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贸市场整治方案

2022-07-25

方案的制定能最大程度的减少活动过程中的盲目性,保证各项事宜的有序开展,那么方案改如何进行书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农贸市场整治方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农贸市场整治方案

农贸市场整治方案

农贸市场专项整治实施方案

社区农贸市场是反映城市形象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窗口,加强社区农贸市场周边环境整治,是强化城市管理、提升城市品味、改善消费环境、提高市民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惠及千家万户。针对当前农贸市场的现状,我社区将结合城市管理的实际,按照“疏堵结合,方便市民,规范管理”的原则,有针对性地抓好疏导和整治工作:

一、组织领导

成立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由蔡财生同志任组长,蔡志辉、蔡伟平同志任副组长,蔡美福、蔡耀华、蔡秀云任成员。

二、整治重点

1、对市场业主要按“三优一规范”的要求促进其规范到位,摊、店划行归类,卫生保洁落实,喇叭口秩序良好,场内无乱牵乱挂乱堆现象,保持主干道通畅(3米以上)。

2、市场内要有良好的治安秩序、良好的交易秩序及良好的消防安全保障。加强商品市场安全管理,组织市场业主及经营户开展消防安全教育活动,全面检查各市场消防安全情况,对存在的消防安全隐患要督促业主采取措施进行整改,确保市场安全。

3、市场内要有完善的配套设施、政策法规的宣传栏、复称(尺)设施要建立完善,协调工作要及时,办事效率要高。

4、市场内管理人员要实行定岗、定责、定任务、定奖惩、佩牌上岗,制度建全,设立“一表八簿”。

5、市场内投诉处理及时,开展“放心门店”“文明(示范)经营户活动,无欺行霸市现象。

6、严肃查处无照经营行为。市场内经营户要按规定亮照亮证,商品摆放要卫生、整齐、不销售“假、冒、伪、劣”商品。各类上市商品要划行归类、明码标价,重点加强对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肉食品、粮油、水产品、豆制品、酒、饮料、糕点等商品的监管。严防“白条肉”及假冒、劣质商品上市,确保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安全。重点商品(肉食品等)要建立购货台帐,实施信誉制度,市场内无销售野生保护动物商品现象。

三、整治实施办法

1、以市场主办单位为主,改善农贸市场的硬件设施。 按照“谁主办、谁负责,谁受益、谁管理”的原则,各市场主办单位要对照规范化市场的标准,逐项排查在硬件设施方面存在的问题,重点解决安全、上下水、宰杀间、鱼池、家禽笼、防蝇防鼠防尘、公厕、垃圾收运设施、污水处理、防火防盗等方面的缺项,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实施整改。对需要解决硬件设施的重点市场名单,区政府要协调主办单位及相关部门逐一制定整改计划,落实整改资金,确保整改到位。

2、以市场为责任单位,进行自查自纠,规范日常管理。 市场负责人是创卫达标的第一责任人,必须对照创卫标

准,进行自查自纠,落实整改措施。要做到市场布局合理,场牌、标牌、指示牌、公告栏美观醒目,摊位摆放整齐,卫生制度健全、落实,建立台账管理。食品摊位三证(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健康证)齐全,从业人员受过卫生健康教育,食品销售符合卫生规定;肉类商品经过检疫,票据(红票、白票)、验讫章齐全;豆制品挂牌经营;蔬菜经检测农药残留不超标后上市。设有专兼职卫生管理、保洁人员,垃圾实行袋装化管理,定人、定岗、定责、定时和及时进行卫生保洁。清除卫生死角和“四害”孳生地,及时清运垃圾,进行药物消杀,降低四害密度。取缔无证照经营,严禁溢摊和占道经营。各类市场管理资料和创卫资料保存完好,建档管理。

3、以街道办事处为责任单位,消灭农贸市场的溢摊现象。 农贸市场溢摊现象,是由于经营者为逃避交纳管理费用,市场管理者对其缺乏制约手段,少数街道受利益驱动任其泛滥等多种因素造成。溢摊现象不消灭,必然侵害市场内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因此,在农贸市场整治中,有关单位必须采取根本性措施,解决市场溢摊问题。要推广 “场街共管”模式,由各农贸市场出资,由街道办事处为责任单位,负责对溢摊问题实施全天候死看硬守。

