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烟有害健康资料范文

2023-09-18

吸烟有害健康资料范文第1篇

一、问题的提出

现在有许多人都吸烟,甚至连有些青少年都吸烟。相信许多同学在亲朋好友来你家时,总有一些人会吸烟,这时,屋子里弥漫着呛鼻的烟味,让人感到头昏脑涨。吸烟对人体有哪些危害呢?不抽烟的人吸进吐出来的烟,对他会有害吗?

二、调查与分析

1、吸烟的坏处

烟草的烟雾中至少含有三种危险的化学物质:焦油,尼古丁和一氧化碳,焦油是由好几种物质混合成的物质,在肺中会浓缩成一种粘性物质。尼古丁是一种会使人成瘾的药物,由肺部吸收,主要是对神经系统发生作用。一氧化碳能减低红血球将氧输送到全身去能力。 一个每天吸15到20支香烟的人,其易患肺癌,口腔癌或喉癌致死的机率,要比不吸烟的人大14倍;其易患食道癌致死的机纺比不吸烟的人大4倍;死于膀胱癌的机率要大两倍;死于心脏病的机率也要大两倍。吸香烟是导致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的主要原因,而慢性肺部疾病本身,也增加了得肺炎及心脏病的危险,并且吸烟也增加了高血压的危险。

2、吸烟对人体多处有害:

(1)口腔与喉部

烟的烟雾(特别是其中所含的焦油)是致癌物质——就是说,它能在它所接触到的组织中产生癌,因此,吸烟者呼吸道的任何部位(包括口腔和咽喉)都有发生癌的可能。

(2)心脏与动脉

尼古丁能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烟草的烟雾可能是由于含一氧化碳之故,似乎能够促使动脉粥样化累积,而这种情形是造成许多心脏疾病的一个原因,大量吸烟的人,心脏病发作时,其致死的机率比不吸烟者大很多。

(3)食道

大多数吸烟者喜欢将一定量的烟吞下,因此消化道(特别是食道及咽部)就有患癌疾的危险。

(4)肺

肺中排列于气道上的细毛,通常会氢外来物从肺组织上排除。这些绒毛会连续将肺中的微粒扫入痰或粘液中,将其排出来,烟草烟雾中的化学物质除了会致癌,还会逐渐破坏一些绒毛,使粘液分泌增加,于是肺部发生慢性疾病,容易感染支气管炎。明显地,“吸烟者咳嗽”是由于肺部清洁的机械效能受到了损害,于是痰量增加了。

(5)膀胱

膀胱癌可能是由于吸入焦油中所含的致癌化学物质所造成,这些化学物质被血液所吸收,然后经由尿出来。

吸烟的危害多么大呀!!!

三、研究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网络调查等,并进行实验。

四、实验探究:

我做了一组实验:香烟的危害。我找来三个一样大的瓶子,里面装着相同的清水,然后再找来三只同一品种、大小一样的小虾,又拿来爸爸平时抽的一根香烟,第一个瓶子里不放烟丝,在第二个瓶子里放上一点儿烟丝,而在第三个瓶子里放上许多的烟丝,然后用木棍在这三个瓶子里搅拌。过了一会儿,第一个瓶子里的水还是很清,而第二个瓶子里的水变成了淡黄色,第三个瓶子里的水竟变成了土黄色!然后,我把小虾分别放进了这三个瓶子里。我目不转睛地看着瓶中的小虾。时间一秒一秒地过去了,小虾仍然快乐地游着。过了一会儿,情况可大不一样!我吓得屏住了呼吸,清清楚楚地看见了这可怕的变化,第一个瓶子里的小虾仍安然无恙;第二个瓶子里的小虾弯腰曲背,拼命地挣扎着;而第三个瓶子里的小虾后肢僵直了,只有前肢还在有气无力地划动着。“嘀嗒,嘀嗒。”小虾们最痛苦的时刻来临了!凶恶的死神不费吹灰之力就夺去了这两个小家伙的生命!这么短暂的时间里,两只活泼可爱的小虾就一动不动了,变成了死灰色的小僵尸! 只有在没放烟丝的第一个瓶子中,小虾还快活地游着。从以上实验证明,烟丝能够毒死小虾。那么,人类吸了它,同样也能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

五、讨论与建议

吸烟有害健康资料范文第2篇

广东省2009年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总结

2009年,我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林业局和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坚持“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防治工作方针,以林业增效、生态增优为目标,全面加强森防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高防控减灾整体能力;落实地方政府防治责任,创新防治机制,积极推进防治社会化服务,切实抓好全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严防高危性林业有害生物的扩散蔓延,不断提高林业有害生物灾害防控成效,为广东现代林业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一、本省有害生物发生情况及特点

