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营养餐范文

2023-09-23

病人营养餐范文第1篇

1.大力宣传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的重大意义,使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2.加强健康教育,使学生养成安全、卫生、健康的生活习惯。

3.将本校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方案、领导机构、管理制度、管理人员、工作人员、核定的实名制学生名单报教育局审查备案。

4.配备好后勤管理人员和生活教师,加强业务培训和指导,确保管理服务和教育工作扎实到位。

5.合理安排用餐时间,确保学校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 6.认真做好营养餐工作的检查与指导。学校主管领导坚持每周检查指导一次,分管领导坚持每天指导检查一次;全面检查食品质量、卫生安全、专项资金管理使用、食品配送分发等工作,对发现的问题要立即纠正和处理。

7.严格按照学籍管理规定界定享受对象,认真审核享受人数,建立健全学生实名制档案,对学生人数、补助标准、受益人次等情况进行动态管理,严禁虚报学生数,严防套取、冒领国家资金。

学生营养餐安全管理制度

(二)

1.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法》、《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监督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制度,组织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全体教师认真学好上述法律制度,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

2.按照有关要求并结合学校实际配备专(兼)职的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加强学校食品安全管理,严把食品安全关,预防学校食品安全事故发生。

3.把食品安全知识教育纳入学校教育计划,加强对学生食品安全知识的教育与培训,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严禁学生购买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零食、饮料,以防不良疾病发生。

4.学校食堂及食品存放库房必须保持环境整洁,消除蚊蝇、老鼠、蟑螂等有害昆虫及其孽生条件。

5.直接从事营养餐工作的学校从业人员必须身体健康,并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和业务培训,取得健康证后方可持证上岗参加工作。

6.直接接触学生营养餐食品的学校从业人员应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在工作期间,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不留长指甲、涂指甲油、戴戒指加工食品;不在食品加工和销售场所内吸烟。 7.学校食堂管理员、采购员切实严把食品采购、运输、验收入库三个环节,坚持食品原料采购查验与索证索票制度,严禁采购腐烂变质、污秽不洁、霉变生虫等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严禁使用无碘盐,严禁无质量保证的食品及原辅材料进入学校。

8.坚持做好全县学生营养状况的监测工作,学生监测率达30%以上,监测次数一年不低于一次。

学生营养餐工程发放管理制度

一、发放对象: 凡在我校就读的学生均可享受“营养餐”。

二、发放时间:

“营养餐”课间操时间发放。

三、发放场所:本班教室。

四、发放要求:

1、“营养餐”专人负责,定时定点发放。

2、管理人员和班主任组织学生并发放。

3、学生只能领取当天的营养食品。

4、营养食品不允许累积领取和代领。

5、其它事宜参照《学生营养餐食品发放与食用制度》。

五、台帐管理:

1、学生签字确认:每周周五,学生对一周食用营养食品情况进行确认,在发放登记册上签字。

2、“营养餐”发放人员确认签字。

3、“营养餐”管理负责人确认签字。

4、“营养餐”发放情况周汇总,月结算。

5、“营养餐”发放登记册、汇总表留存生活处,存档备查。

学生营养餐工程留样管理制度

一、“营养餐”库房管理员负责留样工作。

二、“营养餐”食品分隔留样。

三、“营养餐”食品进库后,管理员随机抽取留样食品进行留样。

四、留样食品必须放入留样柜,保证留样食品的代表性和真实性。

五、留样登记要真实填写留样食品的品类、名称和留样时间。

六、每天对留样食品进行观察,保质期内发现质量问题及时向学校和相关部门反映,并如实填写留样变化情况。

七、鸡蛋、牛奶留样由下一批次留样食品替换,面包留样时限不少于48小时。

八、留样登记册学期终交学校生活处存档备查。

学生营养餐工程仓储专管员职责

一、代表学校与学生饮用奶定点生产企业沟通。

二、协助校长传达国家“学生饮用奶工程”工作要求。

三、汇总学校的订单,接收产品、检查品质,安排安全存储及在课间按班级分配学生饮用奶等工作。

四、统计全校各班的订奶情况,及时通知学生饮用奶推广员送货。

五、管理与落实学生饮用奶定点企业与学校具体推广协调工作。

六、配合学生饮用奶推广员做好各类宣传、培训工作。

学生营养餐工程班主任职责

一、负责本班级“营养餐工程”的组织宣传工作。

二、做好本班级学生饮用奶订购的统计工作。

三、组织日常学生饮用奶的领取和发放工作。

四、做好如何正确饮奶的宣传工作,监督、指导废包的回收。

五、积极与家长沟通,及时为家长答疑解惑。

六、及时向专管员反馈本班学生饮奶情况。

七、发现饮用问题立即与学生饮用奶专管员联系。

学生营养餐工程值日生职责

一、负责领取本班级的学生饮用奶,并核对品种和数量。

二、分发前检查每包学生饮用奶包装,看是否是问题包装,发现问题包装及时向老师要求更换。

四、饮用时应协助班主任进行管理,禁止同学的不规范饮用。

五、检查监督同学饮用完后压扁包装盒,并按要求将废包回收到指定地点(垃圾桶)。

学生营养餐工程饮用奶的饮用规范

一、拿到牛奶,要检查是不是有中国学生饮用奶的标志。只有带有这个标志的牛奶才是真正的学生饮用奶。

二、拿到牛奶,要检查外观,如果发现胀包、外包装污染(有霉斑、虫咬等)以及外包装被损坏的产品(吸管包装膜破损)应当要求更换。

三、饮用要求“一洗三查慢慢品”一洗:洗手后饮用; 三查:查外包装(吸管是否脱落)、查胀包、漏包、查出厂日期,保质期。如发现问题牛奶,应立即报告老师,要求更换。 慢慢品:喝牛奶时,应小口慢慢品尝喝,若口味异常,应立即停止饮用,报告老师要求更换。