四、建立市场日常监管的长效机制

要做到把突击整治与经常性的日常监管相结合,克服“整治—反弹—再整治—再反弹”怪圈,整治结束后,各中队要落

实定人定岗巡查制度,并由中队为单位定期开展集中清理活动,

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市场周边环境整治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各中队要克服以罚代管,以收费代管等不负责行为,各自履行好自己的责任,把专项整治工作以及长效化日常监管工作落到实处。

五、工作要求

1、重视整治中的宣传教育工作,注重执法技巧,讲究方法,避免矛盾激化。

2、对整治中出现的暴力抗法、阻挠执法、寻衅滋事的行为采取果断措施及时处理,确保整治工作顺利实施。

柏地社区居民委员会

2014年3月9日

第二篇:农贸市场整治方案

为进一步规范农贸市场管理、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市民生活质量、实现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目标,根据《国家卫生城市标准》等有关文件精神,在我区范围内开展农贸市场综合整治工作,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 通过农贸市场整治活动,促进农贸市场管理规范,卫生制度落实,初步解决农贸市场无证、溢摊、占道经营、硬件设施不到位、商品划行、摊位摆放、从业人员自身卫生、食品摊位卫生、除四害、垃圾袋装化、卫生保洁等重点、难点问题。在整治活动中要把对农贸市场的整治与巩固占道摊点整治成果相结合,把市场环境卫生改善与规范化管理相结合,把做好市场日常管理与创卫达标相结合,把近期硬件设施改善与远期发展目标相结合,更好地净化、美化市场环境,提升城市文明程度,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把我市早日建设成为优美、整洁、文明的现代化中心城市打下良好基础。

二、整治范围及目标

? 目前猇亭区内共有成形的农贸市场六个,分别是古老背市场、中心市场、爱民市场、云池市场、虎牙市场、长江市场,共计门面、摊位300余户,摊位使用率88%。除此之外,在桐岭路与正大路交汇处还有一个自发形成的“露水”市场,主要进行蔬菜批发交易。 此次整治活动范围是猇亭区内的所有农贸市场,包括露水菜场、非法马路市场,以及市场外的“溢摊”行为。其中以六个农贸市场为重点,全面做好农贸市场整治工作。

? 通过规划疏导、拉网过筛、集中查处、督查整改等整治手段,实现下列目标: ?

1、取缔一批非法农贸市场;

???

2、限期取缔一批“露水”市场; ???

3、基本消灭农贸市场的溢摊现象;

???

4、使所有农贸市场基本达到硬件设施完善、软件管理规范、卫生制度落实、场容卫生整洁、四害密度达标、无溢摊和违章占道经营、日常管理达到规范化农贸市场的检查标准。

三、? 整治重点

1、对市场业主要按“三优一规范”的要求促进其规范到位,摊、店划行归类,卫生保洁落实,喇叭口秩序良好,场内无乱牵乱挂乱堆现象,保持主干道通畅(3米以上)。

2、市场内要有良好的治安秩序、良好的交易秩序及良好的消防安全保障。加强商品市场安全管理,组织市场业主及经营户开展消防安全教育活动,全面检查各市场消防安全情况,对存在的消防安全隐患要督促业主采取措施进行整改,确保市场安全。

3、市场内要有完善的配套设施、政策法规的宣传栏、复称(尺)设施要建立完善,协调工作要及时,办事效率要高。

4、市场内管理人员要实行定岗、定责、定任务、定奖惩、佩牌上岗,制度建全,设立“一表八簿”。

5、市场内投诉处理及时,开展“放心门店”“文明(示范)经营户活动,无欺行霸市现象。

6、严肃查处无照经营行为。市场内经营户要按规定亮照亮证,商品摆放要卫生、整齐、不销售“假、冒、伪、劣”商品。各类上市商品要划行归类、明码标价,重点加强对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肉食品、粮油、水产品、豆制品、酒、饮料、糕点等商品的监管。严防“白条肉”及假冒、劣质商品上市,确保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安全。重点商品(肉食品等)要建立购货台帐,实施信誉制度,市场内无销售野生保护动物商品现象。

四、整治实施办法

?

