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人的精神范文

2024-02-19

当代中国人的精神范文第1篇

一、中国写意精神的审美概述

写意思想在我国有着很长的一段发展历程, 它是突出中国和世界艺术审美理念拥有不同个性最主要的方面。在广义来讲, “写意”在美学上包括两种意思, 一是将客观存在事物的“意”进行表达;二是绘画创作方面拥有行云流水、直率真诚的一种特质。这两种涵义可以说是人类进行绘画艺术创作都在追寻的理想境界和宗旨。从某种意义上讲“写意思想”可以看出其并不是中国绘画艺术特有, 而是全世界范围内的绘画创作共有的美学特征。例如, 我们看现代西方绘画的表现主义就会发现其也具备和中国写意绘画类似的艺术观念和境界。把绘画者内心中对外在现实世界的主观看法、感受通过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这是写意精神的本质。而绘画者的感受通过思想的锤炼和提炼, 在其进行绘画艺术创作的过程中, 实现了其自由表现和内在情感的释放。不过这种形式的自由, 并不是绝对意义上的自由, 而是将主观和客观进行统一融合之后的相对自由。需要在绘画者在进行自由表现的同时, 通过客观环境和物体的约束, 让绘画艺术加在现实客观实体的连续感染和激发中, 真正的做到真实情感的表露, 通过流畅的笔意将内在的感情酣畅淋漓地发挥出来。绘画艺术家想要实现思想的挥洒自如, 超越心灵, 达到人和自然客观实体高度融合的绘画境界, 只能一直遵循刚才所说的将主客观辩证统一的方法。对于以写意为为主的绘画创作, 如果在作画形式语言和结构布局上达到很高的融合度, 并具有十足的韵律, 而且还能在其表现形式上具行云流水的流畅、灵活生动的笔法, 那这部作品自身自然就会具有非常高度的融合感和韵律感, 达到气韵灵动的审美境界。“气韵灵动”是每个艺术家独自个体的精神世界以及其内在情感的在外表现形式, 是绘画创作中写意精神应该达到的最高境界和终极理想。

二、当代中国写实油画对写意精神的创新

中国写实油画的写意精神, 就是以传统的写实方式为根本, 和中国画的写意进行完美的融合所表现出来的用笔形式, 进而形成了具有类似中国写意画风的写实油画艺术创作。中国的写实油画是从西方传承而来, 很大程度上都受西方文化的影响, 但其在绘画形式和绘画形态上却和西方有着非常突出的突破与创新。中国写实油画它将中国传统的绘画写意理念进行了吸收和融合, 让其绘画形式语言不仅具有西方写实特征, 又具有中国从传统绘画特色, 呈现出半写实半写意的独特表现形式。这种表现形式特别和创新的地方, 就在于其绘画的理念和观察方式上的改变。对于西方的传统写实油画来说, 它在绘画理念上遵循的原则是以客观再现为主。同时用焦点透视的方法、明暗光影法和空气透视法来作为合理的构图依据。这种绘画的观念为绘画的创作产生了一定的限制, 因此, 传统写实的绘画者在对客观主体进行观察的时候, 必然会对其细节的索取比较关注。虽然这种仔细的观察和比较对画家得到详细的信息参照很有帮助, 但也正因为这种详细的比较, 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创作者主观精神的释放, 让传统的写实油画经常会出现对现实的描绘过多, 却没有办法呈现出灵活生动的语言表现。而中国写实油画却在将写意的理念进行融合之后, 改变了自己原有的创作理念, 它并不单单是对自然和客观主体的详细记录, 更是要求在进行写实绘画创作的时候, 将创作者的思想进行充分的释放, 将创作者的精神世界和自己特有的个性在绘画中表现出来, 以此来达到丰富绘画作品语言形式和表现内容的目的, 让绘画作品更饱满, 也更具有情感。

在当今时代绘画自由的理念和趋势之下, 中国写实油画的画家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以详细的观察为主要手法, 而是在对客观主体进行观察的同时, 更加看重对其外在的表现形式, 以及作品内在的情感表达。绘画者会从对客观主体的整体印象和对其的感知开始, 去感知和抓住客观主体内在的生命状态。

总的来说, 以上所说的这种观察主要有两种方式, 一是在和主观物体瞬间接触的时候产生一种独特的感觉, 二是在持续的感知中所积累的观察经验。无论是写生还是创作, 中国写实油画都非常的看重和加强对客观主体的心境体会, 会在脑海的意识中先给予创作对象灵动鲜活的艺术形象, 为将要进行的写实创作进行独特个性化的铺垫, 为其打开创作心路的大门。

