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科学专业论文题目范文

2023-09-15

动物科学专业论文题目范文第1篇

2、动物医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相关问题探索

3、湖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卓越农林人才”教育模式的调查分析

4、动物医学专业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的初步探索

5、民族院校兽医药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初探

6、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动物医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7、新医学时尚:让动物给人治病

8、通过挑战杯竞赛提高动物医学专业的培养水平

9、动物医学专业英语词汇特征和教学效果提升简析

10、微生物菌群培养组学在动物医学中的应用

11、动物医学专业本科生实践技能培养研究综述

12、动物毒液里的现代医学“宠儿”

13、野生动物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式探讨

14、医学实验教学中动物伦理观教育的思考

15、搭建专业化科研平台促进动物医学创新型人才培养

16、探析DNA疫苗在动物医学中的应用

17、动物医学类文本中后置定语的翻译技巧和策略

18、动物医学:我那当上完美兽医的路长又长

19、小动物可见光活体成像技术在医学研究生技能教学中的应用

20、动物医学专业畜牧学概论教学实践

21、水生动物医学专业教学质量提升的思考与探索

22、动物医学专业科技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23、“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动物医学专业公共英语教学的现状和改革建议

24、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对动物科学、动物医学本科生课堂教学和科研素质培养影响的探索

25、简述动物医学专业畜牧学概论教学实践

26、动物医学专业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探讨

27、动物医学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28、与动物相伴的生命之路

29、在生物医学研究中应用动物模型 医学研究者的初级读本

30、对医学院校实验动物中心发展的思考

31、我国动物医学领域的发展现状与对策

32、动物医学专业研究型生理学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启示

33、浅析动物医学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

34、动物医学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

35、互动式外科动物手术教学与医学生爱伤观念的培养

36、畜牧兽医工作中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37、新农科背景下动物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38、面向新农科的动物医学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

39、实验动物医学课程建设及意义

40、新形势下的动物医学人才培养研究

41、动医专业“22233”人才培养模式与1+X证书制度实践与研究

42、高等医学生物化学课程实验动物的高效综合利用

43、高校医学生实验动物伦理教育的探讨

44、思政教育在《兽医内科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

45、动物医学专业本科毕业实习量化考评体系初探

46、动物医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策略初探

47、兽医临床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

48、基于行业职业标准和企业需求的动物医学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49、Gaussian软件在动物医学专业药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动物科学专业论文题目范文第2篇

2、动物防疫检疫工作的关系及在畜牧生产中的作用

3、养殖场兽医职能及强化措施

4、新疆阿克苏市在新形势下动物疫病综合防控能力提升的对策建议

5、基层动物防疫检疫工作难点与对策

6、动物卫生监督与动物防疫检疫探析

7、基层动物防疫检疫监督设施加强建设必要性

8、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及其对策

9、浅谈乡镇基层动物防疫检疫的难点与亮点

10、我国农村动物防疫工作的现状及对策探讨

11、高职畜牧兽医专业动物防疫与检疫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

12、高职教育参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研究

13、新形势下加强动物检疫工作的思考

14、基层动物防疫检疫工作的难点与策略

15、浅析农村畜禽防疫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16、认清形势、明确责任 做新时代合格的基层官方兽医

17、高职畜牧兽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与探索

18、浅谈如何做好乡镇基层的动物防疫检疫工作

19、怒江州农村动物防疫现状分析

20、试论基层畜牧兽医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1、奉新县官方兽医监督巡查的现状分析

22、养护水生生物资源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23、民族地区高职畜牧兽医专业的课程改革刍议

24、黄牛改良工作推进策略探讨

25、动物防疫检疫工作难点与对策

26、试论强化动物检疫监督与促进防疫工作的关系

27、基层动物防疫检疫工作的难点与对策分析

28、强化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的探索

29、浅谈动物防疫、检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0、我国病死猪肉利益链分析及监管对策研究

31、基于SPOC+交互学习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

32、动物产地检疫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33、浅谈机构改革后动物检疫工作如何开展

34、大关县动物检疫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5、浅析动物检疫在畜产品安全中的作用

36、依法应当检疫而未经检疫羊肉产品处罚案的查处与评析

37、牧区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38、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的关键要素探究

