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党校范文

2024-06-10

中央党校范文(精选12篇)

中央党校 第1篇

中央党校研究生院院长赵振华在开班仪式上对博士生们说, 大家是“理论博士”, 先进典型是“实践博士”, “理论博士”要虚心虔诚地向“实践博士”学习。

12日上午, 中央党校2015级博士生走进唐庄教学点, 带着理论上的思考、困惑和希冀对话“太行公仆”吴金印。

一路上, 大家议论着、欢笑着、观察着、思考着……在带班老师的讲解中, 西山生态绿化工程已呈现在面前。看着吴金印书记带领群众修建的600多万个“鱼鳞坑”和满目葱茏, 学员兴奋、震撼、敬畏、折服, 在先进人物的伟大业绩中看到了共产党人的坚定信仰。

车行金门沟, 学员惊叹于“造地书记”吴金印在造地中将惠民与艺术完美地融和。身临造地现场, 学员惊叹于闸沟造田中透射出的共产党人的聪明智慧。

站在四和社区, 看着群众的幸福生活, 学员从吴金印书记带领群众解决“七难”科学发展中, 看到了共产党人的为民情怀和责任担当。

穿行唐庄产业集聚区, 听着唐庄的经济产业发展, 看着百威啤酒等世界五百强企业落户唐庄, 算着集聚区发展所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 学员看到了共产党人的与时俱进。

最激动的时刻, 还是面对面的与“太行公仆”吴金印对话交流。面对吴金印书记一身布衣的朴实, 听着吴金印书记一句一个群众的谦和, 透过吴金印书记坦荡干净的内心世界, 学员看到了“合格共产党员”其实如此平凡!

中央党校考博 第2篇

中共中央党校2014年招收博士研究生110名。热烈欢迎报考我校!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在本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善于创造性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招生类别

1、非定向培养博士研究生:脱产学习三年,需将人事档案、户口转到学校,毕业时根据国家就业政策“双向选择”。

2、定向委托培养博士研究生:保证脱产学习至少一年,考生工作单位、录取学校、考生本人三方签署委托培养协议,毕业后回委托单位工作。

三、报考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

(1)已获得硕士学位的人员;

(2)应届硕士毕业生(须在入学前获得硕士学位);

(3)同等学力人员:即获得学士学位6年以上(含6年,从获得学士学位到2014年9月1日)并达到与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

3、以同等学力报考的考生,已在报考专业或相近研究领域出版专著或在全国核心期刊上发表两篇以上学术论文。

4、非学历教育(单证,只有学位证书而无毕业证书)的专业学位考生或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人员报考我校博士生必须在报名前已获硕士学位。

5、在境外获得的学位证书须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

6、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要求。

7、报考非定向培养博士生的考生至入学时未满45周岁(1969年8月31日以后出生);报考定向委托培养博士生的考生年龄不限。

四、报名

1、考生报名前应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提供准确、真实的个人信息、个人照片及相关材料。考生必须严格按照报名系统规定的格式和像素上传本人照片,所上传照片将用于准考证、学籍档案、出入证和借书证等在校期间所有证件以及毕业时的毕业证和学位证。对弄虚作假者,不论何时,一经查实,即按有关规定取消报考资格、录取资格或学籍,并上报教育主管部门和在网上公布。

2、一律网上报名,不接受函报。

3、网上报名时间:2013年11月15日8:00-2013年12月5日17:00。

4、提前报名无效,逾期不予补报,报名截止后不得修改所报信息。

5、考生登录我校报名网址:http://115.28.5.72/dr/login.aspx,浏览报名须知,在网上填报本人真实信息和上传照片,打印“中共中央党校2014年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6、2013年12月5日前邮寄报名费120元,凡未按时汇报名费的考生其网上报名数据无效。汇款单上请注明ID号、本人姓名、通信地址及联系电话。收款人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招生委员会办公室收款人: 研招办邮编:100091(请严格按简章要求填写收款人地址和收款人,否则造成报名费无法收取,责任由考生自负)

7、考生到中央党校研究生院主页(http://yjsy.ccps.gov.cn)的下载专区下载专家推荐书与政审调查表,专家推荐书请两位与报考学科有关的副高以上职称的专家填写,须专家亲笔签字。

8、以同等学力报考的考生,必须在2013年12月5日前将学士学位证书复印件、成绩单复印件、所发表文章的原件、“中共中央党校2013年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及两份

专家推荐书寄到:北京市海淀区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招生委员会办公室收,邮编100091。其他考生的材料在复试阶段提供。

9、现场确认与资格审查

时间:北京考生于2013年12月9日-10日,外地考生于2014年3月8日-9日到中央党校南院85号楼进行现场确认与资格审查。

所需材料:本人有效身份证件(截至初试考试日期仍有效的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军人证件)、硕士毕业证书、硕士学位证书原件(已获得硕士学位证书人员);学生证及学校开具的注明入学时间及毕业时间的应届生证明(应届双证硕士毕业生,每学期均注册);本科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原件(同等学力考生);教育部学位认证书(获境外学位考生)

10、已缴费,并经过现场确认后通过资格审查的考生,于2014年3月14日前通过报名系统自行打印准考证(彩打),并到我校南院85号楼102室加盖招生办公章;未加盖公章视为无效。

11、考生身份证、户口本、档案、毕业证书及学位证书上的姓名、出生日期、性别等信息必须一致,如不一致,请在报名前到相关部门更正,否则不予现场确认。

五、初试

1、考试科目及时间安排

3月15日

3月16日

3月17日

上 午

8:30-11:30

下 午

1:30-4:30

上 午

8:30-11:30

下 午

1:30-4:30

上 午

8:30-11:30

业务课一

(笔试)

业务课二

(笔试)

外 语

(笔试)

数学四

(笔试加试)

政治理论

(笔试加试)

(1)外语:英、日、俄语任选1门或按报考导师要求;

(2)同等学力考生必须加试政治理论;

(3)报考政治经济学专业的非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获得者或同等学力考生必须加试数学四(见《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数学考试大纲》)。

2、考试地点:中央党校,具体考场安排请于考前5日内及时登陆我校研究生院网站或到我院85号楼现场查看。

3、初试成绩可网上查询,查询网址http://yjsy.ccps.gov.cn,4、考生如对考试成绩有异议,可在初试成绩公布三日内向我校研招办提出书面申请,研招办将组织专人进行复查。逾期不再受理。

六、复试

1、获准复试考生名单、复试时间、办法及日程安排于2014年4月下旬在网上公布。复试包括外语听力、口语测试和专业综合复试。对同等学力考生和跨一级学科(政治经济学专业为跨门类)考生加试(笔试)两门本专业硕士学位主干课程。

2、获准复试考生复试时须提交:初试时的准考证;“中共中央党校2014年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两份“专家推荐书”;“中共中央党校2014年博士研究生政审调查表”;大专以上(含大专)学历证书原件及复印件;硕士学位论文(同等学力考生为学士学位论文);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硕士期间(同等学力考生为本科期间)成绩单原件或档案中成绩单复印件(加盖档案单位红章)、报考委托培养的考生提交单位人事部门同意脱产学习的证明。提交材料不齐,影响复试和录取,后果自负。

3、复试时进行身体检查。

七、录取

1、我校录取严格贯彻“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保证质量、宁缺毋滥”的原则。

2、对复试合格的考生,将于录取前调审本人(非定向培养和委托培养都在内)人事档案,并与非定向培养考生签订双方协议书,与委托培养考生和委托培养单位签订三方协议书。根据考生初试及复试成绩、思想政治表现、体检结果及审档情况,决定是否录取。思想政治表现、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不符合教育部及我校规定,未调档案、档案审查未通过或未签协议书的考生,不予录取。

3、考生必须慎重选择报考类别,复试录取时,将根据考生的报考类别确定录取类别,录取类别在录取名单公布后一律不得更改。

4、录取结果将在网上公布。

八、学习年限

我校非定向培养博士生和委托培养博士生,学制均为3年。学完规定课程并考试合格,撰写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者,方能获得博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博士学位证书。

九、学费和奖助学金

我校将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加强研究生教育学费标准管理及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价格[2013]887号)和北京市相关文件的规定收取学费。入校后,按照学生的综合表现,我校将通过设立奖学金、助学金、三助岗位等制度,建立多元奖助体系。

十、其他

1、考生报名时,不要求出具所在学校或单位同意的公函,考生应妥善处理与所在学校或单位的关系;因考生所在学校或单位不配合,造成考生不能参加复试或不被录取,由考生自行处理,我校不介入。

2、考生填写网报信息时,务必将本人2013年11月至2014年7月期间的有效通信地址、联系电话填写清楚,用于录取通知书的寄发;通信地址一律以网报信息为准,网报结束后不予更改;录取通知书将通过邮局挂号寄出,因考生通信地址不详或填写有误导致录取通知书无法寄出、误投或遗失,由考生承担一切后果。

3、我校的招生信息一律在网上发布,考生在报名、考试过程中,应及时访问我校网站查看有关信息及初试成绩;网址: http://yjsy.ccps.gov.cn,或http://115.28.5.72/dr/login.aspx。

4、我办备有往年试题汇编,需要者可现场或到邮局汇款购买。联系电话:010-62804348;收款人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招生委员会办公室 收款人:研招办 邮编

100091,汇款时请注明所报考的专业、语种等信息。由于传统平邮方式时间长(10-15天左右)、易丢失,为不影响广大考生复习,请尽量到现场购买。

5、中央党校研究生院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有庄100号中央党校南院(国际关系学院正门对面),375、384、563、特

5、特10等路公交车坡上村站和地铁4号线西苑站、北宫门站可达。

中央党校上课讲什么 第3篇

9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党校校长习近平出席中央党校2012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时,再次强调了领导干部学习的重要性。

他说,“领导干部集中一段时间到党校学习,很有必要,很有好处”。

对于领导干部的培养,中央一贯极度重视。而作为干部培训的最重要机构,中央党校的作用不言而喻。

随着中央对干部培训不断提出新要求,这些年来,中央党校的课程设置经历了怎样的变革?

