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认识管理论文范文

2023-12-12

会计认识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语文是职业教育的公共基础课程之一,构建中高职语文课程有效衔接的逻辑路径及支持系统,开阔中高职语文课程理论研究的视界,能够促进有效衔接的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建设。本文通过对中高职语文课程体系、课程理念、教学模式、课程内容方法、评价方式等维度进行调研,剖析中高职语文课程有效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中高职有效衔接 语文课程 对策建议

一、研究缘起

中高职语文课程有效衔接对增强中高职语文课程的实效性与吸引力有重大意义,也对中高职衔接试点项目的发展具有理论意义,能够为同类型教育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丰富中高职语文课程一体化设计的视角与方法。

目前对于中职与高职语文课课程的主要观点有:①“主导说”,徐国庆(2008)、李亚杰(2012)等强调语文课程在人格完善的需要、具有培养学生人文素质、增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等功效方面起着重要的影响;②“按需说”,苗耀华(2014)认为语文课程占用课时数多,对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将来就业影响不大,应当根据专业课程的需要与职业岗位工作过程的需求选用。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2018年10 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明确提出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提高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黄炎培先生把职业教育定义为“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其中除了过硬的技能,对接未来岗位群、职业群的综合职业能力更是“乐业”的根基,语文课程作为中高职公共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职教性、工具性、人文性和基础性的地位与特征,在服务学生职业素质提升、专业学习、终身学习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具体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阵地。

二、研究設计

(一)调查样本

2019 年12 月我们特地去江苏省陶都中等专业学校和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走访,对下列人员进行调研。中职学生:江苏省陶都中等专业学校学生100 人;中职教师:江苏省陶都中等专业学校中职教师20 人;高职学生: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学生 100 人;高职教师: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教师20 人。

(二)研究设计

调研目的

①全面研究和提炼中高职语文课程有效衔接的核心要素、内外部关系、逻辑路径及政策建议;②研制中高职语文课程有效衔接的课程标准及建构不同课程实现有效衔接的教学实施策略;③转变传统的语文课程模式与课程理念,丰富中高职语文课程一体化的视角与方法;④搭建中高职一体化语文学习空间,实现移动学习、学分互认等课程实施一体化管理机制,以此促进中高职语文课程衔接的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建设。

调研形式

①文献和统计资料研究方式(网上调研),②问卷调查,③专家咨询,④GI 座谈,⑤现场考察,⑥毕业生反馈。

调研时间安排及内容

调研的时间安排。①准备阶段(2019 年11 月)。组成20 人调研组,围绕调研主题“中高职语文课程有效衔接” 进行调研,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研究确定调研课题,拟定调研方案(含调研提纲)。制做调查问卷,并在国内外相关网站进行文献资料的调查。联系调研的单位及调研的对象,预定调研时间。②实施阶段(2019 年12 月)。围绕确定的调研课题,深入两所学校,了解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与高职语文课程衔接的现状,对被调研对象进行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方式调研。③形成调研成果阶段(2020 年1 月至2020 年4 月)。在认真调研与分析的基础上,形成高质量的调研报告, 提交调研成果。

调研内容。依据研究内容,设计调查问卷,经过数据录入分析后,再决定是否采取深度访谈的调研形式。①问卷调研。根据课型选择、教学改进及课程衔接等相关维度, 研制出“中高职语文课程有效衔接调查问卷”,对江苏省陶都中等专业学校学生和无锡工艺职业学院学生等进行问卷调查。②调研江苏省陶都中等专业学校学生。调研时间:2019 年12 月19 日;调研内容:语文学习兴趣与课堂表现、语文课型选择、语文教学改进、语文课程学习的意义、语文教学手段的选择和对语文教师的看法。③调研江苏省陶都中等专业学校语文教师。调研时间:2019 年12 月19 日;调研内容:中高职语文课程衔接评价机制、语文激趣方法、教学效果、学生后续学习、课程衔接和管理与质量。④调研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调研时间:2019 年12 月20 日;调研内容:语文课程设置、语文课程类型、语文教学改进、个人语文能力和语文学科认识;⑤调研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语文教师。调研时间:2019 年12 月20 日;调研内容:高职语文课程标准、中高职语文课程规划、中高职语文课程衔接的难点、语文教学的聚焦点、语文能力和素养对学生未来发展的作用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方法。

调研准备

调查是发言权的基础与前提,提高中高职语文课程有效衔接的质量,必须从语文课程调查研究开始。

制订调研计划。①成立调研小组,明确小组分工;②确定调研目的,确定调研对象;③进行文献研究,制订调研计划;④设计问卷调查,设计访谈提纲;⑤确定调研时间,确定调研方法。

对接调研单位,联系调研对象。①确定调研时间, 明确调研对象;②确定样本量,印制调查问卷。

保障调研活动实施。①制订出行路线,②安排调研费用。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调研结果

中职学生语文课程设置及逻辑路径调研笔者对100 名中职学生进行了问卷调研,收回问卷100份,有效问卷100 份。调研结果显示,在课型选择上,51.2%的学生选择语文综合实践活动,30%的学生选择口语交际;在教学改进上,74%的学生希望改进教学方式,选择参观、考察、社会调查、社会实践学习方式的达到60%;在课程学习的意义上,68%的学生看重打基础和增强表达能力,100%的学生看重语文对未来发展的作用;在教学手段上,85%的学生渴望多媒体,70%渴望课外活动;在对语文老师的看法上, 90%的学生更看重语文老师的幽默感。

高职学生语文课程设置及逻辑路径调研

笔者对100 名高职学生进行了问卷调研,收回问卷100 份,有效问卷100 份。调研结果显示,在课程设置上,24%的学生认为课程重叠;在课程类型上,相比较传统的课堂, 50.1%的学生更倾向于文学社团;在教学改进上,75%的学生希望改进教学方式,将课内与课外结合在一起,30%的学生希望改进态度;在对语文学科的认识上,80%的学生认为语文和生活及其他学科有联系,有影响作用,10%的学生表示不愿意学习并继承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核心素养上,100%的学生看重语文核心素养对未来发展的影响,他们有强烈的继续深造的愿望。

中职教师语文课程标准评价机制调研

笔者对20 名中职语文教师进行了深度访谈,困扰他们最大的是中高职衔接评价机制,通常通过学业水平考试评判学生所学,与传统文化脱节,与社会脱节。在语文课堂上, 中职语文教师看重的是与学生的互动性,中职语文教师很少与高校教师交流,认为3+3 学生管理与语文学科学习的质量不如五年一贯制:语文学科整体规划难,目标定位难,所学成果与评价难控制。

高职教师语文课程调研

笔者对20 名高职语文教师进行了深度访谈,高职教师觉得高职学校倾向于对学生采取终结性评价重于过程性评价,评价机制需改进,校际资源共享仍不够。

中职学生语文课程调研

笔者对20 名中职学生进行了深度访谈,他们表示选择3+3 的目的是更好地就业、考证,对语文课堂自主学习的期望比较高,更倾向于多样灵活的教学方式,在平时学习中更倾向于参与各种竞赛提高语文的综合水平。

高职学生语文课程调研

笔者对20 名高职学生进行了深度访谈,他们对中职阶段的印象是教学方式单调,师生交流太少,高职学校实行了学分制,中职学校并没有实行学分制。比起课堂教学,高职学生更倾向于文学专题的阅读与鉴赏及文学社团,更看重的是自主学习能力和对未来的规划。