三、写意精神在写实油画中的体现

中国写实油画虽然吸取了西方的艺术理念, 但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染。在中国, 写实油画的发展是比较晚的, 中国写实油画的发展方向基本上都是在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融入方面。如何让中国写实油画在世界艺术之林绽放光芒?在写实油画中融入写意精神是可行之法。中国最先在写实油画中融入写意精神的是林风眠, 他的画作影响了很多中国写实油画家, 并且这种方式在中国写实油画家的不断努力下还在一直创新和发展。在对中国写实油画的早期研究中, 有两种不同意见的分歧, 一种是以徐悲鸿为代表的注重写实表现的风格, 在北方传播;而另一种则以林风眠为代表的写实油画家主要是个性表现形式的风格, 这种风格在南方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且林风眠这一种的风格符合当前油画的发展趋势, 而两个派别的相互学习和交流让中国写实油画更上一层楼。在中国写实油画的发展过程中, 写意精神一直居于核心地位。一副画作的灵魂体现就是这幅画所表达出来的精神, 中国的写意精神早在古代就已经得到发展, 它是由五千年的民族文化和思想演变而来。从写实油画的素材上我们能看到写意精神的体现, 创作的素材丰富多彩。从创作风格上的体现, 写意精神能让写实油画从画面本身升华到其内在精神世界的呈现。

中国写实油画的创作从创作素材, 到画法, 再到其最终画面呈现的整体效果无处不体现着写意精神。从本质回归到内在精神的呈现, 所有其他的探究皆是其外在的表现形式。中国写实油画的写意精神是要让艺术经过色彩的表达, 来呈现绘画者的内在情感和精神。这种内心的情感是其他外在的东西不能比拟和取代的。当代中国的写实油画发展是符合当前艺术文化发展的需求。

四、当代中国写实油画家举例

中国的写实油画家在进行创作的时候一直都没忘记写意的思想。很多写实油画家都将中国的“写意化”、“意象化”融入到了油画的创作当中。

例如戴士和、刘小东等, 在他们的绘画作品中, 不仅融入了写实油画的优点, 对光和线的处理都很到位, 也很大胆的将中国写意的用笔形式对其进行了融合, 在简练、流畅的用笔形式中达到了抒情和提高作品意境的目的。戴士和很早就开始关注写意精神, 他作品的画风十分的简明、爽练、明快、用色鲜活, 而且非常注重线条的构造。它之前说过, 对于“写”来说, 它为绘画创作带来了新的生机, 让每一笔都变得充满趣味性。

而刘小东拥有扎实的写实功力, 非常擅长人物的画作。他的作品《吃完了再说》就是表现几个性格不同的男子在餐桌前就餐的画。他用非常直白的手法迅速的将几个男人吃饭时不同的表情记录了下来、有的安静享用、有的亢奋进食、有的边吃边看。如果认真的观察这幅画就会发现, 它不仅有很好的写实结构, 其笔意简明而释放, 将四个男人的表情十分生动的表现了出来。

五、总结

我国现代写实油画保留了传统写实艺术的优点, 并对中国写意精神理念进行了充分的吸收和利用, 将中国特有的写意精神和西方的油画进行了结合, 这对我国写实油画的创新和突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摘要:现代是信息自由化的时代, 也是科技和网络高度发展的时代, 更是一个可以自由展现自己个性的时代。受电子视频、图片等电子媒体的影响, 传统写实油画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考验。怎样才能实现传统写实油画的创新发展, 是目前急需研究的问题。文章阐述了写意精神的内涵和中国写实油画在写意精神上的创新, 以及写意精神在写实油画中的体现, 为提升我国传统写实油画的表现力, 形成中国特有的写实油画, 给出一个能参考的方向。

关键词:绘画,传统油画,写意精神

参考文献

[1] 吴珂.绘画自由的体现——当代中国写实油画中的写意精神[J].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5 (9) :20-21.

[2] 张建林.写意精神对中国当代表现主义油画的本土化影响[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2013 (12) .

当代中国人的精神范文第2篇

胡婕

那一个风雨交加的日子,他的鲜血洒满了那片他深深热爱着的土地,猛烈的雨水不停地冲刷着这红色的伤痕,却再无法将他金色的魂灵从这里褪去。那句“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口号像一阵风一般刮遍了大江南北,刮向千秋万世。

我们早已熟知这个名字,那个伟岸的身影常常需要我们呈45度角仰视,“榜样”这个词常常就像北极星,它就在那里,又明又亮,指引着方向,可想要去触及,却又那么难。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可能很难想像在上个世纪还有那么一个人,他穿梭在茫茫人海中,将所能给的帮助悉数给了需要帮助的人。他付出的有泪、有汗,还有血。

十几年的求学生涯已经让这个人物的身影逐渐在我脑海里清晰起来,我能够明白雷锋精神并不仅仅是扶老奶奶过马路这么简单,一群人堵在十字路口,把一个老人搀过来扶过去,这并不叫雷锋精神!有一句话叫做“雷锋叔叔没户口,三月来了四月走。”三月的福利院孤儿院门口总是堵满了学雷锋的志愿者,三月的风飘过,也把他们悉数刮了回去。这不免让人有些失望。

在这种大背景下,仍有那么一群热血的有志青年,他们空怀一身理想与热情,他们想追随雷锋同志的足迹将好事送进千家万户。可是他们迷茫了,他们该怎么做才能投身社会、贡献社会呀!这时候,雷锋精神的作用就是一个路标,在岔路口指引他们正确的道路。

这个世界上从来不缺需要帮助的人,他们或扭了脚不能走路;或东西太重无法起身;或在异乡的路上迷了方向。他们此刻心中一定会无比怀念那个身穿绿军装的年轻人:雷锋!那就是你啊!每个人都可以是雷锋,每个人都有帮助别人的权力与义务,每个人都是值得投去赞赏的目光的!

