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道德修养

2022-07-14

第一篇:高校教师道德修养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这是北京师范大学校训。《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提出,“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可见,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成长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一、提高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重要性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因此,高校教师的对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有着重要的而影响。

所谓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即教师在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方面,自觉的按照教师道德要求所进行的自我修炼、自我改造和自我提高等行为活动以及经过努力所达到的教师道德境界。可见,教师在行为实践中,不断加强、完善职业道德,并将职业道德内化为自身行为,即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形成的过程。教师的职业道德的产生和发展,是同人们教育活动的发展直接相联系的,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道德规范的升华。

高校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主要表现为:一是思想品德方面,要具有以身作则、甘为人梯的精神;二是专业知识方面,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为专业发展及教育服务;三是教育教学科研能力方面,教书育人,严谨的科研态度致力于专业科研。

当今科技日新月异,对社会环境、人文环境都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冲击。尤其是处于科学文化发展前沿的高校中,学生更是对新鲜社会事物、环境有着先天的敏感性和接纳性。因此,对大学生有着重要影响的高校教师,更应当在这种大环境中,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加强自身素养,对大学生产生积极正面的引导作用。

二、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提高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

1、高校教师要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

为人师者,必先正其身,方能教书育人。对高效教师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特别是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社会主义理想,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从而不断指导自身职业道德素养的发展。

所谓道德教育,既是通过道德理论和模范事迹的学习,不断加强道德教育。通过学习,将正确的道德观点和理念内化于心。从而延展到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将外显的观念不断内化,指导自身素养的形成。

2、加强专业学习,并将理论指导实践教学

高校教师,其首要任务是教书育人。面对社会的迅猛发展,高校教师必须不断学习,特别是专业知识的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科技发展,各方面专业知识也在有着不断地发展和变化。无论是在专业知识的基础性和延展性上,高效教师都要进行良好的把握,才能在实践教学中授予学生适应时代需求的专业理论知识,并指导学生更好的运用于实践。

可见,加强专业学习,是对学生的负责,是对自身教育教学工作的负责,更是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素养提高的表现;加强专业学习,并将其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是教师提高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

3、加强科研能力,促进学科专业研究

科研能力是高校教师的基本能力之一。出色的科研能力,更是高校教师必备的职业素养。以研究者的眼光分析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并落实与专业理论研究中。高校是进行科研活动的重要场所,教师职业本身的内涵、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以及专业发展的内在需求要求高校教师必须从事科研活动。因此,科研是高效教师除了教书育人之外的第二大任务。当今高校注重培养创新型人才,教师的科研素养可以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是对大学生有重要影响的职业素养。可以说,高校教师的科技创新水平,决定着教师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能力。

加强科研素养,既是在高校教师科研实践中,不断提高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

4、热爱学生,诲人不倦

教师对职业的热爱直接体现于教育教学中对学生的热爱,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热忱。教育教学能力,在一定意义上体现在对教学的工作的投入上,热爱学生,热爱教学工作,以积极向上的精神,及极大地工作热忱投入到教学工作中。

高校教师要在教学工作中寻找幸福感,努力将教育教学工作内化为自身职业素养的一部分,逐渐体会到教师工作的成就感和自豪感。教书育人,诲人不倦。

三、小结

由此可见,提高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不只体现在思想的完善上,更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外化的过程。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不但要懂得职业道德的范畴,更要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通过实践工作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内化于心;用职业道德理论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并按照师德的要求,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并在实践中发现不足,不断完善提高自己。

道德修养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提高与完善的过程。高校教师应该对自身职业道德状况有一个较为正确全面的理解,才能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找准方向,寻找不足,从而不断完善与提高。同时,还应与学校环境、社会环境等相匹配,建立适应社会需要的自身道德修养体系,以优良的师风影响学生,为教育事业发展做贡献。

第二篇: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论文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市场经济下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修养及途径

校: 姓 名: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培训地点:

论文评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 阅 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

湖北省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中心

市场经济下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修养及途径

关键词:市场经济;高校教师;教书育人;职业道德修养;师德;建设 摘 要: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伴随着国家的进步与发展,我国进入了一个知识经济迅猛发展、信息社会知识爆炸的时代。面对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如果没有一个科学的发展理念统揽全局的话,就会制约我们的进步、阻碍我们的发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要条件,也是我国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前提,更是我国经济振兴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思想观念多元化、经济利益全球化的当今社会,社会环境氛围浓厚,人际交往关系复杂。如果没有一个先进的主导意识思想统帅全局的话,必将造成人们思想的混乱,行为的失范,生活的脱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增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如何加强教师这个特殊职业的职业道德修养,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根据高等教育阶段的教学目的与要求,对高校教师应具备的专业技能与素质要求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高校教师在职业道德基础上的道德修养的提高,对培养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的需求型人才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而如何提高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对于解决当前高等教育中存在的众多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作为一个行业有其适应自身行业要求的行为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教师职业道德一般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等心理成分。具体而言包括教育观念、教育情感、教育理念、教学态度、教学技能、教育职业的良心、教学作风等多方面的内容。而道德修养属于社会道德调控范畴,与道德教育、道德评价、道德赏罚一起实现社会道德的调控的功能与作用。高校教师强调道德修养正是服务社会、强化社会调控功能的体现。具体而言,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指符合与适应社会发展规律的做事方式和做事能力。高等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高校教师道德感与责任心是与其高深的学术修养密切相关的。具体表现在:(1)教学效果反映教师敬业的程度;(2)不断完善的专业技能反映社会发展的需求;(3)师生关系的融洽程度反映教师的责任心的强度。这些都是作为高校教师应具备的基本职业道德与修养,同时也对教师工作起着动力和方向的作用。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必须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继续坚持好、落实好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的方针,大力倡导尊师重教,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大力提高全民素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人才和人力资源保证。胡锦涛总书记曾这样说过。

