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师德论文

2022-05-07

本文一共涵盖3篇精选的论文范文,关于《高校教师师德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摘要:民族高校教师师德现状比较严峻,加强民族高校教师师德建设,有利于提高教师个人的德行素养,为实现民族团结,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以法治德,是民族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方针。

高校教师师德论文 篇1:

论社会转型期高校教师师德内化机制的构建及其原则

摘 要: 社会转型期,要促进高校教师师德内化工作有效、有序地进行,必须建立健全相应的机制,主要有目标机制、动力机制、导向机制、体认机制、监督机制、激励机制、保障 机制等。同时,在机制的构建过程中必须坚持、把握正确的原则。

关键词:社会转型期;师德内化机制;构建;原则

社会转型期,高校教师师德状况总体上是好的,但也出现了一些失德、失范现象。究其原因,德育界更多地强调的是部分教师的师德意识、师德观念淡薄所致。尽管师德内化是教师 主体自觉能动的过程,但内因必须在外界影响及其机制的合理、有效运行下才能发生作用。这就要求必须重新审视和改革原有的高校师德建设机制,以建立健全适应社会转型期特点的促进师德内化的机制。

一、在师德内涵的解读层面必须把握核心,与时俱进,为师德内化提 供目标机制

内化活动要系统运行,总应有明确的目标,并围绕这一目标而展开。内化活动中的目标就是以世界观为核心的观念体系。这是人们思想的高层次结构,是内化活动的核心部分[1]。具体到师德内化活动中,它的目标则是师德的内涵。师德的内涵一经被广大教师所认可和接受,就会形成稳定的价值观,导引广大教师有目的、有选择地去内化那些与此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当前在高校部分教师出现失德、失范现象,相当一部分 也是因为这些教师在师德内涵的解读层面存在诸多错误倾向所致。这些错误倾向表现为师德的泛 政治化、师德的私德化、师德的人为拔高等。因此,要为师德内化提供合理的目标,必须对师 德内涵进行科学的解读。社会转型期,构建高校教师师德内化的目标,在对师德内涵的解读层面上要坚持把 握核心、与时俱进的原则。因为师德是教师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逐步形成并不断完善的,它既要 承接原有的师德精华,又要体现时代的要求。把握核心,就是要要明确师德是教师从事教书育人 这一社会化劳动的职业道德,其具体体现是“学高为师——师德之基,身正为范——师德之本, 热爱学生——师德之魂”[2]。与时俱进,就是联系当前社会特点,赋予师德的三个层面以新的时代内涵:“学高为师”,就是要求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加强教育 教学理论研究,创造有特色的教学方法;“身正为范”,就是要求教师将才德统一起来,以德率才,以 才养德;“热爱学生”就是要求教师要革新师道模式,以学生为本,创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二、在师德弘扬的价值层面必须突出社会,考量个人,为师德内化提 供动力机制

道德的内化,与一定的利益、需求和价值相联系,没有利益或需求也就没有道德内化 活动的产生。利益或需求的无限性,为道德内化活动提供了不竭的动力。可见,在促进高校教师师德内化的过程中,大力弘扬师德价值具有重要意义。尽管在高校的师德建设中,我们 也注重对师德价值的弘扬,但由于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原因,往往过多地强调社会或集体的 利益和需求,而忽视或轻视了教师个人的利益和需求。这也是导致社会转型期部分教师失德、 失范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当前,伴随着文化的撞击和经济的转型,功利原则正侵蚀着教育教学领域。在部分教师的心目中,“知识就是力量”、“德性就是力量”让位于“金钱就是力量 ”的趋势日益明显。因此,要真正有效地抵制、冲淡经济价值观的侵蚀,使师德价值的弘扬从理想回归到现实,就必须对师德价值的弘扬进行重新审视和定位,其中的关键在于不仅要突出其社会价值,而且也要考量德性对个人的价值。突出社会,就是 要突出强调师德建设对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合格人才和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由于社会道德的具体化及其价值的实现都要靠个体道德活动来承担,这就决定了还要考量师德的个体价值。考量个体,就是要广大教师深刻认识到师德既是其在社会中得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也是自身发展、完善的内在要求。将师德内化为个人道德,既实现了个人同社会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又实现了个人自身的内在统一。

