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调研总结

2024-05-13

大学生就业调研总结(精选6篇)

大学生就业调研总结 第1篇

大学生就业调研总结报告

个人认为大学生就业问题是每个大学生应该关注的话题。不管是刚开学的新生,还是大二大三的老生,都应该关注一下未来的就业问题。掌握先机,才能从容不迫。

每次上课,老师都会跟我们说:“随着全球电子商务高速增长,我国电子商务也急剧发展,使得电子商务人才严重短缺。我们电商人才不怕找不到工作。”然而,通过这次的电子商务专业近几年就业形势分析,我知道了事实并非如此,近年来电子商务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率仅为20%。

为了给电子商务专业在校生未来就业前景一个很好的参考,我们小组特此做了这个电子商务专业近几年就业形势分析调查问卷。这个问卷以后必然会跟我们切身相关。早做好准备,早明白企业等用人单位需要的是什么样的人才,朝着这个目标努力学习,才不会一毕业就失业!

从问卷中我们会发现50%以上的师兄师姐认为电商专业找工作难,而认为容易的只有5%。对此,我觉得既然我电商专业的人才市场需求量大,但找工作还是那么难,主要原因还是我们对专业的精通程度还不够,致使不能很好的使它为我们所用。只要我们在大学中,学好自己的专业,多做练习,学得精通,这样才能使它在我们找工作时起到桥梁的作用。

通过调查分析中师兄师姐对我们的建议是应努力学好专业知识,好好学习。我明白了就业的确是我们人生中所面临的一大挑战。要想从容地应对这一挑战,我们必须从现在开始全力以赴,好好学习!

虽然上面的感想可能有些讲的都是些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得到的话,但通过这次调查我进一步明白这些话中的道理,我希望自己在今后只剩下不到一年的大学生活能记住这次社会实践及从中得到的知识,不要辜负长辈的期望,为自己,为父母好好努力。

另外,通过这次集体活动,我明白,团结就是力量。在一开始,我就把任务落实到每个人身上,分别做自己的工作。通过我们小组的团结协作,我们一起完成了问卷的编制、调查、数据统计及整理。其中,从刚开始的编制问卷、问卷调查到最后的数据分析,都不是容易的事,我是向去年做过的师兄师姐请教,用了问卷星这一软件做出来的。

最后,总结一句,团队的力量很重要,一个人做不了太多的!

大学生就业调研总结 第2篇

学生就业一直受到学院高度重视,提高学生就业能力,能够找到与所学专业特色的对口工作,一直是就业的头等工作,要抓紧落实到实处。汽车系为毕业学生能够提供广大的就业空间,落实以及能够更好的指导学生的就业工作。我最近受学院,系部的委托赴库尔勒,阿克苏,喀什等地区、进行了实地的就业调研工作。现将我的工作情况做以汇报及总结。

调研工作总共分以下方面进行了考察。现在汽车行业所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有哪些要求,具备哪些技能,以及人才的供求情况。首先我对库尔勒市区的一些4S店以及大型的汽车维修厂进行了考察,就目前汽车专业的就业工作和人力资源部经理进行了有效的沟通和交流,也了解了员工的工作情况。我来到花通丰田4S店,对整个店面以及维修操作间进行了参观,经理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人力资源部领导向我讲谈了企业目前员工的情况,新来的员工的流动性比较大,动手操作能力比较低,不愿从简单的低层的工作做起,出现了频繁跳槽的现象,使得企业不能对人员很好的调配和安排,实现不了人员匹配,责任到岗。现在需求的人才要对专业有专一性的认识,对汽车的某一方面特别的精通和深入的研究,要有很强的塑造性,还有挖掘的潜力,值得企业对其进行深入的培训,提高工作的能力。另一方面就是不管大专学

历还是中职学历的都有很大的需求,要求的就是学生的素质要高,服从企业的有关规定。

还有就是企业建了自己的用人制度,对员工进行有关的资格考试,建立了完善的用人管理制度。企业不仅需求维修人才还需求一些销售,管理,车辆保险方面的人才。

对库尔勒考察完后我一行来到阿克苏,喀什一些大型4S店及汽车超市进行了考察,每到一处都会给我带来新的感受。如阿克苏目前5S店,和汽车超市发展比较好,喀什周边7个国家想领有两个口岸好多国产车通过这些口岸输送到国外。总的来说这些企业目前还需大量的人才进驻,各个企业都出现了人员流动性比较大的情况,新来的员工动手操作能力比较低,也没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很难适应工作。从对多处企业的考察,大多数的企业还需要很多的人才,例如配件销售,前台接待,电控维修,汽车保险,汽车板金技术等方面,而且对双语人才需求较大。企业领导讲,没有工作经验并不要紧,可以在以后的工作慢慢的积累,最重要的是学生能够将理论与实践能够很好的结合起来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动手能力要强。要爱岗敬业,不嫌弃是低层的工作,能够从简单的工作做起。从每个企业的领导所讲的可以看出,足够说明一点就是汽车维修销售方面还有大量的人才缺口,有很大的就业挖掘潜力,前景一直很好。

企业也提了很多的很好的建议,如喀什汽车行业建议学院

能否开设俄语,巴语课程

值得我们去借鉴采用。建立专业的培训班,设置有关的企业奖学金,建立顶岗实习基地。对学生进行专业的培训,学习与实践进行很好的结合。培养出企业所要求的人才,进入企业后立即能够进入到工作中去。提议我们要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加强民族学生汉语水平,能够开设俄语课的学习专业俄语。学生在学习好专业理论的同时,要让学生及时的走进企业,了解企业文化及用人理念,了解企业要求员工所要掌握那些能力及就业的基本素质。学生可以对自己有一个充分的认识,根据自身的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以便加强自身的学习,全面提高,适应企业的工作环境。总的来说就是要让学生全面发展,在学习好某一专业的同时,也对其他方面进行有效的学习和了解,这也学生就业的时候才能够运用自如。也要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及文化修养,要文明工作,礼貌待人。有很强的敬业奉献精神,认真负责的工作热情,能够团结协作,精诚所至。

