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总结范文

2023-09-18

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总结范文第1篇

宁可千日不震,不可一日不防。为使我校师生了解防震避震疏散等应急避险知识,提高全校师生在密集场所紧急避险、自救自护和应变的能力,掌握地震来临时最有效的逃生方法,2017年6月6日下午2:55全校师生举行了防震、疏散逃生演练。这次演练搞得比较成功,具体做法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学校重视,演练活动组织到位

为了确保演练活动落到实处,学校专门成立了由校长任总指挥,各班主任为组员的演练活动领导小组,在演练期间明确职责,制定详细的演练实施方案;召开全体老师集中学习演练方案,要求全体教师首先从思想上要引起重视,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学校领导反复强调两个“一定”,即活动中一定要注意安全,保障措施一定要到位。正是因为领导重视,演练活动组织到位,才确保了这次演练活动顺利进行。

二、筹划缜密,演练方案安全可行

在地震逃生实施方案中,就演练机构设置及人员职责、演练的时间、内容、地点、疏散路线、程序、要求都作了具体的说明。

为了确保演练活动按方案顺利进行,要求班主任叮嘱学生,听到警报后,立即快速、安全进行疏散,不能再收拾物品;不得拥挤、推搡,抢先下楼,不得重返教室,更不得喧哗、开玩笑;如发现有人摔倒,应将其扶起,帮助一起逃离危险地。要求每位教师按照各自的分工职责,到达规定的位置,完成各自的任务。

三、井然有序,演练效果良好

今天的演练包括两项内容:一是应急避震演练;二是紧急疏散演练。在演练活动,每位教师尽职尽责,确保了演练活动井然有序,演练效果良好。

总指挥谢赵金锁通过广播下达启动演练程序的命令后,班主任立即组织学生进行应急避震演练。地震警报响起后,班主任立即组织学生进行紧急疏散演练,组织本班学生排队,听从楼层领导指挥,按疏散路线指导学生有秩序地迅速撤离;科任教师按分工要求,在指定位置,积极做好疏导工作。学生到达目的地后,各班主任马上清点人数,向校长汇报,整个演练活动井然有序。

这次活动全校师生参加,全体学生从教室撤离到操场只用了56秒钟。整个演练过程严肃、认真、紧张、有序。这次演练活动是对我校《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方案》的一次检验,提高了师生实际抵御和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更进一步增强了师生的安全意识,初步掌握了在危险环境中迅速逃生、自救、互救的基本方法,为今后一旦发生地震,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安全疏散学生积累宝贵的经验。整个演练活动达到了预期目标。

这次逃生疏散演练警示着全校师生时刻提高安全防范意识,促进了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完善,检验了全校师生安全疏散的有效程度,对加强学校的安全工作,是非常必要的、有益的。

但是,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通过演练发现了一些问题:表现为部分学生在活动中没能把演练当作一次实战演习,在疏散的过程中紧

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总结范文第2篇

3月19日我园根据工作计划及实际情况制订的“学校应急疏散、消防演练方案”,进行了应急疏散演练和消防培训。全体师生通过实践演练,增强了应急疏散的经验和能力。现将活动过程总结如下:

首长成立了以园长为组长的应急疏散、消防演练活动领导小组,根据领导小组会议要求,拟定了《应急疏散、消防演练方案》。为了使得演练方案安全可行,园长对这次演练的具体操作程序、疏散要求与注意事项一一做了讲解。为了确保演练活动按方案顺利进行,演练活动主要策划姜彦波在演练的前一天在教师会议上进一步明确了疏散集合地点、疏散顺序和注意事项,做到各个楼梯口都有疏导老师把守,以防意外事故的发生。要求听到紧急疏散信号后,全园师生必须服从指挥,听从命令,立即快速、安全进行疏散,不能留一人;不得拥挤、拥堵,更不得喧哗、开玩笑;出楼门迅速跑步到操场规定的位置集合。要求各小组按照各自的职责,到达规定的位置,完成各自的任务。

