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展教师读书社团的策略——谈“教师读书社”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2022-09-27

我校是一所年轻且富有朝气的新型学校, 其中37岁以下的教师占了总数的80%, 如何提高这些年轻教师的水平, 成了我们一个重要的课题。为此, 我校非常重视教师的校本研训, 在解决教师读书意识、学习习惯的同时, 把重点放在培养老师共同具有的隐性知识, 那就是改善心智模式、形成共同目标、构建团队学习组织, 通过以年段组为主的交流学习引领教师实现自我超越, 并逐渐由点形成面, 形成“学习、学习、再学习”的氛围, 让“学者型教师”成为学校发展的动力, 达到在实现教师团队的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并带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几年了, 我们始终坚持创办“红帆船”教师读书社团。我们的具体做法是有以下几方面。

1 明确观念, 成立读书社团, 制定社团章程

我们提出“要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让读书成为一种时尚, 让学习成为风气, 让教科研成为品质”的口号, 明确了社团的目标, 制定了团员的守则, 确立了社团的管理小组, 并着手构建“书香校园”。书社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 教务处与分社社长组成领导小组。负责读书社运转工作, 并研究读书社每月活动或各项重大事务, 同时出台“红帆船”教师读书社章程。在几年的实践中, 我们发现, 不读书的教师校本教研是低效的, 甚至是无效的。教师校本研训工作一定要与读书同行。社团成员要实实在在地花点时间, 静下心来, 读上几本有用的书。要坚持“理论书”和“实践书”一起读;既要先“入书”, 掌握基本内容;细心揣摩, 领会精妙之处;又要再“出书”, 能够跳出书本的框框, 将理论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 经常反思, 寻求新的独到的发展。四年过去了, 我们的社团也从原来的52人发展到64人, 基本上全校教师都参加了, 我们还是主张以自愿为原则, 全体领导班子都参与其中, 带头撰写博客, 风雨不断。

2 营造读书环境, 用竞争机制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我们在实践中充分认识到, 搞一次读书活动容易, 但要形成读书气氛, 养成读书的习惯比较困难。为使浓厚的读书气氛在我校荡漾开来, 在教师方面, 我们以创建“书香教师”为载体, 扎实行动。学校大力筹措资金, 积极创造条件, 改善和营造学习环境。学校重新装修了教师办公室, 扩大了阅览室, 充实了图书室。提出“书香办公室”评比, 教师们积极收集名家名言, 用不同的手法来装饰自己的“第二个家庭”。现在无论走到哪一个办公室, 都会看到一些关于读书的名言:“红帆船”教师读书社的墙上贴着“读书, 充实我们生活每一天”。教师办公室读书名言也各有特色, 如“让温馨的书香弥漫整个空间”、“学习、学习、再学习, 思考、思考、再思考”、“永远不要等有时间才阅读, 见缝插针, 想读就读;永远不要坐进书房才阅读。任何地方都可以阅读;永远不要有用才阅读, 急功近利、立竿见影是妄想;永远不要嫌自己读得太晚, 只要行动, 就有收获, 对女教师来说, 书籍是最好的美容品;对男教师来说, 书籍是自己的一张挺阔的名片”、“只要有书读, 做人就幸福”……

3 开展形式多样的书社活动

3.1 购书活动

在每个学期的开学初, 学校都会发给每个书社社员50元左右的新华书城购书卡, 由分社社长跟本社社员商定好时间, 统一到书城进行购书活动, 为了调动教师阅读的积极性, 开始时我们并没有对教师购哪类书进行限制, 而是由老师自由选择。没有了限制, 又是一伙人一起购书, 老师们的兴致都很高, 也许在座的会说, 那多麻烦, 一大串人, 吵吵闹闹, 还不如拿着购书卡自己去, 是的, 我们也这么想, 在上个学期我们就发卡给老师自行购买, 事后, 老师们反应还是书社成员一起去购买好, 因为在买书的过程中, 大家就可以相互推荐书籍, 相互交流, 同时相互约好交换书籍阅读, 无形中营造了读书的氛围。在购书活动后, 要求各书社社长将本社所购的书进行登记, 然后发布在书社的博客上, 以便社员们进行相互借阅。