(二)研究发现的内容

语文授课内容不一

中职学校语文课程有统一的课程标准,高职校根据实际情况变化课程内容,没有统一标准。专业不同,课程不同, 学时不同,教材不同。

中高职语文课程教学模式有差距

中职学校语文课以理论教学为主,受学校场地、资金等因素的影响,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同时,因为学生素质的差异,很多需要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没能得到很好的应用,或运用效果不理想。目前语文作为一门通识文化课,是中职学测内容之一,学生学习的目的更主要为通过考试,内容比较简单,对学生应用的要求较低。高职学校强调学习的实用性,强调学以致用,强化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际运用分析的能力。

语文课程教学理念的偏差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建议将语文课程分为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三个部分,各个模块的课程内容是不同的,而高职语文则更多关注学生从业实力的提高, 过多关注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忽视了语文课程在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合作意识和敬业精神等人文素质的重要性,忽视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中高职语文课程“各自为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高职语文课程的有效衔接。

中高职语文课程评价方式的差异性

中职语文采用的是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形式,但评价方式和主体单一化;高职语文更加注重语文的实际应用性,更多采用学分制进行终结性评价,两种评价方式的差异使衔接出现了难题。

四、中高职语文课程有效衔接的对策及建议

(一)与专业对接,建构一体化的语文教材体系

教材作为教学内容的主要物质载体,在重构语文教学内容时,需要考虑的是中高职衔接的实际需求,并与职业教育的特色相结合,加强课程一体化設计。合作学校双方应该进一步加强沟通和交流,通过调查研究,深入分析语文知识、能力、素质的提升逻辑顺序,并与专业对接,科学设置各阶段职业教育语文课程内容,明确中职阶段的语文内容和高职阶

段的语文内容,推动中高等职业教育语文课程的衔接贯通。在语文课程的横向分布上,可分为基础模块、职业模块、拓展模块,每一模块都有中职版和高职版两种形式。其中基础模块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职业模块是为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安排的限定选修内容,按专题分专业大类重组课程,注重实用性;拓展模块是满足学生继续学习与个性发展需要而设置的选修内容,主要侧重于语文实践活动和职业实践活动等。

(二)转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灵活多变的中高职语文教学模式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情感的主要载体,因此语文学习的关键是创设语文学习情境。因此,不能单一地使用传统的授课模式,强调语文实践课和活动课的教学方式。职业语文课程学习的关键是创设职业活动的实践环境,根据语文教学内容、专业、学生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可增加参观、考察、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等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实践中体悟,在实践中提升,为学生的个性发展、职业终身发展提供持续发展的动力,并结合专业特点建构教学模式。

(三)树立正确的语文课程教学理念,提升人文素养

语文教师在教授课文时不应简单地讲纯理论知识,而是在此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语文课程作为一种公共基础课程,应注重公共性与未来的职业素养,如多开展征文比赛、演讲比赛、设计活动方案等竞赛,提高中高职衔接学生的综合语文水平,为锻炼听说读写综合能力提供平台,为进入高职校奠定良好的语文基础。中高职语文课程教学不仅要满足学生未来升学及就业的需要,还要使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发现与鉴赏、文化传承与创新等语文核心素养获得持续发展。

(四)建立多元化、动态化的职教语文学习评价体系

课程评价方式的衔接是实现中高职语文课程有效衔接的重要保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采取不同的评价方法,建立多元化、动态化的评价体系,并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一是评价主体多元化;二是评价内容与方式多元化,文学专题的阅读与鉴赏及文学社团的活动参与度,顶岗实习体会都可以作为评价的方式与内容,增加突出职业教育特色,让语文成为“说话”的文字“,倾听”有意义的成分,从而推进职教系统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善优秀传统文化长效机制建设;三是对不同专业学生因学习模块不同进行动态评价;四是开展学分认证,将中职阶段和高职阶段评价衔接起来,提升语文素养。

(五)互通有无,加强校际资源共享

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应以分段教学合作为契机,进一步加强语文教学、科研协同,在此基础上更宏观地把握与相互指导,推进双方师资队伍的互补共享,从而实现真正的衔接。

人文素养的灵魂是“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语文是传承文化价值观念的重要工具,作为中高职衔接体系下的语文教学更要努力优化人文教育环境,转变课程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建构一体化的语文教材体系和多元化、动态化的评价体系。只有如此,才能开阔中高职语文课程理论研究的视界,促进有效衔接的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建设。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EB/OL][. 2020- 01-19].http://www.moe.gov.cn/srcsite/A26/s8001/202002/t2020 0226_424148.html.

[2]邰宇. 中高职语文课程的衔接:问题与对策[J]. 江苏教育研究,2013(36).

[3]蔡榕滨. 中高职语文课程体系衔接之思考[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

[4]卢净. 中高职贯通班级语文课程的有效性衔接研究[J]. 文教资料,2016(3).

会计认识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人工智能时代的开启,使社会正在发生技术性的改变,为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智能时代的生活与工作,对学生进行人工智能教育势在必行。当前我国在中学阶段围绕课程标准已初步建立了人工智能相关课程。但在教材的使用上还存在教材内容与课程标准要求不吻合,教材超纲,教材内容组织平铺直叙、缺乏实践设计等问题。因此需要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针对课程标准设置适合中学生学习的教学内容。本文据此提出以信息技术新课标培养要求为中心,内容注重感知与体验,改变现有内容组织形式,注重理论与实践教学的人工智能教学内容设计,以使高中生能够切实通过教材的学习,达到信息技术新课标对于高中生的培养要求。

关键词:人工智能教材;课标要求;问题;内容设计

2017年7月,国务院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1],提出要在中小学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推广编程教育,实现人工智能教育的普及,以培养社会所需的人工智能领域人才。人工智能相关课程的建设开始在中学广泛推广,但由于当前人工智能课程建设相对于国外来说还处于起步阶段,标准教材的缺乏及教材适用性成为阻碍人工智能普及教育的主要原因。因此需要对教材建设进行再探索,根据加涅的教学设计理论,教材的编制,应该以课程目标作为指导。人工智能相关课程作为信息技术课程的几个选修模块(三维设计与创意、开源硬件项目设计、人工智能初步)呈现给学生,对于学生的培养要求遵循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包括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等素养的培养。其中与人工智能相关的模块要求学生能够通过课程学习,实现计算思维及创造力的培养,运用计算思维在不同的情境中解决问题,实现学习的保持与迁移。围绕课程标准,本文结合人工智能教育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提出人工智能教材内容结构设计,以尝试解决当前教材存在的问题。
二、课程标准对中学人工智能教材的要求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教材的编写应该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人工智能初步”作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选修模块,在内容安排上应该遵循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要求。表现为:

1.内容围绕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设计

“计算思维是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进行问题求解、系统设计以及人类行为理解等涵盖计算机科学之广度的一系列思维活动。”[2]属于当下时代人类所需具有的思维,也是当前学生所应具有的核心素养之一。在信息技术领域,“具备计算思维的学生,能够采用计算机可以处理的方式界定问题、抽象特征、建立结构模型、合理组织数据;通过判断、分析与综合各种信息资源,合理的算法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总结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并将其迁移到与之相似的问题解决中”。[3]人工智能初步属于信息技术课程体系的一部分,将其融入到人工智能模块中,则是培养学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和方法。因而对于人工智能模块教学内容的安排,考虑到高中生计算思维的培养,要求有具体的案例引入,以及人工智能核心算法和应用模块的学习,并结合程序设计与算法的内容,涉及简单智能系统搭建及应用的学习。

2.加大对于基础知识的学习与应用体验

与2012年的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相比,2017年课标在人工智能初步模块新加入了人工智能基础,体现了当前《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对于人工智能普及教育的要求。在基础教育阶段,《人工智能教育发展白皮书》[4]的调查结果显示,在中学阶段,超过大半的学生对人工智能的认知仅停留在理解层面,缺乏相应的体验与应用,缺乏对于人工智能核心算法和核心内容的体现。在此基础上,人工智能初步模块内容要求涉及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及特征,以及对于智能系统的应用体验、人工智能特定领域应用系统的开发工具和平台。学生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应能够对人工智能有一个准确的认知,并能够应用常用智能系统。