教育是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基本途径,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工程。作为人才资源的储备库—大学高校,承载着为国家、社会培养和输送大量人才的重任。作为一名高校教师,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尤其是在社会转型和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改革在向纵深推进、社会在加速转型,利益主体多元化,价值观也在多元化。社会对人的道德意识水平和道德行为规范

有着更高、更严格的期望与要求。在当代教育发展中,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决定着我国教师队伍质量建设的成败,也决定着我国整个教育事业发展和改革的成败。特别是在 08 年全球金融“海啸”洗礼之后,如何分清经济形势、保持清醒头脑,如何完善自我价值观、做好本职工作,如何甘于寂寞、潜心钻研,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如何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奉献毕生精力、服务于社会等,这些都是我们当前乃至以后值得考虑的重要问题。

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教师职业的影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给我国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大进步,为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很多便利条件,对提高教师素质、大力实施高教改革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同时,由于市场经济本身特有的特点,也会带来一些消极作用,对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提出了一些新问题、新情况,带来了积极的、消极的或正面的、负面的双重效应。

首先,市场经济的直接目的是为了取得价值的特点。商品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而商品的本质在于它本身的价值,价值是物质用金钱等量衡量的基础,也是为金钱创造价值的核心。随着市场经济的变化,一些抱有利己主义人生价值观的人,通过不道德的竞争行为,从中谋取钱财、使物的价值上升、人的价值下降,造成商品拜物、拜金主义思潮的蔓延,这必将会扭曲人生价值存在的根本,造成教师人生价值观的影响;其次,市场经济中的等价交换原则,有利于提高社会经济效益,有利于培养人们效率和效益观念。但有人却把等价交换原则不适当地运用到人际关系和自身利益当中,助长了权钱交易的腐败风气。一切向‘钱’看的思想日趋严重,庸溃、腐化、亵渎影响了教师这个神圣的职业;再次,市场商品生产者或商品经营者,过于追求自身的特殊利益,想方设法地谋利赚钱。由于金钱诱惑对个人利益的驱动膨胀,强烈激励着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推动经济指标与资金变量的进步,进一步刺激消费、达到升值。但随之而来的负面影响甚多。“虽然钱不是万能的,但越多越好”的思想愈发占据上风,干扰着教师的正当利益关系,使教师的价值观浑浊。这些市场经济的利益驱动,可以诱使一些人为满足个人私欲“重利轻义”、“见利忘义”,严重扭曲个人道德修养,使教师不安心教学,给教师和学生带来消极的影响;最后,是市场经济竞争特点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影响。在竞争中求生存,在竞争中谋发展,是市场经济的普遍规律。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为了在竞争中实现商品的价值,即把商品销售出去,不得不想方设法改善生产条件、扩大销售规模、完善经营状况,并在竞争中增强个人的独立自主意识。其优点是,在这种市场经济竞争中,广大教师的自主、自强、自立意识和创新精神有了一定的增强,使学校教学工作充满了生机。缺点是,有的教师过分强调个人本质,纪律松懈,自由散漫,在学生中造成不良影响。

上述几点影响,是我国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也是作为教师本身需要接触的问题。如何在这种特定的环境下,保持和发扬教师本身的职业道德修养,需要我们共同考虑。

二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教书育人的根本

俗话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就是说:教师是道的传播和解惑者,“道”是师的灵魂,“业”是载道的工具。在当代思想建设中,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决定着这个人一切,道德修养是以存在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前提的。比如说:如果一个人生在孤岛上,孑然一身,是无所谓道德的,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抽象意义上讲,就是社会。自从有了人类社会以后,人们为了征服自然,与自然进行斗争,人与人之间便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其中,也包括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道德修养是衡量一个人自身素质的基本条件,道德修养的过程是一个从内心向心外延伸的思想境界过程,心理道德是决定着外在的因素。因此,道德修养更要注重自己内心的主观道德实践。在实践中去体会,直至产生“顿悟”,从而达到质的飞跃。所以说,崇高的道德信念是判定一个人道德水准和道德修养的集中体现。而作为高校教师,不仅仅是要做学生的楷模,也要做无愧于‘师德典范’的光荣称号。

高校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中专业知识最为高深的一个群体,具有人类文明的传承者、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名誉与责任。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教师是关键。 现代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是做人之本、为师之道。当今社会,教师作为传播知识和造就人才的导航者,已经极其深度地影响着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教师的任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来教导学生。古代教育家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就已经说明了身为人师的典范性。通过分析这句话可以看出,教师就是学生的一面镜子,如果一名教师‘德不能正其身,才不能称其职,言不能鸣其志,笔不能成其文’,无论如何也成为不了一名优秀的教师。综观古今,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社会心理往往对教师有着很高的期待和要求,千百年流传下来的关于教师教书育人的典故数不胜数,像荀季和、有义方、教八子、俱名扬,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等古代经典典故几乎是家喻户晓,尽人皆知。此外,人们还通常把教师比喻为燃烧的蜡烛,燃尽自己、照亮别人,这是人民教师的无尚光荣。但从教师的职业道德的角度来看,除教书育人之外,还应包括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与关爱,我们不应该脱离教师的职业和从事这一职业者生活的幸福去片面地理解职业道德。教师应当在教书育人中,完成崇高使命,从中来升华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同时,教师也应当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自觉意识,做积极履行职业道德的忠实践行者。所以,作为高校教师应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以德立教,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水平和业务素质,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从而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真正让学生得到满意和认可。所以,职业道德修养是教师教书育人的根本,更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