企业的这些建议意见给我们指明了方向,也为学生能够及时很好的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现在,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怎样培养出适合企业就业的学生,做到人才匹配,这是作为就业指导工作值得思考的问题。我们现在要做的是按照强企业的相关要求结合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培训,适合企业的用人理念,与市场接轨。着重培养学生实

大学生就业调研总结 第3篇

关键词:杭州应届大学生,就业现状,调研

浙江是中国经济增长最快、市场容量最大的地区之一。作为其省会城市的杭州, 其经济发展速度同样处于国内领先城市的行列。2012年4月, 杭州人均GDP已突破8万美元, 达到中上等国家和富裕国家临界水平。[1]杭州本身特有的人文传统、经济特色和地理优势使其经济发展有了其独特的优势, 而充足的高素质人才供给则是杭州经济发展的软实力。素有“人间天堂”美称的杭州, 其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不仅使浙江省内高校毕业生趋之若鹜, 更加吸引了大批省外毕业生, 包括大量国内尖端领域的博士甚至海归人员。这些优质人才的大量涌入给杭州经济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同时也大大增强了杭州市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虽然如此, 杭州人才市场需求与供给存在的不平衡现象, 不仅是部分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 更有一些企业招不到合适的毕业生。本文通过对杭州高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分析新形势下杭州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对大学毕业生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调查采取调查问卷的形式, 问卷的填写采取不记名形式, 从而使问卷结果相对客观真实。我小组调查人员将300份《杭城高校大学生就业需求情况调查表》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发送到杭城各大高校对在校大学生进行调研, 共回收262份问卷, 回收率为87.3%, 其中250份有效。

2 调查内容

以在杭近30所普通高校的在校大学生为例, 对其学历背景、考证现象、就业形势、就业期望、应聘筹码、创业探索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

3 调查结果

3.1 学历背景

参与调查的对象当中82.35%为大学本科学生, 1.96%是研究生以上学历。在这些人当中, 75%的学生成绩在平均成绩上下五分波动, 只有不到6%的学生成绩不合格, 说明学校和学生重视文化基础知识教育, 大部分学生掌握了大学时期的知识。超过70%的学生认为将来的择业方向要与现所学专业对口, 这说明大学生在选择所学专业时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做了大致的规划, 有利于日后顺利找到理想工作。但这种某种程度上也限制了就业的选择, 产业整合增加了综合性人才的需求, 要求其具有不止一种的专业知识。调查发现确有超过一半的人认为第二专业也是非常重要的, 并且也选择了读取第二专业, 在拓展知识面的同时也是希望能够拓宽就业面。

3.2 证现象

考证热已经不是大学生就业的新话题了, 在我们的调查结果中也明确地显示出来, 考证热现象依然存在。近100%的大学生有过考证经历, 其中86.27的人认为考取相关的专业技能。证书对其职业应聘有所帮助, 是具有相关专业能力的一种证明, 只是因证书权威度和工作岗位的不同对就业帮助的程度不同而已。

3.3 就业形势

调查发现78.3%在杭高校大学生都计划留杭工作, 其中68.63%的学生仍然认为就业形势严峻、就业难, 只有15.69%认为目前国内就业形势良好。可见目前的就业形势增加了大学生的就业压力, 学生对日后就业工作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 就业信心欠缺, 这也是造成企业招聘情况与就业现状存在一定差距的因素之一。

3.4 就业期望

在就业初期期望的调查中, 大部分大学生都将自己毕业后一年内的薪资水平定位在3000~5000元之间, 且要求所在企业的工作环境良好。就业期望值过高是目前杭州高校毕业生存在的普遍现象。

3.5 应聘筹码

大学不仅是学生对文化知识进一步提高的阶段, 也是大学生在步入社会, 走向工作岗位之前, 从学生到一个社会人转变的阶段。大学校园内有多样化的大大小小活动, 不论是学校、班级还是一些协会组织都给予了每一位同学积极参与、展示自我、提升自我的机会, 这对日后的职业工作有很大的积极作用。相对其他活动, 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更有效地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学校领导、老师的帮助下, 能及时纠正实践中的错误, 找到高效完成工作的方法。参加过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中有79.5%表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益匪浅。

调查发现还是有将近23.53%的同学表示从来没有在校内担任过任何职务, 也没有想参与这样的一些活动。84.31%选择利用课余时间在校外兼职, 而且在他们看来通过兼职的方式既可以赚钱减轻家庭负担, 而且可以帮助学习一些专业技能, 积累经验为就业做准备, 在另一方面也可以充实自己的课余生活, 拓宽自身的交际面。

3.6 对创业的探索

创业是一条充满挑战且极其艰苦的持久战, 同时如果创业之路走向正轨的话, 不但能够摆脱永久为别人打工的命运还可以获得高额的利润, 所以在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 有74.51%的人想过要自己创业, 可是仅有9.8%的同学已付诸实践, 正走在创业的道路上。剩余的绝大多数同学还只是处于空想阶段或已经打算放弃。与此同时, 这些想过要创业的同学们几乎都认为有过创业经历将会对以后就业有帮助。

在被调查者在被问及企业对求职者要求怎样的素质能力时, 每个人多多少少都会给出一些答案, 但都是极小的某一方面, 很少人能够给出较为宽泛、全面的答案, 确切地说, 单凭着我们具备我们认为应该具备的那极少的有关能力是远远满足不了现代化企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