三、在师德典型的塑造层面必须真实多样,先进闪光,为师德内 化提供导向机制

社会转型期,要使师德规范内化为广大教师的个人道德,最终转化为自觉行动,道德人格导向的作用不可忽视。作为规范的内化,道德人格为人们人格的提升和优化提供了模仿和学习的对象。人们正是通过对道德人格所遵循的规范,由人同此心达到心同此理的[ 3]。道德人格导向的核心是先进,即榜样。榜样使理想具体化,赋予理想的东西以现实的特征,从而使其成为有形,从而帮助人们在具体的生活环境中正确地明辨方向与判断 是非。师德典型是具体的、历史的,影响是深远的、持久的。要使师德典型真正能给广大教师以人格的影响和心灵的震撼,则必须要注意典型的真实多样和先进闪光。“真实多样” 中的真实,要求典型人物的树立务必客观现实,不能随意捏造;对典型人物事迹的宣传,必须实事 求是,且具有浓厚的人文关怀,不可完全理想化。多样则要求典型人物的人格不可无“缺陷”,但必须品德、智能和气质是统一的,且在层次上应具有广泛性。先进闪光, 则要求所塑造的典型与一般的教学工作者或教育管理者相比,在师德践行上确实能起表率与示范的作 用,能给广大教师以深刻的影响。

四、在师德培训的教化层面要以人为本,丰富生动,为师德内化提供 体认机制

道德内化过程是个体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们经历了注意、理解、接受三个环节[4]。注意环节,除了可由个体自身特殊的情感和兴趣所致,道德 价值的阐释和典型的塑造也能达到。而理解和接受环节的实现,则更多地取决于外部刺激的信息是 否基本符合个体原有的认知结构,以及刺激的方式是否科学合理。因此,要使德育内容真正融入到个体的思想道德图式中,德育者必须有意识有计划地传导、灌输德性修养的理论、思想和知识。这就要求在德育内化(包括师德内化)过程中必须注重体认机制的构建,以使德育对象对教化的内容、体验的内涵得以认同和接受。社会转型期,在构建师德内化的体认机制中,要使广大教师对师德教化的内容不产生抵 触、厌烦情绪,就必须在培训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和丰富生动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就是要将广大教师的利益需求、人生发展、文化提高、道德修炼、理想追求等作为师德教育的基本出发点和立足点,从而产生教育内容的接近性、体验性和效用性。坚持丰富生动原则,就是要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着力研 究怎样让广大教师有一个幸福、快乐的从教氛围,如何增强广大教师的师德能力、道德选择能力以应对各种不良诱因的侵蚀,如何提高广大教师的竞争合作和自主创新意识,如何开展多 样的教育实践活动,以使广大教师获得情感体验,加深对师德内涵的理解。

五、在师德考核和评估层面必须科学系统,切实可行,为师德内化提 供监督机制

师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塑造广大教师的良好师德素质,而良好的师德素质的外在表现就是良好的行为及其结果。这就决定了判断一个教师是否具有 良好的师德,必须对其行为进行考核评估。考核评估,对教育管理者来说可以检验其教育管理的效果,从中找差补缺,以便对教育管理进行调控;而对受教育者来说,则产生了一种无形的监督压力,促其加速内化进程。当前社会转型期,在对高校教师的师德考评中由于考核 的标准和内容往往缺乏科学系统,缺乏量化指标,所以以偏概全的现象时有发生;另外管 理者思想上的“官本位”意识,也时常造成角色上的越位,致使内化的监督机制运行效果不明 显。针对当前社会转型期的特点,构建运行良好、效果明显的师德内化的监督机制,必须在 师德考核的评估层面坚持科学系统、切实可行的原则。科学系统,主要指相应的师德评估指标 要完善,相应的师德评估程序要健全。这就要求必须结合各自学校的实际情况和高校教师的工作特点尽可能量化、具体化评估指标;另外在评估程序上,可通过学生主评、教师自评、同行互评、师德考核小组总评等多个层次相结合 的方式来定期考评教师的师德表现。切实可行,主要指师德评估标准、程序务必具有较强的可 操作性,切忌无形中将其“虚化”。