(一)发生面积比2008年有所下降,成灾面积稍有增加。2009年全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663.14万亩,比2008年减少48.46万亩,成灾面积7.45万亩,比2008年增加1.35万亩,成灾率为0.51‰,全省防治作业面积383.07万亩。发生的主要种类有:松材线虫病、薇甘菊、松突圆蚧、椰心叶甲、刺桐姬小蜂、桉树枝瘿姬小蜂、萧氏松茎象、马尾松毛虫、湿地松粉蚧、竹林害虫、桉树食叶性和蛀干性病虫害等。

(二)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入侵危害形势严峻。2009年,全省新发现桉树枝瘿姬小蜂和扶桑吹绵蚧两种入侵有害生物。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在我省入侵频次增加、种类增多、危害面积总体上呈逐年扩大的趋势。

1 松材线虫病、松突圆蚧、薇甘菊、湿地松粉蚧、椰心叶甲、刺桐姬小蜂、桉树枝瘿姬小蜂等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共计507.89万亩,占全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的76%以上。松材线虫病在全省8个地级市21个县级行政区85个镇发生,发生面积共计21.04万亩;松突圆蚧分布18个地级市74个县级行政区域,发生面积345.12万亩;椰心叶甲分布12个市、31个县级行政区,受危害植株共计67.88万株;刺桐姬小蜂分布8个市、22个县级行政区,危害植株5.34万株;湿地松粉蚧分布18个地级市85个县级行政区,发生面积98.94万亩;薇甘菊从珠三角地区向粤西、粤东两翼迅速扩散蔓延,全省已有17个市、54个县级行政区发生薇甘菊疫情,面积达40.25万亩;桉树枝瘿姬小蜂在6个市13个县(市、区)有分布,发生面积1.21万亩。

(三)常发性病虫害发生形势总体平稳。本马尾松毛虫发生面积35.86万亩,黄脊竹蝗发生面积12.57万亩,只在局部地区灾情较重。

(四)速生丰产林病虫害发生面积继续上升。近年来,桉树病虫害发生面积逐年增大,桉树病害发生面积11.89万亩,桉树虫害发生面积56.74万亩(其中桉树尺蠖发生面积54.18万亩)。

二、全省防治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一)全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目标指标完成情况。

全省林业用地16508万亩,有林地14028万亩,活立木总蓄积量为4.03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按新标准计算)为56.3%,林

2 木绿化率为59.7%。2009全省防治目标指标完成情况如下:

成灾率:全省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危害面积663.14万亩,成灾面积7.45万亩,成灾率0.51‰。

测报准确率:全省应施监测面积35677.97万亩次,实施监测面积37361.49万亩次,监测覆盖率达100%。年初预测本全省林业有害生物总发生面积722.05万亩,全年实际发生面积663.14万亩,测报准确率91.1%。

无公害防治率:全省实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作业面积383.07万亩,防治率为57.8%。全省无公害防治作业面积381.99万亩,无公害防治率99.7%。

林木种苗产地检疫率:全省应施产地检疫面积104909亩,实施产地检疫面积为103513亩,种苗产地检疫率98.7%。

(二)全省主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1.松材线虫病防治情况。全省实施监测普查面积共计3765.10万亩,发现枯死树24.98万株,取样分离鉴定样株6940株。全省实施防治作业面积共计135.66万亩次,其中:实际防治面积21.86万亩、重复防治27.73万亩次、预防面积86.01万亩次。完成清理病死树面积105.65万亩次,释放管氏肿腿蜂防治面积0.01万亩,挂放诱捕器防治面积18.01万亩,设置诱木防治面积4.43万亩,化学防治面积2.31万亩,林木注药保护200株,疫区林分改造面积4.78万亩,除害处理木材1.41万立方米,防治松材线虫病传播媒介松墨天牛7.25万亩。

3 2.其他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除治情况。在信宜等10县(市、区)应用本土寄生蜂防治松突圆蚧共计48.37万亩;在广州、珠海等市的22个县级行政区实施防治椰心叶甲共计70.5万株(棕榈科植物);在深圳等市的19个县级行政区实施防治刺桐姬小蜂共计5.24万株(刺桐属植物);薇甘菊发生区的17个市54个县级行政区实施防治薇甘菊共计32.99万亩;梅州、清远、韶关等市实施防治萧氏松茎象共计5.12万亩。

