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教育厅历届领导范文

2023-09-28

云南省教育厅历届领导范文第1篇

中央局书记 陈独秀 成 员 陈独秀 张国焘 李 达

第二届(1922.7-1923.6) 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 陈独秀

中央委员 陈独秀 邓中夏 蔡和森 张国焘 高君宇

第三届(1923.6-1925.1) 中央委员会委员长 陈独秀

中央局委员 陈独秀 蔡和森 谭平山 毛泽东 罗章龙(1923年9月谭平山代表中央驻粤工作,王荷波接替谭平山进入中央局)

第四届(1925.1-1927.4)

中央总书记 陈独秀

中央局委员 陈独秀 彭述之 蔡和森 瞿秋白 张国焘

第五届(1927.4-1928.6) 中央总书记 陈独秀

中央政治局常委 陈独秀 张国焘

蔡和森(1927年八七会议上,选举产生了新的临时中央政治局,瞿秋白、李维汉、苏兆征为临时中央政治局常委,由瞿秋白主持中央领导工作)

第六届(1928.6-1945.4)

中央政治局主席、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主席 向忠发

中央政治局常委 向忠发 周恩来 苏兆征 项 英 蔡和森(六届四中全会增补王明为中央政治局常委。1931年6月,向忠发被捕叛变,此后,由陈绍禹(王明)代理总书记。不久,由于陈绍禹到苏联组织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在上海组成了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常委有秦邦宪、张闻天、卢福坦、主要负责人为秦邦宪(博古)。六届五中全会改选了中央政治局。常委成员有秦邦宪(博古)、张闻天、周恩来、项英等。1935年1月遵义会议决定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中央领导工作由张闻天代替博古负总的责任。1943年3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由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三人组成中央书记处、推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主席、中央书记处主席)

第七届(1945.4-1956.9)

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央政治局主席、中央书记处主席 毛泽东

中央书记处书记 毛泽东 朱德 刘少奇 周恩来 任弼时(1950年10月27日任弼时逝世后中央决定由陈云代理任弼时的书记工作) 第八届(1956.9-1969.4)

中央委员会主席 毛泽东

中央委员会副主席 刘少奇 周恩来 朱 德 陈云 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邓小平

中央政治局常委 毛泽东 刘少奇 周恩来 朱德 陈云 邓小平(八届五中全会增选林彪为政治局常委、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八届十一中全会改组中央领导机构,选举毛泽东、林彪、周恩来、陶铸,陈伯达、邓小平、康生、刘少奇、朱德、李富春、陈云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第九届(1969.4-1973.8)

中央委员会主席 毛泽东 中央委员会副主席 林彪

中央政治局常委 毛泽东 林彪 陈伯达 周恩来 康生

第十届(1973.8-1977.8)

中央委员会主席 毛泽东

中央委员会副主席 周恩来 王洪文 康生 叶剑英 李德生

中央政治局常委 毛泽东 王洪文 叶剑英 朱德 李德生 张春桥 周恩来 康生 董必武 (十届二中全会补选邓小平为中共中央副主席、政治局常委;批准李德生提出免除其所担任的中央委员会副主席、中央政治局常委的请求。周恩来于1976年1月8日,朱德于7月6日,毛泽东于9月9日先后逝世;1976年4月7日,中央政治局决定华国锋为中央政治局第一副主席,10月7日,中央政治局决定华国锋任中央委员会主席和中央军委主席。)1976年4月7日中央政治局错误撤销邓小平的党内外一切职务。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恢复邓小平党内外一切职务,并决定开除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的党籍,撤销其党内外一切职务)

第十一届(1977.8-1982.9) 中央委员会主席 华国锋

中央委员会副主席 叶剑英 邓小平 李先念 汪东兴

中央政治局常委 华国锋 叶剑英 邓小平 李先念 汪东兴(十一届五中全会增选胡耀邦、赵紫阳为政治局常委,并重新设立中央书记处。胡耀邦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十一届六中全会同意华国锋辞去中央委员会主席和中央军委主席职务的请求,胡耀邦任中央委员会主席,赵紫阳、华国锋任中央委员会副主席。中央政治局常委由中央委员会主席和副主席组成,即:胡耀邦、叶剑英、邓小平、赵紫阳、李先念、陈云、华国锋)

第十二届(1982.9-1987.10)