总的说来, 大多数大学生为了毕业后能够找到自己相对满意的工作, 会将自己的大学课余生活积极投入与校园活动、兼职、考证、创业等中去, 目的都只是希望能为应聘加分, 却很少人真正去想过自己真正适合的有哪些, 大多数只是人云亦云或是只停留于个人的主观臆断中。企业要发展必然离不开具备基本的素质技能, 就像被调查者所说的专业知识、团队合作意识、学习应变能力、创新能力、交际能力以及认真负责、积极勤恳的态度等等, 虽然根据企业性质的不同所要求员工具备的相关素质也有所差别, 但是大多数要求都是近乎一致。

4 问题与建议

4.1 问题

通过以上对大学生和企业的调查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校大学生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1) 大学生对于考证过于热衷。

(2) 大学生的生活过于安逸, 处在校园里的学生远不知社会上的辛酸, 急功近利。

(3) 学生的综合知识有所欠缺, 对于专业以外的知识了解不够, 社交能力有待提高。

(4) 创新能力不足、墨守成规是大多数学生的特点之一。

4.2 建议

根据近年来对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和企业单位的用人情况调查分析, 表明现代化企业对就业者的文化素质和知识结构的要求越来越高, 一方面表现在要有较高的现代化科技技能及较强的现代科技知识适应能力;另一方面还要体现个人特长:

(1) 宽厚而扎实的基础知识。基础知识是先进科技的躯干, 是知识结构的根基。当今中国,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和经济的快速发展, 企业对从业者的适应性要求越来越高, 毕业生就业后要适应这种变化, 就必须在学校学习期间具备扎实宽厚的基础知识。

(2) 博采精深的专业知识。专业知识是知识结构的核心, 也是科技人才知识结构的特色所在。没有广博精深的专业知识, 就不能成为科技人才。有知方有识, 因此科技人才绝非靠经验, 而在于学习实践和掌握现代化广博的专业知识。就是要求大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和技术要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3) 素质和能力的统一。这种统一是在实践中并通过实践取得成果的现实中表现出来的。要使科学技术知识不至于仅仅停留在观念形态的理论上, 要实现掌握科学技术的根本目的, 就必须把它能动地用到实践中去, 在对所学知识灵活运用的基础上, 进行创新, 让它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每一项工作除了能展示自身的道德素质, 例如态度是否端正, 能否坚持到底, 诚信建设是否完善等。

5综合分析

从高校的人才培养方面来看, 存在着数量增加快而质量提高慢、专业设置滞后于社会发展和毕业生就业能力偏低等突出问题;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方面来看, 存在着人才需求的变化周期快、过分追求高学历和提供的就业岗位有限问题[3]。1999年起全国高校大规模扩招到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人数从160万上升到了915万。[4]高校扩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国民素质, 促进了经济发展, 拉动内需, 但由于教育设施和师资力量增长相对较慢, 使得教育质量大幅下滑, 在某种程度上反而加大了高学历人员的就业压力, 造成浪费资源和效率低下。此外, 不能将高校教育与就业简单的等同起来, 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自身的健康成长, 完成从简单生命个体到社会一份子的转化, 教会人们什么是幸福, 如何去最求幸福, 并在此过程中丰富自我、提升自我、完善自我, 将学生自身的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 才能充分发挥教育的作用, 培养适应社会和谐发展的人才。

从社会人才需求的角度看, 社会人才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在时效上存在一定的矛盾。社会经济发展中影响因素的多样性及其变化的快速性使得人才需求存在即时性和一定的盲目性。而高校人才培养是有一定周期和计划的, 高校不可能及时满足社会对人才的新需求。这就要求企业及用人单位本身具有一定的人才培养计划, 在工作中对人员的知识结构结合企业及用人单位的长期发展进行调整, 这样更有效及时的应对市场的变化。

就业观念也是影响学生就业的因素之一。部分学生和企业过度重视高学历而不关注综合能力, 部分学生还存在进入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拿铁饭碗的观念, 造成有事没人干, 有人没事干这种不对称现象, 是就业难现状的组成部分之一。

参考文献

[1]杭州市人均GDP已达到中上等国家和富裕国家临界水平.http://z.hangzhou.com.cn/content/2012-04/10/content_4143834.htm

[2]庄文举.关于解决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人才需求之间矛盾的对策研究[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 2005年:67-72

[3]方华, 戚明君, 吴一桥.经济转型期浙江人才需求与高等教育结构优化[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年:1-5

大学生就业调研总结 第4篇

关键词: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调研分析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的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其中女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尤为严峻,在录用标准、薪资待遇、应聘机会和升职加薪等方面,均面临着明显的性别歧视,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现象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以葫芦岛市部分高校大四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针对其就业过程中面临的性别歧视问题进行调查研究,以期准确了解当前我国女大学生就业面临的性别歧视现状,为就业反性别歧视的立法和制度制定及促就女大学生良性就业提供依据。

一、调查内容与方法

本次调研以葫芦岛市部分高校大四女大学生为主,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进行。调查问卷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被访者相关信息、对就业性别歧视的基本认知、专业与女大学生薪酬歧视的关系及对性别歧视现象产生原因的看法。调查于2015年12月和2016年6月分两次进行性,共计发放问卷1000份,收回了963份,其中有效问卷为923份,有效回收率为92.3%,并运用了SPSS统计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调查对象基本信息

样本总数为923人,其中文科生451人,占总人数的49%,理工科学生472人,占总人数的51%。在调查的女大学生,已经签约的人数为512人,占总人数的55%,未签约的女大学生为411人,占总人数的45%。

