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如何看懂检查报告

2023-02-18

报告是日常生活与学习的常见记录方式,报告有着明确的格式。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怎么样正确编写报告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教你如何看懂检查报告》,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篇:教你如何看懂检查报告

一招教你看懂乳腺检查报告单

一招教你看懂乳腺检查报告单——什么是乳腺的BI-RADS分级?

(2013-12-15 15:06:24) 转载科普

乳腺疾病

bi-rads ▼

标签:

分类: 乳腺疾病

随着乳腺增生、乳腺癌等乳腺疾病发病率增高,人们对乳房健康越来越重视,到医院进行乳腺检查的女性朋友越来越多。当她们拿到医生发出的乳腺彩超、钼靶等影像检查报告单的时候,往往对上面写满的各种专业术语感到一头雾水。即使医生解释了也还是不太明白,怎么办?这里教你一招,教你看懂乳腺检查报告单。

在正规医院做完乳腺的影像检查(彩超、钼靶、核磁等),拿到报告单后,你会注意到,在报告单上往往都可以看到一串字母:BI-RADS分级。后面会跟着I、II、III、IV、V等数字符号。“这个BI-RADS分级是什么意思啊?是不是很严重?”很多患者朋友看到这个就紧张了。其实,“BI-RADS”是指美国放射学会的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的缩写。BI-RADS分级标准被广泛应用于乳腺的各种影像学检查,如X线钼靶摄影、彩超、核磁共振等,用来评价乳腺病变良恶性程度的一种评估分类法。BI-RADS分级法将乳腺病变分为0~6级,一般来说,级别越高,恶性的可能性越大。看懂了这个,你也就大概了解了自己乳腺疾病的严重程度。各个级别的具体含义分述如下。 BI-RADS0级:是指评估不完全。需要召回病人,补充其他相关影像检查,或需要结合以前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来进一步评估。 以下为评估完全的最后分级:

BI-RADS1级:阴性结果,未发现异常病变,亦即正常乳腺。 BI-RADS2级:良性病变,可基本排除恶性。定期复查即可。

BI-RADS3级:可能是良性病变,建议短期(一年以内,一般建议3~6个月)随访,医生需要通过短期随访观察

来证实良性的判断,如连续2~3年稳定,可改为BI-RADS2级。BI-RADS3级病变的恶性率一般 <2%。

BI-RADS4级:可疑恶性病变。需要医生进行临床干预,一般首先考虑活检,如空心针穿刺活检、麦默通活检或

手术活检。此级可进一步分为4a、4b、4c三类。

4a:需要活检,但恶性可能性较低(3%~30%)。如活检良性结果可以信赖,可以转为半年随访。

4b:倾向于恶性。恶性可能性为31%~60%。

4c:进一步疑为恶性,可能性61%~94% BI-RADS5级:高度可能恶性,几乎可以肯定。恶性可能性≧95%,应采取积极的诊断及处理。

BI-RADS6级:已经过活检证实为恶性,但还未进行治疗的病变,应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

当然,诊断一个疾病的过程绝非这样简单。还要根据专业医生的临床经验进行具体综合分析,拿到报告单后切不可自作主张,必须要请教专业医生,才能得到正确的指导。

第二篇:手把手教你如何看懂----策略测评报告

引子:

在研发策略时,通过分析测评报告,可以发现问题,改进、优化、直至调试出可行的策略;或者根据这些指标筛选符合自己偏好使得更易坚持的策略;或者研发B策略(B商品)去对冲A策略(A商品)的劣势;或者评判策略适用于哪些类型市场状况,扬长避短......等等,这就要求测评报告能够全面细致地从各个角度对交易状况进行考察。北斗星提供了非常详尽的、全方位的各项统计指标和图表,能够像显微镜那样满足用户的需求。

对实盘交易也可生成相似的测评报告,通过这些统计指标分析评估交易绩效,选用能弥补不足的商品、策略,或者有针对性地提升交易技巧。

善用测评报告,才能评估策略的好坏、评估能否用于真实交易,因此,我们先讲解它所揭示的各种统计指标和图表。

盈亏%:盈亏金额/开仓市值*100%,开仓市值=开仓价*合约乘数*交易量;

