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硫废水零排放现状

2022-10-25

第一篇:脱硫废水零排放现状

脱硫废水零排放深度处理

目前,国内大多数火电厂的湿法脱硫废水处理系统采用传统的加药絮凝沉淀工艺,但整体投运率很低。经传统处理系统处理后脱硫废水中SS和COD的浓度较高,且无法除去水中的Cl-。因含有高浓度的Cl-,导致处理后的废水无法回收利用。出于环保要求和经济效益的考虑,采用深度处理的技术实现废水零排放是废水处理的必然趋势。

1.传统工艺

石灰石-石膏烟气湿法脱硫过程产生的废水中含有大量杂质,主要成分为高浓度的悬浮物、高氯根、高含盐、高浓度的重金属废水,如果将这些物质直接排入自然水系,势必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目前,国内传统的处理方法是通过加碱中和脱硫废水,使废水中的大部分重金属形成沉淀物,再加入絮凝剂使其沉淀浓缩成为污泥,最终污泥被送至灰场堆放。

2.脱硫废水的深度处理技术新工艺

虽然脱硫废水经过上述传统物化处理能基本满足达标排放的要求,但其回用范围局限性很大。随着国家对水资源的日益重视,零排放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因此,要想回用燃煤电厂脱硫处理后的废水,实现真正的废水零排放,就要对废水进行深度处理。 目前,常用的脱硫废水深度处理方法包括膜浓缩法、蒸发浓缩法和结晶技术等。 3.膜浓缩法

采用DTRO膜法处理脱硫废水,可有效解决采用卷式膜易受污染的问题,产水水质好,可有效的去除水中的杂质、重金属等有害物质。

DTRO膜法处理脱硫废水工艺流程:

采用DTRO膜工艺处理电厂脱硫废水的优势:

(1)简单预处理,占地面积小,可移动性强

(2)DT组件采用开放式流道设计,料液有效流道宽,避免了物理堵塞。 (3)最低程度的结垢和污染现象

(4)膜使用寿命长

(5)组件易于维护

(6)回收率高,能耗低

(7)过滤膜片更换费用低

(8)浓缩倍数高

脱硫废水蒸发结晶系统为高含盐废水处理过程的主要耗能系统,为了降低投资成本和运行成本,在废水进入蒸发器浓缩前进入高压反渗透(DTRO)预浓缩系统,将脱硫废水TDS的质量浓度25~40g/L预浓缩到80~100g/L,降低进入蒸发器系统水量,提高运行效率。

4.蒸发浓缩技术

蒸发浓缩是工业中非常典型的水处理技术之一,其被广泛应用于化工、食品、制药、海水淡化和废水处理等工业生产中。在脱硫废水的浓缩处理中应用较多的是多效蒸发(MED)、热力蒸汽再压缩(TVC-MED)和机械蒸汽再压缩(MVR)技术。

传统的多效蒸发装置(MED)主要以锅炉生成的蒸汽为热源,加热第一效产生的蒸汽不进入冷凝器,而是作为第二效的加热介质再次利用,重复此步骤将形成一个多效蒸发系统。多效蒸发技术多次、重复利用了热能,提高了加热蒸汽的利用率,大大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

在TVC-MED蒸发装置中,从蒸发器喷出的二次蒸汽一部分在高压蒸汽的带动下进入喷射器,混合升温、升压后作为加热蒸汽加热料液;另一部分进入冷凝器,冷凝后排出。加热蒸汽在加热室中凝结成水排出。管内溶液在加热蒸汽的加热下蒸发浓缩,达到要求后排出。热力蒸汽压缩技术回收了潜热,提高了热效率,一台热力蒸汽压缩器的效能相当于增加一效蒸发器,在MED海水淡化中常配备TVC,以提高造水比。

机械式蒸汽再压缩(MVR)是一种节能减排工艺。在多效蒸发装置中,由新蒸汽加热第一效产生的蒸汽不进入冷凝器,而是经压缩机机械压缩,其压力和温度升高、热焓增加,并作为第二效的加热蒸汽再次利用,使被加工的料液维持沸腾状态,而加热蒸汽本身冷凝成水,使以往废弃的蒸汽得到了充分利用。

