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文学的审美特征范文

2023-09-21

影视文学的审美特征范文第1篇

郜斌

广一

实用艺术是指实用性与审美性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艺术,是一门与人们日常生产生活密切的艺术。通俗地说就是艺术的“生活化”:生产工具艺术化、生产过程艺术化、生产对象艺术化、生产成果艺术化。实用艺术大体上包括:建筑艺术、园林艺术、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等。实用艺术来自人民群众,服务人民群众,源自人民集体智慧,是一种普世的艺术,可以把这种艺术称为“下里巴人”与殿堂艺术家的“阳春白雪”进行区别。但这并非是实用艺术的“低级标签”,由于实用艺术更贴近生活,其在生活中的艺术价值不可低估,且实用艺术不乏传世经典。问题的关键在于实用艺术的审美过程和审美体验中,人们应该如何把握实用艺术的审美特征,从而能够借实用艺术审美体验艺术。

一、实用性与审美性

实用艺术的实用性与审美性二者是一个统一体。实用性是基础,审美性是上层建筑。审美性要服务于实用性,受到实用性的影响、规范、制约。实用性是艺术的载体,没有载体或者载体缺陷,审美是难以成立的。这是实用艺术最核心的审美特征。我国古代园林艺术是实用性与审美性完美结合的典型。园林是将大自然的风景素材,通过概括与提炼,创造各种理想意境,再现自然景观的艺术建筑。公元 1637 年,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的造圆学专著《园冶》问世,其作者是当时苏州吴江的画家计成。该书指出园林的兴建要始终观察“巧于因借,精在体宜”的总体指导思想,核心就是把“实用性和审美性和谐统一”。苏州园林是大家熟知的园林艺术集大成之作,关键就在“山水”和“人居”中体现了“和谐”。古人在生活的时 时处处都在讲究实用的同时兼顾审美的考虑,和谐让心灵归于平静,体现了朴素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维。古代民居建筑内部的大门、窗户、门楣、屏风、梁架、木柱、天棚、藻井、神龛、家具选材根据财力选择紫檀、红木有之,樟木、杂木有之,刨光上油,精细雕刻,浮雕、阴雕、透雕、圆雕,打磨抛光,上色,工序繁多。当人们从进入大门之时就可以感受到门楣、屏风辟邪扶正之气,梁、柱上楹联、对联、匾额的文曲气,藻井、天棚、家具上传说、故事的教化气息。这些都是最朴素的实用性与审美性统一的最好例证。现代社会,实用性与审美性之间的关系呈现出新的特点,审美性反作用于实用性的能力越来越强大。由Alexander Samuelson 设计的著名的细腰可口可乐汽水瓶从 1915 年脱颖而出至今成为了近百年的经典,符合可口可乐公司“看起来装很多,实际上装不多”的“实用要求”,但是,消费者欣赏的却是其优美的曲线手感和可乐的咖啡色共融的审美感受。在航空设计界流传着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如果飞机看起来很不错,那就对了,如果看起来不怎么样,那一定是失败的。2006 年世界杯足球赛的吉祥物狮子穿着德国队 10 号球衣,但是在德国却难以热销,原因是德国大部分消费者认为:只穿衣服不穿裤子是很难看的。失去了人们观念中的美感,艺术就是失败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在日常生产生活的审美需求在量与质上都比过去有了明显的提高。实用艺术作用空间也在不断拓展。大到汽车、住房,小到茶杯、筷子,不论材质、颜色、尺寸、款式、风格、节奏、比例、创意,让“美”附着在一切物品上是人们的客观需求。实用艺术在现代社会必须利用现代的理论、科技、工艺、方法满足人们的实用与审美的共同需求。

二、表现性与形式美

表现性与形式美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作品之中,成为艺术作品可以被感受、理解、悦纳的重要因素。“表现性”用美学语言来说,就是包括旨趣在内的专业媒介特征,是主体观念和表现材料外在统一规律的结合。是实用艺术一个重要的美学特征,它是凝固的,不可再生的,注重某种朦胧抽象的意蕴的表达。与注重模仿客观事物的再现性的戏剧、小说、电影等再现艺术有根本区别。这就是许多艺术作品“唯一性”与价值的最重要来源。世界上只有一幅《蒙娜丽莎的微笑》,从人物肖像、色彩、光影等方面,只可以被模仿,但是无法再现,包括达芬奇本人。在生活中,需要大量复制《蒙娜丽莎的微笑》供应市场,许多人在临摹名画,同一个主题,同一个画面,但是却因客观条件和主观意识的影响,呈现出差异。实用艺术的这种表现性,使得它比其他艺术更加偏重于形式美。“形式美”顾名思义是艺术形式所表现的艺术魅力和效果,主要指各种形式因素有规律,富含美感的组合,从而形成某些共同的特征和法则,包括色彩、线条、形体等因素,也包括对均衡、多样统一等形式法则。形式美具有强烈的动态发展规律,是随着人类社会不断发展,人类艺术素养与艺术创造、欣赏水平不断提高而不断进步的。人类在长期实践活动中发现和总结了许多形式规律,并且不断地创造出新的形式规律,从而大大提高了美的创造力和艺术的表现力。2008 年奥运会的吉祥物“福娃系列”:就是把中国传统审美文化思维与现代奥运文化完美结合的重要范例。主体符号:火炬、燕子、熊猫、藏羚羊、鱼都是中国的重要象征,色彩上覆盖了奥运会五环中代表五个大洲的“红、蓝、黄、黑、白”五中颜色,在命名上,“贝贝、京京、欢欢、盈盈、妮妮”谐音“北京欢迎您”,体现了中国人传统的“重意象,重吉瑞”的文化气息,表现性与形式美相得益彰。总之,在实用艺术中,表现性与形式美密不可分。形式美是表现性的外部体现,表现性是形式美的内在灵魂。二者的完美结合是实用艺术最重要的审美体验的来源。

三、民族性(地域性)与时代性

实用艺术具有浓郁的民族(地域)风格和鲜明的时代特色。主要原因在于实用艺术源于人们生产生活,必然表现出人们生产生活的特点,而这些特点受历史时期、地理位置,传统文化,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影响。不同民族(地域),拥有不同的起源,发展经历,其民族文化、宗教、科技工艺水平,审美取向各异,带来了文明的多样性和文化的多元性。中国汉族大部分生活在平原和丘陵地区,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气候为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少雨。主要以农业为主的生产生活特点在汉族传统文化中孕育出浓厚的“农耕文化”(又称为“大陆文化”)特色。讲究“天”、“中”、“和”、“正”、“大”、“藏”等特质,显示了明显的民族特征。把对自然“天”的崇拜体现得淋漓尽致,这是与其他民族文化最大的区别。最突出的就是宫殿建筑以皇宫为代表,其目的是为了显示帝王之威,因此有“高大深庄”四大特点。故宫的天安门是进入大清门后第一个重点建筑,大大高于一般房屋,不仅增加高度导向苍天,而且增加长度显示人主的厚实。“大”是占有空间众多,从大清门到天安门到午门到太和门最后到太和殿,由建筑的变化形成的节奏起伏的深长的时间进行中,不断加强人们对于帝王的敬畏情绪。“庄”是以建筑完全沿中轴线对称排列和墙柱门深红的色调来显示出来的,人在对称建筑中行进,内心会产生肃穆之感。在西欧平原,为海洋性气候,渔业与畜 牧业发达,受海洋影响大。建筑中石料的大量使用与东方善用木料迥异,建筑顶部坡度大,以减少冬季积雪覆盖。尤其是教堂的尖顶让人印象深刻。“蓝色海洋文化”所带来的挑战自然的精神表现得一览无遗。至于在百姓寻常生活里,锅碗瓢盆,无不表现出民族(地域)文化生活的烙印。具备民族性的实用艺术是具有生命力的。有一句话说得很精辟: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特定历史时期,民族(地域)文化发展的不同阶段性决定了实用艺术的时代性。“楚王好细腰,唐皇爱丰满”。不同时代人们的审美取向不同,使实用艺术成为了一种“现世艺术”,承载、代表了一个个具体的时代。中国瓷器,举世闻名,一些传世精品屡屡在世界拍卖界里创造拍卖神话。而在瓷器鉴定领域,瓷器真伪的依据之一就是“断代”———不同时代瓷器生产制作中的工艺手段和艺术风格的差异性。一件青花瓷,看是明朝还是清朝制的,是清朝前期还是清朝后期,有板有眼,时代的痕迹十分明显。在一些特殊的时期,社会矛盾特殊因素作用强烈,颠覆了常规的发展轨迹,也带来了独特鲜明的时代烙印。如中国文革时期,红色浪潮席卷全国,语录、领袖覆盖了几乎所有人存在的区域与当时西方社会主义浪潮的精神符号“切.格瓦拉”东西呼应,成为了 20 世纪中后期重要时代实用艺术源头。艺术的时代性在过去比较稳定,往往以百年或朝代而定,时间跨度较大。进入现代,国际交流频繁,信息技术的发展,科技、文化对艺术的影响日益提高,艺术流派层出不穷,艺术的时代性也更加突出,时间尺度短这与我国处于社会的转型期有着密切的关系。八十年

