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就业问题解决对策

2023-06-04

第一篇:中国就业问题解决对策

中国就业问题解决对策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条件。我国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这是促进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有利条件。同时,扩大就业的压力很大,就业形势严峻将是今后较长时期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因此,必须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多渠道扩大就业。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就业难题,扩大我国就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一)完善法规,科学管理

当前,我们必须制订更加完善有关就业方面的法律法规。应通过一整套有关就业的法规,用较完善的法律体系,把就业政策的具体实施纳入法律体系,用法律确定政策的依据、具体实施措施,理顺与其他主管部门的关系,逐步化解当前的就业矛盾。应着重对劳动力市场的解雇、招聘、选任、酬劳、工作时间、失业待遇、培训等做出明确规定,以协调劳资关系,使就业政策的体系制度化,减少临时性。通过完善就业法规,使每个公民明确自己在就业中的权利和义务,消除实际运作中因无法可依而产生的管理混乱和就业纠纷,使就业保障走上科学的法制轨道,通过法律营造一个良好的就业创业环境。

(二)提供帮助,鼓励就业

政府应在适当时候提供就业的帮助,尤其是对一些社会的弱势群体提供就业帮助,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对自主创业的劳动者,通过组织创业教育和创业培训提高劳动者创业能力,通过实行税费减免、场地安排、小额担保贷款及贴息等政策和提供创业咨询及开业服务,为劳动者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创造良好环境。针对城乡劳动者求职就业需要,及时收集、发布准确有效的岗位信息,提供免费的职业介绍、职业指导、信息服务、能力测评、政策咨询服务、就业失业登记等各项就业服务。同时,加强职业中介机构管理和市场运行监测。开展一系列“毕业生就业服务系列”活动、“就业援助系列活动”、“春风行动系列活动”等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为各类群体提供及时有效的就业服务。切实落实近期已出台的各项促进就业的政策。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是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的基础。为用人单位和求职者提供良好的就业服务,有利于广大就业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既能够及时解决企业用工需求,又能够正确引导求职者实现就业。

(三)调整结构,增加岗位

在保持适当的经济增长速度的基础上,为了能够扩大就业规模,还要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通过积极地调整结构,以增加就业岗位。首先应先着眼于调整第二产业。现阶段由于第二产业的生产结构趋同,一些产品生产严重过剩,因此,当前应通过加快工业内部结构调整并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提高附加值和延长产业链条来提高第二产业对富裕劳动力的消化能力和扩大就业容量,并同时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其次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目前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高达60%以上,而我国不到30%。据专家估计,我国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每提高1%就可以增加700万个就业岗位,这充分显示了第三产业在增加就业方面的巨大潜力。发展第三产业,首先要大力发展服务业。当前,我国的服务业还处在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阶段,今后,在服务业领域,还应增加从事脑力劳动,如金融服务、法律咨询、医疗保健等类似的受过良好教育的专业技术人员,使服务业向以高科技为代表的知识密集型行业转换;同时大力推动信息产业的发展来扩大就业,增加就业机会

(四)加强培训,改进服务

首先,加快建立和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特别是加强就业与失业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和完善职业介绍服务体系。其次,加强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建设。所有社区都要建立劳动保障平台,完善工作制度,提高基层就业服务水平,将劳动力资源状况,就业与失业状况从源头抓起,动态管理。第三,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服务。要加强技工学校、职业技术学院和职业培训机构的建设,强化就业指导和职业技能培训,从培养、选拔、评价、交流、激励、使用、保障等环节入手,

落实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政策,进一步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扩大培训鉴定范围,提高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第四,实施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要鼓励和引导求职者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特别要加快培养企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逐步解决技能型人才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带动各类高、中、初级技能人才梯次发展。积极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工作,重点加大创业培训力度,提高自身的就业能力。

(五)完善社保,提高福利

针对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覆盖面窄,社会化程度不高的状况,中国应尽快建立从业人员的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五位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推进保障制度的社会化、货币化进程。要改变目前多头管理、地区分割、标准各异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集中协调和分工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同时要积极探索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从业人员流动中的社会保障衔接办法,消除人才就业创业过程中的体制性障碍,确保人才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为稳定人才提供条件。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继续开展做实个人帐户试点,全面推进省级统筹,并在条件具备时实行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定实施农民工养老保险办法。出台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随着省级统筹的全面实施,参保人员在本省的各城市流动就业,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将更加顺畅,因此,当前的重点是解决跨省流动就业的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问题。制订全国统一的政策和操作实施办法,以保证参保人员在哪里就业就在哪里参保缴费,其养老保险关系可转移接续,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条件时能够如期享受养老待遇。同时,要积极推进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医保,对参加城镇职工医保有困难的农民工,可自愿参加城镇居民医保和户口所在地的新农合;改进医疗保障服务,推广参保人员就医“一卡通”,实现医保经办机构与定点医疗机构直接结算;做好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城乡医疗救助之间的衔接。

参考文献:

[1] 《扩大就业的思路与对策》课题组. 扩大就业的思路与对策 [EB/OL].新华网,2008-1-9.http://61.138.127.246/xxzx/pages/embed/20.