3.食叶性害虫防治情况。全省完成马尾松毛虫防治作业面积共计54.4万亩次,竹林害虫防治作业面积21.89万亩次,尺蠖等阔叶树害虫防治作业面积67.02万亩次。

4.实施检疫工作情况。全省共核发出省《植物检疫证书》25万单,省内《植物检疫证书》15.5万单。检疫审批进口林木种子共293吨、苗木539万株。实施产地检疫林木种子330.6吨、花卉726.6万株;调运检疫林木种子2.8吨、苗木20809.9万株、花卉417.6万株、木材349.5万立方米、药材2.5吨;检疫复检种子2.9吨、苗木987万株、木材20万立方米、花卉0.9万株。全省调运检疫和复检截获疫情1批次,除害处理1批次,查处违章案件40批次。

三、取得的主要工作成效

(一)全面完成防治目标指标任务。全省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远远低于国家林业局下达我省5‰的指标,无公害防治率、测报准确率和种苗产地检疫率均高于国家林业局下达的指标任务。

(二)主要有害生物防治有成效。通过采取多种防治措施,松材线虫病发生面积和病死树数量较2008年减少了3.55万亩和12.97万株,实现发生面积和病死树数量“双下降”。根除了1个原有县级疫点和5个镇级疫点,完成了国家林业局下达的减少1个疫区县2个疫点镇的指标要求。深圳市疫情没有扩散,面积进一步缩小,中山市防治成果得到巩固,大部分县(市、区)病死树率控制在万分之三以下。松突圆蚧、椰心叶甲、刺桐姬小蜂发生面积有所下降,危害程度减轻,疫情得到较好控制。薇甘菊发生面积比2009年初减少了近30%,防治区薇甘菊覆盖度控制到小于5%,攀援率小于5%。全省食叶性害虫发生危害程度维持在较低水平,取得明显成效。

(三)防治工作协调机制有进展。全面落实全国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会议精神和工作部署,经征求有关部门的意见,省政府拟成立“广东省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已报省政府,待批)。同时,召开省政府有关部门座谈会和组织有关部门联合参加防治现场检查活动,建立了部门联动工作机制。

(四)森防体系建设水平有提高。通过组织实施2005~2008年的中央政府投资林业病虫害防治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全省森防检疫体系的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完备,提高了森防体系建设水平,为防治工作提供了基础保障。

(五)森防管理服务水平和能力有提升。通过加强突发有害生物灾害应急防控和完善防治项目管理工作,积极推动防治社会化服

5 务,加大宣传培训力度,加强检疫审批监管,强化疫区疫木管理,开展专项执法行动,进一步提升了全省森防检疫管理服务工作水平和能力。

四、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防治责任。

1.落实政府责任,建立工作责任制。省林业局认真贯彻全国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会议精神和省政府有关领导的批示精神,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松材线虫病和薇甘菊防治工作,将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5月,省政府办公厅发出《关于加强薇甘菊防治工作的通知》,明确了2009~2010年薇甘菊防治目标任务和地方各级政府及各部门职责,大力推动各地开展薇甘菊除治工作。8月,召开了全省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会议,省政府与各地级市政府签订了《2009-2010年松材线虫病防治目标责任书》,明确各市政府的防治目标和责任。

2.健全协调机制,推进防治工作。省林业局报请省政府成立“广东省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防治工作。省林业局领导多次召集有关单位和部门召开会议,部署防治工作。8月初,省林业局主持举办了省直有关部门和单位负责人参加的松材线虫病防治联席会议;9月,省林业局联合农业厅、水利厅、建设厅、交通厅和广州铁路集团在增城、东莞和深圳等地举办薇甘菊除治现场检查活动。积极调动各有关部门共同推进松材线虫病、薇甘菊防治工作。

6 3.制定防治规划,落实防治措施。省林业局组织编制了《广东省薇甘菊防治总体规划(2009-2011年)》和《广东省松材线虫病防治总体规划(2009-2030年)》,制订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松材线虫病和薇甘菊防治的目标、指标、对策措施和行动计划。发生松材线虫病和薇甘菊的市、县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松材线虫病防治分阶段实施总体规划,编制了薇甘菊除治实施方案,确保全省防治目标任务的完成。

4.加强督促检查,提高防治质量。省林业局向市县下达了2009年松材线虫病、薇甘菊、椰心叶甲、刺桐姬小蜂等主要有害生物防治任务,设立松材线虫病和薇甘菊防治工作联系人制度,加强对防控工作各个环节的监督和检查。10月,省林业局组织督查组对2009松材线虫病、薇甘菊防治目标责任制落实情况及除治工作进行督查;11月,省林业局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又亲自督查薇甘菊防治工作情况,确保松材线虫病和薇甘菊等有害生物防治质量和成效。

