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范文

2023-09-19

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范文第1篇

为抢占海洋开发主动权,全面推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去年6月30日,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对蓝色经济区总体目标、基本思路、发展重点等方面作出明确安排。根据这一部署,山东省30多个省直部门历时一年,编制完成15.95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和6.4万平方公里陆域面积组成的半岛蓝色经济区总体规划纲要,同时完成26个专项规划。规划主体区确定为山东全部海域和青岛、东营、烟台、威海、潍坊、日照六市以及滨州的无棣县和沾化县所辖陆域,共涉及51个县市区,联动区包括规划主体范围之外的省内几大区域。

根据规划,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以3000多公里海岸线为主轴,突出做大做强海洋经济这一主线,坚持交通同网、市场同体、环境同治、产业联动、信息共享,将7市51个县市区设定为主体区,与其他市县区组成联动区,互促互动,联动发展,从而实现陆域与海域的统一大布局。

在半岛蓝色经济区空间布局上,山东提出构建“三带三区”总体发展框架,即在16万平方公里海域上,由近及远形成海岸、近海、远海三条开发保护带,此举相当于将山东的陆域面积扩展了一倍,既可承载养殖捕捞、远洋渔业、海洋食品等海洋经济第一产业,也可承载造船、海洋新能源、生物产业、海洋工程、环保产业、海洋化工等海洋经济第二产业,更可承载旅游、物流、海洋信息产业等海洋经济第三产业。

规划提出,按照“突出重点、凸显特色,接长短板、拉长链条,提升素质、拓展空间”的思路,重点选择链条长、关联度高、带动效应大的产业,以科技研发为先导,实施集中突破,着力在海洋生物产业、海洋装备制造业、海洋能源矿产业、现代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物流业、海洋文化旅游业、海洋工程建筑业、海洋生态环保产业八个方面形成产业优势。这八大产业,体现了高端技术、高端产品、高端产业引领发展的方向,在“蓝色产业体系”的框架之下,拓展经济区发展新空间。

青岛市响应省的号召,自省委、省政府提出和实施“海上山东”建设战略以来,市委、市政府坚持把海洋开发与管理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充分发挥海洋资源和科研优势,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充分做好“海”的文章。 加大海洋规划立法,坚持依法管理,建立规范的海洋开发新秩序。我市始终把规范海洋资源开发作为海洋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坚持开发与管理并重,科学

配置海域资源,严厉打击非法围填海、非法采砂和海域污染等违法行为,依法维护了海洋开发秩序。近年来,我市编制完成了《青岛市海洋功能区划》,制定实施了《青岛市海洋经济“十一五”发展规划》、《青岛市海域使用管理条例》以及海岸带规划、海洋渔业管理等地方性法规。同时,切实抓好海域使用管理“三项制度”的落实,大力推行海洋功能区划制度、海域使用权属管理制度和海域有偿使用制度。目前,海域使用登记率、确权率和年审率均达到99.8%以上。我市先后被确定为国家级海域使用管理示范区、中国海监执法示范单位,2006年,我市被评为全国海域使用管理先进单位、全国海洋环境保护先进单位、全国海洋执法先进单位、全国科技兴海先进单位,并被授予“全国海洋综合管理特等奖”。

突出港口龙头地位,积极培育主导产业,努力构建海洋产业新体系。一是突出港口发展。青岛港是重要的国际贸易口岸和海上运输枢纽。港口西移和区港联动的顺利实施,为青岛港口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拉动了西海岸迅速腾飞。目前,青岛港与世界上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50多个港口有贸易往来。2006年总吞吐量突破2.24亿吨,集装箱突破770万标准箱,集装箱、原油、矿石的吞吐量均位居全国前三位,成为中国综合功能最强的亿吨大港。二是深度开发滨海旅游。青岛作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滨海旅游资源品位和知名度较高,秀丽的山海风光、迥异的建筑风格,形成了浑然一体的“山海城”旅游景观。我市抓住承办奥帆赛的历史性机遇,确立了“帆船之都、度假天堂”的城市形象定位,突出“山、海、城”特色,将旅游重点从海岸推向海上,给滨海旅游注入新的活力。三是加快现代渔业发展。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先导,大力开展原良种繁育、工厂化养殖、健康生态养殖、深海抗风浪网箱养殖、虾池立体养殖海参等现代高效渔业建设,积极引进外资,不断提高海产品的外向度和精深加工能力,加粗延伸海产品产业化链条,提高其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有效地提升了海产品产业化的整体水平。2006年完成水产品产量125万吨、产值89.5亿元。水产品出口创汇13.24亿美元,占全省40%,居全国同类城市首位。四是海洋船舶工业、海洋盐业、海洋药物及生物制品、海洋新材料等产业发展迅速,2006年实现产值超过155亿元。青岛已成为海洋船舶工业的重要集聚地,北海船厂西迁及中船重工海西湾修造船基地和配套项目进展顺利,韩国现代造船项目等一批大项目已经启动,船舶工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我市还被确定为国家级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示范城市和产业化基地,年海水利用量为8.85亿立方米,日均242万立方米,海水利用量位居全国同类城市先进水平。去年10月,国家发改委和国家海洋局专门在青岛召开全国海水利用现场会推广了经验。

实施“科技兴海”战略,增创海洋经济发展新优势。海洋科研是青岛的一大优势,在最近召开的市第十次党代会上把打造国家海洋科研中心列入城市未来发展的重要目标,为海洋科研增添了新的动力。“十五”以来,我市分别承担了国家“863”计划和“973”计划中50%、91%的海洋科研项目,争取各类科研资金达6.8亿元。近三年来,市政府共投资2400万元,重点扶持中科院海洋所、水科院黄海所、中国海洋大学、省海水养殖研究所等科研单位联合建设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每年7000多万的科技三项经费有近50%用于海洋科研开发、基地建设和人才培养;每年约7000万元的海域使用金,主要用于海洋科技、海洋开发与管理和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建设。目前,全市拥有海洋药物、海洋功能食品、海洋生化制品企业100多家,海洋活性物质及新材料等企业近百家,已经初步形成集群效应。加强海洋环境保护,促进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近年来,我市深入开展海洋环境综合整治,加强近岸海域环境监测,定期发布《青岛市海洋环境质量公报》。以

控制污染物排海总量为目标,严格实施海洋、海岸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有效遏制了海洋环境污染,实现了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良性循环。近几年,投资6.6亿元实施了前海一线截污整治工程,拆除了区域内全部鲍参池等养殖设施,恢复了海域的自然面貌;投资1700多万元,组织开展了对胶州湾的保护和治理工作,建设了一批海洋自然保护区;结合奥帆赛筹备工作,积极建设国家级海洋环境监控区,重点加强海洋水文、水质和海域赤潮监控预报,维护良好的海洋生态环境。

青岛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建设海洋强市

(一)加强海洋管理,努力构建海洋管理新秩序。严格执行《青岛市海洋功能区划》,认真落实海域使用审批程序,加强海洋环境保护,搞好海洋环境监测,严格控制陆源污染排放,搞好胶州湾综合整治,加快海洋资源自然保护区建设,确保依法用海、科学用海、节约用海、集约用海,逐步建立起规范、科学、高效的海洋管理新体系。

