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

2023-06-05

第一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内涵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依据这个表述,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一是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我们推进事业发展、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艰难险阻的关键,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决维护党的团结统一,才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长期探索、奋力开拓的。党的领导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政治保证。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之所以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二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及制度问题。“一个中心”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看,抓住了这个中心,就抓住了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核心内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即第一,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第二,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第三,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第四,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方向性的保证;另一个基本点是改革开放,改革开放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旺盛的生命力。苏东剧变的沉痛教训和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表明,改革开放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客观要求,是解决社会主义基本矛盾、推动社会主义发展壮大的动力。实践证明,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能够发展社会主义。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个国家所走的道路,首先是社会制度问题,也就是坚持哪一种社会制度。社会制度包括基本制度和具体制度。它对一个国家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经济方面,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政治方面,坚持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和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在文化方面,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首先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并以它为依托,促进中国的发展,同时又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三是发展方向。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是发展。发展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主线。问题是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和怎样发展。我们党通过长期探索,对发展内涵的认识不断拓宽和深化,从两个文明建设到三个文明建设,特别是在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后,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拓展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它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性的认识更加深化了。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这是一个全面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个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党在长期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历经艰辛探索而逐步开辟出来的,是一条实现中国繁荣富强和中国人民幸福安康的正确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理想信念。实践充分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没有别的什么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富强中国。在前进的道路上,无论遇到什么复杂局面,无论遇到什么风险考验,我们都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二篇: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科学内涵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科学内涵及如何实现其战略目标

摘要: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大会上指出:“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要继续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本文在明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意义下,从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在意识领域的指导地位、全面贯彻党关于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处理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关系、正确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不断进行文化创新和必须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的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五个方面阐述了该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意义;建设;三个代表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科学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其内容来说,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贯倡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要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必须牢牢把我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和任务之一,是搞好文明建设的重要保证。从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看,精神文明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和任务。我国的现代化是经济、政治、文化的三位一体现代化。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要“负担站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强调要“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认识上的深化,在发展战略上的远见卓识。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程度不断加深,与科学技术的结合更加紧密,经济的文化含量日益提高,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强,文化已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谁占据了文化的制高点,谁就能更好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人和社会的生存和发展,都需要一种普遍的社会认同和凝聚能力,以维护社会的协调与稳定。这种认同和凝聚能力主要来源于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通过知识体系、价值观念、思想信仰和行为规范,产生凝聚和激励社会成员的巨大力量。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即精神文明建设是物质文明的强大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是有机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在这个整体中,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文化是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同时又能给政治和经济以巨大的影响和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为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集中体现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对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

二、如何实现其战略目标

1.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领域的指导地位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在意识领域的指导地位,便确定了文化建设的目标和方向,这是文化建设的根本问题,同时决定着文化的性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主线,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把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促进人们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努力实现最广大人民的的文化利益,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2.全面贯彻党关于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

江泽民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着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培育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这是我国文化建设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完成这个任务必须全面贯彻党关于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最重要的是要唱响社会主义文化的主旋律,提供多样化的文化,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要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这些基本方针,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文化中的具体体现,是准确把握先进文化抢进文化的重要保证。

3.处理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本身是吸收创新世界各国先进文化的产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既是中国文化整合的过程,同时也是吸收外来文化的过程,发展马克思主义需要吸收外来文化。吸收外来文化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需要,今天,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世界潮流,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游离于世界文化之外而获得生存与发展。中国作为后发现代化国家必须引进吸纳以西方为代表的现代文化“洋为中用”,以开放大胆的心态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对先进的管理经验、科学技术,统统实行“拿来主义”。当然,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必须同时反对对西方文化推崇备至,妄自菲薄,甚至“全盘西化”的主张,要在保持民族文化固有血脉的基础上对外来文化分析权衡,去取得当,真正“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既博采它国文化之长,又坚决抵制各种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同时,吸收外来文化也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需要,因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不能离开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在与世界各国文化交流中取长补短,吸收精华,汲取精华,充实和发展自己,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4.正确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不断进行文化创新

我们不仅要深入研究中国的历史文化,红藕贵阳中华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而且要保护和发掘中华民族的优秀的文化遗产,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然而,仅仅停留在传统的继承和借鉴上是远远不够的,先进文化从本质上说更应是一种充满创新活力的文化,我们必须不断地进行文化创新,“在内容和形式上创新,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文化创新作为创新的一种重要形式,就是在继承前人文化遗产精华的基础上,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的要求,结合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所进行的文化所进行的文化上的超越和创造。让创新带动发展,以发展推动繁荣。

5. 必须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的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思想文化领域,先进文化不去占领,落后文化、腐朽文化就会去占领。我们要大力发展先进文化,用先进文化占领城乡文化阵地。要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绝不允许他们自由泛滥。要特别重视加强基层文化建设,这不仅是提高群众文化素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生活需要的要求,也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实际工作中应因地制宜,以群众的需要为第一信号,探索有利机制,搞好队伍建设,保证文化建设深入、持久、健康地开展。要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民主法治和纪律教育,深入持久地开展以“三个代表”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大力弘扬爱国主义、以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和艰苦创业精神,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就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

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持做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纯:《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特征》 ,《中外企业家》,2011.[2] 盛畅:《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学习导报》,2003.

[3] 庄千英:《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唐山学院学报》,2003.

[4] 郭一红、张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接纳外来文化问题》 ,《求索》,2007年第5期。

[5]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新疆新闻出版社, 2011.