(二)加强监测预报工作,提高灾害测报水平

1.全面加强病虫情监测调查。根据全省各地森林资源的分布情况和病虫发生趋势预测,确定了各市县应施监测对象、林种和面积,及时下达林业有害生物的应施监测面积任务。各地进一步落实《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工作方案》,完善了松材线虫病等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的调查监测方法;增加监测网点和监测强度及预报频次,认真开展全面调查和组织专项调查,及时掌握主要害虫的数

7 量密度、虫情变化情况和气候变化与虫害发生的关系。及时向当地政府、林木经营者和社会发布病虫情预警信息;省、市、县森防检疫站不定期刊发本辖区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情况简报,做到及时发现疫情,并按规定要求及时上报有害生物发生与防治信息。

2.全面开展发生趋势预测。省森防检疫总站建立了全省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趋势预测模型,及时发布常发主要林业有害生物中、长期发生趋势预报和短期生产性预报,各市森防检疫站也开展辖区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趋势预测,为防治提供准确依据。

3. 大力推广应用监测新技术。2009年,省森防检疫总站开展了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管理系统研究,认真完成国家林业局植树造林司布置的大力推广应用昆虫性信息素监测技术、灯诱技术,在全省27个县(市、区)布设了智能型虫情测报灯和使用手持PDA技术。开展重点林分新害虫种类的本底调查,摸索桉树尺蠖发生期预测;在珠海、湛江等地开展刺桐姬小蜂疫情动态、防治检疫措施等研究工作;在罗定、德庆等8个县(市)推广应用松毛虫性信息素监测松毛虫发生期和预测发生量,为准确预测虫情提供了可靠依据。

4、加强和规范中心测报点管理。加强了全省43个国家级中心测报点的管理和培训,国家级中心测报点运行逐步规范有序,较全面掌握虫情动态,按时向国家林业局测报中心直报信息,2009年上报虫情动态89份(次),较好地提供测报的基础数据。按国家林业局要求对月内发生危险性和突发性有害生物事件实行“零报告”

8 制度。

(三)加强检疫管理,严密防范有害生物入侵与扩散。

1、强化林业植物检疫管理工作。按照国家林业局的工作部署,我省参加网络版检疫信息管理软件的设计、测试工作,全面完成软件的总体框架、流程设计以及运行测试等部分内容。各地森防检疫机构全面落实计算机签发《植物检疫证书》、网络传送检疫信息制度,凭《产地检疫合格证》签发《植物检疫证书》,对无《产地检疫合格证》的货物实施现场抽检及凭现场检疫合格证明签发《植物检疫证书》。在做好常规检疫工作基础上,强化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源头检疫,认真落实林木种苗繁育单位和生产、经营、使用松木及其制品的单位(个人)登记制度,将经营单位(企业)登记造册、备案。

2.加强引种审批的检疫监管。严格执行进口植物隔离试种,建立引种企业引种台帐制度,所有的引种单位将进口植物名称、数量、时间与进口国家名称以及国内销售情况登记造册,确保掌握每一批进口植物的种植、调运等分散种植情况。对可疑携带危险性有害生物的进口植物按隔离试种期限的规定进行封闭观察,由省森防检疫总站发出委托监管通知书,由所在地县级检疫机构实施监管,做到每批次进口植物均进行隔离试种。

3.加强国家林业局行政许可项目监管。4月,对国家林业局批准建设的10个无检疫对象苗圃进行了全面检查,进一步规范无检疫性林业有害生物繁育基地建设,确保造林苗木不携带有害生

9 物,有效提高造林质量。10月,派出检查组对我省经国家林业局批准的1个松材线虫病疫木加工板材定点加工企业和6个普及型国外引种试种苗圃执行行政许可情况进行了监督检查,提出检查结论和整改措施意见。

4.强化疫区疫木的管理。加强对木材加工、经营企业监管和使用单位的检疫检查。加强松材线虫病疫区松木采伐和疫木安全利用的监管,由省林业局审批松材线虫病发生区内的松林采伐(含皆伐和择伐),当地森防检疫机构参与对松林采伐过程的监管,大力推行疫木就地切片,对疫木安全利用企业采取限期处理疫木和严格检验措施,做到每批采伐松木从采伐审批、除害处理、流向都有记录档案,建立了木材加工企业和经营单位(个人)木材进出台账的制度,建立和完善报检、承诺、台帐等检疫监管长效机制,严防重大疫情扩散蔓延。