六、在师德践行的奖惩层面必须客观公正,赏罚分明,为师德内化提 供激励机制

思想动机是行为产生的直接原因,而动机的形成除了内在需求外,还应具有能满足需要的外部刺激条件。当前社会转型期,随着人们的思想意识向现实的利益端点移动,空洞的说教往往收效甚微。这就要求必须从人们的内在需要出发,引进竞争激励机制,以调动受教育者提高思想觉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社会转型期,建立健全师德内化的激励机制,必须要在师德践行的奖惩层面坚持客观公正、赏罚分明的原则。客观公正,是要求奖惩即激励的标准要明确,具体到激励的方向 上要与提高广大教师的师德素质、增强广大教师师德践行的积极性这一目标相一致;具体到激励的强度上要根据社会转型期及广大教师需要的特点,综合运用多种激励形式,以形成整体的激励效果。赏罚分明,则要求惩罚或激励的执行层面,要把奖惩措施真正落实,使其确实发 挥良好的作用和效果。对于践行师德规范者,可以从职务升迁、职称评聘、生活待遇等方面给予破格待遇,使其有成就感、荣誉感而增加继续前进的动力;对于违反师德规范者,要给予恰当的警戒 以至惩处,以使其能产生警示作用。

七、在师德建设的工作层面必须职责明确,齐抓共管,为师德内化提 供保障机制

社会转型划,促进高校教师师德内化本质上是一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问题是由谁来领导和如何领导的问题。这关系到教育的性质和方向。另外,促进高校 教师师德内化本身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对象复杂广泛、内容丰富、随机现象多等特质,需要协调各方面的力量才能做好。在当前社会转型期,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一些高校领导存在着“科研是硬道理,教学、育人是软任务”的认识,教师的师德工作一定程度上被轻视或忽视。所以,要给师德内化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和对师德内化进行方向性的调控,必须建立健全组织保障机制。社会转型期,建立健全师德内化的保障机制,在工作层面必须坚持职责明确、齐抓共管的原则。职责明确,就是高校各部门在将促进高校教师师德内化视作一项政治任务的前提下,要明确各自的具 体职责,分头抓紧抓实。另外,职责明确对领导干部来说还应注重自身的师德建设。齐抓共管 ,就是要倾全校之力、积多日之功保证高校教师师德内化工作顺利和持久地进行。

参考文献:

[1]黄世虎,陈荣明.试论思想教育过程中的内化机制[J].理论月刊,2001(3) .

[2]刘尔英.师德之现实判断[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4).

[3]姜朝晖.论榜样人格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中的功能和作用[J].毛 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8(2).

[4]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81.

〔责任编辑:杨唯真〕

作者:朱庆跃

高校教师师德论文 篇2:

民族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的法治方法

摘 要:民族高校教师师德现状比较严峻,加强民族高校教师师德建设,有利于提高教师个人的德行素养,为实现民族团结,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以法治德,是民族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方针。在以法治德方针的指引下,民族高校制定和完善合理的师德评价标准,突出重点、逐步推进师德建设,采取以自律为主、他律为辅的工作方式,对民族高校师德建设卓有成效。

关键词:以法治德;民族高校教师;职业道德

一、民族高校教师师德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化,民族高校对教师的准入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一大背景的推动下,民族高校教师队伍的素质也越来越高,整体的职业道德水平也逐年升高。但是,我们也应该注意到,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网络技术层出不穷,在各种利益诱惑下,也有部分教师存在理想信念模糊,敬业精神动力不足,职业道德淡化等情况,这对民族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是一个阻碍。

从1980年至今,我国与高等教育有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已达12部之多,特别是《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的出台,给高校教师师德明确划出在日常工作管理中的“红七条”,并建立了针对教师师德的问责机制,建立健全了高校教师违反师德行为的惩处机制,有利于高校教师师德建设向良性方向发展。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的是,“红七条”的出台不仅降低了高校教师群体的社会形象,也反映了我们部分高校教师师德的缺失,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的法治化已刻不容缓。本文从师德与法治的辩证统一关系着手,希望给高校教师的师德建设提供有价值的方法。