3.内容兼重理论与实践

“新课程标准强调构建具有时代特征的学习内容,兼重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将知识建构、技能培养与思维发展融入到运用数字化工具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5]人工智能课程的开展既需要学习理论基础,也需要学会运用理论知识动手解决实际问题。其问题要求来源于生活或是与生活相似的情境问题,以帮助学生在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的过程中,实现对理论知识的深度掌握,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4.考虑人文素养与社会责任的培养

信息社会责任作为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科核心素养之一,越发受到重视。信息社会责任是指“信息社会中的个体在文化修养、道德规范以及行为自律等方面所应尽的责任”[6]。信息时代,信息社会责任是每一個公民都应具有的,只有具有社会责任感,才能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人工智能模块围绕信息社会责任的培养,要求学生能够了解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客观认识智能技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因而教材内容涉及人工智能发展、智能系统的应用体验、智能技术带来的伦理与道德挑战等。
三、当前教材存在的问题

2017年我国教育部发布了《2017版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5],正式将人工智能基础知识纳入了必修模块,并修改了人工智能初步模块。在此基础上,开发了第一本高中人工智能教材《人工智能基础》[7]。教材基本按照新课标准进行设计,共分为九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包括案例—概念—原理—实验;知识内容包括人工智能的概念与发展史、分类算法、深度神经网络学习、语音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理解等知识模块的学习。在呈现形式上加入了许多图片帮助学生理解知识。该教材已在华东师大二附中、上海交通大学附中、清华大学附属中学、上海市市西中学等40所全国学校进行试点。总体来说,教材使用效果还有缺陷。人工智能基础教材虽已在一定程度上贯彻了新课标的要求,但与课标要求相比还存在以下问题:

1.知识点较难,存在超纲

当前的人工智能基础教材在贯彻课标要求的基础上,强调了人工智能技术原理及核心算法的学习(K值聚类、神经网络),同时涉及很多数学知识的补充(归一化指数函数、向量间卷积的数学描述)等,这些知识很多都属于大学专业课程学习内容,将其放在高中并没有考虑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高中生由于高考的影响,也不可能花很多时间对其进行深入学习,因此并不适合大部分的学生学习,达不到课标对于人工智能普及教育的要求。围绕课程标准,更多应该是对人工智能技术原理及核心算法的了解,知道其大致工作原理即可。

2.教材组织形式单一,缺少实践设计

《人工智能基础》在教材的编排上强调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要求,为了让学生动手操作建立了配套的教学实验平台,配合教材中的22套实验。这个实验平台对多种常用的算法进行便于高中生实验的API设计和封装,尽可能使普通中学生能完成实验,这个平台上使用的是Python语言。但在教材上,对于算法内容的选择偏难,也没有涉及相关的Python程序设计教学。同时教材基本上还停留在理论的学习上,教材内容多按照传统的平铺直叙基础积累式内容编排,没有考虑到实际操作的内容学习。缺乏对于智能系统学习的应用。使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兴趣不高,未体现对学生计算思维的培养。

3.没有涉及智能技术的应用与体验

综观人工智能教材,可以发现教材内容多为“案例引入—概念讲解—技术原理”讲解三个过程。对于课标强调的对于知识的应用与体验并没有涉及,教材只停留在将案例引入而没有将案例中的知识进行迁移阶段。
四、教材内容的设计

2017年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将“人工智能初步”选择性必修模块分为了三个主题,如图1所示。

文章以“人工智能初步”选择性必修模块的主题为教材知识块内容划分的主要依据,将教材内容主要分为三个模块,其中将人工智能基础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相结合,人工智能课程内容以感知与体验为主,高中生在对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学习时,考虑到学生认知特点,对人工智能技术如机器学习、图像识别技术的学习应以感知与体验为主,对其技术实现原理,应用领域应以了解为主。基于此,文章将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模块融合到人工智能基础模块,目的是让学生对人工智能有一个整体的把控和了解。对于简单的人工智能应用模块开发,需要涉及程序设计语言与算法的应用,算法是程序设计的灵魂,算法的正确性需要通过程序编写来验证,程学设计是算法的最终体现,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离。因此将本模块分成了简单智能系统、算法与程序设计两个部分。

人工智能课程屬于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类课程,其课程内容包括多个学科知识的交叉。针对当前人工智能教材所存在的问题,以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的核心素养培养为目的,结合“人工智能初步”主题类型,在原有人工智能基础教材的基础上,对高中人工智能教材内容结构进行了研究,如图2所示。

文章将高中人工智能教材按照课程标准分为人工智能基础、算法与Python程序设计、智能系统三部分,以新课标要求(人文素养与社会责任、计算思维、理论与实践结合、感知与体验为重)作为教材建构的总要求,提出了每一个部分的主要内容。其中四个部分主要按照线性顺序排列,上一部分的学习为下一部分的学习打下基础。

一是人工智能基础部分,主要包括人工智能概念、基本特征、发展历程、应用领域、发展趋势的学习,如表1所示。作为高中生来说,已经具有了相应的抽象思维能力及学习自控力,能对抽象、乏味的概念进行学习。将人工智能基础知识的学习作为人工智能课程的开端,既能让学生对人工智能有一个整体把握,也为激发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兴趣打下基础。其次让学生了解人工智能发展历程,使其客观面对人工智能技术给人类带来的便利及潜在的威胁,以达到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与社会责任的目的。对于课程内容的学习,为使学生有更深刻、更有趣的体验,可选用一些人工智能产品让学生感受人工智能,增加学生对于人工智能的体验与认识。

根据加涅的教学设计理论,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教学目标息息相关。目标决定着内容的选择范围与方向。围绕“人工智能初步”模块课程目标,将其融入教材的每一部分,“人工智能基础模块”应达到以下目标。

(1)相关领域人工智能产品的体验与使用,描述人工智能的概念及基本特征,了解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及趋势。

(2)了解人工智能对社会既会带来巨大价值,也会带来潜在风险这一客观现实。

(3)了解知识表示的基本方法。

二是算法与Python程序设计部分。课标在必修模块“数据与计算”中已明确提到了要掌握一种基本的程序设计语言,对于高中生,通过编程与算法解决简单问题,已成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技能。算法是解决问题的计算方法,是编写程序的模型,在对人工智能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并对人工智能相关程序模块进行学习之后,学生对于人工智能核心算法的学习将会更加容易。同时算法对于问题的解决是一步一步进行的,有开始和结果。对于算法的学习有助于学生计算思维的养成。周以真教授首先提出计算思维的概念,认为计算思维是:“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进行问题求解、系统设计、以及人类行为理解等涵盖计算机科学之广度的一系列思维活动。”[8]它是一种解决复杂问题的思维方式,与利用算法解决问题的方式类似。考虑到高中生的接受水平,对于人工智能核心算法的学习应集中在简单算法学习上,主要是为大学算法学习打基础,因此可以掌握一两种人工智能核心算法如启发式搜索、决策树。其次是了解当前常用的人工智能技术(自然语言理解、图像识别、语音识别)的工作原理,清楚算法的是如何起作用的,并通过体验相关智能产品,感知人工智能技术。