[2]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 .理论热点面对面2005 [M] .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61-64.

[3]兰珊. 我国就业的严重性及促进劳动力就业的就业转移的对策 [J]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4:188-189.

[4]刘瑾. 我国就业的严重性及对策性分析 [J] .发展战略,5:60-62.

[5]李杰. 当前我国就业的严重性与扩大就业的对策 [J] .哈尔 滨市委党校学报,2003,6:24-25.

[6]胡国晖. 当前就业形势及就业政策的对策思考 [J] .武汉汽 车工业大学学报,1999,5:87-89.

[7]邵爱华.关于当前解决就业问题的几点思考 [J]时代经贸 2011,3,05:56-57

第二篇:中国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作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重要一部分的盲特殊教育也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正由建校办班提高入学率的数量增长型向提高教学质量的质量效益型转轨。面对二十一世纪的挑战,随着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入,盲教育事业的发展也面临着机遇和挑战。盲校,作为对视觉障碍儿童进行教育的主要阵地,在盲教育事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和随班就读工作的开展,盲生在盲校就读的人数将逐渐减少,但基于我国的国情,盲校还将在盲特殊教育中发挥主体作用。能否认清目前盲校的发展现状及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因素,解决好盲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是盲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现将当前影响盲校发展的主要因素及盲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做如下分析,并探讨解决问题的对策。

问题一:生源缺乏且不稳定

这是目前大多数盲校普遍存在的问题。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视力障碍儿童的数量越来越少。这正显示着社会的文明和进步。但对目前盲校教育事业的发展来说,生源的减少和不稳定正严重影响着师资的稳定和素质的提高,影响着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影响着学校的发展。

措施之一:加强视觉障碍儿童的统计工作,提高视力障碍儿童少年的入学率和巩固率。就目前的统计数据来看,相当数量的视觉障碍儿童还没有走进学校的大门。

措施之二:发展、完善盲校的办学职能。目前,盲校的教育对象主要是身体健康的视障适龄儿童,而有视觉障碍的多重残疾儿童则基本被拒之于学校的大门之外。从法律的角度来看,他们也有受教育的权力,这也是政府、社会、家长、学校的责任和义务;从国际盲教育的现状和发展方向来看,对多重残疾儿童的教育是盲校教育的重点工作之一,这也将成为我国盲校教育的发展方向之一。目前,国内几所大盲校,如上海盲校、青岛盲校等,也开始意识到对多重残疾儿童教育的重要性,开始进行多重残疾儿童教育试点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此外,盲校还应该加强盲童的学前教育,加强对视觉障碍儿童随班就读工作的指导工作(包括学前教育、中小学教育),如教学资料的配备、师资培训、学生的个别辅导等,甚至还可以为高等教育中的特殊教育提供某些方面的教育资源。这不仅可以充分利用盲校的教育资源,同时还可以为盲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开辟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当然,这项工作需要教育行政部门的政策支持和各有关方面的相互协作。

措施之三:改革盲生入学就读的管理体制。目前,盲生与正常适龄儿童的教育同属于地区教育行政部门。各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为了使视觉障碍适龄儿童能接受教育,采取了许多有力的措施,如各地区纷纷投入大量资金办盲校等。这充分说明政府对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是十分重视的,对视觉障碍儿童的教育更是倾注了极大的关注。但是,各自为政的管理体制,使盲校的建设没有根据盲生的数量和实际进行科学的论证,不仅造成严重的重复建设和投资,造成人力物力极大的浪费,而且许多盲校建成之后,由于生源不足,管理跟不上,师资队伍素质不高,严重制约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的盲生为了到教育教学质量较高的盲校就读,还不得不交纳数量不菲的借读费,给本来就困难的家庭带来更大的困难。而接受盲生借读的学校和地区,接收的借读生越多,资金投入越大,资金的缺口越大。因此,必须在全国(至少在全省范围内)对盲校的建设、资金的投入、盲生的入学就读等进行统一的规划和管理,集中有限的资金建设几所高质量的盲校,使视觉障碍儿童能受到较高质量的学校教育(盲生绝大多数住校,随着交通越来越方便,住在本地、外地对他们的生活、学习影响不大,因此集中有限资金建几所高质量的盲校供盲生入学就读是可行的)。这样,不仅可以解决盲校的生源问题,而且可以缓解盲校办学资金的缺乏问题,也有利于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问题二:资金不足