四、及时回收废包: 喝完后,将空盒四角伸开,轻轻按压,放入专用的垃圾桶内。

学生营养餐工程安全报告及处置制度

一、一旦发生食物中毒,知情人员须第一时间告知学校负责人,并及时组织教师和相关人员抢救治疗食物中毒人员,尽可能按就近、相对集中的原则进行抢救处理。

二、立即用电话向学区汇报,报告中毒情况、发生时间、主要症状、中毒人数等。

三、全力保持学校的稳定,全体教职工统一认识、统一思想,作好舆论导向和家长群众的安抚解释工作,避免教师、学生、家长和其他人员因不必要的恐慌而引起混乱。

四、呕吐有利于毒物排出,病人发生呕吐时,切忌止吐。学校安排人员配合医院、医务人员妥善救治病人,并派人到医院守护中毒病人,有什么情况便于及时汇报、解决和处理。

五、学校派有关人员保护好现场,保管好供应给学生的食物,对可疑的食物和留样食品立即封存。待现场调查取证结束后,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处理。

六、学校领导和有关人员要密切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学生、家长和社会各方面的工作,对发生食物中毒的学生逐一进行个案调查,内容包括主要症状、最早发病时间,如实说明24—48小时前的进餐情况等,做好学生思想工作,让学生积极配合医院医务人员进行治疗,遵守医嘱,争取早日康复。

七、学校迅速通知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到现场,安抚学生,第一时间联系医务人员到现场指导急救办法。

八、集中患者,以便组织车辆能迅速运输患者。相关人员到现场维护秩序,关闭校门,防止校外人员涌入学校影响正常的急救工作。

九、班主任组织其余学生回到教室,并对学生实施心理疏导,避免造成其它后果。

十、患者送往医院后,相关人员或教师应到医院慰问、安抚患者。

学生营养餐工程责任追究制度

一、必须把“营养餐工程”实施情况作为学校政务公开的一项主要内容,并要及时公布,广泛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的监督;

二、学校要与供货商签订责任书,对向学校配送不符合卫生标准食品而引发中毒事件或其它食源性疾病的供货商要依法严肃查处;

三、学校不得私自购买非定点企业的食品,对进校食品质量把关不严,运送不规范,保管不善,加工不规范等造成群体性卫生事件的,要依法追究有关人员和具体工作人员的责任;

四、对于挤占、挪用、截留、克扣蛋奶工程资金的要视其情节予以追究,情节严重的要移交司法机关查处;

五、学校要分工负责,明确责任,逐级签订责任书。否则造成食品卫生事故的,要追究学校主管领导责任,严重的要追究刑事责任。

学生营养餐食品发放与食用制度

一、学生“营养餐”食物发放由学校指定专人发放给教师,再由教师发放给学生。

二、“营养餐”食物以校为单位集中储存,规定时间,统一发放,由各班班主任领取,以班为单位向学生发放,班主任负责好学生食用的全过程,并填写发放、食用及学生过敏登记册。

三、班主任教师要经常性的对学生进行生活指导、健康教育等工作,负责用餐期间的秩序、监管用餐的全过程,统一实行集体用餐和监督用餐,防止学生留餐、弃餐等行为,一旦发现要严肃惩处。

四、教师在发放食品前要组织学生洗手,养成良好的用餐卫生习惯。

五、教师将剪刀消毒后,把牛奶袋剪开,逐一发放给学生饮用,严禁学生用牙自行撕咬袋子。

六、教师指导并检查学生剥净鸡蛋壳后食用,防止蛋壳卡喉。

七、学校统一为各班配备发放营养餐时所用的筐、篮或塑料袋等。

八、用餐完毕后,教师要组织学生将奶袋及鸡蛋壳等垃圾放到指定的垃圾箱(筐)内统一处理,保持校园环境干净卫生。

九、学校随时对各班的食用过程进行检查,对不按流程操作,不按制度执行的人员要批评教育,严重的按学校有关制度追究责任。

学生营养餐工程食品收验管

理制度

一、供货商配送“营养餐”食品到校后,供货商向学校收货人员出具本批次食品质量检验报告单复印件。

二、收货人根据报告单,查看食品品牌、出厂日期、产地和保质期,查验是否有变质、过期、污染、劣质、破损、少量及以次充好的产品,清点食品种类和数量。

四、对配送的鸡蛋、牛奶、面包等食品及时进行一看、二闻、三品尝,发现质量问题及时向相关部门反映。

五、“营养餐”收货负责人及时对食品的生产日期、食品质量严格检查,对不合格食品和过期食品拒收。

六、查验完毕后,由供货商填写加盖供货方公章的一式两联供货单,双方共同签字确认后,双方各执一份,完成“营养早餐”食品交接手续。

学生营养餐工程食品储存制度

为确保营养餐食品储存的管理规范、责任明确,特制定以下制度:

一、“营养餐”库房专库专设,专人专管,库存管理和分发要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

二、库房内干净卫生,通风良好,光线充分,避免阳光直接照。门口悬挂防尘帘,窗户安装防尘网,防尘防潮防虫防鼠防蚊蝇。

三、堆放要求:离墙、离地、限高、正面朝上。奶垛离墙壁30cm,奶垛间距50cm。码放时,不能直接码放在地上,要求离地上架,码放在专用的托板上。码放时,垛高不能高于8层。