5.结晶技术

强制循环结晶器是效率最高的结晶系统,其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其适用于易结垢液体、高黏度液体,非常适合盐溶液的结晶。主要工艺流程为:浓盐水被泵由底部打入结晶器,与正在循环中的浓盐水混合,在盐卤循环泵的推动下进入管壳式换热器(加热器);循环卤水沿切线方向进入结晶器,实现连续结晶; 小部分卤水被蒸发,卤水内产生晶体,大部分卤水被循环至加热器,小股水流被抽送至后续脱水干燥设备,实现晶体分离;蒸汽经过除雾器去除携带的杂质,经压缩机加压后在加热器的换热管外冷凝成蒸馏水,同时,释放潜热加热管内的卤水。蒸馏水可作为高品质用水工艺的补给水,晶体产物可回收利用,比如制成食盐、硫酸氨等。

6.发展

脱硫废水经初步处理后,虽然能满足达标排放的要求,但仍处于高氯根、高含盐的状态,其回用局限性很大。要想真正实现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就必须采取深度处理。传统RO膜浓缩法并不适用于脱硫废水的特殊水质,更好的办法是采用DTRO+深度处理工艺,根据不同的废水水质情况选择最佳组合工艺。

第二篇:什么是废水零排放?

为促进工业经济与水资源及环境的协调发展,2005年颁布的《中国节水技术政策大纲》首先提出要发展外排废水回用和“零排放”技术。《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明确要求在钢铁、电力、化工、煤炭等重点行业推广废水循环利用,努力实现废水少排放或零排放。近年来,一些地方也相继颁布了严格的废水排放标准,黄河、淮河等水污染严重的敏感流域、区域和省份甚至不允许工业企业废水排放到地表水体。水资源和水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钢铁、电力、化工、煤炭等企业发展的瓶颈。寻求处理效果更好、工艺稳定性更强、运行费用更低的废水处理工艺,实现“废水零排放”的目标,已经成为钢铁、电力、化工、煤炭等企业发展的自身需求和外在要求。

废水零排放在国外称之为零液体排放(ZLD),是指企业不向地表水域排放任何形式的废水。2008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的GB/T 21534-2008《工业用水节水术语》中对零排放解释为“企业或主体单元的生产用水系统达到无工业废水外排”。简言之,零排放就是将工业废水浓缩成为固体或浓缩液的形式再加以处理,而不是以废水的形式外排到自然水体。

废水零排放是个系统工程,包括两个层次,一是采用节水工艺等措施提高用水效率,降低生产水耗,同时尽可能提高废水回用率,从而最大限度利用水资源;二是采用高效的水处理技术,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及含盐废水,将无法利用的高盐废水浓缩为固体或浓缩液,不再以废水的形式外排到自然水体。

(工程管理部 杨霞)

第三篇:废水零排放实施方案

关键词:废水

零排放

工业废水处理

生活污水处理

回收利用

我厂坐落于常年干旱少雨的陕北黄土高原,缺水严重,而且电厂是用水大户,每天产生的废水量非常大,实现废水的零排放,不仅有较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还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因此,实现废水的零排放势在必行。

要实现废水的零排放,应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废污水的处理和回收利用;二是从废水的来源尽量减少和合理排放。

我厂废水能够排至厂外的主要有灰水回用水池溢流、清水调节池溢流、生活污水调节池溢流、工业废水调节池溢流、煤废水调节池溢流、煤废水回用水池溢流。

各个专业在值长的调度下密切配合,加强联系才能在满足各用户的前提下确保不溢流,达到零排放。

一、灰水回用水池的来水为:辅机冷却水池排污,脱硫废水,化学中和水池排水,机组排水槽排水经化学废水处理装置处理后的回收水。用户有脱硫工艺水箱,灰库喷淋,灰场用水。因为用户较多且均存在间断性补水,所以对灰水灰用水泵的运行方式要求较为严格,且灰水回用水池的液位变化没有规律。因此需要各专业密切配合,才能满足各用户的需要和确保零排放。

1、化学值班人员加强调整灰水回用水池水位。首先保证灰库用水,如果脱硫工艺水箱少量补水(脱硫工艺水箱补水手动门开3—4档)和灰库同时用水,只需运行一台灰水回用水泵运行即可。若灰库、脱硫工艺水箱、灰场同时用水,运行两台灰水回用水泵。向灰库、灰场供水总门全开,调整灰水回用系统压力在0.4MPa左右。若压力高时,调整灰水回用水池再循环门开度,确保正常压力在0.4MPa左右。

2、灰水回用水池水位低时,可以启动机组排水贮存槽排水泵和最终排水泵将机组排水贮存槽内存水打至灰水回用水池。也启动#2或#3清水泵,开启灰水回用水泵和清水泵出水联络门,向灰水回用水系统打水。清水池、灰水回用水池水位低时,联系脱硫停止向灰场和脱硫工艺水箱补水,并联系脱硫将废水排至灰水回用水池。如灰水回用水池液位高时,及时联系脱硫向灰场和脱硫工艺水箱打水,若灰场蓄水池液位高时,灰场国信值班人员应用潜水泵打至灰场或用潜水泵打至洒水车对灰场进行喷洒。当灰场喷洒设备故障不能正常运行时灰场管理员应及时告知脱硫值班人员,脱硫值班员应立即通知化学停止向灰场供水。

