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投资基金分析报告

2023-06-10

根据工作的内容与性质,报告划分为不同的写作格式,加上报告的内容较多,很多人不知道怎么写报告。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证券投资基金分析报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证券投资基金分析报告

证券投资基金实验报告

1.在选基池中查看“基金公司股票池”,查看并分析不同基金公司的股票池。

股票池通常是某些股票投资者或者推荐机构,机构投资者,以股票K线技术,或者公司基本面、结合行业产业背景、经济基本面和产业政策、宏观政策,财务报表等某方面或者综合指标所甄选的,用来随着市场变化情况所选出的备选投资股票名单

华夏基金股票池共有135只股票,其中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最大的前5只股票分别是:

1、贵州茅台(600519)19.45%

2、伊利股份(600887)15.79%

3、中国神华(601088)14.91%

4、中国石油(601857)11.88%

5、中国平安(601318)11.32%

汇丰晋信股票池共有59只股票,其中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最大的前5只股票分别是:

1、 新安股份(600596)9.97%

2、 江山股份(600389)9.85%

3、 老板电器(002508)9.14%

4、 浙江龙盛(600352)7.86%

5、 云南白药(000538)6.04% 将一笔钱分散投资到几支股票,有利于降低投资风险。通常股票池内几支股票的选择是有讲究的,比如要不同行业搭配、高收益(同时意味高风险)与低风险(同时意味低收益)搭配、长短期搭配等等。

2.在选基池中查看“基金重仓股”,写出2014年一季度基金重仓的前10名股票。

1、伊利股份(600887)持有基金数228

2、万科A( 000002)持有基金数165

3、中国平安(601318)持有基金数144

4、格力电器(000651)持有基金数141

5、浦发银行(600000)持有基金数111

6、民生银行(600016)持有基金数110

7、招商银行( 600036)持有基金数104

8、兴业银行(601166)持有基金数103

9、贵州茅台(600519)持有基金数102

10、东华软件(002065)持有基金数95

第二篇: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摘要:基金市场是我国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证券投资基金则是我国资本市场中最为重要的机构投资者。本文主要就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现状以及在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作了简要的介绍,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条建议。

关键词:证券投资基金 现状 问题 建议

证券投资基金是一种利益共存、风险共担的集合证券投资方式,即通过发行基金份额,集中投资者的资金,由基金托管人托管,由基金管理人管理和运用资金,从事股票、债券等金融工具投资,并将投资收益按基金投资者的投资比例进行分配的一种间接投资方式,起源于1868年的英国,是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产业革命的推动后产生的,而后兴盛于美国,现在已风靡于全世界。

一、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发展现状

一直以来我国的证券市场表现出高度的投机性,以散户为主的投资者结构被认为是我国股市波动剧烈的主要原因。借鉴国外成熟市场发展的经验,中国证监会于1997年11月出台了 《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实施超常规发展机构投资者策略。1998年4月7日,基金金泰和基金开元分别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我国的封闭式证券投资基金开始纳入正式的制度安排;2001年9月21日,华安创新证券投资基金发行,标志着我国第一只开放式基金开始登上我国投资基金的发展舞台;2004年6月1日,《证券投资基金法》颁布实施,重点鼓励和扶持开放式基金发展的指导思想被确认为促进我国投票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近年来,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发展迅速,情况如下:

(一)基金规模不断扩大

2004 年以来,我国基金业的行业规模呈现平稳增长态势,尤其是 2006 年和 2007 年,基金资产绝对规模和基金净值的扩张显著提速。这两年我国的股票市场维持牛市格局,使基于股市发展的证券投资基金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007 年末,基金净值占股票总市值的 10%,占当年 GDP 的 13%。2008 年上半年随着股市的降温,基金成立规模骤减,基金发行难度加大,新基金认购量大幅减少。截至 2008 年上半年,交易所上市证券投资基金成交金额 3552.79 亿元,同比减少 19.6%,显示出目前国内投资者对基金产品的投资仍与股市环境有较大相关性。

(二)偏股型基金成为最活跃的基金产品

目前,无论从基金的数量、基金份额还是基金资产净值来看,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占绝对主导地位,尤其是开放式股票型基金占比最高。高风险基金 产品发展迅速,成为基金业发展的动力。正是持续两年来股票市场的迅猛发展为基金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截至 2008 年 6 月底,基金市场总资产规模达

到2.1 万亿元,基金份额共 2.29 万亿份,其中股票型基金资产规模 1.85 万亿元(包括封闭式基金、开放式股票类基金以及 LOF、ETF 基金),占比为 88%,债券型基金资产规模 1399 亿元,占比为 7%,货币市场基金资产规模 1121 亿元,占比为 5%。