有效盈亏:盈亏金额/开仓占用保证金*100%

滑价成本:策略设置中所设置的滑点折算成金额,在计算盈亏时扣除。需注意的是,对滑价成本的处理与交易费相似,并不影响信号的开平仓价格;

最佳平仓价:多头持仓期间的最高价或空头持仓期间的最低价;

最差平仓价:多头持仓期间的最低价或空头持仓期间的最高价;

最大浮盈:持仓期间最大的浮动盈利,此时的市场价即是最佳平仓价;

最大浮亏:持仓期间最大的浮动亏损,此时的市场价即是最差平仓价;

开仓效率:表示在开平仓之间的行情中开仓的位置,例如,持仓期间行情最高最低价范围为100点,做多开仓价在最低点,则开仓效率为100%

多头开仓效率=(最高价-开仓价)/(最高价-最低价)

空头开仓效率=(开仓价-最低价)/(最高价-最低价)

平仓效率:表示在开平仓之间的行情中平仓的位置,例如,行情范围100点,做多平仓价在最高点,则平仓效率为100%

多头平仓效率=(平仓价-最低价)/(最高价-最低价)

空头平仓效率=(最高价-平仓价)/(最高价-最低价)

交易效率:表示在开平仓之间的行情中吃到的区间,例如,行情范围100点,盈利80点,则交易效率为80%

多头交易效率=(平仓价-开仓价)/(最高价-最低价) 空头交易效率=(开仓价-平仓价)/(最高价-最低价) 交易明细

【交易明细】是原始的交易数据,只有这些数据难以对交易状况有整体的认识,需要对这些数据进行统计,形成各项指标值,我们把最基本最重要的统计指标提炼出来,形成【总体概要】表:

净利润:统计期内交易产生的净利润,净利润=总盈利-总亏损,这是不可忽视的考察收益情况的第一指标,但单纯看净利润的数额不能客观评判整个绩效状况。

总盈利(毛利):每笔盈利的交易实现的盈利总和,若把投资看做是商业活动,这个数额就是总收入。

总亏损(毛损):每笔亏损的交易实现的亏损总和,若把投资看做是商业活动,这个数额就是总支出,设法减少亏损就能增加净利润。把交易亏损看成是做生意的成本支出,也更能坦然接受亏损交易,想想,开个公司每天都有支出,好比每天都有亏损交易,输得起的交易者才能成为赢家。

盈利因子(毛利/毛损) :总盈利/总亏损,也称为盈利比。它表示每亏损(支出)1元能获取多少元的盈利(收入)。这个比率说明投资效率,当然是越大越好。

收益率%:净利润/期初资产×100%,假设在统计期没有追加或减少资金。

年化收益率%:几何平均的年复合收益率(年复利、CAR、CAGR)

最大资产回撤:逐根K线计算资产极高值出现后到极低值的最大回撤(缩水)金额,若资产值创新高,则重新计算,从该点再计算下一次最大回撤,该值就是其中最大值的那次回撤。可以从详细资产曲线的阶段高峰到阶段低谷查看该值变化。通过这个统计值,可以检视自己在这样的交易数量下能忍受多大的回撤金额。它与最大资产回撤幅度是衡量风险的重要指标,固定交易量看这个指标,随资产变动调整调整交易量则看最大资产回撤幅度。

净利润/最大资产回撤:又称恢复因子,在统计期内获得利润与承受风险的比率。这是考察风险与回报关系的重要指标。

最大资产回撤幅度:以百分比计量回撤幅度而不是回撤金额,计算方法与最大资产回撤相似。强平、爆仓风险来自于这个回撤幅度。通过这个统计值,可以检视自己在心理、资金上能忍受多大的资产回撤幅度。

这个幅度可认为是对风险最重要的衡量工具,通过考察长期的、跨越不同市场状况的资产回撤情况,可以对交易中发生的所有负面结果及其相关影响有个充分的了解。

年化收益率/最大资产回撤幅度:又称MAR比率,这是最常用的风报比指标。考察让资产平均每年增值的幅度与需承受的最大资产回撤幅度的关系。

交易次数:交易总次(笔)数,分批开仓后一次平仓,一次开仓后分批平仓,都会拆成一一对应的交易量相同的多次交易。这个指标可以评估交易的频率,由于每次交易是要付出交易成本的,这个数据也和佣金、滑价等交易费用支出相关,过于频繁的交易,其成本可能吃掉可以取得的利润。用分批开平仓的技巧可以减小风险,也可用于调整胜率、盈亏比。