影视文学的审美特征范文第2篇

【摘要】中国诗歌以抒情性最为见长。中国诗歌的抒情性审美特征主要体现在诗歌意境的审美意蕴、诗歌抒情的审美情感以及诗歌语言的审美特质等方面。这三个方面分别对应着韵味、情味、滋味等古代诗论中的理论形态。“韵味”是对中国诗歌审美意蕴的概括,分为生活、人格、生命三个层次;“情味”是对中国诗歌抒情性审美情感的艺术表达,体现为具有崇高性质的审美快感、审美痛感以及具有诙谐性的审美谐感;“滋味”是对中国诗歌语言审美特质的挖掘,表现在诗歌语言的预设与情性、含蕴与情理以及音效与情韵等方面。

【关键词】中国 诗歌 抒情 韵味 情味 滋味

[Abstract]The most salient characteristic of Chinese poetry is its lyricism, the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which are reflected primarily in the aesthetic significance of poetic conception, the aesthetic sentiment of poetic expression and the aesthetic quality of poetic language. These three aspects correspond to theoretical forms of classical poetics, namely metrical charm, sentimental flavor and poetic taste, respectively. ‘Metrical charm’ is the summary of the aesthetic significance of Chinese poetry, and can be divided into a trio of subsistence, character and life. ‘Sentimental flavor’ refers to the artistic expression of the aesthetic sentiment found in Chinese poetry, and is appreciable through a sublime sense of aesthetic exaltation, pain and humor. ‘Poetic taste’ refers to the exploration of the aesthetic qualities found in the language of Chinese poetry. It is evident in the language of poem’s presupposition and feelings, its subtlety and reason, as well as its acoustic effect and emotional affect. Designed to aid in the reading of poetry, this paper presents a theoretical exposition of these literary concepts.

[Key Words] Chinese poetry lyricism metrical charm sentimental flavor poetic taste

中国诗歌以独特的抒情性而在世界文学之林别具一格,中国诗学则以独特性“辨于味而言诗”的审美方式自成特征。也就是说,“情”与“味”的关系是探索中国诗学审美特征之核心。尽管中国诗歌自身的本质特征是注重抒情地,而且读者把握情感的方式是“辨于味言诗”,然而遗憾的是在中国并未形成以探讨情感为特征、以“辨味”为方式的理论体系。正如清代何文焕在《历代诗话》序言中所言:“诗话于何昉乎?赓歌纪于虞书,六义详于古序,孔孟论言,别申远旨,春秋赋答,都属断章。三代尚已。汉魏而降,作者渐多,遂成一家言,洵是骚人之利器,艺苑之轮扁也。”[1]为此从中国诗学中本有的“韵味”、“情味”、“滋味”等概念出发来探讨诗歌所具有的带有普遍性的抒情性审美特征是我门意中之事。在不断迅速变化地现代社会中,由于人们对诗歌的认识价值及其审美视域的改变,人们解读诗歌已经远远超越了古人的审美眼光,甚至出现了诗歌理论意义深于诗歌自身意义的情况,这是诗歌文化研究的方式所促成的局势。中国当前的诗歌的抒情性审美研究也正在做这种布局,本文也以这种眼光着手从文本的审美视域出发探讨了一些诗歌的特征。但这绝不是别外生枝或者拾人牙慧,而是力图将这些理论形态置于诗歌意境的审美意蕴、诗歌抒情的审美情感以及诗歌语言的审美特质等视域做些现代思维的阐释。

一、韵味:中国诗歌意境的审美意蕴

中国诗学的意境理论的审美意蕴可以总归于一个“韵味”的范畴。这是因为中国人审美观念的源头是重味觉的,标志中国审美源头的“美”字也是从这一点出发来解释的。《说文解字》对“美”字的解释是:“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美与善同义。”后来徐铉又补充说“羊大则美”。古人觉得羊肉最好吃,尤其是大羊的肉,故将“羊大”二字合而为一来表示味道的甘美。其实,在中国古代,人们对一切的评价也自觉地遵从着从味觉感受出发去评价事物的习惯。对于中国的读者而言,他们在品诗时也善于从“味”的感受切入。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就有许多篇章以“味”论文。如《宗经》篇中论圣人的经典时说“余味日新”,《情采》篇中有“研味李老”,《体性》篇中说“吟咏滋味,流于字句”,《丽辞》篇中“左提右挈,精味兼载”,《隐秀》篇有“深文隐喻,余味曲包”,《物色》篇有“物色虽繁,而析辞尚简,使味飘飘而轻举,情晔晔而弥新”,《总述》中有“数通其极,机入其巧,则义味腾跃而生”等等。在这诸多从味觉谈作品的话语中,刘勰认为作品会产生“精味”、“余味”、“味飘飘”、“义味腾跃”的审美效果,而且他还指出了在这一过程中“情”的重要性,他在《情采》篇中说“繁采寡情,味之必厌”。实际上,刘勰主情而言味恰恰是中国诗歌意境理论必不可少的特征,只是显得零琐了些,而且此时还并未直接出现“韵味”的准确言说。当这种理论形态发展到唐司空图那里时,“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韵外之致”和“味外味”等一系列审美观点则有了明确的规定性,这被后人直接概括为意境理论中的最重要因素,亦即韵味。实际上,这一理论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概括诗歌意境本质特征的审美概念。宗白华说:“艺术的意境,因人因地因情因景的不同而不同,可见出种种色相,如摩尼珠,幻出多样的美。”[2]这里的“幻化出多样的美”正是中国诗歌意境所具有的审美意蕴,也就是韵味,它既体现了中国诗歌独有的情感和音韵美质,也概括了诗歌意境所具有的无限性及层次性,还蕴含着中国读者特具的人格精神和生命认识。当然韵味的无限性是我们无法完全把握的,这最直接的与我们的主观认识及知识涵养有关,还与不同的人的知解力和洞察力有关。但是我们完全可以在不同的层次把握韵味。这样,不同的读者所体味出的审美意蕴就会因认识高度的不同而现出不同的形态。很显然,我们所追求的还是具有高层次认识的审美意蕴。事实上,中国诗歌的意境在综合诗人、读者以及中国人特有的民族土壤及人格追求、文化风情等诸多因素的基础上对品诗者而言,其层次性是很明显的。具体而言,分别体现为生活层次、人格层次和生命层次。当然,在各个层次上意境的审美意蕴仍然是无限的。更明确的说,意境审美意蕴的层次性的划分不是基于其无限性的,而是按照读者的知解力、人格精神以及生命意识等的不同来划分的。

(一)诗歌意境的生活层次

对于一般读者而言,其鉴赏诗歌有意无意所追求的是艺术真实,也就是在人们的情感体验世界里有极其的真实感和符合性。由于中国诗歌自身的抒情性特质,这种艺术真实自然就与生活现象融合在一起。更明确的讲,这种艺术真实的来源就是生活,所以称此为诗歌意境的生活层次。也就是说,我们读诗歌其实在自觉地挖掘生活中的情理。对于诗人而言,这是他们创作的初衷,为此,他们借助于以景言情、情中寓景、情景交融、移情于景等诸多的方式,凭借这些方式抒写的是自然界中树木花草本有的现象给予他们的情感,但符合人们生活中的情理。从《诗经》、《楚辞》一直到现当代的诗,莫不如是。正因为此,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文学有二元质焉,曰景,曰情。”

在表情达理的景物之中,有很多已被文学理论家概括为意象。这里需要解释的是,并不将意象单独作为一种理论置于诗歌的审美过程,而只是把它作为一种理论术语用作对意境理论的言说。很明显,他和意境并不是同一回事。

从意象所表达的终极意思来说,它是更好的为诗歌意境作补充的,是使得诗歌意境审美意蕴具有内容的无限广阔性而必不可少的。比如“梅”意象所表达的是清高芳洁、傲雪凌霜的意思,那自然就符合令人敬畏、钦佩的生活情理。由“云”所构成的意象中“孤云”所表达的是凭士幽人的孤高,从而符合当时文人在生活中孤高狷介的厌世清高之理。陶渊明《咏凭士》有“万族各有托,孤云独无依。”杜甫《幽人》有“孤云亦群游,神物有所归”。“暖云”意象所表达的是春天的感受,自然符合人与人之间那种温暖的生活情理,罗隐《寄渭北徐从事》中有“暖云慵堕柳条垂,骢马徐郎过渭桥”。“停云”则符合对亲人朋友思念的生活情理,如陶渊明《停云》“霭霭停云,濛濛时雨,八表同昏,平路伊阻”;辛弃疾《贺新郎》词“一樽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等等。

