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党员思想汇报范文

2023-09-22

农民党员思想汇报范文第1篇

农民工工资清欠工作汇报材料

尊敬的***市长,各位领导

大家好!

欢迎各位领导莅临******区检查指导工作!下面,我将******区社会救助和农民工工资清欠工作进展情况做一简要汇报

一、高度重视,迅速贯彻市政府会议精神

2019年11月29日,全市社会救助安全管理工作会议后,我区立即召开专题会议,及时组织区民政局、各街道办事处成立巡查队,开展社会救助安全管理工作。

由于安排早、检查全、督促到位、物资准备充足,截至目前,全区未发现任何流浪乞讨人员冻死、冻伤及社区福利救助机构的不安全事故。

12月24日,全市农民工工资清欠工作会议后,区政府立即成立了清欠农民工工资工作领导小组,王玲区长亲自任组长,责成区人社局牵头,各街道办事处密切配合,在全区范围内深入排查农民工欠薪问题。

随后,区政府组织信访、住建、人社、公安、法院、检察、工商、工会及各街道办事处召开了专题会议,对全区农民工欠薪情况进行了通报,并转发了《关于在全市开展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专项行动的通知》社﹝2019﹞298号,进一步明确了各部门承担的相应职责,对全区农民工工资清欠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刚才,区政府又召开常务会议,专题传达学习昨天市政府常务会议精神,安排布置有关社会救助和农民工工资清欠工作,这都充分显示和说明了区委、区政府对这两项工作的高度重视。

二、狠抓落实,全面做好社会救助和农民工工资清欠工作

一社会救助工作

1、关注弱势群体,全力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大力提高城乡低保和五保供养标准,城市低保标准由260元月提高到300元月,农村低保标准由120元月提高到150元月,五保集中供养由250元月提高到350元月,分散供养由125元月提高到175元月。

今年以来,共为672户城市低保对象,490户农村低保对象,11户五保对象,共计为2372人发放保障金132662万元。

另外,对因病因灾造成的87户困难户及时给予了大病医疗救助、临时救助。

例如办事处灾给予救助

2、加强社会管理,深入开展流浪乞讨人员排查救助工作。

区民政局、各街道办事处积极配合,重点对商贸繁华街、城乡结合部、立交桥下、涵洞等处实行地毯式排查登记,进行引导救助。

12月5日晚与市救助站联合行动,将流浪在轮胎厂十字口、群英桥涵洞下、太行路蜀沣苑饭店、工业路与塔南路交叉口桥头、******大学门口等地的5名流浪人员送到了救助站,提供了过冬食物、棉衣、棉被等救助物资,有力保障了流浪人员的生命安全。

同时,区民政局还充分做好了救助物资储备工作,随时准备对寻亲不遇、务工不着、离家出走、智障人员及老、弱、病、残等困难人员实行保护性救助。

截至目前,已救助流浪人员87名,无冻死、冻伤现象。

3、履行工作职责,做好孤儿及孤寡老人生活保障工作。

对我区11家养老院的生活、安全、卫生等基础设施及管理制度进行了深入排查。

对检查中发现的消防器材配备不足、餐厅卫生条件较差、部分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责令相关单位立即整改。

对我区孤儿收养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目前,我区3名孤儿每人每月发放补助金600元,由其祖父母近亲属抚养,没有私人收养现象。

二农民工工资清欠工作开展情况

目前,******区在建工地37家,存在拖欠工资问题的施工单位15家,涉及农民工1400余人,金额近2000万元。

根据劳动保障监察管理权限规定,其中河南省金厦建筑有限公司等6家为市管范围,涉及人员1000余人,金额978万元,已报送市监察支队。

尚余旗渠等9家建筑公司属于我区管理,目前已下达询问通知书。

2019年,我区共查处案件142起,对13户单位下达了劳动保障监察限期整改指令书,对3户单位作出行政处理决定,其中行政处罚2户,经协调解决138起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已支付工资58035万元,涉及务工人员1256人。

此外,我区还向社会公布了投诉举报电话,在信访局设立了投诉举报接待窗口,派驻1名人员专职负责接访,确保一旦发生因拖欠工资而引发的突发性、群体性事件,各相关职能部门能够第一时间快速反应,及时解决问题。

三、存在问题

1、社会救助工作一是个别流浪乞讨人员有抵触情绪,不愿意接受救助。

二是个别被救助者在被救助后,多次自行离开。

例如居住在塔南路与工业路交叉口的次送至救助站后又重返。

2、清欠农民工工资工作个别开发商资金链断裂,不能及时发放拖欠工资。

例如街道办事处恩村一街南水北调安置小区开发商拖欠工程款1100万元。

目前,我区正协调开发商通过自筹、贷款等方式积极筹措资金,加快发放农民工工资。

四、下步打算

1、社会救助工作。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鼓励街头流浪人员自觉进站享受生活,感受党和政府的关爱。

二是加强巡查力度,动员社区志愿者和热心群众积极参与流浪乞讨救助,并实行零报告制度。

三是加大对流浪人员、社会福利机构和农村敬老院的巡查力度,强化暗访回查机制,持续开展寒冬送温暖、节日送温暖活动,全力避免冻死冻伤,确保不发生安全事故。

2、清欠农民工工资工作。

一是充分发挥劳动监察职能,建立长期巡查机制,及时发现并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

二是加强务工就业宣传教育,增强农民工就业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提高劳动合同的签约率,增强劳动争议处理效率。

