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成本核算范文

2023-09-22

科室成本核算范文第1篇

摘要:新医改形势下医疗市场的竞争越发激烈。为确保新医改的重点改革主体——公立医院在医疗市场中的地位得到提升,提高公立医院的公信度与医疗服务质量,最大化减少老百姓“看病难、花钱多”的现状,因此在公立医院开展全成本核算管理模式具有必然性。本文从全成本核算管理的角度思考,探讨公立医院如何引进全成本核算管理制度,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关键词:新医改;公立医院;医疗服务;全成本核算管理

全成本核算管理对于公立医院的意义

将成本核算管理应用于公立医院的管理中,有以下四个方面的意义:

首先,在成本核算管理的过程中,可以将经济目标以责任制的形式分化至各科室,形成一种责任、权利、利益相得益彰、相辅相成、相互监督的局面,促进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向更高一层发展。

其次,如今的医疗市场竞争氛围十分激烈,为了帮助医院逐渐面向市场并在市场中站稳脚跟,结合医院总体的发展目标,在医院每个科室与职工中全面贯彻落实医院的发展大局计划,对不同目标开展成本管理成为重点内容[1]。

此外,成本核算管理应用于公立医院中,可以极大地提升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医院的发展空间。以往公立医院职工的工作目标多是根据医院进行分配,而在成本核算管理中,可以将不同的工作目标与自身利益结合,鼓励不同科室与不同职工相互提高自我管理意识,对激发工作积极性具有极大的促进意义。

最后,公立医院开展成本核算管理,可以有效提升医院的总体经济效益。在成本核算管理中不断提升职工将个人效益与目标结合的观念,对提高医院整体效益与服务质量至关重要。

公立医院在全成本核算管理现状

1.经济责任制分化不明确

从许多公立医院的发展现状看,职工普遍缺乏成本意识,并且医院在经济责任制的分化中没有明确规定每位职工的职责和权利,也没有对职工形成约束力,导致职工在工作中很难将成本管理与工作相结合。在业绩考核中没有充分考虑到职工的利益需求,导致职工缺乏工作积极性。比如,一位患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时,治疗方案往往由多名专家与医生共同商议,用药细节、手术计划等规范性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极其重要,每道细节和分工需按经济责任制明确规定并严格实行。但因经濟责任制分化不够明确导致的医疗事故与医疗纠纷为公立医院带来不小的经济损失。

2.缺乏监督管理机制

各大公立医院尽管在医改大环境下积极响应相关的政策号召,但实际上许多公立医院在成本核算工作中,缺乏科学的监督管理机制,也没有明确的规章制度去制约成本核算管理工作,加之许多职工缺乏工作积极性与工作素质,医院管理层也从未公开过成本核算数据。就医疗服务费用而言,有的公立医院对收费标准在政策理解上存在一定偏差,在收取相应的服务费用时过多依赖信息软件的自动计费功能,缺乏对费用收取的复核与监管机制。另外在公立医院的总务科与设备科中,财务会计人员很多出自非财务经济管理专业,在采购医疗器材及物资耗材管理中易出现采购、入库、出库领用、分摊时归类错乱等现象,同时在业绩考核中往往无法充分基于成本观念进行考核,出现许多错误及漏洞,导致全成本核算管理很难真正落实。

3.医疗成本核算过于复杂化

众所周知,公立医院属于一种国家建设的事业单位,但是公立医院与传统事业单位存在很多不同。比如,公立医院的科室众多,不同部门之间的工作复杂性越来越明显,尤其是在面向患者的医疗服务中,由于专科专治,不同科室给予的治疗方案往往具有差异性,效益结果也存在明显不同,如此,医疗成本核算工作往往出现较多复杂因素,使全成本核算工作的开展举步维艰[2]。

4.缺乏成本核算意识

部分公立医院的成本核算工作,其职工不仅没有扎实的成本管理理论基础,还缺乏成本核算意识,尤其是在全成本核算管理对公立医院的发展作用上认识不足。上文提到,公立医院普遍存在医疗成本核算的复杂性,这些职工因为自身没有专业的工作技能与理论知识,极大降低了成本核算工作的效率,同样对公立医院来讲,很难将全成本核算管理的作用真正发挥出来。

完善公立医院全成本核算管理的对策

1.提高责任分化力度  完善经济责任制

对任何大型医院来讲,科室的冗杂导致成本核算管理工作出现复杂多样的现象,这需要医院在医疗服务中不断完善经济责任制,确保成本核算工作以责任制形式落实到不同科室以及医疗服务信息的准确性,同时促进全成本核算管理工作,只有如此,后期在医疗中出现的任何事故与意外才能做到有责可追、有人可查。另外,还要建立明确的绩效考核机制,使每个人的责任与绩效挂钩,提升医院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2.建立监督管理机制  数据公开透明

成本核算工作离不开对大量资金的管理,这不仅需要成本核算人员具备优异的工作素质,还要进行成本核算监督,确保财务数据公开透明,避免部分工作人员出现贪污腐败作风问题。同时,建立监管机制也能真正落实全成本核算管理工作,以此提升公立医院在医疗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2]。