中国诗歌意境的生活层次是让生活情理预示诗歌的含蓄性。诸多固有的自然景物在诗歌中被赋予生活中本就存在的情理,这些情理只不过作为对象而隐秘地被描述了出来,达到诗歌意境内容的无限。如韦勒克所言:“意象可以作为一种‘描述’存在,或者也可以作为一种隐喻存在。”韦勒克做出了一个非常关键的表述“隐喻的存在”,实际上诗歌意境的审美意蕴在生活层次上所追求的也正是这种“隐喻”,用我们自己的话说就是诗歌所表达内容的含蓄。因为将现实事物一丝不漏地描述出来的诗歌其实并不具有广阔的审美空间,所以过度的生活真实反而会抹杀诗歌的韵味,降低其艺术魅力。由于这一原因,郭昭第从表象的审美视角对这一现象做了精辟的言说,他认为:“文学意象的表象是作家对于现实世界自然事物的显现和映现,所以常常能在有限之中寓着无限,在特殊之中寓含现实世界事物的普遍秩序,能够显示现实世界自然事物的本质属性。”[4]从意境的生活情理视角而论,意象也就是对生活的情理的“显现”和“映现”,其目的就是为了使诗歌韵味达至无限。

诗歌意境的生活层次指的是诗歌对生活本身的情理的反映,而不是直接指生活。把握诗歌意境的生活层次应该说是读者在鉴赏诗歌时必不可少的环节,因为只有对生活情理理解到一定的程度时才能进入对意境更高层次的探讨。所以这一层次是诗歌审美意蕴的“基础”层。

„„„„

本文对诗歌意境、审美情感、语言特征等方面作了另类言说,虽然在对中国诗歌的抒情性审美特征作了具有当前认识性的阐释,而且以力所能及的论述力图全面,但是任何一种理论的研究并不具有完美形态。而且在写作过程中又遇到了一些又能引起人思索的问题,诸如诗歌的审美特征在中国特定民族地域中的宗教情怀、文化意识、身体审美、跨文化跨地域性以及中西对比性等方面很少介入甚至并没有具体的介入,就连叶维廉先生在《中国诗学》中从广狭两义来论诗的具有极大开拓意义的观点也没能做进一步认识,这一系列问题有待于做更详尽的探讨。 参考文献:

[1][清]何文焕辑:《历代诗话》(上)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3页。

[2][9][12]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71页,第59页,第86页。

[3]【美】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著:《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213页 [3][4]郭昭第:《文学元素学:文学理论的超学科视域》,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307页。

[5]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7页。 [6]乔以钢主编:《现代中国文学作品选评》(A卷),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98页。

[7]朱立元主编:《美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253页。

[8]冯友兰:《冯友兰学术文化随笔》,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年,第102页。 [10]叶朗:《中国艺术的意境》,选自《神州学人》,1998年第8期,第35页。 [11]王文生:《中国美学史:情味论的历史发展》(上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8年,第4页。

[13]李壮鹰、李春青主编:《中国古代文论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211页。

[14]傅庚生:《中国文学欣赏举隅》,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年,第169-170页。 [15]郭昭第:《审美形态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第216页。

[16]【美】乔纳森〃卡勒:《结构主义诗学》,盛宁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234页。

[17]【加】诺思罗普〃弗莱:《批评的剖析》,陈慧等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19页。

[18]李珺平:《中国古代抒情理论的文化阐释》,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12页。

[19] 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44页。 [20]伍铁平主编:《普通语言学概要》,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144页。 [21]羊春秋:《唐诗精华评译》,长沙:岳麓书社,1997年,第170页。

[22][23] 叶维廉:《中国诗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第16页,第19页。 [24]【德】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下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210页。 [25] 王力:《古代汉语》(第四册),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1527页。 [26] 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96页。 [27]高友工:《美典:中国文学研究论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第224-225页。

影视文学的审美特征范文第3篇

一、情景假设营造氛围的审美特征

现代舞台表演往往是按照已有的剧本将其中涉及到的故事情节进展开表演, 表演的内容往往与生活相连却又不同于我们的生活, 它只是将我们生活中可能发生的事情进行模拟, 在进行表演时很多情节会受到时间和空间以及周围环境的限制, 达不到理想的表演效果, 为了达到更加生动形象的表演效果, 往往会在展开表演的同时加入一些美术设计, 通过其情景假设营造氛围的审美特征来加强舞台效果, 将一些受限的环境因素以及幻想的奇艺场景都表现出来, 利用现代舞台美术设计的这种审美特征将剧中表演者的情感与营造的情景相结合, 使观赏者将舞台的表演与生活相互联系, 融为一体, 通过美术设计, 将舞台上不能真实出现的事和物以虚拟的形式展现出来, 充分体现其审美特征。如《雷雨》的空间与情景处理, 在表演时不可能真的将表演者暴露于风雨交加的夜晚, 为了达到更形象的舞台效果, 通过使用美术设计将舞台营造出雷雨交接的场景, 通过这一审美特征, 达到电闪雷鸣的效果, 进而开展故事情节中的表演, 将情景的假设与人物的表演相结合, 利用这一审美特点来充分突出人物的内心变化, 营造出紧张、神秘的氛围, 来吸引观众的目光。

二、追求艺术形式美感的审美特征

一般情况下人们对舞台表演节目的评价不止针对节目本身的表演, 同时也会受舞台美术设计等因素的干扰, 所以舞台节目的表演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生与舞台的美术设计有关, 充分利用其艺术形式的审美特征给人带来的美感, 与整个舞台氛围相结合, 利用现代科技技术、多媒体技术将舞台美感带到人们面前, 在某些情况下仅仅依靠表演者的努力并不能取得完全的好评, 如果舞台的美术设计与表演者的艺术形式格格不入, 这样无论多么精彩的节目表演都很难得到观众的称赞, 只有通过现代舞台的美术设计追求艺术美感的方式来营造现代舞台的氛围, 将表演的内容与舞台审美特征中的每一个细节都结为一体, 才能得到所有观赏者的一致认同。如在舞蹈表演中, 为了展现舞蹈带给观众的柔美感觉, 以及突显表演者婀娜的身姿, 可以根据其追求艺术形式美感的审美特征来进行舞台的美术设计, 在舞台中加入柔美的曲线并让这些曲线以动态的形式出现在观众的面前, 同时通过与舞台上的整体色彩相结合为表演者服务, 使每一个细节的设计都达到追求艺术美感的效果, 更加突出表演者每一个舞蹈动作的娴熟与优美, 进而来烘托表演的精彩。

三、灯光色彩传递信息的审美特征

舞台的表演需要表演者全身心的融入到设定的情景当中, 我们都知道, 如果不是真实发生的事情很难将它演绎的真实生动, 在情感的展示与表达中总会与现实中有点差距, 虽然表演终归是表演, 但是导演者要通过各种方式让表演节目的人投入最真实的情感, 让观众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为了达到这种效果, 在开展表演时一定要设计好舞台上的灯光和色彩, 结合舞台上灯光色彩传递出来的审美特征来进行表演, 使其营造出来的空间氛围与表演者书法的情感相结合, 充分利用美术设计的审美特征来吸引观众的眼球。我们都知道色彩分为暖色和冷色, 不同的灯光色彩表达的具体寓意也不同, 它不但可以给观众带来视觉上的变化和冲击, 还能有效带动表演者情感的转变以及投入, 同时还能展现表演者内心深处的具体情感, 通过这种美术设计的审美特征, 来描述表演者内心活动的变化, 使表演者的每一个动作都变得更加自然, 颜色的变化还可以推动故事情节的开展, 在灯光色彩的推动下使表演者的动作以及情感变化, 进而提高艺术表演的精彩程度。

现代舞台艺术的表演的成功与否与整个舞台营造出来的审美特征有着紧密的联系, 舞台空间、时间的设计一定要围绕故事的情节进行展开, 所有细节的变化都需要具体的舞台场景, 无论是舞台场景的模拟、艺术形式美感的追求还是灯光色彩的变化, 它们都与表演者有着密切的联系, 利用审美特征来服务于整个表演中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情境, 通过对整个舞台进行美术设计, 利用其不同的审美特征来突显人物内心情感的变化, 将整个表演过程演绎地更加生动更加形象, 使表演者的表演更加真实, 同时带动观众的情感, 使表演更加成功。

摘要:现代的各种表演效果不仅仅取决于表演的技艺还与舞台的美术设计有很大的关联, 舞台的美术设计能够有效地营造表演者所需要的环境氛围, 有利于节目表演情节的发展, 为整个表演添上画龙点睛的一笔, 现代舞台美术设计主要包含灯光的设计、色彩的设计、道具的设计以及服装的设计, 本文通过阐述现代舞台美术设计的具体审美特征来突出其在舞台表演中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舞台美术,设计,审美特征

参考文献

[1] 王矾.论现代舞台美术设计的审美特征[J].大众文艺, 2016, (4) :52.