(二)突出发展重点,优化海洋经济结构。突出发展临港工业,大力发展滨海旅游,深度开发现代渔业,积极拓展海洋服务业,争取到2010年二三产业占海洋经济的比重达到85%。港口方面,加快建设前湾港深水泊位,在有条件的港湾规划建设港口集群,构筑功能多元化的综合性大青岛港,努力构建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临港产业方面,统筹配置产业项目,使专业产业园区和复合型临海经济带交相呼应,协调发展。旅游方面,继续抓好主城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培育度假旅游、观光旅游、海上旅游、文化旅游、商务节会旅游等多元化旅游产品体系。海洋渔业方面,以现代高效渔业为目标,加快建设水产原良种培育体系、水产品精深加工基地、深水网箱和工厂化养殖基地、休闲渔业示范区及渔业物流与贸易中心。

(三)实施科技创新,增强海洋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发挥驻青海洋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优势,加快建设青岛国家海洋科研中心,构建海洋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加大对重大科技兴海项目的扶持力度,争取在海洋生物技术、海洋工程技术、船舶制造技术、海洋信息技术、海洋化工技术等方面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创新成果,推动产学研相结合。加快国家深海潜水基地建设,加速特种海洋新材料研究、海洋生物资源高值化利用研究、海水种苗繁育技术研究,争取尽快实现新突破;积极推进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项目。

二十一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在一定的意义上,可以说谁掌握了海洋,谁就掌握了未来。科学开发海洋资源,是解决人口的剧增,资源匮乏和环境恶化三大世界难题的必然选择。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发展海洋经济,顺应了人类发展的大趋势,代表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方向,我国是海洋大国,海洋问题是关乎世界经济重要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海洋经济的发展,2003年国务院引发了新中国第一部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奋斗目标,这些年历通过技术创新、产业培育海洋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的势头,经济总量不断增加,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日俱增。前年四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山东调研时强调,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这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提出的新的要求。特别是特别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这是我国区域经济目标战略的新的拓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山东省具有发展海洋经济的诸多优势,实现蓝色经济发展战略取得了重要的

进展,文登南海新区作为山东打造半岛蓝色经济区的九大核心区之一,先行一步,掌握先机,抓住了发展蓝色经济的主动权,发展海洋经济打造蓝色经济区,是一项开拓性、创新性很强的工作,需要进行深入研讨,不懈的探索,找出一条又好又快发展的路径。

围绕蓝色经济和蓝色经济的发展,我想提出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一是要统筹海陆的发展,蓝色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与海洋经济的不同之处在于,打破了海是海、陆是陆的传统观念,不是单纯对海洋资源进行开发,而是把海域、陆域作为整体建设,强调技术、产业、土地、海域的优化配置。统筹推进海陆经济的发展,找准突破口,找准思路,重视统筹海陆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海陆产业对接,联动发展,积极引导海洋产业链向内陆的延伸。海洋产业与临港产业、设海产业互为延伸。

二是要统筹产业的发展,国际金融危机对沿海经济造成了很大冲击,但是产业结构合理,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沿海地区受到的冲击相对较小,这启示我们必须加大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文登南海新区的规划标准非常高、度假服务业可以为制造业提供支撑,产业区域制造业可以有益推动度假区服务业的繁荣,但是我们要看到,要真正的形成合理的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健康的发展。必须提高项目进区的门槛,多发展一些新能源、环保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的服务业,加快发展海洋产业,全面提高海洋资源综合开发和高效利用水平。这些工作南海新区正在做,一定要把握原则,坚持做下去,形成规模,形成拉动。

三是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是崛起的关键。在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业的同时,沿海地区要依托自身丰富的资源,大力发展工厂化的养殖、水产、毛皮动物养殖等高附加值产业,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建立统一规范的城乡人力资源市场,抓住开发用工需求量,抓住就业机会多,加大转移农村劳动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四是要统筹生态发展,生态保护是蓝色经济区的命脉,命脉不在,一切无从谈起,保护和开发相结合,成为蓝色经济区重要建设,在开发建设过程中,要牢固的树立环境优先、有序发展的理念。把林地、湿地、海洋、沙滩作为宝贵资源保护,把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突出中集约用海用地,提高单位岸线和用海投资程度,保护与开发要统筹规强海资源的建设,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协调发展,做到经济建设与生态的保护双赢。在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业的同时,沿海地区要依托自身丰富的资源,大力发展工厂化的养殖、水产、毛皮动物养殖等高附加值产业,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建立统一规范的城乡人力资源市场,抓住开发用工需求量,抓住就业机会多,加大转移农村劳动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范文第2篇

儒家创始人为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人(今山东曲阜)。孔子思想里,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礼”。所谓的“礼”只是纲常名教化的政治、社会秩序。《论语·子路》中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在孔子思想里,“礼”是与“德政”相结合的。在《为政》中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即主张礼治德化与政令刑罚相辅而行。

孔子思想另一重要内容即是“仁”。如《论语》中的“克己复礼为仁”、“仁者爱人”。“仁”既是孔子修己治人的根本原理,又是孔子实践道德的最高原理。“仁”作为一种精神品质,包含了多方面的伦理道德原则。除了是一种使人们自觉、主动地遵循礼的道德素养之外,还是一种处理人际关系的道德伦理准则。天命观,把天视为主宰一切的权威,并把它作为思想体系的终极依据,“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但另一方面,他也表现出一些理性精神,主张天人可以互相感通,强调在人事活动中去体认天命,强调人事有为。“不怨人,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宪问》)学习方法与认识论上也总结了不少经验。但其中有些糟粕,如知识来源,他肯定有些人“生而知之”。

关于学习的问题中,孔子认为学习本身是不断实践的过程,强调要反复地学习实践才能巩固所掌握所学的知识要“学而时习之”(《学而》)“温故而知新”(《为政》)。他还主张学与思并重,“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还有就是其的“执两用中的中庸之道”,他在称赞舜“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子思,名伋,是孔子的孙子,他继承和发挥孔子的中庸之道,提出以“诚”为核心的人生哲学。孟子,名轲,子思的学生,提出了“性善”和“仁政”说。仁政里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朴素的民本主义观点。还有就是他的关于人的浩然之气即“大丈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荀子,名况字卿,他提出的是“性恶论”,人为人性本恶。主张隆礼重法。到了汉代的董仲舒,他有以儒家为中心,吸取黄老之学以及阴阳、名、法各家。提出了“天人感应”说,还根据他的神学的人性论,建立起“三纲”、“五常”的道德观念,他在《举贤良对策》中,提出“独尊儒术,罢黜百家”。他所提出的这个思想文化专制方针,确立了儒家在我国封建社会意识形态中的核心地位。而后对儒家文化还有很大贡献的还有朱熹等大家。

