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处理技术论文范文

2023-09-16

水处理技术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微生物处理技术 油田 水处理

在现代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石油能源的需求不断提高。在石油能源开采与开发过程中,油田污水处理是影响我国生态环境与环保工作开展的重要环节。虽然油田污水回注为油田污水处理提供了污水去处,但是,油田污水的回注对油田区域神态环境、土壤环境以及地下水环境都有着较为重要的影响。在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及环境保护理念影响下,油田污水处理工作必须从自身处理技术的发展入手。

1 油田污水处理工作重要性分析

在现代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石油能源是影响国民经济发展、影响国家综合科技力量的重要因素。为了促进我国科技的快速发展、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必须加快自身石油勘探与石油开发工作的进程。以石油开发脚步的较快促进我国科技的快速发展、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在石油工业开发与开采中,油田污水处理工作是影响石油开发以及我国环保政策执行的重要因素之一。虽然油田污水通过回注减少了污水对环境的影响,但是回注污水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油田区域的突然环境与生态环境。

2 微生物处理技术在油田处理中的应用

在现代油田污水处理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应用中,微生物技术以其独特的特点形成了自身推广与应用的优势。微生物水处理技术能够减少传统化学处理技术带来的环境污染、能够以微生物自身特点促进现代油田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通过微生物处理技术的应用使油田污水处理更加符合现代生态环境保护的需求,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现代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2.1 微生物污水处理原理概述

微生物污水处理技术是利用联合菌群作用使污水中快速建立一条有效降解烃类和脂类等有机污染物的生物群,对废水中各种复杂的脂肪烃和芳香烃进行生物降解,同时可强化对烃类、蜡类以及酚、萘、胺、苯和煤油等生物的降解。通过专项菌群的运用以及菌群自身很高的繁殖率,使菌群通过水合、活化、繁殖、分解,并通过竞争使其能够在生物群中很快稳定下来,形成优势菌群,同时在不断的竞争中又提高了生物群抗毒性冲击能力和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以菌群的快速繁殖与作用实现油田污水的处理。

2.2 微生物污水处理技术优势探讨

在现代油田污水处理技术应用中,微生物污水处理技术能够有效的减少化学处理方式造成的污染、能够以微生物处理技术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基础目标。在现代国际石油开发开采污水处理技术中,微生物处理技术一起独特的优势成为了现代油田污水处理技术应用的主流。为了促进我国石油开发开采技术的发展、促进石油开采中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通过现代油田污水处理技术的关注与了解,为我国现代石油开发开采中污水处理技术的运用奠定了基础。

2.3 油田污水微生物处理技术探析

在现代油田开采与开发中,大量的油田污水是油田开发与开采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如何实现油田污水的科学处理对油田生态环境、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虽然采用油田水源回注技术能够为污水处理提供主要的去处,但是污水对地层土壤的影响依然存在。为了减少油田回注污水对土壤的影响、减少回注污水的生态环境的影响,我国加快了油田开采污水处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利用微生物技术使油田污水得到有效的处理、为油田污水的科学利用奠定了基础。利用微生物处理工艺使污水中的含有物质在微生物作用下得到了降解,同时改变了污水中污泥的特性,使得污水处理后的水质能够满足回注需求、为我国油田生态环境的保护奠定了基础。

2.4 微生物处理技术在油田水处理技术中应用的重点与关键

2.4.1 加深油田开采企业微生物处理技术的认识,促进微生物处理技术在油田水处理中的应用

为了促进微生物水处理技术在油田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我国应加快对石油开采企业环保技术运用的监督及鼓励。通过油田开采企业对污水微生物水利技术的认识的提高、通过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与激励促进微生物处理技术在油田水处理中的应用。通过政府机构的导向作用使我国油田开采企业加快自身水处理技术的改進,运用微生物处理技术实现油田污水的科学处理。

2.4.2 加快油田企业污水处理技术人员专业水平的提高,促进微生物水处理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微生物水处理技术的应用虽然具有简单、高效等特点,但是其与传统水处理技术仍存在很大的差异。为了促进生物污水处理法在现代油田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石油开采企业应加快自身污水处理人员专业技术水平的培训。以培训工作使污水处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得到提高,为微生物污水处理技术的运用奠定基础。通过石油开采企业污水处理人员专业技术水平的提高,为石油开采企业微生物处理技术的应用奠定基础,为现代石油开采企业先进污水处理技术的运用奠定基础。

2.4.3 以现代生态环保理论指导石油开采企业污水处理工作,促进微生物污水处理技术的应用

在现代石油开采企业的规划与发展中,应认识到污水处理工作的重要性。以我国生态环保理论指导石油开采企业的污水处理工作,以此促进油田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促进油田区域地下水资源的保护。现代油田开采企业应以生态环境保护理论为中心,加快微生物污水处理技术这一环保水处理技术的运用。以微生物污水处理技术的生态环保技术优势促进油田污水处理工作的开展。通过油田开采企业环保理念的树立、微生物处理技术认识的提高促进油田污水处理环保技术的运用,促进我国油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

