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贸市场管理范文

2023-09-21

农贸市场管理范文第1篇

前 言

尊敬的商户:

为把北斗星城建成一个繁荣、安全、文明、整洁、环境优美的五星级家居购物广场,本商场将高标准、高质量地做好北斗星城的各项服务及管理工作。本商场特编制《北斗星城商户管理守则》,供各商户执行。 敬请各位商户务必仔细阅读《北斗星城商户管理守则》 内容,明确双方的权利、责任与义务。并向北斗星城商管部签订承诺书, 共同遵守执行。衷心希望在我们对您的服务中能得到您的鼎力支持和通力合作,并对我们的管理工作予以客观评价,以进一步提高北斗星城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如有不足之处,请各位商户提出宝贵的意见。

北斗星城物管中心 2016年4月20日

服务指南

北斗星城除履行各商户与北斗星城签订的租赁合同中各项职责外,并提供如下服务:

1、日常咨询服务;

2、受理商户各项咨询服务;

3、商场活动安排服务(以商场为主,商户积极参与);

4、广告宣传推广服务(以商场为主,商户积极参与);

5、提供全天候24小时的闭路电视监控以及营业时间的保安服务;

6、每天清洁和定期清洁服务(指公共区域);

7、公共场所(照明)供电设备、空调、电梯及其维修服务;

8、消防设备的维修、保养服务;

9、供水服务(公共洗手间)。

定义

公约中除文意另有所指需另作解释外,下列用语所指意义如下:

1、公共地方——指在物业范围内,由开发商根据物业的规划设计所指定的公共地方,其中包括各出入口、行人道、通道、大堂、绿化区、 车道、电梯、消防通道、走廊、公共卫生间、发电机房、泵房、中央空调设备机房、配电房、消防控制室、电梯机房及为该物业业主、使用人及访客而设立共用的其它地方或范围等,但不包括任何业主拥有独立的使用权的地方及开发商保留的地方。

2、公共设施——指为物业的公众利益而在物业所属范围内装设的各种设备、器械、装置、种植物,包括给排水系统、中央空调系统、通讯系统、消防系统、电子监察保安系统、供电系统、污水处理系统、 下水道、渠道、管道、槽沟、电缆、绿化区之装置及种植物、告示板及其它机械、卫生设备。以上所列之各类设备,不论设置在公共地方或保留地方内,均属公共设施之一部分,但只供个别业主或商户使用的设施则不包括在内。

经营秩序管理规定

为维护全体商户的财产及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特制定本规定。

1、商户应守法经营,不得强买强卖,不得人为制造抢购假象蒙骗顾客,不得出售假冒伪劣产品,违者将通知工商管理部门进行处罚,情节严重者停业整顿;

2、不准在铺位内设置“货物出门,恕不退换”等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的文字或张贴不文明宣传品,违者将会被处罚;

3、文明经商,礼貌待客。不准污辱、谩骂、殴打、刁难顾客,违者将会被工商、公安部门进行处罚、教育,情节严重者停业整顿;

4、商户必须严格按合同约定的业态经营,所上货品必须与合同所签订的业态相符,不得将合同约定以外的业态拿进商场销售,同时所提供商品不得有假冒伪劣及私自更换商标的商品;

5、商户在本商场统一规划管理之下自主经营,自主承担经营盈亏与风险。采取租赁形式,经营管理权为本商场所有,双方按照合同约定进行合作,商户不得私自转让、转租;

6、各商户的员工由商户自行选择,各商户员工的基本工资、奖金、提成以及相关补助由商户承担。本商场对导购员进行统一管理,商户必须配合卖场的管理。商户须向本商场商管部上交相关“北斗星城导购员申请表”,并凭此表领取“北斗星城工作证”,更换相关导购员须及时报告;

7、商户在商场内不得大声开音响、喧哗、吵闹、追逐,经劝告不听者,北斗星城管理人员将会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制止;

8、商户在本商铺范围以外的公共地方摆放物品妨碍通行, 经劝告不听者,北斗星城管理人员有权将物品搬到临时“仓库”,如有遗失商场不承担任何责任;

9、禁止携带宠物猫狗、家禽进入本卖场;

10、在卖场内打架斗殴、无理取闹的,北斗星城管理人员将报公安机关处理,公安机关到来前,争执各方应服从北斗星城管理人员的安排。

消防管理规定

为了加强消防工作保护公共财产和广大商户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市有关消防条例,特制订本规定:

1、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消防结合”的方针,北斗星城指定防火责任人和义务消防员。其职责如下:

1)认真贯彻执行消防法规和政府有关消防工作指示,开展防火宣传, 普及防火知识;

2)组织逐级防火责任制,落实有关防火措施;

3)管理消防器材设备,做到定期检查,确保各种消防器材和装置处于良好状态,保持防火通道畅通;

4)纠正违章、整改火险隐患,监护动火作业;

5)接到火警后,在向消防机关准确报警的同时,组织制定紧急状况下的疏散工作,迅速启动消防设施进行扑救,并协助消防部门 查清火灾原因。

2、实行商户防火责任制。各自商户的负责人为防火责任人, 应做好所属范围的防火安全工作;

3、不准损坏消防器材,妥善维护楼梯、走道和出口安全;

4、严禁超负荷使用电器,遵守安全用电管理规定;

5、商户进行室内装修时,如需增设照明电器,在保证符合安全规定下,必须先经北斗星城商管部批准。严禁乱拉、乱接电线,必须用符合消防规定的装修材料;

6、需要进行烧焊等动火作业时,应向北斗星城商管部提出书面申请,经北斗星城工程部负责人批准后由专人监护,方可作业;

7、严禁商户携带和储放易燃、易爆物品;商场内不准燃烧香火,严禁摆放易燃易爆物品;

8、严禁在消防通道上堆放杂物,保持消防区及楼梯通道和出口畅通无阻,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占用或封堵;

9、下列情形之一的,如造成他人损失的,须负全部赔偿责任,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者,上报公安消防机关处理:

1) 封闭或损坏消防标志、消防设备和设施; 2) 擅自挪用灭火工具、器材或消防备用水源的; 3) 乱拉、乱接电器线路的;

4) 占用或封堵消防者、楼梯、走道或疏散出口的;

10、各商户必须服从消防机关和北斗星城商管部有关防火方面的管 理。如刁难辱骂或以暴力、威胁等手段妨碍消防监督人员工作时,依法追究其责任。

安全用电管理规定

1、北斗星城管理范围内的供电系统,由北斗星城商管部实施管理;

2、各商户均设独立的电度表, 北斗星城工程人员每月定期抄表;

3、商铺内的照明、开关箱以及开关箱内的漏电开关、空气开关、接线等,商户不能私自更换及改动;如须要更换或改动,必须报北斗星城管理人员申请,北斗星城工程部负责人批准后由北斗星城电工施工,费用由商户负责;

4、商铺内天花板以上和其它公共地方的电线、 管理等设施和设备,严禁商户接驳、 拆卸和改动;

5、商户如需要增加用电负荷额度,先向北斗星城商管部提出书面申请,在供电设施可允许的情况下,经批准后方可增容;

6、各商铺不得超负荷用电;

7、各商铺使用的电器,其安全性能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及有关安全规定,使用时须严格遵守安全使用指示。严禁将电线直接插入电源插座用电;

8、商户在下班时或长时间离开商铺时,必须关闭商铺内的电源开关;

9、商户如违反上诉规定而造成他人损失,须负全部责任,赔偿所 有损失(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

电梯使用管理规定

电梯是重要设施之一, 正确的维护和合理使用是商户的责任。因此必须严格执行以下规定:

1、客梯、手扶梯、货梯严格执行分流用,禁止用客梯和手扶梯运载货物,商场专设货梯,严禁超载运行,须合理使用装卸货梯的功能, 违章者对所造成影响或事故负全责;

2、使用电梯时应文明操作,严禁用钥匙等硬物管按动或拍打显示按钮及随意按动警铃;

3、货物进出货梯的轿箱,须注意不能碰撞电梯门及轿箱内壁,如对电梯造成损坏,违者须负全部修复费用;

4、不得超载运作,当超载讯号响时,站在门口的乘客应自觉退出,不得使用任何形式强制关门,违者对造成事故负全责;

5、严禁在电梯内吸烟、吐痰、弃物和掀动损坏梯内装饰物,造成污染、损坏,须赔偿清洁、维修的费用;

6、当电梯在运行中,突然发生意外,禁止拍打按钮,轿箱及强行撬门等违章行动;

7、使用电梯须服从北斗星城管理人员的管理,如使用者违反有关规定, 在不服从北斗星城管理人员纠正的情况下,北斗星城管理人员有权禁止违章人使用电梯; 如违章人造成电梯停止运作,违章人除须负上述责任外,还须赔偿其他业主和商户因没有电梯使用而造成的损失。

出入治安管理规定

1、各商户入场经营,必须申请办理“北斗星城工作证”;

2、本商场的保安工作由北斗星城商管部负责,北斗星城的管理人员有权对违反商场相应管理规定的行为进行检查、纠正;

3、按有关规定,各商户不得在商铺存大量现金并将重要文件、资料妥善保管好。违者若有丢失,自负一切责任;

