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泥娃娃范文

2023-09-23

中班泥娃娃范文第1篇

活动目标

1、能借助图谱理解歌词,学习用连贯、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2、引导幼儿体验自由创编表演的愉悦及帮助他人的快乐。

3、能用不同的动作、表情恰当表现歌曲内容,发展幼儿的音乐表现力。

4、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5、通过肢体律动,感应固定拍。

活动准备

1、自制泥娃娃一个,图谱

2、下载歌曲——泥娃娃MP3

3、教具泥娃娃课件PPT

活动过程

一、引入

1、出示泥娃娃,激发幼儿的兴趣。

2、师:你见过这样的娃娃吗?你们知道这个娃娃是用什么做的吗?

3、师:这是一个泥娃娃,我们和泥娃娃打个招呼吧。

二、欣赏歌曲

1、教师演唱歌曲,理解歌词内容。 师:歌曲里唱了什么?

2、教师根据幼儿回答出示小图谱。

三、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幼儿轻声跟唱。 师:小朋友们轻轻地和我一起唱好吗?

2、教师引导幼儿有感情地用优美的声音演唱。 师:听完这首歌,你心里有什么感觉?你喜欢这个泥娃娃吗?我们用好听的声音演唱这首歌曲,让泥娃娃感受到我们对 她的关爱。

3、再次演唱歌曲

4、分组表演幼儿分组分别扮演泥娃娃和真娃娃,当演唱到最后一句的时候,泥娃娃和真娃娃相互拥抱,表示关爱。

四、教师小结 师:泥娃娃现在有人疼了,也有人爱了,真得很高兴,谢谢各位小朋友。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前,我先将原教案进行了修改,增加了图谱这一教学材料,从而帮助孩子理解和记忆歌词。在图谱设计时,我尽可能地使用简易的图片帮助幼儿理解,并运用了“1”“X”“真”“假”等一些明显的符号加以辅助。活动时,孩子们能被多样的图谱所吸引,正确地理解并用声音优美地歌唱,活动目标有效达成。但是在活动中我也发现了活动氛围并没有预期得好,如果我能在肢体动作、脸部表情等更加活跃一些,也许孩子们也能被我的情绪所感染,使本次音乐活动的氛围显得更加活跃欢乐一些。这是我下次要注意的地方。

中班泥娃娃范文第2篇

教学目标:

1、尝试根据事物的不同特征进行分类。

2、在比较6和7的分合方法过程中,发现数字越大分合的方法就越多。

教学准备:

(认知准备)初步知道6以内数的组成。

(材料准备)泥娃娃操作包人手一份、数字卡片若干、分合符号等

教学重点:理解数字越大分合的方法就越多。

教学难点:通过比较的方法,知道6与7的不同分法

教学过程:

一、好玩的泥娃娃:复习6的组成

“在今天上课之前我先来和大家玩一个游戏好不好”(泥娃娃)

“现在请你们—边拍手边和我泥娃娃的一家的游戏:现在这里一共有6个泥娃娃,泥娃娃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还有姐姐和妹妹,比如我说:‘我有2个泥娃娃?’那你们就要说‘你缺4个泥娃娃。’听懂了吗?”

(听懂了)

“现在我先来请一个小朋友和我来玩玩看噢,有谁愿意上来先玩?”

“我有3个泥娃娃?”

(你缺3个泥娃娃)

“她说的对不对呀”

·小组为单位进行游戏若干次。

小结:这个就是数泥娃娃家人的游戏,当我们数泥娃娃一家有几人的时候,我先说的泥娃娃数量和后面说的泥娃娃的数量加起来都要等于6,不能多也不能少。

二、泥娃娃分家家

1、看娃娃(集体)

·提问:“现在,请你们仔细的观察桌子上的泥娃娃们,他们看上去都一样吗?”

(不一样)

“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

(有的泥娃娃头上有帽子的)„„

“那么右边那栏的数字有谁知道是什么意思吗?为什么会出现分合符号?”

(最上面的数字7是代表总数,下面的数字加起来要等于上面的7)

“非常棒!那么最下面有一行小小的数字从1到7请你们猜猜它们又是什么意思呢?”