3 加快政府引导职能的运用,促进我国油田污水处理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在现代油田污水处理中,油田开采企业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很少对污水处理进行资金投入。这一现状使得油田污水处理效果难以提高。在现代油田开采中,相关部门应以自身引导与监督职能对油田开采企业污水处理工作进行监督与引导。以政府引导职能促进微生物污水处理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以政府监督职能保障油田污水处理工作的开展。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油田污水处理中,微生物污水处理技术是国际前沿油田污水处理技术的代表。通过微生物污水处理技术优势的发挥能够提高油田环境生态保护工作效果,促进油田开采中周边区域生态黄静的保护。我国相关政府机构应加强自身引导与监督职能的发挥,通过对油田企业相关监督、引导工作的开展促进微生物污水处理技术的应用,促进现代石油能源的科学开采。

参考文献

[1]王志逾.油田微生物污水处理技术应用探析[J].石油能源开采技术,2010,11.

[2]陈莹.现代油田污水处理技术现状与发展需求的分析[J].能源开采与利用,2011,10.

水处理技术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本文主要介绍7000 HP多用途拖船中水回用系统的组成、主要设备及处理原理与流程、设计注意事项、系统常见故障及排除措施。

关键词:中水回用;原理;设计

Key words: Reclaimed water reuse; Principle; Design

1    前言

船舶生活污水包括黑水和灰水。黑水是指:厕所和小便池的排出物;医务室的面盆、洗澡盆及排水孔的排出物;以及混有上述排出物的其他废水;灰水是指:除黑水以外的船上产生的其他污水,主要是来自洗手池、淋浴间、洗衣房等处的废水。

随着国内外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船舶生活污水的处理要求与排放标准日益严格,部分海域和港口已提出生活污水零排放的要求。

7 000 HP多用途拖船是广州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系列工程船产品之一,其功能多样,最大作业配员达65人。本船生活污水的设计,是在满足IMO MPEC.227(64)排放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处理要求,实现船上全部生活污水的处理,满足中水处理回用的要求,并可维持一定时间的生活污水零排放使用要求。

本文主要介绍7 000 HP多用途拖船生活污水中水回用系统的组成、主要设备及处理原理与流程、设计注意事项、系统常见故障及排除措施等。

2   系统组成

目前常用的生活污水处理方法主要有:生物法;物化法;电化学法等。

本船生活污水采用生化+MBR膜法污水处理方法。它是利用活性污泥与生物膜中的微生物,在有氧环境下联合作用来消除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再经过纳滤膜处理,实现污水处理与中水回用。处理后的回用水水质符合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的冲厕水标准(GB/T 18920-2002),并高于IMO MEPC227(64)的排放要求。回用水用于:全船马桶、便池的冲洗;机械设备的冲洗;甲板清洗等。

本系统主要由污水收集柜、处理柜、膜柜、中水柜、切割机、污水泵、产水泵、反洗泵、排放泵、EFM泵、EFM药桶、鼓风机、MBR膜组件、液位计、电控箱、电动阀门、管道、阀门等组成。

3   主要设备原理和处理流程

本船采用重力式生活污水系统,船上收集的黑、灰水(厨房污水经撇油处理)全部进入污水收集柜内,系统可通过阀门控制选择进行处理或转驳。

3.1  主要设备及原理

(1)切割机、污水泵

切割机用于将收集柜内的污水切割粉碎,污水泵把粉碎后的污水转驳至生化柜,進行序批生化处理或通过应急排放口排放多余污泥。

(2) 鼓风机

鼓风机用于向缓冲柜、序批生化柜内提供充足的氧气,以利于活性污泥的繁殖。

(3) 紫外线消毒装置

紫外线消毒装置用于产生紫外线,对排放水进行消毒。

(4) EFM泵、EFM药桶

EFM泵用于将3%NaOH溶液或者次氯酸钠溶液泵入膜组,对膜组进行清洗。该泵由聚四氟乙烯滚轮组成,经电动机通过减速齿轮驱动,液体由加药泵从药桶通过硅胶管由滚轮挤压到膜组内。