三是加强执法力度,严肃处理拖欠民工工资问题。

对目前已存在拖欠工资行为的9家建筑企业,如不能在规定的时限内解决拖欠问题,我们将按规定对其进行相应的行政处理和处罚,及时递交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对涉嫌犯罪的,及时移交公安部门立案查处。

汇报完毕,不当之处敬请******市长和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农民党员思想汇报范文第2篇

随着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深入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并取得显著成效。然而,目前各地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认识还不统一、工作进展还不平衡,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遴选以及相关制度建立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从近年的实践来看,要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达到预期目的,务必把握好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一、培育对象遴选确定问题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不是一种简单的教育和培训,是一项基础性工程、创新性工作。要确保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卓有成效,首先必须明确并遴选好培育对象。中央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目的是引导和扶持新型职业农民发展,提高其综合素质、生产技能和经营能力,促进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快速形成,吸引和留下一批综合素质高、生产经营能力强、主体作用发挥明显的农业后继者从事农业生产经营,从根本上解决 “谁来种地”、“怎样种地”问题。这就对新型职业农民提出了较高要求。近年来,全国各地有关部门及大批专家学者对新型职业农民都进行了积极的研讨,目前已形成比较统一的认识和概念,即新型职业农民是指以农业为职业、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收入主要来自农业且达到一定水平的现代农业从业者。在《农业部办公厅关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农办科〔2013〕36号)和《农业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4年农民培训工作的通知》(农办财〔2014〕66号)等文件中都对新型职业农民作了具体表述。从中可以看出,新型职业农民与传统农民、兼业农民不同,新型职业农民是职业农民中的优秀者,其基本特征:一是新型职业农民是市场主体,其充分地进入市场,并利用一切可能的选择使效益和报酬最大化,一般不低于外出务工收入。二是新型职业农民把务农作为终身职业,具有高度的稳定性。三是新型职业农民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现代观念,不仅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还要求其行为对生态、环境、社会和后人承担责任。四是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受到社会的尊重。因此,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我们应准确把握新型职业农民的概念和内涵特征,结合实际研究制定新型职业农民的遴选标准,正确遴选培育对象,让真正从事农业生产、迫切需要提升素质和生产技能、愿意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的人优先接受培育。

二、教育培训问题

新型职业农民具有高素质的鲜明特征,决定着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首先要对培育对象进行教育培训。要达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目标,仅靠短期的一事一训的农民培训是不够的,需要进行全面系统的农业职业素质教育,使受教育者不仅具有基础、系统的农业知识技能,还要有农业方面的宽广视野、综合经营管理能力、优良职业道德和诚信经营意识等。因此,对新型职业农民的教育至少是农业中专学历教育,短期培训仅是辅助环节。应按照“教育先行、培训常在”的理念,大力构建经常性短期技术培训、系统农业培训和农业职业教育互相补充的教育培训层次,坚持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并重。对于新型职业农民的中专学历教育,教育部、农业部在2014年4月已联合制定了《中等职业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方案试行》,这是为新型职业农民量身打造的中职教育方案,当务之急是各级政府应大力支持积极付诸实施。对于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财政部已经列出专项资金进行扶持,各级政府也应配套资金努力扩大培训规模。应加快建立包括留地务农农民教育培训、农业后继者培养和认定后新型职业农民经常性培训的配套制度。为确保教育培训质量,要创新教育培训模式,对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分类、分产业、分工种、分岗位开展培训,根据农业生产周期和农时季节分段安排课程,要注重实践技能操作,推行农民田间学校的教学培训方式,实行“分段式、重实训、参与式”培育模式;要创新教育培训内容,根据产业发展需要和农民实际需求安排教学培训内容,制定针对性强的培育计划,课程设置要符合农民特点和学习规律,教学实践活动要形式多样;要创新教育培训手段,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化手段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在线教育培训、移动互联服务、在线信息技术咨询、全程跟踪管理与考核评价等教育服务活动。

三、认定管理问题

认定管理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一个重点环节。从当前的实践看,各地对认定管理的认识还不够到位,认定主体不明确,职责划分不清晰,对于认定标准如何确定、认定后怎么管理,考虑得不周密。新型职业农民只有通过有效认定,才能得到确认并据此享受优惠政策扶持;只有搞好管理,才能规范新型职业农民、建设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认定管理是对新型职业农民扶持、服务的基本依据,是构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的载体和平台,应加强新型职业农民的认定管理。根据农业部的意见,新型职业农民的认定主要是对生产经营型的新型职业农民,对专业技能型和专业服务型的新型职业农民主要开展农业职业技能鉴定并建立统计制度。

