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排水系统现状

2023-06-03

第一篇:中国城市排水系统现状

国内城市排水现状

上海申城排水两大困境 现为“一年一遇”标准 来源:解放网 发表时间:2011年6月28日

“检验一座城市或一个国家是不是够现代化,一场大雨足矣……或许有钱建造高楼大厦,却还没有心力去发展下水道;高楼大厦看得见,下水道看不见。你要等一场大雨才看出真面目来。”台湾作家龙应台说。近日,北京,武汉,杭州……一场豪雨下来,城市顿时变泽国。

当暴雨来临时,上海的排水系统是如何展开运作的?今天,我们将带着此问题从申城排水泵站、积水改造点、防汛办、小区、下沉式商场……为您解析上海地下排水系统。

上海排水系统

90年代末两次大暴雨启动上海积水点改造

从全国来看,上海整个排水系统建成的时间并不算长,只有100多年历史,但却发展迅速,截止到2010年,全市共有公共排水管道11488公里,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权威资料显示,1840年上海开埠以前,城区只有传统的排水沟渠,雨水和污水直接排到河道。1862年开始,英租界从当时的中区(今黄浦区东部)开始建设雨水管道,随后,法租界、闸北等区域也开始改建排水管道。不过当时各地区设计原则和标准各不相同,设计指标也整体偏低。到上世纪中叶,市区雨后路面积水的情况已经比较突出。

解放后,市政部门对排水系统进行了大规模建设,也兴建了很多泵站。不过上海市区排水系统真正得到较大改善,是在上世纪90年代末遭遇两场大暴雨之后。1997年8月中旬,受“11号”台风影响,上海遭受了“潮、涝、风灾”,造成达6亿多元的直接经济损失。两年后的梅雨季节,上海又出现了8次大暴雨过程,市区再次发生严重洪涝灾害,造成经济损失也上升到8亿多元。“1997年那场雨特别具有典型意义,降雨量刚刚达到每小时36毫米的防汛标准,就造成全市170多条道路进水。”时隔多年后,上海市排水管理处负责人回忆说,就是从那两次大暴雨以后,上海开始了道路积水点的改造工程。

积水超过1个小时的路段都要被纳入统计

随后,上海投入巨资购置养护机械设备,同时,引入先进的管道检测系统,如声纳检测,电视检测等仪器,用于下水管道的养护质量检查和监管。昨天下午,记者在车站北路维护现场也看到,养护工人将声纳检测仪放入排水管道后,淤泥的厚度数据很快就自动显示在电脑上,“里面的情况非常清楚,很方便。”一位师傅告诉记者。

2009年初,上海又启动了排水管道“养护大会战”,加强排水管道养护监管和绩效考核,不仅奖罚分明,还在国内首次引入第三方检测评分,为了做到考核切实客观公正,全市光是考评机构就有40多家。

市排水处负责人解释说,上海地形低平,又受地面沉降的影响,建筑工地泥浆、生活垃圾杂物、饭店油污等排到下水管道后,非常容易导致管道堵塞。“暴雨是突发的,排水管道平时的维护却是默默无闻的”。加大管道养护后,现在每年市区所有排水管道平均会疏通2次,排水管道的排水功能得到明显提升。排水系统的标准也从以前的半年一遇提高到“一年一遇”。这位负责人透露,积水时间超过1个小时的路段都要被纳入积水统计,“现在市民对积水容忍度也越来越低,要争取做到暴雨后两三个小时左右就把全部积水排掉。”

面临问题

市区排水管道敷设空间紧缺

来自上海市防汛指挥部的统计显示,在城镇排水系统方面,目前上海已建排水系统基本达到“一年一遇”排水标准(即每小时36毫米),机场、中央商务区等重点地区达到“三至五年一遇”排水标准

(每小时50至56毫米)。不过,记者查询后发现,与巴黎等国外先进大城市“五至十年一遇”相比,上海差距其实非常明显。对此,市防汛指挥部新闻发言人章震宇也显得有些无奈,他告诉记者,排水标准每提高一年,就意味着投入可能将翻番。“其实现在上海排水方面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简单地提高防御标准,而是市中心排水管道敷设空间的紧缺。”