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胡耀邦

中央政治局常委 胡耀邦 叶剑英 邓小平 赵紫阳 李先念 陈云(十二届七中全会确认1987年1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关于接受胡耀邦辞去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职务的请求和推选赵紫阳代理中央委员会总书记的决定) 第十三届(1987.10-1992.10)

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赵紫阳

中央政治局常委 赵紫阳 李鹏 乔石 胡启立 姚依林(十三届四中全会对中央领导机构成员作了必要的调整: 选举江泽民、宋平、李瑞环为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免去赵紫阳、胡启立等四人在十三届中央领导机构中担任的职务)

第十四届(1992.10-1997.9)

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江泽民

中央政治局常委 江泽民 李 鹏 乔 石 李瑞环 朱鎔基 刘华清 胡锦涛

第十五届(1997. 9-2002.15)

中央委员会书记 江泽民

中央政治局常委 江泽民 李 鹏 朱鎔基 李瑞环 胡锦涛 尉健行 李岚清

第十六届(2002.11-2007.10)

中央委员会书记 胡锦涛

中央政治局常委 胡锦涛 吴邦国 温家宝 贾庆林 曾庆红 黄 菊 吴官正 李长春 罗 干

第十七届 (2007.10-)

中央委员会书记 胡锦涛

中央政治局常委 胡锦涛 吴邦国 温家宝 贾庆林 李长春 习近平 李克强 贺国强 周永康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 历任国家主席

毛泽东(1949.10-1959.04)

刘少奇(1959.04-1968.10)

董必武(代1972.02-1975.01)

宋庆龄(1981.05.16授予名誉主席称号)

李先念(1983.06-1988.03)

杨尚昆(1988.03-1993.03)

江泽民(1993.03-2003.03)

胡锦涛(2003.03-至今)

历任国务院总理

周恩来(1949.10-1976.01)

华国锋(代1976.01.03-1980.09)

赵紫阳(1980.09-1988.03)

李 鹏(1988.03-1998.03)

朱镕基(1998.03-2002.03)

温家宝(2003.03-至今

历任全国人大委员长

刘少奇(1954.09-1959.04)

朱 德(1959.04-1976.07)

叶剑英(1978.03-1983.06)

彭 真(1983.06-1988.04)

万 里(1988.04-1993.03)

乔 石(1993.03-1998.03)

李 鹏(1998.03-2003.03)

吴邦国(20003.03-至今)

历任全国政协主席

毛泽东(1949.09-1954.12)

周恩来(1954.12-1976.01)

邓小平(1978.03-1983.06)

邓颖超(1983.06-1988.04)

李先念(1988.04-1993.03)

李瑞环(1993.03-2003.03)

云南省教育厅历届领导范文第2篇

初建的中共贵州省委

(1949.11—1956.6)

1949年11月10日,中共中央批复二野前委的报告,同意苏振华任省委书记,徐运北任省委第一副书记,陈曾固任省委第二副书记。

1949年12月3日,中共中央批复中央西南局的报告,同意中共贵州省委组成人员。

书 记 苏振华

副书记 徐运北 陈曾固

常务委员 杨 勇 赵健民 周 林 王辉球

1952年11月,中共中央批复中央西南局的报告,同意苏振华等7人为省委常委。

书 记 苏振华

第一副书记 陈曾固

第二副书记 周 林

第三副书记 申云浦 常务委员 王辉球 徐健生 吴 实

1954年5月,苏振华调离,同年12月,陈曾固调离,中共中央批准周林任省委书记,以后,省委领导成员作了部分调整。

书 记 周 林

副书记 申云浦 谢鑫鹤 常 颂

常务委员 吴 实 徐健生 王贵德 赵欲樵 陈璞如

中共贵州省第一届委员会

(1956.6—1960.4)

第一书记 周 林

书记处书记 苗春亭 常 颂 吴 肃 李景膺 张海峰

常务委员 钟赤兵 吴 实 徐健生 王贵德 陈璞如 赵欲樵

伍嘉谟 田维扬 戴晓东

中共贵州省第二届委员会

(1960.4—1966.5)

第一书记 周 林

书记处书记 苗春亭 吴 肃 张海峰 李景膺

书记处候补书记 陈璞如 徐健生 赵欲樵

常务委员 吴 实 田维扬 王贵德 伍嘉谟 戴晓东 汪小川

何仁仲 张玉环

1964年11月,在贵州“四清”运动中,中共中央批复改组中共贵州省委。

代理第一书记 李大章

代理第二书记 钱 瑛(女)

