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青年事迹材料范文

2023-09-20

十大青年事迹材料范文第1篇

亲爱的朋友,如果你有幸走到第四中学附近的大街小巷,如果你有幸踏入保德县第四中学,你一定会看到一个忙忙碌碌协调工作的同志,这个人就是我,刘文德老师。我于1994年毕业于师范学校,先后自学获得专科、本科学历,计算机等级证书,普通话二甲证书,继续教育证书,2007年荣获中学教一级教师职务。先后担任过政教副主任、政教主任、教导主任、副校长职务,曾三次荣获县模范教师,一次荣获县百佳教师,市级“五一”劳模;历年所带班级成绩优秀,个人所教科目成绩突出,09年中考全县17名忻一中,我班考了4名,我校中考成绩全县综合排名第三,我所带的数学居全县第二;今年中考四中忻一中8名,608分以上12名,我所带的数学又取得了全县第三的好成绩。我深知优异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各级领导的大力关怀,离不开是各位老师的悉心帮助,离不开全体学生的顽强拼搏,下面就将我平时工作中的所作所为、心得体会,向大家汇报如下,希望大家多多斧正,以期达到交流共勉的目的。

一、春风化雨润桃李

1994年的一个金色的秋天,当我拿着干部履历表和调令走在乡村小路上的时候,我的心情是无比的激动,因为我的夙愿即将变为现实,我将在家乡的热土上谱写教书育人的光辉篇章,我将把知识的火花撒播在偏僻的乡间,我将用自己的满腔热血来报答父老乡亲对我的厚爱。想到这儿,我觉得我肩上的责任是无比的重大,我感觉我已与村落间的一草一木融为一体,校兴我荣,校衰我耻,我责无旁贷。 初为人师的生涯紧锣密鼓的开始了,紧接着我便对孩子们开始了爱的教育,开启了爱的征程。从桑园小学到桥头小学再到桥头中学,我的每一个脚印都凝聚着对孩子、对工作、对崇高的教育事业的挚爱。在桑园小学,我义无反顾的为家庭贫困的学生免除学杂费用,多少个夜晚坐在热炕头上和父老乡亲促膝长谈唤醒他们对知识、对孩子、对教育的爱,当这个学校第一次升起了五星红旗的时候,我便把对祖国、对知识的爱深深地植入了孩子们的心中。

春去秋来,风雨兼程,当我以“三连冠”的成绩略感欣慰时,一纸调令使我开始了在桥头小学任教的生涯,并担任学校的政教工作。桥头小学是大学校,是锻炼人的大平台,在这个大家庭里,更多的孩子需要关爱,需要老师用爱心浇灌他们稚嫩的心灵,从此走街串巷,帮扶结对,组建爱心团队成了我加班加点的工作。

也许是我的工作热情得到了领导的关爱,也许是我对教书育人的热爱得到了群众的好评,也许是我的教学成绩得到了上级的认可,转瞬之间我便被调入了桥头中学,同样是教书育人,虽说我的本职工作没变,但是从教育对象上来,两个对象两重天,初中学生人大了心杂了,受社会的影响也与日俱增了,打架斗殴,逃学上网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了,我初代的是一个81班是全校头痛的老大难班级,各科成绩倒数第一,许多同学都在学校挂了号,透过现象看本质,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我发现,一切的根源都是一个厌“字”在责怪,我决心用“爱”字来唤醒同学们的心灵,唤醒他们求知的欲望。首先教育他们爱父母,当我得知吴晓强同学坚持玩大话西游三月花了1000多元时,针对他进行家访,在得知他家十分贫困时,找他谈话,当我吧他父母的艰辛和他花的每一笔钱进行对比时,这个同学马上痛哭流涕,我及时赠送给他一本《哈弗女孩刘亦婷》,勉励他体恤父母,迎头赶超,一个学期下来,该同学高居全校优生行列。

2007年我被调入了东关镇中学,所带的班级是42班,这个班基础差,好多家长都要求学生转学,关键时刻,我临危受命,怀着对学生强烈的爱心,我做了大量的家访沟通工作,向大家介绍授课老师的优点,和校领导对本班的高度关注,以及我班近期打算和远景目标,真诚是沟通的钥匙,爱心是学生前进的动力,三年下来,这个班中考人数达60多人,全县仅有17人考取忻一中,我班就有4人。

二、科学统筹抓教学

我接受过正规的师范教育,十几年如一日扎根中学,从事学校的教学管理,勤奋的学习加上岁月的磨砺,使我熟悉了教育教学理论规律,练就了教书育人的扎实本领,走上领导岗位以来,我脚踏实地、勤奋灵活的带领一线教师积极进取,为我校教学工作的持续发展、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

我深知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质量是一所学校的生存保证,既然领导让我负责抓教学,抓质量,就等于是把千斤重担压在我的身上,受命以来,我早起晚睡,披星戴月,带领全体老师抓教风,造学风,在教学领域里实行量化考核,优劳优得,在全校范围内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氛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以身作则、精益求精、勤奋公正的品质得到了全校师生的信赖,我是我校每天早上第一个进入教学大楼,晚上最后一个离开的人,是我校每周日第一个到校,每周六最后一个离开学校的人,寒来暑往从不间断,更值得一提的是我对同志们的考核管理实行逐日逐节的登记,逐月打分,学期末分类汇总、张贴公示并和津贴绩效的发放挂钩,在我校形成了一套教师人人清楚、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去年局领导前来我校年终评估时开玩笑问我:“你把老师们逐月打分,排队公示就不怕老师们打破你的头?”我说“公道自在人心,关键是教导处有一本令人信服的帐,不服者可以去查去核对。”

天道酬勤,看到第四中学近年来所取得骄人的成就,我的心里是多么激动和自豪,因为这期间有领导的智慧,也有我和同志们的汗水。

三、与时俱进搞教改

随着时代的发展,应试教育的弊端日益凸显出来,作为一名主管教学并且始终拼搏在教学第一线的副校长,我心急如焚,多年的实践告诉我克服应试教育的唯一出路就在于实行课程改革,厉行教研教改。虽然新课改喊了许多年,但还没有形成完全符合我校的现成模式,为了使教师同志们搞好教研教改,为了探索出一条适合我校的课改新路,我们除了组织全体老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教育培训外,还采取了“走出去请进来”的做法,所谓的“走出去”,就是带领老师远赴忻州、清徐,洋思等各地名校,学习请教先进的课改经验和课改管理运行模式;所谓“请进来”就是利用网络资源,走近课改专家,面对面地观摩先进的教研教改方法,更为可喜的是我校的外出学习交流并没停留在走一走,看一看,议一议的表象之上,而是做到了全面立体多方位的学习记录,因为我们事先做了精心的筹谋和充分的准备,每到一处我们都能全面的了解该校课改教研成果,课改在于理念、课改在于学习,课改在于实践,在外出交流学习的基础上,我校迅速出台了课改的方案和举措,激励和奖惩并举,理念和方法更新,在全校形成了人人思教改,个个搞教改的良好局面。推成果、出特色、提品位成了每位教师不约而同的追求。特色教案、创新课、师生互动等成果如雨后春笋般的在四中涌现出来。我们用辛勤的汗水浇灌出了一条适合四中发展的教改之路。

四、精益求精做楷模

作为一名领导我深知榜样示范的重要性,在工作中,我牢牢记住了范仲淹的教诲,那就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是我不懈追求的目标和人生境界。为此我要求老师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老师杜绝的,自己绝对警惕。从来不搞特殊化,我奉行的是“四个宁可,两个凭借”, 宁可早到半小时,绝不晚到三分钟:宁可谦让名和利,决不去争半寸功:宁可实践累弯腰,决不纸上来谈兵:宁可制度约束我,绝不办事开先例。我教书育人一凭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二凭言传身教,榜样示范的敬业精神。在纷繁复杂的教学中我练的是丰富的教学管理经验,练的是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博学笃实是一个成熟的管理者必备的美德。

