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语境范文

2024-06-10

多元化语境范文(精选10篇)

多元化语境 第1篇

一.文学教育的错位与缺失

首先, 文学教育的错位与缺失造成一些文学接受者在文学精神和文学信仰方面产生危机。在文学多元化语境下, 多元的文学艺术价值观接受者的文学艺术思维变得更加活跃和富有创造性。随着文学艺术多元化格局的出现, 各种文学思潮蜂拥而至, 为当下的文学接受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因而, 一些人禁不住西方艺术价值观念的诱惑, 导致文学精神和文学信仰产生危机和分裂。

其次, 文学教育的错位与缺失导致文学艺术价值失范。随着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全球化的进程加快, 传统文学艺术观念与现代文学艺术观念正发生着激烈的冲突, 诸如高雅文学与世俗文学的冲突、经典文学与通俗文学的冲突、严肃文学与大众文学的冲突等等, 导致一些接受者无所适从, 丧失了文学艺术判断力与选择力, 在文学认知与文学实践方面陷入困境, 主要表现为文学艺术选择迷茫、文学艺术取向紊乱、文学艺术追求迷失和文学艺术评判失范。

此外, 文学多元化的语境导致文学教育遭遇两难境遇。即是坚持单一的主流文学艺术传承, 排斥非主流文学, 还是变革文学教育观念, 以多样性取代统一性。前者无视文学艺术多元化的社会现实, 不利于多元文学发展与共存, 导致文学教育与文学多元化格局的激烈冲突;后者虽有助于各种文学艺术的保护, 却无助于文学艺术自身的进步与发展, 文学教育也就会因此而变得无所适从。因此, 当下的文学教育面临着文学艺术多元化的严峻挑战。

二.文学教育陷入困境的原因

首先, 教育过于功利化。伴随消费文化在意识形态的攻城掠池, 特别是整个社会的人文精神的陷落, 导致教育功利化色彩日益浓厚。在学校教育领域, 人们普遍用实用主义看待教育, 以具体数据或硬性指标来衡量教育的成功与否。教育产业化、教育商品化的思维使得教育染上了急功近利的通病。高等院校的非中文类专业几乎不开设文学教育课程, 导致学生的文学修养往往是中学的“遗存”与“记忆”。一般而言, 高校文学院或中文系往往是文学教育的主阵地, 但是当下中文专业的文学教育状况也并不令人乐观。诸如, 学生的文学教育让位于外语或计算机教育, 让位于各种“资格证”考试课程的学习, 学生的文学阅读和欣赏让位于“网聊”、“网络游戏”或网络文学作品 (如《鬼吹灯》之类) 的阅读。

其次, 文学教育“快餐化”。在当下“浅阅读”时代, 忽视或根本就不研读文学原著的现象几乎已经成为公开的秘密。谈到文学经典, 大家都会说如何如何好, 但就是没有多少人真正阅读过经典作品。眼下, 文学经典的阅读代之以观看相关影视作品, 甚至只看作品的“网上介绍”的现象比比皆是。更有甚者, 课堂上堂而皇之的文学教育课程也以观看相关影视作品取代原著的品读, 比如学习《木兰辞》时, 不是让学生研读原文, 而是让学生观看动画片《花木兰》。文学教育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日益“快餐化”、“影视化”、“图像化”的现象比较严重, 文学课程教学简直就成了“影视看片会”, 要么就是看影视作品, 要么就是展示几张作者的图片或者讲点作者的趣闻轶事, 至于作品的分析与鉴赏往往是一带而过, 不了了之。文学教育仅仅满足于一种“快餐式”的“浅阅读”状态, 追求视觉刺激, 忽视文学精神和文学韵味的把握与接受的现象颇为流行。

此外, 对文学经典缺乏敬畏之心, 给文学教育带来负面作用。在虚无主义的影响下, 戏说历史, 解构经典, 颠覆名著, 调侃大师之风大为流行, 文学艺术的价值与功用被淡化。从《沙僧日记》、《大话西游》、《悟空传》到《水煮三国》、《麻辣水浒》, 文学名著被肆意拼接、粘贴、混杂和戏谑, 堂堂的文学经典被任意蹂躏和糟蹋。一些影视改编者们对文学名著缺乏敬畏之心, 用所谓的“无厘头”、“搞笑”、“雷人”、“雷语”吸引观众的眼球。调查显示, 人们尤其是年轻人乐于接受这种“搞怪文学”形式, 而当下相当一部分人的文学知识来自于影视作品等大众传播渠道。由此可见, 肆意曲解文学经典会给文学教育带来极大的负面作用。正规的文学教育往往会被网络上流行的“搞怪文学”教育所冲淡, 甚至被彻底“抵消”或“消解”掉。

三.文学教育的发展对策与出路

首先, 加大文学教育的开放性。文学艺术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是不可逆转的趋势。过去那种举国一统、千人一面的文学艺术格局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文学艺术多元化语境下的文学教育, 对此应具有足够的承受力。特别是在多元文学价值冲突的情况下, 文学教育切不可迷失自己的方向, 更不能以所谓“尊重学生的自由选择”为借口, 任其在多元、矛盾的文学艺术价值观念中沉浮, 而应尽可能地予以干预并加以引导。但干预不是训导, 而是指导。文学教育应在指导文学接受者对各种艺术及其价值取向进行分析比较的基础上, 结合个体的状况, 帮助学生自主、合理地选择和追求文学艺术价值。因此, 应树立适应文学艺术多元化语境发展的文学教育观念, 让文学教育接受者具有接受多元文化和应对文学艺术多元化的开放心态和开放意识。

其次, 追求文学教育的丰富性。文学艺术多元化语境下的文学教育要超越原来的文学艺术视野, 增加其艺术的包容性。即不能从某一文学体系或文学传统出发, 将其文学成果传授给文学接受者, 而应该在文学教育过程中, 将不同的文学艺术体系或流派中的思想文化作为比照, 提取营养, 传授给他们。具体而言, 一是必须以本民族传统文学艺术为基点, 接受多民族的优秀的文学艺术。文学教育对传统文学艺术的继承与弘扬, 在于对民族文学艺术精神的内在把握。二是必须注意吸收外来文学艺术的优长。通过对先进的外来文学艺术的传授, 使学生接触到具有多种价值的文学艺术, 与各种异质文学艺术频繁交往, 从而对异质文学艺术以及不同文学价值观念产生适应性, 而这种适应性有利于文学接受者在不同的文学艺术的互动中孕育、创造出新的文学艺术。文学教育必须发展创新。文学多元化语境下的文学教育, 不仅仅是简单地传授既有文学艺术的过程, 而应是一种文学艺术再生、整合与创造的过程。因此, 应创新教育机制, 革新教育方法, 提高教育实效。

此外, 增强文学教育的艺术性。以往的文学教育形式单一, 模式僵化, 方法简单, 基本上是教育者唱“独角戏”, 接受者只是被动接受。在文学艺术多元化语境下, 解决文学艺术冲突的有效方法, 不是对抗, 而是对话。因此, 文学多元化语境下的文学教育, 应当在文学教育过程中, 致力教育者、接受者和教育内容三者之间的对话意识的培养, 培养接受者表达、对话、鉴赏和创造的意识, 锤炼接受者的审美能力。文学教育增强对话性, 首先要尊重主体意识, 给接受者以充分的人性理解。接受者不是被动的受众, 他们有其自己的内在情感、意志与个性, 需要予以充分的尊重与理解。尊重与理解文学接受者的理解力、鉴赏力、创造力。总之, 文学教育要讲究教育艺术, 切实提高教育实效。

多元文化语境下高中美术鉴赏教学 第2篇

关键词 多元文化 高中 美术鉴赏

一、高中美术鉴赏教育的特点和要求

现阶段美术教学在高中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及目前中学美育的基础、现状都决定了高中美育的性质和目标要求:教师必须充分利用鉴赏课教学面向全体学生进行美术素养的教育。突出美术教学特长的优势,发挥欣赏课对高中生的审美教育。“以审美教育为核心,重点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绪和感受、体现、鉴赏艺术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二、高中美术鉴赏课的多元化教学方式

(一)比较式教学。

利用比较式教学把相关的美术作品置于同一欣赏环境中,会从宏观上加深对被鉴赏作品的理解和体会。因为美术作品的比较,能产生雄辩的说服力,有较强的针对性。比如可以把同一画家不同时期的相关题材的作品,不同画派同一题材的作品,不同民族、国家同一题材的作品,同一绘画内容、不同处理样式的作品置于同一鉴赏环境中。引导学生比较不同时期下艺术作品各具魅力的特点。例如对中外民居、园林建筑的赏析,东西绘画对风景题材的创作在审美意识上的差别,欧洲几个世纪中油画作品异彩纷呈的画派等。