虽然盲校的在校生并不是很多,但由于大多数学生住校且家庭比较困难,办学各方面的资金投入是比较大的。资金不足,不仅造成学校建设投资不足,影响学校长期稳定的发展,而且造成教育教学设备的缺乏,影响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措施之一:争取政策、政府的大力支持,增加资金的投入。特殊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方面,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教育发展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我国各级政府对残疾人事业是非常重视的,对特殊教育事业的投资也是比较大的,盲校教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当然,如何用好有限的资金,把好事办成好事是个值得很好研究的问题。

措施之二:加大宣传力度,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随着人类社会的文明和进步,人们对残疾人群体的状况给予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帮助,特殊教育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各个方面的大力支持,因此盲校的办学必须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当然,对资金提供者在学校管理中所起的作用,对资金的取得、管理、使用等,都应该有相应的管理制度。我们不妨可以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盲校的董事会支持下的校长负责制的某些办学管理体制,这样不仅可以解决部分资金的缺乏问题,也可以使校长集中精力把学校办好。

措施之三:积极发展残疾人事业,提高办学的综合效益。比如:办好残疾人工厂、商店、按摩医院等,使盲人能自立于社会、服务于社会、造福于人类。这也是盲人的根本出路。

问题三:教师队伍的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面对二十一世纪的挑战,盲校的发展需要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近几年来,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全体教师的自身努力下,盲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教师中仍存在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教学基本功水平和业务素质不高等问题,教师队伍的现状仍不容乐观,因此必须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

措施之一:要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学校必须经常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如师德报告会、演讲会等,加强对教师的师德教育,在全体教师中弘扬爱岗敬业、人道奉献的精神,发扬爱生的优良传统。

措施之二:要加强教师的教学基本功训练,提高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水平。要通过有效的措施和途径,促教师教学基本功水平的提高,如开展教师“三字一话” 、“盲文应用”(包括盲文打字机的使用等)教学基本功比武,开展教师优秀教学案、自制教具展评,进行教师教学基本功达标活动等。

措施之三,要加强教师的业务培训,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首先,要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学科培训,提高自己的学科知识水平。其次,应根据盲特殊教育的规律、特点和教师队伍的实际加强校本培训,提高教师对盲特殊教育规律的认识、对盲生的认识,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措施之四:要加强开门办学,为教师提供学习的机会,使教师掌握教育发展的最新动态,用科学、先进的教育观念武装自己,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和优秀的教学经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如经常组织教师到普通中小学校、其他特殊教育学校、外地盲校参观学习等。 问题四:教育改革的力度不够。

近几年来,盲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如过时的课程计划、陈旧的教材、单调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办学效益不高等。这与社会的需求不相适应,且严重脱离盲生的实际。这些问题不解决,不仅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影响学校的发展,影响盲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如何解决呢?必须依靠加大改革力度,向改革要质量,在改革中求发展。

措施之一:要转变教育观念。就目前来说,盲校的办学是比较封闭的,干部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改革的意识远落后于教育改革形势的发展,这严重影响着学校改革工作的开展和顺利进行,影响着学校教育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彻底解决。因此,必须加大学校政治思想工作的力度,宣传教育改革的形势,使干部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改意识,为教育改革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措施之二:调动全体干部教师进行教育改革的积极性。教育改革不仅是哪个人的事,而是全体教师的事。要改革,处于教育教学工作第一线的教师最有发言权,因为他们最了解教育教学的实际,最了解学生的实际。因此,要调动教师积极参与教育改革的积极性,请教师们为盲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出谋献策,并积极承担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这样,可以增加教师对教育改革的理解,消除教师对教育改革的抵触心理,而且可以获得教师对教育改革的大力支持,使教育改革在全体干部教师的共同参与下取得实际的效果。

措施之三:提高干部教师的教改能力。教育改革是一项艰苦、艰巨的工程,不是想改就改。改革必须依据教育规律而进行。因此,首先要学习科学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使干部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改革的科学性。其次要加强教育教学工作的时代感,提高实效性,如引进先进的、适合盲生使用的教材及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等。第三要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使盲生理解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了解自己才是教育改革的真正受益者,积极主动的参与教育改革工作。

问题五:科研兴教的意识不强、能力不高。

盲特殊教育,是教育科学中一门年轻的学科。视觉障碍对学生的感知觉有什么影响,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什么影响,盲特殊教育的规律是什么?有许多问题有待去研究和探索。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更有许多具体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不解决这些问题,就谈不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因此,盲校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必须加强教育科研工作,向教育科研要质量。

措施之一:要经常组织干部教师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论和科研方法,提高干部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育科研的能力。