1、以市场主办单位为主,改善农贸市场的硬件设施。

?? 按照“谁主办、谁负责,谁受益、谁管理”的原则,各市场主办单位要对照规范化市场的标准,逐项排查在硬件设施方面存在的问题,重点解决安全、上下水、宰杀间、鱼池、家禽笼、防蝇防鼠防尘、公厕、垃圾收运设施、污水处理、防火防盗等方面的缺项,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实施整改。对需要解决硬件设施的重点市场名单,区政府要协调主办单位及相关部门逐一制定整改计划,落实整改资金,确保整改到位。

2、由区政府牵头,立即取缔非法马路市场,限期取缔“露水”市场。

??? 要根据城市建设发展和群众生活需要,对辖区内的自发露天农贸市场和马路农贸市场逐个分析,分别提出整治意见,作出妥善处理。对已按城市规划布局建成但目前尚未投入使用的农贸市场,要在整治期间内处理好相关问题并投入使用。对已经进棚入室但还不完全符合市场要求的,在整治期间要完善条件,纳入规范化管理。对可以退路进棚入室的自发农贸市场,目前先作露水市场处理,限定期限进棚入室,到期再作取缔处理。对既不能退路进棚入室,又没有必要改为临时露水市场管理的自发露天农贸市场和马路农贸市场,一律在整治中予以取缔。

3、以各市场为责任单位,进行自查自纠,规范日常管理。

??? 各市场负责人是创卫达标的第一责任人,必须对照创卫标准,进行自查自纠,落实整改措施。要做到市场布局合理,场牌、标牌、指示牌、公告栏美观醒目,摊位摆放整齐,卫生制度健全、落实,建立台账管理。食品摊位三证(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健康证)齐全,从业人员受过卫生健康教育,食品销售符合卫生规定;肉类商品经过检疫,票据(红票、白票)、验讫章齐全;豆制品挂牌经营;蔬菜经检测农药残留不超标后上市。设有专兼职卫生管理、保洁人员,垃圾实行袋装化管理,定人、定岗、定责、定时和及时进行卫生保洁。清除卫生死角和“四害”孳生地,及时清运垃圾,进行药物消杀,降低四害密度。取缔无证照经营,严禁溢摊和占道经营。各类市场管理资料和创卫资料保存完好,建档管理。

4、以街道办事处为责任单位,消灭农贸市场的溢摊现象。

??? 农贸市场溢摊现象,是由于经营者为逃避交纳管理费用,市场管理者对其缺乏制约手段,少数街道受利益驱动任其泛滥等多种因素造成。溢摊现象不消灭,必然侵害市场内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因此,在农贸市场整治中,有关单位必须采取根本性措施,解决市场溢摊问题。要推广 “场街共管”模式,由各农贸市场出资,由街道办事处为责任单位,负责对溢摊问题实施全天候死看硬守。

5、以工商部门为主,认真执行法律法规,严把准入关,加强日常巡查。

??? 经整治规范后,各农贸市场必须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及文件的要求,真正实施长效管理。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作为农贸市场监督管理的主管部门,应会同各相关部门,以及各市场主办单位,共同研究长效管理的措施,并随时检查督促市场管理者按规定的要求实施日常管理。要严把发照关,对市场外围的门面房禁止从事畜、禽、蛋、水产品、豆制品以及蔬菜等的交易。针对整治过程中出现的弱势群体就业矛盾,应按照有关的规定或政策,对安排一定比例的下岗再就业人员的农贸市场可适当减免相关费用。对不执行管理规定仍收取农民直销摊位市场管理费的、或不设置农民直销摊位的市场管理者,必须依法严格查处。

第三篇:农贸市场整治方案[模版]