Python程序语言在人工智能中的作用越发得到重视,是目前公认的最适合人工智能的编程语言,在人工智能上使用Python具有“优质的文档”、“平台无关”、“可以在现在每一个*nix版本上使用”、“更加方便易学”、“设计好、快速、坚固、可移植、可扩展”[9]等特点。高中生掌握Python语言对于学习人工智能非常重要,将Python程序语言放在人工智能教材进行学习,有助于学生将Python与人工智能相结合。借助于必修模块程序设计学习基础,文章认为Python程序设计模块需要涉及包括Python编程学习,同时为了对学生的计算思维进行培养,教材应强调该部分的实践活动设计,主要以实际案例引入,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方案,并通过相应的程序设计解决问题。

该部分内容目标如下(如表2所示):

(1)描述算法、启发式搜索概念,了解算法的基本类型。

(2)掌握Python基本语法,学会一两种Python库的使用。

(3)分析具体实例,了解启发式搜索等人工智能核心算法,利用算法与程序设计解决实际问题。

三是对简单智能系统的学习,主要是对所学知识的检验,是对知识的一种综合运用。教材应提供给学生一些典型智能系统实例(AlphaGo、深蓝等),让学生对智能系统有一个大致了解,知道智能系统搭建的方法,并提供一些人工智能应用实例,以激发学生自行搭建智能系统的兴趣。结合选择性必修模块对于开源项目硬件的学习及人工智能应用框架资源,设置相关实验,让学生根据实际生活场景,通过合作学习,自行设计智能系统,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智能系统部分,应涉及理论与实践的学习,主要是实践。其中理论部分应包括智能系统设计方法、智能系统应用实例分析以及对智能系统实现原理的了解。而实践部分应结合前三个部分的知识学习,将其融合,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实现。

该部分内容目标如下(如表3所示):

(1)体验常用的智能系统,描述智能系统的概念及典型应用,了解简单智能系统的设计方法。

(2)分析典型的智能系统,清楚智能系统的基本组成结构及实现原理。

(3)剖析具体智能系统实例,掌握一两种常用人工智能开源框架,学会利用开源人工智能框架搭建人工智能应用模块,亲历设计简单的人工智能系统。

四是对于人工智能基础、算法与Python程序设计、智能系统三部分的学习效果最终应该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来体现。《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10]强调在中小学阶段开展人工智能普及教育,其目的是为了借助于人工智能教学,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创新能力、数据分析能力、自我认知能力、情感处理能力,弥补当前教学存在的学无所用缺陷。因此对于人工智能教材的研究应注意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对于人工智能基础、算法与程序设计、智能系统三个部分的学习效果最终都应该在实际问题解决中体现出来。问题解决的过程既是对知识的重现,也是对知识的再学习与重构,问题解决的好坏实质是对学习成果的检验。在中学开展人工智能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适应智能化的社会,能够在智能化社会中生存。因此中学人工智能教材中问题案例的选择应该是实际生活中真实存在的问题。采用的案例应该是实际生活中存在的案例或经过简化的生活情景。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通过算法与编程实现计算思维的培养,通过搭建简单智能系统解决相关领域问题,实现对学生信息社会责任与信息意识的培养。学生所学知识内容应该与实际生活挂钩,对于教材内容的选择,文章认为应该以实际问题或案例导入,通过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模式结构来组织教材内容。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知识,以典型的实际案例作为分析材料,如苹果公司的Siri语音识别系统。帮助学生理解和学习人工智能相关知识,能够真正实现学以致用。

新课标提出人工智能教育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对于当前人工智能教材内容存在的平铺直叙基础积累式的编排形式,并不能满足中学人工智能教育所要达到的目的。因此需要改变当前的教材内容编排方式,以满足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需要。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是指“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几個任务之中, 学生通过对所提的任务进行分析、讨论、明确它大体涉及哪些知识,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通过任务的完成而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11]这种模式有助于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满足了人工智能课程实践活动课的需要。因此对于教材的内容编排,可按照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结构进行组织。将传统的以平铺直叙基础积累式的内容编排改为“兴趣导入(生活情景创设)—提出任务(提出具体问题、问题细化、案例分析)—尝试练习、交流体会、学习提高、操作练习(引出实践活动内容,激发学生动手操作)—评价小结(知识总结、课后反思)”的编排设置。[12]
五、反思

中学人工智能教材的开发还处于起步阶段,对中学人工智能教材的研究多为探索。人工智能教学内容的选择比较多样,多由学校自主开发或选择,还没有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适合中学生学习的人工智能教材。对于人工智能教材的开发目前更为迫切的是建立一个统一的标准体系,并根据标准体系进行统一的人工智能教材编制。本文基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对高中人工智能教材作了一点探究。当前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关于人工智能的教学目标和内容选择仅在人工智能初步模块有所体现,并没有就中学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单独设置课程标准,人工智能初步模块教学内容的选择更多倾向于学生计算思维的培养,在信息社会责任及信息意识方面的培养较少,因此,对于人工智能教材的开发还需要政府层面及相关专家的支持。
参考文献:

[1][10]国发[2017]35号.国务院关于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通知[Z].

[2]牟琴,谭良.计算思维的研究及其进展[J].计算机科学,2011,38(3):10-15,50.

[3]5][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4]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2017年中国互联网学习白皮书之中国人工智能教育发展报告(基础教育)[DB/OL].http://www.west960.com/p-312569.html.

[7]汤晓鸥,陈玉琨.人工智能基础(高中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8]Wing J M.Computational thinking[J].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2006,49(3):33-35.

[9]秦科,刘贵松.面向Python应用的大学教学改革初探[J].计算机教育,2017(9):21-25.

[11]黄冶斌.利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探索[J].中国电化教育,2005(4):53-55.

[12]王本陆,千京龙,卢亿雷,张春莉.简论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的建构[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8(4):37-43.

(编辑:王晓明)

会计认识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的16个科技重大专项之一,设立这一重大专项是实施我国油气战略的重大举措。文章通过分析重大专项特点及管理难点,提出财务管理、合同管理和项目管理三位一体的国家科技重大项目管理方法,逐步形成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实施管理细则为核心的管理流程。

关键词: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管理;油气战略;财务管理;合同管理 文献标识码:A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

2020)》确定了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大型飞机研制、大型核电站等16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这些科技重大专项是我国2020年科技发展的重中之重。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是为了实现国家目标,通过核心技术突破和资源集成,在一定时限内完成的重大战略产品、关键共性技术和重大工程。

“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简称油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作为16个科技重大专项之一,共设置43个项目、22个示范工程,包括陆上勘探开发、海洋勘探开发、海外勘探开发、煤层气勘探开发及综合板块。油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由国务院统一领导,国家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财政部三部委统一组织实施,由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以及煤炭科学研究院等单位组成实施工作组。

“十一五”期间,中海油研究总院承担了油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7个项目中的23个课题,2011年6月所有课题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十二五”中海油研究总院继续延续“十一五”攻关项目与课题,并在研究内容和深度均有扩大与延伸,共牵头承担5个项目,独自承担其中26个课题。作为油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的研究人员和管理人员,本文通过梳理“十一五”与“十二五”8年技术攻关与管理经验,并结合作者所在项目管理团队多年从事科技项目管理研究与实践,总结形成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管理相关经验做法。

中海油研究总院(以下简称“研究总院”)是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和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的唯一直属综合性研究院,是总公司和有限公司技术参谋部、战略规划部和科技人才培养中心,主要为公司业务提供常规性和纵深性的技术支持和技术服务,业务范围涵盖油气勘探、开发、钻采、工程、经济评价及新能源研究等各个领域,同时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863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国海油科技攻关等重大项目的研究任务。截至2015年12月,共有1200余人,年均承担科研生产任务超过300项。通过十余年不断发展,研究总院已形成较为完善的科研管理制度,有效保障了科研生产项目能够合规正常运行。

1 特点及管理难点分析

从2008年接到任务到2010年“十一五”重大专项研究周期结束,短短三年时间里必须保质保量完成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研究任务,时间紧,任务重,研究总院面临着“重、大、众、多”四大难题。

