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害调查范文

2024-06-10

虫害调查范文(精选12篇)

虫害调查 第1篇

一、试验设计和方法

试验设在清水县永清镇东关村农户张永建的责任田和租赁田内, 设双层覆盖和露地2个处理, 3次重复, 随机排列。小区面积为10m2, 2015年3月选择中等大小块茎按照行距15cm, 株距3cm, 播种深度8cm进行播种, 3月30日搭棚盖膜, 5月30日揭膜。半夏的整个生育过程中不撒农药, 不防虫害, 其它管理同大田。

调查时间:在半夏生长期间病害和虫害危害最严重的时期进行调查。

调查方法:五点取样法或对角线取样法。每个点选取100株记录病害和虫害的发生情况。对于病株进行采集, 带回实验室置于显微镜下镜检, 鉴别病害类型;害虫根据形态, 参考相关资料确定虫害种类。

二、调查结果和分析

(一) 病虫害类型

经过试验观察, 清水县双层覆盖半夏和露地半夏主要病害[1]有:块茎腐烂病、汤叶病、叶斑灰霉病、病毒病、紫斑病和白点斑病。由于病害主要是土壤传播, 或越冬孢子传播, 所以双层覆盖半夏和露地半夏病害种类一致, 只是发病时期不一样, 露地半夏早于双层覆盖半夏。

(二) 病虫危害程度

从图1可以看出:清水半夏的病害已成为影响半夏产量和质量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中块茎腐烂病的发病率最高[2], 双层覆盖半夏平均达26.51%, 露地半夏平均达30.40%;其次为汤叶病, 双层覆盖半夏平均达19.95%, 露地半夏平均达21.52%;叶斑灰霉病也较重, 双层覆盖半夏平均达9.30%, 露地半夏平均达15.55%;病毒病较轻, 紫斑病、白点斑病零星发生。

从图1知, 块茎腐烂病、病毒病、叶斑灰霉病和汤叶病双层覆盖半夏均比露地发病率低, 而紫斑病和白点斑病, 双层覆盖半夏和露地半夏发病率差异不大, 这主要与发病条件和传毒媒体有关。

从表1知, 清水半双层覆盖条件下虫害危害程度主要是蚜虫和细胸金针虫, 总体来看较轻。芽虫的虫害株率双层覆盖是3.06%, 露地为5.07%, 差异为2.01%;天娥的虫害株率双层覆盖是2.31%, 露地为3.91%, 差异为1.60%;小地老虎的虫害株率双层覆盖是4.07%, 露地为2.04%, 差异为2.03%;而蓟马和细胸金针虫虫害株率双层覆盖和露地半夏基本没有差异, 这主要是与虫害发育环境和危害条件有关。

试验结果显示, 清水半夏病虫害不但数量大, 而且危害严重。由于半夏受病虫害环境条件的影响较大, 加之栽培管理过程较为粗放, 导致长期以来病虫害问题十分突出, 是制约半夏产量提高和品质优良的重要因素[3], 半夏病虫害是清水半夏栽培过程中最为薄弱和关键的环节, 因此加强清水半夏的规范化栽培管理, 重视病虫害的有效防治, 是保证清水半夏优质、稳产、高效的关键措施之一。

参考文献

[1]曾令祥, 李德友.旱半夏病虫害识别及防治[J].农技服务, 2007, 24 (3) :73-76.

[2]张明, 马开森, 丁季春, 等.不同海拔和生长时间对半夏块茎腐烂病发生的影响[J].时珍国医国药, 2004, 15 (1) :62.

秋季森林病虫害调查报告 第2篇

我镇在区森防站的指导下松材线虫病疫情调查和枯死松树监测清理工作进行的有条不紊,于9月份对全镇12行政村的松林进行一次全面普查。现前期调查工作已基本结束,现将结果通报如下:

一、普查范围和方法

因我镇与青阳九华毗邻,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境内有国家级公益林和老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因此十分重视松材线虫病的防范、调查、监测。调查前对全镇松林进行了摸底,并进行了认真细致的部署。根据区林业主管主管部门的要求,结合我镇松林资源分布的实际,今年我镇松材线虫病秋季普查的范围是国家重点公益林、自然保护区、水库两旁、松木加工厂。普查中发现有可疑的单株或成片死树的松林,设立标准地,认真调查死树数量、原因。为除治、清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我镇在疫情调查基础上,认真制定枯死松树清理方案,积极组织除治队伍。

二、调查结果

全街道共调查了71935.5亩松林,占全镇松林面积100%,包括马尾松林和国外松林。发现枯死松树725株,造成枯死原因为年前雪压和火灾以及上半年马尾松毛虫大发生造成部分树木衰弱枯死,我站已及时通知相关单位清理。我们对全镇详查的结果统计分析,目前我镇境内没有新发生松材线虫病。其它地方少量的零星松树死树是由于火烧或松树害虫危害致死的。

三、存在问题及建议

通过这次松材线虫病秋季普查,我们深刻感受到肩头责任重大,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任重道远。尽管今年我镇秋季普查中没有新发生松材线虫病,但零星死树现象时有发生,存在的安全隐患也不少:首先,木材运输管理工作亟待加强,确保木材有序、合理流通;其次,要加强松材线虫病宣传工作,提高全民认识,防患于未然。

梅街林业工作站

十四团枣树病虫害的调查与防治 第3篇

【关键词】枣树;病虫害;防治

1 枣疯病

1.1 主要症状

(1)花变成叶。花器退化,花柄延长,萼片、花瓣雄蕊均变成小叶,雌蕊转化成小枝。

(2)芽不正常萌发。病株一年生发育枝上的正芽和多年生发育枝上的隐芽均萌发成发育枝,其上的芽又大部分萌发成小枝,如此逐级生长,病枝纤细,节间缩短,叶片小而萎黄。

(3)叶片病变。先是叶肉变黄,叶脉仍绿,以后整个叶片黄化,叶的边缘向上反卷,暗淡无光。叶片变硬变脆,有的叶尖边缘焦枯,严重时病叶脱落。

(4)果实病变。病花一般不能结果,病株上的健枝结果大小不一,着色不均,凸凹不平,凸起处呈红色,凹处呈绿色。

(5)根部病变。病株主根上长出一丛丛的短疯根,同一条根上可出现多丛疯根。

1.2 防治方法

(1)彻底铲除病树和病根蘖苗,及时剪除病枝,集中焚烧,并用生石灰对土壤消毒。

(2)用盐酸四环素、土霉素、祛疯1号等药物防治。

2 裂果病

2.1 症状

果实将近成熟时,果面纵向裂开一长缝,果肉稍外露,随之裂果腐烂变质,不堪食用。骏枣、金昌一号、壶瓶枣裂果较严重,灰枣很少裂果。

2.2 防治方法

(1)及时灌溉,保持土壤不受旱,忌干旱后大水灌溉。

(2)从7月下旬开始,10~20d喷洒一次300mg/kg的氯化钙或100倍过磷酸钙液,连续喷洒3~4次。

3 缩果病

3.1 症状

果实受害后,多在腰部出现淡黄色水渍状斑块,边缘呈浸润状清晰。随后病斑变为暗红色,无光泽。病果提前脱落。

3.2 防治方法

(1)加强水肥管理,增强树势,特别是在花期喷施硼肥,提高受精率。

(2)可用链霉素70~140IU/ml,土霉素140~210 IU/ml,卡那霉素140 IU/ml进行防治。

4 煤污病

4.1 症状

主要侵害枣树的叶片、枝条和果实。在受害部位布满一层黑色的煤粉状菌,影响光合作用。

4.2 防治方法

(1)秋季清扫病叶,集中沤肥或烧毁,减少病源。

(2)藥物杀灭害虫,切断传播途径。

(3)用800倍多菌灵,50%利得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施2~3次。

5 菟丝子害

5.1 症状

菟丝子的茎缠绕在树干和枝条上,形成缢痕和吸根,吸取养料后,使枝叶变黄和枯死。树冠上则缠满黄白色线绳状的菟丝子。

5.2 防治方法

(1)深翻30cm,将菟丝子种子翻入土中后就不易发芽。发现菟丝子应立即清除烧毁。

(2)大面积发生时,可用敌草腈250g/667㎡,或2%~3%五氯酚钠进行防治。

6 枣树冻害

6.1 症状

持续低温后,生长势较弱的枣树容易产生冻害,受害多在根颈部位,皮色发暗,无光泽,皮层褐色或黑褐色,树的西南方向树皮发生纵裂,导致腐烂的发生,树皮易脱落,严重时整株死亡。该病是一种生理性病害,没有传染性。

6.2 防治方法

(1)加强水肥管理,增强权势。

(2)采取涂白、埋土,喷防冻剂、冬灌等措施。

7 枣树旱害

7.1 症状

由于土壤和空气过于缺水,枣叶出现卷曲或凋萎,光合作用受阻,生长停滞,一旦持久,落花落果严重,甚至整株死亡。

7.2 防治方法

(1)及时灌溉,补充水分。

(2)增施有机肥,或使用保水剂,提高土壤保水性。

8 枣树风害

8.1 症状

3~5月份的大风天气造成芽叶致残,初蕾受损,枝条折断,严重影响植株生长的产量。

8.2 防治方法

(1)建立防风林带,减缓风速。

(2)枣园行向与主风方向垂直,合理修剪,确保主侧枝、侧单枝的主从关系。

9 枣瘿蚊

9.1 形态特征

雌成虫体长1.4~2mm,前翅透明,后翅退化为平衡棒,形似小蚊子,复眼大,黑色肾形。雄成虫与雌成虫相似,幼虫体长1.5~2.9mm,乳白色,有明显体节,无足,蛆状。

9.2 为害症状

为害期长,从4月中旬至9月中旬。主要是幼虫为害,叶片受害后变成筒状,紫红色,质硬而脆,不久变黑枯萎;花蕾被害后,花萼膨大不能开放,幼果受蛀后不久变黄脱落。

9.3 防治方法

敌杀死,敌百虫,辛硫磷、马拉硫磷、菊酯类、阿维菌素等都可以防治。花期宜用非硫农药,如菊酯类、阿维菌素。

10 枣瘿螨

10.1 形态特征

成螨体长约0.15mm,宽约0.06mm,胡萝卜形,初为白色,后为淡褐色,半透明,卵圆球形,极小,乳白色,表面光滑,有光泽。若螨体白色,初孵对半透明,体形与成螨相似。