十大青年事迹材料范文第2篇

黄凤:照顾爸爸 哪怕我只有一辆板车

10年前,一次意外的摔伤,爸爸高位截瘫,妈妈离婚改嫁,当时年仅6岁的安徽女孩黄凤独自撑起了一个家,10年如一日照顾着瘫痪的爸爸和年迈的奶奶。

一次意外的摔伤,爸爸高位截瘫,妈妈离婚改嫁,当时年仅6岁的安徽女孩黄凤独自撑起一个家,8年如一日照顾着瘫痪的爸爸和年迈的奶奶。为了给父亲治病,2008年5月黄凤用安了轮子的铁板床推着父亲,与奶奶一起踏上了赴上海求医的旅程。在好心司机的帮助下,祖孙三人到达上海,黄凤推着板车在上海边乞讨边求诊,但在吃尽苦头后未能实现治病的愿望。第二年暑假,黄凤央求同乡把他们捎带到北京,用板车载着父亲在北京求医问诊。2010年4月,黄凤再次带着父亲到北京求医,武警总医院收治其父黄志仁住院,并成功为他做了神经干细胞手术。

如今,黄凤已经回到老家安徽五河县申集镇读初一。为了更好地照顾爸爸和奶奶,黄凤在镇政府的帮助下在学校对面租住了两间民房,开始了带着爸爸和奶奶上学的生活。每天早晨6点,黄凤就起床为爸爸和奶奶准备早饭,课间她还要回来给躺在板车上的爸爸翻身。面对生活的重担,年幼的黄凤依然保持着积极乐观的心态,黄凤的爸爸说“黄凤平时喜欢唱歌,特别是在做饭和喂饭的时候喜欢哼唱流行歌曲”。前几天黄凤凭借歌曲《隐形的翅膀》获得学校十佳歌手的称号。

谈起未来,黄凤说她最大的心愿就是让爸爸能够慢慢好起来。“不管多难,我都要好好读书,以后还要带着爸爸读高中,读大学,有爸爸的地方就有家”。黄凤说她以后想读护理专业,希望能更好地护理病床上的爸爸,也为了报答每一个帮助她的人。

1月9日,黄凤将要推着爸爸乘火车再次前往北京治病。

吴林香:逆境中她始终微笑

吴林香生于1999年,家住重庆市忠县马灌镇桂阳村,她被称为中国最坚强的女孩之一,她只有13岁,却勇敢地扛起一把锄头撑起全家。

她的外公右手残废,外婆半身瘫痪,父母离异后妈妈又身患癌症,为养家,继父留下4岁的弟弟外出打工。

13岁的她,肩负起照顾母亲、外公、外婆和弟弟的重任。每天早上五点起床,晚上十一点多才能睡觉。就这样,她经坚持了300多天,成为这个破碎家庭的顶梁柱……

目前,她的事迹已被《重庆日报》、《重庆商报》、新加坡《联合早报》、《中国之声》等媒体广泛报道,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人们惊呼:中国女孩不简单!

昨日上午,吴林香接到两个电话。

一个是爸爸打回来的,让她放暑假了,去城里耍,那里可以逛公园,可以吃肯德基,还可以买很多漂亮的衣服,可吴林香拒绝了。另一个电话是继父打回来的,说要回来一趟,放心不下家里。吴林香还是拒绝了,她让继父放心,家里都很好。

“做梦都想出去耍。”搁下电话,吴林香看着外公外婆,妈妈和年幼的弟弟,叹了口气,“走了他们怎么办?”

13岁的吴林香已然成为这个家庭的顶梁柱。

姐弟“抢”肉 “好吃的留给他们补营养”

昨日中午,马灌镇桂阳村6组一栋三间两楼一顶的红砖瓦房飘出一阵清炖公鸡的清香味来。一年多了,这个家庭难得这样打一次“牙祭”。

外公三块鸡肉、外婆三块鸡肉、妈妈三块鸡肉,吴林香这样一份份地盛到他们的碗里。小林香说,以前盛一大碗放在饭桌上,谁都不动筷子,都想让对方吃。

“吃鸡肉……”4岁的弟弟正要取走妈妈碗里的鸡肉,吴林香一筷子敲掉了弟弟筷子夹着的鸡肉,弟弟哇的声哭了起来。

外公走过来,一边把碗里的鸡肉让给小外孙,一边责怪小林香“当姐的不要太狠心,小孩子嘴馋是好事。”

“他们身体不好,好吃的留给他们补营养。”小林香躲到一边哭了。她说,自己也是孩子,也想吃好耍好,可是生病的外公、外婆、妈妈更需要补身体。其在吃饭前她就给弟弟吃了鸡肉,一再叮嘱小家伙不要去抢吃鸡肉,没想到嘴馋的弟弟说话不算数。

其实,吴林香对弟弟并不狠心。吴林香的家距离马灌镇中心小学有10余公里,她每天步行来回一次,需要花近4个小时的时间。从去年9月到今年6月的两个学期的近200天,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酷暑寒冬,她都要背着弟弟一起上学和回家。

去年的冬天,天气寒,寒风带着冷雨吹到脸上特别疼,年幼的弟弟在上学的路哭喊着要回家。她没办法,只好用自己矮小身体背着弟弟在风雨中艰难地前行。累了,她就停下来在路边歇息,冷了,她就让弟弟用手臂扶着自己的脸颊取暖。平时只需一个多小时的路程,那天她走了近三小时。

小林香的外公、外婆和妈妈究竟得了啥病,让她和弟弟竟为一块鸡肉抢了起来呢?

破碎的家 “欢歌笑语被呻吟声替代”

吴林香原本有一个幸福的家庭。

5年前,外公因在干活时摔倒以致右手残疾;2008年,在外打工的爸爸回家与妈妈离了婚,随后父母离异。为了照顾外公,她小林香跟妈妈一起生活。 后来,妈妈再婚,又给她生下一个可爱的弟弟。

去年1月,外婆突发患脑溢血住进了医院,后来全身瘫患。外婆不能动弹,需要人全天护理并常年服药。在住院的日子里,吴林香的妈妈时常感觉身体不适,先后到马灌镇中心卫生院和县人民医院检查,最后被确诊为肺癌。

“幸福的家庭一下子被病魔击倒。”吴林香脸上再没有天真无邪的笑容,曾经,她在老师和同学心目中,小林香是一个非常乖巧、开朗、懂事的孩子,现在她沉默了。

外婆瘫痪、外公残疾、妈妈身患癌症,曾经的欢歌笑语被病痛的呻吟声代替。每每想到这些,年幼无助的吴林香只能躲在墙角里哭泣。

“撵”走继父

“安心去挣钱家里有我呢”

外婆在住院、妈妈需要手术,四个月过后,家里仅有积蓄很快被花光,家里还借债数万元。如今,这个家已欠债20多万元。

吴林香的继父岳良新左右为难,家里两个病人和孩子都需要照顾,离不开人;可是留在家里,这医药费哪里来,这欠债什么时候才还得清?

“您就安心出去挣钱,家里一切有我。”继父的心思全让吴林香看在了眼里。去年6月,小林香主动提出照顾外公、外婆、母亲和弟弟,让继父放心外出打工挣钱给母亲和外婆治病。

就这样,岳良新离家外出在万州找了一份沙发加工的活,每月只能回家两三次,吴林香担起了照顾家庭的重任。

每天早上五点,吴林香就要起床生火做饭,然后帮助外公、外婆、母亲和弟弟逐一穿好衣服,再给他们端饭喂饭。忙完这一切,吴林香才草草吃完早饭,带着弟弟急忙往学校赶。

下午放学回家已是6点过,吴林香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询问一下外婆和母亲的病情,然后开始熬药、做晚饭、替她们擦洗身子和洗衣服。直到晚上10点后,她才有时间做作业。每天深夜,小林香还要起床好几次做去看外公、外婆、妈妈和弟弟是否睡好,悄悄地为他们盖上被子。

继父离开家时,家里还喂有一头生猪,继父打算卖掉。小林香将生猪留了下来,她知道这是来年家“打牙祭”就靠它了。

每逢周末,吴林香都要准备好一周的猪草。一次,吴林香在割猪草时,一条蛇爬了出来,年幼的小林香吓得面无血色,丢下镰刀边哭边跑。小林香一直怕蛇,一个人坐在空旷的山野哭了20多分钟,她想回家,害怕再次碰到蛇,可是猪草还没着落,最后她只好硬着头皮继续割猪草。

回到家,吴林香不敢把这一切告诉妈妈。她说,不想让妈妈为自己担心,影响病情。

救下妈妈 “我们都要坚强地活下去”