盈利交易次数:盈利交易是指开平仓差价产生的毛利减去开平仓交易成本(包括佣金、滑价、息差等)依然有利润的交易。

亏损交易次数:亏损交易是指平仓后产生亏损的交易。盈利交易次数与亏损交易次数之和可能小于总交易次数,其差值为盈利为0的打平交易次数。

胜率%:胜率% = 盈利交易次数/交易次数*100%,盈利交易次数所占的百分比,也称为正确率或赢亏率。胜率低于50%未必是亏损系统,只要每次交易的平均盈利比平均亏损足够大。一般未经过特别过滤的趋势跟随型或突破型策略,其长期的胜率低于40%。而均值回归型策略其胜率容易达到50%以上,但如果不控制好每次交易的亏损,很高的胜率也未必是盈利的系统。设置止赢位、止损位对改变胜率和盈亏比有极大影响。通常来说,投资者尤其是新手偏好高胜率的交易,胜率太低会影响心态,导致无法长期坚持执行,所以,策略组合最好能牺牲些盈亏比换来胜率大于50%,好比薄利多销而不求暴利,在实战中心理上也比较容易接受。

平均盈亏:每次交易的盈亏额的平均值,也称为预期盈利、期望收益。对于每次交易固定数量或金额的系统(统计期内价格波幅不大的可固定数量,反之应固定金额),看预期收益比较有意义。如果策略测试时佣金和滑价设置为0,那么这个值应大于这些实际交易时可能产生的交易成本才是可盈利的策略。

平均盈亏=净利润/交易次数=每笔交易的期望收益=平均盈利×胜率-平均亏损×(1-胜率)

平均盈利:盈利的交易每次平仓实现盈利额的平均值,平均盈利=总盈利(毛利)/盈利交易次数。

平均亏损:亏损的交易每次平仓实现亏损额的平均值,平均盈利=总亏损(毛损)/亏损交易次数。

盈亏比:平均盈利/平均亏损,趋势交易追求高盈亏比,用多次小的试错成本换来一次大的盈利。不同风格的交易策略,或偏好高胜率,或偏好高盈亏比,长线趋势型系统,其盈亏比高,短线交易系统,盈亏比相对较低。

最大单次盈利:盈利交易中最大一次的盈利,若最大单次盈利与平均盈利差距过大,则应视为偶然事件。

最大单次亏损:亏损交易中最大一次的亏损,若最大单次亏损与平均亏损差距过大,应检查系统的风险控制能力,可以考虑设置止损位,以防御突发状况造成的重大亏损。

最大连续盈利次数:盈利有时有集中的现象,策略适应此阶段的走势形态。也许可以考虑在连续盈利接近最大连盈次数时,开始减轻每次交易投入的资金。

最大连续亏损次数:亏损有时有集中的现象,策略不适应此阶段的波动,心理上能否承受如此多次的试错?也许可以考虑在连续亏损最大次数时,逐步增大资金投入。

平均持仓周期:持仓周期/交易次数,考察策略偏长线或是短线

平均盈利周期:盈利交易持仓周期/盈利交易次数,考察盈利交易是否需要耐心持有

平均亏损周期:亏损交易持仓周期/亏损交易次数,考察亏损交易是否及时平仓

【离群交易】表,统计、考察非常态交易的状况。

统计所指的离群点是远离一般水平的极端大值和极端小值,离群交易即发生在常态盈利或亏损之外的交易,计算时把不在常态范围(n倍标准差)内的交易归入离群交易。人类活动的结果往往导致“厚尾分布”而不是正态分布,金融数据表现出尖峰厚尾的特征,具体来说就是离群交易数量偏多,比如,正态分布上百年难遇1次的事件现实中十年遇到2次。

盈亏的标准差:平均盈亏的标准差

最大偏移/标准差:最大单次盈利或最大单次亏损与标准差的比值

离群交易数量:离群交易次数

离群交易盈亏:离群交易的盈亏之和

【交易总体分析】表

盈亏中值:盈亏中值(中位数)就是一半次数的交易的盈亏比它大,另一半次数的盈亏比它小,在完全对称分布中,均值和中值是相同或几乎相同的。如果平均盈亏大大超过盈亏中值,则很可能是由于少数赚钱最多的交易大大提高了均值水平。反之,如果盈亏中值明显高于平均盈亏,那很可能是由于有一些重大亏损。

最大单次盈利/总盈利:若该值较高,即最大单次盈利在总盈利中的比重过大,则说明系统的盈利很大程度是靠某次暴利,其实际盈利能力和稳定性不高。

最大单次亏损/总亏损:若该值较高,这次最大亏损是否是这个策略的“黑天鹅”?