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范文第3篇

区域经济的非平衡发展,是世界范围内从古至今一个具有普遍性的经济现象,古今中外的经济史表明,区域经济非平衡发展是一个极为普遍的客观经济现象和规律。区域经济非平衡发展虽然是由聚集经济引起的,但是,其根源在于某一地区因非移动性要素与其他地区相比具有绝对或相对优势,而导致该地区聚集经济的形成,并通过其自我增强的初始循环和累积循环过程,使该地区经济增长持续地高于其他地区并导致收入差距的扩大。

[关键词]区域经济;非平衡发展;聚集经济

程启智(1953—),男,博士,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生态文明与可持续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政府管制与可持续发展经济学;汪剑平(1973—),男,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博士生,江西省发改委工业处处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政府管制与可持续发展经济学。(湖北武汉430073)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进入21世纪后,中国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内陆省份明显加快了发展步伐,但区域经济发展明显地表现为非平衡发展和区域收入差距的扩大趋势,由此引起了人们对非平衡发展问题的高度关注。本文从理论上深入分析区域经济非平衡发展的表现形式及其根源,对于缩小差距,走“共同富裕”之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经济非平衡发展:一个世界性的经济现象

经济发展的非平衡性并非一国一区域的经济现象,而是世界范围内从古至今一个具有普遍性的经济现象。

上古时期,四大文明古国分别发源于尼罗河、两河流域、印度河和黄河,即是世界经济不平衡发展的早期例证。中世纪,世界大部分地区尚处于教会统治的黑暗时代,愚昧而又落后;而此时,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空前繁荣,在许多方面都居世界领先地位,成为世界上的农业经济中心。但是,明代以后,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结构窒息了内部的经济活力,同时,随着欧洲商业文明的产生,地中海沿岸因其优越的港口地理位置而垄断了东西方贸易,于是,意大利、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国家相继成为世界经济贸易中心。

产业革命最先发生在英国,它所带来的巨大经济变革使英国迅速崛起,成为世界工业中心、贸易中心和国际金融中心,随之世界经济中心也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了英国。然而,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出现了“英国病”,其经济出现停滞并开始走向衰落。此时,由于发电机的发明,德国率先开启了电气化时代,其经济呈高速发展态势。于是德国想取代英国的中心地位,据此前后挑起了重新瓜分世界势力范围的两次世界大战。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因遭受战争的破坏最小,并趁机大发战争横财,其经济实力得以迅速上升。

二战后的初期,无论是英国还是德国,经济实力均受到了严重削弱,美国则独霸世界经济之首,其工业生产占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的1/2以上,出口贸易占l/3、黄金储备约占1/4。但在世界经济非平衡发展规律支配下,在随后的50多年里,随着德、英、法、意等西欧国家和日本经济的逐步恢复与发展,它们之间的实力对比也就相应发生了改变。基本态势是:美国经济增长逐步下降,英国经济继续衰落,法国和意大利经济有所增长,日本和联邦德国的经济增长快速而呈跳跃式上升。其中,增长速度最快的是日本,其次是联邦德国。战后,不仅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仍然呈现出经济非平衡发展的规律性,而且,发展中国家之间,以及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也表现出发展的非平衡性规律。继日本之后,被誉为亚洲“四小龙”的新加坡、韩国、中国的香港和台湾地区在20世纪70年代迅速崛起。

在经济非平衡发展规律的作用下,当今世界更是一个“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大舞台。伴随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四小龙”增长奇迹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进入21世纪以来,被誉为“金砖四国”(BRICs)的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因其连续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而受世人瞩目。高盛公司甚至预言:BRICs将于2050年统领世界经济风骚。

经济非平衡发展规律不仅体现在世界范围内,而且在一国经济发展中如中国经济发展中也表现出其绝对的规律性。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平衡性,实际上早在古代和近代就存在。宋代以前,中国经济的重心一直在北方,但从东汉末年开始,由于北方长期处于战乱,南方相对稳定,从而导致中国经济重心逐渐向南转移。近代由于国外资本主义经济首先从东南沿海及长江中下游的港口侵入中国,使这些地区的现代商品经济比内陆地区发展得更早更快,至此,中国开始出现东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并一直延续到20世纪50年代初。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出于国际政治局势的考虑,国家向北方的内陆省份投资倾斜,于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南北问题”,即北方较南方发展更快。但实践表明,撇开政治因素,这一倾斜政策并不成功。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地区由于在优惠政策支持下获得大量的资金、技术、人才,加上自身的区位优势和商品经济传承优势,而实现了快速经济增长,相对而言,中部和西部地区发展滞后。

由于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不仅表现在东、中、西部的发展差距上,而且还表现在省域经济内部的发展差距上,后者不平衡性甚至比前者更大。据肖金成对2001年中国22个省域内(除4个直辖市、港澳台和5个自治区外)的经济发展差距研究,发现省会城市所在地区与该省人均GDP最低的地区的平均差距为4.45倍①。由此可见,经济发展差距最大的既不是东中西部的差距(2001 年东西部的平均差距为1.44 倍),也不是城乡之间的差距(2002 年城乡之间的平均差距为3.1倍),而是省域经济范围内中心地区与边缘地区的差距。

通过以上古今中外粗略的经济史分析,我们基本可以认定,区域经济非平衡发展,是一个极为普遍的客观经济现象和规律。当然这并不是要否定公平发展的价值观,但是公平发展的价值观应该建立在客观经济规律的基础之上,而不是相反。所以,在理论上深入研究区域经济非平衡发展的表现形式和原因,对于缩小差距,走“共同富裕”之路,显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经济非平衡发展的表现形式:经济聚集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聚集是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突出现象,在某种程度上讲,城市就是聚集的结果,因此它是区域和城市经济学的核心概念。为有利于探讨区域经济非平衡发展问题,与此密切相关的几个概念我们有必要界定清楚。

聚集不仅是系统要素的一种特征性组织结构,也是系统进化的特征性演变过程。一般系统进化理论将这种过程称为会聚(Convergence)②。它意味着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系统趋向于连锁,超越原有组织层次的功能复杂性优化极点,从而创造出更高层次的系统,并且有选择地“忽视”下层系统的动态细节。

经济聚集,静态而言,是指资源、技术、人口、资金、信息、经济活动等构成经济增长的要素在某一地理空间位置即区域的集中;动态而言,是指构成经济增长的要素向某一地理空间位置即区域的移动过程。聚集经济则是指资源、技术、人口、资金、信息、经济活动或者企业、产业向某一特定区域集中而产生的好处和成本节约的经济现象,亦称聚集经济效益。所以,两者在通用的情况下,前者是因,后者是果。由于要素的有限性,经济增长的要素集中在某一地区,相对而言,其他地区的要素就会减少,集中程度就会弱化,从而导致该地区与其他地区经济之间不平衡发展和差距扩大。也就是说,经济聚集的必然结果是所谓的极化效应。为什么经济聚集会导致经济非平衡发展?这是由于聚集经济效应作用的结果。