5.抓好检疫复检和检疫执法工作。各级森防检疫部门联合森林公安、林政等部门开展专项检疫执法行动,打击违法、违规调运应施检疫物品的行为,规范市场秩序,对经营加工非法来源木材的企业,严格按照有关法规规定进行查处。2009年,全省实施疫木检疫检查专项活动共计407次,出动2096人次,查获违规事件23宗,处理违规人员20人,查获疫木50立方米,有效地防止了松材线虫病疫木的流失和疫情的扩散。

(四)加大除治力度,控制重大病虫灾情。

1.采取多种措施控制松材线虫病疫情。年初,省林业局发出《关

10 于下达2009松材线虫病除治任务的通知》,部署各地开展2009松材线虫病预防和除治工作。编制《广东省松材线虫病防治总体规划(2009-2030年)》,分解落实国家林业局下达的防治目标指标任务。采取分片包干责任制,加强防治过程各个环节的督查,确保防治成效。加强疫情监测普查,设立疫情监测普查组,把责任落实到人,扎扎实实地开展辖区内的疫情监测、普查工作。各疫区县积极采取清理病死树、挂放诱捕器、设置诱木、打孔注药等综合治理措施,结合“林分改造工程项目”、“沿海防护林建设项目”和其他造林绿化工程项目,实施松材线虫病疫点松林的更新改造,加快压缩疫点发生面积。在广州花都区、从化市、韶关市武江区、梅州市梅江区、梅县以及省直属龙眼洞林场实行除治工程绩效承包制,常年对辖区内松材线虫病实行全面的治理。发挥疫木安全利用定点企业的作用,扩大疫木安全加工利用渠道,充分消化疫区采伐的疫木。

2.加大重要外来有害生物除治力度。一是年初下达了2009年松突圆蚧、薇甘菊、椰心叶甲和刺桐姬小蜂防治任务,组织松突圆蚧发生较严重的市县进一步推广应用本土寄生蜂防治松突圆蚧。二是采取统一的防治措施,推广先进适用的防治方法,组织各地同步开展椰心叶甲和刺桐姬小蜂等检疫性虫害防治。三是全省各地积极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薇甘菊防治工作的通知》要求和省政府领导的指示精神,联合农业、水利、建设、交通、铁路等部门,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属地负责、统筹实施”的原则,

11 在薇甘菊发生区组织开展了大规模薇甘菊除治工作。四是采取预防和无公害防治措施控制马尾松毛虫、竹蝗、尺蠖等食叶性害虫危害,将食叶性害虫的成灾面积控制在较小范围。

3.积极推行防治社会化服务机制。为适应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需要,积极推行和完善由专业公司、专业施工队承包防治工程的机制,实行防治工程公开向社会招投标。在广州市萝岗区建立起政府、林业部门、承包公司责、权、利明晰的松材线虫病承包治理模式,工程质量实行项目法人负责、施工单位保证、监理控制、政府部门监督相结合的管理体系,进一步探索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防治工程项目的社会化服务机制。

(五)认真落实灾害应急管理工作。

1.对新入侵的桉树枝瘿姬小蜂采取紧急扑杀措施。国家林业局发出《警惕外来有害生物——桉树枝瘿姬小蜂》警示通报后,我省迅速组织各地林业部门开展桉树枝瘿姬小蜂疫情监测、检疫和防控工作,并将桉树枝瘿姬小蜂列为广东省补充检疫性有害生物。省林业局组织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林科院和广东南海绿宝生化技术研究所等单位开展应急防治技术方法研究和试验,筛选出高效复配药剂进行林间扩大试验,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达到可以推广应用阶段。

2.做好应急防控物资调拨和储备。2009年,省财政防灾减灾专项资金安排205万元用于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应急救灾药剂药械采购,购置了白僵菌粉60吨、病毒制剂4万亩用量、灭幼脲增效

12 粉剂2吨、苏阿维粉剂2吨、苯氧威乳油1.5吨、烟碱苦参碱乳油1.5吨、虫线清乳油3吨、灭虫药包1000个、森草净1吨、灭薇净2吨等药剂和烟雾机30台、喷雾喷粉机40台、便携式布撒器10台、车载式布撒器2台,按各地应急防治的需求调拨市县使用,以加强控制有害生物灾情的主动性和有效性。

(六)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防治控灾能力。 1.组织申报防治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009年初,组织编制和申报了广东省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体系等6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进一步加大我省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系统、检疫检验和除害处理系统、应急防控系统和信息传输处理系统基础设施设备,以提升全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控能力。

2.组织编制项目初步设计。完成国家林业局2009年下达的广东省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体系、广东省林木种苗花卉集散地检疫监管体系和广东省梅州市阴那山地区林业有害生物综合防控体系基础设施建设三个项目初步设计的编制工作。这些项目的实施将大大加强我省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高发区、突发区,苗木花卉主要集散区,重点林区等重点区域综合防控体系能力。

