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高效开展集体备课

2023-03-22

第一篇:如何高效开展集体备课

如何高效开展集体备课

摘 要:集体备课是学校实施有效教学,提升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抓手,也是学校校本教研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但如何高效开展集体备课呢?笔者认为应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坚持集体备课的原则;二是规范集体备课的流程;三是提高集体备课的效率。

关键词:集体备课 原则 流程 效率

集体备课是在个人认真准备的基础上进行集体研讨的一种有效的教研活动。集体备课能发挥集体的智慧,能显著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有利于整个教学水平的提高,能大力促进学校的教科研氛围。那么,如何高效开展集体备课呢?笔者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一、坚持集体备课的原则

(一)统一性原则

集体备课的实质是同步教学,即教学目标、教学进度、作业训练、检测评估等必须统一。特别是教学进度和目标检测,如果做不到统一,集体讨论时就不能形成一致的基本设计,也不能有效指导教学实践。

(二)超前性原则

分配备课任务和提供备课提纲要有一定的超前性,任课教师的提纲准备任务在制订学期教学计划时一并分配,便于教师早做准备,收集资料,钻研大纲和教材。

(三)完整性原则

划定备课任务应考虑到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保持其内容的完整性。一般依据教材的单元或章节来划分比较合适,切忌人为地将教材割裂开来。

二、规范集体备课流程

集体备课一般按以下流程开展:制订计划→个人初备→集体研讨→二次备课→教后反思。

(一)制订学期备课计划

开学第一次集体备课,备课组长安排好学期教学进度、集体备课主备计划和导学案的编写计划并具体落实到人。每周集体备课时间,反思上一周集体备课成果,如:教学设计方案及导学案的实施情况,集体研究下一周的教学设计及导学案,并分配下一周的备课任务。

(二)主备人初备

每位主备教师应该超前一周备课,要尽力提出有独创性的设计方案,制作相应的导学案并提前将有关电子材料发送给每位组员。

(三)集体研讨

1 在集体研讨活动中,主备教师要提供给本组教师统一的教学设计和导学案,首先由主备教师(中心发言人)说课,然后是全组集体研讨。

1.说课说课要涵盖教学设计的每一个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说教学内容包括教材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材处理等。 (2)说学生

学生知识能力水平,分析学生特点及根据其特点所采取的教学对策,学习本节课可能出现的困难及解决的对策。

(3)说教法

说本课选择何种教学方法及其教育理论依据。具体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①本节课所采用的最基本或最主要的教法及其所依据的教学原理或原则。 ②本节课所选择的一组教学方法、手段,对它们的优化组合及其依据。 ③要说明教师的教法与学生应采用的学法之间的联系。 ④要重点说说如何突出重点、化解难点的方法。 (4)说学法:

说本课拟教给学生什么学习方法,培养哪些学习能力。具体要说清:

①针对本节教材特点及教学目标,学生宜采用怎样的学习方法来学习它,这种学法的特点怎样?如何在课堂上操作?

②在本节课中,教师要做怎样的学法指导?怎样使学生在学会过程中达到会学? (5)说教学过程:

说教学过程是说课的重点部分,要求说清:

②教学全程的总体结构设计,包括预习、教学、训练、检测的安排。

②教学环节的安排,包括如何引入新课、如何进行新课学习、如何巩固新课成效,以及如何过渡衔接。

③教学重点、难点的教法设计。 2.研讨

在集体研讨中要重点研讨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法,既要遵循课标,又要根据学生实际,设计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方法、板书、作业等。

集体研讨时要做到以下几点:

(1)紧扣主题,多谈不足以及改进意见,少谈优点。

2 (2)人人发言,后发言者不得重复先发言者意见和建议。 (3)认真思考,积极发表见解,不做与集体备课无关的事情。

(四)二次备课

在“单元集体备课稿”基础上,主备人进一步完善教学设计方案、导学案,各备课教师结合授课班级特点,写出具有个性特点的课时教案。

(五)课后反馈

课后反馈交流,就是在集体备课情况下对教学进行反思,肯定优点,指出不足,以扬长避短,促进今后教学的进一步优化。

三、提高集体备课的效率

(一)定时定点,严格考勤,严格手机等通信工具管理。

(二)紧扣主题,深入研究,提高质量。不能简单罗列知识点,过于粗略,应付检查。

(三)人人钻研,全员参与,避免主备人一言堂,而其他教师只是旁听的现象。

参考文献:

[1]何莲琴.集体备课的弊端剖析[J].教学与管理,2007年第 05期

[2]张亚丽.教师集体备课中搭便车行为的博弈分析[J].教学与管理,2010年第 28期 [3]陈显鑫.对集体备课的看法[J].贵州教育,2010年第13期 [4]徐金国.集体备课要注重实效[J].教书育人,2011年第17期

[5]王鉴,方洁.中小学集体备课模式的变革研究[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3年第 06期

3

第二篇:如何开展集体备课活动

一、集体备课的作用

教师能否上好课,关键在于上课前是否做了充分的准备,即是否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备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21世纪是合作与竞争的时代,依靠传统的“单兵作战”的备课方式,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因此,更需要老师们精诚合作、共同提高。因此,建立备课组势在必行。同时,我们还可通过备课组的活动,增进老师之间的相互了解,培植一种交流、合作、研究的学术气氛,开发学校现有的教育资源,推广学校优秀老师的教学经验,缩短年轻老师的成长周期,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

二、集体备课的运作方法

教师集体备课是以年级备课(教研)组为单位,组织教师开展集体研读大纲和教材、分析学情、制定学科教学计划、分解备课任务、审定备课提纲、反馈教学实践信息等系列活动。其具体运作方式如下:

1、组织管理:

集体备课由教务处(或教科研室)实施管理。一般由备课组长具体主持集体备课活动;能力(音、体、美、信息与劳动技术)教研组可分成若干备课组,由备课组长负责具体实施,艺体(教研)组长指导并参加各小组的备课活动。

2、活动过程:

(1)活动准备——“二研一定”

组长提前通知全组成员在集体活动前认真研究教材、研究课程标准,确定中心发言人。

(2)集中研讨——“四备”

集中研讨即组长在集体备课时间里召集本组教师提出备课要求,听取中心发言人的发言,讨论备课提纲。讨论中心发言人提出备课提纲时,应包括备重点、备难点、备教法、备作业(还应包含单元检测)。讨论时要充分发扬学术民主,允许不同意见的争鸣。 (3)修改提纲——“六统一”

根据集体讨论的内容,中心发言人修改备课提纲,要充分体现“六统一”:统一教学进度、目标、重点、难点、作业、测试。同时提出改进教学方法的建议。

三、备课操作程序

集体备课一般按照这种基本程序:主备人初备→集体研讨→修正教案→重点跟踪→课后交流 1.个人初备

(1)个人初备时,一定要学习研究课程标准、大纲、考纲、教材、教参,及其他相关材料,要抓住“八点”教学重点、难点、弱点、疑点、考点、易错点、易混点和盲点。每位教师都要具备轻而易举地驾驭教材的能力。正如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鲁纳所说的,“轻而易举地掌握教材,甚至胜过教材,这是对优秀教师的起码要求。”

同时,教师还要查阅学生档案、摸清学情,以便有的放矢地教学。要做到摸清学生的学情,就是既要研究学生的智力因素,如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能力水平等,又要研究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如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

(2)每个备课组成员必须写出备课提纲,确定教学的重点、难点、关键,提出具体的教学目标,第一轮新教师要求写出详案。

(3)集备时每位教师都要尽力提出自己有独到的设计方案,以便共享资源。 (4)集备时提出自己有疑问的地方,以便会诊,排除困难。

(5)注意超前备课,这样有利于把握全局,扫清障碍,有利于教师在课堂上解决学生因为超前预习而提出的问题,集体备课时要带好提前一周的教案。 2.集体研讨

整体备课,纵横联系,第一次集体备课时,一定要对本学期的课程进行整体规划,简要地写出学期的计划,并制定好单元计划。系统论告诉我们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因此我们要遵循“整体——部分——整体”思想。主备教师在集体备课时,陈述自己的备课方案,最好采用“说课”形式,进行讨论比较,扬长避短,统一思想,达成共识。 (1)四个统一