10.2 为害症状

为害期为4~9月,叶片受害初期,基部及叶脉部位首先呈现轻度的灰白色,后期叶片极度灰白,质感厚而脆,并沿中脉微向叶面合拢,严重时,叶缘枯焦,提早落叶。花蕾及花受害后,逐渐变为褐色,干枯脱落。果实受害后,梗洼和果肩部位呈银灰色锈斑。

10.3 防治方法

发芽前用5波美度石硫合剂喷施防治。展叶后可用速螨酮3000~5000倍液等防治。

11 红蜘蛛

11.1 形态特征

呈螨椭圆形,锈红色或深红色,雌成螨长约0.48mm,雄成螨较小,长约0.35mm,卵球圆形,直径约0.13mm。初产时无色透明,孵化前变微红色。幼螨近圆形,长约0.05mm,浅红色,稍透明。

11.2 为害症状

为害期为5~10月,6~8月为高峰期,干旱时为害愈加严重。成螨、幼螨、若螨主要取食叶芽,叶片汁液,初期叶片出现失绿的小斑点,严重时叶片呈枯黄色,提前落叶、落果。

11.3 防治方法

(1)做好秋冬季节果园的除草,刮老树皮等工作,减少越冬虫口。

(2)可用螨死净、杀螨醇、哒螨灵、克螨抒、阿维菌素等药物进行防治。

12 蚧壳虫

12.1 为害症状

为害期为4~10月,主要为害叶片和枝条,使叶片枯黄,枣果萎蔫,树势衰弱,产量下降。

12.2 防治方法

重点防治越冬代若虫,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用5~6波美度石硫合剂全面喷施,也可用索利巴尔,10%~20%柴油乳剂,扑虱灵可湿性粉剂等防治。

参考文献

[1]李根才.新疆南疆地区枣树矮、密、丰栽培实用技术[M].乌鲁木齐:新疆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2]夏树让等.枣树无公害病虫草害综防技术问答[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3]任国兰等.枣树病虫害防治[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4.

[4]漆联全等.新疆红枣高产栽培技术[M].乌鲁木齐:新疆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麻江县蓝莓园虫害调查研究 第4篇

1 调查区概况与调查方法

1.1 调查区概况

调查区内地势西高东低, 南高北低, 由东向西逐步抬升, 形成明显的四级阶地, 属亚热带季风湿润地带。区域内海拔650~1 200 m, 年均降雨量1 200~1 300 mm;年均温度16.2℃, 最低温度-8.4℃, 最高温度38.1℃;年日照时数1 800 h, 10℃以上有效积温4 769.9℃, 年均无霜期294~316 d。主要作物有水稻、玉米、油菜、红薯、烤烟、大豆、小麦、花生;经果林有蓝莓、草莓、桔柑、梨、桃、柿子、杨梅、葡萄;蔬菜有红蒜、甘蓝、芦蒿、马铃薯、黄瓜、西瓜;药材有太子参、金银花、杜仲、何首乌、白芨、鱼腥草等;林木资源主要有马尾松、杉木、枫香、青岗等。

1.2 调查时间及地点

1.2.1 定点定时调查时间及地点。

2010—2013年, 调查地点在麻江县宣威镇的陡坡坪、小桥边、龙奔蓝莓基地, 杏山镇的大草坪蓝莓基地, 碧波镇甘溪蓝莓基地。

1.2.2 踏查时间及地点。

从2004年开始至今, 踏查地点为全县蓝莓种植园。

1.3 调查方法

蓝莓害虫调查采取对全县蓝莓园踏查, 定点定时运用糖醋液、甜酒粮和太阳能杀虫灯诱杀相结合的方法, 按照不同海拔选取蓝莓园调查, 记录各种虫害的发生情况和危害程度。并对不能现场识别的虫害采集标本带回室内参考李元生、张巍巍等编著的《中国昆虫生态大图鉴》进行鉴定[1]。

2 结果与分析

2.1 蓝莓园虫害名录

麻江县蓝莓园虫害种类名录如表1所示。

2.2 蓝莓园虫害群落结构

由表2可知, 在调查到所属4个目下的虫害中, 以所属科、种的数量由多到少的排序均为鳞翅目、鞘翅目、半翅目、双翅目。

注:“###”表示重度危害;“##”为中度危害;“#”为轻度危害。

2.3 蓝莓园虫害危害程度

从实践观察的发生数量与危害程度来看, 黑腹果蝇、巢蛾、黑斑红长椿优势种类。

创新与推广示范” (黔东南科合字[2014]1号) 。

3 结论与讨论

调查结果表明, 麻江有机蓝莓园主要害虫种类3种。各害虫种类发生特点、危害部位不同, 以黑腹果蝇、巢蛾、黑斑红长椿象3种为重度危害害虫, 东方木蠹蛾、扁刺蛾、蛀茎蛾、梨小食心虫、桃红颈天牛、吉丁天牛、小青花金龟、象鼻虫为次主要危害种类, 其他种类危害轻。

不同蓝莓园发生虫害种类不同, 其发生与危害程度各异, 要摸清主要害虫种类、发生发展规律、危害程度及最佳防治时机, 就必须加强蓝莓害虫田间调查和监测工作。同时, 麻江县蓝莓基地是在低产林地、采伐迹地和耕地上种植的, 林分单一, 如果害虫大发生, 就会造成全园毁灭。在此次调查中发现, 蓝莓栽培普遍管理粗放, 害虫防治单一, 并且麻江县是“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区 (县) ”, 在农药使用上必须按照国家标准《有机产品 (GB/T 19630.1-2011) 》的要求, 目前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结合冬季施肥, 对蓝莓园进行深翻土, 减少越冬害虫;结合修剪, 剪除虫枝带出果园外集中销毁。二是运用糖醋液酒液诱杀害虫成虫, 糖醋液配方为红糖、酒、醋、水为1∶2∶3∶4, 再加少量敌百虫晶体[2]。三是运用频振式杀虫灯或太阳能杀虫灯按照1.33~1.67 hm2/盏安装于果园内诱杀趋光性害虫。而且在农药登记上, 没有一种生物农药、植物源、矿质性农药登记在蓝莓上使用。应加强对蓝莓的抚育管理, 合理施肥、修剪及松土除草, 增强和提高蓝莓树体的抗性, 以创造不利于害虫发生危害的环境, 维护自然生态平衡[3,4]。同时, 随着麻江县蓝莓产业的发展以及栽培管理技术的改进, 蓝莓园内的害虫种类、数量将随之变化。因此, 蓝莓园害虫的调查应作为果园管理的基本措施长期开展, 以为蓝莓园害虫有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5]。

摘要:通过对麻江县蓝莓园虫害调查, 结果表明:为害蓝莓的虫害有4目17科20种, 其中危害程度为重度的有3种、中度的有8种、轻度的有9种。以黑腹果蝇、巢蛾、黑斑红长椿象3种虫害为防控对象, 在生产中应针对不同虫害发生特点及危害特性, 加强抚育管理, 提高蓝莓树体抗虫害能力。同时, 结合农业防治、机械防治、诱杀防治等综合防治技术措施进行防治。

关键词:蓝莓,虫害调查,有机防控技术,贵州麻江

参考文献

[1]李元生, 张巍巍.中国昆虫生态大图鉴[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1:21-23.

[2]廖优江, 杨丰, 文光琴, 等.不同糖醋液配方对蓝莓园果蝇诱杀的影响[J].农技服务, 2013 (10) :1054.

[3]宋盛英, 刘德波, 吴朝斌, 等.黔东南蓝莓主要虫害调查[J].中国森林病虫, 2014 (5) :45-46.

[4]田小青, 黎春刚.上海郊区蓝莓果园病虫害的调查及防治对策[J].江苏农业科学, 2012 (4) :147-148.

虫害调查 第5篇

近年来,永德县紧紧围绕“打牢农业基础,狠抓核桃产业,主攻交通、水利、农村基础设施三大重点,提升蔗糖、畜牧、茶叶三大优势,加速发展烤烟、林果、矿产三大产业,实现产业富县、工业强县、生态立县、科教兴县、文化活县五大战略,推进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城乡一体化三大进程,构建富裕民主文明开放和谐永德”的总体目标,狠抓各项措施的落实,实现了全县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2008年末,实现农业总产值11.22亿元、农村经济总收入9.72亿元,分别增长17.08%和20.75%;实现粮食总产量12.41万吨,人均占有粮食371公斤,粮食安全得到了保障。粮食生产能够取得较好成绩,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充分发挥防灾救灾的保驾护航作用,为发展粮食生产和促进农民增收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为此,我对永德县近年来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进行了广泛调查。

一、病虫害发生概况

(一)概况

近年来,永德县气候反常,先是春夏连旱,7至9月份大部份地区遭受洪涝灾害,但时间不长,接着是秋冬持续高温连旱。早晚稻播插期偏迟、拉长,早稻普遍偏迟5~10天,局部稻区播插期拉长至15至20天左右。因此,近年来全县水稻病虫总体中等偏重局部大发生,发生的主要病虫种类有常发性的稻瘟病、稻纹枯病、水稻细菌性条斑病、三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瘿蚊和鼠害等。其中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稻瘟病的发生程度和为害损失偏重,局部稻区稻蝽象、稻蝗、螨类、稻胡麻叶斑病发生呈上升趋势,其它病虫轻度发生。每年发生总面积约8万亩次,约占水稻种植面积的40%。综观近年来永德水稻病虫害发生情况,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上半年重于下半年,虫害重于病害。上半年为中等程度偏重局部大发生,下半年中等偏重程度发生,后期病害偏轻发生。