三 师德建设在学校中的作用

修身重德,事业之基。作为当代知识和人才建设的‘摇篮’—大学高校,承载着为国家、社会培养高素质、高水平人才的重任,是先进文化的源泉和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而高校教师不仅仅是先进文化的传播者,更是道德建设的教育者,对培养学生教育成才起着促进作用。所以说,能否把学生真正培养成造福社会、

造福人民的有用之才,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一名高校的教师来说,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示范。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有更高的素质,而一个人的职业道德是最基本的职业素养。在教学传授过程中,教师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人格魅力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想品质和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教师在传播知识和信息的同时,以自己的言行举止、礼仪礼貌,对学生进行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对学生的言行举止发生作用。可以看出,高尚而富有魅力的教师职业道德就像是一部活的教科书,具有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影响是耳渲目染、潜移默化、和受益终生的。 师德建设是高校教师工作的生命线,是塑造教师精神境界的重要工作,它的任务,是将一定社会一定阶级的道德,变成人们本原个体的思想行为。新的时期教师的思想观念趋于多元化,价值观念的趋向也呈多样化,因此师德建设对学校未来发展的影响也越发明显。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师德与社会道德的关系也逐渐密切起来,师德的载体是人,社会道德准则只有内化为个体的道德品质才能实现道德建设的根本目的。作为高校教师,其师德的标准就要求更高。因为教师所培养的对象不仅是社会中普通的人,而且是其中的佼佼者。因此,和其他职业道德相比,教师道德的标准就更高、更严、更全面。所以,教师师德的在高校中的作用不容忽视。教师作为一种倍受社会敬重职业,属于较高层次的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它的针对对象往往是高校大学生,是大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其影响深远的程度不容忽视。当前社会,社会的正常运转必须借助于各种职业活动的进行,社会道德对社会生活的调控也必须依靠职业道德功效的发挥。中国的现代高等教育制度自1904 年确立创建“壬寅.癸卯”学制以来,本着“厚德载物、博学广积、励志敦行”的办学态度树立起一大批高等学府,同时也带动了高校教师的发展,广大教师多年来,忠诚党的事业,坚持教学改革,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教学严谨,求实创新,敬业奉献,形成了良好的师德传统,为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同时也必须看到,受当前一些社会的不良影响,教师职业道德也存在着突出的问题,这必将会影响高等学校未来的发展。因此,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工作是一项刻不容缓的迫切任务。

在新的历史阶段,随着当前高校深化教育改革的不断完善,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已经成为现在教育教学工作的关键,这不仅需要教师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更新知识结构、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更需要教师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和高尚的职业道德修养,并在与时俱进的伟大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来更好地服务社会、造福人民的教学事业。总而言之,在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和教师的自身水平是当前发展我国高校教学水平建设的关键。作为一名高校教师,要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思想,自觉加强自身修养,模范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以自己良好的思想和道德风范去影响和培养学生。努力成为热爱工作、终身学习、锐意创新的楷模。努力做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奉献毕生精力、服务于社会的优秀教师。

四、提高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与方法当前,高校教师尤其是教育队伍年轻化的趋势下,在教育理念、教学技能以及教学作风等方面存在众多问题。因此,如何提高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是当前高校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高校组

织机构可以通过相关的制度和环境约束机制来达到教师自身的内部激励效果。具体做法是:

(一)实行岗位竞争制

实行岗位竞争制,关键在于遵循社会发展和学校发展的客观实际,本着服务社会的目的,设置岗位竞争制的规则。通过实行岗位竞争达到激励教师自觉提高自身修养以适应教学的要求,从而达到提高职业道德修养的目的。竞岗的标准可以参照学术与道德评价相结合的机制,实行优胜者上岗,多劳多得;不合格者留岗待用。实行岗位竞争制,需要学校给教师创造提高自各项能力的机会,比如:岗前培训、相关的知识技能培训等。将学校发展的需要与教师发展的需要统一起来,才能将外在的约束变为内在的激励。[3]

(二)建立道德评价与道德激励机制

道德评价就是对教师的教书育人工作效果的评价,是否达到合格教师的要求。道德评价机制的内容包括:(1)评价主体应尽量覆盖到与教学相关的人员,如领导、其他教师、学生以及参评教师自己。(2)评价内容主要是教师的“教书育人”工作,具体说是教师的文化视野和价值取向两方面。(3)评价的标准是教育效果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两者的结合明确了教师作为一个“文化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4]道德激励机制是对工作业绩突出的教师给予表彰鼓励的激励措施。可以按照道德评价的结果树立鼓励先进的导向,带动更多的人争取先进的;也可以通过学校的办学理念来显示高校组织的特色与优势,激发教师积极向上的工作热情。