党校教育正规化

中央党校原教育长李兴山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中央党校的课程改革经历过两次比较大的调整:一次是上世纪80年代,蒋南翔担任第一副校长,主持党校工作期间;另一次则是上世纪90年代,郑必坚担任常务副校长期间。

1982年8月,蒋南翔调至中央党校。这位曾经担任过清华大学校长、教育部长的学者,在党校提出了教育正规化的意见。这成为中央党校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

在此之前两年,1980年,中宣部、中组部颁发了《关于加强干部教育工作的意见》,分析了当时干部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强调重视教育干部是一项关系全局的战略任务。这是文革之后重新启动干部培训工作的一个重要文件。

再往前追溯3年,1977年10月,中共中央已经发布《关于办好各级党校的决定》,各级党校陆续复校招生。几乎同时发生的另一件事是,中国决定恢复中断了10年的高考制度。

值得注意的是,当时的党政干部并不像今天这样较为普遍地拥有高等学历。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常务副院长冯俊曾撰文分析当时的培训情况:针对干部队伍学历低、整体素质不高的现象,干部教育培训主要以加强干部学历教育和提升干部专业知识能力为主。

《关于加强干部教育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文化程度低的干部,主要应当学习文化,包括语文、数学、史地和自然常识,凡有条件的都应争取在1982年达到初中或高中水平。1984年《中共中央转批 关于加强干部培训工作的报告 》要求,“对于45岁以下、不到中专文化程度的干部,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培训速度。”1985年,全国45岁以下干部参加高中、中专学习的136万人,毕业结业47万人。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党校正规化被提上日程。

1983年5月,中共中央颁发《关于实现党校教育正规化的决定》,对党校班次设置、招生工作、课程设置、教学原则、教材编审以及教职工编制、经费等作了相应规定。冯俊认为,“这些文件启动了全国党校教育正规化的进程,奠定了党校教育新的发展基础”。

仅从课程内容,也可看出中央党校改革的时代足迹。

在蒋南翔系统地提出党校教育正规化之前,党校的课程主要是“老五门”:即马克思主义哲学、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和党史、党建。正规化教育改革后,党校课程开始根据学员需要和形势发展添加新内容。

“以经济课程为例,80年代以后,中央党校不光有政治经济学,还有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李兴山说。

从“老五门”到“三基本、五当代”

1997年,郑必坚由中宣部常务副部长的职位调任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同时,他还在1998年3月至2001年1月兼任中共中央党校培训部主任。

郑必坚上任后,推动了党校历史上另一次重要的课程改革。

这次改革的核心内容是重新编写党校的基本教材,把“老五门”改为“三基本、五当代”。

“三基本”是指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毛泽东思想基本问题、邓小平理论基本问题,“五当代”是当代世界经济、当代世界科技、当代世界法制、当代世界军事和中国国防、当代世界思潮。

这一改革,既有继承又有转变。

“经典著作的教学在中央党校一直没有中断过。”中央党校副校长陈宝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我们感到要研究回答、解决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诸多问题,我们的领导干部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至关重要。”

中央党校的教学布局大体上叫做“一个中心、四个方面”:“一个中心”就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教育为中心;“四个方面”就是理论基础、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党性修养。

中共中央党校教务部主任王东京接受采访时特别强调“理论基础”的重要性:“中央党校培养的是治党治国的政治家。理论课程对培养学员的理想信念至关重要,这些理论是经过时间检验的经典,绝不能丢。”

与理论基础一样,党性修养同样是党校教学坚持多年的重点。为此,在课程设置上,中央党校始终把反腐倡廉教育作为一个重点。

重要的转变是培养干部们的国际化眼光。这被认为是改革开放的自然结果。

“更加开放的中国、更加自信的中国共产党,不能有一个封闭的中央党校,更不能有一支封闭的、缺乏世界眼光的干部队伍。”陈宝生说。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每周,党校会请党和国家有关部门的负责人、知名学者就当代世界的一些问题来学校做报告、办讲座。

浙江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郭占恒曾专门撰文回忆在中央党校听讲座的情况:到中央党校作报告的部长们,几乎都曾是中央党校的学员,来时轻车简从,作报告也没有人陪坐,课前校领导或有关教授简单介绍几句,作完报告部长自己宣布下课。他说这是中央党校的规矩。

为了提高学员的国际视野,党校从提高教员的世界眼光做起。

“以前中央党校的教师出国很少,于是就有西方的机构讽刺说我们没有出过国的给出过国的讲国外的情况。现在,党校加强了国际交流,很多教员都可以出国交流,隔一两年至少可以出去一次。”李兴山说。

和当代世界有关的重大课题也会列入党校科研内容。2011年,陈宝生曾专门去调研欧洲的主权债务危机情况,而这些内容最终都会进入课堂。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近年来国外政要访华亦多将中央党校作为到访之地和演讲场所。这一名单颇为耀眼:如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前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德国总理默克尔,新加坡总理李显龙、资政李光耀,澳大利亚总理霍华德等。

教员要挂职

中央党校的干部培训分为培训班和进修班,分别由培训部和进修部负责。班级不同,培训对象和内容也有区别。其中,进修部负责省部级、地厅级干部、县(市)委书记的轮训,培训部则负责中青年后备干部以及新疆、西藏等少数民族干部的培训。

“2000年以后,进修班进行了比较大的改革。学校把课程时间缩短,并提高针对性。后备干部的培训班要上半年到一年,课程比较系统,还会结合形势任务配备其他课程。进修班则是一两个月,以专题培训的形式为主。”李兴山说。

专题培训的主题均直接链接当下重大问题,如科学发展观、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等。

陈宝生说,过去上课大体上都是灌输式、讲授式的教学,现在注重综合运用讲授式、讨论式、研讨式、模拟式、案例式、情景式、体验式等方法。

这也对授课者提出了新挑战。李兴山说:“现在的学员不一样了,他们的学历至少是本科,博士和硕士也占很大比重。而且他们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这对教员提出了很多新要求。”

“教员在教学当中起到辅导引导作用,党校要求教员要挂职,到各省各地调查研究。在经济学方面,我们先后搞了几个重大调查研究,比如到山东进行国企改革的调研,到浙江进行民营经济的发展的调研。上世纪90年代以后,这样的调研就比较多了。”

尽管如此,也不能完全满足党政干部们的学习需求。相比国民教育,更新教学内容对党校来说非常重要。党校每学期都要根据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根据干部的实际需要更新教学内容。

并且,“因为学员来自各个方面,各自需求不同,各方面工作对党校教育提出的需求也不同,我们尽可能兼顾各方需求,设计教学和科研,以便更有针对性、实效性,尽可能搞一些个性化的教学。”陈宝生说。

郭占恒回忆道,除了4个单元、20门必修理论课,每周五上午的“形势与任务”报告、每周三下午的“当代世界”报告等必修课程,还有五类选修课,包括“时事热点问题”讲座、全校选听讲座、电视选修课、校园网网上选修课、体育课等。

与时俱进

进入新世纪后,中央对于培训干部愈发重视。

十六大之后,中央确定了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战略任务;十七大时,这一点又被重申。

2011年,胡锦涛总书记专门为全国干部培训科学发展主题案例教材作序。他强调,干部教育培训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基础性工作,必须紧扣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联系实际创新路,加强培训求实效。

随着新的转型期不断出现的新问题,党校培训也与时俱进。

近年来,新媒体的发展,尤其是自媒体的迅速普及,媒体应对和网络应用成为干部培训的新课题。

在这方面,中央党校步伐较快。2011年,学校专门举办《微博影响力及其应用》专题讲座,邀请新浪微博出品人、新浪网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曹国伟和多名典型用户,以访谈方式参与讲解。

陈宝生说,中央党校帮助学员,特别是年龄偏大的学员学习电脑操作、上网技巧,很多学员在党校期间就开设了微博、博客。但是,问题面前也要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党校课程多方尝试从更高层面提高领导干部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中央党校开设了战略思维的课程,这成为学校颇受欢迎的一门课。

郭占恒介绍,中央党校高度重视“战略思维与领导能力”专题的教学组织工作,首次实行项目组制。经过竞争,由哲学教研部组成教学组,但主讲教授又不限于哲学教研部,还选调了经济学教研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政法教研部、党建教研部、党史教研部、战略研究所等著名教授讲课。

与此相对应的是,《学习时报》新近也开设了战略管理的版面。《学习时报》常务副总编钟国兴说:“对于领导干部来说,战略管理问题太重要了。国际上对于战略管理的研究很有一套,我们目前还缺乏。”

这是对中央决策的具体实践。十六大报告中提到,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都要“善于进行理论思维和战略思维”,在十七大报告中,这一要求被再次重申:要“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

随着改革的进展,中央党校的研究机构设置也在进行配套的变更。

如今,中央党校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哲学教研部、经济学教研部、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政法教研部、中共党史教研部、党建教研部、文史教研部和国际战略研究所等“八部一所”的格局。

中央党校 第4篇

多元共和的哲学理念

记者:先生作为“多元共和”创始人, 出版了《多元共和》一书, 引起了学界的反响与共鸣, 也引发了商界的兴趣。多元共和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崔振椿:一阴一阳谓之道, 道乃阴阳辩证决定, 多元共和整体。天地之大, 宇宙之深, 人从哪里来, 又到哪里去?是谁创造了宇宙人类?是谁创造了自然界?人不得不认可一个造物主, 不言而喻, 不证自明。造物主只有一个, 但名称有许多, 诸如基督教称之为上帝、佛教称之为佛祖、伊斯兰教称之为真主、道家称之为道、东方文化界称之为太极等等。正如人有很多名字, 存在只有一个。造物主是一, 也是万有, 是多元共和整体。多元共和整体是至上之存在, 是宇宙人类至上之始母, 是太极图的奥秘之所在。

记者:什么是阴阳辩证决定?什么是多元共和整体?

崔振椿:阴阳辩证决定, 就是阴决定阳, 阳也决定阴, 二者自由平等, 是两种本象之辨证。这是阴阳辩证天道, 也是阴阳辩证逻辑。阴阳辩证逻辑也就是易道辩证逻辑, 属太和哲学。逻辑是研究真理的学问。逻辑的表象是形式逻辑, 逻辑的核心是辩证逻辑。逻辑是思维规范的科学, 也是思维规律的科学。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逻辑也是判断真理的方法。不是天不变, 道亦不变;是天可变, 而道不变。天或宇宙都会死亡, 而道永恒。正如人肉会死, 而灵魂永恒。阴阳辩证天道化生万物。多元共和整体是说宇宙世界是一个生命共同体, 不是阴创造了生命, 也不是阳创造了生命, 而是阴、阳及其交合辩证关系, 即多元共和创造了生命。不是男人创造了生命, 也不是女人创造了生命, 而是男、女及其交合辩证关系, 即多元共和创造了生命。多元共和整体是至上之存在, 也是宇宙人类至上之始母, 它是一切的一、一的一切, 它是始也是终, 它是来也是去, 它是客体也是主体。它就是造物主。

记者:老子说: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道”与“一”是什么关系?无极和太极是什么关系?

崔振椿:道就是一, 一就是道。无极就是太极, 太极就是无极。道是大母体。无极也是大母体。宇宙人类有始源, 也有终源, 始源终源合为本源。本源就是多元共和整体。敬天爱人, 人必须心怀至上之存在, 这个至上存在是宗教界所说的上帝、真主、佛、道, 也是我们文化界所说的天道、太极。这个存在也是人的至上存在。人心怀至上存在, 就有了根本的生命支撑, 生命之泉才能涌动生生不息之源流, 人生就有了生命的朝阳, 就有了灵魂的导向, 就有了生命的归属。

记者:人类创造财富, 也创造文化。通过什么创造财富?