影视文学的审美特征范文第4篇

摘要:大众影视文化作为当代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伦理功能。但是,由于许多大众影视文化工作者在巨额经济利益的驱使下,放弃了其应有的道德原则和社会责任,从而导致了部分大众文化影视作品出现了庸俗、低俗和媚俗的不良倾向。对大众影视文化进行伦理分析和审视,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并发挥大众影视文化的伦理导向功能,规避其对社会大众的不良影响,具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大众影视文化;“三俗”文化之风;伦理分析

2010年7月23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就深化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研究问题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引导广大文化工作者和文化单位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这是近年来中央最高层首次明确强调抵制“三俗”之风,一场新的文化领域的“道德运动”正在掀起,如何反“三俗”已成为当代中国文化体制改革的重大课题。大众影视文化作为当代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宣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抵制“三俗”之风的重要阵地。因此,从伦理学的视角出发,对大众影视文化进行分析和审视,将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大众影视文化的伦理功能,规避其伦理困境。

一、大众影视文化的界定

大众影视既是现代社会最主要的大众传播媒介,也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和一种文化形态。其中,“电影是一种以活动照相术结合幻灯片放映发展起来的综合艺术,主要流程是用电影摄影机以每秒摄取格画幅运动的速度,将运动过程拍摄在条状胶片上,成为许多格的动作逐渐变化的画面;然后经过一定的工艺过程,制成可以放映的影片:当影片通过放映机以同样的运转速度被灯光连续的投影于银幕时,由于人类视觉具有暂留印象的特性,观众便从银幕上看到像是实在活动的、放大了的活动影像。”电视“是使用电子技术传播图像和声音的现代化传播媒介。它通过光电变换系统把图像、声音和色彩转换为信号,用电缆和天线发送出去,由接收端将电信号还原为图像、色彩和声音,重现在荧屏上。”可见,仅从电影和电视的技术定义来看,二者仅仅是大众传媒的两种手段。因此,从二者仅作为传播手段来看,它们既可以与大众文化相结合从而形成大众影视文化,也能够成为传播主流文化和精英文化的重要载体。从电影文化和电视文化的实质来看。二者均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大众心理的结合体。大众电影文化和大众电视文化,在大众文化特征方面具有诸多的相似性。这也就使得理论界在进行大众文化研究时经常将二者合在一起,合称为大众影视文化,即指以相对完整和独立的影视作品为主体的影视存在形态。其具体类型包括电影故事片、电视剧、艺术电影以及影视记录片等。

商业片和娱乐片是大众影视文化最主要的组成部分,突出体现着当代社会大众的文化需求、精神需要和道德要求,其生产目的和运行机制带有鲜明的大众文化特征。尤其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大众影视文化凭借其低廉的价格和轻松愉快的叙述方式越来越成为人们缓解心理紧张和宣泄情绪焦虑的重要途径。

二、大众影视文化的特征

大众文化时代,也被称作文化工业时代或商业文化时代。在这个时代里,一切生产活动包括艺术创作都以商业利润为核心,一切产品包括艺术品都必须转化为商品,进入市场流通领域,实现商业价值。大众影视作品与音乐和文学创造相比,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和人力。这也就决定了制片商对大众影视剧作品商业利润的关注远远高于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而大众影视文化的创作目的与艺术本质的不断背离必然导致大众影视文化本身的大众文化特征日益凸显。美国的丹尼尔-切特罗姆曾对电影的作用发表过这样的意见:“电影的诞生标志着一个关键的文化转折点,它巧妙地将技术、商业性娱乐艺术和景观融为一体,使自己与传统文化的精英显得格格不入。”因而。大众影视文化具有鲜明的商业性、娱乐性和大众性特征。

第一,商业性是大众影视文化的最根本特征,也是其与生俱来的特性。大众影视文化从其诞生之日起,其目的就是通过娱乐大众而获得经济利润。从大众影视作品的制作和资金循环而言,它主要遵循的是市场规律和商业运作。制片商的投资行为和产业化生产的最终目的和动力就是巨额的商业利润和商业回报,这种情况必然导致收视率和票房收入成为衡量大众影视作品的最主要标准。美国的好莱坞被公认为是世界商业电影的主要产地,据资料显示,好来坞影片的票房收入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就已经占有全球票房的百分之七十。尤其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好莱坞几乎成为了商业电影的代名词。另外。影视文化的商业性还体现在影视剧作品的“明星制”和随片广告的加入。“由于有了明星制,制片业有了属于自己的‘预定市场’。明星的形象和名字成为了影片的商标,从而建立起观众(消费者)对影片的消费吁请结构,因而影片销售量、票房收入便可以相对稳定。”这样,影视剧作品就可以充分发挥明星蕴含的商业价值。获得更高的票房收入。随片广告和嵌人式广告是广告加入影视作品的两种主要方式,其中,随片广告是在片头或片子中间加入广告,而嵌入式广告是将某种商品的商标或实物直接体现在影视作品中。与随片广告相比。嵌入式广告的形式比较隐蔽,不容易引起观众的反感和不满,因而成为了影视作品中比较常采用的一种广告形式。比如我国著名导演冯小刚的《手机》、《天下无贼》等作品中,商业广告就比比皆是。可见。无论从大众影视文化作品的创作目的、运行机制、评价体系还是作品内容,都充满了商业性的特征。

第二,娱乐性是大众影视文化的又一重要特征。大众电影的商业性和娱乐性是紧密相联的,其中,商业性是对大众影视文化作品出发点和最终目的的关注。而娱乐性则侧重于对大众影视的内容和风格所体现出来的伦理取向和道德内涵进行总结和归纳。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大众影视文化的商业性特征决定了娱乐性,而大众影视文化在内容和风格方面的娱乐化趋势则是商业性特征的体现和实现商业目的必不可少的手段。在高科技时代和全球化的语境中,大众影视文化作品通过营造视觉化和奇观化的影像世界,满足了现代人的视觉心理需求,丰富了现代人的视觉内容。缓解了现代人的精神压力,释放了人性中的种种欲望。比如刀光剑影、神奇诡秘的武侠片为大众编织了个人英雄的梦世界。满足了人们对自由和浪漫的渴望;光怪陆离的科幻片刺激着人们的想象力,表达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向往;扑朔迷离、结构紧凑的侦探片满足了人们的好奇心和对正义的追求:缠绵悱侧的言情片满足了人们对美好爱情和真挚情感的向往;而温馨、轻松的家庭剧则是普通百姓现实生活和现实情感的表达。大众影视文化作品的娱乐性不仅体现在类型和内容上。也表现在影视文化作品的宣传和炒作

上。大规模宣传造势、明星效应和新闻炒作已经成为当代影视文化传播最重要的环节。甚至很多商业电影在这方面的投资远远高于电影本身的制作费用。可见,无论是大众影视文化作品的内容还是传播过程。其目的都是为了吸引大众的眼球、迎合世俗的娱乐化、视觉化和平面化的需要,这也致使影视文化作品本应包含的道德内涵、理性厚度和历史沧桑感被大众的消费性和娱乐性所淹没。

第三,大众性是大众影视文化存在和发展的动力。现代社会。大众影视文化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人们日常生活和休闲娱乐最主要的方式和途径。由于大众影视文化的主要艺术定位是满足大众的共同口味,从而导致了大众影视文化的类型化趋势及其数量规模的不断发展。人们已经习惯于在某一段时期欣赏某一类型电影或电视剧,看其他人都看的大片。尤其是包括网络、电视、光盘等一系列大众传媒手段和信息传播产业的飞速发展使大众影视文化作品扩展到世界各地,进而形成了全球性的大众文化氛围。好莱坞大片的全球同步上映就是大众影视文化大众性特征的突出体现。

商业性、娱乐性和大众性构成了大众影视文化的最基本特征。这三个特征紧密联系。体现了大众影视文化的大众文化特点。其中,商业性是大众影视文化的根本目的,娱乐性是实现商业性的主要途径和方式,而大众性则是其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动力。