(三)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

道德修养强调道德论与认识论的高度融合,突出的是主体内心的理性自觉。然而这种自觉是在长期的职业生活中总结并内化为习惯性的行为。通常的做法是:(1)通过学思结合的方法明人伦事理;这里所说的人伦事理指的是新时期的师生关系,即为师之理、为师之道,突出师德的重要性。(2)通过反思、剖析的方法提高自我修养;摒弃师生关系中的教师权威位置的观念,在处理师生关系时多进行换位思考,在相互尊重中赢得学生的尊重。(3)理论与实践的方法提高道德修养;高校教师通过教育使自己成为文化人同时又通过教育使他人成为文化人,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也指明了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方向。[5]总之,提高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既需要教师不断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以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环境,同时还需要外在环境为提高教师素养提供相应的机会与动力,两者的结合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魏英敏.《新伦理学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第346—348页. [2]李春秋.《新编伦理学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第252页. [3]卢敏,温福兰.《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价值取向》[J].《职业时

空》,2007(11)。

[4]田海平.《论中国教育面临的伦理难题》[J].《河北学刊》,2000(4)。 [5]魏英敏.《新伦理学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第三篇:山西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高校教师道德修养

1.师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是调节教师与他人、与集体及社会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是一定社会对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与概括。

2.①加强师德修养,可以增强教师自我发展的动力,②加强师德修养,可以端正教师自我发展方向,③加强师施教,发展个性,3.诲人不倦,

教学相长。

17.教师职业道德情操,是指教师在自己职业生活中遵守行为规范的基础上所形成和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思想意识和行为品质。

18.高校教师的道德情操主要体现在他们的忠诚教育、热爱学生的职业理想,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职业良心,真诚务实、严肃认真的职业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

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5.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6.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30.履行教师义务应做到:1.做学生人格完善的榜样,2.不断提高专业化水平,3.善于营造创新的氛围,4.敢于严格的正确性,形成了坚定的道德观点,把道德信念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与原则,并作为道德评价的内在标准。口头上说说而已的道德观点不足以表明道德信念的形成。第二,对与自己信念相近的思想,言行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并会产生相应的积极的情感体验;而对违反自己的道德信念的事情,则会产生强烈的消极的情感体验。第三,统治地位的道德价值体系。 58 教师职业道德评价它的作用体现在:1教师道德评价是教师行为的道德价值的仲裁者,对教师的职业行为和职业素质具有制裁和激励,教育和监督的作用。2 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是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实现和维护的保证。3教师道德评价可以促进教师道德素质的形成和发展。4 教师道德评价可以有德修养,可以提高教师的自我总和素质。

3.大学的使命主要是培养人才、创新知识、服务社会。 4.以德治教的意义:①以德治教有利于引领价值导向,升华社会风尚,②以德治教有利于弘扬科学精神,提高社会文明,③以德治教有益于以文化促进和谐。

5.道德的本质:①道德是一种最终由经济关系决定的社会意识,②道德是一种调节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③道德是一种人类把握世界的实践精神。

6.道德的特征:①主观性与客观性的辩证统一,②现实性和理想性的辩证统一,③阶级性与全民性的辩证统一。

7.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的内容,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代表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根本利益的先进道德体系。 8.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规范: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9.高校教师职业的社会意义:传承文化,塑造灵魂,创新知识,服务社会。 10.高校教师道德的基本原则:事业为先,学生为本和真理为上。

11.事业为先原则的基本要求:1.忠诚教育,报效祖国,2.笃爱科技,造福人类,3.科教兴国,成就自身。

12.学生为本原则的基本要求:1.了解学生,因势利导,2.尊重学生,偱循诱导,3.关爱学生,宽严相济。

13.真理为上原则的基本要求:1.热爱专业,铸成专长,2.勇于创新,奋发进取,3.坚持真理,修正错误。

14.高校教师道德的主要规范: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团结进取,严谨治学,为人师表。

15.教书育人,是指教师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身心发展需要,既要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又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

16.教书育人的具体表现:1.德育为先,全面育人,2.因材 态度,严谨治学、教学育人的职业义务的无私奉献、为人师表的职业荣誉等。

19.职业理想,是个人对未来职业的向往和追求。

20.高校教师职业理想的内容:1.献身教育的精神,2.培养人才的乐趣,3.精益求精的素质。

21.教师职业良心,是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对社会向教师提出的道德义务的高度自觉意识和情感体认,自觉履行各种教育职责的使命感、责任感和对自己的教育行为进行道德调控和评价的能力等。 22.教师职业良心的内涵:恪尽职守,自觉工作,爱护学生,团结执教。

23.教师职业良心的作用:1.有利于行为前的判断,2.有利于行为中的监督,3.有利于行为后的自我评价。

24.教师职业态度是指教师对自身职业劳动的看法和行为。简言之是指教师对待教育工作的态度。

25.职业态度倡导教师树立的精神:专业精神,敬业精神,乐业精神。

26.教师职业态度对教师的要求:1.明确职业的要求,2.培养吃苦的精神,3.享受自己的工作,4.依靠集体改变态度,5.学校应为教师创设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通过相应的活动去改变年轻教师原来的态度。

27.教师的职业义务是指依照法律规定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必须履行的责任。也可以称为教师的职责。

28.教师的职业义务的基本特点:职业义务与权利是统一的,尽职业道德义务是完全自愿的。

29.教师义务的内容: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3.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4.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要求学生。

31.教师职业荣誉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范畴,其本质是教师对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和特定的职业道德生活中所发生的各种道德关系的概括和反映。