3.构建信息系统平台  实现信息共享

信息时代给许多行业带来了极大便利,公立医院由于科室众多,导致在成本核算工作中无法有效录入财务数据,因此必须提高成本核算工作财务数据的真实性,确保数据的如实记录,如此提高信息平台的处理效率,完成成本核算管理工作的分析、规划等工作流程,促进公立医院成本核算工作迈向先进化。

4.树立成本管理理念  定期组织培训工作

为进一步完善与发展公立医院的全成本核算管理工作,不仅要在其管理体系制度、监督管理机制、信息系统平台上下功夫,还要给医院职工定期开展系统培训工作,不断帮助每位职工树立成本管理理念,同时提升职工的专业知识与工作技能,确保在培训工作中全面提升每位职工的综合素养与业务能力。此外,公立医院还要积极引进高素质人才,通过建立高薪制与完善的绩效考核机制来吸引人才,让这些人才带动现有职工不断学习、丰富理论知识、提升业务能力,并通过定期开展讲座,最大化减少职工在工作中的浪费行为,促进医院整体医疗团队的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升。

结束语

新医改已经进行了十多年,我国医疗服务质量在近些年得到显著提升,与此同时,医院之间的医疗市场竞争氛围也越来越激烈。公立医院需要通过开展规范完善的全成本核算管理工作,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进而提升公立医院在百姓心中的公信力,全面提升公立医院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杨敏.关于公立医院全成本核算管理的思考[J].中国市场,2017(21):245-245.

[2]杨春芸.关于公立医院全成本核算的思考[J].今日财富,2018(3).

[3]郑煊梅.关于公立医院全成本核算管理的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4(10):75-77.

科室成本核算范文第2篇

摘要该文对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中的成本预测、成本控制和成本核算进行有效分析,并对强化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Project Cost Management Ideas

YIN Bo

(Infrastructure Department, Wuhan Sports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79)

Key wordsProject cost, cost forecast, cost control, cost accounting

1 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的必要性

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是在保证工程质量,工期等合同约定的前提下,对施工项目实施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费用,通过成本预测、计划、实施、核算、分析、考核、整理成本资料与编制成本报告等活动实现预定成本目标的一种管理活动。

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是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施工企业必须加强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把成本控制目标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施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和实际生产经营活动的效果。因此,施工企业进行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有助于降低成本,提高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在有限成本控制下,建造符合质量要求的工程项目,获取更多经济利润。因此,施工企业加强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控制不仅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2 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框架

2.1 成本预测

成本预测是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第一步,也是编制成本计划的基础,是编制可行、合理成本控制目标的科学依据。因此,工程项目成本预测对提高成本计划的可行性、降低成本和提高施工企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一般而言,工程项目成本预测的主要内容是使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根据各项目的施工条件、机械设备及工期等对工程项目的成本目标进行预测。

2.1.1 工、料、费用预测

首先,人工费单价以及工人的工资水平是否合理,是否具有市场竞争力是施工企业必须面对的问题,因而施工企业应对工程项目人工费单价以及工人的工资水平的市场行情进行对比统计分析,根据工期及准备投入的人员数量分析该项工程合同价中人工费,从而对成本进行准确、合理预测。

其次,施工企业应分别对主材、地材、辅材、其它材料费进行逐项分析,且重新核定材料的供应时间、地点、购买价、运输方式及装卸费,分析合同定额中规定的材料规格与实际购买材料规格的差异,其主要原因在于材料费占建安费的比重极大,只有控制了此项费用,工程项目成本才可以得以控制。

再次,由于投标施组中的机械设备的型号、数量一般是采用定额中的施工方法套算出来的,与工程项目实际施工一般存在差异,施工效率也有差异,因此,在机械使用费中要详细测算实际将要发生的机械使用费,考虑其差异性可能带来的成本增加。

除此之外,施工企业还得分析可能发生的机械租赁费及需新购置的机械设备费的摊销费,并对主要机械重新核定台班产量定额。

2.1.2 施工方案引起费用变化的预测

施工企业在工程项目中标后,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经济合理的可行性施工组织设计,结合工程项目所在地的经济、政策、自然地理条件差异、施工工艺、设备选择、工期安排等具体情况,比较实施性施组所采用的施工方法与标书编制时的差异,以据实作出合理有效的分析预测。主要包括辅助工程费、大型、小型临时设施费、工地转移费的预测以及成本失控的风险预测。

对于施工企业而言,尤其应当关注的是成本失控的风险预测。成本失控的风险预测,就是施工企业对在工程项目中实施可能影响项目工程目标实现的所有可能性因素进行事前分析与预测,并提前做好应对措施。施工企业通常应该事前分析的事项包括:对工程项目技术特征的认识,如结构特征,地质特征等;对业主单位有关情况的分析,包括业主单位的信用、资金充足情况、既往业绩等;对项目组织系统内部的分析,包括组织设计、资源配备、人力资源制度等以及对项目所在地的交通、能源、电力、气候的分析。