措施之二:要加强教研组的建设,充分发挥教研组的教育科研功能,积极开展教育科研活动,使教师在教育教学研究的实践中提高教育科研能力。

措施之三:要大张旗鼓地宣传教师的教育科研成果,鼓励教师积极进行教育教学研究,使教育科研工作健康发展。

第三篇:中国自然保护区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摘要:本文概述了目前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发展现状,分析了一些自然保护区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其发展的原因,提出了完善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对策和建议,阐述了建立自然保护区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现状、对策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基础,也是当今国际社会环境和发展的研究热点问题之一。中国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家之一,它有的生物物种数量约占全球的十分之一,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地区。 但是由于自然、人为及制度方面的原因,中国的生物多样性正遭受着严重的损失和破坏,保护生物多样性已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急中之急、重中之重的事情。本文旨在通过对这些原因的分析,提出建设性意见,以资探讨。

一般而言,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分为“就地保护”(in situ conservation)和“迁地保护”(ex situ conservation)两种方式,前者是主要措施,后者是补充措施。普遍认为,生境的“就地保护”是生物多样性保护最为有力和最为高效的保护方法。就地保护不仅保护了所在生境中的物种个体、种群或群落,而且还维持了所在区域生态系统中能量和物质运动的过程,保证了物种的正常发育与进化过程以及物种与其环境间的生态学过程,并保护了物种在原生环境下的生存能力和种内遗传变异度。因此,就地保护在生态系统、物种和遗传多样性三个水平都是最充分、最有效的保护,它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根本的途径。

一、 我国自然保护区发展现状 1.1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初具规模

今年来,我国自然保护区事业得到迅速的发展,在数量上已具有相当的规模。根据国家环保局2010年环境年报初步统计,截至目前,我国自然保护区达到2531个,其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15.2%。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达到323个,并有26个自然保护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国际生物圈自然保护网”,30个自然保护区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虽然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已初具规模,但不管是数量上,质量上,还是在面积上,都与发达国家仍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用人均自然保护区的面积计算,水平是很低的。所以,在保护区的建设上面,仍然要继续努力。 1.2我国自然保护区类型丰富

虽然我国早期的自然保护区大多是以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为主。但是近年来,发展了一批草原生态系统、沙漠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高山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地质地貌等类型的保护区,让我国90%的陆地生态系统,45%的天然湿地,85%以上的珍稀野生动植物物种,特别是65%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的野外种群,都依靠自然保护区得到有效保护。并且目前我国自然环境最纯净、自然遗产最珍贵、自然景观最优美、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生态功能最重要的区域,都存在于自然保护区中,保护区类型完善。 1.3我国自然保护区分布遍于全国

我国已建立的自然保护区按其保护价值和重要程度分为国家级和地方级,地方级又分为省(市、自治区)级、地(市)级和县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需要国务院批准,地方级自然保护区由同级人民政府批准。

目前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都程度不同、数量不等的建立了自然保护区。有些省份保护区数已超过50个,如海南,云南,广西等省(区):在面积上,好几个省份的都超过了1万平方公里,如广西、云南、新疆等省(区),其中新疆自治区的保护区面积更是超过了10万平方公里。现在无论是在沿海和热带、亚热带的森林植被区域,还是在高原、荒漠和草原区域都建立起了若干自然保护区。全国自然保护区网已初步形成。

二、 建立自然保护区的作用和意义 2.1生态系统的天然“本底” 自然保护区能为人类提供生态系统的天然“本底”,各种生态系统是生物与环境间长期相互作用的产物。现今世界上各种自然生态系统和各种自然地带的自然景观,正在迅速地遭到人类的干扰和破坏。许多地区平衡失调,有些地区的自然面貌已难以辨认。人类为了研究这些地区的自然资源和环境的特点,以便提出合理的利用与保护措施,不得不借助于古代的文献记载、考古材料、自然界残留的某些特征来推测已不复存在的自然界原始面貌。由此可见,在各种自然地带保留下来的、具有代表性的天然生态系统或原始景观地带,都是极为珍贵的自然界的原始“本底”,它为衡量人类活动结果的优劣,提供了评价的准则,同时也对探讨某些自然地域生态系统的今后合理发展的方向,指出了一条途径,以便人类能够按照需要而定向地控制其演化方向。 2.2物种基因库

自然保护区为人类保存了很多及其珍惜的物种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是各种生态系统以及生物物种的天然贮存库。现在许多重要的动植物资源及完整的生态系统相继被发现,就是在自然保护区中调查研究出来的。特别是目前世界上很多物种,由于环境的变化和人为的干扰,已经处于濒临灭绝的状态。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和管理,将有助于这些生物的保护及其繁衍,所以说自然保护区是物种自然及生态系统的天然贮存库。 2.3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