净利润/最大单次亏损:该值越高越好

最佳10%交易盈利/净利润:按盈利水平排在前10%的交易实现的盈亏占净利润的比例,该比值度量了盈利的集中度。如果该值等于100%,说明前10%的交易赚取了所有的净利润,而余下的90%的交易仅仅实现盈亏平衡。但是,从这个数据不能指望通过减少这些不盈利的交易来提高效益,因为那90%的交易是整个交易成功不可或缺的部分。对于一个趋势跟随策略来说,保存资本让顶级的交易机会真正发挥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最差10%交易亏损/净利润:按盈利水平排在最后10%的交易实现的亏损占净利润的比例,对于一个中长线策略来说,这个亏损值不应该夺去排前10%的交易所获得的核心利润,健全的风险控制是做到这一点的关键。

最大连续盈利额:最大的连续盈利实现的盈利额,不一定是最大连续盈利次数那一系列交易产生的

最大连续亏损额:最大的连续亏损实现的亏损额,不一定是最大连续亏损次数那一系列交易产生的

最大连续盈利率:最大的连续盈利实现的盈利率,不一定是最大连续盈利次数那一系列交易或者最大连续盈利额那一系列交易产生的

最大连续亏损率:最大的连续亏损实现的亏损率,不一定是最大连续亏损次数那一系列交易或者最大连续亏损额那一系列交易产生的

【收益风险分析】表对收益、风险以及收益与风险的关系

去离群总盈利:去除离群盈利交易产生的总盈利,离群盈利交易是指单次盈利在n倍标准差之外的盈利,如果去离群总盈利与总盈利差距过大,说明大部分盈利来自于非常态的收益,则根据策略的风格,或者说明实现的净利润不太可靠,或者说明不可错过任何一次交易。

去离群总亏损:去除离群亏损交易产生的总亏损,离群亏损交易是指单次亏损在n倍标准差之外的亏损,如果去离群总亏损与总亏损差距过大,说明大部分亏损来自于突发的重大亏损,则策略需要增强防御这类情况的能力。

期末持仓盈亏:若【选项】->【测评】页面中未设置“期末持仓强平”,则统计期末有持仓时的浮动盈亏。

持有收益:统计期初不用资金杠杆全额开仓,到期末时实现的盈利或亏损,其收益率即等于期末价格变动的幅度。不能简单地以净利润与该收益简单作比较判定策略好坏,因为还需要比较资产最大回撤或收益标准差这类风险度量,如果在风险报酬比率上优于简单开仓持有,则是好的策略。

佣金合计:包括经纪商费、交易所费、股票托管费等交易费用。

滑价合计:历史回测测试时假设的滑价,或者实际交易中滑价导致的交易成本。

最大单次盈利/总盈利:若该值较高,即最大单次盈利在总盈利中的比重过大,则说明策略实际盈利能力和稳定性不高。

最大单次亏损/总亏损:若该值较高,这次最大亏损是否是这个策略的“黑天鹅”

净利润/最大单次亏损:该值越高越好

回归年化收益率%:对资产曲线按月(年、周)计算线性回归后的年复合收益率,对统计的起止日期相对不敏感

月化收益率:月复合收益率(月复利)

月平均收益:净利润/统计期间月数

月收益标准差:每个月净利润的标准差

月收益率标准差:统计每月资产收益率的标准差,标准差越小表示资产曲线越平滑

最大资产回撤发生期:最大资产回撤发生的起止日期

最大资产回撤幅度发生期:最大资产回撤幅度发生的起止日期

最长资产回撤持续时间(天):从资产极高值到创新高所经过的最长时间,衡量的是恢复速度,即一段损失期后需多长时间资产额才能重新站上新的高点。这个期间未必是最大资产回撤或回撤幅度发生的期间。