4、商户应经常教育属下员工注意遵守使用和下班时随手关闭电器开关及门窗灯等规定,并承担相应未关电源或事故的责任和处罚;

5、本商场每天营业结束后,商户属下员工应尽快离开,配合保安人员的清场工作;

6、如有特殊原因确需加班,应提前向北斗星城商管部提出申请,并填写《加班申请表》;

7、未经批准,下午打烊后未离开商铺者,经劝说无效,由商场保安实行全封闭管理。

8、未经批准,在非营业时间严禁出入商场,触犯法律者,由公安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9、商户不准自行推迟营业时间或提前结束营业时间,即不准“迟开门,早关门”;

10、凡进出北斗星城范围内的一切车辆必须听从北斗星城管理人员的指挥,并按指定场停放、保管;严禁把车辆停放在闲用的消防通道、 楼梯口、通道拐角或车场进出口等,违者将会被拖至指定停放点,违章车辆使用人须缴付拖车费用,并承担车辆被拖而损坏的责任。

11、在物业范围内,所有车辆必须按所设交通标志指示行驶,不得逆行,造成事故者,负全部责任;

12、机动车辆送货停车需收取泊车费,具体情况按停车管理规定执行;

13、货物进出管理规范:

1) 进出货时间:商场每天提供两个时间段供各商户送货进场处理相关进出货事宜:每天9:00―11:00,15:00―17:00,其他时间不允许办理进出货事宜。货柜、货架及其它材料需在本卖场非营业时间进出场。

2) 进出货规定: (1)进货管理

---商户进货使用本商场专用货梯,不允许使用客用步梯及观光电梯。---卖场人流高峰期间不得进货,应听从保安部人员安排。

(2)出货管理

---凡进入本商场的货品需调出者,必须经北斗星城商管部规定的手续办理。

---填写《物品出门单》。 ---由卖场管理人员签字。 ---由指定出口出场。

---出场前必须接受保安的检查,无问题方可放行。

14、本商场内严禁进行一切违反治安管理条例和触犯法律的行为。

环境卫生管理规定

为了保障北斗星城的环境卫生,使各商户有干净整洁的营业环境, 特规定如下:

1、公共场所不得随地吐痰,不准乱倒垃圾、杂物、污水和随地大小便,违者每次须缴纳清洁卫生费用 100 元;

2、严禁将垃圾、布屑、胶袋和废纸等杂物投入洗手间和下水道。如导致堵塞和损坏,各商户应承担所有维修费用;

3、不准将纸屑、烟头、饭盒、果皮、饮料瓶等杂物扔进花池、花盆内,违者除责成清理杂物外,并缴交清洁费用 100 元;

4、爱护绿化,不准损坏和移动商场内设置的植物。 违者应赔偿损失;

5、实行垃圾袋装化,商户应该把垃圾袋投入北斗星城设置的垃圾桶内;

6、各商户在装修过程中要保持公共环境清洁,不得把装修垃圾及弃物弃于公共场所,违者对清洁卫生带来的影响负责,并须缴交清洁费用 100-500 元;

7、体积较大的垃圾,应搬放到物业外的垃圾堆放点,不得投放到物业内的垃圾筒,违者须缴交清洁费用 100-500元;

8、公共地方不准乱涂乱画、乱贴广告、乱派宣传单,违者负责恢复原状并负担所有费用。如属小孩所为,应由家长负责。

广告宣传管理规定

为树立北斗星城整体形象,保障和尊重各商户共同利益,制定本卖场广告宣传管理规定,同各商户共同遵行:

1、公共位置的管理

1)未经批准,不准在露天广场、购物广场入口、场内任何位置(除商铺门槛及商铺以内,派发任何宣传品、赠品);

2)未经批准,不得把自制广告牌或其他形式之广告物品放置在任何公共位置,包括店铺门口(以门槛直线为界);

3)未经同意,商铺不得擅自举办任何形式的对外活动,包括邀请名人莅临等;

4) 严禁在商铺门口或购物广场的任何位置呐喊拉客或拍手吸引顾客。

2、商铺内部管理

1)商铺任何宣传不能误导消费者,诋毁其他同类商铺的内容,不允许任何恶性竞争之针对性的宣传;

2)对于商铺内任何图案文字,北斗星城商管部保留否决权,如确实设计制作低劣有碍美观,北斗星城商管部有权更改或折除;

3)未经北斗星城商管部允许,不准在商铺面对公众的玻璃部分任何位置张贴、悬挂任何物件(严禁使用双面胶、玻璃胶);

4)商铺内的海报、吊旗、 POP等宣传用品需报北斗星城商管部备案及允许摆放、悬挂,严禁在减价或促销期间出现“跳楼价”、“出血狂减”、“倾销”、“清仓”、“转手贱买”、“XX 折起”等文字;

5)在商铺内自行播放音乐等声响以不影响邻舍及公共环境为原则。 本商场内不能使用音响方式进行广告宣传,特殊情况须报北斗星城商管部审批。

3、广告位的管理

1)商户不可自行使用各自门外灯箱,不得随意改装破坏; 2)商户不能擅自使用面对公共的玻璃部分做广告,在北斗星城商管部同意的前提下,可做宣传自行生产、主要经销产品的广告或本铺位形象广告。

进清场管理规定

1、进场管理规定 铺面租赁和物业管理合同签署后,由北斗星城商管部给商户出具区域平面图,并通知商户将商铺的装修立体效果图、 平面图、立面图、电路图交北斗星城商管部,由其办理《北斗星城商户入场装修申请表》和《北斗星城商户装修协议》,并领取《北斗星城商户管理守则》,再到财务部缴纳装修押金和垃圾清运费等相关费用后,商户方可进场装修。

2、退场管理规定 1)退场审批

(1)商户申请退场商铺。

(2)商户因商铺销售业绩不佳或品牌结构调整以及其它不能避免的特殊原因而申请撤场,必须由商户提前 30 天写出退场书面申请,加盖公章或由本人签字认可。 (3)北斗星城商管部填写《商铺退场审批表》报北斗星城运营部、 财务部、工程部审核,由相关部门负责人审核签字。

(4)北斗星城商业管理公司总经理签批意见。

(5)商户根据审核通过的《商铺退场审批表》 填写《物品出门单》,办理该铺面的全部商品退场。

3、注意事项

(1)商户如连续或同月内频繁违反北斗星城管理守则, 造成本卖场不良影响或对本卖场管理造成阻碍,北斗星城商管部有权要求商户进行整改或停业整顿。

(2)对于商户退场后发生的商品售后问题,北斗星城将留置质量保证金,质量保证金在退场后三个月如无质量投诉全额退还,如发生质量投诉将扣除相应的费用后退还。

(3)《铺面退场审批表》批准后 商户应及时完成全部商品、区域内所有商户道具的退场,特殊情况需经总经理批准。

奖励和处罚规定

1、处罚规定:对违反上述规定的商户将处以 50-5000元的罚款。

2、举报规定:凡对以上行为进行举报者,本卖场将对举报人给予一定的奖励。

承 诺 函

致:北斗星城商业管理部 本人(公司)声明:

本人在进场前,已完全明白及自愿同意、履行、遵守并接受《北斗星城管理守则》所阐明的全部条款及规定。

农贸市场管理范文第2篇

摘要:经济市场化,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经济发展的唯一正确道路。中国的市场化是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推进的。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机制是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是商品性社会化大生产的内在要求。与市场经济运行的需要相适应,通过政府,国家实现其宏观经济的管理者和社会经济生活的调节者的职能。因此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同时,应加强宏观调控机制建设,以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关键词:经济市场化 市场经济 宏观调控机制

一、经济市场化的进程

经济市场化,是指市场在经济资源配置中居于基础地位,起着主要作用。直到20世纪末,东西方国家的人们终于认识到:市场机制是迄今为止人类拥有的最具效率和活力的经济运行机制和资源配置手段,其无与伦比的功能优势在于借助价格机制的作用,把经济人的理性利已行为转变为利他行为,并自动实施供求调节,实现经济运行的瓦尔拉均衡和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中国的市场化进程,伴随着上世纪80年代经济体制改革启动的。近30年的改革开放,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中国的市场化改革已完成了初创阶段,经济市场化程度有了明显提高。经过调整所有制结构和改革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初步形成了现代市场经济体制所要求的微观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市场体系初步建立,市场竞争机制和市场价格机制对调节商品供求、优化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日益明显;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已在较大程度上相互沟通;国民收入宏观分配格局和居民个人收入分配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个人收入分配调节机制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积累机制和收入分配制度初具雏型;政府机构改革、职能转变和经济法制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体系和法制体系基本框架初步建立。

二、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

市场机制由于它自身的功能和作用,虽然在实现社会资源配置方面有着无以伦比的长处和优势,但是,这决不意味着仅仅依靠市场机制就能够充分达到社会资源宏观配置和利用的最优化。由于市场机制带有一定的自发性、滞后性等特性,容易引导各经济主体偏好自身利益和眼前利益,而忽视社会利益和长远利益,这就不利于生产力布局,重大产品结构的调整,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公用事业的发展。同时完全依靠市场自发调节也容易导致垄断,造成经济发展的剧烈波动,从而影响市场运行的有序性和稳定性;市场机制也难以调节社会收入的公平和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利益协调,容易造成收入分配上的过分悬殊。所以,市场机制不是万能的,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市场失灵”的现象。在1930年代以前,西方主流经济学派曾普遍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具有一种自我调协的机制,只要合理运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就可以实现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然而,三十年代大危机,宣告了传统西方经济理论的破产,在此之前,无论是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还是萨伊的“供求能够创造自身的需求”,其实质都在于表明这样一种相同的认识,即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是完美无缺的。然而大危机的爆发,使鼓吹自由放任者陷入了无法自圆其说的境地。接之而来的,便是以政府干预和调控经济为核心内容的“凯恩斯革命”。