3月21日下午14:00,疏散演练开始。活动中,全园师生都能服从指挥,听从命令,快速、安全地进行疏散。幼儿反应很快,都能秩序地按指定路线迅速撤离至目的地。在撤离过程中,没有拥挤推攘现象发生。幼儿从教室撤离到操场(安全区域)只用了不到7分钟的时间,安全撤离后,各班清点人数,报告总指挥。紧接着义务消防队、医疗救急人员迅速进入现场,一场实战消防灭火演练在展开。十五分过去,园长进行了总结讲话并宣布演练活动圆满结束。在全体师生及参与活动的工作人员的配合下,出色的完成了疏散演练,达到了提高自救能力的要求。这次演练活动是对我园《校园突发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的一次检验,不仅再次落实了我园应付突发事件的防范措施,而且也提高了我园实际应对和处置实发安全事件的能力,更进一步增强师生防震、消防安全意识,真正掌握在危险中迅速逃生、自救、互救、的基本方法,提高抵御和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整个演练活动达到了预期目标。

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总结范文第3篇

一、高度重视,周密部署。

为保障演练活动的顺利开展,我校精心组织,制定了详细的演练方案,对演练的形式、场地、险情信号、演练时间、参加人员、演练实施步骤等都做了周密的安排;学校分别召开了班主任会议、全校教师会议,分发活动方案,布置紧急避险演练活动的具体工作,特别强调责任意识和疏散安全。只有思想上重视起来,安全行为才有保障。

二、指挥到位,安全有序。

本次演练活动时间从9月17日下午4点开始,全校师生参与了本次演练。演练中,各班学生迅速有序出班,以队列形式两列并排下楼,从两侧安全通道经主楼梯向安全区域疏散。队中有空课教师维持秩序、应急疏导,队后有上课教师断后。学生没有惊慌失措的喊叫,无一人摔倒,无一例踩踏事件。从报警哨声响起到学生全部从教室撤离到校园安全区域,历时两分钟。整个演练过程做到快速、安全、有序。

演练过程:

1.当听到警报铃声后迅速做出避险动作,任课教师就地指挥学生安全有序地撤离,空课老师迅速赶往相应地点接应;全校教师参与本次演练,听到警钟铃声后迅速到教学楼前足球场或升旗广场集合。

2.学校有关部门检查学生避险动作是否正确,撤离是否有序,任课教师是否在现场指挥。

3.集中训话,总结演练情况,找出不足,并宣布应对策略。 4.各班带回教室,班主任进行班级总结。

三、注重实效,成效明显

这次演练活动,安排周密,全校师生高度重视,各工作人员各就各位,各司其职,认真负责,确保了活动万无一失。针对演练中暴露出的问题和不足,研究制定整改措施,对预案进行调整、补充和完善,使应急预案更具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四、存在问题

同时,演练中也暴露了些问题。如:

(1) 疏散过程中个别学生不能保持安静,有吵闹的现象。 (2) 个别班级人数较多,出于安全考虑,学生没有全速撤离。(希望在以后的训练中,慢慢加快撤离的速度)。 (3) 疏散的教师没有随到班里队伍的后面一块撤离,而是老师们结伴下楼。

针对上述种种问题,今后打算采取了以下措施:

第一、对个别学生进行重点安全教育;

第二、由班主任在本班作小结,明确撤离方向,强调纪律,避免引起拥挤阻塞;

第三、指挥人员加强责任感,经常培训,掌握撤离的原则和办法,提高实战能力。

第四、强化宣传,牢固树立“安全无小事”、“安全第一”、“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的意识,修订完善紧急疏散方案和路线,加强演练,使安全疏散撤离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老师们、同学们,灾难不分时间,残酷无情。学校安全工作应始终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今后,我系将进一步做好校园安全工作,增强师生避险意识,倡导用知识守护生命,培养师生科学避险习惯。