代理第三书记 陈 刚

第三书记 贾启允

书记处书记 周 林 苗春亭 吴 肃 李景膺 粱国斌 李 立

杨万选 程宏毅

书记处候补书记 陈璞如 徐健生 赵欲樵

常务委员 吴 实 田维扬 王贵德 戴晓东 汪小川 张玉环

张健民 张一樵

1965年5月,中共中央和中央西南局对中共贵州省委领导班子作了调整。

第一书记 贾启允

书记处书记 李 立 吴 肃 程宏毅 苗春亭 陈璞如 徐健生

张一樵 张健民

书记处候补书记 陈璞如

常务委员 吴 实 戴晓东 汪小川 张玉环 张一樵 张健民 何光宇 石新安 陈行庚 金 风 李庭桂

中共贵州省革命委员会领导核心小组

1967年12月20日,中共中央批准成立贵州省革命委员会领导核心小组。

组 长 李再含

中共贵州省核心领导小组

1969年10月,中共中央批复,省革委领导核心小组改称中共贵州省核心领导小组。

组 长 李再含

代理组长 蓝亦农

副 组 长 张荣森

中共贵州省第三届委员会

(1971.5—1976.10)

第一书记 蓝亦农(1973.9离任) 鲁瑞林(1973.9任职)

第二书记 李葆华

书 记 张荣森 吴向必(苗)

副 书 记 贾庭三 李 立 何光宇

常务委员 马扶增 石新安 刘兴胜 陈行庚 李庭桂 张 明 张 琦 张玉环 张健民 韩 风 傅爱农

粉碎“四人帮”以后,中共中央对中共贵州省第三届委员会领导成员作了重要调整。

第一书记 鲁瑞林(1977.2离任) 马 力(1977.2任职)

第二书记 李葆华

书 记 吴向必(苗) 张荣森 贾庭三

副 书 记 贾庭三 李 立 何光宇 苏 钢 苗春亭 徐健生

常务委员 张玉环 张健民 张 琦 张 明 傅爱农 陈行庚 刘兴胜 李庭桂 宋树功 王朝文(苗)

中共贵州省第四届委员会

(1978.3—1983.8)

第一书记 马 力(1979.9逝世) 池必卿(1979.9任职)

第二书记 贾庭三(1978.5离任) 池必卿(1978.5任职)

书 记 苏 钢 吴向必(苗) 王朝文(苗)

副 书 记 苗春亭 徐健生 李庭桂 陈行庚 吴 实

常务委员 张 忠 刘兴胜 张玉环 傅爱农 宋树功 段志中 李志奇 徐挹江 吴 肃 金 风 贺 明

1982年12月,中共中央对贵州省委领导班予作了重要调整。

第一书记 池必卿

书 记 朱厚泽 苏 钢 王朝文(苗)

常务委员 张玉环 宋树功 徐挹江 李冀峰 乔学珩 赵泽莽

中共贵州省第五届委员会

(1983.8—1988.8)

第一书记 池必卿(1985.3离任)

书 记 朱厚泽 苏 钢 王朝文(苗)

常务委员 张玉环 宋树功 李冀峰 乔学珩 焦 斌 胡克惠(女) 龚贤永

1985年3月19日,中共中央批复,省委不设第一书记,原第一书记改为书记,原书记改为副书记。同时,对省委领导成员进行部分调整。

书 记 朱厚泽(1985.7离任) 胡锦涛(1985.7任职)

副 书 记 王朝文(苗) 刘正威 丁廷模 龙志毅(彝)

常委 乔学珩 焦 斌 胡克惠(女) 龚贤永 张树魁

中共贵州省第六届委员会

(1988.8——1993.11)

书 记 胡锦涛(1988.12离任) 刘正威(1988.12任职) 刘方仁(1993.6中共中央任命)

副 书 记 王朝文(苗) 丁廷模 龙志毅(彝) 梁明德 王思齐

常委 张树魁 胡克惠(女) 康虎振 朱 启 刘汉桢 袁荣贵

中共贵州省第七届委员会

(1993.11—1998.8)

书 记 刘方仁

副 书 记 陈士能 吴亦侠 王思齐 王广宪 王寿亭

常委 胡克惠(女) 朱 启 袁荣贵 李万禄 夏国华 黄 瑶(布依) 胡贤生(苗) 步智信

王三运 喻忠桂(苗) 刘也强 庹文升 王正福(苗)

中共贵州省第八届委员会 (1998.8—2002.4)