(三)基金公司发展呈现明显的两极分化特征

截至 2008 年 6 月末,国内已经成立或正在筹建的基金管理公司共有 63 家,其中有 59 家基金公司已发行各类基金。中外合资基金管理公司共有 30 家,占已设立的基金公司总数的一半。不论是资产总净值还是公司利润,各大基金公司呈现明显的两极分化态势。2007 年博时、易方达、南方三家基金公司的净利润超过 10 万亿元。截至 2008 年 1 季度有 5 家基金管理公司的资产规模超过 1000 亿元,而小的基金管理公司资产总规模仅为 12 亿元,前十家基金公司的资产管理规模占到市场总额的 50%。经过近几年基金市场的快速发展,基金公司集中程度进一步提高,品牌基金公司脱颖而出。

(四)个人投资者成为偏股型基金产品的主力

近年来,我国基金投资者队伍迅速壮大,过去依托保险公司等机构投资者的格局,在 200

6、2007年个人投资者投资基金热情高涨的背景下发生改变,2006 年末中国开放式基金持有人数首次突破 1000 万户,而到 2007 年年末个人投资者在开放式股票类基金持有的比例更是达到 90% 以上。虽然封闭式基金机构投资者占比仍超过半数,但开放式基金中个人投资者占 80% 以上,个人投资者成为基金市场的主力。

二、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存在的问题

正确的市场投资理念、抑制投机气氛、改善证券市场的投资者结构、配置金融资源、促进金融制度创新和金融工具多元化等方面展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由于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发展的时间较短,行业整体仍存在如下一系列问题:

(一) 证券投资基金发展中的非理性因素

证券投资基金发展中的非理性因素是当前我国基金业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最显著的问题,它表现为基金投资人的非理性和基金公司的非理性。

1、基金投资人的非理性。2006年基金市场给基金投资者带来了高额的回报,这使得不少投资者对市场预期过高,存在盲目的乐观情绪。这种乐观情绪使部分投资者倾其所有投资于基金市场,更有甚者,通过住房抵押贷款、信用卡透支、二手房虚假交易套取现金,投资于基金,这其中的风险是不言而喻的,一旦基金走势下降,势必给投资者带来巨额损失。同时,投资者对基金知识的匮乏。不少投资者认为基金只赚不赔,频繁买卖,希望在高抛低吸、波动操作中获取高额收益,然而基金的购买和赎回都是有手续费的,频繁交易不仅会增加交易成本,还会错失获取更高收益的良机。而且国内的基金投资者在选择基金时普遍存在“恐高”情绪,认为净值高的基金风险大,倾向于购买净值低的基金。这就迫使基金公司不得不通过分红或拆分来降低基金的净值,然而,基金公司的这种做法不利

于操作的稳健性和持续性,会影响基金的效益,加大基金的风险。

2、基金公司的非理性。基金公司是基金产品的募集者和基金的管理者。由于基金公司和投资者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容易产生委托代理的道德风险。基金公司管理费为主要收入来源,而管理费是按照基金净资产和一定比例计提的,与基金实际收益水平关系不大。因此,为了增加管理费收入,基金公司会尽量扩大其资产管理规模,人为操纵基金的净资产。2007年出现的基金公司大规模持续营销就是其努力增加管理费收入的表现,这种做法无疑会增加基金的风险。

(二)我国证券市场环境对证券投资基金投资发展产生存在很大制约

1、上市公司赢利能力差,制约证券投资基金理性投资。我国证券市场规模相对较小,上市公司质量不高。2005 年我国股票市场总市值仅占 GDP 的18.61%,2006 年有较大发展,股票市场总市值 10.25万亿元,约占 GDP 的 50%,仍低于发达国家 1:1 的比例。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发布的《2005 中国企业竞争力监测报告》认为,上市公司自身的竞争力有所提高,但总体上不如非上市企业。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和总资产收益率自 2001年以后开始低于全部工业企业。由于相当一部分上市公司缺乏赢利能力,不具有投资价值,就使得拥有巨额资金的基金只能选择数量有限的少数有投资价值的股票,这种情况的直接后果是导致证券投资基金的资产组合雷同,证券投资基金的多元投资、分散风险的投资理念受到严重扭曲。

2、市场缺乏做空机制,证券投资基金无法规避风险。一个健康的证券市场,必须有做空机制才能实现稳定。证券的价格要能够反映所有信息,尤其是需求信息。而在缺乏做空机制的市场上,如果一些投资者认为某一证券定价过高,偏离实际价值,但如果没有卖空机制,他们对这些证券的判断信息就不能有效地反映到市场上,对价格的偏离便无法调整,无法实现证券价格向内在价值的回归,也就无法减缓证券价格波动。因此,我国证券市场这种只能做多,不能做空的单向机制极大地限制了证券投资基金的运作空间,制约了基金公司的风险管理,使其无法实现规避风险的目的。