如果雷锋精神充光的是风向标的角色,那他就绝不是一块只能仰视而无法翻越的石碑。前辈的力量不可否认地在当代年青人心中有着巨大的影响,当听到雷锋的先进事迹时,有的人心中难免激昂澎湃,这也促使了他们去主动地清扫路边的垃圾,带着迷路的孩子寻找回家的路。

当代中国人的精神范文第3篇

一、法治精神的内涵

法治精神是法治认知、法治情感、法治意志、法治信念、法治价值观的统合体, 五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共同作用于主体。一是法治认知是基础与前提, 法治思维将直接影响问题的发现与解决; 二是法治情感是主体维护法律尊严的主要推动力, 对建立健全、推行法治理念具有重要作用;三是法治意志是主体有意识地践行法律精神的重要品格, 是主体践行法律、克服困难的主观选择; 四是法治理念是法治精神的高级形式, 表现为法治理想与法治信仰; 五是法治价值观指引人们遵从法律、认同法律、自觉建立健全法治秩序及评价标准, 是判断一个国家法治状况的重要尺度。

二、当代大学生法治精神缺失的主要困境

( 一) 法治观念滞后

相比于西方的公民教育, 中国各大高校更为推崇圣人教育, 即将大学生培养成为圣人的模样, 使之具有圣人的道德人格。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与发展, 越来越多的高校注重对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科学文化、身心发展等多方面的内容纳入到教育教学中, 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为大学生融入社会、发展自我奠定了基础。但法律教育还没有得到教育专家、专业教师及相关管理者的重视, 国家层面的法律教育、学校层面的法律教学与自身层面的法律提升都还没有提上议事日程, 法律教育的模棱两可、可有可无的地位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随着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 依法治国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法律教育也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 然而毫无法律教育经验的高校难以在短期内弥补法治精神不足的短板。

( 二) 法律教学效果不佳

部分高校开始意识到法律教育的重要性, 开始陆续开设部分法律教育课程, 但这些课程的教育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其教学内容、教学形式都难以满足大学生的学习需求。一是法律教育定位模糊, 即法律教育长期从属于思想政治教育, 法律教育的培养体系及教学方案不明确; 二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成为大多数高校法律教育的主干课程, 其课程内容大幅度削减, 法律教育的边缘化倾向更为突出, 学校效果的评估机制尚不健全; 三是法律教育的实践性内容不足, 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观念严重影响了法律教育的改革, 停留在理论上的宣讲成为众多高校法律教育的主要形式; 四是法律教育的师资队伍的专业素质不高, 大量非法律专业教师、辅导员、行政管理人员承担了法律教育的主要任务, 其对大学生法律认知、法律情感、法律意志、法律信念、法律价值观等精神层面的重视不够。

( 三) 高校依法治校水平不高

高校是推进法律教育、践行法律的重要场所。部分高校已经开始着手将法律教育与依法治校结合起来, 转变办学理念, 在高校管理、教学等过程中渗透法治精神, 这些做法为高校的转型发展、法治精神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但其问题也依然突出: 一是受人治观念的影响, 部分高校管理者依法治校的观念依然相对淡薄, 真正推行依法治校的管理者不多; 二是高校的部分规章制度严重违反了依法治校的理念, 更有甚者, 某些政策、制度、条款还严重侵害了师生的合法权益; 三是高校管理仍然是少数人的特权, 依法治校、民主管理、法律教育的结合点与契合点相对较少, 以致高校依法治校的氛围不浓、依法治校水平不高。

三、当代大学生法治精神培养的主要对策

( 一) 树立正确的法律教育观念

法国、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法制已经深入人心, 这为我国法律教育积累了经验。一方面, 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法律教育观念, 将法律素质纳入高校大学生素质培养体系中, 并使之成为最基本的素养。另一方面, 逐渐推广依法治国、依法治校的理念, 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 推动大学生法制教育改革。同时, 以大学生发展特点为本, 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变化, 使之自觉遵守规章制度, 成熟处理各类突发事件, 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履行应尽义务。

( 二) 深化法制教学改革

一是统筹规划法制教育。法制教育是一门科学, 完全从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局面应该改变。另外, 正确看待法制教育的性质与地位, 厘清法制教育的基本规律, 增强法制教育的实效性, 防止出现将法制教育边缘化的做法。更为重要的是, 科学处理好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之间的关系, 培养大学生的法律素养, 使之知法守法懂法, 能用法律知识分析与解决问题。

二是合理设置法律教育课程。围绕培养大学生法治精神这一主旨, 区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 推动高校学分制的改革。一方面, 简单、精炼地提取大学生经常遇到、感兴趣的法律话题, 培养大学生学习法律的兴趣; 有层次、有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 使之根据自身专业自愿选择法律必修与选修课程, 以提升其法治素养, 形成良好的法治精神。另一方面, 融合低、中、高年级的法律课程, 将法制教育课程体系化, 有效开设《法学概论》《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经济法》《劳动法》等各类法律方面的课程; 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将法学作为第二学位进行系统学习, 营造良好的学法氛围。