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目标,统一教学重难点,统一阶段测试。这“四统一”不是一刀切,而是根据具体情况,集体分析。 (2)中心发言

集体备课要确定一个中心发言人。对中心发言人的选择,不能老是老教师、教学水平高的教师,要做好“传帮带”工作。老教师要带好青年教师,但不能越俎代庖,尤其要想办法让青年教师担任中心发言人,使得他们能广泛收集材料,大胆钻研业务,这样才能迅速成长起来。

在集体备课时,有时也可邀请备课组外其他年级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给组内老师进行专题讲座,以扩大交流的空间。

3、修正教案 在集体备课中,中心发言人说课,老师们共同探讨、相互补充,使得教案内容更加充实、完善。但教案千万不能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否则就没有创新精神。

4、重点跟踪

经过备课组研讨过的教案是否可行还有待于考证,因此,有必要进行跟踪听课进行检验,以便得到总结、提高,备课组成员之间要互相听课、取长补短。

5、课后交流

一个完整的备课过程应有五个阶段:准备阶段,分析阶段,创造阶段(编写教案),提高阶段(二次备课,调整和修改教案),总结阶段。课后交流,就是对备课的总结阶段。备课组教师在集体备课情况下授课,要进行交流,对教学进行反思,肯定优点,指出不足,以扬长避短,促进今后教学的进一步开展。

四、集体备课时要树立的几个意识

1、合作意识

竞争基础上的合作,合作基础上的竞争,是现代社会的显著特征。合作是进行集体备课的前提条件。集体备课时,要建立平等、民主、互相尊重、互相合作的气氛。备课组老师会受相互之间的工作热情所影响,对每一阶段的工作,大家要有所分工,责任要明确。

2、整体意识

系统论告诉我们,系统是由具有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在一起并且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集体备课教师要有整体意识,要系统安排,要处理好宏观、中观、微观的关系。第一次备课时,要纵览全局,制定整个学期计划,甚至,有可能的话,制定整个学年的计划;同时,要主意各章节之间的内在联系、因果关系。集体备课活动有时可能会因为意外的事情受到影响而暂停,备课组长一定另找时间及时补上,以保证内容的系统性、连续性。

3、超前意识

教师超前集体备课,不仅能增强教学的目的性、针对性,而且有利于将问题消灭于萌芽状态,以便教师在课堂上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在制定好整体计划的情况下,最好能提前

一、二个单元的课。 4.反思意识

教师应重视通过教学行为研究来提高自身的水平。通过对教学经验的反思和分析来提高教学能力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教学行为研究的特点是教师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开展小范围的教研活动,常常包含:计划——教学行为——观察——反思,这是个不断循环反复的过程。众多在教学取得成功的教师都十分重视写教学后记。波思(Posner,1989)指出,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反思自身的教学行为,才能扬长避短,才能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写教学后记是教师反思自身教学的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教师通过对集体备课后的教学方案付诸课堂实践,并进行评判性反思、研究、总结而得出的材料为教师日后教学提供了最基本的原始资料,为后继教学积累经验奠定了基础。

五、结束语

集体备课是一项极其细致且复杂的创造性活动,它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也是提高教师群体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在现阶段,抓好集体备课组建设意义更为重大,我们要持之以恒地做好这项工作。

第三篇:备课组如何有效地开展集体备课活动?