据章震宇介绍,排水管道敷设的位置以地下2.5米至6米为最佳,但是由于近年来上海轨道交通越来越四通八达,加上电信、电力等管线改建入地,这使得在市中心越来越难找能适合敷设排水管的位置。“现在个别地方不得不采取变通的办法。如本来应该敷设直径为1米的大排水管道,就改为敷两根直径为50厘米的小管道,貌似差不多,但真正下暴雨时,排水效能还是有明显差别。”

市区每米管道年养护费仅20.48元

来自市防汛指挥部的统计显示,上海将建雨水排水系统361个,排水能力4138立方米/秒,服务面积843平方公里。目前已建成255个,排水能力3100多立方米/秒,服务面积550多平方公里,分别占规划数的70%、74%和66%。也就是说,上海目前城镇排水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尚不适应城市发展需要,还有30%多的地区是系统空白。

市防汛指挥部还指出,已建成的排水系统中,有112个属于不完善排水系统,其中有4个低于“一年一遇”的标准,分别在定海港、松潘路、周家浜和周家嘴路地区。

对此,市排水处负责人说,虽然上海近年来加大了排水系统的资金投入,“十一五”期间排水能力提升了约25%,“十二五”期间也计划新增500立方米/秒泵排能力,但排水系统的建设仍然滞后于城市发展。同时,还有一个尴尬的现实是,排水设施维护投入不多,如2009年市区每米管道的养护经费是17.68元,2010年则是20.48元,“可以说,这个经费在全国大城市中都属于较低的水平。”

根据规划,到2015年上海的轨道交通通车里程将达到700多公里。但是,轨交在为市民出行带来便捷的同时,却经常出现运行线路与原有排水管道冲突的情况,特别是轨交站点都设在几条道路的交叉口,会导致排水管位被迫下穿、上穿、改道或者截断,从而影响排水能力。

第二篇:城市排水系统规划

——城市规划原理结课论文

名 :张小建

号 :1081310103 专业班级 :工程管理

期 :2010年6月

城市排水系统规划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城市的排水系统,通过对现今大部分城市排水系统的问题的提出,强调排水系统对城市整体规划的重要性,以及出现问题的原因,并且简要的提出一些解决方法。

关键字:排水系统 城市规划

今年,在进入6月份以来,我国很多地方因强降雨袭击,杭州、深圳、南昌、北京、武汉等多座城市出现交通瘫痪,市民的日常生活受到巨大的影响,出现城市“内涝”。网上一度出现“去武汉看海”、“到杭州观水漫金山”、“坐北京地铁赏水帘洞景”等戏谑的用语。逢雨必涝,逢暴雨必瘫,这似乎已经成为好多城市的现状,这不得不令人深思,排水系统在城市中是有着怎样的状况。

现行我国各大城市的排水系统普遍落后,暴雨后排水不畅,城内出现“洪涝”,人们的出行及生活出现很大的不便,这些都向人们昭示着排水系统的急需改革、完善、进步。然而要想改革就得找到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我国排雨水问题出现的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 城市排水系统落后并且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随着近几年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的发展愈来愈快,不仅仅是经济上的,还有面积上的。城市化的进展让城市急剧扩大,但是城防却没有跟上。让本来就欠缺的排水系统更加的落后。北京水务局称,城市建设排水系统滞后于城市发展,是全国普遍存在的问题,现在北京中心城区的排水管网最早还有明代的设施。城市排水系统出现“小马拉大车”,显得力不从心,出现排水问题是无可厚非的。

2.政府对于排水系统的管理存在欠缺。大多数的城市对于排水系统问题的保持着发现一处有问题的,补一处的态度,更甚者,有人认为,排水系统不可能处处都做到“十年一遇”的状况,因为那样资金投入量太大,并且没有必要,认为路面遇到超标准的雨水,淹一淹就过去啦,不会出现太大问题。有人也说城市出现内涝,是因为地形所致.不能仅靠完善排水系统。这些论点、观点都影响着政府对排水系统的态度。

3.城市路面硬化越来越普遍,导致作为排水的一部分——渗透越来越困难。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路面的硬化就是其产物。路面的硬化把原有的透水地面盖住了,使得原来可以通过渗透来降水的方式遇到了很大的阻碍,并且雨水在路面停留的时间变短,雨水流量增大,容易造成积水,落后的排水系统无法满足暴雨的袭击。

