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学作品范文

2023-09-20

当代文学作品范文第1篇

2、老舍作品的海外传播方式

3、论语文教育与现当代文学

4、生态翻译学视域下葛浩文翻译思想初探

5、民俗文化影响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分析

6、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的情感价值探究题

7、论张立群的中国现当代作家传记史料辑录与研究

8、基于应用能力培养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与实践

9、英语世界中国现当代文学翻译:现状与问题

10、基于文学与影像互读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初探

11、文学理论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12、毕业了,你也去“四大”

13、关于民族高校《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

14、中国现当代诗歌教学方法探讨

15、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专业性问题分析

16、“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学习任务群教学论

17、现代远程教育背景下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

18、新时期高职高专的现当代文学教学研究

19、现当代文学教学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影响

20、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史中的课程问题

21、微文化时代中国现当代文学经典教学探索

22、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实践探讨

23、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的民俗文化体现

24、中国现当代文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现状及对策

25、文学制度、文学经典与文学思想史

26、新疆高校汉语言专业现当代文学教改初探

27、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与思政教育

28、我国现当代文学批评观批判

29、论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的典型人物特征

30、“史料学转向”: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新发动”

31、浅谈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在西方

32、探讨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描述

33、中国现当代文学对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研究

34、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实践的思考

35、中国现当代文学国际传播的发展方式

36、新课程语境下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思考

37、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探索

38、《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实践教学研究

39、探讨我国现当代文学批评观

40、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现状与课程体系的改革

41、情感与审美视角下的现当代文学经典书写研究

42、浅谈高中语文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创新教学

43、文本细读对中学现当代文学教学的意义

44、国学与现当代文学的研究

45、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46、试论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影响

47、研读现当代文学作品 识社会变革发展历程

48、现当代文学教学中人文素养培养探析

49、刍议高职院校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改革

当代文学作品范文第2篇

摘 要:网络文学质量参差不齐,因此出现很多质疑的声音,而在大量的质疑与争议声音中,网络文学依托互联网平台获得蓬勃发展。当代文学作品虽输出了高质量的内容,但却无法满足当下部分年轻人的需求与认知,而网络文学与当代文学若想真正获得良好的发展,我们就要探究两者发展进程中产生的密切关联性,能够看得到网络文学对当代文学创新发展发挥的引领与促进作用。

关键词:网络文学;当代文学;发展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34.001

网络文学是互联网技术发展的产物,当代文学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产生的。关于网络文学与当代文学发展的思考,相关人员需看到二者具备的优势与不足。当代文学发展的过程中,应在合理的范围与尺度上,积极融入网络文学元素。网络文学获得蓬勃发展的当下,人们需利用现代化思维、包容开放的心态审视与分析当代文学的发展。在强调保证高质量输出内容时,应积极丰富文学创作主题、写作手法、服务范畴等。正视网络文学兴起对当代文学发展的冲击与影响,将二者的精髓与优势进行科学融合,使网络文学与当代文学都能获得健康、创新性、持续性的发展。即网络文学质量不断获得提升,当代文学创作的主题更加多元化,为大众提供更加丰富的阅读服务。

一、网络文学的兴起与当代文学发展的相互关系

(一)当代文学创作融入网络文学元素

关于网络文学与当代文学发展的思考,相关人员需对二者的特征与关联性进行全面分析。网络文学具有明显开放性、多元性、灵活性与不稳定性,受众大多是伴随互联网成长起来的年轻人。当代网络文学有着鲜明的主题性、时代性与教育性,更易于受到具有独立精神与文学素养人的喜爱。当然,当代网络文学发展的过程中,部分具有创新精神的创作者,会将网络元素与现实社会进行科学融合。

当代文学创作者融入一定网络文学元素后,既可丰富创作手段与思路,还可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传播渠道。当然,当代文学进行创新发展的进程中,在积极融入新元素、新理念、新思想的过程中,需保证内容的质感、观点的独特。在寻求满足大众个性化需求的同时,需展现创作者的独特思路与语言风格,避免出现大量同质化的文学文本。

(二)网络文学引领当代文学走向更加开放与多元的形态

文学发展的助力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具有动人心魄的文笔与文学内涵,二是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与活跃的市场活力。当代文学的发展,既要依靠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还需获得社会大众的认可与喜爱。互联网时代下,网络文学获得蓬勃发展,在满足年轻人阅读需求的同时,给当代文学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

而文坛的创新与改革,需在文学创作的主题、艺术表达方式、市场运作等方面做出正确的思考,当代文学应改变传统单一的创作主题,应对社会基层大众的生活、新年轻一代的意识形态、多元社会现状等给予高度的关注,即应不受风格、题材的影响自由化地创作,并发挥网络文学商业运作的优势与作用。基于网络文学,引领当代文学走向更加开放、多元的形态。无论是当代文学的创作,还是基于网络文学的个性化表达,都应在文坛形成开放、包容之象,即允许通俗化网络文学的存在,并从中汲取精华合理地应用到文学创作中,从而促使当代文学的发展获得更多可能性。

除此之外,网络文学的发展平台与运作模式,应为当代文学的创新发展提供新思路与新方向。通过现代信息传播工具的科学化应用,大力提高当代文学作品的覆盖面与影响力,借鉴网络文学的商业运作手段,引领当代文学形成更加多元与开放的发展形态。

(三)当代文学的时尚性与亲民性特征突显

网络文学传播的即时性与便捷性,使作者与读者建立了更加密切的关系。网络文学创作者可根据大众的观点与反馈,对文本内容进行更改,或迎合更多阅读者的需求,对网络作品的结局进行更改。相较而言,当代文学与受众的思想交流与沟通展现出一定的闭塞性。即作者需将已创作好的成品呈现给大众,而人们最终阅读的内容完全是作者情感与观点的表达。人们既可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也可从中获得思想的启发,只是双方交流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当代文学发展的过程中,可换种思路对内容进行生产与传播。通过借鉴网络文学的发展经验,赋予当代文学一定的时尚性与亲民性。如依托网络平台,对当代文学作品进行连载,并根据大众的反馈与时代旋律,对相关内容进行合理的优化。