(二)聚集经济效应

聚集经济效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八个方面:第一,某些指向性相同的或者前向、后向关联性企业集中在一个地区,可以节约生产成本。比如,炼钢企业与炼焦、炼铁、轧钢、重型机械等企业聚集在一起,可以节约劳动力、运输费用和燃料等。第二,相关产业集中于某一区域,可以共同利用某些辅助企业而降低成本。第三,各种产业在某一区域的集中,可以共享该区域如城市的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第四,人口和产业在地理上的大量集中,将扩大该区域市场的潜在规模。第五,人口和产业的聚集,将使熟练劳动力市场的形成,于是,不仅企业可以很方便地雇用到自己所需要的熟练劳动力,而且也使这些劳动者可以很方便地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企业和工作岗位。第六,工商业在地理上的集中,可使经营者之间面对面地打交道,这有助于他们增进信任,以更为有效的方式进行交往,从而使信息和思想得以自由交流。第七,经济高度聚集的大城市,一般是区域性的金融中心,聚集了各种金融机构,如大银行、信托投资公司、证券交易所、证券公司、期货公司等,它们给所有的企业提供了高效而便利的金融服务。第八,企业和产业在地理上的集中,促进了商业信息的快速交流和技术扩散。如果聚集的企业和员工的数量越多,交流思想的机会也就越多,创新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实际上,上述几个方面的聚集经济效应还具有不断自我增强的累积效应。一般来说,企业总是希望在最大的市场中生产,以节约运输成本和获得规模经济及其外部经济的好处,但是市场规模的大小一方面依赖于企业和产业进入的数量和规模,另一方面依赖于居民数量和收入水平,而他们又反过来依赖于其工作和消费的可获得性。企业和产业的集中既提高了该区域的经济规模,又提高了工作和消费的可获得性。同时,大量企业和产业的集中,使得该市场区内产品种类丰富而多样化,且价格便宜,消费者由于偏好的多样性和追求生活成本最小化,而选择在该区域内集中,居民的集中进一步扩大了市场容量和消费水平,进而又吸引企业和产业进入。这种因果循环累积的自我增强机制,便是聚集经济得以形成的重要微观机理。③

三、经济聚集的原因分析

(一)经济聚集的外生动因

关于聚集经济原因的外生解释,我们可以从要素禀赋和区位差异以及外部经济两个方面进行理论分析。

按照新古典主义贸易理论,经济活动倾向于集中在最适宜的要素禀赋区域和具有区位优势的地区,也就是说,企业和产业将根据对要素的需求、价格以及区位条件来选择其投资与开展经济活动的区域。例如:劳动密集型产业将集中在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地区,采掘业倾向于集中在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由此而形成其社会分工,并相互交换其产品,以获得比较利益和绝对利益。应该说,这一理论是能够解释古代和近代的许多经济聚集现象的。例如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的兴盛,是和大河流域优越的地理环境相关的;近代许多港口城市如中国香港、上海等中心城市的兴起,也是因为它们拥有便利的交通区位条件。

但是,如果对以非自然要素为对象的产业进行分析时,我们将发现要素禀赋差异无助于说明其产业聚集现象。例如,制造业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我们虽然可以用资本的区域禀赋差异来解释制造业在该地区的集中,但如果要进一步解释这种禀赋差异是如何形成时,我们却是难以给出合理解释的。因为资本禀赋的区域差异本身在很大程度上是区域经济非平衡发展的结果而不是其原因。

外部性,是指某个微观经济单位的经济活动对其他微观经济单位所产生的非市场性的影响,也就是说不经市场交易而对其他微观经济单位造成的成本或收益的影响。其中,有利的影响被称为外部经济;不利的影响被称为外部不经济。这两者也统称外部经济,它最早是由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中提出的。由于经济聚集具有收益递增效果,但这又与新古典的完全竞争理论相冲突,所以外部经济是马歇尔用来协调两者矛盾的产物。他认为,经济聚集的发生源自于三个方面的:第一,聚集为具有专业技能的工人提供了劳动力共享的市场;第二,聚集可以为企业提供廉价的专门化的中间投入和服务;第三,聚集有利于信息传播,使企业从技术外溢中获利。

在区域经济学中,人们把这种外部经济在空间结构中的作用分为局域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前者又称地方化经济(Localization Economics),是指同一行业的企业或一组密切相关的行业由于聚集在一个特定地点,通过产业功能联系所获得的外部经济。但是,对于该行业来说,这种影响则是内部经济效应。当聚集经济对于企业和产业而言都是外部经济时,就出现了城市化经济。城市化经济(Urbanization Economics),是指由多个行业(产业)向城市地区集中所形成的聚集经济。城市化经济使得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在大范围内得到共享,而这种共享有效地降低了城市区域内的所有企业的成本,因而使得那些小型企业也有条件从事专业化生产或专业化服务。

(二)经济聚集的内生动因

20世纪70年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西方发达国家如美国、联邦德国、法国和意大利等国相继涌现出了一大批聚集的“新产业区”,这些在地理空间上高度聚集的新产业,极大地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和科技创新,成为这些国家和地区经济竞争力的典型代表。这促使人们对聚集经济的重视和深入研究,并开始抛弃新古典理论不现实的假设,通过引进收益递增和垄断竞争因素,内生地解释了聚集经济的形成原因。

如用内生理论来解释经济聚集的原因时,马歇尔的关于劳动力共享和知识外溢的外部经济理论便与规模收益递增不再相冲突。当一定规模的劳动力和企业在某一地区集中时,劳资双方都能获得递增规模收益。首先,地域性的劳动力共享市场可以减少雇主和雇员双方的搜寻成本。经济聚集程度越高,劳动力市场就越大,而劳资双方的搜寻成本则越小,搜寻活动的效率也就越高。其次,地域性的劳动力共享市场可以有效地降低劳资双方的市场风险。从雇主方讲,由于较大劳动力市场总保持着绝对量较大的求职者,因此,当市场不确定时他可以采取富有弹性的生产方式,而无需保持一定数量的劳动力储备。对工人来说,一方面,在经济活动集中的区域工作虽然将面临较强的就业者竞争,失业可能随时发生,但他同时也面临较多的就业机会,一旦失去工作他可以很快地找到新的工作岗位;另一方面,经济集中的区域也给就业者提供了更多的跳槽机会和发展机会。所以,即使在不确定的市场,劳资双方也因经济活动在地理上的集中而都能获得递增的收益。