3、证券市场金融产品单一,制约证券投资基金的选择。证券投资基金之所以逐步替代了个人投资,是因为它能够通过证券投资组合降低风险。国外成熟的资本市场由股票、债券和长期抵押贷款市场构成,债券市场又由国债、公司债和市政债券组成。但是,我国目前的证券市场还很不发达,证券投资基金可以选择的对象只有股票、国债等少数几种金融产品,同时,我国国债的流动性、品种数量和交易规模还非常有限,企业债券尚未得到很大的发展,国有股和法人股的全流通尚未完全实现,导致证券投资基金的可投资空间大大减少。基金管理人难以对其进行组合,不能达到风险对冲的目的,也就会使基金的规避风险的作用无法发挥。

(三)行业性整体人才匮乏,高端人才流动过于频繁

我国基金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基金业人才紧缺,导致了基金管理人员的频繁流动。截至 2007 年底,全年共发生了 353 起基金经理变动公告,较 2006 年增加了 96%。171 只基金刊登了基金经理离职的公告,占总基金数的 46%。其中股票型基金 85 起,离职比例达 47%;混合型基金 57 起,离职比例达 57.6%。在离职名单中,不乏一些投资总监或明星基金经理。不仅如此,据调查发现,我国基金经理的平均任职期限不到一年,而美国基金经理的平均任职期限为 5 年。截至 2007 年年底,共有 10 只基金刊登了同一基金经理的任职与离职公告,其中,任期最短的基金经理仅在任 3 个月。基金业人才的快速流动直接影响基金的投资业绩,影响基金业的稳定发展。

此外,基金经理的培养期被大大缩短,低龄化和浅阅历现象明显。基金经理的成长必须要经历助理研究员、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等岗位,因此需要相当 长的培养期,才能真正成为专业知识扎实、经验丰富的基金经理。通常情况下,美国对基金经理的培养期需要 12 年以上,基金经理平均年龄超过 40 岁,很多 公募基金经理、对冲基金经理皆有从事多种行业的任职经历。最近两年,由于国内基金业人才相对匮乏,导致基金经理的培养期被大大缩短,只有大约 5 年时 间,大量年轻的基金经理被“拔苗助长”地迅速推到前台。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基金经理队伍中 30 岁以下(不包含 30 岁)的基金经理已经超过了 10 位。基 金经理往往是从象牙塔直奔投资岗位,缺乏从事实业经济的经历,也缺乏扎实的公司基本面研究功底,这常常让很多基金经理看不到企业盈利的灵魂。国内基金经理年轻化、从业经历浅等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基金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

(四)投资范围有限,资产管理能力不高

目前我国的金融市场还不是十分发达,金融产品单一,基金可选择的对象只有股票、国债等少数几类,而且由于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发放数量较少,基金的收益主要依靠资本利得而不是红利,基金管理人在选择股票时往往倾向于少数能获得资本利得的股票。这样一来,本已有限的投资范围就更小了,使多元化投 资、分散风险的投资理念无法得到较好的贯彻执行。同时,股票市场没有如期货、期权、掉期等衍生工具,并且市场缺乏做空机制,资金只能通过单向做多来获取收益,这制约了基金公司在风险管理方面的能力,导致其组合投资管理手段有限,无法充分显示出专业投资人相对普通投资者的比较优势。一旦影响证券市场的利率、货币供给等外部因素发生变化,导致市场行情下跌,基金所持有的资产必然随之缩减,使基金投资者遭受巨大损失。

三、促进我国基金健康发展的几点思路

(一)加大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夯实基金业发展基础

1、要增强基金人才的稳定性。加大基金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使基金高级从业人员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护基金市场的稳定。当前基金业的高速发展同时也映射出基金业人才的匮乏,基金经理流动过于频繁是人才培养脱节的重要原因。基金业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人力资源是基金公司的第一资源,过度

的人力资源竞争势必对公司原有的人力资源结构和业务发展带来冲击。这种以更高薪资为目标的频繁流动,也不利于形成人才培养所必须的长期稳定的职业背景积累。应加大基金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制定出周到完善的管理办法,形成合理有序的竞争环境。在公司经营管理和公司治理方面,应该引入股权激励等措施增强关键员工的稳定性,形成合理的激励机制。

2、要提高基金业服务质量和公司治理水平。近年来,随着基金管理资金规模和投资者群体的不断扩张,基金行为对市场和众多投资者的影响也日益重大,对基金从业人员的素质、道德规范、公司经营管理机制和治理水平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我国应建立基金业从业资格认证工作组织体系和认证制度基本框架,逐步形成全国统一规范的基金业从业资格认证标准,提高从业人员的服务质量和水平,夯实基金业发展基础。