通常投资市场都是快跌慢涨,包括资产曲线。假如初始资本是100万元,回撤50%,那就只剩50万元,要恢复到100万元,需要获利100%,显然这更大可能是需要更长的时间,难度也更大。所以,首要任务是保存资本,再图盈利。

对于那些需要从业绩增量中获得报酬的基金管理者,当资产回撤达到一定程度,如果想尽快收回损失,相应的恢复过程就需要及时增加资本投入,伴随而来的财务压力可能使基金管理者变得不耐烦并想努力尽快捞回损失而采取激进措施,但很可能会发现自己掉进了一个更深的洞,进而威胁整个交易计划的生存。所以,把一定的资产回撤作为降低风险的基础是风险管理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在交易计划之初就确立资产回撤达到10%时就将仓位降低50%,首先,这将大大有助于减少资产进一步回撤的程度,其次,从长期来看会更有信心承担未来可能发生的更大的风险。

最大浮动亏损:有持仓时的最大浮动亏损金额,浮动亏损可能对投资者心理造成较大冲击,在期货这种运用资金杠杆的情况下,会导致可用金减少,直接影响保证金水平,甚至带来穿仓风险,被强行平仓甚至直接爆仓,这个指标可以帮助头寸管理和设定机动的最大亏损止损位

最大浮动亏损幅度:有持仓时的最大浮动亏损幅度,以百分比考察浮动亏损,统计期间价格幅度变化很大时,用百分比有可比性。对于短期或固定金额开仓,数额指标比较直观,但对长期的或持仓量变化大的,应该检视幅度指标

最大平仓交易回撤:逐笔计算平仓交易时的资产的极高值出现后的最大亏损金额,若平仓交易时的资产值创新高,则重新计算,从该点再计算下一次最大回撤,该值就是其中最大值的那次回撤。可以从平仓交易资产曲线的阶段高峰到阶段低谷查看该值变化。

最大平仓交易回撤发生期:最大平仓交易回撤发生的起止日期

净利润/最大平仓交易回撤:在统计期内承受风险与获得利润的比率

有效年化收益率/最大资产回撤幅度:大于2为好

年化收益率/25%的最大资产回撤幅度的平均值: 分母以最大的25%的资产回撤幅度的平均值作为风险。

Ulcer指数:用于计算Ulcer绩效指数,以资产回撤的平均化作为风险度量

Ulcer =sqrt((R1^2+ R2^2+......+ Rn^2)/n)

R

1、R2...... Rn为第

1、第2......第n个资产回撤幅度

Ulcer绩效指数:以夏普指数相似,但以资产回撤作为风险衡量

UPI=(年化收益率-无风险年利率)/ Ulcer

以Ulcer指数代替夏普计算公式中的分母

夏普指数:经风险调整后的绩效指标,用于衡量投资的有效回报。

夏普指数=(月化收益率-无风险月利率)/月收益率标准差 SR=(MR-RFR)/SD

无风险利率(RiskFreeReturn RFR)一般为银行定存利率或短期国债的月收益率,在【选项】中设置。

时间跨度很长的可以用年化收益率和无风险年利率计算。夏普指数大于1为好,大于2很好,若为负值,表示承受风险但回报率反而不如存银行。

风险回报比:月化收益率/月收益率标准差 or 年化收益率/年收益率标准差

稳健风报比:回归年化收益率/长度调整平均最大回撤

长度调整平均最大回撤=最大5次回撤幅度的平均值×这5次回撤期的平均天数/365,从回撤幅度和持续时间这两个角度来度量风险

第三篇:教你如何看懂空调型号代码

教你如何看懂空调型号代码商场里空调的价签上除了价格以外,往往还有一串数字和字母表示空调的型号。别小看这些数字和字母,某款空调是第几代产品,都有哪些功能,行家一眼就能看出来。下面我就给您说说这些数字和字母的含义。

空调型号的表示方法国家有统一的标准,基本格式为“①②③-④⑤⑥/⑦⑧”。处于①位置上的字母表示产品代号,如果为K,则表示是家用空调器。

处于②位置上的字母表示空调的结构形式,空调器按结构形式分为整体式和分体式,整体式空调器又分为窗式和移动式,代号分别为:F为分体式,C为窗式,Y为移动式。③表示功能代号(单冷型无此代号)。R为热泵型,Rd为热泵辅助电加热,D为电热型。

