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数学范文

2023-09-19

趣味数学范文第1篇

小学生在课堂上玩扑克牌?其实,他们是在用扑克牌玩24点算术游戏,这也是数学老师张先彬教学方法里重要的一部分。

比练习综合算术好玩多了

上课前,张先彬先把3副扑克牌分发到了班上的12位同学手中,然后问了一个与课堂似乎不太相干的问题:扑克牌,大家都听说过哪些玩法?问题一出,课堂上突然活跃了起来,我知道干瞪眼!我知道斗地主!我知道升级!

张先彬将班上12位同学分成3组,每4个人拿一副扑克牌。一副牌去掉大小王之后,还剩52张,除了数字牌外,J、Q、K都代表数字10,A代表数字1,每人手上13张牌。每一局游戏中,每位同学出一张牌,同一组的4位同学用这4张牌分别代表的数字思考算法,谁最先想出结果是24的算法,谁就获得这4张牌,最后谁手中牌最多谁就赢。

童心小学是所新学校,本学期刚开课,四年级1班的同学都是从其它学校转学来的,所以只有12个人。张先彬说:24点其实人多更好玩,会有更多的题目和解法。

同学向星樾告诉重庆晚报记者,以前她不是特别喜欢做计算题,但是却很喜欢张老师的24点算术游戏,比练习综合算术好玩多了,一点都感觉不到算术的烦心。星樾妈妈认为,这样的数学课增加了趣味性,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对成长非常有帮助。

24点算术游戏有17份教案

数学课结束后,张先彬告诉重庆晚报记者,看似简单的24点算术游戏,他一共就准备了17份教案,这些教案从简单到复杂,蕴含着小学数学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学习过程。

张先彬介绍说,17份教案就是17个课时,二年级开始学第1课时,随着运算学习的递进,到四年级时就可以学到后面的课时。也就是说,24点算术游戏课将穿插到二年级至四年级加减乘除运算学习的整个过程中,适时提高孩子的运算兴趣。

当然,平时的教学都是按照教学大纲进行,但是用什么样的方法进行教学,为孩子带来收获,我有自己的设计,24点游戏事实上就是四则运算的教学内容之一。张先彬说,在其它我任教的班上,二年级、三年级也将陆续用上这套教案。

北部新区童心小学校长秦波告诉记者,该校的教学理念是保护儿童的童真和天性,让他们在快乐中成长,所以老师们的教学方式都由自己决定,学校不做硬性安排。张先彬老师在这样的教学理念下,可以自由施展自己的教学才华。

这位数学老师还有很多招数

除了将24点算术游戏运用到教学中,数学老师张先彬还有很多招数。比如在小学一年级新生学到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的时候,引入找茬游戏,让孩子们在找茬游戏中辨别并记忆各种图形。

魔方也是教学重要道具。魔方非常有助于孩子智力发展,在玩魔方的过程中,可以学到图形的平面变化、空间变化,培养孩子的空间感。张先彬说。

此外,张先彬还要求孩子们写日记,当然,不是传统的语文课日记,而是数学日记。在孩子们的日记本上,密密麻麻地写着每天数学课的收获、思考过程。少则几十字,多则三四百字。

其实我没有要求字数,只要他们能写出数学学习中的思考,我就会努力抓住他们的闪光点,并运用到教学过程中。

张先彬说,你光是从数字答案中是看不出孩子的学习过程和思维的,只有通过孩子的表达,才能发现,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比获取数学知识更关键,但这是个漫长的过程。

24点挑战赛

张先彬的17份教案中的最后一份是24点挑战赛。挑战赛有30题,其中部分题目比较基础,也有部分比较难,读者朋友们也来做一做,看能不能解答出这8组题目。

规则:用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使每组数字运算结果为24,每个数字都必须使用,其中J、Q、K都代表10,A代表1。

答案:

1(8+8)9629(9-6)8

39(10-8))+649(610)+9

58(9-7)+86(108)-(78)

趣味数学范文第2篇

一、培养了学生的对数学的极大兴趣:

有参加兴趣小组的同学都有这么一个感受:就是以前做数学或许只是应付老师的作业,有时甚至是为了向爸爸妈妈“交差”。但通过学习他们意识到他们不再是被动的而是变成主动的学习,他们的学习能够自觉完成了而且还能头头是道地向同学介绍他所学习到的知识。在他们的指引下更多的学生参加了兴趣小组。

二、培养学生的知识面:

在这次的兴趣小组中不但输入了数学的知识而且更多的是讲述一些数学的相关知识,很多同学在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丰富了语文的功底,使他们的知识面得到很大的拓展。

三、增加了实践的机会:

由于兴趣小组不仅有室内的理论学习而且还参与了实践,所以给很多同学以动手的机会,使他们认识到数学并不是仅仅用在“无聊”的计算上,而更大的就是“从实践中来,服务于实践”,使他们意识到学习数学的用处。当然也更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丰富了学生的第二课堂:

从素质的角度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他们的生活不在仅限于课堂上,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乐趣,更有兴趣学习了。

趣味数学范文第3篇

为了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钻研数学知识的兴趣,使学生逐步形成勇于实践、敢于开拓创新的思维和良好品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展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特开展此次趣味数学知识竞赛活动。

二、活动目的:

通过数学趣味知识竞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归纳推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探索创新的实践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营造学生学数学、做数学、用数学、研究数学的氛围,使学生在竞赛中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展现数学的探究乐趣和魅力。

三、竞赛时间:

2014年11月7日下午15:10——15:50

四、竞赛地点: 队梯教室

五、竞赛人员:

1——6年级每班推荐5人参赛

六、竞赛内容:

1、试题内容分别由教材内容和课外思维拓展两部分组成。

2、试题具有趣味性、技巧性,并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开放度。

七、竞赛形式:

1、各班自行组织初选,最后推荐5名学生参加学校竞赛。

2、竞赛采取笔答形式,学校将组织评委对参赛试卷进行集中评定。

3、以年组为单位,按竞赛成绩颁发团体奖和个人单项奖,同时颁发奖状及物资奖励。

八、组织机构: 组长:张荣娟

成员:黄淑君 刘伟 纪新亚

九、奖项设置:

1、以年组为单位评选团体奖一名,颁发奖状。

2、个人奖按年级从高分往低分排序,一——四年级评选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三名。

五、六年级评选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一名;三等奖二名。

趣味数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职数学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8B-0100-02

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推进使得我国教育领域的相关改革日趋完善,尤其是对于中职数学教学课堂而言,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已然成为了当前中职数学教学领域应该研究的一个重点问题。传统的数学教学虽然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数学教学的发展,但是仍旧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并且这些不足直接制约着中职数学高效课堂的建立与发展。因此,研究教法,并将之科学地应用到中职数学课堂的教学之中,以此促进中职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当前中职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在中职教学中,数学作为其基础教学科目,其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其他科目的学习,特别是专业课程的学习。在新教改的不断推动下,我国中职数学教学的水平虽然在以往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还存在着多个方面的问题,直接影响着中职数学教学的质量。就其问题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中职学生相对于本科学生而言,在学习基础方面比较弱;其次,在中职学校中,数学课作为基础的文化课,相比于专业课而言,很多学生认为是无用课,因此,学生认为是无用的课程,也是无需学习的课程;最后,中职专业课教学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数学公式,而对数学公式的不理解、不会推算直接影响着专业课的学习。出现以上三个方面问题的原因就笔者看来,主要有两个方面的主客观原因:一方面,学生对于数学学习与专业课学习直接关系认识不清,对数学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另一方面,数学课的教学比较乏味、学生数学基础差,教师教学方法守旧、课堂学习气氛不浓厚。

二、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四种方法

从上述研究中,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到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虽然有一定的优势,但是也存在诸多问题。因此要研究教学法,并通过将之有效地应用在教学中,才能提高教学质量。笔者就此谈谈自己的教学体会,以期能提高中职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一)注重基础,适当复习初中内容