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县级政府要制定发布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办法,明确认定条件、认定标准、认定程序、认定主体、承办机构、相关责任,建立动态管理机制。认定条件是新型职业农民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应包括思想道德、身体状况、从业经历和教育培训情况等。认定标准是新型职业农民必须达到的标准。要充分考虑不同生产力水平和当地实际,分产业确定初、中、高三个等级的认定标准,重点考虑专业技能标准、生产规模标准和收入标准,确保新型职业农民的收入不低于一般外出务工收入。认定程序是新型职业农民认定过程中应严格执行的程序,各地应因地制宜制定认定程序和操作方案,一般需要发布公告、个人自愿申报、村委推荐、乡镇审查、县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办公室汇总审核,然后报新型职业农民评审认定委员会评审认定,认定后应由县级人民政府发证。新型职业农民认定主体是县级人民政府,由县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由于认定工作的复杂性和长期性,最好是委托各地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具体承办。认定后对获证的职业农民要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和科学管理制度,实行动态管理,明确相应权益。要坚持政府统筹、农民自愿、动态管理、政策配套等原则保证认定管理制度的可持续性;要通过规范、严格的认定制度和工作规程来保证认定的科学性、公正性和可靠性,有效防止认定工作出现徇私和寻求部门利益的倾向。

四、政策扶持问题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首要目标是要培育稳定、高效、可持续的农业从业生力军,实现未来有人务农、能人务农、职业务农。为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实行政策扶持,建立健全培养人才、激励人才、留住人才的良性机制。只有对新型职业农民落实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才能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的吸引力,才能更好地促进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所以,强化扶持政策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关键及根本保障。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政策扶持应是全方位的,归纳起来可分为支持教育培养、扶持产业发展、提供保障服务等政策。一是要大力强化教育培养政策。各级政府应加大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投入力度,积极推动将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纳入国家中等职业教育助学和免学费政策范畴,对获证的职业农民,要建立免费继续教育制度,定期免费开展农技、经营、管理等培训。应加快农业职业教育、农民培训、农技推广等体系的融合,建立专兼职教师和专业技术人员与新型职业农民结对帮扶制度,保证新型职业农民的知识技术更新适应产业发展要求。二是要因地制宜出台产业扶持政策。以良好的产业政策增强农业吸引力、保障农业人才活力。新型职业农民需要以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为条件,应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加快出台土地流转政策,使土地适当集中;要在土地流转、农业补贴、金融信贷、农业保险、农业项目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倾斜力度,确保种地能得实惠。三是要积极创设保障扶持政策。用以解决农民职业化发展的后顾之忧,包括社会保障、服务保障、社会地位保障等。应支持新型职业农民参加并享受职工养老与医疗保险;改善农村金融服务与农业社会化服务,引导社会资金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直接服务于新型职业农民产业发展。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需要各级政府制定有效的扶持政策措施,国家层面应尽快做好顶层设计,地方政府也要积极出台配套政策,形成稳定的制度。农业各部门以及财政、人社、发改、土地、教育等各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也应积极挖掘本部门的潜力,最大程度地支持扶持新型职业农民。

五、培育体系建设问题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一项跨行业、跨部门、涉及众多影响因素的重大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而繁重的历史任务,必须有专门机构和专业队伍作主体支撑。从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县来看,绝大部分已经形成了以农广校为主体,多元力量有序参与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随着现代农业发展对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要求不断提高,农业教育培训资源不足、机制不完善、条件不配套、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日益凸显。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建设迫在眉睫。最佳方案是充分发挥农广校五级办学体系的优势,加强全国农广校体系建设,使之成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主力军。因为,农广校具有贴近农村、贴近农民、理解农民办学优势,具有把农民职业教育办到基层去的丰富经验,最适于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教育机制。虽然有的地方农广校办学条件相对薄弱,但他们积极创新办学模式深入乡村尽力为农民服务。同时,农业部一直强调加强农广校体系建设,2013年又专门下发文件、召开会议进行部署,有力促进了农广校体系的建设,多数农广校已成为当地的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扛起了农民教育培训事业的大旗。因此,应重点依托各级农广校,整合农民教育培训资源,加强农民教育师资队伍和管理队伍建设,迅速构建起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一要构建以农广校为基础依托的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加强各级农广校基础条件建设和功能建设,满足新型职业农民多层次、多形式、广覆盖、经常性、制度化教育培训需求。二要构建以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为支撑的专业化、多元化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平台。统筹协调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提供规划、计划、规范、模式等基础支撑。三要构建县域新型职业农民培育“1+N+X”基础平台。“1”是发挥统筹协调作用的县级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 “N”是以县级农广校为骨干的多个功能和优势互补的教育培训机构, “X”是建在特色产业专业村、农业园区、农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产业链上的现场教学及实训基地。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加大投入,不断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奠定坚实基础。

以上五个问题,遴选确定培育对象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前提,抓好教育培训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基础,搞好认定管理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抓手,加强政策扶持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保障,强化培育体系建设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支撑。如果有一项处理不好,则会影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全局,务必在工作实践中认真把握。

农民党员思想汇报范文第3篇

【摘要】新生代农民工能接纳社区教育的形式,对社区融合性教育的需求虽然总体仍处于潜伏状态,但也正逐步显化及趋向多元化,社區融合性教育需求的情况因性别、婚姻状况、流出地以及学历层次等的不同而有所差异。要激发并合理引导新生代农民工社区融合性教育需求,最终实现社会融合顺畅,不仅需要政府重视,还需做好配套支持、合理规划课程设置、加大宣传力度、积极探索不同可行路径、规范管理。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社区融合性教育;教育需求