崔振椿:劳动创造财富, 财富也是思考的产物。思考是复杂的脑力劳动。人类进化, 劳动乃关键性的力量。劳动就是变化创造。人类智慧的释放, 就是财富的物化形态。人必须劳动, 如宇宙必须变化创造。按劳分配并不必然带来共同富裕, 因为劳动有很大差别。劳动创造财富, 智慧劳动创造爆炸性的财富。按资分配也并不必然带来两级分化, 没有社会或国家的调节分配或分配调节不合理不公平, 才产生两级分化。

记者:为什么你说人类智慧是第一生产力?

崔振椿:人们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也就是说人类智慧是第一生产力。为什么?因为科学技术是人类智慧的物化形态。有人类智慧的不断进步, 才有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的进化是智慧的进化。人类的智慧在于阴阳辩证思维, 学会修、不修、不修之修。学会为、不为、不为之为。难得糊涂, 不是真糊涂, 而是超越了聪明的糊涂, 是一种大智大慧。难得简单不是真简单, 而是超越了复杂的简单, 是一种大彻大悟。今天, 上帝创造了人, 人又创造了智能人。互联网、电脑或手机都是人的智慧创造的智能人。互联网、电脑或手机已改变了人的思维方式、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 是人类新文明。必须学会新的思维方式、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 以适应时代之潮流。

多元共和的社会理想

记者:多元共和社会是什么样的社会?应如何实现多元共和社会?

崔振椿:多元共和社会就是人与人、人与环境、人与自然、人与上帝 (至高存在) 和谐相处的社会, 就是多层次生命共同体的社会。多元共和之于当下, 就是实现人民共和, 实现人民共和宪政。人民是一个多阶层、多层次的生命体, 人民共和就是多元共和, 人民共和宪政就是多元共和宪政。只有实现人民共和、人民共和宪政, 才能实现多元共和社会。今天的中国是转型社会。转型中国下的宪法实施, 是走向宪政治国的必经之路。要学习宪法, 实施宪法。善法为尊, 法必良法。良法必须遵守。恶法非法, 公民有质疑之权。要拿起法之武器, 维护生存权、财产权、表达权, 以及人格与尊严权, 做一个真正的公民, 为公民的权利而打拼, 共同构建一个多元共和的公民社会。

记者:这样看来, 可不可以说多元共和是和谐社会的哲学根基?

崔振椿:多元共和不仅是和谐社会的哲学根基, 也是人类生命共同体的哲学根基。只有多元共和, 才能多元共生、多元共享。和谐社会关键在于一个和字。和而不同, 和而生命。和必须多元, 没有多元的和是同, “同则不继”。和而共识就是多元共识。和而共生就是多元共生。和而共享, 就是多元共享。太和就是多元共和, 或多极共和, 或多样共和的整体。大同社会不是类同社会, 而是整体之同的社会, 是多样性共和的整体社会。商业追寻多元共赢、利益共享, 其世界观和方法论就是多元共和思维、多元共和智慧、多元共和思想。中华先哲早已指出:“万物并育而不相害, 大道并行而不相悖。”当代多元共和学说也认为:要自己活, 也让别人活。要自己好, 也让别人好。多元共和思想也提出:自利而利人, 利人而自利。自爱而爱人, 爱人而自爱。己欲富者也富人, 已欲达者先达人。

记者:中央早已提出和谐社会的六大要素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充满活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即生态文明。但还需要探索和谐社会的哲学根基和体制建构及其实施方略。多元共和与上述各要素尤其是和谐社会的三大核心要素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生态文明) 的关系如何?先请谈谈多元共和之于民主法治怎样?

崔振椿:人民是一个多层次的整体。多元共和就是人民共和, 多元共和宪政就是人民共和宪政。什么是宪政?就是宪法至上、主权在民, 用实施宪法来统领立法、行政和司法。实施宪法是共和国的根本。走宪政治国之路, 推动宪法实施, 实现宪法司法化、司法独立化, 是和谐社会民主法治之根本, 也是多元共和之诉求。转型中国下的宪法实施, 不仅是依法执政, 更应是宪法治政。不是以法治民, 也不是以法治官, 而是依宪施政, 依法行权, 以权力制约权力,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记者:多元共和之于公平正义怎样?

崔振椿:什么是义?义就是公义, 就是道义。公平正义而天下大和。平均主义不义, 两极分化也不义, 要走人民共同富裕的道路、人民共同幸福的道路。协和资本, 调节地权, 让人民过上小康而有尊严的生活。上溯阴阳五行, 下重衣食住行, 这就是道义之诉求。

记者:多元共和之于生态文明怎样?

崔振椿:多元共和就是人与人、人与环境、人与社会和谐相处, 就是人与身体、人与心灵、人与自然、人与上帝和谐相处。多元共和促进生态文明, 不仅促进自然环境生态文明, 也促进众生生态文明, 还促进社会生态文明、心灵生态文明。人诗意地栖居在生命家园, 必得珍惜生命, 热爱自然, 以和为本。小和为己, 中和为人, 大和为一切众生。故太和为和教, 中和为和经, 小和为和学。太和才有生生之态、生生之流。人不是以你为中心, 也不是以我为中心, 也不是以他为中心, 而是以和为中心, 以你我他多元共和为中心。

记者:多元共和之于文化传统怎样?

崔振椿:今日之文明、文化就是科学、民主与法治, 使人享有自由、人权与法治的多元共和的生活。人类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太和哲学, 太和是觉悟智慧的源泉, 也是自由人权的保障。太和哲学是古人之哲学, 多元共和是今人之哲学, 无太和就没有多元共和。孔学的核心是仁学, 内仁外礼, 内和外争, 是一套为人处事的原则。但仁学不如和学, 和学是儒学之根母。和学之精要在于阴阳辩证天道和多元共和整体。太极图就是和学的象征隐语。和, 一是悟道, 求道明道悟道, 道和生象, 圆和通神。二是求圆, 圆满圆通圆融, 圆和生物, 圆和生命。和的实现, 一需要仁义礼治, 二需要觉悟智慧, 三需要自由法治。这是宇宙、社会、人生之规律。

多元共和的商业智慧

记者:多元共和之于市场经济怎样?

崔振椿:多元共和所有制的基础是人民所有制, 即联合的个人所有制, 或者个人的联合所有制。股份制不是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也不是私有制的实现形式, 而是公有与私有、个人所有与联合所有的多元共和实现形式。人民股份制是股份制的最高形态。人民股份制是人人持股, 尽管持股的比例并不相同。促进人民股份制的发展, 是人类文明的航向。金融是货币的中介, 物价是流通的中介。物价要市场调节, 也要政府调控;市场调节为秩序, 政府调控为稳定。企业还必须明白, 一个物品的价格, 既要看购买者的愿望, 也要看购买者的能力。这里蕴含着商业的智慧, 以及商业的道德。

记者:商道即人道的一部分。多元共和之于商道怎样?

崔振椿:做生意就是做人心, 办公司就是办团队、引客户。得人心者得天下, 得人才者得人心。所以, 做生意办公司要寻找人才, 寻找和谐的合作者。一个人才可以决定公司的存亡。企业家必须发现人才, 使用人才, 团结人才。没有人才的公司早晚会死亡。要善于借助于人、借助于物、借助于神。任何人都有局限性, 不可狂妄自大, 予智自雄。善谋者, 集合群体之智慧;善断者, 集合群体之能力。人用显微镜看得更深, 用望远镜看得更远, 用电脑计算得更快。商道即人道, 人道通天道, 天道就是阴阳辩证和多元共和整体, 这是商道哲学的根基。没有商道哲学的企业家, 成就不了什么大业。

记者:企业家乃至政商领导对内管理对外合作, 应如何运用多元共和方法论?

崔振椿:多元共和应当遵循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多元共赢之原则。以和为贵, 以和为本。坐下来交流沟通协商, 交集民主的共识。对于事物的两种相对或相反的本象, 先找差异性, 再找共通性, 寻找差异的共通性。对于两种相近或相同的本象, 先找共通性, 再找差异性, 寻找共通的差异性。寻找商务合作是如此, 协和两岸关系也是如此。优势互补, 动态平衡, 协和共生。多元共和之方法, 交流、沟通、协商, 如达成共识, 就是实和, 就是约定的共识, 就可以遵守贯彻。如达不成共识, 也就是虚和, 应继续对话交流, 寻找进一步交集共识的途径。任何问题都有无数个答案, 但只有两个好的答案。要善于运用人类的智慧, 寻找这样两个好的答案, 以求多元共赢。不是存异求同, 而是存异求通。通达权变, 是一种智慧, 也是一种能力。住深禅定, 从容指挥;能屈能伸, 能柔能刚, 能进能退, 能弱能强;不动如山岳, 难知如阴阳, 无穷如天地, 充实如太仓。这是太和的最高境界。

记者:最后请对我们的主体读者即企业家和政商领导提几点希望吧?

中央党校学习总结 第5篇

在开幕式上,一位老领导提到青年人为什么要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问题.我不禁反思:我为什么要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为了升官发财吗?是为了权利地位吗?不,我是要实现我的人生理想和价值.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人的一生是极其短暂的.许多人只是历史的匆匆过客,没有留下属于自己的印记.人生的意义难道仅仅只是为了传宗接代.延续人类本身的生存吗?不是的,人活着要有更高的理想,要生活的有意义,有价值.我们应该找出自己真正的价值所在,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轨迹.一位哲人说:“生命的价值不在于存在时间的长度,而在于一个人所拓展得空间宽度.”通过学习党的奋斗历史,通过王爷爷等共产党人的实际行动,让我深刻的认识到我身上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和民族责任.我要加入中国共产党,为的是共产主义的理想,为的是中国的富强.民族的复兴.正如保尔所说:“为了人类的解放事业而不屑奋斗.”

听谢老师讲中共90多年的历史,我更加清楚的认识到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从更高层次上理解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在学习加强中共执政能力建设的过程中,我深刻得了解到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背景原因和存在问题.这一切使我更加清醒的认识到一名党员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

听了王爷爷的报告,感受到老一辈革命家.共产党员为了中国人民的幸福无私的奉献.王爷爷时时刻刻不忘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无论是战争年代的奋勇杀敌还是和平年代热情关心爱护下一代,他以实际行动实现他“干作孺子牛,心中装着党,那里都发光”的誓言.他正是以共产党人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创造了一个医学奇迹.他用自己对祖国和人民的爱诠释了一个共产党人的责任和义务.