今年5月的一天,吴林香在换洗床单时,意外发现妈妈准备轻生的农药时,她夺过了农药,无助地抱着妈妈在床上痛哭。

“妈妈,千万别丢下我们。”吴林香紧紧地抱住妈妈,一刻不曾松手。

“我就是个拖累。”丈夫虽然在外打工挣钱,一家3个病人,陈晓华是在熬不下去了,眼睁睁地看着自乖巧懂事的女儿被肩上沉甸甸的担子压得日渐憔悴,她心里倍感煎熬,很想用死解脱自己的病痛和对家人的折磨。

“妈,我已经12岁了,再苦再累我也能承受。如果你走了,叫我一个人怎么办?”听到女儿这些话后,陈晓华肝肠寸断,泣不成声,“去找你亲生父亲吧,妈妈没想再抚养你了。”

“我们都要坚强地活下去。”吴林香反过来安慰陈晓华,“你生我、养我,照顾我吃穿,拉扯我长大也不容易,我现在能做饭、洗衣服,还可以照顾弟弟,不能丢下你们不管。”

看着懂事的女儿,陈晓华找到了活下去的理由。

陈晓华病情越来越重,行走不方便,每晚上厕所都需要小林香扶着。夜晚,伤口只要感觉到疼痛,吴林香都要起床为母亲擦碘酒,不管春夏秋冬,近一年多来,这个乖巧的小女孩从没睡过一个安稳觉。

从去年暑假开始,吴林香就学着做饭菜。她记不清在切菜时多少次被刀划伤,曾经一次炒菜被锅滚烫的油烫伤手臂,整整一个星期都感觉非常疼痛。

今年6月的一天晚上,小林香扶妈妈上厕所,母女俩不慎摔倒。小林香感觉到眼角有液体流下,用手一摸满是血。吴林香来不及多想,立即起身扶起母亲上了床。这下,吴林香才感觉到额头上一阵阵钻心的疼痛,可她硬忍着不敢叫一声,就怕让母亲担心。

后来,吴林香只是用盐水简单地做一下消毒处理,至今她额头上的伤痕还依稀可见。

爱心如潮 四方援手帮助小林香

今年6月,小林香小学毕业。要上初中了,她有一个希望在马灌镇上初中,天天可以走读,这样可以回家照顾母亲、外公、外婆和年幼的弟弟。

“小林香是一个非常坚强的女孩。”班主老师张老师称,在学校,吴林香学习特别用心刻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虽然家里发生了这么大的变故,可她很少告诉同学和老师,只是大家感觉她皮肤越来越来黑了,身体越来越瘦了。

吴林香,一个13岁的顶梁柱,她支撑着这个苦难的家庭,让邻居感动、让学校师生和当地群众感动。

“一个年仅13的女孩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社会诠释了什么是坚强,什么是忠孝。她是我们教育子女、反省自己的一本‘活教材’。”马灌镇桂阳村党支部书记介绍,村里的乡亲都被吴桂香的精神所感动,大家你50、我100地自发捐钱给吴林香,希望她能早日度过难关。一些较为贫困的家庭主动拿出自己都舍不得吃的猪肉、鸡蛋等食物捐献给吴林香。

马灌镇政府也给吴林香全家办理了低保,还派人送来了慰问金和轮椅。马灌镇中心小学召开全校师生向她学习,并为她捐款3000余元。桂阳村党员自发为她捐款1000余元。忠州镇灯树社区群众自发包车前看往吴林香,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民营企业家给她捐款2000元。

重庆有线电视网络有限公司忠县分公司为她捐款2000元并为她家免费安装电视加密线路。

“我们会坚强地活下去。”被爱心包围,小林香坚称,要陪妈妈一起与病魔抗争到底。

邵帅:少年捐髓救母

邵帅今年16岁,2010年正在北京打工的妈妈邵丹突发白血病,急需进行骨髓移植,否则性命堪忧。最终在医生的共同劝说下,邵丹同意了接受移植儿子的骨髓。

12岁本该坐在教室里读书学习;12岁,还是依偎在妈妈身旁撒娇的年龄,但徐州男孩邵帅却在12岁的年纪勇敢挑起了保护身患白血病的妈妈的重任,为了挽救妈妈的生命,他捐献了自己的骨髓。邵帅说,“我的生命是妈妈给的,我救妈妈天经地义!”

邵帅一岁时父母离异,跟随妈妈邵丹生活,2004年,邵帅的妈妈到北京打工,7岁的邵帅就在徐州跟着外公外婆生活。2009年7月,邵帅和其他103名学生一样,满怀着希望与憧憬准备踏进中学的大门,努力学习。就在他踌躇满志准备去实现自己美好愿望的时候,不幸的事情发生了:2009年6月,北京一家权威医院诊断出他的妈妈患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随后病情恶化为急性髓系白血病,需进行骨髓移植,12岁的邵帅主动提出要给妈妈配型,并配型成功。为了挽救妈妈的生命,他毅然决定捐献出自己的骨髓,为妈妈做骨髓移植!为此,邵帅放弃了读书,承担起家庭的重担,休学去北京照顾妈妈。

从2009年6月到北京看望妈妈,邵帅一直陪伴在妈妈的身边悉心照顾着。邵帅的妈妈邵丹回忆说:“严重时,我吃喝拉撒都在病床上,都是帅帅照顾我,端屎端尿。别人看了都感动得掉泪,直夸他懂事。”

“孩子最怕我死了,有一次我疼得在病床上打滚,医生下了病危通知书。抢救过后,医生都离开了,帅帅拉着我的手,一个劲地给我说:妈妈,你不能死。求求你,你不能死。你要是死了,我就成孤儿了。”说到这里,邵丹大声地哭了:“我永远也忘不了那一刻孩子的眼神,那眼神里透着恐惧,还有急切以及无助。”

邵丹在无菌仓内,每天医院安排两次探视时间。每天探视前,邵帅会早早地在门外等候。护士看了也觉得不忍心,有时就提前让他和妈妈通过视频通话。“通过视频给我说说这,说说那,探视时间结束了,他也舍不得放下话筒。孩子现在特别依恋我,就像相依为命的感觉。”

《京华时报》的记者彭科峰曾跟踪报道过邵帅母子,说起邵帅,他满是心疼:“这个才12岁的孩子,每天做好饭送到医院来,从医院回到住处,要乘1个多小时的公交,十几站路。每次他都是一个人来,一个人回去。照顾妈妈让他显得很疲惫,看着他幼小的身影走上公交车,我看着觉得特别心疼。”

与孩子接触了不到7天,但邵帅已给彭科峰留下很深的印象,“孩子特别执着,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有一种信念,那就是救妈妈,他不能失去妈妈。而他这种信念,特别感染人。我每一次见到他,都觉得特别疼惜。”说起懂事的小邵帅,66岁的外婆泣不成声:“孩子在这不愿多花一毛钱,别的孩子总能吃零食,我外孙连一瓶矿泉水都舍不得买,有时他还瞒着我不吃饭,为妈妈看病省下钱。”2010年2月24日,北京道培医院,骨髓移植手术顺利进行了:上午9点半到11点,12岁的邵帅进入手术室,抽取骨髓;中午12点半到下午3点,邵帅的妈妈邵丹被送进手术室,输入儿子的骨髓。2月26日上午8点40分,考虑到邵丹今后治疗的需要,邵帅再次来到道培医院血细胞分离室,开始第二次为母亲采集外周血造血干细胞。2月28日,邵帅经观察情况稳定被批准出院。经媒体报道,邵帅捐髓救母的故事感动着每个人的心。在北京,知道邵帅母子故事的市民甚至企业纷纷解囊相助。而在家乡徐州,人们更是对小邵帅时时牵挂,市慈善总工会受市委书记曹新平委托到北京看望邵帅母子、邵帅的母校矿大附小为邵帅进行了全校募捐、家乡的媒体为小邵帅颁发了“彭城好人”的证书、一些关注邵帅母子的人自发为他们捐款……

邵帅故事带给人们的震撼和感动在继续着,小小年纪的邵帅不仅获得了“彭城好人”的称号,还被共青团徐州市委、徐州市少工委联合授予“品德优良好少年”称号,并作为徐州市代表参加了第六次全国少代会。此外,徐州市自今年五月底开始对全市少先队员中开展为期一个月的“争当‘四好少年’———学习邵帅捐髓救母事迹”主题教育活动。目前邵帅的妈妈病情已经稳定,邵帅也于8月10日入读中央美院附中。但对于邵帅和妈妈来说,今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邵帅说,每次自己感到害怕难过时,就会不停地念这首诗,这样“我就觉得心中充满了力量”。