研究任务重:研究总院承担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任务研究对象全部是海洋油气勘探、开发、工程、钻完井等专业领域的重大技术难题。

经费数额大:承担的23个课题涉及国拨资金近8亿元人民币,国家给科研工作提供了费用保障的同时也提出了更加严格的经费管理要求。

参与单位众:重大专项课题需要产、学、研共同参与,仅23个重大专项课题,就涉及联合研究单位57家之多,包括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高新技术企业等。

管理层级多:重大专项的任务涉及国家科技部、财政部、发改委,专项牵头承担单位、项目承担单位、课题承担单位以及联合研究单位。

为有效解决研究总院在重大专项课题实施过程中面临的诸多难题,必须在国家相关部委陆续出台的重大专项各项政策和制度基础上,创建一套行之有效的解决实施过程中各类管理问题的管理方法。

2 主要做法

任务繁重、经费数额高、专业涉及面广是国家科技重大技术攻关与管理的难点。根据重大专项特点及管理难点,并结合现有科研管理规定,研究总院制定了以财务管理、合同管理和项目管理三位一体的国家科技重大项目管理模式。

2.1 财务管理

研究总院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按照重大专项管理要求,完善了包括会计核算、计划预算管理、资金管理、差旅费管理、出国人员费用管理、财务报告编制等一系列财务管理制度。

重大专项资金支付实行预算控制管理,以批准的预算为基础,以有效的合同、发票为支持文件,实行分级授权审批制度。课题经费使用的控制责任人是课题所在部门负责人,经费的执行责任人是课题负责人、所有费用支出均需由部门负责人和课题负责人签字。所有对外资金支付必须由经办人按规定的格式和内容填写付款申请书并附上完整、合法、有效的支持材料。

课题经费执行严格按照国家批复的预算及范围执行,专款专用、单独核算,不得支付各种罚款、捐款、赞助、投资及国家禁止的其他支出。课题会计科目设置要求规范,财务核算内容和财务报告信息真实、准确和完整,开支审批程序和手续合规、完备,相关财务档案资料保存完整。

研究总院承担的重大专项课题经费分专项资金与配套资金两个WBS单独核算,专款专用,按照政府补助进行核算,支出标准参照国家与总公司执行。会计核算人员在具体会计核算中依据真实性、相关性、及时性等原则,对于每一笔业务把关,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在经费实际使用过程中,一方面财务人员协助课题进行预算编制,做好事前控制。从预算编制开始,积极参与到联合单位的预算编制工作中,合理编制科研经费预算,使之预算更具操作性。在预算书上报国家之前,严格地组织预算审查会,参会人员包含研究总院各专业总师、主管预算副院长、各技术人员、财务预算管理人员,就课题预算与课题内容相关性、预算内容的合理、合规性进行审查;另一方面加强经费使用过程中的监督机制,严格科研经费管理,定期对联合研究单位进行制度宣贯,加强对课题经费的监管及对联合研究单位的管理力度。及时了解经费支出进度,总结发现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跟踪分析支出情况,实行预算预警制度,及时纠正偏差。通过事前控制、事中监督、事后分析整改的管理流程,确保财务信息真实有效,杜绝了不按预算规定的内容和用途支付资金,有效确保了国家资金安全、高效执行。

2.2 合同管理

研究总院作为课题承担单位需与联合研究单位签订子课题合同,且需要将研究总院自身因人力不足、没有相应的实验设备而无法完成的测试、化验、加工等工作委托给其他单位承担,故而需与之签订外委合同。由于子课题合同,测试、化验、加工、设备购置等外委合同相对于其他的采办合同有其管理上、经费上、时间上的特殊要求,研究总院针对其自身特点进行工作创新,保质、按时地完成了相关工作。由于两类合同使用的是重大专项课题经费,其在合同签署、履行、验收等方面均需遵守国家对重大专项的要求,同时这两类合同又属于采办合同,其签署、履行等方面也需要遵守国家规范平等主体交易活动的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以及总公司、总院对采办活动的管理规定、管理办法的要求。

对于使用测试化验加工费、设备费等费用的外委,在进行外委前就技术必要性、可行性,工作量与费用的匹配性进行论证,并邀请财务人员协同审查,保证费用使用的合理,同时对此类外委的采办方式的合理性进行论证。根据统计,此类外委的招标率达到64.7%,通过招标提高了费用使用的效率。

由于研究总院与国家的“十一五”重大专项任务合同书于2010年初才完成签订,导致子课题合同及外委合同的签署时间紧迫。在面临合同数量多、任务重、责任大的情况下,合同管理团队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大胆创新,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保证在有限时间内完成了大批量的合同签署工作。对于达到总公司限上审批要求的子课题合同,集中统一报批,并与总公司集团采办部密切沟通,既保证了程序上的合规性,又保证了子课题合同签署的时间进度。由于子课题合同本身已通过了国家的审查,在报批资料上也进行了合理的简化。为提高子课题合同签署的效率及合理性,以课题、专业为基础进行分类,将子课题合同的预算审查会、谈判会、签约会结合在一起,三会合一。

为保证质量,在会议前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团队内部明确分工,确定标准操作流程,在会议中,团结协作,紧密协调,通过此种方式,提高了效率,节省了时间,实现了又好又快。

2.3 项目管理

2010年初,研究总院按照课题及其所属专业进行划分,组织相关技术专家和管理人员逐一与57家联合承担单位就其承担的200余项子课题任务进行审查及澄清,分别就进度、费用、成果、知识产权归属等相关内容逐条明确并落实,随后与联合单位签订合同。

2010年9月下旬,研究总院对七家重点合作高校进行走访,检查、交流重大专项课题进度和管理情况,双方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框架协议中,明确要求联合单位要在重大专项的人员配置、项目组织、财务监督等方面加大协调和管理力度,把好重大专项的质量关、进度关、经费关。

在重大专项课题的组织实施中,为规范管理,保证重大专项研究工作的高效运行,保证重大专项成果质量,制定了《中海油研究总院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实施管理细则》,明确了研究总院重大专项管理实行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双重负责制度,研究总院及课题承担单位是重大专项实施的责任单位,项目长、课题长是重大专项项目、课题的第一责任人,项目长、课题长对所属子课题的进度、质量、费用等负有监督与控制责任。该细则从组织管理与职责、立项管理、组织实施与过程管理、外委合同管理、检查与验收管理、归档与成果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细化,重点明确了涉及重大专项管理的各类管理操作流程。

2010年11月,研究总院启动对联合单位承担的任务进行结题验收工作,研究总院各专业总师担任专家组长,相关专业领域专家及管理人员共同参与,先后组织30余场检查验收会议,通过对联合单位承担任务的验收,切实保证了课题层面全面完成考核指标。

3 创新点

3.1 领导重视,齐抓共管

2008年8月,研究总院在接到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任务的第一时间成立领导小组、技术委员会和实施管理办公室等组织机构。由研究总院院长、主管总师及研究总院副院长分别担任负责人,主要任务就是审定重大专项课题总体实施方案、任务合同书、预算方案及实施计划,对课题实施过程中关键点进行技术把关和评价,监管项目运行进度、费用及质量的控制。

3.2 完善制度,注重细节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实施促使研究总院科研工作量激增,在保证科研和生产两不误的前提下,根据“十一五”重大专项课题的具体特点,即启动立项晚、研究期限紧、研究任务重、经费数额大、参与单位多、经费要求严、管理经验少、管理依据缺等客观情况,研究总院着力创建配套的管理体系,坚持合规管理、细化管理的全过程。