2、迁飞性害虫来势猛,发生面广,危害严重。稻纵卷叶螟迁入峰次多、面广、量大。稻飞虱维持中等偏重局部大发生格局。粘虫发生早、量大面广。

3、流行性病害发生流行快,稻瘟病发生呈上升态势,在局部出现“落窝”现象。

4、钻蛀性害虫偏重发生。半山区稻田三化螟发生期长、为害重,扩散态势明显。

5、持续严重干旱天气,导致三化螟发生为害期延长,稻纹枯病、稻飞虱发生偏轻。次要病虫如稻象甲、稻螨、稻胡麻叶斑病、稻赤枯病、稻根结线虫的发生为害在局部呈上升趋势,稻蝗、蔗蝗、竹蝗等土蝗发生范围广,呈点、片为害。

(二)发生原因简析

1、气候:严重持续干旱影响水稻移植和生长,对病虫害的发生危害产生较大影响。

2、栽培:中稻面积较大,晚稻移植期偏迟,田间水稻生育期差异大,苗情复杂,不仅利于病虫的扩展蔓延,也可能使病虫发生产生一定的差异性,尤其是钻蛀性害虫的发生期拉长,迁飞性害虫为害期增多。

3、防治:开始禁止使用高毒农药,部分农民对替代农药的使用还不完全适应;由于干旱禾苗长势较差,个别农户不重视防治工作,影响防治效果。

二、防治实施及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规范和强化公益性防治行为

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农业、农村、农民工作的部署要求和精神,永德县成立由分管农业副县长为组长,农业局长为副组长的农作物重大病虫防治领导小组,全县各乡镇也相应成立了由当地政府和农业站领导挂帅的农作物重大病虫灾害防治指挥机构,切实加大对水稻病虫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落实“领导、组织、资金、技术、物资”五到位,扎实有效的开展水稻病虫防治工作。同时,县农业局及时形成重大病虫灾害控制预案制度,制订出台永德县水稻重大病虫、水稻螟虫“四虫三病”及农区鼠害、蝗虫等10个防治预案,以预案指导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并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农作物病虫害预防控制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各地切实做好防治水稻重大病虫的组织协调、动员部署、协作联动和督促落实,初步构建形成政府主导、多元投入、快速反应、高效运作和农民广泛参与的水稻重大病虫防灾减灾工作机制。通过大规模防治战役、几个重点区域和综合示范区建设,带动全县面上常规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开展,除局部稻区穗颈瘟、稻飞虱、三化螟、稻纵卷叶螟危害造成一定损失外,水稻病虫总体上控制在其为害经济损失允许水平以下,未出现大面积病虫为害减产失收事故,确保粮食生产安全。

(二)加强监测预警,明确主攻对象

全县各级农业部门在加强病虫调查监测,及时、准确发布情报,科学指导防治的基础上,切实当好各级领导的参谋,协助政府组织好水稻病虫灾害防治的各项有关工作。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各级测报点每年发布病虫情报约60期,平均每个乡镇发布6期以上,病虫测报覆盖乡镇率达100%,•预报准确率达85%以上,有效指导防治工作开展。全县水稻病虫防治仍以稻飞虱、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稻瘿蚊、稻瘟病、纹枯病、细菌性条斑病“四虫三病”为主攻防治对象,同时抓好农区统一灭鼠,重点组织实施三大关键防治战役。一是春秋两季农区统一灭鼠。每年全县统一灭鼠约15万亩、5万户,挽回粮食损失约1万吨,建设完善农区灭鼠示范区(样板)5个,示范面积约1万亩、320户。春季农区灭鼠以农田灭鼠保春耕春种生产安全为主,秋季灭鼠重点抓好灭鼠保晚稻穗、保冬种和灭鼠示范建设。二是早稻重大病虫防治战役。以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瘟病为主攻对象,兼治其它病虫。全县各级农业部门切实做好防治组织发动、宣传培训、试验示范和技物配套服务,全县稻田病虫防治约20万亩,挽回损失约6万吨。三是中、晚稻病虫防治战役。以稻瘿蚊、三化螟、稻飞虱、稻瘟病为主攻对象,兼治其它病虫。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农作物病虫害预防控制工作的实施意见》,通过技政结合、技物结合、上下结合、统分结合和点面结合组织实施,全县晚稻病虫害防治约15万亩,挽回损失约3万吨。

(三)抓好重大病虫区域治理,推动面上防治工作开展 根据水稻病虫区划研究,实行综合治理与应急防治结合、重大病虫区域治理的策略,重点抓好全县稻飞虱综合治理,稻瘟病、稻瘿蚊重发区综合治理,三化螟重发区综合治理,细菌性条斑病普发区综合治理和稻纵卷叶螟的应急防治。通过重大病虫区域治理,推动面上防治工作开展。

(四)推广关键配套技术和配套服务,实行全程技术控害 在全县病虫治理上,按照《水稻主要病虫综合防治规范》,从稻田生态出发,推行“农业防治压基数,科学用药控为害,保护天敌促平衡”的防治技术模式,突出准确测报、达标防治、健身栽培、保护天敌和科学安全用药,大力推广水稻综合防治规范技术,实行全程技术控害。

在重大病虫防治上,针对三化螟发生为害的特点、规律,普遍采取“抓秧田,保本田”、“抓1、3代、控2、4代”、“防秧田枯心,控本田白穗”的治理策略和措施,协调应用农业、人工、化 学应急防治措施。防治稻瘿蚊推行“一并重、二把关、三选准、四为主、五结合”的防治策略及措施,做到秧田本田防治并重,把好秧苗针叶及禾苗分蘖两道危险受害关口、培育无虫壮秧,保有效分蘖成穗,选准高效对口农药、防治时机和田块,药剂防治以施保护药为主,以水稻为主,以施颗粒剂为主,以毒土为主。防治稻瘟病实施以种植抗(耐)性品种(组合)为主体,以强化高产健身控害栽培为基础,以科学用药应急防治为保证的“三一”(一主体、一基础、一保证)治理策略,挑治苗叶瘟发病中心,狠治穗颈瘟流行区域,抓住大胎破肚危险感病期施药的配套技术。

在应急防治用药上,大力推广应用高效、低毒、对口防治用药品种:稻瘟病:丰登、三环唑、春雷霉素等;纹枯病:井冈霉素、纹枯净等;稻飞虱:吡虫啉(大功臣、蚜虱净)、噻嗪酮(扑虱灵)等;三化螟、二化螟、稻纵卷叶螟:抗虫灵、杀虫双、杀虫单、氟虫腈;稻瘿蚊:毒死蜱、氟虫腈、丙线磷(益舒宝、益舒丰)等;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消菌灵、菌毒清、三氯异氰尿酸等。

(五)创新工作思路方法,抓好农民培训和技术普及 按照区域治理要求,在重点区域、重大病虫防治关键时期,各级农业部门及时组织群众开展现场动员培训,并制作成电视节目播出,指导面上大区防治工作开展。每年全县组织大规模防治动员培训,在水稻螟虫、稻瘟病、稻飞虱、稻纵卷叶螟防治关键时期,深入各乡镇、水稻主产区现场进行培训和动员开展群防群治,拍摄应急防治电视指导节目播放,为及时有效控制灾害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存在问题及困难

(一)存在问题

1、随着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优质谷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杂交稻种植比例稳步上升,但缺乏抗性考虑;育秧方式的变革,“旱育稀植”、“免耕抛秧”、“抛秧”等栽培技术的推广,使得水稻播 插期不统一,田间苗情复杂;效益农业迅猛发展,栽培方式呈现多样化;加上气候变异,如秋冬持续干旱少雨天气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农作物有害生物的结构也不断变化,全县迁飞性、钻蛀性害虫发生严重,局部流行性病还发生偏早、为害严重,一些次要病虫害上升,病虫灾害风险不断增大,但相应的测报与防治技术跟不上,运作高效、反应快捷、多元投入、广泛参与的病虫防治机制也尚未形成,应急防治工作尤显被动。

2、群众施药防治病虫害观念根深蒂固,对综合防治技术的应用,尤其是禁用高毒农药农作物病虫防治工作有较大负面影响。

3、县级财政困难,业务经费严重不足,部分乡镇工作开展难以正常保障,防治手段陈旧落后,新技术推广难度大,工作开展不平衡。

4、农药市场比较混乱,地方经营政策不一,农药监督管理缺乏力度,假冒伪劣或陈旧失效农药时有充斥市场,坑农害农的现象时有发生,影响防治成效和新农药、新技术推广。

四、持续治理水稻重大病虫害的对策建议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加强病虫监控基础设施建设,改善防治手段,增强技术创新和贮备后劲,创新防治技术模式和以民为本工作思路,逐步构建一个政府主导、多元投入、政策保证、运作高效、快速反应、农民广泛参与的长效实施机制,使水稻病害虫综合治理逐步进入可持续控制新阶段。

1、加强重大病虫监控基础设施和体系建设,提高灾害控制能力。目前,永德县水稻重大病虫的监测预警与防治技术已有一定基础,但监控基础设施和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建设完善,尤其是应急防治体系和手段亟需健全改善。立足于粮食安全战略要求,推进集重大病虫监测预警、应急防治、农药试验和安全使用于一体的综合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奠定水稻重大病虫可持续控制的基础。

2、加大救灾减灾投入力度,创新重大病虫防治实施机制。水稻重大病虫灾害危及社会公共安全和稳定大局,是国家和政府必须重视和治理的自然灾害。因此,立足本职,形成重大病虫防治预案制度、专项基金机制和资金追加制度,争取各级财政支持,加大减灾救灾的投入力度,努力形成一个政府主导、多元投入、政策保证、运作高效、快速反应、农民广泛参与的长效实施机制,是实现对水稻重大病虫持续控制的关键所在。

3、加强技术协作和攻关,提高水稻重大病虫治理水平。开展跨区域的技术协作和攻关,深入研究新形势下水稻重大病虫灾变与成灾规律及其生理生态学机制,开展病虫抗药性监测和作物品种抗性监测,着力开发以生物生态调控为中心的关键防治技术,充分利用高新技术并与传统手段相结合,不断提高水稻重大病虫治理水平。并与时俱进推进测报防治技术规范化、标准化进程,力求病虫预报技术简化与准确率相统一,防治技术模式更符合生态农业发展要求。

海南省陵水县人工林虫害调查 第6篇

关键词 害虫 ;调查 ;陵水县 ;人工林

中图分类号 S433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2008/j.issn.1009-2196.2016.09.017

Abstract The insect pests and their occurrence and damages in forest plantations in Lingshui, Hainan were investigated from June to July 2015 to confirm the target insect pests for control in forest plantations in various counties/cities, Hainan Province. The result indicated that 18 species of insect pests occurred in forest plantations in Lingshui, including 5 species of Lepidoptera, 4 of Coleoptera, 5 of Homoptera, 2 of Hymenoptera, and 2 of Hemiptera. The main pests were Opisina arenosella Walker, Brontispa longissima Gestro, longhorned beetles, Leptocybe invasa Fisher et LaSalle.