4.气候的变化也间接的带来一定的排水问题。近几年来,气候发生巨大的变化,极端天气不断的出现,使得原来的城市防护系统出现的问题日益显现出来。连降大雨、城市瘫痪就使城市的排水系统的问题显现出来。

5.除青岛等外的大部分城市采用雨污混流的排水系统。现在,我国大部分城市的排水系统都使用雨污混流的方式,污水很容易使排水系统堵塞,导致雨水的排泄不畅,造成积水,在暴雨时节出现城市“内涝”。

归纳以上的原因,我们应该思考的、应该做的还是围绕排水系统。把排水系统做好,解决超标准雨水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困难,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首先,政府要重视城市的排水系统并防患于未然。对于城市的建设,政府不能只注重其经济的发展,城市的规模,还应该重视一些看不见但是对人们生活产生极大影响的设施。不能出现“重地表,轻地下”的现象。这不仅是为人们的生

活提供保障,也是政府工作能力的体现。因为越是人们看不到的地方,越能检验城市管理者的水平;越是容易被人们忽略的细节,越能看出管理者的智慧;越是那些貌似不起眼的地方,就越可能在紧要时刻考验管理者的应对能力。对于已经发生的事情我们不能更改,但是我们可以从中吸取教训,并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让下次再出现类似的事情时不会在有损失,例如排水系统的问题。对于排水系统的问题,无论我们有多少的改善措施,但是只要得不到政府的支持就无法顺利实施。因此,只有政府重视起排水系统,我们才能很好的解决排水问题。

其次,做好排水系统的整体规划也非常的重要。在整体规划方面可以着重考虑以下几点:

(1)规划规范的提高。我国应该提高地下水道建设与排污标准,并且做出明确的规范。可以根据不同地方的自身状况来决定,但是政府必须严格把关。在这一方面日本做的就很好。在上世纪50年代末,日本的工业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但却因为排水系统的落后而饱受城市“内涝”之苦,一到暴雨季节,道路上“水漫金山”,地铁站变成“水帘洞”;再加上大量生活污水、含重金属的工业废水未经处理就排入河道,人在食用受污染鱼类后引发了水俣病、骨痛病等,公共水体污染成为社会关注重点。为此,1964年4月,日本成立了“下水道协会”,主旨是对下水道系统作全面评估,统一下水道建设以及排污标准,将老化的管道更新换代。1970年,日本召开“公害国会”,会上政府大幅修改了《下水道法》,明确规定了下水道建设目的,并决定每年投入大量国家预算用作污水收集和处理的建设及运营。因此,在政府的重视之下,提高排水系统标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排水问题。

(2)排水系统应该采取雨污分流的方式。在现今社会中,但凡排水系统做得好的国家或者城市,没有一个不是采用雨污分流的方式。在青岛,有德国人建设的地下排水系统就是采用雨污分流,而在我国大部分的城市做不到。青岛的排水管道中的雨水斗带有反水阀,这样一来雨水冲刷的脏物只能进入雨水斗,而不会进入管道,因此不会造成管道堵塞,管道堵塞越少,排水井冒溢就越少,脏物也便于清理。这一做法,让青岛在6月份暴雨袭击时躲过了“内涝”的尴尬。在东京,为了保证排水道的畅通,东京下水道局规定,一些不溶于水的洗手间垃圾不允许直接排到下水道,而要先通过垃圾分类系统进行处理。这个规定对东京的排水问题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由此可见,雨污分流确实大有用处。

(3)增加排水系统的蓄水功能。在暴雨袭击的时候,雨水的排放可两路进行,一路通过下水道直接排入周围的江河,一路可以进入排水系统的蓄水部分。这样不仅缓解了地下排水道的负担,还可以加大对水的利用。就像刘延恺说的“我们的城市规划不能只看到排水,很多城市还干旱缺水,为什么不把多余的水存起来?”因此,从长远的城市发展角度来说,我们现在很多城市应该进一步的发展地下蓄水、排水功能。