 三、大众影视文化的伦理功能

大众影视文化是当代社会大众日常生活娱乐的主要方式,具有着重要的社会功能。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心理焦虑和情绪紧张成为大多数人的精神状态,这使得人们需要一种轻松、娱乐化的方式来缓解压力、调节身心平衡。大众影视文化通过营造视觉情境和充分调动观众的情感参与热情。满足了大众的情感需要,调剂了大众的现实生活。尤其是在商业化的当今时代,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已经成为了一种奢侈品,而大众影视文化作品恰好为普通大众提供了交流的主题。当然,除了人性欲望的满足和人际交流的需要外,大众影视文化作品也为观众提供了角色认同的蓝本,使观众在欣赏影视剧的过程中获得虚幻的满足感。

大众影视文化具有着重要的伦理功能。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道德观念和伦理价值取向。进而影响着社会大众的心态、社会的道德风尚和道德水平等。因而,对大众影视文化的伦理功能进行分析和讨论。既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大众影视文化的道德内涵和道德功能,也有助于我们能够有效的对大众影视文化进行道德约束和道德理性引导。

大众影视文化是现代科学技术和艺术的结合体,是人们为自身构建的心理宣泄和补偿的虚幻空间。这使得娱乐功能自然成为了大众影视文化的特质。但是,大众影视文化作为一种文化艺术形态,其本质在于满足人的深层次要求。“原始艺术之最高的社会职能是统一……而且更能提高人类的精神。科学充实并提高了我们的知识生活,艺术也同样充实并提高了我们的感情生活。艺术和科学是人类教育中两种最有力量的工具。所以艺术不是无谓的游戏,而是一种不可缺少的社会职能。也就是生存竞争中最有效力的武器之一;因此艺术必将因生存竞争而发展的更加丰富,更加有力。人们致力于艺术活动,最初只是自己直接的审美价值。而它们所以在历史上被保存下来并发展下去,却主要因为具有间接的社会价值。艺术对于社会福利的重要意识已经存在于各时代的人类中了。”可见。大众影视文化作为当代社会最具影响力的大众文化形式。蕴含着深刻的道德内涵和道德精神,发挥着重要的伦理功能。必将从多角度塑造着人类的人文精神。

 第一,大众影视文化蕴含着伦理等人文精神价值和大众对真善美人性的追求。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使人们逐渐远离了田园经济和自然生活方式。而不断增加的生活风险和精神压力又使人们处于严重的精神困境中而无法自拔。大众影视文化凭借其逼真的影像和美好的情境使观众在欣赏过程中获得了精神的自由和人性的解放。大众影视文化以人性的美和善作为价值导向,引导着人类善的回归。大众徜徉在大众影视文化构建的“精神家园”中,心智获得了健康发展。精神得到了审美的愉悦,道德情感找到了依托。正如《廊桥遗梦》打动人心之处已经不仅仅是主人公的情感故事,而是影片体现出来的对真情和道德责任的呼唤;《泰坦尼克号》的风靡则体现了人们在物欲横流的年代对人类真挚情感以及道德职责的追求和向往。

第二,大众影视文化有助于构建整个社会的伦理价值趋同体系。大众影视文化不仅为社会个体提供了精神抚慰,也成为了鼓励人们以快乐的心态追求道德价值和道德理想的动力。大众影视文化通过类型化的故事情节,使大众得到了一定的道德关怀和价值引导。例如以社会道德生活为题材。以人伦情感为主线和家庭成员的情感纠葛为主要内容的家庭伦理剧的兴起。就体现了当代社会人们对传统家庭美德的弘扬和对现实家庭道德问题的思考。以战争题材为主要表现内容的战争片,如最近热播的电视剧《亮剑》、影片《集结号》等,则充分表达了社会民众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对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的歌颂。

可见。大众影视文化在终极价值意义和社会道德价值导向问题上与社会主流价值形态具有一致性,它为人们形象地描绘出了“至善”的理想图景。鼓励人们不断地寻找自身的理想价值和人文精神。进而形成积极向上的社会道德价值体系。但是。大众影视文化中的很多影视作品则被媒体称为“很黄、很暴力”,比如李安导演拍摄的电影《色戒》,在威尼斯获奖时遭遇记者及影评家批评,继而被奥斯卡拒之门外。在美国公映时。被认定为限制级影片。而在中国大陆却赢得了一片赞美之声。甚至很多观众认为触动他们的是影片透露出来的颓废奢华、纠缠的情感、模糊的道德界限和男女主人公的性爱镜头。通过《色戒》我们可以看出,缺乏道德理性指导和道德关怀的大众影视文化作品。必然导致社会大众道德的坠落和价值观的混乱。

 四、大众影视文化的伦理困境

大众影视文化关注平民的日常生活。迎合大众的口味,满足了大众的精神需求,具有积极的伦理功能。但是,大众影视文化也存在明显的不足,尤其是大众影视文化对其商业本性和娱乐特征的过分关注。遮蔽了大众影视作品本身所蕴含的道德价值和深度的伦理精神,这也就使得很多大众影视文化作品缺乏对道德内涵、终极价值和社会责任的深刻认识。而是凸显出平面化、无深度、反神圣以及反传统等文化表征,进而弱化了艺术本身的社会批判和道德教化功能,从而走人了伦理困境而无法自拔。

大众影视文化是市场经济发展和大众传媒不断进步的产物,其创作目的和运作机制完全市场化的轨道运行,经济效益和票房收入日益成为衡量大众影视文化生产的重要参数。为了赢得尽可能多的观众和商业利润,大众影视文化不断远离其本身蕴涵的伦理价值和道德内涵,向大众日常生活品味贴近。这就促使大众影视文化将经济效益作为追求的终极目标。将迎合大众的口

味作为实现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大众影视文化作品的模式化、平面化和世俗化,必然导致其对人文精神和道德批判功能的背离。大众影视文化作品从本质上来讲,是一种文化商品,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商业利润。为了提高市场效益,大众影视文化不断削平其本身的深度模式,降低审美品味,消解历史意义和社会责任,消弭艺术和生活的界限,用以迎合大众的口味,吸引大众的眼球。在这一过程中,金钱、性欲、感官享乐、消费主义、极端的个人主义道德价值观等逐渐成为影视文化表现的主题,价值理想、道德追求和人文关怀则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范围,传统影视艺术的道德教化功能逐渐被娱乐消费功能所替代。

大众影视文化的娱乐消费功能,使得大众影视文化作品中充斥着以满足感官刺激为目的的性爱和色情因素,以刺激消费和奢侈享受为目的的时尚因素,以及以满足大众好奇心为目的的野史和秘闻。大众影视文化对其娱乐功能的关注和对大众口味的迎合,导致了电影的类型化趋势。大众影视文化制作商为了获得尽可能多的观众,降低投资成本和规避市场风险,从内容和形式上模仿成功的作品就成为了最佳选择。而电影的类型化趋势压抑了文化作品的独创性和主体性,比如影视圈出现的“戏说热”、“清官戏热”、“武打热”以及电视剧出现的“韩剧热”、“婚姻家庭剧热”等。无论是这些大众影视剧作品的形式还是内容,基本上都是大同小异。大众影视文化作品的类型化趋势使得大众逐渐呈现出审美疲劳和道德关怀淡漠的表征。事实上,大众影视文化作品中过量的感官刺激因素经常会对观众尤其是青少年造成严重的错误引导。例如在美国哥伦比亚中学发生的枪杀案中,肇事学生就是由于观看了《骇客帝国》等一系列充满恐怖和暴力的影片而产生了模仿的冲动,从而导致了惨案的发生。而香港娱乐圈发生的“艳照门”事件。使很多青年学生深受色情照片和录像的影响。“艳照门”以后在学生中曾出不穷的模仿事件就是最好的例证。可见,只要大众对大肆渲染的感官刺激充满热情和好奇,以商业效益为导向的大众影视文化作品仍将迎合他们的口味,成为误导观众道德观和价值观的源泉。