Keywords Insect pest ; investigation ; Lingshui ; plantation

海南省陵水黎族苗族自治县位于海南省的东南部,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全县森林覆盖率为60.2%[1]。2010年1月4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结合国家政策,陵水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并参加 “海南省绿化宝岛大行动[2]”,兴建了大量的旅游景区与园林绿化项目,种植了大面积的人工林。大量的苗木调运及植物新品种的引进使得原始生态环境受到影响,并发生了一些改变,给病虫害的发生提供了外在的条件[4],加之近年来气候变化异常、人工林养护管理措施失当等原因,致使病虫害频繁发生,如防控不及时,则极易导致病害虫的暴发,将对陵水县辖区内森林植被及景区景观造成严重威胁。

本研究在海南省陵水县进行害虫调查,目的在于摸清陵水县人工林主要害虫种类、寄主植物、危害程度及其发生规律。根据掌握的害虫信息,对陵水县及各乡镇虫害的发生情况进行监测预警,为全省虫害的防治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虫害调查地点为陵水县境内的人工林、陵水县椰林镇、新村镇、英州镇、本号镇、隆广镇、三才镇、光坡镇、文罗镇、黎安镇、提蒙乡、群英乡。调查时间2015年6~7月。

1.2 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踏查法,在调查过程中,详细记录虫害发生的时间、危害程度、危害部位,并拍摄害虫图片,采集害虫标本带回实验室分类鉴定,确定害虫种类。对于可以鉴定出来的害虫鉴定到种,不能确定到种的鉴定到科,对于暂时不能鉴定出来的害虫,保管好标本,请相关专家鉴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陵水县病虫害种类及危害程度

对椰林镇等11个乡镇的人工林进行了全面的害虫调查,共确定害虫18种,其中鳞翅目5种,鞘翅目4种,同翅目5种,膜翅目、半翅目害虫各2种。结果见表1。

2.2 严重危害人工林的害虫

监测与调查结果显示,从危害的昆虫种类统计,危害陵水县人工林的有害生物半翅目、膜翅目种类害虫最少分别为2种,鳞翅目、同翅目害虫种类最多均为5种,鞘翅目害虫危害种类次之,有4种。从害虫分布的区域和危害程度统计,椰子织蛾、椰心叶甲、天牛分布区域较广,危害程度较重,是严重危害陵水县人工林的害虫。

3 讨论

本次调查发现,外来有害生物椰心叶甲与椰子织蛾,其中椰心叶甲于2006年有过大面积爆发性危害,并于2007年底利用椰心叶甲寄生蜂进行了有效的防控[3-4]。目前,几个乡镇发现的椰心叶甲危害尚在可控范围之内,但也应引起林业有关部门的重视;椰子织蛾在陵水县沿海的几个乡镇(新村镇、黎安镇、光坡镇、椰林镇、英州镇)危害较为严重,这几个乡镇近几年沿海旅游地产与旅游景区的开发项目较多,并且有大量的跨区域苗木调运及国外树种的引进,病虫极易由苗木带入,因此,导致这几个乡镇的椰子织蛾危害较其它几个乡镇严重。

参考文献

[1] 杨文平. 海南省陵水县政府工作报告[R]. 陵水:陵水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13.

[2] 《热带林业》编辑部. 海南省将大力开展“绿化宝岛”行动[J]. 热带林业,2012,40(1):1.

[3] 李朝绪,覃伟权,黄山春,等. 海南利用寄生蜂防治椰心叶甲效果分析[J]. 林业科技开发,2008,22(1):41-44.

[4] 林明光,韩玉春,李伟东,等. 海南省椰子病虫害的监测与调查[J]. 植物检疫,2010,24(2):21-24.

水稻病虫害综合调查和防治技术示范 第7篇

随着科技兴农深入农村, 水稻生产不断发展, 粮食产量逐年上升;但病虫害一直严重影响着水稻的生产, 且近年来危害日益严重, 造成水稻常年欠收严重。为了从根本上控制病虫害的危害, 在平塘县局的领导下, 平舟镇农业服务中心在全镇病虫害的常年发病区开展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的综合调查和防治工作。项目实施为:经过4 a来的努力工作, 在平塘县局、植保站和平舟镇人民政府的支持和配合下, 该镇农业服务中心同志负责调查病虫害, 指导用药和配比, 从群众中挑选11位同志组成镇机防队负责具体的综合防治工作。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完成较好, 达到了项目实施的计划目标, 具体工作开展情况概括如下:

1 实施面积及经济效益

2011年, 全镇共计实施水稻种植面积598.6 hm2, 病虫害综合调查和防治项目主要集中在镇的几个主坝区。推广抗病新组合杂交水稻种子4 150余kg, 使用防治农药420余kg。

据2011年9月17-30日对综防片三村三组上、中、下不同类型及不同品种进行验收, 上等田平均每667 m2年产561.3 kg, 中等田平均每667 m2年产498.6 kg, 下等田平均每667 m2年产411.7 kg。加权平均产量490.6 kg, 比2009年平均每667 m2年产472.4 kg增产18.1 kg, 增产量3.69%, 比本镇前3 a平均产量458.5 kg, 增产6.5%, 每667 m2增产稻谷32 kg, 全镇新增产量6.495万kg, 新增纯收入13.29万元, 经济效益显著。

2 项目实施措施与技术指标

2.1 组织措施

项目实施根据平塘县人民政府“关于实施3 3 3 3.3 h m2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有关的通知精神, 镇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 由分管农业的领导任组长, 农业服务中心主任为副组长, 镇农业服务中心人员为成员, 负责调查和协调综防工作, 镇机防队负责具体的防治工作, 实施技术方案根据县植保站的要求制定实施。技术指标为项目区内水稻病虫害造成的危害控制在3%以下, 稻谷损失率压低稻3%以下, 不再出现大面积因病虫害导致连片绝收或成灾现象。

2.2 技术培训

技术培训采取镇农业服务中心人员负责培训镇机防队及村组干部和农户。培训农户要求在田边地头现场培训, 资料与实物相结合, 农户必须看得见, 摸得着, 方法简便易懂, 容易掌握, 并利用场天进行技术咨询服务。镇机防队不到的零星片区有农户自行进行防治。通过培训与咨询, 全镇95%以上村组干部及农户对防治病虫害的意义和积极性大大提高。

2.3 主要技术措施

(1) 搞好抗病高产杂交水稻种子的选用与合理布局。根据平舟镇水稻生产与海拔气温的关系, 高产良种与抗病性的关系, 在海拔气温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尽可能选用高产抗病优良品种, 减少一些感病品种的种植。在常年发病区更换品种组合, 项目区累计推广杂交水稻种子3 150 kg。主要栽培品种有川江优2号、II优63、K优5号等。抗病品种与感病品种的比例为7:5:1, 抗病品种占综用种量的85.6%。从根本上控制了病虫害的流行和扩展。

(2) 加强种子处理, 搞好两段育。项目区种子处理采用300倍强氯精药剂或石灰水浸种, 减少苗瘟的发生。累计药剂浸种2 800 kg, 坚持温室两段育秧83.3 hm2, 占育秧面积的64%, 地膜育秧占16%为31.2 hm2, 培育适龄分壮秧, 秧苗普遍带2~3分移栽, 提高秧苗的素质与抗病能力, 对寄秧田实行“双高一适”的施肥技术管理。

(3) 合理密植, 配方施肥, 健身控害栽培管理。项目区坚持吧肥稀瘦密的栽插原则, 100%的拉绳宽窄行栽插或拉绳分厢栽插, 对冷烂锈水田进行半旱式栽培, 其中宽窄行插秧:173.3 hm2采用4× (4~7) 寸, 占栽插面积的50%, 其余50%栽5× (5~8) 寸, 一般亩栽1.4~1.8万窝, 基本苗8~11万, 从而保证合理密度和相应的产量。合理施肥, 推广配方施肥, 配方施肥83.3 hm2, 占36%。亩施农家肥1 000 kg以上, 磷肥25 kg, 钾肥5 kg, 尿素 (或氯化肥) 15 kg, 在冷烂田的基肥中增加一定量的锌肥和磷肥, 抓好田间管理, 在移栽后7~10 d内, 撒施稻田除草剂结合第1次追肥, 拔节期追施穗肥, 适当晒田, 在水稻整个生长期间加强虫害防治, 平均3次以上, 保证水稻正常的生长。

(4) 加强病害的检测与预报。为了全面准确地掌握病虫害的发生面积和发展动态, 以及指导防治工作, 平塘县平舟镇农业服务中心根据不同村组, 在常年病虫害发生区设立监测点, 在主要的2个坝区各设观测点1个, 其余村组均定期普查, 指定专人负责调查、记载、定期汇报, 调查点调查方法按“省测报方法”进行, 各点于每月上旬和下旬向县植保站和镇政府汇报病害田间调查情况、发生面积、防治动态。根据县站指导, 结合平舟镇具体条件, 及时用大字报形式张贴“病虫情报”和“防治建议”, 并将病虫情报和防治建议印成传单, 发送各村组, 动员农户, 大面积进行防治工作。平塘县平舟镇农业服务中心分别在秧田期、分蘖盛期、抽穗期对各村组的防治情况进行检查, 累计印发病虫情报11期400份, 防治建议3期150份。