龙花:开在吊脚楼里的小花

湖南省凤凰县是国家级贫困县,该县落潮井乡牛堰村17岁苗族女孩龙花本该和其他山里孩子一样,坐在教室里读书,等将来走出大山,却因为要肩负起一个家,不得不选择辍学。

17岁的龙花是湖南凤凰县的苗族女孩,为了照顾重病的母亲和两个年幼的弟弟妹妹,她选择了放弃学业,勇敢担起一个家。然而,龙花从来没有放弃过自己的梦想,这朵开在吊脚楼里的坚强小花用她的乐观照顾着家庭,用她的坚持守望着梦想。

为引导更多的人关心和关注、支持和帮扶那些生活困难却满怀孝心的少年,中国化妆品领军企业伽蓝(JALA)集团旗下自然堂品牌与中央电视台携手启动“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大型公益行动。

崎岖的山路,龙花挑着40多斤的水往家里赶。从水井到家有100多米的坡度,为了把家中的水缸盛满,龙花来回要跑六七次。

龙花,17岁,是湖南凤凰县的苗族女孩,父亲因为受刺激,患上精神病,2011年,爸爸去世,不久妈妈又被诊断出患有糖尿病和肝硬化晚期。家里失去了劳动力,给妈妈熬药、做饭、挑水、砍柴、锄地,这些本该成年人干的活儿一下子都压在了小花的肩上。龙花不得不辍学,一人撑起一片天。

别人家的水都是男人们去挑,但龙花却要自己挑水。因为桶太沉,龙花只挑得动大半桶水,就这样每桶水也有40多斤,100多米的上坡路,龙花要走

6、7次才能把家里的缸填满。每次挑水到家,龙花身上所有衣服都被汗水湿透,上气不接下气。但休息不了一会儿,她还得急急忙忙做其他的家务活。

砍柴这种力气活,龙花也要自己来,无论春夏秋冬,龙花都要背着一个背篓,拿着一把镰刀一人上山砍柴,每担柴火少说也有七八十斤,背太少,家里的柴火不够烧,怕妈妈冻着;挑太多,自己够挑不动,龙花就想出了一个法子,第一次挑50斤,第二次挑五十几斤,慢慢往上加,现在龙花已经能挑上100来斤的柴火了。每天回到家,龙花还要帮母亲煎熬草药,早上、中午、晚上各一次,熬药成了她必修课。经过长时间熬药锻炼和摸索,龙花掌握了其中技巧。

龙花带着母亲上医院,刚住了3天就花光了借来的4000多元,妈妈说什么也不肯再住回医院。每个月靠100多元的低保维持生计,龙花恨不得一分钱掰成八瓣花。一有时间,她会带着弟妹一起上山采草药贴补家用。

龙花总想着像爸爸妈妈一样悉心照顾弟弟和妹妹,但总力不从心。弟弟经常跟她闹脾气。不过只要一根一块钱的冰棍儿,弟弟就会破涕而笑,两个人也会和好如初。每天晚上,小花总是伴着昏黄的灯光辅导弟弟妹妹功课,希望弟弟妹妹能考上大学,将来有出息。妈妈生病时,小花正值高中,面对需要照顾的妈妈和弟妹,一直是学习委员的小花不得不辍学。看着弟妹们努力学习,也算是圆自己一个上学梦。

“有时候看着别人上学回来,我特别羡慕,他们可以无忧无虑地去上学,但是我不行,我做什么事情都要想着妈妈,想着我的家庭,”小花说着说着开始哽咽。

小花有一个秘密,一个内心深处的梦想——做一名播音主持人。小花说,当主持人可以让自己更加有自信,不用去害怕别人。其实,小花在学校当过播音乐,还主持过晚会。小花梦想着有一天可以站在中央电视台的舞台上,做一名真正的主持人,那是她的梦想,也是她生活的力量。

2013年5月31日,不幸还是降临在小花的身上,她最爱的妈妈永远离开了她。但龙花并没有消沉,她决定出外打工,供弟弟和妹妹上学。龙花说:只要她在,这个家永远都在!”

龙花的孝心和她对弟弟、妹妹的无私付出,感动了无数的人,而她的孝心故事只是本次“寻找最美孝心少年”100个好少年中的1个。由中国化妆品领军企业伽蓝(JALA)集团旗下自然堂品牌与中央电视台携手举办的“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大型公益活动正式启动。

作为此次公益活动的独家特约合作伙伴,伽蓝集团旗下自然堂品牌与中央电视台在全国范围内发起,与消费者一起 “寻找最美孝心少年”活动,关注那些虽然生活困窘,却百折不挠,孝顺父母的好少年,帮助他们改善生活条件,解决实际困难,托举起他们的梦想,让他们更好的飞翔。

徐沁烨:妈妈的好女儿

2011年徐沁烨的母亲被诊断出患了急性淋巴性白血病,要先做化疗,然后进行骨髓移植,才有生的希望。母亲得知自己的病况后想要放弃。小沁烨每天都开导母亲。

徐沁烨是林城镇太傅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去年12月她的母亲被诊断出患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在病重期间,母亲强忍病痛坚持绣完一幅长约2米,宽约1米,名为“旭日东升”的十字绣,作为女儿的嫁妆。为治好母亲的病,年仅13岁的徐沁烨决定拍卖母亲在病痛中给自己一针一线绣出的嫁妆。“卖嫁妆救母”,长兴女孩的举动曾让无数人感动。

?再次去采访徐沁烨,是我们第二次接触了,她还是很开朗活泼,见到我时马上认出了我,一边给我开门一边说:“我认得你,你是上次来我家的姐姐。”

对于“长兴榜样” 的评选,她很惊讶,说自己一点都不知情,在她看来,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小学生,怎么能和“长兴榜样”挂上钩。

徐沁烨和别的同龄孩子并没有太大的差别,而她身上最吸引我的,就是她的懂事和坚强。徐沁烨说,她最喜欢的课文就是《梅花魂》,她觉得自己也要像梅花那样,不管经历多少磨难,都不向生活低头,昂首挺立。徐沁烨的家庭条件并不是很好,在她的妈妈去年确诊得了白血病之后就更差了,但是在徐沁烨眼里,自己的家是最幸福温暖的。“妈妈很喜欢开玩笑,有时候会在我看电视的时候故意蒙我的眼睛,偷偷拿走遥控器换台,有时候还会挠我脚底心。有时候看到电视里那些浪漫的情节,妈妈还会埋怨爸爸从来没有对她这么浪漫过,爸爸就很无奈。”看着小沁烨的笑脸,我想,那真的是个幸福温暖的家庭,与金钱和女主人是否身体不适都没有关系。

从小,父母对徐沁烨的教育就很严格,这也使得她比同龄人更加懂事一些,在刚知道妈妈生病的时候,沁烨哭得很厉害,之后,沁烨变得更加乖巧。“那天,爸爸也哭了,那是我唯一一次看到爸爸哭。后来,爸爸说,我们要是哭的话,妈妈就更伤心了,所以我们要乐观一点,要鼓励妈妈。”每次爸爸妈妈去杭州看病的时候,整个家就都落在沁烨肩上了。早上,沁烨自己做早饭,然后去上学。下午放学后,先把早上的碗洗了,然后扫地,给家里的鸡、鸭和猪喂食,整理房间,有时候还要洗被子,做完这些,去大伯家吃饭,然后做作业。这些家事,徐沁烨做得很开心。“说不定什么时候爸爸妈妈就回来了,我把家里收拾得干净一点,他们回来看到就会很开心。”

在老师同学眼里,徐沁烨学习好,爱劳动,活泼开朗,是个好学生、好伙伴。也许是家庭的关系,徐沁烨很会关心人,处理事情有股小大人的味道,老师都很喜欢徐沁烨帮忙管理班级,同学们有了烦心事也喜欢找徐沁烨诉说,大家俨然都把她当成了知心姐姐,徐沁烨自己也很喜欢这个角色。“如果可以帮到老师和同学,我也会很开心。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可以想,我以后也许会遇到相同的事情,这样既帮别人解决了事情,还可以锻炼我自己。”