(二)综合性教学

在美术鉴赏教学过程中,学生接触到不同时代和题材的作品,这些作品既是从艺术角度进行审美鉴赏的材料,也是从历史文化的角度了解历史事件、社会生活、东西方文化差异和人复杂情感的材料。综合性教学是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与探索性学习。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它大致可包括三个方面:其一美术课与其他学科:如历史、政治、文学、哲学、地理、宗教、甚至外语和古汉语之间互相沟通、互相联系、互相渗透。比如古代中国画“诗书画印”相融合的民族特色,如窗口一样能折射出作品本身涉及的丰富内涵。反过来,通过对作品外延的综合知识的介绍,又会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创造立体的认识氛围。其二美术学科自身各领域(或门类)之间的综合。如绘画与设计结合,设计与鉴赏结合,或主题性的美术表现,可以有综合材料,综合资源整合运用。其三课堂教学与课外美术活动综合策划。

三、多元文化语境下高中美术鉴赏的教学技巧

(一)巧妙设置问题,让学生在畅所欲言中鉴赏美术。

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学生才是课堂真正的中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积极地发掘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表述能力,不可独断专行,在授课时,教师应该避免作一些主观化地评说,要把畅所欲言的机会留给学生。每个学生对作品的感受力都是不相同的,艺术没有恒定的答案,所以教师具不可武断地对艺术作品作出所谓的艺术的评价,要让学生真真切切地通过自己对艺术作品的认识,让自己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都得到挖掘和施展。

(二)从生活体验出发,让学生在人文情境中鉴赏美术。

进行艺术鉴赏时必须考虑到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和文化语境。如果脱离作品的文化情境孤立地去评价某件作品,势必会使学生走进“美与丑”地误区。比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应该从学生的实际体验出发,营造特定的文化情境。比如:故宫整体建筑群的中心对称布置体现了体现了我国统治思想——皇权至上的大一统思想。在以前的学生课本以及各种图片杂志和各种电视节目中,学生早接触过故宫,仅仅以课本中的图片,或收集的课件以及录象图片让学生体验故宫建筑的皇权大一统的思想,无法做到。

(三)利用多媒体,收集资料,在网络中鉴赏美术作品。

不仅教师喜欢上网收集教学资料,现代的学生也喜欢上网,并成为一种现代的学习方法。高中生的学习负担沉重,没有时间去展览馆,而且在农村小城镇里也很难见到画展、雕塑展等。但网络却能给学生打开一扇无所不能的窗,不论是画家、作品、背景、还有各种画派、画种等等,应有尽有,学生通过完成教师布置的网络欣赏作业,可以对作品进行巩固、拓展延伸。由于农村高中的学生都是住校,很少有时间回家,即使回家,家里也没有电脑供他们学习,也没有多少课余时间,我们美术教师可以和计算机教师合作,让学生直接去计算机房,与网络来一次亲密接触。在鉴赏外国美术作品时,学生往往对作者和作品的历史年代以及时代背景一无所知,理解起来十分困难,这时网络就成了很好的帮手。

综上所述,文化的发展性质决定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文化有着不同的具体表现。多元文化美术鉴赏教育格局的形成有助于美术“作为文化的学习”形成。 “作为文化的学习”的美术,就不应该只局限于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当代文化、当代艺术也需要受到美术教育的关注而被引入艺术课堂;我们应关注当前艺术的发展状况,并有选择地将其作为新的教育资源引入美术教育中,使美术教育能真正与时代的发展相融合而始终保持其活力。

参考文献:

[1]朱建华.试论美术教育中的情感体验[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05).

[2]张学海.论中小学美术教师应具备的学科素质结构[J].美与时代,2004,(03).

基于多元化语境策略的外语教学设计 第3篇

关键词:成长性需要,心理诉求,多元文化语境

一、传统外语教学设计中的被动对话现象

1、传统外语教学设计的基本特点

传统外语教学设计普遍侧重考试技能培养, 包括讲解单词、句法、语篇、文化背景介绍、考试技能解答、学生课堂提问和活动, 例如分组讨论、个人讲演及编演短剧等。然而积累和传授知识的行为并不是学习的目的, 而是为了通向智慧。这也是克里希那穆提的观点。他提出了学习的前提条件。即人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 才能有效完成学习目的。而现实社会考取各类证书的压力, 会使多数学生们对外语学习产生恐惧心理, 从而进入不利于外语交际的被动状态。

2、传统外语教学设计的局限性

传统外语教学设计中也包括课堂互动, 但在培养批判性思维方面存在局限性。表现在学生在英语表达方式和内容上常与目的语文化脱节、无法进行复杂的社会交际。通过连续的英语教学跟踪调研得出的结论是多数学生恐惧学习外语。只有30%左右的学生没有英语学习的恐惧心理, 并且能够自觉地学习英语。其主要原因是能够通过英语学习扩大获取新信息的来源、能常运用英语对外交流、偏爱英语国家文化。随着我国参与国际事务的机会越来越多, 青年学生外语交际能力越强, 越能获得参与国际交流的机会, 成功的例子不胜枚举。所以传统外语教学设计重点必须进行相应调整, 应侧重外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二、文化多元化语境对外语教学设计的影响

1、外语教学设计要顾及语用因素

课堂互动教学是培养学生进行外语有效交际的必然规律之一。把课堂互动教学模式设计看作是一种话语关系就尤显重要, 它与语用策略具有内生关系。就格赖斯提出的合作原则中的量的准则而论, 何自然就举出了在外语教学中常滥用完整的句子回答问题的交际习惯, 实际上就是一种语用失误现象。这种现象是违反了合作原则中的量的准则。脱离目的语文化的语用原则, 就不能形成跨文化中的自然语言交际。传统外语教学设计中没有突出语用方面的生成条件, 没有把它摆在外语学习行为的首位, 很少让学生了解目的语文化的语用原则, 对语用模式陌生阻碍了学生掌握有效交际的语用技能。

2、课堂对话设计与多元化语境和语用的紧密关联

教学活动中要重视语境变化和语用原则的实践, 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全球多元文化的大背景, 多在课堂对话的设计上下功夫。麦金泰尔曾说:“在学生们已经认识到他们自身的生活也是叙事的情况下, 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思考:成功完成他们的生活叙事将是怎样的……其目的是教给学生们建设性参与所需要的知识。”换句话说, 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效果应该是建设性的。而建设性参与是要通过创造叙事自身生活来实现的, 叙事自身生活其实就体现了学生的心理诉求, 满足他们学习过程中的成长性需要。叙事并不只是独白, 更多的是通过对话来完成, 这是课堂教学语境的需要, 教师有必要通过引导学生去思考来使学生们意识到要运用语用原则和策略操纵话轮是最经济的交际行为。社会权力低下的人的话语往往是没有社会影响力的。比如, “在日常生活中, 诸多的社会因素和人际权力差异可以阻碍社会交际。”特别是目前多元文化背景的学生所获得的学习资源很多、信息量大、但有效学习资源却很有限。在教学理念和形式上加入更多的多元文化因素, 搭建更多的语境平台。

三、外语对话、陈述与外语教学设计

1、对话中的多元文化关联

目前的矛盾是传统外语教学设计不突出对话效果。在对话内容、方式上没有充分考虑学生们的成长背景和知识存量, 没把多元文化语境中思维差异放在更突出的位置, 其内容也远离学生的生活。课堂教学对话投射的意义要满足学生们的心理诉求、要有助于学生采集多元文化信息、引导学生找出正确判断文化价值概念的方法, 从而推动对话关系产生学习效应。这就要求在外语教学设计中得以必要的展现, 学生们能够主动参议对话平台的技术设计, 不仅有对话的回答者、也可以是提问者、甚至是对话间的组织者。从而达到学生容易接受的交际效应。

2、陈述愈加成为外语学习者的成长性需要

陈述可使外语学习者较容易进入语境角色, 成功体验学习成果, 这是外语学习者成长性需要。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组织讲演内容教学的必要环节。学生们个人讲演要体现运用多元化语境策略丰富陈述内容。比如讲演内容中的观点要涉及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观点、要有论据和事实、要利用修辞手段突出观点的说服力。陈述过程也是一种互动性教育资源, 每个学生讲演内容都各有不同, 这有利于学生交流学习经验, 形成用外语扑捉重要信息和质疑能力, 提高判断性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克里希那穆提著, 张春城、唐超权译:《The Whole Movement of Life is Learning》, 九州出版社, 2010年第21页。

[2]何自然:《语用学概论》,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7年, 第71页, 第207页。

[3]金生鈜主编:《现代性文化中的教育困境-与麦金泰尔的对话-越瑟夫.邓恩》, 《教育:思想与对话》,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5/08, 第15页。

[4]刘森林:《话轮更迭的语用策略》, 《外语教学》, 2007/28 (4) 。刘森林:《语用策略》, 2007/3。

[5]《Text Politeness:A Semiotic Regime for a More Interactive Pragmatics.》Basil Hatim第78/79页。《The Pragmatics of Translation》Leo Hickey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6。

多元语境下我国高师钢琴教材的发展 第4篇

关键词:多元语境;教育改革;教育载体;音乐发展

中图分类号:J6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2172(2009)04-0105-03