(5) 积极防治, 控制稻瘟病蔓延。根据“以预防为主, 综合防治, 防重于治”的方针, 平塘县平舟镇农业服务中心分别在水稻秧田末期、分蘖盛期、抽穗始期、叶瘟、穗期发出防治预报, 对及时的预防和防治苗瘟、叶瘟、穗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主要防治药剂为:每亩用20%三环唑0.1 kg或40%富士一号100 m L加水60 kg喷雾。防治时期分别为秧田后期1次、分蘖期1次、始穗期普防1次, 齐穗期重防大肥田、常年发病田、感病品种田。重病区平均亩施药3.7次, 共施药3 500余次。由于项目区防治工作搞得较好, 病虫害的发生与危害均得到有效控制。累计发生与防治情况如下:苗瘟发生57.5 hm2, 防治105.3 hm2, 防效95.6%;叶瘟发生113.3 hm2, 防治180 hm2;穗瘟发生19.3 hm2, 防治大于46.6 hm2。叶瘟防效为87.16%, 穗瘟防效为87.36%。

2.4 认真做好验收与社会经济效益分析评价

验收方法按“丰收计划”要求进行, 根据县发验收表册, 全镇验收点2个, 其中重点验收重病区的2个主坝区的田块共12块, 共0.65 hm2。其中上等田2 133 m2, 中等田1 800 m2, 下等田2 600 m2。经验收汇总加村平均产量490.5 kg, 比实施前3 a平均产量增长7.2%, 新增收益比为1:3.8, 全镇新增产值13.29万元。

桉尺蠖虫害调查与综合防治技术探索 第8篇

桉尺蠖 (Buasra suppressaria Guenee) 又称油桐尺蠖、大尺蠖、量步虫, 属鳞翅目尺蛾科的一种食叶性害虫。近年来, 河源市种植了大量的速生桉丰产林, 以桉树叶子为食, 繁殖迅速的桉尺蠖成为该地区桉树的主要害虫。笔者对河源市种植速生桉地区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统计分析, 并对吴永峰、全志红、王绪靖等人对多种尺蛾主要采用药物防治等综合防治技术[1~8]结合地区的生产实际进行了试验对比, 总结该地桉尺蠖可选用的防治技术及注意要点, 作为今后桉尺蠖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的参考。

2 虫害调查分析

河源市自2010年桉树尺蠖虫害爆发以来, 于2011年起对全市五县一区的受灾情况进行了灾情调查与统计, 省属东江林场部分商品林速生丰产桉基地也遭受尺蠖疫情。经过开展调查及数据统计分析 (表1) , 我们对河源地区发生的桉尺蠖虫害总结出如下几点。

(1) 桉尺蠖发生主要集中在桉树纯林大面积连片种植区域, 特别是在东源县南部、紫金县中部地区, 桉尺蠖基本能3~4代繁殖传播。

(2) 因尺蛾成虫活动范围小的原因, 桉尺蠖一般主要发生在原发生虫害区域, 对离疫区较远区域以及分散种植的桉树纯林影响较小甚至不发生虫害。部分与硬质阔叶林混交种植的桉树林较难传播, 但与部分速生类林如马占相思、厚荚相思、西南桦等树种混交仍有较严重的虫害传播。

(3) 桉尺蠖虫害对长势较好的3229、G9、3227等尾巨桉影响较小, 对早期种植的201、U6、GY66等尾巨桉、尾塔桉影响较大。

(4) 桉尺蠖虫害对早期种植的桉树扦插苗影响较大, 对近年来广泛种植的组培苗影响较小。

hm2

(5) 在河源地区, 桉尺蠖疫情有中心连片区向四周扩散的趋势, 甚至形成跨树种传播, 影响部分城市绿化的树种。

(6) 根据调查, 河源市桉尺蠖虫害的发生高峰期主要在夏秋季5~9月份, 尤其是持续高温容易加剧幼虫的世代重叠。由于桉尺蠖主要以桉树叶子为食, 干旱季节高度虫害对桉树生长危害更为严重, 甚至导致部分植株死亡。

(7) 大部分桉树发生严重桉尺蠖虫害后, 会造成对植株一个季度左右的生长量影响, 但一般不会发生大面积的毁灭性死亡。

3 桉尺蠖综合防治技术探索

根据桉尺蠖的调查统计以及近年来开展虫害防治的实际情况, 我们发现采用综合的防治处理, 可有效控制桉尺蠖防治的成本并将虫害影响控制在轻度危害以下。主要采用的防治技术有人工和自然2种方式。

3.1 人工防治

主要采用人工对桉尺蠖卵期清理树皮缝隙虫卵, 蛹期清理林地内虫蛹, 成虫期人工扑杀, 雨季对雨水冲刷而下的幼虫灭杀等多种方式。但总体来说人工防治的局限性较大, 很难做到全面防治, 防治成本也比较高。

3.2 自然防治

主要采用利用黑光灯诱杀羽化成虫, 有条件的地区可采用人工降雨的方式利用雨水重力清除幼虫 (多暴雨季节甚至可以减少1个世代虫害威胁) , 释放天敌益鸟、蜂等措施。但通常使用上述手段防治主要是辅助防治, 也不能全面控制虫害。此外, 利用其他乡土阔叶树种造林隔离桉树连片种植的方式或者选择抗性较强的桉树品种也能有效减少桉尺蠖的传播。

3.3 药物防治技术以及对比

药物防治技术主要是采用一定的机械施用 (植物性、仿生性、病毒型、胃毒型) 对环境影响相对较小的药物对低龄期、中龄期的桉尺蠖幼虫进行灭杀, 从而迅速减少虫害的防治方式。由于桉尺蠖主要危害是幼虫蚕食树叶, 因此针对幼虫的药物防治成为桉尺蠖防治的要点。主要药物防治技术及实践对比如下。

3.3.1 喷雾、喷剂防治

主要采取喷雾器 (喷灌车) 将混合一定浓度的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或核型多角体病毒750倍液喷雾, 25%灭幼脲3号悬浮剂1500倍液等喷施至发生桉尺蠖虫害的桉树林区。该方式主要优点是可以方便在交通便利的林区采用从山顶往山脚 (由高至低) 的方式实施大面积的喷施, 水剂 (雾剂) 的药物混合比较均匀, 缺点主要是难以在交通条件复杂的林区施工, 受水雾天气的影响药效持续性较差。

3.3.2 喷粉机喷施粉剂防治

主要采用喷粉机将“森得保” (0.18%阿维菌素·100亿Bt活芽孢/g粉剂) 混合滑石粉或钙粉 (1∶20左右) , 增效型灭幼脲Ⅲ号粉剂施用于发生虫害林区。主要优点是适合交通条件较差的林区, 药物灭杀比较迅速, 粉剂在树叶的持续效果较好, 缺点是迅速大面积施工, 药物的混合不够均匀。

3.3.3 炮击机施用粉剂防治

即采用专用炮击机施用以上粉剂, 但采用该方式施用防治对工人的炮击技术有较高的要求。同时由于施药面积相对小, 维护成本高, 不适合在山区推广。

3.3.4 几种药物防治方式对比

结合河源地区近年来较广泛采取的药物防治方式, 选取了省属东江林场七寨林班6、7、21、22小班桉树商品林地作为药物防治的对比试验地。

其中每个样地为0.1hm2, 均采用多次重复处理取防治效果平均值。供选速生桉均为同一品系G9, 利用地形自然隔离, 对周边受虫害桉树均采取相同的灭杀处理。其中喷施雾剂、水剂均采用喷灌车高压喷施, 粉剂采用烟雾型喷粉机喷施, 粉剂配比均为混合滑石粉1∶20, 对照样地仅使用滑石粉喷施 (表2) 。

%

4 药物防治技术对比结果

从表2采用不同药物防治方式效果及使用的实际对比看出有以下几点结果。

(1) 采用各种药物防治在一定的时间内都能达到防治效果。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与采用“森得保”粉剂混合滑石粉 (1∶20) 防治效果较好, 在短期内可以迅速达到灭杀目的。因此两种方式可以选作高虫口期对桉尺蠖的灭杀。

(2) 采用25%灭幼脲3号悬浮剂1500倍液及增效型灭幼脲3号粉剂混合滑石粉 (1∶20) 短期灭杀效果较差, 但药效持续时间长, 尤其对幼虫期效果最好。

(3) 采用“森得保”、灭幼脲3号防治桉尺蠖幼虫不易对人畜、鸟、蜂等产生副作用, 在自然环境能降解, 但要注意避免在虾蟹等甲壳动物及蚕茧生产基地使用。其中增效型灭幼脲能加强触杀的效果, 比水剂防治效果要好。

(4) 采用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虽然能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但由于其毒性强, 对施工人员、环境产生比较大的危害, 故在生产中不宜大规模使用。

5 结论

(1) 桉尺蠖危害成片种植的速生桉纯林, 要加强发生地的防治监测。由于虫害主要集中在幼虫期食用桉树叶子, 应主要对幼虫期的虫害采取药物防治措施。

(2) 人工防治、自然防治的效果只适用于小规模发生虫害时的辅助防治, 采用适当的药物防治能迅速有效地对虫害发生区产生效果。

(3) 采取药物进行防治时, 可选用“森得保”粉剂混合滑石粉或灭幼脲3号等触杀型、仿生型药物结合实际防治, 可有效减轻对人畜、环境的影响。

(4) 结合实地情况选用适合的喷施技术, 可以大大节省人工机械成本, 提高防治效率。

摘要:指出了桉尺蠖 (Buasra suppressaria Guenee) 近年来对河源市种植的速生桉丰产林造成巨大危害, 通过对河源市桉尺蠖虫害调查与统计分析, 对多种桉尺蠖防治的实用技术进行了对比, 总结出了该地桉尺蠖的综合防治技术要点。

关键词:桉尺蠖,虫害调查,综合防治技术

参考文献

[1]吴永峰.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防治茶尺蠖田间药效试验初报[J].安徽农学通报, 2011, 17 (20) :86~87.

[2]全志红.“森得保”粉剂防治松尺蛾试验[J].广西林业科学, 2011 (3) :216~217.

