供电企业的改革及其发展。

1.2招聘单一化

供电企业的招聘单一化体现在人才入口的单一化上,从当前的供电企业招聘来看,绝大部分的招聘人员都来源上级供电企业的人才选拔,但这些人才主要集中于应届毕业生。但应届毕业生因缺乏工作经验,需要企业花大量的时间与金钱去培养,而这些毕业生通常需要经过一两年的时间才能独当一面,因而给企业的财务造成了很大的负担,甚至在一些时期会形成企业的人才缺口。这种单一化的招聘使得一些有工作经验的人才难以进入供电企业,影响供电企业的劳动用工组织管理的长远发展。

2做好供电企业劳动用工管理工作的措施

2.1重视劳动合同管理,加强劳动合同效用的发挥

要想发挥劳动合同的作用,应加强劳动合同的用工管理。对于劳动合同的管理应符合法律规范的要求,基于自愿平等的原则,企业与员工间按照相关的劳动合同法进行签订,而这种契约关系的建立也就意味着双方责任与义务的履行。因此,应让供电企业的员工意识到合同签订的作用,理解合同中应履行的责任与义务,并对企业员工进行责任与义务的教育,促进员工对于合同内各项条款的理解,从而在思想上改變员工对于劳动合同形式化的看法。但劳动合同作用的发挥主要依靠于劳动合同的严格履行,如果劳资双方出现违约的状况,应进行严肃的处理,以发挥劳动合同的作用。

2.2加强员工考核,促进新型劳动用工制度的建立

供电企业使用的劳动合同主要是固定期限的与无固定期限两种,而传统的劳动合同管理是让员工在合同到期后直接进行合同的续签,中间并不需要对员工进行考核,但新型的用工制度要求在续签前根据企业的发展计划及经营状况对员工进行严格的考核。考核主要是针对员工在前一个合同期内的表现进行审核,进而根据考核的结果决定员工是否给予续约,而不再是简单一体化的续约模式。通过考核能让员工产生危机意识而不再认为国有企业的工作就意味着铁饭碗,从而在企业内形成竞争,提高企业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在考核的过程中对于一些表现差或严重违反劳动合同,没有履行劳动义务的员工应进行辞退,而对于考核通过的员工,不应一律签订长期的合同,而应根据员工的具体表现,分别签订短期合同、中期合同和长期合同。从而对表现较差的员工进行多次的考核,激励员工工作质量、工作效率的提高,给表现较好的员工以安全感,起到稳定人心的作用。对于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可以在企业与劳动者合同签订的过程中增加一些条款,用以规范员工的工作。并对于长期没有上岗工作或因劳动者个人关系不能及时上岗的员工进行考核,与其他员工间形成竞争而不是处于高枕无忧的状态,继而建立起有效的约束机制,促使供电企业的劳动用工制度得以完善,激发起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2.3改变招聘单一化,丰富人才入口途径

人才的招聘对于任何性质的企业而言均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在供电企业的招聘过程中,应改变大规模向应届生靠拢的形式而应与企业的发展需要相联系,继而扩大社招规模,丰富人才的入口途径,促使对供电企业有贡献的人才都有机会进入到供电企业任职,以便于更好的完善供电企业的劳动用工与管理。

3结束语

在国有企业改革之际应对国有企业的劳动用工劳动组织管理进行改革,促进员工劳动合同意识的提高,采用新型的劳动用工制度,提高企业员工的竞争意识,扩大社招范围。从而在供电企业内部建立起完善的劳动用工管理机制,改变不适合新形势发展需要的劳动用工管理组织形式,促进供电企业劳动用工劳动组织管理的完善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军,王曦影.供电企业劳动用工关系改革探讨与对策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2,(3):33-34,39.

[2]汤国华.供电企业劳动用工管理[J].东方企业文化,2014,(19):222-223.

[3]李沁,张崔嵬.浅谈供电企业规范劳动用工管理实践经验[J].企业导报,2011,(21):95-95.