新生代农民工是指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生、年龄在16岁以上、在异地以非农就业为主的农业户籍人口。2010年1月31日的中央1号文件,即当时国务院所发布的《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首次使用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提法。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生代农民工已经逐渐成为农民工群体中的主流。根据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14年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7 395万人,比上年增加501万人,增长1.9%。分年龄段看,农民工以青壮年为主,16—20岁占3.5%,21—30岁占30.2%,31—40岁占22.8%。青年农民工合计共占56.5%,已经成为农民工群体中的主体。

当前,新生代农民工的众多问题已经引起了学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因而,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总体目标是:总量平稳递增,布局合理均衡,服务均等,社会融合顺畅。其中“社会融合顺畅”既是对农民工市民化过程的状态描述,也表达了农民工市民化的终极目标“融合”。但是,要使农民工,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做到“社会融合顺畅”,它不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更不是顺其自然的结果,而是需要各种配套制度的改革与创新,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

因而,要使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最终做到“社会融合顺畅”,首先需要关注社区融合性教育。社区融合性教育是指以促进融合为目的开展的各类正规的或非正规的教育培训活动。社区融合性教育培训活动的举办主体可以是政府,也可以是各类企业、社会组织以及民办非企业单位等。总之,各类组织立足社区开展的以促进融合为目的的各类正规的或非正规的教育培训活动,都是社区融合性教育的组成部分。

一、针对新生代农民工开展社区融合性教育的必要性目前,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心理、社会以及制度性的障碍。要克服这些障碍,尤其是心理和社会层面的障碍,需要立足社区,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区融合性教育活动,如粤语学习班、法律知识讲座和亲子家庭活动等。这些社区融合性教育活动之所以能有利于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能帮助其克服心理和社会层面的融合性障碍,主要是因为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一是社区融合性教育活动立足于新生代农民工与城市居民共同生活的真实情景——社区,这本身就是一个两者相互融合、交流互动的真实有效平台;二是社区融合性教育活动通常采取的是非正规的教育方式,学习时间更为自由,容易激起新生代农民工的参与热情与积极性;三是社区融合性教育活动以“融合”为目标,目标指向清晰,更加具有针对性,与职业技术教育、学历学位教育等有所不同。 因而,要使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实现社会融合顺畅的目标,大力推行社区融合性教育是非常重要而且必要的。

二、针对新生代农民工开展社区融合性教育的可行性广州市从2011年开始试点在社区推行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截止到2015年底,全市共成立街、镇级和社区级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家综”)共184个,其中街、镇级164个,社区级20个。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是采取政府购买专业社工服务的方式,根据各个街镇的实际情况,开展不同的服务项目。其中,家庭服务、青少年服务和长者服务是三个常设的基本服务项目,其余的服务项目则可以根据街镇的实际情况进行设置。这种创新的社会管理方式为社区融合性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可行性支持,主要是因为:第一,政府购买专业社工服务的模式为开展社区融合性教育提供了具有可持续性的人、财、物,这是开展社区融合性教育活动的根基。第二,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立足社区开展服务,与社区融合性教育立足社区开展教育培训的理念异曲同工。第三,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引入了专业的社工人才,为社区融合性教育的开展奠定了专业的基础,同时引入了全新的社会工作专业理念。第四,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在设置服务项目时,既有规定性动作,如常规的家庭服务、青少年服务和长者服务,也有一定的自由度,各个街镇可根据实际的情况,设置其余的服务项目。如在黄浦区、荔湾区和海珠区等外来务工人员数量较多的街道,往往设置了外来务工人员服务项目(或称新广州人服务项目),这是专项针对外来务工人员的服务项目。第五,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的服务对象并不排斥外来务工人员,查阅相关公开的招标文件,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的服务对象是指居住在某街辖内有需要的家庭和个人。从服务对象的界定上看,并非仅局限于户籍人口,而且包含了非户籍的流动人口。综合以上这些因素可知,当前开展社区融合性教育具有了现实的可行性。

综上所述,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开展社区融合性教育在当前既具有必要性,也具备了可行性。但要做好社区融合性教育还需要深入了解其需求。为此,课题组在广州外来务工人员较为集中的地区开展了深入的调查。

三、样本的基本情况

为了更好地了解新生代农民工对社区融合性教育的需求情况,课题组在广州市外来务工人员较为集中的黄埔区、荔湾区和海珠区三个区按照每个区100份的配额,合计发放了300份的问卷。由于新生代农民工的受教育程度较第一代农民工高,而且年轻化,所以问卷发放采取线上问卷和纸质问卷相结合的方法,线上问卷主要是通过Q群以及微信平台发放。其中回收有效问卷283份,有效回收率为94.3%。样本的基本情况如下:

除了问卷调查之外,还选取了30名新生代农民工进行了访谈,深入了解他们对社区融合性教育的真实需求和具体想法,作为问卷调查资料的补充。

四、新生代农民工对融合性社区教育需求的现状及特征

1新生代农民工对社区教育形式有一定的接纳度,需求意愿较为强烈

目前,新生代农民工接受教育培训的方式主要有全日制教育、函授教育、业余教育、立足社区的教育培训、网络课程教育以及以企业工厂或单位为主举办的各种教育培训等。本课题组调查发现,新生代农民工感觉比较容易接受的形式依次是业余教育、网络教育、企业教育以及社区教育。从新生代农民工的选择可以看到,他们更希望工作与学习能同时进行。同时发现,他们对于立足社区开展的社区教育活动也比较容易接受,这也从侧面说明了社区融合性教育活动的可行性以及必要性。社区教育的形式符合新生代农民工对继续教育培训的基本诉求,便利,工作与学习都不受影响,因而也开始慢慢地被接纳。

此外,课题组还问及被调查对象目前参与社区教育的意愿强度,结果显示:表示“比较需要”和“非常需要”的合计占总体的67%,如果加上表示“需要”的31%,共计表示“有需要”的有98%(见表3)。这也进一步印证了以上的结论,说明新生代农民工对社区教育的需求是强烈的。当然,这里涉及的社區教育内容是广泛的,并没有明确指向社区融合性教育。但至少说明新生代农民工对社区教育形式是接纳的,需求意愿是强烈的。

2新生代农民工社区融合性教育需求还处于潜伏状态

立足社区对新生代农民工开展融合性教育是一项新生事物。谁来做,给谁做,做什么,怎么做,做得效果怎么样,如何改进,等等,这些问题都有待进一步探索和尝试。

课题组为了全面了解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需求,调查时共设计了三大类教育需求:一是社区融合性教育需求;二是职业技术教育需求;三是学历学位教育需求。从调查的结果看,三大类教育需求有着明显的差距(见表4)。

新生代农民工对学历学位教育的需求是最高的,

对职业技术教育需求其次,这两类教育需求强烈并且能够显化出来,比较容易理解。新生代农民工的学历层次相对于城市人而言还比较低,因而他们渴望提升自身的学历层次。同时,出于对更高经济收入的追求,新生代农民工也希望能掌握更多的职业技术。因而,在三大类教育需求中,学历学位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需求强烈并且显化。但是对社区融合性教育需求最低,这说明新生代农民工社区融合性教育需求还处于隐形潜伏状态,还未完全显化。这一点还可以从“新生代农民工选择是否愿意参与各类社区融合性教育活动”的结果中得到印证(见表5)。从表中可以看到,仅“愿意参加家政、理财、法律等生活教育”和“参与粤语学习”两项融合性教育需求已超过50%,也就是说,目前大多数融合性社区教育内容还没有广泛地被新生代农民工所接受,这恰恰从反面说明了新生代农民工社区融合性教育需求还处于潜伏状态。

3新生代农民工参与社区融合性教育需求正逐步显化并呈现多元化

本课题组通过对广州市黄埔区、荔湾区和海珠区部分设立了外来务工人员服务项目的家庭综合服务中心进行实地考察,在了解他们目前开展外来务工人员服务相关情况的基础上,共设计了6大类的社区融合性教育内容,包括参与保健养生教育,参与家政、理财、法律等生活教育,参与文化、科技类讲座,参与娱乐休闲教育,参与家庭管理等家庭教育和粤语教育等。从调查的结果看,新生代农民工对这6大类社区融合教育的内容均表现出一定的需求意愿(见表5)。

虽然如前文分析, 新生代农民工对于各类社区

融合性教育需求还处于潜伏状态,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大部分的社区融合性教育需求都超过40%,这说明在新生代农民工这一群体中,对各类社区融合性教育需求有逐步显化的趋势,并且呈现多元化的特点。新生代农民工群体能逐步认识并愿意接受各类社区融合性教育,这主要是因为:第一,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中的一部分人特别希望能最终在城市中落户生根,因而他们希望能更多地了解和学习城市生活规则、生活方式以及当地文化风俗等。第二,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对多元知识和文化的需求与接纳意愿较第一代农民工更强,他们希望在工作之余能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了解更多的文化,这点从他们参与社区教育的目的也可以说明。新生代农民工参与社区教育的目的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其中“提高自身相关文化知识及感兴趣的技能水平”和“社交交友,丰富业余生活”成为最主要的目的(见图1)。新生代农民工对社区融合性教育的需求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这是新生代农民工最终走向“社会融合顺畅”终极目标的第一步。新生代农民工社区融合教育需求逐步显化,从侧面凸显了立足社区开展多元化的社区融合性教育势在必行,其意义和作用也将重大而深远。

4从性别、婚姻状况、来源地以及学历等维度对新生代农民工社区融合性教育需求的分析

新生代农民工对社区融合性教育需求正逐步显化并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但社区融合性教育需求强度因性别、婚姻状况、来源地以及学历情况等不同而有所差异。

从性别的维度看,女性对社区融合性教育需求更为明显(见表6),主要可能是因为女性由于日常生活中接触社区更多,更希望能融入社区。其中休闲教育中女性选择愿意的比例比男性低一些,主要可能是女性日常承担的家务劳动更多,比较难以拥有所谓的明确的休闲时间。

对于不同婚姻状况的新生代农民工而言,明显未婚人群的社区融合性教育需求更加明显,在所有的类别中都超过了已婚人群。其中的原因可能主要是因为结婚后责任和压力都更大,受到的束缚也更多。因而,对于已婚群体而言,要花时间接受所谓的社区融合性教育是比较困难的(见表7)。