大众影视文化的商业本质和娱乐消费功能决定了当今社会的大众影视文化作品不再像经典文化那样承载着社会的真善美本质和人生的真谛。而是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一次性文化消费品,即快餐式的文化。大众影视文化作为一种快餐文化,表现出了无主题、无深度、平面化、反权威、反传统、反普遍价值和反永恒价值的特征。这种大众影视快餐文化不断取消深度模式,消解精英文化特有的道德理性意义,从而不再肩负对社会和个体的伦理道德取向进行审视和探索的责任,也不再承载文化的道德内涵和审美价值,而是使大众影视文化作品仅成为满足大众感官刺激的途径和方法。同样。这种快餐文化表现出来的平面化特征,使影视文化作品不再具有精英文化的沉重和焦虑,即便某些作品具有一定的主题思想,但其主要目的也是为了满足大众的感官刺激和娱乐消遣。大众影视文化作为一种快餐文化,导致了很多影视文化作品呈现出“昙花一现”、“转瞬即逝”的局面,即使某些大众影视文化作品在某一时期引起了观众的巨大反响。但由于其本身缺乏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人文价值,也就很快被大众所遗忘,也就很难成为经典。大众影视文化表现出的反权威、反传统的特征,使很多作品的历史感消失,进而表现出碎片化的趋势。比如现在社会流行的很多先锋实验电影。其内容无论在空间还是时间上都具有很大的跳跃性,其图像展示的也不再是某个完整的故事或事件。而是很多片断。

总之,大众影视文化的商业本质和娱乐性特征决定了其必然要迎合大众的口味,满足大众的需求。随着大众影视文化作品的商品化和消费功能的强化。大众的审美兴趣日益集中到游戏消遣和感官刺激,而大众审美兴趣的转变又反过来促使大众影视文化作品缺乏对影视剧本身的人文内涵的深度挖掘和对人性问题的深刻探讨,进而逐渐成为宣扬享乐主义、消费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的平面文化和快餐文化,从而导致影视文化作品人文精神的蜕化和道德内涵的缺失。走向伦理困境而无法自拔。因此,当代中国大众影视文化的现状就要求我们必须对其进行辩证的分析,既要看到大众影视文化的积极道德功能。也要充分认识到大众影视文化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1]王一川.大众文化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陶东风.大众文化教程[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美]丹尼尔·切特罗姆.传播媒介与美国人的思想[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

[4]何建平.好莱坞电影机制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

[5][德]格罗塞.艺术的起源[M].蔡慕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影视文学的审美特征范文第5篇

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 广西 南宁 530031

摘 要:中职文学欣赏课是语文课堂教育的延伸和补充,在中职学校开设文学欣赏教学,能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开阔学生眼界,为中职学生毕业踏入社会的继续教育或自学打下基础。

关键词:中职;文学欣赏;教学

文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文学包含了情感、虚构和想象等综合因素的语言艺术行为及其作品的统称,指诗歌、散文、小说、报告文学等,它既是语言又是艺术,它同音乐、戏剧、绘画等并称“美的艺术”。文学欣赏是文化传承、感受的方式,下面谈谈在中职学校文学欣赏课程教学的现状与感想。

一、中职文学欣赏教学现状

1.很多学生不清楚什么是文学审美,不知道文学欣赏应该遵循的原则和方法,更不用说提高自己的文学欣赏能力了。文学欣赏是在对文学作品形象感受的基础上进行理性评判的过程,文学鉴赏是一个审美的过程,也是一个认识、评价的过程,面对缤纷多彩的文学作品,很多学生不知道哪些是美的作品,即使知道某些作品是美的,却不知道为什么美,不能对作品做出正确的评判,更不用说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文学欣赏了。

2.部分学生对文学欣赏存在着庸俗化的态度,以纯粹的感性快感取代美感。文学欣赏是一个文学审美的过程,要求我们摆脱庸俗、狭隘的观念,以审美感性的直觉心态和科学的理性获取美感和认识。目前,很多同学在进行文学欣赏时,对其评价和认识仅仅停留在表面的层次上,并不能从审美知识的角度去对作品进行一个科学的评判,往往以一种简单纯粹的快感取代美感,从而忽略了文学作品美的本质。

3.对文学欣赏的方法把握不准,不能深层次的把握文学审美的问题。文学审美标准不是个人的尺度,它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其正确与否,归根到底要看是否能够根据作品的内涵,揭示作品的客观属性和审美价值,很大部分同学在文学欣赏过程中,对判断对象的美丑和价值高低的尺度把握不准,自觉不自觉的运用自己的主观感觉去评价作品的美丑,这样往往把握不住作品的本质的东西,收获的只是表层。

4.大部分中职学生的文学知识功底差,对文字或句子都没能把握准确。很多的中职生对于文字性的学习颇为厌烦,加之语文知识功底不强,对词语、句子的一些读音或理解都存在较大的问题,渐渐形成对文学欣赏课程的厌烦。

二、中职文学欣赏教学的思考

(一)提高中职学生文学欣赏的途径

1.开展文学作品晨读,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认识。中职学校开展文学作品晨读,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认识。在学校层面或者专业层面上,由学校或系部统筹计划安排,挑选典型、经典诗歌、散文等作为晨读必须掌握作品。通过班级、系部层面一一要求每个学生能分析欣賞几篇代表文学代表作品,主要持之以恒,中职学生对文学的认识和欣赏水平也能得到相应的提高。

2.开展文学作品朗诵比赛,强化学生对文学作品欣赏。在中职学校开学文学作品晨读,在期末或期中定期以班级、系部、学校举办文学作品朗诵、赏析,在晨读的后期以比赛的方式进行总结文学作品晨读,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意识到文学的重要性、陶冶学生的文学情操、增强学生的文化功底,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3.语文课程中应把词汇、语句理解列入重点内容。基于大部分中职生对常用词汇、语句理解存在较大的问题,加之文学欣赏课程其实是语文课程教育的延伸和补充,那么基于学生存在的基本问题,应当放置于语文课程教育的重点。在语文课程中把基础性的认字、词句理解等基础性问题解决后,在文学欣赏课程中教学可以把更多的文学欣赏进行一一分析,慢慢赏析,细致品读。

(二)教师文学欣赏教学方式多样化

在中职生学习文学欣赏中,单一的学习方式容易导致学生对文学欣赏失去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教学方式应由传统的单一方式改革多样化的文学欣赏教学。文学欣赏课程荟萃了诗、词、曲、赋、散文、戏剧、小说等精美的文学作品,思想性、艺术性都具有鲜明的审美特征,为审美教育提供了丰富宝贵的素材,可以说,文学欣赏教学和美育的根本任务是一致的,文学欣赏应把文学审美教育作为实现根本教育目的的一个重要途径。根据不同形式的文学作品,采用不一样的教学方式。

文学语言的艺术性,首先表现在塑造形象的准确性、生动性和形象性上,拿《孔乙己》来说,可以采用角色扮演法。文章精彩部分如“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诸如此类有语言对话类的文学作品,可以采用角色扮演法,找几组学生角色扮演,在活跃的氛围中对比、思考、赏析主人公的语言和文学欣赏的妙处。

文学语言的艺术,其次表现在它传达情感的强烈性、浓厚性方面。描述表达物类的文学,采用视频播放、图片等形式形象展示,如《白杨礼赞》“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的农民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折磨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诸如此类写物的文学,往往是以物喻人,精神的提升,采用视频、图片,从图形、声音展示,给人以视觉、听觉上的刺激,加深对作品的认识,吸收文学精髓。

语言的艺术,最后表现在优美动听,富有音乐性方面。对于此类的文学作品,很多已经被人们深深喜爱,改编为歌曲,此类作品可以通过它的音乐或歌曲欣赏,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如《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参考文献:

[1]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2]付玉东.对职业院校文学欣赏教学现状分析及思考,2011.

[3]尹缉熙主编.文学鉴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影视文学的审美特征范文第6篇

龚妮丽艺术简历

1951年生于贵州贵阳,自幼随父母学音乐,初中毕业当过下乡知青、文艺团体乐队演奏员。1989年获贵州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文凭,同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文化书院比较文化研究班,1990—1992年赴比利时列日大学哲学文艺系留学。现任贵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研究员,贵州美学学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曾任贵州文艺理论家协会副主席、贵州音乐家协会理事。主持完成多项省部级社科研究项目。获曾宪梓教育基金会高等师范院校教师奖三等奖;获第七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二等奖;第五届贵州省文艺奖文艺理论类二等奖,第六届贵州省文艺奖二等奖。撰有《音乐美学论纲》《乐韵中的澄明之境——传统音乐美学思想研究》《中国音乐美学史》《艺术概论》《小提琴艺术史略》(第二作者)、《法华经今译》(第二作者)、《唐诗三百首注译》(第二作者)等专著,并在《中国音乐学》《中国音乐》《艺术百家》中国人大报刊复印资料《音乐、舞蹈研究》《贵州社会科学》《贵州大学学报》《贵州文史丛刊》等省内外重要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

摘要:20世纪中期以来,为解决工业文明所带来的生态危机,人类?社会?开始了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的过渡,生态哲学与生态美学应运而生,试图突破“人类中心主义”,而建立新的“生态整体主义”的世界观、价值观及美学观,这是一种新人文主义精神的体现。文明的转型必然会带来人类对于精神世界的重新思考,美学研究的诸多题域也不能不对人类当下的生存境况有所反思。而中国古代哲学-美学中早已有之的儒家“中和”与“生生”思想,则可以为我们当今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生态美学、生命美学建设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