(5)MBR膜、纳滤膜组件

膜组由中空纤维超滤膜、纳滤膜元件组成,用于膜化分离过滤和处理生化柜后的排放水,污泥被截留和混合液回流到收集柜。

(6)污水收集柜

污水收集柜配置有切割机、污水泵和顶装式浮球液位控制器,泵的启停由生活污水处理装置控制箱进行控制,可选择自动运行控制。

污水收集柜由船体划分定制,分别设有中位启泵、低位停泵、高位报警三个液位。控制箱上设有手动和自动转换开关、转驳和直排两种功能。当选择转驳功能时:污水收集柜内液位达到中位,转驳功能启动,同时又受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生化缓冲柜中位控制。当污水装置生化缓冲柜低于中位时,切割机、污水泵延时启动,开始转驳,直至缓冲柜到达中位时停止转驳;依次循环,直至污水收集柜到达低位时停止转驳;当选择直排功能时:污水收集液位达到中位时,开始启动排放,直至到达低位时停止排放;污水收集柜达到高位时,发出高液位报警。

(7)零排放区储水柜

零排放区储水柜由船体划分定制。配套一台自吸式排放泵和一套顶装式浮球液位控制器,泵的启停控制由生活污水处理装置控制箱进行控制。

零排放区储水柜设有中位启泵、低位停泵、高位报警三个液位。控制箱上设有手动和自动转换开关:转向手动时,自吸式排放泵连续运行;转向自动时,生活污水舱液位达到中位时开始启动排放,直至达到低位时停止排放;生活污水舱达到高位时,发出高液位报警。

3.2  处理流程

船上日常收集的黑、灰水进入到污水收集柜内,污水收集柜设有中位启泵、低位停泵、高位报警信号控制。当柜内液位达到中位设定值,污水泵启动,污水经切割机粉碎送至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当柜内液位达到低位设定值,污水泵停止;当柜内液位达到高位设定值,发出高液位报警信号。

污水在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内进行接触氧化、生化处理,除去水中有机物,然后溢流进入膜柜,通过MBR膜的分离作用,污泥被截留和混合液回流到收集柜。处理后的达标水经紫外线消毒,由泵送至中水柜。中水柜容量相对较小,仅考虑日常冲洗用,中水柜满后经溢流管通至零排放区储水柜。

零排放区储水柜分别设有中位启泵、低位停泵、高位报警信号控制。当储水柜内液位达到中位设定值,排放泵启动,多余中水排舷外;当储水柜内液位达到低位设定值,排放泵停止;当储水柜内液位达到高位设定值,发出高液位报警信号。零排放区储水柜的容量设置相对较大,可满足全船的黑、灰水和回用中水(不对外排放)储存约5天。全船的马桶、便池由中水舱提供冲洗水。

另外,系统配置有相应的透气、曝气、自冲洗、反冲洗、应急排放等功能。

4   设计注意事项和使用要求

(1)系统处理量与各柜容量的设计

系统处理量与零排放区储水柜容量,应不少于ISO15749规定的人均最小污水值(含黑、灰水);污水收集柜容量应能满足黑、灰水高峰时的收集与处理量;中水柜容量不必过大,但应保证全船便池的高峰冲洗用量,并留有一定余量。

(2)监测和自动化程序设计

系统自动化程度应满足日常工作需求,系统中船体各水柜应设有液位遥测;系统应设置PLC控制程序,正常情况下各设备系统可实现自动运行和监测,在特定情况下也可通过人工操作进行功能转换或检查、抽样等。

(3)培菌

系統正常运行前均需进行培菌。在首次调试运行期间,需向设备加注淡水并投放营养物。一般的原污水培菌需要2-3周时间,如能加入种泥菌种可缩短培养时间。在已培养有活性菌的装置,若暂停工作一段时间(一般不超过15天)后当再次启动装置时,因装置内已有休眠的活性污泥,培菌过程仅需1-2天。培菌过程中膜组不参加工作,系统在调试期培菌后,即可满足各种情况的使用要求。

(4)清洗

膜组件一般正常使用3个月以后或流量降低时,需对其进行化学清洗,化学药剂采用3%的NaOH溶液或次氯酸钠溶液。

(5)污泥排放

当装置正常运行半年左右,使用100 mL量筒从处理柜内取100 mL污水,放置半个小时,若污泥量达到1/2以上时,需排去少量污泥至达到1/3时停止。排放必须用污泥桶进行收集或在公海进行排放,不得任意排放。

(6)杂物过滤与管制

为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海水、日常硬质废杂物、厨房高油分等应禁止排入系统,以防出现堵塞和造成污泥减少、处理能力下降。

(7)系统管路设计与布置

污水管管径应可满足污水的正常排放,除设备设有透气管外,上层管路在高位处也应设有透气管;所有管路应保证合适的斜度,透气管出口处应带防火网。

(8)存储

当生活污水处理装置长期停止运行时,需将膜组件清洗干净并用化学药水浸泡储存,防止膜组性能下降。同时,清除处理柜内污水及杂物,关闭所有阀门、电源,保持装置清洁。

5   系统常见故障及排除措施

经实船应用情况反馈,系统运行可靠,处理功能满足使用需求,中水回用比传统海水冲厕优势明显。但在日常使用中,也遇到过一些故障,常见故障及排除措施见表2。

6     结束语

本船中水回用系统的设计与应用,提升了污水处理品质,实现了生活污水处理回用(淡水)冲厕。与传统的海水冲厕比较,大大减少对设备、管路及附件的腐蚀,具有更好的环保性与经济性。随着船舶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生活污水处理技术不断提高,将进一步提升回用水品质,扩大回用水的用途。本文可供相关设计与应用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陈勇. 浅析船舶生活污水处理系统设计.机电技术[J],  2012(12).