(给我们照样子看的)

·小结:原来在这张纸上的那么多泥娃娃有四种不同的特征,请你用彩色的水彩笔将特征一样的圈在一起,不一样特征的泥娃娃用不同颜色的水彩笔圈起来,右边的数字,最上面的数字7是代表总数,下面的数字加起来要等于上面的7,最下面有一行小小的数字从1到7是给还不会写数字的小朋友可以照着样子学习写数字的。

2、操作(人手一份材料)

·独立操作:“现在就请你们根据泥娃娃的不同特征进行分类,并尝试将自己分类的方法进行记录。”

教师观察与指导幼儿实际操作

·分享:“我请**先上来分享他的分法,看看大家和她一样吗?” 交流自己分合的方法,教师将幼儿分类种类一一展示。

·小结:原来6有5种分法,7有6种分合方法。(解决难点)

·比一比:

7、

6、5那种分合方法多,那种分合方法少。(解决重点)

“请你们想一想,

7、

6、5哪种分合的方法最多,哪种最少”

(7最多,5最少)

·小结:原来每个数字的分合方法的数量就是这个数字减一,比如7的分合方法有6种,那么6就有5种,5就有4种,以此类推。

三、我是泥娃娃

1、分组扮演泥娃娃

·分组:“请小朋友们7个人一组,找好朋友了手拉手站在原地不动,杨老师就看到你们准备好了

·讨论:“请你们每个小组都轻轻的讨论一下,共同商量一个特征来表达你们小组扮演的泥娃娃”(提醒幼儿要轻轻的,不能把自己小组的特征告诉其他小组)

2、游戏:我演你猜

·提问:“现在请准备好小组先上来表演泥娃娃的特征,让下面的孩子们猜,谁愿意先上来呀?”

·小结:原来这个游戏也有小窍门的,你们表演的泥娃娃动作特征越是明显,那么下面的小朋友就很快能够猜出来是几个不同的泥娃娃了

四、延伸

中班泥娃娃范文第3篇

上个星期一,小班学习了幼儿歌曲,《泥娃娃》,在教这首歌曲时是遇到了些小困难,并非每个幼儿都会这首儿歌,但大部分的小朋友都熟悉。那要怎样让幼儿学好这首儿歌呢,这正是个小难题。《泥娃娃》这首歌曲旋律优美,歌词有趣易记,好多幼儿都曾听过这首歌,所以在欣赏歌曲的时侯,便有部分幼儿兴奋地喊着:“老师,我会唱的!”特别是重复“泥娃娃、泥娃娃”一句的时侯,为了表示他们会唱,声音特别大。看到孩子们对这首歌这么感兴趣,我觉得是这个活动好的开始。

但在教授歌曲时,还是发现了虽然孩子们对歌曲是熟悉,但对歌词就不那么清楚,歌中唱到“也有那眉毛也有那眼睛”和“也有那鼻子也有那嘴巴”这两句时,孩子们总是把顺序唱反了,有的先唱“鼻子”,有的先唱“眼睛”,造成了歌唱的声音十分的混乱,于是我就请小朋友面对面看看歌里所唱到的“眼睛”、“鼻子”等是在脸上哪个部位,从而感知是按照从上往下唱的,有了这一个点拨,孩子们就非常明确的唱准了。 歌曲的另外一个难点是“他没有亲爱的爸爸也没有妈妈”这一句,由于是弱拍起,刚开始孩子们很难把握,总是把这一句的第一个字“他”唱在第一拍起的时候,于是我就在空拍上加了一个“啊”字,反复练习几遍后,我就要求孩子唱“啊”时不要发出声音来,刚开始的几遍孩子们还是控制不住自己大声的“啊”了出来,练习几遍后,总算真正的掌握了正确的唱法,很容易的就达到了我所预期的效果,孩子们也都表现的非常兴奋,象是解决了一个大难题,唱的可带劲了…… 。