3、脱硫值班员应根据用水需要和用水量灵活调整运行方式。灰库不卸灰时应开大工艺水箱补水门,将工艺水箱补至高水位。当灰水回用水泵出口母管压力低又无法提高时,如果灰库灰位高,可适当关小工艺水箱补水门,以保证灰库卸灰的压力。

4、中午(11时至12时)、晚上(17时至18时)卸灰人员吃饭期间或由于灰量少暂停卸灰时,卸灰人员应通知除灰值班员由脱硫值班人员及时通知化学运行人员调整灰水回用水泵流量、压力,防治设备损坏。

5、水处理中和水泵将自动解除,投入手动,根据灰水回用水池水位高低启停中和水泵,确保灰水回用水池不溢流。

6、辅机冷却水池排污时,集控值班员应联系化学值班员询问灰水回用水池液位,是否允许大流量排水,如果灰水回用水池液位高时,应该等化学值班员将水位调整好灰水回用水池液位后再排污。

7、机组排水贮存槽在机组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可以保持中高水位,灰水回用水池液位低时,启动提升泵与最终排水泵,保证灰水回用水池用水,脱硫不使用工业水。

二、工业废水调节池来水有:锅炉捞渣机水封溢流水、脱硫除灰专业冲洗水、化学专业双介质过滤器反洗水、工业消防蓄水池溢流水、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出水。工业废水经工业废水处理设备处理后进入清水调节池,由清水提升泵供辅机冷却水池补水。

1、化学值班人员应监督好工业废水调节池液位,保持液位在1.5—3.0米,液位高时,可以启动两套工业废水处理装置,也可以调整工业废水处理装置的出力,禁止工业废水调节池溢流外排。若发现有大量工业废水排入,应及时汇报值长,明确废水来源,加强调节措施。

2、集控值班员要调整好捞渣机水封的液位,尽量减少溢流水量。锅炉打焦需要大量用水时,及时通知化学人员,做好应对措施,杜绝工业废水调节池溢流。

3、脱硫专业冲洗水排地沟时应通知化学值班员,在工业废水调节池液位允许的情况下才可以操作。

4、化学人员监督好工业消防蓄水池液位,杜绝溢流。反洗双介质过滤器时,应调整好工业废水调节池液位,防止流量太大,工业废水调节池溢流确保废水零排放。

5、清水池水位保持5.0米以下。清水池水质合格后联系集控向辅机冷却水池补水;如清水池水位较高,而辅机冷却水池不需补水时,应通过联络门将清水打至灰水回用水系统,杜绝清水池溢流。

6、机组排水槽废水应排入化学机组排水贮存槽,经化学废水处理装置处理后,由最终排水泵排入灰水回用水池,禁止排入工业废水下水道。

三、生活污水调节池来水有:厂区生活污水下水道、厂前区公寓楼、办公楼排水、餐厅排水、洗衣房排水。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出水进入工业废水调节池,经工业废水处理后进入清水调节池,供辅机冷却水池补水。

1、生活污水调节池保持1.5—3.0米液位运行,液位高时,启动两台生活污水提升泵运行。若发现有大量废水排入,应马上汇报值长,查明废水来源,做好应对措施,及时调整。禁止生活污水调节池溢流。

2、如遇特殊情况,可以通知后勤服务中心,洗衣房需停止排水。

四、含煤废水调节池废水主要是输煤栈桥冲洗水,煤场冲洗水。含煤废水经混凝过滤处理后,继续用来冲洗输煤栈桥,煤场喷淋。

1、含煤废水调节池保持1.0米左右的液位,回用水池保持高液位,防止含煤废水调节池溢流,同时保证满足输煤冲洗水需要。

2、严禁输煤栈桥或煤场用工业水冲洗,或用工业水补充冲洗水。

3、当含煤废水调节池与回用水池液位都低时,可联系值长,用辅机冷却水给回用水池补水,以保证输煤冲洗用水。严防含煤废水调节池和回用水池溢流。

各专业要在值长调度下,密切配合,加强联系,才能做到确保我厂的废水零排放,提高环保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第四篇:煤化工废水零排放案例分析