同时,网络文学创作者需借鉴当代文学创作的经验与原则,把握好写作的质量关。在强调网络阅读量与讨论度的同时,需向当代文学创作的艺术高度看齐。而当代文学的创作,应展现出一定的开放型与灵活性,可融入多种思路与主题。即创作者需对当下年轻人关注的话题进行全面了解,并从文学观点出发进行深度性的讨论与阐述。由此,基于眼下有创作价值的话题,形成系统性的创作主题进行写作。真正展现出当代文学的时尚性与亲民性特征,令其更具有生命力与活力的健康发展。

二、网络文学对当代文学发展所发挥的促进作用

(一)网络文学为当代文学发展提供新思路

网络文学的发展,改变了传统文学的话语系统。生活在基层的创作者,将不同的生命体验与民间智慧表达得活灵活现。网络语言、网络段子成为文学创作者写作的灵感与主题,并基于幽默、诙谐的语言进行观点表达。很多网络文学创作者不过度依赖生活观察与经验积累进行写作,而是充分發挥自身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例如,被很多年轻人追捧与喜爱的玄幻网络小说,为人们架构了虚拟、玄幻、完全脱离现实的世界。从某种角度来说,网络文学的发展为文坛创作提供了新思路与丰富经验。而当代文学若想获得更多发展的可能性,需在创作的主题与表达方式上进行更多的思考。不完全依赖生活经验的积累进行创作,可通过融入现代化的元素实现大胆的创新与文学变革。想象力作为文学创作的新思路与新方式,不仅可拓展文学创作的范畴,还可极大满足新新人类的个性化需求。网络文学与当代文学发展的过程中,应相互借鉴、互相影响,助力我国文学领域健康、多样化的发展。

(二)网络文学的发展改变了传统文学体制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每个个体都可成为传播信息与知识的媒介。作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自媒体人,可在网络平台发表文学内容。越来越多的年轻文学创作者加入网络文学与当代文学创作中。成长在新时代下的自媒体人,他们不受主题、题材的限制进行创作,其更多是为了表达独特的观点或情感进行创作。

例如,目前网络文学中大量人文作品的盛行,标志着大众已形成新的审美与阅读需求。而当代文学发展的过程中,各种质疑与批判的声音不绝于耳。从某种角度来说,当代文学的创作内容会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基于时代旋律与主题所创作出的作品,无法满足更多人的个性化需求。人类个体作为传播知识与文化的载体,当代文学需合理化迎合当下人们的审美与认知。若想保证当代文学获得健康、可持续性的发展,就必须保证其具备一定的市场活力。需积极融入网络文化,并借鉴网络文学创作与发展的特色与优势,逐渐从僵化的文学体制转化为多元体制。

(三)当代文学创作与发展方向逐渐趋向通俗化

新时代背景下,互联网技术与人们的生活与情感表达建立了更加密切的对接。在传统文学发展的进程中,创作者更趋向于外部写作动机,即所创作的内容与社会经济与政治形态具有紧密的关系。而在当代文学与古典文学进行不断的融合与相互影响的过程中,文学领域的创作主题变得更加严肃与主流化。

目前,越来越多的年轻作家依托网络平台发布作品时,逐渐形成新的文学创作机制。网络文学的兴起与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也为当代文学的创作与发展注入新的元素。而某种角度来说,网络文学与当代文学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雅文学”与“俗文学”的较量与争论。而无论是当代文学中大家对通俗化网络文学的借鉴与批判,都使得网络文学的发展更加主流化。从目前网络文学被大量翻拍成影视剧上就可看出,大众审美的走向与标准正在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

现代社会,人们更易于被通俗易懂、幽默风趣的语言所吸引,并在天马行空的文学内容中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而當代文学创作与发展,既要展现创作者本身的写作意图与目标,还需进行深刻的时代思考。无论是具有创新想法的年轻人进入到当代文学创作中,还是老一辈人的包容与开放,都促使当代文学创作形成了新的模式与方式。在创作内容与语言风格上更加通俗化与大众化,并利用独具风格的语言与观点展现作者的文学创作风格。文学艺术作品的呈现与内涵的表达,与当下大众讨论的热点与时代问题有了更密切的关系。

三、结语

总之,当代文学不断融入网络文学元素的过程中,促使其走向更加开放与多元的形态。当代文学发展的过程中,既要持续保持优质内容的输出,还需积极借鉴网络文学发展的模式,对创作主题进行拓展与丰富。充分发挥互联网平台的优势与作用,科学拓展当代文学推广与宣传的渠道。确保时下更年轻群体积极关注到当代文学的发展领域,使他们成为优质文学作品的受众。此外,网络文学应借鉴当代文学艺术的表达方式,不断提高输出内容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王百娣.新媒介文学生成与传播研究[D].辽宁大学,2019.

[2]聂先泽.新时代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J].北方文学,2018(20).

[3]申田.中国网络文学研究的困境与突破[J].青年文学家,2018(8).

[4]贾茹莲.刍议当代文学发展桎梏与批判性思考[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电子版),2018(1).

[5]钱昆.略论网络文学在中国当代文学发展中的意义[J].求知导刊,2014(10).

作者简介:张小俊(1978.12— ),女,汉族,山西晋中人,讲师,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教育管理。

[责任编辑 薛晓静]

当代文学作品范文第3篇

关注当代文学现状  探讨艺术创作规律

编者按 本期就王蒙“季节”系列小说展开的讨论,旨在通过不同作家和学者的阅读体验,来探讨文学艺术的创作规律问题。《文艺研究》将以此为常设选题,加强对当代文学的现状研究,希望得到文学界和学术界朋友的关注与支持。

当代文学作品范文第4篇

1、若即若离:报告文学与文学关系的常态

报告文学是适应快速纷纭变化的时代需要的年轻文体,在近一百年的发展中,它曾于1930年代和1980年代两度成为文坛的主流。考察这两个时代,都是报告文学与文学关系比较融洽的时段——文学认同和接纳报告文学的时期。但这样的时期在报告文学的发展史上却是太短暂了。事实上,报告文学与文学若即若离,更多的时候,没有归属感和受排斥一直是报告文学与文学关系的常态。