近年来,随着音乐教育的逐步发展,钢琴教育也越来越受到音乐教育者的关注,钢琴教育是音乐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已成为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交流的传播纽带。而教材不仅是钢琴教学活动的主要工具和基本依据,还是体现一定教学内容与思想的载体,更是全面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教材建设是一项宏伟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涉及音乐领域,又要涉及教育领域;既涉及多种学科的结合问题,又是自选出来的,以一对一的单兵训练方式教学。钢琴教材是钢琴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因为钢琴教材往往能够直接反映出它所承载的时代风貌、社会意识及文化特征。因此钢琴教材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高师钢琴教学的质量和水平,这样优秀钢琴教材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师院校钢琴教材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改革地不断深入,我国高师教育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学校规模的扩大,办学条件的改善,专业设置的增加以及招生人数逐年增多。但是,作为高师院校基础建设之一的教材建设,却滞后于高师教育发展的步伐。目前不少高师院校缺乏有针对性的钢琴教材,甚至全国高师院校艺术系使用同一本钢琴教材,这势必影响高师院校的教育质量,不利于高师教育的良好发展。目前,我国高师钢琴教学使用的基本教材是根据1981年出台的钢琴教学大纲编写的《钢琴基础教程》(四册),以及由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的《钢琴教程》(二十一世纪高师音乐系列教材),这两套教材构成了高师钢琴专用教材的主体。尽管,这两套教材均包括了相应的、分级别的基本练习、练习曲、复调曲、大型乐曲、中外中小型乐曲、歌曲伴奏、四手联弹等内容,但教材复调音乐部分都以巴赫作品为主,练习曲部分以车尔尼系列作品为主,奏鸣曲则集中在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等人的作品中。应该承认,上述这些作品的确为钢琴艺术宝库中不朽的经典之作,但就我们所处时代和需求来看,仅仅着眼于上述钢琴作品显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笔者认为目前高师钢琴教材建设的症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是钢琴教材的编写组织管理力度不够,以致高师钢琴教材不能自成体系;二是部分钢琴教材内容陈旧不堪,缺乏应有的科学性、先进性与针对性,不能使不同条件的学生得到相应的训练和学习;三是钢琴教材的单一性,不能使学生的技术技巧得以全面的训练;四是教师对钢琴教材的运用缺乏针对性,许多高校教材的选择权在教师,而大多数教师对老教材的使用驾轻就熟,如果要重新启用新的钢琴教材通常要受到不少主客观条件的限制。这些原因在不同程度上束缚了钢琴教学质量的提高,对钢琴教学有不容忽视的消极影响。随着教学规范化要求日益得到广泛重视,教学的量化管理和教材的系统、规范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这就要求钢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教材选用中施行行之有效的改革,达到教学最佳效果的方法,既需把教学大纲、教材内容、教学目的和教学价值保持一致,又要求充分地显示出教学中技术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二、高师钢琴教材的选用应秉承多元兼容的原则

在高师钢琴的基础教学中, 教师应秉承多元兼容的原则,把西方钢琴作品与中国钢琴作品结合起来进行教学,能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国外经典的钢琴作品

钢琴是舶来品,因此,对于钢琴教材的选用不可能避免中国之外的钢琴作品。目前在我国钢琴教材中使用频率最多的依然是西方钢琴教材。如德国钢琴教材在我国钢琴音乐教育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在我国经常使用于教学的《拜厄钢琴基础教程》和《车尔尼》系列的钢琴教材是典型的教材,此外,还有美国钢琴家、作曲家约翰汤普森编写的《约翰汤普森现代钢琴教程》及美国钢琴家、教育家埃得纳-梅伯纳姆编写的《天天练练》,以循序渐进的短小练习,达到手指坚实、有力、灵活,被广大教师和学生所喜爱。

但我国对这类教材的使用并非盲目,因为,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检验,这些教材的缺点也显现出来。比如,学习者的左手偏向地只是弹奏5个音,而其他音符没有得到相应训练;其次,由于每首乐曲的旋律中都有着相似的伴奏,所以弹奏时不太讲究良好的运指表现等等。这些经典钢琴教材是在一代代钢琴教育家们不断探索适合我国钢琴音乐教育的思路,精心研究我国钢琴音乐教育发展状况下的选择。当然,《拜厄》和《车尔尼》等系列之所以被广泛使用,也是因为它们更符合中国人的学习习惯,其人性化的合理因素,符合中国人传统的教育理念。

此外,高师钢琴教材还应该多涉猎一些不同地域的钢琴作品,开拓学生的视野。每个国家的作曲家都致力于本民族音乐的发展,他们发掘本民族的音乐语言、本民族的历史与题材,结合创新的技法,创造一种既有历史深度又有现实关怀的音乐作品。因此,多涉及这方面的钢琴作品对于钢琴学习是有益的。

(二)国外现代钢琴作品

现代音乐在探索中发展,让我们这些身处其中的人大有浮云遮眼之感,而百多年历史长河的筛汰沉淀,又让我们有一个冷静回望的高度。回顾音乐百年,我们可以说,它的主流充满了各种创新的思想和技法,是一个开拓、融合的世纪。

在高师钢琴教材的曲目编选中,现代作品的介入有一个从空白到逐渐增加的过程,这其中有时代大气候的改变,也有我们对于现代作品重新认识的原因。时代的进步,让我们对于现代各种流派作品的接受、吸收、批评都趋向多元,现代音乐所体现的审美价值取向、语言结构特征也越来越融入我们的创作、欣赏和批评中。因此,如何扩大学生的视野、开拓他们的创新思维,都是教师在高师钢琴教材改革中要重点思考的问题。虽然目前入选我国钢琴教材的现代作品较少,但对学生钢琴的训练却起到了重要的作品。如韩林申、李晓平等编写的《钢琴基础教程》(上海音乐出版社)中,入选了6首现代音乐作品,从已入选的作品来看,大部分属于现代作曲家中偏传统的作曲家和作品,而选编角度多集中于前苏联作曲家具有民族风格的作品,如前苏联作曲家卡巴列夫斯基、普罗科菲耶夫等的作品,其作品也主要是在继承传统基础上适当运用现代和声语言。此外,还有吴晓娜、刘小静等编写的《钢琴》(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有意尝试大量增加西方现代作品的教程,共有59首,选取作品的角度较为广泛,有不同的流派,诸如爵士乐派、新古典、新民族,还有流行音乐;有不同的地域,诸如欧美、拉美、亚洲、俄罗斯的作品均有涉及。

三、钢琴教材中本土作品的充分运用

一个民族的音乐所蕴涵的情感和精神,往往就是这个民族的灵魂和思想,是这个民族智慧的发源地,重视本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已成为近年来国际音乐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国际音乐教育学会第十四届会议的标题就是“民族文化:音乐教育的一种动力”。我们可以看出音乐教育改革的关键是在社会发展的高度上,将民族民间音乐作为最重要的资源文化,引入到音乐教育当中,并且将其作为音乐教育的重要基础,让教师和学生以开放的心态吸收人类一切优秀的多元音乐文化。在中国文化中,一向追求精神意境的表达,在此背景下,中国音乐也不可避免地具有这样的文化特点。在中国钢琴作品的教学上,这种韵味的表达就成了中国音乐作品的灵魂、精髓所在。

在对钢琴教材进行编写时钢琴教师应注意以下原则:

(一)教材的经典性

总体而言, 中国钢琴音乐作品创作有进步,但还不够。我们虽然编写出了中国《五声音阶指法练习》, 但是无论是从它的普及程度,还是演奏的实用程度上,都不尽人意。近年来还有不少留居海外的中国钢琴家,为促进中国儿童钢琴水平的发展,编写了多部儿童钢琴曲集, 这本是一件十分值得高兴的事情,但适合中国儿童弹奏的钢琴曲目实在太少。令人尴尬的是,他们献给中国儿童的钢琴曲集,却还是以他国的音乐语言为核心和主导而编写的,虽说是为了让中国的孩子们,能更好地了解他国的音乐文化,但是问题在于,作为中国人自己的“文化”又该如何去面对和理解呢?这不得不让我们深思一个问题—— 音乐语言与民族情结的关系,虽然我们不能给音乐背负太多的民族文化、民族情感教育的大帽子,可是我们又不得不认识到,音乐它具有这样一个重要的功能——它是一个民族精神文明进程的一个标志,也是一个民族时代的精神文化符号,所以钢琴教材、教学民族化的进程是大势所趋,同时也是改变以西方音乐教育体系为核心的音乐教育体制的一个开始。因此,我们在选择教材时,应该重点放在表现力、作曲技巧、艺术价值几方面完美结合的作品作为基础教材,使得学习者能广泛、快速地涉猎到最适合他们的钢琴曲。

(二)选材的地域性

我国各个不同的民族有着自己鲜明的音乐特色, 每个区域都有充满浓郁地方气息、原汁原味的民间音乐,如内蒙古长调民歌气息宽广、情感深沉,陕北信天游纯朴、粗犷,青海花儿音域宽广、旋律起伏较大等。所以教师在编写教材时应把每种民族民间音乐中最具有地域色彩的音乐元素纳入到钢琴曲教材中。除此以外,教师们还可以在教材中每首乐曲都加入相应资料说明,即相关民族的音响及文字资料,对教材曲目中的民歌及乐器等的特点加入应有言简意赅的文字说明;对于由山歌、戏曲改编而成的作品,可以提供演唱的录音,另外,由民族器乐曲改编而成的钢琴作品,还可以给学生提供相应的民族乐器独奏或合奏的音响,通过一系列的聆听、演奏富于民族风味的器乐曲、戏曲等,让学生更深刻的了解作品的涵义。