(4)增加渗透地面。增加渗透地面缓解城市排水压力,是一项既实用又环保的措施。现在,城市都处于寸土寸金的状况,我们不可能将所有的地面都换成可渗透的。但是,我们可以对一些地面再利用,例如,台湾已将很多停车场改用透水地面,一些新停车场甚至就是一片杂草丛生的草坪;还有在一些人行道上可以采用渗水地面。这些都能有效地改善排水问题。

(5)建立有效地、系统的疏通渠道。比如,针对不同位置,设定不同的排水渠道。例如,东京的两种雨水疏通渠道:靠近河渠地域的雨水一般会通过各种建筑的排水管,以及路边的排水口直接流入雨水蓄积排放管道,最终通过大支流

排入大海;其余地域的雨水,会随着每栋建筑的排水系统进入公共排雨管,再随下水道系统的净水排放管道流入公共水域。

最后,我们应该建立完善的维护机制。我们都知道对于一些非常重要的东西,其后续维护是非常重要的,排水系统亦是如此。建立完善的维护机制,包括定时清理、定时维修检查、出现问题时能够快速有效地解决问题等。这就需要政府和相关专业人员的努力。例如,在东京,下水道的每一个检查井都有一个8位数编号,只要知道编号维修人员便能迅速定位。定时清理尤其重要,因为下水道是细菌等微生物生存与繁殖的最佳地点,下水道的脏污可能会引起疾病的侵袭。伦敦就曾因为地下道带来霍乱的肆虐而改造排水系统。

综上所述,对于排水系统的规划是一项非常重大的任务,它不仅仅检验着一个城市的整体规划是否合理,还与人们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因此,让我们共同努力,建设一个合理的排水系统,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也加快城市的发展。在100多年前,维克多·雨果就在《悲惨世界》中写道,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一个人没有良心会被所有人唾弃,那一个城市呢?因此,重视排水系统,合理规划排水系统,才能真正的体现一个现代化都市的美好面貌。

第三篇:城市排水管网监测系统解决方案

方案简介

城市排水管网监测系统以物联网、云计算、水动力分析等技术为支持,以“物联化排水管网设施、互联化水务时空信息、模型化城市内涝风险、协同化专业管理服务”为特点,为各个城市排水设施普查、设施管理、业务审批、养护管理、在线监控、应急调度、水利分析、规划支持等工作提供信息技术支撑,切实提高各城市排水防涝信息化水平与管控能力,加速了各地海绵城市的建设步伐。

系统组成

城市排水管网监测系统总体架构由感知层、传输层、数据层、服务层、应用层以及标准规范和运行保障体系组成。

解决途径

(1)全面普查摸清排水防涝现状,实现数字化管理。 (2)强化动态数据采集,实现实时化监测。 (3)建立暴雨内涝模型分析,实现动态化模拟。 (4)完善应急预案,实现科学化调度管理。

建立暴雨内涝监测预警体系,制定、完善城市排水与暴雨内涝防范应急预案,明确预警等级、内涵及相应的措施和处置程序,健全应急处置的技防、物防、人防等措施。

1.系统界面

2.系统功能

排水管网调度运行管理:

掌握排水管网的真实运行状况,对重要排水户进行实时监控。重要排水管网运行发生状况时,进行事故分析,高效协调排水运行单位和排水养护单位的协同工作。 排水管网养护管理:

有效评估管网的日常养护效果,辅助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管网养护计划,减少养护清淤不到位,导致河道环境污染等问题。减少建筑工地乱排建筑垃圾,导致管网堵塞等问题。 城市暴雨内涝应急指挥:

及时准确的获取暴雨内涝时管网运行预警信息。为应急防汛工作提供决策依据,为制定不同等级雨情下科学的应急预案提供数据支持,依据区域全局的管网运行数据,合理指挥局部内涝漫水区域的排水应急工作。

排水管网规划设计与建设的评估:

评估排水泵站的运行效果,发现和诊断排水泵站设计与运行中存在的不足,来诊断管网中的瓶颈管段。为管网改造提供依据,同时为评估低洼易涝区域排水能力提供分析数据。

第四篇:海绵城市道路排水的系统设计论文

摘要

:近年来城市快速发展,导致了城市下垫面不透水面积不断增加,城市地表径流量不断增长,地表水下渗量减少。加之城市排水系统缺乏科学的规划,从而导致城市内涝频发,严重影响到我国城市的正常运行。因此国家提出了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的构想。文章对海绵城市理念进行了总结,并对海绵城市概念下的道路排水系统设计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海绵城市;道路;排水系统;设计