书 记 刘方仁 钱运录 (2001.1中共中央任命)

副书记 吴亦侠 王广宪 王寿亭 王三运

黄瑶(布依族)石秀诗(2001年1月任)

常委 夏国华

喻忠桂(苗族) 刘也强 庹文升

王正福(苗族) 姜延虎 张 健

中共贵州省第九届委员会(2002.4--2007.4) 书记 钱运录

副书记 石秀诗、孙淦、黄瑶、曹洪兴

常委 刘也强

庹文升 王正福(苗族) 姜延虎 张健 谌宏昌 王晓东

龙超云(女,侗族) 段敦厚

中共贵州省第十届委员会 (2007.4—)

书 记 石宗源

副书记 林树森 王富玉

常委 王正福 王晓东 龙超云 李 军 张少农 张群山 黄康生 崔亚东 邱型柏 谌贻琴

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历届领导

省五届(1980年1月──1983年4月)

任 徐健生

副 主 任 吴 肃 戴晓东 田君亮 张 量 罗登义 罗 英 叶谷霖 龙贤昭(侗族) 曾宪辉 白 林(女,回族) 耿万青 侯国祥 孟子明

秘 书 长 叶谷霖(兼)

省六届(1983年4月──1988年1月)

任 吴 实(1985年5月辞职)

张玉环(1985年5月选出)

副 主 任 吴 肃(1985年5月辞职) 夏页文(1985年5月选出) 罗登义 曾宪辉(1985年5月辞职) 叶谷霖(1985年5月辞职) 白 林(女,回族) 侯国祥(1985年5月辞职) 任 应 吴通明(苗族) 冉砚农 王秉 (布依族) 王振江 钱允中 梁旺贵(侗族) 周衍松(1985年5月选出) 涂光炽(1987年5月选出)

秘 书 长 吴 肃(兼,1983年9月辞职)

李岱山(1983年9月选出)

省七届(1988年1月──1993年1月)

任 张玉环

副 主 任 罗登义 周衍松 王振江 梁旺贵(侗族) 涂光炽(1989年11月辞职) 罗尚才(布依族)乔学珩 李冀峰 王耀伦(苗族) 陈远武(1991年3月选出) 禄文斌(彝族,1992年3月选出) 秘 书 长 王振江(兼)

省八届(1993年1月──1998年1月) 主

任 刘正威(1993年7月辞职)

王朝文(苗族,1994年1月选出)

副 主 任 刘玉林(1996年2月辞职) 梁明德(1994年1月选出) 王安泽(布依族) 梁旺贵(侗族,1996年2月辞职) 王耀伦(苗族) 陈远武 禄文斌(彝族) 李仁山(苗族) 欧阳自远 李 玲(女,1994年1月选出) 王淑森(1996年2月选出) 杨守岳(1996年2月选出) 张世德(1996年2月选出) 秘 书 长 王林普

省九届(1998年1月──2003年1月)

任 刘方仁

副 主 任 胡贤生(苗族) 龚贤永 李万禄 步智信 欧阳自远(2001年1月辞职) 张世德 王淑森 杨谨华 杨序顺(侗族) 刘思培 司徒桂美(女) 徐敬原(2001年1月选出) 秘 书 长 王林普(2001年1月辞职)

窦德银(2001年1月选出)

省十届(2003年1月──2008年1月)

任 钱运录(2006年1月6日辞职)

石宗源(2006年1月21日选出)

副 主 任 龚贤永 步智信(2007年1月25日辞职) 杨序顺(侗族) 刘思培(2007年1月25日辞职) 司徒桂美(女) 徐敬原 杨光林(苗族)(2007年1月25日辞职) 庹文升(2006年1月21日 选出) 姜延虎(2006年1月21日 选出) 顾庆金(2005年1月25日选出) 黄康生(布依族)(2007年5月25日辞职) 林明达(回族)(2007年1月27日选出) 许正维(2007年1月27日选出) 秘 书 长 窦德银

第十一届(2008年1月──)

任 石宗源

副 主 任 肖永安 唐世礼 林明达 许正维 傅传耀 顾 久

云南省教育厅历届领导范文第3篇

3月29日,云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秦光荣带队调研云南广播影视改革发展工作情况,实地考察了云南广电局、云南人民广播电台、云南电视台、云南电影集团公司和云南广电网络集团公司。云南省委常委、副省长李江,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张田欣,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副省长曹建方,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赵金,副省长高峰参加调研。