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总结范文第4篇

一、提前组织试演,做好准备工作

2013年9月17日下午3:00我们进行了试演,通过试演积累经验,便于全校展开。各班主任高度重视,上午事先作好了演练动员工作,确保了应急演练有序、安全地进行。疏散期间各班都能及时进行,前面几个班级能以一路纵队跑步进行,但个别学生未跑步进行,也未成一路纵队,行进时间较长,也存在拥挤情况。学生能认真听取疏散老师的指点,保持镇定,并做出正确判断。撤离时服从统一指挥,到指定地点后马上按班级集中,班主任清点人数。试演结束后我们及时进行了小结,为后面进行的正式疏散演练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二、精心组织,确保演练工作万无一失

结合工作实际,我们认真制定了适合我校特点的校园师生应急避险和疏散预案。预案针对本校具体情况,定人定位定线路,9月17日我们组织师生学习,做到人人知晓,人人熟悉疏散逃生路线。开展应急疏散实践演练活动时,重点突出应急指挥、综合协调、紧急疏散、自救互救等内容,参与活动的每一个人都熟悉应急预案的指挥机制、协调和处置程序。指挥中心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由班主任分别传授并使学生掌握相应的避险方法和技巧。认真组织、精心安排,仔细排查,对个别安全隐患突出的部位和场所安排专人监管,严防各种事故的发生。积极做好演练的安全保障工作,切实保证演练活动顺利进行。演练活动结束后,及时进行了总结,针对演练活动暴露出的问题和不足,制定整改措施,对预案进行调整、补充和完善,力争使各类应急预案更具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三、取得的成效及不足

(一)取得的成效

1、全体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有所增强,对突发情况下如何做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2、对抗击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有所提高,根据点名情况,全体学生都参与了本次应急疏散演练。各班级能有组织、迅速地引导学生安全疏散,对今后应付突发事件很有益处。

3、演练过程中,学生的遵守纪律观念、“一切行动听指挥”观念经受了考验,班集体荣誉感得到了升华。

4、学校应急疏散领导小组的组织能力、指挥能力、应变能力也受到了锻炼。

(二)、存在不足

1、少数教师安全防范意识还不够强,对此项活动意义认识不高,责任心不强,有“应付形式”思想。

2、个别班级在行进的过程中,存在两、三位同学并排跑步的情况,且班级在行进的过程中未跑动起来。部分学生在演练过程中表现不够严肃。

3、救护组的演练不够到位,效果不太理想。

4、快速反应能力表现欠佳,全体师生应变能力丞待提高。

以上不足须在今后工作、活动中加以克服,使各方面能力得以提升。

四路小学

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总结范文第5篇

一、 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的目的是:按照“救人第一,疏散为主”的原则,确定应急疏散方案及控制、扑救初级火灾程序、措施;建立灭火应急疏散组织机构,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构建应急保障体系,提高自防、自救整体能力。

二、 按照各作业场所危险等级和事敀源性质,确定消防管理工作程序是:配备必要的消防设施和器材,进行日常管理,火灾发生后进行扑救和组织人员疏散等。

消防器材按使用用途和设置点配置,按消防规程进行操作。

为达到应急目的,要建立组织机构,确定接报警处置程序,应急疏散的组织程序和火灾扑救程序等。

三、 实施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的原则是:

1、安全第一,救人第一。

2、救人重于救物。

3、疏散以引导人员自动疏散为主,自主疏散与人员救助相结合。 第一部分:组织机构和人员分工

一、指挥部

1、总指挥:主任

2、成员:安全专工、专工、班长组成。

下设灭火行动组、疏散引导管理组、通讯联络组及设施保障组、安全防护救护组等。

3、职责:掌握现场情况做出决策,向各组下达指令,指挥灭火和人员疏散行动,在救护队到达现场后,情况交流,配合行动。

4、通知方式:由安全专工电话通知各班组,特殊情况下安排人员通知。

5、集结地点:安全专工办公室

二、灭火行动组

1、负责人:安全专工担任、班长配合。

2、成员:各班组成员,相邻岗位班组成员配合。

3、灭火行动组人员至少由4人组成。

4、职责:根据现场情况展开灭火行动。

5、通知方式:电话通知。

6、集结地点:在起火部位集结。

三、疏散引导管理组:

1、负责人:专工担任。

2、成员:各班组长。

3、职责:按照疏散指令要求引导各班组成员疏散,负责各班组成员人员清查。

4、通知方式:电话。

5、集结地点:办公楼门前广场。

6、疏散方式:各班组就近疏散,但着火区附近安全出口除外。

四、安全防护救护组

1、负责人:现场专工担任

2、成员:救护组人员组成。

3、职责:拨“119”报警,接应救护队成员,拨120报警,接应医护人员;对受伤人员进行集结和初步救护,协助医护人员送伤员至医院救治;设置安全防护警戒区,避免楼面跌落物品伤人;集结人员作为灭火备用人员,安排疏散人员接应。

五、通讯联络及设施保障组

1、负责人:安全专工、电讯班班长担任。

2、成员:电讯维修检修人员组成。

3、职责:向指挥部报告火灾扑救及人员疏散情况;按照命令切断厂区电源,保障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照明正常。为防火和疏散提供应急照明、设施使用、紧急抢救等各种保障。

4、通知方式:电话通知。

5、集结地点:负责人到安全专工室报到,岗位作业人员坚守岗位,巡检人员现场巡检,其他人员在机修中心待命。

第二部分:报警和接警处置程序

一、发现火情

任何人员发现火情应立即向调度室报告。

发现火情部位的班组,应立即采取措施控制火势,隑离火情部位附近的可燃物。根据火势情况,有权随时调动其它班组成员。班长必须立即报主任、安全专工。

安全专工到达现场后,全面组织展开扑救行动。根据火势及影响程度,现场确定采取其它措施,包拪调动其它部门人员或组织人员实施应急疏散行动。

二、火警确认

安全专工对任何火警报告必须核实,核实火警以人员语言复述予以确认。

1、电话或手机报警应立即视为火警确认,必须落实报警人。

2、根据电话报警迅速安排附近人员到现场核实,按反馈情况进一步确认。时限:从发现火情起5分钟内必须完成。

三、报警及进入应急状态

确认火警后,立即按照以下程序操作:

1、立即通知各岗位人员待命,迅速报告主任;

2、安全专工根据确定现场察看情况,立即确定采用的生产运行状态,并确定是否通知指挥部其它成员到位;

3、安全专工立即组织人员控制火势,并确定使用消防设施器材等;

4、安全专工确定是否向“119”救护队报警;

5、安全专工根据现场情况用电话或安排人员通知各岗位人员开展扑救行动,同时确定通知各部门其他人员展开初步行动。包拪:

①火灾就近班组人员赶往起火部位,展开灭火扑救行动;

②及时将现场情况通知调度室,通知消防指挥部到位; ③指挥部成员到位实施统一指挥;

④根据现场情况和火警火势及等级,确定是否进入应急状态。

6、安全防护救护组和通讯联络保障组开始行动。

四、指挥部按照火警等级下达行动指令。

1、确定火警等级:

一级火警:根据现场值班长、值班调度情况反馈,确认火势已经基本控制,燃烧范围不大,有毒有害气体不会大量蔓延,对岗位操作人员人身安全不会构成威胁,短时间内可以扑灭,发火部位附近消防设施器材能满足灭火需要;

二级火警:火灾火势及燃烧范围较大,有毒有害气体已经开始蔓延扩散,有危及岗位操作人员和灭火人员人身安全的危险性,短时间内难以控制火情及无法扑灭,灭火人员行动受到限制,发火部位附近消防设施器材不足;

2、根据火警等级按指令展开行动

一级火警:迅速调动人员进入灭火扑救现场,继续保持通讯畅通,通讯联络及设施保障组安排人员补充消防设施器材;非线路及设备原因引起的火灾,保证照明用电和扑救照明,保证设施和设备用电;加快扑救火灾行动步伐,尽快控制火势,防止火情蔓延和火势扩大。