(二)女大学生对就业歧视现象的基本认知

从表二可以看出,95%以上的女大学生都认为就业过程中存在明显的性别歧视现象。即使在同等就业条件下,有85%的女大学生认为用人单位更青睐于男大学生,无论是招聘录用还是基本薪资,男大学生都占绝对优势。

(三)专业与女大学生薪酬歧视分析

表三中,通过对专业与女大学生薪酬歧视的相关检验中可以看出,在0.05的置信水平下,X2的双尾检验值是0.005,远小于0.05的置信水平,说明专业和女大学生的薪酬具有相关性。其中文科类专业女大学生更偏向于认为女大学生在薪酬上会受到歧视,理工科的女大学生对薪酬会受到歧视的看法没有文科生多。这说明相对于理工科女大学生来说,文科类的女大学生认为自己在就业中薪酬方面更容易受到歧视。

(四)性别歧视现象产生原因的看法

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现象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既有应聘女大学生个人的原因,也有用人单位、教育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原因。本次问卷调查,请女大学生选出自己认为就业中出现性别歧视问题的主要原因,调查结果显示如下:80%以上的女大学生认为生理和心理素质较弱是造成就业性别歧视的主要原因,也有超七成的女大学生认为这与用人单位的偏好相关(如图一所示)

三、调查结论与对策建议

调研结果显示,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现象是一种客观事实,且95%以上的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都遭遇过用人单位的性别歧视,女大学生就业过程中遭遇的性别歧视主要体现在薪酬、面试和专业等方面。通过此次调查,可见女大学生对当前就业过程中面临的性别歧视现象非常反感,其中“大女学生心理生理素质较低”、“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内等传统观念影响”和“用人单位偏好”被女大学生认为是造成就业性别歧视现象的主要原因。

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中对女大学生的歧视现象,需要多个层面共同努力解决:从宏观层面来看,首先需要大力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当代大学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缓解大学生就业竞争,从根本上消除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现象;其次,要加强法制建设,在同等条件下,明令禁止用人单位的性别歧视行为;最后,还应当建立健全生育基金补偿和女性就业保障等相关制度,消除用人单位的担忧。从用人单位来看,用人单位应当主动消除潜在用人性别偏好,改善用人机制,对女大学生的工作能力和工作优势进行公平合理的评价。从个人层面来看,女大学生需要主动消除传统“弱势群体”、“男主外女主内”和“男尊女卑”意识,通过不断提升自我工作能力和综合素养,增强自身的就业优势,同男性进行公平竞争。

汽车2011年就业调研工作总结 第5篇

就业调研工作总结

学生就业和顶岗实习一直受到学院高度重视,提高学生就业能力,能够找到与所学专业特色的对口工作,一直是就业的头等工作,要抓紧落实到实处。汽车与机电工程学院为给学生提供更广大的就业空间,创造更好地就业环境,与多家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计划,新疆九连贸易有限责任公司就是其中较典型的一家。新疆九连贸易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制度规范、管理严格,在乌市有一定规模的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2011年6月该公司雕于和董事长会同人力资源部李林燕经理来到我院,与我院洽谈招聘定岗实习学生事宜,经商讨最终确定招收我院汽车与机电工程学院汽车运用与维修、汽车检测技术、汽车整形技术专业35名学生。并于2011年8月3日35名学生全部开始实习2011年8月7日汽车与机电工程学院党支部书记帕尔哈提、负责就业的阿地里江老师一起看望了在新疆九连贸易有限责任公司顶岗实习的35名学生。到公司后李林燕总经理首先陪同看望了我们每个工种和岗位的学生,帕书记对我们的学生提出了要求,要求他们要吃苦耐劳虚心向师傅学习,希望他们能尽快的成熟起来,有独立工作的能力。随后我们和公司的领导召开了一个小型座谈会,在座谈会上李林燕向我讲谈了企业目前顶岗学生的情况,新来的员工的流动性比较大,动手操作能力比较低,不愿从简单的低层的工作做起,出现了频繁跳槽的现象,使得企业不能对人员很好的调配和安排,实现不了人员匹配,责任到岗。现在需求的人才要求对专业有系统的认识,对汽车的某一方面有特别的精通和深入的研究,要有很强的塑造性,还有挖掘的潜力,值得企业对其进行深入的培训,提高工作的能力。另一方面就是

不管是大专学历还是中值学历的都有很大的需求,要求学生的素质要高,服从企业的有关规定。还有就是企业建立了自己的用人制度,对员工进行有关的资格考试,建立了完善的用人管理制度。企业不仅需求维修人员还需要一些销售管理方面的人才。要求学生有扎实的理论功底以便对员工进行进一步的培训。

帕书记也给企业提了很多的很好的建议,建立订单班,设置有关的企业奖学金,建立顶岗实习基地。对学生学习与实践进行很好的结合。培养出企业所要求的人才,进入企业后立即能够进入到工作中去。提出我们将在今后的教学模式中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加强民族学生汉语水平。学生在学习好专业理论的同时,要让学生及时的走进企业,了解企业文化及用人理念,了解企业所要掌握能力及就业的基本素质。学生可以对自己有一个充分的认识,根据自身的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以便加强自身的学习,全面提高,适应企业的工作环境。总的来说就是要让学生全面发展,在学习好某一专业的同时,也对其他方面进行有效的学习和了解,学生就业的时候才能够运用自如。要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及文化修养,要文明工作,礼貌待人。有很强的敬业奉献精神,认真负责的工作热情,能够团结协作。