组织管理创新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区域国际旅行社业竞争力的评价涉及到多个指标,评价方法的选择对评价结果起重要作用。该文基于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基本理论及指标数据的可获取性,选择劳动生产率、市场占有率、利润率、成本作为国际旅行社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以我国31个省级区域(不含港、澳、台地区)为研究对象,检验了3种评价方法:SAW法、WP法、TOPSIS法的有效性.分析了评价结果对指标权重的敏感性。最后,对我国31个省份的国际旅行社业竞争力进行了评价与分类。

[关键词]国际旅行社业;竞争力评价;SAW法;WP法;TOPSIS法

[文献标识码]A

一、前言

国际旅行社作为旅游产业的一个重要分支,在拉动和满足旅游目的地国际旅游市场的需求方面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对我国各区域国际旅行社的竞争力加以分析,既可以反映各区域国际旅行社业的发展状况,以准确了解、把握区域内国际旅行社产业发展的优势和劣势,又可构成从整体上对区域旅游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评价的基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国各省级区域不仅人口、土地规模巨大,而且在经济上具有相对独立性。在旅游产业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大趋势下,各省级区域都有一个如何参与国际竞争,争取更大发展空间和机会的问题。以我国各省份为对象进行国际旅行社竞争力的研究不仅可以完善旅游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的现有理论成果,在实践上也为我国各区域及时发现国际旅行社发展中的不足,提高国际旅行社竞争力提供参考。

二、评价指标的选择

区域国际旅行社业竞争力属于产业国际竞争力范畴。迈克尔·波特教授是第一位从产业层面研究国际竞争力的学者。他认为,一国在某一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是一个国家能否创造一个良好的商业环境、使该国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一国的特定产业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取决于6个方面的因素,即:生产要素的状况,需求状况,相关及辅助产业的状况,企业的经营战略、结构与竞争方式,机遇,政府行为。金碚认为,竞争力是一个动态过程,是由竞争潜力到竞争实力再到竞争结果的转化过程。围绕这些理论,国内外学者从不同层次展开了对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的研究。裴长洪,王镭将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总结为两类:(1)显示性指标,说明国际竞争力的结果。包括市场占有率、利润率和价值增加指标或增值率等指标;(2)分析性指标,用来解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原因,又分为直接影响因素指标和间接影响因素指标。直接影响因素指标有3大类:一是与生产率有关的各项指标,如劳动生产率、成本、价格、企业规模等;二是与市场营销有关的各项指标,如品牌商标、广告费用、分销渠道等;三是与企业的组织管理有关的各项指标,如售后服务网点和全球质量保证体系等。间接影响因素指标多从竞争环境和创新方面构造。国外学者多从竞争结果方面构造评价指标,当前使用最多的指标有贸易专业化系数指标(Trade SpecializationCoefficient,简称TSC指标)、出口绩效相对系数(Index of Relative Expo~Performance)、固定市场份额模型(The Constant Market Share Model,简称CMS指标)、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标(Revealed ComparativeAdvantage Index,简称RCA指标)等。我国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发展研究所课题组根据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内涵,从竞争实力、竞争能力、竞争潜力、竞争压力、竞争动力、竞争活力6个方面构造了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模型。朱春奎从生产、市场、技术和资本4个方面选择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赵彦云等在研究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时,选择制造业劳动生产率、人均制造业出口额、制造业高技术产品的含量3个指标作为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陈卫平、赵彦云从规模、效益、基础、结构、现代化、成长、特色方面构造了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张有恒(Yu.Hem C)在研究台湾航空业国际竞争力的问题时认为服务质量是评价航空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因而把服务质量作为一个重要评价指标,并从成本、生产率、服务质量、价格、管理5个方面构造航空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从人们选择的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可以看出,虽然指标的分类方法及个别指标的选择有些不同,同时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又随着产业的不同有所不同,但一般从生产、市场、管理、成本等方面来选择评价指标。国际旅行社业是一个需求导向型的服务性行业,而且具有极强的地域性特征,其国际竞争力评价既不同于一般的工业国际竞争力评价,又不同于一般的服务业国际竞争力评价。基于上面的分析,同时考虑指标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从生产、市场、管理、成本4个方面选择劳动生产率、市场占有率、利润率、生产成本作为国际旅行社竞争力的评价指标(表1)。