二、师德与法治的关系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在职业生活中所应遵循的基本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时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德的总和”;。法治与人治矛盾的对立与统一,虽然法治是治理国家非常重要的手段,但落到实处还是要依靠人。在师德建设中,法治重要的手段和方式,同时师德也是法治的最终目的,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我们通常认为,师德就是道德的一种,道德要求高于法律要求,因此,师德就是自我约束,在范畴上属于自律;法律是最低的道德底线,由国家机构是强制执行,具有强制性,在范畴上属于他律,自律和他律不同,法律与师德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他们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所以法治不能替代师德的教化。这是一种片面的认识,他将师德与法治割裂开来,忽略了师德教化也需要法律手段来实行的这一事实。民族高校的师德教化,涉及到方方面面,要是没有法律的约束,只能是空洞的说教,根本没有实际效果。法律是一系列的规则,我们可以通过制定和完善法律,通过法律的强制性来调整日常的行为规范,间接规范人的思想道德品质,让法治贯穿于师德建设的始终。我国已经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也不断的完善,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也不断法律化、规范化、制度化,师德建设在实施中有了国家机关的保障,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三、民族高校师德建设的方法

;通过对师德和法治关系的论述,我们可以很清晰的看到在民族高校的师德建设中,是离不开法治的支持的,我们要坚持“以法治德”。那在民族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中,我们如何做到以法治德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到。

1.根据有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制订合理的师德评价标准。民族高校的教师团体构成复杂,但其身首要身份还是是高校教师,我们不能因为其其他身份就降低对其职业道德的要求。我国与高等教育有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越来越完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等12部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这些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都有涉及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容。因此,民族高校有必要根据有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并结合自己学校实际情况建立一套规范的师德评价标准,做到有法可依。比如,民族高校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师德师风建设评价标准,然后,对符合或超越标准的教师给予奖励,对背離这个标准的教师应该予以惩罚,这都有利于师德师风建设的发展。

2.突出重点、逐步推进师德建设。民族高校在师德建设过程中的重点是要以法治德,树立榜样的力量。在平时的教学管理中,对党员教师和高级职称的教师要提出更高的要求,让他们成为师德建设的先锋和模范,鼓励其他教师向先锋模范学习。同时,在学校的各项评优活动和年度考核中,民族高校应该把师德师风作为重要条件和主要指标,让教师们意识到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努力向榜样看齐,做到以德促教,形成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民族高校在师德师风建设中,不但要规范和强化管理制度,还要把为学生服务作为重点,宣传正能量,比如黄大年同志的事迹,用榜样的力量激励教师爱岗敬业、热爱学生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3.注重思想道德教育,培养自律精神。高校教师自律精神的培养过程,实质就是民族高校开展以师德建设为核心的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它是第一位的,它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向”,自律就是内因,它决定着高校教师的师德发展趋向,自律精神的培养离不开自觉,而思想道德教育有助于自律自觉的培养。思想是人的动力源泉,作为民族高校的教师,应该熟悉学校的定位,把师德建设提高到更高层次。民族高校的师德师风建设关系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时也是对所教学生个人的前途负责。各民族高校应该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把这项工作当做政治任务来抓来管,才能做得更好。

4.注重法律的强制性,发挥法律制度的约束作用。在师德师风建设中,我要注重法律的作用,把法律作为基本遵循,让法律法规和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成为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标准,让遵纪守法成为日常行为的取向,深入人心。这种利用法律的强制手段来实现师德师风建设的方式,就是利用外在环境来改变内在自律,亦即外因影响内因。马克思唯物主义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发生变化的内在因素和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外部原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外因,即是他律。当然,在师德师风建设中,他律带来的结果有好有坏,我们不能一味的依靠外因。他律要想在师德建设中带来好的结果,除了坚持以法治德外,还需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现今我国有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不断补充和完善,这就为师德师风建设的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提供了法制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制定出来后,需要组织的有效监督与调控,保证实施,只有良法不断完善并有效实施,才能起到好的作用。

总之,民族高校由于其复杂性,其师德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必须在以法治德的基础上,以自律为主、他律为辅,逐渐实现师德建设水平,为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5年修订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8月.

[2]李太平.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修订版)[M].2011年5月.

[3]张民权.高校教师师德建设刍议[J].科技信息,2011(35).

[4]杨俊华、孙玺龙.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的法治思考[J].政府与法治,2011年10月.