邻水九龙中学

次数和时间:各备课组至少每周集中一次备课活动,每次集体备课时间不少于40分钟。时间过短会使内容单薄,最后使集体备课混同于平时的交流。集体备课活动需要备课组认真策划组织。

1、集体备课的目标:通过集体讨论,实现“三个明确、三个统

一、三个促进”。 三个明确:明确单元教学的目标和要求以及其在学期、学科教学目标和要求中的地位和意义;明确单元知识体系以及其在学期、学科教学知识体系中位置和关系;明确本单元中考要求及其在考试要求中的位置。 三个统一:统一单元教学要求,教学要求在集体备课中形成共识;统一教学进度;统一单元测试。 三个促进:促进团结协作的形成;促进各成员、尤其是青年教师业务素质的提升;促进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

2、活动内容:

(1) 对照教学计划,检查当前教学进度的执行情况。 (2) 讨论、明确本单元的教学目的和要求。讨论时要以《课程标准》等为依据。 (3) 研究本单元的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其处理办法。

(4) 探讨单元检测的命题内容、方式和人员,安排统一测试的时间。

(5) 检查总结前一阶段的教学情况,探讨教学中的问题并制订相应的改进措施。

(6) 布置和分配下一次的活动任务。

3、活动方式:

(1)事先形成初步教案,然后采取“一人主讲、集体讨论”式。对于一些理论性较强的问题,适宜采用这种形式。 (2)“群体发言、集思广益”式。这种方式有利于每一位组员认识的提高,但需要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或话题。

(3)沙龙式。不定主题,不定话题,大家自由发言,以求各种观点互相碰撞,彼此启发。这种形式需要每一位组员都带着观点来,事先每一位组员应做好准备,沙龙活动没有旁听。

(4)集体与会式。一些更高一级的相对大型的研讨会,备课组在时间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集体参加。这种形式最好有后续活动,比如收获的交流工作经验等。 (5)听课评课式。 (6)网上交流式。

从活动启动角度看,可以有规定活动式、生成活动式。规定活动式就是根据备课组的教学需要确定的备课组集体活动;生成活动式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产生了问题或形成了观点,需要援助或分享而招集的集体备课活动。 以上是备课组集体备课活动的导向性意见,各备课组应根据本组的实际情况开展活动。

九龙中学中学教导处、教科室

第四篇:浅谈如何开展初中英语集体备课活动

备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教师能否上好课关键在于上课前是否做了充分的准备,即是否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备课。传统的“单兵作战”的备课方式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集体备课活动增进教师之间的相互了解;可以形成一种交流、合作、研究的学术气氛;可以充分开发学校现有的教育资源,推广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缩短年轻教师的成长周期,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

一、 集体备课的基本程序

集体备课通常可以按照:个人初备→集体研讨→修正教案→重点跟踪→课后交流的基本程序进行运作

1.个人初备

(1)个人备课时,一定要认真学习和研究课程标准、大纲、考纲、教材、教学参考书以及其它的相关材料;一定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同时,教师还要深入了解学生,摸清学情,以便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要做到摸清学生的学情,既要研究学生的智力因素(比如,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等)。

(2)每位备课教师必须写出备课提纲,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提出具体的教学目标(认知和情感目标);新教师应写出详细的教案。

(3)每位教师都要尽力提出有独创性的设计方案,以便资源共享。

(4)每位教师应提出自己有疑问的地方,以便集思广益,攻克难点。

(5)每位教师应该超前备课,这样有利于把握全局,也有利于教师在课堂上解决部分学生因超前预习提出的问题。集体备课时最好能准备好下一周的教案。

2.集体研讨

教师在第一次集体备课时,一定要对本学期的课程进行整体规划,简要写出本学期的教学计划,并制定好单元教学计划。教师在集体备课时要遵循“整体——部分——整体”的思路,分别陈述各自的备课方案,最好采用“说课”的形式进行比较,以便扬长避短,统一思想,达成共识。集体备课时还应注意做到以下两点:

(1)“四个统一”

“四个统一”即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目标,统一教学重难点,统一阶段测试。提倡“四统一”不是要“一刀切”,而是应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经集体分析,作出合理安排。

(2)中心发言

集体备课时要确定一个中心发言人。中心发言人可以由老教师或教学水平高的教师担任,以便做好“传、帮、代”工作。同时,也要大胆启用青年教师担任中心发言人。这样做有利于青年教师迅速成长。

集体备课时也可邀请备课组以外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来组内进行专题讲座,以开阔组内教师的视野,扩大交流的空间。