劳动生产率反映了企业在市场中利用现有资源的能力,是体现国际旅行社在生产方面竞争能力的核心指标,是产业国际竞争力测度通常采用的核心指标之一。市场占有率显示了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势力范围,综合反映企业利用其资源的效率与效果。与接待业务相比,外联业务显示了国际旅行社的主动性和国际竞争力。考虑到旅游产业的地域性发展不平衡的特征,本文使用外联人数比率,即外联人数与区域入境旅游人数的比率表示市场占有率。利润率的高低除了反映区域对市场的占有之外,还反映了整个产业的管理水平,体现了该产业的综合管理能力。成本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国际竞争力的高低。樊纲甚至认为竞争力的竞争就是成本的竞争,竞争的实质即是以最小的成本生产出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生产成本越高,国际竞争力越低。对于国际旅行社来说,由于其业务的复杂性,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难以计量,本文用接待单位游客所占用的固定资产作为生产成本高低的测量指标。

三、评价方法分析

国际旅行社竞争力的评价涉及到多个指标,综合国际竞争力的评价归属于多属性决策问题,评价过程涉及到下面问题:

(一)权重的确定

指标的权重代表了每个指标的重要性程度,其大小影响综合国际竞争力的最终评价结果。如何确定每一指标的权重是人们在评价方法选择中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多属性决策中权重的确定常用的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利用层次分析法(AHP),一种是直接用相等的权重。等权重方法对每一指标不加区别,给予相同的权重,其缺陷是显然的。不等权重方法考虑了指标之间的差异性,较符合实际,但是,层次分析法把指标的权重建立在评价者关于指标两两重要性的主观认识基础之上。有学者认为,在实际应用中,如果评价者得不到适当的指导和足够的信息,所得到的权重更不可信。

在国际旅行社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中,人们还不

能确定哪些指标更重要。鉴于上面的认识,本文首先不考虑各个指标的重要性区别,每一指标取相等的权重;然后再讨论权重对评价结果的影响。

(二)等权重的3种方法介绍

等权重方法中常用的有3种方法:SAW法、WP法、TOPSIS法。

1.SAW方法(The Simple Additive Weighting Method)

SAM方法,是人们了解最多,应用最多的一种多属性决策方法。其步骤是:

2.WP方法(The Weighting Product Method)

WP方法是利用乘积连接不同指标的得分,每一个指标的权重被提高到指数的位置,其背后的逻辑是较重地惩罚得分较低的评价指标。其步骤是:

首先,利用原始数据计算每个评价目标的总得分,

对于效益指标,wi取正值;对于成本指标,w.取负值;

该方法基于这样一种思路:如果把不同权重下的评价结果作为一种解决方案,那么,最偏好的评价目标不仅离最佳的解决方案最近,同时离最坏的解决方案最远。步骤是:

首先,将原始数据标准化,

其次,计算每一指标加权后的得分,为每一指标权重。

第三,求出代表最佳和最坏解决方案的向量,

第四,计算评价目标Ai与最佳的解决方案和最坏的解决方案的距离,

第五,计算每个评价目标的总得分,

上面3种方法中,vi得分越高,表明国际竞争力越强。

(三)评价方法的选择

上面3种方法,评价结果会存在差异,当差异极其显著时,哪一种评价结果更有效还需要进一步检验。张有恒等提出了一种比较有效的检验方法。检验过程为:

四、我国区域国际旅行社业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一)我国各地区国际旅行社业竞争力评价

利用上面所讨论的3种评价方法计算我国31个地区国际旅行社的国际竞争力,所用数据来自2005年中国旅游统计年鉴和年鉴副本。由于很多地区国际旅行社的利润率为负值,在进行评价之前,首先对利润率指标数据进行修正,将各地区的利润率数据都加上同一个正数,使利润率最小地区的数据为1,评价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可知,3种方法的评价结果并不完全一致,个别地区的评价结果差异极大,如湖南、海南、陕西等地区。