水处理技术论文范文第3篇

1.1 水质对锅炉运行热效率的影响

水垢导热系数仅相当于七分之一到千分之一的钢铁, 当锅炉出现结垢时, 势必恶化锅炉受热面的传热性能, 燃烧燃料释放的热量无法向锅炉介质有效传递, 烟气带走了大量热量, 增加了排烟热损, 降低了锅炉出力和蒸汽品质, 同时也影响了锅炉的热效率。通过检测, 锅炉受热面结垢达到1mm时, 将会增加8%-10%的燃料消耗。

1.2 结垢对锅炉安全运行的影响

水垢降低了锅炉运行热效率和出力, 为了对其有效维护, 锅炉工一般会加大燃料用量以及引凤风量, 进一步提升了炉膛温度强化了换热。相关资料说明, 1MPa运行压力的锅炉水冷壁结垢3mm时, 壁温从280℃提升至580℃, 造成钢材抗拉强度降低到100MPa, 而通常锅炉管应用温度是不超过350℃, 超过450℃就会出现蠕变, 充分表明锅炉反复出现爆管的原因是锅炉产生了超标的水垢。

2 火力发电厂锅炉补给水处理技术

当前针对新建的机组, 通常利用氨和联氨的挥发性处理效果很好, 但是一旦稳定水质以后, 则需要通过中性处理或者联合处理方式实施锅炉给水处理。加氨处理不仅节省了药品施用量, 还适当延长了化学清洗间隔时间, 对于节省运行成本发挥了重要意义。

2.1 防氧防腐

国家对部分使用蒸汽锅炉与热水锅炉的除氧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进一步对锅炉给水系统与零部件进行了积极的保护, 避免了由于腐蚀造成的损坏。

当前针对锅炉给水实行除氧防腐的方法包括三种, 分别是物理、化学以及电化学保护。可以利用物理方法排出锅炉给水形成的氧气。也可以通过药剂或者是钢屑除氧法把进入锅炉前的补给水转化为较为稳定的金属物质或者是化合物, 进一步消除氧。此外还可以利用某种容易发生氧化的金属出现电化学腐蚀, 这样能够尽快消耗水中的氧, 实现除氧目标。

2.2 加氧除铁防腐

当火电厂锅炉补给水水质纯度较高时, 可以通过加氧技术实现防腐。因为当水质环境纯度较高时, 金属发挥了钝化功能, 如此可以向金属表面均匀实施供氧, 此时金属表面出现极化, 同时金属获得钝化电位, 进一步在金属表面产生了一层稳定的保护膜。其有效预防与解决了由于水流加速导致的腐蚀问题, 并且当水冷壁管内出现波纹状氧化膜时还会提升锅炉压差, 形成的保护膜, 对这一压差提升问题有效进行了解决。

2.3 全膜法水处理技术

近些年来, 以超滤、反渗透、电解除盐等作为代表的膜分离技术作为创新水处理应用技术获得了迅速的发展。膜分离技术工艺简单, 便于运行维护, 水质可靠稳定, 获得了普遍欢迎, 这一工艺具体是通过膜分离技术研制脱盐水。

3 处理汽、水监督技术

3.1 通过加药和排污技术保护锅炉

在火电厂生产过程中, 要保证锅炉不会出现结垢问题, 同时还必须科学控制锅炉水渣, 若这两点技术无法达标, 锅炉不但会由于结垢而不能很好的传热, 同时还会由于存在很多水渣杂志产生堵管问题, 这些问题都会形成爆管隐患。因此必须做到:第一, 利用磷酸盐等物质的添加中和锅炉内部杂质, 进一步有效解决结垢问题, 彻底解决腐蚀问题。第二, 贯彻落实锅炉排污工作, 当锅炉形成汽水共腾问题时, 充分表明锅炉缺乏有效的排污, 因此, 这就需要有关的技术人员拥有丰富的经验, 在迅速排污的过程中, 保证排污量达到要求。