二级火警:紧急安排人员停止设备运行或停产,通知变、配电室切断火区范围内的电路电源(小范围停电无法完成时,可同时切断火区周围的一切供电),保证应急照明和消防设施器材及设备使用照明;组织安排人员进行疏散,安排疏散管理组、安全防护救护组人员立即进入现场开展行动。

3、一级火警、二级火警指令由电话下达或安排专人负责专门传递。

4、二级火警自安排进入应急状态起10分钟内必须完成。

五、火警解除

火灾扑灭后,必须迅速彻底清查起火现场的相关部位:确定为一级火警的必须确认火区已完全扑灭,有毒有害气体已基本排除,不会在出现火情时,可以解除火警。确定为二级火警的必须确认火区已完全扑灭,有毒有害气体已基本排除,所有疏散工作全部完成,人员没有受到伤害,相关设备损坏状况不严重,在征询救护队(救护队在场)意见并得到批准后可以解除。解除火警后必须做的工作是:

1、灭火组彻底复查着火现场,全面清理隐患;

2、通讯联络及设备保障组将所有设施恢复至正常状态;

3、安全防护组解除区域警戒,恢复正常秩序;

4、指挥部成员同灭火组和救护队(救护队在场)调查分析着火原因,调查事敀损失,分析事敀责任,并责成有关部门限期提交事敀报告。

第三部分:应急疏散组织程序

一、疏散程序

1、接应急疏散通知后,应急疏散区域班长就位。

2、按照疏散通知要求,班长组织进行设备停机、设备断电等应急处理。

3、班长负责现场组织员工疏散。

4、疏散原则是:就近就地迅速疏散。

5、疏散完成后,各班组分别清点人数,分班组向消防责任人汇报疏散情况,各部门向指挥部报告结果。

6、疏散区域较大及人员较多时,指挥部安排安全救护组负责清点疏散人数,并负责做好其它工作。

7、生产作业区域疏散过程必须在5分钟内完成。

二、疏散具体措施

1、火情发生在办公室、会议室、工房时: 迅速切断重要设备供电后组织疏散,条件允许时必须将重要设备及文件资料转移。疏散方向,就地就近迅速疏散。

2、火情发生在独立工作岗位及场所时:

岗位操作人员迅速采取紧急措施切断区域设备电源后进行疏散。

3、火情发生在生产作业区时:

根据疏散命令要求迅速采取紧急措施后,就近就地组织疏散。各部门消防责任人、值班调度参与组织和协调各班组。

疏散顺序:先疏散起火层及以上楼层人员,后由起火楼层向下依次组织疏散。

4、疏散必须考虑的问题

①生产作业区中有外来人员时必须安排专人负责首先进行疏散。

②根据不同区域、不同岗位的情况,制定不同的紧急措施。

③疏散命令中必须对不同情况采取的措施时间进行严栺限定。

④凡是可能影响正常安全生产或造成设备运转中断时,必须向有关部门进行汇报。

⑤考虑疏散方向时必须考虑有毒有害气体的方向、浓度等,避免人员顺风疏散。

⑥在火情严重、火势较大,采取现场停机或切断设备电源时人员危险、操作困难时,在考虑不会引起更大范围设备损坏时,能采取远距离控制的不得安排人员就近操作,能采取大范围一次控制的不得采取多个小范围控制。

⑦生产作业区域火情造成指挥部受有毒有害气体影响时,必须采取关闭门窗、禁止人员随意往来等措施;在受火灾及有毒有害气体影响的特殊情况下,必须迁移指挥部位置时,必须告知上级部门及相关人员。

第四部分:初期火灾扑救程序

按照“先控制后消灭”的原则,为有敁控制和消灭初期火灾,必须执行以下程序:

一、 任何职工发现火情,都有先报警后立即采取措施扑救的责任。

二、接到火情报警通知后,灭火行动组负责人应迅速对现场情况做出准确判断,并立即向作业区负责人汇报,作业区经核实后向指挥部汇报,为指挥部做出决策提供依据。

三、灭火行动组在接到指挥部通知后,全体成员在负责人指挥下,正确选择灭火设施器材、采取正确的扑救方法,每两人一组以最快速度展开扑救行动。

四、根据现场火情状况,确认依靠自身力量可以扑灭或控制火情时,采取的扑救方法有:

1、所有灭火必须是人站在上风向,根据不同性质火灾使用不同介质的灭火器材。

2、火情燃烧范围不大,局部烟雾少,可靠近时就近用灭火设施器材扑灭。

3、火情燃烧范围较大,局部烟雾大,人员难以靠近时,扑救人员可在依托门、柱及其它不燃隑离物情况下使用灭火设施器材控制火情。有条件时现场扑救人员需简单采取用湿毛巾、湿衣物掩塞口鼻进行扑救,未采取临时措施的人员不得靠近火区。

4、灭火组必须及时同指挥部保持联系,随时将现场情况反馈,便于指挥部根据现场情况进行指挥。

五、根据现场火情状况,确认依靠自身力量在短时间难以控制火情时,采取的措施是:

1、火情燃烧范围较大,局部烟雾大,人员难以靠近时,在采取应急措施的同时,由指挥部迅速报“119”消防火警等待支援。

2、火情燃烧范围大,局部烟雾很大,人员无法靠近,依靠自身力量已无法控制火情,若采取扑救行动时将对现场作业人员人身安全带来威胁时,放弃扑救,迅速报“119”消防火警;同时,迅速确定采取的应急措施,立即组织人员疏散,确保现场人员人身安全。 时限:两分钟。

3、尽可能做好消防设施器材准备,清理现场可能妨碍救护队作业的一切障碍,安排专人在现场附近接应消防救护队。

六、初期火灾扑灭后,灭火行动组人员应对所有燃烧区域及烟气流经过的部位进行彻底清查,彻底消除残火和可能存在火灾隐患的杂物,防止复燃。灭火行动组人员不足时,可向指挥部提出申请增补人员。

七、清除残火工作完成后,扑救初期火灾的工作全部结束。

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总结范文第6篇

2010年11月23日下午1点10分,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制订的“林海镇中学学校应急疏散演练方案”,全体师生通过实践演练,增强了师生的应急疏散的经验和能力。现将活动过程总结如下:

1、加强领导周密部署。根据上级要求和学校的实际情况,我校成立里以杜宏宇校长为组长的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根据领导小组会议要求,我校拟定了《林海镇中学学校应急疏散演练方案》。为了使得演练方案安全可行,我们对这次演练的具体操作程序、疏散要求与注意事项作了一一讲解。为了确保演练活动按方案顺利进行,演练活动领导小组在演练的前一天,进一步明确疏散集合地点、疏散顺序和注意事项。做到各个楼梯口都有老师守着,以防意外事故的发生。

2、11月23日,学校开展消防疏散演练。活动中,全校师生都能服从指挥,听从命令,快速、安全地进行疏散。学生反应很快,都能秩序地按指定路线迅速撤离至目的地。在撤离过程中,没有拥挤推攘现象发生。初

一、初二学生从教室撤离到操场(安全区域)只用了不到2分多一点的时间,初三学生由于楼层相对较高用了2分半钟,安全撤离后,各班清点人数,报告总指挥。演练活动结束,各班有秩序地回到教室,班主任就本班参加这次演练活动立即进行分析、小结,再教育。全校师生在领导的指挥下,完成了疏散演练,达到了提高自救能力的要求。

通过这次演练活动,大大增强了全体师生的安全知识,大大提高了师生逃生、自救、自护意识,提高抵御和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整个演练活动达到了预期目标。

林海镇中学

上一篇:商场会计工作计划范文下一篇:地理课件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