聚集经济的外生理论把知识外溢的作用看成空间成本的降低。但实际上,随着交通、通信技术的改进和效能的提高,其空间摩擦成本越来越趋于下降。所以,空间成本不能充分地解释知识外溢对经济聚集的好处。但从内生的理论来看,知识外溢对经济聚集的作用,是和知识扩散机制相联系的。知识扩散机制主要有三条途径:(1)第一条途径是通过厂商扩大投资实现的,而这时,知识并没有扩散到其他地方,因而知识外溢与空间成本降低无关。拥有新知识的厂商扩大投资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因为新产品生产获得了较多的利润即创新租金;二是其高额利润诱使其他低利润领域的资本通过市场流入这一新的生产领域。(2)知识扩散的第二条途径是所谓的模仿。当一家企业因拥有新知识而获得成功后,其竞争对手将会想方设法地找出其成功的原因,并进行模仿。(3)第三条途径与第二条相似,即模仿,但实现的机制不同,它不是通过有意地投入资源而获取有关的新知识,而是由于随机的原因,例如通过人员的流动实现,也就是所谓的传染病机制。我们知道,知识分为公共知识和私人知识。对公共知识,通过第一种模仿扩散机制途径是很容易实现的。但对于私人知识来说,该途径就难以获得,而需要通过“边干边学”机制才能实现。阿罗说:“私人知识在很多生产领域的作用都非常突出,其中包括高科技领域。……边干边学是复制私人知识的一种途径,这种复制并不是通过任何直接的资源投入获得的,而是作为生产副产品或联合产品形式出现的。”④实际上,边干边学机制不仅在企业中存在,而且它通过生产联系存在于整个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之中。所以,空间成本不一定是知识扩散的障碍,但知识扩散的机制和实现方式却使它具有空间聚集的意义。

(三)经济聚集的根源

通过以上对经济聚集的内生和外生动因分析,我们发现,导致经济活动在某一地理空间的聚集,从而使区域经济非平衡发展的因素,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是要素禀赋因素;二是分工和专业化因素,它与规模经济及其收益递增有关;三是一定规模的外部经济因素,因为当达到一定经济规模时,经济活动便会产生收益递增,所以它也是内生的。然而,如果进一步追问:分工和专业化,从而一定规模的外部经济,为什么在该地区发生,并形成聚集经济?这必将使我们陷入循环论证和同义反复之中,因为只有经济活动聚集到一定规模后,才有可能产生收益递增的分工和专业化及其内外部经济。所以,即使是内生的理论并不能在根源上对聚集经济的形成作出合理的解释。我们认为,要想冲出循环论证的怪圈,还需要回到古典的要素禀赋理论上来,但同时需要冲破新古典主义的一般均衡理论框架。

现有的理论在分析要素禀赋时,通常把生产要素分为自然要素和非自然要素,前者如自然资源、土地、位置等;后者如资本、人力资源、技术、制度(包括各种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制度)等等。这样分类,显然无助于分析经济聚集形成的根源,因为:前者虽然基本上是不可移动的要素,但是有些资源如矿产资源,从投入要素来说,它也是可以移动的,即通过开采,它们是可以流动到其他地区;后者除制度、基础设施等因素不可移动外,大多都是可以移动的。这些可移动的要素既然可以流动到其他区域,那么,它们本身就无助于说明这些要素何以流动到该区域而不是它区域聚集,并形成一定的规模,从而产生外部经济效应。所以,我们认为分析经济聚集的根本原因,需要把要素按可否移动性,而分为移动性要素和非移动性要素。

本文所说的非移动性要素,是指那些与特定区域的地理空间相联系的无法通过市场交易而流动到其他区域,或者难以在其他区域复制的各种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如果这些非移动性要素对经济增长具有区域性的绝对或相对优势,那么,由于其特定的区域空间性质,使其拥有了某种垄断性,从而在经济增长中便可以产生超额利润。于是,因其非移动性优势而使该区域对其他可移动性要素和经济活动产生了聚集力,并形成聚集经济,这才导致增长极的形成和区域经济的非平衡发展。所以,非移动性要素才是解释经济聚集从而区域经济非平衡发展的根源。对于非移动性要素,我们可以概括地分为以下四大类:

(1)区域性制度,即广义的制度因素。它包括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正式制度,主要是指政府组织及其制定的区域性制度安排和政策法规等,例如深圳特区的优惠政策,与全国其他区域相比,在20世纪80—90年代具有独特的区域优势,而导致全国的生产要素向该地区聚集,从而带来了该地区超速发展。非正式制度,主要是指文化、创业精神等等,例如,温州地区的创业精神和传统,对温州的率先发展所产生的经济聚集作用。

(2)地理位置即区位因素。这主要与交通和区域性贸易有关,比如深圳特殊的地理位置及其与香港特别行政区之间的贸易关系,其他地方也是无法相比的;近代世界各国优良的港口城市无不率先发展,并产生聚集经济效应,从而成为当时乃至今天都是世界经济的一个增长极,如纽约。

(3)社会和自然环境因素。这些因素,当它们在某一区域出现并具有绝对和相对优势时,也是不可移动或难以复制的。前者如社会稳定,是影响经济聚集从而增长的重要因素。为什么中东地区难以形成聚集经济,就是因为该地区战乱不断。不仅近现代如此,在古代也一样。例如,为什么在南北朝和五代十国时期,中国古代经济的重心不断南移,即经济向南方聚集?就是因为北方长期处于战乱之中,而南方社会环境相对稳定。自然环境因素,虽然不是经济增长的充分条件,但如果自然环境恶劣,经济增长显然是不可能发生的,更不用说经济聚集。所以,它是经济聚集和增长的一个必要条件,尤其在现代。

(4)软硬基础设施因素。这里的软基础设施不包括制度,主要是指为经济增长提供优良服务的行业如金融业。为什么区域性的增长极往往出现在大都市,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与其他地方相比,它有着优越的软硬基础设施先决条件。基础设施虽然可以复制,但在一定的时间内是难以复制的,尤其是当软基础设施的优势如金融服务中心形成后,更是难以在其他区域复制。

需要说明的是,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非移动性要素在既定的技术和社会条件下还可以分为可变和不可变的非移动性要素。例如土地数量和地理位置在既定的社会与技术条件下是不可变的,但是,基础设施、制度、社会和自然环境等要素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却是可变的。在发展过程中基础设施会增加,制度会改进和完善,环境会变得更好,等等,这将使该地区的聚集经济效应累积性地自我增强。当然,可变的非移动性要素也会向不利的方向变化,例如,过度发展会使环境变差,政府不自律会导致寻租日益猖獗,等等。显然,前者将增强该地区聚集力,而后者将减弱其聚集力,甚而导致聚散力的出现。

四、区域经济非平衡发展的一个综合性分析框架

区域经济的非平衡发展,具体表现为某一地区如中心城市相对其他地区所获得的一个优先而持续的经济发展过程,从而造成经济的非平衡发展和收入的差距扩大。这个发展过程实际上是该地区聚集经济不断自我增强的循环过程,它在时间顺序上可以分为初始循环和累积循环两个阶段。

初始循环,是指某一地区由于其不可移动性要素禀赋与其他地区相比具有绝对的或相对的优势,即具有较强的聚集力,而导致其他地区的可移动性要素纷纷向该地区聚集,形成一定的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并促成该地区分工和专业化的初步发展,从而使该地区形成某一区域经济的增长极或优先发展的循环过程。所以,区域经济的初始循环,必须要依托该地区不可移动性要素的天赋优势及其垄断效应才能实现。否则,即使你有再多的移动性要素优势如人才和技术优势,但因其他地区的聚集力而使该地区留守不住,最终这些可移动性要素必将“孔雀东南飞”,即流动到有聚集力的地区。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上半期,内地大量的具有优势的移动性要素如人才、技术、资本等要素纷纷流动到东南沿海地区,就是其证明。所以,增长极或增长中心形成的真正原因,存在于非移动性要素禀赋之中。