秦光荣听取了各单位工作汇报,对近年来云南省广播影视事业发展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全省广播影视工作提出6点希望:一要紧紧抓住正确舆论导向这个首要任务,努力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把迎接和宣传党的十八大作为今年新闻宣传工作的首要任务,营造良好舆论环境。坚持导向立台、新闻立台、深度立台、特色立台,切实提高安全播出保障能力。二要紧紧抓住服务大局这个中心工作,努力为推动跨越发展贡献力量。大力宣传推动跨越发展的新举措、新气象,大力宣传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和成效,大力向海内外宣传和推介云南。进一步加强舆论监督,坚持全面客观的原则,增强舆论监督实效。三要紧紧抓住民族文化强省建设这个战略目标,强化精品意识,完善扶持机制,培育壮大主体和市场,加快走出去步伐,推进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标准海外推广应用,努力推动广播影视节目的繁荣发展。四要紧紧抓住信息网络这个重要平台,努力搭建政府与公众良性互动的沟通桥梁。五要紧紧抓住公共服务这个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实施和完成好“十二五”村村通、户户通等工程,提高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广播电视有效覆盖质量和水平,大力实施县级城市数字影院建设工程,加快推进三网融合,努力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六要紧紧抓住深化改革这个强大动力,努力破除影响和制约广播影视事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努力开创云南广播影视跨越发展的新局面。

【宝家公司】可以办理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互联网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呼叫中心许可证等。联系方式:010-62303069010-62303096-808 13011883909。

云南省教育厅历届领导范文第4篇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始建于1951年,与云南行政学院合办,一所学校,两块牌子。学校坐落于著名的昆明西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和滇池旅游度假区之间,依山傍水,环境优美,林木葱郁,空气清新。她是云南轮训培训云南领导干部和马克思主义理论骨干的最高学府,是学习、研究、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阵地和党性锻炼的熔炉,是省委的一个重要部门。党的十四大以来,一直到十七大召开以后,我校紧紧围绕落实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武装全党这一战略任务,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全面推进党校建设,教学、科研、行政、后勤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进展。

云南省委党校 云南行政学院校(院)长由李纪恒同志兼任,常务副校(院)长黄顺,副校(院)长陈一之、曾柏苓、陈榕、何祖坤。学校领导机构是党委会,下设哲学、经济学、经济管理、公共管理、科学社会主义、法学、中共党史、党的建设、基础等九个教研部;并设有教务、科研、组织人事、行政后勤等职能部门;进修部、培训部、研究生部是三个学员管理部门。全校有工作人员427多人,每学期在校学员1000人左右。

云南省委党校 云南行政学院还设有函授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近几年,中共云南省委党校 云南行政学院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各项事业有了较大发展。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进一步深化教学科研改革,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深化行政后勤改革,强化队伍建设,强化从严治校方针的落实,强化思想政治工作,坚持抓中心、抓重点、抓改革、抓突破、抓保障、抓落实,充分发挥“主阵地”“主渠道”的作用,推动党校教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在教学工作上,按照中央关于党校教学改革的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着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和完善了以“三基本”、“五当代”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新布局,

- 1为了更好地肩负培养新世纪领导干部的任务,云南省委党校 云南行政学院十分重视信息化建设和校园基本建设。2005年,校园网络和远程教学网络初步建成,并将用不长的时间进一步完善计算机网络和远程教学网络,逐步实现教学科研和办公管理手段现代化。近年来,云南省委党校 云南行政学院进一步加强基本建设,大大改善了教学设施及生活条件。校园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形成了“花园”式优美的学习生活环境。

云南省委党校 云南行政学院办有《创造》、《云南行政学院学报》、《云南省委党校学报》等刊物。图书馆藏书32.4余万册。随着对外学术交流的扩大,许多国家的政党代表团、学术团体和著名学者到云南省委党校 云南行政学院访问或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党校适时安排、教师和管理人员出国考察、交流,扩大了云南省委党校 云南行政学院对外交往和国际影响。

近年来,云南省委党校 云南行政学院选拔了一批德才兼备的中青年领导干部充实到领导岗位,使领导班子的结构更趋合理。重点抓了中青年教师和学术骨干的培养工作,形成了以一批省内知名的老学者和部分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的教学科研队伍。全校现有教职工427人,其中教师144人,教授39人,副教授83人。

上一篇:薇雅旅行社营销策划书范文下一篇:管线管理系统操作手册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