1海绵城市理念

众所周知,海绵是一种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质和水分性质的多孔材料,其中力学性质是指其能够快速恢复形变、进行压缩和回弹等,而水分性质则是指它的吸水、持水和释水功能。海绵城市是以此为基础提出的,海绵城市在面对自然灾害等环境变化时具有一定的弹性,同时能够吸水、渗水、蓄水、净水,实现水资源的再利用。海绵城市理念下的排水系统,能够避免洪涝灾害的发生,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缓解水资源紧缺的现状。海绵城市的理念是由国外提出的,同时各国都在进行积极的应用实践,并且取得了相当不错出成绩,而我国在2014年选取了30个试点城市推广海绵城市理念,为新型城市的建设打下了基础。

2海绵城市概念下构建排水系统的优势

2.1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水资源的质和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紧缺的国家,并且存在水资源污染问题。为了解决资源需求之间的矛盾,必须要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海绵城市理念下的排水系统设计综合考虑了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和城市雨水管道系统,具备了海绵城市的优点,不仅能够发挥排水系统的基本功能,快速排除积水,净化水资源,通过蓄水实现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缓解水资源短缺现状。

2.2增强环境的适应能力

每个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气候不同,导致降雨量不同。一些城市的降雨比较集中,且雨量大,对给排水系统造成很大的压力,容易出现内涝情况。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可以有效的提高降雨传输的有效性,利用防、排、蓄等方式,快速的疏通雨水,降低不透水路面给降雨排放带来的压力,让城市能够更好的适应环境的变化。

2.3恢复受损害的水体

海绵城市理念下排水系统的优化设计是对专业技术和自然途径的结合,维持自然水文特征,加强城市原有生态系统的保护。在进行城市建设时遵循生态优先的原则,降低对于水体生态环境的破坏,净化雨水,恢复水体。通过综合分析自然降水、地表水、地下水的水量,城市水循环特征,实现地下管网的科学设计。

3海绵城市概念下排水系统设计原则

3.1要与城市规划体系相结合

在建设排水系统时,要考虑到本城市水资源的供需求情况,分析防洪、排涝、供水和环境保护等问题,与城市规划体系相结合,保障所建立的排水设施能够解决当前城市发展的需求,并且在随后的城市化进程中进行完善。

3.2要加强相关技术研究

排水系统的构建属于城市的基础设施,对于城市的综合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要加强对于排水系统构建的重视。我国海绵城市的建设发展较晚,无论是相关政策,还是施工经验都比较少,属于一边建设一边摸索的状态。因此,在构建海绵城市下的排水系统时,要不断开拓,加强对相关技术的深入研究,同时吸取国外先进的思想理念和建设经验,结合当地建设的实际和中国已有的部分经验,研发适合中国国情的排水技术。

3.3要保证开发力度的科学性

在实施建设时要采用低影响的形式,结合已有排水系统的情况和城市排水的需求情况,调整不透水面积的比例,尽量降低对人们生活影响的同时,加快水循环。

3.4落实体系建设责任制

在建设和完善现有的排水系统时,要考虑到该城市现有的基础设施水平,以此为基础,制定合理的排水方案,同时要严格落实系统建设的责任制,增加工作人员的责任感,提高建设的效率。

3.5要建立相关的数学模型

排水系统的建设需要工作人员依据科学推理数值,进行科学模拟实验,也就是借助数学模型,科学的划分城市发展的规模,保护原有的湿地、湖泊和河流,应对自然灾害的发生。

3.6提倡和推行试点工程

要选取一些经济条件比较完善的城市,根据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对该城市已有的排水系统进行更新和完善,总结施工经验,针对性的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大范围的推广此种理念奠定基础。

3.7加强对城市规划设计的重视

海绵城市建设注重综合目标实现,要求加强对城市规划设计,强调自然水文条件保护,有效整合、统筹规划已有自然资源,充分利用城市绿地和水系空间,确定城市低影响开发地区,遵循设计基本原则,将具体要求与设计内容融入城市建设排水设计中,达到多重径流雨水控制目的,以此恢复城市良性水循环利用系统。