39、浅析基层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工作的问题与对策

40、展示防疫队伍形象 提升动物防疫水平

41、探路高校下篇 比艺揽才

42、武山县动物产地检疫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43、关于乡镇基层的动物防疫检疫工作探讨

44、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的思考

45、广东畜牧兽医专业中职人才需求调查报告

46、关注民生加强肉食安全

47、基层动物防疫检疫工作存在问题与完善措施

48、动物检验检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49、动物防疫检疫监督管理工作创新策略探讨

动物科学专业论文题目范文第3篇

1 动物科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现状

我国本科农业院校动物科学专业学制为四年, 必修和选修的理论课或实践课程总数约100门, 学生通常需要完成260~300个学分才能毕业[1]。本专业在生产实践能力培养方面主要依托于专业课的课程教学实习和毕业实习两个环节, 但是多数院校教学实习总共只有4周, 由于涵盖猪、牛、禽等各种动物, 分摊到每种动物的实习往往只有几天。毕业实习也只有不到3个月, 由于整个专业统一安排, 往往无法满足学生对实践项目的个性化需求。因此, 学生实践能力不强是普遍存在的基本现状。这一点, 从即将毕业的学生自我评价和企业对学生质量的评价中也可以得到印证。

2“分类指导”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基本思路

尽管多数农业院校纷纷采取学分制, 学生有可能根据自身兴趣选择学习内容, 但是由于各种原因, 最终学生的理论和实践学习的内容大同小异, 处于近似“一刀切”的状态。鉴于动物科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取向各异, 本科阶段实践锻炼也应因人而异, 而这仅靠课内教学往往无法做到。

在当前各高校课程小型化的背景下, 动物科学专业本科四年中累计学时约2600~3000个学时, 平均每学期350学时左右, 即平均每天不到3学时。因此, 本科四年中有着大量的课余时间和较长的假期。笔者认为, 可以合理利用课余时间 (包括假期) 加强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 采用“分类指导”的方法, 实行学生对实践内容的个性化培养, 是提升学生实践能力有效的途径。

“分类指导”方法的基本思路是:本专业学生进入本科第六学期时, 在学生对本专业已经具备一定了解的基础上, 充分调研每位学生毕业后理想的工作取向, 并按照工作取向将学生分类, 在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实行分类指导, 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和假期加强实践能力锻炼, 作为课内实践教育的重要的补充。

3“分类指导”的实施方案

本科第六学期内, 班主任或辅导员以谈话、问卷调查等形式, 切实摸清每个学生将来的就业工作取向, 并依据就业取向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类型。笔者任班主任期间对2005级学生调查发现, 学生的就业取向主要有考研、企业生产管理技术、市场营销等, 并针对不同就业取向类型的部分学生, 采取不同的指导方式提高实践能力, 取得显著效果。

3.1 考研取向

选择考研的学生一般成绩较好, 理论基础较扎实, 并对本专业或某个学科的科学研究具有一定的兴趣。根据学生准备报考的研究领域, 鼓励并帮助他们与本校相关领域的教师取得联系, 并设法参与教师的研究课题, 利用课余时间和漫长的假期协助教师或其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通过参与教师的科研工作, 不但进一步培养了学生对科研工作的兴趣, 获得良好的科研素养, 而且锻炼了实验动手能力。另外, 这类学生还可以申报学校设立的“大学生创新基金”项目, 在项目指导教师的帮助下完成一定的科研任务。这些实践锻炼不仅为硕士录取面试增加了筹码, 也为今后更快地进入硕士阶段的科研工作状态打下基础。

3.2 生产管理技术取向

对于志向从事企业生产管理技术的学生, 可以积极申请大学生假期科技下乡活动, 感受基层对技术的需求方向, 为后阶段的学习提出明确的方向。帮助这类学生依据各自感兴趣的领域 (如养猪、养禽、饲料等) , 主动联系相关的业务教师, 利用大三暑假2个月的时间深入企业从事实践锻炼获取一线操作技能。