下半年,徐沁烨就要读六年级,很快就要上初中了,对于未来,徐沁烨有自己的打算。徐沁烨给我看她平时的作业,几乎全部都是“优”,老师的评语也都是夸奖的。“爸爸说到城里读书好,我觉得在哪里读书都一样的,不一定要去城里,只要自己努力学习,在乡镇中学读书也是一样的。我现在就希望妈妈的病能好起来,一家人健健康康地在一起,然后我以后能找一份好工作,让爸爸妈妈都过上好日子,不再吃苦。”

赵文龙:十三岁的“男子汉”

赵文龙大部分时间都陪着妈妈去医院透析。妈妈患有脊椎裂和尿毒症,这么多年,他几乎从未有过玩耍时间,最大的乐趣就是生日那天去趟八一公园。

12岁,正是一个男孩贪玩儿好动、顽皮叛逆的年龄,可在赵文龙脸上,这些特质都没有,很多时候他都在默默地沉思。不在校的大部分时间里,他都陪着妈妈去医院透析。虽然只有12岁,赵文龙几乎会做所有家常菜。因为妈妈患有脊椎裂和尿毒症,这么多年,他几乎从未有过玩耍时间,最大的乐趣就是生日那天去趟八一公园;他是包钢八中一名普通的初一学生,而他每天需要承担的却是一般学生父母双倍的责任。

来到位于少先路31号街坊的赵文龙家,家里几乎没什么电器,只有卧室里摆放的一台老式冰箱,这是为了给李英存放药品用的。李英正在整理医院的收费单,与妈妈的大床相隔一张桌子的小床是赵文龙的,床头整整齐齐码着三十几本书,虽然陈设简单,家里却收拾得一尘不染。李英说,每天早上,即使时间紧张,龙龙也会收拾完家,给她做好早饭再走,他自己则在学校买早点吃。

虽然家庭负担如此沉重,可赵文龙在同学和老师的眼中却是天真、开朗、幽默的,只要学校有什么开心事,龙龙也会第一时间告诉妈妈,母子俩总会开怀大笑。在这样的说笑中,龙龙常常因为忘记了正在烧菜而把锅烧糊。

医生告诉李英,她的病目前无法治愈,最基本的维系就是一个星期三次透析,每次需要700元左右,每个月8000多元。 为了保证最基本的生活,李英只得一个星期透析一次,每次透析,文龙都像丢了魂似的守在抢救室门口,李英每次都觉得心疼。但只要看她转危为安,赵文龙还挂着泪珠的脸上马上会露出笑容,他告诉她:“妈妈,您一定要好好活着,只要您陪着我,再苦的日子都是甜的。”

赵文龙打算考一所自己心仪的军校,当军人是他的梦想,更重要的是国家还会补贴学费。“省下一分钱,妈妈的病就有一分治愈的可能”听着儿子这番言论,李英沉默了,生活让儿子过早地承担了太多的沉重,她除了支持,什么都帮不了他。每年六一,李英都会带龙龙去八一公园玩儿,有时龙龙会说:“妈妈,咱们什么时候才能将这里的游乐设施都玩儿一遍啊?”李英听了心里酸酸的,龙龙就立即转换话题安慰妈妈说:“等我工作挣钱了,咱们就好好出去玩儿一趟。”对于李英和龙龙来说,这样类似的对未来的期望已经成了他们母子俩的约定。

路玉婷:孝待亲人 笑对人生

路玉婷的父亲很早就离开了她们到外地,路妈妈为了生计在外面给客户送机票,工作的艰难和家庭的重任让路妈妈积劳成疾患了慢性肾衰竭。照顾母亲和外婆的重任落在路玉婷肩上。

四川在线消息(四川在线记者 颜雪 肖锋 摄影 李国东)因母亲孙小燕罹患尿毒症无法工作,成都15岁女孩路玉婷一边上学、一边骑车送机票维持家里开销。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路玉婷也成了小名人,如今的路玉婷进入成都树德协进中学就读高一,学校免除学杂费、书本费,还免费提供中晚饭和校服。一家人的生活总算安定下来。

然而就在上个月,孙小燕突然去世。路玉婷这才得知,去世前的母亲被手机短信诈骗了9万元,这9万元是家里借来和存下的所有积蓄,对10来块钱都会心疼半天的孙小燕自责不已,却一个字也不向女儿吐露。去世前3天,孙小燕给路玉婷班主任朱君打电话:希望卖掉房子供女儿读书,还希望今后她好好照料路玉婷……

被骗:

今年9月,路玉婷进入成都树德协进中学就读高中。学习压力逐渐繁重,路玉婷已经不再送票。10月16日早上7点半,班主任朱君接到了孙小燕的电话,声音断断续续,“孙小燕一直在哭,说妹妹,我发生了一点意外,可能活不久了。”朱君以为,是孙小燕病又犯了,但接下来的话让她有些隐约的担心,“她让我帮她想把房子卖了,供路玉婷读书。还委托我今后好好照顾路玉婷。”孙小燕让朱君千万别把这些事告诉路玉婷,朱君很不安,她主动提出去孙小燕家里看望,孙小燕却一再拒绝。接下来两天繁忙的工作,也让朱君抽不出空子。

18日,朱君和张勇约好第二天(19日)一起前往孙小燕家里看望,为了避免对方拒绝,他们想到先斩后奏。19日上午,朱君却接到了路玉婷的打来的电话,“路玉婷语气很平静,告诉我,她母亲孙晓燕已经在19日凌晨1点过去世了。”

张勇、朱君一行人到达路玉婷家里时,路玉婷单独把朱君叫到一边,表示自己家里的亲戚正在赶往成都的路上。路玉婷这才说起孙小燕此前电话所说的“意外”是什么。原来前不久,孙小燕被短信诈骗了9万元,这9万元是一家子借来和存下的所有积蓄,掉10块钱都会怄气半天的孙小燕着实想不通,“她对谁都没有说,路玉婷也不知道,一个人默默承受,给我打电话的第二天(17日)也没有像往常一样去做血液透析。”朱君表示。

朱君这才把孙小燕打电话托付的事告诉路玉婷,“我才晓得,掉钱、托付这些事路玉婷都不晓得。”打电话传递母亲死讯时,路玉婷语气也比较平静,此时眼泪却紧紧包在眼眶里,拼命点头。

托付:

10月21日,孙小燕遗体火化仪式进行。那一天的路玉婷穿着一身黑衣,帽子的帽檐把头压得低低的,一句话也没说,只是抱着母亲的遗像。在遗体告别仪式时,隐忍的路玉婷情绪才爆发出来,大声呼喊着:“妈!妈!”在火葬场等待骨灰时,路玉婷一个人坐着,一直不停的流泪。在母亲孙小燕整个去世的过程中,路玉婷就哭过三次。

周围人担心更多的,还是路玉婷以后的生活。孙小燕去世前,正在申请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还没申请下来人就走了,现在是路玉婷以她的名义在申请。”张勇透露。

一直以来,路玉婷、孙晓燕和外婆住在成都新城市广场附近,目的是方便孙晓燕就医和路玉婷上学,孙晓燕和丈夫共同拥有的住房出租用来补贴家用。征得各方的意见,孙小燕名下的房产并未卖掉。由路玉婷的好朋友的母亲伍阿姨帮忙,将两套房产转移到路玉婷名下。“说的是两套,其实非常窄,加在一起才等于一套的面积。”朱君解释道。

路玉婷的父亲在外地多年,一直没有联系过孙小燕母女。在孙小燕去世后,主动打电话给路玉婷,提出每月打1000元作路玉婷生活费。基于路玉婷学业上的考虑,伍阿姨甚至提出:由姨妈抚养外婆,让路玉婷住校,寒暑假在自己家住。

让朱君和张勇疑惑还有路玉婷的眼镜。在孙小燕去世后,路玉婷就佩戴上了一副黑框眼镜,朱君透露:“和她妈妈的那一副很相像!我问过婷婷你近视吗,她告诉我说她600度。”让张勇疑惑的是,路玉婷膝盖受伤时,轮椅坐最后一排,并未佩戴眼镜依然可以看清楚最远处的黑板。朱君随后问过路玉婷身边的同学,对方表示路玉婷确实一直眼睛近视,上个月底、母亲去世后,就配了一副和孙小燕一样颜色、很是相似的黑框眼镜。

孝道原心,谁说家贫无孝子?