总体而言,通过对工、料、费用和施工方案引起费用变化的预测,施工企业可大致确定工、料、机及间接费的控制标准,也可确定合适的项目工期以便完成成本费用的目标控制。

2.2 成本核算

在企业职能部门的指导下,施工企业项目经理部应建立合适的项目成本核算制度,明确本工程项目成本核算的原则、内容、范围、程序、方法、责任及要求,并设置核算台账,记录原始数据。施工过程中项目成本的核算可以每月为一核算期,在月末进行。核算对象应按单位工程划分,并与施工项目管理责任目标成本的界定范围相一致。项目成本核算是成本控制的重要保证,是进行成本控制的基础,只有进行有效地的成本核算才可以进行合理的成本控制,将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2.3 成本控制

施工企业成本控制是一个全员、全系统的控制过程。因此,从理论上来讲,项目成本控制应坚持成本最低化原则、全面成本控制原则、目标管理和责 、 权、利相结合的原则。成本控制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成本控制三个环节。

(1) 事前成本控制。事前成本控制指工程项目施工前,施工企业进行的对影响工程项目成本的经济活动所进行的事前规划、审核、监督与管理。施工企业对成本的事前控制措施主要包括施工企业在投标报价时的成本预测、在成本决策阶段和工程项目施工前制定的成本控制计划等内容。

(2) 事中成本控制。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开展的成本过程控制即事中控制,是三个环节中控制措施最多,变化最复杂的控制环节。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对影响工程项目成本的各种因素加强控制,并采取各种有效控制措施,将施工中实际发生的各种支出严格控制在成本预算范围之内。事中控制一般可从材料费、人工费、机械费用和管理费的控制四个方面进行成本控制。

(3) 事后成本控制。事后控制可以借鉴经验教训,对成本控制的成效进行有效分析。施工企业工程项目完工后,施工企业应将工程所有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进行对比分析,确定是否完成了成本控制目标。针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施工企业可采取成本核算、成本分析、人员激励等有效措施,完善成本控制工作。同时,施工企业应对工程项目成本进行综合考核评价,以评价该工程成本控制的执行与完成情况,总结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明确今后成本控制工作的重点和注意事项,不断完善成本控制理念,为今后的成本控制工作提供借鉴。

综上所述,施工企业工程成本的管理方法,在成本预测、成本核算、成本控制等方面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只有抓好这几个环节的成本管理,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步形成其核心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 完善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对策建议

3.1 组织措施

组织措施是施工企业从施工成本管理的组织方面采取的各种应对措施。施工成本控制是全员和全过程的控制活动,在实行项目经理责任制的工程项目中,施工企业应明确施工成本管理的组织结构和人员分工,明确各级施工成本管理人员的任务、权利和责任。例如,项目施工正式开始前,施工企业项目经理应构建合理的团队队伍,明确团队成员各自的权利、责任与义务,通过责任划分和工序的分配,促进各方人员明确各自工作和成本控制目标,以便在确保质量目标的前提下,完成成本控制目标。

3.2 技术措施

施工企业进行技术经济分析,确定最佳的施工方案、路线是目前最为普遍采用的技术措施。在满足功能要求和项目质量的前提下,结合施工方法,进行材料使用的比选,通过代用等方法减少材料消耗费用以及确定最合适的机械设备使用方案等。同时,结合特定施工项目的组织设计及工程项目所在地自然地理条件,通过各种技术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施工过程中材料的库存、运输和装卸等成本支出。而且,先进、合理、可行的施工方案、技术、路线、新材料的运用以及最新机械设备的广泛使用等都可有效提高施工效率,控制施工成本。在过程项目实际过程中,也要避免仅从技术角度选定方案而忽视对过程质量的控制,在成本控制与质量保证之间寻求平衡。

此外,技术措施对纠正施工成本管理目标偏差也有重要的作用。施工企业运用技术措施纠偏的核心是要能提出多个差异性的技术方案、路线,并对不同的技术方案进行合理、有效的技术经济分析,并从中寻找合适的技术方案。

3.3 经济措施

经济措施是采用最广泛的成本控制措施。施工企业项目经理应编制详细的资金使用计划,确定和分解施工成本控制目标,落实相关责任人的权利与责任,对施工成本管控制目标进行可行的风险预测和分析,并制定相应防范性应对措施。对于各种成本费用支出,施工企业应认真做好资金使用计划,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各项费用开支,将成本控制在可控范围内,及时准确地记录、收集、整理、核算实际发生成本。对于后期成本核算与分析中,成本管理有效的单位和个人给予一定经济奖励措施等都有助于项目成本的节约,防止不必要浪费。

3.4 合同措施

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另一有效途径是合同管理。施工企业采用合同措施控制工程项目成本时,合同措施应贯穿整个合同周期,即从合同谈判开始到合同终结全过程进行成本控制,进而降低成本,完成成本控制目标。

一方面,施工企业优先采用自身设计的格式化结构合同,避免合同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潜在不利因素,显然对施工企业自身有利。例如,在合同条款中应详细分析一切可能影响成本和效益的各项因素,尤其需要关注潜在的各种可能风险损失。通过对可能引起成本变动的风险因素加以识别、分析和预测,采取必要的风险应对对策有助于控制成本在目标范围内,此规避可能的风险与损失。

另一方面,在合同执行期间,合同管理措施不仅要关注对方合同执行的情况,同时也要关注自身合同履行情况,以防止被对方索赔,通过合同措施保障施工企业自身合理经济利益不受损失。

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对于施工企业而言是一个永恒的主体,在确保工程项目质量的前提下,施工企业要提高企业竞争力,增加经济利润就必须在项目施工中以尽量少的物质消耗和人力消耗降低工程成本,把影响工程成本的各项成本费用控制在预算范围内,实现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目标。

参考文献

[1]柏立春.浅谈某公寓楼施工项目的成本管理.安徽建筑,2004(1).