第三篇:浅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内涵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题目:

浅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内涵

学院:

专业:

指导老师:

作品时间:

浅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内涵

摘要: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这就是社会主义文化本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规定性和内在要求。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意义

正文:

文化作为一个历史范畴,虽然有其超越时代的共同性,但作为一定文化的总体而言,总是一定社会条件下的产物,不同社会具有不同性质的文化。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必然带有这个时代的基本特点,它必须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结合在一起,围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根本任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这就是社会主义文化本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规定性和内在要求。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

在十五大报告中,详细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基本内涵:“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其主要内容来说,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贯倡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文化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精神文明相对于物质文明而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一新阐释,既坚持了毛泽东关于经济、政治与文化关系的基本理论,又充分吸纳了邓小平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思想。是对毛泽东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思想和邓小平提出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思想的有机整合,赋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全新内涵。

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原因

当今世界,国际形势正在发生着深刻而又复杂的变化,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大势所趋。“一方面和平与发展的主题没有改变,另一方面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冷战思维时有表现。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趋重要,各种思想文化的碰撞更加激烈。“各种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使文化发展越来越呈现出文化多元化的趋势,多元文化并存使中国建设先进文化的过程中必然会遭遇异域文化的挑战,但是,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抗撷也为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一)世界格局下各种文化发展不平衡

首先是全球视域下,各种文化之间的力量对比极不平衡,西方特别是以少数发

达国家为主导的文化形态长期以来一直以文化霸权的方式影响我国文化建设的进程,这种状况在较长的时期内不会发生根本改变,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蚀和西方价值观的影响将会进一步加剧。在这种严峻环境下,如何做到因势利导、挺立起中国特色的价值观,成为当代每个中国人都应该思考面对的一个重大问题。

(二)世界格局下各种文化发展的趋势

其次是在世界发展主题由战争向和平转换的背景下,西方日益热衷于以文化侵略的方式对我国进行和平演变,各国在抢占科技制高点以领军未来科技发展潮流的同时,都纷纷加大对本民族文化的研究与推广,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一种文化多极化与文化一体化并存的趋势。从当前形势看,“尽管美国“一超独霸“的格局在短期内难以打破,但国际经济政治格局面临着重大调整,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的趋势日益强劲。世界各国捍卫国家主权与尊严、维护民族独立与文化特性,企盼和平与安宁、谋求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同样也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反对“文化殖民主义“的呼声已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民族所认同。“这位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供了较大的回旋余地。

综上可知建设中国特色先进文化是应对当今国际形势变化发展的需要 ,当然在这个发展建设祖国就必须发展经济的时代,建设中国特色先进文化亦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三)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是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也是适应当今世界经济政治发展规律的反映。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文化领域的情况错综复杂。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会引起生产、分配、消费等各领域的重大变革,而且经济的变革也必然会导致上层建筑领域的重大转变,在社会转型时期,不仅人们利益格局的调整,会引起一些新的社会矛盾,尤其是当市场经济的利益原则广为渗透于社会各领域后,导致了一部分人价值观念发生偏差,所以社会发展迫切要求尽快建设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体系以应对精神文化领域面对的重大挑战。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的意义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能够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开发人的智力资源。先进的教育、科学、文化,给人以知识武器,成为一种智慧的力量,推动人们有效地建设现代化事业。智力文化水平的高低,集中反映着一个国家公民素质的总体水平。其发达程度同社会物质生产和经济生活的发展程度直接相关,并常常反作用于生产力的发展。现代生产的发展,主要表现为智力水平的提高。而人的智力的提高,又要受到科学文化知识的制约,受到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的影响。社会主义要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就要有科学文化的高度发展。文化对现代化建设的巨大作用,表现在它能够提高劳动者的思想道德素质,激发劳动者的生产热情,从而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

邓小平同志指出:“在我们的社会里,广大劳动者有高度的政治觉悟,他们自觉地刻苦钻研,提高科学文化水平,从而必将在生产中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加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特别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可以激发他们建设社会主义的劳动热情和创造精神,形成推动物质文明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

四、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一)提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首先是提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命

题 。新世纪新阶段,文化业已成为社会的核心要素,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是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结构的关键点,新兴文化产业更是成为各国竞争的核心领域。在这样的时代语境下。以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命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深化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研究问题进行集体学习时,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判断表明。党已充分认识到文化与经济、政治联系越来越紧密的发展趋势,对文化在当今时代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予以了深刻体认,这对我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觉性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二)提出“建设和谐文化,弘扬中华文化”的新命题

其次是提出“建设和谐文化,弘扬中华文化”的新命题 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破解了发展中的难题,中国的发展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认同。但社会转型与“时空压缩”也引发了一系列复杂的社会矛盾,集中体现在三个层面的“失和”上,即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具体表征为:社会阶层分化和利益结构重组,贫富分化和社会不公,影响人与社会、人与人关系的和谐;对自然资源过度开采和环境污染,造成了人与自然关系紧张,影响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为了在文化价值层面解决“失和”难题,以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的精髓,提出了“建设和谐文化,弘扬中华文化”的新命题,为解决社会层面的“失和”难题提供了精神文化的支撑。可见,提出建设和谐文化的思想,既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更是立足于破解当代中国发展难题的文化实践,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古今中西”文化论争的科学的解答。进一步拓宽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视阈。

五、总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性与日俱增的情况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任何国家、任何社会,其主流意识形态都是一元的。如果缺少正确的理论作支撑,主流意识形态的大厦就会倾覆,就会导致整个社会的思想混乱和政局动荡,国家不知向何处去,人民不知向何处去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树立共同理想,就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就把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打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不断创新,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需要文化,文化更需要人民。文化创作的最深厚的源泉,存在于亿万人民的生活实践之中。只有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才能永葆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论中国共产党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在新时期建设中国特色先进文化的实践价值》

第四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解读

洪晓楠,何美子

中共十八大报告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为24个字:“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及最高抽象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12个词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不仅简明扼要、简约朴实、简洁通俗地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表达,而且更为当今中国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构建提出了新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丰富的内涵,既兼顾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价值,又融入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价值传统与西方文化的先进价值理念,从而彰显了科学理论的与时俱进与包容性,也更进一步印证了中国共产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主要是从社会理想、社会目标的层面上体现出的价值取向,是凝聚共识、鼓舞人心、团结奋进的价值理想,在核心价值观中居于统领地位;“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从社会秩序的层面上体现出的价值取向,是引领现代文明走向人类共同价值准则和理想社会的目标,更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核心价值理念,是核心