这几天的学习让我了解党和国家各方面的方针政策,开阔了眼界,加深了理解。吴老师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国际环境与 外交对策 ”的讲解,使我认识到中国国际环境的变化和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孙老师对台海历史的介绍使我更加坚信台湾最终要回归祖国。通过孙老师对中央对台的方针政策的解读,我了解到中央解决台湾问题的决心和方法。赵老师对恐怖主义的讲解使我了解到恐怖主义的危害性,国际反恐策略,中国的立场和政策。汪主任对核工业50年的介绍使我了解到中国核工业的辉煌发展历程,消除了我对核工业的一些困惑。徐司长对中国“十一五”规划的前景和重点的介绍使我认识到中国的迅速发展。李老师对“构建和谐社会‘的讲解加深了我对和谐社会的认识。

感触最深得失刘市长关于“中华民族和奥运精神”的讲座。刘市长关于充满哲理的语言令我折服。奥林匹克是一种生活哲学 ,以奋斗为乐,尊重基本原则。它不但是精神的,而且是物质的。奥林匹克是一种公德,公平,公正。它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是一种蓬勃的生命。当代青少年应该具有这种精神。刘市长更加赞叹中华民族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他说:“中华民族之优势在于使命感,责任感始终充斥再历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心中,铭刻在中国知识分子的骨头上,融化在中国知识分子的血液。”这些天来我一直在思索一个问题:历经千年沧桑岁月,无论战乱贫穷,无论朝代更迭,中国人的民族精神始终没有丢失,这是为什么?我想正是这种使命感,责任感才使得中华民族精神得到传承和发扬。责任感和使命感也是推动我们不断进步的强大原动力。

在与其他学员的交流中,我感受到自己知识水平的有限。许多的大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很有针对性而且很深刻,体现了他们的广博的知识。马上就要走入大学的我,更加渴望学习新的知识,新的技能。奋发进步,这不仅是我的责任,更是我的渴望!

中央党校的县委书记班 第6篇

最主要的原因,是今天他要和其他205名来自全国的县(市、区、旗)委书记同学一起,去人民大会堂参加座谈会。头天晚上,谭建华和同学接到通知,习近平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会出席座谈会。

7点10分,谭建华和同学们分乘几辆大巴车朝人民大会堂出发了。当天晚上,人们从央视《新闻联播》上看到,出席并主持中央党校县委书记研修班座谈会的是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回忆了自己当年任县委书记的经历,让在座的县委书记们感到“亲切而有收获”。

3天后,环球人物杂志记者走进中央党校,走进县委书记们学习和生活了两个月的地方,探访他们的所学、所想、所思、所得。

总书记“知道我们的辛苦和困惑”

中央党校座落在北京海淀区颐和园北侧的大有庄100号。环球人物杂志记者到访时,明显感觉到中央党校大门口的武警警戒力量比平时加强了。一问才知,1月15日这天是中央党校2014年秋季学期毕业典礼,当然也包括县委书记研修班的学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党校校长刘云山将出席毕业典礼并为学员颁发毕业证书。

“这次来参加学习班,尤其是与总书记进行了座谈后,我感受最深的是党中央对县委书记真的重视起来了,这是很明顯的。”在中央党校南广场接受环球人物杂志记者采访时,谭建华还是先从人民大会堂的座谈会说起,看得出他仍然很兴奋。谭建华1966年6月出生,2011年12月任中共桃江县委书记,时年45岁。他说,以前大家都觉得县委书记只是个地方官,与中央相距遥远。现在,总书记把县委书记提到了“一线指挥部”的“一线总指挥”角色,“令我们顿时感到责任重大,再也不能掉以轻心了”。

不仅谭建华,记者在这里采访到的几位县委书记,都是从人民大会堂的座谈会说起的。

大家记得,那天的座谈会是从9点开始,参会的习近平等领导人基本没做“开场白”,就让大家发言。先后有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区委书记林健东、吉林省四平市伊通县县委书记孙立荣、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县委书记黄水木、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县县委书记李鸿等6位县(区)委书记发言。县委书记代表发言时,习近平有时低头记下要点,有时会插话探讨。

作为第一个发言的人,林健东说:“为了这次汇报我也是字斟句酌,把在基层摸爬滚打几十年的心得体会都倾囊而出。”他发言后,习近平还问起“你们那里没有雾霾吧?”“你们那里农民收入多少?”虽然坐在习近平正对面,林健东说一点也不紧张,对总书记的提问一一做了回答。

黄水木发言时说:“中央党校的校风学风活跃严谨,整个保障到位,管理很严格。”习近平笑着插话说:“没出去吃饭的吧?”一句简短的问话,引得不少县委书记笑出声来。黄水木答道:“没有,我们很严格。”习近平又笑着说:“老婆孩子来了,出去吃吃也没什么。” 此话一出,让所有人都备感亲切,现场气氛越来越轻松。

李鸿后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则表示:“我们在下面的工作,压力再大,困惑再多,他(习近平)都懂的。他知道我们的辛苦和困惑。”

在听取6位代表发言后,习近平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向在座的县委书记们坦言,县委书记岗位很重要,官不大,责任不小、压力不小,这个官不好当。为此,习近平还与学员们分享了自己当县委书记时候的故事。他说,30多年前,他在河北正定任县委书记时,因为年轻想办好事,就老熬夜,经常通宵达旦地工作,时间长了,身体难免受不了,因而差不多一个月会大病一场。后来,他感觉“这样不行,这么干也长不了”,才开始慢慢摆顺心态。习近平还和县委书记们分享了他认为颇有心得的一句话:“你手里攥着千头万绪,攥着1000个线头,但是一个针眼一次只能穿过一条线。”习近平说,这句话让他想明白了很多,自此以后他一天就工作到晚上12点,“然后就不做了,睡大觉,第二天重新来做。”习近平提醒县委书记们:“内在有激情,但是还要从容不迫。”总书记拉家常式的谈话让在座的县委书记们都感同身受。

关心完县委书记们的身体,总书记才把话题转到治国之道上。他说,古人讲“郡县治,天下安”,历史上很多名人志士如郑板桥等,从政都是由县级起步的。而在我们党的组织结构和国家政权结构中,县一级处在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是发展经济、保障民生、维护稳定、促进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习近平指出,县委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一线指挥部”,县委书记就是“一线总指挥”,县委书记是直接面对基层群众的领导干部,必须心系群众、为民造福。习近平说,有同志谈到,做县委书记压力很大。但越是责任重大的岗位,遇到的压力肯定会越大,这就叫有担当。党看干部主要就是看“肩膀”,看能不能负重,能不能“超负荷”。总书记提醒在座的县委书记们要“把好权力关、金钱关、美色关”。因为县委书记的重要性,“各种诱惑、算计都冲着你来,各种讨好、捧杀都对着你去,往往会成为‘围猎’的对象”。习近平表示,衡量一个县委书记当得怎么样有很多条,但首先要看是否对党忠诚。他说,做县委书记,就要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真正做到“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

座谈会总共开了近3个小时,结束时已近12点。

“请假5天以上就算退学”

谭建华向环球人物杂志记者介绍,这次参加学习的206名县委书记都在一个大班,下分6个支部,每个支部又分为4个小组,每个小组8—9人,通常每个小组内不会有来自同省份的县委书记。每个支部都设有书记、组织委员、纪律委员等。课余时间,党支部会组织大家进行文体活动,有时晚上也有电影可以看。谭建华被分在第六支部第三小组。

谭建华带记者来到他住的4号宿舍楼,进楼门需要刷卡。记者看到每个学员门上都贴着住宿者的名字。谭建华住在4层的一个单间,面积有10多平方米,带有卫生间。里面除了一张单人床、两个沙发,还配有一张带台式电脑的办公桌和一个书柜。

nlc202309041030

谭建华说,学习班全程实行“封闭式管理”,不允许学员随意请假,累计请假5天以上就算退学,晚上11点之前也必须回到宿舍,否则就没法进楼了。学习班还会布置作业,而作业必须自己独立完成。每天早8点半,准时开始一天的学习。早上8:30到11:30,下午2:30到5:30,这是雷打不动的上课时间,上课地点不固定,讲义提前一天发放到学员宿舍楼内的报箱里。学习的形式主要是上课和讨论。每个支部都有党校的老师带班,老师讲完课,学员们展开讨论,这个时候老师会做记录。课程结束后,支部的小组长还需要写总结。

中央党校党建部教授张希贤告诉环球人物杂志记者,县委书记研修班开设的课程主要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县域经济发展和县域经济体制改革,县域依法从政、依法治县以及县域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县委党建等内容。“主要是用实践经验告诉他们县域治理怎么搞,如何建设美丽县域和美丽乡村,用最新理论成果武装他们。”张希贤说,“每周一次部长讲课,这让县委书记们对国家整体的治国思路有一个宏观把握。此外,各领域的专家授课能把最前沿的东西带给基层。”张希贤说,这对于开阔县委书记政治视野、文化视野有很大帮助,他们的领导能力、执政能力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中央党校进修部一位老师告诉记者,并不是每门课程都有教材,不过《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是基本教材之一,人手一本。

在为期两个月的培训期间,谭建华共参加了5次大的学员讨论。谭建华表示,讨论的形式是分支部进行,“每个学员逐一发言,其他人进行点评”。谭建华对记者说,学员们平时在课堂上讨论的问题实际上更丰富,因为多是大家在岗位上碰到的问题。现在,所有人可以坐在一起讨论,实际上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不仅能上课,而且可以“学习彼此的经验”。

冀国强是来自天津静海县的县委书记,1965年11月出生,2012年4月任现职。他坦诚地告诉环球人物杂志记者,刚来中央党校的时候,他认为这次学习只是普通培训,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但等进入课堂后,他发现大家都很认真,党校给安排的学习内容很丰富,都是与自己的工作紧密联系的内容,他才改变了看法。“以前进修时间都很短,现在能在这里扎扎实实地学点东西,这机会很不容易。”冀国强说。

就拿案例教学来说,大家讨论比较多的话题就包括如何面对媒体、如何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等。冀国强告诉记者,案例讨论很受学员们的欢迎,因为大家在一线工作,彼此沟通有助于找到更多解决问题的办法。他举例说,现在最让地方政府头疼的就是信访、维稳和拆迁等工作,大家通过讨论,就可以逐步找到解决的办法。

张希贤告诉记者,每个县委书记离开党校前,必须交一篇论文,题目自选,字数在5000字到1万字之间。“这是结业的作业,要入档案。”他说,“相信绝大多数人不敢让秘书代写,都应该是自己写的。”谭建华告诉记者,他在学习期间共写了7篇学习心得,是班里写得比较多的学员。对学习的结束,谭建华还有一点遗憾。他对记者表示,这次来学习的机会很不容易,从部长来给大家上课,到总书记与大家一起座谈,机会都十分难得。但他希望,如果各部委的领导也能参与到讨论中来,效果一定会更好。他认为现在学员们和老师们的讨论只在党校范围内,还是有局限性的,最重要的是政策制定者应该更多听到基层干部的声音,了解基层工作的诉求。

“党校的老师不仅负责学员们的课程,也跟学员们生活在一起。”谭建华说,他们的带班老师就跟他所在支部的学员住在一起,“一起上课,一起生活”。下了课,学员们都统一到食堂吃饭。学员们刷“一卡通”,早饭4元,午饭和晚饭各8元。环球人物杂志记者在县委书记们就餐的食堂看到,午餐就是自助,菜品有鸭肉、鸡肉、青菜等,还有新鲜水果。