[3]王绪靖.烟雾载药技术防治桉树森林虫害初探[J].绿色科技, 2011 (3) :72~73.

[4]王玲.森得保粉剂对油茶尺蛾的防治效果[J].广东林业科技, 2010 (3) :52~54.

[5]黄咏槐.我国桉树主要病虫害现状及控制策略初探[J].广东林业科技, 2006 (1) :83~85.

[6]黄焕华.广东地区桉树病虫害调查初报[J].桉树科技, 2007 (2) :34~36.

[7]王玲.森林健康与森林病虫害科学防控的浅析[J].江西植保, 2006 (2) :83~86.

虫害调查 第9篇

桓仁满族自治县共有林地面积429.3万亩, 有林地383.5万亩, 以78.39%的森林覆盖率在全省位于首位。目前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频发, 外来有害生物入侵风险加大。桓仁作为全省林业大县, 十分重视保护森林资源和国土生态安全工作的开展, 因此为科学防控提供依据, 掌握林业有害生物种类和危害情况尤为重要。

2 调查原则

此次调查主要病虫害种类的危害程度按照辽宁省关于各虫种危害程度 (轻度、中度、重度) 的危害程度划分标准, 成灾标准遵照国家标准确定。

3 调查的内容方法

3.1调查内容

调查范围含盖桓仁县境内天然林、人工林、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观赏和四旁绿化树木, 调查对象包括对林木、种苗等林业植物及其产品造成危害的, 发生量在发生统计起点以上的林业有害生物。

3.2 调查方法

采用访谈、查阅资料、实地调查3种方式进行调查。

3.2.1 访谈

有目的的访问或咨询当地森防站工作人员、林业技术员及护林员, 就当地病虫害发生及防治情况进行访谈。

3.2.2 查阅资料

翻阅原始记录调查表、汇总表, 查阅当地森防部门的有害生物发生档案, 了解有害生物的种类、分布和发生情况。

3.2.3 实地调查

参与当地主要病虫害踏查及固定标准地调查。

4 调查结果与分析

4.1 总体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 2015年病虫害总发生面积为27.54万亩, 其中轻度发生面积为15.46万亩, 中度发生面积8.55万亩, 重度发生面积为3.52万亩。主要发生病虫种类为栗山天牛、银杏大蚕蛾、日本松干蚧、美国白蛾等。

4.2 主要虫种发生情况

4.2.1 栗山天牛

发生量最大、危害最严重的虫种是栗山天牛, 总发生面积为19.4万亩, 其中轻度发生10.2万亩, 中度发生6.3万亩, 重度发生2.9万亩。在重点发生区域五里甸子镇发生面积为7.62万亩, 其中轻度发生面积为3.63万亩, 中度发生面积为2.14万亩, 重度发生1.85万亩。在向阳乡进行调查, 确定发生面积为6.8万亩, 其中轻度发生3.12万亩, 中度发生为3万亩, 重度发生为0.68万亩。库区林场发生面积为1.97万亩, 二棚甸子乡发生面积为1.51万亩, 沙尖子镇发生面积为1.46万亩, 二棚甸子镇栗山天牛也有少量轻度发生, 重度发生区域主要集中在五里甸子乡及向阳乡。

4.2.2 银杏大蚕蛾

发生量居第二位的是银杏大蚕蛾, 发生总面积为4.58万亩, 其中轻度发生为2.9万亩, 中度发生面积为1.94万亩, 重度发生为0.4万亩。银杏大蚕蛾主要集中在五里甸子镇, 总发生面积2.1万亩, 其中轻度发生1.5万亩, 中度发生0.4万亩, 重度发生0.2万亩。其次是向阳乡, 总发生面积为1.2万亩, 其中轻度发生为0.5万亩, 中度发生为0.5万亩, 重度发生为0.2万亩;沙尖子镇总发生面积为0.48万亩, 二棚甸子镇总发生面积为0.3万亩, 八里甸子镇和桓仁镇发生面积均为0.2万亩。重度发生区域集中在五里甸子镇及向阳乡。

4.2.3 日本松干蚧

日本松干蚧总发生面积为3.13万亩, 其中轻度发生面积为1.94万亩, 中度发生面积为0.97万亩, 重度发生面积为0.22万亩。日本松干蚧发生地区主要集中在库区林场, 发生面积为1.97万亩, 其中轻度发生1.5万亩, 中度发生0.36万亩, 重度发生0.11万亩;华来镇发生面积为0.6万亩, 其中轻度发生0.2万亩, 中度发生0.3万亩, 重度发生0.1万亩;雅河朝鲜族乡共发生0.4万亩, 古城镇发生面积为0.39万亩, 五里甸子镇发生面积为0.17万亩, 普乐堡镇发生面积为0.15万亩, 沙尖子镇共发生0.15万亩, 二棚甸子镇、二棚甸子林场、北甸子乡、黑沟乡、向阳乡也有少量发生。重度发生集中在库区林场及华来镇。

桓仁地区也有少量美国白蛾发生, 总发生面积为0.42万亩, 全部为轻度发生, 具体发生区域为雅河朝鲜族乡。近5年来曾经发生的2015年发生量未达到成灾标准的虫害种类有青杨天牛、青杨 (脊) 虎天牛、杨干象、栗实象、白杨透翅蛾、兴安落叶松鞘蛾、花布灯蛾、五蠹蛾、松阿扁叶蜂、伊藤厚斯叶蜂;鼠害为棕背平鼠。病害种类有松落针病、五针松 (华山松) 疱锈病、板栗疫病。

5 防治建议

桓仁地区植被丰富, 森林资源管护、经营水平高, 为保护生态环境不被破坏, 建议防治采取以人工及生物防治为主, 化学防治为辅。大力加强生物防治, 积极引进其他地区的先进技术方法。以下防治建议均为人工防治及生物防治方法。

5.1 栗山天牛

灯光诱杀和人工捕捉是目前效果最明显的人工防治方式, 在栗山天牛成虫期, 可出动人工捕捉成虫。目前采用化学药剂防治效果并不满意。生物防治措施主要是应用管氏肿腿蜂防治栗山天牛幼虫, 在其它东部山区城市使用效果良好, 但在桓仁地区还没有应用, 建议可首先在小范围内试行应用管氏肿腿蜂进行栗山天牛防治试验。

5.2 银杏大蚕蛾

人工防治方式可采用冬季人工摘除卵块, 7月中、下旬人工捕杀老熟幼虫或人工采茧烧毁方式, 也可于10~11月用黑光灯诱杀成虫。理想生物防治方法为在9月雌蛾产卵期释放赤眼蜂。

5.3 日本松干蚧

在春季日本松干蚧若虫上树前于树干基部涂30cm宽胶环, 以阻止其上树, 出蛰盛期, 每天早晨应涂胶一次。粘虫胶可用废机油、棉花泥、柴油或蓖麻油0.5kg充分熬煮后加入压碎的松香0.5kg, 冷却后即可使用。

5.4 美国白蛾

在幼虫1~4龄前发现网幕后人工剪除网幕集中烧毁, 也可利用美国白蛾性诱剂或环保型昆虫趋性诱杀器诱杀雄成虫, 达到阻止其繁殖目的。最理想的生物防治方法为在美国白蛾老熟幼虫期, 按1头白蛾幼虫释放美国白蛾周氏啮小蜂3~5头的比例放蜂。

摘要:为了解桓仁县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 对该县各乡镇展开了调查, 掌握了主要病虫害种类的发生范围、发生程度及发生面积, 为保护生态环境, 提出了各虫种的人工防治及生物防治建议。

关键词:桓仁,林业有害生物,种类调查,生物防治

参考文献

[1]马爱国, 吴坚, 潘宏阳, 等.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历[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10:22~25, 120.

[2]郑家勇.银杏大蚕蛾的发生为害与防治[J].植物医生, 2004 (2) .

[3]韩国癉, 王建国, 赫伟, 等.白蛾周氏啮小蜂人工繁殖及应用技术的研究[J].森林病虫通讯, 2000 (1) .

[4]孙胜利, 杜锦林.日本松干蚧的测报及防治[J].林业科技开发, 1991 (2) .

虫害调查 第10篇

1 调查内容与方法

对时木茶厂进行了3个月的实地调查, 主要调查的内容有茶树的品种、病害、害虫、天敌及种遮荫树种类, 管理模式等。

2 结果与分析

2.1 茶树种类及套种遮荫植物种类

茶园种植的茶树种类很多, 有清新乌龙、云抗10号、木兰1号、紫娟、印度阿萨姆、雪芽100号、真玉美、云瑰、南糯春等23个品种。此外, 时木茶厂建立在高山上, 面朝南, 三面是茶园, 呈“U”形。茶园山顶是自然林, 除在主干道栽有高大的杉树外, 还套种云杉树、枇杷、阿丁枫、梨树、麻栎树、柏树、野生咖啡、美国石楠等近40种植物。其中杉树是茶厂建立时就已栽种, 数量最多, 目前已长成高大挺直的大树。数量次之的是阿丁枫、梨树、麻栎树、柏树、美国石楠, 这些树长得也高大, 且长势旺盛。

2.2 病害种类

从表1可以看出, 茶园病害以茶饼病、苔藓为害最严重, 煤烟病、藻斑病次之, 炭疽病、赤叶斑病发生最少。茶饼病、苔藓发病比较严重的原因首先是茶饼病、苔藓都是高湿度的病害, 时木茶厂位于高山, 气温低, 加上套种树多, 造成光照不强, 湿度大, 有利于高湿病菌的生存。生态茶园的另一个特点是把2种不同的品种按“厂”字型种植在一起, 该种栽种方式充分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 但是由于行距的增加, 茶丛的通风性降低, 从而利于茶饼病、苔藓、煤烟病及藻斑病发生。