(二)拓宽基金业的资金供给渠道,增强其他机构投资者力量

近年来,管理层在拓宽基金的资金供给渠道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目前,除了继续做好基金品种创新、吸引中小投资人、特别是银行个人储蓄资金流入基金市场之外,在短期内要实现基金资产规模的快速扩张,还应重点加强基金市场机构投资者的培育。例如,扩大保险资金的入市规模;进行养老金入市的试点以及推动三类企业(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企业和上市公司)在内的机构资金入市等。另外,从政策角度出发,在大力发展以开放式基金为代表的公募基金的同时,也应该大力发展其他类型的机构投资者。这不仅有利于整个证券市场的建设,也有利于增强公募基金的竞争力和改善其生存环境。

(三)切实加强基金托管人的监督职责

加强基金托管人的监督职责最有效的方式是改变基金托管人的选择方法,将选择权交到基金持有人手中,这样才能使基金托管人真正成为基金持有人的代理人去监督基金管理人。另外,应降低我国基金托管费率,防止托管人在巨大利益的诱惑下放松对基金管理人的监管。

(四)建立多层次的综合监管体系

在结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充分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尽快建立起以《证券投资基金法》为核心的不同层次的法律体系,加快相关法律法规及具体实施细则的建设,并保证基金立法的延续性和可操作性。同时,要一方面强化政府监管部门的监管,着力提高监管水平和监管效率,使其能够真正履行监管职责。涉及监管交叉问题时应加强证监会与其他监管部门的合作。另一方面要加快基金业自律组织的建设,实现基金业的自我约束、自我协调和自我平衡,通过法律形式赋予协会管理基金业、惩处违规行为的适当权利,增强其执法的权威性和独立性,从而减轻政府监管的压力。

参考文献:

邢雷.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 四川经济管理学院学报. 2007(02)

田小龙.论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现存问题及对策[J].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7(10) 袁凯.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思路[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03) 黄蓉.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发展现状的分析研究——一场基金的“全民运动”引发的思考[J]. 知识经济. 2007(10)

陈晓虹,刘肯,杨婕.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市场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 中国货币市场. 2008(10)

第三篇:影视产业投资基金分析报告

1. 影视产业的发展前景及现状

近几年,在国家密集的文化产业扶持政策基调下,随着国内院线数量增加、3D、IMAX播放技术普及,观众观影体验不断得到提升,与此同时,在微博、微信等新型精准营销手段助推下,国内电影行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根据艺恩咨询数据显示,2009年至2014年国内电影行业市场规模(囊括国内票房收入、国内非票房收入、海外销售收入三部分)由100.7亿元增至363.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0%,市场规模增长趋势较为明显。

2014年中国电影市场高速增长,电影产业加强了与其他文化内容产业间的融合,金融资本的渗透和互联网经济的介入成为双轮驱动力。为了帮助产业投资者及影视从业者更清楚地了解中国电影产业,从行业数据、市场格局、竞争现状、商业新模式等角度解读中国电影产业未来的发展。结合2014年电影市场表现,中国电影在票房和规模产值、国产片贡献度、最具价值类型、制片机构致胜途径、全球电影票房增长重心上呈现出一些基本特征,此数据特征可以作为电影产业投资与电影实业项目操作的参考。

票房为主力产业规模增加值转移趋势明显 2014年中国电影产业规模整体在高速增长,但体现出结构不均衡的特征,表现为国内票房收入占比逐年增高,从2009年的62%攀升到2014年的81%,中国电影产业成长的基础和未来都需要借助多元盈利渠道来拓展。国内票房增速除2013年低于产业规模增速之外,2009-2013年都以高出10%的速度增值,但2014年差值缩窄到5%以内,电影产业规模增速的动力开始部分转移到国内非票房和海外销售的拉动上,2013-2014年二者的平均增速分别为32.1%、32.8%,可以预见后续几年二者将逐步保持稳定增速,共同带来产业规模的增加。

电影类型呈优胜劣汰效应主流和细分类别最具潜力

2014年各类型电影中动作、科幻、爱情影片累计票房贡献比例高达66.3%,此三种类型基本上各占22%的市场份额,成为电影市场主流类型;相反,战争、剧情、纪实等近期观影市场缩小或偏小众的类型影片,累计票房贡献不到5%,相比于魔幻类型的有市场但供给偏少的特点,此三种类型属于市场虚火性质;另外,惊悚与魔幻细分类型一样,存在票房增长和产量优化的提升空间。单片票房占比产出上,科幻、魔幻、动作居前三甲。数量占比上,值得注意的是动画类型位居第二,喜剧类型无缘前三,中小成本的爱情类型高出第二名85%。 2. 国内影视产业公司以及其所占市场份额