四、“营养餐”食品分开存放。

五、营养食品进库都要查看并留存定货单、同批次质量检验报告单复印件,检查食品是否有质量问题,如实填写入库食品的种类和数量,包括食品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限、入库时间等。

六、每天打扫卫生,通风换气,检查食品是否有变化。

七、发现变质、污染、破损食品要及时处理,属于生产质量问题的立即报告,留存实物等待处理,并做好检查记录。

八、严禁“三无”食品入库,严禁非规定品牌入库,严禁变质、污染、破损食品入库,严禁非库管人员入库。

九、由于保管不善导致合格食品变成不合格食品,管理员承担主要责任,学校承担管理责任。

十、严格食品领取,按实际需要由工作人员签字领取食品。

十一、定货单、质检复印件及食品进出库登记册学期终交学校生活处存档备查。

学生营养餐工程卫生管理制度

一、必须以正常渠道进货,供应商必须持有有效的卫生许可证。

二、供应商需提供有效的卫生许可证、检验或检疫合格或化验单的复印件,方可签署购销合同。

三、每月定期检查供应商提供的证件是否有效,如发现即将过期,学校应及时向供应商索取已年检或新的有效证件。

四、如发现供应商在规定期限内(一个月)未能提供有效证件,则暂停与其合作关系,直至证件齐全方可考虑继续购入其货物。

五、不采购腐败变质、霉变及其他不符合卫生标准要求的食品。

六、运输车辆和容器应专用,严禁与其他非食品混装、混运。

七、建立仓库进出库专人验收登记制度,做到勤进勤出,先进先出,定期清仓检查,防止食品过期、变质、霉变,及时清理不符合卫生要求的食品。

八、搞好仓库内外环境卫生,与采购部无关人员,一律不准进入。

九、其它原因出现腐败变质、酸败、霉变的食品、一律不交到下工序加工。

十、营养餐食品储藏室不得储存营养餐食品外的其它物品。

学生营养餐工程档案管理制

一、学校营养餐工作建立档案,由分管此项工作老师专人管理。

二、上级主管部门关于营养餐工作下发的文件、通知、通报、讲话、检查情况记录、整改意见、措施等必须归档备查。

三、学校制定的营养餐工作各种管理制度,突发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和组织领导机构等材料都要装订归档。

四、学校接收、发放蛋奶情况等材料必须及时归档,按自然月份存放。

五、对于突发事故,应同步介入收集相关材料归档备查。

六、学校营养餐工作档案实行借还登记制度,按档案管理条例进行管理。

七、管理人员随时搞好营养餐工作档案的保管,注意防盗、防火、防遗失。

八、管理人员随时注意收集整理营养餐工程材料并及时归档。若发生遗漏和失误要追究管理者的责任。

九、档案的资料必须真实、准确,为各级主管部门检查营养餐工程落实情况提供详实的资料依据。

十、借阅档案须经学校领导同意,并办理借阅登记手续,借阅人要爱护档案原件,用后及时归还。

学生“营养餐工程”资金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学校营养餐工程资金的严格管理,保护资金安全,特制定学校养餐工程资金管理制度:

一、蛋奶工程资金实行校长审核签批负责制,每批次的调拨单和付款确认书必须有校长审核签批;后勤处负责管理此笔资金支付。

二、在国家规定开支范围内合理使用资金:

1、按星期支付给炒瘦肉伙食堂资金;

2、及时按学期到县教育局财务科报账。

病人营养餐范文第2篇

有一则关于作文的笑话流传甚广:老师告诉学生脑袋要灵活,学上一种方法可以“通吃”多种题目。比如,开头只要会说一句“屈原向我们走来„„”就能“启发”学生包用百题,可谓简便易学。请看如何“变通”:2004年江苏省的高考作文题是“山的沉稳,水的灵动”,他写道:“屈原向我们走来„„他的爱国之情,像山一样沉稳„„他的文思,像水一样灵动„„”;2005年江苏省的高考作文题是“凤头、猪肚、豹尾与人生的关系”,他写道:“屈原向我们走来„„‘帝高阳之苗裔兮’,他的出生正是这样一种‘凤头’„„当他举身赴汩罗江时,他画出了人生的‘豹尾’„„”;2006年江苏省的高考作文题是“怀想天空”,他写道:“屈原向我们走来„„他仰望楚国的天空„„”下面仍然用老一套„„教师就这样教学生“以不变应万变”。

当然这只是一则笑话,有点戏谑的成份,借以揶揄教师作文教学中投机、俗套、机械的现象,但笑过之后我们仍可以从中获得一点启示:如果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能找到一些可值借鉴的捷径或模式用于学生的写作实践,学生自然易学易用,定能事半功倍。在学生的词汇量与生活积累已达到一定程度的前提下,教师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己解决写什么的问题,而将教学重点放在如何写的问题上。我认为提高课堂作文教学有效性的一个很好的方法就是从现成的教材中学写作。《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之一,教材资源本身的内容丰富性为教学的成功实施和有序展开提供了很好的资源平台。新的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要求教师成为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以现有文本为基础,在作文的拟题、立意、技法、语言等方面给学生提供很多行之有效的写作范式,将文本教学与写作教学融合为一体,则语文教师再不会因为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而绞尽脑汁了。