3.2 对汽包锅炉实行加药与排污

气泡锅炉和直流锅炉的最大差异就是有无气泡, 这也决定了二者的最大不同, 就是有无循环水泵。在对汽包锅炉除垢处理过程中, 必须严格监测水质情况, 同时还要利用添加对应的药物进一步对结垢问题有效避免, 充分保证汽包锅炉不会产生安全问题, 并且最大程度体现自己的作用。通常选择磷酸盐作为主要添加的药物, 达到除垢目标的同时发挥防腐作用。另外, 为了避免锅炉堆积杂质而对蒸汽质量造成影响, 需要严格控制炉水含盐、硅等量, 并且迅速组织排污工作, 最终积极控制炉堵塞问题。

3.3 对给水实行除氧、加药处理

在开启汽轮机时, 需要对给水采取加氨与联胺处理, 这样能够有效避免酸性物质腐蚀金属, 同时也可以防止残留的氨气极有可能产生的氧腐蚀, 对于结垢速度有效延长。在相关操作中除了根据有关操作执行以外, 遭遇特殊状况时还必须灵活进行对应。

3.4 对循环水实施防垢

火电厂生产过程中拥有流量较大的循环水, 若水质质量无法达到要求, 则不但影响了汽轮机凝汽器的冷却效果, 还对循环水系统内部设备与管道的安全性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同时还影响了运行供热机组的经济性。

运行循环补水过程中还会析出碳酸盐硬度, 会造成管道和社会受到一定程度的腐蚀与结垢问题, 因此必须借助稳定剂严格控制, 防止出现水垢, 也可以通过将氧化性杀菌剂联合非氧化性杀菌剂添加到循环补充水中的方法, 及时处理腐蚀与结垢问题。在正常控制水质的情况下, 在不结垢的前提下, 为了对冷却用水有效节约, 减少冷却塔的排污损失, 可以控制其浓缩倍率, 但是当容易恶化水质时, 需要适当调整阻垢剂的添加剂量, 保证降低循环水浓缩倍率。

4 结语

国内对火力发电厂锅炉化学水处理行为中还存在着较多的困难, 但是需要明白国内整治火力发电厂化学水处理开展的过程中, 也出现了较大的进步。在这一过程中必须结合实际情况深入探索。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水质和结垢对锅炉运行造成的影响, 火力发电厂锅炉补给水处理技术, 处理汽、水监督技术。

关键词:火电厂,锅炉化学水处理,技术

参考文献

[1] 赵林峰.电厂化学水处理系统综合化控制发展趋势[J].中国电力, 2011, (3) .

水处理技术论文范文第4篇

1 性能原理介绍

超滤是一种加压膜分离技术, 它是由高分子材料采用特殊工艺制成的对称性半透膜。即在一定的压力下, 使小分子溶质和溶剂穿过一定孔径的特制的薄膜, 而使大分子溶质不能透过, 留在膜的一边, 从而使大分子物质得到了部分的纯化。通常, 凡是能截留分子量在500以上的高分子膜分离过程被成为超滤膜。超滤过程为动态过滤, 分离是在流动状态下完成的。溶质仅在膜表面有限沉积, 超滤速率衰减到一定程度而趋于平衡, 且通过清洗可以恢复。超滤装置一般由若干超滤组件构成。通常可分为板框式、管式、螺旋卷式和中空纤维式四种主要类型。

2 超滤技术在水处理行业中的应用

2.1 在制作矿泉水方面的应用

最早的超滤膜材料是聚砜, 膜结构呈中空毛细管状, 管壁密布微孔, 超滤所分离的组分直径为0.1~0.01μm。一般来讲, 在压力的作用下, 对于中等程度分子量 (约几百) 的有机物 (细菌、病毒) 、高分子聚合物 (蛋白质核酸及多糖类) 有机和无机胶体粒子, 有着很好的截留功能, 通过超滤能有效去除上述各种物质, 使水质得到进一步的净化。一般通过超滤膜过滤后水质可到达国家饮用水标准, 如表1所示。

随着国家和地方饮用水标准的修订以及新规范的出台, 超滤技术必将被越来越多的自来水厂所采用。随着人们越来越关注人居环境和饮水安全, 可以预测超滤技术将在我国未来市政水处理及饮用水处理市场得到大规模应用。