针对正在运行的14项科研管理规定进行了系统修订,根据重大专项课题管理的特殊要求,制定了《中海油研究总院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实施管理细则》,进一步明确了管理职责和管理流程,对研究进度、研究质量、子课题管理、结题验收与归档管理等方面做出了全面、具体的要求,并通过月报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加强课题运行管理,确保每一项工作都有人推动,每一项任务都有人负责。

3.3 合规运营,严控风险

在课题立项阶段,研究总院充分进行立项论证,重点对课题内容设置及预算的合理性进行审查,同时向联合研究单位人员进行制度和流程宣讲,确保合规合矩。从课题立项到中期检查,从联合单位的推荐到研究成果的验收,从每一笔费用控制到研究设备的采办都制定了全面、细化的规章制度对其进行管理和约束。

仅以承担测试化验加工类外协课题的单位申请进入研究总院供应商数据库为例,其资质、业绩、研究能力及创新水平等需经业务部门、科技管理部门、主管总师、采办委员会、研究总院院长五级审查,有超过15%的申请供应商由于资金规模、资质、业绩不足等原因而未获批准。

4 结语

通过近八年探索与实践,研究总院逐步形成了一套科学、较为完整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科研管理模式,通过明确各级人员职责、梳理重大专项管理流程,形成了全过程控制和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工作模式,保证了项目高质、高效、合规运行。经过“十一五”和“十二五”攻关,研究总院所承担的项目、课题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为“十三五”重大专项技术攻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胡宝民,王婷,李子彪,等.重大科技专项的特征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07,(9).

[2] 杨海滨,陈艺,丁华,等.油田科技重大专项管理的实践与认识[J].石油科技论坛,2013,32(3).

[3] 蒋宏伟,周英操,赵庆,等.油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管理体会[J].石油科技论坛,2014,33(4).

作者简介:吴光武(1983-),浙江丽水人,中海油研究总院经济师,工程师,硕士,研究方向:科研项目管理与科技创新管理。

(责任编辑:周 琼)

会计认识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档案作为历史、文化、知识的范畴,具有“记录历史,服务社会”基本功能,档案是人类社会活动的真实记录,直接记录了人类社會在各个领域、学科及各个方面的工作活动,构成了信息时代的重要集合体。科学规范的档案管理,是一个单位的工作业绩与管理水平的历史见证与再现。合理利用档案资料,不仅为单位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于单位领导的决策,增加单位经济效益也会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单位改革的不断深入,单位规模不断扩大,作为单位管理工作中一顼不可缺少的基础档案工作,引起了各方面的重视。所以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档案作用,为单位各项工作服务是摆在我们每一位档案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现阶段要做好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须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更新观念。服务创新是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在单位各项工作活动中,领导和工作人员为了有效地进行各项工作,需要依靠大量的档案,以熟悉情况,制定工作计划,总结经验和教训,处理日常事务等。特别是在现代单位制度建立过程中,档案在生产经营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管理水平必须提高。首先作为单位领导要认识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单位生存和发展的新变化,从促进档案事业发展出发,切实转变观念,积极争取资金落实,尽快把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水平的硬件设施落实到位,为单位的综合档案室配备微机等现代化的装备。有了先进的现代化管理设施,可以对档案进行科学的管理和档案系统的开发。解决因单位发展而出现的档案管理方面的具体问题,及时准确提供档案信息,大大提高开发档案信息的能力. 其次要求档案管理管理人员进一步认识档案对单位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作用,单位改革对档案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转变思想和工作作风,树立创新意识,主动创造条件,将被动服务变主动服务,积极探索适应现代化单位制度的档案工作新思路,新方法。采取多种形式参与到单位各项生产活动中,使档案管理与单位管理发展同步进行。

二、制度完善是档案管理工作深入扎实的关键。管理部门重视档案管理工作应从硬件设施、软件管理上加大投入,提供有利于档案事业发展的环境,从上而下就会形成重视档案的风气,对于档案工作的顺利开展,将起到关键的作用。首先,单位应结合自身情况,贯彻落实国家档案法律法规,制定档案工作长远规划。建立一套适应本单位发展需要的档案管理制度,从制度上给与完善和保证。如《档案室管理标准》、《档案室工作标准》、《档案管理分类细则》(档案管理保管期限表》 等,并采取措施保证这些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使档案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查,制度化、规范化、健康发展。其次,单位在建立综合档案室的基础上,建立档案管理管理网络,使每一个部门设兼职档案管理员,并不定期组织基层档案管理人员业务培训,强化服务意识。使案工作落实到具体、细处。通过网络及时掌握了单位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新信息,准确提供档案资料,为以后的档案利用工作奠定了基础,提高了单位工作效率。

三、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业务水平是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现代化设备设施的应用,科学技术直接影响着单位的发展。新技术的应用已经进入档案领域,档案的载体也要有根本的变化。对档案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档案的管理水平,这就要求档案管理人员有铰高的业务素质来应对,积极参加现代化知识培训,参与多种途径的学习与交流。学来先进的技术、经验丰富自己的知识观念,提高技能,发展和完春自我,保持与整体组织的步调一致,这样才有利于加快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

四、改善基础设施,是档案管理安全有序的前提。不断加大对档案管理工作的经费投入,改善档案管理基础设施,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的正常办公需要,实现库房、阅文、办公三分开。库房不仅要满足存放要求,而且要通风良好,还要配备足够的档案柜以及专门的灭火器材、防蛀、防霉用品和切刀、打孔机等专门的纸质档案整理工具,同时还要购置数码照相机、移动硬盘、计算机等设备,建立档案管理电子系统,安装档案室监控设备,满足各类档案安全保管和方便查阅的需要,切实把档案的保管和保密工作落到实处。

五、抓好收集、积累工作是档案管理工作的保障。档案的收集是档案管理中最基本的一环。单位机构,人员变动大,产枚,利益多元化,文件来源广泛,信息内容丰富,载体形态多样,都给档案基础工作带来新的问题。因此,针对新的特点,档案管理部门应进一步提高对档案资源建没重要性的认识,加大工作力度. 并根据当前工作需要和单位发展趋势,不断强化基层档案管理人员的档案工作意识,制订单位文件材料归档制度,形成一套完整科学的管理程序,使他们掌握档案管理材料的形成规律和收集整理标准,对有保存利利用价值的档案资料实行规范化管理,并根据立卷制度,督导文件材料及时归档,整理齐全,为以后的奠定基础,更好地为单位发展服务。

会计认识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人口政策;农村生育;人口健康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口总数占世界人口数的近1/3。人口,总数过大造成我国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种种问题,也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生活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1980年9月25日,中共中央就我国的人口问题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尤其是计划生育于1982年被确定为我国的基本国策以来,我国的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难点在农村。”强调“必须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把农村作为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重中之重,将农村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纳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部署,进一步开创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新局面。”

随着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同时也深刻影响着国人的生育观念和生育状况。与此同时,经过30多年的艰苦努力,农村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实现了历史性转变,妇女总和生育率从实行计划生育初期的5. 8降至目前的更替水平以下,有效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为全国实现和稳定低生育水平作出了重大贡献,对解决我国“三农”问题、促进农村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农村迈向全面小康创造了良好的人口环境。近年来,随着农村人口计生工作体制机制的改革創新,尤其是宣传教育、优质服务和利益引导工作的加强,农村生育水平和人口变动态势基本平稳,人口增长继续得到有效控制。但面对新的形势,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尤其是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新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产生和演变出的各种计划生育的问题,仍然值得我们悉心研究。深切了解当前农村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现状,有针对性地做好新时期农村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这是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面临的新课题。