自然保护区里保存有完整的生态系统、丰富的物种、生物群落及其赖以生存的环境。这就为进行各种有关生态学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地,成为设立在大自然中的天然实验室。自然保护区是开发自然保护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可用于对自然生产潜力、自然生态平衡、最优生态结构的研究;生物环境间的制约规律,生物内部各品种间的消长与调控,以及环境因子改变后预测可能带来的后果;人类活动干扰与自然生物群落的自然恢复能力等研究。

自然保护区的长期性和天然性的特点,对于进行一些连续的、系统的观测和研究,正确掌握天然生态系统中物种数量的变化、分布及其活动规律,提供了特别有利的条件。 2.4 旅游价值

目前,我国很多自然保护区都可以为旅游提供一定的场地,创造出巨大的经济价值。由于自然保护区保存了完好的生态系统,珍贵而稀有的动植物或地址剖面,对旅游者有很大的吸引力,特别是有些以保护天然风景为主要目的的自然保护区,更是旅游者向往之地。在不破坏自然保护区和严格管理的条件下,可以划出一定的地域,有限制地开展旅游事业。随着人民物质生活的改善,自然保护区在这方面的潜在价值,将日益明显的表现出来。 2.5维持生态平衡

自然保护区由于保护了天然植被及其组成的生态系统,在改善环境,保持水土,涵养水源,保持生态平衡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河流的上游、公路两侧及陡坡上划出的水源涵养林,它是自然保护区的一种特殊类型,能直接起到环境保护的作用。当然,要维持大自然的生态平衡,仅靠少数几个自然保护区是远远不够的,但它却是自然保护综合措施网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2.6进行宣传教育

自然保护区是向群众进行有关自然和自然保护宣传教育活动的自然博物馆和自然讲坛。目前我国一般的自然保护区都可以接纳一定数量的青少年、学生和旅游者到保护区进行参观游览。我们可以通过在保护区内精心设计导游路线和视听工具,利用自然保护区这一天然的大讲堂,宣传有关自然和自然保护的知识。

三、 我国自然保护区存在的问题 3.1经费不足

目前我国大多数自然保护区都缺乏应有的投入。对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现行的办法是通过分期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报经省和国家批准后拨款并实施。国家投入大部分经费,地方“配套”小部分,这种投入体制职责不清、权力不明、地方配套很难到位。很多地方级保护区更是还在走“自养”的路子,基础设施薄弱,管理经费短缺,日常管护,科研等工作发展迟缓,无力挖掘自然保护区内更多潜力,严重影响了保护和管理效果。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全国自然保护区每年得到各级政府的总投入不足2亿元。而发达国家用于自然保护区的投入每平方千米每年平均约为2058美元,发展中国家也达到了157美元,而目前中国却仅为52.7美元。但是根据相关专家的计算,全国目前现有自然保护区2531处,面积1.38万公顷,按照每公顷30万人民币的管护费用(最粗低的管理方式计算),全国自然保护区费用也需要43.5亿元。但是该投入同生态环境恶化造成的损失和治理破坏后的生态环境相比确实微不足道的,它所产生的生态效益却是无法用金钱来估量的。 3.2管理混乱

目前我国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多为事业机构,但是工作却是集行政事业和企业性质于一体,具有执法、管理、开发、经营等多项职责。本来保护区的工作是以资源保护、科学研究、环境教育等业务工作为主,但是现在的保护区却是管理与经营混于一体,管理的主要职能偏移,出现了重经营轻管理的现象。并且我国现在的行政体制都有“届满选举”,自然保护区主要领导按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都随“届满选举”而换岗,保护区的业务管理工作的连续性得不到有力保证,很不有利于自然保护区的发展。还有就是对保护区工作人员的管理太过松散,上级对下级无指令,下级对上级也不用汇报,干好干差都是一个样,全凭良心干活,在本来都不宽松的财政条件下,还得掏钱养一批“闲人”。 3.3法律法规不够完善

由于我国的保护区类型很多,分布范围很广,形态多种多样,单靠目前的法律法规难以覆盖所有的现实情况。并且相关法律的惩戒力度太小,而自然保护区的管理部门又出于自身利益考虑或者迫于压力,执法不力,导致了很多自然自然保护区的偷猎,盗采现象屡禁不止。并且有的法律法规和现实发展需要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一些法律条文并不利于自然保护区的发展需要。如《森林法》第31条第3款“…….自然保护区的森林,严禁采伐”这就导致了自然保护区涉及到树木的建设项目,如开路,架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无法开展,制约了自然保护区的合理开发利用。