④表示额定制冷量,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⑤表示分体式室内机组结构代号,D为吊顶式、G为挂壁式、L为落地式、Q为嵌入式等。

⑥表示分体式空调器室外机代号,W代表室外机。

⑦表示改进型代号。分为/A、/B、/C、/D、/E等,在字母前面加斜杠以区分。⑧表示工厂设计序号和特殊功能代号等,允许用汉语拼音大写字母或阿拉伯数字表示,如变频为BP,遥控为Y。

第四篇:教你看懂MT4测试报告

Initial Deposit 起始资金 : 执行测试的帐户交易金额。

Gross Profit 毛利 = 所有获利交易金额的加总

Gross Loss 毛损 = 所有亏损交易金额的加总

Total Net Profit 总净盈利 = 毛利在测试裏的总交易量;

Short positions (won %) 空单的交易总数(空单的成功率); Long positions (won %) 多单的交易总数(多单的成功率);

Profit trades (% of total) 获利单的交易次数(成功率);

Loss trades (% of total) 亏损单的交易次数(失败率);

Largest profit trade 最大的单笔获利金额;

Largest loss trade 最大的单笔亏损金额;

Average profit trade 平均获利金额;

Average loss trade 平均亏损金额;

Maximum consecutive wins (profit in money)

最大的连续获利次数(在这次的获利金额);

Maximum consecutive losses (loss in money)

最大的连续亏损次数(在这次的亏损金额);

Maximal consecutive profit (count of wins)

最大的连续获利金额(在这次的获利次数);

Maximal consecutive loss (count of losses)

最大的连续亏损金额(在这次的亏损次数);

Average consecutive wins 平均的连续获利次数;

Average consecutive losses 平均的连续亏损次数;

以上是项目的解释名词,我们在做统计回测的时候目的有哪些?

1.验证交易策略是否经得起市场的考验是否具备获利能力?这里要看的项目就是:

Total Net Profit 总净盈利

Profit factor 获利系数

Expected payoff 预期收益

Profit trades (% of total) 获利单的交易次数(成功率)

2.我要用多少钱来做这个策略?这边要看的是:

Maximal Drawdown 最大亏损金额

Loss trades (% of total) 亏损单的交易次数(失败率)

Largest loss trade 最大的单笔亏损金额

Average loss trade 平均亏损金额

Maximum consecutive losses (loss in money)

最大的连续亏损次数(在这次的亏损金额)

Maximal consecutive loss (count of losses)

最大的连续亏损金额(在这次的亏损次数)

Average consecutive losses 平均的连续亏损次数

3.报表准确度

在MT4的测试报表中有几个项目叫做

Bars in test 经测试过的柱数 这个就是被拿来测试的 K线总数量

Ticks modeled 用於复盘的即时价数量 这个就是在历史资料中最细的测试价格数量

Modelling quality 复盘模型品质

这个就是可以说算是回测结果的参考价值了一般来说最高就是 90%

再好的会赚钱的策略,都会有遇到连续亏损的时候,当你遇到连续亏损发生时最重要的就是你所准备的资金以及你所需要的耐心去等待

4. 要如何知道要准备多少钱来操作呢?

可以从 Average loss trade平均亏损金额 以及 Maximal Drawdown 最大亏损金额来衡量。

比如说我的一年报表平均亏损金额是 48.63 最大亏损是 1226.24 因此按照我的方法我会把 48.63乘以 100 = 4863,而我的最大亏损金额是 1226.24 代表说我如果用 4863的资金去做这个策略,平均的亏损金额会落在帐户资金的 1%内(但不是每一次)而我要承受的可能最大亏损风险是 1226.24/4863 = 25.2%也就是说我的帐户在历史检定之下的最高记录有可能需要承受 25.2%的亏损风险,按照一年的净值图又可以看出我可能需要承受的亏损时间有可能会逼近 3个月。而预期的获利将有可能会是 4483.06/4863=92.1%

因此可以总结以下资料:

A. 我将使用 5000美元做这个策略(接近 4863)

B. 我可能会面临长达 3个月不会有获利(如果刚好进场在最差的时机)

C. 在不获利的这三个月我有可能帐户净值会产生 25%的亏损

以上的条件如果是你可以接受的事实也可能预见他会发生,那你在做这个策略交易的时候就要有上面的心理准备才来做投资。如果不能接受的话就不要做这个投资。而在上面的这三点唯一能够变的就只有帐户资金,因此不管你用多少钱来做这个策略都有可能要面对三个月的不赚钱以及亏损期。

第五篇:如何看懂血常规检查结果

CRP是指快速.C反应蛋白,正常参考值< 8。

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简称CRP)。早于1930年发现,是一种能与肺炎球菌C多糖体反应形成复合物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具有以下其临床意义:

⒈ CRP作为急性时相蛋白在各种急性炎症、组织损伤、心肌梗塞、手术创伤、放射性损伤等疾病发作后数小时迅速升高,并有成倍增长之势。病变好转时,又迅速降至正常,其升高幅度与感染的程度呈正相关。(检查有无炎症及其程度)

⒉ CRP与其它炎症因子的相关性:CRP与其它炎症因子如白细胞总数、红细胞沉降率和多形核白细胞等具有密切相关性。CRP与WBC存在正相关。在炎症反应中起着积极作用,使人体具有非特异性抵抗力。在患者疾病发作时,CRP可早于WBC而上升,回复正常也很快。故具有极高的敏感性。 ⒊CRP可用于细菌和病毒感染的鉴别诊断:一旦发生炎症,CRP水平即升高,而病毒性感染CRP大都正常。脓毒血症CRP迅速升高,而依赖血培养则至少需要48小时,且其阳性率不高。又如CRP能快速有效地检测细菌性脑膜炎,其阳性率达99%。(若高则说明细菌感染,若无升高现象则说明可能是病毒感染,故,若无升高切记不可乱吃抗生素,抗生素是用来杀灭细菌的) 血常规各项指标说明

WBC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9.6,参考值4-9 10~9/L 中性细胞计数 参考值2-7.7 10~9/L

白细胞计数(WBC)是指测定血液中白细胞的总数,而白细胞分类计数(DC)

是指各种白细胞的百分比。

一般情况下,淋巴细胞百分比 LYM% 20—45 单核细胞百分比 MON% 0—10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 40—75 嗜酸细胞百分比 EOS% 0—6 嗜碱细胞百分比 BAS% 0—1 淋巴细胞(计数)LYM 1.5—4 单核细胞(计数)MON 0—0.8 中性粒细胞(计数)NEU 3.55 2—7.5

医生是根据白细胞的数量(WBC)来判断身体是否有感染发生,然后再根据白细胞分类(DC)来判断是什么类型的感染,应该使用什么类型的药物。一般而言,如果中性粒细胞(N)的数量增多是细菌性的感染,淋巴细胞(L)数量增多是病毒性的感染。

RBC红细胞计数(red blood cell) 4.53, 参考值3.5-5.5 10~12/LHGB血红蛋白测定 118, 参考值110-160g/L

红细胞的主要作用是给全身的各组织器官输送氧气,并把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而完成这一主要功能主要是依靠红细胞内的一种蛋白,这就是血红蛋白。

一般正常情况下,红细胞的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的比例大致是相对固定的。但在发生贫血的情况下,它们之间的比值就会发生变化,如发生低色素性贫血时,血红蛋白含量的降低就会十分明显,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比例就会升高。所以在看化验单时,一定要首先注意这两项的数值。1 / 4

HCT红细胞压积 36.4,参考值37—54 红细胞平均体积MCV 80.4 参考值 76—96 平均血红蛋白量MCH 26 参考值 27—32 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 324 参考值320—360 红细胞分布宽度RDW 12.2 参考值11.5—14.5

PLT血小板 190, 参考值100-300 10~9/L 血小板的主要功能的凝血

MPV平均血小板容积 4.7 参考值8—12 PCT血小板压积 0.08 参考值0.1—0.5 PDW血小板分布宽度 13.5 参考值8—18

红细胞系统:红细胞在人体内主要功能是携带氧。如果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都标有“↓”号,提示有贫血存在,组织可能有缺氧表现。如果“↑”显示体内红细胞增多,红细胞增多也是不正常的。白细胞系统:白细胞在血常规中显示“↑”或“↓”都不正常。它的总数是局限在“正常范围”内的,如刚出生正常新生儿的白细胞总数是(9~30)×109/L,平均是20×109/L。随年龄增长,正常值会逐渐降低,如6月到6岁的幼儿为(6~15)×109/L,平均为10×109/L;7~12岁为(4.5~13.5)×109/L,平均为8×109/L。超过高值则疑有炎症存在,多为细菌感染,少于低值,可能是病毒感染,或药物作用,以上是指白细胞总数而言,还应进一步了解白细胞是由五种白细胞组成的,各有自己的功能,其中占比例最多的是中性粒细胞(代表符号为N),约占50%~70%(年龄不同,百分