报告文学脱胎于新闻,是新闻与文学结缘的产物,理所当然应归于文学的行列。但是,在文体尊卑意识浓重的现代文学界,报告文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文体,由于她从诞生之日起就带有的“边缘文体”的胎迹,便注定了她在以后的成长中受鄙视的地位。曾有人认为,只有那些写不了小说或写不好小说的人,才去写报告文学;也有人认为写报告文学是为写小说练笔;还有人虽然承认了报告文学的文学地位,但却将其视为“二流文学”、“亚文学”。文体的歧视,使报告文学既被新闻与文学接纳,又被新闻和文学排斥,报告文学因找不到踏实的立足之地而迷惘困惑。这种尴尬的处境,使这一年轻的文体在发展的过程中得不到应有的关注,只能凭借顽强的生命力自然地成长。

报告文学在近百年的发展中,有一半以上的时间是寄于散文的篱下的。由于在文学中没有独立的地位,创作者也必然缺乏自觉的文体意识。例如:被报告文学理论界视为萌芽期的两部作品《俄乡纪行》和《赤都心史》就是在没有报告文学文体意识的情况下创作的游记作品。魏巍在上个世纪50年代创作的《谁是最可爱的人》,我们现在把它列为报告文学的经典篇章来读。可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它一直被人们当作散文精品来欣赏,而魏巍本人则把它当作一篇“通讯”。1970年代末以来出版的各种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著作,对于报告文学的介绍或者篇幅极少,或者不够全面系统和客观公正。与此相一致,1997年出版的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组织编写的十卷本《中华文学通史》,在评介当代活跃的理论批评家时,诗歌研究方面举了谢冕、李元洛;小说研究方面举了雷达、曾镇南;散文研究方面举了林非、俞元桂、佘树森;戏剧理论批评方面举了谭霈生、余秋雨;唯独报告文学研究方面没有列举出代表专家和专著,因而也未见任何评介。于是便有了“七分小说二分散文一分诗歌和报告文学”的说法。当然这种现象与报告文学理论研究的贫弱、滞后而创作却很繁荣的反差之大有关,但是也说明,尽管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报告文学显示了它的强劲和辉煌,可是其在文学中的地位也不过如此。

进入新世纪以来,显然报告文学与文学的关系有了很大的改观,但也仍有一种声音试图将其排斥在文学之外,并进而展开了否定的攻势:“文学的特性在虚构和想象,只有当报告文学进入虚构和想象的世界中时,它才是文学。当然,这时也就没有报告文学了。”甚至还有人断言:“有一种文体确实正在衰亡,那就是报告文学或纪实文学,真正的衰亡是寂静的,在遗忘中,它老去、枯竭。” 报告文学文体的独立地位又一次受到冲击,此种状况在报告文学的发展中时有发生,使得报告文学经常处于困惑和迷茫之中,“我是谁?”——报告文学不得不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常常去寻根。

2、走向和睦与和谐:当下报告文学与文学的关系

困惑、迷茫,给报告文学的生存带来了压力,同时它也激活了报告文学发展的动力,它从另一个侧面对关心报告文学成长的文学创作者、理论研究者产生了一种魅力——引人探究的魅力,吸引了众多关注者的目光。这种动力直接的表现就是:它使致力于报告文学领域的探究者们认识到,要拉近报告文学与文学之间的关系,在困惑中突围,就必须向文学这个古老的学科学习。为此,报告文学在成长中不断兼容文学大家族中其它文体的长处,从而成就了自己博大的胸怀。

作为报告文学兼容性的成果,主要表现在“跨文体写作”、语言的丰富性与个性化等方面。跨文体性主要是指其对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和影视等文学文体和政论等非文学文体表现方式的兼容,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独具特色的艺术个性。由此,我们便看到,在丰富多彩的报告文学作品中,有对诗情画意的刻意表现,有对散文美的追求,有对小说各种手法的借鉴,也有对现代派手法的实验,等等。而且这些借鉴和尝试大多都很成功。

体现在语言上,报告文学语言跨越了文体的界线,不断从诗歌、散文、小说、乃至戏剧和影视等文学语言中吸取养分,融新闻性、文学性、政论性为一体,纳百川、采众长于一身,体现了极强的吸纳能力。同时,这些语言又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报告文学语言独特的、综合性的又极富表现力的文体优势。

语言是文学的直观形式,报告文学以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建构的有思想穿透性的形象世界,给读者带来了持久而深刻的影响力,这一点在报告文学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可以这样说,近二十多年来,作为一种非虚构文体,报告文学在拒绝想象和荒诞,又博取众家之长的前提下所展现的文学魅力和艺术创新精神,并不在探索性较强的小说之下。

同时,当下的报告文学纠正了上个世纪过分看重社会功能的偏颇认识,并平稳了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力诫偏激与冲动,向文学的本体回归,找到了报告文学文体的本位。