象州市场整治方案

为进一步规范农贸市场经营秩序、改善市容市貌,争创更好的市场经营环境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县中心结合开展“洁净城镇”的工作,以创建“整洁、有序、规范、安全”的市场为标准,开展农贸市场综合整治工作:

一、成立市场综合整治小组,由金跃林任组长,市场管理股及各市场所所长为成员。

二、明确工作目标,制定工作方案

针对各市场经营秩序存在的商品摆放不规则的问题,乱摆乱卖问题,结合市场管理的实际,按照规范管理的原则,有针对性开展整治工作。具体措施如下:

1、第一阶段:7月15日至9月 30日为自纠自查阶段。要求各市场规范日常管理,加大管理力度,对市场经营秩序存在的问题先行自查自纠,提高思想认识。重点是纠正市场门面、摊位不按划行归市摆放商品、占道经营、擅自加大加宽摊位、乱拉篷布、跨坎经营以及乱丢垃圾等方面。

2、 第二阶段:10月8日至10月30日为全面整治阶段。根据各市场的市场经营秩序存在问题进行的自查自纠后,对一些存在的老大难问题集中力量给予整治。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经营方式和规模也不断改变,现有的农贸市场已经满足不了市场发展的需要。为了巩固东井路及朝阳路的整治成果,营造和维护好良好的社会环境,中心积极与城管部门联系、配合,购买必要的设备及器材,成立联合整治大队,在整治活动中要把对农贸市场的整治与巩固占道摊点整治成果相结合,把市场环境卫生改善与规范化管理相结合,把做好市场日常管理与“洁净城镇”相结合,把近期硬件设施改善与远期发展目标相结合,更好地净化、美化市场环境,提升市场文明程度。

3、第三阶段:11月1日至11月30日为规范巩固阶段。通过农贸市场整治活动,促进市场的管理规范及各项制度落实。建立常态化的管理机制,定员、定岗做到突击整治与经常性的日常监管相结合,严防反弹。

象州县市场开发服务中心

第四篇:农贸市场环境整治实施方案

为了营造干净、整洁、优美、规范、和谐的农贸市场环境,提高我镇农贸市场环境卫生质量和经营管理秩序,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整治目标

通过整治,使我镇各农贸市场环境整洁、秩序井然、摆放有序、出入畅通,促进农贸市场标准化建设进程,进一步提升镇区形象。

二、整治范围

全镇各农贸市场。

三、整治内容

(一)治理市场外垃圾桶清运不及时和市场内外垃圾乱泼、乱倒、乱堆问题;

(二)治理市场外占道经营和车辆乱停乱放问题;

(三)治理市场周边临时乱搭乱建、私拉乱扯问题;

(四)规范市场内全天候保洁问题(要求市场内配备保洁员进行全天候保洁);

(五)治理市场内及周边下水道堵塞和污水横流问题;

(六)治理市场内乱设摊点问题;

(七)治理市场内外公厕建设管理和环境卫生问题;

(八)实行市场内商品划行归市。要求对活禽销售设置相对独立、封闭的集中区域,治理市场内随处宰杀活禽的问

题。

四、实施步骤

(一)宣传自查阶段(3月6日至3月10日)。

召开全镇农贸市场环境整治工作会议。各责任单位通过专栏、横幅、标语等形式开展宣传活动,对照整治内容查找问题,制定整改方案。

(二)集中整治阶段(3月11日至3月31日)。

责任单位按整治要求开展整改工作。对不整改或整改不彻底的经营业主由市场开办单位予以取缔。

(三)巩固提高阶段(4月1日至4月24日)。

建立健全日常规范管理制度,防止反弹,巩固提高集中整治成果。

(四)检查验收阶段(4月25日至4月31日)。

农贸市场环境整治领导小组对各地的整治情况进行集中检查验收。对不能按期完成任务的,由创建“国家卫生镇”指挥部办公室督促整改,并将结果纳入年度考核。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镇党委、政府成立由镇武装部长文晓鹏为组长,镇爱卫办主任闫红峰为副组长,镇工商所、市场发展中心和派出所为成员的农贸市场环境整治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镇爱卫办主任闫红峰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地点设在镇爱卫办。