四、 我国自然保护区发展对策

4.1增加对自然保护区的政策支持和投资力度

首先应该将自然保护区的日常建设和管理经费纳入各级人民政府的“十二五发展规划”,由自然保护区所在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逐年安排资金,中央逐步加大对自然保护区建设的的补助,保护区广泛争取社会各界和国内外热心于自然保护的团体和人士的资助,积极实施开发各项经济活动,建立起以国家和当地政府投入为主,自然保护区自筹和国内外捐助相结合的投入机制。只有切实解决了职工的吃饭问题和经费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保护区的发展问题。

然后还要加强自然保护区周围片区的经济建设,因为自然保护区周围片区的经济发展程度直接关系到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自然保护区和其周围片区与荣俱荣、与衰俱衰。保护区需要好周边片区建立起良好的经济合作关系,发展生态旅游,科研教育等附加值高的产业,和周边地区实行利益共享。周边群众才会从原来的自然保护区可能破坏者变成共同管理者,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减少周边养殖,放牧,捕捞等对自然资源破坏较大产业对自然保护区的破坏

但是发展周围片区的经济建设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需要我们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去制定优惠政策予以拉动和扶持。政府可以利用实行一些产业政策、银行贷款、税费减免等去带动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和保护区的基础设施的建设。我相信,只要实现了政府重视,部门支持,社会合作的良好局面,就一定能够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 4.2加强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活动

国家可以考虑下设一个统一的专门的自然保护区决策系统。这个系统应该包括中央、地方和保护区三个层次。由中央统一负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改变现行的“统一协调,多部门管理的”机制。地方则设立专门的自然保护区管理部门。各个自然保护区管理部门作为国家或地方有关主管行政部门的派出机构,负责所有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从根本上解决目前自然保护区管理责任不清,建而不管的状态。自然保护区则根据自然保护区的特点定编定额,明确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对自然保护区的领导实行问责制,切实改变目前少数地方作风懒散,纪律涣散的局面,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由于自然保护区的主要职能是保护,专业性很强,所以必须解决人才这个问题。自然保护区应该招用具有专业知识水平的人员来进行保护区的管理,并且每年都应该抽出一定经费,委托相关院校对保护区人员进行职能培训活动,不断加强与高等院校的合作,建立起相关合作项目,听取专家意见,借助科学的力量,对保护区实行科学有效的管理。

还有就是要注意稳定职工队伍,因为自然保护区一般都在交通不便,人烟稀少的偏远地区。保护区职工的劳动福利,子女就学,就业等问题,住房等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很容易导致职工不安心工作。保护区的领导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加强和地方政府的相关合作,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加以解决,充分调动积极性,让职工可以安心工作。 4.3完善法规,加强执法

国家应该参照今年来自然保护区方面的案例,将修改和补充相关法律法规提上议事日程。应该从法律法规成面上对土地权属问题,保护区发展规划实施问题,生态补偿制度,法律惩戒力度等问题进行科学合理的规范和相关解释。让自然保护区在建设管理的时候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还应该切实加大执法力度,对偷猎盗采等违法活动进行强有力的打击。还应该加强对执法人员的监督教育活动,严厉禁止相关执法人员对违法违规活动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加强公众监督,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用国家力量去保证给自然保护区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金鉴明等

自然保护概论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谢建强、王超

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促进生态建设 [3]于文辉、张可荣

自然保护区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第四篇:当前城市的就业问题及解决对策

张萍

我国作为一个拥有十多亿人口的大国,每年劳动年龄人口的增长,劳动力自然供给的压力始终比较大,国民经济年增长速度所达到的新增就业机会明显低于劳动力供给的实际人数。同时还有大量下岗再就业人员。因此,当前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如何开辟更多的就业渠道,切实解决好就业问题,需要认真研究,仔细安排。

一、当前就业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总体而言,就业人数供大于求,社会供需矛盾突出。然而,社会不同部门,不同生产领域又出现劳动力需求得不到满足,劳动力极为匮乏的情况。

(二)下岗人员再就业问题比较突出。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尽管从上到下给予了高度的关注,除了由劳动力供大于求等客观因素外,下岗人员自身的主观因素也都严重制约了再就业工程的成效。

(三)地区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就业机构比较完善,从省厅、市局到县、区,一直延伸到街道的就业服务站、社区服务室已形成网络。边远地区经济欠发达,就业机构设立上不到位,有的甚至名存实亡,发挥不到指导、帮助就业的职能,影响了就业工作完成的质量。

(四)部分企业职工制度不规范。企业职工人世间员流动过于频繁,埋伏下职工失业的隐患,也给政府的就业管理工作带来困难和被动。

(五)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进城,增大了城镇就业工作的负荷。农民在城市择业岗位的有限,就业问题就会与日俱增;国家户籍制度的日趋松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的人数还将有大幅度的增长。