我们看到,近年来,感应着文学进程的大气候,报告文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报告文学文学与文学的关系得到了有效的改善,表现出空前的和睦与和谐,涌现了一批具有较高的文学艺术品性的报告文学作品。如裘山山的《沿着雪线走》(《当代》2006年第1期);韩小蕙的《吉妮丽吉情歌》(《光明日报》2006年8月4日);陈祖芬的《“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光明日报》2006年8月27日);陈德宏、王新军的《跨越梦想——中国石油长庆西峰油田勘探开发大纪实》(《飞天》2006年第1期。《新华文摘》2006年第11期转载时改为《西峰模式——中国石油的华彩乐章》);郭晓晔的《艰难的起飞》(《报告文学》2006年第9期);孙大光的《中国申奥亲历记》(《当代》2007年第4期);梅洁的《大江北去》(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7年10月版)等。《吉妮丽吉情歌》像散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像诗;《沿着雪线走》则如诗如梦……。然而,它们又不是诗、不是小说、不是散文,而是报告文学。“韩小蕙的《吉妮丽吉情歌》则是一篇抒情散文式的报告文学,作品有关‘中国南方喀斯特’的书写,其间瑰丽奇异的自然、美丽丰富的想像和美好的人情品格,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了。《吉妮丽吉情歌》是一篇流光溢彩的文学报告。”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本身就是写小诗人和他们创作的诗的,作者用诗一般的语句串连起孩子们的诗句,而且用孩子们创作的六首诗的片断来作报告文学的结尾。《西峰模式》、《艰难的起飞》属于大题材、大制作,但它们没有沿袭“问题报告文学”以事件和问题为主的写法,而是借鉴小说的表现方法,以书写鲜活的人物形象为旨归,既“报告”了社会的重大事件,又让我们结识了众多真实的时代人物。《大江北去》是中国作协重点扶持的作品,也是2007报告文学界的亮点之一。“作品以浓郁的故乡情结、超人的史诗手笔和深厚的文化关切叙写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酝酿到动工的基本过程和鄂西北人民为此付出的巨大牺牲及做出的无私奉献”;“作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内涵,文笔生动简洁,叙述描写感人至深,读来催人泪下,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除了兼容小说、诗文的艺术手法外,报告文学还用坚持真实性来努力证明着自己在文学中的独立地位。真实是报告文学的立身之本,而这对于浮躁的生活中渴望真实的人们来说,无疑更是报告文学的一种魅力。这是因为在商品经济时代,人们对虚假事物的不满与日俱增,一些新闻栏目如“对话”、“面对面”、“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等的收视率居高不下,反映了人们对真实的声音、真实的文字的渴望。以真实为其生命之本的报告文学正适应了读者的这一需求。在《中国申奥亲历记》中,对中国申奥的艰难历程报道中的事件、人物均有据可查,甚至于时间都精确到了分钟。与其它虚构类文学样式相比,报告文学中所体现的“生活真实”,反映生活的广泛性、丰富性和全面性方面,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可以说,报告文学对真实的执着追求,是吸引读者的最大魅力。“《北京文学》近两年多来的报告文学更是因为题材切中百姓关心的热点话题引起广大读者和社会各界的浓厚兴趣,几乎每期的《报告文学》刚一出刊就被各地报纸争相连载,2002年第5期的《从分数重压下救出的少年英才》和2003年第6期的《老年悲歌——来自老父老母的生存报告》两篇报告文学,还直接引发了读者的争相抢购,推动了这两期杂志在全国的热销乃至脱销,这在当今全国同类文学杂志中也是没有过的。”有论者统计,“在成人阅读中,报告文学的阅读成为他们阅读总量中份额最大的一类”。据浙江省作家协会领导郑晓林在一次会议上说,近年“浙江读者读得最多的文学作品大多为纪实类作品,其中读得最热的是《中国农民调查》、《中国新教育风暴》等几部报告文学。报告文学重新成为文坛和社会广泛关注的一种重要文体”。

文学的宽容和报告文学拉近与文学之间关系的努力终于造就了当下文学与报告文学关系的和谐。一些文学史著作都承认了报告文学的独立地位;在文学界同仁的关心与支持下,报告文学作品有了自己的主阵地——《报告文学》;许多有影响的文学期刊也成为刊发报告文学作品的重镇。如《北京文学》、《中国作家》、《文汇报》、《南方周末》等。其中《北京文学》一直对报告文学情有独钟,它在新世纪的“变脸”也在一定程度上借助了报告文学的影响;同时《北京文学》还将精彩阅读栏目的优秀报告文学作品编辑成册,这不但扩大了报告文学的影响,也强化了二者和睦与和谐的关系。

文学评奖的推波助澜也是拉近报告文学与文学关系的重要力量。鲁迅文学奖 、“飞天奖”、“金鹰奖”、“五个一工程”奖等许多重要的文学评奖都将报告文学纳入其中;此外,还有一些有影响的大刊物,如《人民文学》、《北京文学》等,也都曾独家举办各有特色的评奖活动,其中都设有报告文学奖。这些不同层次的奖项,充分体现了文学对报告文学的关注和接纳。

评论家何西来在《对当前文艺创作状况的若干认知与思考》一文中指出:“报告文学队伍中,确实集中了一批属于文学领域中第一流的智慧。现实生活的沃土,加上历史转型期公众的需要,又有一支稳定的水平不低的队伍,报告文学到了新世纪之初,始终保持了稳健、强劲的发展势头,这在整个文学界亦不多见。”

这是对当下报告文学与文学关系的最好表述。今天我们不能不承认,报告文学是最贴近大众生活、最具有深厚群众基础和最具时代感、现实感的文体形式。只要人民大众还有着普遍的心理积蓄需要表达,报告文学就会有广阔的天地。随着作家们对自己创作使命的理解及创作水平的提高,随着报告文学与文学关系的和谐发展,报告文学必将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注释:

(1)吴俊:《也说“报告文学”身份的尴尬》,《文汇报》,2004.1.18。

(2)李敬泽:《报告文学的枯竭和文坛的“青春崇拜”》,《南方周末》2003.10.30。

(3)丁晓原、王 晖:《2006年报告文学印象记》,《文艺报》2007年3月1日。

(4)鲁莹:《<北京文学>庆五十三岁生日,新世纪欲做文学市场黑马》.《北京娱乐信息报》2003年9月26日。

(5)丁晓原:《可能与现实:走向强势的报告文学》,《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6)何西来:《对当前文艺创作状况的若干认知与思考》,《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11月9日。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文学院)

当代文学作品范文第5篇

摘要:作为一个全新的文学研究对象,当代云南跨境民族作家母语创作呈现出特殊的问题意识和方法意识,展现了一种新的文学研究范式:跨境与文学。重新思考当代云南跨境民族母语创作的概念与定义,多维度更新母语作品文本内部审美要素,不仅把当代云南跨境民族母语创作书写作为审美领域文学艺术整体加以观照,同时强化其多重价值与作用,展示文学本体与文学功能之间有机联系,参照文学内部的静态文本性与外部诸因素互动形态,包括人物、情节、思想、风物、边疆、跨境、流动等本体历史文化语境、现实状况、跨国界的“地方性知识”等诸多要素,超越时空,与分布居住于异国他乡的同源民族对话生命美学,探索他们的生活实相、审美心理和精神状态,思考新的视角,建构自身研究范式,直接或间接地对当代云南跨境民族母语创作研究进行新的观察与补充。

关键词:云南; 跨境民族作家; 母语文学范式

1970年代初,美国学者库恩提出“范式”概念,主要指的是,在进一步探索某个研究领域过程中,能够提供有关共同理论框架或规则的可能性、可行性和具体操作性。之后,“范式”在多个学科之中使用,文学领域也移植了这一概念,随着西方文艺理论进入中国,“范式理论”深深地影响着当代中国文学学界的观念创新与理论拓展,并成为源自西方却具有中国文学方法论特色、通行当今学术界的一个术语,尤其是针对新的文学现象,可探索其独到的认知视域和解析路径。