2.3 天敌种类

从表2可以看出, 茶园的天敌种类多达13种, 其中鞘翅目、螳螂目的天敌种类都比较多。从数量上分析中华蜜蜂、棕静螳的数量最多。该茶园天敌种类多的原因:一是生态环境好。该茶园位于高山上, 方圆20 km除有2家茶叶加工厂外无其他厂房。茶园除种植茶树外, 还栽种近40种其他植物, 形成一个生物多样性的小环境, 利于天敌生存[1,2]。二是时木茶厂除杂草是采取人工涮草的方式进行, 该种除草方式避免了水土流失, 保护了部分天敌的息栖场所, 涮下来的草变成有机肥, 增加了茶园肥力。三是该茶园仅在每年秋季茶园修剪时使用1次高效、低毒的化学药剂防治病虫害, 其他时间均不再使用任何药品, 该措施有效地保护了天敌。

从表3可以看出, 茶园的害虫种类较多, 此次调查发现了47种, 但多数为害性不大, 也有一些害虫不是为害茶树而是为害遮荫树种或者是卫生害虫。在为害茶树的害虫中小绿叶蝉、茶黄蓟马、咖啡小爪螨为害最严重, 茶细蛾、油茶宽盾蝽、茶网蝽、铜绿丽金龟、中华褐金龟、茶橙瘿螨、茶附线螨次之。时木茶厂害虫种类多、数量少的原因有:一是茶园内放养鸡, 茶园有4户人家放养鸡, 共150只左右, 每天清晨和傍晚撒喂玉米各1次, 其他时间鸡都在茶园里寻找食物或休息, 鸡在寻找食物过程中捕食很多害虫, 取得生物防治的效果, 因此害虫数量减少。二是生物多样性的环境。时木茶园采用立体式栽培管理, 并套种许多树种, 在整个茶园形成了一个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 对病虫害进行了有效防治。

注:+表示为害程度。

3 结论与讨论

针对茶饼病、苔藓发病重, 小绿叶蝉、茶黄蓟马、咖啡小爪螨为害严重的情况, 建议在秋末修剪整齐台面的同时, 把茶丛中过多的小分枝、弱枝、枯枝修剪掉, 以增加茶丛的通风透光性。缩短台面宽度, 使行与行之间的间隙增大, 使茶园通风透光, 降低茶园的湿度, 使病虫害发生情况减少。增加色板诱杀的使用量, 时木立体生态茶园主要的害虫是小型的吸汁害虫, 这些小型害虫很难被鸡觅食, 化学防治也难以有效控制。小绿叶蝉、蚜虫具有趋黄性, 可以使用黄板诱杀[3]。茶黄蓟马具有趋蓝性, 可以使用蓝板诱杀[4,5]。适当砍除一些遮荫树, 时木茶厂的遮荫树种类多, 种植密度大, 特别是云杉, 高大茂密并且是双行栽种, 建议适当砍掉一些, 并且经常修剪, 以降低茶园湿度, 减少茶饼病、小绿叶蝉、茶黄蓟马等危害。灯光诱杀, 建议在茶园安装杀虫灯, 以物理防治的方法减少害虫数量[6]。

参考文献

[1]章德纲, 何金旺.农业生态生产模式在无公害茶园上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 2007 (12) :15-16.

[2]王献溥, 郭柯.中国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的成就和展望[J].广西植物, 2006 (26) :31-38.

[3]刘丰静, 曾明森, 王庆森, 等.生态诱虫板对茶眼小绿叶蝉和黑刺粉虱的控制效果[J].茶叶科学简报, 2010 (2) :4-6.

[4]吴青君, 徐宝云, 张友军, 等.西花蓟马对不同颜色的趋性及蓝色粘板的田间效果评价[J].植物保护, 2007, 33 (4) :103-105.

[5]傅建炜, 徐敦明, 吴玮, 等.不同蔬菜害虫对色彩的趋性差异[J].昆虫知识, 2005, 42 (5) :532-533.

虫害调查 第11篇

关键词 芒果 ;病虫害 ;发生规律 ;天敌 ;种类

分类号 S436.67

Occurrence Regulation of Main Mango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in Hekou, Yunnan and Species of Natural Enemies

YANG Yongzhi CHEN Weiqiang ZHAO Zhikun QIU Bo ZHOU Jinsong

(Honghe Tropical Agricultural Science Institute of Yunnan, Hekou, Yunnan 661300)

Abstract Through to hot and humid areas in Hekou County of Yunnan Province mango Garden 5 kinds of main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damage rules are investigated, according to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mango powdery mildew, anthracnose, mango horizontal tail moth, mango cut weevil, Bactrocera dorsalis, 5 which heavier degree of plant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occurrence of the harmfulness of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also to Hekou area mango pest insect natural enemies of collect, survey and identification, investig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24 species of natural enemies of insects, including 11 species of parasitoids, belonging to 5 families, 2 orders; 21 species of predators belonging to 5 orders, 8 families. The investigation result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for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of biological control measures.

Keywords mango ; insect pests ; occurrence regulation ; natural enemy ; Type

在我国芒果是极为重要的热带水果,近几十年来发展也比较快,2005年栽培面积仅次于荔枝、龙眼和香蕉,排名第4位,产量仅次于香蕉、荔枝、龙眼和菠萝,排名第5位[1]。云南省河口县地处北纬22°27′~22°47′,东经103°24′~104°17′。年平均气温22.6℃,年平均降雨量1 784 mm,干湿季分明,雨热同季,为典型亚热带气候。在河口县主要以橡胶、香蕉经济作物为主。但由于特殊的气候环境,橡胶在2008年至2014年寒害较重[2],以及部分地块长期种植香蕉病害加重,致使种植经济作物产业结构调整,其他的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加大,芒果在当地种植面积也扩大。适合宜的地理环境也为病虫害生长、繁殖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河口县芒果病虫害为多发区。以前对云南河口芒果病虫害也曾有过相关的调查研究[3-4],芒果主要病害有芒果白粉病、炭疽病、煤烟病、芒果果腐病;虫害有芒果横线尾夜蛾、芒果切叶象甲、芒果果核象甲、桔小实蝇、叶蝉类、介壳虫类等。但是没有对芒果病虫害发生规律以及害虫天敌种类作系统的调查,因此笔者在2014年3月至2015年1月,对河口县红河热作所芒果园内的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进行跟踪调查,对其中5种发生程度较重的病虫害进行发生危害情况相关分析,同时对害虫天敌种类进行调查、收集鉴定。以期对当地芒果病虫害进行科学的防治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地点

调查地点选择在云南河口县红河热作所芒果园。

1.2 调查内容和方法

1.2.1 芒果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调查

调查的病虫害种类:芒果白粉病、芒果炭疽病、芒果横线尾夜蛾、芒果切叶象甲、桔小实蝇等5种。

调查方法:在芒果园内按照东西南北中的方位选取5个调查点,每个调查点3棵,每个月份上中下旬调查3次芒果病虫害危害情况,并记录及统计各种病虫害发病率、病情指数及危害率、虫情指数,取5点的平均值进行病虫害发生规律的相关分析。

1.2.2 芒果害虫天敌调查

在芒果园内按照东西南北中的方位选取5个调查点,每个观察点10株芒果树,采用定点调查与全面普查相结合,在花期、坐果期、果实膨大期、果实采收期、抽梢期分别调查1~2次,用扫虫网捕扫芒果树上的害虫天敌,并统计其数量和种类。采集果园内的瓢虫、草蛉、蜘蛛等捕食性天敌带回实验室内饲养,同时捕捉果园内主要害虫,一部分用于测试是否为捕食性昆虫食料,另外一部分用于实验室饲养,定期观察幼虫变化情况,及时搜集虫体内羽化出的寄生性天敌,将天敌标本进行保存,请相关专家进行种类鉴定,同时记录各天敌数量、寄主种类,确定害虫的优势天敌。

nlc202309011504

2 结果与分析

2.1 芒果白粉病发病率及病情指数

芒果白粉病于2014年3月开始进行病情的跟踪调查,3月下旬至4月中旬芒果白粉病的发病率达到100%,7月上旬该病对芒果植株的危害率降至0,之后随着河口地区气温回升及湿度降低,芒果白粉病不再发生。芒果白粉病病情指数显示,该病在4月中旬出现危害高峰期,之后危害指数逐渐下降。见表1、图1。

2.2 芒果炭疽病发病率及病情指数

调查期间河口地区芒果炭疽病均在发生,其中9、10月份芒果树炭疽病的发病率最高,整月平均发病率为100%。7月下旬出现该病的第1个发病高峰期,9月上旬出现第2个高峰,且峰值相对高于第1个峰值。而3月下旬为该病害的低谷期。见表2、图2。

2.3 芒果切叶象甲危害率及虫情指数

2014年对芒果切叶象甲危害率和虫情指数调查表明:芒果切叶象甲与3月下旬开始发生危害,随后随着气温的升高,危害率升高,7月上旬危害率达到100%,直至11月上旬该虫的危害率开始下降,1月中旬芒果切叶象甲在土中化蛹冬眠。见表3。

切叶象甲的虫情指数所示芒果切叶象甲的虫情指数从4月上旬开始上升,至7月中旬该虫的危害指数达到一年中的第1个危害高峰,10月上旬出现第2个危害高峰期,随后芒果切叶象甲的危害开始降低,至1月中旬该虫不再危害芒果植株。见图3。

2.4 芒果横线尾夜蛾危害率及虫情指数

芒果横线尾夜蛾在河口芒果园内于4月上旬开始发生危害,至7月中旬危害率达到88%,9月上旬危害率达到全年最高96%。11月下旬到第2年1月不发生危害。芒果横线尾夜蛾的虫情指数于7月上旬出现第1个高峰值,虫情指数的第2个高峰值出现在9月上旬,随后该虫的危害指数开始下降,至11月下旬危害指数趋于0。见表4、图4。

2.5 桔小实蝇的危害率及虫情指数

桔小实蝇主要损害果实成熟期的芒果。成虫产卵于树上成熟果实的果皮内,孵化后幼虫取食果肉。诱杀调查结果表明,河口地区芒果园内于5月下旬开始有桔小实蝇危害芒果果实,于6月下旬桔小实蝇对芒果果园内芒果危害率达到全年最高96%,随着果实的采收,桔小实蝇成虫还是转移至其他果实上继续危害,9月下旬桔小实蝇对芒果树危害率降至0。桔小实蝇的虫情指数于6月下旬出现芒果危害指数高峰期,随后危害指数逐渐降低。见表5、图5。