中职数学教学中的教学方法有很多种,就笔者看来最为重要的一种就是注重基础,在教学中适当地复习初中的学习内容。中职学生与本科学生在数学知识的学习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对于中职学生而言,许多中职学生的数学入学成绩都不理想,数学高分的学生并不多见。这一状态也就成为了所有中职数学教师所面对的一个最大的难题,即学生数学基础低。数学与其他文科类科目的学习不同,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是一环紧扣一环的,如果其中有一个环节没有学好,那么就会对后面的学习的理解和接受产生影响。因此,中职数学教师要想有效地地教学,首先就应该将初中数学知识与中职数学知识的衔接作为教学的首要任务,为学生学习新知识扫清障碍。例如,一元二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与锐角的三角函数,这几个单元既有新的知识又有以往在初中学过的知识。所以,对于这样的现状,教师一定不能把教学大纲作为教学任务,而是要在这一基础上,将其基础知识的复习与回顾作为任务驱动,帮助学生复习基础知识,从而为学习新的知识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借助先进的教学手段,增加数学教学的直观性

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应用能力。对于中职数学教学而言,借助先进的教学手段,在增加数学教学直观性的过程中,为学生增加学习的乐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于数学知识本身具有抽象性,单纯地依靠教师来讲解很难让学生透彻理解。通过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变这种现状,将这些枯燥、繁琐的知识用声音、图像、视频等表现出来,不仅能够将抽象化的知识具体化,而且能使得枯燥的知识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让中职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数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例如,讲到《三角函数》有关正弦三角函数图象画法时,如果能利用平移的方法画出图象,并利用幻灯片投放,那么就会使教学更加直观,学生更容易接受。

(三)构建数学模型实施教学

除了以上两种方法外,还可以从构建数学模型方面入手,通过构建数学模型并将之作为数学教学的例题来进行讲解。在中职数学教学中,通过建立模型将数学课与专业课相对接起来。因此,要根据专业需要,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数学模型,并提炼成为数学问题,然后通过问题进行探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及其在专业中的应用,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知识的有用性。

(四)设计学习任务,促进小组合作

在数学教学中设计好学习任务,让学生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通过共同探究、讨论等多种课堂学习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学习。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根据班级成员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合理分组。一般而言,每个小组成员当以4到6人为宜,同时,也要注意在性别上、学习成绩上,以及性格上进行多个方面的考虑,尽可能使得小组成员之间实现优势互补。此外,在小组中分配任务时要进行轮换制,让每一个小组成员都能够完成不同的任务,体验不同学习过程,明确自己的责任,从而提高小组学习的质量。

综上所述,不同的教学方法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会取得不同的效果,不管是哪种方法,都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内容来决定,不能生搬硬套,要注意数学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为其他科目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不管如何,只要教师肯用心去努力钻研,相信都能找到适合的教学方法,并将之科学地应用到具体的数学教学过程中,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王丽萍.如何创新高中数学教学课堂[J].新课程?中学,2014(3)

[2]何卫东.关于高中数学教学的问题和创新探索[J].读与写,2013(13)

[3]黎兰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创新[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3(31)

趣味数学范文第5篇

一、活动目标:

1、新增区域中幼儿能迅速接受理解新游戏。

2、大胆选择自己喜欢的游戏材料和游戏内容,自主愉快地游戏。

3、能与同伴合作游戏,积极交流自己的想法。

二、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知道各区域的游戏玩法。

2、物质准备:(1)各区游戏材料如:穿编游戏、飞行棋、小画板等。

(2)新增游戏区域材料如:五子棋

3、区域内容:

(1)公共区域:大舞台、美发屋等。 (2)班级区域:

(3) 美食区(关东煮):肉串、涮炉等。

美食区(面包店):面包、披萨等。

美食区(咖啡店):咖啡机、桌椅等。

动手区(制作区):剪刀、双面胶等。

动手区(编织区):编制篮等。

益智区(好玩的磁铁):磁铁、迷宫板等。

益智区(解锁):锁、钥匙等。

阅读区:书籍,桌椅等。

三、活动过程:

(一)介绍玩法,激发兴趣。

教师:今天我们的益智区有了新的棋类游戏——五子 棋。

五子棋是中国民间的一种棋类小游戏,十分地简单,谁先横排、竖排、斜排列出5个棋子就算获胜。

(在电脑上下载五子棋的小游戏进行演示,并讲解。)