三是推动法律实践教学。高校应积极健全教育管理机制, 让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 为大学生学习法律提供基地;开展旁听法院审判、模拟法庭、法律援助与调查等活动, 明确法律实践教学的课时与内容, 全面提升法制教育的质量。

四是加强法制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从教师招聘、教师培训、教师教学等环节落实高校法制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机制, 引进专业化法律教师, 为培养大学生的法治精神奠定基础。

( 三) 营造依法治校的良好氛围

从法治认知、法治情感、法治意志、法治信念、法治价值观等角度出发, 引导大学生参与法治活动, 克服法治困难, 形成法治理想与法治观念。高校是大学生学习法制的重要场所, 也是大学生形成法治精神的重要基地, 坚持依法治校、让大学生感受高校管理对大学生法制素养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制订、完善高校章程, 明确党委、书记、校长的权职, 建立健全学术委员会、职工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 做到权力分开、互相监督、共同提高。二是完善高校民主管理机制, 积极调动高校师生的主体性作用, 使之主动参与高校管理。三是公开校务信息, 维护高校师生的知情权、参与权与监督权, 确保高校管理公开透明、阳光高效。四是完善校内申诉机制, 从制度上维护师生的合法权益。

法治精神的培养是衡量当代大学生法制教育优劣的试金石。我们有必要关注当代大学生发展, 健全法制教育、道德教育、思想教育与政治教育, 培养大学生的法治精神; 转变教学理念, 完善课程设置与教学,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营造良好的依法治校氛围。

摘要:法治精神是一种优良的品质, 对依法治国、依法治校极为重要。现阶段, 高校法制教育还存在理念滞后、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效果不佳等问题。如何克服高校法制教育问题、走出当代大学生法治精神培养困境、科学有效地培养大学生法治精神已经成为业内外共同关注的焦点。本文从法治精神的内涵出发, 梳理了当代大学生法治精神培养的主要困境, 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旨在合理解决当代大学生法治精神培养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法治精神,困境,对策

参考文献

[1] 苏贺新.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探究[J].东方企业文化, 2014 (15) .

[2] 苏贺新.浅议高校突发事件的援救[J].教育探索, 2012 (05) .

[3] 李九丽.论校园文化熏陶下的大学生法治精神培养[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5, 01:53-54.

当代中国人的精神范文第4篇

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中讲到“工匠精神”, 其原文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 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由此提出。“工匠精神”本指手艺工人对产品精雕细琢、追求极致的理念, 即对生产的每道工序, 对产品的每个细节都精益求精, 力求完美。可见它与粗制滥造的批量生产以及山寨模仿不同, 而是在产品设计创新上、工艺制作上有所突破和要求。

1、新、旧时期的匠人——当代手工艺人的新要求

手工技艺大致包含两方面内容:其一是技术, 制作工序步骤, 技术指标等;其二则为艺术, 文化内涵, 审美意识, 创新能力等。

过去手艺的传承, 大多因为家境贫寒, 小小年纪便寻求独立生存的技能, 十几岁甚至十来岁就被家人送去学徒, 希望能够有一技之长, 跟着师傅学习手艺, 做各种帮工, 经过几年甚或十几年的学习与磨练, 最终成为一名可以独立“做活儿”的手工艺人。其优势在于:师傅对徒弟, 一对一, 或一对几人, 吃住行在同一屋檐下, 可谓言传身教;在技术方面, 他们有着扎实的基本功, 熟练的技巧。其劣势是:单一师傅技术技巧的局限性;缺乏系统的文化知识, 美学知识, 创新方面保留传统的样式, 存在单纯模仿翻制的呆板继承方式。因此, 他们的技艺在艺术的创新力和竞争力上呈现弱势。

现今, 对手艺人的要求不仅局限于技术技巧的娴熟 (科技正在逐步解放人手, 甚至为传统手艺带来更多可能性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 最挑战是对观念的创新, 艺术内涵、艺术形式语言的新探索。

新形势下的手工艺人, 要求具备美术基础能力, 熟悉艺术理论和历史, 对技艺技巧熟练掌握, 独立分析作品和研究技艺。具备对传统技艺的了解与掌握的继承能力;对新观念、新技术的理解与运用的创新能力。传统工艺曾因历经战乱遭遇破坏和部分失传;手工艺人需要将失传的技艺重新恢复, 并在其过程中探索创新的可能性。

二、工艺美术教学与民间工艺师承的结合

高校工艺美术专业课程不仅培养学生对传统工艺制作的基本技术、技巧, 同时学习掌握数码科技时代下的新技术、新方法;通过文化课程和艺术素养、艺术理论课程方面的系统教学, 使学生具备积极动手的实践能力和灵活开阔的审美创新力。艺术的内在本质是相通的, 当代工艺艺术形式、制作方式、技艺技巧与创作手段等方面均呈现跨界、组合、相互交融的审美样貌;艺术语言和观念上呈现多元、交错的艺术特征。因此, 工艺美术专业课程的设置整体思路——先博后专。课程设置上分为三个阶段的学习:绘画基础和基础艺术理论;专业方向技法及专业理论;完成毕业创作阶段。