四、高师钢琴教材的合理选用

教学应该科学合理地把握进度,系统规范地选择教材。同时,通过教学质量和学习情况的分级考核检测来增强教师的教学责任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材建设的规律是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在教材编写过程中的具体体现,钢琴教学教材内容应按着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去选编,有一定的涵盖面,同时贯彻少而精的原则,认真精选内容。此外,钢琴教材要体现高师教育特色,不偏重理论知识,不使用质量不高的成人高教教材或一些教师自行编写的低劣教材。编写教材时应重视启发性原则,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科学性研究方法的培养,教会学生科学的思维研究方法,提高他们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把教材内容体系建筑在培养学生能力为主的主旨上来。

另外,还要重视因材施教原则。因材施教成为钢琴教学的突出特征,客观上每个人的肢体条件、心智状况、音乐感受等方面是有差别的,我们必须正视学生入学时专业程度的差异以及同一班级存在着授课要求和教学进度的差异,因此,我们可以采取分级教学的模式,改革传统的钢琴曲目汇编的形式,制定按程度明确分级的规定曲目,并以此作为钢琴教学的选材依据。从新课程标准的角度来讲,针对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编好、选好钢琴教材,坚持以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实施钢琴教学,为培养新世纪人才服务。

责任编辑:李姝

参考文献:

[1] 董梅. 钢琴教学启蒙阶段体会点滴[J].钢琴艺术, 2008(10).

[2] 孙乐. 钢琴教学中的“美”——兼谈钢琴教学需解决的问题[J].音乐生活, 2008(10).

[3]陈建林.我国钢琴音乐教材的编写和教学[J].四川戏剧,2008(5).

[4]许金昕.关于20世纪西方现代钢琴作品入选高师教材的构想[J].中国音乐教育,2006(2).

[5]常文海.关于高师普修钢琴集体课教材的思考[J].艺术教育,2005(5).

[6]黄莹. 基础钢琴教材民族化设想[J]人民音乐,2005(7).

[7] 郑永江.浅谈我院声乐教学改革与教材建设[J].外语艺术教育研究,2007(2).

On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ing Materials Used for Piano Teaching in Normal Institu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 under the Environment of Pluralism

Hao Sizhen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new standard of curriculum, it’s thought that, selecting and compiling appropriate teaching materials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element of improving piano-teaching level.

Key words:

多元化语境 第5篇

在高校体育课程内容日趋同质化的今天,我们应该深刻反思这种同质化对体育的传承发展所带来的弊端。面对世界体育文化的多元化发展趋势,高校体育应顺应潮流,积极丰富课内外活动内容,而高校体育开展民俗体育运动将为高校体育多元化发展提供宝贵的资源。

1 高校体育开展民俗体育运动的意义

1.1 拓展学习内容、丰富课程资源

1.1.1 高校体育开展民俗体育运动是实现《纲要》要求的重要途径

2002年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下称《纲要》)明确指出体育课程内容应把握“健身性与文化性相结合;选择性与实效性相结合;科学性和可接受性相结合;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的四结合原则,而现实中的高校体育课程并没有充分体现《纲要》的四结合原则。一直以来,高校体育课程主要的学习内容多为西方体育文化产物(如篮球、排球、足球、健美操等等),虽然也有如武术等具有东方体育文化色彩的课程内容,然而体育课中具有鲜明民族特点的体育运动的数量远远不及那些带有浓重西方体育文化色彩的体育运动项目数量。其后果是既不利于培养学生全面的体育观也不利于发展传承我们博大精深的东方体育文化。

民俗体育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不受年龄、性别、体质条件限制的特点,同时民俗体育众多的项目资源,使学生更具自主选择的余地,他们可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体育项目, 增强其锻炼的兴趣和信心。因此,高校体育开展民俗体育运动能够很好地弥补高校体育长期存在的东西方体育运动项目比例失衡的问题,同时也能进一步适应四结合原则的要求。

1.1.2 促进校内体育资源均衡配置

由于近年各大高校的扩招,体育器材资源骤然紧张,在高校随处可见篮球场人满为患的场景,严重的影响了大学生锻炼的积极性。这其中除了扩招本身带来的学生基数扩大的问题外更重要的原因是授课内容单一,导致学生的体育兴趣、技能过分集中。除此以外我们还发现,与篮球场的火爆相比田径场的人员密度要小得多,田径场的锻炼功用并未得到充分发掘,这说明高校内现有的体育资源配置并不均衡。

由于民俗体育对场地器材的等设施的要求不太苛刻,具有简便易行、实用的特点,适合学生的参与。在高校体育中适当地加入民俗体育项目一方面可以从学习内容上分流学生,缓解现有体育课由于扩招所产生的器材不足带来的压力;另一方面可以促进校内体育资源的再分配使其真正得到充分利用。目前小部分民俗体育项目, 如龙舟、腰鼓等已经在部分高校中开展,在其健身、娱乐价值受到充分肯定的同时我们更可喜地看到它们对促进校内体育资源均衡配置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2 保护、传承民俗体育文化,保护体育文化的活力之源

近年来,保护体育文化的多元性已渐成世界体育文化发展的共识。民俗体育根植于地方传统文化之上,对研究、保护地方体育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民俗体育又是多元体育文化的基本构成要素,它们的存在有利于维持世界体育文化的多元性。需要提醒的是,当前我们过于强调体育文化发展的全球化趋势而忽略了体育文化的个性。学校所学体育内容多与竞技体育项目有关,看起来五花八门的项目实则反映的是一种价值观。即所谓的西方体育文化“民主、公平、竞争、”的体育价值观,而包括我国民俗体育在内的世界各地的民俗体育文化则长期边缘化。长此以往民俗体育文化将面临极大的生存挑战,世界体育文化的多元性更无从谈起。

讽刺的是作为西方体育文化的代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回顾其发展历程,我们发现奥林匹克运动的成功恰恰源于新鲜元素的不断注入。这从历届的奥运会比赛项目的变化情况可见一斑,第1届现代奥运会的比赛项目仅为9个大项41个小项,到了北京奥运会其比赛项目已经增加到28个大项,302个小项。奥运会的成功反映出体育文化的多元性是保证体育文化自身获得持久发展的动力源泉。因此,保护、传承民俗体育就是保护体育文化发展的动力源泉,高校体育开展民俗体育顺应了世界体育多元化潮流。

1.3 提升学生的多元化体育认知

提升人们对于体育多元文化的认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当今体育发展的重要目标。北京奥运会上“人文奥运”口号的提出不是一次简单的东方文化宣传手法,更包含了以华夏体育文化为首的东方体育文化和与以奥林匹克运动为核心的西方体育文化实现平等对话的诉求。

民俗体育进入高校体育不仅是动作技能和身体素质、意志力等方面的教育和锻炼,也是一种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和教育。其独特的具有东方体育文化色彩的健身养生作用, 对于高校体育教学中以西方竞技体育项目为主要传习内容的课程内容体系起到了平衡作用,间接推动了东西方体育文化的平衡发展。学生通过学习民俗体育可以认识到体育运动不仅是竞技也可以是养生,这种多维的体育观将有助于学生提升自我修养,了解追求全面发展才是体育存在的价值。

然而我们多年的体育教学发现,当下学生的体育世界已经充斥了“欧洲五大联赛、NBA”等西方体育产物,体育教学中也多以篮、排、足这些西方体育文化为主要教学内容。而西方体育的精神实质是什么?是公平、是挑战自我、是与环境的抗争。这表现于我们的学生身上时就会看到他们个性的尽情张扬、强调个人努力在现实中的作用,这些固然都有其积极意义,但是当社会发展到今天,甚至连西方人都认识到人类与环境应该和谐共处,不只是简单的索取、斗争的关系时;当世界体育文化再次进行方向选择时,我们的高校体育却没有意识到固有教育内容已经在悄然成为新的教育理念的负担,我们没有发现过地分张扬自我,强调个人努力也有可能是破坏自然和谐的自私人类行为。

调和矛盾的方法并不在于简单的撤除,毕竟西方体育文化有很多精华值得学习,但更重要的是适时融入代表东方体育文化的民俗体育运动。在教育中融入天人合一、融入养生、融入阴阳八卦的东方体育文化。它们难懂,但这正说明我们曾经多么忽视它们;它们不是故弄玄虚,它们是古代中华文明对世界的探索和总结,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以太极拳为例,它诞生于中国民间,如今却广为世界传习。为什么?因为它深刻体现了东方文化关于谦逊、养生等为人处事的哲学;因为它和新的世界潮流方向相吻合。而在中国还有很多优秀的民俗体育项目具有这样的作用,他们都没得到充分的发掘。一经发掘,就宏观而言是对多元体育文化的充实;就中观而言能增加学生对多元体育文化的认识;就微观而言能让体育课程资源多元化。