3.修正教案

集体备课时由中心发言人说课,教师们共同探讨,相互补充,使教案内容更加充实和完善。但教案应避免千篇一律,否则就没有创新精神。

4.重点跟踪

经过备课组研讨过的教案是否可行还有待于在教学实践中考证。因此,有必要进行跟踪听课,以便及时总结和不断改进。

5.课后交流

一个完整的备课过程应该有五个:阶段准备阶段、分析阶段、创造阶段(编写教案)、提高(阶段即第二次备课,调整和修改教案)和总结阶段。课后交流是备课总结阶段的主要内容。备课组教师授课后要进行交流,并对每位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估,肯定优点,指出其不足,促进每位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 教师在集体备课时要树立以下几个意识:

1.合作意识

合作是进行集体备课的前提条件。集体备课时要创造一种平等、民主、互相尊重、互相合作的氛围。对每一个

阶段的工作,备课组教师都要有明确的分工。例如,有些教师可以去寻找有关的资料;有些教师可以准备教具。在进行专项复习时,要根据各位教师的长处,备课组长指定专人负责,准备阅读、改错和书面表达等练习材料。

2.整体意识

集体备课时教师要有整体意识,例如,第一次集体备课时教师要纵览全局,制订整个学期或整个学年的教学计划;同时,还要注意教材各章节之间的内在联系。集体备课活动有可能会因意外的事情受到影响而暂停,备课组长一定另找时间及时补上,以保证备课内容的系统性和连续性。

3.超前意识

教师超前集体备课,不仅能增强教学的目的性和针对性,而且有利于将问题消灭于萌芽状态。在制订好整体教学计划后,集体备课时最好能提前准备

一、两个单元的课。初中英语预备教材每个单元均包含4课。例如,教学Unit 1之前,就要备好Lessons 1—4的教案;而且可专门准备一节主题为“How to Learn English Well”的学法指导课,指导学生掌握英语学习的方法,并让学生了解本学年段英语学习的常规要求。例如,作业格式、课外阅读量、写英语周记的篇数以及精听和泛听的要求等。

4.反思意识

通过对教学行为的反思来提高教学能力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教学行为研究可以是在教师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开展小范围的调研活动。众多在教学上获得成功的教师都十分重视写教学后记。有位学者指出,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反思自身的教学行为,才能扬长避短,才能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写教学后记是教师反思自身教学行为的行之有效的办法。教师参加集体备课,将教学方案付诸课堂实践,并对自己(或他人)的教学过程进行评判性反思和分析,研究并总结出最基本的教学原始资料。可为积累教学经验奠定基础。

集体备课是一项极其细致且复杂的创造性活动它是大面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提高英语教师群体水平的一种有效的手段。抓好英语集体备课组建设意义重大,每个学校都应持之以恒地做好这项工作。

初一英语集体备课记录 第二次

中心议题:学科专题研究-----如何撰写教学案例

初一英语集体备课 教案

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下册教案 Unit 4 I want to be an actor.Period 5. Period 6

Period 5

Teaching aims:

1. Teach vocabulary words.

2. Target languages:

Is it a busy job?

Yes, it is.

Is it a job in a hospital?

No, it isn’t.

3. Enable the students to write the newspaper want ad.

4. Help the students to write the newspaper want ad.

Teaching procedures:

Step 1. Reading (3a)

Call attention to the three newspaper ads and read these ads to the class. Say blank each time you come to a blank line.

Then read each ad again separately, pausing to allow students to ask questions about anything they don’t understand. For example, in the first ad, students may not know that working late means “working at night.” To work hard means to use a lot of energy to do the job.It is also acceptable to say, “Do you like to work in the evening and at the weekends?” However, the phrasing, “Do you like to work evening and weekends?” is less formal and equally acceptable.

Ask students to fill in the blanks in the ads using the words actor, reporter, and waiter. Check the answers.

Step 2. Writing (3b)

Call attention to the newspaper ad and ask a student to read it, saying blank for each blank line.

Ask students to fill in the blanks using words from this section. Say, Look at the pictures next to each blank line. The pictures will help you guess the correct word.

Suggest that they look at the names of jobs and the words that describe jobs and the words that describe jobs in the first part of Section B.