(二)提出要求,注意安全。

师:

游戏前老师有几点要求提醒大家。

1、动手区里做粘贴画时要注意不要把豆子撒在地上,更不能放进鼻子耳朵里。

2、建构区的小朋友在堆摆易拉罐的时候请轻拿轻放。

3、益智区里初学五子棋的小朋友遇到问题主动找老师。

4、要和其他小朋友文明交往、合作,学会谦让。

5、垃圾放在垃圾桶,不可以随地乱丢。

小朋友们坐坐好,坐的好的小朋友先插卡进区。

(三)自主进区,观察记录

1、了解幼儿入区的情况,是否全部入区,情绪如何。

2、关注各区域活动情况,教师适当加入。

3、仔细观察并记录,给予有困难的幼儿帮助。

4、提醒幼儿遵守游戏规则,学会谦让合作。

(四)重点指导手工区——五子棋

(五)结束活动,观察记录。 整理和收拾

督促幼儿收拾整理,做到轻、快、齐,教师协助收拾整理。

(六)游戏评价

(1)讲解与展示

幼儿自己介绍自己的作品,感受成功后的快乐。

(2)交流与发现

让幼儿交流今天的活动,活动中开心的事情和遇到的问题。

(3)小结

趣味数学范文第6篇

关键词:趣味数学、课程、兴趣

谈到数学我想还是从我自身说起:从牙牙学语到现在,走过了小学、初中、直到现在的师范学校。回想自己的学习生涯;从小对理科有浓厚的兴趣所以在学习数学的时候感觉不是很费力;反观英语,我们初中才开始学习英语,看到一堆有一堆的字母有一种头大的感觉。进而产生一种排斥感,对此,失去了兴趣。以至于到现在英语仍旧如故。

几年前,小学界里诞生了奥数(奥林匹克数学),原本只是带有趣味的,有指向性的,自愿的,开阔思维一门课程。到往后渐渐的成为普及性的一门课程,失去了指向性,进而成为被迫的、强制的;对于一些同学来说慢慢成为一种压力,产生一种畏惧感,进而失去兴趣。

常言说的好:“爱好即获得知识的第一步”,大家都知道小学阶段是人最感性的时期,一切跟着感觉走。试问一位小同学对于已经失去兴趣的一门学科还会再投入精力去研究它吗?所以说使小学生对数学失去兴趣的罪魁祸首是“奥数”背后的那只手。但是现在家长不管这些只是一味的注重小孩儿成绩,而不去寻找理由。所以发生问题首先要做的不是埋怨,而是找原因、找问题。

时间万物都遵循一种循环规律:新事物替代旧事物,在

奥数时代过去之后,我相信趣味数学将是小学教育中新鲜的血液。换句话说,奥数是数学的结束,趣味数学就是学习数学的开始。也许有些人会不赞同我的说法,那么我给大家举几个例子:

(1)这是小学生 阿明感冒生病了,给老师的一个请假条;

请假条

李老师:

我今天 3 又6 7,请假一天,请批准。此致;敬礼

看懂了吗?这个请假条是利用数字与音律的关系及形象来书写的。有趣不缺乏孩子的童心,而且开阔了思维。

译文:

李老师

我今天迷糊又拉稀,请假一天,请批准。此致

敬礼

(2)这 也是一位小同学小花写给舅舅的一份短信;看看是不是同样趣味无穷啊!!!

99:

8 1 7 9,7 9 5 4,7 9 1 8 9 3 4,1 9 1 8 1 7.

此致

敬礼

小花

译文:

舅舅:

不要吃酒,吃酒误事,吃酒要被酒杀死,一点酒

也不要吃。

此致

敬礼

各位,看了这两例子感觉如何?想必各位必定开怀大笑吧!诸如此类的一些数学趣味故事、趣味小游戏、数字谜语、数字成语……这些都属于趣味数学。我想小学生看了也一定会开怀大笑,会让他们觉得以前那么枯燥的数学,竟然如此有趣。

上一篇: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建议范文下一篇: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方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