1、专业基础、专业理论与民间工艺美术的交流

该阶段学习集中在第一学期至第三学期, 开设有三大基础构成、设计素描与基础色彩, 工艺美术导论与工艺美术史等, 主要训练造型基础、基础理论知识、以及文化公共课程。该阶段教学以教师示范和讲解, 学生写生练习为主, 侧重从高考模式向理解绘画的意义、寻找个人风格和语言形式的转变。与民间交流主要有开展非遗技艺传承人讲座、参观见习等活动, 学生与民间艺人直接交流、直观的了解工艺美术知识、技巧与状态。

2、专业技法、专业实践与民间工艺技艺的实践学习

此类课程开设在第四学期开始至第六学期, 广泛培养专业兴趣的同时通过必要的基础训练后进入到专业技艺与专业理论的学习中, 围绕传统技艺及当代工艺作品的创作实践。该阶段专业理论课程艺术概论、设计美学等, 意在对工艺美术设计理论上的深入理解认识, 培养独立分析、整合构思的能力, 同时为后期工艺美术专业创作形成个人语言风格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户外写生、专业考察、见习课程倾向于传统工艺技艺和资料的搜集与写生;非遗技艺传习基地、非遗工艺博物馆的见习、参观和实习, 由工艺传承人教授学生在传统技艺技巧, 讲授相关知识。弥补校内课程教材、课堂教学的狭窄与不足。

3、毕业创作与民间工艺美术的互动创新

第七学期开始, 设置设计类相关实践课程, 如广告设计、装饰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以及广告摄影等, 是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必要辅助课程, 提高学生应用实践能力。

由学生根据专业学习的情况, 自主选择专业方向, 完成毕业创作方案, 选择方向导师。可选择非遗传习基地和企业产品研发创新项目、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等相结合, 非遗传习基地传承人与企业产品研发人员作为校外实践导师, 在传统技术、技法、新设备使用、产品与市场方面补充校内导师的专业指导。学生毕业创作实践与毕业实习和工作相衔接。

三、工匠精神与对传统的创新

以徽州竹雕为例, 在多次专业考察与交流学习中发现, 手工艺人竹艺品的创作还停留在对传统样式的模仿或有局部修改的阶段, 并没有形式和内涵上的大跨度创新之处, 然而做工的细致, 精湛则无可挑剔。民间传统手工艺者在工艺制作方面投入时间长, 耐心且专注, 具备工匠之精神, 而缺乏匠人之艺术创造, 艺术院校具备审美力、创造力, 在技术、技巧上锻炼时间不足, 具备匠人创造性, 但缺乏匠人对“工”的耐心、技艺的磨练。这是训练培养的必然过程, 也是前文提到的培养方式“先博后专”的原因。学校承担着为学生打开一道道门窗, 让学生看到工艺美术这个世界, 带领大家体会工艺美术的美妙, 培养大家对工艺的兴趣和基本知识与创作方法, “专”则需要耐心与时间潜心磨励。吴冠中先生曾直言:“祖宗的东西是放在博物馆里的, 如果要临摹、抄袭, 我们就受害了, 因为画家要创新的话要推陈出新, 要‘推’, 旧的不去的话, 新的不会起来”。这可以说是对创新的理解和对当代众多打着继承传统、传统创新, 借古人构图、造型等, 在画面中投机取巧, 更换或增加些小东西, 进而标榜自己作品内涵, 实则是剽窃古人的有力抨击。究竟什么才是创新?创作的作品可以模仿, 创新的精神却无法模仿, 它是生在骨子里的东西, 是那时、那地、那些人, 日积月累的磨砺, 点点滴滴的熏陶、形成的习惯和思维方式, 即工匠精神。创造力最上乘的展现是灵光自然而然的流淌——内心处于完全放松状态、没有功利的模仿、也没有抄袭的担忧, 只是如实地、平常地看待, 去掉所有浮躁与嘈杂, 静静地去做, 在这样安住于当下的心境里, 产生出神奇的创意和美感。

摘要:随着发展, 良好共赢的经济增长不再以损耗资源和环境为代价, 不再以粗放的“量”取胜, 而是转为对“质”的追求。以工艺艺术创新为依托获取更高更环保的收益, 成为未来经济重要的增长点之一。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这样的前提下被提倡是大势所趋。如何培养具备工匠精神和良好综合素质的工艺美术人才值得高校和社会进行思考与探索。

当代中国人的精神范文第5篇

匠人精神起源于中国是无可厚非的, 在《考工记》里对“匠人”有这样的描述:“知者创物, 巧者述之守之”、“六材既具, 巧者和之”, 这里的“巧者”所指的就是匠人。所谓匠人, 既是设计者又是生产者, 在生产制造过程中, 将造物的理念、方法不断“述之守之”。穷其一生在这一件事上, 经过一生中千万次反复工作, 不断地创新、发展、延续、传承, 以达到精益求精。这也正是持“匠人之道”的仁人志士, 一种追求极致的信念和一颗真诚的心。