作者:张慧

高校教师师德论文 篇3:

地方高校教师师德评价体系的构建

摘   要: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构建地方高校教师师德评价体系的根本原则,对地方高校教师师德建设及学校发展意义重大。本文针对地方高校师德评价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就如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构建完善的地方高校教师师德评价体系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 地方高校    师德    评价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师德,即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从事教育活动过程中,所应遵循的调节教师与学生、教师与集体、教师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比较稳定的行为规范和所应具备的道德品质。它规定了教师以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态度作风、行为准则去调节教育过程中的各种关系,完成教育工作,为社会尽职尽责”[1]11。地方高校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师师德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重大影响。因此,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构建完善的地方高校教师师德评价体系,对促进地方高校发展、教师自身素质的提升及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意义重大。

一、完善的地方高校教师师德评价体系的重要意义

所谓师德评价是“依据一定的道德标准,根据规章制度、社会舆论、传统习惯、思想信念等,对教师的思想,态度以及行为所表现出的道德状况进行一定的评价,并表明褒贬态度的手段和过程”[1]179。完善的师德评价体系在师德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首先,完善的师德评价体系是地方高校教师素养提升的保障。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教师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改变。受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潮的影响,某些教师在物质上过分追逐而忽略思想上的提高。完善的师德评价体系就如一面镜子,既能使教师很好地对照自己的行为,时刻保持警醒,又能督促和约束教师规范自己的言行,提升自己的职业道德素养。

其次,完善的师德评价体系是地方高校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基础。“学生所接受的不仅是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同时还应有教师对其为人处世乃至道德观、世界观的影响”[2]。大学生虽然已经具有一定的分析判断能力,但其心智还不成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仍处于形成时期,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作为承担着教书育人重任的地方高校教师,其学识水平、德行素养、言行举止、待人接物等对大学生做人、做事、做学问有着潜移默化的重大影响。因此,完善的师德评价体系有利于培养高质量人才。

最后,完善的师德评价体系是地方高校健康发展的关键。地方高校学术地位的提升不能仅依靠科研数量,更要注重科研质量,只有二者同时发展,学术水平才能上升,所以教师的科研态度至关重要;社会对地方高校的认可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所培养的学生的素养,而学生素养关键在于学校的师资水平……因此,地方高校无论在学术水平、教学质量、学生素养、就业等方面的提升,核心还在于教师。只有教师思想素质、专业素养、敬业态度等方面提升了才有利于高校良性发展。完善的师德评价体系,是教师素养的保障。

二、地方高校教师师德评价现状及存在问题

2014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会上强调:“合格的老师首先应该是道德上的合格者,好老师首先应该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然而,当前某些地方高校教师师德状况堪忧,为此,2014年10月9日,教育部出台《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划出针对高校具有警示教育意义的师德禁行行为“红七条”。2015年3月20日,教育部前部长袁贵仁再次强调要落实高校师德建设的“七条红线”,为完善高校师德评价体系提供了依据。

当前,某些地方高校师德评价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评价内容空洞,形同虚设。

地方高校对教师的考核大多从德、能、勤、绩四个方面进行,然而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有些学校却对这四个方面没有设置科学、合理的考核权重,往往是重“绩”轻“德”。在“绩”的方面,着重考核教师的科研完成状况,通常从科研数量、级别、经费数额、获奖等级等进行明确的指标细化,并与教师的收入、奖惩、职称评定等挂钩。而在“德”方面的考核标准大多较为笼统,缺乏细化的评价内容。这样的考核机制导致教师把更多的精力投入科研,而教书育人上的投入则相对较少。

2.评价方法主观性强,结果难以客观、公正。

目前地方高校师德评价以定性评价为主,主要包括自我评价、同行评价、领导评价和学生评价四部分。自我评价是教师个人对自身的评价,自然主观性很强。同行评价基于人际关系的考量,评价者往往回避缺点,避重就轻。领导评价大多从主观感受、个人好恶上进行。学生评价,从一定程度上讲最能反映教师教学质量及师德,可是学生评价最大的问题在于,“有的学生认为管理不严的老师是好老师,有的认为考试宽松的是好老师,甚至有学生把不认真上课、教学随意的视为好老师……因此,往往教学严谨、管理严格的老师评价分值比较低”[3]。而简单的打分排名对这部分教师会造成不公,影响他们的声誉。这样的评价体系缺乏客观、科学、定量的指标,主观性、随意性强,因而其评价结果难以保证客观、公正。长此以往,会挫伤教师教学工作的热情和责任心。