2014年电影制片机构TOP15合占约30%的市场份额,平均占比2%,市场较为分散,主体间的差距区分度不够,且龙头实力有限。传统电影制片机构中,中影凭借数量优势继续取得的领先地位,万达影视加码电影制作环节,跃居民营公司首位;光线影业主力宣发,华谊兄弟实施去电影化战略,导致二者份额占比下降。电影频道子公司一九零五网络,在《变形金刚4》高票房的助推下,市场上升最快,进入前五。文化投资公司华盖映月参与国产票房冠军《心花怒放》出品,分得1.27%份额;以电视剧为主业的中联华盟、华策影视、唐德国际在电影产业利好、影视联动效应作用之下,纷纷进入前十名。

2014年中国电影发行企业市场份额,中影基本与2013年持平,继续坐稳头把交椅。华夏以超二成的比例独居第二阵营,两大国营企业垄断了半壁江山。光线、博纳和万达跻身民营TOP5,影联传媒、福建恒业和安石英纳异军突起,尤其是以中小成本类型片发行为主的福建恒业,在2014年推出《京城81号》、《闺蜜》等,获得1.8%份额;相比而言,传统优势企业华谊兄弟表现较为颓势。

发行市场双寡头垄断民营TOP5合占25%

2014年中国城市院线总票房同比增长近80亿元,突破10亿院线较2013年增加4家到10家,主力院线规模进一步扩大,市场维持“一超多强”局面。根据院线总票房及增速、市场份额等维度,艺恩咨询划分了2014年院线前三梯队:第一梯队,年总票房在40亿元以上,目前只有已上市的万达院线属于此区间,为格局中的“一超”;第二梯队,年总票房在20-30亿元之间,分别是中影星美、大地院线、上海联和院线、广州金逸珠江、中影南方新干线5条院线;第三梯队是年总票房在10-20亿元之间,分别是浙江时代、中影数字院线、横店院线、北京新影联4条院线。

院线市场一超多强首股上市引发鲶鱼效应

3. 影视产业投资主体以及VC/PE投资基金的设立情况

就目前国内电影行业的资金来源来看,自有资本仍然在市场中居于主导地位,然而国产电影行业高票房的光鲜,使得各路资本看到了投资机会,尤其是《泰囧》、《失恋33天》、《致青春》等小成本高回报电影更是为投资者描绘了美好的收益蓝图,除去自有资本外,其它投资主体开始跃跃欲试,主要有以下几种:

1.政府主导或参与投资。通常政府对电影的投资主要集中于重大历史事件、具有地方景点宣传等特点的国家主旋律影片的制作,参与投资后,政府往往会给这部分影片以特殊的照顾政策,让这些影片在各大院线以半强制性进入院线,在电影排期和票价上实施优惠,并且通过给影片提供补贴或税收减免、安排下级单位包场等非市场化形式扶持。比如在唐山市政府主导下,唐山广电传媒筹资6000万投资《唐山大地震》,为纪念1976年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唐山大地震,与此同时开展城市推介;另外如丽江市政府与张艺谋合作《千里走单骑》,并承担该片的首映费用,面向全国推广丽江市的风土人情,拓展地方旅游收入;杭州市政府与冯小刚合作电影《非诚勿扰》,推介杭州西溪湿地等景点。影片拍摄后,都为拉动地方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后续收入,然而,从整体国内影片投资主体来看,政府投资仍然占比较小,在整个电影投资中只起到引导作用。

2.银行贷款。这种融资方式起源于国外,并且在国外已经发展成较为成熟。银行在给单个影片或影视制作公司贷款时,主要需要考察制片方的品牌、剧本质量、名导演与名演员参与度、制片预算、完片担保、预售合同等相关材料。而由于国内影片版权评估、质押、完片担保制度等不够完善,单纯以版权质押、影片预售收入等轻资产抵押方式获得银行贷款在国内仍然行不通,导致国内电影行业内即使拥有优秀的制作班底,仍需通过第三方担保、固定资产抵押、影片投资方法人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等方式获得贷款;通常为了规避风险,银行往往采取打包贷款的方式,对多个影视的项目共同施贷。现阶段银行对影视业投资的积极性有所提升,但受限于银行的风险规避机制,目前仍主要集中授信在行业内比较具备实力的大型影视制作公司。如:2004年,华谊拍摄《夜宴》时就通过中国进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担保在深圳发展银行获得5000万贷款,首次实现影视作品获得银行融资;2007年,华谊在拍摄《唐山大地震》《狄仁杰》《风声》《追影》4部电影时,以电影版权质押和个人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担保,获得工商银行1.2亿元打包贷款;2009年,光线传媒获得北京银行2亿元打包贷款,用于光线传媒未来3年近40部电影的制作与发行,这次的贷款中由北京首创担保有限责任公司部分担保,并有电影版权质押和总裁王长田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3.广告植入。在电影行业迅猛发展势头下,各类广告商业也看到商机,试图在电影中植入广告推广产品,而影片制作方也可以此来缓解影片制作和票房回收压力。如:《唐山大地震》、《杜拉拉升职记》、《亲密敌人》、《非诚勿扰》、《非常完美》等作品都在不同程度植入广告,广告主类别涉及电信运营商、银行、航空公司、汽车、餐厅、食品、奢侈品等,这种融资方式在各类商业电影中尤为常见。