3.8加强城市的专项规划设计

城市专项规划设计主要有3类基础性设施:城市水系统、道路交通系统和绿地系统。在城市建设规划活动中,城市水系统设计涉及的水工程项目十分广泛。通过一系列手段净化绿地自身和附近的硬化区域的雨水,实现城市雨水管渠系统和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有序连接的目的。

4总结

总结言之,海绵城市的理念和思想具有先进性,持续性和有效性,有利于在保证城市水生态安全基础上,推动我国城镇化建设传统观念的转变和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更好地做好海绵城市给排水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和政府,市场以及社会民众的共同努力,才能注意和规避当前建设“海绵城市”所遇到的问题,并展望其新兴发展趋势,为我国“海绵城市”的建设不断积累经验,对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引领我国“海绵城市”的构建都具有积极而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贾真.基于海绵城市概念下给排水系统构建问题的研究[J].江西建材,2016,(15):31.

[2]牛春良.基于“海绵城市”下的现代新型城市建设[J].建设科技,2016,(10):74-75.

第五篇:不可低估中国城市贫困现状

城市贫困的基本状况 识别城市贫困人口、判断城市贫困状况和确定贫困救助水平,需要依次考虑三个方面的问题:首先要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确定该地区贫困线是多少;然后识别该地区人口中的贫困人口数量;最后将该地区估算的贫困线与实际的救助线之间进行比较,以判断该地区贫困人口的救助状况。

(一)城市人口的统计范围 中国城市人口的范围是按照户口性质划分的,这和国际上通行的根据人口密度和生计来源等常用的社会经济标准不同,使得城乡人口的统计不能真实反映人口的社会经济结构。一些居住在农村而持有非农户口的居民被统计在城镇人口中,另外一些居住在城镇而持有农业户口的居民却被排除在城镇人口之外。比如,1999年的43000万“非农业人口”(正式城镇人口)中,37.2%(16000万)是农村居民,他们并不住在城市。而城市常住居民中38.6%(10100万)持有农业户口的人,则被认为是农业人口,虽然他们中的大多数已与农业没有任何联系。此外,农村劳动力中约有30%全职从业于非农产业,而且城市周围许多县的农村居民收入中除了很小一部分以外,均来自于非农产业。 因此,按照国际通行标准,在考虑中国城市贫困问题的时候需要增加两个群体:一是长期生活并工作在城镇的流动人口,一是农村县的人口中符合通常“城镇人口”标准的人口。据此计算的中国城镇人口比例要高于官方数字36%。

(二)贫困线确定的思路 根据用途,可将贫困线分为两种:诊断性贫困线和贫困救助线。诊断性贫困线是为了确定哪些人是贫困人口,通常称之为贫困线;贫困救助线可用于确定潜在的社会救助对象和救助力度,通常称之为救助线。 “诊断性贫困线”的计算涉及下列几个问题:地域覆盖范围、家庭大小及其构成的影响以及采用哪种贫困线。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地域特点各异的国家来说,地域覆盖范围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由于各地区消费结构、物价和生活水准(或人均收入)差异很大,因此,采用全国统一的贫困线可能会扭曲地区的贫困格局。尽管省级贫困线也有同样的缺陷,但比全国贫困线要可靠一些。同时,由于个人的生活水准取决于其家庭的规模和家庭成员的年龄构成,因此,贫困线的确定还需要根据家庭的规模和构成进行调整。关于在何处划定贫困线的问题,本文主张采用几条而不是一条贫困线。这是因为:第一,贫困的确定不是绝对的。第二,选定的贫困指标的测量值总是有一点的误差。 计算贫困线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在“绝对”和“相对”贫困线之间做出选择。本文所谈及的贫困线均指绝对贫困线,它以基本需求这一概念为出发点。这些贫困线在省与省之间是不同的,而且大体上是随时间而变化的。