二、商品经济带给艺术工作者的冲击之大, 心存匠人精神方能东方不败

早在工业革命时期, 机器化大生产给中国的自然经济、手工业劳动者带来的巨大冲击是无可厚非的, 但手工业劳动并没有完全被机器化大生产的浪潮所淹没。究其根本, 手工业劳动的产物有许多机器生产物所无法取代的优越性。柳宗悦先生曾经说过:“手与机器根本区别在于, 手总是与心相连, 而机器则是无心的。”古代中国制造的手工时代完全靠匠人的手作工艺, 生产出的产品在现今看来依旧完美无瑕, 不的不使人为古人的心灵手巧所折服。反观当代中国, 制造业高度发达, 却很难有令人眼前一亮的商品出现, 究其原因, 笔者个人认为“匠人精神”的缺失亦或减少占很大比重。受到商品经济的冲击, 生产业从业者更多的将目光集中在经济效益之上而忽视了商品本身的质量, 艺术工作同样如此。在当今这种势头下, 心存“匠人精神”才能在这商品经济利益至上的滚滚浊流中稳住风帆, 屹立不倒。当今对于匠人精神的解读, 其中很关键的一条便是荣辱不惊、忘名丢利。与今天许多人做事希望利益回报立等可取相比, 梓庆的做法体现出中国古代匠人的更高境界。“斋三日, 不敢怀庆赏爵禄, 斋五日, 不敢怀非誉巧拙。”梓庆在做鐻之前, 把功劳、地位、金钱、非议、毁誉统统放下, 只专心于工作的本分, 达到了荣辱不惊的境界。中国古代匠人的这种不计名利之举, 仍是今天整个商品社会需要接纳的典范。《匠人精神》的作者秋山利辉如此概括:“一流的匠人, 人品比技术更重要, 有一流的心性, 必有一流的技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乏类似的故事, 如《庖丁解牛》、《梓庆为鐻》、《津人操舟》、《吕梁丈夫蹈水》、《佝偻承蜩》等, 阐述文学艺术创作的“虚静”和“与物同化”的境界, 创作者只有达到这种境界, 才能创作出与自然相合、与天工同化的出神入化的作品。

三、匠人精神对于人的道德品质的建立之重要性

日本一本叫做《匠人精神》的书, 介绍了独特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匠人须知30条, 它包括礼仪、感谢、尊敬、关怀、宽容、谦虚……及至细致到先学会与人打招呼、与人和睦相处;学会打扫整理、乐意打扫厕所;成为有责任心、为他人着想的人, 等等。这些看似细枝末节的事情, 与成为一个一流匠人、一流人才有什么关系呢?书中的回答是这样的:“在每天的点滴学习和练习中, 不仅磨砺学生们的技术, 更注重锤炼他们的人品。”事业千古事, 非一朝一夕之功。无论做什么事情, 都要像工匠求艺那样, 只有打牢基础、注重积累, 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才能久久为功、聚沙成塔, 在打造出精品同时, 也造就其品质。就艺术工作者而言, 优秀个人品质的建立对于艺术创作的影响是不容小觑的。只有道德品质优秀的创作者, 其作品才能是积极向上、对社会产生正能量的。心存匠人精神, 就会敬畏自然, 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术到极致, 几近于道。中国古代的梓庆作为一名杰出的匠人, 在选材前全然地净化自己, 带着对树木和自然生命的极大尊重去选材。“斋七日, 辄然忘吾有四肢形体也。”在制作鐻时令自己达到忘记自我、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境界, 灌注匠人的生命之魂去制作产品, 以追求这种天人合一的境界。当今我们呼吁匠人精神的复兴, 追求的目标无非就是这样的境界。作为艺术工作者有了匠人精神, 就会有一颗对于自己所从事行业的热爱, 以至于都能人尽其职, 物尽其用。个人性格也能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被打磨的越来越圆滑且不近名利, 只求手中的作品能日益达到完美和极致。

四、以日本为例讨论匠人精神对于社会发展之积极影响

众所周知, 日本与德国这两个国家的制造业是很发达的, 在此, 笔者以日本为例试做讨论。去年的一部日本记录片《寿司之神》不得不令人陷入深深的思考。纪录片中讲到的寿司之神小野二郎, 他做出的寿司非常简单, 吃过的人都惊讶于看似没花多少功夫在上面的寿司味道怎会如此让人回味无穷。日本著名的美食作家山本益弘评价其寿司为:极简的纯粹。殊不知, 为了让一块墨鱼刺身的口感更好, 二郎先生会按摩一只章鱼40到50分钟。这种做法在利益至上的当今中国社会显然是很少有人效仿的。日本匠人的气质是对于自己的手艺拥有一种近乎自负的自尊心, 包括日本的文化产品中也不时为世人透露出类似的信息。例如日本动画中华小当家中的台词:我要做出全日本最好的拉面。日本人对于各种在我们看来微不足道的细节上的执着的追求, 无不令我们所汗颜, 而这的却确正是日本匠人的道之所在。纵观日本的历史, 我们不难发现, 匠人精神其实是日本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 是日本人一代又一代的精神传承, 以至于渗透到生活的点点滴滴。从江户时代起, 日本就已形成了传统的匠人文化。对于匠人而言, 工作做得好坏和自己的人格荣辱直接相关。我们可以断言, 匠人文化已上升到日本国民普遍价值观的高度。而日本更令人所敬畏之处在于, 这种严谨的“匠人气质”从日本国民的童年时期就开始被培养。例如, 日本小学生每天去上学, 光是鞋子就要准备三双:一双是出门时穿的运动鞋、一双是进学校后要换的白色布鞋、一双是体育课要穿的体操鞋。以及绘画课要用的专业颜料套装、手工课要用的专用裁缝盒套装等等都备好备足。这种从小就对日用品细分与归类之举, 培养出的是后来对于自身所从事的职业的精益求精。试想, 公民如果都能有这种认真做好一件事的“匠人精神”, 国家何愁不安定富强。