1 价值观的重要支柱;伟大的理想与目标需要13亿“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中国人辛勤奋斗才能实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从行为规范的层面上体现出的价值取向,是每个公民应当遵循的基本道德规范和价值原则,也是实现共同理想和追求的价值基础,在核心价值观中居于基础地位。由此可见,由此可见,这12个词的核心价值观兼顾了国家、社会、公民个人三个层面的美好愿景与共同诉求,从而也必然最大限度地凝聚当代中国继续前行的思想共识和行为力量。

一、国家层面——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发展目标上的规定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把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十七大、十八大报告重申了这一科学论断,并且十八大报告继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报告和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之后第五次强调“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其中之一就是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从国家层面来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与十八大报告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有机联系,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各领域,印证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发展方向,同时兼顾了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实现了社会主义

2 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和社会文明的有机统一。其中“富强”、“文明”与“和谐”尤其具有中国自身民族特色,“民主”虽然源自于西方,但作为现代社会共有的价值追求,中国在实践中又赋予其民族特色的实质与内涵,也正充分“世情为鉴、国情为据,马学为体、西学为用、国学为根、综合创新”集大成于一体的科学精神。

(一)富强

富强乃富裕、强盛之意,即民富国强(非民富而国强,也非国强而民富,而是并列结构,无先后和直接的因果必然关系)。富强蕴含有两重指向,其一,民富的层面,即强调追求人民群众生活的共同富裕;其二,国强的层面,即强调把发展生产力、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作为社会主义的首要目标。

富强是中国人民长期以来追求的价值理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价值目标和价值诉求,实践上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富强之路。富强是历朝历代的治国目标,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中国人寻找国家独立富强、人民富裕幸福的现代化之路的奋斗史,直到今天在党中央所强调的“五位一体”的现代化总体布局中,富强更是排在第一位。总的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中国的复兴、富强之路。

富强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规定性。社会主义的富强是生产力发展与共同富裕的统一,正如邓小平所说:“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而是富,但这种富是人民共同富裕”,这也是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的关键所在。“富裕”首先强调了

3 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提高效率的根本任务,而“共同”则昭示了公正、平等的价值追寻。马克思、恩格斯强调:一个社会的文明和进步程度“不仅仅决定于生产力的发展,而且还决定于生产力是否归人民所有”。社会主义的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共同富裕提供了基础,同时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原则为共同富裕提供了保障。

(二)民主

“民主”一词起源于古希腊文,由“人民”和“权力”两词合成,意为“人民的政权”。“民主”是政权的一种构成形式,从民主发展演变的历史来看,大致可划分为:古典民主→精英民主→多元民主→参与民主→协商民主。民主的基本含义是保障人的基本权利,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民主是以多数人和劳动者的民主代替少数人和剥削者的民主(即资本主义民主),就是人民当家作主。

中国是一个有着两千多年封建历史传统的国家,是“五〃四”运动举起了民主、科学的两大旗臶,使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从此,中国人民争取民主的斗争和民主制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新中国民主政治发展至今,经历了探索创立、曲折前进、严重挫折、恢复创新、继承发展、丰富完善六个阶段,逐步建立并健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当前,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主要体现为:一条

4 道路、一个统一及五项基本的政治制度。“一条道路”是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一个统一”在于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的“五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鲜明的特点,也是优于资本主义“三权分立”的最集中表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三)文明

“文明”在中国最早出自《周易》,唐代孔颖达注疏《尚书》时将“文明”解释为:“经天纬地曰文,照临四方曰明。”“文明”一词在西方来源于古希腊,指称“城邦”,其与“野蛮”相对立,是一种社会进步的状态,西方一度把生产方式先进,知识丰富理解为文明。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积极成果,是与思想保守、精神上愚昧、文化上落后相对的思想进步、精神进化、文化先进的状态,包含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等等,表征的是人类在物质生产、政治实践、精神道德、开发利用自然等方面的进步状态,由此可见文明表征着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进化过程。

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时至今日,文明仍是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发展上,我国经历了从强调“二大文明”到“三大文明”、再到“四大文明”、“五大文明”协

5 调发展的实践和认识过程。20世纪80年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致力于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包括物质生产的进步和物质生活的改善)和精神文明(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邓小平强调“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并明确写入了党的十二大报告;党的十六大报告加入了“政治文明” (包括政治观念、政治制度、政治行为),形成了“三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实现了中国特色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三者相协调、相促进的长足进步;党的十七大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写入党章,与之对应的即是“四个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特指狭义的社会文明,包括社会主体文明、社会关系文明、社会观念文明、社会制度文明、社会行为文明)共同发展,同时十七大也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包括生态环境、生态意识、生态制度)的新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并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也彰显出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态度。这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从实践到认识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新的水平。

(四)和谐

“和谐”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也是人和类社会孜孜以求的美好社会理想。孔子倡导“和为贵”,墨子呼吁“兼相爱”,孟子描绘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

6 人之幼”的社会状态……,两千多年来,人们从不同角度提出过“大同”社会的理想,马克思曾充分肯定空想社会主义者“提倡社会和谐”是“关于未来社会的积极主张”,强调“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由此可见,“和谐”综合了传统文化中“和”的因素,也折射出当代价值特征,显示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和谐”简言之就是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包括人自身的身心和谐、个人与他人的和谐、个人与社会的和谐以及个人与自然的和谐,亦可将四者归类为社会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两层要义,以此为基点才能构建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

和谐是社会建设的核心价值。从毛泽东同志的《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到邓小平同志的“共同富裕”、“防止两极分化”,再到江泽民提出“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使社会更加和谐”都是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建设方面的有益探索;从十六大开始中国共产党首次提出把“社会更加和谐”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将“社会建设”作为中共中央全会的主要议题,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与认识又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再次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并对其作了全面部署,也说明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迫切性。