(二)研究意义

目前,由于国家政策的制约和社会发展的推动,人们的生育行为和生育意愿都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中国在经历着由传统生育文化向现代生育文化的转变。这种转变在农村尤为明显,我国人口第一大省在实行计划生育30年来,累计少出生3400万人,平均每年少生100多万人。这一数据对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安定和谐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和意义。但是,就中国的现实人口状况看,还面临着不容回避的矛盾和问题,而继续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仍然具有极端的重要性。

当前我国人口问题的性质、目标、地位、作用发生了重大的战略性变化:持续的人口增长、过高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加速的人口老龄化、和过大的人口总数已成为阻碍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负面因素”和“沉重包袱”,人口和计划生育还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重大政治、经济和国家发展战略性问题。

第一,人口总量的持续增长影响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受人口结构影响,20世纪80年代第三次人口出生高峰期(1985年一1992年)出生的孩子,已陆续进入婚育期,形成第四次人口出生高峰。所以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将会越来越突出。

第二,人口发展的结构性矛盾对和谐社会建设的影响日益加剧。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升高;人口在地区间、产业间分布不尽合理、均匀;流动人口的增加使人口调控和管理难度不断加大,低生育水平面临反弹风险。

第三,研究农村人口计划生育现状是做好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关键和切入点。认真研究农村人口和计划生育现状,认识影响农民生育行为的因素,有针对性地采取适当对策,进而把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把人口大省逐步转化为人才强省,做好农村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自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关于农村的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工作,我国学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相关研究:

(1)农村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服务方面。高永红在《提升流动人口计生管理水平》中认为,随着大量农村人口涌向城镇,各种社会问题随之显现,特别是流动农民的计划生育现状不容乐观,需要社会关注,合力解决流动农民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问题。李柯在《城镇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问题与对策》中认为,在农村计划生育管理问题上认为农村是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出源,但乡镇缺少专项经费,只能从其他经费拨出,在计划生育改革的大背景下,乡镇计划生育管理工作缺乏人员和经费成为眼前的一大问题。郑玉掸、林荣胜在《深化农村计划生育管理体制改革,实现人口现代化目标》中提出加强农村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要求全面落实属地管理体制,依法明确社会各方职资,实现无缝隙服务,建立和完善经费保障新机制,确保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的落实,建立和完善优质服务新机制,优化流动人口享受居民化服务,建立科学务实的考核评估制度,促进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上水平。

(2)农村计划生育行政执法方面。黄志勇在《农村计划生育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初探》中认为,计划生育相关法律法规的颁布和实施,标志计划生育工作实现了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变,但在当前的计划生育执法中存在这认识上的思想误区使得部分干部认为法的实施削弱了计划生育管理手段,部分群众没有充分认识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的实际效力,没有完全地运用法律进行管理。彭希哲、任远在《我国农村计划生育管理社区运行模式的探讨》中认为,法律、法规的颁布和实施,使新时期计划生育执法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实践证明,在计生执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违反执法程序、执法不到位等诸多的问题。

(3)农村计划生育管理机制方面。李传旭在《新时期乡镇计划生育工作探讨》中认为,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下,应该将改革的切入点放在农村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转型上,通过农村计划生育管理体制的改革推进计划生育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杨旭东在《我国农村计划生育工作中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中认为,在农村的计划生育管理中,普遍存在基层干部和计划生育管理者放任甚至希望对象户超生的现象,这一现象严重破坏了基本国策的执行,逐步消除这一现象,基本的出路在于制度的建设。赵晓峰在《农村计划生育工作面临失控危机》中认为,随着一系列计划生育相关的法律法规的陆续出台,标志着我国,特别是农村社区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服务与管理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但不容回避的事实是,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计划生育服务与管理仍存在着许多的差别。

(二)国外研究现状

(1)日本,曾在全球率先实行限制生育率与人口增长。二战以后,相对稳定的生活环境和逐步提高的医疗条件使得日本国内出现婴儿潮,人口增长过快,为此,日本于1948年通过了《优生保护法》。经过10年实施,日本的出生率就比实施前减半了。但随后,日本的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稀缺等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使得政府转而实行奖励生育的政策,结束了多年从紧的人口政策。

(2)澳大利亚,最早开始采用奖励新生儿来提高生育率。早在1912年,澳大利亚奖励新生儿制度可以追溯到1912年。从2008年1月开始,每出生一个婴儿就可以从政府处得到金额为5000美元的一次性奖励。澳大利亚政府这一作法,是为了鼓励民众生育,提高出生率,减少因年龄结构对整个社会带来的影响。在澳大利亚,当妈妈的并没有带薪产假,虽然有较高的新生婴儿奖励金。

(3)美国实施“静止人口”策略。美国对生育实行不干预政策,在众议院还设有专门研究国内外人口问题的“人口选择委员会”,各州可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采取不同政策。美国人口政策重要组成部分是移民政策。推行“进口人才”政策,为定居到美国的全世界有成就的专家提供丰厚待遇和良好的环境,以此吸引人才向其聚拢。

(4)俄罗斯实行鼓励生育的政策。在俄罗期,设有“社会人口问题委员会”,专门普查俄罗斯儿童,内容包括数量、性别、发育状况等;妇女每生育1个婴儿,政府奖励1万卢布补贴,每月补贴800-1000卢布给18个月以下的婴儿,以此激发民众的生育积极性;赦免来自独联体的100万非法移民。这些措施的实施旨在提高人口出生率、降低死亡率,改变目前的人口形势,以弥补在最近10年里减少的1000万人口。

在国外各种不同人口政策研究基础上,对于分析我国人口政策与生育管理有借鉴意义,开阔了思维,以便我们能更好的分析与预测我国相关政策与管理措施。

中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划分為以下三个阶段:

一是严格控制人口增长阶段。上世纪50年代,中央领导人就曾多次指出人口要有计划地增长,以应对人口增长过快的态势。到上世纪70年代初,我国逐步在全国上下推行计划生育政策,抵制人口过快增长。1971年国务院国民经济发展指标中首次增加了控制人口增长指标。1975年,毛泽东在国家计委《关于一九七五年国民经济计划的报告》上批示:人口非控制不可。国家制定了“晚、稀、少”和“提倡一对夫妇最好生育一个子女,最多两个”的生育政策。90年代以后,计划生育全面铺开,如火如茶,中国人口特点由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状态转变。

二是稳定低生育水平阶段。2000年,《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中指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问题仍然长期存在,人口过多是中国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在人口增速放缓,实现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后,国家继续坚持从紧从严生育的政策,积极转变计划生育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九五”和“十五”期间,总和生育率在1. 8左右,也就是说平均每对夫妇生育1. 8个子女,把生育水平保持在较低状态,为经济建设打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三是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阶段。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全国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提出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进入了稳定适当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新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千方百计把生育水平维持在较低水平;大力推广优生优育,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严打“两非”,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实施全国一盘棋,完善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积极应对老年人口增多而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

三、研究内容

人口问题决定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功与否,也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计划生育与环境保护、耕地保护、科教兴国等共同构成我国的基本国策,也是一项最重要的国家公共政策。占全国人口80%以上农村的计划生育工作对整个我国计划生育工作起着决定性作用。原因是农村人口比重大,全国面积的三分之二是农村。如果计划生育没有在农村实施,国家的计划生育工作便是一句空话。

计划生育主要是为广大群众提供生殖健康保健、孕前优生、避孕节育等公共产品和服务,以纯公共产品形式出现。当前,农村群众生育愿望依然强烈,农村各地区之间又有各自特点,基础不同,缺乏有效管理流动人口手段,发展极不平衡。生育水平不能保持在一个较低稳定状态,另外诸如人口老龄化、劳动力减少、失独家庭出现等一系列的问题随之而来,且日渐严重。因此,要把农村战场作为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重心,稳定保持低生育水平、合理优化人口结构等,这一重要前提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使得农村经济发展能跟得上城市发展步伐,从而使得广大群众能转变生育观念。