通过这次调研我们也取得了很多经验,看到了企业对人才的渴望和需求。通用公司针对这35名学生做了专门的培养方案,他们首先对实习生进行培训一周,由他们的资深管理者给学生们灌输企业理念和企业文化,并加强岗位安全教育和指导学生怎样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通过七天的培训由企业和学生共同参与安排每位学生的实习岗位,并且进行轮岗最后确定每一位学生最终适合什么岗位。企业还决定选送在培训中表现优秀的七名学生,到上海进

行进一步培训加强他们的工作能力。新疆九连贸易有限责任公司不但重视学生的技术培训,他们也非常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他们的理念是“育人先育德”。公司派李林燕经理放下手头所有的工作,专门负责管理35名顶岗实习的学生,并准备和学校合作设立学生企业党支部,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

以上就是今年我分院就业调研工作的汇报及总结。

大学生就业难调研 第6篇

一、目前高校大学生就业形势

从1999年开始,高校开始大面积扩招,招生人数以每年60~70万的速度增加,这给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但是扩招犹如一把双刃剑,在给我们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弊端,其中就业难问题尤为突出。

据教育部数据显示,2002年高校毕业生145万,本科生一次就业率为65%;2003年为212万,受非典影响本科生一次性就业率不到50%,后来经过党中央、国务院的全面统筹,最后本科生就业率为70%;2004年为280万,本科生一次就业率为61.3%;2005年为338万,虽然具体数字没有显示,但是通过我所在院校学生就业率来看,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大学生的切身利益,而且关系到国家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的实现,因此必须探寻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以寻找解决的对策,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

2006年8月,27岁的小张从北京一所名校本科毕业3年后,又回到校园里读书。不过这次他不是攻读研究生,而是花两年时间读技校,专门学习一门技术。拿着本科文凭“回炉”读技校,在10年前,这事听起来肯定不可思议,如今却已并不新鲜了。在当前供大于求的就业市场上,技校生成了很多用人单位的“香饽饽”。与此相对,大学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却呈下降趋势。大学毕业生和技校毕业生就业的反差,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面临比较严峻的形势。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不仅是一件关乎千家万户切身利益的大事,更关系到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那么到底怎样看待大学毕业生就业难这个社会性问题呢?

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大,原因何在?

“博士生一走廊,硕士生一礼堂,本科生一操场。一个招聘人数不多的岗位,前来应聘的常常有上百个研究生或是上千个本科生。”这是一位女大学生对某大城市招聘会现场的描述,当今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之大,由此可见一斑。

近几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持续大幅度增长,因而有人就认为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大是高校扩招惹的祸,仔细分析,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前几年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有较快的发展,这是在长期坚持内涵发展基础上实现的,是党中央、国务院从战略和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对国家、对民族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21世纪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各国都在努力培养和挖掘人才,以便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占据制高点。对于我们这样的发展中大国而言,人才资源是我们唯一可以依靠的在未来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本钱。但是,中国目前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仅占总人口的5%左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如美国是35%,日本是23%。同时,接受高等教育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企盼,他们知道,知识就是力量,教育改变命运。不上大学也是要就业的,对于大多数年轻人来说,如果没有经过高等教育阶段的文化、技能培养,在今后,他们的就业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困难。

事实上,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度的增加,是受社会的整体就业环境影响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加大的这几年,恰好是我国总体就业矛盾加剧的几年,新生劳动力就业与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相互交织,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十分尖锐。来自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统计数字表明:虽然2006年城镇安排就业人数创纪录地突破1000万人,但依然还有1400万人待业。2007年可提供的就业岗位总计也只有约1200万个,但新增就业人数达到2400万人。这样一来,劳动力供给严重大于岗位需求,大学毕业生就业空间也必然受到挤压,适合他们的岗位也就面临着激烈的竞争。

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大,原因还在于区域发展差距以及城乡二元结构而导致的结构性矛盾。它表现为“有人没事干,有事没人干”、“事儿多的地方人少,人多的地方岗位少”等等现象。一方面,由于区域和城乡之间的鸿沟,大学毕业生在择业时更多地考虑城市和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众多的毕业生竞争有限的岗位,千军万马挤“独木桥”。国家人事部公布的数据表明,2005年仅北京、广州、上海、深圳4个城市就接收了15个省市10.9%的大学生。另一方面,广大欠发达地区和基层普遍缺乏人才,急需智力投入和支持,但由于分配制度、用人制度、户籍政策、保障制度、编制数量、经费困难等方面的影响,毕业生即使想到这些地方去就业也往往难以落实。这就在客观上造成大学生到西部、到基层就业的空间狭小、渠道不畅,也加剧了毕业生就业的困难。

同时,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大也与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有一定关系。有的高校在招生中带有一定的盲目性,不能敏锐地感知社会需求的变化,从而相应地调整优化专业设置;一些地方高校在扩招后投入跟不上,办学条件相对落后;一些学校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人才培养不能完全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等等。

另外,社会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观念更新滞后。许多人认为上了大学就是“鲤鱼跳龙门”,身份改变了,一定要找个好工作才算就业;很多家长认为,大学毕业生干具体工作就不算体面就业等。导致相当一部分大学毕业生就业预期较高,不能适应就业市场的需要。许多大学毕业生宁肯“漂”在大城市,也不愿到地方、到基层、到中小城市就业。就高不就低的结果进一步加剧了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

令人欣慰的是,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之下,上述问题正在逐步得到改善。

如何帮助大学毕业生跨过就业这道“坎”?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北京市今年有近2万名高校毕业生报名竞争3000个“村官”名额,毕业生可自愿报名到京郊农村担任党支部书记助理、村委会主任助理。山西省今年也招募了8000名“大学生村官”,报名的大学毕业生达到8万人。这是各地根据中央印发的《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出台的鼓励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重要举措,也架起了大学毕业生走向基层广阔天地的桥梁。