【环保】中煤图克煤化工废水零排放案例分析

 工艺技术

2015年5月22日

文| 韩洪军 贾胜勇 李琨 徐春艳 哈尔滨工业大学

1 前言

EBA工艺是由哈尔滨工业大学研发的专门处理鲁奇炉、BGL炉以及低温裂解炉等产生的高浓度酚氨废水的组合处理技术。高浓度酚氨废水虽经酚氨回收工艺处理,但进入生化处理系统的废水成分依然复杂且有毒有害,其中酚化合物浓度可达200~1000mg/L、氨氮浓度可达100~300mg/L。EBA工艺通过提高废水可生化性、降低废水毒性、提高污泥活性等方面的技术使高浓度酚氨废水处理出水满足回用水的标准,为煤化工废水处理的安全稳定、节能低耗、连续和长周期运转提供有力保障。

2 技术介绍

EBA工艺具有有机负荷高,组合性强,水力停留时间短,占地面积小,基建投资少,能耗及运行成本低等优点。该生物组合技术包括:EC外循环厌氧技术(external circulation anaerobic process)、BE生物增浓技术(biological enhanced process)、多级A/O(anoxic/oxic)脱氮技术为主体的系列生化处理技术,以及后续辅以高密度沉淀技术、高级氧化技术以及BAF(biological aerated filter)技术进行深度处理。

预处理环节采用氮气气浮除油技术(国家专利技术),氮气气浮可以避免因空气预氧化导致的废水色度加深、泡沫增加以及预氧化中间产物苯醌类物质难以生化降解的难题,为后续生化处理创造良好的条件。

EC外循环厌氧技术(国家专利技术)可以完成厌氧共代谢过程,在改善高浓度酚氨废水水质的同时,实现部分有机物的羧化和苯酰化的转变,避免多元酚向苯醌类物质的转化,降低后续好氧生物处理难度同时减轻运行负担。

BE生物增浓技术(国家专利技术)通过控制特定的水力条件、高生物添加剂、高污泥浓度、高污泥龄等参数,在低溶解氧状态下,使酚类物质的毒性得到有效降低,实现有机物去除、氨氮短程硝化反硝化和脱氮过程相结合的工艺。

多级A/O脱氮技术的回流比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针对BE生物增浓处理出水中剩余有机物和氨氮的C:N比不足的问题,对氨氮硝化和反硝化脱氮进行强化处理,多级A/O脱氮技术的缺氧与好氧交替的运行条件可以改善难降解污染物的性质,强化降解废水中剩余的有机污染物。 高密度沉淀技术主要是通过活性硅藻土的物理化学吸附功能,进一步吸附去除多级A/O出水中难降解的COD,同时使活性硅藻土和污水中的悬浮物等一同沉淀。部分在沉淀污泥中的活性硅藻土以絮体的形式一起回流到吸附段的首段继续反应,部分活性硅藻土随沉淀污泥排至污泥脱水间。

高级氧化技术采用非均相臭氧氧化技术,非均相臭氧氧化技术是以产生·OH自由基等强活性自由基为目的的高级氧化过程,它遵循羟基自由基反应机理,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和使用范围。

BAF技术采用亲水性滤料,拥有吸附、截滤和生物降解的功能,对废水中剩余有机物和氨氮等进行进一步处理。

3 典型案例

中煤鄂尔多斯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废水处理工程处理对象为BGL气化炉废水,该废水特点包括:①废水中表面活性物质较多,好氧曝气时泡沫很大;②废水中的油类物质呈乳状态,采用隔油及加压气浮等工艺,去除效果较差;③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成分有单元酚、多元酚、氨氮、有机氮、脂肪酸及其它较少量的芳香烃、萘、蒽、噻吩、吡啶等难降解有机物,废水的可生化性较差(B/C小于0.3);④废水中主要污染指标为:COD=3500-4000 mg/L,BOD=900-1120 mg/L、总酚=600-800 mg/L、氨氮=250-350 mg/L,废水水量=350 m3/h。 中煤鄂尔多斯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废水处理工程于2012年5月开始施工建设。2014年1月,哈尔滨工业大学技术团队指导该废水处理工程的调试,目前进水负荷已经达到设计能力,该企业的废水处理工程经过15个月的稳定运行,生化处理系统的出水100%回用至原水系统。每天有600-720吨的高浓水进入蒸发器系统,最终产生12-20吨盐,中煤鄂尔多斯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废水处理工程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零排放。