下面将我平时教学中积累与借鉴的一些方法介绍如下:

一、从课文中学拟题

拟题,永远是作文教学的第一步,标题也是文章的眼睛,而中学语文课本中所收篇目,标题可谓异彩分呈。或直奔主题,气势逼人,如《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艰难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我的信念》;或托物言志,巧用修辞《海燕》《丑小鸭》《大自然的语言》;或意境深远,含情脉脉,如《爸爸的花儿落了》《孤独之旅》;或言简意赅,高度概括,如《杨修之死》《香菱学诗》《唐睢不辱使命》„„

对这些颇具特色的标题,在导入新课释题之时,我着重从内容、范围、文体、语法、修辞等方面启发学生品味,抓住文章的“眉眼”让学生明白绘人重绘眼,写文先抓题的道理。学生既掌握了命题技巧,又深味了文章内涵,同时我也补充以最新的诗词拟题法,悬念拟题法,修辞拟题法等新颖的拟题技巧,就这样点面结合,在自命题作文课上学生根据平时的训练,随性而作,拟出了很多颇具吸引力的好题目。例如《一碗牛肉面》《项羽新说》《春天就在冬天的身后》《轻叩记忆的门》等许多夺人眼球的好题目。

二、从课文中学立意

意旨犹如作文中的太阳,太阳一出,光芒四射,整篇文章顿时生辉。反之,则使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如堕五里雾中。作文构思立意方法很多,但万变不离其宗,都可以从课文中找到可供借鉴的佳作。例如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余映潮先生曾就此写过文章《一课三学:<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作文技法》使我很受启发,此文记叙在前,抒情议论在后;记叙生动细腻,抒情议论生动简明;记叙着眼于表现人或事,抒情、议论借文中故事的意义表明自己对人生的感受,从而在立意上以小见大,化实为虚。这种“人生经历+人生感受”的两段式结构是写作的基本结构,叙议结合,结尾画龙点睛,深化主旨,学生易学易用。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也用四次背影的描写,极其自然的体现了在乱世之中弥足珍贵的父子之情。对这些构思精,立意深的课文,在教学时则不必面面俱到,选其最精当的一点与学生共同揣摩、研讨,引导学生悟出“怎样写”的规律,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准相似点,选好依据的文例,快速运思成文。学生经过“借瓶装酒”到“借神骨以创新篇”的历练,很快会有新的发挥与突破。

三、从课文中学技法

这一部分我着重推荐余映潮先生的《读美文、学作文》系列,他的这一系列文章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从课文中可以学到怎样的写作技法,对老师、学生都有裨益。例如读莫怀威的《散步》,学记叙文的“五笔”:文章开头是倒叙,开门见山“轻点一笔”;文章中间对第一段所叙写的事进行补说、解释,可以说“交代一笔”;再回到叙事主线,开始出现“镜头”,略写一家人“散步”,这叫做“简叙一笔”;中间散步过程出现“分歧”,由于“分歧”,散步中就有了“故事”,就有了“波澜”,这叫做“巧折一笔”;最后一段,抒发情感,又表达感受,画龙点睛,这叫做“深化一笔”。[2]“五笔”,呈现了一种记叙文的写作模式。我从中还悟到课文中的其它一些技法。1.“假中藏真法”:例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结尾鲁提辖“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踏步去了。”只这一骂,一个精中有细,有勇有谋的鲁提辖就承现在读者面前。还有“我的老师”中到“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哭了,她也哭了”这一举动,老师是“假”怒“真”爱,老师与学生的情感便在这一落一迎中体现了。2.“巧设悬念”法:例如《枣核》中三设悬念,吊足了读者的胃口,悬念一,“同窗索要枣核”;悬念二,“同窗珍惜枣核”;悬念三“同窗“故弄玄虚”。设悬念是使文章跌宕起伏的好技法。[3]3.“言为心声”法:《陈涉世家》中第一段,陈涉只说了两句话“苟富贵、毋相忘,”“嗟夫,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而这两句话已表明陈涉不安居于人下,胸怀大志的性格特点,用人物对话描写来体现人物的性格特征。4.“环境烘托”法,例如《最后一课》中对自然环境明媚的描写,对社会、环境险恶的描写都为人物的活动提供了背景;《孔乙己》中在孔乙己的最后出场时用环境的萧瑟来暗示了人物必然的悲惨命运„„

可以说写作方法千变万化,只要是有心人,一定可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找到很多可供学习的好文章、好方法。

四、从课文中学语言

课文多为名家名作,可谓字字珠玑。先说句式,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和“或许„„或许„„或许„„”,《星星变奏曲》中“如果„„如果„„谁不愿意„„谁不愿意„„”都给学生们创造了仿写的空间。再说词语,可以说每篇文章都有各自独特的美文美词。例如《老王》中“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这“镶嵌”二字用得精妙,不说站,不说立,不用伫,也不能用靠,只有这二字能把老王病如膏肓、骨瘦如柴、身体僵直的形态刻画出来。再如社戏中“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的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了。”其中“回望”“漂渺”“罩”这些词语都值得细细品味。

在平时教学中我要求学生一要咀嚼,领悟美文,感受它美在何处,培养语感;二要多读多写,以读促写,注意对课文中词汇的积累与摘抄;三要学以致用,要在课堂说话训练与写作训练中运用所学词语。最重要的是在每篇课文的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美点,感悟美点。

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4]用好用活课本这个“例子”,创造性地处理教材资源,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这种教学方法有以下几点好处:

一、有利于师生省时省力。由于这种方法重视挖掘教材资源,在平日的文本教学中即可边学边用,学生进行词句段篇基础知识学习和听说读写基本功训练时即练就了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这些知识技能通过领悟内化,转化为学生自己的写作能力,既节省了资源,又充分利用了课堂时间,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时效性。老师也不用穷经皓首地遍翻典籍,只需借这一泓活水来引导写作。

二、有利于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虽然新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资源定义很广,但对于农村、山区偏远地区的教师而言,教材仍然是最直接,最普遍的信息载体,而其他的如图书、报刊、电影、报告会、网络等课程资源使用起来要受到当地经济文化水平的制约,不如教材这种经典的资源易于发掘与捕捉,更能体现教育的公平性。

三、有利于从课内走向课外。教材是最有效的课程资源,但它也只是课程资源的一种,是学生生活与大千世界的桥梁,活用教材,超越教材,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每一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将校内与校外、课内与课外结合起来。课堂、教室、学校、社区形成一个丰富的资源空间,语文即生活这样的大语文观才能真正建立起来。

可以说教材中的文章是名家荟萃,很多是经时间洗刷筛选下来的不朽之作,把课文的读和作文的写结合起来,既充分利用课本资源又解决了作文教学天马行空,长篇累牍的痼疾,促使学生重视课文,乐于写作,提高了课堂作文教学的效率。

病人营养餐范文第3篇

●活動の種類: - ●分類: 会話 ●技能: 聞く・話す ●活動内容: 食べたいものと飲みたいものをたずねる/答える。 ●かたち: グループ ●時間: 30分 ●日本語能力試験: 4級

手 順

1.3、4人のグループになる。

2.グループの一人が<モデルテキスト>のように、メニューを見ながらほかの人に何を食べるか聞く。ほかの人はメニューの中から食べたいものを言う。

3.聞いた人は自分の食べるものを言ってから、みんなが注文するものとその数を確認する。 4.同じように何を飲むかを聞き、確認する。

おななにの

かくにんきひとじぶんた

ちゅうもん

かず

かくにんきひと

なか

いひとり

ひと

なに

たにんモデルテキスト

A: 何を 食べますか。

B: わたしは ハンバーガーを 食べます。 C: わたしは チーズバーガーを 食べます。 D: わたしも チーズバーガーを 食べます。

A: わたしも チーズバーガーを 食べます。じゃあ、ハンバーガーを

一つと チーズバーガーを 三つですね。 B・C・D: はい。 A: 何を 飲みますか。

B: わたしは コーラを 飲みます。 C: わたしも コーラを 飲みます。 D: わたしは ジュースを 飲みます。

A: わたしも ジュースを 飲みます。じゃあ、コーラを 二つと

ふた

のののなにのひと

みっ

たたたたなにた

ジュースを二つですね。 B・C・D: はい。

ふた

先生へ

・この練習の会話は、グループで食事をするときに全員で何をいくつ注文するかを確認するためのやりとり。

・メニューは黒板に品物と値段を書いてもよい。 こくばんしなもの

ねだん

かれんしゅうかいわ

しょくじ

ぜんいん

なに

ちゅうもん

かくにん使うことば

ハンバーガー、チーズバーガー、フライドポテト、コーラ、ジュース、コーヒー、紅茶、一つ〜

十、食べる、飲む、じゃあ

とおたの

病人营养餐范文第4篇

近三十年来,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由自发到自觉,由经验到逐步科学的发展历程。根据中小学心理健康工作的实际需要,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下,教育部积极应对信息化社会、实施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深层次改革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的挑战,先后制定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和《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各地教育部门、中小学校和广大教育工作者、心理健康教育专家立足实际,潜心研究,扎实工作,有力地推动了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但在教育实践中,由于种种原因,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常常将学生存在的问题当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往往采取先呈现问题,然后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教育模式。在面对个别学生的时候,更是以问题为抓手,导致了没有问题的学生开始注意自己的心理问题,促使学生养成关注自身消极层面,忽略自身积极品质培养的思维定势。在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开展的心理咨询,常常偏重问题导向而没有顾及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曲解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对大多数学生而言,更需要及时的心理营养,需要必要的心理呵护。二十世纪末在美国兴起的积极心理学倡导人类要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心理现象(包括人们常说的许多心理问题)做出新的解读,并以此来激发每个人自身所固有的某些实际的或潜在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从而使每个人都能顺利地走向属于自己的幸福彼岸。因此,积极心理学主张以人的积极力量、善端和美德为研究对象,强调心理学不仅要帮助处于某种逆境条件下的人们知道如何求得生存和发展,更要帮助那些处于正常境况下的人们学会怎样建立起高质量的个人生活与社会生活。积极心理学注重对人类自身所拥有的潜能、力量的发掘。

人类成长包括身体发育和精神发展。人不仅仅是生物学上的有机体,就其身心两方面来说,正是后者,其精神使其成为人而区别于动植物。健康的身体是人生的载体,这早已为人类所共识,因此,为身体健康发育起奠基作用的营养学、预防和治疗疾病的医学、提高身体素质开发身体潜能的体育等学科早已有了较高水平的发展,但是为人类精神的健康成长、提高心理素质服务的学科发展相对来说就要逊色得多。正如身体健康发育需要充足的物质营养作基础,人的心理活动的发生与发展同样也需要心理营养作保证。心理成长需要营养和生理发育需要的营养物质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