对于来自城市、城镇以及农村三类不同的流出地的新生代农民工而言,来自农村的新生代农民工对于除养生保健外的其他融合性教育需求都比来自城镇和城市的新生代农民工高,仅有养生保健社区融合教育需求略低。这其中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城市的生活方式对于来自农村的新生代农民工是最为陌生和不熟悉的,因而,他们对于这些新的知识有着较为强烈的学习愿望。而其中的养生保健教育低于来自城镇的新生代农民工,主要可能是因为农村的生活方式使人很难形成所谓的养生保健意识,因而来自农村的新生代农民工对这一方面的教育需求自然也比较弱(见表8)。

对于不同学历层次的新生代农民工而言,高中、中专和大专这几个层次的新生代农民工的社区融合性教育需求最为强烈,其中大专层次的新生代农民工表现得更为明显。其中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受教育程度更高,其思想观念更趋现代化,更容易在思想上接纳融合性的教育,也表现出一定的需求意愿。此外,大专层次的新生代农民工对文化科技讲座和休闲教育的需求比高中、中专层次的新生代农民工都要高出差不多20%。这进一步说明这个学历层次的新生代农民工追求科技知识和生活品质的動机更强(见表9)。

五、激发并引导新生代农民工社区融合性教育需求的建议从以上的分析可见,当前开展新生代农民工社区融合性教育既具有必要性也具有较强的可行性。新生代农民工能接纳社区教育的形式,对社区融合性教育的需求虽然总体仍处于潜伏状态,但是也有逐步显化及趋向多元化的特点,社区融合性教育需求的强度因性别、婚姻状况、流出地以及学历层次的不同而有所差异。针对于此,要进一步激发并引导新生代农民工社区融合性教育需求,需要注意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第一,各级地方政府要重视社区融合性教育,做好相关配套支持工作。第二,做好社区融合性教育的总体规划以及具体课程设置,使得社区融合性教育的实际工作者能在实操过程中有章可循。第三,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多渠道、多种手段进行社区融合性教育的宣传,提高知晓度。第四,大胆探索引入不同主体开展社区融合性教育活动,并且要及时总结。第五,规范各类具体的社区融合性教育活动,防止各种违法行为滋生等。

新生代农民工社区融合性教育是关乎他们的社会融合能否顺畅的关键之一,而要做好新生代农民工社区融合性教育,了解他们的教育需求又是其中的第一步。因而,深入了解新生代农民工社区融合性教育需求,激发并合理引导新生代农民工的这些需求是非常重要而关键的。希望此文能抛砖引玉,引发全社会共同关注新生代农民工社区融合性教育问题。

【参考文献】

[1]全国总工会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课题组.全国总工会报告:新生代农民工问题已影响国家社会稳定[N].工人日报,20100621(1).

[2]2014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EB/OL].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504/t20150429_797821.html.

[3]广州市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信息公开情况季报(2015年第4季摘录)[N].广州社工报,201602.

[4]王利梅,唐燕儿.广东省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需求情况探析[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1):1—5.

[5]夏扉,陈江南.论城镇化进程中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需求[J].福建论坛,2013(10):166—170.

农民党员思想汇报范文第4篇

摘 要: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也随之改变,赋予新农村建设时期的时代特征与需求。本文旨在研究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所出现的问题,并结合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较为可行的方法对策。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2004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报告中提出:“努力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现代化建设当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其目标概括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20个字,正式拉开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序幕,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根本的是要培育新型农民,而培育新型农民,必然要求加强对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转变农民思想观念,增进农民思想认识,提升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引导农民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破除陋习,树立先进的思想观念和杰出的道德风尚,提倡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1]

一、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含义及内容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是指在农村范围内,由党对农民以及村干部、基层党组织进行的思想道德规范教育、政治观念的社会主义教育。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根据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广大农民的实际情况而确定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全人民,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凝聚力量激发活力,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国情和形势政策教育,不断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信念和信心。[2]

二、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一)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促进农业发展,推动农村经济向前

马克思曾经断言教育会产生生产能力。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方向保证,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启发动员、教育等方式影响农民的思想情绪,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义利观,鼓励人们通过正当手段和合法途经去追求个人利益,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保证他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取向,思想政治教育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旗帜来引导群众,增强群众辨别是非的能力,增强劳动者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增强农民的大局观念和整体意识,维护农村稳定大局,保证我国经济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形成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物质可以变精神,精神也可以变物质”,“强大的精神力量不仅可以促进物质技术力量的发展,而且可以使一定的物质技术力量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二)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维护农村政治稳定,促进农村和谐

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起着维护农村政治稳定、促进农村政治发展的作用,恰恰符合新农村建设的政治目标-政治民主。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坚定农民的理想信念,强化农民的精神支柱。我国农村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新旧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相互碰撞,人们的思想观念呈现多样化。邓小平同志曾经强调理想信念教育,把“有理想”作为“四有新人”的第一项。

(三)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价值是时代赋予思想政治教育价值领域的全新课题,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在于使生态意识渗透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中,对人们进行环境法规和生态伦理教育,使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持续发展。[3]