当代云南跨境民族作家母语文学起步于1950年代,崛起于1980年代,繁荣于2000年,是一个全新的文学研究对象,目前拥有5个民族、8种方言文字的母语创作,其历史与共和国同龄,至今走过70年独特历程,汇成边地独特的文学“云南现象”,在中华文学体系的多层次建构中,是边疆文学、地域文学、族群文学、民族文学、国家文学、当代文学等众多内涵外延相互交叉、相互区别、相互混合的领域中的一员,需要在中华文学乃至世界文学格局中确认自己的定位,找准自己的方向。它与汉民族书写、少数民族汉语书写以及同源民族作家跨国界书写等并行共生、比肩存在,是中国多民族文学体系中重要的一员,也是推动中国多民族文学共同发展的重要原创动力之一。

作为一个从边缘走向世界的新的书写现象,当代云南跨境民族作家母语创作相关研究才刚刚开始,包括理论探索、文本批评、作家评价、美学表现、传播影响等等,尤其是不同国度同源民族母语创作实践,突破了通常民族文学本土地域性特点,投射出多元复杂的价值判断系统,因此,对当代云南跨境民族作家母語文学进行研究,除建立在一般文学研究、民族文学研究理论与方法基础上,还须呈现特殊的问题意识和方法意识,考量归纳、建构新的文学研究范式:跨境与文学。重新思考当代云南跨境民族母语创作的概念与定义,多维度更新母语作品文本内部审美要素,不仅把当代云南跨境民族母语创作书写作为审美领域文学艺术整体加以观照,同时强化其多重价值与作用,展示文学本体与文学功能之间有机联系,参照文学内部的静态文本性与外部诸因素互动形态,包括人物、情节、思想、风物、边疆、跨境、流动等本体历史文化语境、现实状况、跨国界的“地方性知识”等诸多要素,超越时空,与分布居住于异国他乡的同源民族对话生命美学,探索他们的生活实相、审美心理和精神状态,思考新的视角,建构自身研究范式,直接或间接地对当代云南跨境民族母语创作研究进行新的观察与补充。

一  当代云南跨境民族母语创作传统定义的突破及新的范式建构

严格意义上传统的“母语文学创作”,只包括母语原创作品,但是,如果沿袭这一传统定义,仅仅以“母语原创”去理解母语文学,已经难以适应和不能满足当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在新的形势下,需要拓展母语文学理论域问题框架。其原因,一是少数民族文学旧有的自我循环模式已经被打破,并不断融入当代跨境、跨国、跨民族、跨文化交流世界格局之中;二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发展道路上,母语是一个重要的领域,其具体构成包括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与汉民族语言文字,其精神构成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整体显现,多元语言文字之间交流与沟通的重要渠道之一是翻译;三是创作实践使然。在当代云南跨境民族母语创作中,有一部分作家的作品并非母语首创,而是汉语首创,然后再翻译为本民族文字,典型代表如德宏傣族作家朱宽柔短篇小说《依罕美》,先为汉语创作,后使用德宏傣文翻译,再刊载于德宏傣文刊物《勇罕》,汉语创作译为德宏傣文的经历犹如一段美丽的母语回归之旅,不仅充实了傣族母语文学的内容,也丰富了母语作家的创作形态,更为重要的是,不同民族文字的互译,直接体现出中华民族凝聚力另一种独特认同方式——母语文化审美,这犹如春雨一般润物无声,潜藏着巨大的精神感染力。

因此,从当代云南跨境民族母语文学创作实践出发,对“母语文学创作”进行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的新界定,普遍性即指母语原创作品,特殊性即把母语创作拓展至“翻译”,特指“民汉翻译”,包括“母语原创作品汉语翻译”和“民族作家汉语作品母语翻译”,①契合和证明了母语创作新的广义定义具有多元范式特点,拓展有效,新意突显。

一方面,从文学本体角度去考察,母语创作本体的内涵与外延,除“母语原创”文本的审美性、形象性、语言风格等要素以外,直译、意译、归化等翻译领域的现象和技巧也成为母语文学创作本体一个特殊的部分,形成多视角母语文学创作本体研究的扩容,推动母语创作文本形态多样化发展;

另一方面,母语文学创作翻译研究范式创新实践表明,通过翻译,即把母语作品翻译成汉文,能够极大地激发母语创作所潜藏的社会功能,主要体现为打破过去单一的母语传播,民汉双语文本同时得到分享和传播,从而使母语文学获得更广阔的阅读空间。人类文化学把翻译视为理解其他文化的一种基本方法,翻译作用是维护文化多样性、达成认知共通性,拓展始源语内容的传播空间,把人类的知情意沟通起来,文化交流,其桥梁作用可使文化天堑变为通关大道。语言、文化、翻译三者紧密联系,不可分割。文化交流自古就有,但是如果没有翻译就会处于困境。少数民族母语由于受众比较狭窄,急迫需要汉译,民汉文本双向交流过程中,能为跨境民族母语文学提供一个发掘多元样貌及价值评判的视角,尤其是翻译作为一条打造社会和谐之路,是民族交流交融的重要方法,如同一个美妙的窗口,彰显的是中华文明多元性、整体性及其原生形态性的宽阔视野。

民汉双语文本强有力地推动母语原创作品的传播与影响,作品汉译本进入大众视野,其美学意义与社会意义都将比原生母语文字存在的形态要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审视,透过其艺术性,社会意识和社会作用获得大众分享,因此,母语创作一方面延伸到本民族的阅读根脉中,但另一方面,因民族文字受众较少而又变成当代阅读被压缩的空间,翻译正好成为民汉互动统一的桥梁,形象地说,翻译是母语原创文学一双美丽的的翅膀,带着母语原创飞向更高更远的文学天空。

母语原创是母语文学的核心,翻译是与原创同样重要的精神高地,在语言文字的交流和传播方面,基于中国文学国情,多民族语言文字与汉语言文字互译,能够使母语作品得到最广泛的传播效果,同理,拥有5个民族8种方言文字的云南跨境民族母语创作,其独树一帜的内容与风格,需要借助翻译,推广分享,进入更为广阔的天地,走向未来,绽放更强影响力的光芒。母语原创及其汉译是携手保持文化多样性重要方法之一,是民族认同和文明对话的独特表现,母语原创与汉译所组成的珍贵双语文本共同体,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学基础,是从母语文学领域探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道路,是确证中华文化存在力、发展力难以替代的重要元素。