2 高校体育开展民俗体育运动的内容

高校体育有其自身的特点这就决定其在选取民俗体育运动项目时必须考虑到民俗体育运动在高校体育中的适应性。

2.1 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民俗体育运动有很大的差异,要想将所有运动项目在高校中尽数开展是不现实的,因此应该选取那些最能体现民族特色的项目进行开展。这里的“民族特色”应从宏观的角度出发既能体现华夏民族文化,又受到绝大多数国人的认同(如:武术、舞龙、舞狮、龙舟等项目)。而有些民俗体育活动如赛马、……其文化符号并不具有典型华夏文化色彩则可以利用高校体育以外的途径传承之。

2.2 学生喜闻乐见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教学效果有重要的影响。因此高校体育开展民俗体育运动时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长期的教学实践表明那些富于变化的、技术要求具有较强适应性的项目往往容易受到学生的关注和持久的学习。以篮球为例,它具有上述两方面特性,一方面篮球运动富于变化,它的技战术繁多,篮球比赛永远没有完全相同的比赛情况;另一方面篮球运动的技术要求也具有广泛的适应性,无论技术高低,不同水平的篮球运动员总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篮球环境。高校体育开展民俗体育项目,亦可遵循这一原理,散打、民族式摔跤等项目都具有上述特点。

2.3 必须附合高校实际

在选择民俗体育项目内容时,要本着项目的可操作件原则,对一些优秀民俗体育但缺乏可操作性的项目,要适当考虑,能增就增,不能增就减。首先是学习周期不能过长,从入门到初步掌握周期不应超过4个学期,这是由于高校体育课程的基本要求所决定的(高校体育必修课程仅在大学一、二年级开课)。无法满足这个条件的项目应适当改造,实在无法改造的可以转列为课外项目。以叠罗汉为例,这类项目的一大特点是技战术不复杂,但对体能的要求极高,参加者需要为此付出大量的体能训练,否则便叠不起来,而这恰恰不是一周仅两个学时的体育课程所能承担的。其次,因地制宜,具体选择。有独特区位优势的学校应充分利用其区位优势,缺乏区位优势的学校应在自身实际条件的基础上选择那些普适性较强的项目。如具有或与水资源距离较近的学校可以多选择一些水上项目,而内陆学校则可以选择摔跤、武术、风筝、毽球、跳球、秋千等项目;总之,在选择的过程中,应该避免不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盲目上马的错误做法。

3 结论

在高校体育内容日趋同质化的今天,我们应该深刻反思这种同质化对体育自身传承发展所带来的弊端,只有正确认识以民俗体育运动为基本构成元素的多元化体育,才能为体育本身的传承发展提供充实内在保障。高校体育开展民俗体育运动既顺应了世界体育多元化潮流,也同时起到丰富体育课程资源、保护传承民俗体育文化、提升学生的多元化体育认知的作用。而高校体育在选取民俗体育项目时应本着能够体现鲜明民族特色的、为学生喜闻乐见的以及符合不同高校实际情况的原则进行选取。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Z].2002.

[2]200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3]李竹丽.对普通高校开发民俗体育课程资源的思考[J].中国西部科技,2009,(9).

[4]于奎龙,吴长稳.民间民俗体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价值体现及发展模式研究[J].宜春学院学报,2009,(4).

多元文化语境下的湖南民歌现状 第6篇

作为中国民歌的一大支流,湖南民歌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春秋战国时代,湖南隶属于楚国境地,祭祀活动众多,其中每逢祭祀活动便有歌乐用以娱神。伟大诗人屈原所著《楚辞》便是根据楚国民歌加工而来。《楚辞》极具浪漫主义色彩,充满了想象。至今湖南一带的山歌所呈现出的风格依然是浪漫主义。湖南人多域广,可分为湘南、湘中、湘西与湘东四个民族色彩区,其中少数民族以苗族、土家族为代表,少数民族生活的区域则是地广人稀。湖南民歌与地方上的方言音调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有句俗语这样描述此类现象:“隔山不同音”这便很好的说明了湖南语言的神秘性与复杂性,可见,湖南民歌的方言音韵极具地域特色。湖南地区的民歌多种多样且绚丽多姿,源于其悠久的历史传统,地域的差异及生产生活方式的不同使得每一个民族均会产生自己的传统及风俗习惯。湖南的民歌大多为山歌,可归纳为“高腔”、“低腔”与“平腔”。顾名思义,高腔的音调较为高亢,且节奏较自由,拖腔处多有衬字,演唱时多运用假声。低腔多为优美柔和的腔调,音量较小且节奏型较强。平腔多绵长悠远,演唱时多运用真声。

湖南民歌作品大多具有很强的影响力,例如《浏阳河》,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旋律流畅优美,表达了对家乡及对生活的热爱。这首歌曲影响了几代人,其明快亲切的旋律经由作曲家的改编,改编成钢琴协奏曲、器乐曲等等,运用不同的演奏或是演唱形式,歌颂了湖南地区的美。湖南人杰地灵,出现了诸多民歌表演艺术家,如李谷一、宋祖英等,她们的作品中有许多是以湖南当地的民族风情作为创作素材,如《刘海砍樵》、《洗菜心》等,在这些作品中能够感受到的便是湖南民歌所独具的色彩以及其中所包含的意蕴。在《刘海砍樵》中更能感受到其中所独具的湖南方言音韵,地道的湖南方言韵味在整首歌的描述中有了更为深刻的诠释,使人在聆听之时对于其方言音韵有了更全新的认识。

二、湖南民歌的转型

湖南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加之传统与风俗习惯的差异使其具有多种多样的地方方言,使得民歌逐渐形成一种丰富多彩的局面。在作曲家的不断努力与不断探索中,产生了许多颇具影响力的作品,给予湖南民歌贴上显著的标签,多种风格迥异的演奏或演唱方式使得湖南民歌拥有更斑斓的色彩。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在多元文化语境下,民歌面临的实则是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如何使得湖南民歌得以完整保存并代代传承是值得深思的问题。近些年来,“新民歌”这一名词出现在大众视野。按照歌曲的旋律或是演唱,可将新民歌分为“艺术类”和“通俗类”两大阵营。无论何种类型的新民歌都是作曲家的个人创作,其旋律和基础音调均来自于戏曲音调及传统民歌,有相当多的新民歌还来自于传统器乐曲。从音乐本体的角度来看,“新民歌”应属于“民歌”范畴。湖南民歌在转型之时所取得的成果是显著的。正如那首经典的《浏阳河》,经过改编之后变成了《浏阳河2008》,这首崭新的歌曲凝聚了更多传统文化,完成的是传统文化的传承,既歌颂了湖南的美,同时又凝聚了一些成长中的坚强与勇敢。

三、湖南民歌的发展

湖南民歌的发展应该与时俱进,顺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潮流,将民歌融入更多的现代因素。无论何种形式的艺术作品均是时代的产物,其中凝聚的时代精神以及民族情感是十分浓烈的。民歌正是这样一种极富情感的艺术形式,它靠自身的艺术灵魂代代传承。湖南民歌即是如此,它将湖南的地域文化及民族情感融合在一起,使得人们能够在传唱湖南民歌时感受到其中的文化底蕴及其所具备的情感内涵。湖南民歌所具备的内在精神及希望是质朴与纯洁的,它可以使得人们感到愉悦,感受到生命的力量。湖南民歌作为一种符号与象征,需要不断地注入新的力量,而这种力量正是在面临多元文化的情形中所进行的整合与变异。湖南民歌的发展在内容与形式上均需要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加工,只有如此才能使得湖南民歌完成更好的发展。湖南民歌的发展应当结合自身的实际发展需要,在内容与形式上均做全新的展现。湖南民歌的发展不在于其夺人眼球的外在形式,更多的还是其音乐本体特征及其所要传达的思想和情感。湖南民歌应出现在各种现代化的舞台之上,不应仅仅蜷缩在角落。

四、结语

民歌作为一种民族的符号,肩负传承民族文化的重担。湖南民歌是湖南地域文化的代表,更是湖南人民智慧的结晶。湖南民歌所具备的是一种真实,其与民族命运是紧密相连的。民歌的发展现状需要改造,尤其在多元文化语境下,更应该将这份真实保留。除此之外,民歌作为一种情感寄托,其所凝聚的便是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不同地域的人们欢聚一堂,共同呈现自己民歌的歌曲。在多元文化的语境之下,湖南民歌应找到自身转型与发展的路径,在寻求自身发展的过程中要适当融合当代文化思维及审美意识。面对多元文化的冲击下,湖南民歌的发展应当将内容与形式做全新的改革,形式符合现代审美需要,内容应以传承文化为主。其最应做的便是在多元文化中给自身准确定位,而后沿着这样的方向不断向前发展。