3.组织实施国家林业局批复的预防体系和重点区域防控体系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项目建设涉及到省站和21个市及110个县站。各地项目建设单位认真落实监测预警体系、检疫御灾体系、防治减灾体系和应急反应体系的建设内容。省森防检疫总站加强项目管理,与建设单位签订了建设项目委托协议书,严格项目运行程序,

13 确保资金不挪用,不乱用,保证项目建设进度和质量。

(七)加强防治项目管理,提高防治专项资金使用绩效。 1.科学分配防治专项资金。2009年,省级财政预算安排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专项资金2000万元,中央财政下达防治补助费450万元,重点扶持粤北以及东、西两翼等经济欠发达地区用于防治松材线虫病、薇甘菊、松突圆蚧、椰心叶甲、刺桐姬小蜂等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和马尾松毛虫、竹蝗、尺蠖等常灾性害虫,按《广东省省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规定的分配范围和用途,突出重点安排资金,以确保资金使用绩效为原则,取得了较好的防灾减灾效果。

2.加强和规范防治项目管理。建立专项资金项目申报、项目管理和绩效评价工作制度,从项目申报到资金安排、方案审批、项目实施、总结验收、绩效评价实施全过程的管理模式。项目单位建立了防治预案、实施方案、项目总结材料、验收报告、绩效评价等资料档案。在项目管理工作中,认真做好市县申报项目的评审,严格审核项目实施方案,指导各地认真按批准的实施方案实施,加强防治质量、效率的监督管理。

3.开展专项资金使用绩效评价工作。选用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监测覆盖率、防治率、无公害防治率、测报准确率和种苗产地检疫率等6个指标作为评价有害生物防治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2009年8月,省财政厅和省林业局对2007中央和省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专项资金的使用绩效进行了抽查,各项目实施单位较好

14 地完成了项目绩效指标。

(八)大力开展培训和新技术研究推广。

1.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2009年,全省各地共举办森防检疫培训班69期,培训人员3831人,其中,省森防检疫总站在梅州市丰顺县、清远市英德市、河源市紫金县、惠州市惠东县、湛江市廉江市、揭阳市揭西县举办了国家级中心测报点技术骨干技术骨干培训班,共培训412人。4月,组织部分市、县共60人参加了中国林业经济学会举办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培训班。珠海、汕头、佛山、河源、梅州、惠州、江门、阳江、茂名、潮州等10个市分别举办了森林病虫害测报、防治、检疫技术培训班,培训技术骨干613人。有42个县(市、区)共举办了47期乡村森防员培训,培训乡村森防员2806人。

2.开展新技术的研究和推广。省森防检疫总站组织开展了刺桐姬小蜂、薇甘菊、桉树枝瘿姬小蜂防控技术开发与应用、推广本土寄生蜂防治松突圆蚧、森林健康示范林等技术项目,建立了松材线虫病、萧氏松茎象、椰心叶甲、刺桐姬小蜂、桉树枝瘿姬小蜂防治示范点,推广先进实用的新技术、新方法、新药械和无公害防治技术。

(九)积极开展森防检疫宣传,活跃森防检疫工作的社会氛围。 1.积极宣传全国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会议精神。全国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会议结束后,省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张育文同志主持召开局党组扩大会议,认真学习全国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会议精

15 神,并以书面形式向省政府报告了全国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会议情况,提出了我省贯彻落实全国松材线虫病防治会议精神的意见和建议,李容根副省长作了重要批示。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省林业局举办了省直有关部门和单位负责人参加的松材线虫病防治联席会议,召开了全省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会议。报请省政府成立“广东省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落实全国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会议精神。

2.组织开展“防灾减灾日”和“森防宣传月”宣传活动。贯彻省减灾委《转发国家减灾委员会关于做好“防灾减灾日”有关工作的通知》精神和第一个全国“防灾减灾日”活动中央层面总体方案,省林业局制定了“防灾减灾日”和“森防宣传月”活动实施方案,开展了系列宣传活动。一是5月8日在广州人民公园现场派发《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植物检疫条例》等法律法规和松材线虫病、薇甘菊等防控知识宣传手册;二是在广东电视台播发“松材线虫病、薇甘菊危害森林,破坏生态环境,群防群治人人有责!加强松木制品及种苗检疫,保护绿色家园!”公益宣传广告;三是将我省分布的12种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形态特征、危害状态和防治方法制成图片,在省林业局办证大厅、风景名胜区、基层林业局进行巡回展示;四是编制印发松材线虫病和薇甘菊识别和防控知识宣传手册50000份。广州、阳江、湛江、云浮等市也结合首个“防治减灾日”组织大型的有害生物防控知识咨询,派发宣传资料。五是组织全省森防系统干部职工积极参加国家林业局森防总站主办的