观察4个指标的分项得分,分项得分及排序差异较大的地区,3种评价方法所得结果差异也较大;分项得分及排序比较均衡的地区,3种评价方法的结果相近。这主要由于WP和TOPSIS对较差的指标得分给予了较重的惩罚,使得这些地区利用WP和TOPSIS方法得到的排序结果落后于利用SAW方法得到的排序结果。4个指标的排序结果相差越大,3种方法评价的最后结果也相差越大。湖南地区成本指标的排名为第l位,劳动生产率指标的排名却在第25位;陕西地区成本指标的排名为第3位,利润率指标的得分排在第19位;海南地区则相反,劳动生产率、市场占有率、利润率3个指标的得分排名分别为第2、5、4位,成本指标的得分排在第29位。4个分项指标得分及排序上的悬殊差异造成了这3个地区3种方法评价结果的悬殊差异,利用WP和TOPSIS得到的排序结果落后于利用SAW得到的排序结果。北京地区虽然在利润率、成本两个指标上的排名有些靠后,但在得分上与其他地区相差不大,而劳动生产率、市场占有率两个指标不仅排名靠前,而且得分也远远高于其他地区,使得该地区不管使用哪一种评价方法,其国际竞争力都领先于其他地区,3种方法的评价结果也没有区别。

(二)3种方法的有效性检验

利用前面介绍的检验方法,检验3种方法的有效性,第一次假设每一指标的重要性不超过其他指标的2倍,选择权重的上限u=2,△=0.1;第二次假设每一指标的重要性不超过其他指标的3倍,选择权重的上限u=3,△=0.3。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从检验结果可知,离差的大小与检验过程中所选择的指标权重的上限和权重的增量有一定关系,但两次检验的结果是一致的,即利用WP评价方法的离差最小,SAW方法次之,TOPSIS方法的离差最大,这一结论与张有恒利用台湾航空业企业数据对3种评价方法检验的结果不一致。本文认为,3种评价方法中哪一种方法最有效并不是一定的,它依赖于所研究对象的数据分布特征。就本文所研究的案例来说,WP评价方法的结果最有效。

(三)指标权重的敏感度分析

为了检验指标的权重大小对WP评价结果的影响,改变指标的权重大小,观察评价结果的变化情况。首先令其中一个指标的权重等于2,其他指标的权重等于1;然后令其中一个指标的权重等于3,其他指标的权重等于l,评价结果如表4所示。

(四)我国各地区国际旅行社竞争力分析

根据利用WP方法得到的评价结果,对各地区国际旅行社业的竞争力进行聚类,可以将我国31个地区分为6类(图1):第一类为竞争力最强地区,包括北京、重庆,WP平均值为0.61;第二类为竞争力较强地区,包括江苏、浙江、新疆、上海4个地区,WP平均值为0.48;第三类为一般竞争力地区,包括广东、广西、陕西、湖南、黑龙江、云南、天津、海南、四川、山东10个地区,WP平均值为O.38;第四类为较弱竞争力地区,包括内蒙古、辽宁、河南、安徽4个地区,WP平均值为0.29;第五类为极弱竞争力地区,包括吉林、贵州、河北、山西、西藏、福建、江西7个地区,WP平均值为0.22;第六类为最弱竞争力地区,包括甘肃、宁夏、青海、湖北4个地区,WP平均值为0.13。

从4个分项指标看,各地区国际竞争力的来源并不相同。北京地区的国际竞争力主要来自极高的劳动生产率和市场占有率;重庆地区的国际竞争力主要来自较高的市场占有率,该地区的市场占有率虽然低于北京地区,但远高于其他地区;江苏和浙江的国际竞争力主要来自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和较低的生产成本;新疆的国际竞争力主要来自于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和较高的利润率;上海的国际竞争力主要来自于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和较高的利润率;广东的劳动生产率、利润率、生产成本竞争力都相对较高但不突出;广西地区的国际竞争力主要来自较低的成本优势。