二  文学史、边疆史相结合的评价维度

跨境民族横跨中国与不同国家区域,其母语创作纷繁复杂、多姿多彩。有别于其他创作现象最大的不同点,跨境民族母语创作拥有一个特殊的背景:跨境性。跨境性带来新的审美阅读空间和一个新的学术生长点,其中诸多文学规律、文学现象需要去发现、梳理与总结,首先需要使用文学史方法,观察其发生背景、运动轨迹、发展历程、性质特征、成就地位、价值意义,以及作家作品的特色与风格,等等。在观察过程中,跨境的特殊性与边疆性紧密关联,跨境民族文学与边疆文化治理是两个不同领域对边疆的观察和反映。跨境民族是边疆史研究的核心,边疆史必须以跨境民族为重要对象,从这个角度看,跨境民族文学和国家边疆治理两者为不同学科领域,共同面对一个研究对象却几乎是同一个,边疆史体系中的很多问题提供给跨境民族母语创作 反观自身多重价值的研究视野,而跨境民族母语创作作为人文精神力量,是边疆史研究中关于历史发展、边疆安全、稳定、和谐、国家认同、民族团结等议题的一个佐证。

比如,德宏傣族作家郗保常有一部中篇小说《勐焕风云》,这是一篇反映德宏以傣族为主体,联合各民族抗击日寇的小说,其中蕴藏着边疆人民,具体说是芒市傣族人民的抗战事跡,作家在序言中说,有一些事件为他本人亲身经历,因此,既是文学的想象与描写,又是新的边疆历史材料,非常珍贵。

再比如,评判跨境民族歌手诗人建国初社会主义重大政治题材表现问题,需要结合边疆与文学史,通过时代性、地域性以及创作主体的思想性,才可知其珍贵。一段时间以来,曾对于建国初期颂歌式的政治性题材写作有所争议,认为空洞直白庸俗,然而,这个文学形式却正是当代云南跨境民族作家母语文学多维创作视野第一个亮点体现,这是第一代母语作家从边疆走向中心的一条从未有过的路径,他们吐露的不仅只是对新时代生活的幸福心声,最为重要的是,发出了国家认同的最强音,它突破了诗人本民族传统文学所规定的主题束缚,以飞翔的姿态,在母语文学的天空开创新的创作领域。在旧时代,傣族歌手只能有两个写作核心:以佛祖(帕召)为主,围绕天神、国王和王后唱颂歌,内容仅限于讲述“佛祖普渡人类的业绩和帕拉西帮助人间摆脱灾难的事”。②解放以后,一批新型知识分子以及年轻歌手,站到了时代的最前沿,讴歌文明进步的新生活,赞扬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高速发展等,虽然直观,但一改往昔的文学面貌,最为可贵的就是,推出表现时代文明演进而出现的“新英雄”人物,成为向边境少数民族百姓进行国家大事、党的政策以及多方面宣传的重要渠道,不仅是新社会的见证,也是边疆少数民族文学文化大发展的见证,是值得肯定并载入史册的骄傲。

三  艺术创新兼顾传统的分析维度

首先,原汁原味继承传统。由于使用母语创作,当代云南跨境民族作家母语文学本身就是最强大的传统形式,因而,5个民族8种方言文字的创作,受到本民族原生形式的影响极大。比如,在修辞方面,各民族都有只属于自己的谚语、比喻、夸张等修辞,如汉族谚语说“有钱能使鬼推磨”,而景颇族人说的是“有钱能使鬼舂米”,只是两个字的差别,却显示出景颇族作为山地民族,他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被“舂米”这个简单但是独具民族特色的词语,一下子就带到了读者面前。凡是居住山地民族,没有碾米机,每天舂米是一个必须的工作。这确实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谚语,闪烁着鲜活的、灵动的生命力。

再如,德宏傣族作家岳小保在其傣文长篇小说《帕英法》中,通过记写刀安仁创作《游历记》的情形,展现傣族传统的诗歌程式的印迹,小说里是这样描写刀安仁写作的情形和内容:

刀安仁拿出他的《游历记》③写道:“翠绿的柳叶啊(oktvhmoae;h/s]n/g歌头衬词),有时心里悲伤难过到想放声哭泣,我们已经在这无边无际的大海上漂流多日,转眼热季就要来临了,不知该如何倾诉,我们远离了喧嚣的尘世,困在这船里已有多时,我心沉痛(e/dqmufq;]n/g歌头衬词,抒发心中的沉痛),不知何时才能迎接和平之日,返回我最思念的家乡。宁静的月光斜照着寂静的海面,放眼望去只见茫茫的大海,心中又涌现出思乡的念头,不知不觉已进入了热季,我们从去年跨越省份,远离家乡,如今已到了五月份,却仍行驶在海中,没有到达目的地。浓香的花儿呀(qyfokpkg]xea4k/]n/g歌头衬词),从去年腊月月末背井离乡,为何都几个月了,我们还是没有到达呢?美丽的花儿呀(qyfokpkg]xea4k/]n/g歌头衬词),在海上漂游了几个月,如今终于来到了横滨。到了横滨我们见到了火车,火车站人山人海,这些人来自五湖四海,大伙第一次看见火车竟能承载成千上万人,又惊奇又激动。”

上述刀安仁记写的语言中,“翠绿的柳叶啊(oktvhmoae;h/s]n/g)”“我心沉痛(e/dqmufq;]n/g)”“浓香的花儿呀(qyfokpkg]xea4k/]n/g)”“美丽的花儿呀(qyfokpkg]xea4k/]n/g)”等,全都是歌头或衬词,这既是傣族民歌最常见的诗歌形式,也是很多民族民歌中的特色。

衬词在具体使用过程中,根据不同的内容和歌体而定。有的歌体衬词放在前面;有的歌体衬词放在后面;有的歌体歌头歌尾都有衬词,有的衬词没有实际意义,有的衬词则能起到起、承、转收的作用,除此以外,还可以表示不同的感情色彩。上述刀安仁使用的衬词就具有表达不同情感的作用。通过岳小保的记述,可见傣族民歌形式对作家创作具有极大的影响。