累积循环,是在初始循环的基础上由于其分工和专业化而形成的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的收益递增优势,并促进非移动性要素在数量和质量上的累加(例如:某地区经济获得优先增长即增长极的形成,必将带动该地区基础设施的增加和制度的完善),由于这两个方面优势的累积,而使其聚集力不断自我增强,从而导致该地区经济获得良性而持续发展的循环过程。所以,累积循环与初始循环不同,它主要不是靠非移动性要素天赋的垄断优势产生的聚集力,而是靠后天的分工和专业化及其规模经济与外部经济优势实现的。

我们在理论上把区域经济的聚集效应及其优先发展过程,分为初始循环和累积循环,不仅仅是为了便于深入探讨区域经济的增长极及其聚集效应形成的真正原因或初始原因,更重要的是它有利于分析区域经济怎样才能获得持续发展。也就是说,虽然某一地区因其非移动性要素的优势而获得优先发展,但是经济聚集如果没有后续的累积循环,是不可能获得持续发展的。至此,我们就可以直观地给出区域经济非平衡发展原因的一个综合性理论框架图。(见图1)

五、两点简单结论

(一)区域经济的非平衡发展,在现象上表现为生产要素和经济活动在某一地区或中心城市的聚集,从而导致该地区的经济增长持续地高于其他地区和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经济聚集,探究其根源,是由于该地区的非移动性要素与其他地区相比具有绝对或相对优势,并通过自我增强的初始循环和累积循环过程而形成。

(二)21世纪以来,中国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内陆省份明显加快了发展步伐,因此,省域经济如何选择优先发展的区域即具有非移动性要素优势的区域至关重要;但同时,还需要在发展过程中强化这一优势,以获得聚集经济的累积循环,走上持续发展之路。

注释:

①转引自肖金成著:《省域中心与边缘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载于《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第22—26页。②E•拉兹洛著:《进化——广义综合理论》(中文版)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③ Krugman,P.R.:“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99, 1991,P.490.④Kenneth Arrow: “The Produc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Knowledge”, See Gerald Silverberg and Luc Soete,The E-conomecs of Growth and Technical Change,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imited, 1994, P.17.

[参考文献]

[1] 安虎森.区域经济学通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2]魏后凯.现代区域经济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3] 保罗•克鲁格曼.发展、地理学与经济理论(中文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4]饶勇,黄福才,魏敏.演化博弈论视角下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M].贵州社会科学,2008,(5).[5]郝寿义.区域经济学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格致出版社,2007.[6]韦镇坤.适宜技术与我国不同地区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J].贵州社会科学,2008,(6).

【责任编辑:叶萍】

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范文第4篇

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各项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群众对环境污染问题反应强烈。这种状况与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直接相关。不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资源支撑不住,环境容纳不下,社会承受不起,经济发展难以为继。只有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才能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同时,温室气体排放引起全球气候变暖,备受国际社会广泛关注。进一步加强节能低碳工作,也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迫切需要,是我们应该承担的责任。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的理想形态是充分发展“阳光经济”、“风能经济”、“氢能经济”、“生物质能经济”。它的实质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为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操作性诠释,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综合创新与实践,完全符合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发展思路,是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不可逆转的划时代潮流,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全球性革命。

细分来说,低碳经济有以下好处:

1、改善大气环境。

2、提升能源安全。随着全球能源需求量的迅速上升,未来是否可以长期供应、石油和天然气等资源往往储存在世界范围内政治最不稳定的地区等问题,提高能源安全已经被提到了很多国家议程的首位。不解决气候和能源问题将导致未来气候效应和资源匮乏之间冲突的不断升级。同时获取气候和能源安全则会提高能源供应的多样性,扩大本地能源生产的范围,并降低对进口石油和天然气的依赖。大幅降低能源依赖对于发展中国家尤为有利。

3、扩大就业,促进可持续发展。如果向低碳经济的转型成本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获得,那意味着GDP的增长可能加速而不是放缓。对兴建CCS电厂、新能源、建筑节能、新能源汽车等方面的新的投资将促进产出并创造就业。如果边际成本可以通过融资获得,那么对其他产品和服务的消费抵消将是很小的,因此总体GDP会提高。

4、新能源产业具备显著的低碳经济特征。新能源是与传统能源相对应的一种能源,它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核能、生物质能、海洋能、地热能、氢能等,有时候还常常包括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是对传统能源的有效替代,可以大大缓解目前能源供应紧张局面,改善环境。新能源与传统能源相比,优越性首先体现在资源丰富,大多是无限的,而传统能源都是有限的。例如世界原油平均还够开采41年,天然气还够67年,煤炭还够164年。另外传统能源大都排放二氧化碳等污染物,而新能源比较环保,是清洁能源。 另外,低碳经济对上市公司也有很大的影响,目前沪深股市拥有低碳概念的上市公司众多,一般都以以下 3个标准来考察证券市场中不同低碳细分行业、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

1、政策制度。包括政府的扶持力度,如直接财政补贴、价格补贴、税收优惠、政府采购政策、节能法规与标准的制定等等。低碳经济特别是新能源,前期投资额较大,融资政策非常重要,不同的低碳技术,成熟程度不同,风险程度可能差异很大,获得银行信贷、资本市场、私人资本和国际资本、节能专项资金支持或介入的程度都会不同。我们认为能够获得较多政府直接财政补贴、价格补贴、税收优惠、政府采购政策扶持,享受融资政策优惠的低碳细分行业和上市公司具有较强的投资价值。

2、研发实力、核心技术。低碳经济尤其新能源行业属于高新技术产业,关键技术短期内可以获得突破的领域值得密切关注。具有核心技术、自有知识产权、具有可持续性技术优势的上市公司具有较好的成长性,可以获得高的估值溢价。

3、综合业绩成长性。低碳经济特别新能源公司技术还不是很成熟,风险可能很大,如果非低碳的常规业务具有较好的稳定增长业绩,可以提高公司投资的安全边界,因此在对低碳上市公司评级时候,对低碳业务、非低碳的主营业务都要作详细的分析,业绩明确、可持续增长的公司无疑更具投资价值。

低碳经济前景无限光明,孕育长期投资机会。从政策、技术、业绩增长潜力等诸方面考察,目前证券市场中的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核能、风能、太阳能、建筑节能、工业节能等众多子行业都有较大的投资价值。一般在低碳经济,特别是新能源发展的初期,由于整个行业的飞速发展,对上游的资源、设备的需求剧增,常常供不应求,目前低碳上游产业更被看好。

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范文第5篇

一、文化产业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一)带动区域内经济效益发展

区域文化是地域经过长时期发展与多代人的共同经营所形成的,具有当地特色底蕴的文化内涵。区域文化的发展有效带动区内经济上升,为当前紧张的市场经济带来全新发展活力,营造出适合该经济市场发展的环境与氛围。不同地域所蕴含不同类型的地域文化,而当地地区的经济发展,正是文化的最为直接体现。如珠江的三角洲地区,自改革开放以来形成以广东为中心的发展经济,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是国家改革开放政策与岭南文化地域共同影响下的发展。三角洲地区地域文化对于经济发展起到深远影响,使得该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在改革开放发展时期,推动我国整体经济中起到重要作用。