学员都是各省择优挑选出的

据中央党校研修部的老师介绍,本期县委书记研修班是2014年11月14日开班的,到结束整整两个月,这也是十八大以来中央党校的首批县委书记研修班。按照计划,至2017年,全国2800多名县(市、区、旗)委书记都要轮训一遍。此前,也举办过县委书记轮训班,但主要是针对新上任的县委书记进行培训。“举办研修班的目的,主要是对县委书记进行系统理论培训和党性教育,引导县委书记用中共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有外媒分析认为,此次中国开展的县委书记大轮训,同时纳入中央党校培训体系,是十八大以来的首次,其对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增强治国理政水平以及巩固中共执政根基,将发挥重要作用。

张希贤向环球人物杂志记者介绍说,“从我掌握的情况来看,去年11月开始的这一轮县委书记培训,第一批学员都是各省委组织部门择优选出来的。”这一举措表明,中央对于县域治理的重要性有了新认识,将会着重培养、打造县委书记这一群体,以提高他们的执政能力。“作为培养中国未来政治家的摇篮,中央党校的干部培训班侧重于提升学员的理论基础、理论思维、世界眼光。同时,对于实践经验丰富的县委书记们来说,中央党校的培训班也给他们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学习、提高的机会。”张希贤说。

据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主任谢春涛介绍,上世纪90年代末,中组部曾组织过类似的全面县委书记轮训。当时培训的时间一般会长达半年,但也存在一个矛盾,有的县委书记可能还没等培训结束,就被调到了其他岗位,因此给培训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效果也打了折扣。“这样的培训进行了几年后,就停顿了下来。”2008年,十七届三中全会后不久,中央决定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等5所干部培训学校,举办“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县委书记培训班,对全国县党委书记进行一次轮训。当年11月,2000余名县委书记在5所国家级干部培训学校完成了为期一周的集中学习。

“重要而有腐败风险”的岗位

谢春涛认为,就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分工来看,中央机构主要着力在国家发展的顶层设计,省级、地(市)级机构主要着眼于一个较大区域内的公共事务,而县级机构则兼具三个不可替代的功能:一是承接中央与省地政策而加以落实;二是与民交融,发挥地方事务“指挥棒”作用;三是作为地方主管部门,决定党政机构的领导绩效,塑造党政机构的工作形象,影响社会公众的信任程度。

nlc202309041030

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有2800多个县(市、区)委书记,尽管所占比例不到全国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总数的1%,但他们主政一方,所产生的影响却远非这一比例可以衡量的,因此“县委书记是个非常重要的角色”。

县委书记受关注还有另一层原因:县委书记官虽不算大,但是权力不小,近年来也是贪腐现象频频发生的官员阶层。自2006年至2010年初,河南一个省共查处涉贪污受贿犯罪的县委书记22名,其中9人是在县委书记任上被查处的,13人是从县委书记岗位上提拔或调整到其他工作岗位不到1年时间被查处的。而在2014年的反腐风暴中,山西已有近20名县委书记落马。身处如此重要岗位而又时时有腐败风险,让中央也不能不对这一阶层的官员予以关注。

除此之外,还有分析认为,除了县委书记在政治架构、治理体系中的特殊重要地位,作为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习近平自身有县委书记任职经历,也使得各界对“县委书记群体”有了特别的关注。习近平对县委书记的工作相当熟悉,对这个岗位的重要性也有着直观的认识。上世纪90年代,在福建任职的习近平曾对县一级党政班子的重要性有过精辟论述,他在《从政杂谈》中指出,“如果把国家比喻为一张网,全国3000多个县(当时的数字)就像这张网上的纽结。‘纽结’松动,国家政局就会发生动荡;‘纽结’牢靠,国家政局就稳定。国家的政令、法令无不通过县得到具体贯彻落实。因此,从整体与局部的关系看,县一级工作好坏,关系国家的兴衰安危。”

在担任总书记后,习近平很早就对县委书记提出要求,他说:“当县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村,当地(市)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乡镇,当省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县市区。”2013年,在山东考察期间,习近平给市、县委书记们念了一副来自河南内乡县衙的“得失联”,以警示领导干部们认清官民关系。该对联写道:“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2014年,在兰考调研期间,习近平又号召全党学习“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要求全体党员、干部以焦裕禄为镜,深学、细照、笃行。

“这次亲自参加主持与县委书记们的座谈会,更表明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注县委书记的成长。”张希贤表示,“在当前反腐的高压态势下,怎样能使县委书记们在这场新时期的伟大斗争面前站得稳、行得正、走得直,需要中央给予关怀和激励。”

“2015年是进入十八大之后的领导干部选优配强之年,我们的干部队伍和领导班子建设需要继续扬帆起航。习近平总书记特别重视基层实践经验丰富的干部,县委书记这一级将是我们党今后选拔和配备干部需要考虑的着力点,这次座谈会为他们确立了一个导向。”张希贤说。

中央党校 第7篇

一、基层党校图书资料室的现状

北京市朝阳区委党校图书资料室建立于1954年。建成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图书资料室为教学、科研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 近年来随着社会快速发展, 图书资料室的服务管理方式越来越不能满足读者的使用需求。首先, 是硬件方面, 由于经费不足, 致使文献资料更新速度缓慢, 目前图书资料室有图书3万余册, 其中10年以上的旧书占90%, 基本上是以纸张为载体的印刷型文献。其次, 是图书管理方面, 目前仅有一名非专业的图书管理员, 处于看门、守摊、等读者上门的被动服务方式, 管理模式方面处于“重藏轻用”“以书为本”的状态。

二、基层党校图书资料室转型的途径

如果基层党校图书资料室想要在教学、科研活动中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就必须有效利用资源, 由传统馆藏向传统与数字化馆藏相结合转变, 从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 从事务型管理向研究型管理转变, 从有限范围服务向无限范围服务转变。进而全面提高为读者服务的水平, 实现全方位的转型。具体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 一) 提高认识, 转变观念

正确的观念和认识是成功的先导, 没有正确的认识, 就不可能把事情办好。同样, 图书资料室成功转型, 也应有正确的思想认识。首先要转变观念, 认清信息化大潮中图书馆发展的大趋势, 进一步树立图书资料室是党校教学、科研活动的信息中心的观念。摒弃传统的、低效的、封闭的和被动的藏书室观念, 从思想上确立图书资料室应建开放的、多功能的现代化信息中心观念。只有这样, 才能在未来的信息化进程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才能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

( 二) 加强建设, 实现信息化

《中共中央关于面向21世纪加强和改进党校工作的决定》指出: 要“积极推进各级党校信息化建设”。要搞好党的干部教育, 为党培养好21世纪的干部队伍, 必须重视党校信息化建设, 而图书资料室的信息化建设, 又是这其中的重要的一环, 是关系到整个党校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图书资料室信息化建设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让读者尽可能用最少的时间与精力, 获取最多、最新的有效信息”。要达到这个目的, 图书资料室就必须加快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为此, 应把图书资料室信息化建设纳入议事日程, 科学地制订出规划, 积极筹措资金, 逐步实施图书资料室的信息化建设, 并尽快建成投入使用, 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 三) 拓宽渠道, 丰富馆藏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仅仅依靠单个图书资料室进行文献收集、整理、存储、开发是很不够的。通过资源共享的方式实现馆藏量的增加已经成为图书资料室建设的发展方向。区县级基层党校图书资料室受到财力、物力、人力的制约, 普遍存在发展规模小、信息存储量有限的问题, 这就造成了有限的信息量与读者巨大的信息需求之间的差距。要改变这种现状, 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与区域内的相关部门和单位通过交换、借阅等形式实现对传统馆藏的补充, 让传统馆藏实现有效流动, 满足读者的读书需求。二是探索与高级别党校、高校及大型图书馆进行数字图书资源进行联接, 形成数字图书网络, 使读者获得高质量的数字信息, 推动基层党校教学、科研质量的提高。三是与互联网实现联接, 互联网上拥有丰富的信息资源, 用户可以检索到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图书馆和400多个专业机构的馆藏目录, 并通过该网络获得各种数据的相关全文资料, 从而弥补数字资源的不足。

( 四) 加强服务, 助力教研

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保存和借阅是图书资料室的基础职能, 但在信息化环境下这种单一职能已经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读者需要的是提供深层次的、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因此, 图书资料室应把开发信息资源, 提供深层次全方位的服务作为基本职能, 寻求读者服务的新途径。首先, 要应用信息化技术和设备为读者提供广泛的多层次的文献信息服务, 使图书资料室成为获取知识、加工知识、配置知识资源的基础产业, 成为传播信息、培养人才的场所。千方百计快速、准确、大量地获取、存储和传递信息, 并进行科学管理, 要就用计算技术、通讯技术, 采用计算机检索、声像资料服务等信息化服务手段, 广泛开展读者服务工作。其次, 要注重提供深层次的信息服务, 通过信息化手段, 深层次开发和利用文献信息, 这是图书资料室实现服务提升的必然选择。应充分利用信息化的服务手段, 对文献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加工, 使之成为新的信息产品, 利用信息网络技术, 将收藏到的文献资料中的最新知识情报、理论动态、经济信息等及时编辑加工成二、三次文献, 编制信息快讯、专题文摘、资料汇编等, 为教研人员及学员提供信息咨询服务。第三, 要认真转变信息服务方式, 丰富服务内容。在信息化环境下, 图书资料室应树立以服务信息用户为核心, 以信息用户需求为出发点的新观念, 从传统的服务方式向信息化的服务方式转变, 变过去的静态服务为动态服务, 充分利用信息网络即时、快速的特点, 尽快传递更多的信息, 真正实现图书资料室服务现代化。

三、小结

图书馆作为搜集、整理、收藏图书资料, 以供人们学习和参考研究的文化机构, 其建设的数量、专业的类型与藏书的多寡, 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和一个民族文化素质的标准。作为广大干部教育培训主阵地的各级党校更应该加强自身图书资料室的建设, 特别是基层党校, 更应该全方面地对图书资料室进行升级建设, 不断向信息化、自动化、电子化和数字化的方向发展, 持续不断地为党校的教育、科研提供能量。

参考文献

[1]陈天伦.21世纪区县党校图书资料室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情报资料工作, 2001, (S1) .

[2]刘志远.浅议基层党校图书资料室的特点、任务和改革的设想[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8, (8) .