其次,关注新形式创新的理念与实践,即写当代故事,却用民族传统叙事的手法,而又融合新的结构,现代性的介入使得文本新意倍出。哥布创作的哈尼文长诗《神圣的村庄》,就是叙述视角与结构融合的新典范。这部哈尼族书面文学首部叙事长诗,独特的叙事结构特点是,站在现实,重返祖灵之地,叙述视角多变,安排多个叙述人,自由地不断穿梭在不同的时空,闪回或者闪出,颇有哈尼毕摩讲古的神韵,从而充满荒诞、魔幻的风格。

第三,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传统的源头不只是本民族文学这一个传统,而且还具有其他民族的文学传统形式。如岳小保创作的德宏傣文长篇小说《帕英法》,就直接借鉴汉民族章回体小说的形式,创新成为傣文章回体小说,获得极大成功,影响颇大。由此,跨境民族母语文学与中国文学传统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艺术交融和艺术创新的空间。

四  文学比较与比较文学的双重比较视野

从文学的比较到比较文学的发展,两者形成相互关联而又各自独立的交叉关系,带来跨境民族研究范式的综合性特征。具体更体现为自身特色所带来的属于自己拥有的研究和比较方法,即双重比较现象。

首先,全球化推动文学研究国际化,因此,云南跨境民族作家母语文学的研究需要置于世界文学中进行考察,拓展视野。比较文学学科是以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与跨学科为比较视域而展开的文学研究,但最重要的是,原则上为不同国家的文学创作的比较,才符合比较文学严格意义上的研究范围。

针对所有跨境民族母语文学而言,处于一个双重比较的境遇,首先,虽为同一民族,但是分布于不同国度,可以划入比较文学学科的研究范围之中,但是,毕竟是同一民族,依然还是不太合乎标准,因此,对于跨境民族文学不同国度作家的创作,一方面,可参考比较文学方法,如平行研究法、影响研究法等,另一方面,也适用于以普遍文学比较的理念进行把握和研究。

境内外作家母语创比较视角是多元的,如语言风格的比较、主题、题材、人物形象,等等;比如,女性形象比较,目前,缅甸景颇族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众多,特色是她们受基督教文化影响很大,性格特征是不同方式的隐忍,通过宗教救赎,相比于境内母语作家的女性形象,境内作家赋予笔下女性更多的是抗争和走向独立。

再有,家园意识与身份认同书写比较也是一个必然的比较维度。云南跨境民族作家母语创作是从兴衰沉浮的跨境命运和现实生活中,一步步构建起来的文学形态,家园意识和身份认同成为创作内容上的一个表达重点,在文化多元中守望故土和民族的根脉,不过,具体的作品中具有表达上审美差异和态度上的模糊不一。客观而论,境内母语作家的家园意识和文化认同明确,境外作家则具有较为隐性、较为深入的认同抒写,当然,也有徘徊和模糊的情况,因而,需要从形象、语言、意象等文学构成要素中仔细甄别,从外部表层进入精神内核加以把握。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境内外母语作品常常在充满情感的眷念中,渗出忧伤,在亲人的关怀中,挥洒泪水,在困苦时,吟诵诗句,不因为身处不同政治体制、经济制度、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而抛弃家园和民族的信念,在国际大背景下,尊重历史与现实,凝聚民族精神文化,没有宏大叙事,但有细致的情感以及历史与美学深沉的力量,从大地的根上发出声音,凸现强烈的民族意识,生动阐释了社会和谐包容发展的人类共同命题。

远隔千山万水,却用各自的母语、相互间不同的语言、跨越国界讲述着人类最本真的故事与情感,既散发着不畏牺牲的气魄,也充满着温婉亲切的乡里民情,从世间万象汇聚家园意识:自然环境、风俗习惯、礼仪节日、乡土风情、婚丧嫁娶、禁忌规则、刀耕火种、狩猎渔业、农牧生产等,那些表面看似很简单,比如植物、树木和季节,实际上却隐藏着“物”与“心”双重语境的追求:中国多民族、以及由多民族共同组成的中华民族文化大系统,对故乡的赞美和美好的心灵,一草一木,一枝一叶,血脉相融,气韵同在。中国人情感表达的一种方式,如同南北朝诗人江总诗云:“心遂白云逝,形随北雁来”,④唐代孟浩然诗云“旷野天低树,江清月近人”,⑤李商隐诗云“故乡云水池,归梦不宜秋”,⑥这样的意识,东南亚各国受中国文化影响至深的作家们,也有同样的认知,在2016年湄公河文学颁奖典礼上,高棉作家协会会员切穆诺发言:“一个国家各种不同的文化汇聚一起才创造了文化的多样性,这是文学灵魂创作不可或缺的,”⑦越南作家陈登科用诗意境很美的语言总结到:“共饮一江水,需要一颗心”。⑧

五  价值和意义

常规稳定系统下的范式通常因时代、思维、对象、范围的突破而可能被刷新,当代云南跨境民族作家母语文学创作研究范式的建构与实践,更新了母语作品文本内部审美要素,强调母语创作体系的开放性,人类母语有重要而独特的使命担当,母语文学作为意识形态直接而重要的代表,其鲜明的实践品格获得了深远的人文蕴藉,当代云南跨境民族母語文学秉持着特有的原创精神和人文内涵,对边疆和谐文化建设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在中国“一带一路”边疆发展战略中,无论是打造经济走廊、旅游开发、生态保护,还是保护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维护民族团结与世界和平,当代云南跨境民族作家母语文学创作所起到的审美、交流、接受、传播及影响有更为巨大的作用,母语文学创作犹如边疆地区跨境民族文化交流的一座桥梁,担负着边疆和谐文化建设的重任,丰富和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文学的整体发展。

注释:

①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基于学界关于研究对象的认识基础,即有利于把握母语创作最根本的标志性特征,实现以汉语为目标语需进行翻译的同质性研究,并不包括汉族作家汉语作品的民语翻译,也不包括少数民族作家作品之间的民族文字互译。

②岩峰:《当代傣族文学的反思》,《民族文学研究》1989年第2期。

③《游历记》是刀安仁1906年1月初至5月初前往日本学习考察途中的见闻录。

④古诗文网,https://so.gushiwen.org/mingju/juv_08a1b5d09147.aspx.