关键词:生态文明 生态美学 生命美学 “中和”思想 “生生”思想

一、生态文明转型对美学研究的影响

20世纪中期以来工业文明的快速发展,使人类在征服自然获取物质利益的同时,也造成了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越来越多的自然灾难从天而降,迫使人类重新思考与自然的关系。德国神学家、哲学家阿尔贝特·施韦泽率先对工业文明提出了严厉的批判,他在《文化哲学》一书中指出西方工业文化的灾难在于:它的物质发展过分地超过了它的精神发展,它就像一艘不断加速航行而舵机受损的轮船,已经失去控制并走向毁灭。[1]施韦泽以“对生命的敬畏” 为伦理学的基础,揭露了关于工业社会的进步和普遍幸福的虚伪神话。英国著名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1973年在其《人类与大地母亲》中提出:“人类将会杀害大地母亲,抑或将使它得到拯救?如果滥用日益增长的技术力量,人类将置大地母亲于死地,如果克服了那导致自我毁灭的放肆的贪欲,人类则能够使她重返青春,而人类的贪欲正在使伟大母亲的生命之果——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命造物付出代价。何去何从,这就是今天人类所面临的斯芬克斯之谜。”[2]汤因比从生态哲学的视阈,提出对人类的警示。著名环保组织塞拉俱乐部的前任执行主席麦克洛斯基则明确指出:“在我们的价值观、世界观和经济组织方面,确实需要一场革命。因为,文化传统建立在无视生态地追求经济和技术发展的一些预设之上,我们的生态危机就根源于这种文化传统。工业革命正在变质,需要另一场革命取而代之,以全新的态度对待增长、商品、空间和生命。” [3]对工业文明的批判以及对生态保护的呼声终于导致了人类哲学观、伦理观、价值观的变化,人类社会?开始由工业文明转向生态文明。在文明转型的背景下,必然会带来人类对于精神世界的重新思考,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生态政治学等生态方面的各种理论逐渐形成并繁荣发展起来。我国生态美学的运应而生是生态文明转型的直接产物,而环境美学则成为具有世界性的“全球美学”。

美学研究与生态学本生有着明显的区别,有学者认为“生态学是一门以物理、生物现象为研究对象的自然科学,而美学是一门以人类精神现象为研究对象的人文学科。显然,这两门学科之间在性质上具有根本的不同之处……”[4],我也不赞成美学与生态学机械地结合。但是,在生态文明的视野下,生态问题已经不仅仅是“物理、生物现象”,而成为人类生存世界、生存方式乃至生命形式不得不认真面对的问题,它已转化为哲学问题、伦理问题,也就必然会影响人们的审美观,美学研究的发展也不能不受到一定的影响。在向生态文明的转型过程中,人们的生态意识逐渐形成,许多观念正在改变,如征服自然观、人类中心论、主客二元论、科技至上论、唯发展观、消费主义等观念都受到人们的质疑和拷问。以此同时,生态文明的转型正在向生态价值观迈进。价值观的改变必然会影响到人们对美、审美及艺术表现的认识。

在生态文明视野下,审美的改变最明显的是对自然美态度的改变。自然美曾经被黑格尔视为低层次的美,认为只有艺术美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美,因为艺术是人类的创造,承载着自由和尊严等来自启蒙主义的精神。这些观念曾长期统领美学研究,导致人们将自然美视为艺术美表现的附庸或为艺术美服务的手段。但在今天,从审美实践看,人们正在变换以往的审美方式,大自然已成为重要的审美对象,愈演愈热的旅游审美、环境审美、乡村审美、自然生态审美几乎成为人们审美活动的主流。在审美研究中,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也有了改变:人们将“自然是艺术表现的附庸”,提升到自然是人类“诗意栖居”不可或缺的条件,诗意来自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们的审美趣味也在发生变化,前些年杨丽萍创作了大型歌舞剧《云南映象》、之后又有张艺谋制作的《印象·刘三姐》以及谭盾在中岳嵩山少林寺脚下打造的大型实景“禅宗少林音乐大典”,这些作品引起的轰动,显示出人们对自然生态及乡土文化表现的兴趣。作品虽带有商业化观赏性表演的痕迹,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原生态艺术,但是制作者们之所以将舞台从大城市现代化的剧场置换到自然环境中,则是看准了人们审美口味的变化,在对那些找不到森林回归路,也不愿真正回到原始生活方式的大众,以幻境保留住对天地神人的诗意记忆,无疑是一种很好的策略。正如有学者指出:“在反生态的现代文明梦破灭之后的今天,与大地联系在一起的‘原生态’乡土文化作为大众重构的想象性体验,正在成为当代审美文化活动中越来越具有重要性的一部分。”[5]随着生态价值观的确立,美学研究的视野、立场、方法较过去也会有所改变。

在生态文明视野下,包括美学在内的人文研究,可以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找到许多有益的资源。中国古代社会中含藏着丰富的生态智慧,如中国古代哲学中儒家的“中和”思想与“生生”思想,就可以为我们今天的生态美学、生命美学建设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

二、“中和”思想与生态美学

20世纪90年代以后,生态美学、环境美学、生态文艺学与生态批评在我国成为一道审美研究的亮丽风景,越来越受到美学界文艺理论界的关注。毫无疑问,生态美学是反思生态危机的产物,这门学科的提出和研究能在中国产生蓬勃发展的趋势,也是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学者们自觉继承和发扬中国文化智慧分不开的。在生态美学的研究中,诸多有创建的观点都具有中国文化的特色,如在上世纪90年代就有学者提出 “生态平衡是最高价值美”的美学观,以及“道法自然”、“返璞归真”与“适度节制”三大原则方法[6];徐恒醇较早出版的《生态美学》将中国古代的生命意识作为建立生态美学的重要理论前提。多年来,不少中国学者都在试图吸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例如,中国古代儒家的“生生为易”、 “天人合一”、“仁民爱物”的生态思想;道家“道法自然”、“为而不争”的生态观;佛家“无尽缘起”、“无情有性”的哲学思想都成为生态文化研究的重要资源,对生态美学的建构具有积极的意义。

人与自然相处之道,最具智慧的是儒家的“中和”思想。中和思想是中庸思想的另外一种表述方式。子思作《中庸》,表述了儒家明确的“中和”思想,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一章》)“中和”思想遂成为儒家伦理本体论的哲学基础。“中和”思想既体现了对宇宙万物、人世万象的规律性认识和把握,又强调了人与人、人与天地万物相处应遵循的规律和原则,“中”侧重的是对事物“理”的认识,而“和”侧重的是在中道基础上的和谐相处。儒家的“中和”思想具有合乎天道与人道的生态意识。《周易》所讲的万物生化之哲学,即大自然生生不息,成就天地万物,最具灵性的人类参与其中,共同构成生命流行的世界。与此相联系的“天人合一”思想,分清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是自然秩序中的存在,人与自然互相依存,应和谐地融为一体,如中庸所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儒家思想的高明处在于,肯定人高于万物,灵于万物,这并非是凌驾于万物之上的理由,相反人的灵性使人能体察天地万物之心,尽到爱物、护生之责。因此儒家提倡以“仁爱”之心对待自然,将爱护自然万物看成是“仁德”的体现。这些思想对生态美学的继续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儒家“中和”思想认为天地万物与人类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是整体中最有灵性的存在,就在于人能够体察天地之心,与天地共存。朱熹认为天人相依,“天即人,人即天。人之始生,得于天地。即生此人,则天又在人矣”。(《语类》卷十七)王阳明则从心性本体的角度阐发“天地万物一体”之说:“人心与天地同体,故上下与天地同流”。(《传习录》下)儒家的“中和”思想不仅提出天地万物一体,还阐明了天地万物一体之根源。对于自然,人没有理由高高在上,而是要心存敬畏,遵循大自然的秩序,“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焉哉!”(《论语·阳货》)人因有灵性,才知道“天行有常”(荀子语)。圣人的智慧就在于明白“易”的道理,“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 故不忧”(《易传·系辞上》)。圣人因明了易理,就能正确遵循天地之道,行事处世不违背天地之道,便不会有过失。易道与天地之道周合无余,中正而不失常道,故知易道的人,顺应天道,知晓性命之理,便不会忧愁。可见儒家“中和”思想包含了深刻的天人相处之道,对自然的敬畏就含有对天道的自觉遵行,对自然的亲和则包含着人性与天地本性的相通,对自然的关爱则又充满了儒家仁爱、博爱的精神。这些都是我们建构生态美学丰富的思想资源。