32.高校教师职业荣誉的内容:1.教师以“园丁”自居,辛勤耕耘,布点春色,2.教师以“春蚕”自比,默默无闻,无私奉献,3.教师以“犁铧”自赏,开垦荒原,播种知识。 33.培养教师职业荣誉的作用:1.能推动教师更好的履行职业道德义务,2.能帮助教师对自己行为后果做出评价,3.能激励教师奋发向上。 34.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对教师内化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培养高尚道德品质,正确实施道德行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5.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指从事高等教育的教师根据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通过在学习、实践中进行自我锻炼、自我评价和自我教育,从而使自己的职业道德素质不断提高、职业道德人格不断完善的过程及其结果。

36.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情感,是高校教师对其所从事的职业、教育对象、教师道德等在内心产生的爱憎、好恶、荣辱、美丑等内心体验。 37.教师道德职业情感的作用:评价作用、调节作用、信号作用。

38.高校教师道德职业情感的表现:首先表现在对教育事业的热爱、眷恋和对学生的关怀上,其次表现在教师的自尊心、责任感和荣誉感上,再次还表现在对同志的尊重、友谊、热情。

39.教师职业道德意志主要表现在道德行为的自觉性、坚持性、果断性和自制性。 40.教师职业信念是教师对职业道德规范和要求的合理性和正当性等发自内心的坚信不疑的态度和坚定不移的信心。具有稳定性,持久性和一贯性的特点。

50.正确的道德信念表现在:第一,不仅懂得道德规范,掌握道德知识,而且相信它用坚强的意志行动去努力实现自己的道德信念,维护自己道德观点的正确性。

51教师职业道德行为,是教师在职业道德认识,情感,信念的支配下,在教育活动中对他人,集体,社会做出的可以观察到的客观反映及所采取的实际行动,即在职业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有利或有害于教育事业及他人,集体,和社会方面的行为。

52 养成良好的师德行为习惯,需要经过两个步骤:第一,掌握即符合教师职业道德又符合教育规律,学生心里发展规律的行为方式。第二,使已经掌握的符合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方式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强化,达到熟练,自如状态。 总之,在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过程中,教师职业道德认识,情感,信念,意志,行为等基本要素并非孤立存在和发展,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构成整体发展。 53高校教师道德修养的途径:有加强道德教育,提高道德修养,注重道德评价。 54提高道德修养的方法:学思并用 ,知行统一,省察克治,积善成德,慎独自律。 55教师道德教育的特点:1,坚持立足与现状,着眼于未来的原则。2,教师道德教育诸环节,具有同时性,或渐进性3 道德教育起点具有多端性 4 过程具有重复性和渐进性5 具有强烈的实践性。 56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方式: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自我评价是教师本人对自身的教育行为的道德反思形式,是个人对其行为是善是恶的一种判断。社会评价是社会有机体对教师的教育行为的善恶性质的判断形式,其典型形式就是社会舆论和传统习惯。

57 教师道德评价有三个层次的标准:第一层次体现为特定的教育行为,特定社会对教师这一特定职业的道德要求。第二层次体现为特定时代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愿望,道德要求以及在此影响下形成的该社会中占

效调节教育内外的人际关系,主要表现在褒扬善行,排除隔阂,斥责恶行三个方面。

59.高校教师道德修养的过程:1.提高道德认识,2.培养道德感情,3.锻炼道德意志,4.坚定道德信念,5.躬行道德行为。

60.高校教师道德修养的轨迹:从道德规范到道德行为的转化,从道德行为到道德品质的凝结,从道德品质到道德人格的升华。

61.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的评价是指教师个人和社会按照一定的道德标准,对教师职业道德行为善恶的价值判断以及所表示的褒贬态度。

62.健康而成熟的人格的特征:意志自主性,自我同一性性,主体的完整性。

63.胡锦涛对教师的四点期望:1.爱岗敬业,关爱学生,2.刻苦钻研、严谨笃学,3.勇于创新,奋发进取,4.淡泊名利,志存高远。

64.教师理想人格包括两方面含义:1.是指教师所渴望和追求的最能体现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职业道德关系与职业道德风貌,2.是指教师所渴望和追求的职业道德上的完美典型和理想人格。

65.教师礼仪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务活动、履行职务时,遵循教师职业道德,以美的形象、美的行为去感染、培育教育对象的基本的行为规范。教师礼仪的基本含义是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为学生、为社会树立光辉的榜样。66.教师礼仪的特点:鲜明的强制性,强烈的形象性,教师礼仪的综合性。

67.要提高教师礼仪水平应做到:1.学习理论,2.行为训练,3.慎独重微

68.教师良好的职业形象包括:1.庄重大方的服饰装束,2.文雅得体的行为举止,3.文明规范的话语谈吐。

第四篇: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论文

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论文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论 高 校 教 师 职 业 特 点 与 道 德 修 养

校: 姓 名: 准考证号: 培训地点:

论高校教师的职业特点与道德修养

摘录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个人的社会贡献,立足于一个人的道德价值观和道德体系。高校教师是一个培养人才,塑造人才的职业,其道德思想会在工作中一点点渗透到被教育者的行为习惯上。因此高校教师要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具有合格的教育道德理念,散发高尚的道德人文关怀。教育道德体系又分别由教学道德修养、科研道德修养、管理道德修养组成,三个方面相辅相成。这三个方面,又可以从认识人性、参与社会、批判现实这些方法来得到提高。本文主要结合教育道德体系的内容,来论述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方法。