教育是为人类精神健康成长服务的事业。从教育实践的层面看,凡是精神强大的人,在其成长过程中无不充分吸取了生活环境中丰富的心理营养。比如高超的智慧得益于获得了适时、适量、适宜的信息刺激;丰富健康的情感来源于成长中爱和被爱的体验;坚强的意志是因为有明确的生活目标。而各种各样的心理和行为问题以及青少年学生常见的所谓“心理幼稚症”,其根本原因是在成长过程中缺乏必要的心理营养。

那么,如何为学生提供充足丰富的心理营养,使他们的精神足够强大,能够抵御社会环境中各种不良因素的侵袭?心理营养是什么?包括哪些要素?存在于何处?如何获得?不同人群对心理营养的需求有无差别?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郭喜青所著的《人生发展与心理营养》(河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一书,就系统地回答了上述问题。

二、学生心理素质发展急需心理营养

我国正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同时也是矛盾多发期。社会结构变动,生活节奏加快,贫富差别凸现,给教育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社会思潮激荡,理想信念复杂,价值观念多元,网络信息量大,给青少年带来五彩斑斓的世界,也让他们遭遇诸多新情况、新问题,容易产生心理困惑或成长中的烦恼。独生子女时代,家长的过度溺爱或过高期望,使孩子坚强的意志得不到有效培养,学习中压力反而增加。在一些学校,习惯采取题海战术,反复考试训练,驱使学生拼时间、拼精力、拼健康。在个别地方甚至出现这样的现象:生活富裕了,心灵枯竭了;物欲满足了,精神空虚了;课本背得多了,兴趣却变得淡了。

如何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已成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实施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应有之义,是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我国的基础教育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必须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告别“粗放式经营”,告别“大机器生产”,告别“填鸭式教学”,告别“见物不见人”。在新的时期,更加需要注重学校内涵发展,推进实施素质教育;更加需要因材施教,关注每一位学生的精神世界。学生不仅是学习知识的认知体,更是有血有肉的生命体,他们的心理健康和人生发展急需心理营养。

郭喜青著《人生发展与心理营养》正面回应了学生和各方面的关切。全书主要包括四部分内容。

1.阐述了心理营养的概念

作者首先从人的一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出发,将人的身体发育与心理发展、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体育与心理教育、生理营养与心理营养分别进行了详细、严谨的类比,提出人身体的健康成长需要充足丰富的物质营养作为基础,心理的健康成长同样需要充足丰富的心理营养作保证。心理营养是人类心理发展所需要的养分,是人类为了维护精神活动从外部环境中吸取所需要的信息和能量,是对人类心理发展有积极影响的所有外在刺激的综合。如同对身体有生理功效的成分被称为“营养素”,包括水、脂肪、蛋白质、无机盐、维生素、碳水化合物等种类一样,从人的心理需要出发,心理营养要素也包括稳定、秩序、规范,爱、理解,尊重、关注和承认,活动机会、成功体验,赞赏、鼓励、激励,信息刺激,目标,挫折,民主、自由、自主,同伴交往等。每一种心理营养要素都有其独特的功能,任何心理营养素的缺乏、不足或过剩,都会对心理健康发展产生不良影响。正如医疗保健、体育虽然是保证身体健康、提高身体素质的重要手段却不能代替物质营养一样,人类心理的发展需要心理咨询和治疗,需要心理教育,更离不开心理营养。

2.指出了心理营养的来源

作者认为,人类在环境中活动,心理营养存在于人类活动的客观环境中。在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生活环境、家庭环境、学校环境,人的生理活动和社会活动中分别存在着丰富的心理营养素,比如,自然环境中存在的丰富的信息刺激,是维持我们正常心理活动不可或缺的心理营养要素,对自然发展变化、秩序和规律的掌握使人类的自主性、自尊心和自信心得以成长;以爱为核心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以爱家、爱国为中心的文化,为中华儿女独特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心理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基本的营养;此外,生活环境中的自由、沟通与交往、成功的体验、相互尊重等心理营养要素在人类精神健康持续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优化环境,创建科学的生活活动方式,才能保证心理营养要素的充分利用。

3.描述了心理营养的特色

心理是一个整体,它包括认知、情感、意志、个性等系统,作者认为不同的心理系统其功能有区别,发展所需要的心理营养要素也不完全相同。认知系统发展的基本营养素是适宜的信息刺激;情感系统的发展需要稳定和秩序、关注和关怀、爱和被爱等;意志系统的发展需要目标、挫折、实践机会;个性发展除了需要稳定、秩序、爱和实践活动机会外,还需要赞赏来培养自信心、民主和自由,培养良好的性格特征等。

4.明确了心理营养的要点

本书对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及心理营养要点进行了分析研究,指出不同年龄的人群,年龄特征、生活环境、活动能力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有很大差异,因此对心理营养有不同的要求。根据不同年龄人群心理发展的规律,采取相应的方法,有针对性地提供所需的心理营养,保持心理持续、健康成长。

三、学者心理科学研究事关心理营养

郭喜青教授毕业于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系中国心理学会会员,心理学硕士。长期从事心理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具有较强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理论功底,十分熟悉中小学教育实际,20多年来深入河南省和北京市数十所中小学开展多项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对目前我国中小学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过深入的分析与思考。曾主持和参与研究过省部级以上教育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4部。