4.影片版权预售。目前这种形势是高成本大制作电影的主要融资模式,影片制作方可以在目标放映市场先发行部分影视片断获取预售资金,或将版权预售给电视台或视频网站,以此取得融资。未来随着互联网视频行业竞争的白热化,率先获得优秀影视作品的独家放映权将显得尤为关键,预计未来这种版权预售融资将在电影融资渠道中占比日益提升。

5.VC/PE融资。在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背景下,国内VC/PE机构纷纷设立文化产业基金,根据CVResearch投中研究院统计,截至2013年5月,国内累计成立92只文化产业基金,募集完成(含首轮募集)基金规模达465.56亿元,庞大的文化产业基金也需要找到出口,而电影行业作为文化产业的细分领域,日趋受到文化产业基金的关注,VC/PE机构在整个电影行业中参与程度不断增加。如:红杉中国、赛富基金、海纳亚洲等先后在2009年、2012年投资影视制作公司博纳影业;2012年,天堂硅谷、七弦投资、雷石投资等联合注资影视制作公司海润影视;IDG资本先后投资电影《雪花秘扇》、《山楂树之恋》等。 根据ChinaVenture投中集团旗下金融数据产品CVSource统计显示,截至2013年8月初,国内VC/PE设立的私募股权基金中,在设立初期定位于影视投资方面的基金共有24只,目标规模为313.11亿元,平均单只基金规模为13.05亿元,仅有5只为美元基金,另外19只为人民币基金。

其中,2010年由中国电影基金会发起设立的目标规模50亿元的国影基金,2013年6月弘毅联合上海SMG设立的目标规模为30亿元的弘毅影视投资基金,2010年由熊晓鸽、阎焱等组建的目标规模在15-20亿元的星空大地文化传媒基金,成为国内VC/PE影视基金中规模最大的几只(见下表)。

从已成立影视基金的LP群体组成来看,具有影视背景的专业影视制作公司以及大型文化产业集团成为国内影视基金的主要出资人,根据CVResearch投中研究院统计,在目前已成立的25只影视基金中,有10只基金的LP来自影视或大文化领域,这些LP中一些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均有参与。

国企参与设立的基金如2010年中影集团、中国出版集团、建银国际联合发起设立的目标规模50亿元的中国影视出版产业投资基金,2009年中影集团、上影集团出资设立国内首只以影视文化产业为主要投资方向的5亿元一壹影视文化股权投资基金等;而民资参与设立的基金如2013年诺亚财富与博纳影业共同发起设立10亿元博纳诺亚影视专项投资基金,2012年视频门户网站乐视网控股股东乐视投资联合鑫湾资本设立首期规模10亿元的乐视星云影视文化基金 。

而其它类型的LP中也不乏政府的背影,其出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引导社会资本的参与,但就现阶段来看,政府出资在国内影视基金中较为少见:如2010年成立的中国新影视整合基金是由地方政府出资设立,国影基金也曾获得地方政府的文化产业引导基金配套扶持;另外,还有政府为了扶持特定区域内的影视行业发展间接参与基金设立,如无锡(国家)电影产业园出资设立专门为扶持该产业园内的企业从事电影发行、流通、内容制作的大摩华莱坞双币平行基金。

CVResearch投中研究院分析认为,无论是在国外发展成熟的影视制作市场还是尚处于上行发展阶段的国内市场,影视作品都是投资风险较高的行业,十部电影中仅盈利1-2部已是行业常态,因此相对于单纯能够提供资金的LP群体,具有专业背景的LP在基金设立后不但能够从影视的专业运作角度为GP提供更多参考意见,还可以为影视作品的后续宣传、院线安排、电视播放档期等协调资源,市场竞争优势十足。

4. 影视产业投资基金运作模式

对于影视产业投资基金而言,他的运作模式不限于传统的VC/PE机构擅长的公司层面股权投资,后续以上市或并购方式获利退出,影视基金的具体运作模式上还有以下几类创新:

项目投资。由于影视行业的高风险特性,影视基金在具体运作时往往采取“打包”的方式,联合对某一影视公司下几部电影投资以分摊风险,很少投向单一影视作品,具有潜力和市场影响力的大公司往往成为影视基金青睐的对象。而这种投资方式也成为国内影视基金继公司股权投资之外最主流的投资方式。如西安曲江影视投资基金曾打包投资导演吴克敬所拍的陕北三部曲《手铐上的兰花花》、《拉手手》、《山丹丹红透碾子湾》影视作品项目。对于项目投资来讲,退出方式也相对灵活,未来可以通过影视作品上映后分得票房分成或其它后续版权收入实现退出,退出时间相对公司层面股权投资退出也短一些。

投贷联动。这种投资模式是指由于影视项目的轻资产特性,依赖自身的实力较难获取银行贷款,此种情况下VC/PE机构往往会先行给影视项目提供一定资金支持,在此担保前提下,影视项目才会获得银行的贷款,对银行来讲,大大降低了其单独运作的贷款收回风险。然而让受限于银行规避风险的考虑,这种投资方式尚未形成国内主流的VC/PE机构参与的投资模式。

院线投资。是指VC/PE机构直接对院线进行投资,注重拓展渠道,这类投资往往是影视基金发展成熟之后的一种投资模式,通常对基金规模要求较高,目前国内尚无成功操作案例,但此前成立的目标规模的50亿元国影基金CEO王国伟曾表示,未来国影基金下面的院线基金就将立足于并购基金,直接参与购买院线;中玺影视产业基金在设立初期也曾表示将参与院线建设。

5. 影视产业投资基金的回报情况

影视产业投资是一项高风险高回报的投资活动,如果仅仅投资一两部电影,收益便可能会很高,比如《泰囧》、《失恋33天》天这样的电影,以《失恋33天》为例投资仅900万元,累计票房高达3.5亿元,获得了近7倍的投资收益。但是这样的方式潜在风险也是巨大的,也有可能像《1942》这样的电影,不赚反赔,叫好不叫座。这也就是为什么国内影视产业投资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因为我们国内的影视企业体量很小,一两年之内能够生产的影片数量着实有限,根本都组合不成资产池。由于影视产业投资基金实质是以这个资产池中的资产作为信用基础,而资产池都形不成规模,那就没有什么信用可言,毕竟一两部电影的未来收益具有极大地不确定性。国内的影视公司不管是华谊兄弟还是后起新秀光线传媒这样的公司,虽然都是上市公司,但也难有这样的规模。国内的影视公司一方面历史不长,另一方面收益波动较大,这也造成了影视产业投资的难题。

纵观世界影视产业投资基金,即便世界上最为成功的好莱坞,在全球性盈利渠道得到充分开拓的情况下,10部电影中能取得盈利的也不过二三部。因此保持长期稳定经营的电影公司往往都是能实现规模化生产的公司,靠少数成功影片来填补其他影片的损失。同理,为了降低风险,影视产业投资基金在向好莱坞投资时往往采取的是“打包”方式。它们往往会选择某些有实力的电影公司,整体投资其开发的一系列项目,而很少投向单一项目。曾有学者跟踪研究了2004年至2008年美国私募基金向好莱坞的投资项目,发现能获得基金青睐的几乎都是好莱坞大制片厂,而投资项目中“打包”的电影数量平均在22部左右,投资期限在2至5年间,以达到风险分摊的目的。但在中国,能在2至5年间达到生产20部以上电影的影视公司数量很少,难以达到影视产业投资基金的避险要求。

第四篇:AFP继续教育-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投资实务分析答案

《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投资实务分析》

1. 投资于新三板挂牌企业的私募基金属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A 、正确 B 、错误

2 恒生ETF可以当日申购当日卖出。 A 、正确 B 、错误

3 风险控制系统遵循“事前预防、事中监控、事后完善”的风险控制宗旨建立。 A 、正确 B 、错误

4 添富快线(159005)属于第二代货币基金。 A 、正确 B 、错误

5 投资目标的确定不需要考虑期限要求。 A 、正确 B 、错误

6 运用凯利公式进行仓位控制可以保证本金不受损失。 A 、正确 B 、错误

7 统计套利是指将套利建立对历史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之上,估计相关变量的概率分布,并结合基本面数据进行分析以用以指导套利交易。 A 、正确 B 、错误