二、就业矛盾产生的原因所在

当前城市的就业问题是经济、教育、社会领域各种矛盾的集中表现,或者说是各种病因导致的一种“综合症”,不能简单归结到某一方面。首先,就业矛盾日趋尖锐,一个重要因素是长期以来就业问题的不断积累所致,而且又引发出各种社会问题。同时,中国的教育在培养人才的目标方向上,没有形成物实的特色,没有根据社会形势的变化,社会需求的不同口径培养各种不同类型的人才,培养方式的千篇一律,形成学历越高越好,动手能力、操作技能与学历相背反。还有就是就业的观念滞后,不适应市场经济运行下的社会现状,最为典型的是下岗职工再就业就存在类似情况。

我们分析就业矛盾的原因所在,不能离开国有企业。在运作于市场经济规律中的国有企业要强化自身的生命力,就必须实行“优化高效”的人力资源配置,但是这并不等于就可以把企业的剩余劳动力一股脑的全部推向社会了之。企业如何摆正三者的利益关系,即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企业家个人利益的次序,三者次序颠倒不仅会影响企业的长远利益,也给国家的就业增加了新的难度。

就业问题的难度与大量农民工在城市就业的状况是分不开的。农民工绝大多数文化水平低,缺乏必要的劳动技能,对企业的生产工艺和设施一无所知,根本不符合以上要求,对进城务工的农民工进行技能培训是当务之急,但培训机构的设置,培训师资的欠缺又是一个令人困扰的问题。再者,农民工在城市参加培训学习自身也存在许多困难,第一,学习费用高,第二,农民文化程度低,第三,无法获得自己需要的信息内容。中国就业矛盾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如何分析原因,解决矛盾,打破就业瓶颈,使就业问题能够得到科学、合理、有效的解决,正是我们努力探讨、研究的目的所在。

三、解决就业问题的对策措施

(一)建立“就业优先”的发展目标

“就业优先”的基本含义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劳动力市场的发育要优先于其他要素市场的发育,即逐步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统一有序的、城乡一体化劳动力市场;三是降低失业率的调控政策要优先于反通货膨胀政策;三是有利于促进就业和完善社会保障方面的政策成本要优先于其他财政支出给予安排;四是劳动者利益要优先于资本利益,促进中小企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五是在社会发展中,就业岗位的增加要优先于社会收入水平的提高。

只有实行就业优先的经济发展战略才能缓解中国巨大的就业压力,促进经济向更高阶段发展。

(二)大力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市场应该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但与其他要素市场相比,劳动力市场发展相对滞后。首先,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的工资既不能准确反映劳动力成本,又很难反映劳动力供求。其次,由于干部职工和工人的身份界限没有彻底消除,以及二元结构市场的存在,加上社会保障的封闭化、分散化,使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向选择、合理流动的就业机制远未真正形成。再次,劳动力市场发育程度具有不均衡性。综上分析,在劳动力市场发展不完善的条件下,建立市场就业机制缺乏必要的基础。因此,要解决就业压力问题,就必须用市场配置机制来解决问题,必须着力抓好劳动力市场的培育和发展,通过加快制度改革,加强宏观调控体系建设,大力发展社会服务体系等,逐步建立统

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

(三)发展小城镇,扩大就业容量

发展小城镇是一项长期战略,也是一项规模浩大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的广泛参与。推进城乡一体化促进就业目前拟采取的措施有:一是统一规划城镇化建设,积极扩大小城镇社区就业容量。二是探索和建立小城镇从业人员统一的劳动管理和社会保障制度。同时,接续好再就业的下岗失业职工的社会保险关系,以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四)实行政府“帮困就业”政策

通过建立“就业优先”经济发展战略,培育统

一、开放、竞争、有序,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促进城乡劳动力合理流动等政策措施可解决化解我国的就业压力。从国内外的就业困难群体的帮扶措施来看,主要有二大方面帮扶手段。一是通过类型繁多的“就业康复计划”“扶贫帮困就业计划”等由政府出面的就业服务措施来促进这类群体的就业。二是社会各界及其它组织通过各种类型的非正规劳动就业组织及各种就业扶助自救组织来促进就业困难人员就业。

(五)适度节制劳动力供给,提高劳动力素质

具体有以下三个措施。一是全面实行劳动预备制度。经济结构转型期单纯依靠经济发展创造就业机会来缓解就业压力并不现实。另一方面,我国的劳动力参预率极高。有效的办法是发展教育,推行劳动预备制度,让低素质劳动力参加学习和培训以后再就业,降低劳动力参预率。二是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要把加强对在职职工和下岗、富余职工的技能培训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来抓。三是对就业年龄进行一定限制;首先,将新生劳动力的就业年龄提高到18岁。其次,对离退休人员二次就业进行控制。此外要逐步实施阶段性就业制度,鼓励和支持劳动者就业前培训,脱产学习或业务进修等以及进行阶段性进行就业试点。