郭喜青《人生发展与心理营养》从心理需要、心理成长的必要条件出发,首次对心理营养的概念、心理营养要素及其功能、心理各系统发展及其所需要的心理营养、人生发展的不同阶段心理营养的要点与方法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并提出了人类生活环境和人类活动本身是各种心理营养要素来源的观点。从更为积极的角度提出为了精神的健康成长,人类应该积极主动地发现、发掘、利用环境中的心理营养素,采取科学方法使环境中的心理营养充分发挥作用。这是我国目前专门研究心理营养的第一部科学专著,提出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新理念、新视角,填补了心理科学研究的一项空白。

《人生发展与心理营养》是作者长期理论研究和实践的结晶。她主张应以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准确把握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关注、鼓励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健康、向上的成分,深入研究影响这些优秀品质形成的因素,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和技术,加强这些因素的影响力,使其得以充分地成长,从而达到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发展的目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为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和潜能的充分发展提供心理营养的过程,预防和矫治心理问题也要注重遵循“扶正祛邪、营养支持”的原则。书中贯穿了尊重人、关心人、赞美人优秀品质的精神,尤其是对青少年积极心理品质的成长充满信心和期望,体现出一个教育工作者对新一代的爱和积极的期待。《人生发展与心理营养》中的观点和主张不仅与积极心理学的理论不谋而合,更是对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具体化和必要补充。

本书不仅观点明确,角度新颖,论述严谨,语言准确优美,充分反映出作者的治学态度和风格,而且精选穿插了四十多个来自实际生活的经典故事,增加了可读性,体现出“阅读友好”。

我将《人生发展与心理营养》一书推荐给大家,希望能够帮助大家主动挖掘、吸取并相互提供生活中的心理营养,保持心灵健康持续地成长;希望教育者能够从多个角度理解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心理现象,提供心理营养,使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成为根据学生心理成长的客观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心理营养的过程,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打好基础。(稿件编号:100322001)

(作者系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副司长,100816,电邮:wangdh@moe.edu.cn)

编辑/于 洪 终校/何 妍

病人营养餐范文第5篇

1.科学制定幼儿食谱,保证幼儿营养平衡

膳食营养平衡能够满足幼儿机体正常生理需要。如何进行科学搭配,达到营养平衡,这要根据中国营养学会新推荐的幼儿每日膳食中营养素的供给标准来计算儿童一日营养量,同时还要结合季节特点,选择食物,根据3~6岁幼儿每日各种营养素的需要量,安排好一天的食物品种。由于幼儿的偏食习惯容易导致四种营养素(维生素A、胡萝卜素、钙和核黄素)的缺乏,因此,在制订幼儿一日带量食谱时,要注重选择这四种营养素含量丰富的食物,并且荤素、粗细、甜咸搭配合理,少吃甜食和油炸食品,谷类食物与动物性食品搭配时,以谷类为主,动物性食品为辅。足量的各类食物所含碳水化合物所提供给幼儿的一日热量必须达到30%。动物性食品所含蛋白质中必须的氨基酸比较齐全,约有90%会被人体吸收,因此,荤素搭配合理能够满足幼儿脑、体活动对热能和生长发育对蛋白质的需要。粗细粮合理搭配,不仅有营养互补作用,更重要的是粗粮所含纤维素较粗糙,能刺激肠蠕动,减少慢性便秘,促进幼儿身体健康成长。

在制定食谱时还要根据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注重花样品种多样化,抓住色、香、味、形特点,制作幼儿易于接受的食品。做到一周菜谱不重样。食谱中食品数量是以幼儿一日定量为标准,并且每日每餐都要进行营养分析。

2.广泛征求意见,不断提高膳食制作质量

食堂工作人员除了按照食谱精心制作幼儿膳食外,要经常深入班级,实地观察幼儿的进餐情况,直接感受幼儿是否喜欢自己制作的食物。因为变换食品花样固然重要,但要看幼儿是否能接受,是否喜欢吃。这样使食堂工作人员由在厨房内琢磨花样变为根据幼儿的实际需要变换花样。同时伙食管理人员还要广泛听取保教人员的合理建议,及时改进工作。如,保教人员提出木耳炒绿豆芽幼儿很喜欢吃,营养搭配很合理,但绿豆芽太长,幼儿吃起来费劲。再如,牛肉是粗纤维食品,幼儿咀嚼费劲,将其改作牛肉丸子,即保持了营价值,也受幼儿的喜欢。另外幼儿园还要主动听取家长的合理建议,定期召开家长座谈会,发问卷调查表、反馈意见表。通过以上多种形式,儿童食堂除了能及时解决问题外,还收到了许多合理化建议,收集到了多种幼儿喜欢吃的食品的制做方法。