从旅行社业竞争力与旅游产业的整体发展来看,福建、湖北两个地区比较特别。从规模上看,福建省是入境旅游市场发展的大省,入境旅游人数和外汇收入都位居全国前6位,但是该地区的4个国际竞争力指标中,除了劳动生产率较高(位于第10位)之外,其他3个指标都较低,市场占有率位于第22位,外联人数不到全省入境旅游人数的10%;利润率位于第28位;生产成本最高;其综合结果使福建省国际旅行社竞争力总体上排到第26位。其次是湖北地区,从入境旅游人数和外汇收入来看,该地区的国际旅游业整体国际竞争力属于全国中等水平,但是国际旅行社的4个国际竞争力指标中,除了生产成本的国际竞争力排序稍微靠前之外(位于第24位),其他3个指标都排到最后,使得该地区的整体国际竞争力最弱。

五、结论及存在的问题

本文的研究共得到3个结论:第一,从对3种评价方法(SAW、WP、TOPSIS)的有效性检验得到,WP方法对于评价我国各地区国际旅行社竞争力最有效。第二,从指标权重的敏感度分析得出,如果所选择的4个评价指标中,每一指标的重要性不超过其他指标的2倍,本文利用4个指标得出的评价结果是有效的;如果某一指标的重要性超过了其他指标的2倍,这一评价结果不再有效。第三,根据对我国31个地区的国际旅行社竞争力的评价结果,我国31个地区的国际旅行社分为6个层次,北京、重庆为第一层次,竞争力最强。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得的评价结果是基于所选择的4个指标基础上得到的,其指标选择与分类结果是否正确需要同行们进一步的探讨。本文未把质量列为评价指标,主要原因是得不到有关我国各地区国际旅行社服务质量方面的数据,对于服务业来说,服务质量是影响国际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因而本文对国际旅行社评价指标的选择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责任编辑:宋子千;责任校对:廉月娟]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组织管理创新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近年来,随着社会变革和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企业会计信息系统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为了促进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有必要结合企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企业信息化的特点要求,对企业会计信息化的资源和路径进行分析;提出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从而达到进一步推动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的目的。

关键词:企业会计信息化;资源分析;路径分析

科学技术日益进步,各行各业越来越信息化和智能化,会计信息化是信息与经济高速发展时代的产物,企业的会计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会计信息为企业提供着越来越多的决策依据,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

一、企业会计信息化概述

1.企业会计信息化的特征

企业会计信息化与传统的会计模式相比具有以下特征:(1)信息化所涉及的范围更为广泛。从理论方面看,企业会计信息包括信息技术所有的准则、基本理论以及各种评价报告;从数据处理方面分析,使用计算机技术总结的特性对企业会计信息快速处理计算,同时也是提供快速有效的决策信息和会计信息高度共享的过程。(2)集成会计信息数据实现实时资源共享。企业会计信息化具备多种作用,信息整合所起的作用最为明显,各企业之间或者同一个企业的各个部门之间可以通过信息化平台进行信息传递,实现交流共享。会计信息系统利用互联网对各部门传递的信息进行统一管理,但信息与信息之间是连通的,如果会计信息使用者需要某些会计信息,只要通过相关的用户授权就能够便捷地获取。

2.企业会计信息化模式的转变

(1)运用载体的转变

传统的会计信息化的载体也随着技术的更新换代发生了改变,由原来的利用简单的软件完成,如word、excel、power point,对报表的信息进行分析,无法得出完整的、综合的结论。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充分应用,企业顺应时代的变化着手信息化平台,整合所有的可利用的资源,形成一个开放、系统的包含比较完善的网络平台和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企业会计信息化平台。简单依靠非专用的工具软件不再是企业会计信息化的方式,会计信息系统和工具軟件集成,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维护功能和决策模型。