关键词

高校教师、职业特点、职业道德修养

①教育是一种社会行动。 行动是人类对自然事物和社会事件进行有意的干预或者不干预。它的特征在于对于行动者具有一种含义、一种意义或者一个目标。但这种意义绝非只是可以直接观察到的,而需要通过对行动者方式以及现有其他数据和材料进行分析才能发现。因此,教育必须是一种社会行动。这种社会行动会对被教育者产生极大的影响,所以,其道德体系,应该也有一种较为普及的,被社会所认可的遵循方式。社会是朝着前进的方向发展,那么这种道德体系的建立,也必须随着社会的前进而前进。而对于教育者来说,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就必须是一项长期关注的要务。

① 主要参考[德]沃尔夫冈·布列钦卡著,胡劲松译. 教育科学的基本概念:分析、批判和建议(第一章第三节).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一、高校教师的职业特点

1.高校教师的职业特点具有高层次性

任何都有需要和动机,高校教师作为高等专业技术人员,其需要与动机具有高层次性。这种高层次性,决定了其在社会中产生的较大影响。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尊师重道是中国人的优良传统,在当今社会,这样的认同有所降低,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主流的意识还是非常认可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对知识的教授者持有尊重的态度。这样的社会环境,也是说明高校教师所具有的社会地位相对较高。那么,对于高校教师者本身来说,培养自身高层次的需要与动机也应该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要求。

(1)悠久历史与长期发展决定了教师职业的高层次性

教师是人类社会最为古老的职业之一,早在人类社会初期,教育活动便已经产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逐渐分离,教育开始成为一种独立的活动,并在奴隶社会初期,成立了专门的教育机构——学校。工业革命兴起之后,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伴随普及义务教育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实施,基础教育师资出现极大缺口,社会需要大量同时具备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以及教育工作技能的教师。到18世纪末,师范教育在资本主义国家已经普遍发展起来。进入20世纪,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基础教育普及工作已经基本完成。中国教育的历史由来已久,长期的封建社会统治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育体制。到了近现代以来,教育的普及工作更是快速发展。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已经形成了“学而优则仕”的观念。学习的能力以及科举考试的选拔,使得较为优秀的人才从考试中脱颖而出。即使到近现代,高考等各项全国性的考试,也一直是甄选人才的标准。许多人才也是经过高考的选拔,才具有高校的入学资格。因此,长期的教育发展,决定了教师职业的高层次性。

(2)社会影响范围广泛决定了高校教师职业的高层次性

教师在各项职业中,基本上属于社会影响较为广泛的一项职业。以前聚焦的许多社会焦点,往往是大学教授的头衔吸引人的眼球。这说明高校教师这项职业,在人们心目中属于道德标杆的职业。一旦有不符合人们心目中道德标准的事情在这一群职业中发生,社会就容易掀起轩然大波。这也从另外一个方面,证明了高校教师是属于一个高层次的职业。

(3)高层次的受教育者与教育者决定了职业的高层次性

能够接受高校教育的受教育者,都是经过层层选拔的人才。与之相适应,高校教师的从业人员,也是各门类的优秀毕业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育者与被教育者担当相对应的两种角色。这两种对应角色担当者的高层次,也决定了高校教师职业的高层次性。

2.高校教师职业特点具有多重角色性 (1)角色一:教学者

教师的首要工作要务是教学,上课、教课是一名教师的天职。作为教师,首要的角色就是一名教育者。

(2)角色二:科研者

常常听人说,要给别人舀出一瓢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教学者如果没有自身的知识储备,就会在讲课时捉襟见肘。那么,高校教师要丰富知识储备,在专业之内有自己独到的看法,必须要积极进行科研工作。因此,教师的第二角色是科研者。

(3)角色三:管理者

在教学过程中,对于班级的学生,不论是课中还是课后,都需要进行一定的管理,否则,教学过程中一盘散沙的话,教育的引导作用难以实现。鉴于此,高校教师的第三角色是一名管理者。

3. 高校教师职业特点具有独立性和创造性

知识作为传达思想的载体,根据各种层次的不同,有着不同的特征。基础知识,例如:简单运算、基础识字等,就有着普及性的特点。社会上绝大多数人都能够拥有资源和掌握运用的能力。比基础知识层次高一些的就是义务教育的大体内容,可以被称作常备知识,这种知识对于工作和进一步学习有着最基础的支撑作用。再往上的层次就是高等教育知识,这一部分知识具有一定的专业倾向,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围绕某一专业进行。高等教育知识之后,就是科研知识。科学研究是根据研究内容和研究目的所进行的活动。由于从事的人数相对较少,需要的知识储备相对较多,从事的内容非常专业,科研知识不可避免带有或多或少的个人倾向。 高校教师所教授的知识属于高等教育知识,在辅助教学的科研过程中,也需要具备相当的科研知识。因此,高校教师的教学内容和自身提高的学习内容,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个人特色,具有独立性的特点。在独立性的特点基础之上,科学研究本身就是一项以创新为目的的活动,那么,高校教师的工作也一定是具有创新特点的工作。因此,高校教师的职业具有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具体特征。

二、高校教师三重职业角色的相互关系

高校教师的三重职业角色,是融为一体,不可分割的。作为一名教育者,同时也是一名研究者,要把握好教学与科研的平衡。同时,不论是教学还是科研,管理始终贯穿其中。教学管理和科研管理都需要一定的技巧。每个人的管理方法各不相同,但是管理的目的,还是以服务教学,服务科研为中心。只有搞好教学,科研才有意义;只有搞好科研,教学才有内容;只有搞好管理,教学和科研才能够顺利进行。