7 和谐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价值。人与自然的和谐体现了生态文明的核心价值,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依存(或称膜拜)、开发、掠夺到期待和谐四种转换。人作为一种生命体,来源于自然界又依存于自然界,当掠夺式的开发难以为继时,人类的理性必然推进人与自然的关系走向和谐相处的境界。人类既不是自然的“奴隶”,也不是自然的“主宰”或者“征服者”,而只能与自然做“朋友”,对自然环境的开发、利用应在其承载能力之内。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特征的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本质属性不可偏废的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所积极倡导的“美丽中国”要义更在于此。

二、社会层面———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价值(更多地倾向于制度价值)导向上的规定

从社会层面来看,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奉行的核心价值理念,也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属性。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不渝地追寻着马克思主义的终极价值——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不断推进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落脚点就在于为人民服务,践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崇高理念,最终促进和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一)自由

“自由”一词最早出现在拉丁文中,意指不受限制,可以自由活动。“自由”也一直为马克思主义者所追寻,社会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社会普遍存在的奴役、异化等不自由现象

8 的反抗,它本身就是追求自由的事业,共产主义即是“自由人的联合体”。毛泽东认为,自由对民族国家而言是指国家独立、民族自主,对个人而言指人民翻身解放、个性获得发展,同时,“自由”也是西方政治哲学中最为核心的概念之一。英国哲学家赛亚〃伯林曾创造性地提出了著名的“两种自由”概念,将“消极自由”定义为个人行动不受他人干涉的区域;“积极自由”则意味着个人的生活和选择是由自己而不是任何异己的因素所决定,进而区分了积极自由和消极自由,对于自由进一步阐释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一言以蔽之,“自由”可以从三个层次来概括,即人与自然:人的生存发展能力;人与社会:享有法律规范的权利;人与自身: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自由”的实现需要一系列条件和保障,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1)经济条件。公有制实现了人民在经济上的平等,这是实现政治、文化和社会领域平等的基础;同时,在公有制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生产力是促进自由实现的一项根本任务,以此满足人民充分的物质文化需求,并创造充足的自由时间以便实现个人的自由发展,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2)政治保障。社会主义制度本身就保障并实现了广大劳动人民平等地享有各种自由权利。社会主义确立的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制度为广大劳动人民平等地享有和实现各种自由权利提供了制度的保障。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与不文化断完善是自由实现的重要前提和保障。(3)文化指引。社会主义文化繁荣既是社会主义自由实现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是社会主义自由实现的基本条

9 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必须坚定不移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促进社会主义自由的实现。

(二)平等

早在18世纪,西方启蒙思想家就提出了平等的概念,以反对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平等”用Equality表达,即均等、等同、均一。《中国百科大辞典》中对平等内涵的界定是:人们在政治、经济、社会上处于同等的地位,享有同等的权利。“平等”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价值标准,其内容可概括为三个层面:权利平等——国家保障所有公民享有广泛而平等的权利;机会平等——社会为每—个公民平等地提供其实现自我完善与发展的机会和条件;结果平等——每个公民可以平等地分配全社会的劳动产品和价值物。由上述平等的内容可知,实现平等需要有以下条件作为保障:(1)物质的基础。社会主义的生产资料公有制一经建立就超越了资本主义社会,使广大的无产阶级成为了生产资料的主人,使平等有了现实的可能性;生产力的发展为平等的实现提供了物质保障,在生产力不发达的情况下,如果不适当地追求结果平等会导致平均主义,而最终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反而使平等难以实现。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平等程度也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2)制度的保障。平等必然地要求或者说内含民主和法治,平等是民主和法治所要维系的目标,民主和法治是实现平等的内容和手段。社会主义制度本身就超越了资本主义,实现了法律面前的人人平等,随着各种制度的完备,人民的平等权正在不断得以保障和捍卫。

10

(三)公正

“公正”一词最早出现于古希腊文,之后被引申为表示真实的、公平的和正义的东西。公正兼顾公平与正义,所谓正义,是指“给每个人他(她)所应得;所谓公平,是指对待人或对待事要“一视同仁”。公平正义是历史范畴,也是人类社会生活最想达到却又难达致的目标之一。当代美国著名哲学家约翰〃罗尔斯在其名著《正义论》中指出“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像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当代社会“公正”的内涵包括三方面:其一,它涉及经济公平,政治、文化平等以及社会公正等各个方面内容;其二,它表现为以程序正义为核心的法治精神;其三,它体现于国家在法制基础上对社会利益的调控。

社会公正的核心要义就是在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利益分配上给予每个人所应得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中国要实现的“两大任务”就是“集中精力发展生产力”和“推进社会的公平与正义”,“特别是让正义成为社会主义的首要价值”。所以真正实现公正就需要以下几方面的落实和保证:(1)物质前提。发展生产力是“公正”实现的基础和根本保障。无论是经济制度正义和主体正义的实现,还是程序公平和结果公平的保障,最终要靠生产力的发展来解决。(2)制度保障。资本主义制度导致贫富分化,缺乏实现社会公正的内在根据;社会主义制度则旨在实现全国人民平等地享有发展成果,为实现公平正义创造着条件。十八大报告指出“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并强调

11 要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

(四)法治

法治是一个蕴含着丰富而生动内容的概念。在我国,“法治”一词最早出现在先秦法家代表人物的论述之中,但确切的说,现代法治思想来源于古希腊和古罗马,归结为“rule of law”(法的统治)、“rule by law”(依法统治或通过法律的统治)。法治是相对于人治而言的,简言之即法律与治理,法治的要义是法律至上。归结起来,法治的内涵具有以下三层内容:其一,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并在整个社会规范体系中确立“法律至上”的原则;其二,对包括政府权力、政党权力、司法权力、军事权力、议会权力等所有公权力的合理配臵与制约。其三,对公民个人权利和自由的确认、保护和规范。

现代社会,一个国家法治发展的状况,代表着这个国家政治文明的水准,影响着百姓生活的幸福指数。十六大报告提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十七大报告指出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十八大报告根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形势新要求作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将法治上升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具体来说:(1)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推进社会主义