2.6 主要芒果害虫的天敌种类及优势天敌

通过对云南河口地区芒果害虫天敌的搜集、调查及鉴定[5-6],结果表明,共有天敌昆虫24种,其中寄生性天敌11种,分属于2目(膜翅目及双翅目)5科;其他的为捕食性天敌昆虫有21种,分属于5目8科,同时明确天敌昆虫主要捕食或寄生的芒果害虫类别,见表6。

3 讨论与防治建议

由于芒果具有独特的风味和丰富的营养价值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现正作为一种重要的热带水果大量种植。然而,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芒果优良品种在国内不断引进和大规模集中种植,使得芒果园有害生物问题也日渐突出。在病虫害的防治中由于食品安全问题及人们对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追求,生物防控在芒果害虫天敌的保护利用也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3.1 根据芒果物候变化情况,结合当地的气候变化情况,进行芒果病虫害预测预报,以病虫害的发生规律为基础,对芒果病虫害进行防治

在芒果树开花捻实期,防治以主要病害白粉病、炭疽病为主。同时防治花期害虫叶蝉类等害虫,应用杀虫剂杀菌交替进行防治,每个月喷药两次。在挂果初期、中期,观察发现有果象类、刺吸式口器的害虫(如蚜虫、介壳虫)等,放置黄板诱集,并应用50%辛硫磷乳油或者其他有效药剂进行树冠喷雾防治。采用甲基丁香酚诱杀果实蝇成虫;同时病害防治重点是果实病害煤烟病、炭疽病,果腐病等。采果以后,及时检查以脊胸天牛为主的树干害虫,发现果树上有虫卵,或有孵化的幼虫和虫害枝梢凋萎干枯的现象,应对树干进行药剂处理。秋稍期,为防止切叶象甲、横线尾夜蛾等害虫的发生,在抽叶期,对其进行防治。对于蝶蛾类,利用捕虫灯进行捕杀,病观察数量以及种类,进行种群调查研究。

3.2 加强芒果园的管理,洁除枯木、草堆、垃圾,砍除枯枝和过密枝,使果园经常保持通风透光良好的小气候环境,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危害

芒果的许多重要害虫, 都是在园内土层结茧化蛹过冬的,而冬耕翻晒土层,暴露虫蛹,是防治害虫的重要措施;果肉象和果核象的成虫主要在芒果树伤口树洞边缘及粗皮的裂缝内、茂密的地衣下越冬。短头叶蝉在越冬期间也多潜伏在粗皮的裂缝里。冬春干冷季节对果树进行填洞刮皮处理(但刮皮不宜过深以防皮裂流胶)和应用石灰浆刷白,防治越冬害虫。

3.3 保护与充分利用天敌资源,进行有害生物的防治

芒果害虫的天敌资源非常丰富,有寄生性和捕食性,寄生性天敌主要有寄生蜂科、姬小蜂科的天敌昆虫。捕食性天敌包括蜘蛛、草蛉、螳螂、猎蝽、瓢虫等。捕食性天敌昆虫主要捕食鳞翅目害虫的幼虫、成虫和卵,叶蝉的若虫和成虫,果实蝇的幼虫,蚜虫等。在这些捕食天敌中,蜘蛛是优势类群,其次是瓢虫等。芒果园内天敌昆虫对果园虫害的发生发展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建议加强对芒果害虫天敌昆虫的调查与保护,以维持果园的生态平衡。

参考文献

[1] 李国鹏,刘光华,张林婚,等. 云南省芒果象甲的发生与防治[J]. 广东农业科学, 2008(4):44-46.

[2] 张 勇,李 芹,王树明,等. 滇东南植胶区2013/2014年冬春橡胶树寒害调研报告. 见:中国热带作物学会2014年年度会议论文集[C]. 海南海口:中国热带作物学会,20014:17-23.

[3] 杨生林,李国华,王云川,等. 云南热区芒果主要病虫害调查[J]. 云南热作科技,1992, 15(1):26-28.

[4] 杨永智,陈伟强,邱 波,等. 滇南、滇东南芒果病虫害种类调查研究[J]. 热带农业科学,2014,34(4):63-69.

[5]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天敌昆虫图册[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

[6] 徐志宏. 中国介壳虫寄生蜂志[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虫害调查 第12篇

1 调查对象和方法

1.1 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为荥阳市植物园、荥阳市刘禹锡公园、荥阳市象棋公园、荥阳市各处街头游园绿地、市区主次干道行道树等。

1.2 调查方法

调查方法采取普查与取样2种方法。普查是对全部调查对象中的各种植物进行全面调查。调查各种病害的发生情况和防治情况, 对整体的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取样是对发生病害的植株进行取样调查, 调查发生的种类和危害程度。

2 危害荥阳市园林植物的害虫种类

2.1 红蜘蛛

危害树种有桧柏、侧柏、油松、月季等, 发生时间为4月初。

2.2 蚜虫

危害树种有国槐、栾树、桃树、杨柳树、松树等, 多发于夏季。

2.3 介壳虫

危害树种有云杉、胶东卫矛、金叶女贞、西府海棠、白蜡等, 多发于高温高湿季节, 一般在3月中旬、5月中旬、8月中旬和10月中旬易发病。

2.4 蛀干害虫

如松六齿小蠧、柏肤小蠧、合欢吉丁、花曲柳窄吉丁、光肩星天牛、锈色粒肩天牛等, 多发于5~7月间。

2.5 地下害虫

蝼蛄、蛴螬、地老虎、马陆虫等, 常年都有危害。

3 园林植物害虫的综合防治办法

3.1 苗木检疫

通过行政手段对苗木实行统一管理, 加强园林植物的检疫工作, 以防止本地病虫害对外地扩散和新的病虫害侵入本地。

3.2 组织建设

强化组织管理, 建立组织领导机构和防治监测队伍, 完善药械的配备工作。

3.3 园艺措施

(1) 选育和推广抗病虫害能力强的优良树种。 (2) 按不同立地条件选择不同树种和密度, 营造混交绿化效果, 避免树种单一化。 (3) 用无病虫害的壮苗进行绿化。 (4) 采取中耕、除草、施肥、灌水和修枝等措施加强对中幼龄林的管理, 促进植物生长。 (5) 及时清除绿地中的病虫木, 改善卫生条件。通过上述措施, 可以使植物生长健壮, 抗病虫能力增强, 各种天敌昆虫、有益微生物和鸟类等天敌明显增加, 从而提高了整个植物系统对病虫害的控制能力;园艺环境卫生条件的改善, 减少了病原物和害虫的种群数量。

3.4 化学防治

以生物农药、无公害农药、特异性农药、低毒、低残留农药为主, 因地制宜的选择和灵活机动的防治方法。

3.4.1喷药防治措施。

对于一些食量大、繁殖代数多、虫口密度大、来势猛, 能在短时间内吃光、吃花树叶或黄叶、焦叶、落叶等, 严重影响园林景观的园林植物害虫, 采取喷药防治措施。

3.4.2 埋药和浇灌防治措施。

埋药和浇灌防治措施主要是将铁灭克、涕灭威、呋喃丹等长效、内吸、广谱的颗粒剂农药埋施在地下植物吸收根最多处, 通过植物根系对药液吸收、运输、传导到植物的各个部位, 使害虫在取食时中毒死亡来达到控制其危害的目的。

3.5 生物防治

引进园林植物害虫的天敌, 并为其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 多栽植蜜源植物, 多使用生物制剂 (如BT乳剂) 和对人、植物、天敌安全、不污染环境的药剂 (如灭幼脲) , 控制植物病虫害, 从而增加益鸟、寄生蜂等天敌和其他有益生物的数量, 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治理效果。

3.5.1 天敌昆虫。

应用较多的寄生性天敌昆虫有赤眼蜂、肿腿蜂、姬小蜂、蚜小蜂和天牛蛀姬蜂等;捕食性天敌昆虫有蒙古光瓢虫、异色瓢虫等。除人工释放外, 在生产中应注意保护生态环境, 为天敌的繁殖创造条件, 从而提高自然界各种天敌昆虫对害虫的控制作用。

3.5.2 益鸟。

利用挂人工鸟巢的方式招引大山雀、啄木鸟和灰喜雀等益鸟, 可以明显降低食叶害虫和蛀干害虫的密度。

3.5.3 性外激素的应用。

应用白杨透翅蛾性信息素、舞毒蛾信息素制作的诱捕器, 捕杀杨透翅蛾和舞毒蛾效果良好。

3.6 物理防治

3.6.1 人工捕捉幼虫、成虫。

当害虫的数量小时, 可根据害虫的各自特点进行捕杀。

3.6.2 黑光灯诱杀。

金龟子、蝼蛄、地老虎等的成虫对黑光灯有强烈的趋向性, 根据当地实际情况, 于成虫盛发期可置黑光灯进行诱杀, 晴朗无风闷热天气诱集量尤多。

3.6.3

利用蝼蛄趋向马粪的习性, 圃地内挖垂直坑放入鲜马粪诱杀, 还可在圃地栽蓖麻诱集金龟子成虫。

3.6.4 糖醋液诱杀。

在春季用糖、醋、水按1∶3∶10的比例配成糖浆, 加入0.01%的50%甲胺磷或0.5%的90%的敌百虫液, 于晴天的傍晚放在草坪内的不同位置诱杀 (注意液体一定要有专人负责, 以免造成其他伤害) , 在每200m2幼苗地放置一盘, 次日取回, 可有效诱杀金龟子和地老虎。

3.6.5 毒饵诱杀。

667m2用碾碎炒香的米糠或麦麸5kg, 加入90%的敌百虫50g及少量水拌匀;或用50%的甲胺磷乳剂60g混匀, 傍晚撒于花木幼苗旁, 对蝼蛄、地老虎的防治效果很好。一般在傍晚无雨天, 在田间挖坑, 施放毒饵, 次日清晨收拾被诱害虫, 并集中处理。

参考文献

[1]徐明慧主编.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3.

[2]宋建英.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5.

上一篇:森林公园的开发与利用下一篇:中国高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