五、“匠人”≠“匠气之人”

当今一谈到“匠人精神”, 笔者认为存在一种误区, 即:追求匠人精神就意味着一生就只做这一件事, 乃至发展为不思进取、固步自封。例如, 木匠人一生就只能做一名木匠, 陶艺人一生就只能做陶艺。我认为这种解读是片面的, 抑或是不够客观的。匠人精神的核心, 在精益求精的基础上, 还有创新进取的意义所在。很多从事绘画行业的人, 无不时刻提醒自己, 要成为画家, 而不要成为画匠。所谓画匠是有精湛的绘画技艺, 能够把那些固有的一成不变的形象描绘的惟妙惟肖, 但终归毫无个人思想, 充其量只是一部“绘画工具”而毫无创作成分, “画匠”的例子则明显不是“匠人精神”的体现。找回“工匠精神”, 就要勇于创新。正所谓“独具匠心”。“匠心”表达的是“巧妙的心思”, 多指在技术和艺术有创造性和对技艺的不懈追求。唐代张祜《题王右丞山水障》曰:“精华在笔端, 咫尺匠心难。”用在工艺水准上, 指的是创造技艺、制造工艺的精湛。有人把“工匠精神”理解为保守或守旧, 理解为一成不变, 这是站不住脚的。纵观古今中外, 凡真正够得上“匠”之水准的, 莫不是靠不断追求和创新取胜的。随着时代的发展, 笔者认为对于“匠人精神”也要赋予其新的含义, 其受众范围也应随时代的进步而扩大。“匠人精神”作为一种信念, 可以被延伸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成为一种积极生活的追求, 认真面对工作的态度。匠人精神不应被定义“非常人”的匠人精神, 而更应该是“常人”匠人精神。不只是教师、医生、艺术家......具有匠人精神的潜质, 农民、工人、小职工......不论你在社会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只要你坚持你就是一个优秀的“工匠”。“三百六十行, 行行出状元”相信再小的事, 用心把它做好就会成为一件大事。

六、结语

前不久,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这是首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工匠精神”, 在现在“结果论”和“功利论”的教育理念和风气下, 匠人精神显得尤为可贵。我们国家这几年走得太快了, 而作为艺术工作者身上肩负着弘扬社会主义正能量的使命, 对于自身的道德品质建设要有谨慎的态度, “匠人精神”的建立与弘扬显得格外重要。首先心存敬畏自然的心, 进而心存一颗敬畏自己所从事之行业的心, 努力进取, 精益求精, 当艺术工作者们对于手上的作品的热爱大于金钱利益的热爱, 我国的艺术产业必将走向新的辉煌。

摘要:当今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经济实力、综合国力飞速发展。然而, 在繁荣发展的背后也暴露出一些商品经济主导下的些许问题。由于受到当今“金钱至上”观念的误导, 越来越多的“中国造”出现粗制滥造假冒伪劣等一系列问题。在这样的大环境下, “匠人精神”显得格外可贵。反观日本及德国这两个国家则特别强调这种精神理念。笔者作为中国艺术工作者的一员, 特讨论“匠人精神”之于当代艺术工作者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匠人,匠人精神

参考文献

[1] 张琼林.日本“匠人精神”面面观, 2016.2

[2] 秋山利辉 (著) .《匠人精神-一流人才育才的30条法则》, 中信出版社2015年11月版

当代中国人的精神范文第6篇

摘 要 虽然近几年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方面仍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而本文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应遵循的原则和目标来探究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问题。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高职学生

Key words vocational schoo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vocational students

近几年中国高职院校得到了快速发展,其规模、质量都上升到了一个新台阶,但仍有许多困扰着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问题需要研究,诸如既有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方式方法的探讨和职业道德的践行研究,也有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应遵循的原则和培养目标等问题分析,而本文主要对后者展开相关论述。

1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应遵循的原则

1.1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必须适应社会职业岗位对人才的需要

(1)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必须使学生具有献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强烈事业心和职责感,并能够服务于生产第一线。高职院校要培养的大学生必须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一线需要的应用技术型人才。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必须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来武装高职学生的头脑,使其掌握市场理论的基础知识,强化市场经济的意识,在毕业后能够成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并能够直接参与各行各业的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的应用技术型人才。

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要加强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使高职学生不仅具有扎实的专业技术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而且还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并根据高职院校自身专业设置的特点,对不同的专业进行不同层次和特点的职业道德教育,以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用人单位对不同人才的需求。

(2)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必须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心理素质、拼搏创新精神。高职院校的学生不仅要掌握相关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还必须不断地提升自身的人文素质、心理素质、拼搏创新精神。