12 法治进程的前提。实行法治的主要标志,是一个国家的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包括国家最高领导人在内,都严格遵守法律和依法办事。所以法制是依法治国的前提和基础,推进依法治国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2)从约束公权力方面现实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程。法治开始于约束公共权力,“约束公权、保障私权”始终是法治的精髓。十八大报告阐述了“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提出“要把党的领导纳入法治范畴”,并第一次要求干部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执政,这是对法治实现路径的新探索,抓住了法治建设的根本。(3)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从胡锦涛同志的“7〃1”讲话、“7〃23”讲话,到十八大报告,都采用了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说法。关于法治精神,法学界赋予其六项含义:一是宪法法律至上,二是追求公平正义,三是尊重保障人权,四是约束公共权力,五是司法职权独立,六是自由平等和谐。法治的精神贯穿十八大报告始终。

三、公民个人层面——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道德准则上的规定

2001年党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第一次系统明确了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显而易见,“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与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相契合,涵盖了公民生活的各个环节,涉及到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

13 人品德、职业道德各个方面,具有全面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一)爱国

爱国是每一个公民最起码的道德,素被称为“中华民族之魂”,可以说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亘古通今,“刻骨铭心的爱国之情,矢志不渝的报国之志,生死不移的爱国之行,写满了中华民族的光辉史册”。爱国是个人对于祖国的深厚情感,充分体现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要求每个公民传承伟大的爱国精神,有国家意识和历史责任感,“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站好自己的每一班“岗”,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具体的要求可以表示为: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爱自己的骨肉同胞;爱祖国的灿烂文化;爱自己的国家。

(二)敬业

“敬业”,顾名思义就是指敬重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勤奋努力,尽职尽责的道德操守。中华民族历来有“敬业乐群”、“忠于职守”的传统,时至今天“敬业”仍是人们职业道德的最基本要求,具体地说:一是热爱本职工作。奉行“干一行,爱一行”的工作态度,只有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才能发挥出自身全部的聪明才智,做好本职工作;二是忠于本职工作。“忠”是一种持之以恒的精神状态,只有忠于本职工作,才能以强烈的责任感自觉遵守职业规范,忠实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三是勤于本职工作。“勤”是人们积极

14 向上,努力进取的工作状态,体现为在自己的岗位上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四是精于本职工作。“精”是精通,“业精于勤荒于嬉”,要求干一行钻一行,精益求精,克尽职守。

(三)诚信

诚实就是真实无欺,既不自欺,也不欺人;守信就是重诺言,讲信誉,守信用,诚实和守信是统一的。孔子曰:“人无信不立”,诚信是个人安身立命之本,是单位的立业之本,国家的立国之本,把“诚信”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来抓,必然推动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诚信”的主要内容是:第一,诚实。即实事求是,与人交往不欺骗、不隐瞒,经商不欺瞒消费者,为官不欺上瞒下、不贪污腐败。第二,守信。一诺千金,言必行,行必果,用信誉赢得一切。

(四)友善

友善是指友好和善良,强调在人与人的交往中要“与人为善” ,常怀“爱人之心”力求“成人之美”,也体现为扶危济困,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友善是公民个人一切道德品质的基础,是构建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重要力量,真善美是人类追求的共同道德理想。其基本要求是:第一,关爱他人。友善是以友好善良的态度处理人际关系,宽容待人,互谅互爱。第二,团结合作。友善合作,才能团结互助,才能战胜困难。第三,救助急难。发扬互助友爱精神,让助人为乐成为社会风气。第四,推己及物。以友善之心对待他人,并推及自然,必然形成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15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像灯塔,照亮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彼岸;“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似路标,指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方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准绳,规范着每一个社会主义公民的言行。这一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将最大限度地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强大合力。

综上所述,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追求又涵盖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个性,既坚守国家社会的目标又张扬了个人的主体性,既有深厚的中华民族的底蕴又有鲜明的时代韵律,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要求,集中体现为科学性、先进性。

首先,它既彰显了国家、社会的发展目标,又张扬了个人的主体性,兼顾了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次的价值愿望和追求。作为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必定要体现国家的意志和政党的目标,并以此引领全社会共同奋斗。但国家是由个人组成的,只有让个人认同并得以安身立命,为其提供方向和现实动力,国家才能实现兴旺发达。

其次,它从实际出发、着眼于现实,如对公民道德规范的要求,不再是一味的唱高调,强调奉献、舍身取义,而是更务实的着眼于底线伦理,如“敬业”、“诚信”等都离每个人很近而且都能做得到,这样就很容易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无疑,这是我们党对公民的思想道德建设发展规律的又一次深刻理解。

16 最后,它实现了中国特色与人类文明的统一。富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然来源于中国特有的实践与国情,具有鲜明的中国色彩。如,富强文明和谐等目标,既吸收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民本”、“和为贵”、“仁爱”、“善政”等思想;同时,作为世界文明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会主义,其核心价值观也必然汲取人类文明发展的有益成果,如“民主、自由、平等”等非西方独有且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一直追求的基本价值,并用中国式的语言和实践去界定和发展这些价值理念。由此,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人类文明的制高点上发出了价值观的应有强音,向世界展示了一个由先进核心价值引领的中华文明的新境新形象,也必然引领中国走向新的辉煌。

17

第五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观的理论内涵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观的理论内涵

禚明亮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

大家好,今天我们探讨的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观的理论内涵”。我今天下午主要讲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从科学发展到有质量的发展;从科学发展到有质量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原则坚守和内涵拓展。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从科学发展到有质量的发展

首先讲第一个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从科学发展到有质量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领导人虽然面临的时代课题有所差异,但归根到底都面临着探索“三大规律”的历史重任,是哪“三大规律”呢?即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这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所面临的基本理论命题。对于这一命题,党的历届领导人都依据自己的时代特点和任务,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我们在这个过程所形成的理论认识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每次理论创新都是探索这三大规律的过程中所取得的理论成果。自邓小平同志在中共十二大开幕词中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以来,中国共产党对其中第二个规律即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进行了符合国情的、独具特色的研究和探索。实际上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启之后,中国共产党对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即转变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道路的探索。深刻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同时探索共产党执政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实现稳固、长足和健康的发展。