主要工艺有:自来水→多介质过滤→活性炭过滤离子交换→超滤装置→灌装线。

2.2 作为反渗透的预处理应用

随着工业的发展, 水质污染情况日益严重, 对水预处理的要求越来越高, 而超滤将是预处理的最好选择, 目前作为反渗透预处理的超滤膜大多为PVDF中空纤维超滤膜, 用该膜做成超滤组件, 其表面活化层致密, 支撑层为海绵状网络结构, 故耐压、抗污染、使用寿命长, 且能长期保证产水水质, 对胶体、悬浮颗粒、色度、浊度、细菌、大分子有机物具有良好的分离能力。中空纤维外表面活化层孔隙率高, 故纤维单位面积产水量大, 中空纤维强度高, 采用反向冲洗和气洗工艺, 使组件可在全流过滤状态下工作, 化学清洗同期大大延长, 低操作成本, 操作和维护简单。超滤做反渗透的预处理比传统的机械过滤、活性炭过滤有如下特点:过滤水质的显著提高;只需一步处理减少运行费用, 提高效率;减少了化学药剂投加量;反洗水更容易处理;低压过滤和低压反洗;减少反渗透系统的投资量和运行费用。典型的应用于电厂锅炉补给水的全膜法处理。长期试验也表明, 超滤系统的出水SDI值可以非常好的控制在2以下。也达到了反渗透的进水要求。主要工艺为:原水→絮凝→沉淀→超滤→反渗透。

2.3 超滤膜的清洗和维护

只要水中含有固体悬浮物, 就必然会有“污垢”产生。为保证超滤膜的产水量保持不变, 超滤膜的过滤压力必然不断增加, 因此运行一段时间后需要从与过滤相反的方向对超滤膜进行清洗, 因此有时我们也称为“半死端过滤”。沉积在超滤膜表面的固体被清洗排出, 从而超滤膜又恢复了最初设计的性能。虽然反冲洗能够去除系统中大部分的超滤膜污染, 但有时仍然需要更有效的办法对超滤膜进行彻底清洗。因为许多物质黏附在超滤膜表面, 仅通过机械力无法将其去除。这部分物质通常为有机物或微生物有机物, 经过较长时间的运行, 这部分物质会堵塞超滤膜孔。超滤膜的堵塞问题应该被称为“污垢”, 它是运行过程不希望发生的情况。堵塞物可以溶解 (对于一些小分子有机物) 并通过超滤膜, 如果其对超滤膜表面的黏附不是非常强的情况下;或者被超滤膜截留, 对于一些微生物有机物, 当它们附着在超滤膜表面后, 还会进一步繁殖。这种超滤膜污染的主要通过化学清洗去除。通常用通常用次氯酸钠和氢氧化钠或柠檬酸清洗。

3 超滤技术的市场分析

据中国膜工业协会根据近几年膜工业发展速度和经济建设的需求分析预测:2015年, 我国膜市场需求可望超过200亿元, 将占到世界总量的10%~15%。在经过了投入期后, 我国的有机分离膜市场得到迅速发展。而超滤膜作为目前为止最有效的水预处理方法, 在国内市场开始迅速增长。虽然相对于反渗透膜强大的市场占有率, 目前超滤膜还没有形成较大的占据局面, 但是在近2, 3年来超滤膜开始翻倍增长, 进入发展的关键时期。

5 超滤膜技术的前景分析

高性能的中空纤维超滤膜能满足大多数水处理的要求并能擅长处理各种类型的源水可以提供即可靠又节约投资的水处理工艺。目前在国内水工业市场, 超滤技术已在电力、钢铁、化工等工业废水处理领域得到较多应用。随着经济社会发展, 大规模废水处理工程将越来越多, 为超滤膜技术开辟了广阔的市场空间。2010年后我国将开始进入严重的缺水期, 而水质污染也逐渐成为我国城市安全供水的最大障碍。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和中水回用将成为解决未来城市水资源危机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超滤膜在未来市政污水处理市场将会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摘要:从各个方面论述了超滤技术在水处理行业中的应用, 超滤膜作为目前为止最有效的水预处理方法, 在国内市场开始迅速增长。国内超滤膜市场正处于“千帆竟发、百舸争流”蓬勃发展期。随着超滤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与应用市场的不断扩大, 超滤技术已成为水处理行业的一支重要力量。

水处理技术论文范文第5篇

1 微生物絮凝技术

1.1 关于微生物絮凝技术的介绍

所谓的微生物絮凝剂, 其一般是细菌细胞进行分泌而产生的, 具有絮凝功能, 并且可以降解水中存在的高分子有机物, 例如以下糖蛋白、纤维素和粘多糖等大分子化合物, 一般分子量都在105以上。在进行水处理的过程中还可以利用一些微生物细胞, 比如污泥中的细菌、土壤中的霉菌、放线菌等, 存在于这些介质中的细菌有的本身就可以作为絮凝剂进行水处理;还有的絮凝剂可以从微生物的细胞壁中提取出来, 像其中存在的蛋白质、葡聚糖葡萄糖胺等物质, 絮凝剂的分泌主要是通过这些物质生产的, 所以称为絮凝剂产生菌, 目前已经被我们熟知的具有絮凝作用的微生物大概有17种, 其中酱油曲霉最具有代表性。