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已经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为帮助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迈好走向社会的“第一步”,从中央到地方,从有关部门到社会各方,都在齐心协力,想方设法促进就业。国家和有关部门先后出台实施一系列政策措施,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诸多限制和束缚,着重建立起允许并鼓励大学毕业生合理流动就业的制度环境,积极引导和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到西部建功立业,加快完善对大学毕业生就业服务的体系。如近年来实施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岗计划”、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络联盟、零就业家庭毕业生保底就业等政策措施,实实在在地拓宽了毕业生就业的空间。

尽管如此,还要看到,当前形势下,大学毕业生就业还面临着很多新的困难和问题。大学毕业生就业是一个牵涉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领域的复杂的社会工程,跨过就业这道“坎”,需要政府、学校以及整个社会的积极促进、大力配合,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多措并举、多管齐下。

从政府来讲,要采取更加积极的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政府要通过宏观调控这只“手”,为毕业生就业营造良好的制度性、政策性环境,出台更加积极的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政策,大力深化户籍、人事和用工制度的改革,切实加强政策之间的协调性和配套性;要通过发展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增加就业岗位,积极开发和创造适合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公益性岗位;要综合运用财政、税收、金融等“杠杆”,使各类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民营企业成为吸纳大学毕业生就业的“蓄水池”;要通过创业教育、政策扶持和项目指导,激活大学毕业生的创业热情和创业才智;要通过完善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为大学毕业生求职就业提供更加热情、周到、高效的就业服务和帮助。

从高校来说,要把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摆到学校工作更加重要的位置上。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明确不同层次高校的办学宗旨和目标,高校要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和就业市场的变化,加大学科和专业结构调整力度,坚持招生计划与毕业生就业率适度挂钩,逐步实现由人才供给导向型向就业需求导向型的转化。进一步整合和优化教育资源,着力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同时,全面落实就业的“一把手”工程,确保就业指导服务在机构、人员、经费上的“三到位”,健全就业工作体系;要普遍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对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提高就业指导的“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信息化”水平,努力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和社会适应力。

此外,从用人单位和社会各方面来看,也有责任为大学毕业生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目前,人才市场上很多用人单位都要求有工作经验者优先,明确表示不考虑应届毕业生或者不要女生。用人单位存在的这种错误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毕业生就业。因此,用人单位应该树立正确的用人观念,消除性别、学历等偏见,完善用人机制。此外,广大学生家长和社会各方也要正确看待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更新就业观念,帮助大学毕业生合理确定就业期望。新闻媒体也要通过开展主题突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报道活动,为大学毕业生就业营造有利的舆论环境,不要盲目炒作,制造“就业恐慌”,以免加重大学毕业生的心理负担。

当代大学生应树立什么样的择业观?

小刘是辽宁省某重点高校的毕业生,三年前大学毕业后,一心想留在大城市,结果在连续考研失利、求职碰壁后,最终回到自己家乡的小县城,在一家事业单位找到了一份工作。因为英语好,计算机熟练,没多长时间,小刘就在工作中挑起了大梁,工作自信而快乐。观念一变天地宽。目前,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像小刘一样,在基层找到了施展才华的舞台。

择业观是职业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择业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当前,随着家庭对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投资日渐增大,对子女就业的期望值也相应提高。但是很多大学生对人才市场用人标准和自身条件都不是很清楚,在择业观念上有一定的盲目性。只是一味地追求“我想干什么”,而不考虑“我能干什么”,导致在求职时四处碰壁。因此,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题,也要求大学毕业生自身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要把正确的职业理想与务实的就业定位结合起来。每个大学毕业生都有自己的职业理想,希望找一个满意的职业,作为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平台。对此,我们应予以充分的肯定。但这种职业理想应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如果像有些毕业生坚持“非高薪不干,非大企业不进,非省会城市不去”的择业观念,那恐怕在现实中往往会碰壁。无数的事例说明,只有把自己的理想与国家、社会的需要统一起来,把个人的就业选择同现实的条件结合起来,职业发展才有现实的基点,理想的实现才有可靠的平台。

在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的今天,大学毕业生不能有盲目的优越感,一定要有务实的就业定位,切忌自设“藩篱”,只盯着大城市、大机关、大企业不放,要积极到祖国最需要的基层、西部去,在这片孕育着无限生机和希望的沃土上,接受锻炼、增长才干、实现理想、成就事业。

要有科学的职业规划。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条件,及早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增强就业和创业能力,对于大学生将来能否顺利就业非常重要。对很多毕业生而言,与其说是“就业困难”,不如说是“就业迷惘”,对自己的未来发展缺乏科学规划,这往往也成为他们面对就业压力时感到手足无措的一个重要原因。一次调查显示,62.2%的大学生对自己未来的发展和职业生涯没有规划,32.8%的不明确,只有4.9%的有明确的设计。俗话说,机会总是垂青于那些有准备的人。大学生将来要找到理想职业,首先要未雨绸缪,及早明确职业目标,提前做好职业规划,有针对性地进行知识储备和社会实践;同时,要通过科学的认知方法和手段,对自己的兴趣、气质、性格和能力等进行全面正确分析,认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努力使自己的“长板”更长,把“短板”补长。此外,“有志者事竟成”,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坚持不懈地沿着目标前进,就必然会获得成功。

要有良好的就业心态。就业本身就是一种竞争。由于大学毕业生年轻,往往有急于求成的心理。一旦在就业中遇到挫折,很容易意志消沉,一蹶不振。因此,保持良好的就业心态,对于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也很重要。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毕业生要充满自信,勇敢地去面对竞争,既不能妄自菲薄,缩手缩脚,不敢“推销”自己;也不能狂妄自大,对单位挑三拣四,最终“高不成,低不就”。要清楚地认识到,求职遇到的困难、挫折、委屈是暂时的、在所难免的,一味的抱怨解决不了问题,关键是对待挫折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摆正位置,调整心态,变压力为动力,使自己能从容、冷静地面对就业这一人生重大课题,并作出正确、理智的选择。