(二)明确责任分工。要我镇结合实际,建立目标责任

制,分解目标责任,细化工作计划,将此次整治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抓好抓落实。

1、镇爱卫办、市场发展所负责做好市场内外清洁卫生管理和划行归市工作,杜绝出摊占道;负责市场内外的污水排放处理和市场内公厕管理工作;

2、派出所维护农贸市场治安和消防安全,规范车辆停放,确保市场辖区“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制度化”。

3、环卫部门负责农贸市场每日的垃圾清运工作。

(三)建立长效机制。各有关部门要研究制定农贸市场长效管理机制,按照谁所有、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坚持条块结合、部门联动,确保治理过后不反弹。

(四)强化督查考核。领导小组办公室要严格按照整治内容,做好检查验收工作,并将考核结果报镇爱卫办,作为年度创建工作的考核依据。

第五篇:农贸市场背街小巷整治方案(推荐)

汤山农贸市场背街小巷综合整治方案

汤山农贸市场是全街道最密集的人口车货集散地,周边环境整治工作是街道开展市容环境综合整治的重要内容。针对当前农贸市场周边街巷环境的现状,我们将结合城市管理的实际,按照“疏堵结合,方便市民,规范管理”的原则,重点整治背街小巷,为群众提供便捷舒适的购物环境。

一、组织领导

成立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由主任张正佳任组长,副主任丁强任副组长,汤培富、王桂生、刘训进、张凤峰、李巧英、刘兴凤任成员。

二、整治内容

(一)市容秩序:对农贸市场街巷环境进行清理,取缔市场商户非法占道经营、乱摆乱占行为;清理店外牌(灯箱);按照规定拆除市场周边乱拉蓬布、乱搭乱盖的各类违章建筑;疏通市场周边的消防通道,取缔影响市民生活环境的经营户小吃摊等脏乱点。

(二)环境卫生:组织人员对市场三个大棚进行全面清理,尤其是肉类和鱼类大棚路面油污的根除;清理前期雨污分流施工后余留的各类工程垃圾;更换路口破漏垃圾桶和窨井盖;清洗“牛皮癣”和墙体“涂鸦”。

三、实施步骤

部署动员(10月26日--10月31日)分析当前农贸市场及周边背街小巷管理现状,剖析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找出问题源头,针对性制订专项整治方案,研究下步环境综合整治措施,宣传环境整治相关管理规定,细化定人定责,突出“钉子户”、“邪头户”难点对象的查处。

集中整治(11月1日--11月30日)分批次对市场管辖门面房、棚区摊位进行“瘦身”整治,严厉制止占道经营、门(摊)前堆放杂物等溢摊行为;对路面卫生进行“洗脸”除脏整治,增置大型号垃圾桶,更换破旧窨井盖和路牙;两侧停车场及十字路口增设交通劝导员,疏导过往车辆和规范停车场管理秩序;店面招牌拆旧换新,统一大小和位置,清除安全隐患。

巩固提高(12月1日--12月31日)总结整治工作中好的经验、做法,强化定人定责制度,逐步形成长效管理机制;建立管理台账,对所有经营户建档监督,突出管理成果的良好延续性。

四、建立市场日常管理的长效机制

要做到把背街小巷整治与经常性的日常监管相结合,克服“整治—反弹—再整治—再反弹”的怪圈,落实定人定岗普查制度,并定期开展集中清理活动,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市场周边环境整治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要克服“遇蛮服软”、“人情管理”等不负责行为,各自履行好自己的责任,把专项整治工作以及长效化日常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五、工作要求

1、重视整治中的宣传教育工作,注重整治技巧,讲究方法,避免矛盾激化。

2、对整治中出现的暴力抗法、阻挠执法、寻衅滋事的行为采取果断措施及时处理,确保整治工作顺利实施。

汤山农贸市场

二○一二年十月二十六日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难忘的饿校园生活下一篇:内勤培训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