三、高校教师职业角色特点与高校教师教育道德

1.教学道德修养

教学道德贯穿于学校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具有几个显著的特点:第一,教学道德是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行为规范。只有遵守了这些行为规范,才能保证教学道德的推行和教学效果的提高。第二,教学道德是一种场合道德。这是指在学校这个特定的场所,特定空间中形成的道德,是教师为了履行自己教书育人责任而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体系,主要是指课堂教学中应该遵守的道德规范。第三,教学道德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教好书是高校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衡量一个教师的得失也应该主要体现在他的教学质量上。尽管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包含多个方面的内容,但教学道德必然是其核心内容。

2.科研道德修养

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来说,科学研究的后果具有正负两方面的效应,它既可以造福人类,也可以祸害人类。科学研究本质上具有伦理道德的属性。国内外现代化进程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科学的发展一旦丧失了伦理的规范和伦理价值的导引,就会偏离人们的主观愿望,进而最终损害人类的根本利益。无论是从研究手段还是从研究目的来看,科学家的行为都和其他人的行为一样,时刻处在社会各阶层的关注之下,受制于社会的普遍伦理道德规范和标准。

3.管理道德修养

高校教师管理是指高等学校对教师的任用、培养、考评、待遇、晋升、奖惩等工作进行管理的过程。它既是高等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教师成长发展的重要条件。高校教师管理道德主要蕴含这样几项内容:第一,高校教师管理道德是调节高等学校教师管理活动中伦理道德关系的行为规范。第二,高校教师管理道德是高校教师管理关系在人们观念中的道德化反映。第三,高校教师管理道德是高校教师管理主体把握高校教师管理活动的一种实践精神。第四,高校教师管理道德是一般社会道德在高校教师管理活动中的特殊反映。

四、高校教师教育道德修养方法

1.认识人性,以人为本,提高个人修养

修养从本质上来说,属于人的精神层次提升的问题,认识人性是从精神上进行修养的活动,认识人性可以帮助修养者思考人生,以确立人生目的,端正人生态度,增强道德修养的勇气。

2.参与社会,奉献大众,服务人民利益

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不是在冥思苦想中进行的,而是在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和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的。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不是单纯的,也不是脱离生活、脱离实际的,更不是空洞乏味的说教。高尚的教师直射道德修养是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锤炼而成的,只有经过较长的教育实践,教师本人在自身的教育实践中亲身体会到了教师工作的酸甜苦辣,认识了教师工作的重要意义和价值,才是自己的理念、境界逐渐得以升华。用以服务社会,奉献大众。 3.批判现实,道德反思,指导创新未来

批判是对于是非的判断,也是对被认为是错误的思想或言行批驳与否定。踏实一个多向度的观察评价。面对当前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严重失范的现象,理应将关注焦点集中到对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具有直接冲击性的因素上,运用批判性思维,针对性地认识和完善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问题。

五、服务学生、服务大众、服务社会

讲师德,说修养,既要对整体进行规范,又都离不开个人这个实体。可以说,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是师德修养的第一个基本点。人之所以成为“人”,其本质在于他的社会性,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及由交往所形成的关系。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基本原则就是承认群体利益大于个人利益。

承认群体利益大于个人利益,就是从自身出发,在工作中贯穿服务的理念。高校教师面对学生、面对大众、面对社会,如果有一种服务精神,享受服务的乐趣,那么就能够解决工作中的许多问题。

七、结论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作为高校教师,应该以高标准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作为服务社会的公民,应当提高道德修养,努力提升个人境界。作为修养道德的修养人,也应该顺应自然,顺应社会的发展。提高道德修养的目的不是单纯空洞的说教,而是切实融入集体和社会,其最终目的还是以人为本,服务大众。

第五篇:如何提高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论文

【摘要】高校教师承担着培养大学生的重任。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品质高低,是衡量教师是否称职的关键,以及教师能否维护自身形象和人格尊严的关键,同时也决定了教师能否很好的承担起培育社会人才,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重任。提高高校教师职业道德,需要按照道德教育,道德修养以及道德实践的基本途径,严格要求自己,才能循序渐进,成长为优秀的高校教师。

【关键词】高校 教师 职业道德

高校教师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文化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不仅肩负着传承知识的重任,而且还应当对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由于教育目的的双重性和特殊性,对于高校教师的职责,较之普通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品质高低,是决定能否很好完成教书育人重任,并进而影响国家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当前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各种社会矛盾较为突出。由于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部分教师的职业道德品质下滑现象较为严重。为了切实履行高校教师职责,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贡献绵力,有必要对如何提高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品质进行深入探讨。

1、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意义

教师的职业道德,或简称师德,指的是作为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履行教书育人职责时所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它是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体现,是职业活动中体现出来的稳定而持久的行为规范。它体现的是教师的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纪律和职业作风。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者的崇高的道德品质是教育获得成功的最重要的前提。”教师只有以自己纯洁的灵魂,高尚的品格去影响学生的心灵,才能培养出具有优良品质的新一代。因而才无愧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称呼,这本身就是教师职业道德社会价值的体现。

2、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具体规范内容

根据我国现行《教师法》的基本思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职业道德的具体规范其内容可做如下表述:以为学生服务为核心,以爱岗敬业为原则,以严谨治学、教书育 浅谈如何提高高校教师职业道德