本文立足农村计划生育管理工作实际,依据公共管理学相关理论,结合工作实际,选取某地区一个点,就新形势下对其农村计划生育管理工作进行调查、分析和研究,提出针对性较强的建议和措施,对我国农村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理论而言,是一种丰富和发展,从全省和全国层面完善我国农村计划生育公共政策。首先,本文在国内外计划生育管理问题研究与政策实践的基础上,介绍该县农村计划生育管理工作的概况;其次,分析了该县农村计划生育存在群众生育意愿与现行政策存在较大差异、人口老龄化、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等问题,从一个基层计划生育管理一线工作者的角度,就上述问题分析成因;最后,对该县农村计划生育未来发展提出对策和建议:改善农村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优化农村计划生育管理的社会环境;创新农村计划生育管理的模式;完善农村计划生育管理的利益导向体系;重点整治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问题。

四、研究方法

1.文献法:通过CNKI期刊、各科相关理论著作和网上资源等途径对相关的发展背景和理论依据等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和进一步地分析,更好地了解国内学者们的研究现况与成果,从中得到启发。

2.访谈法:在调查中,通过事先拟定好的开放性的问题,对被调查地进行面对面的访谈,通过与之交谈的方式搜集能够客观反映研究对象的材料,真实把握管理方面的问题,并且通过分析提出更好的建议。

3.行动研究法。结合课题方案定期开展专题研究、课题论坛、撰写研究反思、研究随笔等。

五、研究结果

2003年10月我党召开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基本内涵概括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2004年9月16日,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我党首次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强调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的人口基数非常巨大,我国人口数占世界人口数的近1/3,党和国家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我国的人口问题,人口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我们的头等大事。

论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采用科学的方法,综合运用统计、公安、卫生、教育、人口计生等部门数据,对农村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现状进行了客观评价,对人口发展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领域分别进行了深入分析评估,找准了目前政策实施中的主要问题,理清了下一步工作思路和重点,全面反映了农村人口和计划生育发展的现状和特点。

通过本次调查研究,可以清楚的看到,多年来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新型生育文化建设的推行以及生育文明的倡导,不仅有效地控制了农村人口数量的增长,实行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历史性转变,也影响了农村居民生育观由传统向现代的进步,这本身就是农村经济文化走向现代文明的一大步。虽然这个过程的完成还需要花费很长一段时间,但是在不久的将来,农村的计划生育工作必然要发生全面转变。我们一定要清醒认识目前的状况和问题,这就是社会经济变化的必然结果,也预示了面对未来农村人口和计划生育发展我们需要做好各项工作的准备。

课题编号:2018年编号:ZGYGC3154    课题级别:国家级知网收录

课题鉴定单位: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咨询部工程技术课题管理委员会

会计认识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1 工程项目建设中的几个关键要素

由于项目管理是一整套科学的管理体系和方法, 因此很难用对全部影响项目建设目标的环节进行全面而精确的概括, 本文只对以下几个重点进行探讨。

(1) 项目管理制度项目管理制度是约束项目建设管理方、施工方和监理方的制度, 是项目建设的基础保证, 科学完善的项目管理制度是保证项目安全、有序开展的前提, 系统化、规范化的全过程管理是严密组织、严格标准的体现, 要用制度管人、管事、管物, 把人财物管理融入项目建设的全过程。

项目管理制度中重要的是有完善的项目管理机构, 合理的专业人员配备和分工, 高效率的管理组织, 无论是对子项目还是整体项目的进度都是至关重要的, 项目管理人员还担负着和上级部门、监理方和施工方沟通的责任, 信息沟通的畅通对项目建设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重要决策及时果断的制定更是影响项目进度和质量的重要保证。

图纸评审制度是有效减少施工中出现技术问题的最重要的制度, 由于设计方在设计人员和设计审核因素方面的问题导致设计失误很难避免, 因此项目建设过程中一般都会出现技术材料等问题。专业、严格、细致的图纸评审可以及时解决图纸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和缺陷, 大大减少项目建设费用的浪费, 缩短施工难度和工期。

准确的项目运行计划是保证项目平稳有序实施的重要手段, 综合考虑影响项目进度的各种因素后, 制定可实施、可控制的运行计划, 是项目按计划实施的重要保证, 可以避免项目建设的盲目性和无序性。

完善的物料保证方案是有效避免管理方的物料供应不及时而造成工期延误的一个重要手段,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 经常会有因大型设备或进口材料的供货周期问题而影响到施工进度, 这就要求项目管理方要有物料供应的敏感性和警惕性, 在项目建设的初期就预测供货周期较长的物料, 及时开展特种物料的采购。

开好项目监理例会和专项讨论会是保障各施工方顺利施工的前提, 科学合理的长期和短期施工安排, 细致严格的施工界面划分, 不同施工方的交叉作业安排, 以及各施工方的施工配合协调都是避免施工工期延误的有效手段。有针对性的专项讨论会也是快速解决项目施工过程特殊问题的必要工作。

(2) 加强对监理单位的管理由于建设工程监理在提高建设工程投资决策科学化水平、规范工程建设参与各方的建设行为、促使承建单位保证建设工程质量和使用安全、实现建设工程投资效益最大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因此选择和管理好监理单位, 对于工程建设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在项目施工之前, 对于监理单位的管理方面关键的是加强监理规划、监理实施细则的审核。

施工过程的监理是监理规划和监理实施细则能够运用到实际的过程, 也是工程质量能否达标的一个关键管理程序, 管理部门对监理单位工地例会是否及时有效开展、工程变更能够得到正确的贯彻、监理工程师是否在在关键部位或关键工序施工过程中有旁站、监理工程师对正在施工的部位或工序在现场进行的定期或不定期的巡视, 以及项目监理机构利用一定的检查或检测手段进行平行检验等工作的管理和监督就显的尤为重要。

(3) 强化施工单位的管理施工单位的团队凝聚力及自身管理水平是工程项目建设工期控制、建设质量好坏重要决定因素。针对工程施工队伍的管理方面, 应重点做好以下方面:

①做好技术交底工作。由于施工单位管理水平及施工水平参差不齐, 因此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需针对项目本身的特点及施工单位的技术能力, 做好技术交底工作。针对项目中设计单位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 必须由设计人员向施工单位进行设计交底, 以便施工单位能全面了解设计意图, 掌握新技术的施工工序及重点环节, 做到施工质量有保证。

②做好施工过程的管理。完善细致的施工过程和质量要求是有效规范施工方施工行为和施工质量的有效方式, 主要是做好工程质量的检查与监督工作, 加大不规范施工行为的整治力度, 加大重点工序和隐蔽工程的监管力度。此外, 要做好现场施工进度与项目施工计划和工期安排的对比工作, 及时调整、控制施工进度, 做好施工工期的整体控制工作。

③做好施工资料的管理。及时掌握施工单位各项施工资料的准备及施工资料形成的情况, 确保施工资料的同步性, 并要求施工单位做好影像资料的留存及归档工作。

2 结语

工程项目的管理方式并不是单一的, 工程项目的管理内容也不尽相同, 重要的是要结合项目的管理特点抓好项目的管理重点。

一个工程项目完成后, 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 为全面提高自身项目管理水平打好基础。

摘要:工程项目的建设是一个复杂的、艰巨的系统工程, 工程项目建设在实际实施过程中, 一般是在规定的时限、严格的质量要求和限定的项目建设费用的前提下, 这就对工程项目建设的各个环节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本文针对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几个重点环节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上一篇:高师声乐教学论文范文下一篇:软件设备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