1.2 微生物絮凝剂的作用机理及其影响因素

卷扫作用、架桥作用和电荷中和作用是微生物絮凝剂的作用基本原理。一些分子量比较大的絮凝剂能够通过其中存在的氢键、离子键和范德华力吸在水中悬浮的部分颗粒而产生架桥。若是絮凝剂带有电荷, 当其与悬浮颗粒进行接近时, 能够中和其上部的一部分电荷, 降低悬浮颗粒表面的电荷, 使得排斥现象减小而发生凝聚。扫卷作用就是固定生物絮凝剂的投入量, 在重力作用下使得水中存在的一些悬浮颗粒被凝聚产生沉淀。

影响微生物絮凝剂的活性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分子量。大的分子量要明显由于分子量小的微生物絮凝剂。 (2) 分子结构。单线性结构比较好。 (3) PH值。溶液的酸碱度主要影响微其带电状态和电荷能力, 从而改变絮凝物质颗粒表面的带电状态。 (4) 使用温度。温度应该适中。5) 投加计量。投入量应该适中。 (6) 无机离子。这些离子能够增强架桥的中和作用。 (7) 微生物的培养期。微生物处于培养后期会产生比较好的聚凝效果。

2 固定化技术

2.1 关于固定化技术的介绍

固定化技术一般是通过物理、化学手段将一些微生物或者是酶物质在有限的空间内进行固定, 并使其保持一定的活性进行反复使用。那些活性比较高, 并且不易沉淀的菌胶团将微生物封锁在高分子的网络载体当中。经过固定化的技术能够使得微生物的菌体脱落减少, 在污水中停留的时间比较长、物生物的密度高和耐容积负荷冲击等特点。

2.2 主要的操作工程

将制定好的固定化微生物置于需要进行水处理的器皿当中。废水保持一定的流速通过固定化微生物, 微生物就会进行分解, 从而起到净化污水的作用。

3 生物吸附技术

微生物及其分泌的物质可以和水中的悬浮颗粒发生凝聚作用, 形成具有活性的污泥絮凝体, 表面覆盖多糖类的粘质层, 使得表面张力在很大程度上有所降低, 增强吸附能力。物理吸附和生物吸附是主要的吸附方式。

3.1 生物吸附机理

生物吸附主要包括吸附作用、离子交换、络合和螯合等一系列的作用, 主要包括被动吸附和主动吸附。不论是获得微生物还是死的微生物, 都对一些重金属离子具有比较强的吸附力。并且活细胞还对重金属离子具有积累作用, 主要是由于细胞壁的特殊化学结构和活性基团, 使得重金属离子能够螯合在细胞壁上;还有物理吸附能使金属离子在细胞壁的表面进行沉积。

3.2 生物吸附法的优点

生物吸附发具有以下的优点:在低浓度下能够选择性地去除金属离子;并且对于该没离子的吸附性比较下;处理水的效率比较高;温度和PH的范围比较宽;投资量小, 运行的费用比较低;能够有效回收重金属。

4 结语

综上所述, 本篇文章主要介绍了几种微生物技术处理水。有的在实际的生产中已经运用到, 还有部分处于试验阶段。微生物絮凝技术通过对微生物及其分泌物进行物化处理的方法, 降低了生产成本, 并结合微生物的降解作用, 扩大了水处理的范围;将固定化技术应用于水处理中, 还需向着降低固定化成本, 选择理想固定化介质和合适的反应器方向研究;通过生物吸附法对水进行处理, 可以明显去除水中的重金属离子, 杜绝出现水的二次污染和有助于贵重金属的回收。此外还有电机生物魔法、生物沥滤法来进行水处理, 以上的方法还具有比较大的潜力, 可以进行进一步研究。

摘要:由于微生物能够有效去除物品中的微生物, 目前, 生物技术被认为是经济节能、有效、有前途的水处理技术。本篇文章主要是讲解了在水处理的过程中不同微生物技术的使用, 并且评价了不同微生物应用技术的效果。

关键词:水处理,微生物,应用技术

参考文献

[1] 李露.浅谈水处理中的微生物应用新发现.《科技信息》.2012年14期.

[2] 邓小娟, 赵丽, 刘松群.特种微生物工艺在低渗透油田采出水处理中的应用.《油气田地面工程》.2013年7期.