凯恩斯学派认为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及其运行机制并不那么完美。一方面由于价格机制在某些重要的市场上并不具备伸缩自如、灵活反应的调节能力;另一方面,从供求机制来看,由于不同经济主体在实现其经济利益上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故市场自发力量并不总能保证使总供求在充分利用资源的水平上相一致。为此,政府必须担负起对宏观经济的管理职能,去充当协调总供求关系与维持力量平衡的砝码,发挥推动经济持续发展的推进器作用。只有政府通过市场运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手段有意识地影响和调控经济,市场经济及其运行机制才能在充分保持其微观效率的基础上实现宏观上符合社会意愿的稳定发展的目标。

政府的宏观调控机制与市场机制的结合,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互补性和共融性。统一性指宏观调控机制的运用不是脱离市场和破坏市场。而是面对市场,以市场作为宏观调控对象;宏观调控的作用是为了维护良好的市场环境,保证市场机制的顺畅运行,并为之创造有利的条件。互补性指宏观调控不是市场的替代物,而是为了弥补市场的功能性缺陷,克服市场的功能性紊乱,以校正“市场失灵”,共融性指宏观调控的手段,是市场经济的参数,即政府通过市场经济的参数来诱导市场变量,进而通过市场变量发出信号来引导企业和个人的微观经济活动,从而使市场机制的运行符合宏观调控的意图。总之,在市场经济体制中,政府的宏观调控是建立在市场调节基础作用之上的。政府宏观机制,对市场机制来说,主要是发挥补偿性、导向性功能,从而使市场经济能克服自身的缺陷,更加健康地发展。

三、在推进市场化进程的同时注重宏观调控机制建设

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中,更需要政府发挥积极作用。政府管制的首要任务是填补改革过程中由于计划经济规则逐渐被废除,市场经济规则尚未建立起来时所形成的规则真空,并在填补规则真空中逐渐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则。在推进市场化进程,不断完善市场机制作用的同时,必须重视国家对经济宏观调控机制的建设。

首先,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一样,也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但它有不同于市场机制的作用方向。市场机制在调整异常复杂的经济活动方面有它的优点,但市场经济是以竞争为特征的,各经济主体为了追求各自的利益,难免盲目竞争,造成经济失衡,甚至发生经济危机和无政府状态,所以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作为指导。

其次,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都是调节市场经济运行的手段,一只是“看得见的手”,一只是“看不见的手”。单靠市场机制“看不见的手”来调节,自有它的局限性,还必须要用宏观调控这只“看得见的手”来引导。在这方面,宏观调控手段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都具有调节资源配置的功能,但它们各自的着眼点、作用的层面和范围不尽相同。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具有信号灵敏、变化迅速、效率高等明显的长处,但也有其自身的弱点和不足。国家宏观调控能够从社会全局出发,把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结合起来,在更高层面和更广范围内规划、调节资源配置,发挥宏观主导作用。如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经济总量协调平衡,重大比例和结构调整,收入分配中的公平与效率兼顾,国土整治与地区经济布局,这些方面的配置单靠市场机制是调节不好的,只有既发挥市场经

济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又发挥国家调控的主导作用,才能从总体上指导好社会经济的运行。

第四,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一样,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市场的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的建立和健全,具有市场机制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我国处在新旧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市场发育程度很低,市场体系还很不健全,有待于进一步建立和完善。

由此可见,宏观调控是市场经济的题中之义。市场经济是有管理,有调控,有章可依,有序可循的经济;宏观调控应贯彻于市场经济的始终,贯彻于市场经济整个活动的过程,贯彻于市场经济的各个领域。只有把宏观调控这只“看得见的手”与市场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密切配合,共同协调,整个社会经济才能顺利发展,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才能得到及时妥善的解决。

四、未来市场化进程中的宏观调控机制建设

要实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宏伟目标,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必须正确处理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的关系,使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二者紧密结合起来。在当前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在市场机制建立的基础上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在完善宏观调控的条件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同时加大宏观调控的力度。原因是在新旧体制转轨过程中,以市场经济体制取代以计划经济为特征的旧经济体制,需要建立不同与过去用计划来调控经济的新的宏观调控体系。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就是国家通过建立健全宏观调控体系来保证市场经济的规范化和法治化,保持国民经济的总量平衡;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调控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把握和规划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战略和规划。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必须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宏观调控机制建设:

第一,宏观调控的目的是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发展是硬道理,也是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的基本目的和必要条件。完善和加强宏观调控,就是使经济在地区之间、部门之间均衡发展;使得资源配置更加合理,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发展也为完善和加强宏观调控提供必要条件,因为加大改革力度都不能孤立地静止地进行,宏观调控是在动态中进行的。要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化改革必须在经济发展中进行。只有在发展中,才能发现经济运行中各种深层次的矛盾,使宏观调控更有针对性,更见实效。必须看到,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发展使经济总量、经济实力、社会财富不断增大,因而也为完善和加强宏观调控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因此,持续快速发展,既是完善和加强宏观调控的目的,也是完善和加强宏观调控的必要条件。

第二,宏观调控机制建设必须以经济手段为主,以行政和法律手段为辅。计划经济体制下经济运行中出现比例失衡或者出现重大问题,往往采用行政手段来解决。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进程中,往往缺乏经济手段的经验。因此要在加强体制转变的同时,逐渐积累宏观调控的经验,不断吸取教训;同时进行市场经济的法治建设,为市场经济的良好运行提供相配套的环境,加强对证券市场、金融机构的监管,维持市场秩序,保证经济参与者的公平竞争。

第三,宏观调控机制建设必须使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协调一致。注重地方政府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通过分权化改革给予地方政府更大的自主权。由于分权化的决策更倾向于反映地方的需求和优先权,从而使资源的配置更有效率。但是宏观调控建设中,在充分调动地方政府在发展地方经济中不可替代的调节作用,保留其因地制宜进行思考和发挥作用的同时,必须使其与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的方向一致。明确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不同角色和职能,保持中央与地方的协调,方向相同,步调一致,才能达到既定目标,防止中央宏观调控政策打折扣。

第四,强化区域空间调控,使之与经济发展战略相衔接。强化对空间开发、空间结构的引导,在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对各类区域将会提出不同的管制原则,这些原则完全可以作为落实宏观调控措施的重要依据。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在这方面的基本理念,都是要通过明确国土空间开发战略,对空间要素进行整体谋划,科学引导空间开发行为,形成合理的空间结构,实现支撑经济发展、促进国土均衡开发、缩小区域之间差距的目标。

在我国,区分东部发达地区和西部欠发达地区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不同功能。东部市场经济相对发达,则政府更着重于城市建设、管理和公共产品的提供;而西部地方政府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参与上更深一些,要更多地引导和推动群众进入市场经济。同时针对区域间发展不平衡的情况,国家要采取较有针对性的投资、财政等政策,对落后地区予以支持。

第五,宏观调控机制建设必须降低调控成本,提高调控效益,重视滞后问题。

像其他经济活动一样,改善和加强宏观调控,要不断降低成本,提高调控的作用和效益。同时要考虑宏观调控的滞后影响,在政策取向上,要留有余地,为后续发展留下空间,防止经济的“过冷”与“过热”,处理好经济运行中的“冷”与“热”这一对矛盾。

总之,在推进市场化进程中,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健全市场体制的同时,必须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机制建设。通过宏观调控来提高和发展我国生产力,不断深化改革、改进宏观调控机制建设,以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和谐发展。

农贸市场管理范文第3篇

【摘 要】 内部审计制度创设是指由谁来建立内部审计制度,其创设模式包括所有者创设、管理层创设、强制创设。从逻辑上来说,所有者创设优先,管理层创设次之,强制创设最后。不同的创设模式都有相应的创设条件,内部审计潜在需求较强且符合成本效益原则是通用的创设条件,不同创设者的创设动力及能力是关键的条件因素,所有者创设能否出现的关键是其创设动力及能力,管理层创设能否出现的关键是其动力,而强制创设能否出现的关键是其对内部审计潜在需求的估计及对所有者创设和管理层创设能否出现的估计。上述理论框架能解释现实生活中不同情形的内部审计制度之建立。

【关键词】 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制度创设; 所有者创设; 管理层创设; 强制创设

一、引言

任何一个组织都会建立治理机制来应对威胁其组织目标的消极因素,创设内部审计制度是这个治理机制的重要要素之一。不少研究已经发现,内部审计在组织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甚至已经成为组织治理的基石。再好的制度,也需要有创设者;没有创设者,制度效果就无从谈起,内部审计制度也是如此。从某种意义来说,要发挥内部审计功能,首要的事项是推动内部审计制度的创设。现实中,许多问题较严重的组织并没有内部审计机构,这些组织不是不需要内部审计制度,而是缺乏内部审计制度创设者,也就是没有机构或个人来推动或主持设立内部审计制度,这些组织的内部审计需求没有成为有效需求。