中国共产党面临着“四大考验”,排在第一位的是长期执政的考验,苏联共产党执政从1917年到1991年,共有七十多年,在印度独立后的前50年时间里,除1977年3月-1980年1月和1989年12月-1991年6月外,国大党一直处于执政地位。1991年拉吉夫•甘地遇刺之后,国大党内部矛盾重重、人心涣散,在民众中的支持率大幅下降,因此导致在1996年的大选中失败,成为在野党。墨西哥革命制度党自从30年代一直到新世纪初的70多年一直执政,可以说是执政时间最长的。但最终还是下台。

1947年,黄炎培到延安考察,谈到“其兴也浡焉,其亡也忽焉”,称历朝历代都没有能跳出兴亡周期率。毛泽东表示:“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2012年,习近平走访8个民主党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并同各个领导人分别座谈。习近平称毛泽东和黄炎培在延安窑洞关于历史周期律的一段对话,至今对中国共产党都是很好的鞭策和警示。

为了打破“历史周期律”,为了应对四大考验的风险,我们需要一方面加强对三大规律的认识和探索,我们的理论探索和创新也基本上是围绕着三大规律所展开的。另一方面要“另辟蹊径”,走出一条人类历史前所未有的道路,其实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人民民主专政的民主制度,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执政理念。那么,中国共产党对于三大规律的探索是如何进行的呢?

中国共产党的理论话语体系将“三大规律”简化为系列性问题,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每一代领导人对这一系列性问题进行了接力式、递进式的探索和研究,每一次理论创新都是对这些问题认识的进一步深化。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提出了,以苏联经验为鉴,走自己的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率先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进行了回答,他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论,确立了先富带动后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社会主义发展原则和发展道路,以解决温饱问题、实现基本小康为发展目标,力求摆脱“贫穷”和“发展太慢”的局面,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体现出社会主义应有的优越性。大家回想邓小平的一段经典的话,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得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新的历史背景下,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此作为党的执政之基和力量之源,力图通过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最终成功地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事业推进到21世纪。

党的十六大以来,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背景下,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如何发展作为治国施政的核心命题进行理论探索,系统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观点,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创造性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崭新命题。

2003年7月28日,胡锦涛在的讲话中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2016年9月29日,总书记在学习《胡锦涛文选》报告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在讲话中指出,“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把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我们要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结合新的形势,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不断开创我国发展新境界。”

我们可以说,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一次极为重要的理论创新,影响深远。在此,我想大家对于“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会有所印象。

其实在2015年,我们召开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在报告中就已经提到了这样一种目标,他讲: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五中全会同时指出,“以发展理念转变引领发展方式转变,以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是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的治国理政条件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念的最新探索成果,这一新发展理念不仅与科学发展观一脉相承,而且创造性地指出,这一新发展理念的最终目的在于使中国的发展更有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和更可持续。因此,我们看到,从党的十六大到十八大,我们从着重考虑如何实现科学发展,到强调如何实现有质量和效益的发展,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更深入的认识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了崭新的阶段。

毋庸置疑,无论是科学发展观,还是五大发展理念,都是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而展开的,都是为了破除发展障碍,激发发展潜能,加码发展动力,培育发展新优势而展开的,是对三大规律的最新认识成果。

中国共产党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取得的认识成果赋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崭新的内涵。这是第一个问题。

二、从科学发展到有质量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原则坚守和内涵拓展

第二个问题:从科学发展到有质量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原则坚守和内涵拓展。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发展的问题。从毛泽东“社会主义经济法则是发展生产,保障需要。”到邓小平“发展才是硬道理”、江泽民“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自己的发展”和“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胡锦涛“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再到习近平“五大发展理念”。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如何发展、为谁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发展这一基本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课题。围绕这一基本问题,我们党通过理论和实践探索,逐步形成了比较系统、完备的认识,十八届五中全会所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就是对发展问题的最新理论认识成果。

从党的十六大到今天,中国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我们可以称之为“重要战略期”的发展道路,即从“科学发展”发展到“有质量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观实现了发展原则的坚持和内涵的拓展和丰富。这种政治原则的坚守主要体现在坚持发展的人民性,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一)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

关于“科学发展”的内涵,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胡锦涛同志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务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科学发展观着眼于“科学”二字,赋予了中国发展以崭新的内涵。什么样的内涵呢?即不再单纯强调发展的速度,不是单纯强调经济发展而忽视社会发展。而是强调发展的全面性,即这种发展是社会的全面进步,不仅仅体现在经济指标的提升,也体现在社会指标上,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强调发展的协调性,即主张这种发展要统筹中国发展的诸多元素,也就是我们经常讲到的“五个统筹”如统筹城乡发展,城乡一体化和社会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要统筹好,统筹区域发展,中国各地区、各省份的发展要协调起来,处理了多个区域经济增长极和全国经济共同发展的关系,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处理好经济收入提高与社会文明进步的关系,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即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的可承受力、可恢复力之间的关系,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即统筹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两种市场的关系,统筹国内资源和国际资源的关系,最终促进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强调发展的可持续性,中华民族的事业是千秋百代的不朽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也同样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可持续发展强调发展的代际平衡,发展成果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要对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不构成危害,相反内涵地包含着还要为后代人提供更加丰厚、更加优质、更加安全的物质和社会精神财富。这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即全面、协调、可持续。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里的“人”不是抽象的人,而是指最广大人民群众。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我国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必须是人民的利益和诉求。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人民所赋予的,中国共产党的治国理政必须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利益为基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合法性由人民来评判。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再次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观的终结目标是满足人民群众的发展需求,逐步渐进地贴近邓小平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所提出的社会主义本质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因此可以说,社会主义发展的本质论即是发展为了群众、发展依靠群众、发展成果为人民群众所享有,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性政治原则:即它是人民利益的发展过程,也是人民群众物质和文化利益逐步实现的过程。这一根本政治原则从毛泽东时代就已经确立。不管未来的理论创新会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这一发展原则是必须坚守始终的。这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本色的标志,没有自己的利益,只有人民群众利益。总之,科学发展观这一理论成果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它坚持了社会主义的发展原则,同时又实现了发展内涵的深化。让中国的发展更加符合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更加符合人类发展规律,让中国的发展更加科学,更加有方法。