水处理技术论文范文第6篇

1 膜技术介绍

膜是由无机材料或有机高分子材料制作而成的一种薄膜, 具有分离性和选择透过性特点。而膜技术是指利用不同物质对膜的不同选择性, 借助外界能量或化学位差来达到将多种物质分离、提纯和浓缩的一种技术。自膜技术诞生起, 就迅速在水处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目前水处理中常用的几种膜处理技术主要有微滤膜技术 (MF) 、超滤膜技术 (UF) 、正渗透/反渗透膜技术 (FO/RO) 、纳滤膜技术 (NF) 、液膜技术 (LM) 等[1]。不同的膜技术适用于不同的水处理场合, 且普遍具有设备简单, 占用空间小, 操作便捷, 容易控制, 节能环保等多种优点。

2 膜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2.1 微滤膜技术在饮用水生产中的应用

较之其他膜技术, 微滤膜技术是应用最早、应用范围最广的一种膜技术, 它主要应用于饮用水生产的预处理和初级处理环节, 可以有效清除原水中的固体颗粒、悬浮物、细菌和纤维等物质。在应用微滤膜技术对饮用水进行处理时, 为达到良好的处理效果, 往往需要将微滤膜技术结合其他膜技术和其他水处理方法来共同对水进行处理, 如超滤膜技术、纳滤膜技术、吸附、混凝剂等[2]。在微滤膜技术基础上, 有研究人员尝试采用不同混凝剂对饮用水中的腐殖酸进行去除, 并对不同混凝剂对膜污染情况进行了研究, 得出了饮用水最优出水水质下的混凝条件与膜污染程度最小条件下的混凝剂类型与用量。还有研究人员以河水为试验对象, 采用不同粒径活性炭对河水样品进行处理, 试验发现大粒径的活性炭比小粒径的活性炭所造成的污染要更严重。

2.2 反渗透膜技术在脱盐水处理中的应用

反渗透膜技术开发的初衷就是用于脱盐水处理, 该技术发展至今现已成为脱盐水处理中的一种主要技术, 除了脱盐水, 在纯水、超纯水制备、苦咸水处理和海水淡化等水处理中还可以达到较为理想的处理效果, 且非常经济实惠[3]。由于反渗透膜技术在脱盐水处理中的优势巨大明显, 因而国家先后在诸多地区大型脱盐水处理站中投入反渗透膜技术, 如辽宁长海、山东威海、浙江舟山等。随着反渗透膜技术在脱盐水领域应用的不断扩大, 其目前已形成一定规模, 且在进一步的推广应用当中。

2.3 正渗透技术在垃圾渗滤液浓缩中的应用

正渗透技术对水的处理不需要依靠额外的驱动力, 而只需利用原料液与汲取液之间的渗透压差即可实现膜的自动分离, 但渗透压差自主膜分离的实现必须满足几个必要条件:汲取液可以提供一定驱动力, 选择性渗透膜及膜组件允许水分子通过但不允许其他溶质通过, 汲取液稀释后再浓缩。垃圾渗滤液是一种成分复杂的高浓度有机废水, 主要污染物有重金属离子、有机物、氮类化合物等, 采用一般的处理方法效率不高[4]。而采用正渗透技术, 以氯化钠作为汲取液, 以CTA为渗透膜, 可以达到较高的处理效率和出水率, 将多种污染物截留出来, 且对膜通量影响较小。正渗透技术在垃圾渗滤液处理中的应用所具有的较好效果已在实践中得到了验证, 目前该技术还在不断的发展与改进之中。

2.4 液膜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液膜技术起源于美国, 上世纪70年代传入中国, 在长期的不断研究应用过程中, 液膜技术逐渐在有机废水、印染废水等工业废水处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有研究人员对液膜技术在含硝基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试验, 得到硝基酚总去除率高达99.9%以上, 可以较好的保证经处理后的工业废水达到国家有关排放标准规定。还有学者利用液膜技术通过提取杜仲叶中绿原酸进行正交试验, 研发出了液膜制备工艺及最佳工艺条件。

3 结语

本文主要介绍了微滤膜技术、反渗透膜技术和液膜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通过本文介绍可知, 膜技术是本世纪新水处理技术, 拥有很大的市场发展潜力与应用前景, 诚然膜技术存在膜污染和局限性问题, 但随着膜技术发展的不断成熟, 相信膜技术会在水处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达到更好的处理效果, 成为水处理中的主导技术, 为我国水资源合理高效利用贡献更多力量。

摘要:水处理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提高水资源合理利用的重要手段之一, 对维持人类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尤其是在今天全球水资源匮乏的社会形势下。膜技术作为一种科学有效的技术在水处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通过对膜技术及其在水处理中应用的介绍和分析, 旨在进一步推动膜技术向前发展, 提高膜技术在水处理中的效果。

关键词:膜技术,水处理,应用

参考文献

[1] 林红军, 陈建荣, 陆晓峰, 王方园, 洪华嫦.正渗透膜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进展[J].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0, v.33;No.102S2:411-415.

[2] 杨磊.膜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与发展研究[J].环境与生活, 2014, No.8122:149-150.

[3] 杨平.浅谈膜技术的特点及在水处理中的应用[J].科技与企业, 2014, No.27021:158.

上一篇:艺术创造论文范文下一篇:供应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