中央党校 第8篇

2011年是格力电器20周年。1991年格力建厂, 只是一间销售额仅几十万的空调小厂。2011年的格力年销售额达到608亿元, 拥有全球8大生产基地、全球空调用户超过1.7亿。20年的发展, 离不开广大用户和客户的支持, 更离不开董明珠的努力付出。从业务员到分公司经理到大区经理再到总经理再到如今的总裁, 董明珠每一次职务的变化都与格力不断攀升的销售业绩相关, 从行业追随者到如今的行业领导品牌, 到代表中国空调水平的知名企业, 每1个变化与董明珠的决策不无关系。

具有“格力特色”的销售模式成为下游营销体制创新重点。目前, 格力电器针对不同的市场已建立专卖店、自有渠道等模式, 其中包括海外格力品牌经销商的培养。董明珠透露, 未来格力还将针对市场的变化和不同的市场需求, 建立更具效率、反应更快的市场机制。

走入新的20年, 格力电器将继续坚持服务客户、回馈客户, 而在广大消费者的支持下, 格力将继续引领我国制冷产业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迈进。

说到吴元炜, 在中国暖通业几乎无人不知。吴老是中国暖通业的领航人, 桃李满天下, 倾其一生致力于中国暖通业的发展, 同时也见证着中国暖通行业的发展历程。

细数吴老的从业经历:1972年, 进入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情报所工作, 一做就是8年;1981年, 任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空调所所长;1992年, 又先后任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副院长, 主持开拓城市集中供热、建筑节能、空调设备检测、标准化等方面工作;组织筹建“国家空调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并兼任主任至1999年;负责筹组“全国暖通空调及净化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并任主任委员到2003年;参与筹组“建设部建筑节能中心”, 兼任负责人之一;参与中国和加拿大政府间合作项目“中国建筑节能”, 被任命为中方项目经理;兼任全国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管理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制冷学会副理事长;现为中国建筑学会暖通空调分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热能动力分会总顾问。

如今的吴元炜依然活跃在暖通行业, 不论是每年1届的暖通制冷展还是大大小小各种的暖通年会, 或是很多企业的重要活动, 都以“吴元炜能否出席”作为重要的衡量标准之一。吴元炜俨然成为1张中国暖通行业的名片。对于当今中央空调行业的现状, 跟很多急功近利的人看法不同, 吴元炜坚持认为这是1个朝阳产业, 很活跃很有生机。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吴元炜一直提倡行业、企业之间要做到共赢共存, 创造暖通行业的文明, 以“百年老店”的思路去发展。

在2011年4月9日公告中当选非独立董事后不久, 在盾安环境4月12日的正式公告中, 葛亚飞正式被选举为公司总裁。此前, 葛亚飞在盾安环境旗下的优化与系统集成事业部担任总经理。这也是葛亚飞在其个人职业生涯中实现的1次新突破。

2010年, 葛亚飞获得首届盾安集团创新发展功勋个人奖。盾安集团董事局给予其这样的颁奖词:“在产业转型升级的征程中, 葛亚飞以自己无畏的勇气、优秀的创造力、强大的执行力, 成功实施战略布局, 积极推进面向未来的中央空调全产业价值链的崭新商业模式, 引领盾安中央空调迈向了1个新的历史起点。”

自从2007年加盟盾安以来, 葛亚飞用不到5年的时间让盾安中央空调完成了一次华丽的转身。2010年盾安中央空调实现销售额近7亿元, 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5亿俱乐部”成员。葛亚飞表示, 盾安花费了较长的时间对空调事业乃至整个产业链进行布局, 现在, 跨越5亿元的规模门槛之后, 盾安未来将会实现更大程度的飞跃。

在商用空调产品营销中, 葛亚飞坚持从直销模式向“经销为主、直销为辅”转变, 积极拓展渠道, 大力扶持培养各地经销商。同时盾安加大了切入细分行业的力度, 在核电空调、基站空调、水/地源热泵等专业化领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1967年出生的罗小民1994年4月加入日本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空调·制冷事业本部海外市场部, 负责东南亚市场 (包括中国大陆) 的空调产品销售业务, 2004年1月由日本总部派遣至国内独资子公司——三菱重工业 (上海) 有限公司空调部, 2005年5月升任为副总经理兼空调部统括, 负责包括香港、澳门市场在内的整个大中国区原装进口中央空调的整体业务。2010年5月8日, 三菱重工空调系统 (上海) 有限公司正式诞生, 罗小民出任其第1任总经理, 成为三菱重工空调在华企业中的首位华裔执掌人。

作为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空调制冷事业总部在华设立的唯一独资子公司, 罗小民所带领的三菱重工空调系统 (上海) 有限公司自成立的第1天起, 就秉承“技术领先, 品质第一”的产品理念, 致力于为中国消费者提供高效优质、环保节能的高端空调产品。2009年6月29日, 三菱重工推出了代表其中央空调最高标准的“K”标标准。2年多的时间内已经开设了201家K标体验店和体验中心。

从加入三菱重工空调系统 (上海) 有限公司以来, 公司每年都保持30%~50%的业务增长, 4年间实现了销售额翻2番。凭借优秀的表现、卓越的成就和超人的智慧, 罗小民更是获得“影响中国”2010年度中国空调制冷行业十大新闻人物称号。

2011年10月26日, 三菱重工与苏宁电器合资的菱重家用空调系统 (上海) 有限公司正式宣布成立, 2012年1月1日正式运营。至此, 罗小民先生在三菱重工的销售业务中拥有了双重身份:三菱重工空调系统 (上海) 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菱重家用空调系统 (上海) 有限公司总经理, 从商用空调领域正式走进家用空调领域。

2011年5月10日,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公布了2011年“地球卫士奖”获奖名单, 中国远大集团总裁张跃获得了2011年度该奖中的“企业远见”奖。很多人都说张跃是个“疯子”, 因为他的暖通思维和做法异于常人, 很少能在国内找到“知音”。但是在国内外的很多重要暖通项目上, 张跃又总能斩获丰收, 令人艳羡。

特立独行的张跃是对整体生命有承当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创立的远大空调, 抛开一切传统思维的束缚, 怀着极为单纯的目标:用方便的空气品质技术, 让人类多活30年;用实用的空调节能技术, 为世界减排15%的温室气体, 为后代留下1个可以继续生存的地球。激情而安心, 精进而极致, 他不仅把1台台空调设计制作得精美感性, 而且已经从空调扩展到节能建筑, 从节能一体化解决方案延伸到对人类生命的整体关怀。他现在不仅仅是远大空调的首席设计师、首席工艺师、首席体验官, 还是联合国节能建筑标准的起草人。作为上海世博会合作伙伴, 张跃与若干世界巨型公司联合开发新产品。

“在我事业起步的时候, 我对自己说, 一定要创造财富。现在, 我的目标是减少排放, 完全改变了当时公司的目标。我接受气候变化的挑战。”张跃用他的实际行动践行他对环境的承诺。

2011年6月28日, 志高中央空调新综合办公楼及多联机厂房奠基典礼举行。这是原美的商用空调事业部总经理张权在2009年3月离职, 2010年低调加盟志高后第1次在公开场合高调亮相。

张权, 1991年加盟美的, 先后在美的集团公司及公司下属单位担任多个高级管理职位。2006年6月, 张权正式出任美的商用空调事业部总经理。随后, 张权提出从研发、制造、营销按照产品进行矩阵式管理, 美的中央空调按照大型、中型、小型中央空调以及中央热水4大产品线, 进行专业化运营。在张权的带领下, 美的中央空调突出重围, 一路高歌猛进, 逐渐缩小与行业领导品牌的差距。

2009年3月, 张权正式离开美的公司, 对于其离开美的公司的原因, 美的官方并没有给予官方消息, 但是业内对此的猜测则有多重版本。而对于张权加盟志高的细节, 志高非官方层面曾透露, 张权领衔的中央空调项目与志高是合作关系, 张权在志高中央空调持有不低的股份比例。

目前, 志高中央空调的销量主要集中在模块机、单元机和末端产品上, 如何强化变频多联机和冷水机组, 从而实现从小机组向中型机组再到大型机组的过渡是摆在张权面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业界都期待张权在志高这个舞台上又一次精彩的演出。

吴展豪, 暖通行业的传奇人物, 水/地源热泵在中国市场开疆拓土者, 一直给人沉稳、精炼、博学的印象。吴展豪在获得众多嘉奖之余, 也带领美意品牌及团队在业内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2011年, 吴展豪先生在中国暖通品牌节期间获得“2011中国暖通界最佳营销领袖奖”, 作为20世纪80年代就带着美国先进地源热泵节能技术在中国推广的行业前辈, 几十年来带领美意团队在中国打造一个又一个节能项目, 这个奖项对吴展豪先生多年的专业耕耘予以肯定。

吴展豪一直致力于推广绿色、节能、环保的水/地源热泵技术, 连续获得“2009中国建筑节能十大突出贡献人物”、“中国地源热泵行业推动人物”、“2010年度暖通界十大功勋企业家”、“2011中国暖通界最佳营销领袖奖”等光荣头衔。

在吴展豪的带领下, 美意自涉足中国市场以来, 积极行动, 一直站在推广低碳、节能绿色地源热泵系统的最前沿, 结合自身强大技术实力和丰富的经验, 在中国率先提出并大力推进“节能空调整体解决方案”, 真正地将优秀、节能的地源热泵系统推广并应用于中国的低碳建筑, 为加速实现中国建成节能型社会的目标贡献力量。

2010年7月, 正值美的中央空调发展如火如荼之际, 魏小辉辞去美的中央空调国内营销公司总经理一职, 在业内引起轩然大波。同年9月, 魏小辉加盟志高, 担任志高商用空调事业部副总经理兼国内营销公司总经理一职, 再次引起业内热议。

在暖通行业, 80后的魏小辉是年轻、富有活力的职业经理人, 短短几年的时间, 魏小辉从一线销售经理迅速升至美的中央空调中南大区部长、美的中央空调事业部国内营销公司小型机销售总监、美的中央空调事业部国内营销公司副总经理, 不能不说是“见证奇迹”, 也给中央空调行业后来的年轻从业者树立了“榜样”。

随着魏小辉等原美的中央空调重要人士的加盟, 业内都期望, 或许经过几年, 志高会成为中央空调市场上第2个“美的”。但是事与愿违, 由于对商用空调的预期过于乐观, 导致很乐观地制定了相应的销售计划。同时又因为平台不同, 简单把美的的发展模式复制到志高身上, 显然是不合适的, 结果可想而知。

2011年结束时, 魏小辉就离开了志高, 仅1年的时间, 离开的原因不得而知。显然, 在志高这个舞台上, 魏小辉并没有完全施展他的才华。就在魏小辉离开志高不久, 行业有消息说, 魏小辉已经加盟比亚迪, 开始他新的中央空调征程。

2011年6月初, 潘亚平正式入主瀚艺集团, 担任集团总裁一职。潘亚平是集科班、技术、销售于一身的暖通领导人, 暖通专业出身, 从技术做起, 直至成为业内品牌市场攻城拔寨的领军人物。无论是志高、抑或是格兰仕, 但凡其任职期间, 所执掌的品牌在市场的销售总是能够取得让人惊叹的骄人业绩。

在志高的8年期间, 引领着志高中央空调产业步入稳定的发展轨道;在格兰仕的2年多时间, 又将格兰仕中央空调领进了亿元品牌阶层。潘亚平丰富的实战经历、独特的市场见解以及自身雄厚的专业知识这些正是瀚艺空调渴求的。如今, 潘亚平进入瀚艺已半年有余, 新官上任的“三把火”成效初现, 瀚艺正朝着全新的方向前行。

已过不惑之年的潘亚平在暖通行业征战多年, 经历丰富, 小有成就, 是为数不多保持较高市场活跃度和媒体亮相度的行业“老人”。不同品牌的从业经历为潘亚平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 不论是企业文化的融合、品牌特点的差异, 还是新环境的适应能力, 他都能驾驭从容并自如地游走其间。仅此一项能力就足以让后辈学习。