人、为人师表、廉洁从教为基本要求,通过教育管理和建设,努力创造良好的师德风尚,使每一位教师都能在工作实践中,按照师德的基本内容,努力强化师德意识,实践师德规范,自觉履行教师义务,促进师德水平的提高。

3、如何提高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品质

3.1加强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

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是根据高校教师的职业特征,

主流的、积极向上的道德观念、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成为高校教师的思想意识形态,理论知识的学习,对自己的职业的认识,达到提高自身道德品质的目的,

高校师资队伍,也才能有力的促进教育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要想正确有效的对高校教师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导性 必须在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内容的基础之上,紧定不移地坚持我国社会主义现阶段的主流道德教育,坚持马克思主义道德观,树立共产主义人生观,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以及坚持邓小平理论、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等;

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与全国各族人民一同与时俱进,

主要矛盾,解决当前突出的紧迫问题,如胡锦涛同志于

次会议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代表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时候,必须针对高校教师的职业特点,

为特殊的教书育人机构,往往还同时承担着学术研究的重任。

育人的基本道德规范之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和学术腐败等;4)高度的自律性 高校教师作为社会的知识精英,

更有超乎一般人的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对于客观分析以及正确看待道德教育的意义也往往更为深刻。在这样的条件下,适宜的引导,可以促成高校教师主动的更进一步深入理解相关的道德问题,以自觉自律的精神,去内化和升华自己的品质,

高校教师。

3.2 加强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

道德修养不等同于道德教育。道德教育更多的针对他律性、

高校教师逐渐适应了外加的道德规范,从不自觉转为自觉进行自身的道德教育以及自我陶冶,这种自我道德教育就是道德修养。五千年的文化历史传承中,历来十分重视道德修养,也就是一种外显到内化的过程,只有通过这样的过程,用一定的理论和要求, 2)鲜明的时代性2006年33)强烈的针对性加入相关的重大内容。这样的特点,除了精湛的专业知识而外,从而成长为德才兼备的合格的社会性和被动性而言。使社会通过对才能培养出合格的1)坚定的主 教育的内容必须4日在全国政协十届四 在对高校教师如高校作要求在普通教书而当才会以积极向上的要努力抓住当前社会转型重要时期的月如防范和纠正学术研究中的一系列不正之风由他律转为自律,

态度,不断的成长和完善自己,拔高自己的思想道德境界,也才能以一个较高的视角,对于正确履行高校教师的职责,起到积极的引领作用。

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方法很多,因人而异,在这样的途径中,可以说,一切引导自我道德水平积极向上,同时对社会环境起到积极作用的方法,都是卓有成效的。而一些常用的方法,其荦荦大端如下:1)慎独 内蕴君子之德,不会因无人知无人见而对自己的言行有失检点。居于暗室而不行亏心之事,才是外道化内德的表达,是高度自律自觉性的真正体现;2)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任何人都难免会有各种各样的缺点和错误,

底,也会或多或少有那么一些私心或黑暗的一面,

改正,才会在这样纠偏的过程中,是自己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达到新的道德高度;防微杜渐,积善成德 自古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只有从点滴小事做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日积月累,方有大乘之功;日进一功 虚心学习别人的一切优点,努力改正自己的一切缺点,努力交流和学习别人的长处,学而后知不足。知不足而能自反,知困而方能自强。在这样学习和交流的过程中,逐渐提升自己的境界,陶冶自己的灵魂。

3.3加强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实践

道德实践是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和归宿,

道德实践中,才能真正深刻体会到各种相关利益和道德的相互联系与区分,

自己良好品行的塑造起到积极的作用,增加自律性和自觉性的内化过程。

根据高校教师的职业特点,对于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实践,提出了如下基本要求:敬业 作为高校教师,只有在自己的专业领域,精益求精,刻苦钻研业务,才能在一个更高的平台,达到教师所被赋予的传道授业解惑的基本职责;

造性,思维广阔的特点,在科学研究上积极进取,严肃认真,力争以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树立良好的学术风气和教育风气,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下,

秀的莘莘学子,完成作为高校教师所应承担的社会教育责任;

诲人不倦是中国儒家传统观点,也是历史源流悠远而切实有效的民族文化精髓之一。木百年树人,教书育人需要耐心和爱心,

校教师应以莫大的恒心和毅力,关心成长过程中的学生,

国家和社会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栋梁之才;

律性,决定了这些优良品质在社会生活点点滴滴中的体现和光辉无论从仪表,

人待物,谙熟知识和胸怀大度等等方面,均应达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标准。只有勇于面对自己的错误和缺点,学习和提高往往是一个渐进和缓慢的过程。2言传身教,纠正缺点,发扬优点,才有可能为4)社会生活的细节才能更进一步对积极发挥高校教师创才有可能培养出大批优3)关心爱护学生 高校教师道德修养的高度自并逐步3)4)1)十年树接每个人的心只有通过在教育活动的种种职业)研究创造 有教无类,是一个渐进的长期以观后效的过程,在此期间,高言行举止,

“亲其师,信其道”,学生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老师的影响。作为高校教师而言,其特殊的职业特点和目的,决定了高校教师应从各方面努力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道德品质,加强自身修养,才能无愧于灵魂工程师的光荣称号,打造优秀的高校教师形象。也才能正确履行高校教师的职责,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高校审核评估感想下一篇:给新员工培训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