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尊重中成长

2022-09-28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琐碎的、细致的工作, 如何做好班级工作, 是一个永远也谈不完的话题, 尤其是在经济飞速发展的的今天, 学生的价值观念、是非观念、生活方式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班主任工作更具有复杂性、多样性和技巧性。当然, 班主任工作的技巧无论如何变化, 其核心的育人目的即培育学生高尚的人格情操的宗旨是不能变的, 围绕这个核心目的, 教育学生学会尊重、学会感恩、学会快乐、学会自信、学会学习、学会做人是时代赋予班主任工作的要求, 而要完成这个任务, 尊重学生是基础, 班主任要始终把尊重学生当做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出发点, 这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

1 尊重学生的人格

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人, 是一个个具有完整意义的活生生的人。应当承认, 在一些学校里, 有些学生的素质是比较低的, 往往存在这样和那样的缺点, 要么不太爱学习, 要么不太守纪律, 可能今天出点问题, 明天又犯点错误, 但这一切都无法否认:他们也是有血有肉的人。学生有自己的思想, 有自己的感情, 有自己的见解, 更有自己的人格和尊严, 他们的人格和尊严同样也需要得到尊重, 我们不应该也没有理由忽视这一点。这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起点和基础。离开这个基础, 任何教育都是不可推进的。

我们无法想象, 今天, 在日常的教学教程中, 班主任肆意践踏学生的人格, 明天, 学生在社会上级能够建立起“尊严无价”的良好心态。同样, 我们也无法想象, 今天, 班主任因为一点小事, 就对学生讽刺、挖苦甚至侮辱, 明天, 学生能自觉地形成宽以待人的宽阔的心胸。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完美人格, 班主任首先要把学生当作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来看待, 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

尊重学生人格, 教师的平等观念首先要调整。我有过这样的体验:前几年, 我走进学生中时总是愿意说“我是来做你们的朋友的”、“我们之间是平等的”, 但是有一个前提是“我是你们的老师, 你们得先尊重我。”其实, 平等是不讲条件的, 人格上的平等更无条件可言, 即使教师和学生之间也是如此, 人格的平等性决定了教师必须更新观念, 放下架子, 走到学生中, 不讲条件地和每一个学生平等相处, 不歧视, 不偏待任何一个学生, 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你知心的朋友, 也让你成为每一个学生值得尊敬的良师。

尊重学生的人格, 教师的人才观念也要调整。在教学中, 我们往往会自觉不自觉地把学生划分为优生和差生:学习上有优生差生, 品德上有优生差生, 纪律上有优生差生, 但是, 我们应当清醒地意识到:在人格上永远没有优生和差生之分, 我们绝不可以因为一个学生的学习好, 就认为这个学生的人格是高尚的, 是值得尊重的, 而另一个学生学习不好, 就认为这个学生的人格也是另类的, 可以不尊重。我们应当尊重每一个学生, 把每一个学生都看成是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加以培养, 给他们以希望, 给他们以鼓励。这一点对那些所谓的差生尤为重要。有些时候, 我们对“差生”人格的尊重, 甚至有可能使他产生巨大的前进动力, 激发其自信心, 引发其自身人格的升华, 从而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这样的事例屡见不鲜。

我曾经接任过一个班级, 班级中有一个学生叫李萍, 以前是一个顶嘴、爱旷课、爱出风头的学生, 在学校中出名, 我接任班主任后, 没有轻率地把她看成一个差生, 而是慎重地观察她、了解她, 经一段时间的接触后, 我发现:其实, 李萍同学在音乐方面有着独特的天赋, 她的乐感很强, 针对这一特点, 我果断地安排她担任当时即将举行的歌咏比赛的指挥, 对于我的这一安排, 李萍同学感觉很意外, 但也很欣然地接受了, 从那以后, 她象换了个人似的, 上课认真听课, 课下则刻苦练习指挥动作, 并热心地找老师指导, 歌咏比赛中, 我们班级荣获学校第二名的好成绩。事后, 我问她的感受, 她动情地说:“老师, 被你信任、被同学们尊重的感觉真好!”从这件事中, 我得到的最大体会是:其实, 我们职业学校的学生并不缺乏人才, 所缺乏的是我们发现人才的眼光和对学生应有的信任与尊重。

2 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 他们的年龄不同, 家庭背景不同, 生活经历不同, 因而, 思维方式、心理情感、兴趣爱好等个性也各不相同, 与此同时, 班主任都不是为了培养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机器人, 相反更希望自己的学生富有朝气、富有想象力, 富有创造力, 以便日后在社会上能成为有所作为的人。既然如此, 班主任就应该给学生一个广阔的个性发展空间, 要允许学生大胆地想、大胆地说、大胆地做, 千万不要为了所谓集体的共性, 就不要学生的个性发展了, 要知道, 历史上有许多成名者的成就, 就来自于年轻的异想天开。

如今, 我们正处在一个创新的时代, 江泽民总书记曾明确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要培养创新人才, 班主任就要大胆地提倡学生在各个方面的发展, 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才能,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是时代的要求。

3 尊重学生的年龄特点

中学生正值青春期, 活泼、好动、好奇是他们最大的特点, 他们往往富于激情但缺乏理智, 富于浪漫而缺乏能力, 富于热情而缺乏经验。因此, 出现错误是在所难免。教师对此要予以理解, 要允许学生犯错误, 千万不能因为学生的一点错误就一棍子打死全盘否定学生, 更不能因为任何原因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对于学生的错误, 班主任要讲究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艺术, 以便让学生在今后的生活、工作中避免重蹈覆辙, 发生同样的问题。

当然, 这样讲, 并不是说对学生身上的问题、错误可以置之不理, 尊重不等于迁就, 更不等于放任, 尊重学生必须要走出不要严格的误区:以为强调对学生尊重, 就是要对学生一味地顺从。事实上, 尊重学生和严格要求是相辅相成, 紧密结合的, 正如原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讲过:“不能把老师对学生的爱, 仅仅设想成为用慈祥的关注的态度对待他们, 教师对学生的爱应当同合理的严格要求相结合。”的确, 我们尊重学生的目的, 就在于使学生得到良好的发展, 教育中没有严格要求, 那本身就是对学生不负责的表现, 学生的发展更无从谈起, 孔子早在2 0 0 0年前就说过:“养不教, 父之过;教不严, 师之惰。”因此, 教师必须要善于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 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 制定出严格而又切合学生实际的规章制度, 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 有章可循, 有据可查, 明确什么可以做, 什么不可以做, 提高学生自身的自律能力。

教育是一门学问, 更是一门艺术, 将学生培养成才, 是每位班主任的心愿, 这其中的方法肯定很多, 但尊重学生一定是现代素质教育的基石, 所以, 请尊重我们的学生吧, 一如尊重自己!相信您的尊重所换来的, 绝对不只是另一份尊重, 它可能是学生一生的成功和对您终生的敬仰!

摘要:教育是学问, 更是艺术。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 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起点和基础。要把学生当作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来看待, 要调整教师的人才观念、平等观念, 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及年龄特点。

关键词:尊重,素质教育,人格特点,个性特点,年龄特点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浅析市政排水管道施工下一篇:重庆市郊两个社农村居住人口现状调查及农业发展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