3.评价反馈机制不健全,难以发挥实效。

目前,某些地方高校特别重视对教师的科研考核,却疏于对教师师德的考核,或仅停留在履行常规程序,相应的评价反馈机制不健全。师德评价流于形式,走过场,即使在评价过程中发现有教师存在师德缺失的问题,往往也以各种借口息事宁人,大而化之,甚至打着注重科研的旗号对师德问题加以淡化,更谈不上纠错与改正。正因为师德评价反馈机制不健全,惩戒不到位,一定程度上纵容不正之风的蔓延,师德滑坡,导致恶性循环。

三、完善的地方高校教师师德评价体系的构建

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指导。

党的十八大从社会、国家、公民三个层面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地方高校教师师德评价体系的构建必须以此为根本指导。师德方面首先要从公民层面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要做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爱国方面,要遵守《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在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爱国守法,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国情怀和遵纪守法,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敬业方面,要对教育事业有强烈的责任感和积极的态度。要热爱教学、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保持高度的工作热情,要给学生传递正能量。诚信,就是要真诚守信。教书育人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播者,又是学生道德的启蒙者、塑造者,更是学生学会做人的表率。正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地方高校教师无论在教学、科研还是其他活动中都应实事求是、踏踏实实,不投机取巧,为学生率先垂范。在言表风纪方面符合道德要求,语言规范健康、教态高雅大方、仪表朴实得体、科研行为端正。友善方面,要求地方高校教师对同事、同行要谦敬礼让、互帮互助、团结合作。对学生要有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及心理状况,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帮助学生成长、成才。

2.完善的师德评价体系的构建。

(1)建立科学的师德评价指标体系

科学的师德评价指标体系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指导,要细化、具体、可量化,体现公平、公正。在爱国守法方面,可以设置在教育教学中言行是否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有无反党、反社会言论,是否依法从教等指标。在爱岗敬业方面,可从衣着打扮、言行举止是否合乎教师身份和职业道德要求;教案准备、讲课态度、教学基本环节的履行是否到位;对教学纪律的遵守;是否关爱学生、以育人为己任、坚持不断学习、创新教学方法等方面设置指标。在诚实守信方面,重在于考核是否有学术不端行为等。在团结友善方面,从尊重同事、关爱学生等方面进行考量。

(2)成立专门的师德评价机构

为保证高校师德评价工作的公平、公正、客观,地方高校应建立专门的师德评价机构,由该评价机构具体实施全校师德评价的考核、反馈、监督、落实。师德评价机构可以聘用具备较高素养的离退休教师。其成员应是德高望重的教育教学方面的专家,职业道德高尚,作风扎实,有正义感、有权威性,是广大教职员工所认可的。由他们组织并具体实施师德评价工作,并保证其工作的独立性。

(3)科学分析师德评价结果

地方高校要建立多层面、多渠道、广泛的师德评价参与机制,相关主体都应参与师德评价工作,各部分的评价结果应确定科学的权重系数。整个师德评价体系运行的过程要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评价小组必须严格对各类评价主体的评价过程及结果进行审查,判断其是否遵循相应的评价标准,考核的方法及手段是否合理,评价的结果是否反映的是真实的教师师德,将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要特别重视部分学生缘于教师的严格管理而出现的报复性恶评。对此类评价结果尤其要进行认真分析,深入调研,去伪存真,防止不实的评价结果对教师带来不良影响甚至是伤害,创造风清气正的教育教学环境,切实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

(4)建立完善的师德评价反馈机制

地方高校师德评价的目的在于及时发现教师师德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督促评价对象纠错,避免进一步恶化,从而优化教师队伍,提升育人环境和质量,维护地方高校的声誉。所以师德评价结果必须发挥实效,形成考核—反馈—矫正的模式,而且这一模式的每个阶段都要具体落实到位。师德考核要真正发挥导向作用,就要将师德评价结果广泛应用于教师录用、日常考核、职务晋升、职称评定、评优评奖等方面。对于优秀的教师要通过各种方式大力宣传、树立为标杆,在各方面加大激励力度;对于存在问题的教师进行教育并限期纠错,要有相应的惩罚措施并严格执行,不能姑息。

参考文献:

[1]《教师职业道德》编写组.教师职业道德[M].西北大学出版社,2011,(7):11.

[2]张素.刍议如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师德建设[J].改革与开放教育论丛,2015,(1):103.

[3]郑秀明.关于高校师德师风评价体系的思考[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13,(11):75.

作者:刘娅凤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传播分化研究论文下一篇:宴饮礼仪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