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村容整洁”,新农村建设的成果不仅要体现在人们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中,而且体现在农村的生态环境良好、生态环境优美文明上。以往的农村,生态环境较差,农村出现脏乱差的的严重现象,这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相差甚远。对广大村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村民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引导村民爱护居住环境的意识,不断提高生活质量。

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问题

(一)农民小农思想浓厚

小农意识早在几千年前就已经藏匿在农民的心中,封建社会的沉淀使得农民心中的小农意识更加稳固。他们生活在给自己定义的一个圈子—农村,一个相对信息量少、闭塞的环境之中。在很多著作中都提到小农意识的局限性。农民的追求比较低,在心理上,他们只要求丰衣足食,无所约束,并且展现出极大的保守性,同时缺乏向上的斗志以及进取的精神。

(二)农民法律意识薄弱

在当今社会,法律已经占据了重要地位。知法懂法成为一个合格公民的重要条件。在我国,农村人口基数庞大,农民缺乏法律意识、遵纪守法意识以及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依法监督意识都比较差。很多农民都认为依靠舆论约定俗成的规则就是法律,在遇到事情发生的时候,他们往往选择依靠村里具有威严的人来解决问题。在他们根深蒂固的思想中,很少出现依靠法律来维护个人利益的方法,他们认为在村里的找具有威严的人解决问题的方法比较直接,而且方便。我们通常会讲,因为你不足够了解,所以你不会使用也不愿使用。在农村,农民对法律的认知程度比较有限。

(三)农民生态环保意识不强

在农村,我们通常会看见生活垃圾堆积如山的现象,夏天垃圾容易变质腐烂,散发出阵阵刺鼻的味道,非常影响人体健康。而在下雨天,雨水混合垃圾四处流淌,严重污染了水资源和地表资源。农民缺乏环保意识,以为将生活垃圾排放在距离自家庭院很远的地方就好。同时,农忙时分,农民喷洒的农药以及化肥等,散布在空气中,也会引起空气的质量。

(四)农民思想政治意识淡薄

集体主义在农民的思想意识中比较淡薄。农村是以农民为主体形成的集体。新中国成立早期,我国的经济体制和苏联一样,农业走集体化道路,采取平均分配主义,那时人们都为集体生产,听集体安排,但后来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每家每户有了自己的田地,个人种个人的田,似乎和集体脱了节,这样的经济模式也使得农民的集体主义观念逐步淡化[4]农民的价值观、人生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发生了很大改变,特别是年轻人对集体主义价值观教育感到极大的不适应。农民思想的局限性决定了农民在改革的过程中更加注重个人利益而非集体利益。这样就造成很多不好的现象:农村集资建设困难;农民之间的冲突不断;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速度迟缓。

四、新农村建设中提升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对策

随着社会的进步,农村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的思想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在新农村建设的新时期,传统的农民思想教育方法展现出越来越多的不适应性,因此,要结合农村实际发展状况,不断调整农民思想教育方式、方法、内容等,以便适应新农村建设这一新形势。

(一)从各级组织和领导干部入手

1. 提高意识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中强调:“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这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新农村建设环境中,随着社会存在的不断发展变化,农民的社会意识也要跟随着变化才能不断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2. 领导干部自身建设

任何一个群体、组织的形成,都缺少不了领导者、管理者的角色。农村领导干部就是农民的管理者。很多时候,我们发现,农民对领导干部的情绪是抵触的,是不满的。这就反映了广大农村领导干部的很多现实问题。

首先,领导干部个人作风存在问题。不能够为农民主持公道,不能够为农民争取利益,不能够引导农民做好新农村经济建设,反而采用简单粗暴的方法,利用职权的便利,强迫解决问题。因此,造成了很多农民极大的不满甚至是愤懑。改进干部作风,成为新农村建设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其次,领导干部要加强党员意识。作为合格的共产党员,首先要求为人民服务。从基层中来,到群众中去。要了解农民真正的想法,了解农民的心。从基层到管理层,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是必不可少的,只有这样才能了解基层农民的想法,才能够领导好农民队伍,才能打好群众基础。当农民工作中出现问题的时候,才能够借用自身的经验,为农民提供可行的建设性意见,才能做好农民的思想工作。

(二)加快农村经济建设

农村精神文明的建设需要物质文明的保障。只有带动农民致富,才能调动起农民的积极性。那么,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可以渗透下去。

加快农村经济建设,首先要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农村是一个组织,就像社会上各个企业一样,是一个团队,一个整体。在这个集体中,只有合作才能共赢。

(三)完善思想教育机制建设

集体的发展离不开机制的保驾护航,农民的思想教育作为集体管理的一部分重要内容,更需要机制的保障。

1. 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党政领导机制

专门成立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小组,由乡镇最高领导人担任组长,中层分管领导亲自抓,将领导小组成员各岗位职责明确到位,做到职责分明,从上而下,融会贯通。

2. 责任目标考核与激励制约机制

做好职责划分工作之后,就需要建立责任目标考核与激励制约机制。按照每人职责不同设置不同的绩效考核标准,该项考核至上而下进行。要严厉惩戒忽视农民教育且不愿主动实施开展农民思想教育工作的领导干部;要奖励将农民思想教育工作具体化、细化并且很好执行的领导干部。

参考文献:

[1] 何文毅.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策略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研究生院 ,2011:1.