[2]程迪.工程项目的质量成本管理.施工企业管理,2006(6).

[3]刘学海.建筑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体系及效应.水力发电,2001(5).

[4]屈德平.项目成本管理系统构建.甘肃农业,2006(4).

科室成本核算范文第3篇

【摘  要】从企业实施财务内部控制的角度来讲,会计成本核算构成了企业实施财务会计内控中的基本要点。企业会计人员应当通过实施严格的会计成本核算方式,保证正确反映当前时间段的企业的经营状况,会计成本核算对于保障企业经营效益以及提升企业经营利润具有重要促进意义。在此基础上,企业都应当明确实施会计成本核算的现存问题,充分结合各领域实施成本核算的特点予以全面的完善与优化。

【关键词】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现存问题;对策

1 引言

目前我国面临市场范围内的激烈行业竞争,会计成本核算作为成本管理的工具日益受到各个领域的企业重视。企业通过实施会计成本核算,对于不同时间段的会计账目数据进行全面核对,进而充分明确了企业目前的会计入账、会计出账与会计资金流转情况。然而实际上,会计成本核算的具体实施过程具有复杂及烦琐的特征,因此,要求企业内部的会计负责人员能够全面掌握会计成本核算的方式与内容。

2 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的重要意义

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的基本内容为企业在运行环节中产生的各种会计成本,其中包含企业现有的固定资产、企业流动资产等会计核算要点。企业要维持自身的经营与运行离不开成本投入,因此,企业有必要做到定期核算当前产生的各类会计成本,严格遵守企业实施会计核算的基本操作流程,保证成本核算结论的精确性。

企业通过实施会计成本核算,旨在全面明确企业当前产生的会计成本,进而运用恰当的方式实现企业会计成本的有效节约。在现有的企业会计实践领域中,不少企业会计人员已经能够对云计算以及数据挖掘等科技手段予以充分利用,突显了网络科技手段融入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的必要性。因此,企业会计人员对于自身的信息化业务水准应当予以客观的认识,不断丰富会计成本核算的实施手段,保證会计成本核算的精准性对于企业制定资源配置政策及战略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3 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的现存问题

3.1 企业成本核算领域不够全面

从现状来看,很多企业在实施会计成本核算的实践环节中,企业会计人员仍然局限于核算企业的生产成本,没有做到全面覆盖企业整体成本的领域范围。企业在核算会计成本时,必须认识到全面核算企业各项成本的重要意义,对企业产生的环境成本、人力成本及其他资源成本都应当纳入会计核算的实施范围。如果企业会计人员没有做到运用综合的角度及方式实施成本的全面核算处理,则很容易造成企业的某些环节成本被忽视,成为企业实现全方位成本节约目标的障碍。

3.2 对成本核算缺乏重视

各个领域的企业在应对激烈的行业竞争过程中,企业管理人员以及会计人员都会注重企业的经营利润与效益,然而对于企业内部实施会计成本核算的环节并没有给予应有的关注。会计成本核算由于长期被忽视,因此,会计人员无法做到充分掌握企业成本的真实运行状况,造成企业成本的潜在浪费。

此外,部分企业缺乏对于会计相关人员的专业培训,导致会计人员停滞在原有的会计成本核算层次与思路上,无法做到掌握目前最新的会计成本核算业务操作流程。

3.3 企业缺乏监管成本核算的意识

企业在日常经营中通常都会产生各种会计成本,对于该成本应当给予全面的控制与监督,认真执行成本核算的基本实施规程。反之,企业的财会负责人员如果没有做到全面监管会计成本核算,则会造成企业资金的支出明显超出财务支出的预算,导致企业承受过大的成本与资源消耗。企业对于成本核算监管制度的制定也尤为重要,不同领域对于成本核算方式及操作流程有不同的要求,如果没有清晰完善的监管制度及操作流程将存在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的风险。

3.4 企业会计人员亟待增强专业素养

企业会计人员承担了全面控制与约束企业会计成本的职责,企业会计人员在日常的会计工作实施中,应当运用严格监管的措施来监督企业会计成本,合理控制企业目前投入的各种资源与资金成本。然而目前,部分企业会计人员并没有掌握该领域中较高的专业技能,无法选择和处理适合本企业的成本核算方式,企业内部的会计负责人员忽视自身的实践水准的提高将导致企业对于成本管理无法有效进行。企业的会计负责人员不仅有必要增强专业素养,还要保证相关会计人员具备优良的职业道德,在企业制度的约束下严格杜绝制作虚假会计账目等不良行为的出现。