3.3 营销取向

现代营销人员越来越倾向于技术服务型, 不但要求学生具备营销人员应有的特质, 对学生是否具备更为广泛的专业技能也有相当高的要求。因此, 除了鼓励这类学生在课余时间从事一些商业销售活动 (如手机卡、充电器等小商品销售) 以提高销售技巧以外, 更要注重与专业实践的广泛接触。这类学生也应主动寻求业务教师的帮助, 利用假期进入企业一线实习, 为今后的营销工作提供专业技术支撑。

4 几点说明

(1) “分类指导”提高学生实践能力需要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和假期, 而课余时间是属于学生自己的, 学生有权安排自己的课余时间。因此, 实际操作时, 应遵循学生自愿的原则, 任何带有强制性的做法均是不可取的。

(2)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充分调动指导教师的积极性至关重要。学校应该出台相关的政策, 明确教师工作量的计算方案, 或以此作为教师绩效评定的重要参考, 激励教师积极参与其中。

(3) 本科第六学期调查的学生就业取向可能并非是学生最终的就业去向, 在分类实践指导的过程中, 学生进一步判断前期就业取向是否适合自己, 以便坚定目标或及时调整就业取向, 有助于学生准确选择工作单位。

5 结语

遵循学生自愿的原则, 利用课余时间和假期, 对动物科学专业不同就业取向的学生实行“分类指导”实践锻炼, 是弥补当前课内实践不足的有力措施, 有助于培养出实践能力强、更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技术人才。

摘要:本文针对当前我国动物科学专业本科生实践能力普遍不强的现状, 提出了合理利用学生课余时间和假期采取“分类指导”进一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思路, 并阐述了该思路的实施方案。

关键词:分类指导,动物科学,实践,课余时间

参考文献

动物科学专业论文题目范文第4篇

2、面向工程教育认证的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改革与实践

3、研究型课程教学模式探讨

4、湖南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建设探讨

5、谈我校增设“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设想与措施

6、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若干探索

7、为未来而教:一位特区“年度教师”的教育思悟

8、一流专业建设背景下专业预警及动态调整机制研究

9、仅一个晚上良好睡眠 社交就能变得更自信

10、三论“智能科学与技术”

11、新工科背景下电子类基础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12、研教融合的智能专业应用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13、关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现代化运用探讨

14、时尚传媒亮相伦敦书展 中英传媒精英高端对话

15、“专家系统”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初探

16、“双培计划”学生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17、凸显特色优化调整专业结构

18、大脑功能网络动态图谱绘制

19、结合在线课程教育的课堂教学实践探讨

20、智能化建筑中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

21、智能机器人实验室建设研究

22、科研优势促进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与实践

23、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环节改革与建设

24、面向智能制造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实验平台建设探索

25、“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的实践

26、信息科学引领信息技术教育发展

27、“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平台探讨

28、竞赛和实践推动具备国际视野的智能科学人才培养

29、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机器人大脑”双培计划实施

30、智能建筑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应用

31、智能科学与技术导论教学改革的路径研究

32、复旦大学开放校园吸引4600多中学生

33、高校本科毕业生考研与就业意愿调查与分析

34、智能化建筑中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应用探讨

35、智能时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培养模式研究

36、基于本科生导师制的图像处理与机器视觉综合设计改革与实践

37、浅议在智能化建筑中应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价值

38、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认知科学基础”课程建设探析

39、老药新用为自闭症患儿添希望

40、机器人组成原理课程规划

41、机器人项目实践与课堂学习的结合

42、构建基于创新的高校创业教育生态体系

43、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问卷调查分析

44、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智能化建筑中的应用研究

45、“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教学改革及课程建设

46、基于情感计算的数据挖掘课程教学案例设计

47、基于人才需求的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改革与实施

48、先知还是先行?——关于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课程改革

49、沉浸式双语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动物科学专业论文题目范文第5篇

2、从《共产党宣言》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

3、马克思主义科学创新观的实践性本质及其当代意义

4、关于价值观与价值观教育问题的若干理论思考

5、理论自信视域下的中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创新路径研究

6、马克思廉政建设观及其对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启示

7、学习党的领导人讲话精神必须正确处理的几种关系

8、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历史使命

9、关于21世纪的中国马克思主义

10、理论武装在新时代的科学内涵与现实要求

11、科学社会主义的真理力量及其新时代意蕴

12、浅析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

13、马克思主义如何内化为人民的信仰

14、论中国共产党的理论自信之源

15、实证性的理论追求:对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再认识

16、习近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论的新贡献

17、论科技革命对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推动作用

18、95年来中国共产党的党建规律有哪些?