(二)实现有质量的发展

十八大之后,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又将这理论推向了更为广阔的视野,提出了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有效率的发展、公平的发展和可持续的发展。关于实现有质量的发展,总书记在多次场合中阐述这一问题。2013年,总书记对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哥斯达黎加、墨西哥进行国事访问前夕接受了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快报》、哥斯达黎加《共和国报》、《至上报》的联合书面采访时指出,我们不一味追求经济增长速度,而是更加注重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以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习近平在《在学习<胡锦涛文选>报告会上的讲话》中又强调,要“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五中全会提出五大发展理念。其实对于发展属性的要求,就是质量、效率、公平、可持续。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呢?我们看,五大发展理念能够推动实现高质量、高效率、很高的公平性和更可持续的发展。五大发展理念对于发展动力、发展方法、发展保障、发展目的等方面进行了规定。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源泉,创新居于五大发展理念之首。创新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发展和繁荣的不竭动力。国家创新能力的竞争是关未来国际竞争的格局和最终的成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败。这里的国家创新能力不仅仅是指国家能够不断生产和发明新技术的能力,而从更广阔的视野来讲,国家创新能力囊括了制度、理论、道路、方法等多重维度的能力。其中包括新的制度创新,即创新性的制度设计和制度供给,满足中国经济发展的制度要求;新的理论创新,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更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进一步丰富、发展和完善,为我国未来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新的道路创新,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所体现在人民性、稳定性和生态性,成为世界各国的参考和借鉴。正如英国学者马丁•雅克所说,“中国的国家治理体系在某些层面逐渐地会成为西方国家学习的对象。”

五大发展理念第二个方面规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方法论:协调。

社会主义的发展理念倾向于全面、辩证式的发展。这种发展的理念或者发展的方法论源自于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武器——马克思主义。很显然,共产主义哲学所指向的“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这就是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的支撑。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设计,无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是依据这一根本指针,都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中国人民根本利益。

中国共产党将“自由全面发展”的理念进行了中国化的解读。如邓小平指出,“统筹兼顾,各得其所。这是我们历来的方针”到胡锦涛提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再到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五中全会所提出的“协调”的发展理念,它既是一种哲学层面的总结,又是一种方法论层面的表达,即中国未来发展的基本方法是靠协调,主要包括协调政治发展、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文化发展、生态发展的关系,协调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国内外之间,协调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发展,协调当前发展与未来发展等等。

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要学会运用辩证法,善于“弹钢琴”,处理好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重点和非重点的关系。

五大发展理念第三个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持续保障:绿色、开放。绿色发展和开放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永续发展必要条件,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的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是现代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展示。

2013年,总书记在海南考察时就强调: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随着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的提高,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对于绿色生活方式的要求也日趋强烈。

绿色发展关注的是国内资源利用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解决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问题、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问题、短期发展与长远发展的问题,注重的是发展的质量。所以我们必须树立绿色发展的理念,转变经济增长的方式,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这也是五大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发展理念中的绿色理念的启示。

关于开放发展,是关于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协调。两个市场——国内和国外两种市场;两种资源——国内资源与国际资源,注重的是发展的空间。

邓小平曾经指出:“中国是一个大的市场,许多国家都想同我们搞点合作,做点买卖,我们要很好利用。”我们只有国内和国外两种资源用起来、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动起来、国内和国际两个格局活起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持续、永续发展才能够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才能越走越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空间才能越走越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活力和生命力才能越来越强。主动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提高把握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自觉性和能力。

五大发展理念第四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目的:共享。共享的发展理念体现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体现了共同富裕的目标原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属性。

1.共享的发展理念体现了我国发展的社会主义性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没有脱离社会主义的发展轨道。我国是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群众享有主人翁地位。

2.共享的发展理念体现了共同富裕的根本原则。从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开始,到2015年2月27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上习近平所指出的一样,要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3.共享的发展理念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属性。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什么样的政治组织?毛泽东同志说得很明白:“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

习近平指出,满足人民群众热切的期盼,就是中国共产党最大的政治任务。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属性是无产阶级政党,是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代言人。人民群众的期盼是拥有更好的生活,享受更好的教育、医疗、养老等服务。在理论认识和实践操作上,从着重强调发展速度,到兼顾发展质量和效益,是中国共产党对于发展本质和发展方法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现在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可能会遇到一些矛盾和挑战,未来解决这些矛盾和挑战,只有靠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发展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上来解决。这种质量和效益既有一定的速度和规模,同时又要强调发展的公平性、科学性和可持续性。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观

那么到目前为止,我们可以讲,从科学发展观到五大发展理念,我们已经形成了较为系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观的理论内核,这种内涵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本质和方向。

我们的发展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前提下,发展的目的是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其目标和方向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而实现共产主义。我们发展的方向是社会主义的,而不是其他任何一种主义。

当前国内舆论环境错综复杂。近些年来,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等西方错误思潮纷纷涌入中国,国内各种诋毁国企地位、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声音此起彼伏。这种所谓的“发展观”是被西方分化势力所俘获,其邪恶的政治目的表露无遗,目的是将中国引入“改弦易帜”的邪路。未来中国发展必须坚守以下几条政治原则:(1)坚持我国根本政治制度、基本制度和基本经济制度不动摇。(2)坚持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性地位,反对国企私有化改制。(3)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方向。这是第一个层面。