(2)运用方式的转变

开放性和灵活性对技术创新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随着科技创新的发展,社会需求对会计信息化的要求由原来的标准化提高到开放化的层面。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会计信息系统在大数据环境下提供企业共性服务,同时支持企业运行凸显自身经营特色的模块;二是兼容不同的数据库系统,极大的方便了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与数据传输;三是支持用户自主选择决策模块和控制模块,实现企业动态管理和流程控制。

二、企业会计信息化的资源分析

会计信息系统基于对大数据、云计算之类的先进信息技术的运用,逐渐走向管理信息化、核算信息化以及决策信息化。实现企业会计信息化的资源配置包括国家政策支持、技术支持、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等方面。

1.政策支持

财政部会计司在《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十二五”时期全面促进会计信息化工程建设,建立和完善企业会计信息管理系统,完善企业会计信息的规范工作,实现会计管理和会计监督的信息技术。国务院于2015年初出台了有关于发展云会计信息产业的文件,做出全面的工作部署,加快了经济方式转变的步伐,号召全国全面建设云计算工程,提出未来几年内企业会计信息化在国内各产业基本普及,服务范围覆盖到各个重点领域,服务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趋同。国家政策支持与鼓励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这对各企业而言,毫无疑问地推动的了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发展。

2.技术支持

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需要会计软件的支持,其作用和服务伴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的革新得到不断丰富与完善。必须确立企业会计信息市场主体的作用,建立健全市场体制,提高创新能力,加快新软件的开发速度,以满足各企业发展的需求;同时应加强开发在线定制功能,在满足企业会计信息化基本功能和服务的基础上,企业能够随时变化和调整自己的会计需求。

3.会计信息化人才

同时掌握会计专业技能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是整个会计信息化的重要资源。各个行业应当加强对在职的会计人才进行培养,建立长期有效的培训制度,通过对信息技术和会计专业技能的培养以提升会计人才的素养;培训途径应当多样化,可以利用便捷的远程教育或视频教育等方式,以更好地适应信息化社会的需要。

4.内部控制制度

内部控制是企业内部管控的总称,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会计信息化系统的安全运行,应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制定会计信息化内部控制相关的规章制度,充分发挥会计信息在线实时共享的功效,实现在各个平台上数据互动,为企业管理者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达到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确保企业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战略目标。

三、企业会计信息化的路径分析

在以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化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形势下,大力着手建设企业信息化的平台,促使企业整体、财会部门、企业相关利益主体的联接,解决会计信息“孤岛”现象,通过会计信息集成分析和价值挖掘,为企业决策提供支持。为保障会计信息化更好更快地实施,企业应做好如下工作:

1.树立企业会计信息化理念

当前,多数企业在会计信息化思想理念方面做的工作还不够充分,企业有必要更新管理层的认知,转换的思维模式,企业会计信息化的理念树立不仅是管理者个人思想进步的需要,同时也是企业管理升级的需要,更是企业立足于当下、展望未来发展的需要。企业高管应自觉加强企业信息化理论的学习,将理论付诸于企业管理实践中去,并积极组织相关的学习活动,由企业管理者统筹,号召部门的相关负责人和技术人才积极参与,带动企业思想方面的建设。企业管理者的素质高低对企业信息化程度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企业管理层应立足于企业长远利益和发展规划,更新观念,从思想观念上引起重视,积极主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际的工作之中引入企业会计信息化的知识,做到深谋远虑,从而不断提高企业会计信息化的水平。

2.加强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力度

新时期会计信息化要求培养大批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化专业人才,在掌握会计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具备在信息技术处理方面的能力。企业必须明白信息化专业人才的培养是加快推进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建设工作必然的举措,政府和企业都应利用各种方式,使会计信息化从业人员的素质得到提高。第一,提升普通高等教育对会计信息化的门槛,加大教育投资于教育力度,对会计信息化专业人才的培养应当从教育抓起;第二,针对企业管理特点定制一系列培养高质量管理人员的方案,积极组织管理人员学习进修,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努力向国际企业先进的管理水平看齐;第三,结合内部员工的组织构成情况,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尤其着重加强是项目负责人、部门经理等这些起引导作用的人员的培养,企业要加强企业会计信息化的进程,不仅需要对内部人员进行会计专业知识培训,同时需要对业务知识和管理知识进行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