16 网上“森防法律法规知识”竞赛活动。

3.抓好舆论导向,推动森防检疫工作。各地配合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除治行动,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等新闻媒体,制作DVD宣传片、印发和张贴宣传资料,广泛宣传松材线虫病、松突圆蚧、薇甘菊、椰心叶甲、刺桐姬小蜂的危害性、除治必要性和除治措施方法,省林业局,广州市、深圳市、惠州市惠阳区、江门市等在各种新闻媒体跟踪报道林业重大生物灾害除治行动,在防治区显著位置张贴宣传标语,上门派发防治小册子、资料等,提高各界人士的防范意识,营造良好的防治氛围。

4.坚持编辑印发《广东森防工作简报》和上报森防信息。2009年,编辑《广东森防工作简报》共10期,印发3000份。向《中国森防信息网》、《森防工作简报》、《广东林业信息网》、《广东林业要情简报》和广东省应急管理办公室提供信息、通讯共60多篇,录用率达95%以上,及时宣传报导防治工作的最新情况和新技术方法,发布有害生物发生动态。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松材线虫病、薇甘菊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形势仍然严峻。二是松材线虫病疫木监管难度大,容易造成疫病扩散。三是部分地区防治资金投入不足,除治覆盖面小,除治效果不高。四是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体系不健全,难以担负起全面、高效、及时、准确的疫情监测、检疫和除治工作任务。

六、2010年主要工作举措

17 2010年,继续坚持“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工作方针,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林业局和省政府的工作部署,进一步加大林业有害生物预防和防控工作的力度,进一步提高防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的效果。

(一)总体目标。

2010年全省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5‰以下,无公害防治率达80%以上,灾害测报准确率达85%以上,种苗产地检疫率达100%以上,监测覆盖率达90%以上,完成国家林业局下达的防治任务。

(二)主要工作任务和措施

1.进一步落实松材线虫病和薇甘菊防治工作责任制,强化防治检疫工作监督机制。全面落实全省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会议精神,严格执行松材线虫病防治目标责任书要求,健全松材线虫病和薇甘菊防治工作协调机制和有关部门责任制,强化控制疫病疫源传播的管理措施,加强市县防治目标和任务落实情况的检查指导,全面提高防治成效。强化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综合考核,提高森防检疫管理质量。

2.继续抓好有害生物监测预警工作。加强林业有害生物管理信息化、标准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重点林业有害生物疫情的调查、监测,系统掌握本地区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疫情发生、发展动态,提高灾害测报准确率。

3.大力开展检疫执法和检疫监管工作。执行《森林病虫害防

18 治条例》、《植物检疫条例》有关规定,加大检疫执法和行政许可项目监管力度,严格疫情管理,完善疫区及疫木管理机制,防止松材线虫病等危险性有害生物扩散蔓延。

4.加强森防检疫体系建设。针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经营主体多元化的新情况,健全各级森防机构队伍,提高人员素质,履行好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维护公共安全的职责,强化行业管理、行政执法、监测预警、检疫检验、防治管理和技术指导,积极培植社会化防治服务力量,推进防治服务专业化。

5.组织实施中央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启动实施广东省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体系、广东省林木种苗花卉集散地检疫监管体系、广东省梅州市阴那山地区林业有害生物综合防控体系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继续组织实施林业有害生物预防体系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重点区域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体系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落实有关监测预警系统、检疫检验和除害处理系统、应急防控系统和信息传输处理系统的建设内容。

6.全面加强有害生物重点治理和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机制。重点加强松材线虫病、薇甘菊、松突圆蚧、椰心叶甲、刺桐姬小蜂、桉树枝瘿姬小蜂、萧氏松茎象等外来有害生物的治理。努力完成松材线虫病和薇甘菊防治总体规划确定的总体目标任务,大力实施无公害防治技术措施,加大培育健康森林力度。

7.进一步规范防治项目管理,提高资金使用的绩效。加强和规范中央与省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专项资金的项目编制、资金分

19 配、项目实施、项目验收、绩效评价等管理工作,提高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和防治成效。

8.加强森防宣传与培训工作。大力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宣传活动,将森防检疫宣传工作纳入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目标管理考核内容。同时,加大森防检疫管理技术人才的培训,提高管理技术人员的行业管理、业务技术管理、项目管理、资金使用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吸烟有害健康资料范文第3篇

香烟,是大家最熟悉的,吸烟在当今社会也是一个极为普遍的现象,从年迈的爷爷、奶奶,到十几岁的青少年,有多少人不迷恋它?可你知道它究竟有多少危害?吸烟就好像在喝“慢性”的毒药一样!