第二个层面,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效率和公平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何为发展的“质量”?目前学术界对于“发展质量”定义尚不清楚,也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从政治学视角来看,发展质量是指一个国家的发展政策和方案符合国家实际的程度、发展措施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程度和水平,以及改革过程和改革结果中所体现出的效率、公平等。其中的关键因素是发展效率和公平性问题。

中国共产党关于评价改革、评价效率,有一个标准就是“三个有利于”标准,这是1992年初由邓小平在视察南方时提出,发展质量的衡量必须坚持“三个有利于”评价标准,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今天强调发展的质量和公平性,是否意味着我们以前的发展没有质量、欠缺公平性吗?答案是否定的。如果对这三十余年发展的质量进行评估,按照“三个有利于”评价标准,实事求是地讲,虽然出现了一些诸如生态破坏、官员腐败等问题,但是总体上中国的社会主义发展是成功的。主要原因如下:

第一,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发展成果。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主要体现在经济上的巨大成功、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设初见成效、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升,这是第一,体现在经济的成果上。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第二,发展效率。在三十几年的时间里,实现了发展质的提升和改变,取得了重大的发展成果。同时强调发展的公平性,让人民共享改革的红利。极高的改革效率体现在仅仅用了短短三十几年的时间就创造了让世人惊讶的成绩,GDP总量、综合国力世界排名和人均GDP都大幅提高,同时集中力量办大事,建造了三峡工程、神舟系列飞船、嫦娥奔月等重大工程,举办了北京亚运会、广州亚运会、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杭州G20等重大国际赛事,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形象。

同时我们集中力量办大事,还应对了国内的自然灾害,比如1998年长江洪涝、汶川地震、甘肃舟曲泥石流、8.12天津爆炸等自然灾害或人为灾难,发展的成果是非常多的。那么发展的公平性体现在,推进教育和医疗体制改革,先后调整个人所得税、取消农业税、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和城市居民收入差距。

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入和拓展,人民群众对于发展质量和发展的公平性期望值越来越高,以前是温饱型社会,人民群众满足于物质的追求,现在人民群众更多的是对社会公平正义、对于政府廉洁,能否为人民服务,能否高效率,包括中国共产党更多体现人民的利益,人民群众的渴望值是越来越高,包括对于改革政策的期待值。

所以在2015年召开的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提出了四个更字:更有质量的发展、更有效率的发展、更加公平的发展、更可持续的发展。所以对于三十多年发展的评价,是有质量有效率的,所以未来发展的质量和效率,因为人民群众对我们的期待更高,所以要做大量的工作。

那么科学发展观到五大发展理念,包含了一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发展的代价问题。

2012年,原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王玉庆在接受《经济参考报》采访时指出,环境损失占中国G D P的比重可能达到5%至6%。中国的工业化发展所产生的环境代价一方面由于中国当前所处的快速工业化的关键期,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我们本身的发展模式所引发的,比如我们长期养成的粗放式、外延式的发展模式,靠大量消耗原材料和资源来实现的粗放式的发展,由于资源利用率较低,造成了不少环境问题。从科学发展观提出协调好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的关系,到位于五大发展理念之后的“创新”理念的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念已经将发展的可持续性与发展的代价问题进行考虑和部署。与发展可持续性密切相连的就是发展代价问题。

关于发展的代价问题,学术界对这个问题早有研究,发展的代价问题是与发展问题本身相伴而生的,关于“代价”的概念,较为普遍的观点认为:代价是指在社会发展实践过程中,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由于社会发展自身所包含的客观矛盾性所造成的某些必然性的付出与损失,以及由于客观与主观原因而发生的与发展目标相悖的不利于社会正常发展的某些消极后果。发展的代价表现为四个问题:经济代价、政治代价、社会代价、生态代价。中国如果不处理好发展代价问题,也会出现问题。从科学发展观到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内涵地也包含了对于发展成本和代价的抑制,力图把发展代价控制在最小范围。

发展的经济代价,主要体现在经济成本和产出的比例关系,资源能源消耗、技术资本的投入、人财物的消耗。2013年,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非物质经济研究中心发布G20国家(除欧盟)非物质经济指数,中国在20个国家中排名靠后,仅居于印度之前。我们提出创新的发展理念,推进科技创新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建设创新型国家,都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这一点,我们很好理解。

发展的生态代价同样也容易理解。但学者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经济增长的GDP中,至少有18%是依靠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透支”获得的。教训也是非常深刻的,比如北京的雾霾等等。

发展的政治代价。2013年,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发表讲话时谈到,“如果仍是粗放发展,经济上去了,老百姓的幸福感大打折扣,甚至强烈的不满情绪上来了,那是什么形势?所以,我们不能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倡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等仅仅作为经济问题。这里面有很大的政治。”比如为了促进地方GDP的增长而导致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政治原则的放松和政策的摇摆。人民群众对于快速的经济发展是否形成了高度的政治认同?如果我们的发展没有让广大人民群众受益,而是形成了党内或某些行业内的利益集团或利益藩篱,失去的不仅仅是民心,有可能还牵涉到政权的稳定。所以说处理好发展的代价问题,也是学术界研究,国家进行提前预防或管控的重要问题。我们需要做的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既要做大蛋糕,又要分好蛋糕,降低政治代价的可能性。

发展的社会代价,改革开放过程,在经济腾飞过程中,在社会上出现了一些令人警醒的问题,比如个人主义盛行、狂热的拜金主义,社会诚信体系缺失,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出现问题,“炫富心态”、“习惯性怀疑”、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和“审丑心理”等等。

中央一再强调,“发展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这是底线。如果是为了发展经济而发展经济,采取过大的改革力度,可能会引发大的社会问题,甚至会影响到社会稳定,对此我们绝不能掉以轻心,要提前预防,避免过大的社会代价。

我们今天对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观,从科学发展观到五大发展理念进行了简要的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介绍,我想很多问题还需要我们继续进行研究,今天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中国与奥林匹克运动会下一篇:中国移动市场营销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