(三)城市贫困线的估算结果 估算贫困线一般需要首先估计食品贫困线,因为减贫的首要目标是为贫困阶层提供足够的营养。在食品贫困线的基础上进一步确定出人均基本的“非食品开支”,就可以得到一般贫困线,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贫困线。 [!--empirenews.page--]根据1998年城镇家庭调查的数据,我们计算得到了各省及全国的食品贫困线和一般贫困线,见表。从中可以看出两个突出特征:第一,省际贫困线的差异很大。沿海省份的贫困线要高于全国平均数,内陆省份的贫困线要低于全国平均数,只有三个省份例外,这三个省份是:云南(内陆省份,其贫困线是全国平均数的102%)、辽宁和江苏(沿海省份,其贫困线分别是全国平均数的95.4%和96.5%)。这说明全国采用统一的贫困线会低估沿海省份的贫困,而夸大内陆省份的贫困,最终结果是严重歪曲各省的贫困程度。第二,食品贫困线与一般贫困线之比率差异也很大。这个比率表示根据一般贫困线定义的生活水准中食品消费所占的份额。可以看出,食品消费所占的份额高于全国平均值的省份包括人均收入很高的省份,也包括人均收入很低的省份,如广东和上海(属于前者),贵州和甘肃(属于后者)。这说明虽然食品消费所占的份额随人均收入/支出的上升而下降,但对衡量生活水准来说,以食品消费所占的份额作为依据是有缺陷的,因为包括物价、家庭规模与构成以及与生活水准没有直接关系的当地的烹饪习惯等都对食物支出产生影响。

(四)城市贫困人口的数量估计 我们分别采用人均收入和人均支出作为贫困指标测得省贫困人口人数及贫困比率。该结果的一个显著特征是:选用不同的指标(人均收入或人均支出)测量的贫困人口数差异很大。如果采用人均支出代替人均收入以识别贫困人口,全国城镇贫困人口人数从1470万增至3710万,增加2.5倍之多。这一巨大差别表明采用两个指标测量贫困人口及贫困比率是很重要的。 就人均支出而言的人数高于就人均收入而言的人数表明:低收入家庭往往有存款。此外,许多这种家庭,其存款数目足以使他们的人均收入高于相关的贫困线,而人均支出低于相关的贫困线。但这并不是说这些家庭相对于他们的收入而言有大量的存款,而是说他们的人均收入比贫困线仅仅稍高一点。转换指标而使贫困人数产生巨大差别的原因可能是:按人均收入排列的家庭密集于贫困线上下,这说明城镇贫困具有很强的敏感性。 城市贫困的显著特征

(一)敏感性程度很高 敏感性程度很高意味着贫困线较小的移动会导致贫困比率发生很大的变化。这说明有相当一部分非贫困城镇居民,由于收入较小幅度的下降,或在非食品方面的开支加大,比如由于疾病,而陷入贫困的可能性相当大。从某种意义上说,后者相当于收入的减少,因为受影响的家庭不得不在食品或非食品方面减少开支。这一分析表明:扶贫措施不应当只注意贫困线以下的家庭而且同时也应当注意陷入贫困风险高的家庭。对于后一人群的适当政策不是提供社会援助而是增加低收入家庭应付风险的能力,比如提供大病健康保险。由于家庭人均收入较小幅度的下降而会使相当比例的城镇人口陷入贫困,这种可能性的存在要求必须重视社会安全网的建设。这一安全网要保护所有的城镇居民,而不能像过去和现在的实际做法,只保护无工作能力、无积蓄和无亲人可依靠的一小部分人口。

(二)区域差异显著 根据国际标准,从具体的数字来看,全国的城镇贫困人口总数是比较少的,贫困比率也是比较低的。将长期外来打工人员包括在城镇人口中很可能增大贫困比率,但不会大到完全推翻此结论的程度。但是,各省之间的比率相差很大。我们测算发现,比率很低的地区,除北京外,都是沿海地区,属最富裕的省份。高比率的地区都是内陆地区,除河南外,均地处西部。不过,这两个极端之间的地区是一种混合状态。某些最贫困省份的平均贫困率是4-6%,包括贵州和青海。某些较富裕的省份,如辽宁和天津,贫困比率比平均数高出不少。 [!--empirenews.page--]省别贫困线的显著特点是变化的范围很大,这说明要是整个国家只有一条贫困线会扭曲城镇贫困的实际状况。同时还说明城镇扶贫的重心不同于农村地区,城镇贫困状况和地区贫富程度之间不是完全对应的。