关于内部审计制度创设,有文献介绍了国外强制设立内部审计机构的一些情况,也有文献建议对一些组织实施强制性的内部审计要求。关于内部审计制度创设模式还缺乏相关的理论框架。本文将内部审计创设区分为所有者创设、管理层创设、强制创设三种模式,提出内部审计制度创设的理论框架,并用这个理论框架来分析若干例证。

随后的内容安排如下:首先是一个文献综述,梳理相关文献;其次,对内部审计不同创设模式进行理论逻辑分析,提出内部审计制度创设的理论框架;再次,用这个理论框架来分析不同创设模式的例证,以一定程序上验证这个理论框架;最后是结论和启示。

二、文献综述

关于内部审计需求,多数文献研究需求因素[ 1 ],一些文献涉及外部审计机构的法定审计[ 2-4 ],但是,鲜有文献研究内部审计制度由谁来创设。与此相关的文献是关于实行强制性内部审计的研究。强制性内部审计,就是由法律规定必须建立内部审计机构,这是强制性创设。有文献介绍了国外强制设立内部审计机构的一些情况,也有文献建议对国内一些组织实施强制性的内部审计要求。

美国通过《1978年督察长法案》《1988年督察长修正法案》《2008年督察长改革法案》,创设了联邦政府各部门强制内部审计制度[ 5-9 ]。瑞典通过《政府机构内部审计条例》(1994年),荷兰通过《荷兰政府账户法》(2001年),英国依据国库部的规定,加拿大按照国库委员会秘书处制定的《内部审计政策》,创设了政府机构强制内部审计制度[ 9 ]。一些文献也建议通过立法来推动我国政府部门及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制度的建立[ 10 ]。

2003年之后,美國等一些发达国家对上市公司实行强制内部审计制度[ 11 ],我国对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也强制要求建立内部审计制度[ 12-13 ]。鉴于我国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一些文献建议在国有企业实行强制内部审计制度[ 14-15 ]。

总体来看,现有文献主要介绍了国外的强制性内部审计制度,并就国内一些组织实行强制性内部审计制度提出了建议,但关于内部审计制度创设模式还是缺乏理论分析。本文拟提出这个理论框架,并用这个框架来分析若干内部审计制度创设例证。

三、理论框架

内部审计制度创设模式主要关注谁来创设内部审计制度,而可能的创设者有多种,所以,本文首先分析由多种可能的创设者来创设内部审计制度的逻辑过程,在此基础上,分析不同创设者创设内部审计制度的条件。

(一)内部审计制度创设的逻辑过程

内部审计制度的可能创设者有三种,一是所有者及其类似者,二是管理层,三是政府强制。那么,这三者创设内部审计制度时,何者优先?一般认为,内部审计主要是经营权监督,然而,在特殊情形下,也可能是所有权监督。当内部审计是经营权监督时,内部审计制度创设者应该是组织的管理层;当内部审计是所有权监督时,内部审计制度创设者应该是组织的所有者。然而,无论是所有者,还是管理层,要成为内部审计制度创设者,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如果不具备这些条件,则内部审计制度难以创设。此时,如果影响组织目标的消极因素较为严重,就需要政府来强制建立内部审计制度。总体来说,内部审计制度创设模式分为三种:所有者创设、管理层创设、强制创设,三者创设内部审计制度的逻辑过程如图1所示。

图1中,首先内部审计制度创设的优先者是所有者,其次是管理层,最后是政府强制。为什么会具有这种优先权呢?首先,政府强制应该是最后选择,当组织本身的利益相关者都不创设内部审计制度时,如果该组织确实需要内部审计制度,政府才出来作出强制性规定,强制创设内部审计制度。如果组织本身的利益相关者自己能创设内部审计制度,政府就不宜干扰组织内部的制度创设。所以,强制创设应该位于最后。事实上,政府强制创设内部审计制度是对所有者创设的替代,当所有者有创设动力,但是没有创设能力时,政府就替代所有者来行动,所以,政府强制创设,本质上可以是一种所有者监督。

其次,就所有者创设与管理层创设来说,在委托代理关系合约中,所有者和管理层法律意义上平等,但是事实上并不平等,所有者处于优势地位,对代理人的选择及合约的主要内容,所有者作为委托人具有主导权;同时,组织目标是否达成,对所有者利益影响最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组织目标是所有者利益的体现,也是所有者对代理人的托付,还是代理人承担的经管责任,组织目标达成了,所有者利益也就实现了,代理人的经管责任也就履行了。所以,所有者非常重视组织目标能否达成,当然也就关注抑制影响组织目标之消极因素的内部审计制度了。所以,如果所有者具有创设内部审计的需求,同时还具有创设能力,那么所有者应该创设内部审计制度,此时的内部审计就是所有权监督。当然,通常情形下,既然所有者将组织交托给管理层来营运,组织目标的达成主要应该由管理层来关注,只有当所有者预期管理层创设内部审计制度动力不足或者所有者创设的内部审计制度更加有效时,才会真正行动起来创设内部审计制度。所以,所有者创设的这种优先权通常情形下是不会行使的。

最后,当所有者没有创设内部审计制度的动力或不具备创设能力时,管理层才有机会创设内部审计制度,此时的内部审计就是经营权监督。当然,完全可能出现的一种情形是,某类组织确实需要内部审计制度,所有者无创设能力,而管理层无创设动力,此时,政府应该进行强制创设,此时的强制创设,既可以从所有权监督出发,创设所有权监督属性的内部审计制度,也可以从经营权监督出发,创设经营权监督属性的内部审计制度。

当然,从逻辑上来说,还有一种情形,就是上述三种创设主体都没有创设,该组织就没有内部审计制度。这其中的原因较多,主要是不具备创设条件,此时,该组织如果确实需要内部审计,就是创设主体不作为。当然,首先是所有者不作为,其次是管理层不作为,最后是政府不作为。当政府是组织的所有者时,政府就是双重不作为。

(二)创设条件

以上分析了三种情形的内部审计创设:所有者创设、管理层创设、强制创设。接下来,笔者分析这些创设发生的条件。

人们都是理性的,不会为审计而审计,所以,创设内部审计制度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才会发生。这些条件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有较高的内部审计潜在需求,没有这种潜在需求,当然也就没有必要创设内部审计制度;二是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内部审计虽然能发挥抑制影响组织目标的消极因素之作用,但是,其本身也是有成本的,只有符合成本效益原则时,这个制度才有可能创设;三是具有创设动力及能力,没有创设动力及能力,内部审计需求只能是潜在需求,不会转换为现实的有效需求。正是这三个条件的共同作用,内部审计制度才得到创设,其大致关系如图2所示。

内部审计需求直接源于影响组织目标的消极因素,而这些消极因素又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由于人性特征产生的消极因素,包括自利产生的代理问题及有限理性产生的次优问题;二是由于组织环境产生的风险因素,包括内部风险因素和外部风险因素。为了应对这些消极因素,由各種机制组成的治理框架得以建立,内部审计是其中的重要机制之一,所以,对消极因素的抑制形成内部审计潜在需求。

然而,在多种可选择的治理机制中,是否会选择内部审计,需要依赖成本效益原则。根据这个原则,首先,估计内部审计制度的成本及其功能,内部审计人财物方面的投入及其耗用会形成内部审计成本,而内部审计审核、监督和评价功能的发挥就会产生抑制消极因素的效果,这二者之间应该有个比较,只有产出大于投入,内部审计制度才是合宜的。其次,还要将内部审计制度的投入产出比与其他治理机制相比较,只有内部审计制度的投入产出比大于其他治理机制时,内部审计制度就具有了比较优势,此时的内部审计制度才是真正意义上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即使具有比较优势的内部审计制度,还需要有创设者,没有创设者,内部审计制度的优势只能是潜在优势。本文前面已经指出,可能的创设者包括所有者、管理层和政府,而这些创设者是否会行动,决定因素是各自的创设动力及能力。

就所有者来说,其创设动力受到三个因素的影响:一是对组织目标的关注程度,所有者对组织目标达成程度越是关注,其创设动力越强。从理论上来说,组织目标达成程度是所有者利益的基础,所有的所有者都应该关注组织目标的情况。然而,在有些情形下,所有者不一定真正关注其投资或供资的组织。例如,上市公司的小股东投资于上市公司是投机,而不是投资,这种所有者当然不会关注公司各种目标的达成程度;又如,一些公共部门,其上级作为所有者本身也是公共部门,上级部门本身可能就不关注其组织目标达成情况,对其下属组织的目标当然也就更不关注了。二是对潜在内部审计需求的估计,估计的内部审计需求程度越高,所有者预期内部审计制度的作用越大,从而其创设内部审计的动力也就越强。当然,不同的所有者对内部审计需求的估计可能不同,从而产生不同的创设动力。三是对内部审计制度成本效益的估计,内部审计制度越是具有成本效益性,所有者创设内部审计制度的动力也就越强。当然,不同的所有者对内部审计成本效益的估计可能不同,从而产生不同的创设动力。