摘要:民歌起源于劳动人民的社会实践中,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及民族精神。民歌可谓是人民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经过人民群众的集体加工及口耳相传,逐步形成。民歌中所塑造的形象可谓是生动鲜明的,它表达了广大劳动人民的愿望与情感。民歌有地域之分,不同区域的民歌带有当地不同的风情。湖南民歌作为诸多民歌中的一种,有着悠久的历史及丰富的内涵。本文将从多元文化语境下探析湖南民歌的现状,及其所具有的特征,以期为其传承与发展寻找到更好的出路。

关键词:多元文化,湖南民歌,现状,转型,发展

参考文献

[1]吴超.中国民歌[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

[2]彭会资.民族民间美学[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电视语境下的多元功能实现者 第7篇

一、调解与引导的作用

在众多语境因素中, 电视节目主持人首先要考虑的是电视节目实现大众传播这样一个大语境, 主持人要牢牢把握话语发展方向, 在形成话语时, 要始终围绕主题, 这样才能生成合理的话语表达, 尤其是谈话类节目中这种作用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比如:在我们的《娱乐开讲》节目中, 有一个“娱乐酷评“的环节, 就是让评论员对一些当天的娱乐焦点、娱乐事件及人物等进行点评, 评论的选题都是当天拟定的, 非常具有时效性, 评论环节对于主持人和评论员的侃谈, 也都是脱口秀, 所以有些情况就很难把握。作为主持人, 要把酷评的主题和思想融入到酷评环节中, 并正确的进行引导, 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评论员可能会口惹悬河而不止, 甚至说着说着就偏离了主题, 这种情况下, 就需要主持人的灵活应变, 适当的打住话题, 或插话引导, 使之回归“正路”。同时在他讲的尽兴的时候, 也要“推波助澜”“添油加醋”, 适当的接话、调侃都会增加节目的互动性和幽默性, 提高观众的收视兴趣。在话题需要适可而止的情况下, 引导评论员进行总结性发言。这样的一个酷评环节才算得上是完美, 这都是主持人必要的调解和适当引导的作用体现。

二、即兴发挥的效果

所有的晚会或节目的录制, 都会进行充分的前期策划, 做好完整的脚本, 主持人在节目录制前, 一般都会做好前期工作, 熟悉流程并跟相关编导沟通好细节, 以保证录制的顺利进行。但任何充分的准备, 都无法完全预测到将要发生的事情, 当意外情况发生时, 在录制现场, 主持人则成为现场唯一的局面掌控者, 只有沉着冷静, 及时作出判断, 合理的运用语言, 才能保证节目的顺利进行。这在直播及准直播的节目中出现的几率偏多。

录制演播室节目, 现场气氛也至关重要, 因此, 主持人在主持的过程中, 必须察言观色, 及时捕捉现场能引起观众兴奋的话题, 即兴发挥。比如:在我们《娱乐开讲》近期的节目录制中, 一连几个资讯节目的介绍都是谁谁出席什么活动之类的内容。编导的稿子写的很拘谨, 于是我提议, 串联词中应用一些小品当中的经典台词, 比如:“问到某活动, 你出席了吗?”回答:“必……必须的”说有一个人在现场比较抢眼。问:谁呀?收电费的……?”、“谁呀?收电费的……”之类的话, 并多次反复。虽然, 看起来好像有点故意打岔, 但幽默的同时又加深了观众的印象, 效果立刻就显现出来了。关于这类在演播室录制现场即兴发挥的事例真是数不胜数, 这都是主持人即兴应变功用的体现。

三、必要的体态语言

体态语言又叫肢体语言, 指的是用表情、动作和姿态来进行思想交流、表达情意、传递信息的非语言符号。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体态语言正是通过其一颦一笑、一蹙一展、一举手、一投足表露出来的。好的体态语言成为主持人展现魅力的法宝:如我们大家熟知的主持人李咏就以他标志性的手势和动作、出位的发型和着装, 使亿万观众为之倾倒, 甚至有观众将李咏的体态语言归纳为“搓手式”和“搬砖式”, 可见他的体态主持风格在观众中留下了多么深刻的印象。

体态语言可以说是主持人的一门必修课, 如何利用好体态语言也是关键。这也同样需要主持人要有良好的个人修养:如一个不庄重的主持人与对方交谈时, 随意地翘起二郎腿, 这无疑就暴露了其缺乏修养。此外要对节目有超强的领悟力。我们看大多数优秀的节目主持人也兼做栏目的制片人。如白岩松、崔永元等。因其本身是制片人, 又是主持人, 对节目的领悟力就远远超于别人, 所以在主持节目时运用体态语言就能做到发挥自如, 心手相通。此外主持人的体态语言要符合节目定位。比如新闻节目主持人的体态语言一般以沉稳、严谨、简洁为主, 不宜过多;综艺节目主持人则以热情、活跃、较大幅度的体态语言为主;就自己的娱乐节目《娱乐开讲》而言, 就非常需要我们两位主持人在肢体语言方面体现出幽默、时尚、轻松、活跃的气质, 有时更需要夸张一些!

四、争当主角与甘当配角

作为我们娱乐频道自己的主打品牌节目《娱乐开讲》开办至今已有六年多的时间了。哈尔滨地区的观众都非常熟知和喜爱我们的节目, 因为这个栏目, 使我们有缘与大家相识, 也让更多的观众了解认可了我们。可是, 在节目的制作过程当中, 作为主持人我们还要完成更重要的一项, 那就是节目中主角与配角的扮演, 以及主角与配角之间的相互转换!说句实在话, 我也会选择在必要的时候出击去争当主角或配角。其实, 一个栏目的发展背后是倾注了台前幕后的各方面的努力的。我本人做的更多的是台前, 应该说对“产品” (栏目) 起到的是形象代言的功能。多年和搭档的合作, 我们除了配合默契, 彼此还要牺牲甘当配角, 通过这些我们也建立了良好的深厚的感情。所以我们懂得, 只有彼此之间的通力合作, 才能使栏目更加出色。

五、形象代言功能

多元化语境 第8篇

英美文学课程是英语专业本科教学中一门重要的专业课, 对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和人文素质,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分析能力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纵观近三十年该课程的教学, 我们不难发现, 曾经作为英语专业支柱性课程的英美文学教学正面临着种种困境, 处于尴尬的境地。首先, 就英美文学教材的编写和建设而言, 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文学教材的编写模式过于单一, 教材内容更新缓慢;第二, 就英美文学课程设置而言, 存在着文学史与文学作品选读之争, 文学课程课时少而教学任务繁重的问题;第三, 由于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及学生就业的市场化, 导致了文学课的边缘化地位, 学生将学习热情和注意力转向有助于就业的实用型课程;第四, 在英美文学教学中处于引导地位的教师由于对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及内涵理解不同, 教学活动开展较少或自身知识结构的限制, 导致文学课程授课方式单调, 难以引起学生兴趣等等。笔者认为, 要改变该课程的困境、重塑英美文学课程在英语专业中的支柱性地位, 首要的是对文学教材的编写方式和内容进行更新。本文以美国文学教材建设为例, 说明在当今世界多元文化语境下建设以我国高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精神为指导、以多元文化语境为背景、以文本阅读和实例分析为主轴、符合学生英语水平并能反映当今美国文学最新动态的美国文学教材, 是帮助学生重拾学习信心和兴趣的关键。

二、以本科英美文学教学目标为指导

根据2000年国家颁布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 英美文学课属于英语专业知识课程, “文学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 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 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 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授课内容可包括:文学导论、英国文学概况、美国文学概况、文学批评”。2大纲中对英美文学课程目标的这一表述虽然为我们提供了文学教学总的指导精神, 确立了教学目标的基本框架, 但在具体教学实践过程中却无法为本科英美文学教学提供一个明确的定位。根据大纲的精神, 文学课程的目标定位至少应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涵:英美文学原著的阅读体验、英美文学的基本知识、英美文学批评的方法及其在具体作品中的运用。诚然, 最理想的英美文学教学模式应该是基于学生感性的文学作品阅读经验, 通过授予学生英美文学基本知识和批评方法, 使学生掌握英美文学史及其发展脉络, 并帮助学生将文学批评的方法具体运用到文学文本的分析中, 以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英美文学课程的实用性。但是, 由于当前英美文学课在英语专业中的地位及课时限制, 在教学实践操作中要保证该课程目标定位所包括的三个内涵同步、有效实现是非常困难的。那么, 在本科英语教学实践中应该如何定位英美文学教学的具体侧重点呢?是以培养学生感性的英美文学原著阅读经验为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和感知力, 鼓励学生的创造力为目标?还是以讲授英美文学的基本知识为教学重点, 将文学课的重心定位为让学生了解英美文学史的发展脉络, 文学史各个发展阶段重要的文学流派及代表作家和作品, 以帮助学生掌握文学的基本知识?抑或是通过对文学批评理论和方法的介绍, 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帮助学生运用文学批评方法分析具体的文学文本, 以达到对作品由感性体验上升到理性认识的目的?