这次活动给了我很大的启示,那就是在遇到难题时一定要多动脑筋,多去尝试,不要怕失败,因为没有失败就不会有成功,这其实也是老师和孩子一起学习的很好机会。

中班泥娃娃范文第4篇

《乌塔》这篇课文,作者去罗马旅游,然后在罗马的青年旅馆看到了一个小姑娘,然后在小姑娘和作者愉快的交谈中,作者了解到这个小姑娘名字叫乌塔,乌塔在利用暑假的时间来游览欧洲,作者也了解到乌塔用3年的时间里帮超级市场分发广告单,利用周末陪小朋友玩来咱下了旅游所需的金钱。

我想到了乌塔利用3年的时间精心策划了本次旅游,说明乌塔已经有了明确的目标。作者把自己与乌塔对比,“筋疲力尽”“睡得正香”充分的表现了乌塔的时间安排的非常好。我想到了中国的大部分家长对孩子都充分的利用了一句话:“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而外国的家长们从小就让孩子学会自己生活,互相尊重对方的利益。还有大部分像乌塔这么大年龄的人根本连家中的门槛也迈不过去。而乌塔却已经游览了法国、瑞士、奥地利、在意大利还去了威尼斯、米兰、佛罗伦萨。最后还得去希腊。还有乌塔的主动和人聊天,主动提出问题,反驳别人的话,这主动交流的精神值得我去学习。而自强自立的精神值得我们大家去学习。

中班泥娃娃范文第5篇

一、活动目标:

1、 通过活动引导幼儿能细致观察玩具,大胆地介绍玩具,体验与同伴交流、分享的乐趣。

2、 借助提示性图标完整、连贯、有条理地讲述。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活动准备:

玩具若干、符号图片

三、活动过程:

(一)以“皮皮熊玩具展销会”引起幼儿兴趣

“皮皮熊玩具展览会开张了,它呀邀请每个小朋友带上自己的玩具参加展览会,你们带来了什么玩具?”

(二)引导幼儿完整、连贯的介绍自己带来的玩具

1、请幼儿介绍自己带来的玩具

(1) 你带来了什么玩具?

(2) 出示图标,引导幼儿用好听的词来介绍玩具的名称。

2、引导幼儿介绍玩具的外形特征

(1)游戏“猜猜猜”,引导幼儿把握玩具特征(形状、颜色、突出的特点)

(2)出示符号,引导幼儿根据符号进行讲述。

3、 引导幼儿介绍玩具的玩法

(1)请个别幼儿上台介绍玩具的玩法。

(2)引导幼儿在图标的提示下介绍玩具的玩法。

4、 教师小结:原来介绍玩具要先说“我带来个XX样的玩具,再介绍它的外形特征,最后介绍玩法。

5、 请幼儿在图标的提示下完整、连贯的讲述

(三)玩具推销员大比拼

1、 4个幼儿为一组,大家轮流说,最后推举出一个说的好的幼儿参加大比拼。

2、 向客人老师介绍自己的玩具。

(四)活动延伸

中班泥娃娃范文第6篇

幼儿园中班游戏教案:

娃娃家超市

活动:

角色游戏—娃娃家、超市、冷饮店

活动目的:

1.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培养幼儿的交往和合作能力,逐步的加强游戏的集体性。

3.能够为游戏选择替代玩具。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5.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继续收集各种各样的废旧材料。(冰淇淋盒子、珍珠奶茶杯子,海绵,各种瓶子,罐子等)

2.继续布置冷饮店,添加各种杯子。

活动过程:

一.以回忆上次的游戏情况引入活动。

1.师:上次,你在玩什么游戏?你扮演了谁?

2.师;你最爱玩什么?你在冷饮店里扮演谁?冷饮店里有什么?

3.师:冷饮店的生意好吗?(不好,人手不够,很多顾客来了,但是制作的冰淇淋不够卖)为什么?

引导幼儿分配角色。(冷饮店的老板,服务员,收银员,顾客等)

教学反思:

游戏是最适宜于促进幼儿主体性和个性化教育的形式,因此,教师应积极地将理念转化为行为,注重在活动中观察、捕捉幼儿的兴趣,把握时机及时引导,促使孩子们更深入进行游戏,让孩子在健康游戏中得到更多的发展。

上一篇:祖国赞朗诵范文下一篇:甄嬛传搞笑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