所有者创设内部审计制度需要有较强的动力,没有创设动力,当然也就没有创设行动。然而,如果没有创设能力,创设动力也无济于事。那么,所有者创设能力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呢?主要是所有者作为一个整体的行动能力,如果所有者作为一个整体具有行动能力,则在创设动力的驱动下,可能具有行动能力;如果所有者作为一个整体不具有行为能力,则创设动力也难以成为创设力行动。一般来说,所有权越是分散,所有者作为一个整体越是难以具有行为能力,大家都会搭便车,都指望其他的所有者来行动,最后是大家都不行动[ 16 ]。所以,所有权分散的组织,所有者创设内部审计制度的能力较差。当所有权较为集中时,所有者从事制度创设的激励密度高,组织目标的成败与所有者本身的利益关联度较大,所以,一般不会搭便车,从而其创设能力较强。因此,所有权越是集中,所有者创设内部审计制度的能力越强。

就管理层来说,其作为一个整体具有行为能力,不存在创设能力问题,关键在于其是否具有创设动力。管理层创设动力受两个因素的影响:一是对影响组织目标的消极因素的关注程度,管理层对消极因素的关注程度越高,其创设动力越强。从理论上来说,管理层当然应该关注影响组织目标的消极因素。但是,在一些情形下,管理层可能并非如此。例如,在管理层看来,如果消极因素对组织目标的影响并不显著,或者是管理层本身就对组织目标是否达成并不在意,或者是对下属的代理问题采取容忍态度。在上述各种情形下,管理层可能并不关注影响组织目标的消极因素,当然其创设应对这些消极因素的内部审计制度也就动力不足。二是对内部审计制度的成本效益估计,即使管理层关注消极因素,但是,应对消极因素的机制有多种,内部审计制度只是其中之一,管理层会在多种治理机制中进行选择,只有当其认为内部审计制度具有成本效益性时,才会选择内部审计制度。综合来说,当管理层关注影响组织目标的消极因素,并且内部审计制度具有比较优势时,管理层就有动力创设内部审计制度。

就政府强制创设内部审计制度来说,主要是通过立法的方式来强制某些组织建立内部审计制度,所以,政府对内部审计制度的创设能力并不存在问题,关键之处在于其创设动力。换言之,就是政府如何确定何种组织需要建立强制性内部审计制度。一般来说,政府强制某些组织建立内部审计制度,需要两个条件,一是所有者创设及管理层创设难以出现,二是内部审计潜在需求强烈,只有这两个条件同时具备时,政府才用立法的方式来强制创设这些组织的内部审计制度。

内部审计潜在需求强烈是指某些组织存在较严重的代理问题、次优问题及风险因素,并且,内部审计制度应该是治理这些消极因素的有效制度之一,内部审计制度具有不可或缺性。一般来说,所有权越是分散或者所有者越是众多,代理问题就越是严格,次优问题也会得到放大,风险因素的控制也可能越松弛。同时,组织环境越是具有动态性、复杂性、竞争性,风险因素越多。

所有者创设及管理层创设难以出现是指以下两种情形:一是所有者没有创设动力或者有创设动力但没有创设能力;二是管理层没有创设动力。当上述两种情形同时出现时,如果没有政府强制创设,该组织可能就没有内部审计制度。一些股权分散的上市公司,很有可能处于这种情形,一些公共组织也很有可能处于这种情形。

所以,一般来说,当某些组织存在强烈的内部审计需求,并且所有者创设及管理层创设难以出现时,政府就应该充当内部审计制度的创设者,通过立法的方式,强制这些组织建立内部审计制度。政府这样做,从某种意义来说,是充当了没有整体行为能力的所有者,本质上类似于所有者创设。

四、例证分析

以上提出了内部审计制度创设的理论框架,下面,笔者用这个框架来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内部审计制度创设,以一定程度上验证这个理论框架。

(一)所有者创设例证分析

现实生活中,大型组织有多层级的内部审计机构,对于多层级的内部审计机构有两种体制,一是垂直管理,二是分级管理,前者是内部审计机构向总部审计机构报告工作,后者是向所在内部组织的领导报告工作。由于总部和內部组织之间具有委托代理关系,总部类似于所有者,所以,各内部组织的内部审计机构在垂直管理体制下,实质上是所有者创设的内部审计制度①。例如,中国建设银行总行设立审计部(这个层级不是所有者创设),各一级分行作为中国建设银行的内部组织,全部都建立了总审计室,但是,这些一级分行的总审计室不向所在分行领导负责,而是向总行审计部负责,总行审计部对各一级分行总审计室实行垂直领导,各一级分行的总审计室事实上是由总行创设的。总行对于各一级分行来说,类似于所有者,所以,各一级分行的总审计室属于所有者创设。

下面,用本文提出的理论框架来分析中国建设银行各一级分行内部审计制度创设。本文的理论框架指出,所有者创设具有优先权,中国建设银行各一级分行内部审计制度创设也是如此。在垂直管理体制之前,各一级分行(当时称为省分行)都建立了内部审计机构,向分行领导报告工作,这些内部审计机构是分行的内设机构[ 17 ],后来,总行感觉到分级管理的内部审计体制不能有效地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所以,将分级管理体制改为垂直管理体制,实质上是所有者创设取代了各一级分行的管理层创设,这体现了所有者创设的优先权。

那么,中国建设银行总行创设内部审计制度的动力来自何种呢?总行认为,分级管理下的内部审计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垂直管理体制更加有利于内部审计发挥其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垂直管理体制下的内部审计独立性增强,能发挥一些在分级管理体制下无法发挥的作用或者是促进这些作用发挥得更好,从而有助于内部审计更好地为组织目标服务;另一方面,垂直管理体制下,不同层级的内部审计资源能整合,从而能提升内部审计的效率和效果,更加提升了内部审计制度的成本效益性[ 18 ]。上述原因与本文的理论框架关于所有者创设之预期基本一致。

(二)管理层创设例证分析

现实生活中,大多数组织的内部审计机构是由管理层所创设,所以,不少文献认为,内部审计是经营权监督[ 19 ]。本文的理论框架能解释这个现象。其中的原因是,所有者创设虽然具有优先权,但是,通常只是在估计到管理层创设动力不足或所有者创设的内部审计制度效果更好时才会自行创设内部审计制度,所以,如果估计到管理层会创设内部审计制度,所有者通常不会创设。而政府也是估计到所有者创设和管理层创设都不会出现时,才会出现强制创设。综合起来,只要管理层愿意创设,通常会由管理层来创设内部审计制度,这就是现实世界中管理层创设内部审计制度最多的原因。

(三)强制创设例证分析

现实生活中也存在由政府通过立法的方式来强制创设内部审计制度的情形,主要有两种情形:一是公共部门,例如,本文前面的文献综述指出,美国、瑞典、荷兰、英国、加拿大等一些国家就强制政府部门建立内部审计机构;二是公众公司,例如,2003年之后,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对上市公司实行强制内部审计制度。我国对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也强制要求建立内部审计制度。本文的理论框架能解释这两类组织的内部审计强制创设。

就公共部门来说,政府是所有者,这种情形下,所有者创设和强制创设合二为一。如果政府预期到某些组织内部审计潜在需求较强,同时还预期到这些组织的管理层不一定有动力来创设内部审计制度,政府就会通过立法的方式来创设内部审计制度。就公众公司来说,股东众多,代理问题较为严重,内部审计需求较强烈。但是,由于股东众多,对于一些股权分散,不存在大股东的公司,小股东作为一个整体没有行为能力,所以,需要政府代替小股东这个整体来行动,从而出现内部审计制度的强制创设。

五、结论和启示

内部审计制度创设是指由谁来建立内部审计制度,其创设模式包括所有者创设、管理层创设、强制创设,本文分析内部审计制度创设的逻辑顺序及创设条件。

就创设的逻辑顺序来说,首先是所有者创设具有优先权,但是,所有者只有预期到管理层创设内部审计制度动力不足或者所有者创设的内部审计制度更加有效时,才会真正行动起来创设内部审计制度。所以,所有者创设的这种优先权通常情形下是不会行使的。其次是管理层创设,因为组织目标主要由管理层来实现,而内部审计是抑制影响组织目标达成之消极因素的制度设计,所以,现实生活中,管理层创设最多。最后是政府强制创设,当预期所有者创设及管理层创设难以出现时,政府代替所有者通过立法的方式强制创设内部审计制度。

就创设条件来说,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有较高的内部审计潜在需求;二是符合成本效益原则;三是具有创设动力及能力。影响不同创设者创设动力及能力的因素不同,从而这些创设者也具有不同的创设动力及能力。所有者创设能否出现的关键是其创设动力及能力,管理层创设能否出现的关键是其动力,而强制创设能否出现的关键是其对内部审计潜在需求的估计及对所有者创设及管理层创设能否出现的估计。

研究启示,内部审计制度创设是内部审计需求转化为现实内部审计制度及行动的关键,没有创设者,内部审计只能处于潜在需求阶段。现实生活中,一些公共组织的代理问题、次优问题较为严重,风险因素对组织目标的影响也较严重,但是,这些组织却没有建立起能应对这些消极因素的内部审计制度,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创设者。这些组织的管理层本身缺乏创设动力,在这种情形下,政府应该出面来创设内部审计制度,既是所有者创设,也是强制创设。我国的国有企业、政府部门及事业单位,各类问题都较为严重,内部审计潜在需求较强烈,而这些组织的管理层本身可能缺乏创设动力,但是,政府相关部门也没有出来强制创设,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这些相关部门失职。2015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强化企业内部监督,建立审计部门向董事会负责的工作机制。这是关于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制度强制创设的最高也是最原则的要求,这个原则如果得到落实,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制度将得以强制创设。政府部门及事业单位的类似强制要求还未见到。●

【参考文献】

[1] 李曼,施建军.企业内部审计需求动机研究:文献综述与未来发展[J].财贸研究,2012(6):132-138.