今年秋季开学,15岁的林章羽进入宣恩一中学习。林章羽上高中后,她的弟弟——11岁的何秀巡悄悄地给远在天堂的妈妈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妈妈,您知道吗?姐姐对我非常好,她上了高中,我真为她高兴。妈妈,你放心,我会做个男子汉,让家人过上好生活……

林章羽、何秀巡是宣恩县万寨乡大河村一对命运多舛的姐弟。2011年,他们的母亲被癌症夺去了生命。母亲病重期间,曾将林章羽叫到病床前,叮嘱她好好照顾弟弟、帮爸爸分担家庭重担。

母亲去世后,姐弟俩的父亲不得不外出打零工,以挣钱养家并偿还为妻子治病欠下的债务。林章羽便担当起照顾弟弟和家庭的重任。她领着年幼的弟弟上山割猪草,下地采茶、收玉米,还替父母无微不至地照顾年事已高的外婆。

其实,林章羽、何秀巡姐姐弟俩一直是挺懂事的孩子。在妈妈去世的前几个月,姐弟俩还用攒下的零用钱给她买了个生日蛋糕。

在妈妈生日前一个月,姐弟俩商量:以前从没给妈妈送过礼物,这次妈妈过生日,一定要送一个生日蛋糕给她。当时,姐弟俩每人每周有5元零用钱,买蛋糕的30元钱就是他们一元、两元地攒下来的。妈妈生日当天,姐弟俩走了十几里路,到集镇取头天就订好的生日蛋糕。当姐弟俩拿出厚厚的一沓零钱交给蛋糕店老板时,老板被姐弟俩的孝心所感动,还退给他们两元钱。看到姐弟俩提着生日蛋糕,妈妈嘴上责备他们乱花钱,脸上却露出了笑容。“这是妈妈第一次吃到生日蛋糕,也是她吃的最后一个蛋糕。”林章羽说。

自强不息,嫩肩撑起一个家

林章羽、何秀巡姐弟的父亲是上门女婿,外婆自然由父亲照顾。如今由于外婆年事已高,加上父亲经常不在家,姐姐又在县城上学,何秀巡每天放学回家后不但要自己做饭,还要承担喂猪、扫地等家务和照顾外婆。

去年9月,外婆打猪草回家途中意外跌倒后,挣扎着给放假在家的何秀巡打来电话。何秀巡闻讯赶到,艰难地搀着外婆回家。安顿好外婆后,他又给在附近打工的父亲打电话告知情况,然后来回好几趟把猪草背回家。

由于父亲忙着打零工挣钱,姐弟俩不得不相互照顾。

何秀巡除了照顾外婆外,有时还要到山上采山货、茶叶,上学时带到集镇上换成钱用来补贴家用。

何秀巡每星期有5元零用钱,可他尽量把钱存下来。他说,外婆身体不好,有时候病了可以贴补着给老人家买药。

林章羽告诉记者,弟弟有时会用零用钱给外婆买点糖。外婆喜欢喝豆奶,弟弟有时候也会给外婆买一些。

何秀巡的孝顺,与父亲的教育分不开。尽管家境贫困,但父亲总是告诉孩子要尊老爱幼、乐于助人。每次父亲回家,何秀巡都会忙着端茶、倒水、搬凳子,还给父亲捶背,与父亲聊天。有一次父亲告诉儿子:爸爸不能给你什么,只能尽力供你和姐姐读书,将来把家里的房子留给你们。何秀巡却对父亲说,我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好好学习,将来找个好工作,让您和外婆过上好日子。看到儿子如此懂事,父亲眼中噙满了泪水。

乐观积极,阳光少年正长大

在学校,乐观积极、奋发向上的何秀巡不但是老师的好帮手,在同学中也非常受欢迎,不少同学都得到过他的帮助。

有一次,班上两个同学因为琐事打架,其他同学怎么拉都拉不开。作为安全班长的何秀巡为了分开两个同学,硬是站到这两个同学中间,用身体当“肉盾”。拳头像雨点一样砸在何秀巡身上,但他却丝毫没有退缩。其他同学把两人拉开时,何秀巡的脸上已被打得青一块紫一块。

有段时间,班上有个叫杨婧的女生不开心,总是独自坐在墙角默默地哭泣。何秀巡发现后,走过去安慰她,并不时讲笑话、扮鬼脸逗她开心。杨婧终于破涕为笑。

其实,在母亲刚去世的那段时间,何秀巡的情绪十分低落,成绩很快下降,受到了父亲的严厉批评。事后,林章羽开导何孝巡:“现在妈妈去世了,家里只有爸爸打零工挣钱,我们如果不认真学习,以后怎么把这个家支撑起来?”经过几小时的谈话,何秀巡对姐姐说自己错了,以后一定好好读书。看着弟弟暗自努力学习,将落下的功课逐渐补起来时,林章羽知道弟弟长大了。现在读六年级的何秀巡每次考试都在班上名列前茅。

王芹秀:爱比血缘更美丽

芹秀的家里有80多岁的奶奶和50多岁的爸爸,因为爸爸患病不能劳作,芹秀从懂事起就帮助奶奶担起了照顾全家的重任。

王芹秀刚出生不久便被遗弃在镇里的中学门口,是养父把她抱了回来。现在家里只有61岁患有间歇性精神病的养父和一个86岁高龄且体弱多病的奶奶,一家人靠每月180元的低保金过活。她虽然知道自己的身世,但从不怨天尤人,非常坚强、勤快、乐观。

王芹秀自家的房子几年前倒塌了,现在住的是别人给的,是一座只有15平方米的破旧土木结构房子,三面是泥墙,一面木墙。家里没有一件象样的家俱家电。屋子很小,只有养父王炳乾住在里面,而王芹秀和奶奶则借宿在邻居家。

小芹秀从小很懂事,很有孝心。她平时每天要早早起来,煮好饭,然后跟着村里的妇女上山拾柴火卖,以贴补家用。家里有几分地,她还要跟着大人下田打理,种些农产品以增加收入。上小学后虽然一个星期才能回一次家,但王芹秀一回到家,就放下书包忙家务。她一直把养父当作亲生父亲看待,她常常对父亲说:“您养我长大,我给您送终。”父亲很心疼她,常劝她不要干重活。村民见他们家这般困难,也常救济他们。小芹秀很感恩,每到农忙时节,她都会去帮邻居拔秧、插秧,以此来换工。她做事很麻利,村里人很喜欢她。

住校期间,王芹秀从来舍不得花钱坐车,舍不得买菜,每星期会从家里带足腌菜。有时候买一瓶2块钱的豆腐乳或者辣酱,就当做一个星期的菜。后来,学校帮她申请了每周四天的伙食补贴。王芹秀学习很努力,上个学期,语文和数学都得了优秀。

十大青年事迹材料范文第3篇

通教师一样,从事着最平凡的工作。但每一天,都默默实践着心中不变的誓言——以教师为荣耀的职业、以教育为终身的事业。

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忠于职守、教书育人。作为一名教师,从走上教育岗位的第一天起,她就一直坚守在教学第一线,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忘我的工作着。她乐于奉献,任劳任怨,尽心竭力地做好领导交给的每一项任务,从不对领导安排的工作说个“不”字。在她看来,教师的岗位就是战士的阵地,是不能轻易放弃的。无论在任何岗位,她都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将全部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认真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

注重自我提高,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为了促进教学工作,她十分注重自身学识水平与教学水平的提高。在专业知识、教育教学理论、新课程教学改革等方面,学习从不放松,并做到学习有计划、有记载、有实践,在实践运用中不断提

- 1 -

高着自身教学能力、素养。“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她经常说,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先做到,用自己的言行为学生作出表率,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影响学生。她坚持和学生一起到校,和学生一起扫地,和学生坐在一起参与主题班会的讨论,看见地上的垃圾主动捡起来,等等,一言一行潜移默化修养学生的品行。治学先治人,凡事德为先。每学期一开学,她都抽出时间与部分学生谈心,做好工作笔记,建好问题学生档案,特别是对“双差生”进行深入细致的了解,寻找他们身上蕴藏的闪光点,以找到教育的着力点。在平常与学生接触的过程中坚持友好、平等的态度,特别是对待差生,总是用爱心、耐心、信心感化他们,激励他们发挥自己的优势,允许其在改正错误中有所反复,并通过班集体的力量,大家互相关心,互相照顾,使其感到集体的温暖,消除厌学心理。还经常安排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组织一些他们感兴趣的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发现自身的价值,正确地认识自我,并体会到老师的关心与期待,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自信心,迎头赶上前进的步伐。十五年的教学实践中,她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思想教育方法:通理先通心,对学生动之以情,开展以情感人,以感动为先导教育,把动之

- 2 -

以情和晓之以理结合起来,使教师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需要而被接受,思想工作也就水到渠成。

“工作就是人生的价值,人生的欢乐,也是幸福之所。”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印证了这句话。就这样,她工作着,快乐着,在那三尺讲台边,勤奋踏实地耕耘,无怨无悔地默默奉献着!