3.采取及时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

在信息技术占领主导地位的今天,企业面临的威胁与挑战越来越多,比如同行业竞争者的威胁、行业政策的变化、替代品的威胁等一系列的外部因素,会计信息化过程中也会出现一系列风险。企业应当积极地采取及时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结合企业的特点制定一套符合自身的风险规避方法并加以全面推广和实施,使管理者能够在风险发生时迅速做出反映、提出解决方案。风险防范需要做好内部控制,内部控制的关键点是不相关职务相分离,减少由于职位便利而产生舞弊和错误的几率。企业应当严格把关权限管理,设置两个及两个以上不同岗位或者不同部门进行管理;并重新进行组织机构相应的划分,财务部门内添加企业信息管理部门,只负责维护企业会计信息化系统的安全,不处理具体的會计日常业务。

4.建立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

企业会计信息化标准是企业开展会计信息化工作的标杆和准绳。在企业会计信息化标准建设过程中不仅要体现企业的特色服务和独有的企业文化,同时要体现我国拥有规范的制度和统一的标准;不仅要发挥创新精神加快更新换代的速度,同时要保留其精华部分加以沿袭;不仅要完善会计信息化系统,保持高度信息共享,同时要做好后台安全保障工作,防止重要信息泄露;不仅要展现我国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的个性化特点,同时应向国际标准看齐,实现会计国际趋于相近,有目的、有规划逐步发展和完善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

四、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面临的挑战

1.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面临的挑战

近几年国内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移动互联网如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逐渐替代了PC用户市场,PC业务逐渐饱和。互联网思维慢慢渗透到社会各个行业,移动互联网的实时性、交互性、资源共享性等特点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的便捷,及时高效地完成工作与任务。高速发展的移动互联网为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信息技术的崛起,带来了成千上万的新技术的拥护者,造就了如今市面上信息系统服务商比比皆是的局面,他们拥有各自的服务运行平台和各自的系统运行机制,出于不同的客户有不同服务需求的原因,也许能满足部分企业用户在硬件设施和系统软件方面的需求,但不能同时满足各个行业的不同要求,且企业考虑到自身业务进展的长远目标,会可能同时与多家不同的服务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企业会随时备份重要的数据信息,以备不时之需。但目前我国对会计信息化没有执行统一的标准和规范,致使企业在数据传递、运营维护、技术测评、财务核算方面都存在困难。

2.推动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的措施

在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化相关问题仍没有完美的解决方案,处于一个不断更新与完善阶段,缺乏针对企业会计信息化的标准和规范,国家和企业应当共同努力,加强对会计信息化的管理使会计信息化的业务标准和规范一步一步得到完善。国家相关部门应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只有从根本上实现企业会计信息化系统标准化,才有可能实现企业会计信息化。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化的进程在某些程度上由于企业会计信息化的标准和规范的缺乏而受到阻碍,所以企业也应当加强会计信息化的管理。由政府相关部门协调统一制定企业会计信息化协议,各企业应当自觉遵守,维护整体的共同利益。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不仅需要技术专业的财会人员,还需要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参与和配合,要注重企业管理信息化下各系统的紧密连接,保证企业会计信息化数据资源的有效利用。

参考文献:

[1]贾希玲.大数据时代下的会计信息化发展趋势及其风险防范[J].经济研究导刊,2016,8.

[2]刘广生,马照丁.物联网视角下会计信息化发展路径与展望[J].财会月刊,2011(7).

[3]耿钊.云会计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应对措施[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

[4]李新玲.新企业会计准则下企业会计信息化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9):78-79.

作者简介:黄榕金(1994- ),女,福建省福州市人,集美大学诚毅学院会计学专业学生

上一篇:教师示范教育论文范文下一篇:电子信息技术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