19、科学理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性”

20、为什么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能够兴旺发达

21、关于科学社会主义学科研究对象的思考

22、关于科学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的几点思考

23、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学习观及其当代意蕴

2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逻辑中的三个基本问题

25、从哲学的实践到实践的哲学

26、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作用

27、马克思主义整体性视域下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研究

28、中国共产党社会救助理念百年演进与实践经验

29、《红色中华》革命话语内容及建构途径(1931—1934)

30、浅析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

31、论科学社会主义对职工思政建设的积极意义

32、我们仍然生活在马克思所指明的时代

33、对意识形态几组概念的辨析

34、论马克思生活哲学的批判向度

35、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要彰显五个理论特性

36、对《资本论》辩证法的误解 及其理论效应

37、“混合所有制经济”概念与内涵的交叉科学检验

38、浅析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发展

39、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40、一个演化经济学的视角:中国经济学的使命

41、马克思的现代性思想和“中国道路”的创新性

42、马克思的整体性奠定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

43、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自由

44、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的动力机制

45、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质探微

46、从《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看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47、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科学社会主义观

48、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诞生论理

49、马克思恩格斯:与中国

动物科学专业论文题目范文第6篇

2、浅谈幼儿园科学游戏教学活动实施现状及对策研究

3、欧洲对学前教育游戏教学的反思及其启示

4、幼儿学前教育中科学游戏的合理运用

5、刍议学前教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6、幼儿园学前教育中科学游戏的有效应用

7、从化学小实验探究角度提升五年制学前专业学生的科学素养

8、科学游戏在学前教育中的实践探析

9、科学游戏在幼儿园学前教育中有效应用策略

10、在幼儿园学前教育中科学游戏的有效应用

11、从“蒙学”到“科学”

12、浅析科学游戏在幼儿园学前教育中的作用及意义

13、分析科学游戏在幼儿学前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14、科学游戏在幼儿园学前教育中的有效应用探讨

15、幼儿学前教育中科学游戏的运用经验分析谈

16、让幼儿在科学活动中主动探索

17、科学游戏在幼儿园学前教育中的有效应用探究

18、试论科学游戏在幼儿园学前教育中的有效运

19、幼儿科学教育中科学游戏教学设计的研究

20、谈幼儿园学前教育中科学游戏的有效运用

21、学前教育中科学游戏的运用研究

22、浅析科学游戏在幼儿学前教育中的应用

23、科学游戏在幼儿园学前教育中的应用分析

24、幼儿园学前教育中科学游戏的应用

25、中国版本图书馆月度CIP数据精选

26、科学游戏在幼儿学前教育中的运用探究

27、科学游戏在幼儿园学前教育中的有效应用分析

28、浅析幼儿科学教学策略

29、科学游戏在幼儿园学前教育中的有效运用

30、中国友谊出版公司等提供845种可供书目

31、科学游戏在幼儿学前教育中的应用

32、探析学前教育中游戏的重要性及实施策略

33、引导幼儿在科学活动中进行深度学习的思考

34、学前儿童科学理念形成的研究

35、大自然是科学教育最宝贵的资源

36、幼儿园学前教育中科学游戏的有效探究

37、《幼儿园工作规程》颁布以来我国学前儿童游戏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38、浅谈小班科学活动的材料投放

39、探讨如何在学前教育中开展科学游戏

40、试论在幼儿学前教育中如何运用科学游戏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41、幼儿园学前教育中科学游戏的有效运用

42、科学游戏在幼儿园学前教育中的实践应用

43、践行陶行知科学教育思想,培养时代新人才

44、科学游戏在幼儿园学前教育中的应用

45、利用生活资源开展幼儿科学游戏的分析

46、浅析不同幼儿游戏在教学上的有效运用

47、科学游戏在幼儿学前教育中的应用分析

48、论幼儿园教学中的身体伦理

49、科学游戏在幼儿学前教育中的应用策略探究

上一篇:石油工程专业论文题目范文下一篇:旅游美学论文题目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