此外,还要有创业的精神和准备。目前,发达国家大学毕业生创业率在20%至30%,而我国仅为1%至2%。勇于创业,既是就业的一条行之有效的方式,也是实现大学毕业生人生理想的一条捷径。要进一步完善鼓励大学毕业生创业的法律和政策,加强对大学毕业生的创业指导和技能培训,努力给大学毕业生创业提供更有利的条件。

有句话说得好:“理想的翅膀应插在现实的身上,离开了现实的躯体,理想只是一堆零乱的羽毛。”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认识到,“行行可建功,处处能立业,劳动最光荣”。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只要我们大学毕业生能够转换思维,改变观念,就业之路一定会越走越宽广,我们的理想也一定会飞得更加高远!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探析

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可以从社会原因、学校原因、学生自身原因三方面进行分析。

1.社会原因

(1)对学历的要求 目前一些单位对学历的严格要求影响了就业率的提高。虽说社会上一直流传着一句话,学历不代表着能力,但是在实际应聘过程中,用人单位还是非常注重学历的,大多数用人单位都表明学历本科以上,要是高校则标明只要博士,一些紧缺专业才会注明硕士,这就让许多有能力而学历达不到要求的人望而止步。

(2)对性别的要求 网上流传着“男硕士相当于女博士。”这句话虽说流传于虚拟世界中,但是也如实地反映了现实的就业形势,由于女学生毕业后年纪略大,又涉及到家庭等多方面问题,所以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注明只要男性。这虽然与我国法律明确规定的“各单位在录用职工时,除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严重不符,但是在实际的招聘中这种对性别的要求却存在着。据江苏省的一份调查表明,80%的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遭遇性别歧视,有34.3%的女大学生有过多次被拒绝的经历,这就使得在就业中女性处于弱势群体之列,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率。

(3)对学校的要求 一些用人单位、尤其是好一些的用人单位在招聘员工时会优先选择那些好学校的毕业生,有些单位更是在招聘简章上注明只要某某大学学生。其实,无论是名牌大学还是一般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都会良莠不齐,用人单位不应该只是盯着那些名牌的高校,而忽略了普通高校的学生。用人单位的院校歧视使重点院校的学生成为“受宠儿”而备受青睐,而普通院校的学生则备遭冷落。

2.高校原因

(1)专业设置不合理 目前,一些高校的专业设置存在着不合理因素,很多高校在上一些新兴专业时往往考虑得不够周全,缺乏长远的眼光,往往只盯住那些就业形势好的热门专业,而忽视了冷门专业,这样就会造成一些冷门专业缺人却招聘不到人,而热门专业毕业生又过剩,供给远远大于需求,影响学生就业。

(2)学校对学生的就业指导欠缺 很多学生到了毕业时才想到就业问题,才认识到就业问题与自己息息相关,这与学校就业指导方面工作的匮乏有很大的关系。很多学校没有就业指导课,即使有也不够系统,很多时候就是请一些专家讲一讲就业的形势,或者就业过程中注意的事项就作罢,很难达到指导的目的。

(3)学校教学质量影响了学生的就业 学校的大幅度扩招造成了师资队伍严重不足,有时一个教师担任多门课程,无心搞科研,教学质量的下滑影响到了学生所学知识的提高。而且学校有些课程的设置不注重应用性,脱离了实际,在学校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会很困难,与实际脱节,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学生的就业。

3.学生自身原因

(1)就业观念存在误区 现在有些大学生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找不到满意的工作,在选择就业城市时,他们喜欢去大城市,喜欢去沿海地区;在选择单位时,他们喜欢去机关高校等单位,在选择岗位时喜欢待遇好的。而事实上存在着更多就业机遇的往往是西北地区、民办企业等等,但这些往往不是大学生选择的对象,在这些更能够发挥大学生作用的地方往往招不到大学生,因为大学生认为这样的地方会埋没了自己,会让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所以在择业时更喜欢留在大城市中。而大城市竞争是非常激烈的,这样对人才也是非常挑剔的,所以常常有人很难就业。

(2)学业不精导致就业难 有些学生上大学并不是为了学真知,而是为了混文凭,抱着这种想法进入大学的人往往不会踏踏实实地坐下来研究学问。他们有时流连于网吧,有时上课睡觉,这样的学生在走入社会时往往在专业技能方面败下阵来,丧失了就业的机会。

三、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几点对策

1.国家、政府、高校要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问题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将长期存在,而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将影响到社会的很多方面,所以必须切实解决好这一问题,这就要求国家、政府要站在全局的高度,把大学生就业问题当作一个战略问题,当作高校的长期工作来抓,这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关键。

2.学校要切实对大学生就业起到指导作用

高校要对大学生就业进行适当的引导,要帮助大学生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要帮助学生正确地给自己定位,不要好高骛远;要引导学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是一个长期的工程,需要学校长期的教育;要提高政工干部队伍素质,加强他们的就业知识,使得他们能够更好的解决学生的疑问;要把毕业生就业指导课规范化、系统化,使其真正能对大学生起作用。

3.学校要广开就业渠道

除了传统的高校毕业生供需见面会外,学校还要开辟多种渠道推荐自己的毕业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搭建供需平台,使各用人单位及时了解本校毕业生的信息,从而进行选择。此外,还要求学校的教师要把学生就业当作一件关系切实利益的大事来抓,要充分利用多方面的信息,适时地向用人单位推销本校的学生。同时从事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教师要到全国各地考察,抓住就业的机遇,使学生找到合适的工作。