十大青年事迹材料范文第4篇

车立旺,今年42岁,2005年11月担任南梁村党支部书记,一年多来,带领村两委一班人,发扬艰苦奋斗、不怕困难的精神学政策、定规划、修街道、按路灯……植树造林、改善村内环境等等,使南梁村真正步入新农村建设的轨道。

一、学政策、定规划

南梁村地处翔山脚下,浍水河畔,位于山西省翼城县东南方向10公里处,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全村共有288户,1064口人,劳动力667人,其中长期在外务工人员121人,耕地面积828余亩,粮食总产31万公斤,村集体收入3.5万元,2006年农民人均收入4500元。

2006年,南梁村被划为山西省新农村建设试点村,新农村建设正式起步。车立旺书记也正是在这个特殊的时期走马上任,上任之初,“新农村建设”对这个有着多年农村工作经验的干部来说却是一个陌生的概念,如何正确的去理解、真正的去实施仍是一头雾水。为了能够使南梁村的新农村建设步入正轨,他带领村两委班子全体人员认真学习报刊杂志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资料以及县委县政府、镇党委政府的会议文件,详细了解当前全镇、全县乃至全国的新农村建设形势,并通过村党委会、村民代表会制定出了近5年南梁村新农村

1 建设的目标规划。

规划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以及“四化四改、六通、六个一”工程目标,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不断创新农村体制和机制;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切实让农民得到实惠;坚持发挥各方面积极性,依靠农民的辛勤劳动、国家扶持和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为原则,真正成为了南梁村村民的指路灯。

二、带领村两委班子稳步推进“四化四改、六通、六个一”工作目标

1、 街巷硬化

南梁村由于是周围各村的市集地,加之周围的矿厂较多,所以村内的路面毁坏情况比较严重,村内许多条道路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损毁。另外还有一些小巷道没有硬化,逢到雨季,路面常常泥泞一片,严重影响了村民的生产生活。在二OO六年开始,车立旺书记就积极响应上级部门的号召,把道路硬化做为全年的工作之重。

为了很好地完成这个目标,达成上级和村民的心愿,车立旺书记使出了全力,多方筹集资金,请来最好的工程队,对于一些存在纠纷的村民,不辞烦苦,苦口婆心地做工作,

2 直到各方面都满意为止,今年,南梁村先后铺设了东西大街,槐树大街两条水泥路,共500米,投入资金十七点九万元,现在已全部胜利竣工。为村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2、村庄绿化

南梁村紧邻公路,上有铁厂,侧有水泥厂,空气污染相 当严重。再加上以往认识不够,对于树木乱砍乱伐,导致了现在的绿化情况极为不容乐观。村里的绿化面积远远达不到上级所规定的标准。为了给村民们创建一个空气清新,舒适宜人的生活环境。车立旺书记带领村两位班子人员请回林业局、农业局专家研究出新的绿化方案,制定出 了一系列的植树计划,并在2007年年初在公路沿线种植杨树1600棵,村内种植塌柏530棵,柳树200棵。使南梁村的环境有了明显改善。

3、环境净化

由于南梁村有集市,来往人口比较频繁,再加上一些小摊小贩缺乏环保意识,对于一些垃圾乱扔乱弃,以至于本村的环境卫生一直比较差。尤其是每逢散集,路面常常 脏得不堪入目。为此,车立旺书记提出了制定《关于南梁集市卫生保护条例》的想法,雇专人对广大商贩进行宣传教育,并制定出相关的处罚措施。为了较好的处理垃圾,在村子周围择地建设垃圾处理池4 个,统共投入资金1万元。另外,利用宣传画、黑板报、小传单的形式给广大村民普及保护环境

3 的知识,以增强村民的环保意识,充分调动他的讲究卫生,保护环境的自觉性。经过不懈的努力,在这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村里的环境卫生较之从前大为改观,车立旺书记为此赢得了广大村民的一致好评。

4、路灯亮化

晚上亮起路灯是所有南梁村民长久以来的心愿,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个心愿迟迟没有达成,一些原有的路灯也是非破即残。车立旺书记为了达成村民心愿,通过村委会研究,拿出3万元资金,发动群众整修村内路灯。如今,村内各主要街道林共立着五十多盏明灯,每逢夜幕降临,五十盏路灯齐明,全村笼罩在一片灯火辉煌处,村民们出门办事方便了很多。

5、其他方面

车立旺书记在抓“四化”的同时,仍然秉承往年的传统,于年初(三月初八)召开物资交流大会,总共使用资金2.5万元。比往年的规模大出将近一倍,村民们也收益良多,为本村的经济繁荣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十大青年事迹材料范文第5篇

她就是刘桂霞。

刘桂霞,女,生于1966年10月,中共党员,长沙市第一社会福利院医疗康复科主任。

风雨无阻,顾病人。还记得这一年——2003年,一个令人不曾忘记,亦不想记起的年份,非典来袭,全民战栗。就在这一年刘桂霞被调入长沙市第一社会福利院从事护士工作,护理老人。作为一名护士,护理病人是本职工作,但能做到风雨无阻、义无反顾顾病人的护士少之又少。2003年,非典之年,在这特殊的年份里,刘桂霞肩负起护士的职责,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与家人、与外界隔离两个多月,在病房里义无反顾的为每一位病人量体温、打点滴、谈心事等,和病人一起战斗在非典的第一线。正是由于她的精心照顾,三病室所有病人幸免于难。她出色、精心的工作,得到认可,于2005年升任三病室护士长一职。

肩挑大梁,行孝心。2006年,刘桂霞任养老部颐乐园主任一职。当时的颐乐园可以用“一穷二白”四个字来形容。环境恶劣、条件艰苦,老人房间里除了一张破烂的床,再也找不出一件像样的东西。面对如此恶劣的环境,要把照顾老人的工作担当起

来,着实困难,但刘桂霞没有退缩,她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带领手下员工精心照顾每一位老人,安抚老人的情绪,全心全意的为每一位老人付出,将孝心传递给他们。久而久之老人的房间里便经常传出欢快、温暖的笑声。到2008年颐乐园老人床位增加到100个,年收入达到400万元的历史最好成绩。曾经有人问她说,“你为什么能把这么困难的工作做到这么好?”她说,对她来说,每一位老人都是自己的父母,“百事孝为先”,照顾好自己的父母,是她的使命,也是她应该做的。照顾老人的工作她一干就是三年,2009年被调任社工部副科长一职。

大爱无疆,撒爱心。2010年至今,刘桂霞任医疗康复科主任一职。孤残儿童是世界上最弱小,最困难的群体。面对这群特殊的群体,刘桂霞有了沉思,如何使他们过得好一些,如何使他们尽早的回归社会,如何使他们也能和正常孩子一样同享一片蓝天……这些问题摆在了她的面前。于是根据民政部的要求于2010年开始积极筹建打造脑瘫儿童康复中心,2011年中心正式成立投入使用。刘桂霞亲自带领团队把科室的每一个地方打扫得干干净净,布置科室文化,只为给孩子们营造一个舒适温馨的康复之家。虽然之前有照顾老人的经验,但面对孩子,不比老人,更多的需要关爱、呵护,就像刚长出的嫩芽,需倾其所有,尤其是这么一群特殊的群体。