8 有效市场假说中的强有效市场在成熟的证券市场是可能存在的。 A 、正确 B 、错误

9 盈利时加大资金,回辙时收缩资金。控制人性弱点中盈利时厌恶风险,亏损时喜好风险的心理缺点。 A 、正确 B 、错误

10 私募主要依赖卖方研究,公募通常有自己的研究团队。 A 、正确 B 、错误

11 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产品类型不包括( )。 A 、权益类基金 B 、固收类基金 C 、混合型基金 D 、上市公司定增基金

12 下列( )不是有效市场假说提出的三种形态。 A 、强有效市场 B 、无效市场 C 、半强式市场 D 、弱有效市场

13 下列( )不属于现金管理工具。 A 、银行理财产品 B 、券商保证金管理产品 C 、债券型基金 D 、货币基金

14 第三代场内货币基金的申购规则是( )。

A 、T日申购、T日可赎可卖;T日赎回,资金T日可用,T+1可取 B 、T日申购、T日可赎可卖;T日赎回,资金T日可用,T+2可取 C 、T日申购、T+1日可赎可卖;T日赎回,资金T日可用,T+2可取 D 、T日申购、T+1日可赎可卖;T日赎回,资金T日可用,T日可取 15 JXJYD6329 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产品类型不包括( )。 A 、并购基金 B 、混合类基金 C 、房地产基金 D 、基础设施基金

16 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按收益分配方式分类,可以分为( )。 A 、结构化与非结构化 B 、结构化与固定费率 C 、固定费率与非结构化 D 、固定费率与浮动费率

17 在基金业协会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家数从2015年12月31日到2016年12月31日共计减少了大约( )家。 A 、5千——6千家 B 、4千——5千家 C 、7千——8千家 D 、8千——9千家

18 对私募基金业开展行业自律,协调行业关系,提供行业服务的机构是( )。 A 、中国投资协会 B 、中国人民银行 C 、中国证监会

D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

19 下列哪一项投资策略不属于套利策略( )。 A 、ETF套利策略 B 、可转债套利 C 、分级基金套利 D 、期限错配策略

20 以下哪一项法规是2016年出台的( )。

A 、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业务运作管理暂行规定 B 、基金业务外包服务指引(试行) C 、关于建立"失联(异常)"私募机构公示制度的通知 D 、基金从业人员执业行为自律准则 21 JXJYD6335 以下哪一项法规不是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特点( )。 A 、面向特定对象 B 、投资策略单一 C 、投资策略灵活多样

D 、大多以绝对收益为目标,以业绩报酬为主要收入来源 22 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投资流程不包括( )。 A 、确定投资目标 B 、制定投资策略 C 、基金募集 D 、业绩评价

23 下列不属于仓位控制依据与方法的是( )。 A 、凯利公式 B 、任意控制

C 、根据安全垫与回撤控制仓位

D 、按照分散投资的原理对单个证券投资比例进行控制 24 以下属于( )市场中性策略。 A 、宏观对冲 B 、趋势跟踪 C 、基本面分析 D 、波段交易

25 趋势跟踪策略案例认为( )。

A 、当市场处于上涨趋势时个股存在20%的上涨概率 B 、当市场处于上涨趋势时个股存在40%的上涨概率 C 、当市场处于上涨趋势时个股存在80%的上涨概率 D 、当市场处于上涨趋势时个股存在90%的上涨概率

26 趋势跟踪策略案例中指标仓位控制没有用到的技术指标是( )。 A 、趋势类指标 B 、资金波段买卖指标 C 、超买超卖指标 D 、主力筹码类指标

27 投委会的职责不包括( )。 A 、共同出售权 B 、领售权 C 、回购权 D 、优先清算权

28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股票投资策略( )。 A 、股票多头 B 、套利策略 C 、股票多空 D 、市场中性

29 一套完整的交易系统不包括( )。 A 、资金管理 B 、风险控制 C 、极端情况应对 D 、基金销售

30 心理系统建设不包括( )。 A 、心态调整 B 、情绪控制 C 、抗压能力 D 、心理预期

第五篇:基金管理公司(证券公司)尽职调查报告提纲

附件3-1

基金管理公司尽职调查报告提纲

一、公司股东结构、内部组织架构、管理资产规模和投资策略

二、核心管理团队成员介绍及内部激励机制

三、投资决策及风险控制体系

四、历史项目投资业绩(旗下基金或管理团队历史业绩)

五、基金累计募集情况及出资人情况

六、储备项目情况

七、其他情况

八、尽职调查结论意见

— 1 — 附件3-2

证券公司尽职调查报告提纲

一、公司历史沿革、股东结构

二、公司内部组织架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体系

三、公司主要业务开展情况

四、公司经营业绩、资产质量、财务状况

五、公司行业内排名

六、其他情况

七、尽职调查结论意见

— 2 —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助人为乐模范事迹感受下一篇:资深骨科护士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