[2] 刘燕.论我国《公司法》法定审计模式的选择[J].会计研究,2005(8):25-29.

[3] 郝自贤.公司财务会计报告法定审计制度的法理机理[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9(2):53-56.

[4] 郑石桥,施然.法定审计与选择性审计的区分:理论框架和例证分析[J].会计之友,2015(17):133-136.

[5] GAO.Federal inspectors general-an historical perspective[R].1998.

[6] 王光远.建立政府机关内部审计制度强化政府施政效率和效果[J].中国内部审计,2006(4):16-17.

[7] 刘力云.论发展和完善我国政府部门内部审计[J].审计研究,2007(3):30-35.

[8] 范文萍.美国联邦政府内部审计的发展及其启示[J].财会通讯,2010(3):68-70.

[9] 张庆龙.完善我国政府部门内部审计的建议[J].中国内部审计,2010(10):27-29.

[10] 郑石桥,张文秀,王旭輝,等.中国政府及非营利组织内部审计发展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2.

[11] 李曼.高管态度、政府监管与内部审计: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研究[J].审计研究,2014(2):100-107.

[12] 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工作指引[Z].2007.

[13] 深圳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指引[Z].2009.

[14] 余金树.从资产所有者角度谈内部审计制度的建立[J].财会月刊,1999(3):43.

[15] 魏昌东.中国企业内部审计法律制度:定位缺陷与完善对策[J].学海,2010(2):164-168.

[16] 戴春平.充分竞争:补偿所有权监督不足的市场安排[J].江苏社会科学,2000(5):61-65.

[17] 张一平.中国建设银行改革内部审计体制[J].中国审计,1999(9):37.

[18] 曲德洋.建设银行内部审计体制改革构想[J].辽宁经济,2005(1):42-43.

[19] 孙立.内部审计动因的委托代理分析:兼论内部审计导向模式的演进[J].财会通讯,2005(12):62-64.

农贸市场管理范文第4篇

如今,营销组织掌握了海量的数据。这些数据是强大的工具,可用于改善和提升营销方案。为了有效掌控大数据的力量,营销组织必须围绕三个方面提升其应對市场变革的能力,即科技、消费者和内部文化。

管理由科技引发的变革

科技对当今市场变革的推动是前所未有的。工业革命为现代制造业技术打下了基础,然而真正引领今天市场变革的却是数字化、计算机、海量存储能力和互联网即时通信。凭借强大的置换和扩展数据的能力,信息通信技术已经成为全球商业的主要影响因素。特别是被越来越多的人称为“大数据”的技术,它大大影响了营销组织所需的技能。大数据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从世界各地的每台电脑上发送的消息、每台零售终端系统提供的服务到每位消费者的搜索过程等,都是大数据。我们在获得了捕捉和分析所有这些数据的能力后可以大有作为。

世界被淹没在了数据中,我们必须理解数据。事实上,我们并不缺乏数据,也不缺乏操作和分析数据的工具和方法。我们欠缺的是经理人具备足够的经验和技能,尤其是负责市场营销的经理人,他们不善于思考、适应、采纳和使用现有信息,让消费者真正受益。很多时候,经理人必须放弃固有的行事风格,例如如何看待消费者、如何制订传播方案、如何衡量和评估市场回报等。为了应对大数据的挑战,营销组织必须在组织内部培养员工的分析能力,并与外部数据提供商密切配合,从可供使用的数据中获得最大价值。

管理由消费者引发的变革

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消费者已经完全发生了变化,世界各地都是如此,但这种现象在中国最为明显。中国农村人口向中心城市的大迁徙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人口迁移活动之一。农村的生活方式是自给自足,而城市的生活方式中却充斥着手机、购物中心、办公场所和富足的产品,要实现由农村向城市的过渡,他们必须学会如何成为“消费者”。然而,日常生活中形形色色的新产品、新方法、新工具、新通信技术却令人眼花缭乱,想成为“消费者”并不容易。

如今的消费者与过去的消费者最主要的不同在于,他们掌握了丰富的市场资源。他们与移动设备形影不离,可以随时接触到新产品、新零售设施、新技术、新时尚、新潮流,随时获取价格、选择、供货情况、选项等市场信息,因此,营销组织必须采用全新的方法来对待消费者。

经理人一定要理解新工具和新技术赋予消费者的能力,这种能力是他们从未有过的,他们甚至不知该如何对其加以有效利用。营销组织必须要学会了解消费者,了解他们与市场互动的所有方式,这比挖掘大量数据更加重要。只有先了解他们的需求,才能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与他们进行沟通,这就是营销组织必不可少的消费者洞察力。

管理由内部文化引发的变革

长期以来,大多数营销组织一直采用由内而外的管理模式。在这种模式中,高管层一般以上一年的业绩为基础,设定本年度的营业收入和利润目标。然后,区域或部门经理再相应地确定各自的目标,包括生产目标、销售配额、资本支出和营业预算等。要达到各项目标,企业可能会推出新产品、发展新的分销方式、开拓新市场或开展新的广告活动。营销组织负责拓展市场,将新概念和新方法推向市场。接着,消费者从众多新概念、新产品或新方法中进行挑选,评估营销组织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最后做出购买决策。消费者很少或完全没有参与拓展市场的过程。如果营销组织足够了解消费者,营销方案可能会取得成功;如果不了解消费者,它们的新产品和新传播方案就可能以失败告终,这种情况十分常见。

今天,尽管营销组织已掌握了大量先进的技术手段,但新产品的失败率仍然很高。很多时候,营销组织抱着很高的期望进入零售市场,但其产品却得不到消费者的认同。这些新产品之所以失败,在很大程度上不是因为设计或质量方面有问题,而是因为消费者认为他们不需要。营销组织推出的产品可能符合它们的生产计划和盈利目标,但无法解决消费者面临的实际问题。它们的失败是因为缺乏消费者洞察力,还是过于自负,抑或两者兼而有之?

在当今社会,所有产品和服务都必须以解决消费者切实面临的问题,满足他们的需求和期望为目标。一旦寻求解决方案的消费者掌握了资源,他们就可以方便快捷地利用在线技术进行搜索。在这一过程中,营销组织面临的挑战是调整内部文化的重心,从以内部为导向的传统方式转变为积极主动地从消费者的角度考虑问题。也就是说,它们必须从由内而外的管理模式转移到由外而内的管理模式,充分利用已有的消费者数据,并在拓展市场的各个阶段都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

农贸市场管理范文第5篇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升,市场经济体制也在不断的完善,不过与此同时,我国经济市场中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这样的市场形势给企业的综合实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想要在如今的市场竞争当中立足,就需要对自身的市场营销策略进行调整,促进自身综合实力的提升,而企业想要对市场营销相关的策略与模式进行调整,就要以市场实际状况作为基础,这就要求企业对于市场形势进行全面的了解。鉴于此,本文对我国企业市场营销管理理念和品牌管理活动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管理对策

0引言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管理也应力争改变传统的管理方式,努力使得自身管理科学、符合时代趋势。在现代,市场营销管理是企业亟待改革的重点。市场营销管理承载着艰巨的任务,与企业的利益息息相关,一个企业要长期立于不败之地,就不得忽视市场营销管理。然而,我国许多企业非常重视产品设计、制造工作,却忽视了内部机制创新管理,可以说,企业市场营销管理的脚步落后阻碍了企业的发展扩张。为此,我国所有企业都应当正视、重视市场营销管理建设,都应摸索出一套属于自己的、现代化的市场营销管理体系。

1企业市场营销管理理念及其对应的品牌管理活动特点

1.1  市场营销管理中的产品质量理念

这一市场营销管理理念主要以产品质量作为核心,企业会认为消费者会更倾向于选择功能多且质量好的产品,所以產品竞争力与产品质量划等号。在这一理念下,企业在技术及设备升级方面会投入很大成本,其品牌核心价值在于强调产品的质量性与功能性,而在该市场营销管理理念下,企业往往能够生产出让消费者满意的产品,但是在品牌管理活动中却难免会出现拓展性不足的情况。归根结底来讲,再好的产品也会有更新换代的一天,而且从质量层面并不能给竞争对手带来太大压力,极易被超越。因此,企业的市场营销管理理念中除了要对产品硬件质量予以关注之外,还需要多传递品牌价值与形象,更利于产品的推广。