Check the answers.

Step 3. Writing (3c)

Point out the blank strip of newspaper where students can write their own ads.

Ask one or two students. What are you going to write about? Repeat each of the students’ sentences and ask the class to repeat the sentences after you. For example: Do you want an interesting but dangerous job? Do you want to meet new people? We need a policeman. Call the Smithtown Police Station at 555-2323.

Ask students to read their ads to a partner. Ask the pairs to correct each other’s work. Step 5.Group work(4)

Ask two students to read the conversation in the speech bubbles. Answer any questions students may have about it.

Then say, Now please work in groups. Ask questions to find out what jobs each person wrote about. You can use sentences like the ones we just read.

As students ask questions, move from group to group. Rephrase any incomplete or incorrect questions. Also rephrase any inaccurate answers.

Homework

Ask the students to practice writing want ads.

Period 6

Teaching aims:

1. Teach vocabulary words.

2. Enable the students to write about different jobs and jobs they want to be.

3. Help the students to write about different jobs and jobs they want to be.

Teaching procedures:

Step 1.Warming up

Check the homework. Then show some job pictures to the students.

Say: We learned to talk about jobs people want in the last period. And I asked you to write a want ad. Did you finish it?

Who’d like to share your work?

Step 2.Key word check(1)

Ask students to check all the words they know. You may wish to have students circle any words that they don’t know.

Ask students to find out the meanings of any words they don’t know. They can do this by reviewing the unit, asking you, asking their classmates, or using a learner’s dictionary or bilingual dictionary.

Step 3.Vocab-Builders (2)

After students have recorded their new words, ask them to share their lists with other students. This can be done with the whole class or informally, in pairs or small groups. Step 4.Writing (3a)

Draw students’ attention to the advertisement and the table below. Check that they understand what an “international school” is, and why people who work at such a school might need to know different languages. Point out the jobs that they are looking for at the school, P.E. teacher, music teacher and check that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the word “skills”.

Students fill in the table.

Step 5.Writing (3b)

Point out the example. Have a student read it out loud for the rest of the class (or read it out yourself). Draw attention to the use of the verb “speak” to describe the languages the person knows, and “can (do)” to talk about the skills that he or she has.

Tell the students to imagine that they want to do one of the jobs in 3a. They don’t have to use real information about themselves-they can imagine that they have the skills (and languages) needed to do one of the jobs. Remind them that they have to show why they are good for the job.

Ask students to write letters like the example letter, showing why they are good for the jobs in 3a.

Step 6.Just for fun

Ask students to read the cartoon to themselves.

Ask, What is surprising about this cartoon? When you say “actor,” do you think of a person or an animal?

Homework

1. Ask the students to summarize what they have learned in this unit.

2. Ask the students to write an article about one of their family.

教学反思:

注重语感教学。加强听说训练,努力做到视、听、说同步,培养语学习兴趣。每篇课文的生词、句型和文章都是朗读的好材料。要注意创造情景,让学生懂得不同句子的重音有不同的语感,显示不同的语言心理。同样,语调的不同,重音的移动,也体现了说话者不同的心理状态。经过训练,学生在以后朗读中也就注意了正确使用语音、语调和重读、弱读及升调,朗读也会绘声绘色,津津有味了,课堂上学生们兴趣盎然,学习积极性也大大提高了。

发言人:董跃珠本节课的设计比较适合初一学生的心理特征,从他们最喜欢、最感兴趣的话题入手,“谈论各种影片、对各种电影的喜好”等,如此话题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因此,学生应用目标语言的积极性很高,在熟练目标语言之后,进行一定的笔头练习, 讲笔头练习和口头练习

相结合, 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起到一定的加强作用。

发言人: 朱静飞本堂课的设计思路很清晰,目标明确,注重对学生听说写三方面的训练,课堂导入环节设计巧妙,从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就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由学生说影片名到将影片归类(课标所要求教授的知识点),再到谈论学生对各种电影的好恶、对话练习,都是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活动。教学过程中,由简渐难,并且引用图片,增强直观性。