比有变化),主要起吞噬杀灭细菌作用。

第二种是淋巴细胞(代表符号为L),约占20%~40%,产生细胞因子破坏细菌结构,使细菌不能生存。第三种细胞是单核细胞(代表符号为M),约占1%~8%,产生抗体。第四种细胞是嗜酸性粒细胞(符号E),约占0.5%~5%,机体过敏或寄生虫感染时可增加比例数。末位是嗜碱性粒细胞(符号B),约占0~0.75%,各种比例如不协调,预示可能有某种病。

血小板系统:血小板(PL)约为(100~300)×109/L,主要功能是防止出血,如低于正常值可能有出血倾向。

红细胞(RBC)

正常情况:男性: (4-5) *1012/L;

增高: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严重脱水,肺原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高山地区的居民,严重烧伤,休克等。降低: 贫血,出血

血红蛋白(Hg)

正常情况:男性: (120-150) g/L;

增高: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严重脱水,肺原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高山地区的居民,严重烧伤,休克等。降低: 贫血,出血

白细胞(WBC)

2 /

4正常情况:(4-10)*109/L

升高: 各种细胞感染,炎症,严重烧伤。明显升高时应除外白血病。降低: 白细胞减少症,脾功能亢进,造血功能障碍,放射线,药物,化学毒素等引起骨髓抑制,疟疾,伤寒,病毒感染,副伤寒。

中性粒细胞 正常情况:(50-70)%

增高: 细菌感染,炎症;降低: 病毒性感染嗜酸性粒细胞

正常情况:(0-00。75)%

增高: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及慢性溶血性贫血。淋巴细胞

正常情况:(20-30)%

增高: 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感染,急性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淋巴细胞性白血病;降低: 免疫缺陷单核细胞

正常情况:(3-8)%

增高: 结核,伤寒,疟疾,单核细胞性白血病。

血小板(PLT)

正常情况:(100-300)%

升高: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白血病,骨髓纤维化,症状性血小板增多症,感染,炎症,恶性肿瘤,缺铁性贫血,外伤,手术,出血,脾切除后的脾静脉血栓形成,运动后。

降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播散性红斑狼疮,药物过敏性血小板减少症,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血小板破坏增多,血小板生成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造血机能障碍,药物引起的骨髓抑制,脾功能亢进。血沉

正常情况:男性: (0-15) mm/h;

增快: 急性炎症,结缔组织病,严重贫血,恶性肿瘤,结核病。减慢: 红细胞增多症,脱水。

网织红细胞计数

正常情况:(00。5-1。5)%

增高: 溶血性贫血,大量出血,缺铁性贫血,恶性贫血应用维生素B12时。3 / 4

降低: 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1] 注意事项

将准备采血的部分清洗干净,这些部位通常上耳垂、中指或无名指的指尖,等到采血的部位干燥后再进行采血。在寒冷的日子里,可将局部搓热后再采血。

血常规检查前应空腹,但空腹并非不吃早餐这么简单。检查前一天晚上,就应该避免吃油腻的食物,8点之后更是应该禁食,假如12点还在吃夜宵,到抽血时,就不能保证空腹。体检当天早上,除了白开水,包括果汁、牛奶在内的饮料一律不能喝。如果想要使检查结果更理想,最好从检查前三天开始就基本吃素。

体检当天,最好穿袖子宽松的衣服,方便静脉抽血时捋袖子,衣服要干净,以防针孔感染。

采血后应伸直前臂,用另一只手按紧止血棉球至少5分钟。不要屈肘止血,也不要捻动棉球以免皮下淤血。如果针眼周围青紫,24小时后可做热敷。为避免感染,24小时内不要让针孔沾水。[2]

4 / 4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加强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下一篇:近期内国内外十大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