我国高校本科阶段现行的英美文学课程结构比较单一, 基本都采用“文学史+选读”的模式, 侧重大纲当中英美文学教学目标的第二个方面, 即对英美文学基本知识的传授。相应地, 英美文学教材的编写也主要遵循两种模式:文学史与作品选读分开编写和文学史与作品结合为一体的教材模式。国内现有的英美文学史教材的编写力图做到面面俱到, 所涉及的知识点过于详细和庞杂;对于刚刚接触英美文学的初学者而言, 教材编写所用语言比较艰深难懂, 涉及的专业术语和专有名词较多, 使得学生刚接触到文学课就身陷无边的知识海洋, 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文学选读教材的编写往往从古典作品开始, 所选作品之语言与学生平时所听所读相距甚远, 加之学生受到自学能力及参考书目缺乏的限制, 导致选读课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以教师逐字逐句翻译讲解为主导, 而忽略了学生亲自参与其中的阅读体验, 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这样的教材编写及授课方式的制约下, 文学课实用性的一面得不到体现, 学生将文学课的学习等同于对具体文学历史发展阶段、代表作家及其作品、文学流派及其评论的死记硬背。

基于以上对英美文学课程的目标内涵及现有教材模式所存在的问题, 结合教师在教学课堂实践中的经验和体会, 笔者认为, 应该将英美文学课定位为本科英语专业教学中的一门素质课, 建设体现以学生对英美文学作品, 尤其是现当代作品的阅读体验和反应作为该课程的起点, 以学生能够运用基本的文学语法知识对作品进行分析为重点, 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语言能力及思辨能力为基本目标的新的教材模式。

三、以多元文化语境为背景的美国文学课

美国文学是英语专业本科教学中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美国文学虽然只有短短两百多年的历史, 但由于美国强劲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吸引大批优秀人才移民前往, 使得美国文学体现出别国无法比拟的旺盛生命力, 名家名作不断涌现, 在现当代世界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 尽管美国素有“大熔炉”之称, 但事实上, 直到20世纪80年代, 美国文学“以信仰新教的盎格鲁-撒克逊裔白人、男性、东部作家为主流, 弱势族裔作家常常充当象征性点缀” (张卓2008:58) 的状况才得以逐渐改变。一般说来, 美国文学界和学术界将美国文学朝多元化发展以1982年由美国非裔学者Baker为美国现代汉语文学会编辑的《三种美国文学:为美国文学教师编辑之墨裔、原住民与亚裔美国文学选集》的出版为标志, 该文学选集对原住民文学、墨裔美国文学和亚裔美国文学在整个美国文学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及意义给予了肯定;而Bercovitch (1999) 主编的《剑桥美国文学史》则将美国本土印第安人、西裔美国文学和华裔美国文学等少数族裔文学并入美国文学发展的线索当中, 提倡构建一个多样性的美国文学传统。至此, 美国文学朝多元化及多样性发展的方向得到了确立。 (张卓2008:58-59)

在这样的多元文化语境背景下, 我国的美国文学教材选编仍然墨守成规, 大多数教材仍然将独立战争时期富兰克林、杰斐逊等人的作品作为美国文学的开端, 而对本土印第安人文学才是真正最早的美国文学这样一个事实熟视无睹;而且在少数族裔文学的选编上, 也只是收录了20世纪之后少数著名的黑人作家的作品, 而对西裔及亚裔美国文学只字不提。据笔者对1980年以来高校英美文学教材版本所做的统计, 在二十多种文学教材中, 美国文学教材占一半。而这十余个版本的美国文学教材几乎都没有选入美国印第安人文学、西裔美国文学和亚裔美国文学, 而恰恰是这些20世纪以来才受到关注的少数族裔文学才能体现出美国文学的多元化和生命力, 反映出当今社会多元文化的背景。同时, 这些美国文学教材在经典作品的选择上也只是停留在了二战之前的作家和作品, 几乎没有教材涉及现当代美国文学, 也没有任何教材引入简单的文学批评方法介绍。几乎所有的美国文学教材都是重复文学史加选读的单一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 国内现有一个较新版本的美国文学史, 即2000年至2002年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 由刘海平、王守仁主编的《新编美国文学史》 (共四卷) 。这套耗时六年的文学史借鉴了美国文学的最新动态, 将少数族裔文学纳入文学史的范畴, 是一部学术价值很高的文学史著作。这四卷美国文学史以普及文学知识、提供最新美国文学动态为编撰目的, 对各个时期的作家及作品做了详细的论述。但由于该文学史是用中文编撰, 篇幅较长 (四卷书共几十万字) , 而且没有附上作品选读, 因此它更适合从事美国文学研究的学者或教师阅读, 而不适合作为英语专业本科美国文学课程的教学。但正是由于这套新编美国文学史的出现, 使得从事英美文学教学的教师们认识到建设以英语专业本科生为对象的新型美国文学教材尤为迫切和必要。

文学包容性的典型例证就是文学作品对多元文化的书写。建设适合英语专业学生实际需要, 并体现出当今多元文化语境的美国文学教材, 能够改变目前美国文学课内容陈旧、过分关注经典作品而忽视少数族裔文学的现状, 让学生通过美国文学的多元化和现代性来把握当今世界多元文化共存的时代特征。

四、以文本阅读和实例分析为主轴

在教材的具体编选上, 如何在多元文化背景的关照下让学生体会到文学课的“有用”和“意义”, 在着实提高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的同时, 实现文学的娱乐与教化之功能是笔者与我校几名多年从事英美文学课程讲授工作的博士、教授们近年来一直致力解决的问题。现以我们已经开始着手编撰的美国文学教材为例, 阐明以多元文化语境为背景, 以文本阅读和实例分析为主轴, 辅之以经典作家及其作品的简单介绍这样一种新型美国文学教材的编写思路及其意义。

首先, 在作品的选择及编排上, 放弃根据文学史划分作家及其作品的传统做法。教材中作品及具体文本的编排可以依据文学作品的具体文类划分, 即以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作为划分类别, 将美国文学各个不同时期的作品根据其所属文类, 按照作家所处时代的先后顺序归入一类中, 这样可以让学生从宏观上清楚把握文学的类别, 而不是停留在对美国文学等同于单调的“史+作家+作品”的模糊认识。在此基础上, 借鉴2000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王守仁老师编写的《美国文学选读》的做法, 在每一篇具体作品选读部分前可加入对该作品作家及所选作品的简单介绍及评价, 将作家所处历史时期的大背景及作品在文学史上的意义穿插其中, 无形中帮助学生完成了从宏观上对具体作品的把握。

其次, 将文学基础知识和实例分析贯穿于各种文类之中。在每一种文类所选编的具体作品之前, 对该文类进行一个总的介绍, 并对该文类所包含的各个要素进行详细阐释;在从整体上对学生进行文类及文学语法知识灌输的基础上, 在每一个所选文本之后附上对该文本最为突出的文类要素进行分析的实例, 帮助学生将文法知识运用到文本分析之中, 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提升他们对文本的审美层次。例如在小说这一文类上, 教材的编排顺序首先是对小说及其要素所包含的文学基础知识的介绍, 例如对什么是小说, 小说产生的背景及所包含的种类进行概括性的介绍, 接着就小说所包含的要素, 如情节、视角、人物塑造、背景、主题及象征等进行分析;然后, 在各个具有代表性的文本之后附上对该文本所包含要素中某一突出特点进行深入分析, 为学生提供实例分析的例子;例如, 在美国浪漫主义时期重要的小说家, 也是西方侦探小说鼻祖的埃德加·爱伦坡的小说《一桶酒的故事》当中, 最为突出的要素是故事情节, 那么在文本之后, 我们可以附上一篇围绕故事的情节发展, 即以故事的起因、开端、发展、经过、高潮和结局为轴线的实例分析, 让学生在具体的文本分析中完成对小说这一文类要素当中“情节”的理解和把握。

最后, 在教材的附录部分, 可以提供对几种重要的文学批评方法进行介绍并配以实例分析。在掌握了文学基础知识之后, 通过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及文学批评方法的训练, 可以进一步帮助学生从不同的理论维度对文本进行多视角的分析, 从而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正如王守仁教授所指出的那样, 文学课“是一门素质培养课。学生通过阅读英美文学作品, 主动参与文本意义的寻找、发现和创造过程, 逐步养成敏锐的感受能力, 掌握严谨的分析方法, 形成准确的表达方式。这种把丰富的感性经验上升到抽象的理性认识的感受、分析和表达能力, 将使学生受益无穷” (王守仁2002:10) 。具体的文学批评方法及文本选择可以借鉴2004年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引进, 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文学批评方法手册》 (第四版) 的做法。在手册当中, 编者们分别选取了传统的历史—传记批评、道德—哲学批评、形式主义批评、心理批评、原型及神话批评以及女性主义批评角度对霍桑的短篇小说《好小伙布朗》 (Young Goodman Brown) 这部经典作品进行了多视角分析, 树立了文本多元化阐释的范例。只有通过教授学生将不同的批评方法运用到具体文本分析之中, 才能真正实现“授之以渔”, 让学生在实例分析中体会到文学学习的趣味性及实用意义。

五、结语

在当今电子科技和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 各种媒体以势不可挡之势冲击着传统文化, 影响着我们的阅读方式, 使越来越多的人放弃了阅读书籍的习惯, 转而追求电影等多媒体的视觉效果。在这样的大氛围之下, 文学课要真正实现其娱乐与教化功能, 使学生通过本科阶段英美文学课的学习着实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批判分析能力、多维度思考能力及审美情趣, 仍然任重而道远, 建构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新型美国文学教材只是迈开了英美文学教学改革的第一步。为了将文学课从尴尬的处境中解救出来, 发挥其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我们必须从课程的目标定位、教材编写及授课方法等各方面进行资源优化和改革, 使文学课真正发挥其功效, 完成其使命。

参考文献

王守仁.应该终结“文学史+选读”模式[J].郑州大学学报, 2002 (5) :10-11.