4 探析改进思路

会计成本核算在本质上属于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中的核心要素,因此,会计成本核算有必要受到企业的充分关注。但是截至目前,很多企业并没有投入充分的精力用于完善会计成本核算的运行机制,仅局限在比较狭义的会计成本核算角度,那么将会造成成本核算的相关数据信息存在误差,进而给企业财务内控的战略决策造成干扰,导致企业承受经济损失。探析以上情况的产生根源,主要在于企业管理人员没有充分认识到会计成本核算的重要性和推广实施意义。为此,企业在全面实施会计成本核算的实践中,目前需要重视如下的改进思路要点。

4.1 不断扩展企业的会计成本核算实施领域

会计成本核算应当涉及企业目前产生的各种类型会计成本,其中主要涉及企业采购某些固定资产、企业人力资源以及其他生产资源的成本投入。因此,企业必须突破狭义的会计成本核算视角,确保将更大范围的企业成本支出项目纳入会计核算的范畴。企业经过以上的会计成本核算模式优化,应当能够保证企业达到更好的成本核算实施效益,通过实施全面的会计成本核算来增强企业在监管生产运营资金成本的力度,加大企业管理内部资金运行的实效性。

例如,针对企业生产中形成的环境污染成本来讲,企业需要将其纳入当前实施会计成本核算的范围。企业会计人员通过核算企业生产中的潜在环境成本,可以有效提示企业管理人员维护生态环境,避免企业由于追求利润而造成过高的环境成本产生,企业应将环境成本包含在企业实施会计成本计算的范围内,可以有效杜绝企业生产中的潜在环境污染风险导致的经济损失,以此为企业做出有效经营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4.2 转变企业会计人员自身的认识

会计成本核算的整个实施过程都需要依靠企业会计人员作为重要的保障,因此,务必保证企业会计人员都能拥有良好的专业技能素养,善于运用云计算等信息化的会计业务手段来实施企业会计账目统计以及会计成本核算。在此过程中,企业会计人员自身也要充分转变原有的认识,逐步探索企业成本核算恰当的方法和流程,不断增强企业会计人员的综合业务能力。

企业会计人员必须重视会计成本核算中的相关细节要素,避免由于态度敷衍或者流程疏忽而造成会计成本核算产生误差,如核算偏差较大将直接影响到企业会计成本效益的提升。此外,企业会计人员还需要具备优良的会计人员道德素养,不断提升专业技能素质,严格杜绝企业会计人员出现制作虚假会计账目等不良行为。

4.3 增强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的监管力度

企业如果能对会计成本核算领域做到全面推行,并严格对会计核算进行监管,可以有效避免浪费企业的宝贵资源,并且能实现较好的成本管理效益。因此,在目前看来,企业有必要增强控制与监管成本核算工作的力度,完善企业现有的成本核算管理体系。作为企业的管理人员,管理者应当保证企业内部的会计处理相关负责人具备业务独立性,禁止企业管理者对于会计人员在核算方式、过程及结论中予以过度的意见干涉。

相关会计核算人员应当清晰认识到成本核算领域的监管重点主要在于企业会计支出,因此,在核算过程中需要做到精确计算企业目前投入的各类会计成本,保证会计成本数据的精确性。在会计成本核算中,企业的资金成本占有较高的成本比例,作为企业会计人员需要做到在企业资金运行的全过程中都能够置于管理范围内,避免企业产生经济损失。

4.4 培养信息化的企业会计业务人才

近年来,信息化手段已经被推广运用于很多企业内部的会计核算工作中,实现了企业会计核算业务总体降本增效。与人工进行数据汇总与账目信息统计的传统做法相比,建立在云计算平台支持的基础上的会计成本核算环节能够达到更为精确的成本核算实施效果。因此,企业对于信息化的会计专业人才应当做到积极的培养和发掘,增强企业对会计人员信息化业务培训的力度。企业相关会计人员在充分掌握云计算技能的前提下,应当做到全面优化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的实施流程。

除此以外,企業会计人员应当善于运用会计成本的数据库来保存企业会计数据,避免出现数据丢失的风险。企业对于会计电算化的基础设施有必要进行定期维护,充分保证会计电算化软件系统与硬件设备具有良好的运行功能。在此基础上,企业对于会计电算化的专门软件需要安装专业防火墙,同时还要做到定期查杀系统运行病毒,全面保障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确保企业会计信息与数据能够被保存在安全的系统环境中。

5 结语

经过以上分析可以判断出,会计成本核算的基本宗旨在于帮助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支出,为企业提供正确的战略决策依据,改善企业经营效益。企业需要对成本核算的运行与实施过程进行监管,对相关负责人员在成本核算的过程中明确各项实施要点,要求其严格执行企业会计核算的流程。另外,作为企业会计人员应当认识到自身业务素养提升的必要性,学习如何做到全面掌握信息化的会计成本核算实施要点,尽量避免成本核算中产生数据误差,确保会计成本核算的良好实施效果。

【参考文献】

【1】周秀利.会计成本核算在民营企业经营中的重要性[J].财会学习,2019(17):165-166.

【2】颜刚.关于企业会计核算问题的研究——以城市燃气企业为例[J].中国商论,2019(11):137-138.

【3】张丽萍.浅析制造业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纳税,2019,14(12):44-45.

【4】郑洪洲.企业会计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7(04):125.

【5】程景晖.企业会计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新经济,2017(27):83-84.

【6】李伟.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中国市场,2017(27):207-208.