政府等相关部门在推动区域内经济发展过程中,文化作为重要的影响资源,对于经济促进最为突出的表现是文化发展所衍生的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在规模化发展时,需要依靠文化进行宣传推广,满足新时期人们精神物质需求,文化产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更为针对性的特色服务与特色产品,进一步满足消费者需求,丰富消费者业余生活,而文化产业在文化推广宣传时也可以获得经济利益的回报。在我国当下的经济体系中,市场经济发展不仅仅限于经济利益的提升,更多是文化综合素养的提升,全面推动小康社会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如以山东曲阜为例,山东曲阜作为黄帝生地,神农故都,商殷故国,孔子故乡,在曲阜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浓厚的文化底蕴,是我国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同时也是第一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山东曲阜利用自身旅游优势,以浓厚的文化背景为发展基础,大力推动曲阜县文化旅游业,为曲阜的发展建设指明方向,有效提升全县区域内经济发展。

(二)与其他行业的协同发展

在文化产业中,旅游业是最为直接带动经济效益的方式体现。区域内大力发展旅游业,有效带动区域整体经济市场,通过旅游对大量游客的吸引来增加消费市场的消费量,从而带动各行业发展。游客数量的增多最先发展的是区域内的交通运输行业,交通运输行业通过对游客的大量输送来往带动更多经济效益,特别对于相对较为偏远地区来说,交通运输行业的经济效益往往是服务来往旅客取得。旅游行业同时也带动了餐饮业,服务业的发展,随着国家各种相关政策的出台,对于自主创业起到大力扶持作用,这也造成了地域内餐饮行业的饱和现象问题,而旅游业的发展可以有效的消耗区域内饱和的餐饮行业。餐饮行业、酒店行业的客户量提升也提高了对服务人员需求,为当地居民带来更多就业机会,也起到了大力发展当地经济的作用。

(三)引进区域内更多发展资源

区域经济在发展时,不仅要加强内部建设,也要加强外部资金引进。区域文化的对外宣传是文化可持续性发展的必要条件。具有地区性特色的区域文化在对外发展时,要突出文化特色,营造区域内形象,更为真实的反映当地经济文化发展面貌,向更多人展示地区的优秀文化底蕴与现代文化产业发展成果,弘扬文化传统价值观,进而做到区域文化走出去的目的,当地区内的文化得到外界更多认同时,自然可以获得更多发展机会。区域文化的对外宣传要结合当地地理文化发展特色,在原有的文化基础上,结合新时代发展做出创新,发展地区内特色旅游风景文化产业,吸引更多高质量外商投资,引进更多发展资源。

二、区域经济发展建设面临的问题

(一)资源发展较为匮乏

随着城市现代化发展与基础建设的不断完善,最为突出的城市发展问题就是资源匮乏。在城市建设发展初期,快速发展的社会是以自然环境代价为基础的,对于资源的过度开发、使用以及环境污染的造成,使得在发展中很多区域性文化消失。城镇居住面积与工业面积的不断扩大,导致生态规模不断缩小,近些年来,随着文化发展重要性意识提高,更多传统文化村落得以被保护,但在发展过程中依然有好多村落文化逐渐消失在历史长河中。城市人口规模数量的不断增多,制造出更多生活垃圾远远超过城市原有的环境承载能力,城市经济在转型发展过程中,要及时解决资源环境问题,加强对区域内文化保护,推动当地文化发展。

(二)区域文化发展问题

在城市经济发展整体结构中,第二产业占据较大比例,而第三产业在经济发展中所占比例较小,创新发展动力不足。在当今的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快节奏已成为主要特征,为加快对地区内经济发展的提升,城市在建设时往往会忽略于本土文化的发展保护,过分借助于其他城市发展经验而忽略地域发展特色,失去活力。随着城市经济化发展与社会结构的不断改革深入,缺乏本土文化作为支撑的城市,经济发展问题日益暴露,文化发展的缺乏也导致了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创新动力的缺乏。

三、文化产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策略

(一)完善文化产业发展链

城市的文化产业发展并非是独立的,为达到文化产业的可持续性,要将文化产业与地区内多产业融合发展,将文化产业中的文化与经济发展中的实体相结合,才能真正发挥文化的经济价值,为当地文化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活力,推动城市的创新,产业链升级发展。文化发展中多产业间的相互融合可以有效确保产业的持续发展,为当地地区提供更多经济发展机会。以农民画为例,农民画在早期只是一群农民凭着对绘画的热爱与对农村生活的感受,创作出的反映农村生活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画作,也有人称农民画为乡土风俗画。最早期农民画只是作为农民的业余生活,但现如今农民画已经取得产业化发展。不同地区的农民画有本土的地域发展特色,再结合互联网经济发展模式,构建了中国农村与世界沟通的桥梁。农民画在中国文化对外交流中,得到了更多文化认同,成为对外交流的“文化使者”。现如今,农民画不仅是农民的业余兴趣,农民画已被纳为中国优秀美术作品,发挥出了更高的文化价值。文化与其他产业间的融合发展,模糊了文化与经济间的界限,避免城市经济的刻板化发展,为区域经济创新提供更多可能发展的方向。

(二)建立文化产业园区

文化产业园区的建立,是城市整合文化产业发展的最为有效的途径。通过文化产业园区建立区域内各类型文化产业的引进机制,可以将城市文化各种资源进行科学有效的整合,将资源做出更为合理的分配,协同各文化产业发展。城市发展在规划建设文化产业园区时,要充分考虑到城市空间的利用,最高限度地发挥城市空间价值。在建立文化产业园区时,应将产业园区定义为以文化艺术为核心,具有多元化城市基础功能的园区。在园区内消费者既可以体会到文化内涵,同时也可以满足日常消费功能。在文化产业园区内,可以将商业、办公、居住、酒店、娱乐等多项基础性服务相结合,建立综合性产业园区,突出文化产业特色。城市发展对于空间的规划要进行科学布局与重组,将城市基本功能做出明确性划分,优化原有空间布局,使得城市内生产、生活、休闲的分布更为合理,更符合当下社会发展需求。文化产业园区的多行业融合发展为城市带来更多的经济发展途径,形成协同发展局面。文化产业园区的建立可以充分的利用城市资源,将文化与经济结合发展,可以促进城市空间优化发展。