(三)流动人口的贫困问题突出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农村到城市打工的人员急剧增加,处于流动状态的人口也在不断增长。据民政部估计,1999年,我国流动人口总规模(包括农村到农村、城市到城市和农村到城市的流动人口)已超过4千万,其中与城市贫困有关的流动人口即城市到城市、农村到城市的流动人口占75%左右。随着流动人口的增长,流动人口的贫困问题日益突出,应当予以高度关注。关于流动人口的贫困问题存在如下特点: 第一,流动人口的贫困比率很高。流动人口贫困比率全国平均达到15.2%,在一些城市超过了20%,如乌鲁木齐、济南、南京、呼和浩特、银川、郑州等。 第二,流动人口的平均贫困率比城镇常住人口高出50%。 第三,流动人口在城市劳动力市场中处于不利地位。在多数城市,流动人口仅限于从事常住人口不愿干的工作。而且,在从事同样工作时,流动人口得到的报酬通常比常住人口低。 现有城镇贫困人口收入支持体系存在的缺陷 目前的城镇人口(流动人口除外)享有防范贫困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下岗人员生活费。目前下岗人员的生活费保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企业负责照顾和发放本企业下岗职工生活费,但最多只发放3年;一是下岗职工仅领取低于当地最低工资的生活费,而在过去是领取基本工资。下岗人员所在企业都按照要求成立再就业服务中心,负责登记下岗工人并支付他们的生活津贴,代下岗工人缴纳社会保险费,提供再培训及帮助求职或介绍工作。从2001年开始,所有的下岗人员都直接进入失业保险,不再像以前那样,先进入下岗再就业中心,三年后找不到工作再进入失业保险。因此,尽管这项政策的保障范围最广,但其功能是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的阶段性措施,因而是临时性的,预计2003年结束,将由失业保险取代。 第二道防线是失业保险。2000年底,包括“登记失业人员”和“下岗职工”在内,城市失业人口总数达到1460万,相对应的“职工”(正式雇员)以及“登记失业人员”总数为1.185亿,由此计算的城市失业率为12.3%。目前失业保险主要覆盖正式雇用人员(“职工”),虽然缴费人数从1998年的7930万增加到2000年底的1.0342亿,但由于不包括城镇个体经营者和在城市工作的流动人口,因此,失业保险覆盖率实际上仍然不到城市从业人员的一半(48.9%)。 第三条防线是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目前全国有668个城市和1638个县镇都实行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到2000年底,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正式覆盖的城镇人口是4.58亿(人口总数的36.2%)。1999年,即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覆盖几乎所有城镇人口的第一年,281万人领取了救助。其中,约25%是“三无”人员。其余75%的受助者主要是“新的城市贫困人口”,其中包括了下列曾经被排除在传统贫困救助之外的人员:下岗人员(尚未与工作单位正式脱离关系)、失业人员和退休人员。 [!--empirenews.page--]上述三道防线中,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最后一道防线。从原则上说,这项制度是足以抵御贫困的,但事实上却难以实现上述目标。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 第一,覆盖面有限,只有很小比例的城镇人口得到接受救助的认可。符合条件的城市贫困人员中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人员领取了救助费。另外,长期流动人口(在某一地方居住6个月以上)还被排除在外。在2000年的前9个月,受助人均收入低于贫困线的人数为1400万,这个数字在其他的估算中更高。根据民政部的数字,事实上只有23%的城市贫困人口得到了救助。扩大覆盖面的主要障碍是较低级别政府的可应用资金不能满足需要救助人口的需要。 第二,贫困诊断工作不完善,得到确认具有接受救助资格的城镇贫困人口数被低估。地方贫困人数的数量主要靠估计,调查是零星进行的,而且调查方法和覆盖面都有较大差异。同时,由于确定贫困的市级政府要考虑财政上的压力和约束,也影响了对贫困的诊断。 第三,救助的标准仍不足以预防贫困。测算发现,全国35个城市中的27个城市的救助线低于估计的贫困线。这些城市中有17个城市的救助线和估计的贫困线之间的差距大于10%,而且在一些城市,这一差距特别大,例如:青岛、深圳、乌鲁木齐和广州。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中国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下一篇:中国传统文化与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