科室成本核算范文第4篇

关键词:项目成本 企业成本 核算 沟通

成本核算是成本管理的专业性工作,是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基础。[1]

为了及时地进行成本控制,必须不断地了解实际成本的支出情况,这就要求做好成本核算工作。建筑施工企业的成本是在会计部门进行核算,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的施工费用,通过“工程施工”账户进行归集,然后在一定时期内按成本核算对象计算工程实际成本,其数据包括工程项目的实际支付还包括企业管理费的分配,从宏观上对企业的项目成本控制十分有利,而用于成本的时时控制则存在以下问题:①会计核算科目的设立仅能分解到项目上,而成本控制需要按计划或需要多角度进行分析和控制。②会计所形成的成本核算资料是在会计制度规定的报告期结束才形成信息,一般为一个月,这个对于成本控制来说,时间太长。成本控制需要真对目前情况及时、迅速而又精确地提供成本信息,进行分析和诊断,要求对成本的超支及时采取措施。③会计核算是静态的,成本控制是动态的,是跟踪过程,按目标变化,不断的进行成本分析、诊断、预测结束期成本的状态。

鉴于以上原因,在现代项目管理中,按项目成本控制需要,必须有现场的成本核算系统,把成本核算深入到工程项目的分项。成本管理人员要深入施工现场,进行现场的已完工程的界定,工时、材料和设备消耗的记录和分摊,进行成本预测、计划、核算、分析及结算等。现场成本核算与企业会计核算沟通,形成一个动态和静态结合的成本核算体系。

1 现场成本核算的项目划分

根据工程成本管理需要,把工程项目划分到分项,并且都有各自的编号,如右图以土建及混凝土为例:

2 现场成本要素构成与整个工程成本要素构成

现场成本数据是按分项划分,它包括以下要素:

2.1 分项工程成本 如混凝土板分项工程成本包括以下内容:

2.1.1 直接工程费。①人工、材料、机械的消耗量。②人工单价、材料单价、机械台班单价。直接工程费=∑消耗量×单价。

2.1.2 工地管理费和总部管理费分摊,这部分按直接费成本比例计算。该分项实现的利润为合同价与实际成本之差。

2.2 整个工程的成本 ①分项工程直接费之和: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以及外包费用之和。②本工程的工地管理费:包括工地管理人员工资、办公用品费、差旅费等。③总部分摊来的经营管理费。

整个工程实现的利润是已完工程的合同价与实际总成本之差。

2.3 企业成本 企业成本是由各个工程项目的直接费、工地管理费和总部经营费用构成。

3 做好现场工程成本核算工作

3.1 建立健全原始记录 原始记录是反映施工活动的原始资料,是工程成本核算的基础,涉及到的原始资料有:领料单、用工记录、施工机械台班数量与费用。[2]

3.2 已完工程和未完工程的划分 对于集中领料和劳务使用,必须在已完工程和未完工程之间进行分配,所以已完工程和未完工程的计量准确与否直接影响本期的工程成本核算的准确性。

3.3 做好工程项目管理费和总部分摊费用的计算和摊销 总部费用的分摊是以某个指标按一定比例进行分摊,不能完全反映实际情况,尽量采用直接核算的办法,能够分清核算对象的就直接进入核算对象,减少分摊。

3.4 做好分项工程和整个工程成本核算,提出工程成本核算表。

4 项目成本核算与企业成本核算的有效沟通

通过现场成本核算形成分项工程成本数据,分项成本数据汇总形成整个工程成本,各项目成本汇总成企业成本。整个数据系统就形成分项工程成本、项目工程成本与企业工程成本的有效沟通,如下图:

5 总结

通过工程项目成本核算与企业成本核算的有效沟通,达到对工程项目成本进行有效的组织、实施、控制、跟踪、分析和考核的管理,降低工程成本,实现目标利润,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成虎,陈群.工程项目管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赵玉霞.工程成本会计.北京.科学出版社.

基金项目: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河北省中小建筑施工企业工程成本控制机制研究)SZ2011250。

作者简介:梁秋娟(1963-),女,河北平泉人,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建筑工程系,工程师。主要从事建筑工程成本和工程造价的教学和研究。

科室成本核算范文第5篇

【关键词】教育事业单位;成本核算;流程设计

近些年,国内的高职院校发展迅速极大的增长了毕业生的数量和毕业生就业的规模。但是由于教育经费的不足和成本管控不当使得一些教育事业单位在经费方面陷入困境。引起学者对于教育事业单位成本核算问题的关注和就此问题较为深入的研究。加强树立成本意识,要以降低成本为中心目标切实提高教育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同时不仅要借鉴于企业中产品成本的核算原理和模式,还要与现行的高校会计制度相一致,提出较为完善的教育事业单位成本核算的流程设计。

一、教育事业单位成本核算的重要性

国内教育事业单位的改革方向是建立一个可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可以满足社会公共服务需求的、精简高效的现代化教育事业组织体制。随着教育事业单位的不断深化改革,就要借鉴企业财务管理中采用成本核算的方法,促进教育事业单位形成合理投入、有效发挥作用力的良性循环机制,完善教育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体制。在教育事业单位成本核算的重要性主要有两点:

其一是强化内部管理的需求,在教育事业单位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也在不断的扩大业务范围、增加业务活动等一系列提高和加强单位内部管理的措施,这就需要成本核算监督各项收支的有效性、合理性和合法性以此来优化成本结构、减少财务资金的浪费和损失。

其二是作为编制预算的基础,从预算的意义上来说,成本是一项较为全面的经济指标,它可以直接或是间接的反映教育事业单位各项业务的业绩实况,为单位领导者提高可以验收的费用支出明细和依据,成本核算还可以为教育事业单位编制预算提供依据,确保单位准确的编制预算和明确单位内部科学、合理的工作管理目标。

二、成本核算中科目设置的注意事项

1.不应计入教育事业单位成本的支出项目

奖学金和助学金相当于教育事业单位收入转移的且与培养学生无关的支出,是教育事业单位收入的抵扣项目;离休人员和退休人员的相关支出和离退休费;教育事业单位附属机构可以自收自付,教育事业单位给予的投资款项不作为成本支出。所以说,奖学金和助学金、离退休人员的费用、与教育事业单位无关的附属机构的支出项目都不计入教育事业单位成本的支出项目。

2.科研项目支出要记入教育事业单位的成本核算中

关于科研项目支出是否计入教育事业单位成本核算中一直存在争议,有些学者认为:科研发生的一切费用均与培养学生无关不应计入教育事业单位的成本核算中。但是科研所用的固定资产和科研人员的费用支出大多与教学相结合,科研项目支出的内容一般还是以实验和教学,教师还是以培养学生为主,科研为辅(相关费用少也可以忽略不计),完全不同于专业的科研学院。所以说教育事业单位要按照一定比例扣除后再计入教育事业单位的成本核算中。

3.间接费用分配标准和方法

间接费用分配标准的选择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教师课时数:从学校教务管理部取得的可以是本学期的实际课时数也可以是本学期的计划课时数;(2)实验实训时数:以受益学生所耗用教学设备实验课时为分配标准,可以是本学期实际耗用时数也可以是本学期计划耗用时数;(3)教师工资:以受益学生对象为耗用教师工资的分配标准;(4)折合学生数:将学校内所有的学生人数折合成标准学生人数。举例说明,短期的职业培训学生的系数是0.5,三年制高职生的系数是1,五年高职生的系数是2,以此折合后的学生人数为标准学生人数。

三、教育事业单位教育成本核算的流程设计

本文倾向于总账明细账双轨制的流程设计,在教育事业单位成本核算时总账和明细账要结合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两种方式核算。不仅要保证高职院校的会计制度要求,还要与政府预算保持相应的对应关系,在收付实现制的方式下教育事业单位要满足国家宏观管理对教育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需求,在权责发生制的方式下满足教育事业单位微观管理的需求。

1.确定成本对象和成本计算期

教育事业单位要进行成本核算首先要确定什么是成本核算的对象和核算哪个时期的成本。本文认为,教育成本是教育事业单位都较为关心的一个关键问题,所以要把教育事业单位需要提供的以每个学生为成本对象、以每年的教育服务作为成本计算期。国家可以将它作为拨款的重要参考依据和学费的制定标准,教育事业单位据此编制预算,有力管控教育事业单位的教育成本,制定院校长期发展的规划。

2.设置教育成本核算科目和教育成本计算单

既然教育事业单位的成本核算要用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两种方式,在会计科目的设置上就要改进了。本文建议教育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应该增设累计折旧、预提费用、待摊费用和教育成本等明细科目:累计折旧科目主要用于核算教育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折旧情况;预提费用科目用于核算本学期应承担的教育成本但在实际在以后的学期中共同承担的教育成本;待摊费用科目核算支出已经发生,但应由以后的几个学期共同承担的各项费用支出;教育成本科目是核算教育事业单位为学生提供教育服务所发生的成本支出项目。成本计算单是教育事业单位发生的各项费用支出加以严格划分的教育成本核算和非教育成本核算的项目。

3.记录、归集和分配费用

首先要将教育事业单位发生的全部奋勇划分为与教学有关的费用和与教学无关的费用;然后再将与教学有关的教学费用具体划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直接费用按教学产品分类直接计入该产品的成本中,间接成本按用途归集到各部门再进行分配;接下来要分配辅助教学部门的相关费用,根据成本核算的规则采用直接分配法分配该费用;教育事业单位还要分配单位内部一级行政管理的相关费用,其费用属于全院校的共同支出,要按一定比例分配到各个教学部门;再然后,分配各个教学单位相互之间提供的服务费用,当然这也包括外单位提供教学的服务费用;最后教育事业单位要计算出各个教学部门的成本明细,计算出个年级、各专业学生的教育成本支出。

4.计算教育事业单位的教育成本

通过上个步骤的归集和分配,计算出各项教育成本的支出项目汇总计入教育成本核算科目上,由此得到各个教育业务产品的成本费用。直接教育成本和间接教育成本之和是教育事业单位的教育总成本,将教育总成本除以每年度实际受教育的学生总人数就可以得到每个学生受教育事业单位的教育服务的年均成本。本文认为教育事业单位的财务部门要根据单位内部的教育成本计算单汇总出不停年级、不同专业的生均成本和教育总成本。同时,教育事业单位要根据实际管理需求设置各部门的费用明细表、教育总成本表和年生均成本表等成本报表来为教育事业的那位提供可靠的教育成本信息资源。