⑤⑥顾青编:《唐诗三百首》,中华书局2016年版。

⑦⑧载云南省作家协会:《第七届湄公河文学颁奖典礼文论集》(内部刊物),2016年6月版。

(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本文系2016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傣、佤、景颇等云南跨境民族文学资源数据建设与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6ZDA161)

责任编辑  刘小波

当代文学作品范文第6篇

【摘要】当前,随着我国当代文学作品在海外的广泛传播,让我国在国际文坛树立了良好形象,在增强国家软实力方面做出不菲贡献。通过中国当代文学作品与世界各国对话、交流,使中国赢得了尊重与地位。因此,英语世界的中国当代文学翻译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已成为保障我国强国策略的重要途径。但是从英语世界中国现当代文学翻译现状来看,还存在一些问题亟需改善,本文将对此进行探讨与分析。

【关键词】英语世界 中国现当代文学 翻译

当前我国已经将“走出去”作为传播文化的重要战略,而中国现当代文学翻译的水平则对文化传播成果产生重要影响,这一课题目前受到国内外出版界与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以下将对英语世界中国现当代文学翻译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今后发展的优化对策。

一、翻译选材现状与对策

目前英语世界翻译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有很多,题材范围宽广,但是普遍缺乏系统性,具体问题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选择的作品大多受到作家所处学术地位的影响。例如,夏志清在《现代小说史》中表扬了张爱玲的文学作品具有艺术美感,所以张爱玲作品被广泛关注并大批量翻译,如《金锁记》、《色、戒》等均被翻译为英文版本,知名译者包括Julie Lovell,Karen Kingsbury等;再有,瑞典汉学家马悦然对我国山西作家李锐和曹乃谦的作品予以肯定,英国国家大量翻译他们的作品;其次,英美出版商大多关注我国被贴上“禁书”标签的作品,忽视了我国文学作品的质量水平。虽然一些作品翻译成英文,但是没能体现出文学价值与艺术价值。再有,目前翻译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以小说和诗歌为主,剧本翻译较少,究其原因很多外国读者阅读中国文学作品,主要目的是了解我国社会学著作,而真正关注我国文学的读者非常少。

解决翻译选材的问题,应该从改进选题方式着手。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翻译选题应该着眼于全球目光,体现当今主流价值观,如人性、权利、自由、环保、尊严等,这些能够引起全球读者兴趣的话题,更易产生共鸣。通过选择翻译作品,体现了我国的独特文化,也表现了我国融入世界文化的意识,因此选材要体现我国的民族精神、民族气派。

二、国际市场接受现状与对策

英语世界中国现当代文学翻译的水平将直接影响我国作品在世界的传播效果,而文学作品的销量则是最好的反馈。但是从调查结果来看,目前我国文学作品在国外的销售情况并不理想,尤其是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的图书馆中鲜有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分析原因主要为:首先,大多读者对亚洲国家尤其是中国的了解较少,对我国的研究有限,缺乏兴趣;更有一些西方专家学者对我国的文学作品存有偏见,往往以西方国家的眼光评判其他国家作品,认为我国文学作品的艺术性欠佳,缺乏美感;其次,我国本土作家也应针对作品翻译的现状从自身查找原因。过去,我国作家的创作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与制约,始终围绕“服务与政治”展开,而很多作家根本不懂外语,写作时过于随性,没有从国际发展角度选择写作题材,写作的内容不具备国际化视野,写作技巧与国际作品需求不相符,作品略显粗糙。再有,翻译不精准,缺乏专业的汉英译人才,也是阻碍我国现当代文学作品进入世界文学领域的重要原因;即使我国有很多优秀的现当代文学作品,但是无人有能力翻译,影响了翻译质量水平,不仅无法还原作品本意,还可能导致外国读者对我国文学作品产生误解和负面看法,例如,Eoyang认为一些译者在翻译中国现当代文学时类似于基督教中“说方言”的形式:“scholarly glossolalia or academic speaking in tongues”,认为很多时候翻译并不是以交流为目的,而是单纯的直译。这是由于国外读者本身对我国的文化、政治、发展等不了解,他们只有通过文学作品认识中国,如果不能如实翻译作品内容,必将影响我国文学作品的水平。

我国现当代文学作品走入世界,必须迎合海外读者的风格,适应国际文学作品的接受环境,这就需要针对国外文学环境、国外读者需求等进行深入分析。

我国对西方文化的引入与翻译经过了多年历史,但是西方国家主动翻译我国文学作品却时间较短,由于文化基础薄弱,导致西方国家的读者难以接受我国的文学作品。尤其西方国家的普通读者对我国作品的认知度不足,仅能从浅层次了解我国文化发展,对我国文学作品的接受水平和接受程度偏低;过去,西方国家的作品为了迎合我国读者需要,将作品中的很多章节删减、修改,并将小说以章回体的形式表达,便于我国读者理解和接受。因此,我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对外翻译也要考虑西方读者实际情况,不能过于贪婪,而是注重作品的质量。鉴于西方国家的读者对我国作品认识有限,可减少全译本的数量,适当推出改写本、节译本,循序渐进地过渡到全译本,则更利于国外读者的接受与认可。另外,我国文学作家也要提高国际发展意识,了解国外的文学研究水平、文学研究方向等,向国外输送更多专业的汉学家,了解国外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评价情况,加强与国外汉学界的合作,翻译出更多适合国外读者的译本作品。

中国现当代文学走入世界文化领域,是全球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翻译与对外传播,应秉持“润物细无声”的原则,综合考虑国际市场的文化传播倾向与需求,从选材、翻译、出版等多角度优化,与国际市场对话、交流,寻找适应中国现当代文学全面推广的渠道,将对我国实现文化传播目标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骆萍.中国当代文学英译与出版路径探索——以毕飞宇《青衣》与《玉米》英译出版为例[J].科技与出版,2015,08:118-120.

[2]王建开.走出去战略与出版意图的契合:以英译作品的当代转向为例[J].上海翻译,2014,04:1-7.

上一篇:地理地图范文下一篇:圣诞节活动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