4.学生要改变就业观念,提高自身素质

学生要改变自己的就业观念,实事求是地估计自己,准确给自己定位,要认识到越偏远的地方越能够发挥自己的专长,不要有地域上的歧视。同时增加知识的积累,认真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再适当地补充相关专业的知识,增加自己的求职砝码。在大学期间要多参加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资格考试并获得资格证,以提高自身的就业筹码。学生还要提高实践能力,要学会把书本知识应用在实际中,从而多方面锻炼自己,提高就业成功率。

5.用人单位要适当改变用人的原则

在用人上,用人单位要改变过多的歧视,应该更多的看重学生的能力,应该给学生适当的机会锻炼自己,来验证学生的实际能力,不要以其缺少什么而拒之门外。要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招聘人员,真正做到人尽其才。

总之,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在今后一个阶段也将更为突出,但是只要党和国家重视,政府调配得当,采取适当的措施,在社会、学校以及多方的共同努力下还是会得到很好地解决的。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来,随着高等教育扩招步伐的不断加大,大学生就业制度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经历了由“计划分配”到“供需见面”、“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等几个改革发展阶段,最终发展到现在的以“市场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大学生就业制度。建立以市场为导向,政府宏观调控,遵循市场规律的就业制度,并按照毕业生就业的规律、特点来制定积极的就业政策,就是要使有就业愿望的广大毕业生得到充分就业。在这样的就业制度下,把大学生就业推向了市场,然而,无论是用人单位还是寻职学生其观念在很大程度上还没有及时转变过来,以及我国普通高等教育扩招后专业设置没有能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时调整,使得大学生就业供给结构失衡,形成了当前大学生就业挤占效应,高成本就业问题等特殊现象。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分析和研究,积极探索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的有效途径,建立符合新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新机制,端正毕业生就业思想,是当前高校就业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一、四大主要矛盾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难

首先,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加与就业岗位增长的矛盾。495万,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人数,比2006年的413万多了82万人。毕业生数量跳跃式增长,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增长则是缓慢或与往年持平。因此,今后几年内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仍将十分紧张。

其次,社会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与高校学科建设滞后的矛盾。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高校毕业生占人口比例还偏低,远远不能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问题的症结在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学科结构和培养模式不尽合理,就业难集中反映了高等教育许多深层次问题。第三,用人单位的需求与毕业生实际状况的矛盾。相当多的用人单位明确表示不要应届毕业生,认为应届毕业生动手能力差,没有工作经验,企业要花费相当的精力进行培训。应届毕业生进单位至少要培训半年以上,学校学习的内容从理论到理论,教材陈旧,用不上。一些用人单位反映,现在的大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差,毛病不少,有些学生在为人处世方面存在种种缺陷,用人单位不愿意接收。

第四,就业工作的社会化、市场化、信息化与现行工作模式的矛盾。从上个世纪.“年代初即建立了”双向选择"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机制已基本确立。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由政府的教育,计划和人事部门管理,毕业生获得就业信息和落实就业单位的主渠道是学校举办的各类招聘会。随着毕业生人数的增加,这一模式面临着较大的压力。

二、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人们在分析高校学生就业难题的深层原因时,总有人会提及“扩招”,因为扩招的直接后果无论是受教育人数的增加加大了就业竞争,还是过渡时期扩招带来的教育质量的下降,都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寻职和就业的困难。是不是我国大学毕业生太多了?目前我国大学生人数占总人口数的比例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然很大,1996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8.3%,到2006年达22%,而1997年世界平均毛入学率就达到17.8%,发达国家更是平均达到了61.1%,应该看到,我国高等教育还处在世界发展水平的初级阶段,还不能够完全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有着强大的发展空间。按照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和发展水平,以及我国大学生的扩招规模,大学生人才相对过剩是客观存在的。2007年高校毕业生毕业已近在眼前,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经成为现在乃至将来很长一段时间的难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入手:

1、不断深化改革,完善就业市场。在完善就业市场方面,各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扫除体制性障碍。通过深化改革,对于那些有障于学生就业的政策、制度等要逐步的取消;各级部门要开放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种种政策限制,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与沟通,积极疏通就业渠道,不断完善就业市场。

2、用人单位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各用人单位要改变自己的人才观,不要盲目追求人才的高消费,而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置换冗员。用人单位要从长远考虑,建立人才储备机制。毕业生从高校毕业,缺乏实际经验,对其进行培训,形成梯队。

3、加强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实践基地建设。及时组织未就业毕业生到用人单位实践锻炼,增强其求职择业能力;同时满足企事业单位不同形式的用人需要,提高用人单位选择毕业生的质量和成功率,促进毕业生多渠道、多形式、最大限度就业。

4、高校要强化内部改革。高校要主动适应市场,适时地调整专业结构,加强基础学科、应用学科的建设,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同时还要根据市场需求,开设新专业,灵活地调整专业设置。另外,高校要建立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有效机制。

5、大学生应提高自身素质,更新就业观念。在大学生涯中,要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要充分利用高校这一平台,不断地塑造自己,完善自己,在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的同时,还要注意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现实将大学生降为普通劳动者,是社会多方博弈的结果。大学生自己、家长、社会和国家都应该正视这个新问题。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系统且十分艰巨的任务和工程。新农村建设需要有大量人才和智力资源的支持,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也将释放大量就业空间,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到基层工作。新农村建设在促进农村发展的同时,其通过内需的拉动必将提高城市的产能,就业岗位就会进一步增多。

上一篇:瘸蝉课文内容下一篇:发放工资规范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