还记得2011年的那个夏天,高温季节,水痘流行,康复中心发现一例水痘患者,需采取隔离措施。而就在此时,涟源福利院

的一名“明天计划”患儿——涟梦华,要入住入住中心行术后康复。必须对其进行单独的隔离照顾,在所有工作人员在猜测到底有谁照顾时,作为医疗康复科的主任,刘桂霞宣布,照顾护理的工作交由她。她的身体力行,不得不让所有工作人员敬佩,不得不是所有员工眼中的榜样。从2011年至今,在刘桂霞的带领下,中心重点治疗康复人数达225人,其中入住中心的康复人数达86人,各点康复人数126人,门诊治疗5人,免费治疗8人;其中6人被送入家庭收养;接受“明天计划”术后康复46人;其康复显效率达95%,有效率达96%,普康率达100%。2012年7月中心在民政系统创先争优活动中被评为“群众满意窗口”。深明大义,做贤妻。她的家庭曾被两次评为“五好家庭”,不是因为她工作的出色,也不是因为丈夫的帮助,而是因为她在做好工作的同时,更是理解支持丈夫的工作,做好成功男人背后的女人。丈夫军人出身,在文一路派出所工作,经常得加班加点,没有规定的时间,更无暇照顾家庭。对于刘桂霞来说身上的担子又加重了,但她没有喊过累,更没有埋怨过丈夫。而是深明大义,理解丈夫,做一名贤妻。

十大青年事迹材料范文第6篇

北京燕山星城中学年轻语文教师张昊,今年27岁,是一名优秀的中共党员。参加工作四年多来,她终于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她思想积极要求进步,时刻都能和党中央保持一致。工作中她刻苦勤奋,甘于奉献,精于钻研,善于合作,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无论在教育教学中,还是在德育活动中,都能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取得了一项又一项骄人的成绩。是一个让领导放心,让同事亲近,让学生爱戴的好教师。

在星城中学青年教师论坛上,青年教师张昊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我想,今天我能站在三尺讲台上,是教师职业选择了我,而不是我选择了教师职业。”认识她的人都同意她的这种说法,因为似乎注定这个活泼、开朗、热情、乐观的女孩就是一个为教师职业而生的人。完成了大学本科四年的学业后,本已考上研究生的她,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选择了教师,一个平凡却又不平凡的工作。

一、 投身教育改革 勇于探索创新

她开始走上三尺讲台的2004年,正是我国教育改革如火如荼的展开的一年。在这个浪潮的冲击下,这个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年轻人,以一种年轻人特有的活力与自信,全身心的投入到了教育改革的洪流之中。在刚刚开始上课之初,她就抛开从前教法的束缚,潜心研究起板书的写法来。时而表格,时而流线,甚至有时让学生在黑板上作画,来引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理解。我校返聘回辅导年轻教师的退休教研员刘宣老师这样评价她:“真是个有心的孩子。”简单的一句评语,却是对这个年轻教师的莫大肯定。

正是有了这份心,在教育改革如火如荼的今天,她才能够施展拳脚,开创自己的一片新天地。在青年教师汇报课上,她所做的《心理描写》这节公开课的课件中就有她自己抱着试卷从走廊深处走向教室,并宣布考试成绩出来的自制DV作品。当镜头定格在老师看似严肃的脸上时,同学们对于考试的不同反映顿时迸发出来。有的害怕家长的责骂,有的满不在乎,有的紧张失态,还有的干脆想起了对付家长、对付老师的办法。一场激烈异常的心理大战就这样展开了,心理描写也就这样水到渠成的完成了。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本学期她又和我校的英语教师学会了一种可以录音并加以处理的软件工具,当她自制的散文《日月经天》的朗读一出来,学生们立刻报以热烈的掌声。这掌声是学生对她的敬佩,也是学生告诉自己“我能行”的欢呼声。因为,原来在自己身边的老师,也可以像电视里的朗诵家一样创作自己的作品,我们也行!

学生们喜欢上她的课,学校也信任这个青年人。2006年底,北京市基础教育研究中心的专家们来我校听课指导。学校想派出她这个青年教师,进行日常课展示。起初,她还有些犹豫,因为怕自己经验不足,出现一些失误,给学校抹黑。但当看到校领导信任的眼神,她二话没说,勇敢地承担了这次展示。在听完课的反馈会上,专家们的一句话终于让她放下心来:“听着她的课我都入境了,连脸上落了只苍蝇都没感觉出来。”就是这样一个年轻人,在近五年的工作中,多次获得市、区级奖励,受到了专家、学校领导更重要的是她所教授班级学生的认可、肯定。

二、 严格要求学生 用心关爱学生

对于一个老师来说,学生是生命线。许多教育家都认同“爱”是教育的本质的观点。张昊也正是这样做的。刚教初一时,有一个学生叫夏安凯。他的家离学校很远,中午别的孩子都回家了,只有他一个人在教室中空守。加之这个孩子本来性格就有些孤僻,久而久之夏安凯就产生了许多奇怪的想法,也更加不愿意和别人交流了。张昊知道了这种情况后,每天中午都不回宿舍休息,而是陪夏安凯聊天。谈谈天,说说地,聊聊朋友,讲讲亲情。后来,还鼓励夏安凯背诵论语。没多久,夏有了新朋友,性格比以前开朗了,背论语的成果也颇让班里同学羡慕,终于走出了自己的空间。也是因为这样,张昊教的学生都和她成了好朋友,有时还在一起打篮球,一起聊天,每天的学习生活就是在这样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度过的。

然而,亲切和严厉并不矛盾。在学习中,她总是严格要求学生,不给错误一点喘息的余地。面对上课不时说话溜号的学生,她没有疾言厉色,往往是一个眼神;面对纠正几遍都没有改正的错误,她不厌其烦。在她参加工作的两年多时间,她所教授的学生在历次区级考试中都名列前茅。

三、 展现教师风采 开发自身潜能

一个富有活力的年轻教师,是要不只会工作,还要会生活的人。在工作中享受生活,是她一贯的做法。在工作中,她不断的向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也发现了自己身上的许多潜力。比如她参加的燕山工委办事处举办的“快乐读书”演讲比赛,就让她找到了自己的定位。拿着自己创作的演讲稿,在小路上、在公共汽车中、甚至在浴室中,她完全沉浸在读书的快乐里。并带着这种快乐,获得了这次比赛的一等奖。

从没做过导演、编剧的她,凭着自己的热情和对生活的积累与观察,在北京市红领巾活动的短剧比赛中,在燕山区青少年艺术节中,都留下了自己的足迹。2007年年初,她又开始创作她的新剧目《交换》了。不同于以往的是,这一次是歌舞剧,不仅加大了创作的难度,也增加了巨大的工作量。但在作品面前,她不是一个指导学生的教师,而就是一个对于戏剧异常喜爱的孩子。正因为这种热情与喜爱,她在校领导的支持下,在我校开办了《影视文学与艺术欣赏》这门校本课程,开创了我校语文校本课程的一个先河。

四、甘于倾心奉献 敢于勇敢担当

在近五年的工作经历中,也有很多时候对这个年轻人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常常,一头是集体利益,一头是亲情责任;一头是风险挑战,一头是内心矛盾。然而她却从来没有退缩过,总是勇敢的选择集体,选择担当。

2008年10月,北京市基础教育研究中心要来学校进行基础教育工作检查,其中就有展示课环节。为了能把学校的教育资源更好的展现给基教研中心各位领导,学校决定把这个重要的任务交给她,这个能比较熟练的使用电子白板设备的年轻教师。那时,家中的大姨正因为患病住院,准备做手术,张昊虽然常常要到医院去照顾,但在学校的决定面前,她毅然决然的接受了艰巨的任务。就这样,她在往返于学校和医院的路上,认证思考着课程的设计;她在本该属于自己的休息时间,常常为了能更好的展示教学过程而加班到深夜;在家人需要她到医院去帮忙时,她却为了试讲的成功而违背家人的意愿,把愧疚的眼泪留给自己。也许,最后的成功才是对她最大的肯定。

正是以这种精神,她才能在各种困难之下,敢于担当各级领导单位交付的重要任务。2007年4月,她成功的代表教委与燕山民政局合作,策划并主持了向贫困学生捐款的大型活动;2007年7月,她用饱满的情绪参加了燕山党委宣传部组织的优秀党员事迹宣讲活动,优秀党员的事迹在她的讲述下更加生动感人;2008年7月,她的富含深情的描绘抗震救灾情境的朗诵,在纪念党建的重要节日里受到了广大党员干部的充分肯定;2008年9月,她又克服重重困难,平衡自己本职的班主任工作,成功的主持了燕山教委庆祝教师节合唱比赛。一桩桩,一件件,都是克服心理压力,敢于担当的累累硕果。

上一篇:35kv变电站范文下一篇:军训实践活动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