2011年, 薛怒涛率领国祥凭借超强的团队执行能力和战略布局的前瞻性, 即使在宏观调控的环境下, 全年实现销售额5.08亿元, 超额完成年初5亿元销售目标。在产品方面, 拳头产品螺杆主机增长率超过12%, 组合式空调箱和风机盘管的增长率突破20%, 商用机同比增长10%, 其他产品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对于国祥而言, 能够在2011年进入5亿元俱乐部实属不易。客观的说, 王牌冷气在大陆经历了16年发展历程, 期间也走了不少弯路, 业绩总是在2亿~3亿元之间徘徊。特别是近年来国祥重组、重返浙江上虞、退出上市公司等报道屡见不鲜, 各种猜测、假想、非议、负面充斥坊间, 对国祥市场上销售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其实, “ST国祥”变更为“华夏幸福”, 对于王牌冷气未来制冷空调业务的发展是1次“减袱前行”, 之前由于历史原因遗留财务问题在重组中已经得到妥善解决, 这对于未来的制冷空调业务的发展和对经营团队的业绩考核都是一个利好。重返上虞后, 薛怒涛重新思考, 定位高端, 布局全国, 找到新的方向, 王牌冷气的业绩有了里程碑式的发展。回归上虞后, 2010年国祥的销售额已超过4亿元, 2011年销售额达到5.08亿元, 2015年计划进入15亿元俱乐部。

中央党校 第9篇

12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贺国强在中纪委副书记张惠新,中纪委常委、秘书长吴玉良,湖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罗清泉,湖北省委副书记、省长李鸿忠,以及十堰市、武当山特区领导陈天会、张嗣义、李发平等陪同下视察武当山。

贺国强先后视察了逍遥谷、太子坡、南岩宫、紫霄宫等景点,他对武当山旎旖的自然风光、气势恢宏的古代建筑、博大精深的道教文化大加赞赏,称赞武当山不愧为天下名山。在逍遥谷,贺国强高兴地观看了武当武术表演,并欣然与表演者合影。他强调说,武当武术是中华武术的瑰宝,一定要一代代传承下去,不断发扬光大。

中央党校 第10篇

牛顿言:“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 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换言之, 要对中央苏区音乐——我党我国历史上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且特殊时期的音乐文化现象,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时代下文化精神的有机部分——有着深刻且全面的解读, 站在已有的优秀研究成果基础上, 尤为重要了。质言之, 对已有苏区音乐研究成果进行总体上整理、分析、解析是我们拓展苏区音乐下一步研究的开始。鉴于上述理由, 笔者收集多篇相关的论文进行阅读与学习, 过程中感觉收获颇多, 故对其中荦荦大端之处进行梳理, 并从中进行笔者的解读与思考。

一、苏区音乐的时代性、革命性

任何历史事件、历史现象, 不能孤立其时代历史背景视之, 换言之, 历史事件、历史现象是时代历史背景最忠实的载体。同理, 中央苏区音乐也脱不开时代历史的根基, 是当时时代历史背景的最忠实载体之一。中央苏区音乐诞生于特殊时代背景下的中央苏区, 中央苏区当时在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下, 带领着人民最重要的时代使命即是革命, 因而革命性既是当时时代特性, 也是苏区音乐思想的主旨。

在1929年12月28日的《古田会议决议》上, 党中央就明确指出, “红军宣传工作的任务, 就是扩大政治影响、争取广人群众……以达到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建众政权, 消灭反动势力, 促进革命高潮等红军的总任务。”具有宣传功效的歌曲无疑是红军宣传革命思想的最好手段之一。在《中央苏区革命音乐文化的历史回顾》[4]一文中, 作者什么明确的指出:“中央苏区时期党的主要任务是开展武装斗争, 开辟和建立根据地……通过长期的革命斗争, 把革命引向城市, 争取全国革命的胜利。这就是苏区革命斗争总的政治目标……苏区的音乐文化就是为这一政治目标服务的”。由此可见, 苏区音乐是为政治服务、为工农兵大众服务、为革命战争服务。从大量保存至今的苏区编印出版的红色歌曲书籍中, 也能看出苏区音乐的革命性, 其中《中央苏区时期红色歌曲书籍简析》[5]一文中写到:“苏区编印出版的红色歌曲书籍具有鲜明的苏维埃时代特色, 在宣传革命道理, 鼓舞人民群众革命斗志, 揭露敌人、打击敌人等方面, 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又如在《论江西苏区音乐创作的特色》讲到:“苏区音乐作品题材广泛而多样, 具有强烈的政治倾向和鲜明的阶级立场。不仅紧密地配合了我党开辟根据地的军事斗争和政治斗争, 而且真实地反映了苏区军民如火如茶的斗争生活, 具有强烈的革命性、鲜明的真实性、广泛的群众性和独特的典型性”。[6]笔者十分认同上述关于苏区音乐的革命意义, 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战斗性, 在宣传、鼓舞、推动当时革命的进程中具有重要的价值。这是由于特殊历史时代使命决定的, 如《论苏区杜台变革的特点与意义》的作者就作出了充分地说明:“苏区的社会变革与社会革命具有趋同性, 是以推翻旧政权、建立新政权为核心, 并由新政权领导彻底改变社会制度和社会结构的革命性变革。苏区社会变革的目标、政策和行为方式, 都由这一根本特点所决定。”[7]

但笔者认为, 上述革命性仅仅是苏区音乐特色、本质重要方面之一, 重点彰显出了苏区音乐文化精神中的时代性中的革命性即苏区音乐文化精神中的政治性维度, 这不是苏区音乐体现时代性的全部维度。确言, 苏区红歌是在宣扬革命, 具有很强的政治色彩, 苏区红歌宣扬的是无产阶级政治革命精神, 即人们往往将苏区红歌音乐送入了“革命决定论”的深渊中, 不能自拔。细思, 苏区红歌中其实还包含着大量如“互助、博爱”, 人人平等、人道主义精神等等无产阶级文化精神理念的信息, 这些文化精神才是真正决定苏区人们进行革命的内在原因, 对当时苏区人们内在心里世界具有重大的影响。积极指导苏区人们去把握个体与集体、物质与精神、改良与革命、思想与行动之间差异与关系, 是在觉悟上、思想上、精神上、人格上进行革命, 此革命乃属真革命, 利在千秋。由此可见, 苏区红歌不仅是革命政治的需要, 也是苏区人们文化精神、人格魅力得以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 真实地体现出苏区劳苦大众与共产党人真真切切地进行人的改造与建设, 切实展现出中国近代人学思想发展的正确方向。即苏区音乐除了具有革命政治性维度的意义, 还具有伦理道德、人性维度的时代性。

二、苏区音乐的民族性、世界性

苏区音乐具有很强时代性、革命性的同时也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大众性、世界性。由于处在特殊的历史时期, 苏区时期缺乏真正意义上的作曲家, 所谓现代意义上的音乐创作基本处于“零”状态, 有关这方面的记载可谓少之又少, 因而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也是“不容乐观”, 但令我们欣慰的是, 《论江西苏区音乐创作的特色》一文中曾提到:“苏区音乐作品的创作, 采用的是利用传统或现成的曲调进行填词或改编的作法, 或填词唱新, 或改旧新唱。……苏区用以填词和改编的曲调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利用民间曲调;二是利用旧军歌曲调;三是利用学堂乐歌曲调;四是利用外国歌曲的曲调”。[8]从简单的信息中, 我们不难看出, 当时苏区整个音乐创作重点是利用或借用我国民族民间且人民群众耳熟能详的各种音乐形式, 如客家山歌、兴国山歌、然后填上的具有革命意义新词, 具有独特的民族气息和群众基础。同时也积极采用具有优秀性质的外国素材, 彰显革命的世界性。就像凌绍生所言:“中央苏区的革命音乐文化是以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为基础, 又以苏联的革命文艺为借鉴, 通过融化、整合而形成的一种新的革命音乐文化, 它既是“五四”新文化的延续, 又是中国传统文化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突变和飞跃”[9]。正是因为它具有“传统”、“突变”、“飞跃”等特征, 即注定它不会脱了时代、不会脱了革命、更不会脱了民族个性与群众基础。因为苏区的革命音乐作品, “一方面与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军歌、学堂乐歌以及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工农革命歌曲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 另一方面与苏联等外国革命歌曲也有着密切的联系。”[10]《中央苏区红色歌谣兴起缘由探析》一文也证明上述的观点, 其中集中论述红色歌谣在当时中央苏区兴起的缘由, 作者总结归纳出:“红色歌谣的兴起也与我国深厚的民歌传统与基础有关……中央苏区红色歌谣的兴起是群众的集体创造, 又是革命斗争的产物, 它在特殊的时代对于苏区军民起到了极大的鼓励作用, 伴随着苏区的发展历史而成长, 是一首壮烈瑰丽的战斗史诗。”[11]

如上所述, 苏区音乐借用了我国民间以及当时人们熟知的各种革命歌曲艺术形式 (国内国外都有) , 具有很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时代意义, 然笔者以为, 这种解读的确涉及到苏区音乐具有民族性、世界性的特质, 但更多依然局限在政治维度中, 即借用具有群众基础的民族民间音乐形式或套用外来具有革命意义音乐形式与内容在宣扬革命, 其意义更多彰显在:“文艺如何为工农兵服务方面提供了一定的实践经验, 鲜明地确立了革命音乐的优秀传统和正确方向, 对后来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音乐的发展,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2]却较少提及苏区音乐本身的艺术价值。

我们知道, 苏区时代缺乏专业的创作人才, 苏区音乐无疑在艺术形式上是比较简朴的, 甚至是“低俗的”, 更不用谈有什么所谓专业技术水平。然而正是这种缺乏作曲技术的作品, 却把革命内容与当时工农兵喜闻乐见的各种艺术形式得以完美结合, 将苏区军民战斗生活中的思想性和战斗性提升出来, 凝聚起来, 这其中暗含某种不可言说艺术智慧和才能, 不仅凸显出音乐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 更加彰显了当时无产阶级的审美理念与美学价值。我们音乐研究者, 尤其是对“红色音乐”感兴趣的音乐学工作者不可回避的问题。

三、苏区音乐功能的“二元对立性”

笔者翻阅收集到的所有关于苏区音乐的文章和著述中看出, 在论述其当时的功能方面, 主要具有宣扬革命, 打到反动、宣传知识, 抨击愚昧、倡导民族, 反对专制等二元对立的作用模式。它的功能与价值是由“中国革命的性质已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决定的。重点就在于“要打倒宗法封建性的土豪劣绅、不法地主阶级, 改革土地制度, 消灭封建剥削, 铲除几千年专制政治的基础, 挖掉帝国主义、军阀、贪官污吏的墙脚。”[13]这种一分为二的价值, 成为苏区音乐功能的最显著特征 (前文的介绍也突出了这点) 。