第五篇: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对策

一、价值定位

鉴于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且发展不平衡,农村养老保险还无法普及,还不能有效地保障农村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在近一段时间内社会养老保险还不能替代家庭养老的主体地位。所以,当前我国的农村养老要建立以家庭养老为主体,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集体养老为必要补充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

二、巩固家庭养老的主体地位

1、加强家庭养老的法制建设。家庭养老的法制化和规范化是强化家庭养老功能的重要保障。目前关于保护老年人权益的法律法规在《婚姻法》、《继承法》、《民法》和《刑法》中都有体现,国家还专门制定了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但这些法律法规对家庭养老的规定原则性强,规定了子女有养老的义务,但对子女承担的具体责任以及不承担责任的具体处罚措施没有明确规定,可操作性差。我们应该根据我们农村家庭养老的具体情况,制定专门的法律,用详细的法律条文明确规定子女的责任,如果没有尽到责任就要受到一定的惩罚。

由于我国农村人口文化水平低,法律意识淡薄,我们还要加强普法教育,把家庭养老、赡养老人等观念和相关的法律法规贯彻下去,让农民人人知法,人人守法;人人尊老,人人养老。

2、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养老的传统美德。主要表现在:一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他们从小就养成尊老敬老养老的高尚品德。二是把敬老养老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积极宣传敬老爱老的先进事迹,形成一种尊老敬老光荣,不敬养老人可耻的社会风气。

3、大力提倡女儿养老。养儿防老这一传统观念,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受到了严峻的挑战。我们要对养儿防老的习俗进行改革,提倡女儿养老。随着农村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妇女的社会地位和家庭地位都得到显著提高,经济依附大大减少,她们也开始逐渐的掌握家庭权力,这就使女儿养老成为可能。当前就有很多无儿老人在女儿家养老,甚至有些和儿媳关系不好的老人也在女儿家长期居住。女儿也是父母亲手养大的,与父母的感情亲无隔阂,和儿子一样能使老人在物质和精神方面得到很好的赡养。

4、政府可以为实行家庭养老的家庭提供政策上的优惠。这不仅是一种激励

措施,也是对家庭给社会分担责任的一种补偿,更是对农村老年人的保护和负责的担当。根据我国农村的现状,政府可以对与父母同住的家庭和赡养老人的家庭给予税收上的优惠或住房上的补贴,也可以直接从物质上对农村养老的家庭提供资助。通过这种激励机制,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农村家庭养老。

三、完善农村养老保险

1、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正常运作提供物质基础。当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农民生活贫困,没有经济能力缴纳保险费或投保档次太低,致使养老保险的养老功能降低。所以,解决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基本途径就是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让大多数农民都参加社会养老保险,都切实感受到这一制度的实惠。

2、加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立法。政府要尽快地制定和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法律体系。通过制定法律和执行法律来保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提高广大农民对政府推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决心和信心。

3、政府要逐步增加对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的投入。目前,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由国家、集体和个人共同承担,由于个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集体投入和个人缴费都严重不足。政府理应承担起更多的责任,特别是在我国目前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收入水平都不高的情况下,政府更应当加大资金投入。

4、建立全国统一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机构。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构建安全、有效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的内在要求,需要建立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机构,统一管理、运作我国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没有统一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机构,就是再好的政策和规范也难以有效的实施,就是更多的基金也难以发挥社会养老保险的功能。

四、规范集体养老

集体养老作为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的必要补充,对没有条件进行家庭养老又无力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农村老人,集体养老模式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各乡镇政府和村集体要进一步完善集体养老制度,妥善管理好敬老院,给予五保老人物质和精神上的照料,让所有的老人都老有所养,安度晚年。

当前,我国农村老年人口众多,农村养老形势严峻。在农村很多老年人的生活还得不到保障,不能做到老有所养。很多农村老年人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

面都存在着一些问题,解决农村养老问题迫在眉睫。

农村养老模式主要有家庭养老、社会养老保险和集体养老等。家庭养老是我国的传统养老模式,也是当前农村最主要的养老模式。我们要充分发挥家庭养老的作用,在新的社会经济条件下更好地坚持和完善家庭养老。农村养老保险也是解决农村养老的重要方式,但由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这一养老模式还无法普及。农村养老保险的有效运作,需要在农村经济的大力发展、政府的积极引导和农民的积极配合。集体养老作为农村养老的必要补充,对解决农村养老问题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中国科协直属单位待遇下一篇:中国旅游度假环境分析