张卓.多元文化语境中的新兴文学——重新定位美国华裔文学[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8 (7) :56-59.

Baker H A.Three American literatures:essays in Chi-cano, Native American, and Asian-American litera-ture for teachers of American literature[M].NewYork: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 of America, 1982.

多元化语境 第9篇

一、建构学生民族性、地域性与多元文化的和谐

要正确认识学生的民族属性和民族地域文化差异。我们应当看到,在学校这一正规教育场所中,受教育的对象往往是来自不同的民族和不同的生活群体,文化背景不同会使学生在知识理解、价值观和社会认知等方而呈现出较大差异性。纵观我国的学校音乐教育,主要集中了社会及民族音乐文化主流的教育意识和教育行为,代表着主体文化的走向,并且按照主流民族音乐文化的教育模式和理念来设置课程和进行教育评价。由此而产生的音乐上的审美价值取向、音乐表现方式和情感认同方面的矛盾心理以及理解上的偏差,将会导致教育水平的下降和教育评价上的偏颇,背离了音乐教育的本质。以音乐教育中的民族、地域审美差异为例,学校中音乐教育的目的是以审美为核心,以学生愉悦感受和积极参与为出发点,以发展和提高全体学生的审美知识和审美修养为目的,是培养学生基本素质的一种教育手段。但是,学校中来自不同地域的学生个体在审美情趣上会受本民族和地区的极大影响和制约,在学校教育的整齐划一的审美标准下,无法适应和构建统一的审美要求。

二、倡导个性化、多样化的民族音乐教育形式

要深入挖掘民族民间音乐中独特的教育功能,使学校音乐教育形式多样化。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特有的音乐文化,它记载了本民族古老的文化历史和遗迹,在传承的链接中延续至今。而文化传承又必须依靠教育这一媒介才能够得以实现。正是在传承的过程中,不同民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记忆力、想象力、观察力、思维力,以及不同的情感、意志、性格特征等,潜移默化地实施了教育手段。例如侗族大歌是一种多声部、无伴奏、无指挥的侗家民间音乐合唱形式,其多声思维、多声形态、合唱技艺、文化内涵等方面都属罕见。侗族历史上无文字,侗歌以纯粹的口头模式,凭借记忆以口耳相传这一特殊的传承方式培养了侗族人优秀的听觉记忆品质。各民族独特的音乐文化传承体系塑造了这些民族的特殊才能和难能可贵的品行。在提倡音乐教育促进人的素质培养和人的全而发展的今天,学校教育所具有的标准化和统一化的倾向,极大削弱了教育的多样化和人的个性化成分,各民族多彩纷呈的音乐文化形式和独特的教育功能被拒之门外,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如果学校教育体系能够把各民族优秀的音乐文化有选择地纳入其中,不仅可以有效地传承人类的共同财富,而且还可以促进教育形式多样化,使人的个性和创造力真正得到提升。

三、促进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多元化

自近现代以来,我国音乐教育的基础课程与理论基本是沿袭欧洲体系模式,本土音乐自身的课程体系还未从课程论的角度真正探讨过,各民族的民间音乐在课程体系和教材编排上均没有得到足够的体现。尤其在高师音乐的基础课程中,基本都是西方音乐理念及教学体系,例如斯波索宾的和声,斯克波夫的复调,以及西洋乐器的人部分的练习曲目等,它们都是严格地构建于西方文化的基础之上的。这些代表着西方文化价值体系的基础课程,无形中削弱了我国各民族音乐构成、表演创作、音乐传承等方面的自在价值。忽视了中西方文化背景下,音乐思维认知的内在规定性的差异,使得本土音乐文化知识体系价值得不到充分的体现。事实上,我国有着丰富的民间音乐形式,每一种民间音乐类型都深深植根于本民族文化之中,是凝聚了各民族智慧和力量的结晶,具有宝贵的传承价值和教育功能。如果在学校教育中有选择地引入一些民间音乐艺术形式,与现代先进文化相融合,既可以适应未来全球的文化发展,又可以促进文化整合,传承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

四、实施多元民族音乐教育评价体系

在一个多民族国家实施多元文化教育已成为世界各国和人类共同追求的理想模式。同样,音乐教育在实现这一人类理想的进程中也体现着多元文化的广阔视野,其宗旨是,一方面使各少数民族优秀传统音乐得以传承和发展,丰富人类共同的文化宝库,同时还要提高少数民族成员适应主流社会的能力和民族创新能力;另一方面是主体民族成员也要认识和学习其他民族的音乐,拓宽学生的视野,引起更多的审美体验,增强民族互相协作、共同发展的能力。我们深知,多元音乐文化教育需要以多元教育评价来引导,否则也不能实现其模式,但是我国现行的音乐教育评价,长期以来惯用一种主流音乐文化的单一评价标准来对音乐教育诸要素进行定性和定量,音乐文化的多样性问题被有意无意地拒之评价标准门外,导致音乐教育中常常忽略对培养对象文化差异的尊重和认同,从而阻碍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有效传承和发展。因此,学校应考虑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各方面文化差异的必然存在,对教育评价进行文化多元性改进,使评价内容、评价标准以及评价结果等方面都应体现文化差异的尊重和认同,增强评价的灵活性和多元性,以多元民族音乐文化教育评价体系来引导促进民族音乐教育,重视各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多元化语境 第10篇

1 定义及理解

定量研究是指确定事物某方面量的规定性的科学研究, 就是将问题与现象用数量来表示进而去分析、考验、解释从而获得意义的研究方法和过程。定量, 就是以数字化符号为基础去测量。定量研究通过对研究对象的特征按某种标准作量的比较来测定对象特征数值, 或求出某些因素间的量的变化规律。由于其目的是对事物及其运动的量的属性作出回答, 故名定量研究。定量研究与科学实验研究是密切相关的, 可以说科学上的定量化是伴随着实验法产生的[1]。定量的意思就是说以数字化符号为基础去测量。确定事物某方面量的规定性的科学研究, 科学研究的重要步骤和方法之一。它通过对研究对象的特征按某种标准作量的比较来测定对象特征数值, 或求出某些因素间的量的变化规律。由于其目的是对事物及其运动的量的属性作出回答, 故称定量研究。

定性研究是定性研究是根据社会现象或事物所具有的属性和在运动中的矛盾变化, 从事物的内在规定性来研究事物的一种方法或角度。它以普遍承认的公理、一套演绎逻辑和大量的历史事实为分析基础, 从事物的矛盾性出发, 描述、阐释所研究的事物[2]。它是指通过发掘问题、理解事件现象、分析人类的行为与观点以及回答提问来获取敏锐的洞察力。几乎每天在每个工作场所和学习环境下都会进行定性研究.

定性研究是研究者用来定义问题或处理问题的途径。具体目的是深入研究消费者的看法, 进一步探讨消费者之所以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如果说定量研究解决“是什么”的问题, 那么定性研究解决的就是“为什么”的问题。

2 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宏观比较

为了直观地反映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异同, 我们把二者的区别以表格形式呈现, 一目了然。

3 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研究模式

4 二者在实践中的对比

5 结束语

在理论上, 定量方法与定性方法壁垒分明。而且, 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分别代表着科研方法上的两大极端。但是在实践中, 这两种方法常常混合使用, 很难分开, 尤其在现在这种多元文化语境下, 研究者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 单独靠一种研究方法取得的成果和结论在信度上和效度上都无法与多种方法取得的研究成果相比。所以, 在实际研究过程中, 我们可以有一个研究方法倾向, 但绝对不能排斥其他的研究方法。通过多角度、多方位的分析, 深层次对二者的异同及各自的特征进行比较对比, 主要目的在于便于读者对研究方法的准确把握和合理取舍。

参考文献

[1]Kleining G, Witt H.Discovery as Basic Methodology of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Research[J].FQS, 2001 (2) :1-25.

[2]Westmarland N.The Quantitative/Qualitative Debate and Feminist A Subjective View of Objectivity[J].FQS, 2001.

[3]Nunan D.Research Method in Language Learning[M].Cambridge:CUP, 1992:53-73.

[4]高一虹, 李莉春.中西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发展趋势[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9 (2) :8-16.

[5]刘润请, 胡壮麟.外语教学中的科研方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上一篇:教学客体下一篇:计算机软件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