1.2  市场营销管理中的情感理念

该理念本质为关系营销,重点强调在满足消费者预期价值的同时,也要与消费者构建起良好的持久关系,让消费者对品牌产生情感与依赖,进而以消费忠诚度的提高去助力品牌的可持续发展。在现代社会中,流量便等于资本,一个品牌自带流量将是企业的无形“财富”,很多品牌八成以上的销售额都来自“粉丝群”,这便是如今“粉丝经济”的本质。所以说,品牌管理除了要做好上述两个内容之外,还要重视与“粉丝”的关系,让消费者对品牌心生情感且口口相传,进一步扩大品牌的社会知名度与市场影响力。

2市场营销当中的问题分析

2.1  市场营销观念落后

我国在建国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采取的都是计划经济体制,这对我国许多企业的管理观念、营销理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如今我国强调市场对于经济的调节作用,这也是市场营销所产生的理论基础,但是许多企业往往没有及时地进行自身管理观念的革新,这对于市场营销模式的转变是非常不利的,给市场营销带来了许多阻力。现代企业必须要认识到我国市场并不再属于买方市场,而是卖方市场,推进自身管理理念的革新,能够应对市场模式转变给企业带来的挑战。许多企业在管理以及市场营销工作当中,还是采用以往的理念来对工作进行指导,开展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这体现了现在我国许多企业对于营销管理价值没有足够的认识,对自身的发展实际也不够了解,还需要对自身的产品增值环节投入更多的精力,有效的对销售部门与其他部门进行工作上的协调,尽可能的提升用户体验,为企业赢得客户的满意度与口碑,推进企业的良好发展。

2.2  企业管理系统化程度比较低

现代企业想要实现自身的发展,就必须要实现自身管理的系统化,但是现在虽然许多企业对于市场营销越来越重视,但是这些企业的管理仍然没有有效的实现系统化与规范化,其实在现代企业管理体系当中,企业想要实现自身的发展,就必须要促进每个部门完成自身的营销职能,系统化的管理模式正是各个部门完成营销职能的有效保障。许多部门当中的工作人员甚至存在市场营销工作与自身工作无关的错误认识,这导致营销策略难以得到有效的落实,企业发展当中所遇到的问题不能够得到很好的解决,抑制了管理人员的工作主动性以及积极性,导致企业运行效率下降。

2.3  缺乏专业营销管理人才

企业营销工作的主要承担者是企业的市场营销人员,企业只有不断提升市场营销人员的专业能力以及综合素质水平才能够更好地开展企业产品的营销工作,才能够不断地创新市场营销策略。企业想要不断地进步、发展,就必须对市场的产品进行科学的定位,而大数据技术的诞生与普及使得分析客户需求、准确定位市场产品变得更加容易,因此,掌握大数据技术是企业市场营销人员必备的技能。对于企业的工作人员来说,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在应用相关信息软件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的操作问题,企业工作人员不能够有效利用大数据技术使得企业的营销管理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2.4  品牌管理不够全面

很多企业能够基于市场营销管理的价值理念去指导品牌管理活动,并且也认识到品牌的成功塑造与管理离不开良好的产品质量以及全方位的品牌管理,唯有如此才能通过带给消费者良好体验去树立起品牌优势。但是,在品牌管理活动中却往往存在不够全面的情况,觉得只要产品质量抓好以及广告宣传做好,消费者就一定能够感受到自家品牌的价值,因此我们会经常看到企业通过投入大量广告,能够取得一定品牌知名度,但是当消费者前去购买产品时会遇到产品供货不足、销售态度不好、售后服务堪忧等情况。如此一来,消费者不仅无法感受到品牌的价值,甚至会因为逆反心理而极度排斥该品牌。实质上全面的品牌管理应当渗透到采购、生产、销售、售后等各个环节,唯有所有环节都做好,才能让消费者真正感受到品牌的价值。

3基于品牌管理的企业市场营销策略

3.1  实现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管理优化、革新

科学的市场营销管理直接能够推动市场营销活动取得良好效果,而脱离实际情况、落后的市场营销管理则会导致市场营销活动效果不佳。为此,在策化市场营销活动之前,需要优化、创新市场营销管理,使得市场营销活动内部机制完善、外部运营顺利,内外联动,推动营销活动协调进行。具体来说,在管理之前,要深入了解种种市场营销活动的内容、环节、目标以及具体的过程,此外,还要使得营销活动不脱离市场经济大趋势,最后,活动的开展要时刻以消费者的需求为活动的依据与导向。只有综合考虑上述三种因素,市场营销活动管理才能全面、无死角。

3.2  提升市场营销人员素质

充分发挥企业营销人员的主体作用对于实现企业的营销目标有着很大的帮助。企业应积极地为企业营销管理人员组织相关的培训工作,并鼓励员工积极踊跃地参加,以让企业的营销管理人员能够充分掌握大数据技术,从而更好地开展企业营销工作。

3.3  转变企业营销服务理念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传统企业营销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下经济市场的发展需求,因此,企业想要跟上时代的脚步就必须与时俱进,就要使企业的营销服务理念符合消费者需求。面对多元化的市场情况,应该建立服务型营销模式,树立企业发展目标,明确发展方向,以提升营销服务质量为核心,建立良好的企业营销体系。而在新时期大数据背景下,企业应该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的优势特点,不断优化运行管理机制,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不断提升企业的网络信息管理质量,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另外,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也导致市场中充斥着大量相同类型的产品,企业的产品不足以成为吸引顾客的关键因素。因此,企业应从口碑营销、品牌战略方面入手来创新企业的营销管理策略。

3.4  品牌广告宣传

通过广告宣传能够进一步增强品牌的社会知名度,因为对于很多消费者而言,如果一个品牌自己从未听过,那么很難有动力去了解其产品的质量与功能,所以企业的市场营销工作还需要做好前期的品牌广告宣传。而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广告传媒并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广播、报纸、电视等渠道,更多网络新兴媒体也逐渐成为主流,多种多样的传播渠道也带来了丰富多彩的宣传形式,所以企业可借助现代消费者接触更为频繁的网络社交平台的特点,向市场去宣传自家品牌产品与文化,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在于要将企业的价值观体现出来,保证消费者能够对品牌有一定的认知程度,不再是简单地对产品功能、质量的简介,而要重视品牌形象的塑造。比如在医药品牌广告宣传中,除了要对药品的用途进行介绍之外,还需要重点宣传企业的价值观,是专心制药的企业而非唯利是图的商人,让消费者能够心生信赖。

4结束语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愈演愈烈,国内企业不仅要接受国内竞争对手的挑战,也感受到了来自国外大企业、大品牌的竞争压力。同时,如今的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已不再局限于功能、质量等基础层面,尤其是在产品同质化严重的现代社会,只有通过提高个性化服务与打造消费者信赖的品牌,才能够刺激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实际上,自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国内企业的产品竞争也逐渐向品牌竞争转变,而品牌并不仅仅是产品的价值表现,同时也是企业本身价值的体现,而且品牌在企业的市场营销管理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为了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在市场营销中对品牌进行有效管理,进一步提升企业的外在价值。

参考文献:

[1]   唐金炼,余梓荣.企业市场营销管理及创新策略分析[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9(12):71-72.

[2]   李莉洁.客户关系管理在企业市场营销中的作用[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9(12):80-81.

[3]   康迪.中国小微企业市场营销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06):106-107.

[4]李远.企业市场营销管理研究[J].山西农经,2019(21):119-120.

[5]杨江.论企业市场营销中的法律运用[J].营销界,2019(46):245+248.

[6]江滨.现阶段中小型企业市场营销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商业,2019(30):4-5.

作者简介:

吴兆轩,男,汉族,就读于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农贸市场管理范文第6篇

摘 要:专业市场的高端管理对实现社会再生产,增强企业活力,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专业市场、生产资料市场和生活资料市场的特点、市场分类、影响因素进行差异比较;从政府支持、工商执法、广告宣传、行业协会和招商质量等角度论述了基础保障条件;并着重从市场选址、规划设计、管理模式、控制成本等多维度进行市场管理提升的思考和实践,通过寻求更有效的策略来促进专业市场的高端管理。

关键词:生产资料市场 生活资料市场 市场管理 成本控制

专业市场的重要职能就是市场与产业的互动,发挥专业市场的平台和渠道优势。使专业市场积极参与到产业和产品创新中,引导企业以市场为导向进行产品开发。通过开展上下游产业链对接活动,促进新产品快速走向用户。从而建立一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研、产、销”一体化商圈大平台。

一、市场特点、分类和影响因素的差异

1.市场特点。专业(批发)市场是指在一定区域里,由市场管理者提供销售场地和服务,有众多经营者以批发为主、兼顾零售的商品交易场所。从大的分类来说有生产资料市场和生活资料市场,其中,生产资料市场是进行生产资料商品交易活动并提供咨询服务和管理的场所或交易中心,而生活资料市场是为满足生活需求而购买或租用商品的市场。其市场特点是生产资料市场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购买者在服务区域内较为集中。交易人数少,交易数量的大,交易双方都较为专业,而影响购买决策的人多。所以,短时间内,市场波动不大,对经济、技术、客户等因素的影响反应较为滞后,特别是供需双方关系密切,交易方式往往以合同形式进行。但生活资料市场具有一定的潮汐性,需求弹性较大。购买人数多,商品品种繁多,商品交易次数频繁。消费者购买产品的特点是小型化、多次性、广泛性。购买者易受广泛宣传促销活动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具有很大程度的可诱导性,市场上供求关系复杂多变,还具有流行性特点,市场差异性大。