3.2 读书沙龙活动

一个学期每个书社都会举行多次读书沙龙活动, 每次都是事先定好主题, 让教书围绕主题自主阅读书籍。之后书社举办读书沙龙, 并邀请社外人员参加。下面我着重介绍两种主题的读书沙龙。

好书推荐活动。好书是教师的精神食粮, 教师是非常需要用这样的精品粮食进行滋补的。而我们书社要做的, 就是要源源不断地进行粮食供给。我们要在不断地引导中让老师尝到甜头, 让老师由被动逐渐走向主动。因此, 在购书活动后两周内, 各分社社长会以茶话会的形式组织社员进行一次好书推荐活动, 将自己读到的好书介绍给大家, 向大家说说推介本书的理由, 品读精彩的章节, 谈谈自己读后的收获。让好书大家共享。因为大家都是刚买了书, 回家肯定也认真阅读, 所以每位社员都有书可说, 通过这种活动, 即让老师对自己阅读的书进行了反思, 也为其他教师提供了优秀的读物。

共读一本书。每个学期, 每个书社共读两本教育专著, 书社定期定专题举行交流读书心得及思考。迄今为止, 书社共读的书目有《新教育之梦》、《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我的教学生涯》等等……例如:李爱粉老师在读完《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后, 这样说道:“我是非常讨厌读教育理论书的, 书社布置下这个任务的时候我就有些反感, 但是一读之后我就明白了这是一本我早就该读的书啊!”还有老师这样说:“其实这本书我已经读过, 当时确实也是感触良多。但没想到当我第二次走进它的时候, 我却会又一次被深深的感动和震撼”。通过以上这些教育专著的共读, 丰富了教师的教育理论底蕴, 有效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 积极推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促使教师更好地改进工作。

3.3 读书论坛

以论坛的形式展示读书活动, 就是要教师能潜心读书、丰富内涵、促进发展, 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 让读书成为一种乐趣, , 让读书成为一种时尚。一是创办“博客论坛”。为了让青年教师有更宽广的展示舞台, 我们特地在学校网页上开辟了博客专栏, 教师们可以把自己最近所看之书的感想, 写成随笔的形式发表到博客上, 由于学校年轻教师非常多, 所以我们学校的博客上很热闹, 每天的随笔更新都在10篇左右, 而且没有发表日志的教师也能够上博客看看别人的感想, 还可以留言评价。既增加了学校网页的更新率, 也让年轻教师提供了平台。许多平时教学一般的老师, 逐渐冒尖起来, 不得让我们感叹文才的优美。二是定期开设“读书论坛”。尤其是去年, 我们学校举办了“智慧、理想、激情”的主题论坛, 指定了10位教师上台发言, 原本90分钟的论坛, 后来因为有更多的年轻教师自动上台发言, 拖了将近90分钟。可见近两年来的“红帆船”读书社团的成员越来越投入其中。也为他们自己在后来对新课程标准理念的准确把握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许多年轻教师的冒尖也成为学校一笔巨大的财富。三是形成个别小团体。最近一段时间, 我们也惊奇地发现, 三三两两约在一起购书的小团体多了, 他们之间相互传递着信息:“哪本书看了之后, 我收益很多, 你也可以看一下。”“就我手头这本也不错哦。你也可以尝试”。四是加强鼓励。学校的教研室每年会定期举行一次登山活动。把社团的成员组织起来到各地看看风景。因为书读的起劲的时候也应该要注意劳逸结合, 让教师享受成长快乐的理想乐园。五是邀请名家来“读书讲坛”讲座。我们也结合学校“春天送你一首诗”大型活动的指引, 请来了苍南文联主席来我校指导教师如何写诗, 还请来了儿童诗人林聪老师来校做“如何辅导小学生创写诗歌”的讲座。正如杨奇志老师在读书论坛时说的:“读书, 让我们更为美丽, 沉浸在书香中, 我们的生命将更加绚烂多姿。”

3.4 举办“读书节”活动

每年举办“读书节”活动, 让师生走进书的世界。我们的口号是:“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 让读书成为一种需要”、“你读、我读、大家读”, 让书香弥满校园。

3.5 开辟“网上书吧”

在校园网上专题开辟“网上书吧”, 主要是推荐新书、作品发表、网上论坛、活动采风等。通过网上交流, 感受他人不同的视野和风景, 同时通过对一些问题的讨论增强认识, 彼此收获更多的智慧和启迪。通过网上交流, 既达到了阅读横向领域的拓宽, 对同一本书同样的领域又有了纵深的认识, 拥有了多人智慧积淀的厚度。