[2]《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661页.

[3] 项久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215.

[4]张瑞婷.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陕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16.

农民党员思想汇报范文第5篇

我身为一名预备党员,在20xx年的工作和学习中对自己始终严格要求,在20xx年我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并将其中的理论贯彻到工作和学习中来,并始终坚持学习我们党的最新理论,我知道,这些都能帮助我在思想上渐渐走向成熟。通过一系列的理论知识学习,我的政治、思想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也增强了自身的党性修养,更进一步的认识到做一名合格的党员不仅要解决组织上入党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从思想上入党。在党组织的培养教育下,我一直都按照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对工作积极主动,认真负责。下面,我向党组织汇报一下我的思想、工作、生活等方面的情况。

二、工作上。作为一名新世纪的预备党员,我时刻都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不等不靠,这几个月来我一直从事辅导员工作,在工作中我严格以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牢记入党誓词,克服并纠正自身存在的问题,工作中大胆负责,遇到困难挺身而出。牢记党对我的培养和教育,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能够脚踏实地任劳任怨的工作,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做好前后保障工作,为我系的工作尽职尽责!另外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能够虚心学习其它各相关专业,力求做到一专多能,以更好地为师生服务。

三、生活中。我认为:为师生服务不仅仅可以体现在大事上,更多的是体现在平常的一些细节上,平时不能不屑于做小事而在等做大事,古人有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因此要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日常的生活中,我一直都以一个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团结同事,热心助人,主动帮助其他同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作为在党的关心和培养下成长起来的新世纪教育工作者,单有一腔热血和为人民服务的热情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有坚实的科学文化知识作为基础,因此,我积极的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以求不断的充实自己,加深理论文化知识,从而更好的为广大师生服务。

农民党员思想汇报范文第6篇

党性分析搞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党员个人的先进性。那么怎样才能撰写好党性分析材料?以下是学习啦小编搜集整理的2017年党员个人党性分析材料,希望对大家有用处。

2017年党员个人党性分析材料篇一

在二个月的党校学习培训中,通过认真聆听教师讲课、与学员开展交流活动,思想教育很大,感慨颇深。深入了解政治理论,结合自己的思想和工作实

际,深刻剖析,重点查找自己在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对个人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更深层次的剖析,达到了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完善、增强党性的目的,现进行如下党性分析。

一、取得了一定进步

1、政治理论水平明显提高。

通过学习,加深了对党的性质、宗旨的认识,加深了对党的方针政策的理解,理论水平有所提高,宗旨观念和党性观念进一步增强,自身政治素质和思想觉悟有了较大的提高。

2、发挥共产党员先进作用。

在市直科长培训班中,我任班级党支部书记。学习生活中,我待人诚恳,能做到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能够在工作中克服个人困难,尽心尽职。遵守党规党纪,严以律己,做到廉洁自律。以职位为“约束”,把它看作是一种责任、奉献,严格要求自己,管好自己,自身建设全面加强。

3、工作作风认真、务实。

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注重以人为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讲实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切实把服务同学、协调沟通上下级等要求体现到具体行动之中,群众基础牢固。

二、查找突出问题

1、理想信念方面

我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但是在正确处理好国家、集体、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作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应该始终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把集体利益放在优先位置,而我自工作以来,常常不忘个人利益,总是在不损害个人利益的情况下兼顾集体利益,面对工作没有自觉把企业、集体对我们的满意度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最高标准,不能做到冲锋在前、敢为人先。

2、思想作风方面的问题

思想理论学习不够深,有时只顾忙

于一些具体事务,在日常工作中总是有意无意地放松了自我学习,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不强。与本职业务有关的就多学一点,与本职业务联系不紧的就不去学或者很少涉猎,结果对理论上的一些问题,尤其是一些新问题理解还不深,知识结构单一,把握形势、了解大局不深不透,还不善于研究思考问题,不善于理论联系实际。由于认为自己只是一名科级干部,只关心自身层次的问题,缺乏大局观,所以看问题和做事情过于片面,也没有站在全局的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不利于自身工作的提高。

3、工作作风上有差距。

有自我满足情绪,安于现状,工作作风还不够扎实。工作作风和工作热情还不能很好的适应当前形势发展的要求,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缺乏争创一流业绩的意识,不能够很好的创新工作。对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上热情不够。没有高标准、高目标要求的要求自己。在专业上的深入性和系统性上还有很大

不足,存在时紧时松的现象,不能坚持始终如一,说明自己在学习上还存在“懒”的思想,还缺乏“挤”和“钻”的刻苦精神,缺乏把学习当作一种责任、一种境界的自觉行动。

三、存在问题的原因

1、理论学习不够深入。

对理论没有透彻的掌握,就不能深刻理解现阶段矛盾产生原因,学习不够深入,就不能很好地使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实践,就不能在实践中不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就不能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因此,学习马列思想、党的理论就不仅是单纯的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

2、党性修养不够强。

自己在工作创新意识不够的各方面表现,其深刻根源是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观念树立得不牢,忽视了党性修养。也说明了自己对共产主义理想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事业的现实工作在信念上的结合,多是从朴素感情

上一篇:个人借款还款计划书范文下一篇:火柴人故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