(三)加强人才培养,服务产业建设

为深入推动城市改革发展进程中,应加强城市的创新活力,而优秀的人才则是创新发展的原动力。特别是对于文化产业来说,文化产业相比其他行业更加要求从业者有更高的创意能力,而创新性也是当代社会发展对人才最重要的需求,文化产业发展对于人才的培养不仅仅局限于对人才数量的提升,更注重的是对人才质量的保障。高校作为专业性人才输送的主要来源,其对学生的教育发展不仅局限于对学生知识能力培养,而且还要更加注重对于学生的创新力与动手实践能力的提升,以此来培养出高素质综合性人才。文化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固然要求从业人员具有文化基本素养,但经济运作能力也同样重要,只有文化素养与专业能力的综合性发展,才有助于推动文化产业可持续性的发展改革,充分发挥文化产业的经济价值。人才组成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不仅要加强对综合性素质人才培养,同时也要防止高素质人才的流失。文化产业属于新兴产业,部分区域的文化产业处于发展中阶段,相比其他行业发展可能存在一定的经济劣势,但正应如此,文化产业的发展才应加强对人才留存问题的重视,通过创新的服务机制与保障机制,吸引人才的加入,减少人才的流失,相关文化产业企业通过完善企业内部员工奖励制度,培训制度等多项保障机制,增强企业员工发展信心,加强员工对于企业文化的归属,真正的做到团结企业力量,发展文化产业,以此达到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目的。

结束语: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进程中,各地区文化相互交融,相互影响,文化产业对于区域内的经济发展影响作用日益突出。在市场经济中文化产业与其他行业发展间具有较强的关联效应,政府等有关部门通过加强对文化产业的大力扶持,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从而有效地带动其他相关行业发展,促进区域内经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体现出文化发展对于经济的积极促进作用。为有效推动地区内文化产业发展,应不断加强对于综合素质人才的培养,通过提高相关政策吸引更多专业性人才参与到文化产业建设中,切实有效地带动当地区域经济发展。

摘要:随着全国各地区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化产业正以全新的发展姿态影响着区域经济发展。近些年在我国文化发展过程中,深刻意识到由文化发展带给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在新时期为推动区域内的经济发展,应有效结合各地域的文化特色突出发展文化产业,将文化与经济发展相结合,起到共同发展的作用。本文以文化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中意义为切入,加强文化与经济的紧密结合,形成社会生产运作的全新经济形态。

关键词:区域文化,文化产业,区域经济,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兵建,王晓涵.深度贫困地区文化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动态关系研究——以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3):45-51.

[2] 徐望.我国文化产业区域布局政策优化路径[J].经济界,2019(01):21-29.

[3] 牛月,贾伟,王倩楠.“一带一路”背景下青海省文化产业拉动经济增长的机理分析[J].知识经济,2019(01):30-31+54.

[4] 孙文杰.河南省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与分析[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02):53-57.

[5] 张婷婷,金环.互联网发展下文化产业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J].数码世界,2018(02):90-90.

[6] 郭蕾.新时代背景下常州文化产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发展对策研究——基于动态面板数据[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01):07-11.

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范文第6篇

近年来,我市县域经济发展态势趋好,同时在协调城乡发展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尤其在城市建设、项目建设、道路建设、新居民点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效果。为我市的“两个率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目前的城乡经济发展还很不平衡,仍处于“农业不强、工业不壮、第三产业未真正形成特色与支柱、农产品商品化程度低”的状况,农民增收、失地农民保障、环境卫生、文化教育等公共服务设施落后等问题依然存在。现就加快我市城乡统筹发展提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完善城乡发展规划,优化统筹城乡布局

根据各乡镇不同的区位和资源状况,制定完善城乡产业统筹发展规划,优化生产力布局,明确城乡产业发展方向。坚持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加快推进沿江经济带建设,充分发挥沿江地区资源优势,结合现有产业基础,引进培育低碳环保的好项目,改善城乡居民生活质量。

在总体规划和城镇体系规划指导下,注重城乡规划的可操作性,规划、国土、环保等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能,严格审批程序,避免顾此失彼。高效整合土地资源,促进城市和农村在产业布局、规划统筹、资源配置等方面有机融合,加快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大量地把农民转移到

二、三产业上来,转移到城镇来。

目前,我市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已批复,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即将启动。要抓住有利时机,着力创新空间开发形式,促进城乡互动发展共同繁荣。城乡统筹规划要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实现“四规叠合”,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

二、推进城乡统筹建设必须由政府主导,实行市场化运作 促进社会事业发展要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要大力实施“城乡清洁工程”。鉴于目前我市尤其是乡、镇、村环境卫生不佳的实际情况,要建设最宜人居的城市,就急需实施一项“城乡清

1洁工程”。要加强宣传,广泛动员城乡群众从自己做起,共同营造清洁美好城乡环境。要从治理脏、乱、差入手,建立完善城乡日常保洁体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加大排水系统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农村改水、改厕工作力度,以不断改善城乡环境。清洁工程的重点是加强农村环境卫生和垃圾整治工作。可尝试在有条件的村建立清洁卫生专项经费,资金由全体村民分摊,将村里的卫生清洁工作以招投标的方式承包给专人负责。年终由市里进行考核验收,对搞得好的,政府可以以奖代补的方式参照城市路面保洁5000㎡/人、月工资500元的标准给予补贴。

三、探索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

在稳定传统家庭养老保障基础上,建立城乡衔接公平统一的农民社会保障体系,使农民在失业、医疗、生活等方面享有与城镇居民平等到的权利,逐步缩小城乡社会保障差距,提高农村社会化养老水平。建立健全农村社会救助工作机制,完善以城乡低保为基础,以帮困助学、帮困助医、帮困建房三大救助工程为支撑,其他专项救助、临时性救助和社会帮扶的社会救助体系,切实保障农村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四、农业适度规模化经营,提升辐射带动能力

在积极扶持“铺天盖地”的中小企业的发展的同时,要进一步做大做强我市的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培植“顶天立地”的龙头企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农业适度规模化经营,在高效、外向、生态、品牌上下功夫,按照集中、集聚、集约发展的要求,切实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特色农业建设。加快发展生猪、家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区,抓好设施农业和规模种养关键环节。建成一批以农产品加工为主导、工农一体化的高效农业规模生产和加工基地。发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业,从而调整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转移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业产业化。

支持企业下乡入村进行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生产经营和联建新农村;要加大扶持力度,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新亮点;要紧紧围绕龙头企业,采取公司加基地、基地连农户形式,或依托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立足“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加速形成乡镇特色产业片区,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要增强品牌意识,积极整合品牌,进一步做优、做大、做强既有农产品的生态品牌。

五、增强经济市场化意识,缩小我市城乡差距

探索建立更加灵活的土地制度,鼓励和引导农民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对农民的承包经营权实行量化入股,以股权形式实行有偿流转,搞活土地存量资产,提高土地产出率,实现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为农民离土离乡创造条件。允许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采用以土地入股方式参与项目的开发建设,探索将农村集体土地收益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革征地制度,完善征地程序,积极探索建立土地收益分配新机制,尝试建立明确土地权属的体制机制,切实解决好土地被征占农民的社会保障和就业问题,使农民“失地不失业,失地不失利”。

根据我市工业发展水平较快的特点,必须将以工补农,发挥政府的主导和引导作用,促使农民增收,加大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力度,培养他们的一技之长,以适应工业化、城市化给他们带来的就业冲击,解决他们的民生问题。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必须努力促使广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要转得出、留得住,使农民真正变成“居民”。

上一篇:变电站的运行管理制度范文下一篇:空间文字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