2.市场分类。根据生产资料商品的属性分类来说,一般划分为金属材料市场、非金属材料市场和机电产品市场三种类型。其中金属材料市场主要包括黑色金属材料市场和有色金属材料市场;非金属材料市场又可以细分为燃料市场、建筑材料市场、木材市场、轻化产品市场等;机电产品市场则可以细分為矿山机械市场、通用机械产品市场、金属切削机床市场、电机产品市场、工业轴承市场、汽车市场等。

生活资料市场的分类一般是按照消费者的指向进行。按生活(消费)对象划分可分为两类:一是实物消费,即以商品形式存在的消费品的消费;二是劳务消费,即以劳务形式存在的消费品的消费。按生活(消费)种类划分,一般分为吃、穿、住、用、行等类。按生活(消费)目的划分,可分为生存资料、发展资料、享受资料三个部分。

3.基础条件。一是要政府支持,专业(批发)市场的发展和营销力的提升往往离不开当地政府的政策支撑,离不开政府的规划力的成熟。一方面批发市场的交易额较大,是政府税收的重要一块,各地政府较为重视其发展。另一方面,专业市场在发展中需要政府在政策、交通、配套等方面提供大力支持。二是要规范执法。在专业市场内设立工商管理机构。建立执法责任制,对专业市场进行登记注册和年检。检查入驻经营户的主体资格,查处违法行为,促进公平竞争,公平交易,调解经济纠纷,完善市场经济秩序,做好市场监督。三是要广告宣传,对于专业市场来说,要测定广告前后专业市场房屋出租率发生变化的情况以及该专业市场总租赁额的变化情况。要根据按照专业市场成立的早晚,做好广告心理效果的测定。或进行特定的媒体传播,或进行“ 地毯式”大面积投放,寻求最佳投放效果。四要寻力行业协会,行业协会是该行业市场信息动态的预见者,也是行业内部协调、与政府部门和其它行业沟通交流最重要的桥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信息多、渠道广的优势,为市场未来经营提供技术、信息等方面的支持。因此充分利用行业协会的优势,与行业协会进行亲密无间的合作。五要提升招商质量,要提升采购人员有选购产品的专业素质,注重市场的培育,专业市场在招商时,不能见商就招,而是要选择有经营能力且能应对市场风险的经营户。

4.影响因素。生产资料市场的高相关性因素一般有五类,分别为环境因素、组织因素、区域因素、人际关系因素、采购人员的个人因素。而生活资料市场的高相关性因素一般有六类,分别是收入水平、物价水平、人口数量、地域特点、消费习惯和消费制约。

二、专业市场营销力提升的对策实践

1.市场规划和选址的优化。

1.1市场选址。首先要结合市场异同点,对专业市场进行定位。通过市场调查,进行选址和产业条件进行专业化研究。

选址条件。专业市场选址标准,一般是人流多、交通方便的地方。 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配套。要充分考虑城市远景、本地产业特色、周边环境和市政规划。还要考虑专业市场向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信息化;向大流通,大买卖,大市场发展,形成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

产业条件。外部环境和内部发展的需要,市场对产业加工能力的要求也就越高。没有产业支撑或集中产业区距离市场较远时,其信息成本、物流成本、时间成本的增加,都会带来经营成本的增加。如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的成功也有赖于周边温州、台州等小商品加工产业的快速发展。

1.2规划设计。要有服务保障。专业市场配套保障是专业市场经营的基本保证。一个完整的专业市场,要涉及到电梯、空调、仓储、货运代理、分装配送、长短途交通、停车场、防火设备等基本环节。还要须配套一些专业服务功能。如工商、税务、银行、行业协会、酒店、休闲等。特别是要适应商业国际化、信息化发展要求,专业市场对交易场所和交易方式有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网上交易平台的应用。比如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正是得益于电子商务平台的开发遍布全球。如义乌小商品城电子商务的摊位占60%。

要有物流条件。专业市场商品的流动性强、流量大,对物流环节有着较高的要求。专业市场大都是在城市主干道边,离长途客运站或火车站较近。如钢材市场、煤炭市场、金属交易市场等。生产资料市场选择在铁路专用线或建设专用码头较妥。

要有前景规划。专业市场集商品交易门面、大型室外货场、票据中心、铁路专用线等形成多功能一体的现代化交易中心。有商办楼、电子商务大厦、商住楼、大超市(如五金机电),形成集批发功能、产品展示功能、电子商务功能、信息服务功能、物流配送功能、供应链管理功能等的专业市场。

2.经营管理模式的规范和优化。

2.1市场服务管理机构:市场服务管理机构要优化经营场地及设施,提升专业市场的基本设施和服务平台,一是要起点高,以高端性、综合性、服务性建立服务管理机构,二是要视野高,以现代性或后现代性的视野进行超前谋划,提前思考配套的管理机构。三是要规范强。在核验经营者的合法经营凭证(营业执照),与入场经营者签订书面合同,约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违约责任,办理入场登记手续和落实治安、消防、卫生等各项制度时要科学、规范。四是要服务强。要努力为经营者在法规的前提下提供最优良的服务。

2.2经营者和准入机制:经营者和准入机制要体现出合作性和亮点性。要集中经营者的规模化、定点性和便捷性的优势。提升准入门槛,以精品化去提升市场品牌,以高端化去提升市场影响力,以特色化去提升市场的竞争力。同时,进入专业市场应当持有营业执照或者其他合法凭证,销售国家实行专营、专卖的商品和实行许可证制度管理的商品的,必须持有相应的证件。按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的经营范围、经营方式,在划定的地点亮照(证)经营。

2.3提升商品质量和市场实力。市场要引导经营者提高商品组合的广度和深度。要把经营商品的种类、品种、档次、品牌等进行有效的分类和定位。要提高商品组合的特色度。要和竞争对手形成明显的差异,通过差异形成自己的特色。专业市场要重点推出若干大类商品,每一大类商品要有主题,从而形成自己所经营产品的特色。如生产资料市场中的钢材市场,机电市場,生活资料市场中的中老年服装市场、儿童市场。应该说,质量管理直接影响企业产品和服务的竞争优势及市场占有率。专业市场作为流通领域,在管理上对质量管理要严格要求,对质量检查进行定期抽查,杜绝假冒伪劣产品进专业市场交易。

2.4提供价格优势、优化特色渠道。价格是顾客选择商品时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专业市场参与市场竞争的一种重要手段。“物美价廉”始终是受消费者欢迎的。经营户通过降低物流经营成本,从而提高自身的价格竞争力。同时要通过服务、品牌、沟通的方式去影响顾客的“理解价值”,以便顾客较顺利接受相应的价格。专业市场主要经济功能是通过可共享的规模巨大的交易平台和销售网络,节约中小企业和批发商的费用,形成具有强大竞争力的批发价格。要和竞争对手形成经营差异,形成特色的重要因素之一。专业市场的服务应该是全面、热情周到、细致、规范、方便式的服务。努力提高服务水平,服务质量,形成自己的服务特色。专业市场服务还体现在提供优美、舒服、安全、方便的环境和新商品、新技术展示的场所。举办各种节(服装节)、会(交易会)。以商会友,以会、以展促销,提供商品展示订货窗口,活跃流通市场。

2.5成本控制和风险规避。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曾说过:“密切注意成本,你就不用担心利润”。成本控制是实现高品质市场的重要手段。而科学合理的降低成本也就意味着提高盈利水平,从而增强专业市场竞争力。而要降低成本,就必须进行科学的成本管理。一般来说,专业市场成本控制措施和手段有:一是坚持广告性价比的评估测定,力求广告之投放最佳效果。二是走集约化管理之路, 使服务与监管共存。使专业市场从粗放经营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特别是面对零售业态与网络交易的冲击, 要发挥交易功能之外的产品展示、信息交流等功能。三是实施成本领先原则。在规模经济效益明显的行业中,谁把成本控制在平均线以下,谁就拥有竞争优势。所以要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机制,强化预算防控调节。预算管理应突出成本核算和控制, 四是要建立成本制约机制。进行竞争成本管理。专业市场发展至今, 同质化市场竞争的压力在加剧, 也就意味着专业市场的经营成本提高, 而利润却在下降。所以要在产业聚集或消费聚集地区形成的市场,形成规范效应。通过降低交易成本,实现低成本竞争优势。五是要实行专业管理控制。企业之间可以实行高度的专业化分工、上下游之间通力协作, 能形成整个产业的配套能力, 促成成本的竞争优势的形成。

总而言之,专业市场的管理者,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通过对专业市场管理的高端化,促进专业市场营销力提升,才可以达到对专业市场有效管理,真正实现企业增强活力而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庞柏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M).科学出版社,2011.02.

[2]贝加.专业市场运营五大成功策略(J).中国市场,2008年4期.

[3]龚礼财.彼得.德鲁克教你最有效的企业管理之道(M)。中国纺织出版社,2013.1:204 .

作者简介:黄双花(1963.01—)女。籍贯:淳安。学历:本科。职称:经济师。

上一篇:是你决定我的伤心范文下一篇:生物科技与生物技术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