3.科学制作,不断提高膳食品种的质量

幼儿免疫力差,抵抗力弱,烹调菜肴时,要把安全卫生工作放在第一位。首先要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生熟分开,不做凉拌菜。及时消毒清洗操作间、烹饪器具、幼儿餐具等用品器具。其次,在食品的制作上要讲究科学性。如洗:蔬菜要整棵洗涤,先弃去黄叶、烂叶,再分片(瓣)洗涤,最后用清水冲洗,这样能减少表面微生物,除去寄生虫卵和残留农药。副食原料在清洗时,不要切后再洗,更不能在水中浸泡,以减少水溶性营养素的流失。切:根据幼儿消化机能尚未发育健全的特点,菜肴制作时原料要切得细、碎,但这又易造成原料的营养素与空气的接触机会和接触面增多,导致营养素的氧化损失,所以具体操作时应尽量做到现切现烹,以减少营养素的流失。配:既要讲究配质量,配色、香、味、形;也要注重配营养,注意荤素搭配、粗细搭配。如烧肉可加土豆、胡萝卜、豆腐泡、青菜心、大白菜等。这都是利用蛋白质的互补作用。烫:为了满足菜肴的属性,有些原料常需要水烫处理。蔬菜在沸水中翻个身就捞起,既能保持鲜艳的色泽,又不影响口味的脆嫩。有人主张菠菜不宜作水烫处理,殊不知菠菜在沸水烫后,虽然损失了部分维生素,但也能除去较多的草酸,有利于钙在体内的吸收。烹:减少营养素流失的烹调原则是旺火急炒,即常说的火大油旺。据一些试验报告,使用旺火急炒的方法,叶菜类的维生素C平均保存率为60~70%,而胡萝卜的保存度则可达到76~96%。如西红柿,去皮切块,经油炒3~4分钟,其维生素B1、B2的损失度分别为13%、21%,而切成块用火炖,其损失度分别为65%、41%。急炒时加热时间不宜过长,以免水溶性蛋白质会逐渐凝固,加热时间愈长,凝固得越硬,会影响口感及营养素的利用。调:烹调时应注意加盐不宜过早,过早会令渗透压增大,使水溶性营养素物质遭受氧化或流失。煮豆、烧肉时加盐太早,可使原料中的蛋白质凝固过早,不易吸水膨胀而碎烂。用来制作汤的原料加盐过早,则可因蛋白质的凝结过早而不能溶于汤中,影响汤汁的浓度。味精的调味也很有考究,味精在常温下很难溶解,在70~90%时解度最高,故在菜肴将起锅时投入最好。

4.加大技能培训,努力提升炊事人员业务素质

科学管理,加强技术人员培训是保证制作高品质幼儿膳食的重要环节。定期组织炊事人员学习掌握幼儿营养配料的基本知识,了解幼儿每人每餐所需蛋白质、脂肪、糖类的营养素供给比例,以及根据幼儿身体和心理发育的需要来计划安排膳食。组织学习、参观有关营养食品的制作方法,提高制作工艺流程。组织炊事员深入学习《食品卫生法》,对照工作实际找差距,进一步规范食品加工程序。层层把关,防止病从口入。坚持采购员不买腐烂变质的原料,保管验收员不收腐烂变质的原料,加工人员不用腐烂变质的原料。严格实行隔离制度,即:生食品与熟食品隔离、成品与半成品隔离、食物与杂物隔离。加强食用工具管理,坚持实行“一洗、二刷、三冲、四消毒、五保洁”制度。加强操作环境卫生管理,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层层落实。定期进行业务考核,开展岗位技能技巧比赛。

5.营造良好进餐环境,保证幼儿进餐质量

在进餐环节中,保教人员要为幼儿营造良好的进餐环境,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首先进餐前保教人员要使幼儿安静下来,平稳幼儿因课间活动而激动的情绪。其次要掌握每个幼儿的进餐量、进餐速度,做到不摧促、不训斥,引导幼儿尽量在规定的时间内吃完,同时对个别特殊幼儿要给与一定的帮助和照顾。宽松的进餐环境,有助于幼儿提高食欲,轻松愉快的进餐心情,可以促进消化腺的分泌,增进食欲。在进餐前保教老师要尽量向幼儿说明这一餐的菜名、食物的组成及营养常识,以引起幼儿对食物的渴望,进一步激发幼儿的进食欲望。

幼儿园的膳食管理,需要有一支营养知识丰富、策划能力强、善于管理的队伍,还要有一批烹饪技术娴熟和热爱幼教事业的技术人员,更要有认真负责的保教老师。只有多方的密切合作才能不断提高幼儿膳食的科学管理水平,才能更好的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病人营养餐范文第6篇

——广西壮族自治区西林县那劳镇中心小学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情况

广西桂西地区的西林县那劳镇,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镇,是古代句町国的属地,是中国近代史名人岑毓英、岑春煊的家乡,国土面积229平方公里,总人口7650多人,那劳镇是文化镇,有着丰富而悠久的历史文化。

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自2012年4月实施以来,那劳镇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意见,将此项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民生工作来抓,积极推进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工作,为农村中小学健康成长注入了新的活力。2014年,那劳镇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覆盖的义务教育学校达6所,共有1443名学生受益。目前全镇共有6所学校采用食堂供餐模式,按照每生每天3元的标准,学生可以享用到四两米饭、适当猪肉(鸡肉)、以及相关蔬菜。那劳镇各学校非常重视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各学校成立了营养改善计划工作领导小组,各部门积极配合工作,切实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在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工作中,现已形成了县教育局统筹领导、镇内各学校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同时,各学校制定了相应的措施 、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食品中毒事故处理办法等方案和预案。落实了食品原料采购、贮存、加工、销售和查验、索证索票以及台账登记等制度。建立了由各方代表组成的学校营养改善计划膳食委员会,组建实施了实名制信息采集,建立了学生健康档案。2014年,那劳镇到位营养改善计划专项资金432900元。县教育局、财政局进一步规范了专项资金报账程序,确保资金安全和及时到位。按照自治区营养办的要求,为确保2014年全面实行食堂供餐制,县营养办和教育局为镇内各学校新建或扩建了学校食堂,并为镇内6所学校添置食堂设备,每个学期县监察局、财政局、教育局、食品与药品监督局等都组织相关人员到学校进行指导和检查,了解供餐情况,发现问题学校立即整改,并及时做好相关公示工作,实时张贴监督举报电话。

上一篇:叉车司机室范文下一篇:保障型住房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