第五篇:高效集体备课制度

为进一步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发挥名优教师和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增时教师间的合作,真正达到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进而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制定本制度。

一、集体备课的组织

1、集体备课的时间:开学初,由教导处统一安排,每周一次。

2、集体备课的地点:各年级组。

3、集体备课的成员:以教研组为单位相同学科的任课老师;校领导根据任教学科编入相应的备课组。

4、集体备课的组织形式:以年级备课组为单位,由备课组长负责。

5、集体备课的特点: 提前备课、轮流主备、集体研讨,优化学案,师生共用。

6、集体备课流程:任务分工→主备教师提前备课→备课组集体研课→课前优化教案→课后反思。

二、集体备课的要求

1、 每学期开学第一周,备课组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集体备课计划,一式两份,一份备课组留存,一份交学校教导处。

2、每次集体备课时间,各课题的研讨都要确定中心发言人,中心发言人要在备课组长的指导下按周教学计划安排的课题写好一个单元的教案及发言稿,方可进行集体备课研讨。

3、九年级总复习时可采用单元或专题备课的形式,以研讨“学案”为主;

七、八年级采用单元分析和周课时教案集体备课。

4、集体备课方式一般由主备人先下发自己准备好的一个单元的教案并作具体说明,然后集体研讨、修订本单元教案,主备课人把教师修改意见记录下来,并以此为依据修改成下周师生共用的讲学稿。

5、主备人准备的下周教学用的单元教案,必须提前一周以书面或电子稿的形式发给备课组的每一位老师。在集体备课前,备课组内的其他老师要先自行熟悉下发的单元教案,以集体备课时间内,做到充分讨论、畅所欲言。

三、集体备课的内容

1、学习和掌握《课程标准》、《考试说明》的全部内容;按照《课程标准》、《考试说明》及教学基本要求的规定,认真钻研教材,全面掌握所教课程的教学内容及其结构。

2、明确所教章节的内容在本学科中所处的地位;了解本章节的内容与其它章节及其它学科的关系;确定本章节教学的深度、广度,突出重点、难点问题的解决。

3、组织教师学习优秀的教学文章,观看优秀的教学录像。

4、对本组公开课进行集体研讨、分析、修改、评价。

5、研讨本单元课后作业题、测试题,修改并统一双休日家庭作业等。 四 、集体备课的程序:

1、各备课组按照教学计划,选定中心发言人后,由中心发言人准备讲课的内容。

2、中心发言人完成讲课内容的准备以后,备课组要组织教师集体备课,中心发言人扼要介绍教案的整体构想、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训练习题以及理论依据等,然后由参加集体备课的成员进行集体讨论研究,提出改进意见,完善讲授、训练内容。

3、任课教师根据集体备课的意见,结合本班实际,认真修改、制定教案、学案。

4、各备课组每次集体备课都要认真填写《备课组集体备课记录表》,结束时将记载表交教导处。

五、 集体备课的原则

坚持“四定”、“六备”,研透“五点”,优化“两法”,精选“两题”,达到“五统一”。

1、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

2、六备:备教材、备课标、备考纲、备教法、备学法、备训练。

3、五点:重点、难点、知识点、能力点、教育点。

4、两法: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

5、两题:课堂练习题和课后作业题。

6、五统一:统一教学目标,统一教学重点、难点,统一课时分配和进度,统一作业布置和训练,统一单元测试。

六、 集体备课的检查评估

1、学校教导处加强对集体备课活动的检查,要有记录,并定期总结。

2、校长室、教导处要及时了解各备课组集体备课情况,并提出改进意见。

3、各备课组要全员参与,保证集体备课时间,特殊情况不能参加当天集体备课的,须向备课组长和教务处请假。

4、备课组每一名教师每一学期至少有一次担任主备人。

5、校长室、教导处还要通过听课、检查教案、作业、集体备课材料等方式加强对集体备课的督导,并及时反馈。

6、 每学期由校领导对各备课组的集体备课质量进行评估,评选优秀备课组并对优秀备课组集体进行奖励。

学校

2018年9月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如何发现上消化道早癌下一篇:如何加强干部作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