3.6 定期出刊

为了能把读到的好文章跟大家分享, 由教务处跟书社牵头, 我们将精品文章汇编成《路石语录》、《课改聚焦》, 分发给全校教师, 作为教师学习的材料。

此外书社还会举行诗歌或美文朗诵会、观电影写读后感、编读书随感作品集、猜古诗词谜语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活动。这些活动不但激励了教师读书, 而且提高人文素养。现今, 在校园的年轻教师说玩谈吃论穿的少了, 更多的是谈书论生, 共享成长的喜悦。

4 效果分析

我们通过书社的休闲式活动做教师阅读, 老师们在潜移默化中变被动阅读为自动阅读, 老师们的读书热情高涨, 学校的书香氛围浓郁, 更重要的是他成了教师厚积薄发, 纳智励才的过程, 成为校本教研的重要补充, 成为教师自主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三年来, 学校在县优质课评比, 新秀评比中5人获一等奖, 6人获二等奖, 3人参评市级骨干教师, 2人获市优质课二等奖, 学校被评为“全国文明礼仪示范基地”, “省绿色学校”, “温州市校本教研示范校”, 《引导农村小学教师自主·高效专业发展:校本教研策略研究》获2007年浙江省基础教育课题成果二等奖、温州市基础教育课题成果一等奖;县级课题《基于教育博客的教师自主成长的实践与探索》获2007年度苍南县规划课题二等奖。教师都受到了不少的启发, 先后有6位教师的诗歌在《诗刊》杂志上发表文章, 县级诗歌创作大赛一、二、三等奖的教师非常之多。这些成绩的取得更加深深地震撼了老师的内心世界, 激发了老师的读书热情。

虽然取得了不少的成绩, 但对很多问题比较困惑, 比如:老师的读书兴趣是不错, 但部分教师的阅读没有做深入思考, 读得比教肤浅, 反思流于形式等等。

长久以来, 我们一直在等待有一个人或者有一种体制在我们身前铺一条通向专业化的道路, 殊不知, 真正走向专业化是我们自身发生转变意识的自觉。教师需要理想, 更加需要拥抱理想。而阅读是一条捷径, 能很好地为我们的生活与工作服务, 更是一笔可贵的精神财富。阅读优秀书籍是教师最好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只有自己对自己谈话, 诉诸自己的良心, 这才是真正的教育完善。学会读书, 爱好阅读, 是“学会学习”的最主要内容。也是一个教师通向专业化道路的捷径。“如果你的学生感到你的思想在不断地丰富着, 如果学生深信你今天所讲的不是重复昨天讲过的话, 那么, 阅读就会成为你的学生的精神需要。”一个读书的民族是拥有创造力的民族, 一个读书的民族是富有朝气的民族, 一个读书的民族是充满希望的民族, 让我们都来读书, 一路奔向书香的阳光地带吧!

摘要:读书之于教师的意义, 无论从网络或者其他地方都能“百度”到很多相关的信息。关于读书的意义, 许多名人也留下了经典的言论。例如:著名作家贾平凹说:“读书对一个人来讲特别重要, 人生经验一部分从生活中来, 一部分从书本中来, 书读得多, 对你的人生、心灵健康发展, 肯定有好处的”。人类几千年的教育历史中, 创造和积累了许多宝贵的教育思想财富, 这些财富保存的载体主要就是教育的书籍。阅读书籍, 仿似与过去的教育家对话, 笔者认为正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本条件, 能够促使教师更睿智、深邃, 站得高看得远, 远离浮躁。然而, 近年来, 我们发现身边的教师读书情况令人担忧, 尤其是年轻的教师当中, 有相当一部分, 除了教材和教辅之外, 其他的书基本不读, 工作没动力, 学习没激情, 这样对于年轻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同时也是造成教师“职业倦怠现象”和“平庸化现象”产生的重要因素之一。打造学习型的“书香教师”团队, 是我们农村教育摆脱薄弱的一大关键。

关键词:教师读书社,专业化发展,校本培训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132例胸腰椎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治疗与分析下一篇:糖尿病诊断中血糖与尿糖检验应用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