生态美学所讨论的中心命题“自然之美”,有学者认为既非“自然的人化”之美,也非生态中心论的“自然全美”,而是生态存在论的“诗意栖居”与“家园之美”[7]。其实,这种“自然之美”给人带来的“乐境”(也可视为中国化的“诗意栖居”),在我们古人的生存意识中早已有之。《论语·先进》中孔子与其弟子在谈论各自志向时,唯独赞同曾点“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志向,颇有深意,不妨将之看成是古代“诗意栖居”的“乐境”。朱子对此解读:“曾点之学,盖有以见夫人欲尽处,天理流行,随处充满,无少欠阙。故其动静之际,从容如此。而言其志,则又不过即其所居之位,乐其日用之常,初无舍己无为人之意。而其胸次悠然,直与天地万物上下同流,各得其所之妙,隐然自现于言外。视三子之规规于事为之末者,其气象不侔矣。故夫子叹息而深许之。”(《论语集注》卷六)朱熹对“曾点境界”的解读,除了有向道德本体开掘的深意,还包含着人与自然默契融和的审美意味,“其胸次悠然,直与天地万物上下同流,各得其所之妙”,这正是一种最高的审美境界,体现出万物一体,物我相忘的审美情怀。陶渊明的《饮酒》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之所以成为千古佳句,就在于诗中人与自然同一的生命快乐之境,诗人边采菊,边赏山,日夕的山气、归还的飞鸟与诗人相依相伴,展现出抒情主人公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审美情怀、审美安顿、审美自由。

中国古人与大自然相依相融的“乐境”不正是今人所向往的“诗意栖居”吗?今天的人已回不到古代,享受不到古人与大自然亲和的“乐境”,但中国儒家的生存智慧,一定能指引我们的心灵“返乡”与“回家”,去享受“自然之美”的“乐境”。

三、“生生”思想与生命美学

在人类进入生态文明社会转型的背景下,生态意识日益成为当代人文精神的重要内容,对生态的思考必然涉及生命价值观,催生出人文精神中关于生命时空的新理念、新精神。与生态美学有着内在联系的生命美学,其发展会在不同程度上受到生态伦理学、生态哲学、生态文艺学的影响。

上世纪90年代,生命美学成为美学研究的新方向。刘纲纪先生说:“还有一种发生了一定影响的观点,主张从生命的秘密中去寻找美的秘密。……生命与美的关系很重要,十分值得深入研究”[8]。正因为后来的生态美学也是以研究人类生存与美的关系,有人将生态美学称为大生命美学,认为它的根本性质是从生命的普遍联系中看待生命。因此可以说,美在生命,不仅是生命美学的出发点,也是生态美学的出发点。生命美学是在反思西方强调人的主体理性、认知理性、忽视人的生命存在的哲学-美学中产生的,它突破了本体论美学和认识论美学的局限,成为价值论美学的代表。生命美学的重要学者封孝伦提出的“人是三重生命的统一体”的学说,是对长期主导美学领域的精神美学的有力突破,他将人的生物生命、精神生命、社会生命视为人类的完整生命系统,以此为基础考察人类的审美活动,找到了“从生命的秘密中寻找美的秘密”的钥匙。生命美学在中国的发展应该比西方更有利,牟宗三说过:“中国哲学的主要课题是生命,就是我们所说的生命的学问。”[9]有学者指出:“生命美学所走的独特路径就是与西方的理性主义、逻各斯中心主义、科学主义分庭抗礼。……有些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的美学其实是生命美学,其原因是我国古代的天人合一的思想、知行合一的实践理性命题、情景合一的美学命题等都跟生命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对比发现,西方的方法论和价值论是相分的,所以有时候他们尽管在方法论上有了大的突破,很多的贡献,但是反而让西方人陷入生命的困惑和迷茫,甚至分裂和绝望的状态当中。……中国古典文学艺术包括美学,则显得不那么令人揪心。”[10]正是因为这样,在生命美学的建构中,许多学者自觉地从中国古代生命哲学-美学中寻找理论资源,如道家“道生德成”的生命本源观、“阴阳气化”的生命机制观、“形神相依”的生命结构观、“法天贵真”的生命美学观、“身心超越”的生命境界观等;儒家的“生生之谓易”的生命本质观,“仁者爱人”、“与天地参”的生命意义观,“以死观生”、“朝闻道,夕死可焉”的生命价值观、“美善统一”的生命美学观、“上下与天地同流”的生命境界观。这些思想既关涉本体、也关涉方法、境界、价值,是我们研究生命美学丰富的思想资源。

如果说儒家的“中和”思想直接影响着生态美学,那么儒家的“生生”思想则是生命美学建构的重要思想资源。潘知常在其《生命美学》中说:“美学必须以人类自身的生命活动作为自己的现代视界,换言之,美学倘不在人类自身的生命活动的地基上重新建构自身,它就永远是无根的美学,冷冰冰的美学,他就休想真正有所作为。”[11]封孝伦对美下了这样的定义:“美是人的生命追求的精神实现”。生命美学学说将生命视为人类审美活动的逻辑起点,将人类的生命活动视为文化发展的动力和依据,这与儒家的“生生”思想是一致的,“生生”的智慧完全可以为生命美学的建构提供理论资源。

“生生”思想是儒家思想的根基,也即是儒家理解宇宙万物、人类文化的根本方式。“生生”包括了人的起源,生物生命的开始,文化生命的生成。《周易·序卦》记载:“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先有生物的生命,继而形成社会的生命以及文化(精神)的生命。春秋以后儒家将生命视为宇宙的根本精神,是最高的本体。儒家以“生生”为大德,《易传·系辞》曰:“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生生之德”将创造生命视为宇宙最崇高的德性。“在孔子看来,宇宙之所以伟大,即在大化流衍,生生不息,天是大生之德,所谓‘万物资始乃统天’,……地是广生之德,所谓‘万物资生而顺承天’……这种雄奇的宇宙生命一旦弥漫宣畅,就能浃化一切自然,促使万物含生,刚劲充周,足以驰骤扬厉,横空拓展,而人类受此感召,更能奋能有兴,振作生命劲气,激发生命狂澜,一旦化为外在形式,即成为艺术珍品。”[12]“生生之德”对“创生”的赞美,不仅指创造生命,也包括创造生活、创造文化、创造美。正如有学者指出:“儒学‘创生’的本义就是创造生命,以创造生命为伟大品质,宇宙世界因为有了生命,才有它的灵气,才有它的丰富多彩,才有所谓价值和意义,儒家正是站在这样的人文高度将自己的主张与宇宙世界实现了全面对接。”[13]儒家不仅重视肉体生命的“创生”,也注重精神生命的展开,积极创造精神文化产品,养育人的精神生命,如对先贤思想的“述与作”,对“礼乐教化”的继承与发展,对德性生命的高扬,将“善”与“美”融为一体,使之成为生命养育的良药。《乐记》中说“生民之道,乐为大焉”,主张在审美的“乐境”中获得德性生命的提升。《论语》中孔子告诫其弟子们:“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人,游于艺”,方东美将之理解为:“只要游于艺而领悟其美妙的人,才能体悟道,修养道,成为完人。”[14]

总之,在儒家的“生生”思想中,包含着对生命的价值理想。可以说,只有立足于“人类自身的生命活动”才能在“生生不息的创生”过程中寻找到美的根源、美的价值和意义。

注释:

[1][德]阿尔贝特·施韦泽:《文化哲学》,陈泽环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52页。

[2][英]阿诺德·汤因比:《人类与大地的母亲》,徐波莱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529页。

[3]王诺:《欧美生态文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9页。

[4]王梦湖:《生态美学——一个时髦的伪命题》,《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兰州),2010年第2期。

[5]高小康:《学术研究》(广州),2010年第11期。

[6]李欣复:《论生态美学》,《南京社会科学》,1994年第12期。

[7]曾繁仁:《生态存在论美学视野中的自然之美》,《文艺研究》,2011年第6期。

[8]刘纲纪:《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当代美学问题》,《光明日报》,1998年10月23日。

[9]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10]魏家川:《从生命美学到生态美学》,《中国文化报》,2010年12月29日(003版):“理论·时评”。

[11]潘知常:《生命美学》,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2]方东美:《生命理想与文化类型》,《方东美新儒学论著辑要·生命理性与文化类型》,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368-369页。

[13]李承贵:《生生:儒家思想的内在维度》,《学术研究》,2012年第5期。

[14]方东美:《生命理想与文化类型》,第370页。

上一篇:书记安全工作履职报告范文下一篇:促销活动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