至于红歌的当下意义, 众多文章结合它的政治性、鲜明的战斗性、广泛的群众性、朴实的艺术性、形式的多样性等特征, 重点宣扬其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团结进步、积极向上的思想和精神为中心的, 有效地发挥其当下的历史意义与指导作用, 希望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期发挥出应有的各种社会价值。[14]

笔者思考, 这种“二元对立的作用模式”具有片面性。众所周知, 苏区在思想深受当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尤其是左翼作家联盟的文学创作, 对其苏区文化发展的具有导向性的作用, 当然音乐文化也不例外, 再加上, 苏区音乐其实是苏区人们在当时背景下的行动产物、情感传达物、价值体现物、思想显示器, 是苏区人们生活状态的直接体现物, 它是集生活性与艺术性与一体的文化产物。

四、结语

当论及到苏区音乐这一特殊音乐文化现象是, 我们不仅要回溯其研究现状, 因为只有通过梳理这些研究成果, 我们才能取得应该的进步。笔者认为, 苏区音乐文化既是中国革命进程中的“助推器”, 也是中国当时人民思想的“显示器”, 更是我们当下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反射镜”。故而, 对苏区音乐文化的解释要是多角度、多方面的, 梳理、归纳、评析以前对苏区音乐研究成果是我们后者研究其最重要的一步, 我们必须要有理有据的“回忆”, 脚踏实地的观察, 认真明辨的分析与归纳, 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地做好“开头”, 这样才能使我们接下来的工作显得有意义。

当今正处在后现代语境下, 后现代主义的各种观念充满着整个世界, 尤其是文化领域, 故而笔者借用几个后现代主义词来进一步说明自己的观点:即回忆性、归纳、重写。

回忆性在后现代主义观念下解释为:“即指作者们往往总是以历史的回溯为契机, 或为文本的重读为原点, 识前人未所识, 举前人未所举。也正是在这种沉重的历史责任感和‘与古人较量’的过程中标举出了自己独树一帜偶的口号。”[15]归纳意为“是对观察到的结果在思维中的再现, 是对由观察得来的感谢材料进行有理性的梳理、概括与重构。”[16]“‘重写 (rewriting) '旨在形式上意味着“重生 (rebirth) ”、更新 (renewal) 和革命 (revolution) , 是一种否定、结构与颠覆。”[17]

基于事实, 立足个体, 着眼现象, 用具有“回忆性的归纳”思维来看待已有的文化经验、文化成果, 是我们文化理论建设的肇始之步。正如克利福德·格尔茨[18]所言, “理论建设的根本任务不是整理抽象的规律, 而是使深度扫描成为可能, 不是越过个体进行概括, 而是在个案中进行概括。”[19]质言之, 善于梳理、分析、归纳个体之间的同质性与差异性, 善于总结个案之后的普遍缘由, 是获得真知识、真智慧的必经之路。

中央党校 第11篇

他称,用18亿亩耕地红线保证粮食安全是非常笨的办法。我们国家即使城市化率达到80%,需要新增的交通建设、水利建设、城市建设用地加起来才2.5亿亩。但中国有40多亿亩的未利用土地,其中包括5.6亿亩盐碱地,26亿亩沙漠,还有裸露、采矿塌陷地等10亿亩,几千万亩滩涂地。在不占耕地的前提下,增减挂钩,占补平衡,完全可以改造出来2.5亿亩建设用的土地。

他建议,从未利用土地中改造出来2.5亿亩耕地,然后再从城市邊上置换2.5亿亩土地。比如将一些盐碱地改造成良田,就在城市周围置换一些土地进行建设。并且,未利用土地改造成良田,目前的技术和成本完全都不是问题。

他同时对城市化占据了大量土地的说法进行了澄清,他说,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村庄占地面积7000多万亩,现在达到3亿亩地,增加了2.3亿亩;而城市占地由原来的2000多万亩到现在的7000多万亩,才增加了5000多万亩。而与之对应的是,30年城镇常住人口增加了将近5亿,农村减少了将近9000多万人。

他表示,新农村社区的建设非常必要,将村民集中起来,能腾出大量的土地,其中的潜力是很大的,我认为至少能腾出1.5亿亩土地。现在关键的问题是产权不明确,补偿不够,比如宅基地指标政府拍卖上百万,甚至数百万,但只给农民很少一部分,所以拆迁导致上访,群体性事件。如果补偿够了,财产权责明晰了,土地就能腾出来。

中央党校 第12篇

党的十八大提出, 要以增强党性、提高素质为重点, 加强和改进党员队伍教育管理。这明确指出了党性教育在党员干部教育中的重要性。党性教育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 对党员领导干部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坚定, 执政为民意识的增强, 实事求是工作作风的形成, 以及清廉守节情操的深化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当前我们的许多基层干部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大多都不是出在工作能力和工作技能上, 问题往往出在理想信念上, 出在宗旨意识上, 出在道德操守上, 因此, 以理论武装、忠诚培养、道德养成和宗旨意识培养等为主要内容党性教育和党性锻炼显得尤为重要。坚持党性, 就必须让党员参加各级党校的集中培训轮训, 对广大党员干部实施党性教育, 让党员在实践中磨练, 使党员干部的党性不断强化、内化。因此, 进一步增强县级党校的党性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是党校的天职, 是党校培训教育的核心内容。

二、当前基层党校党性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几年来, 基层党校在培训、轮训各类干部, 加强党员干部党性修养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也还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1. 重视程度不够

一是主观上不重视。学员普遍认为党性教育和党性锻炼是老生常谈, 缺乏学习的新鲜感, 因而可有可无。二是党性教育课程所占比例少。目前县级党校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安排当中, 多集中于经济建设、县情研究、领导科学等专题, 党性教育课时所占比例很小, 有些短期班甚至没有安排党性教育课, 存在“讲起来重要, 做起来次要”的现象, 没有真正发挥出干部教育培训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

2. 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

党性教育应是针对培训对象的特殊性需求实施教学。但是, 有的基层党校疏于调研, 不管什么类别培训班, 或借鉴其他地方党性教育课程, 或照搬照抄其他班次, 党性教育的形式上几乎千篇一律, 大同小异。

3. 教学方式缺乏创新

党性教育过程中灌输性东西多, 锻炼性、实践性东西少, 很少有个性化的、体验式的、典型示范式的教学方式方法, 学员只能是被动地听老师讲解。

4. 师资力量匮乏

当前大部分县级党校的在职教师一般在5—9人左右, 有的甚至只有1—2人, 每年却承担着整个县党政干部、基层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等几百人次的培训轮训任务, 一些教师只能兼顾讲授不是自己研究方向和重点的专题, 教学人员的不足, 严重地影响着教学的质量。

5. 党性教育效果不明显

在教师队伍方面, 基层党校普遍缺乏党性教育的专职教师, 现有教师大都热衷于经济、法律、管理等理论的研究和教学, 对党性教育课缺乏热情。讲授的内容与现实社会脱节, 难以回答和解决现实问题。

三、增强基层党校党性教育的时效性的对策

1. 不仅要加强重视, 更要将党性教育贯穿于培训的其他课程中

一是加强入学测试和学习效果反馈。针对一些党员干部对党校的学习尤其是党性修养不太重视。我认为, 党校要抓好党性教育知识测试, 使学员认识到自己理论知识的浅薄和党性修养的欠缺, 从而激发学员学习的内在动力, 增强学习的紧迫感。同时, 党校要和组织部门、纪检部门配合, 严格学员学习纪律, 在考核党性教育方面一定要严格把关, 任用或提拔干部也要与其在党校学习期间的考核结果挂钩, 这样学员才会自觉遵守学习纪律, 从而增强学习效果。二是增加党性教育课程。首先要加大党性教育专题课的比重, 在各级各类班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突出党性教育, 把课堂理论教学作为党性教育的重点, 把党性教育贯穿于理论教学的全过程, 通过理论教学解决党性教育的深层次问题。要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科学发展观教育以及党的基本知识、党的建设理论、党的宗旨、党的历史和党的优良作风教育, 帮助学员加深对党性修养有关问题的理解, 理解和把握党性锻炼深层理论问题, 使学员做到理论上清醒, 政治上坚定。其次党性教育的专题课内容应该多元化。应包含反腐倡廉、中央重要会议精神解读、政治信仰教育、对党忠诚教育、党的纪律等专题学习课。

2. 开发和构建有地方特色的基层党校党性教育课程

由于县域情况和培训对象特殊性, 决定了基层党校要充分利用好本地区的革命纪念馆和反腐倡廉等教育基地开展好党性教育课, 积极挖掘党性教育资源, 开发和构建有地方特色的基层党校党性教育课程。比如:平和县委党校开设的《县情及党性教育基地讲解》项目就值得很好的借鉴和推广。首先要求教师深入调研, 收集材料, 确定党性教育培训需求, 进行集中试讲。把县情和长乐乡平和暴动纪念馆、文峰镇红三团、红九团三平会师纪念馆、南胜镇闽粤边特委纪念馆等党性教育基地紧密结合起来, 延伸党性教育课堂, 增强党性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组织学员们聆听专家讲《重温历史、学习党史》, 到革命圣地缅怀革命先烈, 重温入党誓词, 从而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 净化思想心灵。

3. 创新党性教育方式和方法

“党校要努力创新教学方式, 大力推行研讨式教学, 综合运用讲授式、案例式、模拟式、体验式等教学方法。充分调动教师和学员两个方面的积极性, 做到教学相长、学学相长。”这是中央对党校创新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提出的新要求。平和县委党校在坚持完善传统党课教育模式的基础上, 积极探索适应农村党员干部党性教育新模式, 推行“微型党课+技能培训”教育新模式, 注重用好用活经过精心选育的微型党课资源, 紧扣全县中心工作, 找准微型党课与当前农村实际工作的结合点, 面向全县基层、农村开展义务送课下乡活动, 做到将讲理论与讲技术、讲普通话与讲本地话结合起来, 探索出一条把党的“好声音”传进千家万户、符合农村实际、满足党员需求、提高实用技能、增强教育实效的新路子, 架起了党员、干部、群众沟通交流的“连心桥”。切实解决了当前农村党支部召开“三会一课”少、农村党员教育管理少等问题, 有效增强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提高了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此外, 创新《结构化研讨及成果应用》项目, 力求教学方式由以教师为主的讲授式传统教学方式向以学员为主的现代教育培训方式转变。结构化研讨教学方式是由福建省委党校推广的一种现代教育培训方式, 体现了学员本位教学理念, 具有极强的学员参与性、互动性。通过项目攻关, 全力打造一支党校专职的催化师团队, 更有效地推广开展结构化研讨教学, 充分调动学员学习积极性。

4. 增强党性教育时效性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中央党校】相关文章:

中央中央八项规定免费06-15

中央十八届中央委员12-04

中共党史中央党校08-13

中央党校学习心得08-16

中央党校学习小结08-16

中央党校学习总结08-18

中央权威05-27

中央执行06-06

中央认证06-08

中央管理07-11

上一篇:创业类课程下一篇:自我指导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