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要选择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历史文化和历史人物的介绍和阐释,使学生了解更多的中华文化的特点和中国政治的传统治理方式,并使高职学生了解更多有关历史人物成长的历程和创造伟业的特质之所在,从而使高職学生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能够脚踏实地,吃苦耐劳,更好地适应未来工作岗位的需要。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解决高职学生就业是高职院校教育的底线,而培养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是高职院校教育的最高价值取向。①有职业技能而无创业意识和能力,只能从事低层次的工作岗位,且面临着失业的危险,因而,高职院校通过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不断培养高职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把增强高职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学生职业发展的一项长久之计。

1.2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必须符合高职学生的特点

(1)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必须适应高职学生整体人文素质、心理素质、拼搏创新精神比普通高校学生略为逊色一些的特点。由于受生源的影响,高职院校的学生进校时文化成绩一般都比较低,在知识结构和文化素质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参差不齐的现象,尤其大多数高职学生意志力薄弱、缺乏自控能力、没有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心理素质较弱等特点,这些都需要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必须加以重视。

(2)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必须适应部分高职学生自卑感、挫折感的特点。高职院校的学生,具有普通大学生所具有进取心、愿意接受新事物和渴望成长成才的特点,但高等职业教育所具有的特殊教育理念和新的教育模式却并不为高职学生所理解和认可。

由于高职院校本身发展还有不少需完善的地方,如师资力量比较薄弱,教学设备不全,学习氛围不够浓厚等诸多客观情况,因而,很多高职学生常戴着一副有色眼镜来看待自我所接受的高等职业教育,总觉得自己进错了门,走错了路,掉入了陷阱;在学习上动力不足,信心丧失,上进心缺乏。在这种情况下,不少高职学生在情绪上表现为失落,在学习上没有进取心,在生活上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在思想上也十分悲观失望。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必须正视高职学生的这些特点,并根据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特色和要求,积极引导高职学生克服自卑和消极情绪、培养良好的学风、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使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能够做到切合社会、学校和学生的实际。

2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基本目标

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课担负着净化高职学生思想和灵魂的特殊作用,应不断提高高职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其对现实的判断力和敏感度,规范其正确的价值取向,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等等,这些要求正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必须明确的基本目标。

(1)在宏观层次上,通过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不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增强学生的择业意识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

在改革开放的中国,由于各种思想相互激荡,多元的价值取向和意识形态深刻地影响着当代大学生,这就需要通过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来培养高职学生的正确理想信念、价值观和道德观。通过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不断增强高职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使高职学生具有面向基层、服务基层、扎根基层的思想观念,能够脚踏实地,任劳任怨,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为建设稳定有序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起模范带头作用,为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奠定良好的社会基础。这一目标集中体现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德育性,其在教育体系中理应居于核心地位、起主导作用。

一个人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而,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在强化一般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教育的基础上,要根据不同专业特点调整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内容,进行不同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内容的教育,增强高职学生的责任意识,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明确自己的职业道德,并在有限的高校学习期间能尽快成为一个职业人。这些有助于高职学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中能够积极投身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真正实现个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通过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培养高职学生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增强其择业能力和创新意识。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过程中,我们要帮助高职学生改变传统的一职定终身的择业思想,树立多渠道就业的观念,正确认识中国当前的就业形势和自身就业的优势,使其在择业过程中既不自负也不自卑,始终充满着自尊、自信和自强。

培养大批创新、创业型人才是高职院校的终极目标,这就要求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应大力宣传自主创业的各种政策,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创业激情,在自主择业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形成务实创新、与时俱进的品质,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通过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培养高职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全其人格,帮助学生了解、认识和把握保持身心健康、建立良好而又和谐的人际关系的方式方法,为高职学生适应未来激烈竞争的就业创业环境奠定良好的基础。

(2)在中观层次上,通过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增强高职学生是非判断能力和适应复杂社会变迁的能力,不断提高高职学生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独立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做到遇事不急不躁,稳中有序。

通过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培养和提高高职学生的政治鉴别力,让高职学生具备正确分析、评价、判断的能力,能辨明是非,堅持真理,避免盲听、盲信、盲行,②从而坚定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通过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提高高职学生的竞争能力、协调能力、选择能力和耐挫能力等社会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其真正具备“职业人”的资格,成为有见解、有情感、有追求的建设性人才,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人才的需求。

(3)在微观层次上,注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不断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体系。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让高职学生能够准确把握课程的基本内容、基本观点、基本立场和科学方法。只有掌握了这些学科的知识结构,高职学生才能对各项知识的了解达到理论化和系统化的程度,才能真正掌握了该学科的精神实质,并做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运用自如。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理论,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深化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认知,这既反映了知识系统化和教育系统化的基本要求,也有助于高职学生在实践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便更好地服务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总之,在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过程中,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的方针;必须坚持从高职院校及其学生的实际出发,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内容进行必要的增删;必须坚持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服务于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应用技术型人才的需要。一方面要把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分析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把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与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相统一;另一方面,要努力使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能丰富学生的知识、扩大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知识结构和体系、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真正使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成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

注释

① 洪贞银.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实效性研究[J].鄂州大学学报,2006.6:56.

② 李贵敏.论大学生政治素质的培养目标及对策[J].前沿,2004.11:149.

上一篇:督查通知书的范本范文下一篇:顶岗实习实习日志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