3.1 工艺简介

中煤鄂尔多斯能源化工有限公司高浓度酚氨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高浓度酚氨废水和厂区生活污水分别进入酚氨废水调节池和生活污水调节池进行水质和水量的调节。经分质预处理后的生活污水和酚氨废水经厌氧配水井混合后进入EC外循环厌氧塔,该工艺可以降低酚氨废水的毒性,提高其可生化性同时降低COD和总酚的浓度。EC外循环厌氧塔的出水进入BE生物增浓系统之前需经厌氧循环池进行厌氧泥的循环,沉淀污泥排至厌氧配水池经厌氧提升泵重新进入EC外循环厌氧塔。BE生物增浓系统采用廊道设计,即酚氨废水先经环形的外廊道后进入折流式的内廊道。多级A/O系统与二沉池合建,A/O系统采用折流式廊道设计,末端设置沉淀池。多级A/O系统廊道底部均匀设置曝气装置,通过阀门控制其启闭,可以根据进水水质调整A池和O池的相对池容比例,使有机物的去除和脱氮达到最优效果。为提高臭氧高级氧化的效果,在二沉池出水进入臭氧接触氧化池之前先经高密度沉淀池去除悬浮物,以提高臭氧氧化的效率。经臭氧氧化的出水需经30min的缓冲停留,释放出水中未完全反应的臭氧,然后进入BAF滤池,进一步去除有机物和氨氮。

图2 中煤鄂尔多斯能源化工有限公司高浓度酚氨废水处理工程全景图

图3 各工艺出水色度变化

图4 浓盐水结晶堆场

图5 浓盐水结晶盐

3.2 运行指标

该废水处理工程主要用于COD、氨氮和酚的去除,经过15个月(2013.12-2015.03)的稳定运行,COD、氨氮、挥发酚和总酚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8%,99%,100% 和98%,出水水质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HG/T3923-2007的《循环冷却水用再生水水质标准》要求。具体水质控制指标如下:

图6 清水池COD在线监测值

图7 清水池氨氮在线监测值

4 结论

哈尔滨工业大学韩洪军教授团队研发的EBA工艺成功应用于中煤鄂尔多斯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废水处理“零排放”工程中,该工艺技术具备占地小、投资省、运行成本低、出水水质高、操作简单、运行稳定的特点。

自2014年1月起,中煤鄂尔多斯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废水零排放工程运行17个月,全厂没有排放口,全部废水处理回用到原水系统统一调配。

EBA工艺的总投资为0.8万元/m3d(1000m3/h=1.9亿元),目前企业核算的运行费用2.85-3.15元/m3,该工艺与常规物化强氧化+生化等工艺相比,投资费用节省40-60%,运行费用节省50-80%,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废水处理零排放。

  标签 废水零排放

第五篇:稀土萃取分离新技术实现废水零排放

稀土萃取分离新技术实现废水零排放 稀土萃取分离会产生高浓度氯化铵废水的问题,长期以来未能找到良方。内蒙古介电电泳应用技术研究院在世界上首次将介电电泳技术放大应用于膜分离领域,一举实现稀土萃取分离工业废水零排放。9月2日经查新,这一处理废水的工艺路线属国内首创。

所谓介电电泳是指位于非均匀电场的中性微粒,由于介电极化而产生的平移运动。新技术借助介电电泳对粒子产生的推动和紊流效应,使污水中的极细小固体颗粒物和高浓度离子与膜面始终保持一定距离,大大减少有害物质与膜面接触机会,避免膜面污染,提高介质通量。

介电电泳膜分离工艺包括固液分离工艺段、离子选择分离工艺段、物质和能源回收工艺段。固液分离工艺段,将氯化铵废水中的煤油乳化物通过微滤渗透膜,在介电电泳力的作用下富积提取再循环利用。离子选择分离工艺段,采取多重介电电泳纳滤工艺,将氯化铵浓缩分离。物质和能源回收工艺段,将分离出的高纯氯化铵溶液输入到阳离子交换膜电解槽中,氯离子向阳极电极移动生成氯气,阴极生成氢气。氯气被输入到太阳能反应器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太阳能还起到抑制次氯酸的生成;氢气与空气同时输入到氢氧燃料电池发电。

经计算,每处理1吨废水的工艺操作成本40元,以日处理量1600吨,每吨废水含有毎升100克氯化铵计,经过这一工艺处理后生成的盐酸和氨水分别按每吨700元和1000元的价格计,净利润可达11万元。

介电电泳膜组件与传统膜分离组件比较,提高膜稳定通量2倍以上,分离效率提高3倍以上,节能176倍,可直接用于高浓度、多成分、高黏度液体的分离。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统计员个人述职报告下一篇:天津市南开区卫生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