5.编制教育事业单位的成本报表

成本报表是反映教育事业单位费用支出的核算结果,还可以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成本信息的重要载体。所以说编制成本报表是教育事业单位成本核算的最后一个步骤。通过对教育总成本的系统核算,管理者可以深入了解教育事业单位的教育成本总体水平,通过对每年不同的教育成本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差距和问题,及时提出应对措施来降低教育事业单位的教育成本,从宏观上更加方便管控教育事业单位的发展速度和规模。

参考文献:

[1] 郝兵.非盈利性国营医院科室成本核算流程[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8(5)

[2] 刘慧丽.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成本分担中存在的偏差及纠正.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3(10)

[3] 夏宇.KY公司生产成本核算流程优化分析[J].当代经理人(中旬刊),2006(21)

科室成本核算范文第6篇

关键词:项目成本 企业成本 核算 沟通

成本核算是成本管理的专业性工作,是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基础。[1]

为了及时地进行成本控制,必须不断地了解实际成本的支出情况,这就要求做好成本核算工作。建筑施工企业的成本是在会计部门进行核算,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的施工费用,通过“工程施工”账户进行归集,然后在一定时期内按成本核算对象计算工程实际成本,其数据包括工程项目的实际支付还包括企业管理费的分配,从宏观上对企业的项目成本控制十分有利,而用于成本的时时控制则存在以下问题:①会计核算科目的设立仅能分解到项目上,而成本控制需要按计划或需要多角度进行分析和控制。②会计所形成的成本核算资料是在会计制度规定的报告期结束才形成信息,一般为一个月,这个对于成本控制来说,时间太长。成本控制需要真对目前情况及时、迅速而又精确地提供成本信息,进行分析和诊断,要求对成本的超支及时采取措施。③会计核算是静态的,成本控制是动态的,是跟踪过程,按目标变化,不断的进行成本分析、诊断、预测结束期成本的状态。

鉴于以上原因,在现代项目管理中,按项目成本控制需要,必须有现场的成本核算系统,把成本核算深入到工程项目的分项。成本管理人员要深入施工现场,进行现场的已完工程的界定,工时、材料和设备消耗的记录和分摊,进行成本预测、计划、核算、分析及结算等。现场成本核算与企业会计核算沟通,形成一个动态和静态结合的成本核算体系。

1 现场成本核算的项目划分

根据工程成本管理需要,把工程项目划分到分项,并且都有各自的编号,如右图以土建及混凝土为例:

2 现场成本要素构成与整个工程成本要素构成

现场成本数据是按分项划分,它包括以下要素:

2.1 分项工程成本 如混凝土板分项工程成本包括以下内容:

2.1.1 直接工程费。①人工、材料、机械的消耗量。②人工单价、材料单价、机械台班单价。直接工程费=∑消耗量×单价。

2.1.2 工地管理费和总部管理费分摊,这部分按直接费成本比例计算。该分项实现的利润为合同价与实际成本之差。

2.2 整个工程的成本 ①分项工程直接费之和: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以及外包费用之和。②本工程的工地管理费:包括工地管理人员工资、办公用品费、差旅费等。③总部分摊来的经营管理费。

整个工程实现的利润是已完工程的合同价与实际总成本之差。

2.3 企业成本 企业成本是由各个工程项目的直接费、工地管理费和总部经营费用构成。

3 做好现场工程成本核算工作

3.1 建立健全原始记录 原始记录是反映施工活动的原始资料,是工程成本核算的基础,涉及到的原始资料有:领料单、用工记录、施工机械台班数量与费用。[2]

3.2 已完工程和未完工程的划分 对于集中领料和劳务使用,必须在已完工程和未完工程之间进行分配,所以已完工程和未完工程的计量准确与否直接影响本期的工程成本核算的准确性。

3.3 做好工程项目管理费和总部分摊费用的计算和摊销 总部费用的分摊是以某个指标按一定比例进行分摊,不能完全反映实际情况,尽量采用直接核算的办法,能够分清核算对象的就直接进入核算对象,减少分摊。

3.4 做好分项工程和整个工程成本核算,提出工程成本核算表。

4 项目成本核算与企业成本核算的有效沟通

通过现场成本核算形成分项工程成本数据,分项成本数据汇总形成整个工程成本,各项目成本汇总成企业成本。整个数据系统就形成分项工程成本、项目工程成本与企业工程成本的有效沟通,如下图:

5 总结

通过工程项目成本核算与企业成本核算的有效沟通,达到对工程项目成本进行有效的组织、实施、控制、跟踪、分析和考核的管理,降低工程成本,实现目标利润,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成虎,陈群.工程项目管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赵玉霞.工程成本会计.北京.科学出版社.

基金项目: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河北省中小建筑施工企业工程成本控制机制研究)SZ2011250。

作者简介:梁秋娟(1963-),女,河北平泉人,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建筑工程系,工程师。主要从事建筑工程成本和工程造价的教学和研究。

上一篇:工会总结词范文下一篇:劳动教育课程的收获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