科学家证明,香烟中含有大量的尼古丁。一支香烟中的尼古丁可毒死10只小白鼠,25支香烟中的尼古丁能毒死一头壮牛,40~60毫克尼古丁可使人致死。

由此可见香烟中的毒性的是多么强。还时时刻刻损害着人类的健康,引发了以下这些可怕的疾病:

1、肺部疾病:香烟燃烧时释放38种有毒化学物质,其中有害成份主要有焦油、一氧化碳、尼古丁、二恶英和刺激性烟雾等。焦油对口腔、喉部、气管、肺部均有损害。烟草烟雾中的焦油沉积在肺部绒毛上,破坏了绒毛的功能,使痰增加,使支气管发生慢性病变,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肺癌便会产生。

2、心血管疾病:香烟中的一氧化碳使血液中的氧气含量减少,造成相关的高血压等疾病。吸烟使冠状动脉血管收缩,使供备量减少或阻塞,造成心肌梗塞。吸烟可肾上腺素增加,引起心跳加快,心脏负荷加重,影响血液循环而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猝死综合症,呼吸功能下降、中风。

3、 吸烟致癌:研究发现,吸烟是产生自由基最快最多的方式,每吸一口烟,至少会产生10万个自由基,从而导致癌症和许多慢性病。

5、 吸烟对智力的危害:吸烟可使人的注意力受到影响。有人认为,吸烟可以提神,消除疲劳、触发灵感,这都是毫无科学道理的。实验证明,吸烟严重影响人的智力,记忆力,从而降低工作和学习的效率。吸烟有百害而无一利,中国53%的儿童被动吸烟,危害更大,容易患肺炎,支气管炎,重症哮喘和其它疾病。如果目前吸烟的情况持续下去,儿童的智力发育、吸烟的家庭,个人将会付出极大的代价。

吸烟有害健康资料范文第4篇

1、吸烟减少寿命:提到吸烟的危害,我们不得不谈就是寿命,根据有些调查显示,平均每吸一支烟会缩短11分钟的寿命,当然这个数字不一定准确,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不吸烟者比吸烟者要长寿。

2、吸烟影响睡眠质量:最新调查表明,吸烟的人睡眠时间比不吸烟的人要少,并且睡眠质量也较差。其中尼古丁是影响睡眠的罪魁祸首。一些研究还显示,如果习惯性睡眠质量差,还会产生肥胖、糖尿病、心脏病等健康问题。

3、吸烟影响生育功能:据研究调查表明,长期吸烟者的精子受精能力较不吸烟者下降了75%。 罪魁祸首仍然是香烟中的尼古丁。

4、吸烟增加流产危险:孕妇吸烟不仅危害自己的健康,同时还可能对肚子里胎儿造成伤害,香烟中所含的烟碱和尼古丁会造成全身血管病变,子宫受累。怀孕早期容易发生流产。

5、吸烟导致肺部疾病:吸烟是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慢性气道阻塞的主要诱因之一。

6、吸烟诱发心血管疾病:吸烟不仅会诱发肺部疾病,同时也会诱发心血管疾病。据研究表明吸烟者的冠心病、高血压病、脑血管病及周围血管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不吸烟者,吸烟促发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理则主要是吸烟使血管内皮功能紊乱,血栓生成增加。

7、吸烟导致骨质疏松:吸根烟难道还会骨质疏松,很多吸烟者可能会有如此疑问,吸烟确实能够导致骨质疏松,其原理是烟草中的尼古丁可影响钙的吸收,烟碱抑制成骨细胞,刺激破骨细胞的活性等,其他暂且不说,单单是钙摄入不足就会让一部分骨钙释放入血以维持正常的血钙水平。如此,就会使骨密度降低,引发骨质疏松。

8、吸烟致癌:吸烟致癌已经是一件公认的事实,吸烟不但是肺癌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同时,吸烟与口腔癌、食道癌、胃癌、结肠癌、胰腺癌和子宫颈癌的发生都有一定关系。研究表明,烟雾中的致癌物质还能通过胎盘影响胎儿,致使其子代的癌症发病率显著增高。

注意:吸烟不仅危害个人身体健康,周围的人吸食二手烟危害更大,戒烟,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负责。

上一篇:关于勤学好问的名言范文下一篇:环境工程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